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巡检无人机哪个公司好?求引荐一下

<article>
<section>
1.8;"&gt;,运用无人机进行缺陷识别,可以发现人工巡视难以发现的缺陷,并且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巡检效率,难怪干了大半辈子的老巡检工邹小标会感慨的说:“昔日拿着柴刀迈开大腿,跋山涉水的日子是越来越少了&lt;/span&gt;&lt;span style="line-height:
1.8;"&gt;希望通过这几天的培训及今后无人机的普及应用,能使输配电慢慢从单一的人工巡检转为无人机和人工巡检相互协同的输配电线路新型巡检模式,全面提高巡检作业效率和质量,保障电网安全运行!&lt;/span&gt;&lt;/h3&gt;
</section>
</article>

本报讯  (高超 吴奇伟 王茂飞)7月14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组织全省15家运维单位200余人通力协作,150架无人机成功同时起飞并悬浮在输电线路上空。这标志着国网江苏电力PMS3.0无人机巡检落地试点技术方案通过规模化实战测试,进入落地推广新阶段。

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委托国网江苏电力牵头新一代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PMS3.0)顶层设计,并把无人机巡检作为应用落地试点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索通过互联网大区建设,贯通管理信息大区(内网)、互联网大区和互联网(外网)的数据流及业务流,构建“空域管理—计划制定—任务派发—作业执行—安全监控—智能分析—缺陷闭环”的全流程线上管控体系,解决现阶段无人机巡检数据线下流转导致的现场安全管控欠缺、缺陷识别效率不高等业务痛点,为无人机巡检规范化、规模化应用提供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省级全流程解决方案。

据介绍,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规模化应用是现代设备管理体系的标志之一,是输电运维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是输电专业落地应用业务中台和PMS3.0的最佳实践。国网江苏电力落实无人机巡检落地试点建设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化要求,组建专项工作组,攻克了基于中台的业务与数据贯通、有效安全监控、智能自动命名及算法分析等难题,明确了无人机自主巡检规模化应用技术路线。

此次实战测试全数据链路效能评估结果显示,150架无人机工单下达平均用时3.6秒,单张图片回传平均延时4.1秒,单张图片智能识别平均用时2.7秒。这表明,无人机巡检试点建设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现场作业需求,达到了预期设计的目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机电力巡检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