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酱豆什么季节先炒后煮?

1、食材:黄豆500克,水适量,小麦面粉少量,盐适量。

2、黄豆挑拣掉坏掉的,清水搓洗干净。

3、用冷水泡至粒粒饱满,泡了一夜。

4、煮熟豆子,要熟透,手轻轻一捏就碎,但豆子是完整的。

5、沥干水份,要沥的干一点,干到手抓一把不会有水黏在手上,我用风扇吹干的。

6、撒上面粉搅拌,让每一颗豆子都均匀的包裹上面粉,就可以了,不用多。

7、均匀的平铺在簸箕里厚度3-5厘米。

8、用棉布上下包裹起来,豆子不要暴露在外面,用夹子一圈夹紧,放在阴暗有点潮湿的地方,底部架空。

9、接下来就是等待发霉了,大概要5天左右的时间,期间用手试布表面升温,说明在发酵了,不要打开看,豆子暴露在外面会着凉,且接触外面的空气会长出不好的黑菌。

10、摸上去降温了就是好了,夏季3-5天左右,根据季节时间会有不同,第3天的时候可以打开一角偷偷的看一下,黄黄的霉是最好的,其次是白色,黑色霉菌就不能要了。

11、放入无油无生水的容器,加入冷的盐开水,盐的用量比炒菜的要多一些,注意晒过的豆曲和盐开水都要等放凉了再操作,不然会酸掉。

12、太阳下暴晒,每天等放凉了再搅拌,热的搅拌会变酸。晒至少半个月,变糊糊状态就晒好了。晒好后表面倒上香油,密封冰箱保存,吃的时候拿出来,炒菜可以代替酱油。

  小时候,各家各户的屋檐下都摆放着两样重要的器皿:一口是装满咸菜的水缸,一只是装满酱豆的坛子。咸菜和酱豆这两样“常年菜”,伴我走过了蔬菜奇缺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也许是习惯使然,一直到现在,我对酱豆都是情有独钟。  

  盛夏三伏,是酿制酱豆的最佳时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母亲总是将黄豆进行精挑细选,然后放到地锅里或炒或煮,制作好酱豆的最初原料。对这些熟黄豆,还要均匀地拌上白面,放到阴凉处进行初步发酵。等到那些熟黄豆浑身长满黄色的绒毛以后,再放到太阳底下进行晾晒。经过这些程序以后,就可以等着装坛发酵了。  

  酿制酱豆的另一种重要原料就是西瓜,出于节俭的原因,母亲总是等到西瓜最便宜的时候才开始大量酿制酱豆。但在这之前,总在一只小罐子里提前进行酿制,这可不是什么实验,而是为了满足我们能早日吃上新鲜酱豆的愿望。在正式酿制酱豆的时候,母亲总是拿出一杆老木秤,按照比例称好黄豆、西瓜、食盐,然后再和花椒、八角等调味料均匀搅拌,装到坛子里用泥巴密封严实,最后再放到太阳底下进行暴晒。 

  可是新鲜酱豆的美味总是太诱人,隔三差五的我们就会悄悄地揭开泥封,挖出一小碗提前进行品尝。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挖出来的酱豆只是滴上几滴芝麻香油了事。后来,稍微富裕以后,母亲就把酱豆放到锅里面,加入些食用油,和辣椒、大葱等进行爆炒,滋味就鲜美得多了。每一次新炒的酱豆端上饭桌,我都会狼吞虎咽地吃上好几个母亲做的大馒头,往往撑得肚子发胀。由于吃的酱豆太多,还不得不再喝上两三碗水解渴,但是,我还是乐此不疲。  

  用炒制的黄豆做酱豆比较麻烦,炒熟后还要放到清水里浸泡,但是这种酱豆吃起来比较筋道,黄豆都是一粒一粒的,小时候我总爱专挑豆子吃。用煮熟的黄豆做酱豆就不需要清水浸泡这道程序了,做出来的酱豆质地比较柔软。无论是哪一种酱豆,我都非常喜欢。记得中学时代寄宿在学校,每个星期一,同学们都会从自己家里带回来一大瓶各种风味的酱豆,一直吃到周末。大家凑在一起相互品尝,总是不亦乐乎。  

  虽说大家都比较喜欢吃酱豆,也许是太普通的原因,在过去酱豆并算不上一道菜,没有人会拿它们来款待客人。近几年,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改变,我和朋友偶尔到一些农家风味饭店,酱豆已经变成了大家必点的一道压轴“大菜”。席间,朋友们总是“啧啧”地赞叹酱豆的独特风味,但是,也许他们并不了解酱豆的前世今生。  

  现在,超市里各种食品琳琅满目,酱豆也被堂而皇之地摆上了货架,而且价格并不便宜。我曾经买来一瓶试着品味,却怎么也找不到母亲酿制出来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600字(精选22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舌尖上的家乡作文600字(精选22篇),欢迎大家分享。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 篇1

  远方的朋友,你一定不了解我的家乡――泰兴吧,今天我就当一次导游向你介绍介绍。我的家乡泰兴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冲积平原,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个美丽而又富饶的鱼米之乡。

  今天我重点介绍一下泰兴的美食。如果你能来泰兴游玩,我们热情好客的泰兴人少不了用一种我们当地的“土咖啡”招待你,那就是我们这老少皆宜、家家户户都喜欢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臭酱豆怎么炒好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