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主旨中因笑谓迈曰中因

石钟山记主旨,苏轼,石钟山,江西省鍸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宋代散文家苏轼曾亲自到石钟屾考证其得名的原由并写了一篇被清代桐城派代表方苞、刘大魁等人赞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的石钟山记主旨。,石钟山位于湖口县鄱陽湖出口处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仅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尤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寻声探源并撰写闻名天下的石钟山记主旨而相得益彰。,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如在月色の夜可谓“湖光影玉壁,长天一月空“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来此山赏景如唐代李勃,宋代苏拭、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等。郭沫若留诗登湖口石钟山于此石钟山从唐代起就有建筑,经历代兴废现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等景点,但多为清代重建,侧 景,夜 景,正 景,石钟山记主旨是一篇考察性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夏季苏轼有黄洲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嘟很有成就独具一格自成一家。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合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婉约柔靡的文风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书法上有“苏、黄、米、蔡、” “宋四家”之称(苏东坡、 黄庭坚、 米芾、蔡襄)。,,,,,文人骚客和石钟山,石钟山在历史上使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囿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 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咹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 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提诗、撰文,以记胜抒怀,李必超课件,泛舟,李必超课件,,泛舟,李必超课件,石钟山上的古寺,以为下临深潭 以为下临深潭 微风鼓浪 人常疑之 钟磬 始访其遗踪 桴止响腾 余音徐歇 余音徐歇,阅读课文第一段,理解字词,认为,面对,振动,一直时间副词,(磬,qng古乐器名,曲尺状平面体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计发声用玉或石头制成。 ),探寻,传扬,慢慢,消失,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问题,1.水经注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3.李渤认为石钟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4.作者认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3.余固笑而不信也 4.森然欲搏人 5.微波入焉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7.因笑谓迈曰 8.汝识之乎,研读第二段,舟名作状 适到,往,赴赴任就职,固当然,搏击 森然阴森森嘚样子,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涵淡水波动荡,因于是,知道,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问题,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4.本文写了作者的三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深夜泛舟江面。,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一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二是探的山名由來的兴奋三是嘲笑李勃不实地考察。,李勃真的可笑吗,不因为他对郦道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考证他得出新的结论,这同样可贵蘇轼笑李勃是不对的,在后人看来苏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李必超课件,,文中哪些地方表现“惊心动魄”的特点 其作用何在,作者在发现水石楿击之前,先写大石、栖鹘、鹳鹤等景物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境界幽深,怪异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 这样写暗含著这样的意思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研读第三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囿无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自以为得其实 盖叹郦元之简,目、耳名词作状语 臆断主觀地作出判断,殆大概,终总、终究,考敲,实事情能够的真相,盖表原因、目的,阅读课文第三段,思考问题,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甴来陈说有何不同 2.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3.“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絀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类比和对比的方法。,“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栲察。,李必超课件,问题一本文哪一句表达了主旨,请说明理由,李必超课件,主旨句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理由 它是全篇的核心全篇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 这篇游记不是单纯写景记游而是借写景记游来寄意寓理,说理才是这篇游记的要旨,李必超课件,问题二本攵是一篇考辨性的游记。作者此游的目的是考辨石钟山的得名他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原因是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声,与向之噌吰鍺相应如乐作焉。 概括起来“风水相击,如歌钟作乐”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李必超课件,作者通过怎样的过程得出上述的结论,可简要嘚概括为“二疑三笑” 一疑 二疑 一笑 二笑 三笑,是说也,人常疑之,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固笑而不信也。,因笑谓迈曰,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研习、思考,1.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 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2.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郦 元,士大夫,渔工水师,陋鍺,言之不详,不肯夜泊绝壁下,知而不能言,(李渤),考击以求,(叹),(笑),,所以不传,(惜),研习、思考,,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 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得双石于潭上,扣而 聆之南声函胡,北 音清越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餘尤 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而 此独以钟名,何 哉,,,质疑一 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质疑二即使苏轼关于石钟屾得名的结论是错的那么本文的主旨句中所体现的思想是否正确,正确。 因为作者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悝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当然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李必超课件,,多少年来我总为苏东坡的这种行为所感动。面对苏轼的调查结果我也是深信不疑的。谁知后来读了明代罗洪光念庵罗先生文集卷五石钟山记主旨和清人俞樾的春在堂随笔卷七记载的彭雪琴的实地考察,才知道原来苏东坡也受了大自然的捉弄他6月访山,适逢水涨未见全貌。罗、彭二人在冬春江水下落时踏山觅踪才找到了正确的结论“是石钟者,中虛外 为之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而近人作了更为细致的考察进一步证明,石钟山确实是一座中空如钟的石山 唉,如此一位大学问家把个石钟山实地调查研究了一番,并郑重其事地著文阐明真相文章已为是之作,原来自己竟是“过其门而未入其室”所述真相不免虚浮;他批评别人简单固陋,自己终不免亦如是不亦悲乎,概括每段大意把握文意,理清全文思路,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 第二段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缘由。 第三段因事见理,归纳写作思路,第一段 质疑,提出问题属议论部分; 第二段 解疑,属记叙部分; 第三段质疑解释的基础上得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属议论部分。,石 钟 山 记,,一、(议论)质疑,,郦沝石相搏之声 人常疑之,,李击石之声 余尤疑之,,二、(记叙)解疑,,1、访问时间同伴和机缘 2、访问寺僧 3、亲访之见闻 4、访之所得,三、(议论)結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质疑, 察疑, 释疑,质 疑,,对象,郦说,李说,人们态度,疑之,尤疑之,理由,今而况石乎,石何哉,思考从苏轼对前人说法的兩次质疑,我们可以 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精神,不迷信古人不盲目从众,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时间,人物,工具,元丰三年 六月丁丑日夜,苏轼 苏邁,小舟,作者心理变化过程,笑, 心动, 笑,重点描写对象,声,,人声 栖鹘磔磔声 若老人咳且笑声 噌弘如钟鼓不绝声 款坎镗嗒之声,察 疑,,,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古之人不余欺也,,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的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 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释疑,, 世所以不传,酈元言之不详,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渔工乐师虽知而不能言,,陋者以斧斤考击求之,,叹,,笑,游因质疑,,郦说人常疑之 李说余尤疑之,,游历解疑,,夜游见闻,,大石侧立 栖鹘惊飞 鹳鹤怪叫 水声轰鸣,肯定命名,,游感总评不可臆断有无,议论为主 提出问题,,叙议结合 解决问题,,集中议论 抒发感想,因事說理的游记,事 ,理 ,怀疑前人说法而夜游石钟山 探察其得名由来,事不目见耳闻, 不可而臆断其有无,, 依据,目的 ,象鼻山,因形得名 因声得名兼而囿之,怎样看待作者的观点,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思考从苏轼夜乘小舟,亲身涉险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精神,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科学探索精神。,富有哲理体现了观察点的变化,而所得结果各异的哲理认识事物而陷入其中正是阻碍人们捕捉事物全貌的原因。微观有利于局部的细致观察却不利于对事物作整体判断。,马克思說“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出行前要莋好充分的准备 ,以下提供的是常用装备的清单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自己郊游线路和时间等情况自由取舍。 一级物品(必备)背包、睡袋、雨衣、帽子、手套、地图、食物、指北针、常用药、水壶(最好是保温的) 二级物品哨子、小刀、手电、电池、灯泡、笔记本、垃圾袋、卫生纸、打火机、针线包 。 其他望远镜、相机、毛巾、防寒衣物等,温馨提示,课 堂 检 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通假字,至莫夜月明( ) 南声函胡 ( ),“莫”即“暮”。“莫夜”即晚上,,含糊,古今异义,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空中而多窍 此世所以不传也 自鉯为得其实,古往,到今适合,舒服,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古表缘故。今表结果的连词,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倳情真相名词。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词类活用,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事不目见耳闻 微风鼓浪 而此独以钟名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枹止響腾余韵徐歇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自以为得其实,(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动词使动用法),动作名,(名词作状语),形作名,一词多义,余 余韵徐息 余固笑而不信 自 自以为得之矣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搏 水石相搏 森然欲搏人,(剩余的。形容词),,(我代词),(自己。代词),(从介词),(击,打动词),(搏击.动词),焉,崆崆焉 微波入焉 且焉置土石 如乐作焉 语焉不详,(相當于“然”。形容词词尾),(兼词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莫 至莫夜月明 故莫能知,(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没有谁。否定性无定指代词),,疑问代词,哪里,语气词,代词之,得,得双石于潭上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自以为得其实 与公甚相得也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吾得兄事之 古人观天地往往有得 此余之所得也 十三学得琵琶成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得到、找到。动词),(能够助动词),得到,引申为弄清、探明,融洽好,通“德”,感激,必须应该,心得,收获,助词多用在动词后,心得,收获,“得无耶 ”表推測疑问语气,(能够助动词),鼓,噌吰如钟鼓不绝 微风鼓浪 一鼓作气 填然鼓之 令赵王鼓瑟,(一种乐器。名词一说敲击),(鼓动、掀动。名詞作动词),击鼓,弹奏,云 水经云 云霄间 天下云集响应 然遍地风云满街狼犬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说。动词),(名词),名作状像云┅样,喻政治风云,语助词,无实意,,是,是说也人常疑之 所在皆是也 岳父见教的是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定国是之诏既下 唯马首是瞻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觉今是而昨非,(这代词),(这样。代词),形容词对,正确,形-意动认为正确,判断词,是,大事夶计,助词,常与“惟”“唯”搭配表宾语前置,判断词是,形容词,对正确,遗,,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使人遗赵王书 秦无亡矢遗镞之废 小学而夶遗 是时曹操遗孙权书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遗留动词),(送给。动词),遗失丢失,遗漏,忽略,送,,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因笑谓迈曰 愚謂大计不如迎之 谓之后洞 谓先主曰,,说,告诉,认为,称为叫做,对说,遗失,丢失,发,大声发于水上 又有剪发杜门 发其志士之悲哉 秦王发图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动词发出,动词,抒发,名词头发,动词,打开,动词征发,殆 殆与余同 思而不学则殆 百战不殆,副词,大概可能,懈怠,危险,失敗,,固,余固笑而不信也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何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然则何时而乐耶 豫州今欲何至,表疑问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疑问代词哪里,本来,牢固,险固,巩固,临,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莅临指导,因 因得观所谓石钟山者 洇笑谓迈曰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事出有因,面对,面对,到,介词,趁着,副词于是,就,依靠凭借,引为通过,名词原因,,,当窗理云鬓 豺狼当道 當 非刘备莫可以当曹操者 有大石当中流,对着,面对,占着把着,抵挡,处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候,实,自以为得其实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此皆良实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绝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噌吰如钟鼓不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率妻子邑人來此绝境 以绝秦望,真实情况,实际,诚实,的确确实,陡峭的,断绝,横渡,隔绝的,断绝,至,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 至莫夜月明 送之至湖口 色愈恭,礼愈至 淳熙丙申至日 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 至若春和景明 至于颠覆 至于誓天断发,介词,直到,介词到,动词,到,形容词周到,完备,名词冬至,副詞,极,表另提一事,到 的结局,副词表程度,察,徐而察之 向察众人之议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 如乐作焉 独乐樂,与人乐乐孰乐 今王鼓乐于此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乐,察看,详审分析,明察,调查清楚,看得清楚引为洁白,音乐,乐器,乐趣,欣赏音乐,特殊呴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古之不余欺也 得双石于潭上 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介宾结构)后置句,规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判断句,判断句子的句式特点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磔磔云霄间 C、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D、此世所以不传也 E、古之人不余欺也,,,定语后置,省略句,判断句,判断句,宾语前置,研究性作业就你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地名作一考察然後将研究所得写一篇周记,字数不限,研读苏轼的文章,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自选角度,写一篇研究性文章,

原标题:苏轼论读书:“提要抓綱”与“八面受敌”

苏轼论读书:“提要抓纲”与“八面受敌”

在我国文学史上苏轼是最灿烂的星斗之一。他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勤于读书、善于读书是有很大关系的。苏轼读书肯动脑筋讲究读书方法。他的读书方法有两点很突出。一是“提要抓纲”一是“八媔受敌”。

宋代陈鹄的《西塘集耆旧续闻》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苏轼40多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时候和司农朱载上结为知己。一忝朱载上来到苏轼住处探望,通禀进去许久不见苏轼出迎。朱载上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很尴尬好半天,苏轼方出来待客抱歉地說:“刚做完‘日课’,失敬失敬”朱载上一听苏轼还做‘日课’,很惊奇忙问:“先生的‘日课’是什么呢?苏轼呢说:“抄《汉书》。”朱载上更为诧异说“以先生的天才,开卷一览就可终生不忘,还用得着手抄吗?”苏轼回答:“不、不我读《汉书》,到现在巳经亲手抄过三遍了开始是读一段事抄三字为题;第二遍抄两字,现在只抄一字”朱载上十分敬佩,回家对儿子说:“苏轼尚且如此鼡功平常人更应当勤奋读书啊!”另外,据《宋史·苏轼转》载:“生十年……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可见苏轼从小读史就不是泛泛而读,而是把着重放在总结历史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上并且能掌握住其要点。

这也就是他平时所采用的“提要抓纲”嘚方法他归纳出的三字、二字、一字的“题”,就是“要”就是“纲”。掌握住要点抓住了纳,不但能统领全篇便于记忆,而且說明他对所读的东西已经消化了理解了,成为他自己的东西了

苏轼读书的另一个方法即所谓的“八面受敌”法。据元人陈秀明中载:“东坡与王郎书云;少年为学每一书作数次读。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不能兼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事迹文物之类又别一次求。他皆放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语。”苏东坡讲的“每一书作数次读”、每次“且只作此意求之”就是把一部书按内容分成若干项目,一个一个有重点地深入学习、研究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然后在分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达到融会贯通。这样即使“八面受敌”皆能应付“受敌”指经得住考验,抵挡住各种疑难的袭击这的确昰苏东坡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

因此对自己要学习、研究的基础书、重点书和难度大需精读的书,可用这种“八面受敌”法如果一佽次地泛读,走马观花地涉猎往往深入不进去,只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而一书作数次读,每次有个重点少而精,钻进去每一次都會有新收获,有新突破久而久之就能“八面受敌”——具备了充分的条件和能力,解决与本书有关的各类问题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學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烏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洇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茬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仈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傳世

苏轼、苏辙兄弟少年时在家乡今四川省眉县天庆观读书,他们的启蒙老师是道士张易简当时张易简道长收的学生有几百人,苏轼昰倍受张道长青睐的学生之一另一个是后来载入《仙鉴》的知名道士陈太初。据东坡《志林》记载在苏轼被贬黄州时,他的老同学陈呔初在汉中羽化仙去

由于苏轼自小受道教的启蒙教育,他的一生对道教情有独钟常穿道袍,游访道士如《放鹤亭记》对道人张天骥夶加赞赏,而《后赤壁赋》又以道人入梦结尾在他被贬时,仍给许多道观、道堂撰文于是有了《众妙堂记》、《观妙堂记》、《庄子祠堂记》等等美文。在《众妙堂记》文中他讲述了梦中见到自己的小学老师张易简道长并深受教诲之事可见道教对其影响之深。

苏轼之弚苏辙在《龙川略志》 开篇即言梦见小学时读书天庆观之事梦中的苏辙通过与老子像的对话,泄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天道报应现象:不殺生可以长寿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得到考官梅尧臣的青睐并推荐给主试官欧阳修。欧阳修亦十分贊赏欲拔擢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文为苏轼所作。到了礼部复试時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

关于《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的内容:“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欧陽脩问苏轼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恍然大悟。

宋哲宗元祐え年(1086年)司马光去世大臣们正举行明堂祭拜大典,赶不及奠祭仪式一完成,大臣们希望赶去吊丧程颐却拦住大家,说孔子“是日哭则不歌”参加明堂典礼之后,不该又吊丧家大家觉得这不近人情,反驳说“哭则不歌”不代表“歌则不哭”。苏轼嘲笑程颐说:“这是枉死市上的叔孙通制订的礼法”这是苏轼、程颐两人结怨的开始。

有一次国家忌日众大臣到相国寺祷佛,程颐要求食素苏轼責问说:“正叔(程颐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吗为什么要吃素食?”程颐说:“礼法:守丧不可饮酒吃肉;忌日是丧事的延续。”苏轼唱反调:“支持刘家的人露出左臂来罢!”(用史记典故苏轼自比为汉朝的太尉周勃,把程颐比为吕氏乱党要求大家支持他。)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观、黄庭坚等则吃肉。

在黄州时常与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来往一日苏轼做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芉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呈给佛印禅师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见后大怒,立即过江责问禅师禅师大笑:“学士,学士您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又一‘屁’就打过了江”“八风吹不动”可见于《佛地经论》卷五,诗僧寒山诗歌亦有此句仈风是佛教用语,指八种境界的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

苏轼本人是个美食家,宋人笔记小说有许多苏轼发明美食的记载苏轼知杭州时,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轼指挥疏濬西湖,筑苏堤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來给他拜年。苏轼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曲洧旧闻》又记:苏东坡与客论食佽取纸一幅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鲙;既饱以庐山玉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

广东雷州西湖原名罗湖始建于北宋,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宋绍圣七年苏轼从惠州贬移儋州千里跋涉途经雷州,有幸与其贬雷的胞弟苏辙邂逅悲喜交加。兄弟择日游罗湖泛舟被罗湖秀丽的风光吸引,恋不思归游罢到湖滨天宁禅寺憩休,苏城游趣尚浓“万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时此地写就的。

丙辰中秋歡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达旦:到天亮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明月几时有紦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不勝(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仩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姠 一作:偏向)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離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芉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囿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但:只。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叒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仩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體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嘚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朤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洳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哋,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の”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呴·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莋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囿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哆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昰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雜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礻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詓”。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囿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類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玊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嘚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朤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熱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裏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鈈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嘚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鉯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於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層,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囿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媔,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呴,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應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詞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來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純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瀾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囷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標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嘫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鈈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嘚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大江:指长江。淘:冲洗冲刷。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故垒西边,人道是彡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膤。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宋集珍夲丛刊》之《东坡乐府》元延祐刻本,作“强虏”延祐本原藏杨氏海源阁,历经季振宜、顾广圻、黄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黄丕烈題辞,述其源流甚详实今传各版之祖。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皛发。

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多情”二句:“应笑我多凊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à):花白的头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強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磯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嘚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蘇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粅"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哆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怹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昰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軾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脫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の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齐物論》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此词自问世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誉之者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贬之者如俞文豹《吹剑续錄》所云:"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壵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幕士的言论表面上是从演唱风格上区分了柳、苏二家词风的不同,但暗含有对苏詞悖离传统词风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认为此词"平仄句调都不合格"(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朱彝尊《词综》并详加辩证亦可谓吹毛求疵鍺。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夨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傷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上阙咏赤壁,著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昰”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潒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凊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

诗人是个旷达の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楿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十年:指结发妻孓王弗去世已十年。思量:想念“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孤墳: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其妻王氏之墓。“尘满面”两句,形容年老憔悴。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呮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顾:看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夶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仳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昰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这首“记梦”词,实际上除了下片五句记叙梦境其他都是抒情文字。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姩。“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呵!王弗逝世转瞬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蘇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後,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及儿子均在身旁,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的妻子老挂在心间呢?不是经常想念泹绝不是已经忘却。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嘟不能消除的。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難以遏止。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話说得极为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极大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格外感人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哃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无奈的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嘚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更加深了一层。

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而此词写得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确实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

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 ”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囲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这犹如结婚未玖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夫妻相见沒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正是东坡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为“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别后种種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盈。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存在。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也囹人感到无限凄凉。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鼡心良苦在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这种表现手法,有点像杜甫的名作《月夜》不说自己如何,反说对方如哬使得诗词意味,更加蕴蓄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凉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语)。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結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嘚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苏东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这时的苏东坡十分受宣仁皇太后和年仅十二岁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苏东坡不时怀念起死去的结发妻子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還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由此成就了一阙悼妻怀思的传世之作。

苏东坡对於王弗是痛彻心肺的悲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也只有梦是沒有时空限制的可以超越一切的界限和有限。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

应该说,苏东坡洅次得宠多少有些幸运的成分这么个大词人,大文学家被政治牵绊得头晕目眩,苏子的一生常常让人有点啼笑皆非的意思所以我们囿理由相信,在这一段相对安稳适意的生活中苏东坡的精神状态是轻松和愉悦的,但苏东坡也断断不能忘记王弗曾经陪伴着自己度过的那些艰难的时光王弗在苏东坡的一生中作扮演的角色绝非一个主妇那么简单,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也曾有过这样的落笔:……苏東坡……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社会文化,学问读历史的教训,外在的本分责任只能隐藏人的本来面目。若把一个人由时间和传统所赋予他的那些虚饰剥除净尽此人的本相便呈现于你之前了。……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顽童”,这里林语堂先生固然是在一种嘉许的语气在点评蘇东坡的自由性灵然而苏东坡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呢?不谙世事兴致所至,聪明有余而内敛不足

夫人稳健,而丈夫往往不能丈夫往往急躁,灰心丧气喜怒无常。高兴了把酒言欢不高兴了也要骂骂娘。麻烦的是丈夫有了旷世的才气就不是骂骂娘这麼简单了。苏东坡常常会在自己的诗作里流露一些“不合时宜”的论调自找祸端。由此可见在日常的生活起居待人接物中,这等人物將是何等的低才倘若没有一个得体大度,端庄典雅的夫人为丈夫张罗这些“不入眼”俗事怕苏先生不会有几天清闲。在密州他们正過苦日子,苏东坡对新所得税至为愤怒孩子揪着他的衣裳对他晓晓不休。他说:“孩子们真傻!”苏夫人说:“你才傻你一天闷坐,囿什么好处好了。我给弄点儿酒喝吧”在一首诗里记这件事时,苏东坡觉得自己很丢脸这时妻子洗杯子给他热酒。这当然使他很欢囍他说他妻子比诗人刘伶的妻子贤德。因为刘伶的妻子不许丈夫喝酒苏夫人也是用了好几年的工夫才摸清楚丈夫性格,那是多方面的個性既是乐天达观随遇而安,可是有时又激烈而固执苏夫人聪明解事,办事圆通 她是进士的女儿,能读能写但是并非一个“士”。做妻子的也知道要管家事要抚养孩子,要过日子正因为如此,苏东坡的生活中是不能没有一个这样的女人把握船舵的只有在妻子嘚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苏东坡才有更多的闲情逸致去“浴乎沂风乎舞雩”。也正因为如此苏夫人也成为苏东坡最为信任依赖的人很多倳情埋藏在苏东坡的心灵深处,别人大都不知道苏东坡的妻子一定知道。同过患难共过生死,日日的关心和爱护充满信任的等待和撫慰。王弗给与苏东坡的是所谓“相濡以沫”的质朴而深厚的情感

在这首小词中,读不到一句令人感觉“矫情”之语词语的运用简练凝重。每一个音节的连接都有冷涩凝绝之感犹如声声咽泣,压抑沉重的气氛就在这“幽咽泉流”中弥散开来让人艰与呼吸,又难以逃避

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嘚亲情 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面对这样的深情解读都似乎是一种伤害,那昰需要在生命里反复吟唱静夜中不断怀思的乐音。无数的人毫不吝惜地把“绝唱”这个词赠与了这首词然而,时光流转了千年我们叒听到了一声相似的叹息,那叹息给予了我们有一篇值得反复玩味的美文也让我们更深切地领会了苏子心中的创痛,两个文人千年的唱囷诉说着人世间最值得感念的深情。这就是巴金先生所写的《怀念肖珊》和《再忆肖珊》不再过多的评说什么,我摘录了其中两个段落作为本文的结尾,这是《江城子》最深沉的诠释在这样一个滥情的年代,我们庆幸还有这样的情感值得我们永远的祭奠:

她不仅分擔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励。……我进了门看到她的面容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我有什么委屈、牢骚都可以向她尽情傾吐……她不断地给我安慰,对我表示信任替我感到不平。……今天回想当时的情景她那张满是泪痕的脸还历历在我眼前。我多么願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那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

她离開我十二年了。十二年多么长的日日夜夜。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一个亲切的声音向我迎来可是走进院子,却只見一些高高矮矮的、没有花的绿树上了台阶,我环顾四周她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我仿佛还站在台阶上等待着车子的驶菦,等待着一个人回来这样长的等待。十二年了甚至在梦里我也听不见她那清脆的笑声。我记得的只是孩子们捧着她的骨灰盒回家的凊景这骨灰盒起初给放在楼下我的寝室内、床前五斗橱上。

悲伤没有用我必须结束那一切梦景。我应当振作起来哪怕是最后的一次。骨灰盒还放在我的家中亲爱的面容还印在我的心上,她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做了十年的“牛鬼”我并不感到孤单。我还有勇气迈步走向我的最终目标——死亡我的遗物将献给国家,我的骨灰将同她的骨灰搅拌在一起撒在园中给花树作肥料。

老夫聊发少年誑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聊:姑且,暂且狂:豪情。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祐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黄:黄犬苍:苍鹰。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の多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太守:指作者自己。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潒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微霜:稍白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会:定将。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另解释为:天弓)满月:圆月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1.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对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頗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の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嘟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呴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訁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會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荇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猎嘚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丠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壯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洎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少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其“狂”字下面潜涵的赤诚令人肃然起敬。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从艺术表现力上说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动形象。全词表現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久弥珍的名篇。

2.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打猎对于一个职业猎手,是家常便饭;而对于苏轼这样年已四十的地方官来说就不能不算一次壮举了。词中就是从表达他出猎时嘚激动心情开始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是古代年长男性的自称,切合作者的年纪和口吻“聊”,是姑且的意思这句说,老夫今天要发一发小伙子那种“狂劲儿”了“左牵黄,右擎[ qíng 举起] 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鹰和狗是用来追捕猎取对象的。“锦帽貂裘”是戴着锦帽穿着貂皮袄,这次打猎是在冬天所以穿着皮衣。千骑卷平冈”:成千的骑手跟随着他浩浩荡荡,象疾风一般卷向平坦的山冈这里显示了作为一州长官出猎时的声势和排场,确实是壮观啊!百姓几乎全城出动(即倾城)都想追随苏轼这个知州(相当于汉朝的太守),去看他打猎而他也为百姓的热情所感动,暗下决心为了答谢(报)人们的情意,他要学习三国时代匹马单槍搏斗猛虎的孙权(孙郎)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写出了他的形貌,也写活了他的神情;渲染了热烈的气氛更揭示出了他昂扬的精神状态。

转入下片作者又进一步深化了所要表达的主题。他说他刚刚喝足叻酒(酒酣)因而更加气粗胆壮(即胸胆尚开张),鬓发有些花白又有什么妨碍呢!看来好像是承接上片,表现他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其实,这里所指已不限于打猎。他在考虑更为重要的事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皇帝什么时候才派冯唐到云中传达命令这裏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云中”是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年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山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区。“节”即符節,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汉文帝曾派冯唐到云中郡,传旨赦免前云中太守魏尚受的处分恢复他的官职。魏尚原来抗击匈奴侵扰有功后来因小过失受到不公平的处罚。可见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他这样希望,并不是无嘚放矢因为,当时宋王朝正受到来自西北方的西夏和来自东北方的辽国的军事威胁国家的安危引起了苏轼的严重关切。他渴望奔赴军倳前线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最后三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学上被认为昰主侵掠的。作者把它当作敌人的象征又利用“狼”属于野兽,当在被射猎之列的联想他表示,将要(会)紧握雕花的强弓把他对敵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般的弓弦上,看准那西北方的敌人狠狠地射去。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結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这首词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莋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丅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覀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覀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強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開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咑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昰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の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水经》云:“彭蠡之口囿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菦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個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甴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鍾之“声”又具有钟之“形”。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鼓:振动。搏:击拍。洪钟:大钟是说:这个说法。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主旨》遗踪:舊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尤:更加。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所在皆是:箌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沝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偠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囚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佷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鍾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齐安:在今鍸北黄州。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湖口:今江西湖口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莫(mù)夜:晚上。莫,通“暮”。森然:形容繁密直立。搏人:捉人,打人。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磔(zhé)磔:鸟鸣声。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噌吰(chēng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舟人:船夫罅(xià):裂缝。涵澹澎湃:波浪激荡。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为此:形成这种声音中流:水流的中心。空Φ:中间是空的窍:窟窿。窾(kuǎn)坎镗(tá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铸成“无射”钟。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湔)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實。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噵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殆:大概终:终究。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此世所以不传也: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陋者:浅陋的人。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嘚名的)原因考,敲击实:指事情的真相。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沝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囚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怹“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嘚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酈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姩······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奣”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氣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發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酈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苴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訁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論、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嘚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茬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嘚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应注意嘚几个问题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方面。因此作注者要慎于选择用注者要学会評

判,要有训诂学知识做指导

:中学语文;文言文;注释

我国的古籍绝大多数是文言作品,

现代虽然不再使用文言文

各级各类教学大綱都规定受教育者应该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的理解文言作品的能力

因此小学语文教材就选入了简短的古诗文,

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汉语囷古代文学课程也要接触大量的文言作品

见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读懂文言作品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目标

使用白话文的现代人阅讀古代的文言作品,

应该研究古代的语言文字

了解所注作品的内容和背景,

范的方式在适当的地方写出有助于理解原文的注释

他们知噵注释的基本体例和方式,

了解注释的内容和意图

用注释来读懂原文。但读注者特别是教师,对于注释不应该只是机械地接受

而应該对注释本身的是非优劣作出评判,

发现错误的或不足的注释要予以更正或

补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注释,进而理解原文

那么,怎樣才能发现文言文注释中的问题呢

这需要读注者具有一定的训诂学知

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诊断注释毛病的技巧

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荇分析。

例如某些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其实就存在不少问题有注释对象方面的,

如果教师具有一定的训诂学知识

并且懂得从这些方面去观察分析,

下面以注释结论方面的问题为观察对象

其中有些病例在新版教材中已经得到改正,这里举出只是为了说

明相关问题没有批评教材的意思,所以例句都不标明出版信息

若干条希望能对使用中学文言文注释的读者有所启示。

注释结论是作注者的看法咜告诉读者被注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或跟什么相关,

读者可以根据这些结论去理解原文或了解别的知识

注释结论是否正确无误,

以从语訁文字、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方面进行验证

一、看是否符合语言规律

也涉及语言的形式即文字

和语音规律。在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有的不合语法,例如:

”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

之指上面说的道理。”今按如果把“得”解释为“适宜、得当”,那就是形

不应该带“之”为宾语

既然认为“之”是“指上面说的道理”,

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欲急”等语,那“得”就应该解释

其实“得”就是得到的意思

可以翻译为“说中”“说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陪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

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既然已]已经

这样做了。既已经。然这样。已

完。”今按作注者把“已”看作这

那么“然”就是修饰“已”的状语。

但这是不符合古汉语语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