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天下公司的大数据,智能化程度高吗?

上海广大干部群众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表示要用实际行动抓紧贯彻落实——

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提供遵循。上海广大干部群众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深刻,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抓紧贯彻落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以自身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面对种种挑战,上海更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表示,要以产业稳增长支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紧抓重大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持续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和活力韧性。率先推动质的稳步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强化高端产业引领等“四大功能”,加快发展创新型产业,构建“3+6”重点产业体系,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以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落实稳健有效政策打造更好企业发展生态,着力构建全要素生态资源池,落实好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等政策,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培育涌现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全力做好“金牌店小二”服务。

“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保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定力,坚持把先进制造业支撑的实体经济发展放在首位。”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表示,要抓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突出强调科创是“第一动力”,着眼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动能;要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着眼畅通国内大循环,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若干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补链强链、集链成群,形成抗波动性和增长性较强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人才链,努力让科创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持续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于上海这座经济中心城市而言,就是要在持续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方面下功夫,加快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嘉定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嘉定将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根本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主动落实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上下更大功夫,推动嘉定新城和北虹桥地区早出形象、快出功能,在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上下更大功夫,引进培育更多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在持续扩大内需和有效投资上下更大功夫,深入推动在线新经济和在地新文旅发展,全力打造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表示,临港新片区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重要”目标定位和指示要求,抓住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宝贵机遇,打好“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特殊综合保税区”两张王牌,培育壮大前沿产业集群和新兴业态,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据统计,今年1—11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超4300万标准箱,已基本和去年持平。上港集团还在洋山岛建设空箱专用堆场,并于今年8月成立“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着眼于未来更好地配置全球空箱资源。上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表示,将强化使命担当,拿出更多硬招实招,践行新发展理念,走好绿色、低碳、智能引领的航运发展道路,深化国际航运事务合作,努力让上海港成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主要窗口,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协同城市发展、吸引要素集聚的重要平台。

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产业链和服务链

“这次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明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其中既有‘怎么看’的指引,也有‘怎么办’的指导,让我们更加看清了当下的形势,坚定了前进的信心。”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亮表示,“在这历史时刻,作为企业家,更要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全面正确地领会这次会议精神,正视困难,解决问题,踏实工作,奋勇前行。特别要坚持科技创新,奋力攻关,以更多的科创成果,构建新时代的企业新发展格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这也让不少企业坚定了信心,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杰表示,在“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立足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产业链和服务链,向打造“百亿级开发区”发起全力冲刺,在今年11月提前完成了100亿元税收和100亿元进出口总额的年度目标任务,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未来,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将以百亿新篇章引领发展新征程,锚定“千亿产值”“双百亿”目标,拉长板、补短板、锻新板、争样板。

东方美谷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如意表示,要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功能、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东方美谷产业优势,抢抓数字江海战略机遇,进一步壮大经济发展基数,做大做深东方美谷“朋友圈”。通过大力实施“淘金工程”,聚焦“五型经济”,淘出“精锐”企业和“高峰”企业,努力壮大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作为出生在上海的新经济企业,得物App创始人兼CEO杨冰表示,将扎根上海,坚持数字化创新,持续打造高品质、优体验的消费环境,保障消费品质,引领全国年轻人的品质消费需求,以此进一步释放数字新消费的潜力,助推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助力上海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激活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全球影响力。

记者 唐玮婕 祝 越 薄小波 张 懿 徐晶卉

建设综合性节点城市 上海引才新政引发关注

英雄可想大展鸿图?愿荐五新城

上海电机学院2019级研究生王孚人即将于2022年毕业。最近他做了一个决定:婉拒4家企业的录用通知,签约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留在南汇新城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和王孚人做出同样的选择,投身“五个新城”建设,与新生的城市一同拔节成长。这背后,意义非凡。

人才是一座城市永续发展的根本。上海的“五个新城”,未来都将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五型经济的重要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

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必然求贤若渴。11月29日,上海宣布试点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本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引起各界关注热议。

新政其实是水到渠成。在此之前,“五个新城”早已布局各种引才、留才、爱才举措。来听听留下的人怎么说。

南汇新城 “金领”“白领”“蓝领”都欢迎

王孚人已经在南汇新城学习、生活了7年。

“这些年,看着滴水湖畔的高楼越来越多、各类配套和设施越来越好、人气也越来越足,觉得留在这里,一定是一个不会后悔的选择。”正因如此,求职之初王孚人就重点考虑了专业对口的临港企业。3个月后,他收到5家企业的offer,其中有一半位于临港。最终,考虑到公租房政策、人才落户政策等利好,以及未来产业集群发展的大方向,王孚人选择了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

“直接落户”的新政出台后,像王孚人这样留在临港的人更多了。“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去的地方才叫人才高地。”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顾长石透露,南汇新城作为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目前有很多产业尚在建设之中,未来两三年将迎来人口导入高峰期。

临港新片区内有5所高校,人才优势突出。但要留住人才,关键还是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十四五”期间,临港新片区预计新增供应各类住房1600万平方米、约20万套。而公共租赁住房及人才公寓建设也将提升建设品质和装修标准,为高校毕业生、新引进人才等人群提供保障。

为了招贤纳士,南汇新城还频出“大招”,不以学历论人才,“金领”“白领”“蓝领”统统欢迎落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中,针对在新片区工作并居住的各类人才实施居住证专项加分、缩短“居转户”年限、公益事业单位录用应届毕业生落户加分、管委会直接审批人才直接引进落户、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直接引进落户、紧缺急需技能人才直接引进落户、高等级技能人才直接引进落户、特殊人才推荐落户等8方面优惠政策。据统计,两年来,临港新片区累计实现人才落户4007人(含随调迁),今年1-7月,全口径引进人才数量达到2020年全年的158%。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未来,临港新片区还将实施六项人才集聚计划,率先实施更加自由便利的人员管理制度,努力打造成为全球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地、海外人才踊跃汇聚的目的地、人才综合服务的栖息地、人才资源配置的枢纽港。

松江新城 科创青年初期租房零成本

小两室公寓干净整洁,卧室一角辟出一个小书房,咖啡杯里香气袅袅、盆内绿植生机盎然,点亮了日常生活……G60科创走廊人才公寓,成为“90后”福建小伙张海洲在上海的温馨小窝。

张海洲毕业于松江大学城一所高校。大二参加“大学生暑期实习”项目开始,他在松江区高新技术企业博阳新能源一路完成了实习、见习、就业和职位晋升,成长为松江区拔尖人才。

回首当初作出决定时,张海洲坦言“压力真不小”。但是,从暑期实习补贴、大学生录用奖励、人才公寓、租房补贴,再到拔尖人才生活补贴、人才落户,“全周期”的扶持如同阳光雨露,遍洒每一个成长环节,让张海洲更有信心扎根松江,奋斗青春。

记者了解到,松江对于科创青年人才,通过人才公寓、租房补贴、录用奖励、培育奖励、生活补贴、经济贡献奖等“六策联动”,实现青年人才全周期扶持。本科生就业前3年最高可获得奖补10万元,实现初期租房零成本。

12月初,松江新城人才落户政策再升级。松江区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陆燕算了一笔账:“12月1日起,今年的本市高校应届研究生不仅可以落户,同时还可以申请6300元的录用奖励,和8683元每年的生活补贴。”

松江新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法宝”,不仅在于积极的引才政策,更在于将“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一体化推进人才资源高效配置。

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紧贴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需求,找准人才引育重点,积极促进高端人才和6+x产业集群头部产业“联姻”,以一流的产业集群催生一流的人才集群。同时,坚持以高质量人才链赋能高质量产业链,加快产业链升级换代,实现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青浦新城 打造宜居宜业“梦想城”

崔彧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霸”:2006年,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2010年,进入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毕业后到硅谷工作,还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杰夫·霍金斯共同撰写了多篇论文。回国后,他来到青浦开办了一家研发商用清洁机器人的公司——汤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变身成一名90后创业者。

伴随着青浦新城建设的推进,崔彧玮这样前来逐梦的“高精尖”人才越来越多。这背后,离不开新城浓厚的创业氛围和实打实的人才政策。

以此前发布的“青峰1+5”人才政策为例。“1”代表《关于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5”是指涉及青浦区人才发展的五项重点政策。“正所谓‘山至高处人为峰’,推出‘青峰’人才政策,就是希望以政策高峰构建人才高峰,让青浦成为更多人成就青春梦想的舞台,这里攀上事业发展的高峰、生活品质的高峰。”青浦新城办工作人员周建东告诉记者,《青浦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实施六大人才发展工程,推出四类重点支持政策,建设四大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四方面人才发展环境,助力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其中,“青鼎工程”重磅延揽全球高端人才约400名,建成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人才集聚高地;“青硅工程”激发人才创新动能,新增科技创新人才6000余名,打造长三角科创绿洲;“青云工程”大规模导入新兴产业人才50000余名,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态圈……

“通过这些举措,全面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把人才作为构筑战略优势、打造战略品牌、实现战略目标的第一资源。”周建东表示,青浦将以高层次、大批量、多元化的人才集群,服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家战略,支撑青浦新城高质量发展,将这里打造成为长三角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新沃土,成为天下英才近悦远来的梦想之地。

嘉定新城 “人才卡”提供个性化服务

手持一张“嘉定精英人才服务卡”,即可享受九大类21项服务内容——这是嘉定新城引才留才的特色举措。

创新创业、学习培训、健康医疗、文体休闲、家政家居、子女入学、交通便利、法律顾问、税务顾问……九大类服务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细看条目,包括优先提供政策咨询、申报推荐、产融对接,为科技项目申报提供绿色通道、优先服务,免费联系对接一名家庭医生、免费在区级公共体育场馆健身锻炼等,让人才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嘉”的温暖。

“做好配套、生活暖人”,这是嘉定新城对于人才的服务态度。以汽车为主要产业的嘉定,拥有15万汽车从业人员,有5.8万是汽车人才。他们年纪更轻、学历更高,需求也更加丰富。近年来,嘉定不断推出人才公寓,满足“安居”需求。

例如,位于安亭镇的3栋高品质青年人才公寓今年8月正式开业,共有798套房间可供“拎包入住”。而在汽车创新港,周边餐厅便利店已考虑延长运营时间,班车频次也从半小时一班调整为15分钟一班,让员工减少上下班等待时间。针对高端优秀人才,嘉定还形成多部门联动服务链条,建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

如今,嘉定新城聚才、敬才、爱才、惜才的城市名片不断擦亮。在嘉北郊野公园,有一片占地90亩的“嘉定人才林”,花香环绕、林木清幽。郁郁葱葱的“人才林”,已经吸引近300名高层次人才参与树木领养,也成为人才元素与生态景观有机融合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嘉定区人社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快建设“上海·嘉定人才港”,构建长三角专业服务品牌园、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园、大数据智库聚能活力园、全链条创新创业实践园,“集聚赋能”激发人才活力,还将优化人才安居工作,力争五年内新增1.5万套人才公寓,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生态。

奉贤新城 面向全球“云”发英雄帖

12月1日,奉贤区举行“贤聚英才 共赢未来”2022年度全球英才招募云上推介会,拿出1800余个岗位,首次以全球姿态“云”发英雄帖。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区级机关、事业单位、街镇、开发区、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等多行业、多领域岗位,奉贤区还在全市率先向自带流量、拥有所在行业领域资源的人才或团队伸出“橄榄枝”,并为人才落户创新制定了一系列首创性、突破性的政策。

据区人才办负责人介绍,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奉贤区将实施弹性管理,提供更加自由、开放的工作环境;实施直接聘任,考核业绩突出的,可聘任相应层级领导岗位;实施协议年薪,个人最高200万元,并按绩效考核结果予以超额奖励,奖励上不封顶;实施股权激励,人才可以技术及自有资金参股相关项目,成立子公司;实施政策定制,对于行业领先水平的人才及团队,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扶持。

在青年人才招募中,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区内购房优惠、租房补贴、人才公寓等政策;针对业绩特别突出的青年人才,奉贤区还将推出绿色通道办理落户;暂时不符合落户条件的,颁发“奉贤人才护照”,凭“护照”享受奉贤市民待遇;想财富自由的,给予更具灵活度、更富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和激励政策;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进行梯队培育跟踪培养。

奉贤区还在打造优质物业供给平台:建设2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1万间高品质酒店房间,每年建设300万平米高品质通用空间,免租免息、先租后售,让领军、领袖、领航企业和青年才俊“拎包入住”。

除了称心、到位的补贴政策,奉贤还创新实施“四叶草”工程,打造人力资源集聚平台、公共服务配套平台、生态人文转化平台、优质物业供给平台,不断加大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优质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核心竞争力,以一座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人民城市来引才、留才,让每一个人吃得好、住得好,有工作、有尊严,有滋味、有梦想。

记者 潘高峰 杨 洁 杨 欢 李一能

提升汽车产业中心能级 推进嘉定新城高质量发展

上海《“十四五”新城产业发展专项方案》明确,要“深化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加强汽车研发、智造、出行等业态发展,提升嘉定新城在世界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中的显示度”。为此,市政协和嘉定区政协协同调研,围绕基本建成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相匹配的创新中心、制造中心、数据中心、交流中心和人才中心,分析嘉定新城汽车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嘉定汽车产业和新城能级的若干建议。

报告认为,“十四五”期间深化嘉定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对打造上海汽车产业创新主阵地、产业集中地、智慧新高地,具有重大意义。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将不仅是应对全球汽车产业大变局的大平台,还是实现上海汽车产业创新转型的主战场,更是提升嘉定新城功能的突破口。

报告指出,嘉定汽车产业的五大中心建设还存在五方面瓶颈问题:一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面临一定束缚,汽车“新四化”示范区建设亟待加强;二是缺少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型龙头企业,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亟待提高;三是数据的联通及深度运用亟待挖掘;四是国际影响力需要加强,汽车文化、体育活动的能级亟待提升;五是人才的培育使用和集聚力亟待增强。

报告建议:一是加强全市汽车产业顶层设计、统筹资源、优化布局,强化全市联动,突出“软硬”业态结合,支持嘉定新城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二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汽车“新四化”发展迈进新征程,瞄准关键技术方向持续攻坚,促进汽车“新四化”示范区建设,加速构建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试环境,全力打造汽车创新中心。三是优化总部经济布局,加强资源对接和统筹力度,研究并支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整车企业或功能性总部迁入嘉定新城,全力打造汽车制造中心。四是建设智能汽车大数据库,引领行业标准建设,加快提升汽车产品、出行服务、运营体系数字化水平,全力打造汽车数据中心。五是加强汽车产业交流与国际合作,建设中国赛车产业集聚区和经典车展示与交易先行试验区,全力打造汽车交流中心。六是加快汇聚国际一流人才,建设汽车人才高地,深化汽车产业产教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汽车人才中心。

建设嘉定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意义重大

当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深刻调整、重新洗牌,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上海汽车产业占工业产值的40%以上,是全市最大的支柱产业,而嘉定又是国内汽车重镇(嘉定工业产值70%以上与汽车产业相关,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第一)。“十四五”期间,深化嘉定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对打造上海汽车产业创新主阵地、产业集中地、智慧新高地,提供“五个新城”产城融合、功能提升的示范样板,具有重大意义。

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是应对全球汽车产业大变局的大平台

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双碳”目标升级为国家战略,加之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产业正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汽车产业由粗放式增长方式向以低碳绿色为核心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加速转型,以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为主的发展趋势加快深化,以新能源、AI、高性能计算、5G、AR/VR等新技术加速交融(据测算,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5%左右,超一线城市更会达到60%左右)。近两年,汽车产业加速进入爆发期,2020年是智能电动汽车元年,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空前成功,2021年又迎来新一轮跨界造车风口(以创维为代表的家电产业,以苹果、华为和小米为代表的手机企业,以恒大、宝能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都加快进入新汽车领域)。毋庸置疑,这次汽车产业的大变革,不仅会颠覆传统汽车制造业本身,还将革命性引领和重塑出行、物流、互联网、能源、房地产等支柱产业,为人们生产生活、城市空间布局和企业业态模式等带来根本性变革。嘉定因汽车而兴,汽车文化深深融入新城生产生活。面对汽车大变革,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就是推动嘉定新城发展新产业、实现新生产、探索新生活的大平台。

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是实现上海汽车产业创新转型的主战场

“双碳”战略目标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电动化、无人驾驶和数字化,从根本上将汽车从传统的交通工具,转变为移动工具+智能移动空间+计算终端+能源终端+机器人等更多集合体。这也促使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面临重大重构,锂电池生产、氢能,无人驾驶、充换电技术、BMS、远程驾驶等新技术、新链条成为Google、阿里等科技龙头布局的重点,同时也引发大众、丰田等国际传统汽车巨头转型创新。汽车是上海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也是嘉定的主导产业。以嘉定为代表的国内传统汽车制造中心,面临不进则退、向死而生的新格局,将成为上海乃至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弯道超车和直道超越的主战场。

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是提升嘉定新城功能的突破口

嘉定新城以汽车产业为特色,为汽车生产配套,只有成为产业中心、研发高地,才能支撑新城建设、带动全区发展。因此,以嘉定新城为主体打造“国际汽车智慧城”和长三角新能源智能汽车“硅谷”,打造汽车“新四化”千亿级产业,强化龙头企业集聚度、智能创新显示度、核心技术辐射度,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嘉定汽车全产业链的比较和先发优势,充分发挥沪宁发展轴上的枢纽节点作用,充分发挥建设国家智慧交通先导试验区作用,还能全面提升嘉定新城产城融合水平,有力支撑嘉定新城建设成为长三角科技创新高地、智慧交通高地、融合发展高地、人文教化高地。瓶颈问题

嘉定汽车产业基础雄厚、名企云集、人才密集、产业链齐全,各方面在全国领先,但与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的目标,以及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变局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主要是:从产业布局看,传统燃油车仍占主流,与汽车“新四化”发展的新趋势不适应;从汽车结构看,制造业占大头,与“软件定义汽车”的服务大方向不适应;从产业主体看,大众“一企独大”,与市场头部企业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不适应;从产业政策看,有效制度供给不足,与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现状不适应。尤其是,从国际经验看,汽车创新中心、制造中心、数据中心、交流中心和人才中心是全球汽车产业中心的五大核心功能,将嘉定汽车产业的五大中心建设同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作对比分析,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

从创新中心看: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面临一定束缚,汽车“新四化”示范区建设亟待加强

主要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支持力度不够。目前,《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已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而嘉定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道路的进一步开放、相关企业的示范应用和运营等方面亟待获得进一步许可和规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创新及产业化应用需要提速推进。汽车“新四化”示范区建设新动能不够。产业创新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需要更加适应企业之间、产品产业化的需求。应用示范面还不够广,能够切实带动创新需求的重点项目还有所欠缺。核心材料与零部件的批量生产布局尚未完全形成,企业总体规模还不够大,急需政策扶持和市场培育。

从制造中心看:缺少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型龙头企业,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亟待提高

主要是:汽车龙头总部企业的数量和影响力不足。尤其缺乏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总部,汽车产业的显示度和影响力还不够。作为率先布局汽车“新四化”产业链的嘉定,已有被周边如安徽合肥等兄弟省市追赶超越之势。整车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不足。当前,国内汽车行业格局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特斯拉中国、蔚来、威马等新势力造车企业异军突起,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虽然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ID.4X在嘉定正式投产,但是仅有此一家整车企业的格局,已难以引领嘉定汽车产业新一轮的发展。

从数据中心看:数据的联通及深度运用亟待挖掘

主要是:跨地区的数字运用支持度不够。虽然嘉定区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中心建设早、体量大,但是在数据平台的对接,特别是跨区域的数据联通等方面需要市级层面进一步支持。同时,数据中心建设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数据运用的深度和广度需要进一步挖掘。

从交流中心看:国际影响力需要加强,汽车文化、体育活动的能级亟待提升

主要是:汽车产业交流平台的影响力不够强。目前,全球汽车精英组织、全国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经理人组织等国际与国内知名汽车行业组织已落户嘉定,作为汽车行业组织高地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显现;近年来,每年举办各类国内外汽车产业交流活动超过200次。但是在大型车展、国际交流会议的举办和引进的规模、能级等方面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高端的产业交流氛围有待进一步浓厚,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组织和机构的集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汽车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目前,嘉定的汽车文化中心基本要素已经初步形成集聚,建设和培育了一批高品质的汽车文化硬件和文化活动,深化了“汽车嘉定”的功能定位,但目前区域规划滞后、开发率低、土地利用效能低的矛盾日益突出。另外,嘉定综合保税区已经成立国际赛车服务中心,推出保税交易、仓储等一系列服务,但在政策导向、创新业务试点等方面亟待规划定位和推进建设。

从人才中心看:人才的培育使用和集聚力亟待增强

主要是:汽车产业复合型人才不多。汽车产业跨界融合之际,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需求更加凸显,产业对高端复合型汽车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是汽车人才总量依然不足,人才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汽车人才培养的速度和力度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产教融合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够。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氢燃料汽车核心材料与零部件及汽车微电子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部分技术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外产品,但这些前瞻性技术成果还无法完全在嘉定汽车产业化上有效落地,急需商业化产品培育和批量生产条件。同时,嘉定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领域的自主技术基础上还较为薄弱,存在对国外依赖度过高、基础技术空心化等问题,还缺少技术创新支撑。

嘉定作为上海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应围绕国家智慧交通先导试验区建设,集全区之力在汽车创新中心、制造中心、数据中心、交流中心和人才中心等五大核心功能建设上不断探索、深耕细作,加快推动汽车产业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不断提升,力求成为“双碳”目标战略指引下汽车产业发展的示范引领区域,进一步推进“十四五”嘉定新城基本建成与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相匹配的“智慧汽车城”,构建产业规模领先、产业布局合理、核心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完善、示范运行良好、汽车文化繁荣的现代化汽车产业体系,切实深化上海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

加强全市汽车产业顶层设计、统筹资源、优化布局,

支持嘉定新城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

上海汽车产业新一轮发展,根本上要立足于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打造新的增长点,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

一是优化汽车产业布局。统筹嘉定汽车城、临港新片区、金桥开发区、宝山工业园等汽车制造研发重点板块,精准定位、错位竞争,建议要把研发类的创新资源向嘉定新城集中,避免资源分散、多点布局、能级不高,真正推动上海汽车做大做强做优。

二是强化全市联动发展。聚焦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车载芯片等重点产业和核心技术,推动创新协同、联合攻关、供需对接,加快国产替代和自主创新,推动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

三是更加突出软硬结合。加快从汽车制造的“硬业态”向汽车服务的“软业态”延伸,建议支持嘉定新城探索把产业链做全、价值链拉长,提供汽车金融、保养维修、租赁共享、置换等全周期服务,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打造更具未来感科技感的时尚“爆款”,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汽车消费中心与服务中心。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汽车“新四化”发展迈进新征程,全力打造汽车创新中心

一是瞄准关键技术方向持续攻坚。汽车技术的核心环节正在从以发动机为核心动力传输系统转向以操作系统、核心算法、智能硬件为核心的“三电”关键系统。建议支持嘉定围绕未来发展趋势,把科技资源聚焦到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项目、重大工程上,抢占产业竞争新赛道;聚焦新能源汽车相关纯电动、氢燃料和智能网联研发,着力突破芯片、电控、软件算法等“卡脖子”环节。

二是促进汽车“新四化”示范区建设。聚焦市级资源,支持嘉定加速构建“政、产、研、学、金、服、用”一体的产业创新体系,促进嘉定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健康迅速发展,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制高点。建议市级层面立足产业集聚和产业化快速发展,给嘉定汽车“新四化”示范区承担更多的示范运行任务,为企业和科技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落地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测试条件。

三是加速构建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试环境。根据《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建议加快推进嘉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道路的全域开放,尽快规范申请标准,加速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和运营、无人测试和示范等高级别测试在嘉定落地。

优化总部经济布局,支持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在嘉定新城集聚,全力打造汽车制造中心

一是加强资源对接和统筹力度。建议嘉定瞄准前沿领域,积极引入自主品牌和新兴龙头企业,特别是聚焦无人驾驶、智能网联等关键领域,积极培育引进龙头企业,集聚整车企业、关键零部件制造商、研究机构、创新中心等重点企业和平台。

二是研究并支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整车企业或功能性总部迁入嘉定新城。立足全市既定产业地图布局,加强区域统筹,支持嘉定新城对接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汽车整车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大型市属国有集团、行业“独角兽”等,有力引导相关企业在嘉定设立高端新能源汽车总部制造基地、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总部,引入具有核心竞争力、产业带动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支持嘉定新城提升汽车产业能级。建议市、区两级就汽车产业的引进形成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同时加强和国家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项目资质的申请核准支持。

建设智能汽车大数据库,引领行业标准建设,全力打造汽车数据中心

针对将来“车、路、网”全面协同的智能出行大趋势,抓紧超前布局、制定标准、积累数据。

一是加快提升汽车产品、出行服务、运营体系数字化水平。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加快产品数字化转型,打造车辆数据平台,在数据采集、标注、训练、仿真、评测等方面率先探索,形成整车数据闭环能力,建立智能车物联网生态,推动智能驾驶功能不断迭代升级。建议支持嘉定加快数字化技术、设施、场景运营,比如充电桩建设的标准、管理、布局还不够统一,可以在区域内整体布局,提升使用效率的同时拓展服务、积累数据。

二是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中心。建议支持嘉定充分挖掘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价值,通过数据管理、分析应用等方式,反哺技术、促进汽车产业进步,巩固嘉定在长三角汽车产业数据领域的优势主导地位。建议市级有关单位引导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整车评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标准,力争将嘉定新城打造成为整个汽车“新四化”领域“中国标准”的测试认证地、原创制定地和规则输出地。建议加快功能型服务平台建设,市级相关部门协调,与优势单位开展合作,牵头建设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数据平台,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协调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牵头组建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协同创新实验室(检测中心),提供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检测、准入认证等服务。

加强汽车产业交流与国际合作,全力打造汽车交流中心

一方面,打造国际汽车产业交流高地。建议以国家有关部委和上海市建立合作机制为基础,市职能部门、嘉定新城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学会等行业协会深度合作,打造中国汽车行业交流高地;协调嘉定与联合国能源署、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国际机构的交流合作,同时,加强与底特律、硅谷、亚琛等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和引进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提升上海及嘉定新城汽车产业在世界范围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打造中国赛车产业集聚区和经典车展示与交易先行试验区。支持嘉定区和久事集团战略合作中提出的共同打造全国赛车运动集聚区的目标定位,建议在市级层面对上海国际赛车场(F1赛场所在区域2.5平方公里)进行顶层规划设计,通过引进赛车总部基地(F1亚太总部、车队总部和运维基地)、产业基地、相关配套等项目,建成集聚赛车科技研发、赛车运动、汽车产业孵化、汽车文化娱乐为一体的面向亚太乃至世界的赛车产业集聚区,在嘉定新城建成中国经典车展示与交易先行试验区。嘉定正在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合作,共同制定面向未来的中国经典车标准,建议市级相关职能部门支持在嘉定新城范围内开展经典车认证、展示、交易,以及在嘉定综保区内开展赛车和经典车的保税交易、保税维修等先行先试工作。

加快汇聚国际一流人才,建设汽车人才高地,全力打造汽车人才中心

一方面,加强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建设。建议优先扶持嘉定氢能港、新能港、智能传感器等3个千亿级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评选、运维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工作指导;结合嘉定新城的区域特色,支持嘉定新城承办市级一类汽车产业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大赛更好地扩大嘉定新城影响力辐射,吸引各方技能人才。

另一方面,深化汽车产业产教融合发展。建议支持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中科院微系统所等,立足“人—车—路—网—城市”协同发展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加强学科建设、打造特色品牌专业,支持院所加强师资力量、扩大招生规模,以培养更多适用于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等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支持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发挥知识创新优势,加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着重围绕嘉定校地、院地合作2个千亿科技园建设,在更大程度上支持市、区和院所共同组建专业化平台运作公司,加强引入战略合作基金,加速“卡脖子”领域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

上海市政协和嘉定区政协联合课题组

“嘉”速度里的年轻人既是建设者又是受益者

加快构建“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其中,新城发力是重中之重。如何发力?核心之一在于人。

11月26日的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便指出,要下好人才“先手棋”,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让上海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上海更出彩。

即日起,青年报推出《激昂青春 筑梦新城》系列报道,聚焦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拳头产业,探访行业一线青年,从青年的视角报道青年与新城的互相影响、共同成长,展现五个新城从“筑巢引凤栖”到“花开蝶自来”的变化。

在轨交11号线嘉定新城站,有一块闪亮的展牌,在“勇立潮头”的标题下,标注着近年来在嘉定所产生的诸多个“第一”——2013年1月23日,亮出全市首张新能源免费车牌;2013年10月16日,全国第一条跨省的轨道交通线开通;2016年6月7日,设立全国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2017年9月,全国首条“超越摩尔”研发中试线运营;2018年11月,首届长三角科技交易博览会举行;2019年9月,全球首个“5G智慧交通示范项目”启动……这些“嘉”速度,让所有人都看得心潮澎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嘉定新城新一轮的规划建设已经启动。越来越多的青年来到这块热土,奋力在新城中开拓进取,用激昂青春追梦筑城。

90后甘肃小伙王成名是在2016年来到嘉定的,经过5年的奋斗,刚刚三十而立的他已经成为了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的技术总监,负责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数据平台、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平台、上海市加氢站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公共数据平台、上海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能源管理平台、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平台的技术开发运营工作。

“在我看来,个人才干是Y轴,发展平台是X轴。我非常幸运,来对了地方,选对了行业,让我的能力得到了最大化的施展。嘉定是目前国内汽车产业链最完善、产业集聚度最高、科技创新活力最强、汽车人才最集聚的区域之一,在这里,机遇无处不在。”对于自己的奋斗史,王成名如此总结道。

出生于1997年的夏天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嘉定人,今年刚刚从法国读完硕士回国,入职正在筹备中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主要从事战略规划与行业研究。

说到新入职的平台公司,夏天打开了话匣子:“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围绕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六大体系落地,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建立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智能汽车产业体系……”,虽然到岗时间不算长,但是这个年轻人的业务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夏天坦言,当初出国的时候,一张人生规划图就已经在他的心中铺设好了:学成归来,回嘉定工作,做一只“归雁”,为新一轮的建设添砖加瓦。“在法国留学两年半,回国后发现这里的变化好大,尤其是在交通智慧化方面,各种示范应用非常多元化,共享班车、智能驾驶Robotaxi随处可见,还有加氢站、无人配送物流车,让我不由得去想象5年后甚至30年后,这里将变成什么样,未来可期!能在这里开启我的追梦之旅,感觉很幸福。希望可以为智能汽车的创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谱写一个关于我和汽车的新故事。”

筑巢:感受城市宜人温度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多彩的文化活动、便利的生活配套,缺一不可。在90后苏绣匠人阿紫的身上,可以充分感受到她对于住在嘉定新城的雀跃与满足。

从轨交11号线嘉定新城站出来,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达她的新居,一路是几个被自然河道与绿化带所环绕的新小区,犹如一个大型公园。阿紫原名陈碧娴,从小在嘉定长大,之后出嫁到浦东,而在婚后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她与爱人决定将浦东的婚房卖掉,搬回嘉定,选择在嘉定新城置业。“儿时的暑假,都是外公带着我去秋霞圃里绣着花儿度过的。这座江南古典名园不仅提供给我静谧优美的环境,同时也给了我很多的创作素材与灵感。毫不夸张地说,我绣花的基本功都是在秋霞圃里练成的。嘉定特定的文化氛围,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从事传统非遗项目的匠人来说,有点鱼儿离不开水的感觉。”阿紫将搬家的原委娓娓道来,“从我这一代往上数三代,都是马陆人。我小的时候,这里一片还是农村,如今,已经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城,生活配套完善而且交通四通八达,无论是坐地铁去市区,还是开车去苏州,都非常方便。”

阿紫透露说,在社区里有很多和她家一样的年轻家庭,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大家考虑居住在这里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社区群里面的热门话题就是这里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进展情况。“大家都很兴奋,每每有人路过,都会去看一眼。教化嘉定,嘉定的教育质量最近几年提高得也很快,以后孩子在这里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非常幸运。”

苏雯是一个90后城市规划师,去年,她从成都来到上海。“我的好几个高中同学都生活、工作在嘉定,我自然而然地就将第一个落脚点选在这里。坦白说,来之前,我对嘉定并没有太多了解,可是来了之后,就一下子被这里浓浓的人文气息吸引住了。”苏雯回忆道,“当时我应聘了好几个公司,感觉都不错,而之所以会快速决定选择广境规划设计院,是因为在面试的时候,人力资源负责人给了我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条件:单位可以根据相关政策帮我申请公租房。这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筑城: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对话:“混知”创始人、青年漫画家陈磊,嘉定区团委书记、青联主席张玉婷

青年报: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这些年来,你在嘉定的创业历程吗?

陈磊:我是在2009年来到嘉定的,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汽车行业做设计师,2015年,我开始创业,做混知文化。这6年一路走来,不断地得到区里各种各样、实实在在的支持,就比如这次新搬迁的办公室就是一个很具体的例子,相信在这个全新的创业空间里,我们将会越做越好。嘉定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的创作提供了非常肥沃的土壤。比如我们曾经做过一整套有关嘉定800年历史的内容,让年轻人可以从中更深入地了解嘉定。

青年报:现在有越来越多像陈磊这样的优秀青年来到嘉定,为新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可以介绍一下嘉定共青团在凝聚青年人才方面做的一些工作吗?

张玉婷“为党育人”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责,我们在筑巢引凤方面下足功夫,开展系列项目,搭建平台。最早从2007年开始,就开展了嘉定区青年人才“回嘉行动”,每年暑期招募100名左右的嘉定籍大学生回到家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除了提供实习岗位,我们还会组织“看嘉定”的主题活动,让他们亲身去感受嘉定新城的建设、产业的发展以及社会民生项目,切身感受嘉定的变化。除此之外,为了贯彻落实嘉定区“双高”人才计划,我们还开展了嘉定区“青年英才”开发计划,这几年在创新创业、经营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已经遴选出4批总共83名嘉定区青年英才,接下去我们将聚焦嘉定区“3+1”四大重点产业,遴选青年英才,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青年报:最后,能否分别用一句话来鼓励更多青年前来新城创新创业呢?

张玉婷:“嘉”聚英才,赢定未来,我们在嘉定,等你!

陈磊:因为汽车,结缘嘉定;因为文化,扎根嘉定。无论选择哪一条路,这里都是你发展最好的土壤。

2019年是每日互动新旧动能转化之际,数据应用业务落地加速。传统“现金牛”轻推送业务受到互联网巨头“促活”投放预算减少,承受宏观经济“二次方”打击;以公共服务、风控服务为代表的数据应用业务则实现逆周期强势增长。随着轻推送业务恢复性增长、大数据应用商业化加速,“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公司将重回高速增长赛道。

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用户增长时代来临,“拉活”需求提升。国内网民总量基本到顶,移动互联网总时长增长也急速趋缓,从“流量红利衰退”到“时间红利殆尽”。“存量时代”留存唤醒的重要性凸显;用户黏性影响应用的商业化能力。个推先发优势明显,广度、维度、深度、强度均具备强大竞争力,不逊于头部App厂商。5G时代也将进一步推动推送业务发展,作为数据智能业务的基本盘,个推业务空间广阔、护城河宽。

互联网“数据中台”起步晚,公司数据价值凸显。个推积累海量的设备、应用列表以及联网信息,通过数据脱敏、挖掘、分析形成用户标签。由于“筒仓效应”存在,互联网巨头内部数据打通与整合起步较晚,且未来对外商业化可能性较低,因此个推的用户标签更具有独特性,数据价值凸显。

增长服务等待行业复苏,垂直领域应用加速落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有待拓展。大数据蕴藏无限可能,增长服务业务日趋成熟,公共服务、风控服务19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品牌服务逐步开拓。由于广告行业“二次传导”,19年增长服务短期承压,未来反弹弹性可期;垂直领域应用合作客户增加、市场认可度提升,成为中期主要增长引擎。

(依托大数据和AI,我们就能创造Amadeus牧濑红莉栖!

如何对纯正大数据公司进行估值?每日互动是A股少数兼具数据源及数据应用的数据智能标的,不仅有深厚的护城河,还有广阔的数据应用空间。我们预计公司年净利润为1.66亿、2.95亿、4.81亿,对应EPS为0.42元、0.74元、1.21元,对应PE为88.85、49.2、30.10。我们选取A股四家大数据相关公司,给予2020年59倍估值,目标价43.66元,首次评级“买入”。

风险:不当使用用户信息风险;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大额解禁风险;宏观经济对广告行业风险;毛利率剧烈波动风险等。

前言:新旧动能转化之际,数据获取、挖掘、应用打造闭环

每日互动是A股少数具有独立数据获取能力的数据智能公司,数据应用前景广阔。2019年是公司新旧动能转化之际,传统“现金牛”轻推送业务受到互联网巨头“促活”投放预算减少,承受宏观经济“二次方”打击;以公共服务、风控服务为代表的数据应用业务则实现逆周期强势增长。我们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存量博弈日益激烈,“促活”仍将是互联网公司的增长重点,轻推送业务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以数据为核心的效果广告、公共服务以及风控服务等业务仍将延续19年高增长趋势。“最坏的时候”或已过去,公司将重回高速增长赛道。

从财务角度上看,受增长服务增速放缓拖累,我们预计2019年全年营收基本持平。1)增长服务整体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主要由于轻推送业务下滑50%以上,而效果广告增长超过100%综合作用。根据国金证券研究创新中心数据显示,自2019年三季度起互联网流量价格(无论是CPM还是CPC)逐步企稳(同比回升),我们认为互联网广告行业企稳将滞后作用于“促活”投入,2020年轻推送业务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而公司效果广告业务为何可以保持强劲增长以及显著高于广告代理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数字世界虚假流量泛滥,仅有60%的网络流量是真人,通过大数据甄别并且提高转化率也就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效果广告业务实际上也体现了公司数据的价值,而与单纯的广告代理公司有着显著的区别。2)公共服务、风控服务以及品牌服务商业化加速,19H1保持170%以上的增速,公司积极拓展非金融类风控业务、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等,由于数据应用业务SAAS属性,用户续约率高,未来也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回到每日互动的具体业务,“个推”的业务逻辑是典型的“产品与商业化相分离”的互联网模式,我们用互联网行业三级火箭原理来理解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第一级,高频头部流量——推送类SDK。以几乎免费的方式向移动开发者提供推送类SDK,帮助其高触达、低功耗地“推送拉活”,并完成海量用户数据采集,是整个大数据业务的基石。从某种程度上说,推送业务的壁垒也就是公司数据智能业务的核心壁垒,其关系类似于“360杀毒软件与浏览器”。截至19年6月,每日互动(主要是个推)的SDK累计安装量超过440亿,覆盖独立设备超过40亿(即平均1台设备有11个SDK);日活跃独立设备4.3亿,活跃SDK数量10亿,领跑移动开发者服务。“个推”兼具天时地利人和,天时——用户增长兴起,促活业务贡献收入,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推送业务价值性凸显;地利——国内Google“缺席”,第三方推送兼容性强、事半功倍;人和——“个推”技术起源于“个信”(类似于微信,公司前身),先发优势与技术储备明显。

第二级,沉淀用户数据——建模用户标签。如果把数据比作“石油”,那么数据挖掘则是“炼油”能力。推送类SDK所获取的数据主要集中于两大类:1)线上数据,基于APP的兴趣偏好信息;2)线下数据,基于活动场景的地理位置信息,依赖于GPS和WIFI列表(每个地点显示的WIFI数量及名称不同,类似于地点“指纹”)。不同的线上数据与线下数据的组合建模构建出全面丰富的用户画像和标签。在国内互联网巨头缺乏“数据中台”的窗口期下,第三方机构用户数据价值凸显。此外,投资者比较关心的“数据隐私及合法性”问题,由于数据经过模糊化处理,不针对于“1对1”,符合行业规范与监管机构指导思想。

第三级,商业化闭环——垂直领域商业化应用。每日互动的大数据应用业务倾向于SAAS化、产品化,而不是项目制业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的可以应用于方方面面,存在着不断地探索空间,且公司大数据应用在第三方DMP、公共服务、风控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数据获取:以推送业务为抓手,乘用户增长之风

1)什么是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应用软件时开发工具的集合,出于“专业化分工”的考量,移动应用开发者通常采用手机厂商或者第三方的SDK。平均每个移动应用中集成多少个SDK?平均19.5个(SafeDK 2018),包括分析、广告、支付、社交、意外报告、地理位置、推送、归因等不同类型的SDK。

2)什么是推送类SDK?实现服务器将内容发送至客户端通知栏(不包含短信或第三方链接)功能的软件开发包,主要作用在于高效拉活,通常拉活效率上,推送影响范围在30-50%,第三方拉活在10-20%,短信在5%。

3)推送类SDK在获取数据方面有什么优势?这是除互联网巨头外第三方最有可能获得较大市占率规模从而获得更为海量移动设备数据的SDK品类。以国内为例,广告类SDK第一Google Mobile Ads渗透率88.6%,分析类Firebase Analytics(Google子公司)与Google Play Analytics分别53.5%和48.4%,归因类AppsFlyer 61.8%,支付类Alipay 72.3%,基本上互联网巨头垄断大部分SDK,这与其核心APP及功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像支付宝、微信之于支付SDK,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之于地图SDK,绝非一般第三方可以取代。)

4)推送类SDK的竞争壁垒主要表现在哪里?第三方推送业务主要针对于“人群广、厚度薄、频次低”的头腰部APP(换句话说,以BAT为首的HeroAPP厂商多采用自己的推送SDK,如阿里友盟、腾讯信鸽、百度云推送;IOS也有统一的推送服务APNS平台),存在相同的SDK的APP可以通过长连接链路合并,从而省电、省流量、提高推送效率,推送SDK具有明显的强者恒强效应与先发优势。(而HeroAPP厂商并不会共享其APP的链路,所以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5)5G时代对推送类SDK的发展是机遇还是挑战?终端设备需求变大、推送并发量要求变大、获取信息的颗粒度和维度增加,推送类SDK价值进一步提升。

天时: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用户增长时代来临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的用户增长,本质上就是更低成本地获取用户,更高效率地实现商业变现,并在获取用户成本与商业变现之间取得一个好的ROI。“用户增长”成为了热门词,最知名的应该是2017年3月22日,可口可乐裁撤了已经设置了24年的CMO(首席营销官),并将广告营销、商业客户以及策略三大板块进行整合,交给新的CGO负责(首席增长官)。随之用户增长团队也逐渐成为国内各大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标配。(根据LinkedIn大数据显示有超过一万家企业将自己的CMO岗位升级为CGO。)

用户增长职能在国内落地开花,并且为各大互联网公司所重视,主要来源于字节跳动的成功,囊括了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皮皮虾等一系列的头部APP产品。从其组织架构中可以看出,头条的三大团队分别是:以算法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强大的商业化变现团队以及卓越的用户增长团队(产品运营与UG)。用户增长团队并不是简单的“不知道广告费一半浪费在哪里”的花钱部门,而是精准计算ROI的投入部门(传统的营销花费是预算制,而以用户增长导向衡量的主要是ROI)。用户增长的目标主要是AARRR漏斗,即用户获取(Acquisition)、提高活跃度(Activation)、提高留存率(Retention)、获取收入(Revenue)、传播推荐(Referral),其中通知栏推送是提高活跃度中最常用、有效的方式之一。

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流量红利时代终结,应用进入存量博弈。“互联网下半场”最早出于美团点评CEO王兴2016年7月的一次演讲,他认为“中国互联网刚刚进入下半场,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到来”。过去十余年,国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口红利,那个时期PC、智能手机快速普及,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方式哪怕再粗犷,也能实现低成本获取大量用户。而现在,用户增长触达天花板,国内手机活跃设备数停滞不前,网民总量基本到顶,移动互联网总时长增长也急速趋缓,从“流量红利衰退”到“时间红利殆尽”,中国互联网已经跑步进入“存量时代”。

“存量时代”的特征在于拉新不仅贵而且难,“留存唤醒”的重要性凸显。一方面,头部应用体量大、用户增长放缓明显,进一步拉新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流量价格持续攀升,如何延长用户生命周期和提高商业化能力从而保证ROI水平至关重要。我们以“单日活用户日营销支出”计,电商类最高(京东1.36元、美团1.05元、拼多多0.58元)、新闻信息流次之(趣头条0.30元、百度0.30元)、长/短视频较低(爱奇艺0.12元、哔哩哔哩0.11元),这与电商商业化效率高、视频/直播靠内容引流等差异性有关。如此看来,对比“个推”基础推送业务免费触达(镶嵌SDK & 获取数据)和轻推送业务0.16元/激活(不镶嵌SDK & 不获取数据),推送性价比非常高。

存量时代DAU的重要性高于MAU,用户黏性影响应用的商业化能力(尤其是信息流类广告变现产品)进一步决定竞争格局的走向,“拉活”直接对应收入的增长。对于每个APP来说,所需要的就是“LTV (Life Time Value,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AC)”,LTV取决于单日单用户变现能力(对于信息流类可以拆分为Adload、VV和CPM)、用户黏性(DAU/MAU)以及卸载率。我们又一次拿今日头条举例子,从财务角度看,头条何以赢得一场场APP战争?取决于其优秀的商业化能力和用户黏性,头条可以承受更高的买量成本,随着其产品逐步成熟ROI转正,其他竞争对手也就在盈亏平衡线之下被扼杀了。当然高用户黏性取决于很多方面(算法、内容、推送等),不同类型APP的DAU/MAU天花板也有所不同,直播/电商等对用户黏性的相关性较弱(用户消费变现,需要考虑用户的支付能力)。成功通过推送拉活一个DAU意味着什么?以趣头条为例,意味着新增0.39元的收入。

5G和IoT对推送类开发者服务提出了什么新的机遇和挑战?众所周知,5G将带来高速率、低时延及海量链接,大幅提高对推送SDK的安装量以及技术能力需求。其一,海量链接,5G将推动万物互联,软银孙正义预测,2030年平均每个用户将会有30个终端实时在线,需要更多的链接;其二,更细致的信息颗粒度,5G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波长变短,衍射能力变弱,需要更多的基站进行信号传输,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更加精准(海量设备也提高了信息的精确性和关联性);其三,对推送技术要求提高,5G的频率非常高、频谱宽,比4G的道路宽了20倍,单路信号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更大,需要高并发、高吞吐、高速率及靶向传输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慧景区,推送业务都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个推”的智能电视设备日活过千万,正在向更多智能设备拓展。

地利:Google缺席国内安卓系统,第三方推送优势凸显

Service),二者兼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IOS而言,系统封闭性强,所有消息都必须经由苹果服务器发起(APNs服务器),推送给指定的设备,第三方推送只能起到辅助、拆分、精准推送的作用(第三方获取数据信息较为有限)。对于安卓系统而言,系统开放性强,尽管官方提供GCM可以实现统一推送,信息仍可以通过第三方服务器推送给指定设备,海外存在众多第三方推送厂商(比如oneSignal,全球安卓端推送渗透率超过51.4%)。由于2010年后,谷歌服务器搬离中国,GCM安卓端缺席推送市场,群雄逐鹿、烽烟四起。从海外市场可以看到, Google是当之无愧的SDK头号玩家,其在安卓端市场渗透率96.3%(尤其在广告类、分析类SDK方面),谷歌缺席也为国内的手机厂商、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留出了充足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推送机制普遍采用为“长连接”,类似于心跳机制的技术解决方案(每隔一段时间,向运营商发送一系列字节),服务器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给用户推送信息。

安卓系统的推送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自定义、厂商通道和第三方推送:

第一种方式是自定义实现推送。长连接实现推送相对简单,消息到达和统计方便,通知显示样式可以定制,安全可控。但是其缺点也较为明显,推送需要客户端有进程存活,才能保持和服务端的通信。对着Android系统和手机厂商对后台进程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应用程序保活的成本大幅增加,推送效果也逐渐减弱,自定义方式很难实时到达,难以满足运营的要求。此外,软件制作、服务器搭建等繁琐过程导致自定义推送性价比不高。

第二种方式是厂商通道实现,目前华为、小米、OPPO等厂商都提供消息推送服务,并且覆盖各自品牌的手机系统逐渐增多。手机厂商也在手机系统里建立类似于IOS或GCM的服务,面向所有继承厂商推送SDK的客户端服务,推送信息先发送至厂商指定服务器,再分发到指定应用。厂商通道的优点在于应用不必强调自身保活,原则上即便没有进程的状态下,推送的通知消息仍可以到达,到达率较高。当然这种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缺陷:1)推送繁琐,每个手机厂商都有自己的推送服务,APP开发者常常需要集成所有厂商的通道,对于不同机型、初始化SDK的代码编写要求复杂程度骤升,并且实际过程中厂商的推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到达。2)通知形式单一,不能定制,传输信息不能实时到达。3)无法准确统计,客户端没有进程的状态下,通知到达时,客户端没有被激活,无法感知通知到达,只能等待通知被用户点击后,才能做出点击统计。(无法得知是否通知到达、还是用户未点击。)

此处要加一段,投资者会较为感兴趣的话题——“统一推送联盟”。由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以及三大运营商等共同组建“统一推送联盟”,意图于解决安卓手机没有统一推送标准、胡乱推送、占用手机资源的问题。目前相关标准已经确定,各手机厂商陆续在手机系统内置符合标准的推送接口,实现类似谷歌GCM的统一推送模式。统一推送联盟会不会颠覆整个推送市场,彻底消灭第三方推送玩家那?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其一,安卓系统开放程度高,统一推送将成为APP开发者的选择之一,却不是唯一的选择,就像oneSignal是海外推送渗透最高的厂商而非Google本身(Google的地位来源于其生态体系的能力,而不是强制垄断)。其二,统一推送联盟,不仅需要手机厂商的支持,还需要主流应用开发者的支持(包括微信、QQ、淘宝、支付宝等),这仍然有待观察。

第三种方式是第三方推送,也使用长连接方式(与自定义推送类似,与厂商通道实现方式不同)。主要有两类玩家,其一,Hero APP厂商,典型的就是BAT,他们都有自己的推送服务,如阿里云移动推送(13年收购友盟推送)、腾讯信鸽推送、百度云推送(出于安全性、保密性等多方面考虑,其核心APP如微信、淘宝等都使用自身推送服务)。其二,以个推、极光为代表的“中立第三方”,二者对比也将在下一小节详细论述。第三方推送的优点体现在通道聚合、接入成本低,集成相同SDK的应用之间可以相互拉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到达率(换句话说,一台设备的SDK数量也就是达到率的保证,即核心竞争优势),具体情况也收到推送策略和手机系统的限制,到达率不如系统推送。

人和:个推先发优势明显,规模效应推动强者恒强

互联网巨头的推送服务是否碾压了专业服务商?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反而以“个推”、“极光”为首的专业服务商在广度和维度方面更胜一筹。这主要原因是因为互联网巨头真正的Hero APP(如微信、淘宝),要么不使用“也为其他厂商提供”的自家推送,要么就不进行“联合保活”,其海量覆盖的价值并不会传递给自家推送。(也是由于“筒仓效应”的缘故,相关部门没有必要冒着“一定风险”为推送业务提供便利。)接下来,我们就从广度、维度、深度、强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核心数据的对比:

广度:主要衡量覆盖设备的月活和日活数据。截至2019年6月,个推覆盖月活跃设备约10亿、日活跃设备4.3亿;极光覆盖月活跃设备11.3亿,日活跃设备约4.5亿;阿里云移动推送月活跃设备约4.5亿,日活跃设备1.8亿。我们也可以看出,缺乏淘宝助力,阿里云移动推送的日活用户数不足个推、极光的一半。

维度:主要衡量覆盖APP的数量和质量。个推聚焦头部APP,截至2018年接入APP数量10.5万,但其在TOP 100 APP的基础推送渗透率超过30%(接入SDK),轻推送渗透率也超过30%(不接入SDK,按条收费),二者合计60%左右,其他TOP 100应用多为BAT系(个推在TOP 100 BAT系应用渗透率约35%)。极光聚焦长尾APP,截至2019年6月接入APP数量128.9万,覆盖率超过50%,涵盖大量长尾APP。阿里云移动推送、腾讯信鸽推送均未披露覆盖APP数量情况。

深度:主要衡量数据的深度。个推、极光主要涉及安卓系统中APP、WIFI列表等浅层数据,苹果系统中部分计入自家SDK的相关信息。阿里云移动推送和腾讯信鸽推送相似,其自家Hero APP数据更深,但通常信息并不共享。

强度:主要衡量推送的送达率,也是核心竞争优势所在。个推的展示率87%+(展示量/下发量),这得益于其平均1台设备中存在11个SDK,意味着只要有1个APP进程存活,就可以完成推送。我们认为这种规模效应也决定着推送行业强者恒强的格局。

个推与极光的优劣势又如何?从数据获取的广度和深度上来看,二者差异性不大,尤其是在安卓端;数据应用方面,二者侧重略有不同,个推更专注于数据应用服务,极光则涉及营销平台及全产业链;财务表现上,由于轻推送等业务,公司的毛利率等指标更为优秀。个推的推送能力占优,平均1台设备拥有11个个推SDK,推送效果和能耗都极为优秀;极光聚焦长尾应用,在IOS封闭的系统下,获取用户数据会略多于个推(主要由于长尾APP的标签性更强),但仍较为有限。

规模效应又来源于个推的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

个推是国内手机推送解决方案领域的先驱,依托于个信的技术积累。个推的推送技术可以追溯到2010年八爪推送(主要是研发国内最早手机即时聊天应用个信时的技术储备,即时聊天应用对推送要求较高),2012年开始全面向移动开发者开放推送技术,早于其他竞争对手——极光(2012年)、百度云推送(2013年)、腾讯信鸽推送(2014年)。此外,我们从公司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创始人及公司的“创业情怀”和“技术基因”。公司前身是由创始人方总研究生就读期间创办,彼时完成了全球领先的数据备份解决方案(后被百度收购)。2010年方总又带领团队研发了国内最早的手机即时聊天应用(微信2011年推出),此后由于微信强大的增长势头,个信无法与其抗衡。尽管产品失败了,但个信所展现的技术实力却不容小觑,其独有的微驻留技术使得24小时挂机成为可能,个信的耗电量仅为同类产品的1/5,流量消耗仅为同类产品的1/10,空载流量1个月仅0.8M。凭借着积累下来的长连接技术,2012年公司开放其推送技术,并且在数据积累下,不断迭代更新,将业务拓展至大数据营销、垂直领域大数据应用。

个推的技术优势还具体表现在“三省、四高、五合适”。凭借着个信的技术积累,个推保持了空载耗电15-50mAh、空载流量0.8-1.2M/月的良**能;单机200-500万用户并发、到达率超过99%的运转能力。

移动开发者服务是每日互动的基本盘,公司形成了以推送业务为核心,应用统计(个数)、用户画像(个像)、认证(个验)等多SDK矩阵的发展方式。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用户增长时代到来,对于互联网巨头们来说“拉活”的重要性提上日程,5G和IoT的到来也将进一步激发“推送”的发展。个推作为“推送”行业的佼佼者,凭借其高效的触达能力(核心是单设备SDK数)以及技术优势,龙头地位日益稳固,为数据获取提供了强力抓手。

数据挖掘:积累海量用户标签,数据兼具广度与独特性

第一,SDK收集了什么用户数据?原始数据主要包括两大类,(1)线上:App列表/安装/卸载行为/WiFi连接行为/设备信息(不涉及App内的数据,也不包括搜索行为等信息);(2)线下:位置数据(20亿地址位置)、POI映射关系。(地理位置信息的精度在10-100米)。

第二,这些原始数据可以提供什么用户信息?经过一系列数据挖掘和分析,主要包括“冷数据画像”——性别、兴趣、常驻地、职业、收入水平和年龄层次等稳定标签、“温数据回溯”——近期活跃应用、活跃场景等具有一定时效性的数据、“热数据场景”——当前区域、打开的应用等场景。

第三,相比于互联网巨头的数据广度和深度,SDK收集的价值几何?用户数上,微信日活用户接近8亿、支付宝接近3亿、抖音接近3亿;数据维度上,微信拥有聊天信息、支付信息,支付宝具有购物信息,百度拥有搜索信息,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此诚不可与争锋。但是,其一,互联网巨头的数据会帮助第三方做广告营销、金融风控吗?数据可以说是互联网巨头待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最宝贵的资源。其二,由于“筒仓效应”的存在,互联网行业广泛缺乏“数据中台”,部门之间、产品之间的数据没有被打通,这个窗口期也给予了第三方数据极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这些数据有没有侵犯用户的隐私或者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个人隐私”和“便捷性”的权衡是个全球性难题,无法想象如果头条不根据用户的习惯、偏好进行算法推荐,其内容会有多么枯燥。公司收集的原始数据使用“用户特性模糊化标签化”、“数据使用群体化”等技术手段脱敏,脱敏后的数据无法识别至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

标签:深入挖掘原始数据,海量用户标签彰显价值

通常用户App授权协议中包括了对SDK授权数据内容,主要原则是“用户知情且授权+必要性且最小性原则”。个推并不能获取App中所有数据,只能收集其“长连接”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数据,主要是设备信息(识别设备IMEI需要)、App列表(合并相同SDK链路需要)和联网情况(定时发信令,需要了解联网信息),这些信息的敏感程度和隐私程度实际上都不高。值得一提WiFi列表实际上是一种WiFi指纹(只需要打开WiFi,不需连接),每个地点都有自己独特的WiFi列表结构,中国有20多亿个WiFi信号,个推已经解析了几亿。此外,尽管个推在安卓端覆盖率90%+、IOS端覆盖率60%+,由于IOS系统封闭性强,获取的原始数据信息较少。

通过一系列“大开脑洞”的方式,每日互动的每个设备拥有200多个标签,覆盖基本属性、兴趣爱好、应用场景等。将“原始数据”加工成“数据标签”是一项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包括了数据清洗(数据脱敏)、数据建模、数据挖掘等过程。通常数据标签涵盖了人口属性(性别、年龄、职业等)、社会属性(婚姻状态、子女等)、地址位置(常住地、工作区域)、设备属性(运营商、操作系统等)、兴趣爱好等,每日互动已经完成200多个标签的相关建模、挖掘,这些用户标签在精准营销等大数据应用领域有着非凡的价值。

相信大家也一定对“原始数据”如何成为“数据标签”的过程感兴趣,接下来我们将描述两个公司披露的实际案例,详细描绘数据挖掘的过程。

如何确定母婴人群?这是婴儿奶粉、月子中心等广告主最感兴趣的群体。结合线上、线下数据来联合佐证:线上行为方面,准妈妈一般会在手机上安装宝宝树、妈妈知道、亲宝宝等母婴类App;线下行为方面,根据孕妇产检规律,在孕中期需要每4周1次产检、孕晚期每1-2周1次产检,基本上符合这种线上、线下行为规律的用户大概率就是母婴人群。我们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公司实现了线上线下数据的打通,这种价值呈几何倍数的增长。试想一个情况,婴儿奶粉的目标客户对时间段要求非常高、用户积累也比较难,很的好方式可能是和母婴类App进行广告合作,但未来个推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这个维度来说,个推针对于汽车、医美等低频次领域的广告价值是巨大的并且极具效率的。

如何识别金融从业者?从线上行为看,金融从业者有着爱好投资理财、关心新闻时政、经常出差等特征,甚至可以通过手机的充电状态来判断加班时间;从线下行为看,金融从业者往往参加过诸如基金从业、证券从业资格、CPA、CFA等考试。200多个用户标签的组合可以尽可能地描绘出用户的特征,其挖掘过程需要对行业的了解以及算法的积淀。

价值:个推数据覆盖广且薄,“数据中台”缺席提供窗口期

数据是大数据业务的基础,移动端数据的主流玩家有哪些?主要有四类玩家,手机厂商、运营商、Hero App以及第三方SDK专业服务商,在移动端数据的广度、深度、连续性以及商业化上存在明显差异。

1)从广度上看,除了腾讯一骑绝尘外(微信日活接近8亿),三大运营商、头部App厂商、第三方的日活用户数最高可达4-5亿级别,手机厂商覆盖广度有限、头部保有量在2亿级别。

2)从深度上看,手机厂商、三大运营商基本上处于无所不知的情况,头部App厂商除了基础信息外,还拥有各自App或SDK的核心数据(如支付、搜索等信息),个推等第三方获取数据较为有限。

3)从连续性上看,运营商和Hero App由于账号体系的传承,数据的连续性和积累情况较好,第三方和手机厂商由于手机2-3年的更换周期、用户信息可能出现断层。

4)从商业化上看,手机厂商、运营商、头部App对数据商业化较为克制,相比于其主业的丰厚利润,数据外部使用存在着“高压线”,第三方在商业化方面较为成熟。

从广度、深度、连续性来看,运营商和Hero App(尤其是腾讯)在移动大数据领域的优势和地位无可比拟。但实际上,运营商和Hero App存在着明显的顾虑。试想一个场景,用户在和朋友微信的时候提及想买一把“香蕉伞”,接下来逛拼多多的时候推荐产品出现了“香蕉伞”,用户的第一反应会是“欣喜”还是“恐惧”?其一,深度的数据不能商业化,“电商根据我们的历史搜索习惯进行推荐”我们司空见惯,但是“聊天信息、支付信息、社交关系”等与个人隐私息息相关的数据是无法被商业化的,与巨头苦苦建立的互联网地位和主业盈利能力相比,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更为重要。2018年11月,针对于外界热议的“数据中台论”,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及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负责人汤道生层表示“腾讯对于用户数据的隐私是非常重视的,所以不会为了自身业务的需要,硬把用户使用的不同产品场景去打通”。其二,数据的内部使用空间大,向外部输出相应能力的可能性小。

实际上,目前国内的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仍缺乏“数据中台”,内部数据仍然出于割裂状态,内部整合空间大。以后“数据中台”建设完成后,数据的应用也将更多局限于内部及商业体系内客户,应用领域更多局限于广告、电商等,涉足风控、公共服务、人口与城市规划等方面对外服务可能性较低。如此看来,以个推为代表的第三方专业服务商,其移动端数据的独特性和价值性都非常高。

国内互联网公司缺乏“数据中台”,数据利用效率较低。通常来说,常规媒体的投放约20%是无效的(设备自动点击)、55%是真人但非目标用户、仅有25%是真人目标用户。(这也与广告投放CTR导向有关)精准投放无疑可以提高广告的效果和价格,相比于海外Google、Facebook对数据的应用,国内互联网平台的投放精准度相对较低。(Google、Facebook的用户标签超过1000个。)这主要是由于“筒仓效应”,管理学上用以概括企业内部缺少沟通,部门间各自为政,只有垂直的指挥系统,没有水平的协同机制的现象。“筒仓效应”会导致怎样的不协同那?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核心目标,那么一定会在这种情况,有些部门的KPI需要调动其他部门的资源(包括数据)完成,那么作为资源的拥有部门需要斟酌,资源的让渡是否会影响自己的KPI完成,即使不影响自己的KPI完成,是否会额外增加工作量或者风险,成熟的互联网巨头内部的跨部门沟通和资源、数据共享往往比较被动。举个例子,如果腾讯的广告营销服务线(AMS)想要利用微信和王者荣耀的数据进行更精准的广告营销,那么需要与微信事业群(WXG)和互动娱乐事业群(IEG)实现数据互通,但期间的利益分配如何划分、数据如何统筹都是难以处理的。

如何解决“筒仓效应”的问题?答案是“数据中台”。中台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军的作战体系,组建以7-11人的小组,依靠强力的中台能力(导弹指挥系统等),支持小团队做出快速判断。而“中台思想”最早进入中国的,则可以追溯到2014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访问知名游戏公司Supercell后将“大中台,小前台”的思想带回中国,并结合阿里巴巴的现状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变革。阿里的数据中台概念提出在2016年,字节跳动对内部数据的透明度和共享从创立初就有了极高的追求,2019年5月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负责人汤道生宣布腾讯将开放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整体上看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内部数据打通才刚开始起步。阿里是国内“中台战略”领先的互联网巨头,从阿里云数据中台全景图中我们可以窥见,数据中台向下连接计算与存储平台(IaaS)、向上对接阿里各个数据应用部门,淘宝、天猫等部门的数据统一采集计入平台,形成垂直数据中心,再通过业务板块、过程、分析维度为架构构建公共数据中心,最后提取标签形成萃取数据中心,真正意义上打通了数据闭环,推动广告业务的精准化以及大数据领域变现发展。由于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缺乏有效的“数据中台”,整体广告投放的精准化程度有限,这也留给了第三方数据智能公司业务发展的空间。

互联网巨头在移动端数据的深度和广度优势并没有体现数据应用上的压倒性优势。长期来看,互联网巨头的数据更多会倾向于内部使用,其深度数据也较难商业化;短期来看,由于缺乏“数据中台”,内部数据割裂仍然存在,为第三方留下加速发展的“窗口期”。

隐私:群体数据可商业化,脱敏处理隐私无虞

从原则上看,基于“人群”而非“个人”的数据信息是可以商业化的。用户的隐私安全和商用的合法性问题也是投资者和监管层关注的重点。我们将一系列的数据安全问题进行拆分,并一步步进行解答。

第一个问题,个推获取用户数据的来源以及授权方式?个推不直接获取用户信息,而是通过App开发者在获得终端用户授权后,通过开发者获得用户授权的用户信息。公司会与App开发者签署协议“获取实现相关推送功能所必要的合理信息”,而App的用户协议中会明确“产品集成第三方的产品或服务,第三方有权基于用户对App授权而获取用户信息,并在用户授权范围内合法使用用户信息”。(如京东隐私政策中“可能会向商品或技术服务的供应商提供用户的相关信息,以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功能”)

第二个问题,收集用户数据时是否明确收集信息的范围及用途,数据的使用是否超过必要限度?公开收集的用户信息用于优化App功能,采集信息主要包括设备信息(用于设备识别)、应用列表(用于合并链路)、网络信息(保证心跳和联网策略,实现稳定推送服务),完全符合“最少够用原则”。此外,公司用于推送业务所获取的三类信息不属于《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中所描述的用户个人信息(用户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住址等能够单独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用户的信息),也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通讯方式、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换句话说,正因为个推所获取的数据更薄并且对用户的识别能力有限,并不属于“个人信息范畴”,并且经过脱敏、去标识化处理,其他方无法识别个人信息主体。正如我们上文所说,从深度、连续性角度,个推所获取的单个用户数据能力弱于任何一个App,其获取数据违规的风险亦低于其他App。

第三个问题,个推处理后的数据用于商业化变现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及App用户的约定?由于经过匿名化、去标识化处理的数据与原始网络数据无直接对应关系,公司对其合法取得的用户信息基础上,投入大量劳动、智力成果数据享有独立的财产性权益。公司数据识别及应用也是基于“人群”而非“个人”使用,商业化合法合规。

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疑给隐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Facebook隐私泄漏事件”后各国对隐私安全重视程度也推向了史无前例的高度,相关法律法规也不断更迭。正如Google的价值观“Don't be evil”()所展现的,互联网和大数据作为一种工具,其本身最终应在正确的价值观下服务于用户。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全球史上最严个人数据保护条例《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由欧盟推出,2018年5月25日生效。企业在收集、存储、使用个人信息上要取得用户同意,用户对个人数据有绝对的掌控权,号称“史上最严个人数据保护条例”。

保护对象:主要是“个人数据”,不涉及个人数据以外的其他数据。根据《GDPR》第4条规定,个人数据是指向已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定位数据、在线识别信息等,或通过物理、生理、基因、经济或社会特征,直接或间接识别自然人的信息。(目前来看,个推收集的数据不属于个人数据,无法识别自然人信息)

用户权利:1)查阅权,用户可以向企业查询个人数据是否被处理或使用,以及使用目的,收集的数据类型(每日互动招股详细披露)。2)被遗忘权,用户有权要求企业把自己的个人数据删除,如果资料已经被第三方获取,用户可以进一步要求删除。(主要是应用厂商提供注销渠道)3)限制处理权,用户对企业手机的数据不精确,或使用了非法手段处理,可以要求限制其对个人数据的使用。(比如在购物网站上浏览某个物品后,在使用新闻等App时会出现该商品类似的广告,未来可以限制其应用)4)数据移植权,用户可以要求将个人数据转移至其产品。(比如可以将网易云音乐的歌单导入腾讯音乐。)

(想象一下,如果Amadeus红莉栖的记忆数据泄露……)

处罚:行为轻微,罚款1000万欧元或全年营收2%(二者取最高);行为严重,返款2000万欧元或全年营收4%(二者取最高)。

用通俗的话来说,未来如果个人隐私保护持续加码,最先受到打击的将会是头部App,而非是第三方。其数据的深度较浅,而正是由于数据薄的特征,第三方在数据的挖掘能力和储备上更加专注。另外就是商业化,实际上所有的精准推送都依赖于用户数据,区别在于“内部”和“外部”,基于“人群”的信息可以商业化,商业化如果受到抑制,可能最受影响的还是头部App。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每日互动的价值等同于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台”。

数据应用:增长服务等待行业复苏,垂直领域应用落地加速

数据服务占据公司营收90%以上,相关数据智能应用加快落地。基础推送及其他技术服务主要为大数据应用提供数据支持,针对于App厂商仅按照日联网峰值阶梯式收费(18年付费应用638个,年ARPU值5.7万)。公司数据应用服务包括1)增长服务(包括原“轻推送”及“效果广告”业务),19H1营收1.51亿(yoy-22.2%),占比60%;2)公共服务,19H1营收0.42亿(yoy+170%),占比17%;3)风控服务,19H1营收0.29亿(yoy+181%),占比12%;4)品牌服务,19H1营收0.02亿(yoy-73.8%),占比1%。整体上看,增长服务受宏观影响短期承压,以公共服务、风控服务为代表的垂直领域应用落地加速,更多应用场景值得期待。

增长服务:受景气度“二次传导”短期承压,长期增长趋势未变

基于为移动应用开发者、效果广告主提供“拉新促活”的同质服务和盈利模式的相似性,公司将轻推送、效果广告和广告代理业务合并为增长服务。其中轻推送业务主要针对于“未集成个推SDK”的头部应用(对于头部应用其采用自身的SDK或者不想分享数据的原因),为其提供“拉活”服务(针对其推送不到的用户),按照CPC收费(18年约0.16元/点击),轻推送的客户一般具有“人群广、厚度薄、频率低”的特征(新闻、工具类等)。效果广告业务主要采用CPC和CPS收费(18年约1:2),利用公司精准数据能力实现全渠道获客及定向唤醒(包括Deeplink等),客户通常为电商、搜索类公司,与轻推送财务角度的最大区别在于效果广告业务需要承担流量成本。广告代理业务以净额计入收入,占比较低。

增长业务对实体经济波动影响相对敏感,年初以来,整个互联网行业公司广告预算缩减,公司相应业务短期增速承压。除了字节跳动及腾讯社交广告外,19Q2大部分主流互联网公司广告收入同比增速持平或为负,广告行业整体景气度下行。增长服务是互联网公司的营销投入项,受行业景气度影响更大,未来的反转弹性也更大。以微博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营销费用率环比与营收增速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化关系,从而营销费用的降速或者缩减要比营收增速下滑更为明显。

轻推送:实际上互联网广告景气度的“二次传导”对轻推送的影响更大一些。尽管公司并未拆分披露19H1增长服务中轻推送业务的占比及增速,但我们按照18年轻推送业务、效果广告的毛利率情况(分别为93%和49%,假设不变)以及19H1增长服务的毛利率情况,可以推算出轻推送业务19H1同比下滑约50%左右。(效果广告实际毛利率或低于49%,可能导致推算下滑程度偏大)轻推送的合作模式主要是封顶打包模式(参考与微博合作模式),公司按照0.1-0.2元/有效唤醒阶梯式收费,月费保底15万,非节日月封顶150万,节日月封顶300万,额外活动加量服务单次5万封顶(每1-2年重新签订封顶金额)。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合作模式倾向于“预算制”,历年来轻推送业务的封顶完成率均处于90%以上(19H1用户对唤醒时长等指标提出要求,封顶完成率可能有所下滑),这种情况下轻推送业务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互联网客户的“拉活”投入意愿以及每年的封顶金额。正如我们“数据获取——天时”章节中所说的,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用户增长的重要性凸显,轻推送业务长期增长可期,短期受广告行业景气度下行冲击,未来反弹力度更大。

从业务指标上看,轻推送的点击率在6.5-7.5%之间,显著高于广告行业平均点击率1-3%的水平(本身用户通知栏的点击率就较高),点击数量及价格都出现较大幅度提升,2016至2018年年点击量从3亿提升至18亿,点击单价也从0.10元/点击提升至0.16元/点击。从财务指标上看,年轻推送业务持续高增长,占据接近60%的营业收入,并且由于“链路”免费,轻推送业务的毛利率也在90%以上。

效果广告:根据相同的推算方式,我们估计19H1效果广告同比增长300%约0.9亿。公司效果广告的展示途径主要是“通知栏”(与轻推送相似),其中以CPS(销售分成)方式结算为主(以唯品会合作为例,分成比例约收入的6%),占比接近63%。作为与销售直接挂钩的效果广告形式,这也解释了为何在19H1广告行业景气度下行情况下公司效果广告仍保持较高增长。其一,19H1电商广告行业景气度位于整个互联网头部,增速放缓压力较小;其二,对于客户来说,轻推送实现收入路径是“拉活——日活——广告——销售”,需要考虑客户(互联网公司)的广告库存是否都可以消化掉,显然CPS模式更简单、直接。效果广告业务中,公司既承担了一部分资源方的角色(部分通知栏流量为自有流量),也承担了鉴别专家的角色。

从业务指标上看,公司效果广告的点击率在5.2-5.8%之间,亦显著高于广告行业平均点击率1-3%的水平,点击价格大幅度提升,由于转化率提高点击单价也从0.34元/点击提升至0.51元/点击。(将CPS等方式转化成为CPC计)从财务指标上看,年效果广告业务相对平稳约0.8-0.9亿,未来有望开展包括Deeplink等更多“拉新促活”推广业务,效果广告业务毛利率位于49-63%之间,由于承担一部分流量成本,相比轻推送业务略低。

公共服务:实现爆发式增长,多应用场景值得期待

公司将数据智能与公共服务相结合,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级事业单位在应急管理、抗震救灾、公共安全、智慧文旅以及人口与空间规划等公共领域提供大数据服务。公司公共服务偏向于SaaS服务(产品化、预付费、小额、大量用户、续费率高),19H1同比增长170%至0.4亿,相关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短短两年时间内已经覆盖30多个省市、千余个区县。对于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来说,核心系统主要由国资背景的IT服务商提供,但仍有很多垂直领域精细化服务尚待开发。公司进一步探索人口与空间大数据研究,为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持,2019年7月以来,每日互动相继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数据智能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应用,下半年将重点推动落地并予以变现。

单纯的“公共服务”概念比较难以理解,我们以针对于智慧旅游的大数据管理平台“个旅”为例:个旅通过海量数据资源转化为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如图),指导各地景区规划、推广营销等管理和决策,提高运营效率。可视化大屏具有三大功能模块:1)客流监控预警系统,可以实时客流分布(预防踩踏等事故发生)、实时客流总量汇总、景区流量监控、每日游客总量等;2)人群特征挖掘系统,游客来源地信息(针对性推广)、游客基本属性、游客兴趣爱好等;3)游客行为分析系统,游客停留时长(过夜人群占比等)、景区相关性分析(判断热门旅游路线,改善游客体验)、热门旅游目的地等。可以看到数据智能的应用可以提升景区的安全性、针对性推广以及找出优化用户体验的方向。

每日互动数据服务(主要是公共服务、风控服务及品牌服务)以DMP(数据管理平台)形式为主(占比接近80%),区别于数据咨询服务、项目技术服务等,并且按服务期间计费模式产生收入占比DMP收入比例均在85%以上(按服务数量计费模式占比不足15%)。整体上看,公司在垂直领域的数据服务避免了项目制的形式,以类SaaS的形式提供服务,用户留存率高、增长快、毛利率高。

风控服务:助力普惠金融,非金融领域需求增长

公司风控客户结构以银行、保险、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等大型持牌金融机构为主,并逐步覆盖O2O、电商获客反黑产等应用场景。与公共服务相似,风控服务偏向于SaaS服务,19H1同比增长181%至0.3亿,覆盖杭州银行、农业银行、51信用卡、捷信等80余客户。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用户信息的维度越全面越好,数据方面更关注差异性,这也正是个推数据的优势所在,凭借着其移动端数据的独特性,为金融机构提供不同的分析角度,增益效果也比较好。目前来看,金融风控领域,同盾科技和百融云创较为领先,18年收入规模均达到5-6亿,行业空间非常大,而每日互动拥有第一手的数据,潜力巨大。

风控服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智能风控和精准营销服务。金融风控有五大环节——“拉、选、评、管、催”,分别对应精准获客(甄别虚假注册、评估借贷意愿)、贷前反欺诈(识别欺诈人群、防范恶意骗贷)、贷前风险评估(多维信用评估、辅助贷款定额)、贷中监测(监测异常特征、实现风险预警)、贷后催收(催收价值评估、提高催收效率)。每日互动风控服务主要涉及“拉”、“选”和“评”,其中:1)“拉”主要指精准获客,通过大数据建模判定用户借贷和办卡等意愿程度,精准定向,降低成本;2)“选”也是指贷前获客,类似品牌广告,用数据导出“黑白名单”,识别出“欺诈人群”,按照投放金额收取固定百分比的费用;3)“评”主要用于查询用户画像,包括特征层和综合评分值(类似于“芝麻信用分”),深入合作的客户可以利用公司“数据沙箱”,叠加客户自身的数据,建立模型特征给出对应分数,按照单次查询计费。

我们可以看到风控服务更多属于按照服务数量计费模式的DMP业务,同样类似于SaaS形式,拥有用户留存率高、增长快、毛利率高的特点。诸如电商反黑产等非金融领域风控需求不断增多,业务发展空间大。

品牌服务: 专注第三方DMP,数据赋能精准营销

公司专注于以第三方DMP为核心的数据服务体系,提供精准人群定向、媒体策略优化和智能流量评估等服务。19H1品牌服务营收仅220万,投放金额仅1660万(yoy+101%),主要由于原业务中“广告媒体流量的采购与投放”相关业务流水不再体现。个灯主要为品牌主提供数据前验服务,区别于第一方DMP(数量过少、不能满足广告投放需求),以客户广告投放金额为基础,按照百分比计费。目前,公司品牌服务客户主要集中于日用快消、母婴等行业头部客户,未来将向腰部客户及汽车等新布局行业进军。

数据前验服务的价值何在?常规媒体投放中,未知量占比20%、真人非目标用户占比55%、真人真目标用户占比25%;理想模式下,品牌广告主希望更多的覆盖真人真目标用户。在第三方DMP业务中,个灯充当“鉴定专家”的角色,通过用户标签提高真人真目标用户的覆盖比率。

数据应用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用四个字总结公司的业务板块:碗、锅、田、野。其中“碗”就是公司的成熟业务,主要是开发者服务和用户增长服务,短期受到广告行业景气度“二次传导”有所承压;“锅”是已经完成基本积累,产品快速迭代,成长性显现的业务,包括风控服务和公共服务,2019年开始变现加速;“田”是战略方向明确,商业模式尚不成熟、产品有待开发的业务,包括品牌广告和人口与空间产品,未来2-3年会逐步成型;“野”在5G、数据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大赛道上存在着无数商业化的可能,每日互动针对数据智能产品、数据中台进行强化研究,提升数据价值,发现更多数据特性在垂直领域的应用和商业模式的打造。

我们对公司年盈利预测做如下假设:

1)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增长服务复苏和公共、风控服务商业化加速。其中增长服务增长-27%/82%/62%,公共服务增长100%/80%/60%,风控服务增长110%/80%/60%。其中增长服务高增长来源于1)轻推送业务恢复性增长,我们估计19年轻推送业务实际下滑50%以上,主要是由于互联网公司预算把控,促活业务投入下降所致,随着宏观经济企稳,趋势将有所改善。2)效果广告业务持续高增长,主要以CPS结算,依赖于公司数据的精准性,由于“互联网虚假流量泛滥”以及流量成本上行,该业务具有较大潜力。

2)毛利率由于效果广告业务占比提升小幅下降,分别为75%/75%/74%。我们认为增长服务毛利率19-21年将保持62%/61%/60%,其中轻推送业务由于无流量成本毛利率维持在90%左右,效果广告业务则因为流量采买成本毛利率保持在50%左右

如何对纯正大数据公司进行估值?每日互动是A股少数兼具数据源及数据应用的数据智能标的,不仅有深厚的护城河,还有广阔的数据应用空间。我们分别采用市盈率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并且采用未来市值折现法进行佐证。

我们预计公司年净利润为1.66亿、2.95亿、4.84亿,对应EPS为0.42元、0.74元、1.21元,对应PE为88.85、49.2、30.10。我们选取A股四家大数据公司作为可比公司,我们认为,给予2020年59倍估值,目标价43.66元。

根据我们预测,2023年每日互动净利润8.93亿,对应成熟计算机类公司25 PE,对应市值223亿,按照WACC 12.2%折现,对应2020年市值158亿,目标价39.37元。

综合来看,我们选取四家大数据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给予2020年59倍估值,目标价43.66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不当使用用户信息风险。公司业务需对终端设备与服务内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与分析。如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公司员工、数据合作方或者客户基于自身原因造成信息的不当使用,将对公司声誉造成不利影响,进一步对公司业务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公司作为技术创新型企业,一直重视技术开拓、产品研发以及研发团队建设。目前公司多项产品与技术出于研发阶段,核心人员稳定对公司发展尤为重要,如果出现核心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大额解禁风险。2020年3月,公司共有2.69亿股解禁,占解禁后流通股的87.04%,占总股本的67.33%。

宏观经济对广告行业风险。公司增长服务主要涉及两个部分:其一,轻推送业务,为App提供促活服务,受互联网行业投入影响极为明显,宏观经济导致互联网行业广告收入减少,广告收入减少进一步导致轻推送业务预算下降明显(19年预计下滑50-60%)。其二,效果广告业务,主要以CPS结算,与销售结果直接相关,亦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影响幅度相对较小(19年预计保持100%增长)。

毛利率剧烈波动风险。主要由于增长服务中,高毛利率轻推送业务受宏观经济影响剧烈,低毛利率效果广告业务(流量采购成本导致毛利率较低)提升较快,导致毛利率下降剧烈。其中增长服务毛利率从18H1的88.5%下降至19H1的66.9%。

应收账款及预付账款猛增风险。由于效果广告业务需要广告平台预充值、广告主账期较长,该部分业务快速增长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等因素,导致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激增。19Q3公司应收账款1.98亿,较年初增长79.6%;预付账款1.19亿,较年初增长28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数据智能化应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