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懂编程的老哥?

你是不是羡慕身边程序员的高薪工作,是不是想转行学编程,却不知如何下手,怎么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提升?今天老哥为小白程序员介绍两个系统学习编程的网站,一个视频站,一个文档站,用好两个就够了。

该网站提供了大量实战技术视频,主要实战快速学习掌握重要知识点,提升技能。对大前端(html+javascript+jquery+vue+小程序+uniapp+接口+php+python...)等各种知识点讲解,不管是你想做前端,后端,或全栈工程师,在这里你都能学到很多知识。

提供了编程的基础技术教程,介绍了HTML、CSS、Javascript、Python、Java、Ruby、C、PHP、MySQL等各种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在线实例,通过实例,可以更好的学习编程。

教程覆盖面广,囊括前端、后端、服务端、数据库、移动端、网络基础等各个方面。

教学内容基础、全面。所有属性都有明确、易懂的解释,包括一些不常用的属性也都有。适合大家作为工具书来使用。

完全免费,以文档教学为主,搭配试题练习

提供了各类程序员的学习路线图,让你明确知悉不同程序员的不同阶段,应该学习哪些内容。

适合小白程序员的基础性学习,适合入行后作为工具书随时查阅。

视频实战结合文档一起学习,还有什么搞不定的呢~

身边有很多非科班出身的程序员,比如 sofish、粽神。当然我也是,所以决定结合自身经历强答一波。

我本科学习的是「生物科学」,大学四年无非就是拿着 eppendorf 的实验枪,在超净台旁养着各种知名或不知名的微生物,有广为人知的「海拉细胞」有很多人没有听过的「毕赤酵母」,每逢寒暑假可能还会去山里或者某个海滨城市实习,在鸟巢旁边装一个微型摄像头,记录下喂食雏鸟的频率,去海边抓一些招潮蟹或者海月水母,也算乐在其中。我很享受大学这段时光,因为毕竟是我儿时的梦想,成为一个生物学家。

毕业后,进入了北京水产科学研究所,主要工作是「养鱼」,每天固定时间给「小西伯利亚鲟」喂点吃的,给鱼缸换水。很不幸…,在一次换水的过程中水龙头我忘关了,结果水沿着鱼缸溢了出来,小鲟鱼也在想「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都顺着鱼缸溢出的水推力,游到了鱼缸外面,等我发现时,这些小生命都散落在鱼缸周围,也不跳了。主任没有批评我把一缸鱼都养死了,但是也再让我去喂鱼了,给了我一份新的差事,通过毕赤酵母来表达出促性腺激素,促进鲟鱼快速性成熟。实验做了大概一年,有一些成果,毕竟在一年中成功过一次。后来觉得愧对这份工作,就跟主任请辞了,主任就介绍了上海的一份工作给我,去欧莱雅研发中心做实验。现在想想主任真是难得的人生导师。

在欧莱雅工作了三年,每天也是重复相同的工作,工作内容只是从以前的养各种微生物变成了养「人造皮肤」,然后再把化妆品涂在人造皮肤上,看看化妆品对皮肤的效果,其实和大学拿老鼠、兔子做实验没什么区别,只是欧洲那边不让在活体上做化妆品实验。在欧莱雅的三年,慢慢消磨了我对「生物科学」的热情,重复的工作让我麻痹了我的思想。我决定做一些改变,那是2014年,我已经27了。

还得从 13 年年底说起,在欧莱雅工作期间,命运多舛,出了一次车祸,右胫腓骨粉碎骨折,当时还是女朋友的老婆放弃了东京的工作回国来照顾我,在床上躺了三四个月,老婆回上海后也找了一份广告公司的工作,做 SEM。到了14年,腿伤基本恢复,我重新回到欧莱雅工作,经历了人生变故(车祸),住院期间把这一生中的生离死别都看完了,开始思考起人生,更加热爱生命。

老婆是做 SEM 工作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做 SEO,也就是搜索引擎优化,文科出生的她(日语系)自然对 HTML标记语言、JS代码感到陌生,学习起来也有些吃苦,在区分 CSS 属性 color 和 background 也会疑惑。出于对她回国照顾我的感恩,以及责任。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书「15天掌握HTML\CSS\JS」,开始学习起前端来,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有前端这个职业,也不是为了转行做前端,仅仅是想自己学会了,然后帮她解决问题。

也许看了这本书,让我对当时欧莱雅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欧莱雅,我每天工作内容相同,做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写 report。实验之余看看 paper。而学习 HTML\CSS\JS 可以创造不同网站,然后分享给世界各地浏览你网站的人。写网站比做实验似乎更能够给我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于是我决定正式学习 web development,成为一个前端工程师,那是2014年八月,我已经27岁了。

非科班出身怎么学习编程

才发现,写到这儿才进入正题,正式开始学习编程是在2014年九月,我并没有辞掉当时的工作,我是白天工作,晚上回家学习,周一到周五每天大概学习5~6个小时左右,周末全天学习。我习惯每个月给自己制定一些任务和目标,然后按照自己的目标前进,比如下面是我2014年九月份制定的一些计划:

九月份:《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 + 慕课网练习(每天保证两小时coding)

十二月份:主要任务是设计个人网站,主要书籍《精通javascript》、《编写可维护的Javascript》。

这儿我并不是向大家推荐学习书籍,以及个人的计划,因为那是 2014 年制定的,可能已经不再适合现在入门学习者了,再者,推荐前端书籍的知乎问题不胜枚举。

周末的时候习惯带个电脑去普陀区图书馆,上海市的图书馆周末也挺多人的,所以不得不很早就去占座,突然又有了回到大学的感觉,关于电脑当时也是下了血本,游说当时还是女朋友的老婆,把他从日本带回来的十几万日元去中国银行换了人民币,然后买了一台 Macbook Pro。

2015年,我决定转行了,做一个前端工程师,那一年工作也忙了,学习的时间少了许多,为了找工作,我用 NodeJs + jQuery 搭建了一个多人博客系统,然后将自己的实现思路和技术栈连同博客地址发到了知乎和 NodeJs 社区,当然也附上了个人简历和邮箱地址,主要想看看以现在的水平,能不能够找到一份前端工作了。

那是15年八月,当时小鱼 sofish,推荐我去饿了么面试(估计是在 Nodejs 社区看到我发的帖子),但是由于知识体系的不健全,面试官可能觉得学习曲线会太陡,最终没有过初试,因为当时我还不知道 Promise,也不懂 Angular,更不会 Loopback。

于是我决定先找一份实习的工作,很幸运一家做 CRM 的公司愿意收留我,开的工资是4.5k,一下回到了刚毕业的水平,但是我很感谢这家公司,它给了我很大的学习空间,因为在这之前,我都是一个人在摸索,自学。甚至不知道真正的前端工程师到底做什么工作,而这家公司给了我机会,给我分配了导师,甚至在入职三个月内不用做任何业务,而是全身心学习。正是这三个月,我构建前自己的前端知识体系,从 JS 基础到 Angular 框架,从 HTML 到 CSS,从 Grunt 到 webpack,从NodeJs 到 Mongodb。在这三个月的学习期间,每天坚持早上九点到公司,晚上十点下班,每天坚持写日报,总结一天的学习,每个月完成一个小项目,三个月期间,自己写了一个所输及所得的 markdown 编辑器,写了一个 CSS selector 的 parser,通过 websocket

当然,这三个月我也放弃了很多,因为刚入职,我放弃了和刚结婚老婆去度蜜月,两个人的蜜月,变成了她独自旅游。到现在也感到愧疚,争取明年补上。

三个月后,评级转正,当时的职级是 P5,我感到很欣慰,三个月的努力学习有了回报。和之前边工作边学习的离散学习完全不同,当然全职的效率更高,当然薪资也从4.5k 涨到了12k,说实话,对于刚入门的我,我很满意这薪资了。在这公司我工作了两年,合作和独立完成了几个项目,职级后来也再升了两级。在今年七月,我选择了离开,主要原因还是考虑个人发展,以及对饿了么的眷顾。

对的,我又参加了饿了么的面试,顺利入职饿了么前端工程师,感到很欣慰。好像实现了一个长久的夙愿。

转行后,我无时不感到焦虑,毕竟是一个大龄转行程序员,身边的同事都是九零后甚至九五后,我无时不刻不在想我怎么规划我的职业,怎么做得更好,怎么缩短与科班出身的同事之间的差距。我没有后悔过转行,也没有后悔过那八年生物生涯(大学四年工作四年),毕竟那八年的生物学习,我快乐过,我不完整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编程适合什么人学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