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不大不小的时候这么分公母?

为什么要分辨小鸡性别呢?因为在养鸡场里,要养商品蛋鸡当然只养母鸡;而商品肉鸡呢,虽然公母都要,但如果混合饲养的话,由于小公鸡发育快、抢食多,会影响到小母鸡的生长,因此要保证经济效益也最好分开饲养。 所以,及早进行雏鸡性别鉴定,就可以淘汰雄鸡或分离雌雄小鸡,也就节约了饲料、禽舍、劳动力等各种饲养费用。

最初,人们是靠外形来鉴别雏鸡的雌雄的。人们通过总结得出:小公鸡头大、体宽、趾粗长、眼大有神、叫声响亮、活泼好动、骨架较硬,而小母鸡正相反。

民间也有教人们如何区别雏鸡性别的歌谣:小鸡破壳刚下地,雌雄体态有差异;头大脚高常是雄,头小脚短常为雌;母鸡屙屎向后蹲,公鸡排粪不费劲;母鸡走路呈直线,公鸡步伐两边移;用手轻摸鸡体尾,母圆公尖无须疑;抓住鸡脚倒提起,头部朝下是母鸡;把鸡抓起轻放下,公鸡急跑母慢行。虽然看摸非绝对,但有八九不离十。

这种方法简单好用,你下次在街边买小鸡的时候可以试一试。不过如果要用在现代化的养鸡场里,这就不太靠谱了。因为外形鉴别法要求雏鸡必须品种一致、种蛋大小统一、孵化时间也很接近,并且对鉴别者的经验要求特别高。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手,鉴别的准确率也仅80%左右,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畜牧生产。

1950年,日本的木泽武夫发明了“雏鸡雌雄鉴别器”。从发明者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器械。 鉴别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聚光部,包括一个类似光学显微镜的镜筒、灯泡和透镜,另一部分是玻璃曲管。使用时,将玻璃曲管经肛门插入雏鸡直肠,在灯光的照射下,就能从目镜中直接看到雏鸡的卵巢或睾丸,从而区分雌雄雏鸡。(看起来就很疼有木有……)

不过,通常情况下,孵化场的出雏量很大,且要求在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把鉴别工作做完,而器械鉴别法速度慢,还容易造成雏鸡伤残及疫病传播,所以人们又继续探寻新的方法。(替小鸡们松一口气……)

雏鸡雌雄鉴别器,图片来自王庆民著《家禽孵化与雏禽雌雄鉴别》。

如果不戳小鸡的直肠,还有什么办法能迅速分辨它们的性别呢?撅屁屁!

撅屁屁,学名叫翻肛鉴别法,就是翻开肛门看小鸡的生殖器。有志于此的同学们请自学以下方法(打酱油的请直接跳到下一段):

将雏鸡轻握在手中,用左右拇指及右食指在雏鸡肛门处形成一个小的三角区,三指推挤将肛门翻开,在近肛门开口,泄殖腔下壁中央第二、三皱襞相合处有微小的白色球状突起则判为雄性,没有突起则判为雌性,当突起不明显难于判断时,则观察该部位组织形态和八字皱襞的差异。

翻肛鉴别法是现今中小规模养鸡场最常选用的雏鸡雌雄鉴别方法,因为它的准确率可达到98%以上,熟练工人的鉴别速度可达每小时1200只(3秒钟1只,赞),伤残死亡率低于0.5%。

但是,翻肛鉴别法只能在小鸡出壳后12小时内进行,这时雏鸡生殖隆起的性状最显著,孵出24小时之后,雏鸡肛门就会变得发紧,难于翻开,而且生殖突起萎缩不便观察,错过了鉴别的最佳时机。所以对于大型养鸡场而言,翻肛鉴别法也难于满足生产需求。

翻肛鉴别法。(很抱歉没找到鸡的清晰的图片,图中是小鸭子,上雄下雌……)

哎,看到这里你一定很头疼了,为什么非要做这样既不优雅、又让小鸡难为情的事情呢?如果能让小鸡自己告诉你它是公是母就好了。别说,还真的可以这样。

1922年,苏联科学家斯列巴洛夫斯基(серсбровский А.С., Serebrovskii A.S.)发现,鸡羽毛生长快慢受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呈伴性遗传。于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伴性遗传鉴别法就被推广开来,只要经过特定的繁育,人们就可以仅仅通过雏鸡的羽毛颜色,或者羽毛生长速度的快慢,直接区分出它们是雌是雄,绝对的快速、准确又简单,小鸡们也很有面子。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有志于此的同学们请继续自学:

第一步是育种场从品质优良的鸡群中挑选快羽金色的公鸡A组、慢羽金色的母鸡B组、快羽银色的公鸡C组和慢羽银色的母鸡D组。让A组与B组交配,则孵出的小鸡全为金色羽,且快羽为母鸡,慢羽为公鸡,将母鸡淘汰;同时前述C组与D组交配,孵出的小鸡全为银色羽,同样快羽为母鸡,慢羽为公鸡,这次将公鸡淘汰。这一步将得到全为慢羽金色的公鸡和全为快羽银色的母鸡,这些鸡就可以卖给养鸡场作为父母鸡了。

第二步是养鸡场让前述父母鸡交配,雏鸡中银色羽的即为公鸡,将其淘汰,金色羽的母鸡则进行接下来的育雏、饲养及商品出售。

自别雌雄品系的雏鸡,图示金银色羽性状,其中银色羽为公鸡。

其实第一次选育就能确保快羽均为母鸡而慢羽均为公鸡,之所以要进行两次交配,是因为第一次选育需要从雏鸡中挑选四种不同的类型,如果每次都如此挑选,工作量会很大,而用交配获得的父母鸡进行商品鸡的繁育,一批父母鸡可以进行多次配种,这样一来选育工作就变得简单快捷了。

曾经流传一个恐怖故事:一个男老师在给大家示范翻肛鉴别法的时候,一不小心手一抖,竟把小鸡给活撕了……所以养鸡场都是请女性来做这项工作的。男人太粗暴了!

贮存种蛋秘诀。贮存种蛋时,应使蛋的尖端向上,可使蛋黄位于蛋的中心,防止胚胎粘连,提高种蛋孵化率。

  多孵母鸡秘诀。种蛋呈短卵圆形,一头较大,一头较小,成倒三角形,表面细致,孵出鸡多为母鸡;种蛋呈长角圆形,头尾难分,表面粗糙,孵出的鸡则多为公鸡。

  辨鸡公母的秘诀。拉开雏鸡翅膀,如看到翅膀的羽毛(正羽)一根长一根短(即羽毛长短相间)便是母鸡,要是看到所有的羽毛基本上是一样的长短的则是公鸡,准确率在90%以上。

行为鉴定:将小鸡的双脚拿住,然后将其倒挂起来,小鸡的头高昂为公鸡,反之则为母鸡。 毛色区别:公鸡的羽毛中夹杂暗红色的斑条,母鸡的颈部带有黄色细纹。 观察尾部:公鸡尾巴长,母鸡尾巴短。 饲养方法:及时给雏鸡开食。

4个月大的鸡如何分公母

四个月大的小鸡能够从行为上判断公母,此时先将小鸡的双脚拿住,然后将其倒挂起来,若小鸡的头高昂着,并且拼命扑动翅膀向上飞的为公鸡,反之则为母鸡,但此方法不适合麻鸡。

可以从毛色上的差异来区分四个月大的公鸡和母鸡,但该方法适用于麻鸡,此时公鸡的羽毛中会夹杂暗红色的斑条,背部没有珍珠状黑斑,而母鸡的颈部带有黄色细纹,胸前也有暗褐色的菱形小斑。

母鸡在四个月大的时候,其尾巴以公鸡要长,但也有部分公鸡的尾巴比母鸡长,所以该方法的准确度不高,此外鸡的公母还能通过鸡冠来辨别,但此方法比较适合白鸡。

在饲养雏鸡的过程中,需要将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三十到三十二度以上,并及时给雏鸡采取开食措施,先给雏鸡喂食少量温开水,再投喂葡萄水,给小鸡补充能量。

    珍珠鸡的公母外貌的差别不大,靠外貌来区别比较难。珍珠鸡怎么分公母?珍珠鸡的公母在可用看背羽白点、看头饰和肉髯、翻肛门法、看走姿和辨声法这五种方法辨别,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分享这些秘诀。

    我国通常所说的珍珠鸡主要是指灰色珠鸡类型,如法国伊莎珠鸡。珍珠鸡适应性好,抗病力强,对设备和房舍要求简单,耐粗饲、易饲养,所以从事珍珠鸡饲养业投资少、周转快、效益高。此外,珍珠鸡个体大小适中,既不像火鸡大得需要分割出售,也不像鹌鹑那样小。既适于普通家庭一顿食用,更是宴席上的肉禽。

    1、看背羽白点:母珍珠鸡的背羽上的白色圆点都很小且很淡,公珍珠鸡则反之,其颈背羽上的圆点大而明显,多注意观察都能有所发现。

    2、看头饰和肉髯:公珍珠鸡头饰和肉髯较大,肉髯向内稍弯曲,头较粗;母珍珠鸡头饰和肉髯较小,肉髯平直向颈后掠,头也较小些。12-15周龄的公珍珠鸡的肉髯边缘较母珍珠鸡的厚些。

    3、翻肛门法:这种方法是辨别珍珠鸡公母的准确的方法,有些养殖经验的人都会知道,这种方法也是常用的一种辨别方法。

    4、看走姿:公母珍珠鸡的走路姿势的不同之处在于公珍珠鸡表现为正步走,而穆珍珠鸡则踢脚走或者交叉。单行走。

    5、辨声法:成熟的母珍珠鸡发出“各嘎!各嘎!”的叫声,声音缓柔从容;公珍珠鸡则发出“嘎嘎嘎……”的叫声,声音短促而激昂,声音尖锐刺耳。当整个鸡群兴奋或受惊吓时,公母珍珠鸡均发出一个音节的叫声。但不管怎样,公珍珠鸡是发不出“各嘎、各嘎”的鸣叫声。

    珍珠鸡怎么分公母,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大家可以参考上面介绍的5种方法进行区分。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火爆兽药饲料招商网,了解更多珍珠鸡养殖的相关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鸡怎么样分公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