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开网约车怎么如手?

接入嘀嗒出行平台的成都出租车

8月3日,成都市出租汽车协会与嘀嗒出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共建全国性的传统巡游出租汽车专属网约化平台,成都近15000台出租车计划全部接入嘀嗒平台。

而就在几天前,备受关注的美团打车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已在成都高新区领取了网约车业务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将择机在成都开展网约车业务。

传统出租车与网约车的大战已从线下打到线上,网约车平台三大巨头也在蓉城开战。

瞄准传统出租车,没有快车专车

打开嘀嗒出行APP,与以往的网约车平台并无不同,打车方式一致,新用户有优惠,推荐用户也有奖励。唯一不同的是,这个平台上只有两种车型:出租车和顺风车。

记者了解到,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专注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嘀嗒拼车”;2017年10月进入出租车市场;2018年1月品牌升级为“嘀嗒出行”,已开通78个城市。

而在今年4月,嘀嗒出行就进入成都开通业务。嘀嗒出行副总裁李跃军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根据他掌握的数据,成都已有90%的传统出租车接入平台,1分钟应答率约为85%。“与友商不同的是,他们给司机派单,我们是让司机抢单,司机的自主性更强”。

嘀嗒出行的定位是“没有快车专车的出租车平台”。“近年传统出租车被看衰,认为是落后产能,但我们认为极有潜力”,李跃军称,全国出租车日均运输1.1亿人次,与网约车的市场占比为2:1。“除了市场大之外,传统出租车还有全部正规车都合法合规、有相应资质许可、相对更安全等优势。”

嘀嗒出行称,会对每单收取1~2元的信息服务费;或通过其他形式让出租车司机增加收入,从而收取少量服务费等,绝对不会抽成。目前,广告是嘀嗒出行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下单10多秒,就有多位司机抢单

据了解,成都市中心城区目前共有巡游出租汽车近15000辆,从业人员近4万人,年客运总量3亿多人次。

成都市出租汽车协会会长姜筱文表示,在此前出租车驾驶员个人加入平台的基础上,协会47家企业将分批陆续接入嘀嗒平台,今年年底实现15000台全量接入。“选择嘀嗒平台战略合作,就是看重这是传统出租车的专属平台,不会出现优先派单给快车、专车的现象。”他希望,通过专属网约平台,驾驶员平均每天能多接4~5单,至少增加五六十元收入。

同样的期待也来自成都出租车公司和驾驶员。成都绿舟出租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嘀嗒是出租车专用,不做快车,对我们更有吸引力。我周围都有朋友在用,算是肯定。接下来公司会推。”

今年4月,嘀嗒出行进入成都市场,春雨出租车公司的王泽平师傅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当天中午,记者坐上了他的出租车,打开嘀嗒软件,订单的提示声立马响个不停:“你看单子来了,这个时间单子还多……”

王泽平告诉记者,目前平台对他们推荐乘客下载APP有奖励,“推满30单奖励432元,推满20单奖励327元,我基本上每天都拿到了的。”王师傅说,这样的奖励当然不可能是长期的,他们更看重的是嘀嗒APP在乘客中的普及度越来越高,这样他们每天的接单量会有明显的增加。

记者也发现,和其他的网约车平台不同,嘀嗒APP只有出租车和顺风车两种业务,乘客作为新用户下载嘀嗒APP,会有66块钱的大礼包,其中包含了十多张5~8元的出租车优惠券。目前订单的应答反应比较快,记者下单后10多秒,就有多位司机抢单。

出租车网约车之战,从线下到线上

记者了解到,面对网约车的冲击,2016年,成都多个传统出租车公司曾抱团取暖,自主开发打车APP;2017年,成都多个出租车公司再次抱团,入驻了一家网络打车平台。然而,无论是自主开发,还是加入其他平台,成效并不明显。嘀嗒出行能否带来改变?

嘀嗒方面称,根据协议,该平台成为协会认可并接入的唯一巡游出租汽车网约平台,并在平台车辆上张贴了“唯一”标识。面对市场垄断的疑问,李跃军解释,这个唯一对驾驶员个人不具有强制性,只是在协会合作层面上是“唯一”。

有评论认为,嘀嗒此番进军传统出租车,是拼车业务受到滴滴顺风车的压力,因而反戈一击。对此,李跃军表示,目的是满足用户需求,并非盯死对手。

而滴滴出行在成都也动作不断。

2016年开始,滴滴出行与成都春雨出租车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传统出租车业务升级、网约车业务合作、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2017年3月,滴滴出行与成都市交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成都市“智慧交通”建设。同时,滴滴出行被授予成都首张《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成为首家在成都具备线下服务资格的网约车平台。

滴滴出行方面称,已和全国超过500家出租车企业进行了合作。

而就在几天前的7月25日,成都商报记者从美团点评政府事务部负责人处获悉,该公司已于近日在成都高新区领取了网约车业务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这意味着美团打车具备了在成都提供网约车服务的资质。

该负责人称,接下来将根据平台规划,择机在成都开展网约车业务。

成都商报记者 严丹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网约车平台蓉城开战

很多滴滴司机刚刚接触到这个行业,多多少少,都会走过弯路,毕竟每一份工作都是有自己的方法、方式以及经验的,肯定都是要花时间总结出来的。作为新手的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乘客,我们都要以好心态去面对。我们也要踏踏实实的去赚钱。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滴滴司机新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遇到这种情况,请您不要着急,有租赁公司的请第一时间联系负责人处理,没有分配租赁公司的师傅请及时联系客服报备,工作人员记录会反馈相关部门会有专人联系您协助处理此事。
2.首先联系滴滴的客服,告之被查扣,然后到交通客管部门接受处理,自己垫付罚款,最后凭有关罚单等单据到当地滴滴的分公司报销罚款。

下列情况平台不予援助:
(1)外牌(异地接单):如南京的车牌去上海接单被抓,平台不管;
(2)人车不符:借用的别人的车或者别人的账号,总之注册手机号、车辆的行驶证、身份证必须都要一致,有一项不一致的平台不管;
(3)有严重的封禁记录:如司机师傅有因为安全、性骚扰等被投诉,平台封禁司机过的,这种就别指望平台报销了。

需要的,需要3证齐全,个人要考网约车资格证,本市的和全国的,车子要有运营许可证,不光是人,最重要的是车,三证少一个,都属于非法运营,车子办运营许可证必须买新车,网约车资格证网上就可以报名。

既然国家要求双证合规,只要人车相符,成本能负担,建议尽量合规,毕竟以后即便有钱买车还能不能让转合规也说不好,网约车市场一共就这么大,先来的人有饼吃。
在合规的过渡期,非合规车辆,应尽量避开机场、高铁站、人流密集的商城写字楼或者通过司机圈知道这些敏感区域,尽量不惹麻烦;
3、如果被运管协查怎么办?
此前司机圈流传了很多办法,包括跟乘客对口径等,那个都是老黄历了,现在都是执法APP查询司机接单状况,司机想抵赖是没戏的,最好的办法是配合,并尽量止损。这里有几个小经验给大家,如果运管查到,罚款是一定的,但是可以尽量少罚如贫困证明等,其次,滴滴平台是对司机有一定的人道主义援助,援助金额不等,也有司机反馈说”报销“了一万多的,所以要留好罚款单据和缴纳单据,被抓车后第一时间向平台报备。

滴滴快车到滴滴专车升级流程
如果您通过网上报名、租赁公司、朋友推荐、线下门店或者是其它的渠道加入滴滴,收到激活成功的短信后,您就成为一名等待考核的快车的试用期司机啦!
成为试用期司机后,您可以正常上线接单啦。期间会有工作人员以短信的形式通知您带好相应物品到指定地点补齐资料。补齐资料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帮助您申请车型升级。
补齐资料后,参加线下培训并成功通过考试即可完成升级。
线上完成50单并满足以下标准即可
1)拥有基础服务料包(雨伞、充电器、充电线、清洁袋)
3)接驾时间不得高于城市平均值2倍
4)成交后取消率≤20%
5)又一次地网签到领水记录
8)车辆条件满足专车要求
完成线上50单考核标准,您就成功升级啦!

滴滴专车司机可以注册滴滴顺风车吗
滴滴快车和滴滴顺风是不可以同时注册的,因为一个人只能申请一个。注册内了滴滴快容车,就已经是滴滴的注册司机了,不用再申请滴滴顺风车了。

滴滴司机收入下降的原因
现在滴滴司机收入少了很多的主要原因就是网约车投放量太大,投放量得不到控制,近期打着租赁以租代购模式的公司越来越多,在滴滴平台抽成以后还要给这些所为的租赁公司交纳管理费,保证金,营运车辆的各种杂费,加上必须把车辆改为营运车,司机负担的费用大大增加,根本没有人站出来为滴滴司机减负,滴滴司机现在目前的状况还不如出租车司机,毕竟出租车司机不用拿一大笔钱出来购置设备

目前,开通滴滴专车的城市有八十多个,其他城市在不断加入中。
这80个城市包括北京、广州、杭州、深圳、成都、武汉、天津、重庆、绍兴、青岛、嘉兴、湖州、苏州、长沙、南京、合肥、济南、福州、南宁、厦门、宁波、泉州、西安、沈阳、惠州、昆明、东莞、烟台、珠海、三亚、中山、临沂、大连、太原、唐山、哈尔滨、郑州、威海、常州、无锡、扬州、石家庄、长春等。

在一个城市注册了滴滴,现在还能在其他城市跑吗?
在一个城市注册了滴滴,现在不能在其他城市跑滴滴;
因为滴滴公司早就已经规定只能是当地车牌,而且是当地注册地一制的情况下才能派单,因此,在一个城市注册了滴滴,就不能在其他的城市跑滴滴。

明年将是直辖市重庆设市20周年。这也意味着它与四川省会成都的“西南第一市”之争,已经延续了近20年。我们拿滴滴出行的数据来管中窥豹,看看这两座城市的出行消费和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

人多一倍的重庆,网约车规模居然大不如成都

近期滴滴出行接连出炉两份智能出行报告,为观察这两座相互较劲的、相距约340公里的城市的比较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滴滴的订单量。

谁的订单总量更多,谁的人均订单量量更高,谁的用户规模更大……这些数据意味着这两座城市的在共享出行这事儿上的活跃规模,这是两座城市居民出行活跃的一个参照。

如果按照滴滴出行的总量来评估,总体人口多一倍的重庆,却大大不如成都。

根据2015年数据,重庆市的常住人口为3016.55万人,同期成都的数据为1465.8万人。但是滴滴出行的数据却显示,在2016年第三季度,重庆全市的智能出行总人次数量是8500万,而这一数字,在成都是1.3亿次。重庆总量仅为成都的65%。按照用户规模计算,在2016年第三季度,重庆的用户数量是500万,而成都的则是850万。

图片来源:滴滴出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除了总体规模体量差距较远之外,重庆在智能出行的覆盖率上更是低。按照两市的用户数量算,成都的渗透率是重庆的3.5倍。

为什么我堂堂大重庆,对于网上约车的积极性这么不高呢?

重庆这座山城,道路上真心比一线城市还堵

成都与重庆的差距,最直观地体现在了工作日早晚高峰的出行人次上。

整个2016年第三季度(时间维度为7月1日至9月30日),工作日天数是64天。成都和重庆在这64个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时段出行总人次,占各自全季度总量的20%左右。

具体来看,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成都平均出行人次是41.5万人次,而重庆仅为24.7万,成都是重庆的1.68倍。

早晚高峰用户愿意多出行,或者说同样的时间内道路上容纳了更多的人,有一个表面的原因,是成都的道路没重庆的拥挤。

根据滴滴数据显示,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成都的道路拥挤延时指数为1.64,低于二线城市1.68的均值,这意味着成都在该时段的交通相对良好。而此刻的重庆却堵了路上,它的数值达到了1.81,这不仅远高于二线城市的均值,也超过了一线城市1.73的平均水平。

但深入分析,成都和重庆的不同交通状况,源自于两座城市的所处地形和路网交通结构。

作为一座平原城市,成都市的路网以环线加中心分散式结构展开,二环高架、三环路和绕城高速分流了过境该市的车流,分散开来的干线则将涌向市中心的交通流量引导至城外。而道路宽度也无需受到地形限制而尽情展开,天府新区等新区建设也将交通压力疏导到了绕城高速以外。

图片来源:滴滴出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而重庆则是一座山城,崎岖的山路以及两江交汇的(长江、嘉陵江)让重庆的路网建设更像是“拧麻花”,只能更多向天要低地,局促的地形格局让重庆在拥堵得分上落后于成都。

图片来源:滴滴出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但轨道交通分流了重庆市民的出行订单

当然,虽然我们说重庆这座山城从“地形基因”上不利于交通路网的平衡发展,但是人家还是有其他解决出行问题的方法:轨道交通。

在这一方面,重庆是要强于成都的。

图片来源:重庆轨道交通官网

成都比重庆晚了5年迎来地铁时代(DT君注:重庆2005年通地铁,成都2010年通地铁),但是以通车里程和客流量来说,成都都不如重庆。

目前重庆市投入运营4条线路的长度达到了202公里,站点达到了120座,在2015全年日均客流量为180万余人次。而成都的线路仅为108公里,站点只有81座,同期客流为92万,运营里程和客流仅为重庆市的一半。

相比重庆市如蛛网般的个站点分布,成都地铁仅仅是搭建了骨架线路,在站点便利性和线路通达度上看起来都弱于前者。

图片来源:成都地铁官网

还有出租车,也在抢夺重庆市民的滴滴订单

比起热衷于搭乘滴滴出行的成都人民,重庆人民不仅对地铁青睐有加,对出租车也热情不减。

比如我们来看看重庆市出租车和滴滴网约车的日均服务量对比:出租车日均服务量数据来自2015年的全年平均,达到247.7万人次,而根据2016年第三季度统计的滴滴网约车的日均出行人次则仅为89.4万,前者是后者的2.77倍。在重庆,滴滴只是扮演了一个补充者的角色。

图片来源:滴滴出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相比之下,滴滴成了成都人民的出行主力,2015年成都市的出租车日均服务量为117.7万人次额,而2016年三季度滴滴的出行量达到了141.6万人次。

图片来源:滴滴出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出租车在重庆的高存在感与它相对庞大的数量不无关联。根据《2015全国交通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重庆拥有出租车汽车19629辆,出行总量达到了90311万人次。这意味着,每辆重庆出租车平均每天运量为126.0人次。

相形之下,成都在2014年的出租车汽仅为16035辆,出行总量为42962万人次。每辆车的日均每天运量仅为为73.4人次,不到重庆出租车日运量的60%。

对共享经济的接受程度,影响了重庆的“发挥”

另外,成渝两城对于拼车和顺风车等共享出行方式的喜爱程度,也是冰火两重天。

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成都全市每天通过拼车和顺风车出行的人口达到了24万人次,而重庆这一数字仅为7.6万。考虑到成都不及重庆一半的人口基数,从单日共享出行量的人群覆盖率来看,成都是重庆的6.3倍。

图片来源:滴滴出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相对于成都的繁华千年,重庆在历史上的闪耀时刻不及成都,真正异军突起与成都并驾齐驱要等到民国时期,因抗战带来的陪都身份让重庆走向了历史的前台。但是,比起成都商业城市的属性,重庆在建国后更多扮演了工业城市的角色。这导致两座城市的不同产业结构下培育出了不同的消费群体。

作为作为共享出行的拥趸,互联网从业者对顺风车和拼车自然出力颇多。报告显示,在成都智能出行订单中,从事互联网和通信行业的用户占到了12.2%,仅次于服务业群体。而在重庆,比例居第二的用户群体为房地产和建筑从业者,比重为12.3%。

地处“天府之国”成都市,自秦汉起便是西南地区的商业中心城市,极佳的地理区位和繁荣的商业令其享有“扬一益二”之誉,加上其拥有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微电子领域具有顶尖水平的高校,充足的人才供应外加优越的区位,自然成为互联网行业巨头们的垂青之地。微软、甲骨文等巨头纷纷落户成都便是一个有力的说明。

浓厚的商业底蕴和闲适的生活态度,让成都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与包容。成都也藉此拿下了滴滴智能出行西南第一城,更夺得了Uber全球订单第一城,令北上广深为之侧目。(详情请参考DT君之前做的研究:《优步,你这是要把成都捧成“中国头牌”的节奏》)

时至今日,除了火锅,力帆摩托、长安汽车都是这座西南山城给外界的名片,而令外人惊异的轻轨和过江索道也是带给这座城市的工业记忆之一。

没有都江堰带给成都的富庶与精致,克服崎岖山路需要战天斗地的意志与情怀。粗犷和直率更适用于重庆,在山城市民眼中,也许穿楼而过的轻轨(轨道交通2号线)和飞跨两江的过江索道有时更加可靠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才能成为网约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