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夜间航线什么时候开始?

原标题:中国船舶集团开始运营首艘豪华邮轮,今日启程上海至日本航线 来源:界面新闻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船舶集团)跻身全球豪华邮轮巨头的计划,迈出了新的步伐。

界面新闻获悉,1月11日晚间,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合资公司中船嘉年华邮轮有限公司(下称中船嘉年华),正式接手歌诗达大西洋号邮轮。

中船嘉年华由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邮轮)与嘉年华集团两方合资组建,双方持股比例为60%和40%。中船邮轮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全资公司。

中国船舶集团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去年联合重组而成。嘉年华集团则是全球最大的邮轮公司,占据市场45%以上的份额。

基于政策、商业等方面的考虑,中船嘉年华在香港注册。该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作为在内地运营的实体。

中船嘉年华的高管团队中,董事长杨国兵来自中国船舶集团,首席执行官陈然峰来自于嘉年华,他同时担任嘉年华集团的中国区主席。

大西洋号成为中船嘉年华运营的首艘豪华邮轮,也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首艘。2018年,原中船集团与嘉年华集团签订协议,计划从后者购买两艘现役邮轮。除大西洋号外,另一艘邮轮地中海号将于2020年12月交付中船嘉年华。

中船嘉年华董事会秘书顾鹏程称,大西洋号的船龄为18年,总吨位8.6万吨,满载可乘坐2400人。

1月12日,也就是大西洋号更换东家的第二天,大西洋号将启程运营上海至日本的航线。

中船嘉年华董事长杨国兵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大西洋号运营初期,将以东南亚和日本航线为主,同时在新航线方面寻求突破,公司计划在2020年推出从上海到威尼斯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

除了购置的豪华邮轮,中船嘉年华还将承担首艘国产豪华邮轮的运营。这艘13.5万吨的邮轮计划2023年下半年交付,目前正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外高桥船厂负责建设。该邮轮可容纳5246名乘客,总造价达到7.7亿美元(约合54亿元人民币)。

在国产豪华邮轮交付前,中船嘉年华将通过运营大西洋号和地中海号邮轮,逐步形成豪华邮轮的运营管控能力。

按照规划,到2028年,总计六艘国产豪华邮轮将陆续交付中船嘉年华。杨国兵认为,这一规模将帮助中船嘉年华跻身国内最大的邮轮公司。

按中船嘉年华预计,中国市场未来可容纳约100艘豪华邮轮。去年,以中国为母港运营的豪华邮轮数量已达15艘。

中船嘉年华将与股东方之一的嘉年华统筹运营中国市场。嘉年华旗下的歌诗达、公主品牌均已在国内布局有豪华邮轮。杨国兵称,中船嘉年华与嘉年华的具体合作模式仍处于探讨阶段,可能通过不同的母港来区分各自的市场,也可能采用其他合作方式。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

  本报()记者王潇雨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尽管目前执行的航班量还不到正常时期的四分之一,但七月以来中国最具市场价值的国内航线、同时也具有国内民航市场“风向标”意义的京沪航线航班量正在迅速得到回升,这也意味着上半年需求机会被压缩至最低点的中国国内民航市场真正意义上进入了一个触底反弹的阶段。

  曾经在今年上半年上海疫情防控局势最为严峻之时,一度“沦落”到每天只有一个往返定期航班的“中国最具含金量航线”京沪线,已经在京沪两地社会生产生活回归常态的努力之下,开始重新向“塔顶”攀爬。

  这条在疫情前就已经连接京沪四个机场之间,每天航班量超过120个班次的繁忙航线,虽然短时间里仍难以恢复到正常的航班量,每天仍有大量航班呈“被取消”的状态,但相比上半年的“萎靡”状态,至少已经开始显露出诸多积极迹象。

  7月4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宣布,其与旗下公司已经将京沪航线航班恢复至往返9对、共18班,选用了宽体机执飞且多为受旅客欢迎的整点时刻。

  东航方面表示,后续将根据市场进一步恢复情况,保持向上恢复的态势,京沪线有望在7月中旬逐步恢复至每天11对以上。

  而另一个京沪航线的“大户”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航”)也在七月初宣布将逐步恢复京沪航线航班,根据国航公布的计划,7月第一周每天往返于北京首都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之间的航班约为往返各五个班次。

  另一家基地位于上海的民营航空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祥航空”)也已经从7月3日开始恢复每天一班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之间的往返航班,虽然回归初期是使用单通道的A320机型执飞,但按照吉祥航空方面的说法,后期将视客流变化情况调整为此前通常使用的波音787宽体客机执飞。

  虽然并非中国航班量最大的航线,但因为连接了中国两个最大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两大航空枢纽,因此京沪线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国内航线中市场价值最高的航线。从最早两地之间两场、三场到目前的四场交叉对飞,东航和国航一直是这条航线绝对的主导,并且投入大量远程宽体客机按照快线化运营,几乎每隔二十分钟就有一个航班堪比“公交”的密度,也让航空公司获利颇丰。

  但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航空运输业在人员流动的限制下开始急剧萎缩,即便是京沪线也难逃冲击。这条在2019年全球最繁忙航线排名第七位、年运载旅客超过八百万人次的“热线”在2020年2月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即便全部换成窄体机执飞,每天航班量只有疫情前的十分之一,但客座率仍然一度下滑至不到10%。而在今年3月底至4月初,由于上海疫情防控形势的吃紧,两个城市之间更是几乎完全中断了定期客运航班的连接。

  上海在经历了超过100天的“静默”之后开始回归常态成为国内民航业在暑运到来之前再次试图回到正轨的一个契机。随着暑运的到来及民航业的持续复工复产,7月3日,东航单日航班量已恢复至1637班,再创今年4月以来的“最高点”。7月4日计划执行的航班量也超过1600班,达到1626班。

  按照民航数据分析机构飞常准发布的最新民航周报数据显示,6月26日至7月3日,中国民航共执行航班6.3万班次,日均达到8978班,环比上升12%,虽然仍比2019年和2021年分别低34%和20%,但相比上半年行业处在最低点时航班量几乎退回至二十年前,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改观。

  飞常准报告显示,最近这一周里,全国民航运送旅客量692.5万人,日均达到98.9万人,环比上升15%,但与2021年和2019年相比仍有30%和46%的降幅。

  7月3日国内客运航班量达到10045次,已经恢复至2月航班量水平。虽然仍远不及正常的运营水平,但至少民航业又一次看到市场回归的曙光。

  尤其是即将到来的暑运,也使得航空公司都开始大规模投放运力,恢复或者新开航线,希望能够在最新一轮市场周期里抓住机会。毕竟两年多以来,航空公司已经错过了多个旺季。

  全国航空市场特别是上海市场随着城市复工达产步伐蹄疾步稳和传统运输旺季来临,沉寂一时的民航客运市场近期加快“回暖”。

  作为国内最大的航空枢纽,在客运业务“停摆”超过两个月之后,也开始进入加速恢复期。进出港航班量、旅客量恢复上扬,呈现积极向好态势。尤其是6月29日国家宣布行程码“摘星”以来,上海始发航班迅速增加。

  东航方面透露,以7月1日为例,东航在虹桥机场共执行37个出港航班,均为国内客班。进入七月,东航针对暑运旅客旅游出行比例高等特点,已积极调整航线布局,加密部分旅游航线、恢复执行部分暑期季节性航线,满足出游旅客需求。特别是在内蒙、西北地区,结合当地暑期景点、线路的特点,计划新开浦东-张掖、浦东-海拉尔等航线,计划加密浦东-西宁、浦东-呼和浩特、南京-伊宁、西安-伊宁等航线。

  东航方面介绍说,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还优化调整了虹桥-三亚、虹桥-兰州、西安-拉萨等暑运传统热门航线至宽体机执行。一些对上海出发旅客开放快的城市,还没到暑期机票就开始紧张了,比如上海-三亚航线,近期保持了“高热度”,客座率接近95%。目前,东航根据三亚的防疫政策,在上海—三亚航线上每天投入足额航班,并选用了载客量大、舒适性好的宽体机来执行部分班次,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而中国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南航系”航空公司也宣布,在暑运旺季计划执行航班超16万班次,其中国内日均计划航班量超2200班次,主要涵盖新疆、西南、西北以及华东等热点目的地市场。

  同样,吉祥航空的暑运航班计划里也提出,在有序恢复上海进出港航班的基础上,新增包括南京、成都、深圳等地始发的十多条国内航线。

  “伴随着防疫形势的不断向好,航空出行有望迎来较大复苏,”吉祥航空营销服务总监谭锋表示,“在确保运行与防疫安全前提下,吉祥航空将持续推进航班有序恢复,为各地经贸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吉祥航空方面表示,暑运期间将在遵守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前提下,陆续恢复包括上海虹桥-三亚、成都等重点旅游与商务航线,部分热门航线客座率已超8成。同时也将持续关注暑运市场动向,动态增加航班恢复规模;预计7月中旬,吉祥航空在全市场投放运力将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成左右。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喜欢的外出旅行的游客来说,有多种交通工具可供选择,短途旅行的话,可以自驾或者乘坐出租、巴士,如果需要长途旅行,可以乘坐高铁或者飞机,尤其是飞机,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是出国游的时候是必不可少的选择,毕竟飞机的建造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在大洋两岸隔海相望的人们能够团聚、通行。

  在出国游中,相信一些游客都乘坐过从中国飞往美国的班机,看过世界地图的都知道,美国在我国的东边,要知道2点之间直线最短,直接横穿太平洋是最简单快捷的,但是为什么每次飞机航行的时候都要先绕到北极,转一大圈才飞到美国呢?为什么要多此一举,不仅耗费时间,还耗费资源呢?

  在这里就要说到一个常识问题了,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椭圆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直接将地球看成一个正球体,将地面上任意两个点以及地心,这3个点连接在一起做一个平面,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会得到一个大圆,这个大圆的劣弧线就是地面上2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最经济的航线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式计算的,所以又被称为‘大圆航线’。

  所以从地图上看到的最短距离,并不是飞机实际飞行的最短距离,要知道航空公司一般都是非常精打细算的,他们制定的航线肯定是最科学的,之所以没有选择横穿太平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安全问题。

  要知道太平洋是一望无际的,以现有的技术条件,没有办法在太平洋上建立雷达导航站点,飞机飞行是一刻都离不开雷达指导,不然出事的机率会加大,更重要的是,海上环境变化多端,诡异莫测,往往上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就要迎接暴风雨的到来,一旦出现意外,或者飞机出现机械性故障,不仅难以逃脱,海上救援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上,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问题,为了小命着想,还是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喘为好。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中国民航最早的国内航线正式开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