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义务是什么

公民在档案事务中的法定义务是什么?

发布时间: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 视力保护色:

首先,公民有保护档案的义务。《档案法》规定,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公民保护档案的义务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公民应当按规定自觉地把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的、有保存价值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档案人员移交,集中保存,维护档案的齐全完整;二是在利用档案的过程中要爱护档案,不损坏档案;三是勇于损坏、破坏档案等违法行为作斗争,以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档案的安全。 

其次,公民有接受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档案采取保护措施或者征购的义务。属于公民所有的但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在保管条件恶劣或者其它原因被认为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和不安全的情况下,公民有接受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档案保护措施或者国家档案馆进行档案征购的义务。 


  【学员问题】:公民在消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1)任何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2)任何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3)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4)火灾扑灭后,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第1篇:《公民的义务》说课稿范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节《公民的义务》,针对本节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由两节内容组成,“公民的义务”是本课的开篇课,从知识承接*和延续*来看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履行义务的原因。了解我国xx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明确既要履行法定义务,又要履行道德义务等问题。

根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之“权利与义务”部分的要求,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确立本课目标为:

1、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xx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关系;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定义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定义,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法定义务、道德义务的含义及意义

依据:法定义务是做为公民的资格的底线,而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是每个公民的更高追求,这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

2、难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依据:在履行义务过程中上,学生缺少主人翁的责任感,尤其在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小事上,过多的注重权利而看不到自己的义务。

现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娇生惯养,从家庭、社会中得到的较多,而付出的较少,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不强,所以让学生首先明白公民有哪些法定义务、哪些道德义务,树立义务观念非常必要。

根据本课内容,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规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例如:在重点处理上,道德义务的履行上,主要采用情感体验法,激发学生情感,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外化为行动。在本课重点知识的处理上,先通过设疑讨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从而使学生主动去发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通过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经过比较,从而总结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八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理*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需要提高,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结合本课实际,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第五部分:说教学过程。

由于本课在知识体系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本课采用在总结上课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来启发导入,即:权利与义务有什么关系?做为公民我们都需要履行哪些义务?

二、展示目标,明确任务

1、明确道德义务含义,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2、知道我国xx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3、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避免盲目的学习。

三、启发诱导,解决问题

利用身边的情景事例:我校八年级一班学生姚洁和马超慧同学的行为表现。以此为背景,设置问题:

1、两位同学在上述活动中,履行了什么义务?

2、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什么是法定义务?

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它有哪些内容?

3、履行这些法定义务有何意义?

4、什么是道德义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有哪些?履行道德义务有何意义?

5、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

设计意图:一方面,运用此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使学生能主动探索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体验、感悟、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去发现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外化为行动。

多媒体展示一组漫画材料,设置问题:

(1)漫画反映出社会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2)“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先通过漫画材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再通过教师设置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经过比较,从而总结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并能举例说明,加深理解,突破本课难点。

列举“见死不救”的案例,设置讨论问题:

1、你认为詹某的父母会胜诉吗?为什么?

2、你如何看待案例中李某的行为?

3、我们身边还有那些类似的不道德的行为?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对所学重点知识进行检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道德义务与法定义务的区别。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家庭、学校、社会上的不道德现象,明确不道德行为会受到社会舆论谴责,从而感受履行道德义务的重要*,增强对社会、集体、他人的责任感,做负责任的公民。

(四)畅谈收获(总结)

要求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一方面,检测本节课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培养、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1、收集归纳你在家庭、学校中分别履行了那些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2、完成本节课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第2篇:公民的义务教学课件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是*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的第一个框题,本框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公民的义务教学课件,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

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之“权利和义务”。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1、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公民在享受权利是必须履行义务

1、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2、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义务的权利

本课的主题是公民的义务。对此,学生面临着三个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不多;二是缺少主人翁的责任感,总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三是对履行义务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与小孩子无关。这些问题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及时予以解决。由于本框设计中设置了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因此讨论积极*比较高,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问的互动氛围浓烈。

自学指导法、设疑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一)情景导入:一个作家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权利也有他应尽的义务。如果每个人不仅知道自己的权利,而且知道自己的义务,这将有利于全人类的幸福。”法的大厦是由权利、义务共同构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履行义务时享受权利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做到忠实地履行义务。那么,作为公民,我们必须履行哪些义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内容。

(三)自学指导(一):请大家迅速阅读教材14-16页,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面几项活动,看看哪组完成的最棒!

活动一:请学生仔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1)、经过思考,分四组分别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将相关内容分别填在表格中。

(2)、几个学生介绍自己填写的内容后,其他同学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3)、小明的上述活动,哪一项义务是我们必须履行的?

小组交流成果后教师小结:我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文本阅读,从书本中寻找有关知识的能力)

※质疑:阅读15页小珊的事例,通过小珊应该不应该纳税问题思考:为什么说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见相关链接):未成年人该交税时也要交税。如果纳税人不交税,国家就没钱发展教育、国防和公益事业了。未成年人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履行应尽的义务,是光荣的。相反,如果违反税法不纳税,则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所以,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强调)。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认识“每个人即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从而增强义务观念;增强学生纳税意识使之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活动二:朗读并请学生说说马克思的话的意思。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

学生交流成果: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活动三:理解权利与义务的一致*,下列有关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定说明了什么?

1、宪法第42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46条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为: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2、宪法第49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二者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3、公民履行纳税义务,享有国家把税款用之于民的福利。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公民正确地行使权利,忠诚地履行义务,作出更多的贡献,国家才能更加富强,才能提高更好的条件来保障公民的权利。

活动四:阅读教材16页正文部分,完成下列任务:

1、我国公民应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学生大声朗读并熟记宪法规定的义务)

教师归纳: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几类:第一类是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第二类是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第三类是公民的其他义务,如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上面的规定。重点强调: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设计意图:加深对基本义务的理解,从而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第3篇:《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说课稿范文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应聘初中*的05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信守承诺、勇担过错和自觉承担责任两方面内容。本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够对前面的知识进行整体的掌握,同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并感受勇担责任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掌握如何承担责任。

3、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具有基本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的做出选择。

(三)说教学中的重、难点

1、重点:善于承认错误。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叛逆期,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犯错误,因此,引导学生善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负责人的人非常重要。

2、难点:自觉承担责任。自觉承担责任就要不断反思自己,在反思自己的过程中,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责任,这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都是建立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因此,对学情的分析至关重要。下面,我将从身心发展上和知识掌握上对学情进行分析。

本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观察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深入*不够;情感内容日趋丰富,对道德感能有深刻的理解;意志方面依赖*减少,但是意志行为易受“暗示”。

前两课已经学习了承担对集体负责、承担对社会负责。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学习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进而明确作为一个公民应承担哪些责任。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应能激起学生求学的期望,对学习感兴趣并感到愉快”本节教学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加强学生的参与和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目的,因此主要采用启发式教法。以实例为线索,启发学生交流勇担过错的经历并分享尽责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启发学生探究责任的分类,进而得出要自觉承担责任的结论。因此,本节课采用的学法主要是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法。

以上就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等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我的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更好的学习新知识,我将采用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感动*2010年度人物张xx兄弟还农民工*的事例启发学生思考,他们具有哪些优良的品质?这样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又贯彻了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

本课主要有两个模块的内容。第一模块主要讲述:做人要信守承诺,勇担过错。学生分组讨论教材中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勇担过错的经历。小组讨论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在合作学习*同进步。

第二模块主要讲述要自觉承担责任。我会让学生填写一张表格,从学习、家庭、班集体和社会四个维度分析大家应承担的责任,并进行自我评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探究作为中学生应承担哪些责任,通过对自我评价的对比分析,能够得出自觉承担责任对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

在学完这两块内容后,让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这样学生既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又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使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在学生总结时,我将做如下板书。

为了帮助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我做如下板书设计。下面进行简要的说明:板书列出了两个模块的主要内容,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一目了然。通过结构图将信、错、责放在人字的周围,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即使有过错,只要坚持信守承诺、勇担责任,依然能够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