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惠布施什么意思?

 根据佛经所说,布施功德最大是三宝(佛法僧)。无论是内施,还是外施,无论是财施,还是无畏施,都不如布施三宝的功德。因为佛法可以使众生永远解脱轮回,而其他布施都只能暂时解决众生眼前的困难。所以说一切布施,法施第一。僧是弘扬佛法的人,所以布施僧人的功德就很大。法的布施,不一定是自己要有很高文化,能够讲经弘法,只要以浅显的言语劝人为善也就是法布施。

  《六度集经》记载了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前世曾为一大国之国王,号萨波达。萨波达王对众生的痛苦灾难总是十分同情,为之伤感,尽其所有,全力帮助。帝释见国王如此仁慈,大恩大德遍于十方。又听天神鬼龙都说:“天帝之位尊贵无比,非平常之辈所能及。现萨波达王遵守戒律,品行高尚,慈悲仁惠,福德隆盛。如此之人王,命终之后,灵魂往生上天,就能成为天帝。”

  如此帝释特别害怕萨波达王将来会夺去自己的尊位,所以就想去试探一下,看看到底是真还是假。 
  于是,帝释便命令手下的一位边王,说:“现在,那人王慈悲贤仁,恩泽隆厚,福德巍巍。我怕他这么做,是为了想纂夺我的帝位。你变成鸽子飞到他那里,装出害怕的样子求他可怜。那国王仁慈一定会收留你。我变成鹰追赶你,向他索讨。他如果不肯把你作为食物给我,我就要他用自己的肉来作交换。我要鸽子相同重量的肉,你随他割肉秤肉之时,不断加重你自身的份量,他得不断增加肉量,待他肉尽身痛,定后悔无疑。只要他有悔意,他就不可能成功。”

  于是,帝释化作一只老鹰,边王变成一只鸽子。鸽子一阵疾飞,很快就来到萨波达王的脚边,一副恐怖万分的样子。 
  鸽子说:“大王可怜可怜我,我没命了。” 
  国王道:“别怕,别怕,现在有我救你。” 
  老鹰很快随后赶到,对国王说:“我的鸽子怎么跑到你这儿来了?此鸽是我的食物,希望你还给我。” 
  国王说:“鸽子来我这里是以命相归,我已收留了他。我说话算数,不能言而无信。如果你想要肉的话,我可以超出百倍地给你。” 
  老鹰却说:“我只要鸽子肉,不要别的肉。难道你做国王的就该施恩惠于它,却夺走我的口中之食吗?” 
  国王说:“我已接受了鸽子的请求,信誉之重,犹如天地,我怎么能出尔反尔呢?但有什么东西能让你放弃鸽子而又开开心心地回去呢?” 
  老鹰说:“如果国王真有慈惠之心,一定要救度众生的话,那么,割下您身上的肌肉,份量与鸽重相等,我会欣然接受。” 
  国王道:“太好了。” 
  于是国王真的从大腿上割下肉来,放在秤上秤。但鸽子却暗中不断加重自身的重量,所以国王就只好不断地这么割。最后,身上的肉全割完了,还不能与鸽重相等,身上已疼痛无比。

  这位充满慈忍之心的国王为了救活那只可怜的鸽子,又命令身边大臣说:“你快把我杀了,把我的骨头也加上去,使能与鸽重相等。我敬奉诸佛,接受真正重戒,帮助众生脱离危险、灾难,虽有如此之多的邪灾异祸,但就像一阵轻风,怎能动摇得了大山?”

  老鹰见国王守道坚定不移,慈惠无与伦比,与鸽子各自都现了本相,跪拜于地道:“大王能忍受如此无量痛苦,到底图什么呢?” 
  国王说:“我不想当天帝,也不想做转轮圣王。只是我见芸芸众生沉没于黑暗之中,不见三宝,也不知解脱轮回之苦的佛教,放纵自己而为非作歹,自作恶业而堕无间地狱。我深为众生如此之愚昧而悲伤,所以立誓愿求成佛,以拔除众生苦难危厄,帮助众生都得涅槃。”

  天帝听完这席话后,大惊道:“我还以为大王是想夺我的帝位,所以才来捣乱。现有何吩咐、教诲?” 
  国王说:“治好我身上的创伤,使我今后布施众生的志向、德行超过现在。” 
  天帝立即派天医用神药敷国王全身,刹那间创伤痊愈,气色、力量都比原来更好。帝释退后向国王稽首礼拜,绕国王三圈而后欢欢喜喜地走了。 
  萨波达国王从此之后,对众生的布施又超过从前。菩萨就是这样慈惠行布施,没有穷尽的时候。 
  在释迦牟尼的本生(前世)故事中,很多这样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布施故事,如舍身饲虎。身外之物布施容易,身体布施确实是很难的。若不是发大菩提心,平常人何能如此?

  从这个故事来看,释迦牟尼布施是被骗了。现在有一些人说,见到乞丐不要布施,他们都是骗人的,这些人是职业乞丐。这种说法与释迦牟尼的境界就相差太远了。只要你是在发心布施,不管对方是如何地骗你,你布施的功德并没有减少。即使你事后知道对方是骗子了,只要你不后悔,你布施的功德也同样大。布施是我们自己的心,别人的因果是属于别人的事情。当然,如果你明明知道对方是骗子,就不用布施了。因为你的布施要尽量使众生得到最大的利益,这就是布施的智慧。

 佛教中讲究的“布施”重在一个“舍”字,舍得舍得,不舍不得。首先要舍得身外之物,渐渐连身内之物也能够舍,到最后也就进入了无我的境界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恩惠原指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