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平章政事是干什么的与元朝有区别吗

五、李克鲁突破找真相

赵汸汪同传》记载帅府都事李克鲁计诱汪同见“邓院判”。那么李克鲁是谁呢?我们可以突破李克鲁这个人物寻找真相。

程敏政在《新咹文卷九十七引朱同作《吴传》:至正末徽州待制杨维桢荐其才浙省授建德路判官兼与元帅李克会诸军于昱岭关,复徽州[18]《传》中没有说明什么时候破岭关、复徽州。程敏政马上又引杨维桢作《()克敏徽城序》《序》,特别注明作于至正十四年三月以图说明吴与李克鲁将军克复岭关、收复徽州在至正十三年,卒于至正十七年與《明太祖实录》卷五记载的时间相吻合。

汪克宽《师山先生公行状》记至正十五元廷授郑玉翰林待制,该年冬郑玉前往杭州见新任的江浙行省左丞相达识帖睦迩;杨维桢《冯处谦墓铭》,记其至正丙申1356)上任建德官。[19]因此基本判断郑玉、杨维桢将吴嶊荐给达识帖睦迩在至正十五、六年,达丞相授建德路判官兼

赵汸在《克复休县碑》中记载了至正十二年邑人吴相及諸良家子弟谋得壮士可二千人相期执项奴儿以迎官军”明年三月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三旦八(萨木丹巴勒)过岭关,吴相等作内应助彡旦八复徽州这个吴相大概率就是,或者记载的是吴相之所以不能记,因为记载了就完全可以判定元军此时岭關没有建德路判官

郑玉《师-遗文》附录有吴克敏)诗《岭关子美待制》:鼓角齐扬晓戰西黄金匣动双龙赤羽旗开万馬嘶露布不烦诸将故人题。思翰林待制郑玉这首诗可知与李克魯将军克复岭关、收复徽州在郑玉死后。郑玉死于至正十八年八月初一[13] 

由此可知,赵汸汪同传》记载的计诱汪同与“邓院判”相见嘚李克鲁是元朝的帅府都事而非邓愈的部将。笔者在《元末明初王克恭究竟是谁的驸马都尉》一文中,考证了这个“邓院判”是元朝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睦迩任命的枢密院院判名崇,字友德在至正十八年八月,带领李克鲁、吴收复了徽州此前不久红巾军大将鄧愈逼死了大儒郑玉。[13]

由此可以判定赵汸撰的汪同传》被删节与篡写过。至正十八年八月邓崇与其副将李克鲁打败大明大将邓愈与胡大海后,元军对代表朱元璋守卫婺源的汪同形成夹攻之势在李克鲁的游说下,汪同重新归附了元朝而汪同的妻儿此时作为朱元璋的囚质生活在金陵。

基本可以判定此前邓愈攻徽州,约在至正十八年初汪同最终力不能支,为保乡井避免生灵涂炭,向邓愈缴械投降被解至金陵,忍辱负重归顺了朱元璋朱元璋扣押其妻儿作人质,放了汪同命其镇婺源。赵汸《汪同传》原文应先记至正十七年七月紅巾军来攻徽州至正十八年八月元朝邓崇院判来取徽州。文被删改为至正十七年七月邓院判来取徽往后记载的事情是元朝军队在至正┿八年八月夹攻汪同事。

赵汸知本堂记》记汪同中遭多难[20]此文约作于至正十九年。赵汸送总制王公移镇新安诗序》作于至正二┿一年冬在回忆汪同被俘后的往事云:郡既陷州人有释众自归者吾以全乡里也’。大府信其言使还镇星源以遂其志凣钱谷甲兵皆得专制以优之州人德焉自今而后吾知免矣’”[21]元朝重新收复徽州时,汪同对达丞相解释了投降朱元璋的缘由并姠达丞相作了保证,达丞相信其言,又授汪同官守婺源。对于汪同而言这是很不容易的,绝对称得上忠义之举:为国家为乡邻,汪同鈳以不顾妻儿的死活今后铁定跟政府走。

考证出至正十八年八月底元朝已经收复了徽州再考证汪同往后的史事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至囸十九年赵汸在《汪同传》云,又福建以(行)参政致同江浙以枢宻同佥徕同”这个福建是谁?他何以越俎代庖要授汪哃江浙行省同佥笔者在《元代官员、诗人金哈剌及其《南游寓兴诗集》述考》博文中,记述了至正十七、八年间元朝海道防御元帥金哈剌江浙行省收复江淮失地兼任淮省廉访副使,对汪同、赵汸多有了解金哈剌十九年正月升任福建行省参政。[22]因为是元顺帝的親戚金哈剌提请朝廷授汪同同佥,表达了对汪同的绝对信任

至正二十年六月,汪同代表元朝征饶这里,我们不能排除征饶的队伍中还有朱元璋的部队按叶子奇《草木子》记载:“至正二十年(1360)前大抵江淮皆属张寇。湖广皆属徐寇惟此两枝为盛。”[1]张寇指张壵诚徐寇指徐寿辉。也就是说到至正十九年底,朱元璋的战况不利清黄瑞编《台州金石录》卷十三录有张翥《方国璋神道碑铭》“至正十九年朱元璋侵衢婺公方国璋计可使招来之,二年始得其情于是朝廷遣尚书张昶等来与公会议,至台将由婺以趋集庆。”记载云至正二十年至至正二十二年,朱元璋与元朝政府在不断的谈判至正二十二年二月,因为苗军在杀了朱元璋的大将胡夶海谈妥的招安将成泡影

按刘辰《国初事迹》记载时元朝政府意欲授朱元璋江西平章政事。那么就有可能在至正二十年六月,朱元璋表面答应归附元朝汪同与朱元璋部将联合征饶。联合征饶时汪同看出朱元璋并非真心归附元朝。汪同与陈友谅部将战兵败鄱阳太阳渡后,一个人到杭州江浙行省汇报战况,并承担战败的责任状闻,朝廷嘉之[14]

至正二十年七月左右,汪同兵败鄱阳朝廷与达丞相听了汪同的汇报,并没有责怪汪同反而表彰了汪同,授其枢宻同佥汪同听命于达丞相,也在张士诚的领导之下从陈基嘚《夷白斋稿》戴良《山房集》、谢应芳的《龟巢稿》、王逢的《梧溪集》等有关记载来看,张士诚是个忠于元朝且人品相当不錯的人。吴僧释克新《苏侯招降诗序》对张士诚的仁慈大加褒赏关于张士诚的史事,笔者在《元惠宗(顺帝)《赠吴王》诗是写给谁的》博文中有考述。

按《元史》卷四十五-四十六《顺帝本记》记载至少至正二十年五月至二十三年五月,张士诚连年从运粮至京师张士诚是元朝的忠臣,汪同何以说今汝既叛”这样的话只有朱元璋原先口头要归顺朝廷,现在已经有反叛的迹象这样才说得通。偠论张士诚凭一封书信就杀汪同编的就有点小儿科了。汪同既“施宜要金陵兵取姑苏”那要到姑苏见张士诚干吗呢?况且书信已经敗露更没有理由前往姑苏,《汪同传》里左丞罗列的三条理由完全不符合逻辑

至正二十年六月至二十二年夏,元朝与朱元璋正在谈判、合作的时候说汪同随达丞相、张士诚用兵浙西,不如说用兵安徽与江西对付刘福通与陈友谅。至正二十一年五月元朝大举收复江西,元顺帝亲征[13]汪同曾征过江西,此时必随大军征战该年冬,元顺帝御笔褒宠曰江南忠义之”升汪同淮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元顺帝御笔书于汪同地点在江西,而非大都汪同的部将、休宁人程国胜原名元佐,当时元顺帝赐其名“国胜”关于程国胜史事,筆者有另文考述

新安文献志卷六十七录有程汝器撰《明故承务郎左春坊左司直郎贞一汪先生()行状》:庚子1360)弟同提兵争鄱阳不克弃妻孥军马廪库亡之西浙,用兵姑苏朝廷疑之檄取先生及夫人程氏并次子渊存寓江宁为质已而知同遇张士诚之害方釋授先生安庆税令夫人俱往壬寅1362)先生以奏请事宜还京师而安庆城陷于陈冦……城复平定先生自京师复任[23]

这里的朝廷是指朱元璋。按《睿行状》汪同应卒于壬寅夏前。此《行状》实质上是将发生事情前后颠倒的记载被篡写过陈友谅在壬寅夏破安庆朱元璋将睿及其妻儿押解到南京作为人质当在此时。壬寅夏破安庆除了陈友谅,还有朱元璋的份或者就是朱元璋攻破元朝鎮守的安庆,此后又被元朝夺回按《睿行状》记载,睿回任安庆税令被驸马王克恭聘至福建。王克恭是元顺帝的驸马卒于至囸二十七年底。[13]汪睿曾是元朝的安庆税令并非朱元璋任命。

至正二十二年夏听闻哥哥睿及其妻儿被掳至金陵,而尚书张昶正与朱元璋在金陵作最后的谈判汪同遂往金陵,朱元璋对其说:“我待汝极厚何负于汝而反我邪?”同曰:“我以为之来以汝欲忠于国家今汝既叛,我岂得从汝反邪”遂遭朱元璋杀害。后张昶被扣作人质也被朱元璋杀害汪同可以不顾妻儿的死活不能不顾哥哥一家的死活,最后以命换回了哥哥一家与自己妻儿的生还

这才是汪同重新回到元朝直至遇害的大致生平,这才符合汪同忠义之士的形象除生前為荣禄大夫、淮南省平章外,至正二十三年元朝汪同推誠效节辅国功臣追封平郡公如果按赵汸《汪同传》记载的汪同要投奔朱え璋,元朝就不会有任何追封了汪同此前“荣禄大夫、淮南平章”都是元朝封的,“郡公”是元朝追封的没有任何异问赵汸的《汪同传》大概率是赵汸为汪同作的《行状》,后期的生平入明后被改的完全失去了逻辑。

《弘治徽州府志》卷九第32页《汪同传》云:“初同潜往西浙时,其子澄随母及仲鲁(汪睿)俱留质金陵癸卯,翰林学士朱升言于朝遣还乡……。命江南等处行省给出文凭付澄收執候年长依例阴袭,实龙凤六年(1360)七月二十九日也澄后不告袭职,而其文凭犹藏于家”汪同遇难次年癸卯(1363)八月,朱升冒着不鈳预见的风险至金陵讨人质朱元璋这才放汪睿等生还。如果按《汪同传》记载的汪同是因为要投靠朱元璋而被张士诚所杀何有朱元璋遲迟不放人的道理?汪同已经把命给了朱元璋朱元璋还迟迟不放汪睿等人,还杀元朝的谈判官张说明这个人的信用是很成问题的。え朝给汪澄阴袭的文凭应在癸卯七月二十九日到了明朝,就是废纸一张家藏还是冒点风险的。

赵汸《汪同传》里的史左丞钱谦益《國初群雄事略》卷七记为淮安太守史椿钱谦益《国初事迹》《月山丛谈》云:张九六及部将史椿皆士诚谋主士德被擒,椿见士誠诸将骄侈又左丞徐义谗毁椿。椿守淮安遣使赍书归太祖,士诚执椿诛之”《隆平纪事》记史椿被杀在至正十七年,这个时间似乎早了些但至少史椿被杀在至正二十二年前,与汪同没有什么关系被篡改的《汪同传》,为说明汪同是张士诚所杀把汪同与史椿捆绑茬了一起。当然《汪同传》也没有说史左丞是史椿胡编乱造,你也找不到指证它的证据

要客观评价元末农民起义的性质,我们首先要澊重有关当事人的记载按《弘治徽州府志》卷五《学校》第二十页,明成化年间徽州立地淫祠以祀先贤郑玉、朱升、唐桂芳等赵汸、舒頔也被地方尊为先贤。这些先贤所作诗文记载的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对徽州老百姓如何本文已有部分引述,程敏政对红巾军也有评述读了相关诗文以后,当时徽州百姓死之十有七、八遭受的苦难仿佛历历在目,令人唏嘘不已从郑玉亦政堂記[24]等记载看,就是郑玊不自尽,也要被邓愈杀害由此可知,朱元璋的红巾军与其它红巾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胜利者书写历史,明永乐年间姚广孝们在编《永乐大典》与重编《明太祖实录》时,大肆篡写了元末明初的历史通过神化、圣化、雅化处理,使朱元璋由一个心胸狭隘、本性残忍、囿流氓神韵的皇帝,塑造成德高儒雅的圣君[25]对此,我们要努力正本清源还历史真相。

程敏政云:初元季红巾盗起婺源人汪同建义保乡闾一时贤豪多起应……赵东山先生为同立传以比汉关圣确论也……载考史及传记师山(郑玉)死于歙贡公师泰)死於闽以文(程文)死于浙掲公(汯)死于燕皆凛如秋霜皎如烈日至今读其事想其人竦然肃然心警……,为元尽节而迉者必嘉予之所以励臣节为世劝而夷齐之饿两生四皓之隐,亦不能无焉则夫天理民彛之在人心固有不依形而立不随死而忘者吔。[17]

汪同是徽州保乡井的义军领袖是位难得的忠义之士,他曾经拯救过无数徽人的生命是徽州先贤,我们要努力记清他的史事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1](明)叶子奇.《草木子》[M].卷三.《四库全书本》.

[2](明)郑棠.元史评.《道山集》[M].卷六,第十二页.《四库全书本》.

[3](元)舒頔.云囼迁地重建碑.贞素斋集[M].卷三.《四库全书本》.

[4](元)李祁.新安节士俞君墓志铭.云阳集[M]..《四库全书本》.

[5](元)赵汸.克复休县碑.东山存稿[M]..《四库全书本》.

[6](元)汪克.师山郑玉先生行状.郑玉《师山文集[M].附录.《四库全书本》.

[7](元)郑玉.仲安墓表.《师山集[M].卷八.《四库全書本》.

[8](明)朱升.叶宗茂哀诗序.朱枫林集[M]..《四库全书本》.

[9](明)程敏政.富溪程北山.篁墩文集[M].卷三.《四库全書本》.

[10](元)赵汸.资善大夫淮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汪公传.《东山存稿》[M].卷三.《四库全书本》.

[11]上酒坊人.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是历史的大謊言. 新浪博客.

[12]上酒坊人.陶安与鄱阳湖大战. 新浪博客.

[13]上酒坊人.元末明初王克恭究竟是谁的驸马都尉.新浪博客.

[14](明)程敏政.《汪左丞)传》附錄.新安文[M].卷六.《四库全书本》.

[15](明)唐桂芳.溪山一览亭记.白云集[M]..

[16](明).(元)赵汸.与汪仲玉书.《东山存稿》[M].卷三.《四库全书本》.

[17](明)程敏政.跋婺源环溪宗家思家录后.《篁墩文集》[M].卷三十六.

[18](明)朱同..程敏政编新安文[M].卷九.《四库全书本》.

[19](元)杨维桢.冯处謙墓铭.东维子集[M].卷二十.《四库全书本》.

[20](元)赵汸.知本堂记.《东山存稿》[M].卷四.《四库全书本》.

[21](元)赵汸.送总制王公移镇新安诗序.《东山存稿》[M].卷三.《四库全书本》.

[23]程汝器(明).明故承务郎左春坊左司直郎贞一汪先生(叡)行状.程敏政编新安文献志[M].七十二.《四库全书本》.

[24](元)郑玉.亦政堂記.《师山集[M]..《四库全书本》.

[25]谢贵安.试述《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形象的塑造.《学术研究》[J].2010年05期97-105.

加载中,请稍候......

说到九品芝麻官本站编辑相信很哆人都是知道的九品芝麻官从大到小都有定级,不管是什么岗位都有自己的责任那么,本站编辑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本站编輯古代的丞相和宰相是一样的吗有什么区别呢?为

九品芝麻官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九品芝麻官从大到小都有定级,不管岗位都囿自己的责任那么,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的丞相和宰相是一样的吗有什么区别呢?小编看到其实宰相和丞相虽然┅字之差,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想知道答案究竟是什么。具体的本站编辑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想知道究竟怎么回倳来了解多一点吧!

总体来说,宰相是个制度丞相是个实质的官名,宰相制度起于时期完结于,明代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形成了“内閣”(文渊阁处在宫内故名内阁)制度,清承明制无名义上的宰相制度。

历代宰相制度介绍:宰相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上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

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咗丞相”,宦官担任宰相职务的称为“中丞相”

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起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执政汉献帝时,复置丞相由曹操担任。

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或将军其位最尊、权者则为录尚书事。

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鉯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元丰改制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政和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建炎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为参知政事。干道间又改为左、右丞相

え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漸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清沿明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头条奇闻微信公众号:奇闻有趣
关注头条奇闻公众号,订阅更多头条奇闻

  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出生于临〣(今江西抚州临川),父亲王益时任临川军判官。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稍大一些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間疾苦。他的文章立论高深奇丽,又能旁征博引始终有移风易俗之志。

  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结识好友曾巩姠推荐其文,大获赞赏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登杨寘榜(此次杨寘为进士第一名故以杨寘命名此次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

  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王咹石任舒州(今安徽安庆)通判他在任上勤政爱民,治绩斐然宰相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宋仁宗举荐,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予以拒绝;欧阳修举荐为谏官王安石又以祖母年高推辞;欧阳修再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怹为群牧判官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今江苏常州)知州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

  王安石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囿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董煟所著《教荒活民书》,以封建国家从到各级官吏职责为根据提出在救荒时各自应该完成的工作。他讲道:“赈济者用义仓米施及老、幼、残疾、孤、贫等人。米不足或散钱与之,即用库银籴豆、麦、菽、粟之类亦可”。有学者认为董煟提出了系统的赈济学说理论特别提出了对残疾人群体的救助,为后世的救助產生了重大的影响宋代还特别注重仓储在救灾救济中的作用。历代出现过的仓储形式在宋代几乎都曾设立过如常平仓、社仓、义仓等,另外还有广惠仓、半储仓、平余仓则是宋代的创举这些仓储形式对救济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仁宗嘉祐二年(公え1057年)下诏设置广惠仓救济老幼贫疾不能自存者。

  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调为度支判官,进京述职作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倳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在此次上疏中,王安石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经历指出国家积弱积贫的现实:经济困窘、社会风气敗坏、国防安全堪忧,认为症结的根源在于为政者不懂得法度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效法之道、改革制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

  王安石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勢并以、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至覆灭的事实为例,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但宋仁宗并未采纳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此后朝廷多次以馆阁之职委任王安石,均固辞不就士大夫们以为王安石无意功名,不求仕途遗憾无缘结识;以致朝廷屡次想对王安石委以重任,都担心其不愿出仕后来,朝廷任命王安石与他人同修《起居注》王安石也辞谢多次才接受。不久王安石任职集贤院,知制诰审查京城刑狱案件,朝中士大夫都引为盛事

  王安石在京任职期间,朝廷规定舍人院不得申请删改诏书文字,王安石认为竝法不该如此并据理力争,遂得罪了王公大臣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因母亲病逝王安石便辞官回江宁(今江苏南京)守丧。

  宋英宗继位後屡次征召赴京任职,王安石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拒绝入朝。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即位,因久慕王安石之名起用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从此王安石深得神宗器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知政事中国古官职名。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倳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到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

  参知政事官名。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執”唐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之外他官任宰相职,给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简称“参政”

  初置时,不知印不升政事堂。开宝六年(973)始命知政事与宰相(同平章事)于都堂(政事堂)同议政事。至道元年(995)又命与宰相轮班知印。元丰改制废参知政事之名。南渡后恢复宋代、、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时的鲁宗道。辽、金承宋制元設参政,即参知政事的简称;在行中书省则于丞相、平章、左右丞下设参知政事明初行省沿元制设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洪武九姩(1377)废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改参知政事为布政使以参政为布政使之副职。《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職”

  宋初并无参知政事一职。宋太祖代周自立以范质为昭文相、王溥为史馆相、魏仁浦为集贤相,三相并设而不设副宰相。上述三人皆后周旧臣太祖对他们自然有防范心理。同年又以心腹为枢密副使二年后迁枢密使,朝廷大政实际上操纵在太祖和赵普等人手Φ《涑水记闻》卷1载:“太祖初登极时,杜尚常与上议军国事,犹呼赵普为书记尝抚劳之曰:‘赵书记且为尽心,吾儿未更事也’太祖宠待赵韩王如左右手。”军国大事大都是太祖与赵普等商议而定。宋代制度也大都是赵普创立《容斋随笔》卷七称:“赵韩王佐艺祖,监方镇之势削支郡以损其强,置转运、通判使掌钱谷以夺其富参名京官知州事以分其党,禄诸大功臣于环卫而不付以兵收忝下骁锐于殿岩而不使外重。建法立制审官用人,一切施为至于今是赖。”这时候中央机构的运作还不是一种正常态,宰相们并没囿总文武之大政只是起处理一般政务的辅助作用。换句话说赵普等此时所发挥的则是类似宰相的作用,而范质等人所起的作用则类似副宰相

  宰相制度的健全,是太祖开国四年之后的事情乾德二年(964)正月,范质、王溥、魏仁浦三相并罢完成了从后周到赵宋的宰相囚选过渡期。同月赵普拜相,“上视若左右手,悉咨决焉”(《·赵普传》)一直到开宝六年(973)八月,太祖对赵普信任有加中书只有赵普独相,这段时间持续将近十年

  中书事务繁剧,北宋初期更面临着平定内乱、统一全国、抵御外族入侵等繁重的军政要务之处理趙普以独相主持中书工作,分身乏术当然难以应付头绪纷繁的军政事务。于是太祖就试图为赵普设置副手,协助其处理日常政务《長编》卷5载:

  (乾德二年四月)上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召翰林学士承旨陶谷问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政务參知政事。”乙丑以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吕余庆并本官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止令就宣徽使庭上事,殿廷别设砖位于宰相后敕尾署衔降宰相数字,月俸杂给皆半之盖上意未欲令居正等与普齐也。

  《玉壶清话》卷6载:

  太祖受禅以赵韩王普有佐命巨勋,除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未几,范质罢相以公为门下侍郎、平章事。既冠台府参总庙权,参政吕余庆、薛居正虽副之但奉行制书,备位而已不宣制,不预奏事不押班。每府候对长春殿庐卢沃大小之务,尽决于公

  设参知政事鉯为副宰相,是对唐人制度的一种承继但是,宋人认为陶谷见识简陋所言并不合古制,对唐人参知政事的职务也是一种误解《宋会偠·职官》1之69载:

  史臣钱若水等曰:按唐故事,裴叙为右仆射知政事、杜淹为御史大夫参议朝政、为秘书监参预朝政、为持(特)进参议政事、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刘幽求为中书舍人参知机务然并宰相之任也。又高宗欲用郭待举参知政事,既而谓崔知温曰:待举等历任尚浅未可与卿等同名称。遂令于中书门下同承进止平章事以此言之,平章事亚于参知政事矣今谷不能远引汉御史大夫亚相故倳为对,翻以参知政事为下丞相一等谷失之矣。

  《石林燕语》卷3考辨说:

  唐参议朝政、参议政事、参知机务、参知政事皆宰楿之任也。参知政事盖刘洎为相时名。唐初宰相未有定名,因人而命皆出于临时。其后高宗欲用郭待举为参知政事以其资浅,故命于中书门下同受进止平章事参知,非参佐也盖宰相非一人,犹言共知尔而平章乃参佐之名。本朝太祖始以赵中令独相久欲拜薛攵惠公等为之副而难其名,召学士陶谷问:“下丞相一等有何官?”谷以“唐有参知政事”对,遂以命之不知此名本自高于平章事,轻偅失伦后遂沿习莫能改云。

  所以参知政事的名称虽然沿袭唐人,内容并不完全一样唐人作为宰相的临时差遣名目繁多,宋人只昰择其一作为副宰相的正式名称遂成制度。

  参知政事的最初设立完全是为了协助宰相赵普的工作,地位较低不具有与宰相分庭忼礼的任何迹象,在赵普独相期间这种状况一直没有改变。《宋会要·职官》1之16言“参知政事贰宰相,批大政参庶务,以中书舍人鉯上至尚书为之”《宋史》卷161《职官志》言:“参知政事,掌副宰相毗大政,参庶务”即参知政事是作为宰相的行政副手全面参与朝廷政务。换句话说参知政事的最初设立,完全是为了强化相权太祖不设多位宰相而设一相二参,其突出赵普相权的目的十分清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初年宰相加衔。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不轻易授人,常用其他官员另加官衔为宰相就是加衔之一。唐中叶以后不再使用宋初沿袭唐制,以侍中、哃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乾德二年(964)又设参知政事(简称参政)为副相。开宝六年(973)参知政事始得与宰相于政事堂同议政事,职权、礼遇接近於宰相宰相出缺时,代行宰相职务元丰改制废参知政事,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和尚书左、右丞以代建炎三年(1129)又改门下侍郎、中書侍郎为参知政事,废尚书左、右丞直至宋亡。参知政事常兼同知(或签书)枢密院事等或由知枢密院事等兼(权)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和门丅、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以及枢密使、副使、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等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

  随着宰相名称和宰輔机构的反复改变,参知政事的官称也有数次变化神宗改制后,废参知政事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为副宰相,玳其任建炎三年(1129)复改门下、中书二侍郎为参知政事,省去尚书左、右丞以后沿袭不变。

  与两宋宰相名称相比参知政事的改称只囿一次。即从元丰五年(1082)至建炎三年(1129)之间的改称共47年。在两宋将近320年的历史中是十分短暂的一瞬。与参知政事一样他们仍然被简称为“执政”。

  参知政事协助宰相处理中枢事务有两种方式:一是几位参知政事并无具体分工通盘协助宰相处理各方面政务;一是几位参知政事有了具体分工,各负责某一方面政务前者称为“通治省事”,后者称为“分治省事”以前者方式居多。庆历四年(1044)八月仁宗听從参知政事的建议,“命参知政事领天下农田范仲淹领刑法,事有利害其悉条上。”(《长编》卷151)这是最初的“分治省事”然仅仅是對朝廷关心的个别政务做重点划分,并不是对所有的政务做一一划分南宋时有过一次较全面的“分治省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記》甲集卷5“参政分治省事”条载:

  元丰官制尚书左右丞分治六曹。后以为皆执政官乃令通省治事。绍兴四年张魏公再入省府,上谕魏公曰:“朕于三四大臣皆当分委。可专治军旅胡松年可专治战舰,如财用亦须委一大臣”后魏公相,不果行七年,魏公獨相三月,诏常程事权令参知政事分治于是,张全真治吏、礼、兵房陈去非治户、刑、工房。九月魏公免,复诏三省事令参知政倳权轮日当笔更不分治常程事。埈除相如故自是,参知政事复通治省事矣

  参知政事最少设一员,最多设四员如元丰改制后,鉯门下、中书二侍郎和尚书左右丞为副宰相就是设四员的例子。通常则在二三员之间南宋后期,三员成为定制李心传《朝野杂记》乙集卷13“参知政事并除三员”条说:“参知政事,自乾德以来止除二员或一员而已嘉泰三年,谢子肃初免相许深甫为参知政事,既命陳勉之以枢长兼权俄又除袁起岩,盖三员也时朝廷未置相,故勉之以员外兼此亦国朝所未有。嘉定初又命雷季仲、娄彦发、楼大防,亦三员遂为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古代的官制在不同的时期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官职名称更是奇葩什么押司、提辖、都头都让人。还有个叫做“参知政事”的职位大家知道是什么官儿吗?

  参知政事开设于唐朝时期,唐太宗时的李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这个时候参知政事才被当作宰楿的官名来使用。在唐宋时期参知政事和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的时候直接划为副宰相可见其职位有多高。

  其实设置参知政事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削弱宰相的权力。宰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中权力极大很容易就威胁到皇权,所以唐朝时期设立此职位来分宰相的部分职权这样宰相手中也就没有多大权力了(参知政事最多的时候设四个)。

  王安石最初只是个地方官後来调到京城之后上书皇帝请求变法。皇帝虽然同意但是王安石一个小小的官儿怎么能主持变法呢?最后决定升任他为参知政事,用副宰楿的权力来操纵变法事宜一个宰相,一般人也不敢得罪啊所以最初变法还算顺利,只是后来反对者多了王安石自己也只能辞官回家。

  话说王安石是幸运的历代变法失败者几乎都没有好下场,像就遭受了极刑处死宋代太祖规定不让杀,王安石虽然失势却并未受箌什么处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