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成绩排座位影响智力吗?

孩子得了多动症,不仅孩子要接受治疗,父母也要接受培训。

这是近日接诊的一位多动症患儿的故事。

近日,10岁男孩小明因为在学校总是和同学发生冲突,多次将同学打伤,导致同学很多不愿意跟他玩,老师也不喜欢他,孩子因此不开心、郁郁寡欢,被妈妈带到湖南省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马静博士处就诊。

马静博士最终诊断小明为:多动症建议小明接受药物治疗,建议小明父母接受多动症行为治疗的父母培训。

多动症是指儿童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等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是颇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

在中国14岁以下的3亿儿童中多动症患儿约有1000万,得到及时和正确诊治者不到10%。

如果孩子患有多动症却又没有得到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可能会影响学习成绩,出现人际冲突多、低自尊、继发焦虑抑郁等问题,所以需要早期识别与治疗。

多动症以男孩多见,一般在7岁前起病。多动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涉及生物、、心理等多个方面。主要症状有:

1、注意障碍是多动症常见的主要症状。可表现为上课不能坚持认真听讲,易受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

如被教室外面的脚步声或喇叭声所吸引,追视偶尔飞入屋内的小虫,或观察天花板上的污点等;做作业常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常有始无终、半途而废或经常转换。

在考虑是否有注意力障碍时要注意与同龄人相比较。

2、活动过多是多动症患儿的又一主要症状。可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或小动作增多,如过分的不安静、多嘴多舌;在教室内不能静坐,常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或站起,上课时来回跑动;喜欢玩危险的,常常丢东西等。在需要安静的时候安静不下来,而且行为常常给人唐突、冲动、冒失之感,富于冒险性和破坏性、过分恶作剧,做事常常不计后果。

3、冲动性并非多动症独有,但也是多动症常见的症状。患儿表现为情绪不稳而波动大,易于发脾气、易于过度兴奋同时易受挫折。

小明自诉“和同学发生冲突,动手打人时没想后果,反正就打了”,这就是典型的冲动症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多动症的诊断是个综合判断的过程。孩子的心理活动与成人明显不同,偶尔出现以上某种现象是很正常的。

如果发现孩子持续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有诸多上述表现,并且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则一定要及时请儿童精神科医生进一步诊断。

多动症整体疗效较好。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父母培训等。治疗多动症的药物目前主要有哌甲酯缓释片、盐酸托莫西汀两种。

多动症的心理治疗手段中比较常用的有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家庭治疗、治疗等。其中行为治疗是多动症的一线治疗。

症状轻微的多动症患者可以不服用药物仅使用行为治疗即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行为治疗的核心内容包括积极的关注、训练顺从行为、学会有效的给予指令、强化不干扰别人的行为、设立家庭代币系统、使用积分系统等。

父母培训主要是教会患者父母学会使用行为治疗的方法管理患者的行为,改善症状,改善亲子关系,改善患者的伙伴关系。

小明妈妈在湖南省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接受两次专职治疗师的父母培训后,对治疗师说:“真是知道容易做起来,以前我自己读过行为治疗的书,没达到应有的效果。上次跟您讨论之后,孩子明显表现好多了,行为治疗方法用对了真得很神奇”。

湖南医聊问答特约专家:湖南省脑科医院 儿少心理科 马静



辨别多动症有严格的诊断标准。包括4部分:症状学特点、起病时间(12岁之前起病)和症状持续病期(症状持续至少半年)、严重程度(影响了学习,交往,生活)、鉴别相关疾病。

正常孩子该安静的场合能安静,该学习的时候能专心,该活动时就活动。多动症在多种场合都不能安静专心,该学习时仍多动,分心。简言之,疾病会影响功能(学习,社交和自理等),正常孩子不影响功能。我们治疗的目的就是提高功能。

多动症全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包括3个类型,多动为主型,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和注意缺陷混合型。男孩以多动为主,女孩以注意缺陷为主。所以女孩给人的印象“外在行为平静”,其实“内在思维活跃,注意力分散”。我们的治疗要重在调整“内在的多动”。

注意力分主动注意力和被动注意力。主动注意力指学习,写作业,听课时的注意力。被动注意力指看电视,玩电子的注意力。一般多动症孩子的主动注意力存在明显的缺陷。治疗主要改善主动注意力。

关于智力水平,一般正常智力范围80到120分。表面上看注意力和智力是两个维度,通过智力因子可以分析出注意力水平。注意力会影响智力的发挥,影响学习成绩。一方面,有些孩子智力结构有问题,如左右脑智力水平偏差太大。另一方面,我们发现不同智力水平的多动症孩子,预后是不同的。如80分智力的多动症和120分智力的多动症,积极治疗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智力水平高的孩子预后会更好,能充分发挥他的才智,甚至做出更出色的贡献。所以我们提出“高功能多动症”这个概念。应给予重点关注。

多动症如何治疗?能自愈吗?

多动症的治疗是综合干预模式,早发现早治疗。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心理治疗,家庭治疗,感觉统合训练,脑功能生物反馈训练,学校干预,利用支持系统等。

部分孩子存在“任务启动困难”的问题,家长会有体会,解决的办法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陪伴,家庭作业适度的陪伴以辅助启动。

经过综合干预,功能改善,工作交往正常,遵守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生活正常,达到临床治愈。自愈率低,40%到60%会残留部分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差,易发脾气等。

本文采访专家为张纪水,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 ADHD),也就是儿童多动症,是以注意障碍、过度活动和冲动控制力差为主要临床特征,是最常见的儿童期起病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也是儿童心理咨询门诊、儿童保健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表现包括:

这是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缺陷,造成患儿不能有效学习,患儿无意注意身边的事情,或者注意力减弱,或者集中注意的时间缩短,注意反范围狭窄,不善于分配注意力。

表现为玩玩具不专心,做不停规则,上课和课下互动往往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无法进行,容易被无关的事情吸引,对老师的指导难以理解或记忆,对课下作业马马虎虎或者不认真审题,对老师家长的提问答非所问或者茫然不知。但是有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能够集中注意力,如打、看动画片。

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增多,不分场合、无明确目的。在儿童期表现为易兴奋、好哭闹、睡眠差、喂食困难,平时手脚动个不停,好像很活泼,爱翻箱倒柜,喜欢破坏家具和玩具。进入校园后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上课小动作多,或者课上干扰其他同学学习,下课喜欢奔跑攀爬、打闹大喊大叫、惹人注意、不知疲倦。因为喜欢招惹小朋友,经常出现打闹、斗殴、欺侮他人或争吵。

患儿自控能力差、情绪变化剧烈、容易兴奋、易激惹、对挫折耐受能力低,做事欠考虑、说话不看人、言语无重点、行为冲动、不计后果、伤害他人。患儿对自己需要的玩具和欲望达不到满足就会大喊大叫,或者破坏东西和伤害家长和小朋友。

患儿智力水平一般正常,但是注意力很难集中, 不能基本掌握所学知识,或者不会理解和应用,在家长督促和药物治疗下可以短暂成绩提升, 稍一松懈就会下降。随着年纪增加,学习困难会逐渐明显。

约超过一半患儿有社交问题,不受小朋友喜欢,感到孤独,在学校没有玩伴,或者成为校园暴力施暴者,这与患儿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以自我为中心、干扰别人、语言粗暴行为冲动有关。

有一部分儿童存在知觉活动障碍,比如临摹绘画,分不清主次和难以分析图形组合特点,有些患儿出现精细调节障碍,如不会扣扣子、系鞋带、用筷子。患儿会自我评价很低、自信心差、无自尊心,这与生活和学习中总是受到负面评价有关。

儿童多动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达到康复目的,但是一般治疗时间越早越好,家长也需要接受培训,以便日后对患儿的家庭康复有帮助。

获取更多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倩Sur”!




儿童多动症是常见的一种障碍,多发生在3岁左右,外在表现为多动或冲动,比如破坏课堂纪律、在医院胡闹、在家里耍赖等各种场合,但本质上是注意力的缺陷,从性别上来说,男生明显更多。已经对自己的功能造成了损害,比如与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以及与家长的关系。所谓的注意缺陷,表现为9条,如果达到4项以上,则可能是注意障碍,如果不是足够多,我们一般不会轻易界定为注意缺陷,以免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比如学习极容易分心,上课时探头探脑,不认真听讲,任何小的声音都能引起他的注意和分心,做作业拖拉,经常做错活着干脆不做,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俗话说就是少根弦,总是衣服脏乱、丢东西,难以遵从应该遵守的指令,做事难以持久,虎头蛇尾,跟他说话时总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经常性的丢三落四。多动症的儿童经常会对周围的同学造成影响,是老师很头痛的对象。

而多动的主要表现则是难以在座位上静坐,总是扭来扭去,话多好插嘴,不过大脑思考,也不会自我保护,常常非常的吵闹,总是不能安静下来,哪怕是在图书馆这样应该安静的场合也无法控制,经常去打扰其他孩子,比如推别人一下等小动作不停,不是一般的调皮捣蛋,总是与其它同学打架,且不知道克制,比如孩子在打斗的时候看到老师就会停下来,但是多动症的孩子停不下来,哪怕他一开始是跟在别的孩子后面一起闹的,但是在老师看来就他是最好斗的,在这一点上非常吃亏,把握不好动作的力度,经常吵过安全的范围,容易出事故,这对照料者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多动症是我国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称呼,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而第三版精神病学本硕教材将其定义为: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 7%,男女比为4 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那么多动症都有什么表现呢?主要分6个部分:

1、注意缺陷,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注意集中困难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是本症的核心症状。患者常常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学习或活动中不能注意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发生错误。注意维持困难,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持续集中精力的任务,如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做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指定的任务。患者平时容易丢三落四,经常遗失玩具、学习用具,忘记日常的活动安排,甚至忘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2、活动过多:表现为患者经常显得不安宁,手足小动作多,不能安静坐着,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静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到处乱跑或攀爬。难以从事安静的活动或,一天忙个不停。

3、行为冲动:表现冲动,做事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为此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造成不良后果。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在老师的问题尚未说完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候。

4、学习困难因为注意障碍和多动影响了患者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致使学业成绩差,常低于其智力所应该达到的学业成绩。

5、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患者的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位置觉等发育较差。如翻手、对指运动、系鞋带和扣纽扣都不灵便,左右分辨困难。少数患者伴有语言发育延迟、语言表达能力差、智力偏低等问题。

6、成年期症状:持续性活动过多,注意缺陷,无条理性,不能完成工作,情绪不稳定,情绪爆发,情绪反应过度,冲动。




你好,我是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医生王东记,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疾病,一般发病期在7岁左右,小儿多动症因为跟好动差不多,容易被家长忽视,等到发现了孩子的情况就严重了,家长们要了解清楚孩子多动症有哪些表现症状,才能避免出现误区。

主要表现为孩子活动多,坐不住,上课的时候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手中不停的摆弄东西,难以安静。

容易注意力分散,常常因为外界的环境和事物没有办法专心做事情,并东张西望或接话茬;做事往往难以耐久,经常一件事未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难以始终地遵守指令而完成要求完成的义务。

做事情冲动,不计较后果。因此,患儿经常会不分场所地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谈话;会常常打搅或干预他人的活动;教师问话未完,会常常未经允许而抢先答复;会经常登高爬低而不思索危险;会莽撞中给他人或自己造成损伤。患儿心情也经常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也容易因一点小事而不耐烦、发脾气或哭闹,甚至呈现对抗和攻击性行为这些多动症症状。

四、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部分该障碍患儿存在空间知觉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等。虽然多动症儿童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由于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和认知障碍,患儿经常呈现学习困难,学业成果常分明落后于智力应有的水平。案例中小强的状况也足以说明这一特征。

儿童多动症大部分是可以治好的,因为儿童多动症认为是一种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性的疾病,大多数孩子在经过青春期之后可以临床症状缓解,甚至消失的。只有极少数的患者症状一直延续到成人,从而形成了成人的多动症。
温馨提醒:有的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后,家长很担忧。虽然多动症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但它也不是不治之症。假如发现得及时、治疗措施妥当,症状一般都能失掉加重,不会对孩子的性格和智力开展有很大影响。




你好,我是北京天使儿童医院陈青医生!

多动症一般都有哪些表现呢?

一、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

孩子不会对周围的任何事物感兴趣,也不会说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某一件东西,常常做事情丢三落四的,而且在做事情的时候每次会因为任何小小的动静打扰到他,做事情有头无尾。

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他们身上总会感觉有浑身使不完的劲,活动过多。在安静的场合静不下来,在上课的时候坐不住,爱做一些小动作,睡觉的时候还难以入睡,睡觉困难。

孩子常常情绪不稳定,不分场合,该大声喧哗的时候就大声喧哗,做事情从来不考虑后果,常常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而跟别的小朋友大吵大叫。

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不是说孩子的智力水平有问题,相反,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正常的,和正常儿童一样。但是孩子学习困难,成绩差是因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使孩子在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才会导致孩子的学习困难。

多动症的孩子一般不爱学习之外,还爱打架,这种不良行为不是他们自己多控制的,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孩子,给孩子灌输思想教育的话,孩子的病情会越来越重,也会导致孩子出现品行问题。

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以上问题的时候家长就应该注意孩子了,不要把这些情况当做是孩子正常的行为习惯,家长要重视起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干预!




多动症表现:1.需要安静的场合,他却难以安静,常动个不停。2.容易兴奋和冲动。3.注意力难以集中,极易转移。4.做事常有始无终。5.话多,好插话或喧闹,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6.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或纪律。7.情绪不稳,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绪反应。8.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的。9.动作较笨拙,精细运动技能差。

从理论上讲,多动症的病因是患儿大脑发育迟缓或轻微受损(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发育迟缓或轻微受损则比较复杂。)如果能促进患儿的大脑发育,和促进大脑轻微受损部位的自我修复,跟上正常孩子的发展水平,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孩子完全康复了。

矫正方法:1、发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可让他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如看画册、听故事。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可有意识地让他下棋、画画等,锻炼注意的集中性、持久性。但是,要求孩子学习做事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疲劳。2、培养孩子善始善终的习惯。孩子做事时,往往容易受外界事物干扰的影响,如别人的交谈,窗外的声响等都会使孩子放弃手中正在做的事情。因此,家长对孩子做事要多关心和指导,加以肯定和表扬,鼓励他善始善终做好每一件事,坚持把每一件事做到底而不半途而废。3、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要提高孩子的认识,让他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帮助孩子逐步学会正确判断和评价自己的行为;要制订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作为孩子的行为准则,让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把过多的精力引导发挥出来。对于这类活动过多的儿童要进行正面的引导,家长和老师要组织他们多参加各种活动,如跑步、打球、爬山、跳远等,使他们过多的精力能释放出来。但是,在安排他们进行活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危险。5、带孩子到医院,请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矫正治疗孩子的多动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耐心地对其教育引导和矫治,切不可采用打、骂等粗暴的手段,否则不但不能达到矫治的目的,而且有可能使其加剧,影响孩子的身心。




1.婴儿期 约30%的多动症儿童出生后就显得多动,不安宁,易激惹,过分哭闹、叫喊,母子关系不协调。

2.幼儿期 约有50%~60%多动症儿童在2~3岁时就显得与其他小孩不一样,特别不听话,难管教,睡眠不安,常有遗尿,大多饮食差,培养排便、睡眠习惯均困难。

3.学龄前期 症状渐明显,干事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多,不能静坐,爱发脾气,不服管理,缺乏自控能力,参加集体活动困难,情绪不稳,破坏东西,玩具满地撒,不爱惜,不整理,对动物残忍,有攻击性、冲动行为,常和小朋友打闹。




儿童多动症,医学上又称之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在儿童期很常见的问题,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多种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有关。多动症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活动过度、注意缺陷和冲动性。

与年龄和所处场合明显不相称的活动增多,在需要安静的场所可能表现更明显。如课堂上无法保持坐姿,离开座位,坐立不安,不断做小动作,恶作剧打扰他人。

在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场合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容易分心,注意力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转移。如,在与人对话时明显心不在焉,做事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常遗忘书本、铅笔等必需品,无法集中注意力完成某些任务,尤其是需要专注、思考或较安静的任务。

情绪不稳定,易激惹,不能忍让,不能耐心排队,常随意打扰他人的对话、和活动,即使在明显危险的场合下亦鲁莽行事。

多动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和教育三方面。

药物治疗首选中枢兴奋剂,如利他林或匹莫林。需要注意的是,对 6 岁以下的多动症宝宝,不建议药物治疗,应以心理行为治疗和教育为主。

心理行为治疗和教育,主要是用于培养社交技能、学习技能,纠正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者改善家庭中的一些不良沟通方式和关系。具体方法,包括社交技能训练、学校技能训练、治疗、家庭治疗等。

目前认为,多动症的多种治疗方式应同时进行,心理学、精神医学、特殊教育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应共同协作,这样比单一治疗方式有更明显和更持久的效果。

部分多动症儿童,在长大后仍然会受到疾病影响。

可能他们活动增多的情况有所缓解,但注意力障碍和学习、社交等方面的功能问题可能会持续到成年。所以,对多动症儿童来说,发现问题后尽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和维持其功能水平,促进远期预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座位靠后成绩就不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