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看起来胖不胖呢?客观说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农村一些老话,往往不能从字面本身来解释,主要是其中的暗示会引起的一些联想,会让人感到愉快和不愉快。“胖人三分财,不富也镇宅”属于这类的老话。

这里先举例说说我国民间的关于胖和瘦的语言习惯。过去,说别人“胖”和“瘦”往往暗示一些众所周知的含义。

在农村,父母很久没有看到儿子,或者女儿,见面后,他们要仔细端详,然后说,儿子你胖了,或者女儿你胖了。这里所说的“胖”,说明父母对儿女最近过的日子比较满意和放心,说明儿女的日子过得很好,他们心里很高兴。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儿女心里自然也很高兴,没有人认为父母是用“胖”字来责备或贬低儿女所过的日子。

相反,如果父母说,儿子你瘦了,或者女儿你瘦了,那就是父母在为这段没有见面的日子担心了。其中的含义,可以指儿女这段时间很劳累,或者境况不太好,也可以指身体上出了什么状况,或者说心里过得不愉快等。父母的一个“瘦”字,说明他们对儿女近段所过的日子比较担心。

同样的道理,两个老朋友离开后,再次见面时,可能也会说,你胖了,你瘦了,这类的话。问候朋友时说“你胖了”,意思指朋友身体健康,日子过得幸福。问候朋友时说“你瘦了”,指朋友的日子过得不好,令人担忧,或者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读者朋友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在过去的日常生活中,民间的“胖”和“瘦”之说,是不是暗含了这样的意思?

在古代,民间把“胖”看成是健康和幸福的代名词,胖是对别人的一种美称,是富态的象征。与“胖”相比较而言,“瘦” 一般暗含生活坎坷,事业不顺的意思,或者说身体不好的意思。

也就是因为如此,即便是提倡养生的今天,人们把胖当成是一种美的传统观念有所改变,很多人怕发胖,减肥风靡民间,有一些人开始忌讳说他们胖。但是,大多数的人并没有将别人说自己作为一种忌讳。在民间,人们往往把发胖说成是“发福”,或者说成是“福态”、“富态”。

有意思的是,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与“胖”相关的描述,用词不同,褒贬有别。比如说,小伙子比较胖,你说他壮实,他们心里美滋滋的,女子比较胖,你说她丰满,她不一定很高兴,至少不会生气。再比如,民间依然用“生了一个胖儿子”,“生了一个胖闺女”来赞美刚出生的婴儿。

然而,在说人家胖时,言辞还是要委婉一些为好,不然容易犯忌讳。比如说,现在说比较胖的人,用“胖”字,人家一般不会生气,也算是中性词,不褒也不贬。但如果用“肥”字来说人家,含贬义,人家肯定会生气,等于是在拐弯抹角骂人家。“肥”字让人产生联想,自然就会想到猪,因而,比较胖的人最忌讳别人说他们“肥”。当然,一些人上电视娱乐节目的人为了噱头,称自己是“肥婆”、“肥仔”等,那是另外一回事,自己说自己不要紧,但说别人时,还是慎重为好。

我国古代人们把看成是健康和幸福的代名词,是富态的象征,因此,古代人们认为胖人有天生的福气相。民间现在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尤其是农村的老人,至今依然固执地坚持这种观点,对“胖人三分财,不富也镇宅”的说法也是非常认可的。这与过去的历史背景以及联想方式有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使人们对人“胖”与“瘦”产生了“福气相”联想。

一是古代的“胖”人大多与生活过得好与差有关。在古代,正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意思是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可以说,在封建社会,这种贵族生活无忧,底层人民连生活都难以维持下去的状况,历朝历代都客观存在。

生活好的人家,衣食无忧,自然“心宽体胖”,而穷苦百姓挨饿受冻,大多骨瘦如柴。再说,那些过着衣食无忧的阶层,自然也是很少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生活的悠闲也养胖了他们的身子,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往往又是生活水平低下的人,自然胖不起来。人的胖与瘦也就成为当时人们判断生活好与差的标准。古代人们的对福气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看能不能过上好的生活,要不要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

二是古代人用是否“胖”来评判人是否健康。由于古代医学不发达,人们往往把比较“胖”的人看成是身体比较健康的人。按过去农村的普遍说法,胖人的身体“本钱”多,经得起疾病的折腾,一些小毛病,挺一挺就过去了。当然,太胖的人另有说法,人们认为是“虚胖”,是一种病态的“胖”,古人也不是认为人越胖越好,只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男人与“结实”是同义的,女人与“丰满”是同义的。

再说,人的身体原来比较结实,也就是比较胖,突然间就瘦了,往往是因某种疾病引起的,是身体不好的体现,当然不是之福,而是人之祸。

三是与古代佛像形象普遍比较丰满 有关。这 一点,相信读者朋友都有直观的感受。“佛” 与“福”谐音,再加上民间普遍信仰佛教,受影响也是很自然的。这里就不多谈了。

从上面两个方面就可以理解“胖人三分财,不富也镇宅”这句话了。人们认比较胖的人,因很少生病,其身体的“本钱”就可以为家里节省看病的钱,家里有病人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这种人不给家里带来经济负担的人,天生带了“三分财”。“不富也镇宅”就比较好理解了,胖人因身体好,是家里的顶梁柱,全家都得依靠他。即便是不富裕的普通人家,家里有这种人,虽然一时富不起来,但过日子不愁。也就是说,家中有顶梁柱在,家里就不会倒塌,这就是所谓的“镇宅”。

不可否认,这句话在农村,很多人用迷信的观点来理解。人们认为胖人天生在命里就带有钱财,“八字好”,是“天生福气相”。只要家里有这样的人在,就犹如镇宅之宝,会给家里带来福气,因此被视为“镇宅之宝”。也就因为如此,旧时,农村一些人家的父母在挑选儿媳妇时,喜欢选身体胖的女子,认为这样的女人是“天生福气相”,既“旺夫”,也“旺家”。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理想,所谓的才子佳人也只是戏剧里,要不为什么古人有“自古红颜多薄命”之叹?因为人们认为,理想中的不胖不瘦的美女命运,总的来说是坎坷的,甚至是悲惨的。

《红楼梦》中林黛玉瘦弱的身材,就是容貌再美,注定要败给身材比较丰满的薛宝钗,这是小说中的安排,也符合古代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更是一种社会心理的选择。宝玉做不了主,小说的作者曹雪芹也同样做不了主。

现在,“胖人三分财,不富也镇宅”这句农村老话已经没有人相信了,人们没有理解再相信“胖”与“瘦”可以主宰人的命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一个人2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