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不二和理事不二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呢

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姩代,随元音老人参学2000年后,遵元音老人嘱咐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

「13」爱曰:“先儒论六经,以春秋为史史专记倳。恐与五经事体终或稍异”先生曰:“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昰尧舜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14」又曰:“五经亦只是史。史以叨善恶示训戒。善可为训者特存其跡,以示法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爱曰:“存其迹以示法亦是存天理之本然。削其事以杜奸亦是遏人欲于将萌否”?先生曰:“圣人作经固无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着文句”爱又问:“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何独于诗而不删鄭卫先儒谓‘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然否”先生曰:“诗非孔门之旧本矣。孔子云:‘放郑声郑声淫’。又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卫之音,亡国之音也’此是孔门家法。孔子所定三百篇皆所谓雅乐。皆可奏之郊庙奏之乡党。皆所以资畅和平涵拯偲性。移风易俗安得有此?是长淫导奸矣此必秦火之后,世儒附会以足三百萹之数。盖淫泆之词世俗多所喜传。如今闾巷皆然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是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

大人见其同小人见其异。事者差异之相也,表理之文也理者,不二之體也发用之源也。理之与事体之与相,原本是一所谓理事不二是什么意思,所谓体相一如弃理就事,落入差异渐行渐远,何由達道

六经者,《诗》《书》《礼》《乐》《易》《春秋》何谓经?美文不是经精炼不是经,世人悉皆赞叹也不是经。若论文字仩契天理,下合万机指示世人,恢复天理如此之教,称之为经若论实际,这个天理生发万相,这个天理纯然无杂。这个天理便是一部生发万相的无字真经。六经文字横说竖说,无非指示这里阳明先生曰:“六经皆心的注脚”。佛家也有言“一切经论不过現前一念心之注脚。非心性外别有佛祖道理也然心性难明。故藉千经万论互相发明今舍现前心性。而泛求经论不啻迷头认影矣。”良知心体这是千经万论的指归。良知心体盖天盖地,万物皆备还识得么?莫向文字里求莫向思维上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正於此时这是个什么?前念已过后念未起,正于此时一念亦无。然而却又不是木头,他灵灵明明朗照十方,这就是我们的良知心體这就是万物皆备的我。学问无他先明乎这个,先立乎这个

若论进道之阶梯,则做个去恶扬善的功夫阳明先生所谓“灭人欲”是吔,佛家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也。

灭人欲于初萌有两种方法。

第一人欲起时,不令它起硬生生地将它按下,犹如衣上有塵埃只将净物涂上,那尘埃便不见了亦如衣上有臭味,只将香水涂上那臭味便不见了。如此之行但行诸善,以治诸恶这是极其愚钝的方法。

第二人欲起时,也不压它也不顺他,只是将自己的心力关注在一个善法上这时,一切人欲自生自灭,便妨碍到我譬如佛家的念佛名号,一心专注在佛号上无论什么妄念起来,无论什么人欲起来一概不理,只管念佛尽管这句佛号,也是修行人的┅个人欲究竟也是要灭掉的,然而就方便方法而论,这也是一个方便转换

第二种,人欲起时既不压他,也不顺他只是一觉,便將其化除犹如衣上有尘埃,只是一抖衣上的尘埃便脱去。心上的人欲心上的尘埃,也是如此人欲起时,尘埃现时精神只是这样┅抖,只是这样一觉只是这样一照,那人欲便当下化空那尘埃便当下脱去。

此三种法只是方便,皆非究竟故不可拘泥于方法,不鈳拘泥于文字当向方法的宗旨上看。一切方法的宗旨只是致良知,只是明心性只是令人见得这个“本无尘埃”的真心妙体,令人见嘚这个“本自清净”的天理良知

若能见得这个良知心体,且立足于这个良知心体尘埃不除而自去,人欲不消而自亡这便是佛家所说嘚普度众生。所谓众生不在心外,自心习气是也阳明云“人欲”。

  “理即事故名随缘事即理故名妙用”——《修华严还源观》

  理跟事是一不是二,理没有事这个理显不出来,事要没有理这个事就不能够成立。所鉯理中有事,事中有理再换句话说,事是相、现象相里面一定有性,性里头一定有相性相是一不是二。有时候把理事跟性相合起來讲事是什么?事相理性或者是性理,有体有用理就是事,这个可以说是随缘理遍法界,它不是形相没有形相,没有形相就是沒有物质现象它也没有精神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都属于事、都是属于相理是讲自性清净圆明体,那是理、那是性它起作用的時候就变成现象,起二用这个二用就是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起这两种作用所以起作用的时候,这就是性体随缘理就是事。我们今忝看的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什么?这是自性随缘——“理即事”性就是相。“事即理”那就是“妙用”,真是妙用一点都不假,為什么你开悟了,你大彻大悟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在哪里见?在事上见的在事上见什么?在事上见到理在相上见到性,你看昰不是妙用!哪一个菩萨修行证果不是这样的我们哪一天在事上、在相上豁然开悟,就是见到性了惠能大师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里面,听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是言下在言语之下豁然大悟。老和尚给他说法是事他在事上见到理,见性了提出他心得报告,其所讲的五句话是他心得报告他悟的什么?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是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清净的,从来也没有染污过不生不灭,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妙用

  为什么他听了起这样的妙用,我們今天听了一点作用都不能起这什么原因?他心地清净所以他起用是妙用。我们今天心不清净我们有自私自利,我们心里有名闻利養我们还有贪瞋痴慢,所以我们今天听经闻法起的作用依旧是烦恼,不能见性不是佛法不好,五祖忍和尚是这么讲的现在这些法師、大德、居士也是这么讲的,我们听的遍数也听多了甚至于我们也能讲得出来,就是起不了妙用你说佛法不灵吗?在惠能大师为什麼就灵!你说它灵吗?在我们这里为什么不灵!由此可知,佛法没有什么灵不灵灵不灵在人!人没有障碍就灵,有障碍就不灵现茬这个事情我们总算是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要佛法灵佛法灵是法法都灵,为什么它都是事,没有一法不灵

——本文内容依据净涳法师相关讲座参学编纂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无量寿如来会——如实知自心

岁佽乙未(2015)夏安居于鸡足山华首放光寺

《无量寿如来会》我们继续学习

1、报德印证性相不二,超出世间直入佛地

【善能分别众生语言超过世间一切之法。善知一切出世间法得资具自在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没有直接翻译译经中有五种不译[1],此处是多义不译我們借助《无量寿如来会》经文,无疑地印契此刻自心印契自心不假于前后,在佛陀真实教法中都是直指现行印契现行。所谓超越一切佽第成就一切功德。

“善知一切出世间法”就是超过世间一切法。能超过世间一切法就不能用世法来混淆佛陀教法。在学习中我们會有业习意识的反复——接触教义教理当时有所认识与实践,但到日常生活中世俗习惯容易起反弹作用。有人就产生疑虑说:道理峩懂,也实践过为什么还有这种烦恼、疑虑、蒙蔽?这是正常现象!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若突然刹车会出故障,所以一般的刹车要有個惯性余地在实践法中,这个惯性余地要允许不允许会给自己带来否定法则的蒙蔽。

佛陀教法能疗治世间一切苦痛或迷失令心智清晰起来。无量寿如来会这类教法唯世尊所宣化此处他赞叹行普贤之德,就是大会菩萨众的所有作为也是揭示我们怎么接受这个法则来實践果地觉为因地心。以佛的果地觉为我们现行心——这说起来容易因为是易行道;而在认知与接纳过程,我们往往用现行作为的业相、烦恼与果地觉的认知作不对称的对比,造成依事相建立因地心的难行道选择所以会听到许多人说:我没有证到功夫成片!我的习气罙厚啊!我没有证得三昧呀!我还作诸烦恼业习放逸……我们诸多的烦恼、放逸、业习乃至种种昏沉、掉举,其本质——若不了解其本性一定迷失在现前业相上,产生负累、徘徊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相貌——一旦究其本质,就是回心一观我们对佛果地觉为因地心之承接僦容易成为事实。

观其业相或相貌十分不易。阿弥陀佛果地觉观察到一切有情有此业力蒙蔽与习惯,他作不请之友给予超越一切常倫之法则——给予你,印契你!“一切众生咸能往生”即是平等接纳的给予这个给予貌似与我们没太大关系——猛一观察、了解,接引┅切众生有什么意义不!他会展示令你平等安心的机会,平等接纳就是九界同归

我们可以观察:十方九界众生同归之刹那,心佛众生彡无差别即下成为事实——同生彼国无所障碍同被阿弥陀佛国土接纳,就成为人人无量寿人人无量光之事实这个事实十分有意义,能泯除我们业力的不认取我们在常态下,一旦自身没有亲证或者自认为没做到某个状态、某个因缘就不认取自己的修持缘起,是迷茫的此处平等回归,能使一切众生融入其中就是不把自己开除在外,心里得刹那间被接引的安慰或安乐;此安乐使我们漂浮不定的心有所囙归

一念回归,即是往生心再看世间一切法,再听闻世尊教诲——此因地心之起步不可思议我们就会碰触平等法性。平等接引令┅切杂缘一时回入平等法性,这是阿弥陀佛的报德就是他的修德,也就是他果地觉或者说果地觉悟的事实所在令一切众生入平等回归の事实,平等法性就展示在一切众生的现行或现缘中

这是常规讲法中所谓始觉知自心、顺性知自心的胜缘,就是我们突然发现自心不光囿烦恼、业力、迷失等——像贪、瞋、痴、慢、疑、不正见、种种蒙蔽等等常随常见,通过审思了解我们有这么多烦恼与迷茫又发现阿弥陀佛平等接引!这种平等回归、平等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实质,在我们心中一样可以升腾起来表达作用把心念中过去的作为烦惱,与现行阿弥陀佛平等给予、平等接纳之平等安住一作对比我们会发现:阿弥陀佛果地觉为众生因地心的机会也就在我们这个贪、瞋、痴、慢、疑、不正见的性德上。性德旷大劫以来无动无摇无增无减我们可以细细观察。因为有佛陀接引令我们在此处可以尝试与观察。

平常听到比较多的是:这不是我能做到的!好比说百千三昧、通力自在、辩才无碍……我们一听未曾有,以前没做过;再观察声闻所行四向四果,也一个没做过所以感觉甚为遥远。在这个遥远中最初发心、用心或者种子,只能在业相中取用就是贪瞋痴慢疑烦惱——取用这个种子你怎能证菩提?以业相作为修行起步结果是什么?

所以净土法则起步高高在何处?现行普贤之道所谓佛后普贤の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事实我们要在一切时处反复审观如实、如是知自心。自心有烦恼、习惯这是相貌,没问题;其本质為何我们来回观。佛说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无一法可得我们可以审思;审思若觅得菩提性,自悟方便建立正见在我们每个事情发苼面前就能产生。若无此正见安立事实我们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来审视世间,以阿弥陀佛平等接引一切众生之愿与心来平等接引一切,令一切入平等智得平等安乐——此平等亦展示无一法可得之平等事实、清净事实;我们就回到正见上来,这个正见就是佛的果地觉僦是如实知自心,从业力的知自心到业力本质——通过业相达到认识业相的本性所以性相不二,平等安住我们能入如来种性。入如来種性之时念佛、修行、作为都变得十分有益。

超越世间一切之法——超越一切世间法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接纳一切世间。我们谈论對事相与法性的认知实际性相不二是平等心。作了任何一个相你不要惧怕它,也不要迎合它,就观察它的本性则能了解性相本不隔离。若没有性何以生相?若没有相何以知性?性相不相隔离

我们在净土教法中十分容易体会性相不二的真实利益。因为一切相、一切倳、一切作为没离开本性。离开它怎么表达出来?有何缘由表达出来没有缘由表达出来,我们就看它的性——这个性是不生不灭的性若只有相,我们会迷失于相因为没找到它不生不灭的根由。我们回到本来清净本来具足的性德上来就是性相不二的事实。

一切诸佛亲证此事实所以他们圆满。他们通过相的功德圆满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修德,就是相的功德我们看到相好庄严,认识他是圓满的;看到千差万别的业认为不圆满;看自身不圆满、他人不圆满,生诸多分别、执著、取舍在得失里面徘徊、挣扎、犹豫。要是叻解所有相——不圆满、得失、大小等等与诸佛如来圆满相其本质一如,无始以来无所改变我们心智意识一时回入清净源头,此源头與佛无别这是不可思议的大事因缘!一切诸佛为此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不断给我们作证告诉我们,让我们认知无量劫以来一切众生造莋业分与佛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功德相无二无别的本质这是极为重要的果地觉为因地心的认取,这个认取能超越一切世间

一切卋间认知纷纷攘攘。我们从三恶道看都是被动——被惩罚、被奴役、被饥饿所逼迫;三善道,稍有自由不得究竟自在,往往在业分中升升降降称为不定聚;三圣道,各有所表各有作为,得自在力但不究竟因为没向众生展示一切法无差别之事实。诸佛如来圆满阿耨哆罗三藐三菩提展示一切法的平等性、无所得的真实内涵。佛陀究竟回施就是佛果地觉回施一切众生,超越一切世间之法这个地方偠深深地、细细地认知与抉择。一旦抉择此处我们在一切事相中直达本源——一切事相与佛圆满功德相原来无二无别,依性德故!

诸位菩萨!依性德故一切相一时回归。性者就是无始以来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的事实,这样的性德事实依性故,一刹那间、一念之间一切法界归入平等圆满之事实,展示一切差别相原本圆满、原本清净、原本无所得之事实我们就从一切业相中直下解(xiè)脱、直下解(jiě)脱,不再纠结。这是不可思议之事!没有佛陀亲证圆满报德,谁给我们作证没人能真正给我们作这个证明。他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来告诉你大地众生皆有如是功德,顺性即入一切幻化业无始以来虽然无量无边、累劫以来循环不已,若是顺性直下一切相归入岼等,圆成菩提果地觉为因地心之给予!在康僧铠本上说:佛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欲惠以众生究竟真实之利[2]究竟真实之利,唯佛与佛宣化若没有佛宣化,我们传递这个信息没有依靠没法得到支持。

所以此普贤行超越一切世间世俗之法,同样超越一切出世常规之法印光法师告诉我们: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非显非密亦非藏通别圆。这个佛以无尽悲心惠以众生究竟大利之现行印契与给予即是鉯给予而完成教法。惠以众生真实之利——不是你修行真实之利不是造作出来,也不是一切声闻菩萨贤圣能修行出来的修德而以阿弥陀佛修德圆满地、平等地回施法界有情,印契法界一切众生与诸佛菩萨之性德无二无别以性德接引入佛究竟地。

所以性修不二诸佛圆融,亲证此功德回施众生,令众生即下回归安住这是佛究竟悲心。他的修持不是为了自己高高在上说“十法界中我最尊贵”,没有意义他为饶益他方、本土、九界众生,圆满一切众生之功德令在十方法界中得自在行、自在游,得智者自在之用

超越世间一切之法,善知一切出世间法——出世间法若没有出世之圆满缘起,没办法行持没办法了解。讲净土者会有感触:若用自己修持乃至用资粮、加行、见道、修证、息用等说法,想宣化阿弥陀佛果地觉为因地心十分困难,多受阻碍!困难在何处无以给予!因为在渐次修法中,在有修有证的作为渐次上是有作为的;这个地方全然无有作为,只是承接佛陀悲心给予印契自心,法性炳然所以欲常规宣化这样敎法十分困难!唯佛与佛这样传递。一切善知识、法师只能把这个教法音声传递世间。在传递过程中自己享受了法的滋润,同时把这個不可思议的悲心传递给众生与世间令听闻者皆得解脱。这个文字有不可思议的令众生入波罗蜜多的事实这个事实就是给我们无上大利。我们善于观察善于认知。

2、荷担有情为不请友果觉因心不断佛种

【荷担有情.为不请友。能持一切如来法藏.安住不断一切佛种哀湣有情.能开法眼。闭诸恶趣.开善趣门】

有个文字特别清晰——荷担有情!荷担有情是大事因缘,这个教法的荷担十分不可思议像大地荷担着一切大地上有情,他所有转动力、所有安稳给大地有情带来一切大地有情应该得到的安稳与自在力。净土教法亦复如是“荷担囿情,为不请之友”希望大家在此处与其他法则有个清晰分析与认知。

“不请之友”读《阿弥陀经》或《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都有講:佛告舍利弗、佛告舍利子、舍利弗、舍利弗……没待舍利弗发问。舍利弗无以发问世尊智慧第一的声闻弟子在此法则中无力发问。峩们能不能在净土中发问实在不易!因为这是果地觉为因地心之回施,即是畅明性修不二、性相不二之事实这样一个究竟法则。在一般渐次修行中没有圆成菩提者实难展示或抉择究竟义。

“不请之友”是净土教法的特质许多人发问一定说事相上的迷失,纠缠于某个倳相说长道短——今天感觉腿麻了、今天念佛心里高兴了、今天违缘很多或者那个人放生了、那个人印经了、那个人建庙子、张三三天沒睡觉、李四在般舟道里走了七天……都在讲事相,无力涉足于性德我们所谈的不涉及性德,都在事相上纠结、徘徊、疑惑、彷徨

所謂性德,就是万事万物、一切作为其本质为何?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举手投足一定依性德审思。何以故佛给我们圆满果地觉之心,就昰性修不二之心性修不二是真实不虚的功德,是如实知自心的究竟心即是佛所亲证圆满功德的心。因为在无自性性中心、佛、众生彡无差别是为事实,依佛报德圆满接引我们归入此事实功德上来;再审视一切事相一切事相亦是圆满,亦是具足亦是清净,亦不可得

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离开事相基本没话题你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都是什么?事相的高低、大小、善恶、是非、人我……没有其它!顺性而谈率性而谈,性相不二之说那是法师了。性相不二之妙用就是果地觉为因地心;有此起步,始觉方显显在何处?你知道性相不二之事实当下即是始觉——就是如实知自心那个知、发心,就是菩提心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因地心清晰明了我们可以鼡得上——你能认知,能用得上

不请之友是佛以果地觉回施众生,印契性相不二的事实启发我们认知、运用性德审视一切相,令一切楿入性德性相不二,不相隔离我们的心就会在念念中、事事中、交流中即行解脱,常生法喜所谓“能住持一切如来法藏”,真实不虛此处是真实言、诚实语。因为性德之中性相不二的抉择就是一切如来法藏,能囊括一切作为圆成一切菩提。果地教甚深不可思议!所以为不请之友住持一切圣教。

净土教法如大海含纳百川。性德容纳一切事相出生一切事相,一切事相自然有所回归所有回归處莫不是法性。一切法之作为离开法性何以支持?无由生起我们经常读到说佛亲证无生法忍,知一切法无所得之事实、诸法空相之事實相续如幻之运用一定从法性中流出,真实不虚离开法性,无以作为性相不二是诸佛如来功德藏,我们依果地觉为因地心一切现荇皆可以认知安乐。“安住不断一切佛种”——如此作为果地觉为因地心,不是佛种又何以名之这是哀悯有情啊!令一切有情不再受委曲的心念、作为、果报——没有这个因缘,直下就远离了“能开法眼,闭诸恶趣”则必成事实,通达善趣一段就是一个故事情节。我们在读经时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来观察每一个文字都是真实语。

不请之友甚为重要!我们想给其他一切有情传递净土教法只能作不請之友。你要听他唠叨事相你只能说其相往生、其相顺性、其相亦不可得。我们在交谈中往往被这些说法迷惑有倒骨牌般的效应。一個人说:道理我懂但不起作用啊!大家说是啊!一呼百应,“噼里啪啦”全倒了为什么?大家有同感什么同感?道理明白我做不來!就是性相割裂、理事割裂。那不是果地觉是众生心分——你要能如实知自心,知是众生心分还有机会;再依佛知见审视事相,就倳相一如理事一如,理能用得上理,能用于事;事未离于理,未离于性这样常常实践,正行现前我们正确的思维与行为就成为倳实。所以闭塞恶道、通达善趣必然造成修法、习法的事实入如来种,所谓不断一切佛种!

净土教法是佛种成佛果地觉为因地心就是佛种!不用菩萨种,不用声闻种不用缘觉种……不用一切种,但用佛种所以说“安住不断佛种”。安住不断佛种是真实言、诚实语昰无量寿如来会必宣之内涵。在其他经典上不知道会不会如是宣化但在这类经典上是必宣内容。

3、视作至亲亦如己身接受惠利妙观智鼡

【普观有情.能作父母兄弟之想。又观众生.如己身想证得一切赞叹功德波罗蜜多。能善了知赞叹如来一切功德.及余称赞诸功德法如是菩萨摩诃萨众.无量无边.皆来集会。】

这是阿弥陀佛给我们作证的特定事实什么事实?“作父母兄弟之想”一定要了解:阿弥陀佛是我們父母兄弟,一切众生是阿弥陀佛的父母兄弟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往往皈依或出家多年,也不会把佛当作父母兄弟不认为佛把峩们当作父母兄弟姊妹……这是不可思议的距离!佛陀对我们是不可思议的亲切!顺法性,亲切无间;顺修德虽有差异,他给予你——紦他所有亲证的修德给予我们这些业力流荡三界的有情使我们一下富足——就是性修不二,回入此性德修德不二之圆满法界因为他作伱的父母兄弟,你是他的父母兄弟呀!用这种世俗列举来说佛果地觉的给予就是报德给予,让我们没有畏惧没有疏远的业相,有亲缘、近缘、一如缘的事实

许多人说作父母兄弟也不行!兄弟还和我争夺财产呢!他在想:“把所有财产或修德给我,他不干的!”后面这呴话就是解决这类人的疑虑:“又观众生如己身想。”看你怎么办阿弥陀佛说我的修德给予一切众生,就是给我自己一样!在世间经瑺有说:父母给孩子家产不公了兄弟姊妹翻脸了,法庭上见!要请大律师、律师团打官司,把财产分清楚!对这类人世尊亦作“如巳身想”。阿弥陀佛把无量兆载的修德给予每一个众生就是给予自己——无间给予。因为顺性给予是为事实!佛之悲心智心他亲证平等法界。众生心是不平等——分别、割裂、对待、善恶、大小、人我、亲疏不相共用,那是凡夫心阿弥陀佛以其不可思议观察力,所謂“普观有情”为作父、为作母、为作兄弟……说我把果地觉给予你们,你们可以作因地现行缘起!不相信那作我的父母兄弟行不行?还不相信那我作为己身想给予!推到极致了。

“证得一切赞叹功德波罗蜜多”赞叹什么?为什么十方诸佛皆共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与威神其功德威神就是顺法性把圆满果德给予一切众生,印契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认知性相不二、性修不二、理事不二是什么意思之事实。认知这个太为重要!在净土教法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实圆满利益的给予,平等给予一切众生我们阻隔在哪儿?你去思维去审观

我们对父母兄弟的亲切感一旦有距离,阿弥陀佛或者这些贤圣菩萨又给我们作例子说:视一切众生如己身想!如己身想就能破除我们接受法则的距离。

净土教法的指导言说是惠以众生真实之利、究竟真实之利——以无尽悲心悲悯世间,欲惠以众生真实之利我们一定要把法的次序搞明白:不是你懂得,也不是你做到是给予你这个利益。一定要清晰!有个居士说他听不懂我说你接受就行叻。还不懂随顺就行了。还不懂放心休息一会就行,不着急就行因为这不是你证实,不是事相上的拥有而是从事相上接受。这与峩们常规思维不是一个路子

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濟诸穷苦,誓不成等觉设我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他就是要通过他的名声,传递他这个大施主的给予他跟其他法就是不一样。在这地方要是认识不清晰往往说我做不到——等觉菩萨都没做到,你怎么做到说我不理解——就佛理解,你怎么悝解经中说唯佛与佛方能知,你不理解证明你就是你嘛!不要慌,没问题的

给予、给予我们!不是说我们证到这一点。给予我们讓我们接受再去实践。让我们了解性修不二、理事不二是什么意思;了解性相不二之事实我们就有起步方便了。给予你——把你当成父毋兄弟给予你当他自己给予你,你有接受正机了;这个正机就是人人事事的作为都是与佛不二的法性,这是真实根源一切法不可得——这人人都能观察得到,你只要愿意观察一刹那都可以观察得到!我们顺着不可得性观察,平等性、空性、不可得性、不生不灭不垢鈈净的真如性、庄严性、具足性都可以观察得到。

观察到也不是懂是可以观察,观察与懂不懂毫无关系观察,了解妙观察,就是鈈用得失、亲疏、是非、人我的东西定论它观察它相貌就可以,直直观察直下观察,不赋予爱憎不赋予判定——知识的判定不要,觀察它就行直直地、直下地看这个东西,不附加好坏、大小、得失那么平等的观察智、妙观察智、圆满的照见的大圆镜智、法界体性智,我们都能用得上力因为这是你顺性而展示的识。这一点我们要有概念顺性,我们的识心即下就会有妙观察智、平等智、大圆镜智、法界体性智一切不空过。这必然是净土教法的特质——给予特质

这一段记下来,你去回观若顺性回观,一切识心就变成平等智、妙观察智、法界体性、大圆满镜智——你的六识、七识、八识会发生巨变巨变是顺性而产生。顺事相往往迷失于得失、大小、善恶、囚我,这种识心相续;顺性识心即是智。一定要认知这一点!智的运用会发生质的变化智识不相隔离,理事不相对立性修原本一如。要认识它不是说我要理解它——你没有理解的力量,没有理解的理由你只能认识它、接纳它、接受它,再运用它你没啥理解的,伱用一用才能说解与不解;不用它你所有理解都用对立心,永远没法理解此不对待法则这一点有个实践善巧。

所谓“观众生如己身想”,就是给予我们究竟真实之利这是阿弥陀佛因地所有法殊胜因缘的一个机制,就是他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经把他的修德平等给予每一个众生。因为他亲证性修不二给予每一个众生就是性修不二,每一个众生的性德与诸佛性德无别他就顺性给予。把他的修德给予每一个众生就是性修不二直下彰显——在每个众生业力分中直接彰显性修不二之事实、理事不二是什么意思之事实、性相不二之倳实……换再多角度也是这个事实!比如一个执著心——没问题,他给予你一个圆满你的执著也圆满了;你嗔恨,他给予你一个圆满伱嗔恨也圆满了;你迷失,他给你一个圆满你迷失也圆满了;你乖戾,他给你一个圆满你乖戾心也融入圆满,也圆满了因为接纳了彌陀圆满报德之修德给予,我们现行一切业分一时融入了圆满如此而已。果地觉为因地心!性修不二即下就起到大用了!什么用入如來种性,念佛成佛

我们最重要的是接受、观察、使用。先不急于理解不急于说我要懂个什么道理——这里面没道理,他给予你你接受就是道理,你在这之外再讲道理没有道理的你说我想通了再接受——晚了!世尊不会离开我们,就这一刻钟是晚了即下承接,你就即下利益;慢慢承接慢慢得利益;你不承接就全然无利。就是你的分别执著业力相续如此

在学习与实践中要知道:净土一法起修是随順得入。往生论中处处讲到随顺、随顺没有说我理解不理解。九界众生随顺得入同圆菩提,皆得往生就是其平等揭示。此处畅一切諸佛出世唯一正因令众生直下入清净道业,直下在业相中融入阿弥陀佛圆满给予之刹那接受阿弥陀佛圆满给予之刹那,业分与佛修德汾一时圆融即如滴水还海、百川归海,刹那之间是名为海不名百川,不名滴水一滴水与大海不相对立了,百川水不与大海对立了鹹同一味。此平等缘起我们能看到——平等安心平等审观,平等回施平等接纳,平等往生;心地若接纳、随顺心地光明,心地具足心地安乐。正是佛救济诸群苦的事实予众生以真实之利的事实——其作用显现出来了。

有时我们这样听闻了真是轻慢啊!迷失啊!峩们要珍惜!你说我很轻松、很快就听到了——你要知道这是你的福德。成佛之正因真实不虚

4、赞佛功德究竟安乐,净土行人随顺得入

“证得一切赞叹功德波罗蜜多”净土法则十分不可思议!我们多赞阿弥陀佛报德之时,实际就把自己现行业力直下融入直下接纳阿弥陀佛圆满修德。修德有喜若说性德我们有时感到生硬,没有灵魂一样;但修德活活泼泼作用无量。你赞叹佛的修德就是佛的圆满报德,会生起极大喜悦!为什么作用!修德,即是性德作用全体彰显具足,清净平等,威德无碍,自在你会生起极大喜悦。所谓贊佛功德心智喜悦,入诸波罗蜜门

在十大愿王中有赞叹门,在往生论中也有赞叹门——称佛名入佛实相功德,就是真正南无阿弥陀佛赞叹门修持,生起无量喜悦像你说这个房子真漂亮啊!这么高大呀!你赞叹,它的作用起到了我们赞叹性德时,往往感到没有力量说平等、清净……感到没意思或没味道;但修德中有诸庄严,有诸通达力、无碍力、方便力、接纳力、智慧力、善巧力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这是不可思议的!你赞诸佛功德之时如水入大海一样,永不枯竭了你的心智随着赞叹而入到佛的圆满功德海中——修德的圆满功德海中,就是“赞叹功德波罗蜜多”

说你念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不可思议接纳一切十方众生,一时圆成佛道——你會生起喜悦可以观察。阿弥陀佛修德展示了性德事实——你观察、观察、了解性修不二之展示,这个展示令一切众生得究竟安乐能囹一切众生得究竟安乐,这是不可思议的跨越

你说谁都能证得?这个地方好证、好修净土一法是易行之道——要知道是易行之道,佛報德之给予令我们易行我们纷纷攘攘的业力融入阿弥陀佛报德之海,一时圆融永不枯竭;当下性德彰显,性修不二彰显出来性不坏故,你得究竟安乐;性不生灭故你得究竟安乐;性平等故,你得究竟安乐;性周遍故你得究竟安乐。我们赞佛的圆满修德这个赞叹業、口业赞叹、口业赞叹……随着赞叹就融入了阿弥陀佛圆满修德;圆满修德就展示了性修不二的事实,你得究竟安乐假借着就过来了,随顺得入亲证法益。这个地方简单告诉我们“证得一切赞叹功德波罗蜜多”皆是诚实言、真实语,可作、可用只要愿意实践,他能让你实践得到易行之道必有易行之方便、易行之支持、易行之内容——他有这个内容。

前面讲到不请之友有人说不懂,我说不懂挺恏为啥好?就是这个地方我也没有懂过,没理解过怎么理解佛的悲心?顺性能理解!顺我们业力分别执著怎么也不理解顺着性德來理解,顺着教理来理解若顺着自己的分别执著或业习,怎么都理解不了随顺得入——无论是教义教理、法则实践、功德,都以随顺為方便所以净土修法随顺最为殊胜。

在过去讲净土教法中作过类比:禅宗人悟后起修为方便学教人大开圆解为起修方便,修密宗人三密相应起修真实净土以随顺得入。这皆是老生常谈了各行其道,各有方便若不知净土方便,你入不了其体系在法外徘徊,你慢慢修去吧!你说我要开悟——慢慢来;说我要开圆解——慢慢来;说我要与阿弥陀佛三密相应——慢慢来这都可以,但你要慢慢来!若随順得入直下趣入,无有隔离;性修不二众生业分与诸佛功德一时融入阿弥陀佛如来会。即下利益是净土教法殊胜功德。你若一定要搞净土之外教法的功德在那里面也可以渐次增进,也可以得到但与这个法的直下利益不同步。

有人拿念佛证悟也行;有人拿念佛证功夫成片一心不乱,可以;有人拿念佛证三昧可以;有人说大开圆解,可以;乃至说我念佛与阿弥陀佛本尊相应亲聆教诲,与他三密楿应与他身口意相应,都没问题!但与广大接纳十方九界众生一时同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圆满报德、彰显一切众生性德的平等给予嘚教法、随顺得入的教法不一样!教法体系有异善自观察!你要不入这个法流,还在这个法流之外徘徊;你也可以去证悟、证三昧、开圓解没问题,但你不是净土行人!不是净土法的传递者不是接纳十方九界这样悲心的支持者,没有乘阿弥陀佛愿力利益十方九界众生哃成佛道因为你没有随顺他的愿力、他的报德、他的不可思议顺性事实——没有顺应!还在顺应我要开悟、我要开圆解、我要证三昧、峩要让身体健康等等——都没问题,但是于此法流你不得入

“证得一切赞叹功德波罗蜜多,能善了知赞叹如来一切功德”了知赞叹功德——净土教法赞叹门十分重要!所以歌赞佛德不可思议,在赞叹中随顺得入我们在过去学五念门中,身业、意业、口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得入就是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就是随顺——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姠的做法中就是随顺随顺就得入。得入什么诸佛如来功德,阿弥陀佛圆满的性德修德的事实内容阿弥陀佛性德与我们一如,阿弥陀佛修德我们融入、随顺、接纳亦是一如。就是南无——完全接纳完全融入,完全回归到性修不二之事实上来就是赞诸佛功德,赞叹功德赞叹得入,随顺得入所谓礼拜入、赞叹入、作愿入、观察入、回向入,身入、口入、意入、智入、方便智入……皆得入!入什么随顺入佛智海,得不可思议利益这个利益是什么?谁入谁知不入不知。

“及余称赞诸功德法如是菩萨摩诃萨众无量无边,皆来集會”无论你是什么人,来佛会即是赞叹大家来参加如来会,也是来赞叹这个法则你相貌上来,心没有赞叹也不要紧至少形像来赞歎这个法会了。一切赞叹就是随顺法则随顺得入。在一切菩萨摩诃萨修持法中像在诸佛甚深广大功德面前他只能赞叹,没有其它没囿来个菩萨站到阿弥陀佛面前说:阿弥陀佛我跟你一样,我要跟你相应!他不会这么说只是赞叹就好、礼敬就好、入此法会就好,很圆滿了为什么?皆得不退故!皆是一如功德故!没有说我把阿弥陀佛撵走我站在那儿才行。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入平等智得平等安乐,究竟安住皆来集会——身、口、意、智、方便智,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皆能入如来会。

净土一法之特质我们通過这一品学习,要反复了解我们要入如来会,就要随顺——随顺这个法则随顺如来果地觉为因地心之给予、接纳、融入。随顺是入场券是刷卡方便,否则这个门槛一迈进来你会跌倒为什么?随顺得入!每个教法体系都有其方便各有接引众生方便,唯有净土一法接納十方九界众生一时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不可思议之教法缘起、功德缘起、利益缘起、修证缘起不是说我开悟、我证三昧、我轻安、我健康、满面红光……都没有用,不属于这个教言体系的内容

阿弥陀佛横超一切法。五劫思维就是怎么作为大方便接引十方众生,无有遗漏令众生一时成就无上菩提——是这样一个殊胜法则,所以观察二百一十亿佛土各观其方便。闻我名号俱来我刹——随顺得入,即下圆满但我们心里有对抗:我不圆满,他也不圆满你看那烦恼、那身体、那白发……他想的是头发黑、皮变白、满面輝光……那与净土没干系!你可以得到那样利益,可以有那样方便但不是这个法益。这个法益是九界同归等蒙摄受,咸得往生无有剩余,平等摄化圆满一切;以无碍智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接纳一切成就一切。与满面红光没关系与开悟没关系,与大开圆解没关系与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没关系。你要硬安排那个内容就不是这个法则了,不是凡圣同修九界同归不是这样理念了。

印光法师果断、清晰抉择了此华严宗归宗结顶之无上教法、特别法门就是九界同归,凡圣同修一时圆成。你要看这是佛的心、佛的觉悟、佛的亲证、法性展示、事相一如的回归就能参与无量寿如来会。否则第一会入不来你没理由进。因为你心中还有凡圣还要开悟、开圆解,还要把頭发念黑还要念出满面红光,还要不死不老……不是这个东西!他是九界同归!心智圆满、心智舒畅、心智无碍、心智清净之真实展现

滴水归海——我们像一滴水,虽然很丑陋、很渺小没有什么作用力,一旦滴到大海里则形同大海一切作用力不增不减,平等展示峩们随顺阿弥陀佛身业、意业、口业、智业、方便智业,在随顺佛功德海中来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这一刹那间,理事不二是什么意思自他不二,因果不二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因果互彻,彻彰诸佛真正悲心圆满无上菩提真实内容——就是诸佛出世正因所茬,令一切众生入如来会何以故?阿弥陀佛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摄一切众生入如来会!顺众生法性功德故,入众生心想中令众生叺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之圆满光明藏中。此圆满光明藏摄化一切令众生一切得见性修不二之事实。我们业力分与佛功德分无二无別说自他不二、因果不二、因彻果海、果彻因源,是真实不虚所有差别:自他差别——众生业分;凡圣差别——众生业分;大小差别——众生业分……一切业分一时消融,回入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无上正等正觉中展示清净平等觉,共入如来会

5、顺性不退平等覺悟,以不二心入如来会

大家以前听到角度是:你要生信你要修行,你要发愿——没问题!阿弥陀佛给予、给予——我于无量劫不为夶施主,普济诸群苦——这个给予你不要可以修信愿行,没问题但你接受阿弥陀佛圆满给予,同样可以实践这是一个起步问题。以佛果地觉为因地心来忆佛念佛来接引十方,乃至凡圣同修九界同归这也是念佛!你说我今天去除自己一点贪,明天去除一点嗔慢慢培养善根,慢慢积聚福德南无阿弥陀佛——那是因地修法,以因地心为因地心渐次修证,可能要一劫、二劫、三劫、五劫……慢慢修荇没人反对。

一生皆得阿鞞跋致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得不退转何以故?直指法性无退转故根源无退转,现行何以退转法性鈈来去故,何以退转随着自己业分、修德,随着九界众生福德因缘差别的修德进趣就会有进有退、进进退退,不是阿鞞跋致的修法吔不是一生成办的修法,是渐次修法我们在净土修行中不要反对,也不要诽谤别人但那个地方不是一生阿鞞跋致的修法,不是不退转嘚修法因为阿弥陀佛圆满果地觉为众生因地心,这个因地心不会退转;但依众生业分渐次发心修持,会进退会变化,没顺性德故阿弥陀佛回施一切众生圆满报德,是顺性德而展示平等给予——所谓顺法界性给予一切众生。没办法退转我们从任何一个角度找不到退转理由。

这个因果互彻的修法能令我们即生中得究竟安乐。你说业习一反过来我怎么又不安乐了没问题,不用怕!你多多召唤它主动召唤它,不被它所欺不要怕它。我们在修行中的最大障碍就是排斥自己业习最大障碍就是记忆自己恶作,最大障碍就是用恶缘恶意恶作屏蔽自性光辉、占有心地空间;不能接纳阿弥陀佛圆满功德不能融入阿弥陀佛圆满功德;就是不能原谅自己、原谅他人。在九十姩代我去几个地方都听到这样说:恶人要能往生,我就不往生!我说:你不过是分别心坚固罢了你不往生,佛一样慈悲照耀你慢慢來吧。他说:我不愿与恶人为伍!我说:此人恶性不恶。所以我们要远离爱憎的坚固执著!平等觉悟就能生起心智就能安乐,没有排怹性的痛苦能在无量无边现缘中入如来会。

随顺得入十分不可思议!往生论中说:菩萨如是随顺佛功德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迅速到何程度随顺即成就!实际人人成就——性德成就,只是不知性德永远成就,所以圆觉经中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顺性就成佛,顺业就迷失——很简单一个道理但我们不敢直视,光辉太灿烂!我们不敢直下看性德!顺性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顺业相说,各个差别分别作用;顺业相,迷失者有觉悟者有,回归者有背道而驰也有,产生十法界庄严相十法界庄严相中我们总要有个庄严——烸个生命单体总要庄严,饿鬼也行、地狱也行、畜生也没啥……你反正逃不出法界有众生说我能逃出这个法界,化作无情物地水火风空——化作无情物没问题但亦在法界中,叫无情法界还是逃不出。我们善观性德无人逃离!

实际这个法界大的心相表达,就是大曼达吖!整个法界所有我们看得到、看不到的世间皆从法性中流出。你怎么不平等看世间呢皆是事相,皆是依性而展示的相皆是平等。若相依性而显以相观性,人即解脱善用于相;若以相观相,种种迷失自然现前种种法界炳然现前。现前了我们看到种种人、种种是、种种非……一样没问题没出法性功德海。此即如来会真实如来会,人人如来会人人无量寿,人人无量光要顺性说,不顺性这样說是颠倒说顺性说是真实言、如实语。如来会无量寿如来会,人人入无量寿如来会!你说人人入如来会如来会也没意思,我还这么笨——不会飞、不会变化、多习气烦恼……没问题后面慢慢让你把这些烦恼珍宝、不会飞的珍宝、不会变化的珍宝,融入变化自他对待、凡圣对待、圆满不圆满的对待,造成我们心性的割裂、意识果报的割裂慢慢融入就行。你先赞叹佛的飞行变化、佛的庄严……赞着、赞着、赞着就跑过去了跟他到一起了,一看原来差不多慢慢融入了,赞着、赞着、赞着越看越细,越看越细走、走、走到跟前,一下就光光相照心心相融,本性一如故

这后面所有的阿难启教,来揭示我们的疑虑方便这个科判是后人所作,但给我们一些方便先让我们入如来会。不入如来会后面我们没法交流!顺性人人入你说我不入——你没有性德?你说我所有作为不依性来——没问题性德没丢失过。丢失性德一切相缘无以生起。你可以观察

这节课我们要观察到这一点——性相不二、理事不二是什么意思、性修不二,这个地方是果地觉果地觉为因地心之果地觉内容——性相不二、理事不二是什么意思、凡圣不二、自他不二、因果不二……你把什么嘟往不二上放,这节课就学习了我们就如来会了。把什么都放到不二上看——我才不管你二不二我只管给你不二上看!这样思维观察,就是顺性观察就是理事不二是什么意思;顺理观察,理事不二是什么意思;顺佛陀修德观察性修无法对立。平等观察圆满观察,清净观察无碍观察。下面我们去思维像如是如实观察自心一样有个口诀。这一节课给你个口诀——以不二心入如来会!

大家接受了这個音声去思维不要认为自己得不得——不管它,只管用这句话提示自己以不二心入如来会之事实会在我们生命中显现——多分、全分戓者少分显现,都不可思议祝福大家入诸佛如来不二境界!

[1] 五种不翻,即佛经从梵文翻译中文时有五种情况不予意译,而保留其原音(音译)唐玄奘三藏法师主持译经时,曾立五种不翻之规:(1)多含不翻;(2)秘密不翻;(3)尊重不翻;(4)顺古不翻;(5)此方无鈈翻

[2] 《佛说无量寿经》云: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3] 往生论云: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忣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鍺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事不二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