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金水河面业生产刀削黑荞面吗?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苗族丧葬习俗中的宗教信仰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苗族丧葬习俗中的宗教信仰探析》。

苗族丧葬习俗中的宗教信仰探析

——以“红河州金平县金水河乡”为例

【摘要】宗教信仰古以有之,如今信仰问题更是人们热衷于探讨和研究的话题之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它早已融入在很多民族的风俗习惯之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关联。本篇论文通过苗族的葬礼习俗来探析苗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在感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同时,也让人们明白宗教信仰的意义。 【关键词】苗族

宗教信仰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原始人类因无法对自然现象作出科学、合理地解释,于是赋予自然一种超然的力量,将自然万物神化,最初的自然崇拜便产生了。如今,宗教信仰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式也随之变化。它早已和我国的很多风俗文化融为一体,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

一、金平县苗族概况分析

金平县位于红河州南部,民族以少数民族为主,如:瑶族、苗族、哈尼族等。金水河乡位于金平县南部,苗族是当地的主要民族。“苗族自称‘蒙’,居于金平县的苗族可分为三类:黑苗、白苗和花苗。黑苗自称‘蒙博’,是指穿黑裙子的苗族。白苗自称‘蒙格勒’,是身穿白裙子的苗族。而花苗自称为‘蒙周’,指穿花裙子的苗族。”金平苗族不仅在服饰上富有特色,在语言上也别有趣味。他们称自己的儿子为“咪多”,称女儿为“咪彩”,却很少直呼汉名。

(一) 苗族的迁徙来源

史学家们普遍认为,秦汉的时候,苗族便已经生活在洞庭湖和沅江地区。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掠夺和欺压而使苗族先民向西南地区迁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分布局面。红河州地区苗族的迁入时间很难详考,金平地区的部分苗族反映他们的祖先是因为得知云南土地肥沃而从贵州等地迁来的,现已居住在此地两百多年,也有少数人说他们的祖先是从四川南部进入红河一带的。

(二) 人口及生活现状

①苗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民族之一,金平地区的苗族占全县人口的25.5﹪。金平县金水河乡因为地处山区,耕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5.4﹪,再加上山地的地形复杂,难以开垦,荒坡和荒地占了大部分。因此,可以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非常少,产量低下。地形的限制、交通的不便、民众素质的偏低等原因导致金水河乡的经济无法得以快速发展,金水河乡的人们无论是在居住环境,还是生活条件方面都令人堪忧。众所周知,金平县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近几年,政府根据当地的地形,鼓励人们种植适合山地耕种的草果、香蕉等传统产业,但经济仍未得到显著的提高。拮据的生活迫使人们放弃耕作,选择出外打工,留守在当地的多是老人和孩子。经济如此窘迫,有时连人们的基本生活都成问题,更别说教育资金的投入了。

金平苗族的孩子自小与父母用苗语进行交流,有些甚至到了入学的年龄仍无法掌握汉语。在调查期间所遇的苗族儿童基本听不懂汉语,这无疑给金平县的教育发展增添了障碍。当然,教育的落后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着脱不了的干系。

金水河乡经济的落后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的缺乏,所以,当地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都相对薄弱。虽说义务教育已在当地普及,但学生仍需一些生活费和学习的费用,对于仅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家庭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者人们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许多孩子小学毕业后便在家耕地或出外打工,有些甚至未成年就已经结婚,辍学和早婚的现象较普遍。另一方面当地的人们仍有重男轻女的意识,贫困的家庭只有男孩子有持续念书的权利,他们认为女孩子只要能识字即可。乡民们对上学也缺乏兴趣,他们认为花钱和花精力念书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所学的知识根本不能用于生产和改善家中的经济。这些原因造成了金水河乡教育的实施得不到良好的进行,所以当地的人们文化程度偏低,素质偏下。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交通的不便一方面使金水河乡的人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保留了善良、淳朴的民风。另一方面也使独特的民俗文化得到了保留。苗族人民待人热情、喜好交友又擅长歌舞,凡举办婚宴或者丧席时都必吹芦笙,必跳芦笙舞,击鼓也是他们宴席中特有的表演。因此,金水河乡苗族人 2 民的丧葬习俗很特别。

二、金平县金水河乡苗族的丧葬习俗

生与死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人生便是尝尽百味之后,最终归于尘土的过程。然而,说起死亡,许多人都不免害怕。有人甚至避讳提这两个字,而苗族却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生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以另一种方式生存。肉体虽死,灵魂犹在,人在离世以后又获得了新生。对终年受病痛煎熬的人们来讲,死亡更是一种解脱。苗族对生死的这种独特理解使他们对葬礼十分重视。

金平县金水河乡的苗族一旦有人离世,其家属都要用火药枪朝空中鸣枪三声。有书籍记载道“鸣三响火药枪意为一声告知天地,二声报告祖先,三声通知村寨里的人。”金平苗族鸣枪还有一意便是以枪声判断亲人是否真的离世,如果亲人只是昏迷,声响必能将其震醒。相反,亲人若已离世,再响亮的枪声也无济于事。

鸣枪是苗族特有的报丧方式,村子里的人们听到枪声以后,便知有人去世。当天夜晚,人们共同约着前往死者家中,慰问死者家属并商议丧事,管事人也是在当晚推选而出。丧葬管事人负责处理丧事中的大小事宜,是当事人家的得力助手。

至于远方的亲属和故交,以前是由丧家安排人去报丧,如今大都以电话告知,让他们能够及时吊唁死者。

为死者净身是葬礼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苗族人死后,孝子要打来三盆温水为死者擦洗身体。死者为男性时,由儿子为死者净身,死者为女性时则由女儿为其净身,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尊重。

净身的目的一为帮死者洗去生前的污秽;二为让死者以清洁之躯离世;三为使死者以洁净之身体面对列代祖先。

3 ②苗族死者的寿衣并不是像汉族一样去寿衣店采办。女性死者是由子女亲自为其缝制寿衣,若死者为男性便去寿衣店购买。死者不论男女皆穿本民族服饰。除此之外,男性死者需剃光头发,戴上苗族帽子,小腿上面裹上白布,脚穿特制草鞋。

当地苗族死后没有任何的陪葬品,亲属不穿孝服,不戴孝布。丧家不贴任何丧事门对,只将黄色草纸贴于大门上,作为家中有人离世的标志。

苗族家中有人病重之时,就要提前去订做棺木。为死者净身穿戴以后便举行入棺仪式。

首先按离世者年龄的多少将草钱放于棺底,然后将死者放于棺木中并盖上阴被,合上棺盖。最后将灵柩横放于堂屋中心,点上香烛,便于亲朋好友拜祭。

装棺完毕之后,要请来苗族巫师敲打棺木,边打边唱,其内容多为歌颂死者生前的功德,抒生者对死者的不舍之情。

苗族离世以后,要请指路人为其指路。指路抱着公鸡在棺木旁进行,目的是为死者指明去路。指路人要告知死者灵魂从家出去要经过哪条路,经过哪个地方,一直指路到坟前。也有一种说法是苗族为死者指路,是要让其死后能够顺利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

在苗族葬礼中丧家都要请来两位芦笙手和一位鼓手,以吹芦笙、击鼓这样的方式来送别死者,安慰亲属。大鼓一般悬挂于堂屋横梁之上,芦笙师傅绕着棺木边吹边跳,曲调哀伤悲凉。击鼓要按照节拍进行,以和芦笙,如果胡乱击鼓,就是对死者的不敬。

苗族从家中有人过世那一夜起就要每晚吹芦笙,击大鼓悼念亡魂,不得间断,直至下葬,方可停止。

苗族与汉族不同,出殡日无需请风水先生看过,而是由亲属来定。但出殡当日的属相必须与家人的生年属相相合,否则就会“冲犯”家人而招来灾祸。“黑苗一般选择清晨出殡,花苗和白苗一般是在午后或黄昏时分出殡。”

③出丧时先由村中男子将棺木抬到门外,有年长者爬于棺木之上,口中念着咒语,到了门外便用苗语大喊一声“去啦”,年长者起身跳下棺木,此时孝子从村民手中接过棺木,正式出殡。有些汉族的丧葬中不允许孝子抬棺木,通常由外人代抬,但苗族认为不抬亲人棺木为不孝,不配为人子。

苗族出殡时只要是家族中人或邻居好友都可送丧,送丧途中要撒纸钱为死者买路。女性送丧者送到半路“搭桥”(人从棺木下方钻出来)后,要立刻返回家中。

苗族有专用的家族墓地,“死好”者均可葬入家族墓地中,“死好”即指正常死亡,“凶死”者(未成年而死、死时见血、死者为孕妇、婴儿等)找一地埋葬即可,省却一切丧葬仪式。安葬结束的那天晚上,家属要将死者生前所用之物尽数烧给死者,使其死后有可用之物。

“金水河乡苗族行土葬,动手挖墓穴之时,要点香拜土地公。下葬后,不用立墓碑,但要将坟头垒出。”下葬三日内亲人要为死者送火,送饭,早晨送饭,晚上送火。第一日送火距家较近,第二日送到家与坟地的中途,第三日送至墓前。

苗族丧席分为两次。第一次于死者离世三日内举办,主要是招待奔丧者。在死者入土后的第35天举办第二次酒席,因为每七天算一个“七”,到第五个七天便是“五七”,所以当地人称第二次丧席为“做五七”。之所以“做五七”是由于苗族认为死者此时才知道自己已离世,灵魂眷恋家人和子女而不愿离去,要过了“五七”这一天才会回到阴间。因此,在这一天苗族首先要喊家族中人来赴宴,然后准备好香、酒水、糕点等祭品,再派年长者到坟前请来死者灵魂回家中与亲人聚餐,最后吃一次“离别饭”。在酒席结束之后,家中年长者又将死者灵魂送回墓地,并且要给死者烧纸钱。苗族觉得只有这样,死者才能安心离去,在阴间才有钱用。烧完纸钱,放完鞭炮之后,送魂者从墓地返回家中。至此,葬礼全部结束。

三、丧葬习俗中反映出的宗教信仰

④ 涂尔干曾说“即使是最原始,最奇特的宗教,都是基于人类的某种需要,或反映不论是社会或者个人的或生活的某个方面”。宗教来源于生活,恰是因为社会群体的需要才使其诞生。而宗教信仰是宗教的一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体现。

(一)宗教信仰及其意义 1.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的区别:

宗教信仰不等同于封建迷信,二者存在本质区别。

第一,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有大量虔诚的信徒,神圣而庄严的教条,绝不容他人侵犯。它是一种自由而理性的信仰,传递给他人的是正能量。而封建迷信,是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是利用人们的愚昧无知而骗取钱财的可耻行为。封建迷信没有专门的组织,没有可让人真诚信奉的教条,充满着随意性和荒谬性,是人们迷信鬼神的体现。

第二,任何一种正规宗教都有自己的经典著作,如基督教的《圣经》,佛教的《大藏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因此,可以把宗教信仰看做一种文化。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宗教进行文化上的交流,使世界文化更加多元化。封建迷信无任何经典著作,所谓的经书不过是在胡扯。其目的不是宣扬文化,教化人心,而是为了自身利益而麻痹人心。

第三,正确的宗教信仰对人们的行为思想起着良好的引导作用,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都说无信仰的民族是最可怕的,因为无信仰便无所畏惧,无所畏惧便无所不为。所以,宗教信仰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乃至对世界都起着巨大约束作用。

封建迷信装神弄鬼,它只是迷信职业者用于谋生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江湖骗术。轻则骗人钱财,重则蛊惑人心,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上述种种说明二者不能等同。 2.宗教信仰的意义

(1)宗教信仰可以满足人类自身的精神需要

在我看来,宗教信仰的产生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原始人类因恐惧风雨雷电,日夜更替而崇拜自然,以此来减轻内心的惶恐,以求心安。现代人因虔诚礼佛而行善事,积功德。这些虽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心中若无

⑤信仰,心灵必然空虚。因此,宗教信仰对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心理需要具有一定意义。

(2)宗教信仰可以维持社会的安定和谐

宗教信仰具有神圣性,有助于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最重要的是能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社会这一大环境充满复杂性,美丑共存。该如何淡化“丑”使之走向美,信仰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例如,佛教从来都是倡导人们要一心从善,净化人们的心灵,使之形成高尚的品格。基督教认为人们的内心应充满爱,此种爱不只是关乎自身的小爱,更是关乎他人、社会、国家的无私大爱。它要求人们要用爱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要对生命充满希望,如此,光明必将照亮黑暗。

宗教信仰的此种作用,是任何教育,任何法律都无法做到的。 (3)宗教信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有利工具

我国是一个民族非常多的国家,但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也会存在差异。所以,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必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从许多民族的风俗习惯,忌讳与崇拜物等方面便可看出此民族的宗教信仰。而不同的宗教信仰又使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所以,宗教信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有力工具。

(二)从丧葬习俗看苗族人民的宗教信仰

苗族十分重视丧葬礼仪,丧葬过程复杂而独特,透过苗族的葬礼可以看出苗族人民的宗教信仰。

自然崇拜包括很多方面,如:山崇拜、动物崇拜、土地崇拜等等。此处主要分析苗族的土地崇拜。

金水河乡的苗族在挖墓穴之前,要烧香拜祭土地公。他们认为,土地是万物之源,世间万物均靠其滋养。衣服的制作原料,粮食的栽种,水资源的获取,以及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所都离不开土地,甚至人去世以后也需要与土地融为一体。所以,苗族的人们崇拜土地,下葬和平日上坟时都会拜祭土地,这无疑是自然崇拜的一种体现。

7 苗族相信人离世以后,其灵魂将会脱离肉体而存在,回到先人的居住地。其实,相信人有灵魂,就是鬼神崇拜。

苗族死者的棺木横放于堂屋中间,这与其他民族的习俗有所不同。当地人对其有一种解释,说死者棺木横放后他的魂魄就不会归来,如果像其他民族那样竖着放,人死后其魂魄将会返回家中看望亲人。还有,苗族在下葬后,要将死者生前衣物烧给他,这样死者在阴间才有衣物可穿,若不烧,死者将会托梦于亲人讨取衣物,苗族人民因害怕离世者魂魄归来而不敢有任何的怠慢。除这些以外,苗族葬礼最独特之处便是为死者指路。苗族说只有为死者指清楚去路,他才能顺利到达自己的安息之处。不然死者将会迷路,不知去向而导致魂魄不安。

上述行为,都反映出了苗族的鬼神崇拜观念。 3.祖先崇拜

苗族认为人离世以后,肉体虽死而魂灵犹在,深信“灵魂不灭”之说。在他们看来,死者的灵魂一直与家人同在,并且保护着家族中人。因此,不论是对葬礼的重视,还是节日对祖先的拜祭,都是出于对祖先的尊敬与崇拜。可以说苗族人民的祖先崇拜是基于“灵魂不灭”的观念。

苗族丧葬中的祖先崇拜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以洁净之身归于尘土

人离世以后,要为其净身,这是许多民族的葬礼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苗族也如此,但同中有异,更显孝顺。

苗族是由孝子亲自为死者擦洗身体,目的在于洗去死者身上的污秽,让其以洁净之身入葬,而其他民族是请来专业人士为死者净身。相比之下,苗族对先祖更为尊敬与崇拜,是一个重孝的民族。

芦笙与鼓是苗族丧葬中的专用乐器,苗族用音乐来悲悼过世亲人。芦笙是苗族的传统乐器,苗族认为吹芦笙和击鼓能够减少死者的痛苦,同时也能让丧礼热闹一些从而减轻丧家的紧张与哀伤,但最重要的目的还在于向死者传达家人的不舍与哀思。

汉族请法师为亡灵超度,有些彝族以“花灯和花鼓”这样的舞蹈形式来安 8 死者亡魂,而苗族以音乐安魂,这些都表达出了他们对祖先的虔诚崇拜。

当地苗族选择土葬形式来安置亲人,表现出他们传统的“入土为安”思想。苗族认为,人离世以后,其遗体必须有依托之处。所以一定要施行土葬,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死者遗体,让他死后有所归宿。

其次,苗族有自己的家族墓地,亲属离世以后一般厚葬于家族墓地之中,而不是随意选择墓地便下葬,这些都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祖先崇拜心理。

(4)以“离别饭”安魂

苗族在“做五七”这一天要请年长者将死者灵魂请回家中,与亲人最后吃一次“离别饭”。然后又将死者灵魂送回墓地,还要烧纸钱给死者,让其在阴间有钱可用。这些无非显示出了苗族对祖先的敬重,望其灵魂得以安宁。

宗教信仰观念贯穿于整个苗族的葬礼之中,已故者安息,生者才能心安。

(三)宗教信仰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

苗族丧葬是反映苗族宗教信仰的最佳场所,宗教信仰是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各民族的世界无论在哪里都是从宗教开始的。”所以,宗教信仰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相互关联的。

苗族以吹芦笙,击大鼓这样的音乐形式来安祖先之魂,在反映祖先崇拜的同时,也是通过本民族的传统乐器来丰富和传扬民族文化。在祖先崇拜中体现出的孝道也值得人们去推崇。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向来就十分重孝,苗族对先祖的敬重无一不是重孝的表现。因此,苗族宗教信仰发扬了少数民族的孝文化,并将其世代传承,这对提醒如今的人们重视和发扬孝道具有突出意义。

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它其中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是其他文化不能替代的。纵然少数民族文化也有糟粕部分,但只要取其精华而用之,那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发展都会起到促进作用。文化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我们当仁不让。

民族不同,丧葬习俗必然存在着差异,从不同的丧葬习俗中反映出了不同

9 的宗教信仰。恰当的宗教信仰是个人的精神需要,更是民族得以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本文从苗族丧葬习俗分析苗族的宗教信仰,意在呼吁人们重视信仰,传扬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①《云南苗族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J] .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9. 6 .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本)修订编辑委员会编. 第17页。

②《逝者的庆典—云南民族丧葬》 [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8 .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编. 第25页。

③《逝者的庆典—云南民族丧葬》 [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8 .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编. 第31页。

④高发元. 《云南民族村寨调查—金平苗族》 [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 8 . 第119页。

⑤杨知勇. 《西南民族生死观》 [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2. 10 . 第192页。 杨知勇. 《西南民族生死观》 [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2. 10 . 第2页。 ⑥

[1] 刘稚,秦榕著. 《宗教与民俗》 [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12 . [2] 仇学琴,蒋文中著. 《云南民族文化探源》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 龙江莉著. 《云南苗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提要》 [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4] 《云南苗族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J] .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本)修订编辑委员会编.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9. 6 . [5] 《红河州志第一卷》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编纂委员会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4.

鲁西南地区村落丧葬习俗探析

摘 要:丧葬习俗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行为。丧葬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村落文化的展现。以鲁西南山区村落丧葬习俗为例,对传统村落的丧葬习俗作全面的论述,探析传统丧葬礼仪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鲁西南;村落;丧葬习俗;探析

丧葬习俗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行为[1]。它是社会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村落文化的重要内容。丧葬习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特定区域的文化特质,本文拟以肥城的某个村落为研究对象,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做出自己的一点结论。

肥城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泰安市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泰安市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全境南北最长48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日照时数为2 607小时,年平均气温12.9℃,无霜期200天左右。平均降雨量659毫米。境内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中部隆起地带为丘陵山地,北部是康汇平原,南部是汶阳平原。自然形成了平原、山地、丘陵等多种地貌形态。肥城1992年撤县建市,总面积1 277.3平方公里,辖11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05个村(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98.58万人。

丧葬礼俗发端于原始社会,历经周秦礼制规范、儒释哲学与民俗地融入,在中国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了一种信仰体系、一种信仰文化[2]。《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人们把死后的葬礼看得十分重要。肥城传统村落的村民遇到亲人去世的“白事”时,一般都要为亡者举行纷繁复杂的丧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入殓穿衣。在人的弥留之际,儿孙应守候在他的身边为他送终,这表示死者是有福气的。老人临危,将其移至明间,安置在放好的床上或席上,以免把魂隔在屋里。一旦咽气,就由近亲同辈为其穿上准备好的“送终衣”。人之将死,他们很讲究这些衣服是否合体。前几年,有个姓于的老太太已到弥留之际,用含糊不清的言语向她的儿媳要寿衣来看,儿媳不给她看,老太太一口气没上来,大家以为她已逝去,着手给她穿衣服,但见老太太又睁开眼,手里扯着衣袖说衣服不合适,随即咽气。这大概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的重视,要穿得体体面面地离开人世,前往另一个未知世界。穿好衣物之后,以火纸掩面,白布盖身,然后烧“倒头纸”,以示“赴阴”。此时家人放声痛哭,哀悼亡者。

2.报丧。人死后,儿子到本族长辈及外祖母门上磕头,是谓“跪门”,以求帮助料理丧事。一般村子里有专门的治丧小组,治丧小组的头人会与丧主商议须报丧的亲戚朋友等,报丧人前去丧主的亲友家报丧并告知发丧的日期。自人死之日算起,第三天是正式的发丧日期。凡与死者或死者家人有关系的亲戚都会前来吊唁。发丧日期不能更改,亲戚必须按期参加丧礼。死者女儿家要最先通知,女儿要哭至娘家“讨服”。

3.火化。人死之后,穿好寿衣,就要立即火化。若故者为女性,要等娘家人来“验尸”后才能去火化,为避免过度伤心,死者的近亲一般不去火葬场。火化回来,死者的儿女跪迎骨灰,将骨灰盒放置在灵堂之上,烧纸进香,直到发丧期间,儿子寸步不离地守着,焚香不断。

4.开丧。早晨八点,随着哀乐响起,丧礼正式开始。子女要为死者戴孝。孝子须戴“孝帽”,白布束腰,趿拉着覆着白布的鞋,手执缠有白纸条的木棍,即“哀杖”。孝子弯腰垂首,以示哀痛。女儿、儿媳扎白布头巾,是谓“塔头”。吊唁的宾客到来后,由死者的儿女、孙儿辈组成的孝子队要出门叩头迎接,男宾客到灵前叩头作揖,女宾客象征性地哭两声,而后到一旁歇息。男女宾客吊孝时,孝子们也要哭灵。亲友吊丧要付礼钱或送青纱幛、花圈。同村的人一般要付“人情”钱,以示帮忙。女儿家除了办鸡、鱼、肉“三牲祭”之外还要支付一笔礼钱,用以办丧事之用。在出殡之前,会先在院子里举行祭奠仪式。放一张太师椅,置死者骨灰盒与灵位,焚香烧纸,然后按远近亲疏的原则,宾客一一上前作揖叩拜,以示对死者的追思。

5.出殡。死者的长子扛着灵幡走在前面,在家门口围成一圈,中间是火盆,围着火盆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后,长子摔碎一个瓦盆,俗称“摔老盆”,表示死者永远走出了这个家庭。送葬队伍由四部分组成,走在最前面的人抬着太师椅,椅子中间放着骨灰盒,接着是抬轿子、拿纸牛马的人(亲者逝去,子女为其扎“摇钱树”、“金童、玉女”、“纸轿”、“车马”、“房子”等。送殡至墓地时在坟前焚烧,以祈故人在阴间不吃苦受穷)。第二部分是孝子队,第三部分是花圈队,最后是送行的亲友队和一些看丧礼的围观人员。送葬的行程行至一半,队伍停下来,在此逗留片刻,是谓“送盘缠”,烧掉一件死者的衣服、一沓黄纸钱,纸轿子、牛马和一两个花圈后继续行进。到达埋葬的墓地,再行送别礼,太师椅上骨灰盒前,孝子孝女分列两旁,孝子俯首呜咽,孝女无所顾忌地大哭。中间的部分是供亲友行礼磕头的地方。礼毕后,开始埋葬骨灰盒,最后修成一座坟茔,坟头压上新的黄纸,灵幡插在坟上,至此丧礼结束。

七、百日、周年祭。在这些特殊的日子,亲人均带供品到坟前祭奠。按照本地风俗,丧礼后三天是所谓的“五七”,亲友再次前来吊唁,这次的规模比发丧当天要小很多,只在中午前去坟前烧纸叩头即可。三月之后是“三七”,这次仅由死者的儿女孙辈前来烧纸吊唁。之后的三年里,每逢清明节、阴历十月一日的“鬼节”这两天,儿女都要到坟前为亡父亡母烧纸钱,一次都不可缺,否则不吉利。

三、丧葬习俗反映出的村落文化

丧葬习俗是一个地区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地区的文化特点,通过对鲁西南地区丧礼活动的描述,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认识:

苗族丧葬文化,爱与团结的碰撞

姓名:吴小丽 学号: 班级:12级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贵州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其中贵州最多,遍布全省的各州县市。占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松桃苗族自治县就占很大的比例,也最集中,并且松桃又是以苗族为主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97%,其余分布在毕节、铜

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

苗族有苗族自己的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松桃苗族的风俗习惯具有本民族的特色,特别是丧葬文化,整个丧葬过程十分复杂,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丧葬习俗发展的过程中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松桃苗族丧葬习俗入手,对丧葬的过程、发展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做简要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贵州苗族丧葬习俗

一. 苗族的丧葬过程 1.临终尽孝

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以苗族为主的农村地区。大多是以氏族为单位的聚居。在贵州松桃也是如此,长期发展下来,家族就变得越来越大,成员也就越来越多,自然而然的血缘关系也就越来越淡。尽管如此,但在家族里面依然存在着因“爱”而“团结”的形态。农村地区的人民大多朴实善良、爱好和谐、团结友爱、尊重生命,对祖先、长辈总是很尊敬,尤为重视“孝”,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这一优良品德在丧葬文化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青壮年都选择去外地打工,因此也就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子女都很少能陪伴在身边。但是,不管子女多忙,不管子女身在何方。在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作为子女的都要赶回来尽孝,女儿在这时候就要为老人准备好寿衣、寿鞋、寿帽(都是苗族特有的刺绣服饰),儿子则要请村上的中年人帮忙把早已经准备好的棺材从房梁上放下来,用黑漆把棺材刷好。并且都要在老人的病床前陪伴老人,照料老人的日常起居,不管多脏,子女都不能有一句怨言。同村的人们也会主动陪着主人家守候老人,以防老人突然去世却没有人知道。在老人临终之时,思想是一片混乱的,行为可能就如三岁小孩并且异常啰嗦,子女这时候就要十分耐心的陪着老人,仔细聆听老人的临终遗言,为老人尽最后的一份孝心。

在松桃苗族地区,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就要把老人从床上移到偏房,并在偏房的地上铺一个地铺,让老人睡在地铺上,寓意是在老人最后的时候,接一下地气,与地神打个招呼,以便入土的时候能得到地神的庇护。而且在老人临终的时候,如果子女还没有回来,家里的其他人就会一直提醒老人,让他清醒,一定要等子女回来。子女若是在老人断气的时候还没有回到老人身边,即使老人已经咽气,但是他的眼睛还是睁开的。直到子女回来用手让他闭眼。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在老人咽气的时候,子女们就会放声大哭,但是眼泪绝对不能滴在逝者的身上,意思是不能让逝者带着尘世的痛苦离开。一致于他的灵魂不愿离开,始终在家里徘徊,不能轮回。并且要马上在逝者的脚边烧纸钱,意思是送他上路。在老人辞世的第一时间,主人家就要跑到屋外放一串鞭炮,村里人听到鞭炮声和哭声就知道有人去世了,就会自发的来到主人家帮忙,而且是有丧事的主人家是不能进家门请人帮忙的。

在哭了一阵之后,子女就要马上为老人进行简单的梳洗,用从水井里面取回来的干净水为老人擦洗身子,还要检查老人有没有下身是否有屎排出,如果有家里人就会十分高兴,意思是老人为后代留下了金银珠宝。擦洗完了之后就要为逝者穿上衣服,并且是里三层外三层。一切都弄好了之后就把逝者搬进棺材里面(棺材都要放在堂屋,用两根长凳架在下面,头朝里脚朝外),并且要在他的嘴里放一个银饰或者朱砂,以防他到阴曹地府后告状,弄得人间不得安宁。之后还要把他的左手手心朝上,并且在手心里放一沓冥纸,意思是给他一个碗。右手手背朝上,手里放两根香,意为拿筷子。最后盖棺,盖好棺材后要在棺材下面放一个煤油灯,名为长明灯,要有专人看护,不能让灯熄灭,意为为逝者照亮轮回的路。

在入殓好之后,主人家就会叫人帮忙去报丧,报丧又分亲疏关系,一般是逝者的兄弟姐妹要第一个通知,其次才是关系稍微有点远的。告诉他们哪天来吊丧。另外主人家还会安排另一个人去请道士和先生,先生就负责算时间,看哪天适合下葬,尸体要停放几天才能出殡。并且还要为逝者找好墓穴,让主人家提前去墓地挖一个浅坑。道士来了之后就会在棺材的两边放两条长凳,棺材的前面放一张高脚桌,在高脚桌和棺材之间放一块长木板,在木板上挂观音像和挽联。在屋子外面搭一个大棚,用三张凳子摆成三角形的样子(两张在下面,另外一张放在那两张凳子上),一共摆

六、七个,并且在三张凳子上都要放一碗米,两根燃着的香和一个纸做的牌位。意思是请天上的神吃饭。在棺材的两侧也要摆上许多碗,在碗里放上米,把燃着的香插在碗里。而且要安排村里辈分比较老的老人随时加香和烧纸钱。如果尸体在家里停放一段时间,村里的人都会自发的和主人家一起守丧,白天晚上都有人守。

在上山下葬的前一天,主人家的亲戚全部都会来吊丧。辈分比逝者小的且相对较亲的,就会从大门口一直哭到棺材前,在棺材的两侧继续哭(千万不能在摆放逝者头部的地方哭,苗族是很忌讳的),诉说着对逝者的思念和不舍。这时候逝者的女儿就会出来陪着一起哭,哭了一会后,老人的儿媳和村里的相亲们就会来劝。到了晚上,道士就会为逝者念经,做法事,敲锣打鼓,一个主法师和一个副法师就对着棺材念经,孝子孝孙就拿这一根香站在堂屋外面,跟着法师对逝者进行跪拜。道士一念就要念一个通宵,逝者的子女、女婿都要陪伴道士到通宵。逝者的儿子拿着牌位,女婿拿着招魂幡,其他人拿着香,跟在道士后面围着棺材转(苗语叫做“打绕棺”),其中道士还会围着棺材表演(苗族叫“串绕花”),随后会有两个道士在棺材前面表演摔跤(苗语叫“甩抱腰”),接着会有一个道士拿一个两头都是火的竹竿进行表演。最后是逝者的女婿跪在棺材前面的桌子前,头低到地上,道士念着逝者的名字,拿着一个之人,从他背上过,俗称带逝者过奈何桥。敲锣打鼓要一直进行到凌晨。

吊丧的第二天早上,要赶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就把棺材移出堂屋放在大棚里面,等着村里的青壮年来帮忙抬棺材。大概六七点钟的时候,大家都来齐了,就用几根棕绳把大杠和棺材固定好,在棺材两头捆绑两根子杠。等着法师发丧。这时候孝女孝孙就要戴着长帕跪在事先准备好的草垛上,法师发丧了之后,专门负责放鞭炮的人就开始放鞭炮,孝女孝孙则要先几步走在队伍的前面,走一段距离就要背对着队伍的方向跪下,意为等待老人,这也是对长辈尊重的一种体现。

到了墓地后,法师开始念经,子女就跪在前面背对着棺材(逝者的脚部位置)哭,法师念完经后就开始撒“富贵米”,孝女孝孙就用衣服接住,然后就回家,并且不能回头,在回家的途中可以捡一些柴,意为“捡财”,回到家的外面有一盆用水和桃树枝泡着的米,所以送逝者上山的人都要拿一点米,吹到地上。才能进屋,进屋后把米倒进祖先的神龛里,把柴放在用来烧火的土坑里。法师和其他人安置好棺材后会对棺材进行简单的掩埋,吃过早饭后,村里的人就会和主人家一起去把坟垒好。这场丧事就告一段落了。

三、苗族为何如此重视丧葬习俗

人有生就会有死,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死亡,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把它看作悲惨可怕的事情。但是在苗族人的世界里,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并不可怕,因为他们认为生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在这个开始里,他们可以重新开始,可以有新的生活。他们还认为每个人都有灵魂,而且灵魂是永恒存在的。“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是他们根深蒂固的心理观念。他们认为死亡是另一种生命存在方式的转换,对于寿终正寝的老人,他们认为这是一件喜事,一方面是让老人摆脱了尘世的苦难,另一方面是老人的逝世符合生殖繁衍的规律,减去了负担。正是对生死的独特认识,促使苗族十分重视丧葬习俗。

四、苗族丧葬习俗的意义

1、丧葬活动为人们学习和交流苗族民间传统文化提供了机会。从丧葬习俗中,人们可以看到苗族人们对生死的认识和理解,丧葬活动中的敲锣打鼓、做法事、念经文等等,向人们展示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并使其得到传播和发展。促进了苗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对于后代继承苗族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丧葬活动是教育后代,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家族内聚力的重要机会。苗族通过丧葬的仪式,教育后代要尊老爱幼,多做善事,孝敬老人。这对不懂得孝敬父母的子女起到一个教育的作用。在丧葬活动过程中,即使是与逝者有过过节,甚至是深仇大恨的人,都会放下仇恨,不计前嫌的来帮忙张罗丧事,在这一过程中,心结也就自然解开了,邻里关系也就会更和谐,人们也就会更团结。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1.丧葬仪式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整个丧葬仪式都是对灵魂和鬼神的宣扬,认为鬼神能给我们带来福祉,也能带来灾难。具有典型的天人崇拜和自然崇拜,这与我们现代社会要求的科学发展是相悖的,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不利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2.丧葬活动花销大,会造成家庭沉重负担。丧葬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不管是请法师,还是日常开销和请酒,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家庭富裕的来说,压力不是很大,但是对于相对比较贫穷的家庭来说,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办丧葬,就会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 3.丧葬活动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劳动。在丧葬期间,村里的人都要来帮忙,就不能干农活,如果是在农忙时期,就会影响人们正常的播种、收割劳动,使农民的收入受到影响。而有丧事的人家,根本就不能进行劳作。要一直忙到丧葬活动结束之后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劳作。

论蒙古族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习俗

蒙古民族以肉与奶食为主,由牧转农以后,奶肉少了,逐渐以杂粮蔬菜为主要食品,但又与汉民不尽相同,早点一般以奶茶冲泡炒米,无奶时,以清茶代替奶茶,由牛奶或羊奶加砖茶、食盐煮熬而成。炒米是用糜子经旺火烧熟,脱皮而成,酥脆可口。冬天,多用自制奶皮佐食。还自制馒头、馓子当作点心佐茶食。午、晚餐则以五谷杂粮为主,有白面、莜面、荞面、谷米等,做法与汉族不同,常用奶水和面,煮面条加干酪粉,炖肉煮面,全羊汤面等。羊肉、牛肉是蒙古族喜爱的食品,用烤全羊、手扒肉作为节日或请客时的主要食品。

蒙古族喜欢喝酒,起先喝奶酒,后来才改用白酒和黄酒,土默特蒙古族喜欢自酿黄酒,用黍米加面发酵而成,色呈淡黄,性较温和,味道甘醇,男女都喜,长幼适宜,此外,又以酒制头脑,做法是在酒和酒糟中放一块肥羊肉,煮熟后趁热吃,酒有肉味,肉有酒香,互相渗透,醇美异常,冬晨饮之,舒筋活血,既饱且暖。

游牧时期,蒙古族为游牧方便而住蒙古包,定居后,改住平房,蒙语谓之板升,土默特地区的房顶一般呈一面坡形,门向南开,在院子大门口或其他角落树一高杆,杆上挂小旗或缀以牛毛或置小斗,有长绳随杆而挂。逢年过节,主人为之点灯燃香,人称为吗尼杆子,院后一般都设后库伦,用来圈牛、羊,这是蒙古族院落的重要标志。

蒙古族所过节日,与汉族所过节日大同小异,主要有大年、正月十

二、清明、端午、中秋、腊

八、祭灶等,此外还有庙会和家祭这些节日的纪念与庆祝,充分显示出这一地区蒙古族从游牧生涯过渡到定居农耕生活,从淳朴的牧歌境地到多种文化形式的转化。

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会被人耻笑,这个谚语生动地说明了蒙古族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礼貌的民族。

蒙古族热情、豪放的性格也表现在待客上,不论是老朋友来访还是第一次登门的陌生人,主人总是为来客熬制奶茶,摆上自制的炒米、黄油以及各种奶制品。遇到吃饭,则要把家里最好的食品拿出来款待客人,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羊肉是招待客人的主要食品,酒则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饮食,他们把酒看作是食品的精华,敬酒是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谊的民歌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酒足饱,主人格外高兴,认为够朋友。客人告别时,常常举家相送,口称:巴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相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蒙古族礼节大体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等四种。

哈达是藏语的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示敬意和祝贺。哈达有布做的,也有绸或帛做的,颜色多是白色,也有黄色、灰蓝色的。有的很长,有的却短,长哈达通常献给最尊贵的来宾和佛,献哈达时须用两手捧着,身体微躬,接受的人也是同样的姿态。

递鼻烟壶是蒙古族古老的习俗,也是最普通的相见礼,表示敬意和友好,蒙民常以有一个漂亮的鼻烟壶而自豪,鼻烟壶的花式很多,小巧玲珑,约一立方寸大小,上面刻画许多图案,壶的质料不同,贵重的有用玛瑙、翡翠、琥珀、美玉制成;也有有金银、铜等金属制成的,有的则用玻璃小瓶。壶内装有带香料的烟末,嗅一下可以提神,通常装在一个小绸缎袋子里,袋子外也绣着美丽的图案,经常佩在腰间,同辈之间以互换鼻烟壶作为打招呼方式,右手递壶,然后倒出一点烟末来,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毕再换回,若长辈与下辈相见,下辈则要跪一足,用双手接递。后来鼻烟壶又多为烟袋所代替,相互装烟也逐级成为见面的一大礼节,客人来后取出烟袋说:塔玛各塔塔(请吸烟),主人接过烟袋边答应边用自己荷包中的烟,装入客人的烟袋,点火后用布擦烟嘴,双手或右手递给客人,客人也同样取主人的烟袋装自己的烟,点火后送给主人。这个礼节不分男女老少贵贱都是如此,新媳妇入门,为翁姑装烟也是拜见的礼仪之一。乡间情侣女方也常赠送自制的烟荷包给男方作为爱的表示。

蒙古族的请安礼节与满族相似。见到长辈要请安问候,如骑在马上要先下马,坐在车上要先下车,以示尊敬。男了请安右腿退后半步,曲右膝,左臂下垂,右臂前出下垂;女子则两腿并拢,双手向下附膝,曲双膝,并用蒙语问候。走路、上车、进门、入座、喝茶、吃饭、饮酒一定要让老人或长辈领先,在老人或长辈面前年轻人都说话和气,恭恭敬敬。蒙古族重视文化,念书的人很多,他们热爱文化科学知识,历来对老师很尊重,见到巴格西(老师),就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好,常把教师当作贵宾款待,此风至今不改。

二、蒙古族宗教信仰习俗

萨满教是早期蒙古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是原始宗教的一种晚期形式。它由满洲通古斯语族各部落的巫师称为萨满而得名。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特点,是古代亚洲草原大部分游牧民族都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教的思想核心是天父地母、万物有灵。蒙古萨满教的最高神明是长生天,具有主宰世间万物的神秘力量。在经过原始社会、阶级社会等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长生天从原本的自然崇拜属性逐渐演化称为集自然、宗教、阶级、政治、哲学意义为一体的复合概念,在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蒙古族萨满教认为,宇宙存在三界,上界为天界,是各路神仙居住的地方,上界又划分许多层次,诸如9天、33天乃至99天之类;中界为人界,是人类和各种动植物共同生息的地方;下界则为阴界,是各种妖魔鬼怪栖息的地方。下界也划分为很多层次。萨满巫师闯九道关,蹬刀梯、穿火池、踏犁铧、吞针包等等,就是象征上升九重天,下入阴间地狱。九道关是蒙古萨满教的考核仪式。萨满学徒期满后,必须参加隆重的仪式,接受严格的考核。在诸多的考核项目中,就有闯九道关的项目。其内容主要是上刀梯、穿火池、踏犁铧、吞针包等。经过考核合格者,即可获得萨满巫师的称号。进行考核时,当地一些有名望的萨满巫师,应邀参加仪式,作为见证人。届时,众多萨满巫师及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自愿参加或观看这一神奇的仪式。

元代在蒙古贵族之间盛行红教。红教是西藏喇嘛教中宁玛、萨迦、本布、噶举等教派的统称。16世纪下半叶,喇嘛教传入呼和浩特地区。当时,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开始信奉黄教教义,并在兴建呼和浩特时建造喇嘛召庙。阿拉坦汗的继承者僧格杜陵汗邀请**三世来呼和浩特传教,并转世在阿拉坦汗家族中,从此喇嘛教在呼和浩特地区盛行起来。

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派,由宗咯巴所创,由于穿戴黄衣黄帽,也被称作黄教。喇嘛是藏语上人、师傅、无上的意思。明清两代喇嘛教在呼和浩特以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的召城而著称。出名的有大召、小召、席力图召、乌素图召、喇嘛洞召等,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所谓归绥名胜,召庙第一,即主其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重要的召庙已作为文物古迹得到重点保护,以供游客观览。

宗教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既是一种创造又是一种适应,它由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又是对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资料的一种适应,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尝试和结果。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原始宗教信仰对蒙古民族先民的生存欲望,对于他们同自然界作斗争也不可避免起到了一定的精神鼓舞作用,萨满教和藏传佛教也在蒙古族发展道路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管怎样,它们都是蒙古族历史发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姑86周岁寿终正寝,作为她的侄子,我们参加了她老人家的葬礼,亲身感受到了沂蒙山丧葬文化的全过程,应该说,我们这个地方的丧葬习俗还是比较简单和文明的。我曾在浙江的萧山、宁波、温州等地亲眼目睹过豪华乐队参与的送葬场面,也曾目睹过山西平遥地区隆重的送葬队伍。这些地区的丧葬习俗不仅隆重、繁琐、场面宏大,花费高昂,远远超出了哀悼的意义,甚至成为炫耀家族财富和地位的机会。而沂蒙地区的丧葬习俗虽然掺杂了些许迷信的成分,但不乏文化的情调,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不信,让我与您细细说来:

1、寿终正寝,告别,停丧:一旦老人进入弥留之际,需将其移到正屋明间的临时床上,然后火速告知最亲近的儿女孙辈们回家来,看上最后一眼,即告别。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 待老人真正咽气后,要趁身体尚热给死者沐浴更衣,边穿边呼唤亲人穿衣、伸手、登鞋……并用手将死者眼闭上,嘴合拢,谓“整容”。然后将其抬于灵床上,灵床用两条长凳上横门板而成,逝者仰面朝天,身体上盖上白纸。 找中间有方孔的古铜钱,用红线穿其孔,打结,塞人死者口中,再把丝线系在死者两耳上,此所谓“噙口钱”。烙薄饼,分3-5个一组,连同部分麸皮,分别装入死者两袖内,用生麻绑住,传说这些麸皮、薄饼是专供死者灵魂过蚂蚁山而准备,不然会多受折磨。死者多放在门板上,面盖白布,枕头事先用麦秸装好,刺有雄鸡图案的“长鸣鸡枕”,枕边放谷草,谓“招魂草”,草边放白纸剪成的“招魂幡”,之后烧纸焚香,家属号啕大哭。 门前插白幡,以示乡邻。逝世后,一般都要停尸1-2天,等完成以下程序后再埋葬。停丧缘由,一是为亲人吊丧,瞻仰遗容,二是农家认为,阴司“小鬼”往往有“误拿”,停丧1-2日,如“小鬼”误拿,死者灵魂或会被放回。

2、报丧:报丧是人死后的第一个仪式,由司仪(主持人)安排三服以内的晚辈或同辈,通过各种方式把老人逝世的消息告诉所有的亲友和村人。收到报丧通知的人只要方便就会赶来。报丧也称“通丧”,孝子遣人持孝布向亲友们报告死讯、死因及葬期,出门在外的子女及亲友要及时奔丧,吊丧,问明死因,灵前跪叩,出嫁的女儿要一路哭着而来,近门前时,在家的女儿和媳妇要出门迎哭,见面后抱头痛哭,引致灵前一同嚎哭。

3、吊唁、哭悼:前来吊丧之人,需戴孝哭丧,孝服一般由主家提供。亲友来吊,孝子迎接,陪同哭悼,谓“陪孝”。男子吊丧,先叩拜作揖,跪伏叩头,连哭三声,没有词;妇女哭丧,涕泪交流,嚎啕大哭,有调有词,谓“嚎丧”。该哭的人不哭,被认为不知礼,不孝顺。所有客人来吊,孝子孝女们要陪着痛哭,但客人行礼时不许哭。 亲友奔丧,要携礼吊丧,叫“上祭”。分两步:送葬时,只需带烧纸、香箔、蜡烛即可;第二步是上五七坟时,礼品要重,有:点心、油果、白面馍馍、寿桃之类,现在用现金、挽联、花圈等,并在其上书祭者的姓名。

4、哭丧(泼汤):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5-7次。在村前或村头田地里树立一个灵牌,由泼汤的人引领挑着米汤罐子到田地牌位前烧纸、浇汤,晚辈们跟在队伍后面嚎啕并跪拜,目的是送老人升天后顺利进入,用迷魂汤堵住鬼神的嘴巴。最后一次泼汤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隆重的,所有的晚辈和兄弟姐妹小者都要跟随泼汤,队伍长达数百米。

5、守灵:老人亡故后,孝子孝女端坐或蹲在地上,不能坐凳子及高处,日夜不离亡者,谓“守灵”。死者头前置一盏用麻油或棉籽油作燃料的油灯,为“长明灯”,还放有祭果、薄饼及一个瓦盆(俗称“老盆”),“老盆”底部要钻眼,有几个儿女钻几个眼,顺序由长到幼。孝子们不断在“老盆”里焚香烧纸。老盆旁放一只碗,俗称“遗饭碗”。孝子用餐务必先向“遗饭碗”里盛添少许,出丧时置篮内,放坟头上。灵堂地面上撒着麦洋等,守灵期间儿女们不能吃荤的食物,只能吃馒头豆腐之类的素食。

6、入殓:入殓有“大殓”和“小殓”之分。小殓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入殓又称“殓棺”或“合棺”,也即将死者装入棺材,是送葬前的最重要的一个仪式。其过程是:先将棺底用石灰铺上薄薄一层,按死者的年龄向棺底抛撒钱币(古币或现在的硬币,也可是类似古币形状的纸钱)。再将五谷(麦、谷、豆、黍、芝麻)撒人棺中,孝男孝女取净棉絮蘸水为死者擦洗面部,谓“净面”。之后缓慢将逝者置人棺中,儿女们环绕着棺材看上最后一眼,嚎啕大哭方止。 入殓时有属相犯忌之说,某些属相的人不能在那一刻面见。

7、出丧、指路、摔老盆:出丧是殡葬仪式中最隆重的一环。午饭后,主持人呵声震天,乡邻抬棺出正屋门,称“起灵”,送殡亲友汇齐,哭声连成一片。孝子持引魂幡,披麻戴孝,按长幼罗列,用白布拉灵,其他亲眷、亲友依次按辈份,亲疏排列于后。 此时,主持人持一柳木棍子,送交长子手中,长子站在凳子上面朝西方,一边手指西方,一边说“爹啊(娘啊),西方大路去吧!”,连说两三声后昏厥,由主事者搀扶。 送葬队伍出发前,主事者将老盆用力在馆前摔破,挎蓝(内放遗饭碗)小孩在前引路,吹歌班及旗牌执事随后,男眷步行在灵柩前,女眷在灵后或骑马或坐车,浩浩荡荡,绕街出村。

8、下葬: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至墓地后(女眷一般不到墓地)将棺木置入墓穴,唤死者儿女调正向口(棺材大头所向位置),放“长明灯”于棺前,棺上放“阴阳瓦”(瓦上写死者姓名,字、生卒年月),孝子绕墓穴分左右各转3圈,向墓穴扔土,烧“回头纸”,向乡邻亲朋叩首感谢。 亲人散开后,要将孝服迅速脱掉回家。由乡邻将死者掩埋,堆起坟头,出丧结束。

9、送纸马,送盘传:殓棺结束,掩埋过后,夜深人静之时,孝男孝女们要持纸扎的“送魂马”和“牵马童子”等至村外,纸扎的动物们面向西方,人前放一个桌子,由主持人喝令儿女晚辈们逐一祭奠叩拜后,主持人开始念念送行词:一里路,一炉香,一盏明灯照西方,西方大路明黄辉,我将亡人免一罪,杨柳枝,顺水漂,我送亡人第一程,直至9——18程。 最后将其焚化,汹汹大火中,儿女们边哭并默念“亲人走哇”“亲人走哇”,此俗称“送魂”,好让长辈顺利升天。

10、护坟: 埋葬后的前几天里,由孝子们亲赴林地(墓地)看护坟墓,叫守坟或护坟。一般要带上豆秸和高粱桔、黄草等,点燃,燃烧有声响,把逝者的衣服等一同点燃。

11、圆坟:自古中国丧葬习俗中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逝者逝世3天后,由儿女们到墓地为父母圆坟。摆上供品、祭奠完后,开始环绕坟头上香(插香),然后是踩院子(画阴宅宅基)等程式。(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12、烧七及五七: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目前往往将做七改变为三次,即:一七(被三天圆坟所代替)、三

七、五七(现在只烧单数,曰烧大七)。按丧事习俗,烧一

七、五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烧五盆纸花)。其中,五七活动是最隆重的,所有亲友们要随礼,用纸扎的各种现代化家具和设施齐全,鲜花、花圈等,一同送至墓地前,将随葬品燃烧后,最隆重的哀悼才算结束。

13、丧服: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孝子要穿孝帽、孝衣。孝布分“大孝”、“小孝”、“花花孝”。死者的儿女和妹妹要破“大孝”(约两丈白布)。侄儿、侄女为“小孝”(约6尺白布),其余为花花孝(约一尺白布),系带白头绳。孝子贤孙所穿孝服,有孝帽子,白腰带。不锁边,没有扣子,制作粗糙。孝子腰系麻丝,拖拉着鞋子,谓“披麻戴孝”。孝子的手中还要持有一根柳木棍子,棍子上用白纸包裹。

14、守孝禁忌:老人亡故后,谓“孝子帽压住了头”,从掩埋至“七满”(即七七四十九天),孝子、孝女或穿孝衣或臂戴黑纱,不理发刮须,每隔七天,带鞭炮、纸箔。香、烛、馒头,到坟前祭典,谓“烧尽七纸”。守孝当年,春节不贴红对联,元宵节不挂彩灯。

15、烧百天(百日祭)、烧周年(周年祭)、烧三周年:人死到阴曹地府后,共有十位王官(阴府之检察官)和四位审判官,其职是将亡者提询,以生前所作所为:善善、恶恶,加以侦讯。共有十位王官,掌理十殿。首先要过前七殿: 第一殿秦广明王 第二殿楚江明王 第三殿宋帝明王 第四殿伍官明王 第五殿阎罗帝君 第六殿卞城明王 第七殿泰山明王 儿女烧七,希望父母在阴间能安然舒适,过王顺利。做七拜明王,查其生前“善悪”的行迹, 四十九天后移送阴曹法,经四审,每十日为一旬,调审一次: 一审,(头旬,第五十九天)崔氏判官; 二审,(二旬,第六十九天)李氏判官; 三审,(三旬,第七十九天)韩氏判官; 四审,(四旬,八十九天) 杨氏判官; 再过一旬就是九十九天烧百天(叫做短百天,长周年),再拜 第八殿平政明王、烧一周年拜, 第九殿都市明王、烧三周年拜, 转轮明王后、决定如何投生,转入来世,方真正可以长眠于地下了。 【附】:不同的丧葬方式: 土葬,用棺材盛尸,掘土为墓,埋棺其中,堆坟立碑。殡葬仪式繁杂,规模盛大,并有浓厚迷信色彩。丧葬仪式 天葬:天葬是藏族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天葬师把尸体背朝着天,折断四肢,在尸体中央和两肩用力撕开皮肤露出肌肉,然后退开,苍鹰铺天盖地而下竞争啄食。天葬台上剩下骷髅时天葬师用石头将骷髅敲成骨酱揉成一团,秃鹫再次铺天盖地而下,食尽散去,周围的人开始长跪顶礼。有的天葬是“要把死者放在鸟兽出没的山顶上,让噬鸟喙”。 水葬:在世界上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方式:1.漂尸式;2.投河式;3.撒灰式。漂尸式:即将死尸置于专门制作的死亡船上,放入江河湖海,任其自然漂流。漂向哪里,哪里便是死者的美好归宿。投河式:即将死尸背到河边肢解后,投入河中,或将尸体用布匹包捆后,坠上大石块抛到河中,以供奉河神。撒灰式:即将火化后的骨灰撒入江河湖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沙河荞麦挂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