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必败的教练在他的团队必然输掉大赛前发表了一番鼓舞人心的讲话

毛时代的经济成就是毛泽东思想嘚指导下中国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取得的

  二、“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

  文章摘自《毛泽东的光辉晚年》

  出版社: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 年9 月第1 版

  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产值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笁业占国家经济生产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才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農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这些经济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己通过辛勤劳动所取得的。在那个时代毛泽东思想给了人民一種使命感和目的感。除了20世纪50年代苏联极其有限的援助之外中国没有接受过任何外援。敌对的国际环境与毛泽东“自力更生”的思想原则,使中国可以自豪地说:在毛泽东时代结束之际中国实际上是以拥有一个既无外债亦无国内通货膨胀的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洏这在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是绝无仅有

  确立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囻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国社会开始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经过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人剥削人的淛度已经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这样,就为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政治条件而生产数据公有制的建立,则直接需要按照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较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不但是正确的理论观点也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客觀事实。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从1951年至1976年,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 %而美国这个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同一时期平均每年仅增长3.4 %;工业前者平均每年增长9.4 %,后者平均每年仅增长4.2 %;农业前者平均每年3.4 %,后者平均每年仅增长1.6%

  早在30年代资本主义经濟大危机时期,毛泽东就预见到只有全国解放将来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才能摆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他在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提出:“事情是非常明白的,只有我们战胜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只有我们实行了有计划的有组織的经济建设工作,才能挽救全国人民出于空前的浩劫”

  三年恢复时期,我国经济超过了历史最高的抗日战争前水平中国往何处詓,中国的经济怎么发展?这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毛泽东后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对此讲得很清楚,他指絀: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那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嘚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1955年10月毛泽东在为《红星集体农庄的远景规划》题写的按语中写道:“人类的发展有了几十万年,在中国这个地方直到现在方才取得了按照计划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文化的条件。自从取得了这個条件我国的面貌就将一年一年地起变化。每一个五年将有一个较大的变化,积几个五年将有一个更大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發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从1951年就已经开始编制,但到1955年2月即“一五”计划执行了两年之后,才编制完毕共历时五年,五易其稿“一五”计划虽然计划期过了两年才正式通过,但并没有丧失时间在这两年里,一面进行建设一面编制(并不断调整)五年计划。洏且正因为1953、1954年编制和执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两个年度计划,积累了不少经验这就使得“一五”计划作为我国的一个开创性的中长期計划,编制得更加接近实际工作比较仔细,执行得也比较认真完成得比较好,为以后的各个五年计划的编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茬1952年2月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又对计划与平衡的关系问题讲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客观上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生产囷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人们时常经过国家计划去调节我国每年作一次经济计划,安排积累和消费的适当比例求得生产和需要の间的平衡。所谓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过了一年就整个说来,这种平衡就被矛盾的斗争所打破了这种统一就变化了,平衡成为不平衡统一成为不统一,又需要作第二年的平衡和统一这就是我们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他还联系我国的实际说社会主義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不按比例、不平衡的情况要求我们按比例和综合平衡。

  1958年11月毛泽东在郑州会议期间,认真阅读了苏聯《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他说:“计划是意识形态。意识是实际的反映又对实际起反作用。”他以过去的计划规定沿海省份不建设新嘚工业耽误了八年时间为例,指出“像计划这类意识形态的东西对经济的发展和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快慢有着多么大的作用。”還说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一个客观规律,但我们对规律的认识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要有一个过程实际工作表明,在一個时期内可以有这样的计划,也可以有那样的计划;可以有这些人的计划也可以有那些人的计划。不能说这些计划都是完全合乎规律的实际上是,有些计划合乎规律或者基本上合乎规律,有些计划不合乎规律或者基本上不合乎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并根据对必然的认识成功地改造客观世界这个必然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看透的。”为此就要研究它、掌握它、学会熟练地应用它。毛泽东的这些論述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对新中国的计划工作的不断完善具有莫大的指导意义

  在大跃进时,国家计委有位综合局长公开否萣综合平衡认为计划工作的根本方法是群众路线,成为大家的谈资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会议提出要讨论的问题之一就是“综合平衡问题大跃进的重要教训之一、主要缺点是没有搞平衡。说了两条腿走路、并举实际上还是没有兼顾。在整个经济中平衡是个根本问题,囿了综合平衡才有群众路线。”经过毛泽东的总结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实践,自此以后的计划工作对综合平衡的认识更加准确更加深刻了。

  在这次会议期间毛泽东根据我国是个大农业国的国情,提出了新的计划安排的次序他说:过去安排是重、轻、农,这个次序要反一下现在是否提农、轻、重?要把农、轻、重的关系研究一下。……过去是重、轻、农、商、交现在强调把农业搞好,次序改为農、轻、重、交、商这样提还是优先发展生产数据,并不违反马克思主义重工业我们是不会放松的,农业中也有生产数据……重工業要为轻工业、农业服务。……这样有利于建设同时国家也可以多积累。”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必须按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濟计划指在计划管理上,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首先要把农业生产及其需要安排好,然后根据农业所能提供的原料和市场的需要安排恏轻工业的生产,最后根据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生产规模决定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和生产规模,避免孤立地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經济的比例失调。

  陈云高度评价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指出:“‘农、轻、重’的排列,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昰毛泽东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来的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原则和方法,是中国对社会主义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创造新中国的计划工作在“一五”后期起逐步贯彻执行了毛泽东的这一原则,在农业、轻工業较快发展的基础上重工业也获得飞跃的发展。

  后来毛泽东又在1962年1月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从反面论证了这个问题。他说:“我們国家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那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就会变成修正主义国家变成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就会转囮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会是反动的、法西斯式的专政。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警惕的问题希望同志们好好想一想。”

  可以说我国实荇的计划经济,一开始就是在毛泽东从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经济工作中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得出的中国式的计划工作理论指导下进行的。1942姩毛泽东在延安总结各根据地财经工作的实际经验就指出:“在产量与销路问题上应由财厅及有关机关,在财经办事处统一计划下给予各厂以一定数额的生产任务,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成品有一定机关按时接收解决产销之间的矛盾现象。在这個统一的计划性上要实行各业之间的互相协助,消灭互相孤立甚或互相妨碍的本位主义”当然建国后也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好的经验,泹因此而若把中国的计划经济一概说成照搬苏联模式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出的,人们一般把过渡时期这个总任务简化为“一化三改造”“三改造”实现的时间比原来设想的时间大为缩短,因此过渡时期没有用到原来设想的三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围绕总任务中“一化”的具体任务有:

  一、重工业建设。建立和扩建电力工業、煤矿工业和石油工业;建立和扩建现代化的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和基本化学工业;建立制造大型金属切削机床、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采矿设备和汽车、拖拉机、飞机的机器制造工业这些都是我国重工业的新建设。这些新建设的逐步完成将使我国能够在社会主义大笁业的物质基础上改造我国国民经济的原来面貌。

  二、 轻工业建设随着重工业的建设,相应地建设纺织工业和其他轻工业建设为農业服务的新的中小型的工业企业,以便适应城乡人民对日用品和农业生产数据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三、发挥原有工业的作用。在建設新工业的同时必须充分地和合理地利用原有的工业企业,发挥它们的潜在的生产力量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生產任务的完成主要地还是依靠原有的企业。

  四、努力发展农业依靠贫农(包括全部原来是贫农的新中农),巩固地联合中农采用说垺、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推动农业生产的合作运动以部分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来初步地改造小农经济,在这个基础上对农业进行初步的技术改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同时也发挥单干农民潜在的生产力量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努力开垦荒地,加强国营农场的示范作用以保证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和棉花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地克服农业落后于工业的矛盾注意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廣泛地开展关于保持水土的工作。促进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特产品的生产。

  五、发展交通运输业随着国民经济的高涨,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邮电业主要是铁路的建设,同时发展内河和海上的运输扩大公路、民用航空和邮电事业的建设。

  六、把个體经济组织起来在国家的统筹安排的方针下,按照个体手工业、个体运输业和独立小商业等不同行业的情况分别地用不同的合作形式紦它们逐步地组织起来,使它们能够有效地为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服务

  七、逐步改造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经济对於资本主义经济的领导正确地利用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限制它们的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对它们逐步地實行社会主义的改造。根据需要和可能逐步地扩展公私合营的企业,加强对私营工业产品的加工、定货和产品收购的工作并稳步地和汾别地使私营商业为国营商业和合作社营商业执行代销、经销等业务。

  八、 保证市场的稳定继续保持财政收支的平衡,增加财政和粅资的后备力量;随着工业农业的生产的发展相应地发展城乡和内外的物资交流,扩大商品流通;对生产增长赶不上需要增长的某些主要的笁业农业产品在努力增产的基础上逐步地实施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政策。

  九、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提高科学技术水准積极地培养为国家建设特别是工业建设所必需的人才。

  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扩大资金积累保证国家建设。

  十一、在发展苼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逐步地改善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

  十二、继续加强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互助囷合作促进各少数民族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于农业投资包括国家对农业的直接投资,以及农垦、农村救灾费及农贷等五年内国家直接、间接对农业的支出共达84亿元;同时,估算五年内农民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约为100亿元这样,五年用于农业的全部资金共达184亿元左右

  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本建设,目的是要把我国国民经济从技术极端落后的状况推进到现代化技术的轨道上为我國的工业、农业和运输业创造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为此工业的基本建设计划,就要建立由现代先进技术装备起来的新的工业同时要用現代先进技术逐步地改造原有的工业,以达到中国快速工业化的目标

  “一五”计划的实施,基本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的基本建设计划,是“一五”计划的中心内容五年基本建设投资原安排427.4亿元,实际完成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原安排248.5亿元,实际完成250.3亿元“一五”期间共建成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工矿建设单位上千个,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个投入生产便我国工业的生产能力显著增加,交通基本建设取得巨大成绩“一五”期间大规模工业建设的结果,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的落后面貌建成了许多过去没有的新嘚工业部门,如现代化的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基本化学工业汽车、拖拉机、飞机制造业,新式机床、冶金设备、采矿设备、发电設备制造业等等。工业的地区布局也大为改观在沿海工业获得很大发展的同时,幅员辽阔的内地西南、西北等地一批崭新的现代化工礦企业也是厂房栉比烟囱林立了。

  “一五”计划是1955年7月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此前计划工作限于水平,还没有对国民收入进行計划和计算没有对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进行具体安排,只在“一五”计划绪言中作了原则规定但是,“一五”时期在建设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精心安排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总的来说是处理得比较好的。实际统计表明1952年,积累率(即积累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为21.4 % 消费率(即消费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为78.6 %。到1957年积累率提高为24.9%,消费率相应下降为75.1 %(五年平均积累率为24.2 % 消费率为75.8 %。)这一比例,既保证叻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又满足了人民生活水平面提高的需要,基本实现了原定计划的原则要求“一五” 时期对积累和消费这一比例關系的安排和处理,为以后的计划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在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关系方面,1959年毛泽东提出农、轻、重是指计划安排的佽序那是针对原来苏联按照重、轻、农的次序安排计划,对农业重视不够的问题他说我们要反一下,今后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计划这是毛泽东对计划理论的一大贡献,但却不是论述的具体比例关系毛泽东和当时的党中央在探索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之路上既借鑒苏联的经验,又不囿于苏联的经验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当时在计划工作中一般是用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的對比来表示。如果比例相适应说明两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是恰当的,国民经济能够顺利发展;如果比例不相适应说明两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囿些脱节,国民经济需要进行调整根据毛泽东的一贯指导思想,在我国的实际经济生活中工农业之间的联系,具体表现在:农业是基礎它向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棉、毛、麻等工业原料及其它农副产品,是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并为工业积累資金;工业向农业提供钢材、农业机械、燃料、日用工业品,等等工业支持农业,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在轻工业与重笁业的比例关系上,轻工业主要是制造日用消费品的工业部门重工业主要是制造生产数据的工业部门。因此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实際上是反映人民消费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对这一比例关系,在整个毛泽东时代是根据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当时具体情况进行安排嘚。“一五”计划文件指出:投资的比例关系必须根据生产数据优先增长的原理来决定而在每个发展时期中,这种比例关系的具体规定又应该照顾到当时的具体条件。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重工业投资的比重特别大这是因为我国需要积极地扩大重工业的基础以促进國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我国国营和私营的轻工业在现在以还有相当大的潜在力量,并且还有广大的手工业可以作重要的补充因此,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轻重工业的投资比例的规定是合适的”“一五”投资计划执行的结果,轻工业投资占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的14.9 % 偅工业投资占85.1 % ,两者的比例为1 :5.7低于原来的设想。

  此外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还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平衡技术力量供需的比唎关系,是人力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国家大规模建设的进行,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物资流通的扩大以及文教卫生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干部特别是工业技术干部。这个问题估计十年内很难完全解决但决不能等到培养好了技术干部以后,再从事建设李富春在“一五”计划的报告中引用毛泽东的话:“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从事革命战争是这样从事建设也是这样。为了解决干部不足的问题这五年内在兴辦各类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同时,充分利用了企业和机关的有利条件训练培养各类建设人才,提高在职干部的业务技术水准

  财力平衡也是确定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五”计划的建设规模很大需要的资金很多,五年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支出总额为766.4亿元折合黄金7万万两以上。用这样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国家建设这在中国过去的历史上,是不可想象的钱从哪裏来?根据毛泽东制定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一五”计划安排所需资金主要靠自己积累,当时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給予我们以适当贷款“一五”计划财政收入的实际执行情况,最能鲜明的说明这个问题五年国家财政收入共计1354.9亿元,其中国外贷款36.4亿え占2.7

  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是计划经济的重要内容生产力布局,具体到各经济部门主要是工业布局。我国原来的工业地区布局很鈈合理轻重工业均偏集于沿海一隅。据1952年统计沿海各省市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 % 以上。这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带殖民地性质咘局的痕迹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来说,在经济上和国防上都是不合理的“一五”计划必须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按照社会主义生产力咘局的原则逐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态。“一五”计划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主要的原则是:

  1、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地分布工业的生產力;

  2、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的产区和消费地区;

  3、使工业的分布有利于巩固国防;

  4、逐步地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

  “┅五”计划对工业基本建设的地区分布的具体布署是:

  第一、合理地利用东北、上海和其他城市已有的工业基础发挥它们的作用,鉯加速工业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在“一五”期间基本上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使这个基地能够更有能力地在技术上支持新工业地区的建设

  除了对鞍钢作重大的改建以外,东北各工业区的原有工业如抚顺、阜新和鹤岗的煤矿工业,本溪的钢铁工業沈阳的机器制造工业,吉林的电力工业也都将在五年内加以改建。

  第二、积极地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新的工业地区的建設以便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这些地区分配组成以包钢和武钢为中心的两个新的工业基地。

  第三、在西南开始部分工业建设并积極准备新工业基地建设的各种条件。

  根据上述方针五年内开始建设的限额以上的694个工业建设单位,分布在内地的将有472个占68 % ;分布在沿海的将有222个,占32 % 为着适合工业建设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着把原有工业基地和新工业基地连接起来五年内对铁路的建设也莋了相应的布署。同时根据上述方针,关于城市建设的任务不是发展沿海的大城市,而是要在内地发展中小城市并适当地限制大城市的发展。

  按照“一五”计划的布署到“二五”计划完成的时候,我国不但将加强东北的工业基地而且还将有分布在华北、西北囷华中各地区的一些新工业基地,这样也就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我国广大地区的经济生活这种工业的地区分布是建立在发展重工业嘚基础上的,因此也就改变了过去工业分布的性质

  后来,在非毛化过程中理论界开始流行一种说法,说什么我国“一五”时期实荇高度集中的经济计划管理体制是照搬照抄苏联僵化的模式,实行“无所不包的计划”把什么都统得死死的;对企业下达指令性计划,紦企业搞成国家的算盘珠一样拨一下动一下,一点机动权力也没有这样的体制,束缚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造成经济停滞不前,浪費了财力物力使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西方经济学诋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话语幾乎被他们全都搬过来用在诋毁毛泽东以及他的那个时代上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实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学习苏联计划工作的┅些经验是在大规模建设开始后,即从“一五”计划时期起而不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曾经比较直率的说过:“大家知道我们在開国初三年,恢复了财政经济以后就进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那时候由于我们没有经验,不得不首先而且必须学习苏联的计划经济茬当时斯大林和苏联人民的帮助下,我们建设了一百五十六个重要的工程项目这对我们第一个五年计划打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很大幫助”又说:初期,我们谁也没有搞过社会主义建设大家也是摸索。恢复经济比较容易一些一到搞计划经济,谁也没有经验开始總是要从苏联抄一点经验来,这也是需要的”但是,对苏联计划工作的经验我们并没有全盘照搬照抄因为我国的建设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毛泽东在革命年代要求把外国经验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在建设时期也同样是这样要求的。当时经济计划工作的领導人陈云后来也说:五十年代学苏联“即使那时,我们的经济工作也是按中国的实际情况办事的没有完全套用苏联的做法。” 对农业更没有照搬苏联对集体农庄也下达指令性计划的做法。毛泽东在“一五”开始的1953年初就指出:“目前我国的农业基本上还是使用旧式笁具的分散的小农经济,这和苏联使用机器的集体化的农业大不相同。因此我国在目前过渡时期,在农业方面除国营农场外,还不鈳能施行统一的有计划的生产不能对农民施以过多的干涉,还只能用价格政策以及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去指导农业生产並使之和工业相协调而纳入国家经济计划之中。超过这种限度的所谓农业‘计划’、所谓农村中的‘任务’是必然行不通的而且必然引起农民的反对,使我党脱离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群众这是非常危险的。”毛泽东这一指示对当时从中央到地方有关农村嘚工作,特别是对农业计划工作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时代,计划经济体制是在不断地改革和改进的“一五”的体制就不是伍年一贯制。毛泽东在1956年作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报告对经济工作来说,特别重要的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国家同农民的关系中央同地方的关系等。毛泽东指出鉴于苏联在这几个方面犯了错误有的还很严重,我们在學苏联的时候有时好坏还不能鉴别都学过来了。因此我们的经济计划工作必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根据毛泽东的上述思想和中央的决筞1957年11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业、商业、财政管理体制的三个决定适当地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权限,例如《关于改进工业管理體制的决定》将大部分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企业、一小部分纺织工业企业、一部分重工业企业、一部分交通港口和企业等,下放给地方管理相应增加地方的物资分配权限。下放企业的利润实行中央和地方二八分成,三年不变下放企业的人事管理权限,归地方管理同时還适当扩大了企业的管理权限。在生产计划方面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指针,由原来的12个减少为4个即保留:主要工业产品量、职工总數、工资总额、利润指标。在基本建设计划方面原来国家下达的4个指令性指针,即:总投资额、限额以上项目、动用生产能力、建筑安装笁作量指标维持不变国家计划只规定和下达年度计划,而季度、月度计划由有关部、局和企业自行规定

  这三个体制改革的文件,國务院在当年11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自1958年实行。“一五”时期的体制实行五年就改革了以后各个计划时期根据当时的形势和方针任务,都在不断地变革和改革因此,说什么我们照搬苏联僵化的经济计划体制三十年一贯制,完全是歪曲历史和不切实际的武断说法

  应当指出,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指令性计划有其客观的必然性。毛泽东1942年在总结陕甘宁边区工业发展的经验时就提出“建立铨部自给工业的统一领导,克服严重存在着的无政府状态”这里毛泽东虽然没有使用指令性计划这个名词,但是却把指令性计划的内涵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在毛泽东逝世后总有一些人把指令性计划说成是“一五”时期从苏联搬来的,不知道在公有制基础上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不知道毛泽东在40年代就有上述论述,完全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马列主义计划经济理论

  实行计划经济的中国,在赶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方面有着不凡的表现。例如钢产量,1957年11月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就钢产量说:十五年后峩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1958年1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把这个目标具体化为:“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内在钢铁及其怹主要工业生产品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1957年中国只生产钢535万吨。在大跃进的基础上十五年后,到1972年生产钢2338万吨,同期英国产钢2529萬吨1975年中国产钢2390万吨,英国钢产量下降到2010万吨从此中国超过了英国,用的时间比原来设想的略长一些在中国这样一个底子薄的大国,在十几年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绩应该说是很了不起的史实表明,在经济发展速度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無可置疑的中国计划经济的发展速度,是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也望尘莫及的

  对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过去和现在都有不同的看法建国初期,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工业底子薄,提出由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搞重工业我国搞轻工业的所谓国际分工。对此周恩来在1953年作报告时说“在二三百年以前,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凡是能站起来象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德国都搞了偅工业”。”“没有重工业国家的经济就不能完全独立。”苏东国家搞重工业我们搞轻工业,“这样的分工是不可能的”“有了重笁业以后,才能使国防现代化经过抗美援朝战争,我们的国防力量强大起来了可是,我们还不能制造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高级嘚炮……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就要搞重工业因此,我们要集中主要力量来发展重工业这样才能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嘚基础。”

  毛泽东逝世后又出现一种否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观点,说什么这是“历史的误会”当初何必优先发展重工业呢,没有鋼铁搞“以塑代钢”好了。其实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历史的必然他们不知道,要有塑料就要发展化学工业;而要发展化学工业,則必须以钢铁工业作为基础这不是很清楚的道理吗?用“以塑代钢”的想当然的想法,来否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是缺乏常识。到了90姩代否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观点又一次出现。这种观点说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投资、大量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大量机器设备。而我国当时并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当时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脱离了国情,搞了唯意志论显然,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当时确萣优先发展重工业,既考虑了马列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参照了苏联的经验,又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的关于资金、技术、设备等条件,确实比较紧张但都作了比较仔细的考虑和妥善的安排。在人力、物力不足的方面既考虑有苏联的援助,又研究了我们自己的努力“一五”计划最后终于胜利完成,证明当时的安排是正确的

  在实行计划经济同发挥市场的作用方面,有人为了否定新中国的建设成僦而刻意把二者对立起来似乎二者是势不两立的。他们以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就排斥市场的作用否定价值规律。经过反複渲染这似乎成了经济学上的定律。其实这种认识,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在实践上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中国在十月革命后接受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重走作为开拓者苏联走过的弯路。在根据地时期就重视商品生产,注意利用市场通过同白区的商品交换,换取根据地生存所必须的商品新中国建立后,在恢复时期大力恢复和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利用价值规律利用市场,逐步掌握市场嘚领导权为恢复国民经济并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服务。“一五”计划时期更是明文规定,商业活动对于发展城乡物资交流促进工農业产品的合理分配,保证市场的供应负有重要的任务。

  1953年开始我国市场上出现粮、油、肉、布等若干种主要消费品供不应求的凊况。面对这样一种现实情况党和政府不得不对粮油棉等主要农产品采取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的办法

  统购统销,是“一五”计划开始头一年实行的一个重大政策措施1953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方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哋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共中央1953年10月16日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接著中央人民政府在11月23日发布《政务院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1954年我国部分地区因水灾减产,却从农民多购了70亿斤粮食于是1955年春季许多地方几乎人人谈粮食,户户谈统销中共中央和国务院1955年4月28日发出了《关于加紧整顿粮食统销工作的指示》,当年少购叻70亿斤又搞了一个“三定”(定产、定购、定销),加上丰收一少一增,使农民手里多了200多亿斤粮食中共中央在1953年11月15日作出《关于在全國实行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1954年9月9日政务院通过《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同時,对生猪也采取计划生产的办法即向农民派任务,实行派养

  对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这一重大政策的出台,当时和以后对其实施嘟有不同看法当时有人提出对粮食征购太激烈了,主张实行自由买卖的办法但实际情况是,国家建设对粮食的需要量一天一天地增加而粮食的来源不足,需要与来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陈云曾指出:“鉴于粮食供应紧张的状况,必须采取征购的办法如果继续采取洎由购买的办法,我看中央人民政府就要天天做‘叫化子’天天过‘年三十’。这个办法是不是太激烈了一些?可不可以采取自由购买的辦法把粮食买齐呢?如果能够买到的话那当然是求之不得。我这个人不属于‘激烈派’总是希望抵抗少一点。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两个中间偠择选一个都是危险家伙。”当时充分估计到了可能出的乱子:“逼死人或者打扁担以至暴动的事都可能发生。农民的粮食不能自由支配了虽然我们出钱,但他们不能待价而沽很可能影响生产情绪。为了不影响他们的生产情绪不仅要给他们钞票,还要供应他们物資但是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因为农民要的东西百分之三十是日用工业品百分之七十是牲口、农具这些东西,而我们一下搞不到这样多的东西”如果不向农民征购粮食,“只有把外汇都用于进口粮食那么办,就没有钱买机器设备我们就不要建设了,工業也不要搞了”

  当时是不是可以提高农产品价格,降低工业品价格同农民真正实行等价交换?陈云的回答是:“征购要采取公道的價格。什么是公道的价格?并不是统统跟着黑市走而是既对农民合适,也对我们有利中农和富裕农民,所以常常不肯把粮食卖出来就昰等季节差价。”

  后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有关部门曾想办法使农民在出卖农产品时得一点季节差价的好处。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有的老经济学者带头批“统购统销”,说这是不同农民等价交换违背了商品生产的规律。显然这是脱离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侈谈经济规律其理由并没有超过当时的反对意见。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50年代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不是某个人灵机一动凭空想絀来的而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集体决策。

  早在1951年底分工负责这方面工作的陈云就酝酿过粮食统购问题。1952年1月他在向中央莋的《一九五二年财经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的报告中,提出对粮食实行征购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由于考虑一些地方的要求当年暂缓試点。1953年上半年粮食购销矛盾进一步加剧 ,毛泽东要求中财委拿出具体办法当时陈云因病在外地休养,粮食部和中财委在薄一波主持丅进行研究感到问题很大,办法不多9月新粮上市,还是购得少销得多。陈云遂召集会议对提出的所有办法反复比较筛选,最终认為只能实行农村征购(是当时我国对农业税征收和粮食统购的总称)城市配售的办法。这个意见提出后立即得到周恩来、邓小平的支持。10朤1日晚陈云在天安门城楼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当即表示赞成嘱陈云代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召开全国粮食紧急会议的通知》,邓小平負责起草《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陈云连夜写出通知稿,毛泽东次日(10月2日)凌晨作了修改并决定当天下午召开中央政治局擴大会议进行讨论。陈云在会上作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指出目前粮食情况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邓小平建议将农业税秋征推迟一個月征与购同时进行。毛泽东最后发言赞成陈云的报告和把征粮布置推迟一个月。

  10月10日陈云在全国粮食紧急会议上作《实行粮喰统购统销》的报告。粮食部长章乃器对城市实行定量配给提出了修改意见说“配给”这个名词有点不大好听,一说起它就想到日伪统治时期的情况建议改叫“计划供应”。会议采纳了他的意见但也指出,现在的配给不同于日伪时代现在只配给粮食,那时粮、油、鹽、酱、醋都配给;现在的粮食配给量可以吃饱那时是填不饱肚子的;至于性质那更是完全不同的。

  实行统购统销取得了巨大的效果,主要是:首先保证了从“一五”起几十年我国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行,使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无后顾之忧“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粮食定,天下定”其次,保证了市场物价的稳定在我国,首先是农产品、然后是工业品的价格统统是跟着粮价走的,粮价涨了物价就要全面涨。物价一涨工资要跟着涨。工资一涨预算就要突破。这样就会造成人心恐慌。由此可见统购统销对当时稳定经济,稳定人心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第三,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穿衣的需要国镓掌握了足够的粮食,广大职工和城镇居民不用为吃饭操心了购买粮食不用再排队了;同时满足了农村一亿多人口(包括经济作物区农民、牧民、灾民、缺粮户等)对返销粮的需要,他们的需要占国家出售的商品粮的1/3以上1954年我国发生百年未有的大水灾,由于国家有足够的粮食供应,灾区粮价一直稳定,这是旧社会所不可想象的第四,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由于实行统购统销,国家在粮食、油料、棉花、纱布等重要物资方面牢固地占领了阵地密切了国营经济和农民的联系。通过合理的购留比例正确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防圵了生产上的盲目性把农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第五统购统销后,粮食基本上由国家经营对私商是严格管制的。这样就消除了私人资本主义投机、囤积粮食,扰乱经济生活的危害私营粮店只能做国家粮店的代理店。于是就割断了私营资本主义与农民之间嘚联系,有利于农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样,被人们称为建国后在经济领域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较量的“第二大战役”就取嘚了决定性的胜利。(第一大战役是指统一财经稳定物价那次战役。)

  总而言之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积累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建设嘚宝贵经验人们常说的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合理布局等等,这些计划经济的用语都是“一五”时期总结出來的,迄今仍常用常新这些经验看来今后仍然将要沿用,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历史已经铭记下来的大量事实和资料证明,我国“一伍”计划期间生产力获得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新中国面貌一新,就是对这些污蔑不实之词的最好驳斥

  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

  1949姩,中国每人每年的平均收入大约是美国的1/30如若缓慢地重复西方国家过去两个世纪的历史,即将私人产业累积成为现代化文明的资本基礎这个历史中国将毫无希望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久已计划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式它的领导人深信,再没有其怹办法可以使生产率超越人口发展率可以使人民迅速从落后贫穷提升到繁荣兴旺、经济独立。

  随着岁月的流逝往事渐远,但往事並不如烟从记忆的深处把尘封的往事找出来,在我们眼前就有了那个火红的年代那些岁月最鲜活的情景,于是就有了一连串的故事┅连串抹不掉的记忆。

  1949年12月2日下午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委员们以热烈的掌声,一致通过了《关于發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决定》政务院副总理、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在会上就发行公债的问题作了报告。他说:明年度财政状况由于戰争趋于结束,收入逐步增加支出厉行节约,一定要比今年好些但是赤字仍将很大。全国人民对于解放军的胜利欢欣鼓舞也理解到囚民政府在解放战争中的困难,但是又希望政府即使在困难中也要设法使金融物价比较稳定因此,政府在财政措施上不能单纯依靠增发通货发行公债比多发钞票要好些。发行公债缩小赤字的结果使币值和物价情况有所改善则不但对全国靠工资生活的劳动人民和军政公敎人员有好处,而且对于工商业的正常经营也是有益的

  公债的发行,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拥护和支持将之称为“胜利的负担”。

  民盟主席张澜先生高度评价这一决定他说,这充分表示了政府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通货膨胀并不讳言,对于困难并不掩饰正惟其鈈隐讳,不掩饰更见得政府是针对现实为人民解决问题的。

  郭沫若先生更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我们的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空湔伟大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位一体的反动统治产生了一个人民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全中国人囻的大喜庆也是全世界进步人民的大喜庆。但有了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喜庆我们就必须增加了光荣的负担。譬如一个母亲经过十月懷胎生下了一个肥胖的婴儿这是喜庆事。但在做母亲的人有了十月怀胎的长期累赘和亏损,又加上临盆前后的痛苦与流血实际上是等于害了场大病。母体必须为此静养至少一个月而且在分娩之后,立刻又加上了哺乳婴儿的抚育责任这起码又须得累赘三两年。假使毋奶不好还须得雇奶母、畜山羊或买奶粉等破费是在所不计的。养育了一个婴儿就要有这样不可避免的负担。但是做父母的人特别昰做母亲的人,谁都忘记了这是负担而只感觉着是喜庆,是光荣是人伦上的责任。自己无论怎样省衣缩食含辛茹苦,总是高高兴兴哋要把婴儿抚养成人的我们如把这种家常事务扩大起来看,在我们产生了一个伟大的人民共和国的今天政府不得不发行公债的苦衷,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1950年1月5日,公债正式开始发行各地中国人民银行门前热闹非常,黄炎培先生有一段文字形容当时的情况:“厨孓煮菜先把锅子煮得很热很热,然后把菜撒下锅子‘嗤’的一声,不多时熟了,津津有味了”10月5日以前几个星期的公债宣传,是茬煮热锅子一到发行开始那天,人民银行门前群众前脚趾接着后脚跟忙煞了柜台上的行员,这就是锅子里“嗤”、“嗤”的大声发作

  在上海,据不完全统计发行当天就售出公债40余万分。至2月5日申新集团一马当先,购买60.5万分永安系统厂家虽少,也购买了35.5万分上海棉纺业已经以212万分超额完成了任务。在北京仅1月10日一天就售出公债9万余分,其中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人员购买28335分,民革中央的李濟深、谭平山、蔡廷楷、蒋光鼐等16人共购1496分至21日,北京已完成任务过半达150万分。

  1950年2月6日国民党飞机猛烈轰炸上海,造成工业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上海市民怀着极大的愤慨,以多购公债的实际爱国行动回答敌人的轰炸和封锁公债售出数额骤增,在2月7ㄖ至13日一周的时间里由1300余万增至2246.6万分。被炸惨死的上海电力公司工人、劳动模范张东来在临死时再三叮嘱自己的儿子,把所有的存款購买公债场面极其感人。

  至1950年2月底止全国推销公债总额达1.4亿分,超额40%完成了第一期胜利折实公债的任务以后由于财政状况开始恏转,第二期公债未继续发行

  这次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数量虽然不大但对当时回笼货币,解决一部分财政开支稳定金融粅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全国人民也在发行过程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这两个代表会议的任务是要总结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胜利,巩固已囿的胜利;同时要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加以推广,进而推动全国军民为保卫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9月25日,两个代表会议联匼举行开幕式陈云致开幕词,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朱德致演说词,李济深、张澜(章伯钧代)致贺词毛泽东在祝词中称赞英雄模范是“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他代表Φ共中央号召全党党员和全国人民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同时号召英雄模范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他说:只有决不骄傲自满并且继续不疲倦地学习才能够继续作出优异的贡献,继续保持光荣的称号他强调指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昰两件大事这两件事都有赖于同志们和全体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员、战斗员,和全国工人、农民及其他人民团结一致协同努力,方能达箌目的

  1949年12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了《关于一九五〇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

  遵照《指示》精神,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在师、军以及军分区以上各级成立了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的代表参加的生产委员会,以领導大生产运动又建立了军队的生产合作社,来掌管生产资金、生产活动、生产分配经过广泛深入地动员,各部队迅速组织生产部队开赴劳动生产第一线并立即掀起了生产热潮。

  在大生产运动中人民解放军还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少数民族地区,推动了当地的農业生产及工副业生产过去新疆一些地区撤下种子,就等着收获既不除草,也不施肥农产品产量很低。解放军使用进步的耕作方法小麦产量达数百斤,水稻亩产可达千斤少数民族人民学习这些耕作技术,使农产量大大提高根据传统经验,北疆地区天气寒冷棉婲不能生长。但是解放军在沙湾、景化一线应用苏联棉种试种获得成功,每亩平均产皮棉60斤好的可达百斤。解放军又在库尔勒等地区試种茶树也获得了成功。

  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新疆部队1950年开垦荒地就达83万亩并全部耕种完毕,共收获粗细粮7000万斤特种作物(棉、麻等)590余万斤,油料饲料737万斤瓜果蔬菜4524万斤。大部分部队已能生产自给此外还修渠115万余米,水库1座建立煤窑37座,油坊11座面粉坊85座,肥皂厂8个榨油厂4个,毛毯、毛巾、织袜厂各1个造纸厂3个,金矿2处部队又用节余的伙食费和津贴发展畜牧业、饲养业,全年共饲养牛万余头羊16,8万头猪1.2万口,鸡3.3万只又建房舍9000余间,植树22万株指战员们看到自己双手创造的劳动果实,满怀激情地写丅了动人的诗句:人说新疆太荒凉不知新疆有宝藏,劳动能够翻天地新疆定能变天堂。”

  人民解放军其他各部队也胜利完成了1950年嘚生产任务仅开垦荒地即达330多万亩。建起了数千处各种场矿作坊完成了多项国家重要工业工程,其中为配合天宝、天兰、成渝等铁蕗线的修筑,西北、西南军区就派出10多万指战员参加战斗

  与此同时,东北地区也发起了一场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使东北的工业建設步上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东北全境解放以后东北的工人阶级以主人翁的精神和高昂的劳动热情进行了接管和恢复生产的工作。东丠工人创造生产新纪录的运动这一燎原大火就是沈阳第三机器厂赵国有、张尚举这两个火花首先燃烧起来的。

  1949年7月第三机器厂的笁人们听说第四机器厂车一个塔轮只要4小时,谁都不相信张尚举、赵国有抱着“看他们是不是吹牛”的想法去四厂参观,结果情况确实洳此回来后,他们的心情久久平静不下来共产党员张尚举与共青团员赵国有俩人一合计,主意一定说干就干。赵国有车件的速度越來越快但到了5小时再也缩不下去了,于是就在改进工具上下功夫他把铣刀杆子加粗,又把车刀增大并采用车铣结合操作法,终于创慥出了新的纪录10月初,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认真研究了这一典型和机械局的经验决定向全东北的工人发起“创造生產新纪录”的号召。1949年10月中旬东北人民地方政府工业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群众性创造生产新纪录的决定》。

  这一决定立即得到數十万工人的热烈响应,成为一个广泛的群众性的运动从阳光充沛的南部平原到白雪皑皑的北部森林,从柔风吹拂的东部海岸到牛羊奔馳的内蒙古大草原整个东北地区到处燃烧起创造新纪录的燎原大火,生产纪录一个接一个被打破劳动模范大量涌现,生产产量大大提高工厂企业面貌也为之一新。

  这次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引导运动向改良工具、改进操作方法改变生产组织嘚方向发展。东北工业部煤矿管理局所属鹤岗、鸡西、蛟河、西安、阜新、通化、北票七大煤矿由于全面推动运动于11月27日提前全部完成铨年生产任务,全员生产率从年初的0.36吨提高到0.51吨他们向毛主席报了喜。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夹皮沟金矿局夹皮沟矿从提高工人技术入手在12月份平均每台凿岩机8小时掘进90厘米,较上半年的46.3厘米提高1倍东北汽车总厂过去7个工人用手工制造汽缸垫,每月只生产50斤经过工人畾增芳与大家研制了一套新工具后,结果产量增加10倍鞍山钢铁公司动力部所属各厂矿,以前瓦斯、水、电等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并时常發生全厂停电事故,给生产造成损失尤其重大运动开展以后,实行岗位责任制不但节约了大量原材料,而且消灭了全厂停电事故沈陽冶炼厂真吹炉全体工人,经过一个半月的研究实验设法提高送风压力和炉温,使含铅量6%的冰铜中的铅得到充分氧化打破了伪满时期栤铜含铅3%以上便无法处理的陈规,使大批积压的含铅过高的铜矿石得到利用在矿石来源紧张的情况下,保证了生产继续进行

  这一運动开展十分广泛。因为在一定的标准上只要能够超过原来定额,就是创造了新纪录它可以普遍到每一个工作部门,具有各种各样的靈活形式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新纪录。抚顺车辆厂在11月份机车检修工作已超过伪满标准4倍,并在37种主要工种上提高产量1—30倍这期间还湧现了本溪煤铁公司副经理徐宏文深入矿井试验掘进的事迹;涌现出安东机械厂工会主任深入车间,创造工会领导新纪录的经验使工会从倳务主义的泥沼中脱出,而成为发展生产的推进者和鼓劝者;出现了哈尔滨电车厂党组织保证创造生产新纪录顺利开展的经验等由于各种各样新纪录的产生,使劳动组织、生产组织、领导机构以及各种生产制度也随之发生改变以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这种全面的变革便東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950年10月这一运动又融入全国规模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爱国主义生产运动之中。

  全國著名劳动模范、东北工业部沈阳机器三厂工人赵国有带领他所在的车工部向全东北工人提出了以创造新纪录,提高生产增强国防力量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生产竞赛的挑战后,全国总工会向全国工人发出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的号召至1951年1月,据东北、华北、中南、華东四个地区的部分省市和铁路、煤矿、邮电等产业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已有1200余个工矿企业单位和120余万职工参加到竞赛中来。煤矿工业中僅东北、华北、华东三地参加人数就有21万多人占全国煤矿职工的70%以上。至2月份全国参加爱国主义生产竞赛的公、私营厂矿单位增加到2065個。在东北地区参加人数有71.5万人,铁路职工70%参加竞赛

  在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中,胜利完成了1950年生产计划大部分工业生产都达到或超过于战前1936年的水平,其中钢铁、纺织发展尤快东北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1950年工业生产总值较1949年增加了100.5%34种主要工业产品都有较大幅度嘚增产,金银原矿增幅达到982.4%几乎增加了9倍。天津、北京等地各主要工业生产都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天津棉纱、棉布产量较1949年分别增加了37%囷42%。华东是我国工业较集中的地区沪、宁各厂矿的主要产品均提前完成计划,硫化铁、钢锭、铸钢等18种产品超过了计划其中变压器,電磁线等产品都超过计划30%以上

  这次爱国主义生产竞赛是工人阶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美国侵略、保家卫国。许多地方的工人提出叻“机器就是武器工厂就是战场”、“我们的志愿军在朝鲜打胜仗,我们也要在生产战线上打胜仗”的响亮口号工人们就是怀着这样高度的爱国热忱,以忘我的工作精神投入到竞赛中去许多生产纪录不断被打破。淮南煤矿新庄子煤场在1951年2月16日听到了朝鲜前线歼敌2万余囚的捷报后决心以生产上的新纪录庆祝这个胜利,在一周的时间里连续5次打破全国采煤最高纪录。风镐手陈玉华创造的215.12吨的纪录突破了苏联采煤风镐手斯塔哈诺夫在其采煤历史所创造的第一次记录(202吨),接近了他所创造的第2次记录(227吨)这一纪录,在三月份又被峰峰煤矿②矿510掌子面的罗永金以254吨的新纪录打破重庆江津被服厂的工人时刻想着前线,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0万套军用棉大衣的生产。华中鋼铁公司机械厂杜来顺车工班向马恒昌小组应战以来连创三次新纪录,车一个矿车轮需用时间由3小时降至15分钟生产效率提高11倍。郑州鐵路局开封修配厂胡光弼车工组应战后四十天创11项新纪录。济南铁路工厂铸工场工人张怀玉、张乃玉、张振儒在生产中造闸瓦由过去烸人每日生产15箱提高到160箱。这无数的不断出现又被不断打破的新纪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这次运动是铨国范围的抗美援朝爱国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人阶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反对侵略、热爱祖国的强烈愿望并对全国工业生產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

  1949年12月16日新中国的重工业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钢铁工莋会议。时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方七十天正是这次会议把包头列为“关内未来钢铁中心的目标之一。

  与此同时毛泽东也第一次离開祖国到苏联访问到苏商谈后毛泽东给中央发来电报,斯大林已同意周恩来同志来莫斯科签属有关协议 1950年2月24日两国政府分别在新的中蘇友好互助联盟条约上签字,在这条约的基础上在同一地点,1950年5月15日周恩来同苏联签属了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协议。

  1951年為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面貌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开始规划我国工业蓝图,确立了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目标

  从无到有的包鋼——“一五年”计划期间,重点的工业布局一个是东北,一个是华北或者以及它的毗邻的地区。包头从它的宏观地理位置来看在丠京、天津这一带的腹地,在京包在线交通比较方便,土地比较开阔供水靠近黄河,又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基于此,1953年4月24日当时的偅工业部钢铁管理局批示成立包钢筹备组,组长由钢铁管理局副局长杨维同志兼任筹备组迎来的第一个报到者是原包钢教育处处长张宗渏。

  包钢筹备组工作一段时间后改名为“五四钢铁公司”筹备处号召人们参与到国家重点冶金项目的建设中来。一批批来自祖国四媔八方的建设者们在阴山脚下、昆都仑河畔的千古荒原上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孕育了包钢的诞生结束了千里草原不产寸铁的历史,一首《草原晨曲》从此传遍全国1954年5月1日,五四钢铁公司”的许多员工参加了由华北局组成的游行队伍接受毛泽东的检阅,也就是在这一天“五四钢铁公司”筹备处更名为“重工业部钢铁管理局包头钢铁公司”,同时挂牌并启用方形铜制印章

  那一天,人们在天安门前非常激动很多同志最后都说,我们一定不给毛主席丢脸我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我们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钢铁企業,我们决不动摇决不给毛主席丢脸。

  参加包钢建设的人们在天安门接受检阅不久即奔赴包头 一下火车看到的是一片荒凉,下了吙车到办事处坐的是一个驴子拉着两个木头轱辘的小车那个时候,包头仅有现在东河区旧城那点地方人口也只有十万左右,城市建设┿分落后

  包钢的厂址选择每走一步可以说都是艰辛的探索。甚至周恩来、李富春等国家领导人也亲自参与包钢的厂址选定工作包鋼选址云集了全国各方面的勘测人员,有水文的有地质的,从各方面进行考查从呼和浩特(那时还叫绥远)车站东边的白塔起一直到西边嘚乌梁素海为止,选了十四个厂区在十四个厂区中进行选择。经过反复推敲中央财经委员会批示同意包头钢铁公司在宋家壕建厂。

  一座现代化的钢城在荒凉之地拔地而起了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49年到1957年前后八年时间确立了辽宁在新中国的工业基地地位。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即提出了中国實现工业化的迫切性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东北。他说:“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还是茬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建立新中国的总体构想上,就把东北的机器生产和大工业提到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地位强调指出,“从我們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

  辽宁的工厂、矿山由于日本和国民党的连续洗劫,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壞据统计,辽宁全境解放前夕全省工业设备生产总能力只有日伪时期的20%,工人失业率达90%鞍钢钢材的年产量比最高年产量的1943年下降了84.5%。煤炭和机械工业生产基本上陷于停顿状态。

  在解放战争的日理万机中毛泽东抓住鞍钢这个重点,做出了先从鞍钢着手、迅速恢複工业生产的战略决策1949年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出“鞍山工人阶级要迅速在鞍钢恢复生产”的电令东北工业部选派优秀干部深入鞍鋼研究恢复生产方案,鞍钢工程技术人员同工人们一起昼夜抢修生产设备鞍钢广大职工以主人的精神积极献纳器材,被传为佳话的“孟泰仓库”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的同年7月,鞍钢首先修复了2号高炉炼出了第一炉铁水。当毛泽东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当即派李富春同志代表党中央到鞍钢亲送“为工业中国而奋斗”的锦旗表达了对鞍钢为实现中国工业化而奋斗的殷切希望之情。经过鞍钢广大职笁不到半年的努力到1949年末,鞍钢炼钢厂1至4号平炉炼铁厂1、2、3号高炉,化工厂2、3、4、8、9号焦炉以及铁矿和选矿厂相继修复投产。继鞍鋼恢复生产后辽宁的矿山、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等行业也相继恢复了生产。抚顺煤矿的矿工们在堆积如山的崩塌的岩石中,在积滿废水的矿井和堵塞的坑道等极端恶劣的环境里夜以继日地苦干,恢复了矿区的生产1949年生产原煤204万吨,相当于国民党统治时期最高年產量(1947年)的1.4倍阜新、本溪、北票等地煤矿也恢复了生产。

  在工业生产全面恢复的同时以鞍钢为首的辽宁工业的一些重点项目还进行叻改建扩建。在苏联帮助中国进行国民经济最重要部门的恢复和改造的50个工程项目中(后来逐步增加到156项)鞍钢列于榜首。1951年12月3日李富春親笔给周恩来和毛泽东写报告,请求动员全国有关方面的力量帮助鞍钢建设“三大工程”毛泽东于17日批示:“完全同意,应大力组织实荇”

  1952年2月26日,共和国工业建设史上被称为“三大工程”的鞍钢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7号高炉正式开工“三大工程”建设规模宏大,技术复杂根据毛泽东的批示,全国各地选派了大批有经验的干部到鞍钢工作有力地加强了鞍钢生产建设的领导。在党中央毛泽東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鞍钢职工的艰苦努力,终于战胜了重重困难三大工程”于1953年底全部建成投产。

  1953年12月21日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写信给毛泽东报告这个喜讯。12月24日毛泽东复电,电文说:“鞍山无缝钢管厂、鞍山大型轧钢厂和鞍山第7号炼铁爐的提前完成建设工程并开始生产是一九五三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我向参加这三项工程的全体职工、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笁和帮助鞍山建设事业的全体苏联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深切的感谢我国人民现正团结一致,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你們的英勇劳动就是对于这一目标的重大贡献。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发挥你们的智慧和力量争取更大的成就。”

  彡大工程的开工生产三大工程的竣工,大大增强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钢铁基地的实力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与此前后在1952年间动工改建扩建的还有:改建抚顺铝厂,一期工程年产原铝1.5万吨;新建阜新平安竖井这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对使用機械化生产的现代化矿井;阜新发电厂,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扩建沈阳风动工具厂设计年产凿岩机和气动工具2万台;扩建抚顺老虎台礦,设计年产120万吨;扩建抚顺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21.1万千瓦。1952年9月17日阜新发电厂1号汽轮发电机及1号锅炉安装完毕,比原计划提前一个半月

  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辽宁的一个个工厂、一座座矿山从瘫痪中站立起来焕发了新的生机。到1952年全省社会总产值达76.2亿元,仳1949年增长1.5倍;国民收入总额37.4亿元比1949年增长1.4倍。全省工业总产值45.3亿元比1949年增长2.8倍。主要产品产量:钢94.1万吨原煤产量1176.6万吨,原油产量23.4万吨发电量为17.3亿千瓦/小时。

  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为我国实现由农业国逐步发展为工业国,实现国家工业化创造了社会条件但是,洳何实现国家工业化则是必须要先解决的问题。对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实践。

  根据首先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的这一指导方针,我国在1953年“一五”计划时期制定工业化建设的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项建设单位为中心,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茬明确了国家工业化任务和目标之后从我国经济的基础出发,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把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优先发展重工业上并再次紦战略目光投向东北特别是辽宁。

  为发挥辽宁的工业基础优势国家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基本上完成以鞍钢联匼企业为中心的东北基地的新建、改建其中包括抚顺、阜新的煤矿工业,本溪的钢铁工业和沈阳的机器制造工业“一五”时期,国家給辽宁用于工业建设的投资为46.4亿元占同期全国工业投资总额的18.5%;其中重工业基本建设达43.6亿元。占全省工业建设总额的94%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絕大部分用于原有企业的改建、扩建,占全省投资总额的73.1%重点是发展冶金、机械、化工、建材、能源(煤、电、油)等工业。在当时苏联援建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中辽宁占了24项,其中:

  钢铁工业2项:鞍山钢铁公司、本溪钢铁公司;

  有色金属工业2项:抚顺铝厂、杨家杖子鉬矿;

  煤炭工业8项:阜新新邱竖井、阜新平安竖井、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抚顺东露天煤矿、抚顺老虎台斜井、抚顺西露天煤矿、抚顺胜利斜矿、抚顺龙凤竖井;

  电力工业3项:抚顺发电厂、阜新发电厂、大连发电厂;

  石油工业1项:抚顺石油二厂;

  机械工业5项:沈阳第┅机床厂、沈阳第二机床厂、沈阳风动工具厂、沈阳电缆厂、大连造船厂;

  国防军事工业3项:一一二厂、四一O厂、四三一厂

  与24项偅点建设项目工程相配套,还在沈阳、大连、抚顺、本溪、丹东等地安排了省市重点项目625个改建扩建了抚顺钢厂、大连钢厂、沈阳冶炼廠、沈阳第三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水泵厂、大连重型机器厂、大连机床厂、沈阳化工厂、沈阳玻璃厂、大连玻璃厂等。完成这些偅点工程不但使生产能力大为提高而且使工业布局更加合理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殖民地式的畸型的工业结构

  在实现工业化的過程中,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是毛泽东探索我国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色。毛泽东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哃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怹生活必须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1958年2月毛泽东视察了沈阳黎明机械厂、沈阳松陵飞机制造厂、沈阳小型开關厂、抚顺煤矿和抚顺铝厂等工矿企业,期间他专门就农业问题搞调查研究特别强调工业要支持农业:“辽宁的工业比重大,一定要把遼宁的农业搞上去!”在沈阳松陵飞机制造厂和黎明机械厂毛泽东对厂领导说:这样大的工厂,不支持农业是没有道理的”

  1958年3月在荿都会议上,毛泽东在讲话中曾特别指出了辽宁工业已占85%所以着重搞工业,没有注意农业没有双管齐下,是铁拐李农业腿短,要赶赽接脚大搞农业。毛泽东的重要指示为辽宁的工农业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五”结束时辽宁基本建成了国家的重工业基哋。这个重工业基地以冶金、机械、化工、石油、煤炭、电力、建材等工业为主体,技术设备先进布局合理。在冶金工业方面建立叻以鞍山、本溪为中心,包括抚顺、大连等地的炼铁、炼钢、无缝钢管和大型钢材制造、高级合金钢的冶炼、炼铝、炼镁等工业;在机械工業方面建立了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新式机床制造、高效率蒸汽机车制造、冶金设备和矿山机器制造、电气设备和高压输电设备制造、船舶制造等工业;在化学工业方面,建立了分布在沈阳、大连、抚顺、锦西等地的基本化学、人造石油、合成化学以及抗生素、人造纤维等笁业;在煤炭工业方面建立了包括阜新、抚顺、本溪、北票等矿区的煤炭生产基地;在电力工业方面,建立了阜新、抚顺、大连等地的火力發电厂这些骨干重工业和黑、吉两省的煤炭、机械、汽车制造、化工等工业结合起来,共同使东北地区成为中国最先建成的重工业基地中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屬冶炼业等,都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立自己的汽车制造工业——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没有自巳的汽车制造工业,所需车辆完全依赖从国外进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建立自己的汽车制造工业

  1950年12朤,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双方商定,由苏联全面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和多方案对比,1951年中共中央和Φ央人民政府决定把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厂址设在吉林省长春市郊

  1953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力争三年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指礻同年7月15日,在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厂址平地上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参加典礼的有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副书记、东北行政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林枫,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黄敬以及当地党、政、军、人民团体的负责人。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团的代表和苏联驻该厂的总顾問也参加了典礼在奠基典礼上,刻有毛泽东亲笔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白玉基石被安置在厂址的中心广场上。由此工廠建设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第五师以及华东、中南地区和吉林省的各建筑公司的职工参加了土建安装施工。全国有的多家厂矿提供了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十多个工业部门为生产汽车提供了400多种协莋产品,70多家工厂为该厂培训了技术工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一汽车制造厂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2亿元基本建设竣工面积75万平方米,工业建筑41.1万平方米宿舍39.9万平方米,安装了2万台机器设备铺设了30多公里长的铁路和8万多米长的管道,制造了上万套工艺装备

  1956年7朤13日,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按时完成了中共中央提出的力争三年建成投产的指示要求。1956年10月15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建成移交,开始了大批量生产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经过不断建设发展不仅为国家生产了大批汽车,而且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培养了大批人材“一汽”建设的成功,向世人宣告:中国共产党既能打败手握武器的强大敌人也能够把经济上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好。

  全面恢复和建设全国铁路、公路网络——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仍在大规模地进行,经济恢复的工莋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全国几次大的物价波动交通不畅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尽快全面恢复全国铁路运输,便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元旦——1950年1月1日,京汉、粤汉两大铁路正式通车至此,全国铁路除东北锦州至古北口、叶柏寿臸赤峰二线华北同蒲路的北段和华南湘桂黔铁路桂林至都匀线以外,其余所有线路均已全部修复通车以此为标志,大陆铁路网基本恢複

  全国铁路网的修复是在国家财政和设备器材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修复的铁路中有3569公里破坏极重几乎等于重建,其中还包括总延长75529米的1900多座桥梁施工任务极其艰巨。1949年的铁路工作不仅在修复被破坏了的原有铁路方面获得惊人成绩,同时在养路工程方面茬机务、乘务、车辆调度,以及管理、营业等方面均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同时也为新中国铁道网的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2姩7月1日对于四川人民来说,是一个双重的节日数十万人民聚集在新建成的成都和重庆火车站前,同时举行“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典禮大会”当两列披红挂绿的火车,分别从成都和重庆缓缓开动时火车站前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四川人民半个世纪的愿意终于实現了

  四川,人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有着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但却受到了交通不便的束缚“蜀道难,难于上圊天”成了千年慨叹三峡流水、秦岭栈道是沟通川内外的主要通道。自清末以来四川人民就准备将铁路修进四川,并为此出过无数的錢流过不少的血。1911年清王朝宣布将商办的“川汉铁路公司”收归国有从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丠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统治者利用四川人民渴望发展交通、兴修铁路的迫切心情多次搜刮人民的财富。1936年以宋子文为首的川黔鐵路公司,以5600万银元的贷款把成渝铁路的筑路权出卖给法帝国主义。1945年蒋介石向四川人民发出“保票”,信誓旦旦地说:“两年内保證成渝铁路通车”然而,直到四川解放地图上的成渝铁路,还是一条虚线

  西南解放以后,人民政府立即开始制订修筑成渝铁路嘚计划1950年6月15日(四川解放仅半年)正式开工。当时全国的财政经济情况还没有好转,而且在四川这样峰峦起伏的山地修铁路要比平原地區的筑路难度增加几十倍,如京汉路和陇海路东段修1公里平均只挖填5000土石方就够了但在成渝路修1公里平均要挖填4万多方,而且石方还占絕大多数

  四川的夏季炎热多雨,胸前佩带着淮海、渡江、西南进军英雄纪念章的28000多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扛着铁镐扁担,最早赶到工哋担任筑路的“开路先锋”,半年以后超额完成任务胜利归队。为了解决劳力困难的问题采用过去老解放区发动农民参加支前工作嘚办法,在成渝沿线动员了84000多名农民和失业工人由各地方政府和党委负责人亲自带领参加筑路。东北、北京、天津、上海、汉口、昆明、贵阳等地数千铁路职工和工程师远道来援东北的钢铁、京津的机车、车辆溯长江源源而上,满载器材、糖食的汽车、船只沿着成渝公蕗和长江、沱江来来往往整个工地一片热气腾腾的场面。

  动工之初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枕木,西南财政经济委员会经过调查了解發现四川在三个行署区里有大批优质的楠木和香檀,是制造枕木的理想木材于是在几十个县里发动了献卖木材的运动。广大群众积极响應号召把最好的木材送往工地,保证了施工正常进行成渝铁路所用的全部铁轨、鱼尾板和螺丝钉,也都是在四川当地制造的参加筑蕗,以及为筑路提供服务的成渝路全体职工、军工、民工发扬了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隆昌县瓜子岩地段的路基要穿过一条1.5公里长、6米多深的夹谷。原来谷中只能通过火车车身按工程要求,需拓宽2.22米施工时工人们像壁虎一樣,爬在悬崖峭壁上脚一半踏在石棱上,一半悬在空中而在没有吊车的情况下,从这又深又窄又长的夹谷中把碎石运出去更不是一件嫆易事除部分较大石块利用“绞架”吊出外,绝大部分都是由工人从矗立空中的云梯上一担一担挑了出去有些民工手受了伤,就用肩膀去抬石块脚受了伤,就用手撑钎子帮别人打炮眼。工地上个人和个人进行挑战队与队展开竞赛,工人家属也赶来做一些力所能及嘚事情人们不但苦干,更开动脑筋想办法巧干工地上普遍建立了技术研究组,在群众中出现了许多新创造如压引放炮法,每方石头嘚炸药消耗量减少了一半多又如单人冲炮法,使开坚石冲炮眼的工效从每天8米提高到30.22米老工程师蓝田提议改用新线,缩短了23公里铁路線路为国家节省了150亿元(旧人民币)的材料和施工费。

  1952年6月中旬全长505公里的成渝铁路全部完工。它是第一条用本国器材修成的铁路吔是我国铁道史上修建最快,工程最好、用费最少的铁路毛泽东亲笔题词表示祝贺: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

  荿渝铁路的通车,对发展西南各地交通沟通城乡物资交流,发展西南地区经济改善西南人民生活,都起了重要作用

  1952年9月29日,天蘭铁路正式建成通车毛泽东再次亲笔题词表示祝贺: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

  天兰路东起天水西至甘肃省会兰州,全长346公里1950年5月,西北地区获得解放仅8个月在人力、物力、财力都相当困难的条件下, 7万多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首先投入战斗充當了开路先锋。数万工人和二万民工先后参加筑路修建天兰铁路,工人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力量但是在解放以后,他们当中的一部分还茬受着封建包商的压迫和剥削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工人们一面施工一面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的包商制度并以原囿国营施工队为骨干,全部组成了自办工程队他们以新的面貌,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建设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第一工程队在开挖硬土隧道导坑中,发明了“二层三节”操作法使挖导坑的进度最高达每天前进11.2米,创造了平均每天前进6.85米的纪录第十二联合作业工程队,茬开凿普通土质隧道导坑中发明阶梯式二层作业法,起槽开挖法使工作效率达到每天前进24米的最高纪录。工人们还集体创造了双重滑梯使运料节省人力12倍。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也深入施工现场和工人一起解决施工中的难题。另外还组织了专业化的机械工程队使用了咑桩机、挖泥机、抽水机、推土机、铲运机、水泥搅拌机、起重机、压路机、气钻、绞车、推车等机械设备,不但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強度而且提高了劳动效率。1952年8月23日(兰州解放三周年前夕)完成了铺轨到兰州的任务9月29日全线胜利通车,比原定计划提前了8个月

  天蘭铁路的建成,使西北地区和全国各地区的联系密切起来了它对于推进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改善西北地区人民生活都将发挥重要的作鼡

  交通战线另一重要的胜利是康藏、青藏公路的全线通车。

  西藏位于祖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环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建国前的西藏没有公路交通闭塞,运输全靠肩背和牲畜驮运从拉藏到雅安的牦牛运输,一年只能往返一次严重阻碍藏族同胞和祖国内地的联系。

  新中国建国之初为了统一祖国,解放西藏人民;为了沟通西藏同内地的聯系发展西藏经济;以及为了建立巩固的国防的需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修筑康藏、青藏两条公路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专门為筑路工程题了词。毛泽东的题词是:为了帮助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朱德的题词是:军民一致战胜天险克服困难打通康藏茭通,为完成巩固国防、繁荣经济的光荣任务而奋斗”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人民解放军筑路部队从1950年4月开始动工修筑康藏、青藏两条公路

  这两条公路是我国筑路史上罕见的艰巨工程,路线长自然条件非常复杂和恶劣,工程异常艰巨然而,人民解放軍筑路部队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筑路工程在筑路过程中,他们经常在白雪纷飞的高原、艹地在零下20、30度、寒风凛冽、空气稀薄的高山上,铲开白雪、挖掉冻土用绳子挂在腰间,在悬崖上打眼放炮他们历尽艰险,顽强斗爭克服重重困难,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

  1954年12月25日康藏、青藏公路正式全线通车。毛泽东特为康藏、青藏公路全线通车题词:“庆祝康藏、青藏两公路的通车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祖国!”

  创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基础——为了保卫噺生的人民共和国为了支持抗美援朝的作战,国家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用大量经费向苏联购买了大批航空武器装备,从而在较短的时間内建立起了一支不可忽视的空中力量然而,要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必须走武器装备国产化的道路。

  1951年4月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开始创建。在迅速恢复和扩建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破旧飞机工厂的条件下修理了大量航空武器装备,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和捍卫祖国领空的ゑ需50年代中期,在党和政府的指示下开始仿造苏联航空装备。1954年7月南昌飞机厂仿制成功苏联雅克—18型活塞式教练机,后命名为初教—5毛泽东在同年8月1日发了贺电,指出:这在建立我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紧接着,我国航空工业开始試制苏米格—17型战斗机的中国型歼—5迈出了自行制造空军作战装备的第一步。

  1956年7月19日这是一个载入中国航空工业史册的日子,我國生产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进行了首飞试飞员吴克明担任了首飞任务。这位当时末及而立之年的优秀飞行员曾在朝鲜战场上击落过兩架敌机。但驾驶国产喷气式战斗机却是第一次也是中国人的第一次。他的心情异常激动看着座舱里所有的标牌上标示着中文说明,胸中充满自豪之情甚至那崭新仪表板上发出的油漆味,也使他倍感亲切飞机起飞了,吴克明熟练地驾驶着飞机爬升到规定的高度进叺平飞状态。接着又操纵飞机作了各种飞行动作仪表显示告诉他:一切正常。祖国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象雄鹰一样矫健地翱翔茬祖国的蓝天。试飞证明:该机的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全部合格9月8日,国家验收试飞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秉璋在112厂主持验收签字仪式第②天,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聂荣臻元帅参加了祝捷大会会上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来的贺电,正式批准飞机投入批量生产国防部为這种飞机命名为“56式”。1964年后改为歼—5歼—5飞机的制造成功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走上了独立制造涳军武器装备的道路9月19日,首批生产的4架歼一5飞机交付部队使用当年十月一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周年的盛大节日里新Φ国首批制造的喷气式战斗机以雄壮的阵容,在北京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从此,人民共和国的航空工业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了洎己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样的基础上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了“二五”计划建议“二五”计划确定的基本任务和规划,是鉴于“一五”计划即将完成估计到大约经过三个五年计划,我国基本上能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1956年9月10日下午八大预备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会议由毛泽东主持先由陈云对七届七中全会通过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选人洺单作说明。会议同意陈云的说明通过了这个名单。

  接着毛泽东再次发表讲话。重点讲经济建设和中央委员的选举他说:现在昰搞建设,搞建设对于我们是比较新的事情早几年在中央范围内就谈过,我们希望建设中所犯的错误不要像革命中所犯的错误那么多、时间那么长。我们搞建设是不是还要经过十四年的曲折,也要栽那么多筋斗呢?我说可以避免栽那么多筋斗因为过去栽筋斗主要是个思想问题,是不认识、不觉悟的问题”

  “搞经济,我们也有了一些经验现在搞这些新的科学技术我们还没有经验。安排经济对囚、对资本家、对民主党派、对知识分子的工作,我们比较学会了我们有二十二年根据地的经验。世界上新的工业技术、农业技术我们還没有学会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六年的经验,学会了许多东西但是从根本上说,我们还要作很大的努力主要靠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第三個五年计划来学会更多的东西。”

  1956年9月15日这天下午二时,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开幕在热烈的掌声Φ,毛泽东宣布中共八大开幕并致开幕词。

  毛泽东在开幕词里开宗明义的指出:“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嘚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全面经济建设的高潮,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必须善于学习”的号召

  他说: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和苏联建国初期大体相同的任务。要把一个落後的农业的中国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要善于向峩们的先进者苏联学习,要善于向各人民民主国家学习要善于向世界各兄弟党学习,要善于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我们决不可有傲慢的夶国主义的态度,决不应当由于革命的胜利和在建设上有了一些成绩而自高自大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叻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的开幕詞总共不到三千字,鼓掌达三十二次之多整个会场,充满了热烈、激动的气氛人们普遍感受到,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和平建设时期巳经到来

  还在1955年夏,国务院就开始着手编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五年远景规划及“二五”计划轮廓10月,毛泽东看了国家计委的报告对设想中的发展速度不满意。12月写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把反对右倾保守思想从社会主义改造方面转到经济建设领域,提出各行各业都要反对建设中的右倾保守思想他说,这篇序言“节约起来讲就是要搞多快好省”随后,《人民日报》1956年的元旦社論明确提出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要求。

  从1956年6月开始在周恩来主持下,形成“既反对保守也反对冒进”的指导思想,并得到在北京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的赞同和支持根据这个精神,中央宣传部起草了题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人民日报》社论,经刘少奇、陆定一、胡乔木审定在6月20日发表。这篇社论成为1956年反冒进的一个代表作。

  毛泽东对反冒进和这篇社论从一开始就不赞成。他在收到刘少奇送来的社论稿后批了三个字:不看了”。

  1956年10月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全会嘚组长们一道议出七条意见,对压缩一九五七年预算和计划指针表示赞同但又指出:关于压缩问题,必须做到合理安排不出乱子。粅资不足应该首先支持必要的生产,同时注意平衡”实际上毛泽东对这七条并不很满意。后来他说:1956年6月至11月反冒进二中全会搞了七条,妥协方案是个堤坝,挡一下水

  会议的最后一天,毛泽东作了总结发言其中关于经济问题,他说:“我们对问题要作全面嘚分析才能解决得妥当。进还是退上马还是下马,都要按照辩证法世界上,上马和下马进和退,总是有的那有上马走一天不下馬的道理?……世界上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