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入不敷出怎么办?

你只是有点“职业倦怠”(Burnout),不用紧张,倦怠是21世纪的职场感冒。

这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情感、精神与体能上的入不敷出感。觉得“心好累”,“不想干”,“我不行”。

你有能力做事,却没动力去做,真的是burn out了,就像罩在杯中即将燃尽的蜡烛。

首先,要理解和允许自己进入倦怠期。没有人能不倦怠,也别因为倦怠就否定工作的意义、自身的价值。每一次倦怠,就像到了你长跑时的那个极限点,保持节奏,深度呼吸,放松心情,只要熬过那一段,就又能跑下去了。

所以,“倦”可以,“怠”不得。就像登山驻足睡过去可能会面临冻死的危险,工作中一开始“倦”就主动“怠”起来,往后会更加疲劳,形成恶性循环。

你需要的是快速调整,让这职场感冒快点过去。

  • 调整节奏。重新定义工作边界,调整工作进度,以及那些出于完美主义而定得过高的目标。
  • 舒缓压力。为重复性工作设置小目标小奖励,多与同事链接沟通寻求反馈和支持,或者尽可能弹性安排工作时间。
  • 增加动力。细分目标并聚焦到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主动争取更大的工作空间,更好的自我掌控感。
  • 创造新的空间。划清工作和生活,用兴趣爱好、家庭生活,帮你吸足氧气,焕发精神。

当然,倦怠也不是一天养成的,如果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把工作带回家、睡一觉起来还是累、暴饮暴食自制力下降,那可能已经进入倦怠期了,早做调整会更容易。

越是倦,越是要打起精神应对。

倦怠意味着,你马上又要爬过一个小山坡了,又一次历练、一个里程碑。

特别时期考验的是平时积累的表现,正如以前看《我就是演员》节目所说,“ 并不是因为上了这个舞台就成了好的演员,而是平时就是好演员在这个舞台表现了出来。”所以,在疫情这个极端情况中,各处的好坏都尽显无遗。这也让我得以反思自己的决策与思考方式。但实际上,如果只在困难来临时反思是不足够的,更多的是如何应用在之后的生活中。

1月初,我关注的一位博主在微博发出其同事的妈妈得了肺炎,并且说医生说不会传染。有网友在下面留言,为什么说不会人传人呢?网友回复说她虽然不是医学专业出身,但是对医学有基础的了解,在明确没有核酸检测结果的情况下,无论是谁给出的结论都不那么可靠。她觉得不该急着下结论,可以让子弹飞一会。现在回头看,对方的疑虑是正确的。

在这种信息不明确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应用批判性思维。

在《批判性思维工具》一书中说道,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的艺术,该艺术能够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它包括三个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阶段:分析思维方式阶段、评估思维方式阶段和提高思维方式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弄明白:正在发生什么?这真的与我相关吗?当我选择相信某事的时候我是否在欺骗自己?失败的后果是什么?当我想做某件事的时候,我应该如何做准备?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这是我最大的问题所在吗?我需要将精力集中在这上面吗?

让我们来思考一下,这里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我应该用哪种观点思考这一问题?这样假定对我来说有没有意义?我能从这些数据中做出哪些合理的推论?这些图形有什么含义?这里最基本的概念是什么?这些信息与那些信息一致吗?什么原因使问题变得复杂?我怎么才能检验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呢?如果这些都符合,这有什么其他的含义吗?这是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吗?

这让我想到最近看《秦始皇的遗产》一书中,讲到东汉时代,王充,会稽上虞人。

学于洛阳太学,师从班彪。著有《论衡》三十卷。

与当时儒家神秘主义等怪力乱语不同的是,他主张所谓“天”说到底是自然物体,反驳了当时天人感应、认为自然现象反映上帝意志的观点。

《论衡·自然篇》是对自然进行论述的篇章。

指出:天者,普遍施气于万物之中,以谷充饥而以丝麻御寒。

气变化而引起自然灾害是当然的,这并不是天意在警告人类。

天既无口、目,亦无意志,乃无为之物。在《实知篇》还对谶纬预言予以严厉批驳,曰:都说孔子预言“亡秦者,胡也”果然,二世胡亥灭亡了天下。其实这是后人的伪造。

王充受当时的科学技术、道家、道教自然哲学的影响进行自己独立的思考。

学习的能力就是将看似与我们无关的问题主动与自己发生联系,引发好奇心,对其进行思考探索。人性本身会让我们都会优先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而不断思考问题与自身的相关性会让我们开始重视事件,在平时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开始思考发生在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是如何对你引发影响的,包含你如何选择学校?如何选择专业?如何决定阅读书目,如何衡量一个人是否可来往等等。你是依靠以往家长老师给你的信息,还是不断主动去探究是否有更好的衡量标准呢?

(2)评估并练习思维方式

每个人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这一个缓慢进步的过程,需要长期乏味的练习和努力。

《批判性思维工具》一书中提到思考者要经历四个阶段,但要注意的是,由于人思维的复杂性,思考本身并不是按顺序以此出现的,会出现反复、跳跃。

阶段1 鲁莽的思考者,

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如何做出假设、形成概念、寻找信息、利用观点进行思考。

在这一阶段,错误的思维方式经常会给我们生活中带来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错误。

比如家中长辈害怕去医院检查身体,因为他们认为,检查身体就会检查出毛病,而不检查身体反而没什么毛病。有一位长辈甚至连牙医都不肯去看,虽然经常牙痛,但总觉得去看的话会更痛,就这样一直拖着。还有的长辈不戒烟的逻辑也是如此,觉得戒烟代表就要病入膏肓了,为了证明身体好的很,所以继续抽烟。

这次疫情报道的故事中,看到一位年老者觉得“该井里死的,不会死在河里。”于是出门不戴口罩,依旧出门买菜,结果感染新冠肺炎,还传染家人,后悔不已。

以上都有思维逻辑混乱,对事物认知不健全的问题。

阶段2 质疑的思考者,

有知识的局限性,对事情一知半解而匆忙下定义时。这种鲁莽的思考者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数学家、医生、议员、法官、公务员、社区律师、律师等都可能是鲁莽的思考者。

司马迁在《史记》的《项羽本纪》中写道,“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小的时候学写字,没学成,去学剑,又没学成。后来学兵法,也只是略懂皮毛。后来项羽虽拥有破万夫之勇,但是却在面对关键时刻的决断,并且不懂如何稳定权力,没有政治权谋。他认为打败秦统一后就是他的私人财产,感受不到权力的局限性,以主观思想凌驾于现实之上。书中写道,“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而最后在乌江边上的项羽本可以有机会东山再起,他却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他没有分清楚事物的界限,不懂哪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哪些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将自己的失败随便地推给天,不断地犯下错误。

如果我们对事物的界限不明晰,搞不清楚事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也会做出各种荒唐的举措,以为水可变成金。

作为初始的思考者,也常常陷入自我中心去思考问题。忽视别人的需求、过分专注于自己的需求。很少去理解他人的观点,并且总是假设自己的观点是“正确”。试图控制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是过分地听从于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私利。要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并不容易,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换个角度思考:

●分析情景或问题的逻辑性。

●清晰、准确地表达问题。

●检查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区分出原始信息和他人对此事件的描述信息。

●找出得出结论的假设。

●找出有偏见的信念、不公正的结论、错误使用的词汇和忽略的意义。

●注意到什么时候我们的私利会影响我们的观点。

以及回忆一些影响我们思维形成的主要因素:

(1)你出生在一种文化当中,不同文化对你的影响很深刻

(2)你出生在某一个时代 ,不同时代背景成长下的有不同的时代烙印。

(3)你出生在某一个地方国家、城市、南方还是北方,城市还是县城?

(4)你的父母抱有特定的信念,他们的价值观也会直接影响你。包括关于家庭、人际关系、婚姻、童年、教育等的信念。

(5)你建立了各种关系,学校,老师,朋友,同事等等,周围人的观点、价值观和禁忌也会影响你。

如果改变任何一种影响因素,你是否能够意识到你所有的信念都会发生改变?看看你是否还能进行和现在类似的思考。

阶段4 练习中的思考者

如果只是停留在思考上将毫无意义,而是要在日常中改进。

常常问自己:我在这一部分学到的知识如何应用到我的日常训练中呢?

●今天哪些时候我的思维是最差的?

●今天哪些时候我的思维是最好的?

●我今天实际上在思考什么?

●我是否无谓地为一些消极的思维而感到沮丧?

●如果我重新过这一天,我应该做出哪些改变?为什么?

●我今天做了哪些对自己长期目标有益的事情?

●我所做的事与自己的价值观相一致吗?

●如果我以今天的方式生活10年,最终,我能够完成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吗?

通过分析这个问题的要素找出它的逻辑。

系统地思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我怎么才能使它成为一个问题的形式?

(1)利用“浪费”的时间。

(2)每天解决一个问题。

(3)将思维标准内化。

(4)坚持做思维日记。

(6)重新塑造你的性格。

(8)改变你看待事物的方法。

(9)关注自己的情绪。

(10)分析群体对你生活的影响。

我们有三个朋友大年初八就从老家开车返程回云南,用了一天一夜开到目的地,结果该城市告知不能下高速,只好返回省会城市昆明,还好昆明的酒店营业,于是他们便在酒店闷了一个多星期等该城市解封高速。无独有偶,还有一个朋友也是老家开到安徽,那边高速不让下,又继续返回老家城市,居然也不让下,好不容易最后让回家了,在乡下老家被单独安置在房间,让他有苦难言。其实了解各个城市高速公路是否让下的信息渠道很方便,但是他们凭借过去的经验而行动,连搜索信息都省去。徒增了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还有一些朋友,原本是做猪场空气消毒的,被竞争对手夺走原来的市场,本来面临着倒闭破产,因为疫情传出气溶胶传染,对方通过有效信息渠道承接了各大重要医院的消毒工作,从而使得企业起死回生。

在生活中,有价值的信息让我们走很多弯路,对信息的完整性了解决定了我们的决策质量,但实际上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随机性的地方,更像牌局而不是象棋,它披露的信息有限,在这种少量信息中做决策的能力叫对赌思维。

对赌思维能使我们更好地区分结果质量与决策质量,学习规划未来的策略,做更加主动的决策者,帮助寻求真相的同伴一起改善决策过程,让自己在未来决策中减少情绪化。

1,接受不确定性,并试图根据目前拥有的信息、丰富的判断经验弄清这种不确定的程度。根据不同结果的发生概率来做出最佳判断。

2,审视各种意见。学习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校准决策。对那些出自我们不喜欢的来源的信息保持开放的态度。

3,思考未来,想想目前的决策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会提高我们做出更合理决策的能力。

我们可以在过去的框架中提出问题:“如果我在10分钟/10个月/10年前做出这个决策,现在的我会有什么感受?”

在疫情爆发过后,新闻里不时报道不少公司资金链断裂。有的公司甚至瞬间倒闭,高风险的财务状态让它们在这个环境之下毁灭的更快。

这个时候我想起我叔叔的公司,他们公司没有外账,手下的经销商和业务员都是现款现货,公司已经生存将近二十年,没有遇到过毁灭性的打击。哪怕销量不好,他们本身的资金储备都可以扛上一两年。

我们家在收入来源因为行业性质的问题在这次情况中没有受严重影响。但实际上在早期行业波动的时候,我们也面临入不敷出差点倒闭的情况。所以让我更明白了财务安全的重要性。

什么是财务安全,简单的说就是,你的存款至少要足够半年到一年的日常开支,这样才足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失业或破产?如何提升财务安全,除了存储足够的保障金额外,你还需要提升应对未来危机的财务能力。

在《财务自由之路》中,作者给出的意见如下:

你对自己的生活和财务状况全权负责。

●将困难当作成长的机会

一段不能网上购物和外卖的日子给你什么影响?

发现原来生活中不需要那么多东西就足够。

好好珍惜所赚到的金钱,让它成为你危急时刻以及梦想时刻的保障,

而不是随便满足又转眼即逝的欲望。

1,购买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物品,不要贪图便宜或团购类去购买不需要的东西。

2,每月至少存收入的10%,可以尝试定投指数基金。很多人说自己没钱根本没法存钱,但反过来想,如果月薪3000,你一个月存300,真的会对你的生活有很大变化么?对女生来说是一两瓶护肤品的价格,对男生来说可能就是游戏点卡或几顿饭而已。

3,更努力的工作,或挖掘其他收入管道。利用下班后或周末的时间成长学习自我投资。

4,学习基本的理财知识,推荐从《小狗钱钱》《穷爸爸富爸爸》《邻家的百万富翁》开始。

虽然疫情的大量的负面消息让人难受。但我还是每天早起读书、写东西以及陪孩子玩。而有些朋友说她们出现痛哭、焦虑,失眠的状况,陷入负面消息难以自拔。

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事件和人性的善恶差别会让他们由失控感而直接导致焦虑、重至抑郁等心理状态。认清你无法改变他人的事实,不去美化现实本身,省掉那些消耗自己的情绪与浪费的时间而专注于当下自己要做的事情。

重要的是不要逃避现实、接纳情绪正常生活,照顾好自己。

真相再残酷,也不要编制谎言自我欺骗。

看不清现实的人更容易被摧毁。

如何去接受真实世界的样子?不要逃避问题?

首先不要苛求完美。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可以从小事开始。

当时我妹妹这次疫情期间,早几天她是昼夜颠倒。于是我跟她网聊我每天做的事情,并且在朋友圈发打卡陪伴。逐渐她也开始读一些我推荐的书,自己找运动课程跟着练,还学会几个流行的菜式。现在每天在家跟着网课学习,心情也很平稳。

还有,不妨会去先设想生命最后一刻,想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如何有规划的去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完成。

或许得益于这个习惯,面对可能的生死时我总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心理韧性也更强些。

疫情时期闷在家里,不仅考验人的情绪状态,也考验人的身体状态。

如何提升精力呢?如何做到神采奕奕地在家办公呢?

精力管理包含四个层面,体能、情绪、注意力和意义感。

接下来我就按这四个方面来分享我的习惯。

好的身体状态不仅要经常运动更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坐姿习惯。

姿势不良的原因之一是身体歪斜。从头到脚本应笔直的身体重心线,偏离了它原本的位置,造成血液循环就会不流畅,这便是代谢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它也会导致身体从疲劳中恢复的速度变慢,将腰背挺得笔直,其实是最不容易累也是最轻松的姿势。如果靠着沙发、墙壁或者座椅靠背,反倒更容易感觉疲惫。

如果家里有运动设备的可以每日定时运动30-60分钟。

如果你之前什么都没有准备,这个时候可以进行徒手减脂运动,

在家换上运动鞋直接做有氧减脂操。

丢掉“不得不运动”的义务感,不要刻意要求自己每天都运动。

可以从3分钟运动系列开始,逐步适应运动的习惯。

比起捡了100块钱的开心,我们更会为丢了100块钱而伤神。美好的事物容易被忽略,他人的赞美你可能习以为常,但是令人不安的事情,他人的批评却显得特别刺耳,这是因为我们为了生存下来,一直要注意周遭会产生威胁的事情,所以长久以往,人们对于负面事物的关注过多。

相比正面情绪,人脑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但人也可以通过自主的训练来控制情绪。

如何激发正面情绪?这里分享来源于Tony Robbins自创的热启动。

以下程序可以作为早起后的第一件事。

1,呼吸练习,深呼吸,将呼吸的节奏变慢,改成腹式呼吸,腹部随着吸气鼓起,呼气收回。

2,感受你的心跳,试着用手感受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身体的跳动的活力。

3,回忆你值得感恩的事情

可以是你生命中重要的某一刻,也可以是昨天看起来很日常的一刻,哪怕是家人做的一道饭菜也值得感谢。

4,想想你值得改善和庆祝的事情

积极地阅读好书,接触好人,多做好事,感恩自己所在的立场和环境,并勇于改变现状。

也可以每天记录下三件帮助他人的小事或他人对自己的帮助。

5,想想那你的三个目标。

目标是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愿望,可以是你长期目标,也可以是今天要做的三件事。

随后记录下来,并且想象达成的样子,用图画或照片记录下来。

如何在家集中精神工作?

不要在沙发上办公或看书,还是老老实实坐在书桌前或饭桌前吧。工作时使用笔记本电脑或手机,可以使用支架,尽量保持端正的坐姿与屏幕在同一水平线上。

办公座下面可以放一个脚踏的小凳子,膝盖自然弯曲成90度,这样也更不容易疲惫。

读书或工作时可以避开平时休闲的地方,以免场景暗示我们这里是家,可以大胆休息。

开始工作前可以先写一个to do list,将碎片化的任务全部从大脑清空以供专注当下的某一个任务。桌子上放上计时器,以25分钟或40分钟一个周期为注意力集中时间段。然后进行5分钟的休息,这时间段可以打开运动app进行休息拉伸。

趁这个时候不妨梳理一下职业发展路径。在《远见》这本书中作者将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并且详细讲述这三个阶段的不同侧重点,不妨读一读,对照自己有哪些职业技能是急需提升的吧。

以及趁这个空档,好好思考一下哪些事情是你真的感兴趣的,看看是否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技能。

回答生命的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同。

如果用普世的意义感来回答,那就是人生的意义在于用自己所长服务他人。

你要找到你擅长什么?你为谁服务?以及他人能从你这里获取什么?以及你提供的东西有多与众不同?

利他实际上也是一种利我,我们都在自己、亲密的人、以及陌生人之间衡量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意义感。

大部分时候我们的生命都平平无奇,一刻又一刻地度过,一个月又一个月地度过,但如果没有这些黯淡或平凡时刻,哪里能烘托出那些高光时刻呢?

最近读了日本中村恒子的《人间值得》,她从20岁从事心理医生直到90岁高龄,每周工作6天,直到2017年8月才每周4天,如此高龄,又这么规律的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也是我期待自己的一种状态,所以带着好奇与钦佩之心读完了此书,更深刻地意识到在寻求意义的道路上忍受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人生的必修课。

1,不要停下现在的脚步。

哪怕你有再大的悲痛,只要还活着,就先好好工作和生活,就能把握转机。

当面对现实之后,你会发现只要还在维持着正常的生活,那么就不会那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不要在谷底停留太久,也无需妄自菲薄和过分自我怜悯,作为成年人,你有能力可以生存下去,并且活得很好。

如果需要帮助,就主动问问别人,

如果遇到超出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就主动拒绝或请教他人如何做,

没有冒犯到别人人身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展现真实的自己并不需要自卑,

每个人都经历过至暗时刻。

人心深处的脆弱和坚强皆有相通之处。

如果担心死亡来临,把最基本的要求告诉家人,其余的事情顺其自然就可以。

2.不要把自我价值全部建立在工作上。

工作、甚至婚姻家庭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要长期超负荷地去累垮自己。

先生存下来,然后再去思考属于自己人生价值体现的那份工作到底是什么。

3,分清自己与他人的人生,不需要追寻他人的标准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以对人生的追求不同,擅长之处也不同。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不用为自己的不同而感到懊恼。

从根本上讲,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人独自生活。

没有人100%为你提供帮助,也不会有人整天都关注你。

由于过于害怕孤独,就会迎合别人,或者对别人妥协,从而使自己痛苦不已。

因为经常与人交往,人际关系中的纠葛与不满也就不可避免。

无论如何,你都要主动思考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自己下定决心的事,首先要充分重视,这是你自己的人生。务必努力使其顺利实现。

1,面对不熟悉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让子弹飞一会,不急着下定论,采用批评性思维去思考。

2,面对信息不完整时,努力去搜集各方信息以及从不同专业或时间角度去看事情的影响从而判断。

3,不断积累财务安全,只有财务稳健才可以对抗更多特殊情况的冲击。

4,面对残酷现实,不要做埋进沙子里的鸵鸟,看清现实才是我们做出正确行动的第一步。

5,逐渐复工,如何在家也拥有好精力?从体能、情绪、注意力和意义感四个方面着手。

用中村恒子老师的话来结尾吧,“别人可能会给你各种各样的建议,其实到最后还是要靠自己。归根结底,不过是要弄清楚自己想如何生活,想做什么。”

欢迎关注,还有更多行动思考干货等着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能跟不上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