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能带75含量的酒精消毒喷雾吗?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切实增强科普宣传针对性、科学性,省科协联合省教育厅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网上学习答题测试活动。

测试以省科协编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校园防控手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 100 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众防护与心理疏导》等科普知识读本为基本内容,以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等方式编辑整理70道题,供学生在线答题学习知识。

参与 湘微教育微信公众号在线答题,详细流程如下↓↓↓

进入湘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选择“战疫竞答”参与答题

此外,全省中小学生还可通过登录科普湖南在线网、科普湖南微信公众号、第二课堂杂志社微信公众号,在线参与答题。

每一组试题随机选择20道题,共计100分,每答对一道题,得5分;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凡得分在60分以上的可在线获得合格荣誉证书;连续三次达到优秀者可颁发社会实践活动证书。所有参与测试者,后台均有记录,数据及信息均已做保密处理,不会外泄。

1.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2.口罩戴了一面后,可以反过来再戴一段时间,对吗?

3.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____类传染病,并采取了____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用“七步洗手法”洗手能把双手各个部位洗干净,“七步洗手法”的七字口诀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内外夹弓大立腕

5.医用口罩在没有接触明确或疑似感染源,未变形、弄湿或弄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____个小时。

6.和同学说话,最好隔____米以上。

7.疫情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的时候要不要去学校?____(填“去”或者“不去”)

8.教室和图书馆的桌、椅等物体表面消毒时,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浓度是____mg/L最合适。

9.物品表面消毒时用多少浓度的酒精?____%

10.在食堂吃饭时为了方便交流,要近距离面对面地坐,对吗?

11.佩戴多层口罩,才能有效预防病毒,对吗?

12.为了预防病毒感染,宿舍不能开窗,对吗?

13.疫情期间,每天对课桌椅、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等用有效氯含量为500 mg/L的消毒液擦拭一次即可,对吗?

14.佩戴医用口罩时,浅色朝外,金属条朝上对吗?

1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大多数会发展至重型、危重型,所以很恐怖,对吗?

16.只有去过武汉,或者与武汉人接触后才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对吗?

17.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要切断传染源,目前主要措施就是不吃野生动物,对吗?

18.要开学了,我虽然从湖北赶回学校,但只要我家里没有疑似或确诊病人,就可以不用告诉老师,对吗?

19.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主要表现为什么?

正确答案: 发热、乏力、干咳

20.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立即用手掌去遮捂,对吗?

21.公共区域的洗手池旁,需要备一块擦手毛巾,用于洗手后擦干双手,对吗?

22.疫情期间,只要发热、咳嗽,很有可能就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对吗?

1.新冠肺炎最早在哪个城市被发现?

2.与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后需要隔离多少天?

3.哪些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更容易发生新冠肺炎?

A.老年人 B.有慢性基础疾病人群

C.免疫力低下人群 D.以上都是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轻型患者表现为

A.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

B.持续高热,但无咳嗽

C.腹泻、寒颤、流鼻涕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一般是多久?

6.预防新冠肺炎一般用什么洗手?

A.肥皂 B.含有酒精的洗手液

C.流动的清水 D.以上都可

7.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内有鼻夹金属条的为上方

B.口罩浅色面为内面的防水层

C.深色面为外面的吸水层

8.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

9.瓜果、蔬菜类可用什么消毒液浸泡消毒?

D.1%的高锰酸钾溶液

10.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如何处置?

A.属于干垃圾, 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B.属于污染垃圾,要焚烧

11.如果学校离你较近的地方有疑似病例,则佩戴的口罩如何处置?

A.应该丢到学校的垃圾桶中

B.应视作医疗废弃物,用黄色垃圾袋装好送到医院,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

C.应该带回家,交父母处理

D.自己准备一个袋子保存

12.咳嗽或打喷嚏时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A.用手掌遮挡口或鼻腔

B.要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勤洗手

13.上学路程不远的话,最好选择如何去学校?

14.室内地面如何进行清洁消毒?

A.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

B.可在地面喷洒90%的酒精

C.用消过毒的拖把拖干净即可

15.新冠肺炎按哪类传染病管理?

16.疫情期间,学生在学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学校附近一个相对安全的餐馆就餐

B.自己外出买点生活必需品

C.只在学校或家里就餐

17.新冠肺炎属于哪类传染病?

18.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最主要的途径是

A.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

C.粪口传播、血液传播

19.佩戴N95或KN95口罩时,用双手捂住口罩两边,呼吸检查口罩是否漏气,如有漏气,应该如何做?

B.稍微有点漏气没关系,不影响使用

C.立即更换新的,并重新检查

20.疫情期间,上课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虚心向同桌同学当面请教问题

B.尽量避免和同学面对面交流,并戴好口罩

C.和同学们至少保持3米以上距离

D.怕传染,不敢去上课

21.之所以被称为冠状病毒,是因为

A.病毒的头上戴了一顶皇冠

B.该病毒电子显微镜下呈球形,表面有很多突起,看上去像王冠一样

C.该病毒电子显微镜下呈鸡冠形

22.教室内的课桌椅如何进行清洁消毒?

A.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

B.可在桌上喷洒90%的酒精

C.用消过毒的抹布抹干净即可

23.为了将双手各个部位洗干净,我们建议的洗手方法为

A.六步洗手法 B.七步洗手法

C.八步洗手法 D.整体洗手法

24.新冠肺炎采取哪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5.新冠病毒可通过包裹着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一般来说一个喷嚏会喷出1万个以上的飞沫,最远可以传达几米以外?

26.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时,我们应该注意的事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应该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

C.用单手从鼻梁开始逐渐往外对称紧压两侧的金属条,使得口罩紧贴鼻梁

D.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皱,严密覆盖鼻子和嘴巴

1.被医生怀疑患有新冠肺炎的患者可能有哪些临床表现?

A.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B.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

C.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2.被医生怀疑患有新冠肺炎的患者可能有哪些接触史呢?

A.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B.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C.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D.有聚集性发病地区的接触史

3.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洗手,下列哪些情况需要洗手?

4.什么时候要戴口罩?

A.学校、超市、餐馆等公共场所

B.师生在校期间均需佩戴口罩

C.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D.一个人在所在小区无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家里时

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放学放假时,哪些事我们不要做?

A.组织或参加同学聚会

6.疫情期间在学校可以戴什么口罩?

A.防毒口罩 B.纱布口罩

7.疫情期间自己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该怎么办?

A.若是在学校发现自己发热或咳嗽,请立即向老师和医务室医生报告

B.在家则应及时告知爸爸妈妈,请他们帮忙协助求治

C.一定要记得戴上口罩,避免与其他人靠得太近

D.尽快到指定医院就医,排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

8.钥匙、手机如何消毒?

A.可用75%的酒精喷雾

B.使用含酒精的医用速干免洗手消毒液喷雾后擦拭

C.用医用消毒纸巾直接擦拭

9.衣服、被褥疑似污染如何消毒?

A.可根据衣服材质煮沸15~30分钟

B.用有效氯含量500~1000 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清洗

10.下列不能用于新冠肺炎防控消毒的是

C.氯已定 D.肥皂水

11.开学前,全体师生可用采用何种形式进行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知识培训?

A.视频学习 B.发放学习资料

C.知识竞答 D. 面对面操作示范

12.哪种消毒剂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B.含氯消毒剂(氯已定除外)

13.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于餐具消毒?

A.餐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温度为100℃)

B.使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30分钟

C.用有效氯含量为250~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后清水冲洗

D.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清水冲洗

14.一种传染病要构成传播,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A.传染源 B.中间宿主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15.去食堂吃饭的正确做法有

A.打饭时可以不戴口罩

B.要刚好吃饭前才能摘下口罩

C.吃完饭后要马上戴好口罩

D.要错峰吃饭,保持1米以上距离

16.下列口罩使用方法正确的有

A.摘口罩时应手拿着口罩的外面取下口罩

B.摘口罩时手不应接触口罩的外表面

D.摘下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洗手或用酒精擦手

17.下列预防新冠肺炎的做法正确的是

D.尽量避免揉眼睛和挖鼻

18.疫情期间,在学校里,下列哪些行为尽量不要做?

A.和同学手牵手,亲密地交谈

B.自己碗里好吃的菜和同学分享

C.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掌捂着

D.经常和同学交换书本

19.疫情期间,学校里哪些地方或物品需要消毒?

A.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澡堂等场所

20.疫情期间,老师改作业如何做好防护?

A.叫几个同学一起帮忙批改作业

B.批改纸质作业需要在批改、接触作业本前后,进行严格彻底洗手并用酒精擦拭双手

C.批改作业时佩戴口罩

D.批改纸质作业后不需要对手进行严格清洗和消毒

21.疫情期间,在校住宿的学生该如何管理?

B.准备一次性含酒精的消毒纸巾,尽量不接触共用物品和家具,一旦接触立即洗手

C.衣服鞋帽等私人物件不要放到他人的区域

D.学生每天测体温两次,身体出现不适,及时报告老师

22.关于“七步洗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准备一盆清水,在盆里面洗手

B.认真揉搓双手,每个步骤至少15秒

C.洗手步骤的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D.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23.疫情期间,学生上下学途中,可选择下列哪些出行方式?

A.挤公交 B.步行 C.保证安全前提下骑自行车 D.挤地铁

教师备课和深度学习必备: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推荐这两本书

来源:湖南省教育厅、科普湖南

【精选答案】”广州地铁可以带酒,酒不是禁带品。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禁止乘客携带的具体物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物品:
一、枪支、子弹类(含主要零部件):
(一)公务用枪: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防暴枪等以及各类配用子弹;(二)民用枪:气枪、猎枪、运动枪、麻醉注射枪等以及各类配用子弹;(三)其他枪支:钢珠枪、道具枪、发令枪等;(四)上述物品的样品、仿制品。二、爆炸物品类:
(一)弹药:各种炸弹、炮弹、地雷、手雷、手榴弹等;(二)爆破器材:各种火药、炸药、雷管、导火索、导爆索及含有炸药的成品、半成品装置等;(三)烟火制品:各种烟花爆竹、发令纸,各种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各种含有焰火药的玩具等;(四)上述物品的仿制品。三、管制器具:
(一)管制刀具:匕首、三棱刀(包括机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符合《管制刀具认定标准》的单(双)刃刀及其他刀具;(二)其他器具:警棍、催泪器、催泪枪、电击器、电击枪、弓、弩、防卫喷雾器等。四、易燃易爆物品:
(一)高压气体容器:各种用于盛装高压气体的气瓶。包括氢气瓶、氧气瓶、氮气瓶、氦气瓶等;(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氢气、甲烷、乙烷、丁烷、天然气、乙烯、丙烯、乙炔(溶于介质的)、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氟利昂、氧气(供病人吸氧的袋装医用氧气除外)、水煤气等;(三)易燃液体:汽油、煤油、柴油、苯、乙醇(酒精)、丙酮、乙醚、油漆、稀料、松香油及含易燃溶剂的制品等;(四)易燃固体:红磷、闪光粉、固体酒精、赛璐珞、发泡剂H等;(五)自燃物品:黄磷、白磷、硝化纤维(含胶片)、油纸及其制品等;(六)遇湿易燃物品:金属钾、钠、锂、碳化钙(电石)、镁铝粉等;(七)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铅、过醋酸、双氧水等。五、毒害品:氰化物、砒霜、剧毒农药等剧毒化学品以及硒粉、苯酚、生漆等具有可燃、助燃特性的毒害品。六、腐蚀性物品:盐酸、氢氧化钠、汞(水银)、氢氧化钾、硫酸、硝酸、蓄电池(含氢氧化钾固体或注有碱液的)等具有可燃、助燃特性的腐蚀品。七、放射性物品:放射性同位素等。八、传染病病原体:乙肝病毒、炭疽杆菌、结核杆菌、艾滋病病毒等。九、其他危害列车运行安全的物品,如可能干扰列车信号的强磁化物、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品、不能判明性质可能具有危险性的物品等。扩展资料
《广州地铁乘坐守则》中规定:
第十条每位乘客可以携带总重量不超过30公斤且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米的行李,不需另付车费。总重量超过30公斤或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超过1.6米的行李的,一律不得携带进站乘车。第二十一条在车站(含站台)、列车或其他地铁设施内禁止以下行为:
(一)追逐打闹、滋事斗殴;(二)攀爬或者翻越围墙、栏杆、闸机、机车等;(三)擅自进入轨道、隧道或其它有警示标志的区域;(四)强拉车门或屏蔽门,阻止车门或屏蔽门关闭,强行上下车;(五)非法拦截列车,阻断运输;(六)擅自操作有警示标志的按钮、开关装置;非紧急状态下动用紧急或安全装置;(七)损害、毁坏地铁设施或擅自移动、遮盖地铁设施范围内的安全消防警示标志、疏散导向标志、测量设施以及安全防护设备;(八)在轨道上放置、丢弃障碍物,向列车、机车、维修工程车等设施投掷物品;(九)携带自行车及手推车乘车,但符合本守则第十条携带行李规定的除外;(十)其他危害地铁设施安全或影响运营秩序的行为。第二十二条乘客应当自觉维护车站和列车整洁,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不得在车站(含站台)、列车或其他地铁设施内有以下行为:
(一)停放车辆、堆放杂物、摆设摊档或者未经许可派发印刷品;(二)吸烟、随地吐痰、便溺、乱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三)乱刻、乱写、乱画、乱张贴、悬挂物品;(四)乞讨、卖艺、捡拾垃圾;(五)兜售物品或进行其他营销活动;(六)躺卧、踩踏座席;(七)在列车上进食;(八)使用滑板和溜冰鞋;(九)其他影响地铁公共场所容貌、环境卫生的行为。第二十三条身高1.2米以下儿童必须由成年人陪同进站乘车;对于因服用酒精、药物或其他原因而神志不清者,广州地铁工作人员可以酌情决定禁止其进站乘车或要求有其他的成年人陪同。第二十四条乘客搭乘地铁设施范围内自动扶梯时,应站稳,握好扶手;同行人应照顾好儿童和老人;不得在扶梯上打闹、奔跑。参考资料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运输安全检查的通告

尼诺 - 22:14:27 ”坐地铁可以带酒,酒不是禁止携带物品。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禁止乘客携带的具体物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物品:
一、枪支、子弹类(含主要零部件):
(一)公务用枪: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防暴枪等以及各类配用子弹;(二)民用枪:气枪、猎枪、运动枪、麻醉注射枪等以及各类配用子弹;(三)其他枪支:钢珠枪、道具枪、发令枪等;(四)上述物品的样品、仿制品。二、爆炸物品类:
(一)弹药。(二)爆破器材。(三)烟火制品。(四)上述物品的仿制品。三、管制器具:
(一)管制刀具。(二)其他器具:警棍、催泪器、催泪枪、电击器、电击枪、弓、弩、防卫喷雾器等。四、易燃易爆物品:
(一)高压气体容器。(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三)易燃液体。(四)易燃固体。(五)自燃物品。(六)遇湿易燃物品。(七)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五、毒害品:氰化物、砒霜、剧毒农药等剧毒化学品以及硒粉、苯酚、生漆等具有可燃、助燃特性的毒害品。六、腐蚀性物品:盐酸、氢氧化钠、汞(水银)、氢氧化钾、硫酸、硝酸、蓄电池(含氢氧化钾固体或注有碱液的)等具有可燃、助燃特性的腐蚀品。七、放射性物品:放射性同位素等。八、传染病病原体:乙肝病毒、炭疽杆菌、结核杆菌、艾滋病病毒等。九、其他危害列车运行安全的物品,如可能干扰列车信号的强磁化物、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品、不能判明性质可能具有危险性的物品等。扩展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规定:
第三十六条禁止乘客携带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放射性、腐蚀性以及其他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险物品进站、乘车。运营单位应当按规定在车站醒目位置公示城市轨道交通禁止、限制携带物品目录。第三十七条各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监督指导运营单位开展反恐防范、安检、治安防范和消防安全管理相关工作。鼓励推广应用安检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实行安检新模式,提高安检质量和效率。第三十八条交通运输部应当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岗位从业人员不良记录和乘客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库,并按照规定将有关信用信息及时纳入交通运输和相关统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第三十九条鼓励经常乘坐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担任志愿者,及时报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问题和隐患,检举揭发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运营单位应当对志愿者开展培训。参考资料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运输安全检查的通告

【江戶百曉生】 - 22:18:38 ”允许带两瓶,跟火车一样的。

长白山李义军 - 22:22:27 可以带的,只有酒精不可以带,不过你带了地铁人员也不知道。

按照客运规定,易燃、易爆等影响车内安全的物品不能携带上车,而白酒属于违禁品,严格说来,小孩子买的气球之类都不能带上车,如果乘客随身携带有这类物品,将会被禁止上车,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是七号 - 20:25:23 ”这是可以有滴,例如,你去超市买些酒坐地铁拎回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散装酒就低调些好了

肥鸡仔 - 19:37:37 ”当然可以,但你别几十箱这样就好,一两箱用小车拉着进总可以的。

萧萧 - 21:22:12 ”酒属于易燃物品,不可以带进地铁站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切实增强科普宣传针对性、科学性,省科协联合省教育厅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网上学习答题测试活动。

测试以省科协编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校园防控手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 100 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众防护与心理疏导》等科普知识读本为基本内容,以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等方式编辑整理70道题,供学生在线答题学习知识。

登录科普湖南在线网、科普湖南微信公众号、第二课堂杂志社微信公众号,在线参与答题。

每一组试题随机选择20道题,共计100分,每答对一道题,得5分;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凡得分在60分以上的可在线获得合格荣誉证书;连续三次达到优秀者可颁发社会实践活动证书。所有参与测试者,后台均有记录,数据及信息均已做保密处理,不会外泄。

1.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2.口罩戴了一面后,可以反过来再戴一段时间,对吗?

3.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____类传染病,并采取了____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用“七步洗手法”洗手能把双手各个部位洗干净,“七步洗手法”的七字口诀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内外夹弓大立腕

5.医用口罩在没有接触明确或疑似感染源,未变形、弄湿或弄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____个小时。

6.和同学说话,最好隔____米以上。

7.疫情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的时候要不要去学校?____(填“去”或者“不去”)

8.教室和图书馆的桌、椅等物体表面消毒时,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浓度是____mg/L最合适。

9.物品表面消毒时用多少浓度的酒精?____%

10.在食堂吃饭时为了方便交流,要近距离面对面地坐,对吗?

11.佩戴多层口罩,才能有效预防病毒,对吗?

12.为了预防病毒感染,宿舍不能开窗,对吗?

13.疫情期间,每天对课桌椅、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等用有效氯含量为500 mg/L的消毒液擦拭一次即可,对吗?

14.佩戴医用口罩时,浅色朝外,金属条朝上对吗?

1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大多数会发展至重型、危重型,所以很恐怖,对吗?

16.只有去过武汉,或者与武汉人接触后才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对吗?

17.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要切断传染源,目前主要措施就是不吃野生动物,对吗?

18.要开学了,我虽然从湖北赶回学校,但只要我家里没有疑似或确诊病人,就可以不用告诉老师,对吗?

19.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主要表现为什么?

正确答案: 发热、乏力、干咳

20.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立即用手掌去遮捂,对吗?

21.公共区域的洗手池旁,需要备一块擦手毛巾,用于洗手后擦干双手,对吗?

22.疫情期间,只要发热、咳嗽,很有可能就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对吗?

1.新冠肺炎最早在哪个城市被发现?

2.与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后需要隔离多少天?

3.哪些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更容易发生新冠肺炎?

A.老年人 B.有慢性基础疾病人群

C.免疫力低下人群 D.以上都是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轻型患者表现为

A.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

B.持续高热,但无咳嗽

C.腹泻、寒颤、流鼻涕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一般是多久?

6.预防新冠肺炎一般用什么洗手?

A.肥皂 B.含有酒精的洗手液

C.流动的清水 D.以上都可

7.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内有鼻夹金属条的为上方

B.口罩浅色面为内面的防水层

C.深色面为外面的吸水层

8.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

9.瓜果、蔬菜类可用什么消毒液浸泡消毒?

D.1%的高锰酸钾溶液

10.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如何处置?

A.属于干垃圾, 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B.属于污染垃圾,要焚烧

11.如果学校离你较近的地方有疑似病例,则佩戴的口罩如何处置?

A.应该丢到学校的垃圾桶中

B.应视作医疗废弃物,用黄色垃圾袋装好送到医院,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

C.应该带回家,交父母处理

D.自己准备一个袋子保存

12.咳嗽或打喷嚏时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A.用手掌遮挡口或鼻腔

B.要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勤洗手

13.上学路程不远的话,最好选择如何去学校?

14.室内地面如何进行清洁消毒?

A.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

B.可在地面喷洒90%的酒精

C.用消过毒的拖把拖干净即可

15.新冠肺炎按哪类传染病管理?

16.疫情期间,学生在学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学校附近一个相对安全的餐馆就餐

B.自己外出买点生活必需品

C.只在学校或家里就餐

17.新冠肺炎属于哪类传染病?

18.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最主要的途径是

A.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

C.粪口传播、血液传播

19.佩戴N95或KN95口罩时,用双手捂住口罩两边,呼吸检查口罩是否漏气,如有漏气,应该如何做?

B.稍微有点漏气没关系,不影响使用

C.立即更换新的,并重新检查

20.疫情期间,上课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虚心向同桌同学当面请教问题

B.尽量避免和同学面对面交流,并戴好口罩

C.和同学们至少保持3米以上距离

D.怕传染,不敢去上课

21.之所以被称为冠状病毒,是因为

A.病毒的头上戴了一顶皇冠

B.该病毒电子显微镜下呈球形,表面有很多突起,看上去像王冠一样

C.该病毒电子显微镜下呈鸡冠形

22.教室内的课桌椅如何进行清洁消毒?

A.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

B.可在桌上喷洒90%的酒精

C.用消过毒的抹布抹干净即可

23.为了将双手各个部位洗干净,我们建议的洗手方法为

A.六步洗手法 B.七步洗手法

C.八步洗手法 D.整体洗手法

24.新冠肺炎采取哪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5.新冠病毒可通过包裹着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一般来说一个喷嚏会喷出1万个以上的飞沫,最远可以传达几米以外?

26.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时,我们应该注意的事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应该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

C.用单手从鼻梁开始逐渐往外对称紧压两侧的金属条,使得口罩紧贴鼻梁

D.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皱,严密覆盖鼻子和嘴巴

1.被医生怀疑患有新冠肺炎的患者可能有哪些临床表现?

A.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B.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

C.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2.被医生怀疑患有新冠肺炎的患者可能有哪些接触史呢?

A.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B.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C.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D.有聚集性发病地区的接触史

3.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洗手,下列哪些情况需要洗手?

4.什么时候要戴口罩?

A.学校、超市、餐馆等公共场所

B.师生在校期间均需佩戴口罩

C.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D.一个人在所在小区无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家里时

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放学放假时,哪些事我们不要做?

A.组织或参加同学聚会

6.疫情期间在学校可以戴什么口罩?

A.防毒口罩 B.纱布口罩

7.疫情期间自己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该怎么办?

A.若是在学校发现自己发热或咳嗽,请立即向老师和医务室医生报告

B.在家则应及时告知爸爸妈妈,请他们帮忙协助求治

C.一定要记得戴上口罩,避免与其他人靠得太近

D.尽快到指定医院就医,排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

8.钥匙、手机如何消毒?

A.可用75%的酒精喷雾

B.使用含酒精的医用速干免洗手消毒液喷雾后擦拭

C.用医用消毒纸巾直接擦拭

9.衣服、被褥疑似污染如何消毒?

A.可根据衣服材质煮沸15~30分钟

B.用有效氯含量500~1000 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清洗

10.下列不能用于新冠肺炎防控消毒的是

C.氯已定 D.肥皂水

11.开学前,全体师生可用采用何种形式进行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知识培训?

A.视频学习 B.发放学习资料

C.知识竞答 D. 面对面操作示范

12.哪种消毒剂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B.含氯消毒剂(氯已定除外)

13.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于餐具消毒?

A.餐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温度为100℃)

B.使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30分钟

C.用有效氯含量为250~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后清水冲洗

D.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清水冲洗

14.一种传染病要构成传播,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A.传染源 B.中间宿主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15.去食堂吃饭的正确做法有

A.打饭时可以不戴口罩

B.要刚好吃饭前才能摘下口罩

C.吃完饭后要马上戴好口罩

D.要错峰吃饭,保持1米以上距离

16.下列口罩使用方法正确的有

A.摘口罩时应手拿着口罩的外面取下口罩

B.摘口罩时手不应接触口罩的外表面

D.摘下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洗手或用酒精擦手

17.下列预防新冠肺炎的做法正确的是

D.尽量避免揉眼睛和挖鼻

18.疫情期间,在学校里,下列哪些行为尽量不要做?

A.和同学手牵手,亲密地交谈

B.自己碗里好吃的菜和同学分享

C.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掌捂着

D.经常和同学交换书本

19.疫情期间,学校里哪些地方或物品需要消毒?

A.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澡堂等场所

20.疫情期间,老师改作业如何做好防护?

A.叫几个同学一起帮忙批改作业

B.批改纸质作业需要在批改、接触作业本前后,进行严格彻底洗手并用酒精擦拭双手

C.批改作业时佩戴口罩

D.批改纸质作业后不需要对手进行严格清洗和消毒

21.疫情期间,在校住宿的学生该如何管理?

B.准备一次性含酒精的消毒纸巾,尽量不接触共用物品和家具,一旦接触立即洗手

C.衣服鞋帽等私人物件不要放到他人的区域

D.学生每天测体温两次,身体出现不适,及时报告老师

22.关于“七步洗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准备一盆清水,在盆里面洗手

B.认真揉搓双手,每个步骤至少15秒

C.洗手步骤的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D.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23.疫情期间,学生上下学途中,可选择下列哪些出行方式?

A.挤公交 B.步行 C.保证安全前提下骑自行车 D.挤地铁

来源:湖南省教育厅、科普湖南

点击阅读原文 参与防控知识测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地铁能带干胶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