什么东西的摩擦力可以支撑起一个九十斤的人?

弹弓是一种冷兵器或者是游戏工具。弹弓一般用树木的枝桠制作,呈“丫”字形,上两头系上皮筋,皮筋中段系上一包裹弹丸的皮块。威力视乎皮筋的拉力,皮筋拉力越大,弹弓的威力也越大。一种用弓射出弹丸的远射兵器。古时,射弹多用于狩猎。 古诗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记述。意即砍竹做弓以泥丸射鸟兽。后来发展成一种武术器械。发射弹丸有很多招数,如“背剑”、“张飞片马”等。中国传说中的送子张仙就是使用弹弓的好手。欧洲的达芬奇亦曾建议用弹弓来发射臭气弹。

[catapult;slingshot] Y形木枝头上栓橡皮筋,用小石子或豆子当子弹的弓,尤指儿童用来打着玩或打小动物的弓。

◎弹绷子tán bēng zi(四川地区的叫法)

用弹力发射弹丸等的弓。古代可用作武器。现在有时用来,也为儿童玩具。唐《和答诗·和<大觜乌>》:“主人憎慈乌,命子削弹弓。”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二十三日御前献送后苑作与书艺局等处制造戏玩,如毬杖、弹弓、弋射之具,鞍辔、衔勒、樊笼之类,悉皆精巧。”《》第三四回:“﹝ 萧昊轩 ﹞遂将弹弓拿了,走出天井来。”《东方》第五部第八章:“他从小就是一个玩弹弓的好手。”

(1).手工的工具。元王祯《农书》卷三六:“木棉弹弓,以竹为之,长可四尺许,上一截颇长而弯,下一截稍短而劲,控以绳弦,用弹棉英,如弹毡毛法,务使结者开,实者虚。”参见“ 弹花弓 ”。

(2).指弹簧。《廿载繁华梦》第十七回:“计烧去西装弹弓牀子八张,雕刻花草人物的牀子十张。”参见“ 弹簧 ”。

中国古代有一种“射”的工具,就是弹弓。弹弓的原精品木把弹弓的图片理与弓箭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弹射力来进行发射,只是弹弓用的是弹丸,而弓箭用的是箭。据《吴越春秋》卷9所载《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诗歌以二字短句和简单的节奏,写出了砍伐竹子,制造弹弓,射出弹丸,射中鸟兽的狩猎过程。《弹歌》可能是原始人类从蒙昧时代过渡到野蛮时代的创作。如此说来,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已出现了弹弓。

另外在古代传说中,泰山诸神爱好狩猎,其猎必用弹弓。《》、《封神传》中的二郎神即是泰山诸神之一。其常携猎犬,挟弹弓,终日驰猎。根据此类资料的记载来看,古代的弹弓更多的是用来打猎。因为弹弓的威力相对于弓箭来说要差很多,即使用于打猎,也只能是猎取飞禽和兔子之类的小型动物,更不用说大规模用于军事作战了。但由于弹弓比弓箭轻便易携带,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且近距离的杀伤力也不弱,因此在民间流传较广。在许多武侠小说中,弹弓被侠客们作为武器使用。但由于弹弓自身的功能所限,所以在史上的影响很小,始终未能登大雅之堂,更多的只能是作为娱乐工具而存在。

制作:可以用旱伞的伞骨做弹弓架,只是费时费力又费钱罢了。要买弹力很大的橡皮筋,就和那种变魔术似的差不多的就行。先从弹弓兜穿起,四个橡皮筋一折把折过来的橡皮筋的8个孔对齐,接着穿,以此类推做5个,把八根橡皮筋塞进弹弓肩上的圈圈里,就ok了,力量无比,20米大树干一打一个坑。

一般从小榆树上,因为榆树上的树叉比较多.而且很容易找到标准的。

直到现在我还是用着给自行车补带用的皮子,很细的那种,直到现在我还不弹弓知道它的学名叫什么呢.现在有专门为弹弓制作的粗皮子,就像你打针时给你扎血的皮子,但是我觉得那种很不准,不如使用自行车内胎切割的皮条,但是使用后者,皮子很容易裂口,所以要经常保养,就不如粗皮子耐用了.要是你想玩的是准量,而不是随便玩玩建议你还是用后者。

我做弹弓用的弹弓兜都是去集市的补鞋那弄的,要是那补鞋的客气就不在乎多少钱了,呵呵最好是意思意思.按价格来说1块钱能做3个弹弓兜。

千万别用线直接把皮子绑在木叉上,要先前用缠几圈,以防在拉力较大时勒断皮子.要把皮子割成等长的,在绑之前要认真校正,以防跑偏。

对了,最后说的是,皮子的数量要根据个人的力量选择加几根,我小时候从每边3跟,直到现在每边8跟.( 10米外打鸡的头的话,能彻底打晕,不要以为准量练不到那个水平,我活生生的现实^_^)

皮子要选 ,能拉长,有劲,而且拉的时候皮子没空洞,绑要两个人,最好用棉线多缠几道。

中国古代的弹弓和我们常见的弓的形状大致一样,只不过在弓弦的正中间有个能装弹丸的兜。兜一般是硬质的,能盛下一个弹丸的半球形,样子和现在小孩子玩得弹弓还有弹弓各大网站卖的强力弹弓是不一样的。

古代的弹弓一般是用于偷袭的,因为弹弓的弹丸射出时的声音远远小于箭矢,适合用于偷袭,因此也被列为暗器,至于大家怎么看我就不说了。

弹弓的弹丸是土质或者铁弹(用石块不现实,形状不规则飞的轨迹不好掌握,磨圆了费钱费时间,不如烧个土的)弹丸和箭矢射出的能量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是弹丸的杀伤力远远小于箭矢(一个尖的一个圆的,这是废话)所以弹弓没有在战争中被运用的记载(其实我怀疑偷袭的时候应该用得到,可能是没记载罢了)

BTW:完美国际里 羽芒用的弹弓不知道为啥就跟小孩打鸟用的一样……

“以隋侯珠弹千仞之雀,必笑所用至重,所取至轻。”这是两千年前庄老先生取笑某些世人以昂贵代价去做一些微末小事时所说的话。隋侯珠是上古珍宝,价值连城,与和氏璧齐名。以隋候明珠做弹丸击雀,难免有大材小用、明珠乱投之嫌。当然,庄老说的只是一个比喻,不会 真的有人荒唐到不辞辛劳拿着弹弓攀上千仞之峰,用贵重的隋候珠去打鸟儿的地步。不过,历史上真有以黄金做弹丸耍酷摆阔的。《西京杂记》中曾记载,汉武帝的小学同学好打弹弓,“常以金为丸,一日所失者十馀。”一时长安市井流行“苦饥寒,逐金丸!”的说法。每次韩嫣挟弹出行,后边都会有很多儿童跟随,去拣韩嫣打失的金弹丸。可见这个韩嫣实在腐败的可以。他的字为王孙,一看就知其出身高贵。史上“挟弹王孙”(有纨绔子弟之意)的说法就来自于他。在汉朝,出身高贵不能保证一生平平安安。韩嫣曾深为汉武帝宠幸,但当时是王太后说了算,韩嫣不知怎么得罪了王太后被卡擦了。王太后卡擦韩嫣的理由是,宫里宫外风传韩嫣以大内侍卫的身份,出入永巷(汉朝妃嫔居住的地方)乱搞,说不清给武帝或死去的景帝戴了多少顶绿帽子,于是大大惹怒了王太后,从而招来了杀身之祸。韩嫣这个“挟弹王孙”,后来被编入《汉书-佞幸传》,所以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好不了。

两汉魏晋时,富家子出游往往是挟弹携壶。赏赏山景,打打鸟雀,“遇会饮酌,萧然自得”,俨然形成一种风尚。美男子潘岳(即潘安)就是这种风尚的潮流人物。史载潘岳年轻时喜欢挟弹出游。春意盎然(或秋高气爽)的时节,出游的潘岳玉树临风,顾盼自雄,在洛阳道上,不知惊倒了多少女子。这些女子很FANS潘岳,她们“连手萦之”,把他的车围起来,而且纷纷投掷水果以示敬慕。潘岳回家时,车上载满了水果。想来潘岳每天的收获,足以开一个水果店了。有一丑男叫,试图效仿潘岳,也搞了个挟弹出游。无奈张载的长相实在对不住洛阳道上的观众。道上的群众甚为恼怒,都说就你也敢和潘帅哥相比?甚至有不少小孩,“以瓦石掷之”,结果张载只好“委顿而反”。

其实这个潘岳打鸟是假,招摇是真。所谓挟弹挟壶的王孙风范很可能是赤裸裸的抄作做秀。根据潘岳的一贯做法来看,潘岳十分擅长做秀。潘岳有“美姿仪,辞藻绝丽”的美名,才名冠世但“为众所疾”,想做大官而一直郁郁不得志。后来只好依附当朝权贵贾谧。为了巴结贾谧,他和经常等候在贾谧的官邸外,每当贾谧乘车外出,马车已远去,扬起一阵阵尘土,二人望尘而拜,引得众人纷纷围观,这当然也会传到贾谧的耳朵里。“望尘而拜”一词,便由此而来。当年洛阳道上那个挟弹携壶、少女少奶们无不“心向往之”的潘郎,今日却成了众人鄙夷目光下的趋炎附势之徒,实在有辱名士节操,令人叹息。

弹弓只是一种娱乐工具,潘岳名士风流的丧失殆尽与弹弓并无干系。但 有正人君子满脸一本正经,说弹弓玩不得玩不得,“外不足御寇盗,内不足禁鼠雀”,玩它有什么用?这就有点太呆板了。弹弓并非武器或用具,它的唯一价值就是娱乐,当然在这些道学家眼里娱乐是不能算作价值的。历史上倒也真有些人玩弹弓玩出了格,已经无法用娱乐二字来形容了。比如春秋时的晋灵公,喜欢在台上以弹弓弹人,看着台下东躲西藏,狼狈不堪,晋灵公在台上乐的开怀大笑。又如三国时曹芳,“常喜以弹弹人”。难怪后来丢了天下。

弹弓虽小,也非雕虫小技,练得一流射术并不容易。历史上有的弹弓爱好者射术很精。《齐书》称桓荣祖善弹弓。登西楼见一种被称为鹄的鸟在飞翔,对左右说:“我当生取之!”于是拿弹弓弹射鹄的两翅,鹄羽毛脱尽堕地。桓荣祖于是将其养起来,待羽毛长全后放飞。时人纷纷称善。《隋书》称将军长孙晟善弹射。有鸢群飞,隋文帝对长孙晟说:“公善弹,为我取之。”结果长孙晟十发俱中,鸢鸟纷纷应声而落。

游戏弹弓在1980年代前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8号铅丝(4毫米直径的铁丝)做的,皮筋用的是猴皮筋,打石头子,可以打15-20米的目标;再一种木叉弹弓,上高级小轿车的内胎做的皮筋,威力大一些,可以打20-25米的目标。

1980年代始大多玩汽枪,好长一段时间弹弓绝迹,因为家长都不让孩子玩这些,一门心思抓学习,孩子也不会玩弹弓,大多玩。弹弓到九十年代枪支管制,汽枪不让玩了,弹弓抬头,国外引进的现代腕托弹弓进入市场,国内仿制也大同小异。以前玩弹弓的孩子已成家立业不玩了,没成家的不会玩传统弹弓,所以腕托弹弓占主流。一部分是传统弹弓。使用医用胶管做皮筋。子弹提高到使用钢珠,可以打25-30米目标。

腕托弹弓大多是一边一跟特制胶管,为了加大威力,拉力加大了,有的能打30-35米目标,但准度不好。因为加大拉力的结果使皮筋变粗、变硬,这样严重影响胶管充分收缩,且粗的胶管也影响钢珠,造成飞弹、散布大、弹道不稳定等缺点。优点是上手快,相对比较容易掌握,因为腕托的作用,腕部不受力,容易拉稳,经过练习,可以掌握20-25米目标的命中率。

发现同样拉力的皮筋,多股细的比单根粗的皮筋,具有更好的收缩效果,拉伸倍数相对可以增加,送弹距离更长了,使射出的钢珠弹道更加稳定、理想,使用传统弓眼弹弓,采用回旋式栓法,皮筋和弹弓不栓死,更加利于皮筋收缩,也不易损坏皮筋,因为弓眼是横的,造成皮筋收缩呈上下方向,且能自由穿过弓眼,大大减少皮筋收缩过程中,影响钢珠的现象,使用特制的细胶管8股(比气门芯稍粗,一边两根回旋式栓法)14厘米长,满弓拉到70厘米,可产生10公斤拉力。

四眼皮兜的改进。以往皮兜是一边一眼,钢珠放置稍不正,很容易造成飞弹不准的情况,4眼皮兜的出现,恰好对应多股细胶管回旋式皮筋栓法,使皮兜成立面,不会出现两眼皮兜裹弹造成飞弹的现象。这样的传统弹弓,前持弓手击发时有前摆动作,对弹道有很大的好处,因为打出钢珠飞行距离长,击发弹道稳定,可打70米目标,通过正确使用、练习可以掌握40-50米直径10厘米目标的命中率,比医用胶管射程提高一倍以上。这种弹弓缺点是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熟悉了解弹弓弹道,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掌握的。

有腕托的弹弓,虽然使用者腕部不受力,容易上手,但使弹弓的威力大为减弱,为什么无腕托的威力大呢?手腕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当释放皮筋时,手腕会因失去向后的拉力而快速地向前甩动,这个甩动的动作会增加弹丸发射时的冲量,从而使弹丸初速度更大,射的更远。弹弓而有腕托的弹弓,手腕不受对抗力,是通过腕托作用在小臂上了,小臂不是不能弯曲活动的,这样击发时作用在钢珠上的力量就是皮筋的弹力。仅仅依靠单一皮筋的弹力,自然比无腕托的弹弓威力小。手腕的作用力究竟是否存在,可以简单试一下,左手臂向前平伸,手掌立起,掌心向前,用右手指扳住左手除大拇指的四指,向身体方向用力,左手腕对抗向前压,右手突然松开,左手手掌既迅速的向前压去。这个力量和弹弓激发时的手腕作用力是一样的。举个例子,北京做弓箭的老艺人讲,同样50公斤的弓,一只打50米远,而另一只在弓材中加了牛角材质,却打100米远.即便你把胶管换成无弹性的材制,照样能用腕力把钢珠弹出去,这也说明腕力的存在和作用。

卡球弓是在传统弓的基础上改进的弓型,利用4.5的钢珠作为皮筋与弓体的固定方式,其装载皮筋方法有开口弓和闭口弓两种,又有带瞄具与不带瞄具两种,一般卡球弓是钢质材料制作而成。

卡球弓的优点是装载皮筋方便,射击时皮筋所处的位置固定,重量大的弓体可以减去发射时产生的一部份震动。外型美观。

打法:斜式直臂摆打(具体参考视频前期可以直瞄打,后期转入估瞄打、意瞄打。该种打法结合了腕托弹弓的稳定性(力量够就可以),又延续了传统弓摆的优势,是一种易于掌握、准度稳定的打法。

要领:握弓使弹弓和水平呈45度;击发前后握弓手臂保持不动;击发时握弓手摆甩,这是弹弓击发技术的核心,击发时握弓手和松弹配合好,体现绷甩钢珠的感觉,把钢珠从弓眼上方兜甩出去的效果,而不是从弓眼之间打出,正确的摆甩可打出弧度小的弹道,对击发方向和击中目标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错误的摆甩最明显的结果,弹道弧度大,弹道不稳定,着弹点散布大(可练散布直径为距离的1%。打进这个范围,才可继续练习准度),成绩不稳定,钢珠打中弓臂及皮筋皮兜总是抽打握弓手。摆甩问题解决后,持弓手臂在击发前后是否保持不动,是否拉满弓,就是影响准度的最大因素。

站位(以左手持弓为例):身体左侧对标靶,两腿分开约与肩宽,左脚前移一脚距离,这样保证左臂和肩成一线对准标靶,拉弓尽量使皮筋与手臂平行,来保证击发左右偏差小。

◆皮筋:轻弓:4股折回栓法2*4-—2*4.4—3*5胶管;重弓:8股折回栓法2*4胶管

◆布靶:买深色(深绿、蓝、黑、红)仿丝绒3米,一边咋绳道,穿绳挂在两树之间,中间挂一靶瓶

◆捡弹器:橄榄型玩具磁铁栓粘在小棍上,用于吸捡钢珠。

第一阶段初步感知弹弓,4次练习,每周两次,每次1—2小时。使用轻弓2*4胶管,距离10米打布靶,钢珠6毫米。目的:熟悉握法,体会弹弓击发手感。

第二阶段直瞄打,皮兜拉到眼下的颧骨初,通过上根皮筋的内策瞄看目标,实际就是两眼之间看目标,呈三点一线瞄准。

1.轻弓2*4胶管5次练习,距离10米打布靶,钢珠6毫米,掌握5米打可乐罐,10打8中。

2.轻弓2*4胶管10次练习,距离15—20米打布靶,钢珠6毫米、,掌握10米打可乐罐,10打7中。

3.轻弓2*4胶管10次练习,距离25米打布靶,钢珠6毫米、8毫米,掌握15米打可乐罐,2中1,10组能完成6组。

第三阶段轻弓估瞄打,注意力重点在皮筋的方向和目标的关系。

1.轻弓2*4.4胶管10次练习,距离25—30米打布靶,钢珠6毫米、8毫米,掌握20米打可乐罐,2中1。

2.轻弓2*4.4胶管10次练习,距离30—35米打布靶,钢珠6毫米、8毫米,掌握25米打可乐罐,2中1。

3.轻弓3*5胶管10次练习,距离35—40米打布靶,钢珠6毫米、8毫米,掌握30米打可乐罐,2中1。

第四阶段重弓估瞄打、意瞄打

1.使用2*4胶管8股,4次练习,距离30米打布靶,钢珠8、10毫米,掌握20米打可乐罐,2中1。

2.8次练习,距离35米打布靶,钢珠8、10毫米,掌握25米打可乐罐,2中1。

3.8次练习,距离40米打布靶,钢珠10、11毫米,掌握30米打可乐罐,2中1。

4.8次练习,距离45米打布靶,钢珠10、11毫米,掌握35米打可乐罐,2中1。(注意力重点在目标物上,皮筋的方向完全自然感觉,已不象30米下注意力在皮筋和目标的关系)

5、8次练习,距离45米打布靶,钢珠10、11毫米,掌握40米打可乐罐,3中1。

6.8次练习,距离50米打布靶,钢珠10、11毫米,掌握45米打10厘米直径目标,3中1。

7.8次练习,距离50—60米打布靶,钢珠10、11毫米,掌握50米打15厘米直径目标,3中1。

8.综合练习,在30—50米之间游走击打靶瓶目标,各距离使用10、11、12毫米钢珠混打,熟悉各距离各种钢珠的坠落情况,来掌握弹道。

1.重弓拉力大,持弓手肘受击发时突然的皮筋收缩泻力,反关节的冲击力,很容易造成损伤,处用重弓可采用皮筋稍长一些减小拉力、手臂不伸直、拉弓不拉满等方法,避免损伤,逐步适应后,再恢复正常要求练习。

2.手腕吃力大把握不稳定,可采用没弹性的帆布带适当缠绕手腕加强力量。

3.练到一定程度,影响准度主要因素为:前摆手是否正确,持弓手臂的控制和是否满弓。

4.是否能打出可练散布(直径是距离的1%)是能否继续练习准度的必要条件,作为掌握远距离打,能否打出弧度小的弹道最为重要,本人在此下了相当大的功夫。

5.本文所标的目标大小,如打中有困难,可以先挂大些的靶瓶。

6.远距离的瞄准是在拉满弓前完成的,拉弓比较慢,拉到满弓随即击发,拉弓时间约两秒,当然前期练习可能时间还要长及拉到满弓有停顿。

7.必须理解打布靶的意义,不要认为这么远打不准,就是要打不准才是练弹弓,你不断的向靶瓶打的过程就是练的弹弓的控制和弹道,力争打进可练散步内,你能打进40米的可练散布,再试打30、35米的目标就容易的多,比你直接练打35米的靶瓶,进步快的多。

8.轻弓摆甩不正确,想打进30米以上的可练散布是不容易的。

9.40米以上要意瞄,意瞄把皮兜拉到嘴角,是在目标较远情况下,弹道弧度大,已不能根据皮筋的指向来判断瞄准了,是根据目标位置,完全凭感觉感知,根据经验自动调准弹弓方向的瞄准方法。在40米以上、如50米打较小的目标,别说是弹弓,即便是枪也并非轻易打中,而弹弓是人为的击发,更是难以把握。况且弹弓没有瞄具,即便有,因为皮筋动力和人为的不稳定因素,相信照样不准。所以说远距离打弹弓,完全根据大量的练习对弹道所掌握的经验,通过眼看目标位置、距离,来感觉感知,决定以什么角度姿势去击发,是种自然的反应,所以远距离打弹弓,是采用的意瞄方法去击中目标的。这也是为什么弹弓横打不好的原因之一,横打时弹弓阻挡了视线看目标,无法准确判断瞄准.

木质弹弓架的制作:一般用柳树上的树叉做,选那种叉正的,把手拦在叉上能看出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砍的时候注意多留出点量,免得砍废了,把砍来的树叉把皮拨了,自然晾干,不要晒,因为暴晒会晒裂的.把型整好,上螺丝钉,就是那种带圈的木螺钉,一个木头弹弓架就弄好了.

铁质弹弓架的制作:你要是没见过铁丝做的弹弓就要面授了,比较复杂.

皮筋:一般都用自行车轮胎气门芯上的那种,买4根,每根截成同样长度的两段.有条件的可以用球胆.

弹兜:可以去修鞋的地方买,买到牛皮的最佳.

弹弓皮筋的保养非常重要。

皮筋的重要性就好比。枪中的膛线。如果枪中的膛线出问题了枪也就不准了。可见皮筋对弹弓精准程度的重要性。首先更正的就是皮筋保养上常见的一些误区。好多人认为皮弹弓筋保养适合上油。其实这是大错特错。油只对弹弓的金属和木制部分有很好的保养效果。对皮筋等来说反尔是加速老化的。普通的橡胶制品要保存在阴凉、干燥和干净、无酸、无碱、无油、无腐蚀的地方,还要避免日光照晒和潮湿。橡胶制品最怕油污,任何油性物质能使其迅速老化;其次怕常久受太阳晒。每次使用过弹弓后。手上的汗液是酸性的对皮筋腐蚀很大。所以尽量不要用占有汗液的手去摸皮筋。

平时在每用后,若较长时间不使用,应将其清洗净、阴干然后收起来。如果有条件的话在收起来前洒一些滑石粉,滑石粉可以防其粘连(新买的皮筋外面一般有层白色的东西。那就是滑石粉。能放潮还可以吸汗,对皮筋保养非常好)。存放时不要和一些带尖刺、棱角的东西放在一起,以免扎坏。至于清洗里面,当然可以,方法如上所说。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尝试汽车上用的橡胶保养剂。但是相对来说比滑石粉成本高太多。不适合推广还有一点就是很多朋友在给弹弓柄套橡胶管时候喜欢用baby油。或者硅油。这样也是十分不好的。油性物质很容易被密封在弹弓和胶皮之间。一般baby油是具有一定水分的。长期在密封的胶皮和金属之间对弹弓金属部分和胶皮之间都不是很好。正确的做法是用酒精在胶皮管内部涂抹然后在套到弓上。由于酒精有很强的挥发性。可以保证液体的充分挥发。挥发后橡胶管与金属之间有较强的摩擦力。可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以上这些方法是美系弹弓厂商提供的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倍重力人会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