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未来竞争压力大不大?

摘要:2018年出现的很多问题,并非到2018年才有,更多是因为中国的很多问题在发展中被忽视或者发展中变得不是问题了,而一旦经济增速慢下来了,问题就集中暴露出来甚至激化起来。厉以宁说过“中国经济就像骑自行车,不能太慢,太慢了就会倒下来”。经济增长,对于这个成长中的大国极其重要!2018年给中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的不利因素并没有消失,2019年依旧困难重重,但又承载着前行的希望。

“8”是很多国人追捧的吉利数字,但逢“8”的年份却常常不顺。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出现了“保八”的口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国内汶川大地震,原本程序中的经济出清被迫转向,推出“四万亿计划”并持续影响中国经济多年;

2018年开局雄心壮志斗志昂扬,却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下,既定发展步伐再次受到干扰,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朋友圈里很多人陷入焦虑与不安。

2018年出现的很多问题,并非到2018年才有,而是十几年几十年来一直都存在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一直处于相对不公平状态,民营企业家经营活动罪与非罪问题也一直存在,包括美国对中国的很多指责也并非2018年才有。在2018年集中爆发,更多是因为中国的很多问题在发展中被忽视或者发展中变得不是问题了,而一旦经济增速慢下来了,问题就集中暴露出来甚至激化起来。厉以宁说过“中国经济就像骑自行车,不能太慢,太慢了就会倒下来”。经济增长,对于这个成长中的大国极其重要!

好在2018年即将过去了,2019年即将到来。

在未来回顾历史,对2018年的记录一定少不了“贸易摩擦”。

中美贸易战在2018年开打是令人意外的,2017年11月7日川普访华带着大礼包高高兴兴回去,没过俩月就传出美国开始对全世界开打贸易战的消息。虽然中方并不想卷入,但这事不以中方意愿为转移。

先是500亿美元的商品,在中方对等反击下加码到1000亿美元,又加码到2000亿美元。期间穿插着对中兴的制裁与处罚,好不容易到年底两国首脑会面达成了暂时的妥协,又出现了华为CFO被捕事件。或许中兴和华为的事情本身与贸易摩擦关系不大可能是独立事件,但在贸易摩擦大背景下,很难不被联系到一起。中国的投资者们无比关注川普的twitter,每一条与中国相关的twitter都被各媒体、自媒体和微信群解读着。

根据美方的统计,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5000多亿美元商品,进口只有1300多亿美元,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中方统计与美方数据上有些差异,但存在巨额贸易顺差是确定的事。不过,美国开打贸易战,巨额贸易逆差只是个借口而已,本质上是要遏制中国发展。这一点看看美国方面提出的条件,以及开出的征税清单就已经非常清楚了。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充分利用WTO规则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全体国民的辛勤努力下,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国力也不断增强。不仅GDP的世界排名大幅提高到第二名,与美国的GDP总量差距快速缩小,更重要的是在包括5G、大数据、AI、量子计算机、可控核聚变、空间技术等很多重要领域中美之间已经形成了竞争或潜在竞争关系。

过去若干年中美在世界贸易体系内更大程度上是合作关系或上下游关系,美国创意——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美国保障着全球秩序的相对稳定。在合作关系框架内,中美是互利的,自然关系甚佳。巨额贸易逆差不是到了2017年才出现的,但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而当合作关系发展成竞争关系时,有着竞争优势的一方用各种方式限制另一方的发展就成为一种经常发生的事情。某种程度上,中美已经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个与意识形态无关,与制度差异无关。美国历史上限制过其他国家崛起,更早之前也被其他国家限制过,中国被美国限制发展,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已。贸易摩擦并不是持续韬光养晦就可以避免的,体量已经如此之大,藏是藏不住的了。

随着经济体系全球化发展,中美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主要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离不开世界,也离不开美国;同样,世界也离不开中国,美国也离不开中国。现在已经不是闭关锁国就可以过日子的时候了,世界其他国家也不可能选边站完全孤立中国。贸易摩擦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影响巨大,美国经济本身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换个角度看,贸易摩擦以及对中兴的制裁,虽然短期内让中国很难受,但是长期看未必不会也是一件好事。川普大规模全方位出手,能够帮助中国清醒的认识差距继续埋头苦干,能刺激中国更好更快的发展,也能加速一些改革项目的落地。

兵来将挡,甚至不得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可能是中国未来应对贸易摩擦的常态。除非中国放弃发展,全面休战几乎没有可能;但升级到比2018年更紧张的态势概率也会比较低,控制贸易战烈度是必须的事;中美两国关系将在持续摩擦中前行,直至有一方出现了全面压倒性优势。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贸易战或者美国的遏制,自身的三大攻坚战才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

“杠杆”是贯穿2018年的另一个关键词。

2017年7月,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

2018年5月,央行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8年1季度)》,首次提出了“稳杠杆”。7月《人民日报》定调经济进入“稳杠杆”阶段。10月央行行长易纲接受采访时表示杠杆率已经平稳。

杠杆率高,意味着负债率高,借钱规模较大;去杠杆,意味着要降低负债率,收回借款控制发债规模,也就意味着资金紧缩。中国资本市场很大程度上是资金市,当资金紧缩时,资本市场出现下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杠杆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工具,杠杆本身并不是问题。在经济增长阶段,加杠杆是助力的,但当经济下滑时,杠杆就会反噬。在经济增长迅速时,资产收益率高于资金利率,增加负债获得资金扩大规模,可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这时加杠杆是助力的;当经济增速下滑,缺少好的投资项目时,资产收益率也会下降,而当资产收益率低于资金利率,利息支出就会吃掉利润,投资回报率进一步下滑。资金使用方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衡量可承担的杠杆水平,并不存在统一的安全杠杆率之说。

中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发展,在这个阶段,敢借钱、能借到钱的,都会发财;而进入转型期经济增速下降后,高负债就成了包袱,甚至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还不了钱;更不用说很多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债务融资规模过大,已经出现了还款困难。对于国家而言,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在经济增速下滑时主动去杠杆也就是当然的选项。

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只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个别公司出现债务违约并不会影响去杠杆进程;P2P大规模违约蒸发了很多普通老百姓的财富,也并不会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出现风险。

真正的系统性风险在于资产价格的崩塌。包括股市房市在内的很多资产都是资金推动型上涨的,过多的资金虚增了资产估值。当资金撤出时,资产负债表左边资产价格下跌的速度要快于右边负债规模下降的速度,甚至可能出现出现了越去杠杆杠杆率越高的情形。一些股票出现断崖式下跌,背后往往是这种情形,市场传言广东某区域资金在国庆后一周内蒸发了几百亿,就是杠杆反噬的情形。中国股市总体量还小,对经济的影响也并不太大;如果蔓延到房市出现大幅下跌,经济就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城镇化率大幅提高,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刺激和拉动着经济;但经济同时也被房地产绑架着,只能用时间换空间,慢慢消化风险。

去杠杆是真金白银要收走资金,涉及到巨大的利益,也有着巨大阻力。去杠杆在实际执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经营风险高、信用度更低的民营企业受伤更为严重,反倒是原本应该要去杠杆的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依然还能够获得贷款支持;很多借款主体准备不及,有些出现旧债到期新债不能续上导致资金链断裂,有些短贷长用的资金规划失当导致资金链断裂,还有一些正常经营杠杆率不高的企业也受到了影响。

好在央行在阶段性完成任务后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在杠杆率稳定后采用了“慢撒气软着陆”策略,市场资金稳定了,资本市场也就稳定了。

在2018年5月高层领导曾经说过“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经历过2015年股灾和2018年去杠杆后,普通散户、产业资本、各类型企业对杠杆的认识应该要更深刻了,靠加杠杆借钱博取超额收益将最终风险甩给银行直至大到不能倒的时代也已经要过去了。

“消费”是2018年的一个热点话题。

自进入2018年以来,自媒体朋友圈以及各证券分析师的报告就没断过对消费降级的讨论。当经济下行、股市下跌,尤其在预期认为未来经济不乐观时,大家看紧了钱包,约束了消费。

有人提出不同观点,认为中国仍然处于整体上的消费升级阶段;也有人认为中国市场正在走向消费分级,市场已分成不同维度,应分别制定相应销售策略;年末又一篇《消费的岔路:一条M型回旋的河流》刷遍朋友圈,称“M型”,金字塔两端的人生活越来越好,而中产们在节节败退。

孰是孰非?或许都有道理。中国太大了,人口太多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收入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934元,尽管这只不过是月均5,411元的水平,而低收入组的年均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958元;前20%人口收入水平是后20%人口的10倍以上!中国人口总量约13.9亿人,约为G7国家人口总数的1.8倍;中国20%的人口是2.78亿人,略大于德英法意四国人口之和,除中国外只有印度和美国人口超过了2.78亿人;10%的人口是1.39亿人,除中国外世界上只有8个国家人口超过1.39亿人;5%的人口是6950万人,超过泰国、英法意的全国人口,除中国外世界上只有18个国家人口超过6950万人。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整体的市场,但更是一个分层的市场,不同消费水平的人群规模都很庞大。某高端服装公司老板称能够消费他们公司产品的人,在中国只有1000万,但也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了,公司市占率并不高销售额也有十几亿。而拼多多、抖音、快手的迅速崛起、OPPP与VIVO市占率的数据,让北上广深感觉良好的中产们真正意识到三线及以下城镇乡村消费能力之巨大。

消费降级并不是放弃品质要求,不是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再现,而是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大幅提高。即使手机支付便利了交易,各种分期付款刺激了交易,但消费者整体对收入增长预期的下降、甚至对收入稳定性安全性预期的下降,导致消费者更加关心产品性价比,同等性能下的价格敏感度大幅提升。对大多数厂商来说,要么提高产品性能、创新新的功能,要么就面临着持续的降价压力,或者打掉中间环节节约费用让渡给消费者。所以大多数消费品行业上市公司股价2018年的表现都不理想,也就可以理解了。

2018年消费市场值得说的还有车市与手机市场。中国汽车市场自2018年7月起已经连续五个月出现下降,有些月度的跌幅甚至超过10%;今年也将是30年来首次年度下跌,大众汽车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预计,到今年底中国整体乘用车市场将下滑4%至5%。手机市场2018年前11个月累计出货量达到3.79亿台,同比下滑15.6%。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末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为11416万辆,全国总户数也只有4亿多户,意味着平均每4户家庭就有一辆私人轿车,这个保有量已经相当庞大;同样的,2017年末6岁以上手机上网人数已达7.53亿人,不算老人和孩子,这个比例也已经相当高了,身边不少朋友都是常备两台手机了。也就是说,未来若干年,汽车和手机的消费市场,将更多从新增消费转为更换消费,新车新机市场增长艰难,二手车二手机市场则会迅速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8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51万亿元,同比增长9.1%;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53万亿元,同比增长8.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8万亿元,增长10.2%。全国的消费市场总量相当巨大,即使不考虑增量,市场空间也足够大。出口受阻、投资有限的情况下,消费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人们不是不愿意消费,而是越来越不愿意浪费,性价比要求提高了,对厂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这本质上并不是消费降级;人们不是不想买东西,而是在房产、医疗、教育、养老几座大山压迫下和收入预期下降时预算更收紧了,简单说是没钱消费,这就要求国家要想办法降低生活必须成本支出,稳定就业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光降低个税成本是远远不够的。

2018年中国股市几乎是一个单边下跌市,内忧外患之下持续低迷。

沪指年初涨了一个月,到3587点后转头向下,在贸易战和去杠杆的阴霾下跌跌不休,好不容易9月份终于月线涨了3.5%,美国股市又开始调整,到10月出现破位下跌跌破股灾低点创出4年新低,在国家各种救市政策之下终于缓解跌幅,但依然处于低迷状态不见起色,沪指成交量已经多次跌破千亿元水平。

相比沪市*高点到最低点31.73%的跌幅,创业板要更惨一些,*高点到最低点跌幅高达50.5%,最低跌到千点以下,创出5年新低,最低日成交额不足400亿。

中国GDP增速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但股市表现却大相径庭。GDP的增长并不代表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增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预期弱,才是股价持续下滑的根本原因。

经过多年下跌后,A股市场的市盈率水平依然相对较高,沪市平均市盈率13倍,但其中有着大量权重高市盈率低的金融股;中小板平均市盈率在20倍以上,创业板平均市盈率在30倍以上,50倍、80倍甚至过百倍市盈率的公司依然比比皆是。创业板中超过50%的公司年盈利额不到一个亿,30%的公司年盈利额不到5000万。而美股经历了连续多年的牛市后,纳斯达克的平均市盈率也只有30倍出头,和经过多年下跌的创业板市盈率相当。

A股上市公司已经是中国最*秀的企业的代表了,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弱,也是反映着中国GDP质量相对较弱。GDP规模上去了,但质量并没有跟着上去,而且过去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也难以为继,所以国家才提出经济转型。股市走强,根子上还得靠上市公司自身质地走强,如果只是资金推动,潮水退去依然是一地鸡毛。

除了经济环境的内忧外患,监管加强也是2018年股市低迷的推手之一。由于上市公司质地有限,投资回报率不够,只能博取差价,也就是炒股票。2016年以来,监管部门一方面逐渐加大了对股票操纵和内幕交易的监管,对于股票操纵采用了预防式监管措施,另一方面对上市公司融资进行了约束和规范。监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客观上导致了市场活力下降赚钱效应不再,而上市公司也陷入了融资难困境。10月底证监会出了3点声明,表示“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市场应声而起,但紧接着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爆炒概念股和壳股。监管对明目张胆的操纵违法行为不可能置之不理,而市场也就在内外压力下继续低迷调整着。

其实监管部门对于股票操纵行为,完全可以事后监管,所有的交易和资金流水记录都在系统中留痕,证据并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湮灭,证据确凿该罚就罚嘛,连没带罚也是给国家财政作出贡献,相关违法违规人员心甘情愿“为国操盘”,就让他们折腾好了。

贸易摩擦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成为2018年的一个焦点。

2018年初人民币兑美元还是持续升值的,到3月份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度触及6.2336,较上年末升值了4.7%。突如其来的贸易摩擦,美元指数出现飙升,人民币汇率出现了V型反转,接连突破整数位关口,8月离岸汇率一度达到6.9584,10月11月再度超过6.9*高触及6.9803,与2017年1月高点6.9874仅差71个基点。市场一直预期人民币汇率会破7,但就是破不了!

人民币贬值更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元太强劲,美国加息减税经济增长超预期,全球资金回流导致美元指数一路上涨,年末较年初低点涨幅超过了10%。除了美元以外,人民币兑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外汇的汇率基本保持稳定,最大波幅也不到6个百分点,全年下来涨跌幅都不到2个百分点。

客观上,人民币贬值部分抵消了贸易战加征的关税影响,按照美元计价的出口额增速下降了10个百分点之多,但按照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额增速依然保持较高水平。有利于出口的另一面就是进口成本加大,而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石油、粮食、电子元器件等大宗货品,进口成本增加也意味着未来国内通胀压力的增大。

人民币贬值幅度尚在可接受范围内,2018年货币崩溃的国家都有好几个。美元兑土耳其里拉升值一度超过80%、兑阿根廷比索升值一度超过50%,汇率大幅贬值导致资本大幅外流,土耳其、阿根廷等国经济受到剧烈震动。

7,是个重要的心理关口,2016年底2017年初那波人民币汇率调整没有破7,2018年这波也没有破7,未来会不会破7?还是一定不会破?未来的事情无法预测,谁也说不准。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类似土耳其里拉或阿根廷比索那样的崩溃式下跌。

中国虽然外汇储备雄厚,但如果完全放开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可能并不足以应对暴跌带来的挤兑潮。真正能抵抗人民币大幅下跌的,还是中国的实体经济本身。中国是少数工业门类健全的经济体,制造业强大出口创汇能力强,包括美国在内的各主要经济体并不乐于见到人民币大幅贬值。另外,中国外债规模较小,2018年2季度末,中国外债规模仅1.87万亿美元,而同时点外汇储备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外债压力并不大,而中国国内资产变现成美元再流出国境的难度相当大,不太可能出现挤兑潮。

至于资本外流问题,资本是逐利的,流入与流出取决于是否有利可图。随着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发展,一百多年来,资本随着各大类工业产品生产转移一直在全球进行着转移,从英国转移到美国,从欧美转移到日韩,从日韩转移到中国,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东欧、非洲,也一定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事实上,产业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和非洲,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事情。随着用工成本上升、环保要求提高,很多传统加工产业一直在试图寻找着产业转移。早在十年前,笔者服务的一家上市公司就已经试点在柬埔寨设厂了,国家推行“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也是主动在做产业转移,贸易摩擦改变的是产业转移的速度而不是方向。在有些人焦虑着中国制造的产业链要转移到东南亚的时候,特斯拉刚刚成功摘得上海临港1300亩工业用地要建厂。产业转移一直都是现在进行时,进进出出很正常。产业转移并不会必然导致转出国衰落,英美欧日韩还是很发达,不必过虑产业转移问题,也同样不必过虑资本外流问题。

2018年,对于民营企业家门来说,可谓是酸甜苦辣俱全;2018年也可能会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如果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民营企业体系,就没有现代产业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内地位如此重要,任何政府或者执政党都不可能在当下主动消灭或者削弱民营经济,“两个毫不动摇”是写在各*高等级报告中的,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

2018年上半年并没有多少关于民营企业困难的报道,在国家经济发展遇到内外压力并存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时,税收征管趋严、社保征收趋严以及去杠杆导致资金紧张,使得很多民营企业不堪重负。到了下半年,随着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爆仓控股权转让给国有投资公司,所谓“国进民退”的话题逐渐热炒了起来。

尽管国家均在不同场合表态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但是依然扭转不了民营企业的信心。直到11月1日国家领导人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各部门陆续出台了若干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相关讨论才逐渐平息下来。

客观说,民营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事,“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的问题,在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必然会面临很大压力”。

大多数民营企业并没有现代管理制度,为存活而努力野蛮生长着,做大了很多是因为抓住了机遇成为残酷进化过程中的幸存者而并非出于设计,环境发生变化了存活压力就变大了,甚至历史上成功的经验会成为继续发展的障碍,所谓“成功是成功者的墓志铭”。大量的民营企业活不了几年就死去了,是市场正常的新陈代谢。

一些民营企业做大了,国有企业有的很多毛病一样也不缺。任人唯亲、一言堂、官僚化、权力平衡、贪污受贿、浪费严重、投资决策随意性强……国有企业领导还有上级党委和纪委监督着,而一些民营企业老板完全没人监督,在企业里就像土皇帝甚至对法律法规都没有敬畏之心。“民企”这个标签并不天然代表正义,也不代表正确,不代表先进。

在2018年倒下的很多民营上市公司老板,并不是上市公司经营本身出了什么大问题,而是自己的投资和债务出了问题。有的是融资在外乱投项目出现了亏损,有的是融资维护股价导致资金链断裂,有的甚至是受制减持新规不能直接减持而通过质押股权变相减持。所谓的国进民退,有一些也是老板甩包袱。座谈会后各地国资成立了很多纾困基金,对暂时进入困境的民营企业予以救助,也出现了很多一边纾困一边股东减持跑路的事情,更不用说纾困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道德风险问题。

中国很多民营上市公司都是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大多数民营上市公司老板是在2000年之前创业的,到改革开放40年之际,很多民营上市公司老板已经过了本可退休的年龄。据统计,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年龄超过70岁的77家上市公司中,只有7家是国资控股;董事长年龄超过65岁的221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5家是国资控股。超龄服役有些是老一代精力充沛还能继续奋斗,有一些是年轻人已经跃跃欲试接班但老一代还恋栈权利。还有一些公司可能只是无奈没人愿意接班了,尤其是一些相对传统行业的民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董事长是个辛苦活,肩负着巨大压力,如果看不到很好的行业前途,二代们不愿意接班的情形比较普遍。

在北上广深之外,职业经理人阶层尚未形成,民营上市公司上市后更多是靠着之前创业打江山的一批老臣在支持的企业的发展,外来职业经理人很难真正融入公司,更不用说在关键岗位承担责任。如果二代不愿意接班或者能力不济,新一代的管理层不能顺利接棒,若不能早早卖壳,上市公司前途堪忧!随着创一代的集体老去,接班人问题会越来越成为民营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问题。

民营企业发展并不太需要特别的支持和关怀,特别对待的支持和关怀,一方面是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其他企业的不公平,另一方面对民营企业自身发展也未必有利。民营企业更需要的是“去标签化”和“中性竞争”,在没有“民营企业”这个标签的情形下,在市场中自由竞争,由市场作出选择,生死无怨。

2018年,A股市场几乎迎来了首批号称“独角兽”的新经济公司。

3月30日,证监会公告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的通知》,根据证监会的公告,“试点企业应当是符合国家战略、掌握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且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

证监会和交易所迅速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各头部券商也积极抢得市场先机储备了创新企业项目,华夏、易方达、南方、招商、汇添富、嘉实六家基金公司发行了6只战略配售基金募资超过1000亿准备好了粮草。创新企业上市可以说是“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市场传言的首批试点企业包括京东、网易、百度、小米等多家知名企业,小米的CDR发行申请甚至已经走到了发审会关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小米国内上市之路在发审会前一夜止步。原计划沪港两地同时上市的小米,最终只是在香港单独上市。有意思的是,今年港股IPO的新经济企业大比例跌破发行价,小米发行价17港元,最低跌到了11.4港元。国内上市之路暂停,反而让国内投资者规避了破发风险,战略配售基金因为基金合同约定只能用于战略配售,躲过了市场大跌而成为2018年*赚钱的基金。

市场上将创新企业称为“独角兽”,但其实真正的独角兽一般指成立时间较短、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无论京东网易百度小米,还是今年上市的360、工业富联、宁德时代、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等公司,都已经成立很多年了,称不上“独角兽”。

关于创新企业上市,市场争议声很大。2014年阿里巴巴、京东、微博、陌陌等互联网公司在美国成功IPO并上市,当时国内媒体就是一片热议,为什么这些好公司不能在A股上市,遗憾好的上市资源流失海外。现在国家放开了口子,允许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在境内上市了,有些人却称“独角兽”为“毒角兽”,真是“叶公好龙”般的讽刺。

全球资本市场对新经济企业进行着争夺竞赛,纽交所、纳斯达克、港交所都纷纷欢迎创新企业去上市,给创新企业提供各种便利通道。不仅仅是创新企业,对优质上市资源的争夺,一直是各交易所最重要的工作,只有持续不断的优质上市资源进入市场,市场内的整体上市公司质量才会更高。

小米的破发,有明星企业受追捧且发行时点在港股高位、发行价可能定高了的缘故,更大的原因是中国经济走软导致小米本身业绩增速放缓和香港市场本身走熊所致,并非是为了割韭菜而来。完美错过了移动互联时代的360被爆炒到4000亿元市值,然后大幅下跌让投资者损失惨重,固然有实际流通盘比例过小的原因,但更反映了市场对新经济公司的迫切期待,应该加速优质创新企业的上市而不是害怕。再说了,没有了小米和其他CDR,韭菜们就不会被割么?

2018年,国内民营经济普遍陷入困境之时,有不少民营新经济代表成功在港美上市,而包括OFO在内的一些新经济企业却走向衰亡。

2018年是继2014年之后的又一个中概股上市大年,从年初的爱奇艺、B站、平安好医生,到年中的小米、拼多多、美团,直到年底的360金融、腾讯音乐,一批新经济代表公司在香港和美国上市。

中国新经济的代表很少是硬科技,更多是基于庞大人口基数的服务或应用型公司。这类公司的价值,不在于增强国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或者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也不在于创造了什么高科技新产品,而在于真真切切的满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提高老百姓的生活便利性和生活水平。

大多数新经济公司,起点于一个创意或者对国际国内同行的模仿,基于对用户需求的响应,在庞大且聚集的用户群中野蛮生长,并被用户严格筛选和残酷淘汰着,在快速的更新迭代过程中,寻找着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资本被高速成长机会诱惑进场,同时又推动着公司和创业团队往前发展。成功者获得奖赏占据巅峰位置敲钟鸣锣,失败者散尽资本从头再来或者消失无影,但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成本得以降低。这就是最近几年新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图景,充分体现着市场的创造力、魅力与残酷性。

在一众新经济公司敲钟鸣锣举杯欢庆的同时,以OFO为代表的一些新经济公司却走向衰亡。曾经被某些媒体冠以“新四大发明”的共享单车,给很多城市带来的是一片片的单车坟墓。当快速发展中依然找不到盈利模式,当现金流只能依赖资本方不断输血,一旦遭遇市场变故,新经济公司的衰亡也是迅速的。根据相关媒体披露的数据,OFO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00亿人民币,烧了100亿还没能烧成功,终于资本也失去了信心,OFO陷入困境诉讼缠身,连押金都退不出来了。从一些媒体披露出来的情况看,OFO的内部管理混乱,贪污浪费情况严重,高估值压力下资本推动着快速成长而无暇顾忌内部管理,一轮轮估值不断抬高融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在资本的诱惑中迷失而崩溃。

客观说,共享单车的出现,改变了城市很多人的出行方式,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是有价值的。共享单车不仅仅是收取车费租金和车身广告费,同时也因巨大的使用率而成为重要的流量入口和各生活场景的连接点。如果没有资本推动几家比着烧钱疯狂扩张市场份额抢占绝对垄断地位,或许不至于结局这么悲惨;但如果没有资本推动,或许也早就死了。

新经济公司的特点是没有谁不可或缺或者不可替代,只要能满足用户需要,有存在价值,总有新的公司再成长起来。想做到垄断而不可替代,真是太难了。连腾讯阿里如此巨大规模的龙头企业,都在担心着某一天被替代而死去,更不用说规模较小的企业了。创业者们就像希腊神话的西西弗斯,只能不停向前向前。

科创板和注册制是2018年底的热点话题。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传出大消息:“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消息一出,A股市场的一二级市场参与者(包括投资者、各创投公司、想上市的老板们、投行等中介机构、媒体自媒体)都躁动起来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各种消息传言满天飞,沾边概念的股票被爆炒,甚至有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喊出了1万家挂牌企业的神话。

国家要推科创板,显然与之前推动战略新兴板和创新企业上市的思路是一贯的,目的是为了“助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015年筹划的战略新兴板和注册制因为股灾而搁浅,2018年创新企业上市计划也因证券市场发生重大变化而停滞。在突入其来的贸易摩擦尤其是中兴通讯受制裁的刺激下,国家必须要加大投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而开一个新板块,推动相关企业迅速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做大做强,成为应有之意。

市场对科创板最大的担心不是增加一个新通道,而是大幅扩容。但创业板推出9年才700多家,中小板14年了还不到1000家,就这都还觉得好多公司都是水货不该上市的。实际上有点投资价值的上市资源就那么多,不可能大批量涌现,多设个板块更多的作用是分流意义大于引流意义,所以科创板并不会带来大扩容。

注册制的审核并无成规,3年前上交所研究过注册制,当时讨论过的方案之一,就是注册制的发行审核具体工作由交易所完成,之后报证监会注册。注册制最终希望的是形成市场约束,但在市场约束成熟之前,注册制下也不会不审。板块开设起来成功运行,比烂放公司最后一地鸡毛更有意义,不会发展成像新三板那样的。

科创板是一个新开的板块,改革往往是从增量开始而不是存量开始。T+0、取消涨跌幅限制、股价波动调节机制等交易机制均可能在科创板开始进行改革。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是交易功能而非融资功能,交易发现价值,价值带动融资。对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期待,从2018将持续到2019。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通过改革实现了40年快速增长,也积累了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来解决。在经济下行的日子里,全国上下全年都在关注新的改革举措。

改革开放40年,在普通劳动者、企业家创业者、各级政府领导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取得了伟大成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夸张的说,每十年发生的变化都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改革开放成就相关的文章汗牛充栋,不必在此赘述。


毋庸讳言,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发展还存在各种问题,24字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还有很多有待充分实现,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还任务艰巨,房市、医疗、教育、养老等重大民生问题还需要解决……关于中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经济甚至体制方面的问题相关的文章也是不可胜数,在此也不赘述。

在此要说的是改革愿望与实际落地的矛盾问题。

我们都知道解放思想就能解放生产力,都知道华北东北领导和群众观念落后是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但是千年以来形成的官僚体系和官民意识短期内能改变多少?乡村县城小城市甚至省会城市依然是未被真正冲击打散的熟人社会和人情关系社会,距离法治化市场化的现代社会关系还有着多大距离?法治化市场化的改革愿望要如何落地?

我们都知道农村靠土地产出很难致富城市化才是长久之计,在很多地方乡村振兴长远来看可能会因为人口的迁移而变成无用功。近20年来平均每年城镇人口增加超过2000万人,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依然还有5.7亿人生活在农村,城镇化率达到58.5%并不是城市化率达到这么高,很多人只是从农村到了镇上而已。就算城镇化率达到80%,还会有近3亿人生活在农村。而按照每年2000万人的迁移速度,至少还需要十几年时间才能达到80%城镇化率的水平。那么这十几年时间,农村怎么办?几亿农民就应该继续穷着?人口迁移也是有能力的人先迁走了,剩余人口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困境,甚至可能再度返贫,怎么办?80%城镇化率意味着11亿人在城镇生活,中国总共也就300多座城市,意味着千万以上城市人口的城市要有50多个而现在只有北上广深津成渝7个,特大城市的管理又是新的问题。

我们都痛恨污染,对影响健康的严重雾霾可谓深恶痛绝,对于污染制造者恨不得绳之以法。严格的环保限产下,地方经济很快陷入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生存压力更大;取消了一刀切的控制,一旦没风雾霾立刻就笼罩小半个中国。人们需要清洁的空气和水需要美好的环境,但众多竞争力低下加上环境改造成本就亏损的企业,依然在养活着几个亿的劳动力。在就业与税收面前,地方政府如何不对污染让步?

我们都痛恨假冒伪劣产品,都知道要保护知识产权。但是中国有14亿人口,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才18,322元,月均才1500元;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才10,955元月均还不到1000元;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2,408元,月均不到2000元,而中位数的意思是有接近7亿人在此水平线之下!假冒伪劣产品是给正牌厂家带来了巨大损失,甚至给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巨大伤害,但是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数亿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也是有市场存在的基础,数亿人没钱消费正品。全部取缔假冒伪劣产品的代价可能是物价上涨生活成本上升。在假冒伪劣产品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要如何做出政策选择?更不用说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厂商也是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并创造着大量税收的。

我们都知道公务员太多、财政供养负担沉重压制了减税空间,公务员太多行政管制太多降低了市场效率,减少行政管制压缩政府部门裁撤公务员是改革的重点难点,精兵简政呼吁了几十年了都。但大幅裁撤公务员意味着大量失业,在经济下行阶段大量失业会产生严重后果。这两年公务员体系内很多人出走下海或创业,但能走的更多是*秀人才,有些部门剩下的不少人再就业能力都堪忧,赶都赶不走。更不用说裁撤公务员需要各级政府去具体落地和推行,哪个部门会在自己头上动刀子呢?要求裁撤公务员是普遍呼声,但怎么落实是个巨大的难题。

我们都知道社会治理一定要走法制化法治化的道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法制建设方针是4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但是在实务中呢?扪心自问如果自己成为执法者,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能够排除人情干扰做到全面严格执法吗?能够面对失业、税收和社会稳定压力做到全面严格执法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以上各条,并不是在找借口,也不是说不要改革,而是要认清改革的基础和困难。所有的改革都需要落地才有效,所有的美好理论都有假设条件,而现实与假设条件是存在差异的。理想化的政策,如果不能落地,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随着经济体量越来越大,改革不可能再利好所有人,必然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也必然有着各种阻力,所谓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硬冲过去,可能激化矛盾;寻找阻力最小的路径绕行向前,但总有迈不过的坎要攻关。其间的平衡点难以掌握,全局的稳定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问题要靠改革与发展来解决,但发展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有些问题需要立即解决,有些问题最终要靠时间来解决。没有那么多只争朝夕,没有那么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没有那么多不改国家就要崩溃的事。重要的是改革的方向不要出现偏差,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坚定信念积跬步致千里。

2019年的困难与希望

2019年是建国70周年的纪念年份,2019年依然困难重重,但又承载着前行的希望。

2018年给中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的不利因素并没有消失,2019年依旧困难重重。

对外贸易与国际环境难以改善

尽管中国领导人为了发展大局作出了巨大努力和让步,贸易摩擦可能会有所缓解,但由于中美两国越来越多领域从合作走向竞争,美国整体上对中国的态度转向视作战略对手,注定了贸易战和限制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相关措施不可能轻易结束。中美贸易摩擦将进入持久战阶段,谈谈打打、边谈边打、反反复复,可能会成为2019年及之后若干年中美经贸关系的主旋律。不过,最激烈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了,中国当前并没有能力与美国全面抗衡,只能被迫妥协和让步,毕竟国内自身发展更为重要。

除了中美直接对抗外,美国也在逼迫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选边站队,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将持续困难。尽管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的比例并不高,尽管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较十年前已经大幅下降,但在经济全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今天,对外贸易受影响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

出口受影响的情况下,国家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担不可避免落在消费上,2018年还修订了个人所得税法,对绝大多数人群大幅减免了个人所得税。但是,在经济增速预期较低、个人收入水平增长有限的情形下,在“六个钱包”的家庭财产被房产套牢的情况下,消费增速大幅提高的难度依然很大,熬过冬天可能会成为更多民众的选择。

2019年,以高铁为代表基建是重头戏,2017年末高铁运营里程还不到全国铁路运营里程的20%,各地方政府积极投入修建高铁的事业中。除了修高铁,还有高速、机场、地铁等多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施工或即将开工。但是,受制于整体债务负担和财政赤字压力,基础设施投资更多是在补短板方面,期望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拉动GDP快速增长是不现实的。

至于众人关注的房地产,自中央提出“房住不炒”以来,房地产业一直处在宏观调控政策限制内。即使经济走软,中央也并未大幅放松房地产业,让房地产再次拉动经济。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太大了,用时间换空间方式的调整,估计还得几年,在2019年不会大放松。除非经济已经无可救药,房地产这个饮鸩止渴的大杀器恐怕不会再度启用。另一方面,中国城市化进程仍然在进行中,每年城镇新增人口依然超过2000万人,房地产业继续大幅下滑的空间也并不大,个别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则面临很大压力。

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持续困难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经济转型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低端劳动密集性、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简单加工业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资本金不足靠借钱扩张的模式也将逐渐终结,很多产业将流向东南亚、非洲甚至东欧。除了低端制造业,国家在税收、社保、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加强,意味着大量虽然已经有相当规模,但靠不规范生产经营才维持在盈亏平衡线上的公司将出现经营困难。大量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因监管严格或者竞争力下降将出现持续困难甚至关门。即使减税可以对企业运营成本有所降低,但整个国家的转型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唯*的问题在于就业压力下力度会有多大。

中国高速增长40年,平均年增长速度高达9.5%,市场机会之大,让很多企业都能够存活在市场中,其中有一些早该被市场淘汰,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苟延残喘着。2008年曾经有机会出清一次,但被国际金融危机打断了;2018年又是一次出清机会,但被贸易摩擦打断了;该死不能死,新陈代谢紊乱,并不利于长期发展,而出清的过程在短期内又是相当痛苦的。

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出现骚乱,几乎无不与高失业率相关。所以失业压力,是政府最为关注的事情,比经济增长速度、增长质量更为关注。有工干,才有钱拿;有钱拿,才有饭吃;有饭吃,就不会闹事;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2018年12月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也体现了对就业问题的关注。

尽管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每年有超过1300万人口进入就业市场。毫无疑问,出口和消费两大领域相关就业人口数量巨大,而出口和消费增速下降不仅意味着新增就业受影响,既有就业岗位也有着巨大的失业压力。

随着大数据和AI的发展,从简单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到相对高端的财务金融甚至医疗教育行业,劳动力在越来越多不需要创意创新创造的领域将被机器或软件替代。与机器或软件相比,人会累、会请假或偷懒、会有情绪波动、会犯错误、会要求涨工资或者可能罢工,而机器或者软件除了价格上可能贵一些,其他都不会有,效率上还比人要高。而一旦成本上相比不占优势,劳动力被机器或软件替代将成为企业主们的必然选择。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人时都明文规定只招35岁以下的人:年轻人身体上更有精力,头脑上更有活力,更能没有牵绊地快速掌握新技能、适应新环境;35岁以上意味着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压力在,很难全身心投入工作,工资水平还要比年轻人更高。在经济不景气阶段,率先感受到失业压力的是35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还没在管理或领导岗位,从事着重复性事务性工作的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统计,2017年末35岁-44岁的人口比例为14.87%,人口总数超过2亿。

除了新增就业压力和失业压力,近几年另一个解决就业问题的出路是“万众创业”。然而,随着资本进入寒冬,创业资本规模收缩,创业者得到资金支持也就更难了。靠大规模创业缓解就业压力并不乐观。

就业压力问题不仅在2019年会有,在未来若干年都将持续存在。

金融风险未出清潜在隐患尚存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环节,中国金融业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只要主要商业银行不出现系统性风险,整个中国金融业出现系统性风险影响中国经济的概率不大。银行业的最大风险来自于坏账率,经历多年资本支持型快速增长,中国经济整体负债规模已经很大,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时,相应的坏账风险也就逐渐暴露了。这是中央去杠杆以及把“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的重要原因。

去杠杆是个长期的任务,2018年去杠杆进程被贸易战打断节奏放缓,但金融风险并未出清潜在隐患尚存。央行易行长说宏观杠杆率已经稳定,之后是“慢撒气软着陆”。这意味着暴力去杠杆结束了,但长期看杠杆率将持续缓慢降低。放水加杠杆用资金推动经济发展的时代可能短期不再有了,缺少资金推动,2019年经济增速不会很快。

不断提高的开放度和无可替代的国际产业链地位

尽管受到美国的约束、限制、甚至孤立化,但正如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说:“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的经济发展受益于对外开放,不可能主动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第*大国和货物贸易第*大国,这就意味着中国产品本身已经具有了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或许某些领域某些产品与国外产品还有相当的差距,某些产品只是在国内进行组装,但大多数门类的大多数产品的中国制造已经不用担心被冲垮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证明,开放度越高的领域,中国制造产品的竞争力越强,越是保护则竞争力越弱。

中美互为第*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进口国(进口比例达到21.6%)和第三大出口国;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国(进口比例超过20%)和第二大出口国;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进口国(进口比例达到24.5%)和第二大出口国;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进口国(进口占比达到20.5%)和最大的出口国;2017年全球货物出口总规模达到17.73万亿美元,而中国的占比为12.76%。

某种程度上说,在国际产业链上,中国的整体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作为全球供应商,世界主要经济体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可以完全替代中国的新供应商。建造厂房需要时间、配套产业链转移需要时间、熟练劳动力培养也需要时间,中国如此大规模的出口产能,没有哪个经济体可以单独或者联合吃下来。产业转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在整个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还无可替代。

2017年中国进口总额达到1.84万亿美元,2018年1-11月增长到1.97万亿美元。没有哪个世界主要贸易国愿意主动放弃与中国做生意的机会,美国也不可能把中国要采购的货物给接下来。

所以,中国不会主动封闭自己,全球也事实上不可能封闭和孤立中国。当今世界早已过了冷战时期巨幕两边可以几乎无往来的时代了,早已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在巨大的相互利益基础上,尽管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可能会出现一定压力,但是不可能差到一些人所想象的回到冷战时代的。

经济体量世界第二,自身内部机会多多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体量已经成长到世界第二,虽然与美国还有巨大差距,虽然人均GDP还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总量上已经超过了排名第3-5位的日本、德国、英国之和。

如此大的经济体量,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基础水平已经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就如同人体的基础代谢一样,大块头的人基础代谢也会相对较高。满足近14亿人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生老病死等基本需求,就已经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数字了。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福祉,只是挣钱不会花钱幸福度未必提高。

资金流转起来人口流动起来,经济活力就会更强劲体现出来,不断提升14亿人的生活水平和幸福度,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机会所在。

城市,意味着更好的公共基础设施,更好的教育文化水平,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多的信息交流,更多的创新机会。工业革命后的世界经济,相当大程度上是城市经济。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多的人从农村迁往城市,是被城市相对于农村更美好的生活吸引来的,而不是行政命令人为的迁徙。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每年城镇人口增长超过2000万人依然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还只是城镇化,离城市化还有相当的差距。

除了京沪两个特大城市对常住人口规模进行了城市化发展空间有限外,大多数城市都在创造条件欢迎新增常住人口,在城市的落户条件也大多已经完全放开了,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国境内人口流动几无限制。城市化不是因为建了房子,而是有活力有钱赚吸引人前来。人,才是城市活力的根本性因素。人民追逐着工作机会和美好环境迁移,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净流出,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净流入,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流入更多。发展较慢、首位度不够的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还被中央巡视组批评。

人口将加速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成渝、武长、西郑等城市群和中心城市集中,而城市化、城市群化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相当一部分城市和大多数农村都面临着人口流失,但整体上中国经济会因为人口聚集在大城市而增长。

近十年中国经济最大的亮点是高铁,高铁所产生的效益不仅是直接的车票收入,更大的效益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高铁的存在,跨地区同城化发展才成为可能。

以上海为起点,高铁一小时到达南京、杭州、盐城、宁波(跨海高铁通车后),两小时到达合肥,三小时到达济南、南昌,四小时到郑州、武汉、福州;以北京为起点,高铁一小时到达石家庄、济南,两个半小时到达太原、郑州,3个半小时到达南京、沈阳,4个半小时到达西安、武汉;以广州为起点,高铁两小时到达长沙,三小时到达南宁、四小时到达武汉、贵阳;而从深圳福田出发,15分钟就可以抵达香港西九龙。

一小时内的同城化,意味着居住可以跨城;4小时以内的同城化,意味着早上出发抵达后开个会办个事晚上还能回来。同城化不仅意味着降低居住生活和临时住宿成本,更在于增加了交流机会碰撞出经济机会:跨地区可办可不办的事,当天能来回就办了,要住一晚上可能就不办了。

2019年,更多条高铁线路通车,更多城市被纳入北上广深4小时经济圈之内,高铁网络更加密布,更多人口加速流动,城市间交流会更加密切,也会带动经济发展。

无论是城市化,还是高铁成网,形成的结果是人口聚集。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就意味着中国大城市多。城镇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城市有200多个,超过200万以上的城市有100多个,超过500万以上的城市有33个,超过千万的有7个。而美国没有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纽约只有不到900万人口,超过200万的还有洛杉矶芝加哥休士顿三城,100万以上人口可以排进全美前十!

中国聚集在城镇中的人口超过8亿人居世界第*,中国地域面积广大从寒带到热带各种地形地貌都有覆盖,中国人群分层明显从世界级富豪到全球贫困线以下共存与一个统一市场。这就意味着中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新技术成熟化试验场,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实体测试环境。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从0到1的创造中国还与世界存在巨大差距,但是从1到无穷的迭代进化与融合在中国会发展到极致。从0到1非常重要,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从1到无穷才是可以落地享受的技术。中国很多移动互联的应用领先全球,根子上是在技术在中国试验场的迭代进化与融合。

人口聚集,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机会多,意味着思想碰撞会更多,意味着新的创意会不断出现,也意味着服务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机会,进而带动经济增长。

数据化、万物互联与AI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推进,通讯业即将进入5G时代,万物互联的数据化时代即将到来。按照李开复的说法,“大数据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石油,而中国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沙特阿拉伯”,“发展AI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大量的、单一领域的、标注数据,我们已经具备,中国必然成为AI大国”。华为的5G技术世界领先,中国的数据积累与数据创造世界领先,AI技术的开发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将是最先进入数据化、万物互联与AI的时代的大国之一。

数据化、万物互联与AI的价值,本质上是降本增效。通过大数据基础上精准的相关性分析与预测,节约能源与物料、节约在途和库存、优化生产流程和物流线路、提高生产和服务效率、精准识别客户需求,从而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智慧社会将是未来世界竞争的焦点,这块领域也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最近几年,“互联网+”已经成为创新的热点,以BAT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将触角伸到经济的方方面面,人民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便利。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像水电气一样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具。当互联网进入工业和商业领域,从虚拟走向实体,就越来越发现其更多只是工具,或许在部分领域改变了业态或提高了效率,但在工业和商业本质规律上并没有多少改变,互联网巨头们并不熟悉线下规律。

不可避免的,“互联网+”要走向“+互联网”,线上巨头已经开始与线下龙头企业相结合,助力线下龙头企业的发展并获得相应数据进一步提高效率,由线下实体利用工具遵循规律改造升级,而不是贸然改变线下实体的运行规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互联网发展形态进入3.0时代,从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机遇。

加大对上市公司的政策支持

上市公司是中国企业的*秀代表,是中国经济的牛鼻子,上市公司多的地方,也是经济发展更好的地方。

全国有3000多万家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7万家,而A股上市公司只有3500多家,加上在香港和美国主要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也只有不到4000家。2017年上交所上市公司共缴纳税费2.38万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400万个,支付职工薪酬2.42万亿元;2017年深圳市36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贡献税收超过深圳市税收总量的70%!

上市公司的价值,不仅仅是直接贡献税收和就业。很多上市公司是带动着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华为CFO孟晚舟被扣,证券分析师们第*时间梳理出了可能受影响的华为产业链上的30多家上市公司名单。这些上市公司背后还牵连着更为庞大的产业链和更为庞大的就业人口。而3500多家A股上市公司,所带动的产业链和就业人口更为庞大。

除了在产业链中的带动作用,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公司股东们还是重要的产业投资者,是产业资本的重要来源;是重要的产业整合者;还是职业经理人的黄埔军校。

上市公司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相当强的带动价值,上市公司发展得好,实体经济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应当针对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股东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发展。

2019年,传说中的巨额减税政策可能要落地了。

经济下行期间,经济界、企业界和舆论对减税的呼声不断,国家已经表态“更大规模的减税在路上”。市场普遍预期2019年可能会落地的减税政策主要为:增值税税率三档变两档,税率为13%和5%;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5%降低到20%。

高税率不仅是增加企业负担,更大程度上是出现了普遍的违法行为导致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头上始终悬着刑责的利剑。依法纳税意味着利润稀薄企业竞争力下降,偷税漏税意味着违法随时可能被查,企业家面临左右为难局面。随着金税三期的全面实施,税收征管越来越严格,无利可图下很多原本只有微薄利润的民营企业选择关门也是合理选择。

下调税率,意味着减轻企业负担,也会降低企业家违法意愿促进合法规范经营。如果税率下调与市场预期一致,则有望对经济增长给予较强的刺激,期盼政策早日落地。

当下的中国存在很多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解决问题就是解放生产力,问题所指就是经济发展潜力之所在。中国在法制化市场化机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关键核心技术、金融服务等诸多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巨大差距,还有许多“人类的*秀文明成果”有待借鉴吸收,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发展空间巨大。

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改革开放初期“无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解放了生产力,试探出了一条路;但正如公众号“侠客岛”所言,“以前粗放型的改革思路还行不行?“红灯绕道走,黄灯闯着走,绿灯抢着走”的绿林心态还要不要?大胆闯大胆试的边界在哪里?怎样让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前行?”

跑马圈地、野蛮生长的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时代已经结束了,精细化管理深耕细作挖掘存量价值意味着钱越来越难挣。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从“猫论”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全球化,这个过程会让很多人不习惯,很多过去十年二十年挣快钱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但是确实国家发展之必然道路。

美好生活要靠劳动创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就是国家发展的最大动力。中国有接近14亿人口,只有一半常住在城市,其中只有一半生活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成渝等城市中,更是只有不到5%常住在北上广深的城市中,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不能骄傲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马云说:“指点和抱怨很容易,但真的自己去干也很复杂”。与其怨天尤人等待着符合自己期望的政策机会和外界环境的改变,不如真切努力奋斗向前主动去改变生活。只有不断向前,不断进取,才能走出阴霾,走向阳光,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2019,悲观者可以持续悲观,而前行者将继续前行!

在互联网红利基本散尽的时代,未来到底属于web3、元宇宙,还是碳中和?到底什么样的革命性技术可以引领人类社会走出经济衰退、疫情和战争的影响,并将全球经济体量再向上推动数十倍?

我们的答案是,我们早已处于人工智能时代之中。

本报告由势乘资本和光锥智能联合发布

本报告成文于2022年5月

我们正处于传统信息技术时代的黄昏,和人工智能时代的黎明。 

在过去的260年间,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巨大的科技创新浪潮,蒸汽机、电力和信息技术,将全球GDP提升了近千倍。 每一次科技浪潮都通过某一项先进生产力要素的突破,进而引起大多数行业的变革: 比如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汽车、火车、轮船、钢铁等行业的巨大发展,140年前美国铁路行业的恶性竞争史,就如同现今互联网行业BAT之间的竞争。而铁路行业发展、兼并所需的巨额金融资本,又驱动了华尔街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的金融中心。 

二战之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迄今已逾70年,将全球GDP提升约60倍。其中可分为两段:1950年-1990年,是半导体产业迅猛发展的时代,推动了大型计算机向个人PC的小型化;1990年至今是近30年的互联网全球化时代,而互联网时代又细分为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段。 

但随着摩尔定律的失效和信息技术红利彻底用尽,加上疫情黑天鹅影响,全球GDP衰退,引发并加剧了全球地缘政治和军事冲突,开始向逆全球化发展。 

所以未来到底属于web3、元宇宙,还是碳中和?到底什么样的革命性技术可以引领人类社会走出经济衰退、疫情和战争的影响,并将全球经济体量再向上推动增长下一个50倍? 

我们的答案是,我们早已处于人工智能时代之中。 就像直到2010年iphone4发布,绝大多数人也并未意识到移动互联网革命早已开始一样,如今人工智能其实也已广泛应用,比如到处遍布的摄像头和手机人脸识别,微信语音和文本转换,抖音动态美颜特效、推荐算法,家庭扫地机器人和餐厅送餐机器人,背后都是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过去十年不断取得的巨大突破。 

互联网已经是传统行业。 

互联网技术作为过去30年最先进的生产力要素,改变了全球的所有人、所有产业、社会经济,甚至是政治、军事、宗教。 

虽然互联网的技术红利已基本用尽,但我们仍可通过研究其历史规律,来预测未来新技术发展的可能路径。 

30年的互联网发展历程总体可分为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个时代,按产业渗透规律,又可分为 信息互联网、消费互联网 和 产业互联网 三大阶段。 

系统硬件都是最先起步,包括底层芯片、操作系统、联网通信、整机等,进而初步向媒体工具、文娱游戏行业渗透,因为这些领域最易受新技术的影响。当2002年中国网民达到6000万人,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亿部之后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开始全面开花,渗透变革了直接to C的众多行业,如零售消费、交通出行、教育、金融、汽车、居住、医疗等。而当用户量进一步上涨、新技术的渗透进一步加深,企业服务、物流、制造、农业、能源等to B产业被影响。 

而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产业的渗透深度比桌面互联网更深,桌面互联网介入行业基本停留在信息连接层面,而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众多掌握先进技术要素的公司开始自己下场开超市、组车队、重构教育内容和金融机构,甚至是卖房、造车。也有些公司虽然诞生在桌面时代,但成功抓住移动爆发红利杀出重围,比如美团、去哪儿、支付宝。 

抖音的崛起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变数,也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不断提升的必然,引发了用户流量结构的重组,进而催生了一大批抓住抖音流量红利崛起的消费品牌,如完美日记、花西子等等。但最终都逃不过被平台收割的命运,就像当年淘品牌的结局一样。微信支付、支付宝的普及极大推动了线下连锁零售的数字化程度和管理半径,减少了上下游现金收款产生的风险,促使其在资本市场被重新认可,连锁化率进一步提升,比如喜茶、瑞幸、Manner等等。这两条逻辑共同构成了过去几年的消费投资热潮主线。 

如何评判一个新技术是否能引领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要看它能否从本质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蒸汽机之所以推动了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因为其极大的提升了劳动生产力,并将大量劳动人口从第一产业农业的低级劳动中解放出来,进入第二产业工业。电力加速了这一过程,并推动了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出现和发展。信息技术将更多的人口从第一、二产业中释放,进入第三产业(如大量年轻人不再进厂而去送外卖、跑滴滴),于是形成了如今全球第三产业GDP占比55%,中国第三产业劳动人口占比50%的格局。 

机器人即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硬件形态,在可见的未来,将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人口从低级劳动中大比例释放和替代,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全球GDP继续百倍增长。 

同时可大胆预言,以创新为职业的第四产业将会出现,而这个职业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其实一直存在于第一二三产业的边缘,不断用突破性创新推动着人类技术的进步,且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促使该职业人群不断扩大。这大约能证明刘慈欣的技术爆炸假说来源。 

人工智能从模块上可分为 感知、计算 和 控制 三大部分,由表及里可分为 应用层、数据层、算法层、算力层 ,而随着2012年芯片进入28nm制程后的量子隧穿效应导致摩尔定律失效,“每提升一倍算力,就需要一倍能源”的后摩尔定律或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逻辑,算力的发展将极大受制于能源,当前全球用于制造算力芯片的能源占全球用电量的约1%,可以预测在人工智能大规模普及的未来数十年后,该比例将会大幅提升至50%甚至90%以上。而全球如何在减少化石能源、提升清洁能源占比,从而确保减少碳排放遏制全球升温的同时,持续提升能源使用量级,将推动一系列能源技术革命。关于该方向的研究可参考我们的另一篇报告《碳中和:能源技术新革命》

早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前260年,哥伦布地理大发现就使西班牙成为了第一个全球化霸主。蒸汽机驱动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电力和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超过英国,信息技术又让美国赢得和苏联的冷战对抗,全球过了30年相对和平的单极霸权格局。 

因此中国如果仅在现有技术框架中与欧美竞争,只会不断被卡脖子,事倍功半。只有引领下一代人工智能和碳中和能源技术科技革命浪潮,才能从全球竞争中胜出。 

尽管中国已经跻身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国,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中美之间在AI领域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从投资金额和布局上看,从2013年到2021年,美国对人工智能公司的私人投资是中国的2倍多。 当前美国AI企业数量领先中国,布局在整个产业链上,尤其在算法、芯片等产业核心领域积累了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更关键的是,尽管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和专利数量保持高速增长,但中国AI研究的质量与美国仍然有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AI顶会论文的引用量的差距上)。

年中美在AI领域私有部门(如风险投资、个人投资等)投资金额上差距逐渐拉大
中国在AI顶会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已经反超美国但影响力上仍然与美国有较大差距

因此,中国需要持续加大在AI领域的研发费用规模,特别是加大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吸引全世界优秀的AI人才。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有朝一日赶超美国,在基础学科建设、专利及论文发表、高端研发人才、创业投资和领军企业等关键环节上的拥有自己的优势,形成持久领军世界的格局。 

人工智能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是在1956年达特茅斯夏季人工智能研究会议上。当时的科学家主要讨论了计算机科学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期待通过模拟人类大脑的运行,解决一些特定领域的具体问题(例如开发几何定理证明器)。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目前看来,Stuart Russell与Peter Norvig在《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一书中的定义最为准确: 人工智能是有关“智能主体(Intelligent agent)的研究与设计”的学问,而“智能主体”是指一个可以观察周遭环境并做出行动以达致目标的系统。 这个定义既强调了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环境感知做出主动反应,又强调人工智能所做出的反应必须达成目标,同时没有给人造成“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方式或人类总结的思维法则的模仿”这种错觉。 

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一共经历了三波浪潮。 

第一次AI浪潮与图灵和他提出的“图灵测试”紧密相关。 图灵测试刚提出没几年,人们似乎就看到了计算机通过图灵测试的曙光:1966年MIT教授Joseph Weizenbaum发明了一个可以和人对话的小程序——Eliza(取名字萧伯纳的戏剧《茶花女》),轰动世界。但是Eliza的程序原理和源代码显示,Eliza本质是一个在话题库里通过关键字映射的方式,根据人的问话回复设定好的答语的程序。不过现在人们认为,Eliza是微软小冰、Siri、Allo和Alexa的真正鼻祖。图灵测试以及为了通过图灵测试而开展的技术研发,都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推动了人工智能,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的飞速发展。 

第二次AI浪潮出现在年代,语音识别(ASR)是最具代表性的几项突破性进展之一。 在当时,语音识别主要分成两大流派:专家系统和概率系统。专家系统严重依赖人类的语言学知识,可拓展性和可适应性都很差,难以解决“不特定语者、大词汇、连续性语音识别”这三大难题。而概率系统则基于大型的语音数据语料库,使用统计模型进行语音识别工作。中国学者李开复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大成果,基本上宣告了以专家系统为代表的符号主义学派(Symbolic AI)在语音识别领域的失败。通过引入统计模型,语音识别的准确率提升了一个层次。 

第三次AI浪潮起始于2006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深度学习的实用化进程。 深度学习兴起建立在以Geoffrey Hinton为代表的科学家数十年的积累基础之上。简单地说,深度学习就是把计算机要学习的东西看成一大堆数据,把这些数据丢进一个复杂的、包含多个层级的数据处理网络(深度神经网络),然后检查经过这个网络处理得到的结果数据是不是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就保留这个网络作为目标模型;如果不符合,就一次次地、锲而不舍地调整网络的参数设置,直到输出满足要求为止。本质上,指导深度学习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思想。实用主义思想让深度学习的感知能力(建模能力)远强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但也意味着人们难以说出模型中变量的选择、参数的取值与最终的感知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人们往往容易将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这一概念混淆。事实上,在195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后,Arthur Samuel就提出: 机器学习研究和构建的是一种特殊的算法而非某一个特定的算法,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的是利用算法使得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从数据中挖掘出信息;而深度学习只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集,是比其他学习方法使用了更多的参数、模型也更加复杂的一系列算法。 简单地说,深度学习就是把计算机要学习的东西看成一大堆数据,把这些数据丢进一个复杂的、包含多个层级的数据处理网络(深度神经网络),然后检查经过这个网络处理得到的结果数据是不是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就保留这个网络作为目标模型,如果不符合,就一次次地、锲而不舍地调整网络的参数设置,直到输出满足要求为止。 本质上,指导深度学习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思想。 实用主义思想让深度学习的感知能力(建模能力)远强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但也意味着人们难以说出模型中变量的选择、参数的取值与最终的感知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 

如前所述,人工智能由表及里可分为应用层、数据层、算法层和算力层。 

算力层包括具备计算能力硬件和大数据基础设施。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历次算力层的发展都会显著推动算法层的进步,并促使技术的普及应用。 21世纪互联网大规模服务集群的出现、搜索和电商业务带来的大数据积累、GPU和异构/低功耗芯片兴起带来的运算力提升,促成了深度学习的诞生,促成了人工智能的这一波爆发。 而AI芯片的出现进一步显著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在CPU的基础上,出现了擅长并行计算的GPU,以及拥有良好运行能效比、更适合深度学习模型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 

当前,人工智能的算力层面临巨大的挑战。 随着2012年芯片28nm的工艺出现,原先通过在平面上增加晶体管的数量来提升芯片性能的思路因为量子隧穿效应而不再可取,摩尔定律开始失效。 晶体管MOSFET这个芯片里最基础的单元,由平面结构变成立体结构(由下图中的Planar结构转向FinFET结构,2018年之后进一步从FinFET结构转向GAAFET结构)。 

三代MOSFET的栅极结构演化。其中灰色代表电流流经区域,绿色代表充当闸门的栅极 

芯片结构的改变直接导致了芯片制造步骤的增加,最终体现为成本的上升。 在2012年28nm工艺的时候,处理器的生产大概需要450步。到了2021年的5nm工艺时,生产环节已经增加到了1200步。对应到每1亿个栅极的制造成本上,我们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从90 nm 工艺到7nm工艺,生产成本先下降后上升。 这就使得摩尔定律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同样性能的新品价格每18-24个月减半”不再成立。 未来我们很可能见到的情况是,搭载了顶级技术和工艺生产出来的芯片的电子产品或设备价格高昂,超过了一般消费者的承受力度。 

每 1 亿个栅极的制造成本

不过算力层的这个变化让半导体制造企业受益最大,因为只要需求存在,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几家掌握先进工艺的厂商就会持续投入资金和人力,不断设计和制造新一代芯片,然后根据自身成本给产品定价。 

想要彻底解决摩尔定律失效的问题,需要跳出当前芯片设计的冯·诺依曼结构。 类脑芯片、存算一体、寻找基于硅以外的新材料制造芯片,甚至量子计算等等都是潜力巨大的解决方案, 但是这些方案距离成熟落地还非常遥远(最乐观地估计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无法解决当下芯片行业的困局。 在这段时期内,行业内为了提升芯片性能,开始广泛应用Chiplet技术,或者使用碳基芯片、光芯片等等。

Chiplet技术的原理有点类似搭积木,简单来说就是把一堆小芯片组合成一块大芯片。这种技术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制造过于复杂的芯片,并且保证足够优秀的良率,从2012年开始就逐步被使用。 当前Chiplet技术已经能够在二维平面上实现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加工拼接的小核心 ,Intel等公司正在把Chiplet技术引入新的阶段发展:在垂直方向上堆叠多层小核心,进一步提升芯片的性能(例如Intel于2018年开发的Foveros 3D Chiplet)。不过Chiplet技术路线面临的最大问题来源于芯片热管理方面:如果在三维结构上堆叠多层小核心,传统的通过CPU顶部铜盖一个面散热的方案将无法解决发热问题,因此可能需要在芯片的内部嵌入冷却装置来解决发热功率过高的问题。 

使用碳纳米管可能是另一个短期解决方案。这项技术属于碳基芯片领域,具体来说就是用碳纳米管承担芯片里基础元件开关的功能,而不是像传统芯片一样使用掺杂的半导体硅来传输电子。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导电性好、散热快、寿命长,而且由于其本质上仍然保留了冯·诺依曼架构,当前的生产工艺、产业链等匹配设施都不需要做出太大的调整。但是目前碳纳米管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还有一些困难,距离把碳纳米管按照芯片设计的要求制造出来可能还需要几十年。 

短期内,围绕Chiplet技术在热管理方面的探索,和碳纳米管技术的灵活生产制造突破是算力层面上我们重点关注的机会。 当然,我们也要了解目前类脑芯片、存算一体和量子计算等终局解决方案的相关情况。这里为大家简单介绍如下: 

类脑芯片的灵感源于人脑。类脑芯片和传统结构的差异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类脑芯片中数据的读取、存储和计算是在同一个单元中同时完成的,也即“存算一体”;第二,单元之间的连接像人类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一样,依靠“事件驱动。 

目前,类脑芯片的相关研究分为两派。一派认为需要了解清楚人脑的工作原理,才能模仿人类大脑设计出新的结构。但是目前人类对人脑的基本原理理解得仍然很粗浅,因此这一派取得的进展相当有限。另外一派则认为,可以先基于当前已有的生物学知识,比照人脑的基础单元设计出一些结构,然后不断试验、优化、取得成果,实现突破。目前这一派的研究人员依照神经元的基础结构,给类脑芯片做了一些数学描述,也搭建了模型,并且做出了不少可以运行的芯片。 

存算一体可以简单被概括为“用存储电荷的方式实现计算”,彻底解决了冯诺依曼结构中“存储”和“计算”两个步骤速度不匹配的问题(事实上,在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出现之后,存算速度不匹配的情况就一直存在)。存算一体机构在计算深度学习相关的任务时表现突出,能耗大约是当前传统计算设备的百分之一,能够大大提升人工智能的性能。除此之外,这种芯片在VR和AR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能推动更高分辨率的显示设备价格进一步降低。 

目前,存算一体仍然有两个问题没有突破:第一是基础单元(忆阻器)的精度不高,其次是缺少算法,在应对除了矩阵乘法以外的计算问题时表现远不如冯·诺依曼结构的芯片。 

量子计算是用特殊的方法控制若干个处于量子叠加态的原子,也叫作“量子”,通过指定的量子态来实现计算。量子计算机最适合的是面对一大堆可能性的时候,可以同时对所有可能性做运算。为了从所有的结果中找一个统计规律,我们需要使用量子计算机进行多次计算。不过由于退相干的问题,量子计算很容易出错。目前量子计算的纠错方法有待突破,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量子计算才可能被普遍使用。 

当前量子计算机体积过大、运行环境严苛、造价昂贵。目前来看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在对算力要求极高的特定场景中发挥其高速并行计算的独特优势。中科大的量子物理学家陆朝阳曾总结道,“到目前为止,真正可以从量子计算中受益的实际问题仍然非常有限,享受指数级加速的就更少了——其他的仅有更有限的加速”。 

总体而言,量子计算机的相关成果都只停留在科学研究的阶段,距离实际应用还很遥远。

算法层指各类机器学习算法。如果根据训练方法来分类,机器学习算法也可以分成“无监督学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按照解决问题的类型来分,机器学习算法包括计算机视觉算法(CV)、自然语言处理算法(NLP)、语音处理和识别算法(ASR)、智慧决策算法(DMS)等。每个算法大类下又有多个具体子技术,这里我们为大家简单介绍: 

计算机视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6年,当时人工智能学家Minsky要求学生编写一个程序,让计算机向人类呈现它通过摄像头看到了什么。到了年代,科学家试图从人类看东西的方法中获得借鉴。这一阶段计算机视觉主要应用于光学字符识别、工件识别、显微/航空图片的识别等领域。 

到了90年代,计算机视觉技术取得了更大的发展,也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一方面是由于GPU、DSP等图像处理硬件技术有了飞速进步;另一方面是人们也开始尝试不同的算法,包括统计方法和局部特征描述符的引入。 进入21世纪,以往许多基于规则的处理方式,都被机器学习所替代, 算法自行从海量数据中总结归纳物体的特征,然后进行识别和判断。 这一阶段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应用,包括相机人脸检测、安防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等。 

2010年以后,深度学习的应用将各类视觉相关任务的识别精度大幅提升,拓展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场景:除了在安防领域应用外,计算机视觉也被应用于商品拍照搜索、智能影像诊断、照片自动分类等场景。 

再细分地来看,计算机视觉领域主要包括图像处理、图像识别和检测,以及图像理解等分支: 

图像处理:指不涉及高层语义,仅针对底层像素的处理。典型任务包括图片去模糊、超分辨率处理、滤镜处理等。运用到视频上,主要是对视频进行滤镜处理。这些技术目前已经相对成熟,在各类P图软件、视频处理软件中随处可见;

图像识别和检测:图像识别检测的过程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判断匹配,可以用来处理分类问题(如识别图片的内容是不是猫)、定位问题(如识别图片中的猫在哪里)、检测问题(如识别图片中有哪些动物、分别在哪里)、分割问题(如图片中的哪些像素区域是猫)等。这些技术也已比较成熟,图像上的应用包括人脸检测识别、OCR(光学字符识别)等,视频上可用来识别影片中的明星;

图像理解:图像理解本质上是图像与文本间的交互,可用来执行基于文本的图像搜索、图像描述生成、图像问答(给定图像和问题,输出答案)等。图像理解任务目前还没有取得非常成熟的结果,商业化场景也正在探索之;

总体而言,计算机视觉已经达到了娱乐用、工具用的初级阶段。未来,计算机视觉有望进入自主理解、甚至分析决策的高级阶段,真正赋予机器“看”的能力,从而在智能家居、无人车等应用场景发挥更大的价值。 

第一个真正基于电子计算机的语音识别系统出现在1952年。1980年代,随着全球性的电传业务积累了大量文本可作为机读语料用于模型的训练和统计,语音识别技术取得突破:这一时期研究的重点是大词汇量、非特定人的连续语音识别。1990年代,语音识别技术基本成熟,但识别效果与真正实用还有一定距离,语音识别研究的进展也逐渐趋缓。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被应用到语音的声学建模中,人们陆续在音素识别任务和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任务上取得突破。 而随着循环神经网络(RNN)的引入,语音识别效果进一步得到提升,在许多(尤其是近场)语音识别任务上达到了可以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标准。以Apple Siri为代表的智能语音助手、以Echo为首的智能硬件等应用的普及又进一步扩充了语料资源的收集渠道,为语言和声学模型的训练储备了丰富的燃料,使得构建大规模通用语言模型和声学模型成为可能。 

与语音识别紧密关联的是语音处理。语音处理为我们提供了语音转文字、多语言翻译、虚拟助手等一系列软件。一个完整的语音处理系统,包括 前端的信号处理、中间的语音语义识别和对话管理 (更多涉及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后期的 语音合成 。 

前端信号处理:语音的前端处理涵盖说话人声检测、回声消除、唤醒词识别、麦克风阵列处理、语音增强。

语音识别:语音识别的过程需要经历特征提取、模型自适应、声学模型、语言模型、动态解码等多个过程。

语音合成:语音合成的几个步骤包括文本分析、语言学分析、音长估算、发音参数估计等。基于现有技术合成的语音在清晰度和可懂度上已经达到了较好的水平,但机器口音还是比较明显。目前的几个研究方向包括如何使合成语音听起来更自然、如何使合成语音的表现力更丰富,以及如何实现自然流畅的多语言混合合成。

早在1950年代,人们就有了自然语言处理的任务需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机器翻译。到了199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和存储量大幅增加、大规模真实文本的积累产生,以及被互联网发展激发出的、以网页搜索为代表的基于自然语言的信息检索和抽取需求出现,自然语言处理进入了发展繁荣期。 在传统的基于规则的处理技术中,人们引入了更多数据驱动的统计方法,将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进入2010年以后,基于大数据和浅层、深层学习技术,自然语言处理的效果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出现了专门的智能翻译产品、客服机器人、智能助手等产品。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是IBM研发的Watson系统参加综艺问答节目Jeopardy。机器翻译方面,谷歌推出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GNMT)相比传统的基于词组的机器翻译(PBMT),在翻译的准确率上取得了非常强劲的提升。 

自然语言处理从流程上看,分成自然语言理解(NLU)和自然语言生成(NLG)两部分,这里我们简单为大家介绍 知识图谱、语义理解、对话管理 等研究方向。 

知识图谱:知识图谱基于语义层面,对知识进行组织后得到的结构化结果,可以用来回答简单事实类的问题,包括语言知识图谱(词义上下位、同义词等)、常识知识图谱(“鸟会飞但兔子不会飞”)、实体关系图谱(“刘德华的妻子是朱丽倩”)。知识图谱的构建过程其实就是获取知识、表示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

语义理解:核心问题是如何从形式与意义的多对多映射中,根据当前语境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映射。以中文为例,需要解决歧义消除、上下文关联性、意图识别、情感识别等困难。

对话管理:为了让机器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不显得那么智障,还需要在对话管理上有所突破。目前对话管理主要包含三种情形:闲聊、问答、任务驱动型对话。

真正基于人工智能的规划决策系统出现在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后。1990年代,硬件性能、算法能力等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在1997年IBM研发的深蓝(Deep Blue)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到了2016年,硬件层面出现了基于GPU、TPU的并行计算,算法层面出现了蒙特卡洛决策树与深度神经网络的结合。人类在完美信息博弈的游戏中已彻底输给机器,只能在不完美信息的德州扑克和麻将中苟延残喘。 人们从棋类游戏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也被应用在更广泛的需要决策规划的领域,包括机器人控制、无人车等等。

2.5 算法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瓶颈

近年来。处在机器学习也产生了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例如从解决凸优化问题到解决非凸优化问题,以及从监督学习向非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的演进: 

从解决凸优化问题到解决非凸优化问题

目前机器学习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加上一定的约束条件,转化或近似为一个凸优化问题。凸优化问题是指将所有的考虑因素表示为一组函数,然后从中选出一个最优解。而凸优化问题的一个很好的特性是局部最优就是全局最优。这个特性使得人们能通过梯度下降法寻找到下降的方向,找到的局部最优解就会是全局最优解。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符合凸优化性质的问题其实并不多,目前对凸优化问题的关注仅仅是因为这类问题更容易解决。人们现在还缺乏针对非凸优化问题的行之有效的算法。 

从监督学习向非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的演进

目前来看,大部分的AI应用都是通过监督学习,利用一组已标注的训练数据,对分类器的参数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所要求的性能。但 在现实生活中,监督学习不足以被称为“智能”。 对照人类的学习过程,许多都是建立在与事物的交互中,通过人类自身的体会、领悟,得到对事物的理解,并将之应用于未来的生活中。 而机器的局限就在于缺乏这些“常识”。 

无监督学习领域近期的研究重点在于“生成对抗网络”(GANs),而强化学习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与真实世界存在交互的仿真模拟环境,不断训练,模拟采取各种动作、接受各种反馈,以此对模型进行训练。 

从“堆数据”到研发低训练成本的算法

MIT Digital Lab的研究者联合韩国的相关机构在2020年发表了一项基于1058篇深度学习的论文和数据的研究。在分析了现有的深度学习论文成果后,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悲观的预言:深度学习会随着计算量的限制,在到达某个性能水平后停滞不前,因为在深度学习领域有这样一条规律:想提升 X 倍的性能,最少需要用 X^2倍的数据去训练模型,且这个过程要消耗X^4倍的计算量。即便是10倍性能提升和1万倍计算量的提升,这样失衡的比例关系也仅仅是理论上最优的。在现实中,提升10倍性能往往要搭上10亿倍的运算量。以今天地球资源的状况看,想把一些常用的模型错误率降低到人们满意的程度,代价高到人类不能承受。因此,在深度学习领域非常值得关注的是可大幅降低训练成本的新算法创新。 

图像分类、物体识别、语义问答等多个领域AI算法准确率及对应所需算力(Gflops)、碳排放量和经济成本(Today水平截止于2020年已经发表的成果) 

数据层指的是人工智能为不同的行业提供解决方案时所采集和利用的数据。事实上,使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步骤绝不仅仅包括搜集和整理数据。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完整的流程和思路: 

收集数据:数据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模型的质量。

数据准备:在使用数据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一系列处理工作。

模型选择:不同的模型往往有各自擅长处理的问题。只有把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后,我们才能选择出比较适合的模型,而这一步往往也是非常困难的。

训练:这个过程不需要人来参与,机器使用数学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完成相关的数学运算。

评估:评估模型是否较好地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参数调整:可以以任何方式进一步改进训练(比如调整先前假定的参数)。

预测:开始使用模型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想利用人工智能解决的问题被限定在足够小的领域内,那么我们就更容易活动具体场景下的训练数据,从而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训练模型。在金融、律政、医疗等行业的细分场景下,人工智能已经逐步被应用,且已经实现了一定的商业化。 

虽然机器人产业已有超过60年发展史,在传统【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分析框架下,全球机器人产业仅有300-400亿美元行业规模,但我们认为,在智能化加持下,机器人的外延及边界已被数倍扩大,新物种的诞生及传统设备的智能化将共同驱动“机器人”产业十倍及百倍增长。 

概括来讲,机器人普遍存在的意义是“为人类服务”的可运动智能设备,包括机器人对于人类劳动的替代、完成人类所无法完成任务的能力延伸以及情感陪伴等价值。 

面对人类对于物质及精神永不停止的需求增长,相对于元宇宙,机器人将会是“现实宇宙”中的最佳供给方案。 

可软件升级:传统机器人无法实现软件算法在线升级,智能化机器人能够通过软件算法的迭代持续提升性能;这让机器人的能力理论上是没有上限的

规模效应:机器人应用规模越大,收集数据越多,算法迭代越完善,机器人越好用

可适用性大幅增加:机器人智慧程度线性增加,可适用的场景及价值将会指数增加

(2)智能化带来的场景适用性提升

AI技术将会是机器人全面爆发的最大变量,机器人产业的爆发极有可能是新物种引领;例如近三年全面爆发的机器人项目,在10年前几乎不存在(例如九号公司、石头科技、普渡、擎朗、云迹、高仙、梅卡曼德、极智嘉等)。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减少约1700万人,我国人均收入从4.97万元增至7.15万元,在用工难及用工贵的不可逆趋势下,智能化机器人的补充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增长点。

2021年我国人均GDP已超1.2万美元,在我国将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高收入国家(门槛为人均1.25万美元)的进程中,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转型升级,将会带来全世界体量最大的机器人用工需求。

我们认为,智能手机及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实质上为现阶段智能机器人产业爆发奠定了大量技术基础: 

感知层面:视觉模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的逐渐发展,成本降低到可用的程度;数据采集、算法训练及软件在线迭代为智能机器人未来持续升级提供了借鉴范式;

决策层面:智能SoC芯片提供了足够的算力基础,汽车自动驾驶与移动机器人在底层技术上亦有相通之处;

控制层面:近十年锂电技术提升了电池续航能力,同时有线及无线充电技术快速进步,5G及WIFI技术发展为机器人提供了通讯控制基础;

环境基础:我国拥有全世界最适合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土壤,例如低成本敏捷供应链、低成本清洁能源供给、工程师红利、最广大数据收集场景;现阶段创造一款机器人新品的零配件采购难度要远低于十年前;

我们认为投资机构在机器人领域投的并不单纯是智能硬件或国产替代,而是押注未来数个万亿级、数十个千亿级、上百个百亿级工作场景的无人化;未来机器人公司主流定价方式很可能取决于可替代的必要劳动价值,机器人公司直接提供高粘性持续的收费服务(Robot as a Service),而非按照传统的“BOM成本+一定的毛利空间”去定价。

我们收集了不同职业场景的从业人数及人均收入数据,得出不同职业劳动力成本总和,制作了机器人领域潜在替代场景图谱。

未来机器人对于人工的替代将从大场景、低复杂度入手,逐步向中小型场景、高复杂度渗透;未来10年最有潜力的投资方向将会是现阶段供给基本空白的大场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等机构 

上图部分职业又可细分出上百个环节(根据“十四五”机器人发展规划)

(1)制造业: 焊接、自动搬运、防爆物品生产、分拣、包装、协作生产、打磨、装配等工作 

(2)建筑业: 建筑部件智能化生产、测量、材料配送、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楼面墙面装饰装修、构部件安装、焊接等工作 

(3)农业: 可进一步拆分为果园除草、精准植保、果蔬剪枝、采摘收获、分选,以及用于畜禽养殖业的喂料、巡检、清淤泥、清网衣附着物、消毒处理等工作 

(4)矿业: 采掘、支护、钻孔、巡检、重载辅助运输等工作 

(5)医疗康复: 手术、护理、检查、康复、咨询、配送等工作 

(6)养老助残: 助行、助浴、物品递送、情感陪护、智能假肢等应用 

(7)家用场景: 家务劳动、教育、娱乐、安防监控等工作 

(8)公共场所: 讲解导引、餐饮、配送、代步等工作 

(9)水下场景: 水下探测、监测、作业、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等工作 

(10)安防场景: 安保巡逻、缉私安检、反恐防暴、勘查取证、交通管理、边防管理、治安管控等工作 

(11)危险环境作业: 消防、应急救援、安全巡检、核工业操作、海洋捕捞等工作 

(12)卫生防疫: 检验采样、消毒清洁、室内配送、辅助移位、辅助巡诊查房、重症护理辅助操作等工作 

(1)从【场景是否单一】及【工作复杂度】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分析一项职业被机器人替代的难度,我们认为可以落入以下四个象限进行分析;其中场景维度指该项工作是否需要适应多变的环境,是否需要转移;复杂度指完成该项工作需要的知识储备多少及解决问题的难度 

A. 单一场景、低复杂度: 例如简单的加工制造工序、搬运、安保、清洁、农业养殖等劳动更容易率先实现机器替代 

B. 单一场景、高复杂度: 例如绘画、音乐演奏、作家、医生、教育、财务、销售、厨师等场景 

C. 多场景、低复杂度: 例如应对不同场景下的无人驾驶,不同种类的家务劳动 

D. 多场景、高复杂度: 例如警察、外交官、企业管理人员、研发创新等工作 

(2)从机器与人类的思维长处分析

机器智能在大规模数据与信息处理、细节分析等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在需要情感、综合推理、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职业,人类被机器人替代的难度较大

如何判断某个细分场景下,是否已经到达了机器人应用拐点?我们认为核心指标是替代人效比,即机器人的购买及维护成本相对于同岗位人力成本的回本周期

ROI < 48个月时,该细分赛道会有产品出现,客户开始考虑尝试

ROI < 24个月时,该细分赛道客户开始批量购买测试

ROI < 12个月时,市场开始全产爆发

经济性逐渐提升背后的因素:人员成本上涨、人力紧缺、上游零配件成本下降、规模量产降低了成本、AI技术发展使得功能实现的成本降低等

什么样的机器人能够称得上是智能机器人?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定义

我们认为如果对智能机器人进行抽象化解析,往往需要具备三大要素——即感知、决策控制

感知要素:用来认识周围环境状态,包括能感知视觉、接近、距离等的非接触型传感器和能感知力、压觉、触觉等的接触型传感器。这些要素实质上就是相当于人的眼、鼻、耳等五官,功能可以利用诸如摄像机、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成器、激光器、导电橡胶、压电元件、气动元件、行程开关等机电元器件来实现。

决策要素:也称为思考要素,根据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思考出采用什么样的动作。智能机器人的思考要素是三个要素中的关键。思考要素包括有判断、逻辑分析、理解等方面的智力活动。这些智力活动实质上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而计算机则是完成这个处理过程的主要手段。

控制要素:也称为运动要素,对外界做出反应性动作;对运动要素来说,智能机器人需要有一个无轨道型的移动机构,以适应诸如平地、台阶、墙壁、楼梯、坡道等不同的地理环境。它们的功能可以借助轮子、履带、支脚、吸盘、气垫等移动机构来完成。在运动过程中要对移动机构进行实时控制,这种控制不仅要包括有位置控制,而且还要有力度控制、位置与力度混合控制、伸缩率控制等。

从商业机会的角度来讲,三大要素并不是独立割裂的,例如做视觉传感器的玩家往往要配套相应的软件算法,服务于各细分场景的厂商需要极强的多传感器融合、多机型控制及面向行业的智能决策能力。

三大要素中既有专精于某一环节的零部件或软件供应商机会(如核心零部件、操作系统、关键控制算法等),也有整合了其中2-3个环节的关键技术要素,为细分场景提供全套服务的应用机会(例如在清洁、配送、交通等场景的机器人服务商)。

内部传感器:内部传感器是用于测量机器人自身状态的功能元件,其功能是测量运动学量和力学量,用于机器人感知自身的运动状态,使得机器人可以按照规定的位置、轨迹和速度等参数运动;包括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力矩传感器、姿态传感器等。

外部传感器:外部传感器主要是感知机器人自身所处环境以及自身和环境之家的相互信息,包括视觉、力觉等。包括激光雷达、嗅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可见光和红外线传感器等。

(2)传感器在智能机器人的应用

视觉和接近传感器:类似于自动驾驶车辆所需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红外线、声纳、超声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多个摄像头,尤其是立体视觉。将这些传感器组合起来使用,机器人便可以确定尺寸,识别物体,并确定其距离。

触觉传感器:微型开关是接触传感器最常用型式,另有隔离式双态接触传感器(即双稳态开关半导体电路)、单模拟量传感器、矩阵传感器(压电元件的矩阵传感器、人工皮肤——变电导聚合物、光反射触觉传感器等)。

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可以提供识别码并允许得到许可的机器人获取其他信息。

声学传感器(麦克风):帮助机器人接收语音命令并识别熟悉环境中的异常声音。如果加上压电传感器,还可以识别并消除振动引起的噪声,避免机器人错误理解语音命令。先进的算法甚至可以让机器人了解说话者的情绪。

湿温度传感器:是机器人自我诊断的一部分,可用于确定其周遭的环境,避免潜在的有害热源。利用化学、光学和颜色传感器,机器人能够评估、调整和检测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运动稳定性感知:对于可以走路、跑步甚至跳舞的人形机器人,稳定性是一个主要问题。它们需要与智能手机相同类型的传感器,以便提供机器人的准确位置数据。在这些应用采用了具有3轴加速度计、3轴陀螺仪和3轴磁力计的9自由度(9DOF)传感器或惯性测量单元(IMU)。

传感器微型化趋势:过去传感器的性能与体积往往成正比,限制了其在机器人领域应用。芯片制程技术提升使微型传感器的制造成为可能,从而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3)多传感器融合是未来趋势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指综合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感知数据, 经过融合的多传感器系统能够更加完善、精确地反映检测对象的特性, 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 ,提高信息的可靠性。融合后的多传感器信息具有以下特性 : 冗余性、互补性、实时性和低成本性。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主要有贝叶斯估计、Dempster-Shafer 理论、卡尔曼滤波 、神经网络 、小波变换等。

机器人决策我们认为是最具场景差异化的部分,因为不同职业场景下的工作方式、思维逻辑是大相径庭的;在机器人算法与决策方面的创业团队需要非常熟悉场景需求,提炼出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然后应用于机器人软硬件控制中。 

想要让机器人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完成三个步骤:第一, 明确问题的方向和边界 ;第二, 建立数学模型 ;最后, 找到合适的算法解决问题 。这里我们重点讨论将复杂的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的“建模”过程和选择算法的过程。 

建模的第一步需要确定假设。我们需要先明确想让机器人做出什么样精度的决策,以及能否实现,从而确定需要考虑和舍弃哪些要素。在确定了重要变量和核心关系后,我们就把复杂的现实问题转化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算法可以处理的数学问题。确定假设后,常识能帮助我们验证模型,但是多数情况下需要我们不断地将模型和现实问题作比较,从而把现实问题尽可能无损地映射进计算机里面。 

在建立了模型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解决不同模型对应的具体现实问题。在进行算法选择的时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兼顾“质量”与“效率”。比如同样是让计算机处理图像数据,家庭场景下的扫地机器人和专门用来处理天文观测数据的计算机对算法要求就不一样:前者要求在较快的时间内完成对图像精准度适中的处理,而后者对时间则无感,对精准度有极高的要求。也正是因为绝大多数问题不存在唯一解或者绝对正确的解,算法工程师需要根据机器人工作的场景和目标做出最合适的取舍。 

在机器人决策环节中,让机器人自身的硬件处理多少计算任务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如果任务的执行依赖于多个机器人采集的多点数据,那么计算任务就更可能在多点数据汇集起来后,被放在远端的云服务器上进行处理。比如,如果有大量的机器人在特定的街区内追捕嫌犯,那么我们就需要所有机器人把采集到的图像等信息上传到云端处理,在一个“大脑中枢”规划了每一个机器人的路径后,每个机器人执行自己所接收到的指令。 当然,多数情况下应用云计算的场景是,每个机器人自身的芯片算力不足或者单位能耗过大。 云计算提供了一种更加经济的算力解决方案,帮助机器人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网络带宽不足、处理时间过长等问题,人们还会使用边缘计算、雾计算等方案。 

以上是机器人决策部分所需要考虑的共性问题。当然,不同场景下机器人所面临的的决策问题非常不同,我们认为这也是机器人应用中最具场景差异化的部分。不过站在更高的维度上进行抽象后,我们依然能够发现大多数机器人都需要面对三大类决策问题:按照什么规则移动位置——移动决策、按照什么规则调整自身——机械臂运动决策,以及如何保障贯彻人类指令——人机交互决策。 

定位导航技术需要机器人的感知能力,需要借助视觉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来帮助机器人完成周围环境的扫描,并配合相应的算法,构建有效的地图数据,以完成运算,最终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定位导航。

同步定位:主要涉及激光SLAM以及视觉SLAM。前者主要采用2D或3D激光雷达进行数据搜集,后者主要有两种技术路径——基于RGBD的深度摄像机和基于单目、双目或鱼眼摄像头。

地图构建:机器人学中的地图构建主要有4种:栅格地图、特征点地图、直接表征法以及拓扑地图。

路径规划:路径规划是导航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方法有3种:基于事例的学习方法、基于环境模型的规划方法、基于行为的路径规划方法。

(2)三维空间运动能力

空间机械臂操控过程中涉及的 5 项关键技术,包括:交会对接与捕获技术、自主规划与智能控制技术、传感与感知技术、智能协同与操控技术及系统安全保障技术。

视觉系统的是智能机械臂三维运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计算机、摄影设备及图像采集设备构成。机器人视觉系统工作过程主要有图像采集、图像分析、图像输出等,其中,图像特征分析、图像辨别、图像分割均为关键任务,视觉信息的压缩和滤波处理、特定环境标志识别、环境和故障物检测等是视觉信息处理中难度最大、最核心的过程。

语音交互:结合语音人机交互过程,人机交互中的关键技术中包含了自然语音处理、语义分析和理解、知识构建和学习体系、语音技术、整合通信技术以及云计算处理技术。

视觉交互:机器人如果需要理解人类的感情,就会涉及人脸识别技术,包括特征提取及分类。

手势交互:目前,常用的手势识别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识别方法和基于几何特征的识别方法。

(1)常见的运动控制部件

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为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三大部件成本占机器人成本70%左右,其中减速器占成本构成35%左右,伺服电机占23%左右,控制器占12%左右。

我国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目前仍处于追赶者,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但国产厂商(如埃斯顿、汇川技术、绿的谐波等)目前正在由守转攻的转折点,市占率即将超过50%,正在开始获得国外头部客户订单;我们认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进口只是短期问题,未来3-5年我国在制造水平及成本上有望全面赶超国外水平。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如餐饮、清洁、递送等机器人),我国零部件及本体制造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供应链优势下,技术及成本上有望进一步突破。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浙商证券研究所,部分国产份额为预估值 

(2)机器人运动如何进一步发展

与其他形态的机器人(如履带式、轮式等)相比,腿足式机器人在移动范围和灵活性上有巨大优势。但是实现行走乃至跑跳对腿足式机器人来说并不容易,除了Boston Dynamics研发的腿足式机器人(如Atlas)之外,我们很少看到其他公司研发出灵活的、具有优秀平衡感腿足式机器人

要想让机器人像人一样灵巧、平稳地移动,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复杂的任务,机器人的每一步都需要动态平衡,需要对瞬间的不稳定性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这包括需要快速调整脚的着地点,计算出突然转向需要施加多大的力,更重要的是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向足部实施非常大而又精准的力。这对控制理论、系统集成和工程实现等多个维度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里我们先讨论两个控制理论相关的问题——机器人柔顺控制和机器人攀爬步态规划,然后再介绍控制系统相关的探索成果。

机器人单腿运动方面的研究是机器人全身柔顺控制的基础。机器人单腿柔顺控制的关键是研究不同控制方法下的腿部对外界冲击的响应,探究减小机器人与外界环境交互力的方法,以提高腿足式机器人运动的平稳性。具体来说可以细化为如下两部分:

位置控制:位置控制即根据规划完成的腿部足端的运动轨迹,通过逆运动学求解出期望的关节角度,并进一步将期望关节角度映射为关节执行器的期望长度;

阻抗控制:在位置控制的基础上,将腿部足底力引入控制闭环中,通过调节系统的柔顺特性。在拉压力传感器读取相关信息后,经过一系列计算求得腿部足底力,从而控制机器人调整腿部关节,达到减小足端对环境冲击的效果。

在单腿柔顺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机器人躯干姿态控制和运动轨迹规划等方案,我们才能在未来实现腿足式机器人在平坦地面、崎岖地面、台阶与坡面的稳定运动。

b. 机器人攀爬步态规划

在腿足机器人的各种步态中,使用静步态可以大大增加机器人自身的稳定性,通过崎岖度较高的地形。围绕间歇静步态规划方法的改进是腿足式机器人攀爬步态规划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改变迈步顺序(从多达24种不同的静步态中进行选择)和调整机器人重心(在移动速度和机器人稳定性中寻找平衡)。

c. 控制系统的整合与设计

要想让机器人具备优秀的平衡能力、像人一样灵巧地运动,需要把控制理论方面的成果与优秀的系统设计和工程能力结合起来。

在这方面,Boston Dynamics走在前列,在Altas机器人的设计中引入液压系统进行动作控制,这样可以保证瞬时更大的控制动力输出和更精确的力传递。Atlas机器人还引入了仿生的整体集成结构设计概念,有像骨骼和关节一样的支撑结构及油缸,还有像血管和神经一样的油路和电路。

当然,腿足式机器人本身的形态也会在某些场景下限制其应用。我们还需要关注机器人形态相关创新,因为这些突破能够把机器人的适应力提升到新的层次。

随着液态金属控制技术、基于肌电信号的控制技术等在内的前沿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开始在机器人领域内被使用和普及。加之刚柔耦合结构和仿生新材料领域的突破,我们看到在机器人力学设计验证、运动控制等方向上,逐步打破了传统的机械的多关节模式,从而不断提升机器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郭斌教授和贺强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例具有变形和融合能力的液态金属游动纳米机器人,从而在机器人控制领域让人们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我们从机器人智能化的三大要素及机器人可替代的劳动场景入手,梳理了智能机器人产业图谱(仅列出部分企业示意),我们认为基于此框架下,在现有及未知的细分领域将会不断有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涌现

(1)清洁等服务场景机器人

我国家政劳动人员在3000万人以上,整体呈老龄化趋势,是劳动力成本最大的用人场景之一(年工资规模在2万亿以上);其中景吾智能创新性开发了立体空间清洁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工实现立体空间的复杂擦拭等工作;麦岩智能从商用室内清洁机器人入手,专注于未来社区智能服务机器人,在社区、商业、文旅、会展、康养多场景全面提升服务效率

建筑体量是最大的几万亿级用人换场景之一,招人困难,建筑工人有老龄化趋势,但场景较为复杂,过去几年未有大规模解决方案;目前部分玩家已从局部工种开始切入,在部分场景上已实践数倍提升其中蔚建科技、大界机器人、筑橙科技、大方智等公司段在成本及效率上逐渐替代人力的同时效,同时在精细度上高于人工

海外发达国家的工价是国内的6-10倍,施工效率更远低于国内,因此海外市场对建筑机器人的需求非常强烈,同时海外客户习惯购买机械设备,而国内以租赁为主

我国农业劳动人口达1.7亿人,每年劳动人力成本在3万亿以上,但我国农业机械化、数字化及智能化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发展农业机器人有利于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同时在部分场景下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及质量,减少农业碳排放等间接价值

(4)空中巡检及水下等特殊场景机器人

除人力劳动的替代外,未来更多的机遇来自于人类能力的延伸工作,例如船体清洁、无人机巡检、水下探测等场景,例如纳百机器人通过对货轮船体的检测与清洗,运用 AI 技术对货轮燃油消耗进行预测性分析,最大限度地优化货轮的燃油消耗水平,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我们认为具备视觉感知是实现机器人智能化的核心要素,伴随的视觉传感器及相关软件算法不仅在机器人领域有较高通用性,同时可广泛应用于AI视觉检测、工业、交通等多个场景

外相对于下游做本体及解决方案的厂家,上游的传感器零部件更容易标准化、容易大规模上量

(6)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

运动关节及控制部件是智能机器人实现复杂功能的基础,其中运动关节的小型化、精度、寿命等要素是持续创新的关键点;此外在复杂的运动控制、柔性抓取等复杂场景的实现也将带来持续的创新机会

1.人工智能开启第四次科技革命,在传统三大产业劳动力大幅替代及释放的前提下,以创新为职业的“第四产业”劳动者将成为主流,推动全球GDP继续百倍增长。 

2.作为人工智能的实体化,智能机器人将重塑生产协作关系,包括“劳动”在生产要素中的变革、全球制造业的格局重构、人类在物质世界及虚拟世界的精力分配……除经济外,甚至对军事、政治、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3.在全球十亿量级的智能手机、百万量级的智能汽车产业引路的前提下,电池、5G、算力、智能驾驶、感知等通用性技术日趋成熟,当前十万量级的智能机器人将成为下一代爆发的超级终端。 

4.机构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投的不只是智能硬件或国产替代,而是在押注未来数个万亿级、数十个千亿级、上百个百亿级职业场景的无人化。在未来,机器人还将推动专业、细分领域的服务普及化,例如让更多人低成本、便捷地享受到高质量的情感陪伴、心理干预治疗等服务。 

5.在劳动力无人化逻辑下,未来机器人即服务(RaaS,Robot as a Service)将成为主流模式,机器人项目服务粘性可能会堪比SaaS行业。在特定场景获得先发优势的企业有望凭借“数据采集→算法迭代→性能提升”的飞轮,进一步扩大其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6.对于未来新场景的挖掘:可将现有细分职业与无人化解决方案按图索骥分析未被满足的场景,智能机器人对于人工的替代将从大场景、低复杂度入手,逐步向中小型场景、高复杂度渗透。 

7.对于细分场景技术实现难度:可从机器人劳动的场景多变性及工作复杂度两个维度来判断;此外也需要结合人类及机器人固有的思维长处。 

8.对于商业可行性:通常机器人成本vs人工月成本的 ROI < 48个月时,该细分赛道会有产品出现,客户开始考虑尝试;ROI < 24个月,客户开始批量购买测试;ROI < 12个月,市场开始全面爆发。 

未来几年,竞争压力比较大的5个男生专业,人才云集

2019年,全国招生考试数突破千万,毕业生人数有望实现新突破,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因为很多领域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男生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未来五年,985学校的欺负者将在五个主要科目中相遇,男生之间的竞争将非常激烈。

第一: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

生命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已经改变了世界和我们的生活。虽然最大的相关计算机和技术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但在未来五年中它将非常流行。中国每年都有大量与计算机相关的大学毕业生,但是,人才仍然非常缺乏,特别是在中高层。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行业的男孩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但高工资和未来是令人羡慕的。

电子信息和科学是一流的学科。以下是许多专业,主要涉及电路设计、光电技术和电子材料。电子信息和科学开发硬件能力,而IT和技术开发软件平台。

尽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发展非常迅速,但与美国、欧洲和其他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就是为什么这些能力在未来五年或十年内仍然非常必要,他们的前途和待遇都很好,这一地区也有985名校园恶霸,而且男孩的比例很高。No-985学生,这不仅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三:主要知识科学和技术

大数据已应用于许多行业。未来是数据时代。大信息可以解决行业中的各种问题,为行业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个专业起步较晚,发展很快,完成的工作质量也很好,但由于大数据科技知识体系比较庞大,大学生很难在四年内快速成长。因此,这所高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待遇非常不同。希望阅读大量信息的学生最好能够阅读研究生甚至医生。

人工智能不仅是“新技术”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门涉及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非常复杂的学科,这门学科在中国起步较晚。

目前,我国只有几十所高校开设了具有相当规模人工智能的本科专业,主要是985所高校,人工智能可以说是影响未来科技竞争的一门重要科学。因此,这门科学的相关能力受到高度重视,并具有光明的前景。

互联网和资金是目前最热门的两个行业。基金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大型金融基金一直非常受欢迎。另一方面,金融部门在发展中发展,而不是衰落。另一方面,这个行业的待遇很高,每年都有大量的礼品被应用到相关的大公司。因为金融业有太多的学霸能力,竞争非常激烈。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男孩们将竞争和鼓励五大项目。985个等级恶霸正在聚集。选择这些优秀课程的学生必须做好心理准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i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及利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