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可以吃煎蛋吗?

高血压病为腔隙性脑梗死唯一病因
旧版教材概念: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在长期高血压病的基础上,大脑动脉的深支闭塞所引起的脑干和大脑半球脑深部白质的缺血性微梗死。
近年教材纠正:腔隙性脑梗死是建立在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包括糖尿病、高血脂、抽烟、饮酒……高血病不是唯一的原因。(具体发病机理可参见下图)
注: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
腔隙性脑梗死为脑血管病

纠正:急性起病只是一部分,还有慢性起病。

① 约 70% 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如果是急性起病,特别是活动中起病需要做磁共振, 若为多灶性,很可能是栓塞造成。

② 部分(约30%)以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慢性病起病。因此 50 岁以上的体检,除了心肺,建议也多关注大脑,可做头颅 CT,条件允许还可以做核磁共振。

头部 CT、MRI 有腔隙性脑梗死灶

纠正:不一定,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① 有人做了核磁说有腔隙性脑梗死,没有任何症状。其原因是病变可能位于不重要的或不影响脑功能的部位,称“哑区”。

② 位于尾状核、豆状核、锥体外系代偿能力强。

③ 虽然影像检查是诊断的腔隙性脑梗死,实际病灶本身貌似腔隙性脑梗死或被误认为是腔隙性脑梗死,却不是真正的腔隙性脑梗死。

根据腔隙性脑梗死有无神经系统体征可以概括成 3 类:

  • 有局灶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能够明确分类的腔隙性脑梗死,其出现率约占全部腔隙性脑梗死的 75%。
  • 有神经系统的症状,但无局灶体征,不能分型分类的腔隙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腔隙性脑梗死的 9%。
  • 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约占全部腔隙性脑梗死的 16%。
解释患者头痛为腔隙性脑梗死所致

纠正:腔隙性脑梗死无头痛。

① 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表现有“三无”:无头痛、无颅高压和意识障碍。由于是细小血管,不会引起颅高压和意识障碍。

② 症状轻,体征单一,预后好,易复发。

老年人发现少量腔梗病灶且无症状
也不需接受继续检查与治疗

① 复发:发病一次,加重一次,有累积效应。特别是老年人,不排除其他血管也出现硬化,只是程度不同。

② 腔隙状态(lacunar state)是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出现运动障碍、精神障碍、痴呆、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进食困难、发音不清等)、双侧锥体束征、类帕金森综合征、尿便失禁等。

却没辨清各种脑疾病的差别

神经科与影像科相互促进,随着磁共振的发展,虽已减少很多腔隙性脑梗死的误诊,但这个问题依然有必要强调一下。

1. 把“血管周围间隙”误认为腔隙性脑梗死

血管周围间隙,在影像上,比如 CT表现为两种情况:① 圆形,周围非常光滑界限清楚;② 线形,灶小,1.9 mm × 0.9 mm,一般病灶小于2.0 mm × 1.0 mm。

腔隙性脑梗死呈楔形、三角形或月牙形,平均大小3.0 mm × 1.6 mm,60% 大于 2.0 mm × 2.0 mm,边界模糊。注意,脑干上3.0 mm × 2.0 mm以上的病灶,腔隙性脑梗死的可能性比较大,勿诊断成血管周围间隙。

总的来说形态、大小不同,但分布区域有些相似,都有可能分布在基底节区、放射冠的区域等。

2. 把脑白质点状的脱髓鞘病灶误认为腔隙性脑梗死

脑白质病变与腔隙性脑梗死都属于小血管病变,最主要的病因都是高血管病。脑白质病变一般呈片状,主要的好发部位是侧脑室体的旁边,内囊区域也会出现,大部分在皮层下白质。点状脱髓鞘病变与腔隙性脑梗死进行鉴别:脱髓鞘的病变一般两边对称,腔隙性脑梗死不对称;脱髓鞘的边界不如腔隙性脑梗死的边界清楚。

3. 把“多发性硬化”误认为腔隙性脑梗死

多发性硬化主要见于年轻人,在 CT 上表现为低密度,病灶特点为直角征(病变的横轴与正中线和侧脑室体部垂直)、煎蛋征(做 CT 增强有所体现);腔隙性脑梗死多见于老年人,区别多发性硬化除了影像诊断,要从病史、临床表现、查体上进行鉴别。

4. 把“脑白质疏松” 误认为腔隙性脑梗死影像

脑白质疏松(即脑白质脱髓鞘)常与腔隙性脑梗死相伴随,基本上在侧脑室体旁融合成片,侧脑室的前角后角较多见。

影像诊断报告中有腔隙性脑梗死
不管真假就选择输液治疗

纠正:输液治疗不是你想输就能输的。

① 有效控制高血压和各种类型脑动脉硬化可减少腔隙性卒中可能性,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② 可适当应用扩血管药物,增加脑组织血液供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③ 应用钙离子拮抗药,减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液循环,降低腔隙性脑梗死复发率。

④ 控制吸烟、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可干预危险因素。

纠正:看病因,如果是动脉斑块脱落,斑块不稳定,易再次脱落,早期应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腔隙性脑梗死症状不明显

纠正:有腔隙性脑梗死至少说明脑血管有动脉硬化导致闭塞,做手术是一个应激(也是一种刺激),会造成血流量减少,也是诱发卒中的重要因素,需要和外科医生说明有风险,必须向患者交代,避免医疗纠纷。

神经科临床工作中,神经影像学起着举足轻重的诊断作用,有些影像学特点,被有心人总结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名称,代之为神经影征,比如虎眼征,蜂鸟征等。

反过来,如果在影像学中见到这些神经影征,对于神经科的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目前神经影征约有130-150个左右,今天文章整理的是关于以动物类或者相关的神经影征。

一般是指脑膜瘤中钙化在MR中的影像学表现,因为钙化在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肿瘤内可有条状流空血管。注射强化剂后,肿瘤出现明显强化,其中60%肿瘤邻近脑膜发生鼠尾状强化,称为'硬膜鼠尾征'或'脑膜尾征'。

以下三个标准确定有无硬脑膜尾征的存在:

1、硬脑膜尾巴应在经过肿瘤的两个连续断面上看到

2、硬脑膜尾巴应该从肿瘤向外光滑的逐渐变细

3、硬脑膜尾巴应该比肿瘤本身强化更明显

有该影征不一定是脑膜瘤,还有可能是淋巴瘤、转移瘤、恶性胶质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黑色素瘤、浆细胞肉芽肿、感染性脑膜炎、嗜酸性肉芽肿、Wegener肉芽肿等。

图:淋巴瘤:T2信号不高,水肿明显,增强显著强化,可见“脑膜尾征”(红色箭头) 

总之,“脑膜尾征”是影像学一个重要征象,经常出现在脑膜瘤中,但也不是脑膜瘤所特有的,当脑膜受到肿瘤侵犯或者脑膜出现反应性改变的时候都可能出现脑膜尾征。

因此在工作中,不能仅仅依靠“脑膜尾征”就诊断脑膜瘤。

虎眼征是指在颅脑 MRI 检查的轴位 T2WI 序列上,双侧苍白球呈明显低信号,在苍白球的前内侧低信号中可见条片状高信号,整体看与老虎的眼睛极为相似,称之为虎眼征。

虎眼征中苍白球弥漫的 T2 低信号主要与铁沉积相关。

在生命之初,中枢神经系统中少有铁成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人都会出现铁沉积的现象,其中以苍白球、红核、黑质等核团最为明显。

这种沉积的铁主要以铁蛋白的形式存在,为顺磁性性物质,因此在 T2WI 序列上表现为低信号。

某些椎体外系疾病如苍白球色素变性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等会加速神经系统的铁沉积速度,在青年人中就会表现为双侧苍白球明显的 T2WI 低信号;并且还会造成苍白球前内侧胶质增生、水分含量增多、神经元崩解消失、神经纤维网空泡形成,在 T2WI 序列上呈明显高信号。

出现这种虎眼征最常见的椎体外系疾病为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PKAN)。

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之前也称作苍白球色素变性综合征(Hallervorden-Spatz syndrome),是一种少见的儿童家族性常染体隐性遗传神经变性疾病,分早起发病、急速进展及晚期发病、慢性进展2 种。

有锥体外系功能障碍和病理三联征(铁沉积、轴突球和苍白球胶质增生),临床表现为僵硬、张力障碍、本位反射破坏和进行性痴呆。 

病例1: 女性,21 岁,反复性跌倒,痉挛进行性加重。近三年来构音困难,10 年前有发烧后癫痫病史。患者自述其兄弟伴有相似症状及影像学表现。

MRI 检查 T2WI 序列显示苍白球双侧对称性高信号周围低信号环绕,称虎眼征。患者最终诊断为 PKAN

     MRI 冠状位示中线部位占位性病变为 T1WI 等或稍低信号、 T2WI 等或稍高信号,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累及胼胝体、扩散至双侧半球时常呈现蝴蝶征(图左)。

图:MRI T2WI 示位于侧脑室前角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呈高信号,形似蝴蝶(左);MRI T1WI 示胶质瘤侵犯双侧顶叶, 呈不均匀强化, 形成蝴蝶征(右)。

见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形同PSP的蜂鸟征。

一位82岁的男子向我们展示了2年的渐进式困难行走史。

检查时,他患有运动迟缓,运动迟缓,轴向僵硬而无阑尾僵硬,齿轮沉着或震颤,并且上下视线受限。

影像学检查显示明显的中脑萎缩而无桥脑萎缩,称为“企鹅”或“蜂鸟”体征(图),这可能有助于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与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和健康对照区分开。

中大脑的矢状位MRI显示明显的中脑萎缩而无桥脑萎缩(用白线划分),形成“企鹅”或“蜂鸟”标志的轮廓。

见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头部MRI表现。

上图:轴向FLAIR T2图像显示了典型的“天猫座”结构的“火焰状”或“猞猁耳朵状”的室周白质信号改变,下图T1和T2图像显示了胼胝体变薄,尤其是前部。

      当双侧椎动脉夹层时候,椎动脉内血肿呈现高信号,类似鸵鸟眼睛,周围组织结构对应于鸵鸟头部的各个组成部分,这些影像组合起来类似鸵鸟头部,故名鸵鸟征。

图1:(a)双侧椎动脉夹层(VAD)的轴向脂肪饱和T1-加权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鸵鸟(B)的面部相似。(a)口咽对应于羽毛;(b)解剖上的血肿与鸵鸟的巩膜相对应;(c)残余动脉腔对应于鸵鸟的瞳孔;(b和c)VAD对应鸵鸟的眼睛;(d)第四颈椎椎体对应于上喙(上颌窦);(e)上关节突和椎板对应外侧间隙;(f)颈脊髓和椎管对应下喙(下颌骨横纹肌);和(g)棘突对应鸵鸟的咽喉和颈部。

见于双侧颈内动脉夹层,在MRI横断上看,夹层所在部位因为腔内血肿为高信号,类似幼犬的眼睛,其他组织结构类似幼犬的鼻子和下巴等结构,故名幼犬征。

(a) 耳朵= 咀嚼肌; (b) 眼睛=颈内动脉,巩膜= 内膜下血肿, 瞳孔= 血管腔;(c) 鼻尖=颈部脊髓上段;(d) 鼻子 =颈部脊髓管腔;(e)腮帮= 头最长肌;(f) 咽喉=

见于双侧椎动脉夹层,在MRI横断上看,夹层所在部位因为腔内血肿为高信号,类似螃蟹眼,其他组织结构类似螃蟹的螃蟹壳和肢体,故名螃蟹征。

图a: 夹层的椎动脉=e眼睛, b: 颈部脊髓上段=两眼中间硬壳, c: 头下斜肌=掌节, d: 寰椎后弓=嘴巴, e: 头后大直肌=螯足后脚,f: 头半棘肌=螯足前脚

见于远程小脑出血(脊髓或颅脑手术后的小脑出血)。

小脑出血可以在硬脑膜撕裂、引起脑脊液漏之后出现,同样可以继发于幕上手术。此类小脑出血,影像学特征通常是靠近小脑静脉的小脑脑沟、小脑蚓部上部区域的双侧小脑出血,这便是在头部CT扫描中出现的“斑马”样改变。

图:CT显示双侧小脑脑沟和小脑蚓部区域,呈现条纹样出血,类似斑马条纹,故名斑马征

远程小脑出血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脑脊液压力的突然下降可能会引起脑部组织向足侧移位,小脑的下垂使小脑血管受到牵拉,导致静脉出血。脑脊液漏可能是发展为小脑出血的重要因素。

在一项包括262名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病例研究中,36名患者在MRI上被证实存在脑脊液漏,其中7名患者存在慢性远程小脑出血,而没有脑脊液漏的患者并未出现小脑出血。尚无关于腰椎穿刺之后出现远程小脑出血的报告,提示脑脊液损失量的多少同样很重要。

继发于硬脑膜撕裂和脑脊液漏的远程小脑出血,通常表现为72小时内的头痛和恶心,有时会出现GCS的突然下降。影像学特征通常是靠近小脑静脉的小脑脑沟、小脑蚓部上部区域的双侧小脑出血,这便是在头部CT扫描中出现的“斑马”样改变。然而,对多数文献报道进行回顾,许多病例看上去并不像斑马条纹。

远程小脑出血通常并不致命。患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难以估计,因为概率的计算主要依赖于病理。现有的数据表明,这类患者的死亡率约为8%,77%患者的改良Rankin评分为0~2分。

在亚历山大病的延髓的MRI扫描中,可以在横切面见到对称的T2长信号,类似于眼环蝶属的眼环图案,称为眼点征。

       在亚历山大病中,由于从桥脑和延髓以下脊髓出现较为明显的萎缩,在MRI的矢状面观看,从中脑以下脑干和延髓类似头大尾细长的蝌蚪状,称为蝌蚪征。

MR表现为脑干神经元变性,导致中脑萎缩、大脑脚盖变凹。中脑萎缩、中脑上部变凹(白色箭头),以及中脑/脑桥面积比减小,类似蜂鸟,称为蜂鸟征,临床常见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

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是一种临床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本病隐袭起病。进行性加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姿势不稳、轴性肌张力障碍、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假性球麻痹、痴呆等。

但是PSP的I临床症状多变,一些病理确诊的PSP患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从而构成多种变异型。

PSP患者头颅MRI平扫可见第三脑室和脚间池变宽、中脑和四叠体萎缩、导水管周围FLAIR像高信号等改变。还可出现不同程度大脑皮质萎缩,以额叶最为明显。

中脑萎缩是PSP典型的神经病理学特征,许多PSP的MRI研究证实了中脑萎缩在PSP诊断中的价值。

患者以中脑顶盖部萎缩为主,中脑嘴明显变尖,使中脑、脑桥和小脑整体上形似蜂鸟,称之为“蜂鸟征”

而P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则未见此征象,故认为这种“蜂鸟征”是PSP的特征性MRI表现,有助于PSP的诊断。

在MRI轴位上,可见PSP患者中脑前后径明显缩短,谓之“米老鼠征”;

同时,由于中脑被盖部外侧缘凹陷,也可表现为“牵牛花征”。

由于脊髓前角细胞受损,脊髓T2WI横断面可见前角对称性T1低信号,T2高信号影,在影像MRI上呈对称性增强的点状信号,形似猫头鹰眼故称之为猫头鹰眼征。

临床意义同蛇眼征。可见于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征、肌萎缩型颈椎病、平山病、连枷臂综合征等疾病。也有文献成为“蛇眼征”。

连枷臂综合征(FAS)又称为桶人综合征或双臂萎缩性瘫痪,是一种散发性缓慢进展的运动神经元病。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多以双臂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和肌萎缩为特征,而下肢和球部较少受累,同时疾病早期上运动神经元受累的症状和体征较少见。

多数研究认为FAS是ALS的一种变异型,也有人认为两者可能是单独的疾病实体。

研究发现,在135例FAS患者中,临床表现从一个区域进展至另外一个区域的平均时间在肢体起病的ALS为12.3个月,而在FAS为34.3个月。

从症状出现到需要通气支持的平均时间在肢体起病的ALS是26.7个月,在FAS患者为61.6个月,故有人称FAS为良性运动神经元病。

虽然颈髓运动神经元严重减少,高颈段脊髓却早期幸免,这也是FAS呼吸功能障碍较晚出现的原因所在。

在临床上,连枷臂综合征首先与脊髓型颈稚病相鉴别,连枷臂综合征的患者一般均同时合并有颈椎退行性改变,容易造成误诊。

目前FAS尚无明确的金标准,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因FAS是ALS的变异型,故首先要符合ALS的诊断标准。

(1)临床上显著的上肢下运动神经元体征,这种体征符合进行性发展的趋势并且以上肢近端的肌无力和肌肉萎缩为特征;

(2)在病程中允许出现上肢的病理反射或深反射活跃,但不能有上肢的肌张力增高或者肌阵挛;

(3)在上肢下运动神经元体征出现12个月内不能出现临床上明显的下肢或者球部的下运动神经元体征;

(4)仅有上肢远端的无力或肌萎缩而不具备上肢近端受累的病例不能诊断FAS。

FAS的治疗仍以对症治疗为主,还可以给予神经保护、抗自由基药物,同时辅以中医药治疗,或可能延缓疾病病情的进展,但无法从根本上阻止疾病的进展。在疾病晚期,仍会出现肌肉萎缩、肌无力、球麻痹等症状。

在脑裂头蚴病时,MRI上面可以寄生虫体在脑内的形状,可以形成直线或者弯曲的形式,对于临床判断脑裂头蚴病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M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为脑白质营养不良中的较常见类型,此病又称异染性白质脑病,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化性代谢病,是最常见的溶酶体病。

MLD通常按发病年龄分以下三型:晚婴型、青少年型、成人型。

成人型,多在2l岁后发病,病情较轻,常以精神症状首发,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出现较晚,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可伴有周围神经受累,也可仅有周围神经受累。

MRI表现为:脑室周围及皮质下白质广泛的,对称性的改变,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通常自双侧额叶向后发展,注入造影剂后,病灶无强化。

在症状早期即有很明显的改变,但无U形纤维及小脑受累。

后期可景及小脑,U形纤维,并有脑室扩大和脑皮质萎缩。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临床罕见,1920年由Lhermitte和Duclos最先描述。

有人又称之为:良性小脑增殖病,小脑错构瘤等,多见于30~40岁,具有发育畸形和良性肿瘤的特点。

头晕头痛和恶性呕吐,走路不稳和视物模糊为其主要临床症状,眼底视乳头水肿、高颅压征,共济运动障碍和梗阻性脑积水等为其主要临床征象。

LLD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早期多无症状,随着肿瘤长大,第四脑室变形移位,导致脑脊液循环梗阻,出现临床症状;脑积水和肿瘤破坏小脑神经组织出现步态不稳,共济障碍等体征。

LLD的MRI具有特异性表现:显示病变侧小脑半球体积增大,T1加权像为小脑沟回走行的低信号和等信号相互交替的分层结构,T2加权像为高信号和等信号交替的分层结构,幕上脑室扩张,注入Gd-DTPA后,病灶无明显强化,尤其是T2加权见平行排列的条纹状高信号可以诊断。

      脑发育性静脉畸形,又称为静脉畸形或静脉血管瘤,包括了单支扩张的静脉或一簇异常扩张的静脉。

      静脉成放射状排列并汇聚回流入中心扩张的静脉干,在影像学检查时呈海蛇状,称为海蛇头征。

      该病的畸形静脉多见于大脑浅、深静脉系统交汇处或毗邻脑室室管膜的表面,其次小脑或脑干。

图:颅脑 MRI 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小脑半球多发小静脉汇入粗大的中心静脉,最总引流至静脉窦,呈海蛇头征。

在Joubert综合征中,由于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导致第四脑室增宽变形呈“蝙蝠翼”状;

图:横轴面MRI显示小脑蚓部缺如,第四脑室扩大,呈现“蝙蝠翼”征(白色箭头),黑色箭头指示为中线裂征。

Joubert 综合征,也称先天性小脑蚓部发育不全,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染色体畸形,主要是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加上其他异常,被认为是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

其病理特征包括小脑蚓部部分发育或完全不发育、小脑齿状核变形、旁橄榄核及下橄榄核发育不良、背侧柱核发育异常以及椎体交叉几乎完全缺如。

 影像:对于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表现,以小脑半球间「中线裂」征、第四脑室「蝙蝠翼」、脑桥及中脑呈「磨牙征」为典型表现。

是指多发性硬化斑块围绕脑室周围的髓静脉分布的特点,这与其病理上表现的围绕小静脉的炎细胞浸润吻合,呈垂直于侧脑室发散分布的表现,类似于手掌五指张开的表现。

在急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时,如多发性硬化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的斑块多呈卵圆形或圆形,有膨胀感,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信号多不均匀,斑块周边多可见等信号成分,周围可见因血浆蛋白渗出的水肿带,称为“煎蛋征”。

大熊猫脸征”:红核在T2WI上呈现对称性的低信号,为大熊猫的眼,红核周围的内侧丘系、大脑脚上部、红核脊髓束及皮质脑干束神经纤维受累表现为T2高信号, 构成大熊猫脸上半部白色的轮廓;而双侧上丘、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神经核团正常的短T2信号及中脑导水管的长T2信号构成了大熊猫脸的下半部。

小熊猫脸征”:中脑下部层面的双侧大脑脚、 上丘、 导水管、 导水管周围灰质核团、中央上核等构成了小熊猫脸的大体结构, 而双侧受累而呈长T2 信号的红核周围纤维束与短T2的中央被盖束勾勒出小熊猫的双眼。

熊猫征绝大多数为Wilson病的典型特征,也有个案报道见于Leigh病,神经结节病。

Wilson病是发生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蓄积性疾病,其相关致病基因ATP7B位于染色体13q14.3,主要在肝细胞内大量表达,可编码生成WD蛋白,也属于铜转运依赖的ATP酶。

WD蛋白生成受阻,无法携带铜与α-球蛋白结合,导致血清铜蓝蛋白减少,该过程所引起的铜排泄障碍是Wilson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Wilson病主要累及器官为肝脏时,可导致肝炎、肝硬化及肝功能衰竭等临床症状,此为肝型Wilson病。

以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改变为主的称为脑型Wilson病,其是由于大量铜元素通过血脑屏障沉积于脑组织无法排泄而造成。

患者一般表现为震颤、肌张力障碍、舞蹈、共济失调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性情改变、精神分裂等精神症状。

Wilson病一经诊断,则需终身治疗。

垂体瘤是鞍区鞍区最常见的肿瘤。

临床上有明显症状的垂体肿瘤约占到颅内肿瘤的10%~12%。

垂体大腺瘤患者,鞍区MR上,垂体形态增大、突入鞍上,呈两头宽、腰部窄的雪人样改变。又名束腰征。

高分辨MRIT2WI、SWI正常轴位可见位于黑质后1/3的黑质小体-1(密质部)为直线或者逗号的高信号,将两边的黑质疏质部和红核的低信号区分隔开,形状类似于燕子尾巴的鲜明分叉,故称为燕尾征。

帕金森病:黑质色素变淡或消失(由于黑质细胞减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减少或消失)和脑室扩大,导致黑质致密部信号变低,低信号区连成一片,燕尾消失。故燕尾征消失可以考虑帕金森病。

燕尾征消失也可以见于帕金森病叠加综合征,如C型多系统萎缩和皮质基底节变性。

燕尾征可以作为一种评定黑质变性的指标。

图1:A)燕子尾部;B)正常人的SWI显示燕尾征;C)P型多系统萎缩显示燕尾征消失。

一氧化碳中毒性迟发性脑病,CO中毒在急性期,脑白质对缺血更敏感,且具有可逆性,一段时间后出现基底节区病变,主要在苍白球可发生缺血坏死。MRI的T2加权横断面可见基底节区双侧苍白球对称性斑片状高信号,边界清楚,形似猫眼。

病因是大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脑水肿已消退,MRI为双侧苍白球对称性斑片状明显长T1长T2信号灶(T1WI无或稍高信号,T2WI为高信号),而CT表现迟发期和急性期表现相似,为白质密度弥漫性降低,基底节区低密度或局灶性低密度改变,可合并出血或梗死,晚期出现脑萎缩。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1. 急性CO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3级:轻度:患者皮肤红润,感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无力,可有短暂性的昏迷。中度:可呈嗜睡状态,或浅昏迷;重度:昏迷状态,病理反射阳性。

  2. CO中毒迟发性脑病:急性CO中毒在病情好转数天或数周后,部分患者可再次出现病情加重,表现为精神症状,反应迟钝,智能低下,四肢肌张力增高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

  3. 迟发型脑病:50岁以上老人占66%,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临床多见于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MRI显示脑桥肿胀,其内见异常信号,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FLAIR和DWI序列呈稍高信号,境界清,呈“蝙蝠翅膀样”改变,故得名。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是罕见的脱髓鞘疾病,本病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CPM的发生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以及慢性肝脏疾病、水电解质紊乱相关,低钠血症过快、过度纠正可造成脑组织渗透压梯度改变,引起脑组织脱水,从而导致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破坏。

病理表现为脑桥基底部对称性脱髓鞘,临床上常表现为假性球麻痹、四肢瘫痪及意识障碍,多在低钠血症纠正过快、营养不良的基础上发生。

低钠血症的纠正不宜过快、过度纠正。临床上主张使用0.9%氯化钠逐渐纠正,并量入为出限制液体量。每日监测血钠,血钠升高速度不宜超过8mmol/L,24h升高幅度不宜超过25mmol/L。

急性期应早期应用脱水剂、激素治疗控制脑水肿。头颅MRI往往滞后于临床症状,高度怀疑本病,应在发病后10~14d复查MRI以免漏诊。

CPM的诊断依据是在低钠血症纠正过快、慢性酒精中毒及其他严重疾病基础上,突发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受损的症状,通过头颅MRI明确诊断。

病灶多在发病后1~2周才可在MRI上显示,特征表现为脑桥基底部对称分布的蝙蝠翅膀样改变,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未见强化,DWI呈高信号改变。

脊髓蛇眼征,又称为猫头鹰眼征,是指在脊髓MRI横断面T2像上呈现双侧脊髓灰质前角对称高信号。

脊髓蛇眼征只是一种影像学表现,主要累及到脊髓前角细胞。

由于前角细胞作为神经元,对于缺血缺氧比较敏感,因此一旦发生血供下降,此区域最容易出现病变,因此,任何累及脊髓前角细胞的疾病都可以表现为蛇眼征,如平山病、脊髓梗死,颈椎病,脊髓灰质炎、西尼罗河病毒性脑炎、登革病毒脊髓炎、HIV性脊髓炎、蜱传脑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和副肿瘤性脊髓病均有蛇眼征的报道。

女性,17岁,以进行性不对称上肢远端无力伴肉跳6月入院。没有延髓麻痹、下肢无力和感觉症状。否认有颈部受伤或疼痛史。

查体:四肢腱反射亢进。颈椎MRI提示脊髓前角对称的T1低信号和T2高信号,酷似「蛇眼」(图1A和B),不伴有髓外压迫。

肌电图提示:双侧上肢和下肢广泛失神经改变,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正常。最终明确诊断为ALS。

图:脊髓前角对称的T1低信号和T2高信号,酷似「蛇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发性硬化要注意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