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下载的悦跑圈不显示心率?

12月18日更新:关于Keep同步问题 感谢值友啥是笔呀和elongwow的讨论分享,根据他们给出的线索,我研究了一下,终于发现了Keep与佳明数据同步的方法,在此和需要了解的值友们分享一下: 1、该功能仅限安卓客户端使用,iOS中不具备该功能,这也是我为什么之前认为无法同步到keep的原因 2、该功能仍处于测试阶段,目前在keep实验室中。通过“我”——智能硬件——添加设备——/手表——佳明 Garmin——Keep实验室——佳明跑步记录导入,或者“我”——右上角设置——Keep实验室进入。确定隐私政策后,选择佳明账号为“国际区”或“中国区”,进入佳明Connect页面登录后即可 3、该功能为将佳明账号内的跑步数据导出到本地,再导入到Keep中,进入后需手动选择需导入的跑步记录,点击导入,无法自动同步 4、目前导入的数据可以和keep中同一数据共存,系统不会主动弹出重复提示,在跑步记录的页面里,后导入的数据会有一个小小的“!”标志,点击进入活动详情,点击感叹号标志,会提示有运动时间重叠,可选择1条保留,但是也可以暂不处理,跑步的里程、时间等仍然是累加的状态。 以上,虽然是测试版,功能不太完善而且需要手动操作,但是对于习惯于Keep的小伙伴们来说聊有胜无,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到你们

佳明Forerunner 245和245M是今年新出的跑表,之前张大妈有过245的众测,我也申请过但是没有中选(这里没有怨气……)。兜兜转转半年之后,自己还是花了银子直接购入。使用了差不多20天,就购入的这款手表的使用体验做一个测评,分享一下作为一个新入坑的小白的使用体验,也算是给有意购入的小伙伴们一个参考。

由于使用时间较短,部分功能还没有完全使用到,所以只选择已用的功能进行测评和分享,因此称之为“不完全指南”。其中内容多夹杂个人感受,可能会有所偏颇,仅供参考。

文字较多,篇幅较长,给各位做了一个导图,方便大家了解内容

一、为什么入手245M?

1、为什么买运动手表?

自己从2014年开始减肥后不久,就许下了未来一定要跑完一个全马的目标(现在回想一下,真的是图样图森破……)。为了激励自己实现这个目标,自己许诺自己完成第一个全马后就给自己买块运动手表。然后,从2017年的第一个全马跑完,到今年11月跑完了第四个全马,拖了两年半才最终入手,这个拖延症也是没谁了……

不过一直拖着没买也不是因为拖延症(也不全是因为穷),而是在跑完第一个全马之后,一直没有考虑好买什么。对自己来说,有三个选项:智能手环、Apple Watch、运动手表。

自己佩戴的时间也算是比较早了,早在小米手环刚出的时候就入手了一个,后来16年购入的小米手环2代更是一路用到了今天。应该说,小米手环以低廉的价格基本满足了我80%的日常需求:步数记录、睡眠统计、手机通知、手环闹钟、日常心率等,待机时间也足够。新出的小米手环4的功能也更加的丰富,也能满足更多的日常场景。但是从运动的角度来说,肯定是无法满足的,心率功能也只能在小米运动里使用,其他APP也没法做到运动中的实时检测。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如果要从手环往上升级的话,我是比较倾向于Apple Watch的,一来自己也用iPhone,二来功能上也确实很强大,拓展性很强,很多的app也都有了watch版本的应用。但是Apple Watch官方给出的18个小时的待机时间确实短了点,另外在运动的专业性上,Apple Watch本身还是有所不足,需要依托各类app来实现。

运动手表则正好是另一面,运动领域经过多年积累在专业性上是有保障的,定位、心率等都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在实用性、与手机的交互等方面和Apple Watch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所以这正是我纠结的地方:选择实用性兼顾运动,还是选择运动兼顾实用?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11月3日的杭州马拉松。好的一面是证明了自己已经具备稳定跑进430的能力,不好的一面是35公里之后的大坡把自己虐得够惨,让自己意识到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训练质量,未来才有破4的可能。抱着更进一步的想法,最终把票(RMB)投给了运动手表

运动手表这么多,为什么选择是佳明的245M?我分三个角度回答:佳明、245、M

首先,为什么是佳明?或许有点先入为主的影响,自己最早听过的运动手表品牌,就是佳明和松拓,当然需要承认的是后来听过的Polar、爱普生等品牌也是非常不错的。而自己的主要的运动场景是跑步,暂未考虑户外越野、潜水等运动,从交互、丰富性和跑者口碑来看,个人更倾向于选择佳明。

其次,为什么是245?因为自己主要是用来跑步,因此Fenix、9系、7系虽然也很好,但是对自己来说价格又高又无必要。45功能上有点少,235价格已经很低了,但是毕竟是三年前的产品,据说光学心率还不太准。最后的选择,来到了645和今年新款245上。从配置上来说,两者是各有所长。645支持的运动种类更多,有气压高度计,价格上更有优势一些。245有最大摄氧量、身体电量、血氧、紧急联系人、支付宝离线支付……似乎我更倾向于后者

另一方面是出于日常使用考虑。一个是由于尽可能的全天佩戴,因此佩戴要舒适,重量要轻,另一点是可以搭配工作、商务的风格。这两点245都能较好的满足需求,加上增加的待机时间,都让我比较倾向于买245

其实自己在购买音乐版还是非音乐版的问题上一直很犹豫。音乐版增加的功能主要是3点:音乐播放、、WiFi。功能上如果有当然挺好,没有也不可惜。这个问题一直让我就纠结到双11的最后10分钟,最后决定买音乐版。一方面自己确实跑步过程中会听点音乐或内容,音乐版至少给了我一个不带手机的可能。另一方面,猪肉都买了,还差葱花钱么。

不过需要感叹一下佳明官方对渠道的控价能力确实很强,双十一当天各大商城官方渠道基本都是2880的官方价格,不参加各类活动。其他主要店铺要么最低2800不参加活动,要么提价到3000+参与满减。一早看到的有几家卖家参加2800跨店满减的活动,一个犹豫再看全都撤掉了。当然最后还是让我找到了一家,满减+淘金币抵扣+少的可怜的红包,2450以内入手。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等了一周都没等到,结果到我出差后一个小时给送上门了,又多等了好些天。等待比购买还难熬。最后过了11天之后,我终于拿到了245M。

鉴于245M和245的外观没有什么区别,张大妈这里相关的测评已经有很多了,关于外观的介绍很详细,图片也拍得比我好多了,所以我就这里就传几张图一笔带过,重点还是写写使用上的介绍。

手表、数据线、手册、贴纸

充电线已经为插入式,对比235有升级

快拆表带,这个确实用起来很方便,有了个性的空间

更换了冰川蓝色的表带,开机的默认表盘

佩戴的第一感觉:轻。加上表带亲肤性比较好,戴上不会有任何沉重的感觉,即便是习惯了手环的重量,换上手表也不会有特别的感觉。这个效果确实是我想要的。

第二个直观感觉就是显示比较顺眼,由于使用了半透反射式屏幕,在强光之下能够显示非常清晰。

直观感受只是一个方面,好不好用还得看疗效……看功能。

运动手表并不是全然独立的存在,多端的交互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就目前为止,我用到的手机、PC端互动的工具主要是有3个:Garmin Connect、Connect IQ、Garmin Express。

Connect:跑表的手机客户端,目前最为核心的应用工具,有关佳明跑表的关联、设置、数据显示都需要通过这个APP来实现。需要完成账号的注册、手表的绑定和设置,才能正常使用我们的跑表。

通过应用商店下载之后,需要新注册一个账户,或者登录已有账户。注册时需要注意在下方的高级设置那里确认是中国大陆,剩下的流程相对比较容易。登录也比较容易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底部的高级设置,确定为“中国大陆”

之后就是与设备的绑定,虽然手表是与手机通过蓝牙连接,但是在配对上并不是系统里的蓝牙设置,而是需要通过Connect才能完成。需要保持的开启,登录账号进入后,会提示绑定设备。此时按手表light键开机(表盘左上角),手机端选择对应型号,之后会手机会搜索手表进行配对,首次配对会要输入手表上显示的配对码,之后会就会成功配对。如果不成功,会有相应指示,可根据指示进行操作,基本都会解决。配对成功后会做一些基本设置,比如确定入寝和醒来的时间等等。整个过程也并不复杂。

从左向右是选择设备配对的流程

进入之后会显示你当前的状态,有两种展示方式,对具体的项目可以点击进去查看详情

点击右上方的手表,或者从更多当中点击“Garmin设备”,可以对手表进行设置。虽然绝大多数内容在手表上也可以设置,但毕竟手表的操作不如手机上来的方便。总体上可设置的内容也比较多,内容上比较好理解,也不在过多赘述了。

Connect IQ:可以理解为佳明设备的“应用商店”,可以选择下载喜欢的表盘、应用、数据字段等程序到自己的设备上。245M最多可以下载32个程序安装到手表上,在Connect和Connect IQ中可以对这些程序进行设置,比如自定义表盘显示的内容。总体感觉国内的生态还没有建立起来,很多程序是国外开发者做的,设置里很多是英文。但总体上还是有一些比较不错的,尤其是表盘的样式比较多,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下载时需要链接到设备才能进行安装。

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表盘,可以进行设置

个人推荐:数据字段推荐Datarun或Single Run Field,一个界面可以把距离、时间、心率、配速、步频等信息全部涵盖进去。应用程序我下载了两个番茄钟,一个是单个番茄钟,一个可以设置成组的番茄钟。另外下载了一个空气质量的程序,根据GPS定位的城市信息显示空气质量数据。

Express:佳明的PC端软件,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实现管理。个人认为,该软件最大的功能,在于往245M上导入音乐,可以直接传输,也可以与iTunes同步导入。后者比较方便,原先设置的播放列表、顺序完全可以同步过来,省得再设置一番。另外据说可以通过该软件删除掉一些IQ上无法卸载的程序,这个有待验证。感人感觉非音乐版的设备不安装也无所谓。

设备上的指标是比较多的,在此我只选择部分个人较为关注的几个指标的情况进行介绍,其他指标如果有需要了解的可以再交流。

这个功能在各类可穿戴设备上是比较常见的,主要分析个人睡眠的情况。在睡眠方面,佳明有睡眠阶段和脉搏血氧饱和度两项数据,分别可看当天和7天的情况。佳明将睡眠分为深睡期、浅睡期、快速眼动期、醒来四种状态。图表可以结合动作或脉搏血氧饱和度一起来看。而血氧饱和度可以衡量整体健康情况,正常水平应该在90%-100%

说说问题点。首先是不支持午睡,其次和小米手环的数据对比相差还是挺大的,小米手环并没有快速眼动期的睡眠阶段,只有深睡和浅睡,感觉两者数据统计差异较大(两个都开了心率)。另外在入睡和醒来的时间判断上感觉不如小米手环准确,如果在睡前和醒后只是躺在床上玩下手机,没有大的动作,小米手环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未在睡眠阶段,但245M会计入时间。因此经常在醒来之后我会进行手动的调整

左边是Connect,右边是小米运动,在阶段的定义上可能有较大差异

2、身体电量&压力

这也是我个人经常看的两个指标,之所以放在一起是考虑到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身体电量根据解释是身体的能量储备量,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全天的身体情况,根据心率变异性和压力等心脏信号及睡眠质量、运动来计算的。我一方面会用来判断当天体能的消耗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判断休息是否有效,比如上文提到了睡眠监测是不包含午睡的,但是通过身体电量可以看到是否体能有恢复。而压力也是通过心率变异性来衡量所处于压力状态还是恢复状态,并评估压力的等级。就个人使用的这段时间来看,大体上和我对自己疲劳程度的判断相近。

左侧为身体电量,右侧为压力,运动时无法检测压力值

这个相对比较容易理解,通过245M的光学心率计检测全天的心率情况,对自己的静息心率和日常心率有个基本了解。

这个也很容易理解。从使用体验的角度上来说,设备数据可以同步到iOS系统自带的健康当中,Connect有个“自动目标”,会给出一个步数目标值,但具体怎么计算的我也不知道,个人也可以关闭这项功能设定一个固定的目标。统计的步数基本上比小米手环和手机自带的要多,但多出来的程度不算稳定。日常活动1万步左右多出1000步算是正常范围,每5000步多出1000步也不稀奇。不知道步数党们看到这点之后会不会开心一点。

这个也是一个常备的功能,也非常实用。在手表和Connect上都可以设置,有贪睡功能,每次10分钟。可以设置重复,分为每日、平日、周末和自定义。同时也可以对闹钟进行分类,有起床、训练、提醒、预约、上课、冥想、睡觉共7类。

手机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智能通知”推送到手表上,并且可以对活动和非活动两种状态的提示方式进行设置。来电时245M可以控制手机接听或拒接电话,官方介绍里Android支持固定短信回复功能,这个没有测试过。手表上可以看到手机上的提示信息内容,不过有一点不够智能的是,在手机上显示的所有通知都会推送到手表上,无法根据程序进行选择。手表时显示的信息数量也正是手机上未读通知的数量,手机一旦把所有通知消除,手表上也会同步。

手机上的日历、天气也会同步到手表上。手表上会显示当天的天气情况、未来4个小时和4天的天气预报。而系统自带的日历也会同步到手表上,利用这点还发现了一个小妙用:现在很多列车已经实行了电子客票,但有时自己会记不住座位。iOS的捷径功能,有一个快捷指令是可以根据12306发的短信将车次、车站、时间、座位等信息添加到日历当中,这样我的手表上也可以显示出来相关的信息,查看起来更加方便了。

另外还有寻找手机和寻找手表的功能,只要两者在连接范围内,就可以通过声音提示来帮助寻找。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可以通过长按Light键从控制项当中快速调起使用。该功能要求Garmin设备必须是大陆版本,个人是大陆支付宝用户,Connect账户通过中国大陆手机认证。所以,可以视为对非国行的一个优势。

操作相对也并不复杂,官网和优酷上都有视频介绍,简单来说,就是在绑定手机之后,在手表上打开支付宝,相关确认后手表上会出现一个二维码,用支付宝扫一扫之后会在支付宝上进行智能设备的绑定。支付宝那边会有两种支付方式,默认是零钱方式,即存入一定金额,支付时从零钱中支付。还有一种是与支付宝当前的支付方式一致。手表一端会要求输入4位数字密码,今后在使用前必须输入密码方可进入,有条形码和二维码两种方式,由商户主动扫码。实际体验上和手机付款码支付基本一致,并没有明显的延时。

使用前需要输入密码,提高了安全性

在现在手机支付如此广泛的今天,只有具备了这个功能,才能真正做到不带手机出门运动。希望Garmin能够让更多的设备支持这种离线支付方式。

音乐当然也是日常查用的一个功能,作为音乐版,还是单独拿出来介绍一下,作为购买决策的参考。前面说到了音乐版的三个功能:音乐、蓝牙耳机、WiFi。那就从这三个功能说一说

音乐:245M支持的音乐源有三种,分别是我的音乐、Connect IQ音乐程序、控制手机音乐。

  • 我的音乐:就是从Express上导入的音乐,支持播放列表、艺术家、专辑、类型等播放模式,同时也支持播客、有声书等播放(没有测试过)。导入方法上文已经提过,适合个人存有音乐资源的用户

  • IQ上下载在线音乐的程序,将歌曲传输到手表上(猜测是使用WiFi功能)。最早我开始使用的时候,IQ里有4个音乐程序,分别是咪咕、Spotify、Deezer、Runcasts。当我开始写本文时,Spotify已下架,取而代之的是QQ音乐。不过我一个都没有用过,原因是这些音乐程序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反映用不了,指的是Deezer和Runcasts这俩水土不服的。还有一个问题是要会员,指的是QQ音乐和咪咕音乐,如果有会员的可以一试。

  • 控制手机音乐:功能和耳机控制接近,可以在手表上操控手机上音乐的播放

蓝牙耳机:官方给出了一个蓝牙耳机兼容列表,上面只有16款耳机。个人用了在列表上的小米运动耳机mini可以正常使用,用不在列表上的Powerbeats3、QCY31也可以正常使用,但其他的是不是都适用不好说。如果耳机支持两台设备,可以实现手机和245M同时连接,但是只能单通。手表和蓝牙耳机都可以控制音乐的播放,运动中的提示也可以通过蓝牙耳机传入,但是节拍器无法通过蓝牙耳机传输,不知道是我设置的问题还是不具备该功能。

WiFi:功能上就是手表上的数据可以不通过手机上的Connect直接传输到服务器。从目前使用的情况来看,支持添加7个无线网络(总体上应该够用),不支持5G频段(如果是@garmin.com。我试过邮件咨询,两次都是在第二天进行回复,回复算是比较官方的话术,但是还算是比较详细。

优点:功能上可检测身体情况,身体电量、血氧、最大摄氧量等指标比较实用。运动上定位比较准确,数据相对比较全面。在待机时间上可以接受。比较轻便,颜值不错,风格上比较百搭。快拆表带用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自定义配色。

缺点:整体感觉下来,上手门槛还是比较高的,需要花点时间研究各项功能。音乐版功能见仁见智,只适用于个别有需要的人群,没有的话也不影响体验。没有气压计,在高度的统计上可能存在问题。估计路跑问题不太大,越野会有偏差。

总体来说,245适合于路跑爱好者,而且需要日常佩戴的人群。如果希望跑步的时候不带手机,245M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这方面需求,直接选择245就可以。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买一块跑步运动手表?一是需要对自己运动状况和身体状况进行基本监控,了解自己的状态和训练效果,二是基于数据能够形成一定训练指导。这两方面通过对245M的使用来看,基本得到了满足。所以就我自己而言,对于245M来说还是非常满意的。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我也仅仅是作为刚入坑小白的一家之言,既比不上跑步大神们专业,也不如资深设备党了解全面,因此难免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海涵。自己只是希望从一个新手的角度,把自己使用中的体验和经验分享出来,提供给同样需求的跑友进行参考。后续有新的体验还会再做更新,如果有一些问题是我文中没有提到的,欢迎进行交流。

据说点击蓝字的人每次赛事都PB!

小悦悦今天收到了两个热心跑友的提问

想必很多人也抱有同样给的疑问,甚至可能小伙伴还不知道悦跑圈APP增加了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的功能

你是否也有过无意间打开了步频节拍器而不自知的时候呢?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这两个功能的位置和用处。

首先打开悦跑圈,点击开始跑步

出现画面图①,点击右上角设置,出现画面图②

如图③打开跑前热身跑后拉伸的开关

点击步频节拍器,出现画面图④,选择适合自己的节拍

如图⑤返回开始跑步画面,点击右下角热身键

出现画面图⑥,点击开始热身点击每组动作可查看动作要领

这里需要提醒一下:流量不足的跑友请在有wifi的情况下将热身和拉伸视频包下载后使用,4G流量帝请忽略这句话

如图⑦跟随画面完成相应动作,每组动作结束后会自动跳转至下一组动作

热身完成后如图⑧,自动跳转至开始跑步页面

在你开始愉快的跑步时,会听到“哒哒”的声音,不要担心这不是手机坏了也不是APP出了故障,你刚刚打开的步频节拍器开始工作了跟随着节拍落下你的每一步,可以帮助你更加有效的提高成绩哦!

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的重要性,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还不清楚的跑友请复习前文(/)。我们今天主要来讲讲步频和步幅。

跑法大致可以分为“步频跑法”与“步幅跑法”。步频是1分钟的步数,步幅是1步的长度。一般都把相对步频高的跑法叫做“步频跑法”,而相对步频较小步幅较大的跑法叫做“步幅跑法”。但是具体两种跑法的明确界限,学术界也没有定义。

那么,那种跑法更好呢?步频跑法真的比步幅跑法更适合长跑么?最好按照所谓的180标准步频来跑么?

步频是1分钟的步数,步频跑法是指步幅较小,而步频较高的跑法。一般刚开始跑步的人步频在160-180左右,而运动员一般在200以上。前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肯尼亚的Catherine Ndereba和日本的高桥尚子(最高步频达到240步/分,平均步频209,步幅145cm,身高163cm)都是步频跑法的代表者。

步频跑法好处有:因为步幅小,着地时身体的冲击力也小。身体的垂直幅度少。也是最适合下坡的跑法

高步频虽然减小了着地的冲击力,但是随着摆臂/迈腿的增多,心率上升快,消耗的能量多,全身的疲劳度也会增加

但是并不是说步频跑法就不会受伤,只是和步幅跑法对身体负荷的部位不同而已,当负荷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时,一样会带来伤痛

有种说法把每分钟180步叫做“标准步频”。那是因为研究发现当每公里的配速在400-800范围内,要提高速度的话,主要靠增加步幅,而不是靠提高步频,(步频保持在180左右)。换个角度说,对于大多数跑友来说(配速400-800覆盖了大多数跑友),当步频180时,可以通过步幅的调整来达到速度的调整。并不是说180的步频就是最佳步频

图:一流选手在各速度下的步幅与步频

步幅是1步的长度。一般刚开始跑步的人步幅在75cm-100cm左右,而运动员一般在160cm以上。还有选手的步幅大于身高。步幅跑法的代表选手有牙买加的博尔特(最高步幅2.7米,步频264),还有日本的野口みずき(步频196,身高150cm,步幅151.5cm)。

大步幅容易出速度,不仅适合短跑,也适合长跑。通过摆臂也容易控制速度。而且在同样的速度下,消耗的能量也比步频跑法要小当然了你要驾驭大的步幅,必须要有更加强大的肌肉才行,否则容易受伤。(可以通过深蹲等训练来强化腿部肌肉,肌肉强大了,步幅自然就大了。还有改善跨部的柔韧性,提高髋关节的可动范围,也可以改善步幅)

步幅跑法相对来说比步频跑法更容易维持速度。采用步幅跑法,在马拉松的后半程疲劳的时候,步幅变小了,也可以通过摆臂提高步频,来维持速度。而步频跑法,在后半程疲劳步幅变小时,为了保持速度,所能作的,要么是勉强提高已经逐渐变窄的步幅,要么是增加已经接近极限的步频数,随便哪个都有难度。

某种意义上说,步幅跑法有点“跳”的因素。身体的垂直幅度大,着地时身体的冲击力也大。受伤的风险也大,所以说步幅跑法不适合跑步新手。如果下坡采用步幅跑法的话,会给大腿四头肌带来很大的伤害,下坡请用小步幅高步频来跑。当然了垂直幅度大也就意味着重心不稳。

所谓“经济步频”就是某个速度下的最合适的步频。

步频跑法与步幅跑法各有优缺,也不能说步频跑法就比步幅跑法优越。大多数跑友,都是顺其自然在跑,没有刻意去追求步频多少/步幅多大。而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也不同,所以跑法也不同。日本有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宗茂是步幅跑法(全马PB2小时9分5秒),而弟弟宗猛是步频跑法(全马PB2小时8分55秒)。

按照固定的配速跑的时候,如果不是经济步频,比如步频慢了,那么步幅就会变大,跑姿就会变得不自然。作为其后果,当然是浪费了更多的能量。相反,步频快了也一样不好。

从跑步能耗的角度来看,经济性最好的步频就是“经济步频”。

而这个“经济步频”并不是固定的一个数值。它自然会受到肌肉力量,耐力,跑姿等的不同而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济步频”。而且,即便是同一个人,也会随着跑步的速度不同,他的“经济步频”也在发生变化。

大家可以留心观察一下,电视上的马拉松比赛。第一集团的顶级高手们的步频也是各不相同,有快有慢。他们都是在按照自己的“经济步频”在跑。

所以教练在指导运动员的时候,也不是一味地强调某种跑法,而是根据选手的实力,扬长补短,综合提高速度。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步频和步幅。所谓“适合”,就是按照那个步频和步幅来跑,能量效率最高。能量效率通过测量消耗的氧气来测量。

特别是刚开始跑步的跑友,很容易步幅过大,采用“步幅跑法”,而此时肌肉还不够强大,容易经常受伤。

推荐刚入跑圈的跑友,因为你的身体还不够强大到吸收着地时的冲击力,请在训练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步幅稍微小点,让步频高点,采用“步频跑法”。这样训练的结果当然会提高速度。

可以通过加快摆臂来带动提高步频。如果胳膊伸直就很难摆快,肘部保持90度弯曲,把肩胛骨的运动通过脊柱传递到骨盆,然后带动腿部运动。

但是也有人自己不能按照快速的步频来跑,可以跟在高步频的跑友后面,按照别人的步伐频率来跑;也可以通过上坡跑来找到步频跑法的感觉。或者下载个手机应用,按照节拍来跑。

已经跑得很好的跑友为了跑得更快,该如何呢?大家都知道“速度=步频x步幅”。 要提高速度,要么提高步频,要么增大步幅,或者两者兼备。

一般来说,加速时步频会增加,步幅也会增大。但是到了一定程度,步频就不能再变快,只能提高步幅。然后,到了极限的速度时,步幅就不能再变大,可再增加步频。

但是,这里要注意,如果刻意想着 “要提高步幅”,很容易让着地点落在重心的前面,带来刹车效果,不仅是效率差的跑姿,而且容易受伤。要点是 “不要意识步幅,而有意识地让步频慢一点来保持同样的速度”。会感觉重心变得比以前要高点了,持续训练,会增大跑步能力,提高速度。即便按照同样的速度,也会觉得比以前轻松了。

跑友是否找到了自己最合适的步频和步幅,会直接大大影响到比赛的成绩。请尝试各种各样的步频和步幅,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经济步频和步幅。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悦跑圈APP

应用介绍:悦跑,悦享跑。

悦跑圈是市面上最精准的跑步轨迹记录软件,专注于跑步的运动社交类APP,精准的数据记录个工具,计步器功能、独有的跑步健身社交圈子.......只要你想跑,想要健康,【悦跑圈】就在这里。

产品定位:一款以提供跑步服务为主的服务-社交-内容,一体化运动应用。

a、专业化的跑步服务:

b、精准的数据记录工具

c、独有的跑者社交圈子


当前社会,城市居民生活压力逐渐增大,为了缓解压力,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跑步作为最简单、最普及的运动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跑步过程中,记录运动量、运动时间,查看消耗能量,安排运动节奏,与朋友互动,成为了跑步爱好者的需求,于是众多运动跑步类APP应运而生,悦跑圈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也受到追捧。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悦跑圈APP的产品体验。

3.1 市场规模分析:

国内户外核心市场规模已达170.6亿元,未来5-10年户外市场的增速或达10%-15%;

未来5-10年户外市场的增速或达10%-15%;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1亿,预计2025年运动人口达到5亿。2014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3.3万亿元,相比2005年翻了3.4倍。

当前社会,城市居民生活压力逐渐增大,为了缓解压力,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跑步作为最简单、最普及的运动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跑步过程中,记录运动量、运动时间,查看消耗能量,安排运动节奏,与朋友互动,成为了跑步爱好者的需求,于是众多运动跑步类APP应运而生,悦跑圈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也受到追捧。

目前发展:2014年才出世的悦跑圈在短短两年间便有赶超做了数年的Nike和咕咚运动的趋势,发展至今用户量已达3000万。

总结:由于跑步、走路的运动门槛低,受众群体广,所以此类用户量级大。而且中国运动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运动社交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市场格局逐渐确立,同时用户规模的增长会带动商业模式的多尝试,营收增长快速,整体行业步入稳步增长期。

我们从用户特征、用户需求、用户分类、典型用户来分析;

用户以男性为主,相比而言,男性更热爱跑步运动;

年龄:集中分布在20-40岁之间;30~39岁段最多,占54%,主力军。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可以明显感知到自己身体状况已经不复年轻时期;并且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平日工作、 生活中应酬较多,烟、酒、不合理饮食等也是造成身体状况下降的主要因素,因此他们最需要通过运动来调节、保护自己的健康;其次是20~29岁年龄段。这一阶段人群主要以大学生、白领为主;大学生有着充分的时间来运动锻炼;而白领在快节奏,高压力的日常工作生活中, 运动是释放压力、调节身心的不错选择。第三,则是40~49岁及50岁以上群体,分别占13%和3%,最后则是19岁一下群体,占3%。

用户分布:用户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这些城市人群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需要跑步运动减压,保持身体健康。

用户工作稳定、有健身爱好、或者因为长期办公生活比较注意锻炼,需求频次比较高并且时间基本固定。

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群体已然成为中国体育人群的主力军,本科以上 68.5%,简单的说,爱运动的多是高富帅、白富美

运动时间:运动时间:工作日和休息日80.9%,平均运动时间长1个小时;

用户运动设备:均值3个,均值是3925元;

4.2 用户需求(结合马斯洛需求模型分析):

外用设备:运动信息需求,运动手环,智能跑鞋,智能耳机,测心率等;

跑步名人(专业跑者):专业的运动界人士,对跑步有强需求,通过悦跑圈可以传播名声,是大众跑者眼中的hero和明星人物,能为悦跑圈带来用户和提高悦跑圈在跑者群体中的认可度。

跑步爱好者(中间跑者):悦跑圈的核心目标用户,也是主力用户,基本每周跑步2-3次,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建立了良好的线上线下的社交关系。 他们开始逐步关注跑步数据、跑姿、跑步装备等内容,热爱跑步,活跃在跑步群体,也有部分会爱好参与各种马拉松活动。

普通用户(新手跑者):出于锻炼、健身、减肥等目的,使用频率一般,有分享至社交网络的需求,引导新手用户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尤为重要。

其他:UGC和PGC的产出的主力军,他们可能是跑者,也可能是跑步相关领域的人,比如医护人员、体育领域撰稿人、教练,他们能产出相关的文章和资讯等,给跑者合理的建议和科普,营造社区的专业氛围。

黎塘:20岁,某高校学生,热爱跑步,通过跑步认识了本地跑友,加入跑团,对马拉松感兴趣,积极参与跑团训练和附近马拉松赛事,喜欢得到马拉松赛事荣誉的成就感;

张友:35岁,企业职工,跑步是一种习惯,长跑多年,为了健身,也为了缓解工作压力,通过跑步认识了一些跑友,基本在固定时间跑步,每周3次;

李亚:27岁,马拉松爱好者,专业跑者,喜欢到处参加马拉松比赛,在跑友圈子里小有名气,创造了自己的跑团,备赛之余,致力带领跑团发展,寻找优秀马拉松同好;

卡莲:19岁,为了锻炼身体选择了跑步这样节能环保的方式,跑步频率不定,不爱参与跑团活动。


悦跑圈功能结构简单明了,清晰易懂,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我的悦跑(个人运动历史)、跑友圈(围绕跑步的活动)、开始跑步(记录运动)、悦跑说(跑步和运动相关文章)、更多(系统与设置)。


首页:天气信息、跑者等级、扫一扫(方便加好友)、跑步记录、跑步日历、我的勋章、我的跑鞋、线上马拉松、最佳成绩、训练计划、挑战行动。

话题&专栏:当前最热的话题,还有不同分类的专栏。专栏这一块是跑步相关的文章和资讯。目前分成几个版块:推荐、赛事资讯、跑步装备、提高训练、跑步故事、跑步文化

开始跑步:选择跑鞋、室内跑步还是室外跑步

跑友圈:好友列表、历史会话、跑友动态、我的跑团、发现跑友、发现跑团、发现认证品牌、赛事活动、全球马拉松指南,排行榜。

更多:编辑个人资料、会员等级、扫一扫、功能、设置、悦跑秘密、常见问题、关于悦跑圈。

总结:悦跑圈将跑步时间内最高频最可能用到的信息和功能都放在首页显眼的地方。这个设计很给力。

6.1 专业跑步服务功能(包含6点)

1、精确GPS轨迹记录:优秀的基础地图功能(基础功能)

2、数据防作弊系统:防止成绩作假和比赛作假,捍卫运动精神,维护品牌格调(运动精神、竞争长板)

3、专业化运动数据分析:普通硬件运动设备无法给予的体验,不可替代的竞争力(竞争长板)

4、训练项目:制定合理科学的训练计划,帮助新手跑者入门,提高新手用户忠诚度并转化为专业 跑者(用户转化和升级)

5、精英挑战计划:给新手及以上用户挑战和刺激,激励用户活跃度和忠诚度(用户留存,激励)

6、马拉松赛事直播:所有跑者实时通达马拉松现场,营造跑者氛围(社区运营)

1、正向的社交:包括社交狂、傲娇鬼、装备控、跑团乐、晒百味等

2、正向的氛围:包括百科王、跑团乐、正义侠、装备控等

3、个人激励:包括减肥王、社交狂、荣誉墙、晒百味等

悦跑圈的跑团是他们很重要的元素,很多活动基本以跑团为单位,跑团保证了用户得到充分的兴趣社交,加深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悦跑圈之间的黏性

跑团内部就是一个跑者圈子,一个部落,他们会发公告,举办活动、赛事,跑团内有排行,可以随时看到跑团内其他成员的跑步动态;不同部落之间也有竞争,排行比拼。悦跑圈的防作弊系统,保证了成绩的真实性,更加大了这种比拼的激情感。

1.企业/事业单位/部门/项目跑团

赛事和活动:6成线下4成线上

各大品牌的赛事赞助,马拉松比赛的冠名权,品牌宣传、运动品牌鞋子排行榜等等

商城电商收入:针对不同赛事、城市,结合当地文化地理等,设计对应的服装、护腕、香皂、毛巾等周边产品并销售

赛事报名费,悦跑圈的线上马拉松模式,每个月两次,报名费19.8,也有最贵上千元的进阶套餐,如果跑完全程就能得到一块定制的奖牌,如果没有就只能得到纪念品。

投资旅行社、衣服、营养品、培训、旅游、杂志、赛事等等相关公司,这又属于他们在运动领域大的布局了。悦跑圈野心不小。

交互方面:其中4个选项设计不直观,不能直观看出包含什么功能点

运动社交应用的问题:运动+社区+电商

产品同质化严重:GPS定位、显示运动路线图、耗时、卡路里消耗等最基础的服务还都停留在浅层,且技术存在硬伤

单一依靠手机和APP很难抓住不同类型的用户的同时,软件和硬件出现很明显的各自为战的趋势,两家各有所长却不能良好的结合。

产品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如何提高用户的参与感、成就感,黏住用户仍然是开发者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功能单一、软硬件脱离、产品交互性差;

首先要通过软件自身的运动模式和算法拓展来适应用户运动需求,不局限于跑步、跑步这些浅度运动,让产品向游泳、羽毛球、足球等深度运动拓展;

“软硬集合”的方法取长补短,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数据采集,进行数据计算和信息存储维护,分析用户数据。

针对不同用户推出针对性的健身方案和激励措施,增加用户参与感、成就感,在减肥健身的同时享受更多乐趣。

根据个人数据,制定推荐运动量,运动强度(年龄+性别+心率血压+跑速+之前病史等)

增加跑前热身; 据美国《哈佛大学报》刊登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天跑步者的受伤比例为30%~80%,严重时会导致多种疾病。跑步新手用户和中间用户往往是跑步受伤的高发人群,而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可以有效地减少受伤

跑步中:意外中断问题,接打电话;跑步、呼吸方法引导,运动节奏和运动音乐推荐

性能:尽量不消耗流量、耗电少

用户安全:保护个人位置隐私,特别是女生,亲人可见位置

社区:让家庭更多肥胖人群加入,运动

相信很多人都有跑步的意向,但是都很难坚持下来,不能坚持运动下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小伙伴,自己一个人在运动健身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孤独、无聊之感。 希望悦跑圈能继续强化跑友社交圈这个模块,加强社区活性,增加用户黏性。通过创建竞赛或者加入竞赛来实现与他人一起运动的需求,提高健身运动的竞技性和趣味性

发展:互联网产品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一般都是按照这个路线:工具--社区--娱乐--商务--平台,而且发展的都还不错,下面悦跑圈或许按照这个发展

排名运动(跑步)类排名在前面的APP是,咕咚运动、悦跑圈和乐动力计步器。(数据来源:综合360、百度、91手机助手、豌豆荚等平台数据)

应用介绍:全国首款GPS运动激励软件,中国最大的运动社交APP

咕咚运动也强调运动社交,包含好友动态、活动、排行榜、竞赛、俱乐部等功能,与悦跑圈最大的不同是,悦跑圈的首页显示个人的跑步运动历史数据,而咕咚运动的首页是好友的动态,类似微博或是微信朋友圈的瀑布流式消息展示。将好友社交媒体放在首页,更强调用户与所关注人的联系,用运动这一纽带将用户联系起来。另外,咕咚运动支持连接多种可穿戴硬件设备,还拥有咕咚自有的手环,这些相对悦跑圈来说是优势。

应用介绍:好玩有用的健走计步器、跑步APP,全天候运动健身!

乐动力的核心功能是计步,进入乐动力之后,首屏显示的就是计步页面。在支持锁屏计步的手机上,可以自动记录用户在一天中的走路情况,相对于单独的运动记录,乐动力的计步功能更倾向于日常记录,这是乐动力与另外两款APP最大的不同。在记录运动功能中,乐动力可以记录走路、跑步、骑车三种运动。乐动力也提供群组活动和官方推荐活动。对比悦跑圈,乐动力的社交功能要弱化许多,也许处于由个人计步向社交社区转型的过程中。

通过竞品分析,我们发现,几款运动(跑步)类的APP都在向社交和社区方向发展,那么能将社区建设完整,形成社区氛围,提升用户归属感的APP,将取得优势。


文\高爱宇(微信公众号:PM天秤座的楼外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运动健康静息心率不显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