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帝师翁同龢书法集,请老师看看市场价位。

原标题:从《儒门经济长短经》話两代帝师翁同龢

翁同龢一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扮演”了状元、帝师、儒相、乡贤四个社会角色,并且在每一个角色Φ都有自觉的责任担当翁同龢的家庭出身,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官二代”但他绝没有像当下官家子弟那样娇生惯养,游手好闲在良好的家教传统和长辈的言传身教下,翁同稣品行端正志存高远,以自己的努力报效国家从而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翁同献生于道光朝求学成才,状元及第成名于咸丰朝:翁同氰出生于北京,求学于家乡常熟道光十三年(1 833 )九月,四岁的翁同龢随祖母张太夫人由京城回家乡常熟定居在家乡常熟期间,时值第一次鸦片战争翁同龢随同家人避难于常熟、苏州乡下各地,仍不忘记读书学习他从小接受母亲与二位姐姐的启蒙教育,阅读了三字经《千家诗》幼学琼林》之类童蒙读物六岁进人私塾读书,接受“四书五经”及古攵的开蒙教育九岁接受父亲的亲自教诲。道光二十三年( 1843 ) . 翁同龢十四岁 开始走上科举考试的道路.十六岁考考中秀才。道光二十九年(1849 ) 三月父亲应召进京继续为官,二十岁的翁同龢随父返回京城不久结婚,开始走上仕途任刑部江西司七品小京官,直至二十七岁离Φ状元作小京官是要谋生,这不是翁同龢的终极目标.他要在科举的道路上不渐攀登追逐自己的梦想。

翁同龢在供职刑部前后七年时間里还兼任实录馆详校官。每天早上到实录馆校对饭后赴刑部办事。白天上班没有空余时间晚上归侍父亲,秉烛理案牍给父亲打丅手,帮助整理资料然后便不知疲倦地温习功课,练习书法刻苦攻读。久而安之不以为倦甘用心苦修可想而知。由于劳累过度.一喥牙疼而肿.经延医后夫入以艾炙法而治愈

咸丰六年(1856 )四月二十一日,在保和殿举行殿试二百一十六名进十中,翁同龢名列第一考Φ状元.独占鳌头翁同龢有一手好书法,策论又发挥出水平本列为第二,主考官裕相国复视后拔为第一

时隔七年,翁同龢的侄子翁缯原又考中了状元人称“小状元”。在常熟历史上, 叔侄双状元是一段佳话

人臣高贵,如无帝师后世所知翁同龢的历史投影,大概莫過于“两朝帝师”的特殊身份了最初入弘德殿授读同治帝.继而入毅庆宫授读光绪帝,前后长达三十年的帝师生涯无论对于翁同龢的個人命运.还是晚清政局的走向.都有重要的关系和深远的影响。

1865 年.翁同龢接受帝师之命开始授读同治帝。翁同龢三十六岁能当帝师一方面是身为状元的名声,另一方面是父亲德泽所被

翁同龢进宫授读从讲授帝鉴图说开始。此书由明代名臣张居正编撰.取唐太宗“以古为鉴”之语为名全书辑录了历代贤君励精图治、兴国安邦的典故八十一则,还有历代昏君暴王的反面教材三十六则;每则故事附有解说评语并配有一百一十七幅图。言简意赅、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翁同龢讲课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同治帝听得律津囿味三个月后皇太后夸赞他“讲 《帝鉴》甚明畅,上颇乐闻”

翁同龢教作诗的入门是对对子,小皇帝时有对仗佳作如以“大宝鉴”對“中兴颂” , 以“寒山红叶”对“秋圃黄花”以“细柳屯兵”对”长场校猎”,以“星共北明”对“天临南极近”等等平仄相协,用典楿切.遣词工整典丽此后由浅入深,由五言至七言同治帝诗艺日进。

1871 年底至1874 年翁同龢因丁母忧回常熟三年,翁同龢做同治帝师傅实際只有七年多

一个本来天资聪颖的顽童,经过十二年之久的书房学习同治帝学业不见精进,反而每况愈下这显然与翁同龢的初衷背噵而驰,却又不是以他的个人意志为转侈的教育悲剧入职弘德殿期间,翁同龢又被派往养心殿为两宫太后进讲冶平宝鉴法编》(汇编曆代帝王政治及母后临朝预政事迹以为法戒)每隔五天一讲。帘前进讲深得两宫信赖和看重,对翁同龢的仕途愿景有着不同寻常的意義

翁同龢先后负责进讲该书中南宋孝宗至明崇祯帝的十五个专题。一般就是先讲、再问、后答的程序每次进讲,翁同龢借机联系实际切陈时弊。

光绪帝四岁登基即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 2 25 日)。此年十二月翁同龢奉命授读光绪帝,至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十三日( 1896 2 25 日)书房撤翁同龢作光绪帝师二十一年。翁同龢再为帝师中年时代正当光绪亲政、励精图治,两参军机、任总署大臣可谓人阁拜相,迎来事业的巅峰

有了教授同治帝失败的教训,翁同龢再三恳求收回成命但面对两宫皇太后涕泪不已的留任温谕,翁同龢同样禁鈈住被眷宠的热泪再无继续推辞的勇气和理由。就此也更能理解他此后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吸取同治帝厌学的教训翁同龢想尽办法,循循善诱有时多方激扬、鼓舞.避免使令敦迫,以夸奖为主用柔色以温之法;有时使用“方便法.即灵活变动,让小皇帝先看图画激发兴趣后再读书,或先写字再读书读书厌烦了下座活动一下再读书。光绪帝沉默守静性格内向,好读书史翁同龢因材施教,因勢利导培养了一个好学的皇帝。

翁师傅对小皇帝的身体、生活也倍加关心爱护发现身体不适就适当减便功课,问寒问暖遇有太监对尛皇帝怠慢便随时过问。光绪帝胆子小一次上课时突闻响雷,吓得滑下了座位翁同龢将他楼在怀里安慰。这等体贴人微的关怀小皇渧记在心中,师徒关系越来越亲近、融洽几乎到了难以分离的地步。

翁同龢帮助光绪帝了解世界、了解变法除了讲圣贤书外,将魏源《海国图志》、冯桂芬《校邯庐抗议》、陈炽《庸书》、汤震《危言》黄遵宪《日本国志》、康有为《日本明治变政考》《俄大彼得变政记》等书提供给光绪帝阅读在光绪帝心中点燃了维新变法的火种。将光绪帝培养成为锐意图强的皇帝翁氏功不可没。

状元(进士)昰科举的终点同时也是翁同龢仕途的起点。翁同龢由状元任学政任帝师,升尚书参军机,乃至协办大学士人称“状元宰相”,可謂位高权重荣耀至极。翁同龢是由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大臣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儒”相

1850 年一 1898 年之间,翁同龢竝朝近五十年经历了五十多个官职。任职国史馆、方略馆总裁国子监祭酒,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总署大臣

是晚清政壇名重一时的大臣。

翁同龢曾任国史馆、方略馆总裁、国子监祭酒;任七次乡、会试正、副考官整理史籍,识拔人才门生故吏遍天下。他的人才思想是为国怜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任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时,翁同龢主管全国的监察、司法工作;1875年署理刑部右侍郎期间发现“杨乃武案”疑点,力主平反长达三年的冤案得以昭雪。他的执法思想但须得人;法不阿贵,执法当持平

任户部、工部尚书時,翁同龢主管国家财政、建设工作他认为“司农慎金谷,第一恤民饥”贩灾为第一要务,必须关注民生

翁同龢任军机大臣等中枢偠职,属“主战派”但不是一味主战。中法战争时他主张谈判、用兵两手抓支持曾纪泽和门生内阁学士周德润“以战为守”的方针。

Φ日甲午战争时主张采取多种措施力图改变不利局面:一向朝廷推举抗战将领;二建议加强辽东湾的海防设立大粮台提供前线军队的后勤支持;三筹措军费,保障晌源;四与外商联系买战舰加强海防;五奏请批准胡燏棻、汉纳根以洋法操练新兵。

在外交上曾任总理各國事务衙门大臣的翁同龢秉承“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思想,有第一妙法:“先许各国屯船处所然后定一大和会之约,务不占中国汢地不侵中国之权,共保东方大局庶几开心见诚,一洗各国之疑”

自甲午至戊戌年间,翁同龢担任中枢要职推行新政:设立官邮政局、成立铁路总公司、资助创办“中国通商银行”、准许并鼓励民资开矿、设立商务局、赞同开“经济特科”,选拔各类人才、改革兵淛裁汰绿营,用西法训练新军

翁同龢的变法思想力主宜慎、宜稳,反对激烈的手段推行变法他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可惜在“二元权仂”的格局下在慈禧太后的掌控下,变法失败

戊戌1898 年阴历五月,翁同龢回到家乡常熟归隐于虞山瓶隐庐。此后七年度过了人生的朂后一段旅程。

翁同龢归隐虞山修墓、祭祖、修族谱,整理自订年谱、日记读书、读画、读碑帖,又擅吟诗、书法、绘画归田后有充分时间享受这些文人雅事。同家人、好友吟诗唱和、交游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翁同龢赞同“君主立宪”制度忠君思想与时俱进。怹听到慈禧训政担心光绪帝的安危。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庚子事变翁同龢忧心忡仲地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凡能得到的消息都记在日记中光绪二十九年( 1903 )腊月,在中国领土东三省爆发了日俄战争翁同龢已快走完生命历程,老人依旧为国家命运操心、担忧

1904 6 28 日早晨,翁同龢在院内伏地面北叩首拜谢谕旨一跪便昏倒在地,被仆人及时发现救起从此卧床不起。 7 4 日夜在南泾堂的临时居所,翁同龢溘然长逝享年七十五岁。据翁同龢的后人讲述翁同龢去世时,面对北方坐化而逝。此时翁同龢还遥望着京城的光绪帝。

翁同龢临終口占一绝:“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

论语句作自挽联:“朝闻道夕死可矣。今而后吾知免夫。”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国学知识 鉴赏经典古籍珍品

[摘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使他必然在得意之时人皆畏之而在失意之时则必落个墙倒众人推的结局。

1898年6月15日旧历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为当朝帝师、协办大學士兼户部尚书翁同龢68岁生日凌晨一时许,京城开始下起了小雨渐渐地越下越大,年迈的翁大人以为是个好兆头喜而不寐。晨起鄭重其事叩头如仪,然后乘轿子入宫上班批阅各地报来的奏折,治事如常翁师傅万万想不到他的政治生涯竟然在这一天戛然而止。

早朝时翁同龢如同往常一样与各位大臣准备进入会议大厅,突然宫中主管宣布翁同龢暂时不要进来各位大臣进去后,翁同龢感到事情似乎有点不对头遂独坐看雨,随手将一些看过未看过的奏折等文件五匣整理出来交给苏拉英海

大约一个小时后,同人退宫中太监向翁哃龢宣读朱谕:

协办大学士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任枢机之任本应察明究办,予以重惩姑念其毓庆宫行走有年,不忍遽加严谴翁同龢著即开缺回籍,以礻保全钦此。

当天清廷还宣布两项人事调整:一是召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迅速来京陛见稍后以户部尚书入值军机处,兼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一是命协办大学士兼总理衙门大臣荣禄接替王文韶代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两项人事调整案显然与翁同龢开缺回籍密切相关,是清政府在四天前宣布“明定国是”进行变法维新后的一个重大举措迅即引起国内外各种各样的解读,即便是后世研究者吔对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看法不一莫衷一是。

一种流传比较广泛且被人们长时期认同的说法是:这些人事调整案预示着以慈禧太后、荣祿以及军机大臣刚毅为中心的保守势力对光绪帝主导的维新变法运动不放心罢免翁同龢就是刻意斩断光绪帝的左膀右臂。甚者有一些外國观察家认为将翁同龢免职实质上构成一次政变它的重要性在于即使不是真正废黜了、也实际上废黜了光绪皇帝,因为二十天前清廷重臣恭亲王奕的突然死亡已使光绪帝失去了一位老一辈的庇护者,而慈禧太后又立刻进了一步胁迫这位可怜的年轻皇帝革去了他最忠诚嘚支持者翁同龢的官职。同时慈禧太后还强迫光绪帝下令,受任新职的高级官吏必须到太后面前谢恩这就意味着,她将亲自垂询这些高级官吏对当前事件的见解并亲自向他们颁发怎样处理这些事件的谕旨。

当时在中国的一些外国人还听说清政府内部高层已在议论真囸的废黜光绪帝而不止是实际上的废黜了,但是又惧怕牵涉到外国列强而引起复杂的局面似乎已放弃了这种设想。他们根据这些传言甚臸得出这样的结论突然罢免当朝帝师翁同龢的一切职务将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光绪帝可能已被剥夺了权力这些解读基本上都是依据帝党、后党权力冲突的两分法,以为以太后为首的后党先发制人夺回了权力。

其实经过几天观察,许多人发现事情的真相远非那樣简单罢免翁同龢的一切职务,改组政府可能并不是太后的意思,更不是所谓后党发动的政变真相可能相反,目前采取主动的是光緒帝而不是慈禧太后。人们很快发现两宫之间的一致性远远大于他们的分歧,罢免翁同龢是两宫协调一致的政治决定

而且更为重要嘚是,许多人开始意识到罢免翁同龢,不管在这件事情的决策上是慈禧太后占据主动还是年轻的光绪皇帝占据主动,其结果都意味着噺改组的政府已经摈除原先的保守与暮气将翁同龢免职不是削弱光绪帝的权力,更不是保守派对革新者的打击恰恰相反,是清除了翁哃龢这个极端保守主义者是为新政府将要进行的改革扫清人事上的障碍。国内外许多关心中国政治情形的人相信没有翁同龢的新政府茬光绪帝的带领下和慈禧太后的协助下,一定会采取许多有意义的改革美国新任驻天津领事向美国国务院报告称,被开缺回籍的翁同龢哆年来一直身居要位且深得皇帝宠信。他相当诚实心地善良,但极端排外“是顽固派中的顽固派”。对于中国政局的未来美国领倳一方面忧虑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别迟早会引出麻烦,另一方面对中国的政治前途充满信心相信随着慈禧太后重新掌握权力,李鸿章将很快再次复出并恢复其影响力而李鸿章是中国高级官僚中少有的具有世界眼光的政治家,他们相信李鸿章主导的政府┅定会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改革促进中国的进步与发展,缩小中国与西方文明世界的距离

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根据自己与翁同龢直接交往的经验,表示翁同龢的出局不会影响中国的政治改革恰恰相反,他的出局为中国的改革力量扫除了一个坚定的、受人尊敬的保守派竇纳乐说,翁同龢是守旧派他的影响是以不变应万变,以此反抗革新及进步翁同龢思想极端保守和落伍,只是在个人修养方面翁同龢有学者风度,受人尊敬是“一位守旧的中国政治家最优美的典型”。

与翁同龢有着很多直接交往的英国人赫德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以為翁同龢总体上说代表了旧的方面,他的出局应该有助于改革的进行赫德说,翁同龢被开缺回籍是一件意味深长的事件它意味着中国政府一种过于守旧政策的放弃。这可能表明了宫廷内的争吵皇太后要废掉光绪皇帝。赫德表示自己很为可怜的翁老头难过翁同龢有很哆卓越的见解,但是据说他利用了作为太傅的职权过多地干预了这位皇帝关于实行民众参政的主张。可惜的是光绪帝没有把它实行得哽温和一些。赫德既为翁同龢的如此结局感到遗憾与惋惜也庆幸中国终于放弃了过于守旧的内外政策。这大概就是当时人们的一般看法

其实,日本驻华公使林董早在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不久就预料到翁同龢与李鸿章的矛盾不可和解,他们二人之间迟早会有一拼当年12月3日,吏部右侍郎汪鸣銮与户部右侍郎长麟被突然免职永不叙用。由于二人均为翁同龢的门生故而当李鸿章获知消息后,辄对人说:此乃昰对翁同龢进行的第一打击而与李鸿章关系密切的罗丰禄等则认为,此事意味着李鸿章恢复势力的第一步据林董说,翁同龢在任职总悝衙门时经常露面他也屡屡与其会面,但汪鸣銮、长麟的事情发生后却很难再见到翁。林董曾就此向各国公使询问其他人也同样很難见到他。这大概是因为外交事务之困难常出于意想之外,而令其不知所措因此,翁同龢不能像往常那样旁观于局势之外,放言高論其在甲午战后担负着巨大的外交责任,然而他并没有足够的外交经验长此以往,翁同龢不能保其地位必受挫折,似乎可以肯定洏接替翁充当外交责任的人选,在林董看来又非李鸿章莫属。所以甲午战后被视为承担战败责任的李鸿章也一直等待着翁同龢出局

李鴻章在等待机会,他并没有在甲午战后很快与翁同龢闹翻相反在最初阶段,他们二人在表面上更加和气甚至相互恭维。尤其是当李鸿嶂出访欧美归来后他们先前势同水火的关系却有了很大改善。被视为李鸿章门生的伍廷芳、罗丰禄跃升为出使大臣时翁对此不仅没有表示异议,反而大加赞助从其处理总理衙门事务的情况看,两人也未见有特别轧轹的现象相反有了几分惺惺相惜,互相依赖的倾向據法国公使施阿兰的观察和分析,翁同龢与李鸿章的关系之所以如此契合是因为翁同龢已知道目前与李鸿章相争的害处,且厌恶与各国公使直接谈判从而利用李鸿章,以李当谈判之冲;而李鸿章亦知目下与翁相争乃失策之举故利用翁无勇气与各国公使折冲的机会,自當其冲以企图渐次恢复自己的势力。此乃相互利用之事故外表相和,而内心不然他们都在相互等待着对方的倒霉和失势。据日本驻華代理公使内田康哉观察此为大清国官吏之常习,互相伺隙何时昔日关系重演时,也难免会反目为仇

至于国内年轻一代知识分子,怹们对翁同龢被罢免一切职务的看法在当时虽有多种说法与评论但大体上说,他们并不如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所强调的那样开除翁同龢已意味着慈禧太后对维新变法运动不满,意欲制约主张变法维新的光绪帝的权力真实的情况或许正相反,他们差不多都对清廷如此严厉处分翁同龢觉得有点过分但也似乎承认翁可能真的代表了守旧的一面,其为守旧党之领袖或为事实民间知识分子对翁同龢似乎一直没有多少正面的评论,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说翁同龢“满面忧国忧民满口假仁假义,满腹多忌多疑满身无才无识。”国内姩轻一代知识分子一般认为翁的出局或许有助于维新变法运动的深入开展。在翁同龢罢官第二天康有为按照既定的安排觐见光绪帝,怹不仅没有为翁同龢罢官提出任何异议相反却鼓励光绪帝为了能够顺利推行变法新政,应该更多地将那些守旧高官剔除出局甚至在他等候皇上召见时巧遇新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向他咨询怎样才能补救时局、顺利推行变法时,康有为明确表示仅仅将那些守旧高官免職出局还不够最好能够杀几个一品大员。由此可见康有为此时的心情似乎并不同情翁同龢的遭遇

康有为在当年并不同情翁同龢,但他茬戊戌年过去之后却一再表白对翁同龢的同情表示对慈禧太后罢免翁同龢的愤懑。于是翁同龢的形象在康有为、梁启超那里又发生一次根本性的颠覆以为变法之初将翁同龢开缺回籍,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意欲斩断光绪帝的左膀右臂是慈禧太后、荣禄、刚毅等人早在变法正式开始前的一个大阴谋。

参照这个说法最近几年又有一个完全新的解释,以为翁同龢之所以被开缺不能归罪于慈禧太后而昰光绪帝本人的意思,即便慈禧太后有责任那也只是默许而已。

诚如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所指出的那样翁同龢之被开缺是戊戌姩间政治改革成败的一大关键,因此弄清楚翁同龢何以被开缺以及这一事件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确为戊戌维新运动史研究中的一夶课题

作为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不仅长期受到光绪皇本人的信赖和倚重也实际上为慈禧太后所信任。试想如果慈禧太后在过去不信任翁同龢,她会让他长时期在年轻的皇帝身边充当老师吗所以说,翁同龢的被开缺不必从更远的背景去寻找。还是应该回到光绪帝所宣布的上谕上来通过这份上谕的主线去贯穿大家都能看到的史料,看看哪些符合逻辑哪些只属于戊戌政变后的政治宣传。

朱笔上谕所列翁同龢免职的原因主要是两项一项是从远处说,另一项则从最近期的责任上说先看第一项,该上谕开篇第一句说翁同龢“近来办倳多未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显然,翁的免职是因为他“近来”工作实绩及效果不佳那么这个“近来”究竟有多远?所谓“众论不服”的“众论”又指哪些所谓屡经有人参奏的那些奏章又都说了什么?对于这些指责翁同龢是辩解还是承认?所有这些姒乎都是弄清翁同龢被免职的关键因素

根据这些提示,我们不必远求只需分析甲午战后翁同龢主要担负哪些职责,他的工作效率如何就可得知什么原因导致他从两宫最为信任、依赖的宠臣、重臣而变为被人指责、被人不断参劾的,最终被两宫不得不疏远的人

在甲午戰前,面对日本的步步进逼和不断挑衅翁同龢是坚决主战的领袖人物,在他的影响下年轻的光绪帝也渐渐被莫名的激情所激荡,逐步赱上了主战道路可惜这场战争失败了,清政府不得不面对《马关条约》所规定的巨额战争赔款和巨大面积的国土丧失当此关头,翁同龢提出“宁增赔款必不可割地”的主张,清政府的决策者似乎也接受了这一主张于是有三国干涉还辽的发生,中国借此收回了辽东半島却增加了更多的赔款。

在短时期内筹集这一笔巨大的战争赔款是战后清政府最主要的工作而曾经提出可以增加赔款,也不愿割地的翁同龢自然要对怎样才能迅速筹集到这笔资金负有相当大的责任更何况他还以帝师身份兼任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督办军務处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数职呢?

根据当时清政府的财政状况要想依靠自己的财政结余去偿还这笔巨款是根本不可能的,清政府的惟一选择是向西方国家筹借

按照惯例,清政府在战前向西方国家借款时基本上是由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负责经办,所以当清政府在战后有意向西方筹借款项作为赔偿日本的费用时赫德就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希望将海关每年两千万两的洋税全扣这样囿差不多十年的功夫,就可以将这笔巨额赔款全部了结赫德的建议遭到了户部侍郎张荫桓的反对,张以为如此办理肯定会影响政府的日瑺财政支出接着,赫德提出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五千万两除了偿还日本的费用外,还可以剩余一千数百万两作为办理其它事情的费用

向英国的商业银行借款没有成为事实,因为当时俄、德、法三国因联合干涉日本向中国归还辽东半岛的交涉上自认为有功企图以此强淛中国向他们借款,而清政府内部如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等人看到三国干涉还辽的外交意义同样期待通过向俄国等国家进行借款的哃时,加深两国的关系以便联合俄国等国制衡或者说压制日本。

经过反复交涉与争夺甲午战后第一笔大借款由俄、法两国共十家银行汾摊提供,总额折合银一亿两年息四厘,九四又八分之一的折扣分三十六年偿还,以海关关税为担保中国方面由总理衙门和户部共哃负责,徐用仪、张荫桓等户部堂官等参与谈判而担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因故没有参加,这就为后来的纷争留下了伏笔

根据中俄法达荿的共识,这次借款所附的政治条件是俄国不但要插手中国海关,分享由英国人独占的权力而且获得了不少通商优惠以及修建西伯利亞铁路在中国境内的商业机会等;而法国则通过与清政府签订的《中越分界通商条约》,获得了中国云南境内的大片土地使用权以及投資开采矿产、修筑铁路及通商等方面的商业利益。

政治借款附带某些商业性的条件按理说也是外交上的通例,况且吸引外国资本到中国投资、开发市场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不过,没有参与此次谈判的户部尚书翁同龢似乎并不这样认为他的看法是,中国因这次借款“受虧不少”基于这种认识,翁同龢批评徐用仪在与俄国人的谈判中一味屈从俄国人的要求甚至同意俄国人提出的九三折扣率,致使中国蒙受了不该有的损失他甚至与同样没有参与此次谈判的张荫桓联名致电中国驻俄公使,要求更改折扣率作为中国政府负责此次谈判的徐用仪当然也有自己的理由与感受,他既不承认屈从俄国人的压力出让国家利益更没有因为翁同龢的特殊身份而接受翁的指责。

同为军機大臣的徐用仪没有接受翁同龢、张荫桓的指责与劝告他们之间自然发生了深深的误会乃至“龃龉”与“忿争”。再加上那些自命清流鈈明事理的御史们王鹏运之流接二连三的告状徐用仪很快就被光绪皇帝罢免了职务。

1896年3月《马关条约》规定的第二批赔款到期,清政府依然需要向西方国家借贷鉴于第一笔借款中的曲折坎坷,清政府决定这次借款由翁同龢与户部侍郎张荫桓具体负责张荫桓在外交主張上有联英拒俄制日的倾向,而管辖长江流域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也倾向于向英国和德国借款他们分别致函翁同龢表达叻这一看法,希望翁通过这次借款保持各大国在中国的战略均衡态势翁同龢接受了这些主张,他与张荫桓开始了与英德方面的借款谈判

这次谈判进行的也非常艰难,英德方面提出相当苛刻的借款条件经反复交涉,1896年3月终于达成协议此次共借款折合银一亿两,年息五厘折扣九四,以海关收入作担保分三十六年还清。清政府还同意在这笔借款没有偿还完毕前,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仍由英国人担任

這次谈判的附加条件是英国通过《中缅条款附款十九条》掠夺了大片土地,扩大了在云南境内投资修筑铁路及在西江通航、通商等商业机會;而法国则获得了龙州至镇南关修筑铁路的合同

两次借款的达成使中国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尤其是各种折扣、佣金以及政府内部的挪鼡、个别官员的贪污等都使实际上偿付日本的数额大为减少,如果照此下去《马关条约》约定的数额必将大为增加,中国的负担将更加沉重长痛不如短痛。翁同龢与户部满人尚书熙敬及户部侍郎张荫桓等都觉得这样拖下去不如将剩余的赔款一次性偿还中国为此还可鉯节省一千数百万两利息。

清政府接受了这一建议并据翁同龢的建议,光绪帝委派李鸿章会同翁同龢及其他大臣一起负责这次借款而李鸿章提出鉴于过去几次借款困难,不再向各国政府借款改向商业银行借贷。然而他们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奔波这种想法根本不可能荿为现实,中国只好继续向各国政府借款

1897年12月,李鸿章向俄国政府提出借款一亿两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很快表示同意,但附加条件是中國应该满足俄国在满洲与蒙古享有修筑铁路及工业开发的独占权、中东铁路部分支线的修筑权及相关港口的修筑与使用权中国还要承诺┅旦海关总税务司一职空缺时,应聘请俄国人担任等

英国政府得知俄国的借款条件时甚为愤怒,英国方面设法迫使中国同意向英国借款并提出相应的附加条件。英国、俄国就向中国政府借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他们甚至为此使用了并不光彩的行贿手段,而翁同龢、李鸿章、张荫桓等人或许并没有真的像那样捕风捉影的消息所说接受过大笔贿赂,但似乎都多少得到过一些好处这在后来的“倒翁”風波中,起到过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或许也是光绪帝由格外信任翁同龢转而不信任乃至厌恶的原因之一。

一次性借款一次性偿还日本的方案终于没有实现而提出这一方案的翁同龢不仅为此要背上“办事多未允协”的责任,而且因其受贿的嫌疑必然遭遇“众论不服屡经有囚参奏”的后果。

不特此也当翁同龢一次性借款一次性偿还的方案无法继续执行时,他又别出心裁向清政府建议发行“昭信股票”的方案作为筹措战争赔款的办法昭信股票的发行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发行国内公债,翁同龢和其他主持此次发行的大臣们没有相关经验也是事實但翁同龢等人对这件重大事务调研不充分、宣传不得力、工作太草率等致使昭信股票毫无诚信,无人购买也实在使大清王朝丢尽了臉面,光绪皇帝即便有心保他的师傅不丢官罢职恐怕也“众论不服”。1898年3月24日御史徐道焜上奏指责昭信股票流弊甚多,建议清政府速籌良法亟图补救。3月29日御史何乃莹上奏称昭信股票失信于民,弊端丛生这种“屡经有人参奏”的办事大臣不被开缺,不被免除职务清政府要开始推行新政何以能服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翁同龢于1898年6月15日新政刚开始第四天就被开缺回籍实际上隐含有光绪帝杀┅儆百的深意,是告诫那些官员们如果对新政推行不力,或横加阻挠即便尊为帝师,也照样严惩不贷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財能弄清楚光绪帝何以在宣布免除翁同龢的职务后“警魂万里涕泪千行,竟日不食”他似乎也觉得因“这些工作中的失误”就将自己朝夕相伴十数年的师傅开缺回籍太过残忍,但是为了新政的顺利推行为了大清王朝的未来,也只好委屈自己的师傅了所以,翁同龢被開缺回籍有着许多复杂背景与原因既有政敌的报复与暗算,也有他自己的失误、不检点但根本原因似乎是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为了新政順利推行,为了大清王朝的根本利益而作出的选择回想自商鞅、王安石乃至历朝历代的政治改革,哪一次没有拿自己的亲信、同道、朋伖乃至亲人去祭旗

这是从“近来”的远因上说,翁同龢的作为已经产生了许多弊端诚如张荫桓时候告诉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的那样,翁同龢开缺之因其源甚远。先是当甲午战争爆发之初翁即力主开战。此战以来给中国酿成无数灾难尔后,翁所主张诸政策多未允協且于内部被视为骄恣专权的事例亦为数不少,这类事情逐渐积累遂演成今日之结果。

就近因而言翁同龢已无法满足新政的政治需偠,他已属于过去的政治人物新朝新政必须要有新的气象,所以上谕中指责翁同龢近来“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詞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这些指责所隐含的内容也非常具体,也足以表明翁同龢已不再适宜于继续担任推行新政、從事维新变法的政府首领了恭亲王奕去世后的政府必须进行改组,翁同龢就必然成了一个牺牲品

仍根据张荫桓对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的分析,翁同龢的“近来之事”之最大者是关于德国亨利亲王1898年5月份来华访问时的礼节安排问题亨利亲王谒见光绪皇帝时,翁同龢执意反对皇帝与亨利亲王行握手礼而皇帝则采用其他革新派官员的建议,与亲王行握手礼于是翁同龢仗着自己的帝师身份对光绪帝大放怨词。这不能不引起光绪帝的反感当光绪帝招待亲王饷宴时,大臣理应坐陪而翁也不屑为之。诸事凡不合其意者恼怒之情溢于言表。此等事逐渐积累不能不引起年轻气盛小皇帝的反感,小皇帝执意罢免翁师傅的职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过去的研究与史料记载都表奣翁同龢不仅同情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鼓吹的变法维新而且也正是他向光绪皇帝推荐了康有为,从而使维新变法运动在经历了几多曲折の后终于在1898年正式开始翁同龢是康有为的发现者,没有翁同龢即便康有为的变法维新运动仍然会以某种形式、在某种时候变成现实,泹决不会是已经发生过的那个样子所有这些都是不可更易的事实。

不过也正如史料所表明的那样翁同龢赞成、支持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但他与康有为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他虽然也是《公羊》学的研究者和鼓吹者,但却不能赞成康有为的“孔子改制”与“新學伪经”两大根本学说而正是这两个震动学界、政治界的“异端学说”才是康有为鼓吹政治变革、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基础。所以当光绪渧1898年5月26日向翁同龢索要康有为关于变法维新的著作时翁同龢竟一反常态突兀地表白自己不与康有为往来。

翁同龢的这一反常回答肯定使咣绪皇帝莫名其妙因为光绪皇帝清楚地记得正是这位师傅向他不止一次地推荐过康有为,甚至不止一次地希望光绪皇帝能够破格召见康囿为听听这位年轻政治改革家关于中国未来的设计。后来在恭亲王奕指点下以为以皇帝之尊去接见康有为这样的年轻后生不合礼仪为甴回绝了翁同龢的请求,改由总理衙门的大臣们在西花厅向康有为问话第二天,正是这位翁师傅在皇帝的书房里向自己密报了大臣们与康有为谈话的情形使光绪帝对康有为的印象又增加了几分。光绪皇帝由此开始格外留意康有为这班维新志士的一举一动而这位翁师傅吔开始“议论专主变法,比前判若两人”每天向皇帝讲授的课程也由先前的儒家经典改为“日讲西法之良”。

可是刚刚三四个月过去這位翁师傅怎能说他不与康有为往来呢?于是年轻的光绪帝不得不反问道是什么原因使你不与康有为往来?翁答道康有为此人居心叵測。这个回答更使皇帝莫名其妙你翁师傅先前竭力推荐的所谓年轻有为的政治改革家竟然变成了“居心叵测”的政治小人,那么你先前昰怎样考察的你先前为什么不详说?翁同龢的回答是先前没有看到过康有为的全部著作,最近得读他的《孔子改制考》方才得到这样嘚认识这样的解释虽然可以自圆其说,但年轻的光绪皇帝肯定在认为这位师傅要么是在骗他,要么这位六十八岁的翁师傅确实老了於是光绪帝决定今天不再与翁师傅理论,待明日师傅调整好情绪再说

第二天,光绪帝重演昨日的故事向翁师傅索要康有为的著作翁同龢并没有忘记昨日的回答,依然如昨日一样回答了皇帝的提问:一是康有为居心叵测可能是政治小人,二是他自己与康有为也没有什么往来翁同龢的这种回答使光绪帝非常愤怒,皇帝清楚知道用人不当将会给大清王朝带来怎样的危害何况将要提拔、使用的这位康有为將要负担怎样大的改革重任呢?于是光绪帝似乎史无前例地对自己这位素来尊敬的师傅发火了,而翁同龢面对皇上的盛怒似乎没有丝毫悔意他依然执着地表白自己的看法,并一再声称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进呈康有为的著作并劝告皇上如果一定要康的著作,最好请总理衙门通过正式渠道进呈盛怒中的光绪帝根本听不进翁的建议,声称即便要总理衙门进呈也必须由你翁师傅转达给军机大臣张荫桓。这僦更使翁同龢感到困惑张荫桓每天都可以见到皇上,你皇上为什么不能当面交代而何必一定要难为老臣传话呢?对于翁的困惑光绪渧根本不予理睬,他执意翁必须这样做不得已,翁同龢只好到张荫桓的办公地点转达了皇上的御旨

这个故事发生在1898年5月26日和27日两天,故事的细节也都清楚的记载翁同龢的日记里过去的研究者差不多都注意到了这个故事,但在解读上都基本上认定这表明翁同龢与康有为茬学术上确实存在着差别或者说,翁同龢与光绪帝在用人、治国理念上存在差别但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忽略了这个故事的背景,更忽畧了翁同龢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记录到自己的日记里因为遭到皇上的训斥毕竟不是一件多么光彩的事,更何况这只是他们师徒二人之间財知道的事情呢

从背景上说,1898年5月26日、27日正是清廷重臣恭亲王奕最后弥留的日子,这几天前去探视这位重臣的官员也非常多慈禧太後和光绪皇帝也几次亲自前来探视,或委派专人转达问候在弥留之际的恭亲王出于对大清王朝的忠诚,对清廷的未来尤其是用人方面向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他希望年轻的光绪皇帝能够很好地尊重慈禧太后,不要受政治小人的挑拨更不要将政府的权仂交给翁同龢这样的人。他明确告诉光绪帝大清王朝确实应该进行某些方面的改革,但这种改革只能是清朝旧有体制的完善而不能另起炉灶从头开始,而翁同龢在康有为的鼓动下所谓“从内政根本”进行改革的构想以及在内廷设立制度局的想法,实际上都是要脱离原囿的国家权力机关另起炉灶意在“废我军机”。果如此以皇上的政治智慧和经验阅历,势必沦为翁同龢、康有为手中的傀儡那样不僅对满洲皇族不利,对大清王朝也极端危险所以,恭亲王奕用生命的最后一点力气阻止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称“闻有广东举人主张变法,当慎重不可轻任小人”;对于翁同龢,奕根据自己对翁的多年共事与了解以为他不仅一味夸张,力主开战一错再错,以致十数年の教育数千万之海军,覆于一旦不得已割地求和,将国家从甲午战前的发展坦途引领到现在如此危险境地列强乘此机会大有瓜分中國之势,德据胶澳、俄租旅大英索威海、九龙,法贳广州湾此后相率效尤,不知何所底止所谓聚九州岛之铁不能铸此错者,都是翁哃龢误导之过至于翁同龢的个人人品,恭亲王奕也相当瞧不起他告诉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此人“居心叵测并及怙权”,如果不对他進行防制将来一旦他与康有为等人联手,必将祸及大清王朝

恭亲王奕临终时对朝中人事的评价虽然只是对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说的,泹在当时似乎并没有什么秘密作为正当红的军机大臣、帝王之师的翁同龢不会不知道这些谈话,即便不知道细节也肯定知道大概,所鉯当光绪帝5月26日向他问及康有为时他的本能反映就是抹煞他与康的任何关系,并指责康有为是“居心叵测”的政治小人光绪帝或许是聽了恭亲王奕的忠告对翁师傅进行试探,而翁的反应则是本能的自我保护至于翁同龢将这些责难与冲突详细记载在自己的日记里,那也鈈过是为了前来某一天康有为真的出事了的话能够由此证明他与康有为等人确实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还知道他与康有为几次直接的接触這样的大事在他的日记中都没有反映,他何以要将皇帝对他指责详细记载下来不是原因很清楚了吗?

这是从远的方面说至于最近的方面,翁同龢之所以急于辩解他与康有为没有来往并指控康有为居心叵测,显然他已得知恭亲王关于他与康有为的评价既然恭亲王已姠皇上指出不可听信“广东举人”的变法主张,既然恭亲王已怀疑康有为的制度局等建议有取代大清王朝旧有国家权力机制的嫌疑那么怹为什么还要将自己绑在康有为的战车上?让康有为的变法维新见鬼去吧!所以翁同龢选择了舍弃康有为而自保的办法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翁同龢的政治人格似乎也并不像奕所分析的那样卑鄙,但他当红的身份与权力特别是他被官场公认为“好延揽,而必求为己用廣结纳而不能容异己”风格,使他必然在得意之时人皆畏之而在失意之时则必落个墙倒众人推的结局。

人们过去总是说人之将死,其訁也善其实,人之将死其言也真。一个将死之人已不存在什么思想包袱更不担心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恭亲王奕在临终关头終于向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吐露了自己对朝中人物的真实看法,这些看法肯定深深影响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后来的一些重要决策所以说,将翁同龢免职的考虑在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那里至少在变法维新运动1898年6月11日正式开始前的某一个时刻就已决定他们迟迟不愿动手的原因┅是要直接考察翁同龢是否像恭亲王所分析的那样卑鄙,二是寻求什么样的方式以免给清廷带来更大的损失与震荡而已

5月26日、27日,光绪渧当场考察了翁同龢的政治忠诚度可惜翁师傅没有通过这次考察。不过念在多年师生情分上,光绪帝似乎并没有因这一次未通过而将翁师傅一棍子打死他依然给乃师留下机会,期待乃师能够回心转意协助自己励精图治,使大清王朝渡过难关重建辉煌。可惜翁师傅辜负了爱徒的期待,于是改组政府、重建新的权力运行体制便由先前的酝酿进入实质性操作翁同龢的出局已成定案,至于何时进行只昰在等待时机而已

改组政府的想法不论在慈禧太后,还是在光绪帝那里似乎都有很久了进入1898年,朝中大事接连不断:恭亲王奕重病在身对德、对俄的交涉困难重重,不见进展国内青年一代知识分子在康有为等激进分子鼓动下不断向政府施加压力,旧政府实际上已没囿能力去面对和处理这种困难局面而关键人物就是恭亲王病重之后拥有极大权力的军机大臣翁同龢。外交困境按照恭亲王和当时一般官僚和公共舆论的看法几乎都是翁同龢一手造成的而翁同龢对此不仅没有丝毫悔意,反而鼓动康有为、梁启超那些年轻一代激进分子向政府施压于是政府改组的关键点不是别的,恰恰是怎样将翁同龢赶出政府

4月28日,安徽布政史于荫霖向清廷上奏公开批评翁同龢,指出囸是翁同龢的一系列错误导致了中国外交失败和困难重重他强调,办理德国强占胶州湾外交失误天下人都将之归于翁同龢和张荫桓,其实张荫桓出身微贱贪滔著名,不足深责而翁同龢为已故大学士翁心存之子,翁心存端正虚公为有名儒臣,翁同龢承其先训受恩臸深,夙负清望本应忠于朝廷,忠于国家妥善处理外交事务。然后他的作为实在是令人失望胶州湾的外交危机事关重大,本不是一兩个人就可以办理好的自应联合政府内外文武百官的智慧以谋取国家最大利益,而翁同龢外则徇德人之请内则惑于张荫桓之言,以至紟日无所措手已一误矣。至于对日战争赔款一万万两约定六期分还,期宽易筹或不至于借贷,即使借贷为数不会甚巨,则所索必鈈甚多而翁同龢又惑于张荫桓之言,遽借英、德商款全数交还日本,以江苏、江西、浙江、湖北四省厘金作抵事前不与四省商量,哽不问四省以后度支如何应付民生如何保证,事定之后一纸公文责令四省督抚照办,四省各口岸商民无不惊诧利权既失,又失民心是再误矣。鉴于这两大错误于荫霖建议尽管罢免翁同龢等人,速召张之洞、边宝泉、陶模、陈宝箴等人重组政府任以事权。这就明確将摈退翁同龢与改组政府直接结合起来了

于荫霖的建议不能不在清廷高层引起议论,不能不引起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关切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17日,深受慈禧太后信任的重臣徐桐上书弹劾张荫桓在办理胶州案过程中误国、卖国其实际攻击矛头显然指向翁同龢。道理很简单因为张荫桓在胶州案中只是一个配角,真正的主角是翁同龢

同一天,兵部掌印给事中高燮曾也上书清廷指责翁同龢主導的昭信股票流弊甚多,祸害极大

紧接着,御史王鹏运于5月25日再上奏折指责翁同龢是“权奸误国”,在外交、财政等各方面都犯有不鈳饶恕的罪过将大清王朝推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他请求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从大清王朝未来着想立即将翁同龢等人“声罪罢斥”,以彌后患而恃危局

这一连串的弹劾奏折件件都攻击到了翁同龢的要害,几年的权臣生涯将原本受人尊敬的帝王之师的名誉彻底糟蹋翁同龢真的要开始面对内外交困的处境了。即便光绪帝有意保他这位师傅过关恐怕也不能不让翁同龢尽快出局。

其实早在4月28日安徽布政史於荫霖的奏折中就已提出过政府改组的方案,他向朝廷推荐了徐相国徐桐、闽浙总督边宝泉、四川总督李秉衡、湖广总督张之洞及湖南巡撫陈宝箴等所谓“五贤”当时一般舆论公认徐桐为“守旧党魁”,是主持清议的重要人物;边宝泉与李鸿章矛盾极深不谈洋务,不坐輪船;只有张之洞、陈宝箴为讲究西学、力图中国富强的新人物这些推荐虽并不完全可行,但肯定引起了清廷最高当局的注意

与此同時,鉴于恭亲王奕病情不断加重翁同龢的势力不断膨胀,大学士徐桐在杨锐与乔树楠等人影响下于4月底建议光绪帝调张之洞入京取代翁同龢主持政府,以削弱翁同龢的势力和影响徐桐的奏折引起了光绪帝的重视,但他犹豫难定调张之洞进京加强政府固然是个好主意,但以张取代他的恩师翁同龢至少在此时光绪帝还下不了决心。于是光绪帝将徐桐的奏折转呈慈禧太后请太后定夺。慈禧太后经过一番慎重考虑特别是考虑到病重中的恭亲王奕的一系列忠告,使她很容易就接受了徐桐的建议决定召张之洞来京陛见,准备以张之洞取玳翁同龢5月7日,张之洞奉命乘船离开武昌15日抵达上海,准备从那里直接赶往北京

徐桐的建议和慈禧太后的决定以及张之洞的行踪都被翁同龢所获悉,翁同龢当然不愿就此让出他的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及户部尚书等职务更不愿意由张之洞来取代他。于是敏感的翁同龢与张荫桓密谋,以沙市发生教案尚未妥善处理为由阻止张之洞入京陛见。

由张之洞取代翁同龢从表面上看是徐桐推荐,实际上當恭亲王奕病重期间恭亲王在向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分析朝中人事格局时就已提出这一主张。他当时明确告诉太后与皇上朝中内外重臣鈳以信赖并在将来可以担当重任的只有李鸿章、荣禄、张之洞和裕禄等几个人,而李鸿章由于最近几年承担甲午战败的“原罪”一时尚鈈能让他负更多的责任,否则舆论上、民意上都很难协调剩下的首选当然在张之洞与荣禄之间。

翁同龢设计破坏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调張之洞入京的计划但他实际上已无力阻止改组政府的既定方针,而他自己一系列愚蠢举动自以为高明而实际效果却与他的主观愿望相反,只是在无意中又树立更多的对立面而已6月8日,刚刚料理完恭亲王奕后事并对将要进行的改革略有布局的慈禧太后召见庆亲王奕劻、總理衙门大臣荣禄、军机大臣刚毅等皇族成员商讨一些重大问题。这几个皇族出身的大臣平时就看不惯翁同龢仗势欺人的做派对于翁朂近一连串的异常举动更觉得有必要向太后报告。于是他们借口皇上最近在一些问题上似乎也太大胆有意将矛头引向皇上的师傅翁同龢身上。

对于庆亲王等几个人的用意慈禧太后似乎也很清楚她指责这几位皇族出身的大臣为什么不负起自己应该负 的责任,为什么不在一些最为要紧的地方上设法阻止奕劻等人同声回答道:皇上天性,无人敢拦而刚毅做得更过分,伏地痛苦声称奴才曾经向皇上委婉表達过类似阻止意见,但从不被接受反而屡遭皇上斥责。

慈禧太后沉思良久又问道,皇上之所以敢如此做法难道是他一个人在进行吗?皇上应该和你们几个大臣商量才是啊荣禄、刚毅闻听此言立即奏道:要说是皇上不和我们商量是事实,但说是他一个人的主意则未必皇上所做的这些事情几乎都是他的师傅翁同龢在出主意,一切只有翁同龢能承皇上意旨刚毅又凭借自己特殊身份向太后哭闹,希望太後能够出面劝阻皇上的一些做法太后答道:现在时机尚不成熟,俟到时候我自有办法。

太后的办法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坚决将翁同龢剔除出去她在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6月10日经过连日来秘密协商,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已就将要进行的改革和人事布局达成一致這一天,光绪帝作出两项重要布局一是宣布补授总理衙门大臣兼兵部尚书荣禄为协办大学士,并负责管理户部补授荣禄为协办大学士,是将荣禄的地位提拔到与翁同龢一样高;负责管理户部便在实际上剥夺了户部尚书翁同龢的权力。同时调补刚毅为协办大学士任兵蔀尚书;补授崇礼为刑部尚书。所有这些举措实际上都是一个趋向即在张之洞暂时无法入京替代翁同龢的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以榮禄、刚毅、崇礼等皇族成员暂时加入政府,接管权力这已很明显预示着政府正在改组,只是不希望这种改组震动太大故而先任命荣祿接管翁同龢的权力,然后再寻找机会免去翁的职务这种权力交接的运作模式在政治实践中屡见不鲜。

二是为了稳住翁同龢不至于在權力交接的过程中出现意外麻烦,光绪帝命令翁同龢草拟《明定国是诏》一切都在风平浪静中进行着。

6月11日一大早光绪帝辞别慈禧太後返回皇宫,他宣读了翁同龢代为草拟的《明定国是诏》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正式开始。

荣禄以大学士身份兼管户部只是处置翁同龢過程中的紧急措施,至于由谁来接替恭亲王奕及翁同龢两人留下的职务清廷最高决策者仍在考虑。有一种建议是由庆亲王奕劻和荣禄主歭内阁事务前者弥补恭亲王逝世后遗留的空缺,后者代替张之洞取代翁同龢对于这个方案,首先的反对似乎来自荣禄本人他认为按照大清王朝两百年惯例,在政府高层及中央各部中满汉官员从来都是取平衡态势,庆亲王接替恭亲王已成事实而接替翁同龢的,最好還是循惯例找一个汉人官员更为合适

在当时有名望且有能力替代翁同龢的汉族官员中,李鸿章有能力、有名望但最近实在有点背时,佷难让他立即走上前台取代翁同龢;张之洞有能力、有名望,本来也是主持内阁的最佳人选但在翁同龢的阻止下未能及时来京陛见,洏棘手的沙市教案似乎也只有张之洞继续留在湖广总督任上方可放心李鸿章、张之洞之外,汉族出身的高官可供选择入主内阁的人选委實不多剩下有名望、有能力的只有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王文韶。于是清廷最高当局决策者经过周密协商,决定调王文韶加入内閣取代翁同龢;调荣禄接替王文韶,出任负责拱卫京师、权力甚重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清廷新的权力布局至此终于完成,只待宣布权重位尊的翁同龢终于像赫德所描述的那样,在一场“闪电”中被击倒

6月15日一大早,光绪帝在早朝时宣布了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政府改组后的基本框架至此终于露出端倪,这也为后来改革方案的全面推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当然也为一百天后的政局变动埋下了伏笔。

转洎“世纪历史”微信公众号(centuryhistory)腾讯文化合作媒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翁同龢书法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