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社会上存在的理性缺失现象?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心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社会心态整体上趋于成熟自信、开放包容,人们的行为更趋向理性和平,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焦虑浮躁、抱怨冷漠、仇富恨官、愤青、群体性怨恨等不良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形态变化,给和谐社会社会的发展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如何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内容,也是全党全社会工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一、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
  社会心态是一个时代社会心理的总和,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具有非常明显的大众性和弥漫性。它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我国现阶段社会心态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正在逐渐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人更多的体现出一种成熟自信,人们开放包容、理性和平、务实进取、积极向上。人们不再简单的为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沾沾自喜,而是学会了冷静与理性的思考问题,在人们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引导更多的人崇尚新风正气反应出人们坚持真理、追求正义的追求。
  (二)人们的社会心态、价值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建设,人们参与社会舆论积极性高涨,越来越多的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在人们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引导更多的人崇尚新风正气。反映出人们坚持真理、追正义的追求。在生活中人们的健康的社会心态也能有所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在逐步的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三)人们对国家发展与目前生活状况满意度很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威望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有这些积极的变化使民众的自信心受到极大鼓舞,人们对未来前景从满信心,爱国主义热情高涨,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情绪积极健康。人们对社会发展中一些矛盾和问题都能过理性看待,社会参与性极其高涨,社会安全感、社会支持感、社会成就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当前社会心态主流是好的,但同时社会心态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需要格外注意一些不良的社会心态的存在。
  二、目前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趋于成熟自信、开放包容,人们的行为倾向更加理性和平、务实。但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凸显,人们在生存发展以及参与社竞争时面临许多矛盾、困难、压力与挑战,造成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压力增大,特别是面对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利益矛盾问题时,人们会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各种不满情绪,且呈现日益增多、趋于严重的态势。
  (一)社会心态的不公平感增强
  当前社会人们都很关注社会公平的问题,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普遍对社会公平的诉求比较强烈,这种不公平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各种资源、利益分配的不公,二是社会各种利益冲突解决上的不公,造成这种不公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会历史发展原因。社会不公看起来是近些年的事情,但实际上我国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问题,比如计划经济时代就开始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的差异,导致的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享有公共服务方面的不公平;公有单位编制内外身份不同导致的待遇不同;腐败分子利用公共权力和资源搞权钱交易,少数官员目中无人、欺压百姓等造成社会民众的不公平心态。
  2.体制改革缺位的原因。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有体制改革不到位的原因。当前我国还处在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有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体制的不健全就会在成社会分配的不公平,再由于不同地区、行业、领域改革的先后与力度的不同,因而,占有的资源和享有的机会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均。
  3.相关政策不完善的原因。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相关政策不够完善。公平问题涉及的领域众多,受到很多方面政策的制约,比如受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面临很多不公平的问题,他们在劳动权益方面得不到充分保障,基本社会保障欠缺等。此外,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社会存在比较普遍的浮躁心态
  转型时期是我国各种社会矛盾突现、群体心态失衡的时期,整个社会弥漫的“浮躁”心态,并因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是急于求成的心态。二是盲目攀比的心态。浮躁是当今社会不良的心态,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原因,浮躁心态也反映了当今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也是社会矛盾在人们心态上的写照。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人们收入差距的拉大,社会改革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下岗、就业、生产安全、群体事件等社会问题,对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形成一定的冲击,导致人们价值取向、思想意识上出现了一定的混乱。新旧观念的碰撞,社会竞争的严酷,打破了人们心态的平衡,导致浮躁心态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心态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不利于中国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诚信缺失造成的负面社会心态
  目前社会上的一些负面社会心态与诚信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在政治生活领域的诚信缺失具体体现在社会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政府的行为上,部分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得不到及时帮助,找不到有效畅通的渠道来表达,因此有失望感、不信任感。近年来,一些地方强拆民居,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失,政府管理上一些信息、政策不公开、不透明等,当然会使部分人产生不信任感,如近期的念斌冤案和呼格吉勒图冤案,再一次使人们对我国司法公正产生了质疑。不诚信的现象在其他领域的存在导致人们的不信任感,比如企业、个人诚信的缺失等,所有这些与我们的法制不健全、社会信用伦理制度不健全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积极培养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
  尽管社会心态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应理性地看到它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我们应正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共同培育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向上的社会心态。
  (一)不断完善社会制度和社会建设
  尽快完善我国就业制度与民生保障制度,夯实制度基础,避免和消除消极的社会心态,在社会各个层面建立健全顺畅的社会沟通机制,有效的解决就业问题,让全体社会成员能有稳定的生活来源,缓解社会焦虑。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引导人们科学的理性的去看待社会体制改革的问题。以科学合理政策设计和实施调节社会心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群众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公开“三公支出”,推进各项社会事务透明公开,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二)建立社会各种信息反馈、疏导机制
  社会心态说到底是个社情民意问题,是人民群众利益、愿望和要求的问题。
  畅通全社会沟通机制,了解公众的心理诉求,为社会群体的交流搭建有效的平台,社会情绪疏导机制不仅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心态良好发展的内在需要,如可以建立各种心理热线、信访机构、公众听证、媒体公示,变“堵”为“疏”,让人们的消极情绪得到释放。建立各种信息反馈机制社会心态说到底是社情民意问题,是人民群众利益、愿望和要求的问题。要理顺群众心态情绪,就要准确把握社会心态,保证政情民意的有效通畅渠道,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注意听取人民群众的不同意见。
  (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消除人们不满情绪
  腐败问题是对社会心态很容易造成恶劣影响的问题。它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形成大众性的强烈的逆反心理,所以反腐败问题上要不断加大力度,多在见实效上用工夫,尽可能推进各项社会事务公开透明,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让人们真正找到清廉的感觉。
  目前我国反腐方面的法律还不多,缺少一些反腐倡廉的基础性法律、法规。为此,结合当前和今后反腐败的工作实践,应该加强建立健全防范性的法律,如:财产收入申报法、惩戒性法律和公民举报法等。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制定各种监督性法规。

更多“目前,社会上对种种迷信现象,笃信、盲从者不在少数,根源就在于思辨和理性的 。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关的问题

____又可以称为“信仰故事”,它在某种程度上为迷信或传统信仰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印证。

对很多作家来说,最 的文字,几乎都是源自早年的乡土经验。因为一进入旧时的场景,就温暖,就自在,就身心通泰, ,有如神助。相反,那些凭空想象的创作,虽然 ,用尽心力,还是拘涩凝滞,不能自由伸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功 洋洋洒洒 精雕细琢

B.得意 下笔成章 绞尽脑汁

C.原创 文思泉涌 处心积虑

D.珍贵 妙语连珠 费尽心机

在地震面前,科学还是大有作为的。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人们发现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前者传播速度更快,但破坏力较小,而后者则相反。因此,人们通过地震监测台网,监测到传播速度更快的地震波纵波,向监测中心发出信号,监测中心即可通过客户端用线电波向公众和重点设施发出警报。也就是说,地震警报是无线电波和地震横波的一场“赛跑”,在地震横波尚未到达时,给人们以警示。

A.地震波横波的监测难度高于纵波

B.地震警报系统的精度和速度亟待提高

C.无线电波技术的发展是实现震前预测的前提条件

D.科学利用两种地震波的时间差可以发出有效的地震警报

.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从技术商品化、科技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着力在微观组织层面。改革进程发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从宏观管理层面思考问题。换句话说,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理念需不需要转变?对科技活动管理的模式需不需要改变?管理科技活动的组织机构需不要调整?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A.应从政府管理角度思考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B.进行国家科技体制的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C.明确政府职责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D.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是我国科技体制的弊端

注意分为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内源性注意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目标或意图来分配注意、支配行为,是主动注意;外源性注意是指由个体外部信息引起的个体注意,是被动注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内源性注意的是:

A.“轰”的一声响,大家不由地都回头看了一眼

B.六一儿童节,公园里奇幻的魔术表演受到许多小朋友和家长[微博]的喜爱

C.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各异、颜色鲜亮,吸引了许多顾客的眼球

D.根据客户的要求,广告设计师特别关注了大量以温馨家园为题材的售楼广告素材

组织控制是指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来约束组织成员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能体现组织控制的是:

A.某高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派遣访问学者的名额逐年增加

B.某公司每年举办新人入职会,以便让新加入团队的成员尽快熟悉环境

C.某生产厂商为了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薪酬计算由原来的计时绩效改为计件绩效

D.某外企实行上班打卡制,如果员工去见客户可以不用打卡,但须在前一天向上级报告

如果用户手机里安装了企业的手机客户端,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用户浏览手机时看到企业标识和名称的机会,进而达到宣传企业形象和品牌的目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上述结论的假设前提是:

A.手机用户数量增长势头强劲

B.手机客户端是项成熟的技术

C.手机用户有浏览手机的习惯

D.手机管制的时效强、成本低

四、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106.该不该让小孩玩电脑游戏?这让很多家长[微博]困扰,因为有太多的报告指责游戏正摧毁着下一代,不过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玩游戏有益于小孩的阅读能力,甚至可帮助他们克服阅读障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A.研究发现,如果让孩子们玩体感游戏,即依靠肢体动作变化来操作的游戏,累计超过12小时,孩子的阅读速度及认字准确率会显著提升

B.长期玩游戏的儿童阅读游戏规则更容易,还会对游戏中出现的画面变得敏感,但却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冷漠

C.相比玩单机版游戏的儿童,玩网络互动游戏的儿童会更加注重相互交流,因此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得更快

D.儿童阅读障碍主要与神经发育迟缓或出现障碍有关,游戏只能暂时提高阅读速度,却无法克服阅读障碍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年,全国国道交通繁忙程度持续增加

B.2012年国道网日平均交通量超过2万辆的省份最多有6个

C.年,全国高速公路交通繁忙程度持续增加

D.2012年国道年平均拥挤度超过0.6的省份至少有8个

2013年1~4月,该市电影院线票房收入同比增量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3月—2月—1月—4月

B.4月—2月—1月—3月

C.3月—4月—2月—1月

D.4月—3月—1月—2月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中国影响

  《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课题组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摘自《管理世界》2014年10期

  房地产合理发展有助中国经济稳健增长

  许宪春等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1期

  工商资本下乡的隐忧 

  贺雪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乡村发现》2014年3期

  网络反腐“体制外”运行的风险防控

  马长山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法商研究》2014年6期

  中国在区域治理格局中的外交定位

  郭树勇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学与研究》2014年12期

  知识产权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规则主导权竞争

  余盛峰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法论坛》2014年6期

  全球化科学哲学:问题与前景

  孟建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哲学系,《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6期

  疼痛经验与意识“难问题”

  刘晓青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哲学与社会》第7辑,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

  范文澜的经学与史学

  周文玖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史研究》2014年4期

  青年张岱年的哲学睿识

  方克立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年6期

  阿尔都塞对马克思辩证法的新阐释

  顾伟伟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11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放)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实批判本性

  彭文刚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探讨》2014年6期

  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的哲学辨析

  郭艳君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哲学研究》2014年12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的生态正义

  郎廷建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5期

  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与发展

  郑祥福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12期

  意识形态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黄丹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教学科研办公室,《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4年6期

  民族认同与价值观建设

  蒋红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战线》2015年1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柯锦华)

  学者非必为仕 而仕者必为学

  陈泽环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6期

  礼乐文明与生活政治

  朱承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学报》2014年6期

  《易传》对“神”观念的理性化

  翟奎凤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周易研究》2014年6期

  “不教之教”:《庄子》的教学对话

  戴卡琳著 叶树勋译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0期,作者单位: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译者单位: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费多益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哲学》2014年6期

  18世纪法国理性主义与自然主义之争

  高宣扬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云南大学学报》2014年6期

  从仪式与戒律看道教的两种倾向

  李大华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2014年4期

  文学·语言学(栏目主持:李琳)

  “生态”与“环境”:生态美学的东西方对话

  曾繁仁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求是学刊》2015年1期

  建筑空间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

  龙迪勇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4期

  现代文学欣赏方式及其理论基础

  高玉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河北学刊》2015年1期

  农民工书写“热”的美学缺失与思考

  江腊生 作者单位:江西九江学院,《文学评论》2014年6期

  南方民族史诗的类型问题

  杨杰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化论坛》2014年6期

  贝克特诗学:从“欧洲”到“西方”的时空之变

  颜海平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学术月刊》2014年10期

  李宇明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文》2014年6期

  语用推理及相关问题

  李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汉语研究》2014年4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周群)

  中国古代的家礼撰作及其当代价值

  杨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学报》2014年6期

  构建共同体:唐初的“尧舜记忆”

  刘顺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北师大学报》2015年1期

  五代时期的历史编纂传统

  张峰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人文杂志》2014年12期

  逐鹿中原:东北诸族南向之拓展

  李鸿宾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28日,第A06版

  20世纪上半期留学生与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元青 岳婷婷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史学集刊》2014年6期

  “东西方文明对立”下的东亚联盟论

  史桂芳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6期

  国洪更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2014年6期

  第二次台海危机与美国核威慑的失败

  赵学功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历史研究》2014年5期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中国动态经济效率改善减速的冲击

  张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动态》2014年10期

  政府规模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张勇 古明明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6期

  城乡“大病险”的财政承受能力

  蒋云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经研究》2014年11期

  价格上限、总额预付下医保的金融风险

  刘小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2014年11期

  近代长三角地区的交通发展和人口流动

  岳钦韬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4期

  澳门经济增长进入转型调整期

  蔡赤萌 作者单位: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港澳研究所,《澳门理工学报》2015年1期

  财政赤字与国家公债的理论演化

  尹伯成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江海学刊》2014年6期

  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分歧

  赵晶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学习与探索》2014年10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放)

  从管控到治理: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演进

  郁建兴 关 爽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探索与争鸣》2014年12期

  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评析

  何颖 李思然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11期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风险及防范

  詹国彬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法学院,《宁波大学学报》2014年6期

  新时期中国村级腐败治理机制创新

  赵秀玲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6期

  长三角生态补偿机制建构与政府责任

  宋煜萍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自《学术界》2014年10期

  国际关系·军事学(栏目主持:舒建军)

  中英气候伦理对话:从分歧走向共识

  史军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摘自《阅江学刊》2014年6期

  气候变化与美国政府的应对

  韦爱德著 范连颖译 作者单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译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摘自《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6期

  欧盟气候与能源政策的困境和前景

  寇静娜 宋新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国际论坛》2014年6期

  美国的联盟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刘丰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摘自《外交评论》2014年6期

  东京审判的历史意义

  程兆奇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摘自《军事历史研究》二〇一四年四期

  法学(栏目主持:赵磊)

  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袁曙宏 作者单位:国务院法制办,摘自《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6期

  刑法学研究的五个关系

  张明楷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学家》二〇一四年六期

  自然资源环境法带来的法哲学观念变革

  邱本 谢遥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摘自《社会科学家》2014年11期

  建构中国特色环境法学理论体系

  钭晓东 黄秀蓉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温州医科大学,摘自《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6期

  环境罚款数额的确定

  徐以祥 梁忠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摘自《法学评论》二〇一四年六期

  网络反版权社会规范变革

  孙昊亮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摘自《知识产权》2014年11期

  独立保函与备用信用证的法律地位

  高祥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摘自《比较法研究》2014年6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冯小双)

  社会生活大数据化的困境与反思

  郝庭帅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摘自《社会发展研究》2014年3期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药企的策略选择

  萧易忻 徐永祥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自《社会科学》2014年12期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

  陈光金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摘自《学术研究》二〇一四年一二期

  增长与道义:城市开发的双重逻辑

  施芸卿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摘自《社会学研究》2014年6期

  独生子女婚姻中的“亚丁克”现象

  王昕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摘自《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11期

  后知青时代知青群体的社会意愿表达及评析

  吕巧凤 谢春河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知青研究所,摘自《学术交流》2014年11期

  西方第三代政策网络研究:方法与理论

  龚虹波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系,摘自《南京师大学报》2014年6期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调查

  凡勇昆 邬志辉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摘自《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校本评价在高校人才选拔中的困境与出路

  章建石 作者单位:教育部考试中心,摘自《当代教育科学》2014年19期

  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  赵兴良

  社会经济制度:结构与功能的双重认识  伍柏麟等

  财富与劳动的权利伦理关系  贺汉魂等

  以“行”释义:儒家诠释文本的独特方式  李承贵

  《周易》之卦序及其义蕴  张丰乾

  境遇伦理学的主体实践向度分析  季爱民

  福多的心理模块理论  范毅强等

  《诗》与周代“乐德”教化  杨隽

  明清英雄传奇的谶纬叙事  韩洪举

  文明戏改良和海派话剧的产生  尹诗

  龚古尔兄弟“分析小说”的科学倾向  辛苒

  范畴化理论的演进  Eleanor Rosch著 田禹译

  从互动语义学视角研究汉语第一人称指示  刘风光等

  关陇集团成因的新认识  薛海波

  中世纪晚期巴黎的王权与城市  朱明

  贸易壁垒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出口边际  王孝松等

  城镇化动因扭曲与制造业产能过剩  刘航等

  内陆地区农村发展道路选择  周靖祥等

  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俄罗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赵春江等

  回归国家:中国公共事件研究的逻辑前提  王向民

  阿兰·巴迪对代议制民主的批判  徐克飞

  欧洲多元文化主义面临严峻挑战  宋全成

  人民币崛起的国际制度基础  李巍

  中越南海争端中的日本因素及其影响  刘帅等

  美国撤军阿富汗政策评估  储昭根

  当前中亚形势的看点  钟娅

  跨欧亚发展带新构想  В.И.亚库宁著 钟建平译

  中国的收入差距与刑事犯罪  李子联等

  企业社会责任的市场化实现路径  沈贵明等

  司法改革应遵循证据裁判规律  张保生

  运用大数据完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  刘立霞等

  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五阶段  刘峰

  农民城镇化意愿实证研究  陆益龙

  中国妇女/社会性别学的学科地位  王金玲

  “学生中心”尚不能取代“教师中心”  张人杰

  “微课”的优势与发现  唐燕儿等

  短讯(43)(87)(140) 《守承文化之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殊性研究》简介(17)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社会福利效应——基于金融视角的分析 》简介(68) 《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简介(134) 《原苏联东欧国家政治转轨比较研究》简介(14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诚信缺失现象及其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