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场上无人机很难被发现,很多时候无人机侦察对方时候,对方毫不知情,别人不能用望远镜吗?

 近年来,以多轴飞行器为主要形式的小(微)型无人机(以下简称无人机)发展迅速,在航空拍摄、规划测量、物业管理、物流快递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一高技术产品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空中观察、凌空飞抵、实时图传等能力,也给保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近年来,无人机行业发展迅速。据某专业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2013年至2015年,全球无人机的销量分别为15万架、37.8万架和57万架。目前,亚马逊、谷歌、脸谱等国外高科技公司,以及大疆、亿航、极飞、零度等众多国内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无人机产品。未来几年内,无人机市场将继续以每年50%的速度快速增长。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无人机融合了传统飞行器和移动互联网的诸多特点,优势十分明显。

 操作简便。无人机采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装备有惯性感应、GPS导航、高性能CPU/GPU、Wi-Fi数据链、超声波高度计、大容量电池、高功率电机等部件,具备智能自主飞行能力。地面控制站以智能手机为核心,实现了飞行控制、航线规划、实时图传、任务管理等功能,即使是新手,经过简单的学习训练,也能操作自如。目前,主流无人机的“智能飞行”模式,可以预设飞行航线、按坐标规划飞行任务,实现自动升空、异地返航、目标绕飞、跟踪拍摄等功能。

 载重量大。无人机采用四旋翼、六旋翼、八旋翼甚至更多旋翼的布局,与传统固定翼无人机相比,垂直起降、飞行稳定,能搭载0.5公斤至10公斤的设备,续航时间超过25分钟,活动半径可达2公里,飞行高度可达500米,配合智能飞控系统,具有较强的点对点运载能力。

 隐蔽性强。无人机机身尺寸小,在空中飞行时,只需在10余米开外噪音就可以忽略不计,在百米开外目视发现十分困难,降落后通过迷彩等伪装措施,也能与背景很好地融为一体。目前的无人机多采用非金属机身,雷达反射面积很小,再加上飞行高度低,特别是城市高楼林立,地面杂波影响较大,雷达难以有效探测。无人机连同地面控制站,可以放入家用轿车运输,飞行时也只需要一到两人操作,不易引人注意。飞行控制采用Wi-Fi数据链,所发射的无线电波均在合法民用频段内,即使对电磁频谱进行扫描也很难发现异常。

 成本低廉。随着无人机的价格不断走低,其关键部件如CPU芯片、电池、电机、惯性传感器、无线传输器、GPS模块等,在互联网上可以方便地采购到质优价廉的产品;德国MK、美国APM等飞行控制软件公司对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软件免费开源,解决了无人机的“大脑”问题。成本的降低使得无人机更加易于获得,不法分子甚至可以采用自行组装、即用即弃等方法逃避保密部门的追查。

 随着无人机市场的快速增长,无人机黑飞带来的窃密风险愈加凸显。所谓“黑飞”,是指未经登记的飞行。在我国,任何未取得民航总局许可的飞行都是不允许的。

 空中的“偷窥者”。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超越了绝大多数障碍物,可以轻松地对高墙大院内的要害部门部位进行拍照摄像。无人机拥有相对完备的摄像稳定技术、飞行记录系统、影像实时回传系统,兼具定点巡航拍摄、跟随拍摄、环绕拍摄等功能,所搭载的数码照相设备普遍具有2000万像素照相能力、4K分辨率摄像能力,部分高端产品还具有光学变焦、望远观察能力,无须改装即可用于窃密活动。2014年12月22日,国外媒体公布的一组照片显示,乌克兰政府军在东部地区作战时,大量使用了一款多旋翼无人机进行战场侦察。经过对比发现,该机属于中国大疆公司生产的“精灵”无人机系列。国内也多次发生无人机入侵保密单位航拍事件。2015年2月下旬,广西柳州军分区通过走访驻地其他兄弟单位了解到,某单位截获发现的航拍无人机拍摄的照片,部分核心要害目标赫然在列。

 隐秘的“搬运工”。无人机根据窃密任务的不同,可灵活搭载不同的窃密装置。若携带高清相机,可以从目标管控区域外实施侦照,甚至飞越目标近距离观察,且照片、视频可以实时回传至地面控制站;若携带定位设备,可以直接飞抵目标实施精准定位;若携带特种窃密设备飞抵目标楼顶、窗台、树丛等无人处降落,还可隐蔽地实现设备投送。2015年8月,技术人员在世界黑客大会上向媒体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网络攻击战术,即通过在大楼顶部或高墙外部盘旋飞行的无人机搭载网络攻击设备,靠近目标内部不安全的无线网络进行漏洞扫描,创建Wi-Fi蜜罐引诱上钩,并回传涉密敏感数据,甚至瘫痪目标网络。

 危险的“中转站”。根据斯诺登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针对物理隔离的涉密计算机网络,开发了一系列嵌入式数据窃听器,嵌入VGA视频电缆、USB数据线、打印机接口甚至键盘、鼠标内部。由于这些嵌入式窃听器体积很小,多数以无源方式工作,只能向外界辐射微弱的无线电波,需要在窃密目标附近部署高灵敏度的无线电接收或转发器,而无人机恰恰成为运载这类接收、转发器的理想工具。利用GPS导航技术,即使在漆黑的夜间,无人机也能越过目标地的围墙、栅栏,在丝毫不惊动警卫人员和报警设备的情况下,将窃密装置准确地投送到指定地点。

 隐私的“窃取者”。利用无人机搭载伪基站设备飞行,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范围内的手机隐私信息。日前,英国Sense Post研究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开发出一种手机隐私窃取无人机,它在飞行中不断向手机发送伪装网络信号,当手机自动连接到无人机时,无人机就能窃取用户保存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隐私信息,并利用智能移动设备的唯一MAC地址,来识别所获取的信息来自哪部移动设备。实验显示,该无人机在不到1个小时的飞行中,获得了数百部移动设备的网络名称和GPS坐标,以及亚马逊、雅虎等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

 对于无人机这一新型窃密威胁,我们应当未雨绸缪,积极研究防范对策措施,确保国家秘密不受威胁。

 加强无人机管理。依据当前保密工作实际需求,有关部门应出台无人机管理法规制度,实行无人机生产报备、购买实名、飞行执照等相关制度,全程加强监管,做到有序使用、违规可查。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周边设立无人机禁飞区,只要将无人机及其控制设备带入禁飞区,不论无人机是否飞行,均可以违规论处。

 加强内部涉密部位检查巡查。面对来自天空的窃密威胁,必须重新调整警卫警戒和检查巡查制度。在重要涉密部位或开展重要涉密活动时,设立对空观察哨,及时发现无人机异常接近行为。定期检查楼顶、晒台、雨搭等部位,及时发现降落的无人机或其他可疑装置。有条件的单位也可采购无人机,从空中对本单位所有建筑物的顶面以及人员难以进入的区域进行巡查检查。

 重要涉密场所采取防窃密措施。重要涉密场所的窗户要安装毛玻璃,室内安装窗帘进行遮挡,将涉密电脑显示器背对窗户方向,防止窃视窃照。安装电磁辐射干扰器、Wi-Fi信号干扰器、3G/4G手机干扰器,切断通往外界的无线窃密信道。定期开展反窃听技术检测,掌握涉密场所Wi-Fi信号底数,及时发现和清除暗藏的窃密装置。

 创新反制技术手段。其一是干扰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和图像传输。目前,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和图像传输主要通过大功率Wi-Fi设备和3G/4G网络进行,通过在重要涉密部位周边部署Wi-Fi或3G/4G信号干扰器,使无人机接收不到真正的控制信号,误以为已经飞出了地面控制范围,从而启动自动返航程序或紧急降落程序。其二是实施GPS欺骗。GPS定位计算遵循“强信号优先”原则,通过在禁飞区周边部署GPS信号干扰器,制造一个远比GPS卫星信号强的干扰信号,致使无人机GPS模块坐标计算出错,迫使无人机飞往错误的地点或降落。

 相关链接:首部法律即将面世  无人机将不再“无人管”

 日前,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在2015通航发展峰会上透露,我国首部无人机交通法规预计最快在今年12月出台,无人机生产标准也在制定中。

 据《中国无人机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无人机驾驶员只有1249名,还有数万无人机处于“黑飞”状态。通俗来讲,民用无人机的机长与汽车驾驶员一样,需要“驾照”,没有驾照将没有资格操控无人机。这对于目前国内民用无人机在飞行安全上有了极大的保障,避免不熟悉操控的人出现错误而导致事故的发生。那么,无人机怎样才不算“黑飞”?首先,操作人员要有航空器驾驶执照;其次,航空器要有适航证书,即相当于汽车的行驶本,包括了国际登记证、试航证以及电台执照;最后,要申报飞行计划。

 当前,中国无人机正处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根据谷歌数据,今年的“黑色星期五”购物节中,无人机是卖得最火的玩具,便宜的在5000元以下,消费者可以轻松买到。因此可以说,无人机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周末可以用无人机航拍,或者在景区像放风筝一样玩无人机。”柯玉宝介绍说,除了航拍,无人机也将应用到物流、农业等传统热门领域。

 中国无人机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保守估计,中国无人机当前产值在36亿至40亿元人民币之间。但目前,市场监管依然缺失,无人机进入复杂空域之后,其驾驶远比遥控航空模型复杂得多。一旦操作不慎,极易发生碰擦坠落。尤其在人流车流密集的区域,一旦失控坠落,高速旋转的螺旋桨还可能伤及行人。此前,就曾发生过多次无人机误伤事故。因此,面对无人机市场的乱象,当务之急是构建无人机领域的“交通法规”。

 在美国,无人机的运用已经相当普遍。美国政府部门宣布,将要求包括业余爱好者在内的绝大部分用户登记他们的无人机,从而保证在发生安全事件时,政府能追踪到操作者。

11月18日,美国空军提议削减现役RQ-4“全球鹰”高空无人侦察机数量,将从45架削减到15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RQ-4的部分退役是美国空军此前的预算削减计划的一部分,但在谈到这一问题时,美媒认为这一情况与美国空军谋求提升与其他军事强国对抗的能力有关。在论及这一观点时,文章特别提到了五个月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击落美国海军的RQ-4一事。虽然文章未对RQ-4的生存能力进行分析,但从措辞来看显然是对该机面对军事强国的防空系统时生存能力差的问题予以批判。提升无人侦察机在任务时的安全性,也确实是个摆在各国空中力量面前的老大难问题。

图注:RQ-4“全球鹰”曾是美国空军极度依赖的重要航空侦察力量,但该机的生存能力严重影响了它在服役期间的表现

虽然迄今为止仅有一架RQ-4遭到击落,但从历史上同类型侦察机在面对地面防空火力攻击时的表现来看,如果未来RQ-4继续用于高危作战环境下的航空侦察任务,生存能力着实堪忧。RQ-4的设计目的之一是取代U-2,后者在上世纪60年代的任务活跃期间曾被击落7架,即便拥有超过20000米的升限、最大飞行高度超过当时的大部分防空导弹攻击范围也无法确保其安全性。从U-2的被击坠记录来看,该机在东亚地区于1959到1972年之间总计执行220次飞行任务、期间被击落5架,考虑到当时能威胁到该机的S-75防空导弹在U-2执行任务期间不但性能上存在一定缺陷、而且数量也不多,可以认为U-2在面临S-75时生存能力相当低下,由此可见高空亚音速侦察机哪怕面对上世纪50年代水准的防空系统时都难以保全其身。

对比RQ-4和U-2,不难发现两者的体积比较接近(RQ-4机长13.5米、机高4.62米、翼展35.4米,U-2机长15.11米、机高3.86米、翼展24.38米,U-2R机长19.20米、机高4.88米、翼展31.39米)。从几何参数上来看,RQ-4的翼展和高度都超过了U-2,同时该机也并未采取任何的雷达隐身设计,因此其雷达反射面积较之U-2只大不小。而在飞行性能上,RQ-4属于高亚音速飞机、同时由于其翼展较长而难以进行高G机动,最大飞行高度比起U-2甚至更低。因此,RQ-4在面对现代中远程防空系统时既无法确保尽可能不被识别和追踪,又无法在遭受攻击时摆脱来袭的防空导弹,几乎可以认定只要遭到敌方雷达识别并追踪后就已经可以判定该机已被击落。

图注:即便以上世纪60年代技术水平的S-75类防空导弹,也能够多次击落U-2侦察机,而目前与U-2在目标特性上接近的RQ-4在技术更先进的现代防空系统面前生存能力就更加低下

如果要解决大型无人侦察机的生存问题,可行的方式无非是两条路:隐身化和高速化。在这两个方面,美国也都早有先例可寻。美国曾于1962年起研制D-21高速无人机侦察机,该机使用A-12侦察机作为运载平台、可在超过27000米的高空飞行、最大速度3.35达到倍音速,续航距离达到5550千米,在上世纪70年代时曾四次在东亚执行侦察任务。从任务结果来看,D-21成败掺半,但美国军方坚持认为该机在执行任务时未被发现,从这一角度而言高速飞行能力在航空侦察任务中作用显著。虽然在D-21后高速无人机侦察机曾一度偃旗息鼓。从生存性的方面来看,高速飞行能力能够有效缩减无人侦察机在任务区内的滞留时间、降低敌方防空系统的反应几率,从而尽量避免被敌方防空火力攻击。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通过高航速压缩敌方的反应时间。

另一方面,隐身技术在无人机上的运用也提升了无人侦察机的生存能力。1993年,美国国防部制定了无人驾驶飞机总体规划,作为该规划的一部分,要求研制装备一种可满足21世纪作战环境下的无人侦察机,以满足航空侦察和长航时监视的任务需求。为此,1994年起波音和洛克希德开始联合研制RQ-3“暗星”无人侦察机,该型无人侦察机是长航时无人机中少有的具备隐身能力的机型。为实现较好的隐身效果,RQ-3采用无尾布局设计,其机身极度扁平、机翼与机身之间采用胶接而非铆接、并大量采用具有吸波效果的复合材料。通过运用在设计制造F-22战斗机和B-2轰炸机时积累的隐身技术,RQ-3的隐身能力达到了相当出色的水准,

图注:RQ-3“暗星”(前)与D-21(后)。两者的设计截然不同,但提升生存能力的目的是一致的

然而,虽然高速飞行和雷达隐身技术能够提升无人侦察机的生存能力,但若认为采用这两种技术后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即可高枕无忧,那就未免过于乐观了。现代中远程防空系统普遍具有反隐身能力,如果在较为完善的防空系统中远程预警雷达的配合下,完全能够实现对战区内敌方隐身目标的全程监控。换句话说,隐身无人机只能“欺骗”防空系统不完善的防空系统。而高速飞行能力虽然能够显著缩短敌方防空火力锁定和攻击的窗口期,但并不能解决目标会被识别和跟踪的问题,而且高速飞行所造成的高温辐射本来就会增强其红外特征,对于配有光电跟踪设备的地面防空系统来说反而更容易被发现。即便通过技术手段结合高速飞行和雷达隐身设计,由于防空导弹的速度和机动性远超高速侦察机,对其进行拦截仍然存在可能,并且还能够通过多发齐射/连射增强攻击成功几率。所以,无论是高速飞行还是隐身设计,都无法“根治”无人侦察机生存能力不强的问题。

另外,高速飞行和隐身技术对于侦察任务本身也会产生一些限制。对于执行战区监视任务的无人机来说,高速飞行会影响在任务区上空的滞空时间。而如果采用在任务区上空盘旋飞行的方式,不但会因持续机动加快燃料消耗、导致续航时间缩短,而且还可能被敌方防空系统持续跟踪乃至预判飞行轨迹、反致遭受攻击的可能性上升。而隐身能力虽然不会直接破坏无人侦察机的任务能力,但通常来讲在无人机设计上隐身性能难以与飞行性能兼顾,换句话说就是隐身能力只能确保无人侦察机尽量免遭发现,一旦暴露目标反而会因侧重隐身而非飞行性能而插翅难逃,这使得隐身无人侦察机只适合在敌方防空体系较为松懈的环境下执行高度机密任务。无人侦察机的核心是航空侦察,如果为了提升生存性对侦察能力产生干扰,这就未免得不偿失了。

图注:现代远程防空系统不但具备高度机动性、打击范围广,而且具备较强的反隐身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无论是高速无人机还是隐身无人机,面对此类系统时生存力都会大幅削弱

“软硬兼施”或许是条出路

其实,解决无人侦察机生存能力差的问题,根本不用对无人侦察机本身的设计要求如此苛刻。虽然无人侦察机往往需要深入敌方后方进行执行任务,且一般都是在无护航的情况下“单打独斗”,但从任务模式上来说仍然属于在作战系统内的侦察任务。如果无人侦察机面临的任务环境危险性较高,可以在任务空域安排电子干扰机对其进行“软保护”。若任务期间容许开火攻击,还能够安排执行SEAD(防空火力压制)的机型直接摧毁敌方防空系统,这能够确保无人侦察机在战时环境下的安全性。但对于非战时的航空侦察任务来说,这种具有主动攻击性质的伴随保护必然没有可行性,无人侦察机在这种任务环境中虽然遭到被侦察一方直接攻击的可能性很低,但必然会遭到被侦察方航空兵的驱离和干扰,完成任务的可能性仍然较低。更有甚者,如果对方采取类似伊朗迫降美军RQ-170无人侦察机的方式诱骗无人侦察机在其控制区域内降落,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对此,美国空军需要考虑的或许不是无人侦察机的安全性,而是到底应不应该干这种“闯进别人家后院偷拍”的勾当。

2021年4月1日,是中美南海撞机事件20周年。过去的20年,美国对华航空侦察频率有增无减,各种侦察机几乎每天轮番上阵,离我领空越来越近,风险不断增加。

专门追踪飞机动态的推特账号“飞机守望”(AircraftSpots)消息,4月1日,一架美国EP-3E电子侦察机从日本起飞经巴士海峡进入南海侦察。20年前的4月1日,中美南海撞机事件的美军飞机也是EP-3E电子侦察机,是巧合还是美军故意为之不得而知,但可知的是美军这几年的对华航空侦察行动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美非常重视对华航空侦察

在美国看来,及时准确的情报是确保国家安全和军队快速反应的前提,即便在和平时期也应动用各种人力和技术情报,严密监视并掌握对手各方面尤其是军事领域的情报信息。

在技术情报方面,美国建立了以天基侦察平台、飞机航空侦察、地面电子监听站和海上侦察舰艇为主的情报侦察体系,在这些侦察手段中,航空侦察具有响应速度快、持续性好和可抵近侦察等特点,备受美国青睐。

航空侦察是指使用航空器在地球的大气层内,在平时或战时对特定对象进行的侦察与监视。航空侦察使用的平台有飞机、直升机、飞艇、漂浮气球、系留气球等。

“在平时,航空侦察主要采用战略侦察,派出续航时间长、侦察设备多的大型侦察机,飞临对方的沿海、边境地区展开侦察,侦察监视的目标主要包括对方军港、军用机场、通信和雷达电磁信号等。”空军专家傅前哨指出,“这些侦察主要分为图像侦察和电子情报侦察两种。”

美国对华航空侦察冷战期间就已经开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华航空侦察还深入中国领空,对核设施、军事基地进行侦察,现在和平时期加上忌惮中国防空能力,没有深入中国领空展开侦察行动,侦察机活动区域是我国国土以东的沿海空域。

目前,美国对华航空侦察的飞机包括P-8A反潜巡逻机、P-3C反潜巡逻机、EP-3E电子侦察机、MQ-4C无人侦察机、RC-135W侦察机、RC-135U侦察机、E-8C战场监视与指挥飞机、CL-604海上监视飞机、U-2S侦察机和RQ-4B无人侦察机。

“可以看出,美国对华侦察飞机类型非常多,既有执行电子情报侦察的RC-135系列、EP-3E电子侦察机,也有U-2S、RQ-4B以图像侦察为主要任务的侦察机,既有有人驾驶侦察机,也有无人机。”傅前哨介绍说。

对华航空侦察四大趋势值得关注

根据相关资料,中美2001年4月1日在南海发生撞机事件一个多月后,美国恢复对华航空侦察。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尤其是美国提出“大国竞争”战略后,对华航空侦察的频率越来越高,根据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平台公布的相关信息,2020年,根据公开信息的不完全统计,仅在南海美军就派出近千架次侦察机抵近侦察。

“现在美军几乎每天都会向南海方向派出3架左右的侦察机,美军航母进入南海或者舰艇擅闯中国岛礁领海时,派出的侦察机数量更多,为美军行动提供支援以及搜集对手的情报信息。”军事专家韩东告诉澎湃新闻(.thepaper.cn)。

“我们对美军的这种抵近侦察不会无动于衷,也会派出军机拦截监视或驱离,美国对华航空侦察频率越高,意味着双方军机‘见面’次数也增多,拦截、驱离不是‘过家家’,是存在一定风险的,美军侦察频率增高也增加了这种风险。”韩东指出。

此前,美军多次称中国军机“不安全”方式拦截美军侦察机。2015年4月中国军机在南海拦截美国P-8反潜机时做出“滚动”拦截动作,视频公布后引发热议。2016年5月,五角大楼称,一架美军EP-3侦察机在中国南海的国际空域飞行时,遭到两架中国歼-11战机“不安全”的方式进行拦截,双方相距仅50英尺(约15米)。美国媒体2017年5月报道称,中方两架苏-30战机于5月17日在黄海上空对美国空军1架侦察机进行拦截,最近相距约46米。

对于美军的说法,中国国防部多次回应:中国军机依法依规对其进行识别查证,有关操作是专业的、安全的。美军舰机频繁抵近侦察活动是造成中美海空军事安全问题的根源。我们希望美方停止有关侦察活动,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大校去年8月曾就美军频繁在中国周边地区活动和军机在沿海地区的高频接近侦察表示,美国最近加大了对中国的挑衅压力。我们对此的态度是明确的:第一,我们反对;第二,我们不怕。这种行为无视双方前线官兵的生命安全,无视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中国军队将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定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

美国对华航空侦察第二趋势是军机越来越靠近我方领空。

《国防时报》3月22日消息,当日美空军1架RC-135U电子侦察机(绰号“战斗派遣”),经由巴士海峡进入南海,对中国华南沿海地区开展侦察,期间一度抵近至领海基线外25.33海里处,后掉头折返,刷新了公开已知的美对华抵近侦察最近距离。

报道称,通常,美军对华侦察都保持在海岸线外约50-70海里左右的位置,25.33海里可谓一反常态,基本已经逼近到了毗连区的边缘(24海里),可见美军的侦察强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也必将导致潜在军事风险的走高。

“美军侦察机极限靠近我方领空的考虑一般有三种:一是一些图像侦察行动必须尽量靠近对方领空领海,这样才能获得比较清晰的图像;二是试探,逼迫对方雷达、防空设施开机,以获取相关电子情报;三是纯粹挑衅。”韩东分析说。

“这种极限抵近侦察非常危险,如果远离对方领空,拦截飞机一般是伴飞监视,越靠近对方领空,拦截飞机的动作就会更加激烈,甚至动用火力警告驱离,局面不易控制。”傅前哨表示。

三、派遣无人机侦察增多

美国对华航空侦察第三个趋势是派出无人侦察机的频率增多。

目前,美国派出的无人侦察机主要是MQ-4C“海神”和RQ-4“全球鹰”两种无人侦察机。这两种都是战略级长航时无人侦察机,配备了雷达、光电等完善的探测设备,侦察能力非常优秀。

MQ-4C“海神”是在“全球鹰”无人机基础上针对美国海军需求研制的长航时无人机。2017年11月,美国海军首架MQ-4C无人机正式服役。

根据该型无人机研制厂商诺·格公开的资料,MQ-4C无人机全长14.5米,翼展39.9米,飞机翼展和体型均超过波音-737客机,最长滞空时间30小时。

美国《新闻周刊》此前报道称,负责研发工作的诺·格公司的一份声明说,该无人机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续航能力和360度的扫描能力,海上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的范围因而得到极大扩展”。

“无人侦察机的优势是续航时间长,不必考虑人员疲劳和伤亡等问题,美军派出无人机侦察频率增多主要是因为‘全球鹰’这样的无人机可长航时侦察,可长航时侦察监视对手,”韩东向澎湃新闻表示,“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无人机对飞机周边态势感知比有人机差,也就是对拦截飞机发出的一些信号不够敏感,容易出现误判,如果偏航进入对方领空还容易被击落,不确定性增多。”

2019年6月20日,伊朗军方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击落一架RQ-4“全球鹰”无人机,伊方指控这架飞行器入侵伊朗领空。此事引发美伊关系高度紧张。按照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的说法,他曾考虑攻击伊朗境内目标进行报复,但在最后一刻叫停任务。

四、借民航飞机掩护侦察

美军侦察机借民航客机作为掩护是对华航空侦察的第四个趋势,这给民航飞行增加了风险。

2020年9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对美军这种举动进行了回应。汪文斌介绍,冒用他国民航飞机电子代码是美军惯用伎俩。据不完全掌握,今年以来,美军侦察机冒用他国民航飞机地址码在南海活动已达上百次。美方上述行为严重违反国际航空规则,严重扰乱有关空域的航空秩序和安全,严重威胁中国和地区国家安全,性质十分恶劣。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汪文斌表示,我们敦促美方立即停止上述危险挑衅举动,避免发生海空意外。中方将继续同地区国家一道,坚定维护南海航行与飞越自由和安全,坚定维护本地区和平与稳定。

借客机掩护展开侦察行动非常危险,因为极易导致军事误判,影响民航飞机的安全。1983年大韩航空007号航班被苏军击落,1988年伊朗一架民航客机被美军击落,两起事件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原因都是将客机误判为军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机被警方打下来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