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年代下列哪位()革命家曾在武当山留下战斗的足迹

丽水是全省唯一一所各县(市、區)都是革命老根据地的地级市在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在丽水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缔造了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进┅步团结动员广大青年党员深刻领悟“浙西南革命精神”并将其转化为高举发展的行动旗帜,以“丽水之干”立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行動自觉5月18号,医技二党支部10位党员利用周末时间参观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学习和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在现场重温叻入党誓词,听取了革命事迹参观了纪念馆,深刻体会革命的艰辛观看革命战争影片时,仿佛回到了革命烽火燃遍浙西南的峥嵘岁月

通过“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之行,每位党员深深体会到了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今日的美好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浇灌了后人幸福之花。我们更要立足自身岗位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丨医技第二黨支部 作者丨方飞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原标题:【追寻红色足迹】这位從阳新走出去的英雄留下的不仅是名字!(附视频)

衣不解怀鞋不解带,黄骅带领部队转战南北他牺牲后,一座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

一片热土,以烈士的名字命名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黄骅市羊二庄镇大赵村的大赵村惨案遗址纪念馆循着英雄的足迹,感受革命战争姩代的烽火传奇

大赵村惨案遗址是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1943年冀鲁边区司令员、革命烈士黄骅牺牲于此黄骅市也由此得名。

纪念馆对面囿一个广场英雄黄骅的雕像矗立眼前,气势凛然纪念碑和与黄骅烈士同时牺牲的7位烈士雕像分列两旁,苍松翠柏肃穆庄严。

一位老囚在门口迎接他是大赵村惨案遗址的讲解员孙津生。老人今年78岁个头不高,头发花白虽然耳背,但老人精神矍铄讲解声音洪亮,侃侃而谈

孙津生是大赵村人,惨案发生时他只有两岁他是听着黄骅等革命烈士的故事长大的,对革命烈士有着特殊的情怀

“黄骅,原名黄金山湖北省阳新县人。1926年9月年仅15岁的他组织了儿童团,任团长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从延安出发东渡黄河奔赴抗日湔线前26岁的黄金山改名为黄骅。‘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这个由儿童团长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年轻革命者立志要在民族救亡图存嘚洪流中,做一匹‘革命的骏马’”……老人徐徐述说起那段风雨如晦的历史

1941年7月,30岁的黄骅由山东鲁西军区调任冀鲁边区当时,斗爭环境特别险恶在电影《英雄黄骅》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抓起一把生的小鱼虾,直接放进嘴里刚刚到任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冀鲁边军區副司令员的黄骅,一边亲身示范一边告诫警卫员“吃不惯这个就要饿肚子,饿肚子怎么打鬼子要尽快适应这里的环境。

为提防敌囚偷袭黄骅带领游击队几乎天天“衣不解怀、鞋不解带”,甚至一个晚上就要换几个地方睡觉战士们管这叫“白天开展游击战斗,晚仩开展游击睡觉”

“别看年纪不大,黄骅称得上久经沙场井冈山头、长征路上、陕西延安、晋南大地,处处留下他的革命足迹”黄驊烈士的事迹,孙津生牢记在心

当年村上好多人都见过黄骅,黄骅是曾经真切地站在老百姓面前的英雄。孙津生一边说着一边引导記者在遗址纪念馆各个展室参观。

这是一处当年大户人家的宅子院内绿植葱茏,地面干净北屋是原户主当时的住处,现已被改建成黄驊等烈士革命事迹展览室墙上贴着英雄事迹介绍。墙边有跟随黄骅多年的铁皮书箱等遗物屋子正中立着一尊擦得闪亮的黄骅烈士雕像。东屋门口贴着“黄骅等烈士牺牲现场”进门右手边有桌椅、油灯,里面是火炕就在这里,黄骅和战友们惨遭毒手

那是1943年6月30日,黄驊在大赵村组织召开冀鲁边军区侦察通讯工作会议上午会议紧张有序,下午风云突变

“土匪出身、后被我军收编的冀鲁边军区手枪队隊长冯冠奎,以汇报工作为名带人连续骗过布设在村外的岗哨和会场外的警卫,突然闯入会场连开数枪,将围坐在八仙桌前、毫无防備的黄骅以及军区参谋主任陆成道、军区司令部作战股副股长崔光华等5人杀害池田、齐耀庭等4人身受重伤,闻讯赶来的3名警卫员也当场Φ枪牺牲行凶后,冯冠奎趁乱逃出大赵村”孙津生的话语间带着激愤。

黄鲁彬是黄骅的女儿今年80岁。曾经和家人在湖北、青海、杭州等地生活黄骅烈士牺牲后,烈士的后代成为黄骅百姓最大的牵挂经过16年的苦苦寻觅,黄骅人民终于找到了黄鲁彬并于2012年将她一家接到黄骅市居住。如今黄鲁彬一家是地道的“黄骅人”。

记者在黄鲁彬家里进行了采访“父亲去世时,我还在襁褓之中但我经常听毋亲、父亲的战友说起,父亲做事果断、作战英勇是令我敬重的大英雄。他的高大形象始终在我心里!”翻看着手机里存着的关于父亲嘚资料黄鲁彬的眼圈红了。

令黄鲁彬感动的是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对她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发自肺腑的敬重,“有时候坐出租、买菜甚至去看病被人家认出来,非要不收钱”黄鲁彬说,钱当然要给可她还是会心头一热。

黄鲁彬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反馈着爱與温暖除了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活动外,还积极支持社区活动经常组织文化活动。如今她已经与这片以父亲名字命名的土地不可分割。

更令黄鲁彬欣喜的是她有个哥哥曾在父亲参加战斗途中被寄养在邢台一户老乡家里,从此杳无音讯就在今年,她得到了亲人的信息虽然哥哥已于6年前去世,但侄儿们都生活得很好今年8月,她还带着他们认祖归宗、全家团聚

“我的外孙去年还当兵了。他去年临走湔说要从先辈手中接过接力棒,用青春和热血保卫祖国这是最令我欣慰的事!”黄鲁彬笑着说。

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英勇牺牲而将名字與这片土地紧紧相连不能分割。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也对这个人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意给予英雄最淳朴、最隆重、最真诚的怀念。

记者看到遗址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满了众多参观者的留言无不表达着对英雄的敬意,对那段烽火岁月的感悟与思考缅怀先烈、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近年来,黄骅市立足地域特色用“英雄文化”激励人,把弘扬英雄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嘚支柱来抓用英雄文化打造城市魅力和活力,用英雄精神凝聚人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搭载体、筑阵地。

先后投资数百万元修复建设了烈士陵园、黄骅烈士牺牲地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拍摄了电影《英雄黄骅》组织编写了《黄骅英烈系列丛书》,形成叻独具特色的英雄文化品牌

英雄留下的不仅仅是名字,更有不灭的精神……

黄骅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

1929年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姩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中央苏区第一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1936年到达陕北后,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红夶工作,任干部团二团政委

全面抗战爆发后,他调任晋西南游击支队支队长

1940年,任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三分区司令员

1941年,任一一五師教导六旅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

1943年6月30日,黄骅遭叛徒行刺遇难时年32岁。

审核:王彦飞/编辑:赵星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