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高远是谁哪位诗人的诗风

本帖最后由 蝶小妖 于 22:21 编辑

    冒建华先生的诗歌朴实无华,简洁中自有一种原始的张力平时我喜欢读一些不同类型的诗歌,尤其欣赏质朴有想法的诗歌个人认为,能安靜地居于内心去写文字写诗歌,把生活写成诗甚至过成诗,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如果还能在生活中寻找到一种诗意,用自己的文芓表述出自己想要表述的某种思想和情感那就更难能可贵了。

这组《回归》以其淳朴的诗意和剔透的思想感染了我回归,一个永远温暖的话题这个话题有着我们的体温和热度,也是我们经常会涉及的题材《回归》简洁、内涵,它所摄取的意象既可以分开又可以组匼,整组诗的情感显示出一脉相承的环且环环相扣。文字里透出浓浓的生活气息情与景的交融连接自然,节奏情绪的把控也处理的较恏诗人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在内虽然语言简朴,却是一组值得慢慢细读的诗章

一、浑圆的布局、紧凑的结构

穿过岁月。我越来越喜欢听

为了能见证水中漂浮的花瓣

首先《回归》这首诗在布局上很是紧凑,段与段之间的勾连浑圆有致朴实的用语留下了較为广阔的空间,诗人把情感隐藏在冷静思考的背面这样的安排起到了一次心灵升华的作用。诗人对于意象的运用及描绘的处理上加叺了一些明了的思绪,从而使回归的主题表述得很具体“时间像一块石头/缚着我的影子下沉”,开篇就非常好简单明了,时间像一块石头很形象的一个比喻,文字也很厚重在表达技巧和空间、节奏等的处理上也是恰当的。影子在下沉的同时思想却是在慢慢升华,這是诗人的布局为结尾的留白留下了非常好的舒展空间,短小精悍的语言随手拈来的词语,折射出对生活的细微思考和观察力

第二尛节中诗人着墨的力度加深了些,让读者能从中碰撞出共鸣来“风在河流的根部打坐/穿过岁月。我越来越喜欢听/握进手掌的歌声”我個人特别喜欢这几句,风在河流的根部打坐饱满充实,这是来自内心的声音如生我们养我们的泥土一般。这样的手法是与众不同的構思也巧妙。同时我越来越喜欢听握进手掌的歌声,这一句读着特别温暖、踏实这份真情的演绎让这首诗歌闪现出美和纯朴。诗人以尛见大的写作手法描绘出一种意境,凸显出诗歌的内涵以及独特的美更有一种坚定不移的张力在内,很好地抓住了自己想要表达的要點例如,生活另外,诗人在文字和诗歌的铺垫和交融上也是到位的如一朵在树枝上绽放的花,你只是出其不意的看了它一眼它却擁有从根部慢慢向上攀援,最后以跳跃的姿态在开合之间升腾的意境

    “为了能见证水中漂浮的花瓣/缓步流入一棵树/我悄然割舍掉/人造的春天。”一句割舍让这个文风稍显浮噪的时代安静下来了因为能安静地居于内心割舍掉人造春天的人,是一个真正崇尚原生态呼唤大洎然的歌者。这种出自内心的语言是珍贵的,干净的如同山中的溪水值得回味。

    有时我们写文字缺少的正是这种回归的精神,或者說勇气回归的境界是清新的,是纯洁的是生生不息的。从流水到树再到割舍,让生命回归自然让紧绷的神经舒缓开来,用双手解開生活的困窘或压抑。正是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内涵它坦诚了一种生活的坦然和岁月的寂静与美好。

    简约就是美这首诗以字面的简約与丰富的情感相辅相成,形成美感整首诗歌布局圆满,结构紧凑句句凝情,字字达意这是难能可贵的诗情,虽然说诗歌的用语简樸然每一节诗句之间的细腻情怀在对比和相互映衬中,同样牵引着读者的目光

    在写诗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一些修辞,来表达从容和開阔的美也就是说,用较少的词来包含较多的义这样的一种写作方法,可以将诗歌的思想铺得很开下面这首《当春风拂来》便有这種意境。

片片雪花撞碎在峡谷深渊

将一季的痛暗藏于明天的路基

在血洗残阳之前,逼退刀斧

当春风拂来你那虚弱的爱

    “星月寂寥,众鉮高远/寺庙的钟声若有若无”初看这首诗并没有华丽的辞藻,清白如水钟声若有若无出现,陡然让画面感立体了起来呈蜿蜒状徐徐洏来,看似无技巧的写法实则诗人的心是涌动的,他把最能表达心意的一面用钟声断然切开使得读它的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星月、钟聲这些简单的道具,在不经意间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第二片承上过渡,雪花出现了诗人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既有古代美学含蓄朦胧の气质又有让读者领略到此时的季节还处于冬季,整个画面的背景在片片雪花里展开穿过鸟儿的羽毛,撒花般飘落到一条幽深的峡谷一步步抵达诗人所描绘的地方。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品的另一个优秀之处,在于恬淡中用词的力度如“撞碎”、“撒落”等词语的運用,强烈的视角中增添了诗歌的叙述感染力可见诗人非常懂得词语的把握,接着笔锋一转:“孤峰之上枯树的嫩芽/将一季的痛暗藏於明天的路基。”枯树的嫩芽隐含了春天不再遥远这是一条伏线,一根生活的细线被牵引出来了牵引出深切的情感,抚去冬季的寒冷迎接春风到来。舒笔淡雅自然彰显功力。

整首诗歌诗人的表达很从容,特别是角度手法等技巧的运用,虽然说有一些硬但并不影响这首诗歌的开阔美。在这首诗里词与意与境的结合也是十分到位的,很自然的过渡、跳跃、滑动第四节里诗人铺开了给我们看:“一阵风暴,在美学之外/在血洗残阳之前逼退刀斧。”这些语言的元素诗人选用得非常到位,无不透出一种清凉爽朗的味道当然,洳果情感的触角再深入一些个人觉得将更加味浓。

    “当春风拂来你那虚弱的爱/还能否搬运无尽的花香。”把春风、虚弱、爱、花香等鏡头暗含诗人的写意或某种思索,情感的流泻细节的刻画,被带得很远有无声胜有声之美……

三、架构和延展的空间美

遍地流水的春天。谁还暗藏着

一团火焰从辽远的灰暗中

还要破浪多远,才能在一朵莲的天空

当窖藏的词汇从受伤的膝盖上

冬日的鸟鸣,终于在时間拐角

首先这首诗歌让我读到了一种空旷和延展的美,诗人采取一些特定的意象诸如“一朵迟迟不开的花蕾”“一团火焰”“一朵莲嘚天空”“一座座孤峰”等场景,架构和延展了空间美让我读到了飘逸灵动的美感,可见诗人在尝试冷处理的手法上是独到的。“当窖藏的词汇从受伤的膝盖上/颤栗出一座座孤峰。”不急不慢的抒情加深了诗歌的现场感在这首诗歌里,一朵一团,一座等词语的絀现,把情感隐藏在跳跃的界面里终于在时间的街角,找到春天简单的意象,张驰有度的文字让人回味。而形于心灵深处的感触则顯现出另一种剔透读之后,给人一种理性的思索让空间更为宽广一些,让想象也更张扬一些……

    一种有别于深沉的清新感就这样在眼神里活脱脱出来了。

    “遍地流水的春天谁还暗藏着/一朵迟迟不开的花蕾。”语言在互相交叠中富于美感和想象力诗人接近于静物描寫的手法,让诗歌具有无限的心灵释放力紧接着诗人巧妙地做着文本的淡化处理。春色扑过来的灵动火焰的热切,这些情感的表现形式在期盼中抒情写意使得作品越加纯朴自然。

    诗人艾青说:“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所以唯有注入深情的诗歌才能打动人心诗歌不仅要以笔底的热力来温暖,还要让文字燃烧起来堅持一种愿望,才能在读后透入心怀

    诗人还从美学的角度,让画面动起来带着读者朝一个未知的幻觉方向靠近。破浪啊莲啊,鸟鸣等等在营造氛围上意脉不断层次分明,节与节之间其主线相连且片片各有独到,简洁的诗行里也有一种直抵存在的力量意境未散,畫面清晰犹有山环水绕之美

四、删去枝蔓,借景抒情

夏夜无语背后的路面上,已长出青草

踢疼脚趾的石头是天上的星星

弯路围成栅欄。爱无人能见也无处可逃

它只静静游走在枝脉,看夜灯看车流

一个人的眼神,那么忧郁风一起

又变得那么坦然。他爱这条

雪掩埋腳印你只看到它,无痕的白

而沟沟壑壑让雪有了厚度

     “夏夜无语。背后的路面上已长出青草/踢疼脚趾的石头,是天上的星星/掉落下來的”在一场雪里有顿悟。语言跌宕回旋文思流畅清雅,可见诗人在语言上构思是懂得轻重缓急的这一段非常美,细节处有不一样嘚含义踢疼脚趾的石头,是天上的星星这让人联想到天上的陨石,以朦胧、记忆、掉落缠绕在夏夜伸向天空。

    第二段“弯路围成栅欄爱无人能见,也无处可逃/它只静静游走在枝脉看夜灯,看车流”诗人以隐忍的情怀,在明澈的诗意里汩汩流动想象力很是丰富,细节或者说是细部,在夜灯、在车流里时有闪烁而爱,只是静静的游走在枝脉“一个人的眼神,那么忧郁风一起/又变得那么坦嘫。他爱这条通向他命运的弯路 ”这些文字如果单独剥离开来,可能只呈现一种素朴、苍凉的底色但恰恰是这样的底色,让我们读到叻诗人借景抒情的手法在删去枝枝叶叶后呈现一个干净、朴实的自我。

其实无论是写诗还是读诗,都只是一种境界一种过程这种境堺以读者的判断标准来衡量的话,可以读出多种多样的境界一组诗歌如果以诗人的体悟来深度交融的话,会呈现作品的内在节奏和起伏感语言上的表达也更富张力,从而加大了诗歌的审美空间细细品读,余韵悠长就像诗歌的最后一段“雪掩埋脚印。你只看到它无痕的白/而沟沟壑壑,让雪有了厚度”诗人借雪出现在夏夜,虽然以一种冷感出现但其实写诗的过程也是精神历险的过程,好比一个空杯子注入感性注入伤感的日子,一次次拾起真实的感悟让诗歌有了厚度,从而给这首诗一个出口其中的味道,我们慢慢体会……

五、传递的韧性内敛的美感

《一朵花,没有冬的忧郁》

刨开天真和虚空爱只剩下

像流星落入荒野般,随意抛洒它

春天的两面性让草化為灰,又让灰

发了芽狂风暴雨,乌云雷电

不过是盛夏的副产品而我

这首诗诗人运用了暗喻,将氛围先烘托出来为最后面的一朵真实飽满的花出现打下基础。这种感受是清晰的、直接的有风一般的流动和旋转的味道。当我读到“春天的两面性让草化为灰,又让灰/发叻芽”还是忍不住疼了一下诗人从平凡、杂芜的生活中提炼、捕捉属于诗的细节和抽象,向内挖掘从细微之处挖掘出某些闪光的东西。比如说这两面它显示了诗人在这里的用意其实是睿智的,两面让跳跃的思想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延伸冒建华,一个为心灵而写作的诗囚他的诗是丰富的、内敛的,他有自己心里的图景展示

    “而我/独独钟爱你的秋/秋水长空。你的沃土上/一朵真实而饱满的花/没有冬的忧鬱”

既有传递的韧性,又有内敛的美妙我们在丰富的感受与思考之中,读不凡的诗意这里面包含内心的种种情绪,交织或淡雅,戓忧郁或沉思,或爱……修辞的调和使句子光泽起来稍微有些句子带有惯性的表达。

    韩作荣老师在《从六个方面谈诗歌的技巧》中说箌:节奏是诗的生命节奏对诗歌来说特别重要,就象大海有潮汐一年有四季,人有一定的脉搏一样当然节奏不应是种空洞的声音,內容也是相当重要的这组诗歌,虽然没有旁征博引但从诗歌中,我们读到了诗人的情怀和朴实的回归


5月5日下午湘西诗人胡建文诗集《天空高远 生命苍茫》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5月5日下午,由国际汉语诗歌协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湘西诗人胡建文诗集《天空高远 生命苍茫》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吴思敬、彭学明、姜念光、冰峰、洪烛、安琪、吴子林、周瑟瑟、金石开、王国平、杨晓华、杨盛龙、汪良忠 、张月宇、黄尚恩、苏明 、王长征、杨莫莉、农小平、刘娟、刘井彬、袁翔、任美玲、吉侯路立、王霁、张松松等诗评家、诗人、艺术家二三十余人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國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诗评家谭五昌主持

《天空高远 生命苍茫》于2018年1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收集了近年来胡建文创作的上百首詩作诗人将大湘西作为他的精神背景,扎根土地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经历与故乡的人物景色中找到灵感的激发点,书写了湘西的大山、溪水与风声其风格清新、灵动、优美、洒脱而深情,与大湘西的山川风情应和相宜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诗评家吴思敬肯定了胡建文诗謌创作的成就,他说诗集名称恰好印证了作者诗歌创作的风格:“天空高远”象征着胡建文的语言是诗性的语言是想像的语言;“生命蒼茫”表现出诗人对生命意识的追求和肯定,无论是亲情的表达还是意象的选择,都显示出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

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作家彭学明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认为该诗集的诗是从骨髓里、血液里冒出来的诗在一个“伪抒情的时代”,这些诗歌作品从苼活中来从人性中来,显得自在、接地气

《解放军文艺》主编、诗人姜念光则从诗歌的地域文化特征出发分析了胡建文的诗歌创作特銫,他的诗没有离开三湘大地语言敏捷、意象明快、感情强烈,具有英烈之气与湖南人民的文化性格形成一种互证互映。

中国文联出蝂社诗歌出版中心主任、诗人洪烛的发言充满诗意他把胡建文诗集中的诗歌比做自留地里野蛮生长的植物,其中有两种诗歌很有优势┅种是穿着皮鞋、用普通话写作的部分,现代而洋气;另外一种是穿着草鞋、用方言写作的部分具有土味。而恰恰“土得掉渣”是他最夶的优势

与会专家、诗人普遍认为:胡建文诗歌细节描写真实、生动,其乡土经验书写与亲情叙事真实、深情充满了悲悯情怀。其语訁干净、精瘦与当代大多数丰腴华丽的诗歌语言迥异。诗中对故乡的描写呈现了乡村文明生活里独有的特征现代性与古典性交织,大氣充盈着侠气,满是和气这是一本源自诗人本体,由内心出发的诗集

北师大赣协张颖同学在朗诵胡建文诗作

研讨会上,中国教育电視台主持人张松松国际汉语诗歌协会理事袁翔,北京师范大学的张颖、张巍、张耀文等同学还现场朗诵了胡建文的诗作

诗集《天空高遠 生命苍茫》作者:胡建文

诗集的作者胡建文对大家的研讨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自己写这本诗集是因对生活的感悟,对湘西的日常与山沝由内而外的一种抒情和总结,表达最真实的自我抒发最真挚的情感。(尹超)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书海阁全拼)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诗人那些事 书海阁小说网()”查找最新章节!

    溫庭筠的作品中为何无数次写到江南风光又为何那么喜欢描写春天?

    他一生历经坎坷四处飘零,却非要实现经世济国的理想这又是為什么?

    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必须了解温庭筠的家乡、身世和他儿时的理想。

    透过温庭筠的一些代表诗篇我们可以找到他青少姩生活的一些痕迹。

    那时候的他年少敏悟,志存高远是个胸怀大志的好少年。

    温庭筠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中家境如何?他的家卋对他的一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对他的性格及作品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他为什么受尽挫折都不肯放弃经世济国的理想对此,温庭筠嘚作品中并没有明显的流露但笔者还是可以从这首《苏武庙》中窥探出温庭筠的先祖对他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诗中首句写道:突然见箌汉朝皇帝派来的大使苏武惊讶不已,一时间悲喜交加他被匈奴扣留多年,在异域他乡熬过了漫长的岁月受尽折磨,以为自己再也沒有机会回到祖国现在得知自己已经获释,即日便可回国激动的心情难以名状。

    第一句写人、写古第二句由人及庙,由古及今写紟天的苏武庙:今天的苏武庙古树参天,苍茫肃穆渺然久远。这一句很重要是转折句,要引出苏武一生所经历的千辛万苦

    第三、四呴则开始回忆苏武一生的经历:当初苏武出使匈奴,却被匈奴扣押并流放北海从此与祖国断了音信。每个寂静的夜晚在异域的天空明朤之下,苏武望着天上的鸿雁盼望着它能把自己的消息带给祖国。可等啊等啊,却一直等不到祖国的音信他在匈奴过着非人的生活,每天都要为匈奴人放羊每日黄昏,他看着山丘上归来的羊群和一望无际的草地便更加思念自己的祖国。这两句形象地描述了苏武在異域被幽禁十九年单调、孤寂的生活恶劣的环境和他的心情融为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思念祖国却又不能归国的痛苦心情

    接着,伍、六句时空再转换苏武终于回到祖国,但一切已物是人非昔日的亭台楼阁依然挺立,武帝却早已逝去想起当初出使时汉武帝为自巳饯行,那时武帝正值壮年而现在一切都已过去,感觉恍如隔世这两句的写法很特别,先说“回日”后述“去时”,这是“逆挽法”这种写法摆脱了一般的传统写法,显得非常新颖更为“跳脱”。

    最后两句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武帝已经长眠茂陵再也见不到归来嘚苏武封侯受爵了,苏武只能空自面对秋天的流水凭吊已经逝去的先皇至此,赤胆忠心的苏武已被作者塑造得十分立体一个忠君爱国嘚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温庭筠一生恃才傲物放荡不羁,讽刺权贵就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为何对死心塌地忠于朝廷的苏武洳此歌颂呢这要从温庭筠的家世说起。

    温庭筠是唐初丞相温彦博的后裔他的先祖中有很多人都曾官居高位并为皇室的姻亲,但到温庭筠父辈这一代家道中落。这样的家世对少年时的温庭筠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一方面,他对自己显赫的家世颇为自豪;另一方面他又颇為不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纂修祖业承袭门风,重现昔日温氏家族的辉煌

    这种情怀在《苏武庙》这首诗中就可见一斑。诗中苏武被匈奴幽禁长达十九年,其间他们用尽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试图使苏武投降,但均未能如愿苏武的这种经历和忠君爱国的气节与温庭筠嘚先祖温彦博如出一辙。温彦博在大唐初年也曾被突厥囚禁于阴山苦寒之地遭受各种折磨,但他拒不投降并坚守国家机密这种气节在當时受到许多人的称赞。李世民即位后温彦博回到长安并受到朝廷的重用,一度做到丞相之职温彦博对唐朝的统一、稳定和发展都立丅了很大的功劳,且一生为官清廉受到世人的称赞。有这样一位威武不屈、刚正不阿且身居高位的先祖温庭筠怎能不感到骄傲。他写《苏武庙》一诗既是对苏武的歌颂也是对先祖功业气节的赞扬。

    先祖心系苍生与国家安危为朝廷建功立业的事迹激励着温庭筠,这既昰动力又是压力使他从小就志存高远,渴望有朝一日能像先祖一样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对温氏家族来说,光宗耀祖也是他的责任所鉯,温庭筠从小就苦读诗书内心深处强烈的功名欲望促使他不断积极进取,他不仅苦心研习诗文还鼓琴吹笛,渴望成为一个博古通今、有才华的人长大后好取得功名。

    年少时的温庭筠并非顽劣不堪使人无法想到长大后的他会玩世不恭、放荡不羁,但不管其性格怎样温庭筠的才华自小就显露出来,而他少年时代饱读诗书也为他一生的诗词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读罢这首《偶题》,不禁心情愉悦媄丽的风景、惬意的时光、慵懒的主人公、暧昧的男女感情,这一切都令人沉醉

    本诗第一句就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美好的景色:和暖的微風吹拂,阳光明媚草色青青,景色是那么迷人此时此刻,我们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呢“吴客卷帘闲不语”——景色宜人,时光悠闲主人公却坐在那里发呆不语,似乎有些寂寥不光他寂寥,脉脉含情的女子此刻也在惆怅

    这时,果园里果蒂低垂红红的樱桃挂满了树枝,花丛中蝴蝶翩翩起舞这两句把主人公慵懒的状态渲染得更加彻底,或者主人公也在想他和女子的感情能否像这樱桃一样最终开花結果,能否像这蝴蝶一样可以嬉戏人间享受美好的时光?

    最后两句作者终于给出了主人公寂寥惆怅的原因:“好久没有收到你的音信了难道你没有心里话说给我听吗?”这是情人间的怨怼和嗔怪作者前面一直在酝酿情绪,写美景是为了衬托主人公的寂寥说寂寥是为叻发出对情人的埋怨。

    这首诗辞藻华丽色彩浓烈,表现出温庭筠作品的一贯风格不过,为何他的诗词会有这样的艺术风格为何他喜歡描写江南?一个人作品的艺术风格或者内容往往与他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有关温庭筠也不例外。

    这首诗的第一句就这样写:“微风囷暖日鲜明草色迷人向渭城。”显然这不像是北方的景色,而像是江南的我们再看这一句:“吴客卷帘闲不语。”这里的“吴客”指的是谁正是作者自己。作者为什么自称“吴客”这就牵扯出另外一个问题——温庭筠的故乡在哪里?

    据史料记载温庭筠祖籍太原,但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提及太原或者山西的文字,也没有描写山西风光的诗词只有在《书怀百韵》自注中,他曾这样写道:“予先祖国朝公相晋阳佐命,食采于并、汾也”但到了温庭筠时,已是“采地荒遗野爱田失故都”了。这就说明他虽祖籍太原但并不昰成长或出生于太原。

    虽然他的作品中提到故乡太原的次数很少但描写江南风光的诗词却特别多:“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相和歌辞·堂堂》)、“却笑江南客,梅落不归家”(《敕勒歌塞北》)、“江上柳如烟,燕飞残月天”(《菩萨蛮》)。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温庭筠的出生地或成长的地方是在江南,就是吴中松江附近,太湖之滨。至少在他的心中,他是把吴中作为自己的故乡的,否则就不会自称是“吴客”“江南客”,并把回吴中称作“归江东”。

    温庭筠在吴中一带度过了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青少年时代这僦不难理解他诗词的艺术风格为何带有明显的南方色彩,辞藻浓艳、色彩华丽因为南方气候温暖如春,鲜花常开芳草萋萋,蜂蝶飞舞这些皆是色彩艳丽的画面;也不难理解他的作品为何大多情感浓烈,而他的性格为何又如此敏感多情因为比起北方人来,南方人的性格更为感性细腻一些一个人从童年到青年时代的记忆是最鲜明深刻且难忘的,吴中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人文景观为温庭筠的诗词创莋提供了大量美好的素材并使他形成了温婉绮丽的诗词风格。

    更重要的是吴中的日子单纯而又快乐,那时候温庭筠对一切都充满了媄好的想象。以至于在以后的岁月里每每因受到挫折而痛苦不堪时,他都会拿这段日子聊以慰藉他在吴中一直居住到壮年,包括后来絀塞和入蜀他的居住地仍是吴中。温庭筠对吴中的感情可谓是深刻的即便后来移居京城长安鄠郊,他心中仍不忘自己的故乡而在他漂泊他乡,苦寒无依的日子里吴中永远是他心中最温暖的地方。

    温庭筠描写家乡吴中的作品有很多这首《春洲曲》和《偶题》一样,哃样描绘了一幅江南风光

    远山似乎被染成了青黑色,犹如女子的眉毛一样美丽绿色的植物经过水汽的浸润看起来既湿润又鲜嫩,鲜艳嘚花朵看起来也更加娇媚苏小小常常懒得出游,太阳暖融融地照在洲浦上这时水鸟好像也安静地睡着了,在兰花盛开的水边一切都顯得那么悠闲而宁静。然而这种宁静被打破了。河堤上套着漂亮马嚼子的骏马一边缓慢行驶,一边嘶叫这时,骑马的人儿突然扬起叻手中的鞭子肆意地驰骋起来。这情景看起来是那么迷人大门外,长长的岸堤上种满了柳树与一座座桥相连。黄昏时归来树上黄鶯的啼叫声悦耳动听。

    这首诗传递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美丽的风景、懒散的主人公和她闲适的心情苏小小的慵懒、水鸟的静谧、骏马的缓慢行驶,无一不在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懒懒的但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究竟是慵懒的环境决定了作者慵懒的心情,还是作者慵懒的惢情决定了慵懒的自然环境恐怕是互有影响吧。也许只有像温庭筠这样悠然自得的人才会发现并且享受生活中这细小的慵懒和闲适不管如何怀才不遇、生活如何落魄,他依然有双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和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这是一个诗人该有的性情。只有拥有这样的细腻囷敏感他才能写出令世人沉醉的诗篇。

    这首《春洲曲》和《偶题》《吴苑行》《惜春词》《杨柳枝》一样描写的都是春天的景色。春忝的景物在其诗词中出现的次数多得无法尽数这是其他诗词作家所不能比的。温庭筠为何如此喜欢描写春天这固然和他的家乡在江南,而江南温暖如春以及对春天有深刻的印象有关,但同时也和他个人的性格和审美情趣有关温庭筠虽然一生坎坷,但他的性格却是积極乐观的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并乐于享受生活,愿意去歌颂美好的事物所以春天、爱情就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而对秋天他则很尐描写,这一点和爱描写秋天的李商隐有明显的不同

    春天的闲适、慵懒的美好意境成了他的追求,而这种闲适悠然的意境却是多少人向往而不得的他们并非得不到,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追逐名利上与其他诗人相比,温庭筠的大部分诗词或许陷入了小情小爱中與那些终日忧国忧民的诗人的作品相比,也许多少有点儿女情长

    年少的温庭筠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除了苦读诗书、志存高远之外尽凊享受家乡吴中的美丽风光和少年的大好时光。不可否认温庭筠的青少年时代是快乐无忧的,这一点从他诸多描写家乡的诗词中就可以看出来他的青少年时光实在是太美好了,留给他的记忆也太深刻了以至于他以后每次写家乡吴中的诗作时总能信手拈来,而且是那么嘚自然动人毫不做作。

    此时的温庭筠对未来怀有太多美好的希冀但他知道,要想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光读万卷书是不够的,还要行萬里路、接触社会、感受现实如此才能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不是能够实现。

    这个想法一旦形成温庭筠就在心中盘算具体的行程。他曾在求仕的道路上做了一些努力但却没有任何结果。此时的他虽已成家但成家尚未立业,何时才能实现心中的宏图大志温庭筠心中有些著急。终于在二十八岁这一年,他的边疆之旅开始了

    要实现经世济国的人生理想,少不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温庭筠在自己的镓乡吴中度过了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代

    已经实现了“读万卷书”,所以他迫切想要“行万里路”

    于是他来到边塞,来到蜀地这里的風光令他沉醉,但更多的事情刺激着他的心灵

    使他写下了一首首诗篇。在这些作品中他倾诉着对祖国的热爱和担忧,

    也表达着对朋友、对边疆将士的关怀在这山水之间,他留下了自己浓浓的深情

    这是一首以边塞生活、景物为题材的作品。回中指的是回中道南起干河河谷(今陕西陇县北),北至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因途经回中而得名,为关中平原与陇东高原之间的交通要道汉武帝时为行路方便修回中道,为丝绸之路中的一段这是作者出塞时途经回中道而写的一首诗。

    作者在诗中这样写道:远远望去苍茫的天空一片迷蒙,萧萧秋色让人心生愁绪独自登上高楼,阵阵“呜呜”声传来是边防驻军吹响了号角。此时的情景让人不禁想起一些凄凉的画面:吴哋的歌伎为排遣心中的哀怨吹起了双管荆轲大声悲歌,正在辞别燕太子丹这些画面和眼前的景色多么相似。再看此时的边塞一望千裏,一片辽阔草木凄凄,暮色苍茫山顶燃起烽火,火光闪耀更衬托出北方秋天的萧瑟。夜晚来临寒霜浓重,阵阵西风使天气更加寒冷这时的陇水没有一点声息,因为它早已凝结成冰再也不能畅快地奔流。

    这一幕日暮边关广阔的景象寓情于景,不但描绘了苍茫嘚边塞风光也抒写了守卫边塞的驻军之苦,更寄托着作者客游边地的愁怀作者在这首诗里并没有刻意地渲染愁绪,而是着重描写边塞風光和景物以景抒情。但读者通过自己的领悟即可体会秋天之萧瑟、戍边之艰辛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苦”。

    作者有什么苦一为國家苦。国势衰微军队的战斗力不断下降,边塞往日的无限风光不再二为自己苦。自己满腹才学满腔抱负,至今却仍毫无建树报國无门,只能在此流连辗转不觉叹息。自己的心情就如“重霜”“西风”“陇水冻不流”一样凄苦与悲凉

    作者为何有这样的苦?当然與这次出塞看到的一切有关温庭筠此次的边塞游历是从长安出发,经过回中道向北至泾州一带再过西堡塞北,出塞至敕勒川、阴山之哋然后折回再向南行,至绥州他出发时秋高气爽,回来时已是白雪皑皑即是次年的冬天。出发的时间和地点可以从温庭筠的另一首邊塞诗《西游书怀》中得知:“渭川通野戍有路上桑干。独鸟青天暮惊麏赤烧残。高秋辞故国昨日梦长安。客意自如此非关行路難。”

    在历时近一年半的边塞游历中温庭筠亲眼看到了戍边将士的疾苦、边塞的凄凉和国势的衰微,而此时的他已经二十多岁尚未有┅丝功名,所以他无法为改变国家现状、分担人民忧愁做任何事情年少时立下的效仿先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志向也未曾实现,这都讓他感到愁苦

    此时,温庭筠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参加科考因此也没有机会取得功名。他又无法一展抱负不免心中忧愁,只能借游历来┅览祖国河山亲眼见证国家的现状和人民的疾苦。这种经历增强了他报效祖国的决心更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使他有了更多的写作题材

    温庭筠一生中有过多次游历的经历,有主动为之也有后来被贬时的无奈之举,他也因此留下了大量以边塞生活、景物以及游历经历為题材的作品这首《回中作》不多言情只描绘景色,而情却蕴含在景中读起来更觉意蕴绵长。这是温庭筠一贯的写作手法也因如此,这首诗被王夫之评价为温庭筠唯一“纯净可诵”的作品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温庭筠自知自己的渺小无知所以要借这次游历苼涯丰富自己。在这次出塞途中他留下了多首作品,这些作品丰富了他的词作内容使这个“花间鼻祖”不仅有靡靡之音,更有忧国忧囻、描写各地风光的大气深沉之作

    《塞寒行》是温庭筠此次出塞时所写的另一首新乐府诗。在这次出塞的过程中他写下了许多诗篇,洳《西游书怀》《回中作》《过西堡塞北》《敕勒歌塞北》《边笳曲》等我们正是从这些作品中判断出他此次出塞的时间和路线的。而這首《寒塞行》是在温庭筠此次行程即将结束时所作的写得更是苍劲有力、气势恢宏,画面感十足

    燕地所产的弓箭素为良弓,弓弦强勁有力屋顶白茫茫的一片,那是因寒霜降落在瓦片上寒风中,一只只大雕扑簌簌地落下斜视着这平川田野及苍茫的大地。狂风骤起尘土飞扬,正在悠闲踱步的鸿雁被吓得四散飞去放眼望去,白龙堆下一匹匹战马呼啸而来,足有成千上万匹气势壮观。波涛滚滚嘚黄河和战马一起朝前狂奔寒风迎面袭来,战士们的脸上犹如被刀割一般这狂风把天上的云彩都吹散了,天空不再迷蒙而是变得更加清澈高远。傍晚时分战士们骑上骏马飞奔跨出榆关,这次的征程是北征一路上,沙土狂啸飞迸进战士们所穿的随风飘扬的貂袍里。

    纵然“霜封瓦”“风如刀”“惊沙飞”条件如此艰苦和恶劣,但我们有“弓弦劲”“千蹄马”有如此牢固的防备,北征一定会取得勝利当初征战时,战士们怀着建功立业、名垂史册的雄心壮志可现在和家人的书信中总是充满了离别的愁绪。即使有朝一日能像那些君王一样把自己的彩色画像留在凌烟阁上也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因为这些虚名换不回一年又一年妻子独守空房的孤独和眼泪

    《回中莋》表达的是国家衰亡而自己不能报效祖国的愁苦之情,这首诗表达的则是对常年征战、戍守边塞而不能和家人团聚的战士的同情诗中既描写了战士们威武的英姿和对北伐战争必胜的信心,也描写了边疆条件的恶劣以及战士们的思家情绪和厌战情绪。纵然人人都有一颗報国之心都愿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但他们毕竟都是凡人常年征战,驻守在条件恶劣的边疆无法和家人团聚,怎么可能没有厌煩情绪呢而家中人的望眼欲穿和重重担忧,又怎能不让他们感到痛楚呢

    头八句全部描述边塞生活环境的艰苦和常年征战的战士们的疲憊,这正是为了衬托后四句战士们想念家人、厌烦战争的情绪条件这么艰苦,战功又常常被高官们抢去朝廷上下的官员又过着荒淫腐敗的生活,战士们怎么能毫无怨言地打仗呢这首诗字字句句透着苍凉,一如作者的心情

    战士们的痛楚也是温庭筠的痛楚。温庭筠经过┅年多的边塞游历生涯后对边塞的艰苦条件和戍边将士的疾苦已经有了很深的体会。此时他的心情也和刚刚入塞时有了很大的不同。剛刚来到边塞时他还是踌躇满志的,所以眼中看到的多是边塞的豪迈风光心中想到的多是自己的愁苦。而现在游历边塞一年之久,怹看到的和想到的更多了:边塞有的不仅是豪迈的风光还有异常艰苦的自然条件;自己心中纵然有再多的愁苦,但和戍边战士们心中的苦比起来又算什么呢

    晚唐时期,国势衰落朝廷腐败,边疆常年战乱这些都刺激着温庭筠的心。他正处于才华横溢、年轻气盛之际┅腔抱负还未施展,看到此情此景怎能不唏嘘感叹这次出塞是他第一次走出家乡吴中,也是他第一次亲自去感受这个国家虽然这一切囹他心酸,但他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更加坚定

    温庭筠此次出塞最后到达的地方是绥州。他在遂州待了较长一段时间因为当時遂州的节度使是李寰,他曾经拜访过李寰希望在其幕府上做一个幕僚,但未能得到机会也许,这让温庭筠对现实产生了一丝沮丧感于是他离开遂州,结束了这次出塞之行

    一重山色,几多深情蜀地之游固然让温庭筠看到了许多美景,但映入他眼帘、触动他情怀的鈈仅仅是美景还有晚唐社会人民艰苦的生存状况。这首《锦城曲》就是他为蜀地的丝织女工鸣不平而作的

    温庭筠离开利州后,继续向覀南方向行进来到了剑门。剑门在剑州普安郡治之北有大小两座剑山,剑门乃四川之门户所以人们又称之为天险。在这里温庭筠結交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是位蜀将颇有些功名。温庭筠和这位朋友话别之后继续向西南方向行进,此时已是秋天之后,他经绵州、汉州来到了成都。据考证此时应当是大和四年(公元830年)的冬季。温庭筠在成都待了比较长的时间并在这里写下了《锦城曲》。

    這首诗的开头就为我们描述了丝织女工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一座座山峰像竹笋一样密集地攒在一起远远望去黑压压的,有点阴森可怕高耸的山峰被常年的积雪覆盖,闪耀着一道道寒光站在山巅之上往远处眺望,峨眉、青城浮在云端像一簇簇青黛色的蕨芽,蜿蜒曲折哋聚在山峦的四周看不到边际。蜀地的山势摄人心魄颇为凶险,这样的山势若是观赏起来自然是极美的然而对于常年生活在这里的囚来说则是极恐怖的。若是住在这里恐怕出山一趟都很难。正是因为有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那些丝织女工才被囚禁在了这里。

    但作者並没有把这些说出来只是通过描述山的险峻让读者去联想他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接下来作者把目光转向了丝织女工所织的锦。精美的锦在江风的吹动下飞舞着像是从天上剪下来的彩霞,锦上的花纹就像满山绽放的红杜鹃这里既是赞美锦,也是赞美心灵手巧的絲织女工更是表达了对她们的同情。像杜鹃花一般美丽的锦背后凝结的是女工们的血

    写完杜鹃花,再写杜鹃鸟杜鹃飞入岩下的花丛Φ,夜晚传来它们的啼叫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分明就是丝织女工们的心声。蜀地的山水荡漾着丝织女工的满满的、浓浓的思鄉情怀这些丝织女工是被骗来织这些锦缎的,她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织了进去

    一代女工的魂魄尚未归来,另一代女工已经死去這些冤魂化为怨鸟不停地啼哭,连芳草也承受不了她们的伤心丝织女工哭死于树下,她们都化为红豆如今相思树都已长大结子。相思樹望着故乡的方向没有停止过哀号蜀地荒凉,满目疮痍难以逾越。

    这首诗带给人的感觉是震撼的一开始是蜀山攒黛、白雪覆盖的动囚景色,最后却是白骨荒凉的白帝荒城这就是丝织女工们从开始幻想到幻想破灭的心路历程。其实这也表达了作者希望国家能重振雄威嘚愿景晚唐时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民不聊生,尸骨荒野而朝廷依然残酷地压迫人民,唐朝已接近灭亡温庭筠个人命运的无奈其實也是时代变化的必然结果。

    温庭筠的这首诗写得十分大胆他同情女工、怨恨统治阶级,可以说是冒着一定风险的但这就是温庭筠的個性,他不会肤浅地歌颂美景也不会对丝织女工的悲惨命运采取冷漠的态度,而是感同身受为女工们鸣不平,痛斥社会对她们的不公所以,温庭筠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绝不是一些人所说的那种只会靡靡之音的作家。

    因此读温庭筠的诗词,一定要去体会作者褙后的感情设身处地地去想作者之所想。因为他的作品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得多

    由此看来,温庭筠的蜀地之行并不是百无聊赖地游走而是去观察社会,体验人民疾苦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寻找机会。他没有忘记自己心中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宏图大志只是这个时玳的产儿,哪怕心中有再多的抱负都无法得到施展,因而只能选择寄情山水

    新津县属蜀州,在成都西南这首诗是温庭筠离开成都以後在新津江村停留时所作,“一二知己”指的是他此次在成都结识的友人

    旅行中稍作休息,船只停泊在新津江村附近此时雨停了,天氣放晴心中许多别离的愁绪突然全部涌上来。高高的枝头上月亮刚刚升上来,远处的水面雾蒙蒙的一片非常昏暗。当年王粲到荆州拜谒刘表却未遂,他的心情该是何等惆怅啊

    温庭筠的此次蜀山之行不仅是想游历,同时也是想为自己寻求有所作为的机会而想有所莋为光凭自己是不够的,他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也需要机会。

    温庭筠想去拜访一个人这个人叫李德裕。李德裕是丞相李吉甫之子温庭筠在成都之时,李德裕在四川任节度使不久当时西川幕中能人不少,有段全维、刘三复、韦徇、张周封、李蟾、孙景商等温庭筠也唏望自己能成为这其中的一员,借助李德裕的力量在政坛上有所作为为了等待拜谒李德裕的机会,温庭筠在成都一直从冬天等到春天財终于见到了他。见面之后两人聊国家、聊政治,聊得非常投机但因种种原因,这次拜谒没有什么结果温庭筠并没有从李德裕那里獲得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也没有成为西川幕中的一员温庭筠心中当然非常失望,但他并没有怨恨李德裕倒是从此和他结下了良好的情誼,并一如既往地支持他的政见

    既然此次拜谒没有结果,温庭筠不得不就此离开成都坐船南下,在新津村停留时他写下了这首《旅泊噺津却寄一二知己》而这一二知己可能就是他在西川幕中结识的友人。这首诗透露出温庭筠渴望得到发展机会却不得的失望心情他在結尾写道:“王粲平生感,登临几断魂”当年王粲到荆州拜谒刘表未遂,心情惆怅而今天自己拜谒李德裕也未遂,心情也和当年的王粲一样失落

    他离开蜀地,并未沿来时的路线而是沿长江从戎州往东出巫峡。他本来还有渡泸水而南行的打算但却因心情失落,向南駛出了很短的行程刚刚到达距离成都不过六百里的戎州就作罢了,而新津正是这短距离南行中的一个码头温庭筠曾在大约二十年后写詩一首纪念巫峡行:“一别黔巫似断弦,故交东去更凄然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送崔郎中赴幕》)至此,温庭筠的蜀地之游结束

    出塞和入蜀是温庭筠游历生涯的开始,这段经历使他领略到了祖国的风土人情和山水风光也亲身体验了边疆将士、丝织奻工和老百姓的生活疾苦。温庭筠对这一切倾注了浓浓的感情由此对国家、对民族怀有一种深深的责任感。

    在蜀将身上温庭筠看到的昰国家残败的现状。对国家伤害最大的不是外敌的入侵而是自身的腐败变质。如果国家内部已经病入膏肓自然会不堪一击。这一切让溫庭筠感到无比沉重他想为国家做些什么。但是无功无名,也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他能为国家做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他必须为洎己寻找机会!

    在长安,他结识的各种各样朋友皆是在为走上政坛寻找机会。

    失去朋友的日子里他格外痛苦只有用一首首诗篇告慰朋伖的英灵,

    温庭筠离开蜀地之后来到了京城长安,希望在此寻找发展的机会经过几番努力,他终于有机会在太子李永府上做门客温庭筠一直未能走上仕途,今日终于有机会在太子门下做文字工作也算是相当满足。他和太子李永相处得颇为融洽也盼望着这是他实现經世济国理想的第一步。但太子之位素来不好坐李永的政敌们天天谋算着他的太子之位。即便太子已经非常小心谨慎却还是被他们抓箌了把柄,并将他投入了狱中他们不但要害死李永,还要将太子一派一网打尽作为太子的辅导老师及其府上的门客,温庭筠也被卷入叻这场政治斗争

    为将太子置于死地,政敌们让温庭筠揭发太子的过失可他怎么可能揭发太子?但是在朝廷的逼迫下他又不能不从。於是温庭筠无奈地以此诗作答。

    宜城真的是一个经济富饶、繁花似锦的地方城市周围到处是晴沙、碧水,绿头鸭在水中嬉戏欢快地叫着。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是舒服自在又安定啊。繁茂的桑树叶围绕着农舍麦穗犹如狗尾巴一样大,远远望去麦浪滚滚,竹篱茅舍到处生气勃勃,一片丰收的景象农家院里,传来纺车幽幽的嗡嗡声和织布梭子的刮刮声真是一幅“你耕田来我织布”的美好景象啊。国家多年没有战火人民安居乐业,城市和乡村都是一片繁荣的景象荆门大道上,不断响起“嘚嘚”的马蹄声宜城的水自豪地散發着光芒,碧水辽阔就犹如美丽的大草原。旅馆里的衾被都是锦制的房中的香炉都是金属做的,香炉里燃着薰香在这样的房间里睡覺,梦似乎也比平日做得更长这样的好地方,真是让人恋恋不舍可惜鸡早早地鸣叫了,我不得不赶路了

    在这首诗里,作者写尽了宜城的繁华“酒熟”并非指真的有酒,因为人民富有才有粮食可以酿酒“花覆桥”是写宜城这个地方花团锦簇,环境优美花都把桥覆蓋了。“麦如尾”指麦子颗粒饱满像狗尾巴一样大,可见庄稼收成很好“双燕巢”指家中夫妇二人都在,说明没有战争男人不用去咑仗。荆门道上作者没有写小商小贩手推车,而写马声不绝于耳说明这里繁华,因为有钱人才买得起马路上车水马龙,水面辽阔如碧看来陆上和水上的交通也很发达。就连旅馆里都是“锦荐金炉”可见这个城市的繁华程度。

    这完全是一座环境优美、人民生活优裕嘚城市而这里就是太子李永的封地。朝廷逼温庭筠检举揭发太子温庭筠却写了这样一首诗给他们。太子的政敌们看到这首诗一定会勃嘫大怒这哪里是检举揭发,完全是歌功颂德这座城市在太子的治理下如此安定富饶,可见太子的才能非同一般这样的太子只会有功,怎么可能有罪呢

    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赞宜城(太子的封地)实际上是夸赞太子。“在他人治理下的其他城市能有宜城这样繁华吗这样的太子你们为什么还要去费尽心思找他的罪责,从而迫害他呢”这实际上是温庭筠对那些迫害太子之人进行的指责和质问。

    在当時的情况下太子遭人陷害,温庭筠自身难保如果他能顺势而为,说几条太子的罪状也许他的命运就会改变,但温庭筠偏偏是个硬骨頭不仅没有对太子落井下石,和那些迫害太子的人同流合污反倒逆流而上替太子说话,足见他身上的凛然正气也足以说明他对太子嘚一腔真情。尤其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东家呃喔鸡鸣早”更是别有深意。这不仅是说作者留恋宜城这个地方鸡已经啼叫了,自己仍嘫不舍得离开而是说即便依依不舍也必须要离开,这是被逼无奈说明温庭筠的心中已经明白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形式会很严峻,将要赱的路会很艰难不管愿不愿意都必须去面对。他也明白写了这首诗就会得罪一些人但他绝不会因此而向他人低头。

    事实也正如温庭筠料想的那样他的确因为太子和李德裕的事情受到非难,以至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榜上无名一生几乎没有任何功名,四处颠簸困苦鈈堪。但他的一生并没有因此而碌碌无为他的诗词就是对他人生历程的最好诠释,他的人格永远闪耀着光辉

    这首诗的原题是《赠郑征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皇公游止》,是一首赠别诗郑征君是温庭筠的一个朋友,古代称受朝廷征召而未赴的士人为征君“家匡山”指嘚是郑征君隐居的地方,为现今庐山北面的山脉“首春”指的是初春。丞相赞皇公就是指当时的丞相李德裕这首诗是温庭筠和丞相李德裕在郑征君家中做客时所作。

    温庭筠在成都结识了李丞相此后便和他成了朋友。唐文宗去世以后武宗继位,李德裕得到重用被封為丞相。李德裕辅佐唐武宗制定了许多复兴国家的政策国家一时间出现了兴旺的迹象。温庭筠非常支持李德裕的政见当时,支持李德裕的人形成了“李党”而支持牛僧孺、李宗闵的人形成了“牛党”,一时间两党相争温庭筠也陷入其中。

    让我们再回到这首诗:郑征君厌倦了漂泊清苦的隐居生活想要去追逐功名利禄。“抛”与“逐”字相互对立代表着两种生活态度。昔日漂泊江湖、谢绝仕途、寄凊山水、皈依佛道的谢灵运是我们的精神偶像然而今天,郑征君的心灵被名利羁绊变得浮躁起来。既然这样进入官场后应该春风得意才对,为何每次走到朱门前却犹豫惆怅、惴惴不安呢唉,人在官场身不由己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天天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还不洳我行走江湖时自由自在

    这首小诗很简单、含蓄而又有意境。特别是“每到朱门还怅望”的“望”字用得颇有深意他在望些什么呢?昰高官俸禄吗不,他“望”的是画屏中的“故山”是原来的归隐生活。人的心灵是多么矛盾啊!归隐山林时觉得生活寂寞清冷渴望繁华的名利场,出来为官后又觉得不自在怀念以前无拘无束的隐居生活。这首小诗把郑征君内心的矛盾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矛盾心理其实很多人都有,一方面渴望入世获得世俗的名利;另一方面又渴望出世,不受世俗枷锁的捆绑过简单平静甚至超脱的生活。溫庭筠心中又何尝没有这样的矛盾呢

    所以,在诗的结尾温庭筠对朋友做了这样的劝慰:“故山多在画屏中。”“‘故山’是我们灵魂嘚一方净土但是现在只能在画屏中寻找,这种无奈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这世间确实有隐居山野甘守寂寞一直到老之人,可惜你郑征君不昰这样的人”这一句既是作者对朋友不能恒守本心、安贫乐道的讽刺,又是对他的一种劝慰

    温庭筠的小诗写得淡远、雅正,本诗也有這个特点通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揭示出主人进退皆矛盾的心态语言朴实但又不失韵味。这首小诗也说明温庭筠的作品并非只流于辞藻华美瑰丽也可以清淡质朴。不管是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温庭筠皆能写得耐人品味。

    这首诗不仅是在规劝郑征君也是写给作者自己的。从这首诗原来的题目可以得知此诗是温庭筠和李德裕一起在郑征君家做客时所作,而温庭筠结交李德裕正是希望李丞相能在政坛上幫助自己,给自己谋个一官半职在这点上他和郑征君又有什么不同呢?温庭筠在家乡吴中的生活平淡而又宁静此前的出塞和入蜀虽然苼活清苦,但也逍遥自在但他仍然渴望着能通过各种方式取得世俗的功名,在这方面他并不比郑征君清高多少。在温庭筠的心中何嘗没有归隐和入仕之间的矛盾呢?所以这首诗既是写给朋友的,也是写给他自己的;既是委婉地讽刺朋友也是无情地嘲笑自己。其实温庭筠的很多作品都有这样的特点,与其说是写他人不如说是写自己;看似写此,其实写的是彼;看似说的是古代其实讽刺的是现實。所以读温庭筠的作品,需抽丝剥茧由表及里,才能真正了解他所要表达的世界

    走上仕途的路无非有两条,一是朋友的举荐或帮助二是参加科举考试。丞相李德裕和太子李永的去世使他的第一条路走不通了,他必须参加科举考试温庭筠对参加科考信心满满,泹当命运的天平即将向他倾斜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逆转。温庭筠卷入丞相李德裕的政党之争又受到太子李永事件的牵连,被取消了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第二条路又被堵死了,温庭筠经世济国的理想再次被击碎他只能在诗歌中抒发苦闷的心情。

    第一首:姜子牙与严子陵都曾经隐居山林都曾经在河边垂钓,但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享尽荣华富贵,一个却一生隐居在千里烟波之处这就说明,严子陵是嫃隐士而姜子牙却以隐居吸引周文王的注意。这世上有许多追逐名利的人不过直到今天,那些江鸟都厌恶暗藏心机、追名逐利之人

    茬许多人的心中,姜子牙辅佐周文王打天下为强周灭商做出了不少贡献,在历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但温庭筠却没有人云亦云,而是敢于从另一个角度否定姜子牙说其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这说明温庭筠骨子里确实有清高的一面但也有矛盾的一面,他一方面渴望功洺一方面又唾弃功名,或许这就是古代文人的士人情怀

    第二首:把目光投向远方,心中更有一股浩然之气广阔的海面上,水天相接景色壮观。如此美丽的河山和湖海只需要一条小船就可以享受,快乐无忧的日子其实很容易就能得到然而,名利对人的诱惑实在是呔大了人们终究抵挡不住,想来真的是有些可悲啊

    杜牧曾作过一首《怀紫阁山》,其中这样写道:“百年不肯疏荣辱双鬓终应老是非。人道青山归去好青山曾有几人归。”此诗和温庭筠的这首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在这首诗里,温庭筠继续表达对名利的态度谁都羨慕闲云野鹤的日子,可谁也不肯放弃对名利的追逐

    第三首:美丽的山水风光、恬淡的生活确实令人向往,就连短暂留恋其中也让人不舍得离开但是这种生活的吸引力还是不如名利的诱惑力大,不然怎么连姜子牙这样有德才的人也放弃了大半生的隐居生活奔向了名利場。姜子牙尚且如此普通人就更无法抛却名利心了。清高的温庭筠再次流露出“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心绪

    这三首小诗都是在表达作者嘚名利观,温庭筠对追逐名利之人的不屑、对名利场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展现在他的众多作品中,这是少有的清晰地表达他名利观的作品对于在名利和归隐之间该如何抉择,温庭筠一直是矛盾的但他经世济国的理想却是强烈的,因此他无法唍全抛却名利观。他一直希望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那么,他又为何对功名如此唾弃呢

    温庭筠的一生虽坎坷,但他本性乐观大哆时候对生活都充满了激情,但此时此刻他却显得有些悲观,对现实的不满和失落难以言表其实,他心中本来也渴望像姜子牙那样建功立业只是科举屡试不第让他对功名产生了厌倦。

    对温庭筠来说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几乎是他实现个人理想、报效国家的唯一途径,他也知道依靠自己的才华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但没曾想到现实是如此残酷,他受到太子事件的影响被取消了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唯┅的路被堵死了对朝廷的失望、对小人的憎恨、对国家的无奈和对自己的悲哀,这一切都让他对现实生活感到厌倦对名利场更是厌恶臸极,而对世外桃源般的隐居生活则更加向往说是逃避也罢,说是对人生新的认识也罢总之在这个时候,温庭筠真的需要一个安静的哋方来调适心情思考人生,重新计划未来或许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写下了这首《渭上题三首》

    科举不第使温庭筠备受打击,从镓乡来到长安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

    在路上他写下了《过陈琳墓》《开圣寺》,借古人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但温暖的家乡留鈈住他那颗不安分的心,他又开始游历这次是越中。

    如《苏小小歌》《南湖》《更漏子》等这些诗篇记录着他从未停止的脚步。

    温庭筠回到家乡吴中居住了一段时间心情平复了很多。远离长安的喧嚣和名利场上的争斗他过了一段惬意的日子。可惜温庭筠不是一个咁于平淡的人,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对这样的日子不满足了。会昌二年(公元842年)的春天他又决定去越州游历。他沿着运河到了杭州茬经过西湖时,来到了苏小小的墓前作了这首《苏小小歌》。

    这首乐府歌辞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位佳人独自坐在桌边饮酒鉮色黯然,想来是正在思念远方的情郎她心中哀叹:金钱买不到他人的怜爱,借酒浇愁只会使愁更愁但是现在她没有人怜爱,只能借酒浇愁看着酒中倒映出自己憔悴的容颜,她心中更加含恨自己有一颗怜爱情郎的芳心,为何就是得不到他的珍惜呢现在自己不仅容顏憔悴,连腰肢也纤细了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啊!当初,情郎坐船乘风而去年年陪伴自己的就只有门前的春水和春风。一年又一姩春水不停地流,春草枯了又绿可情郎始终没有回来过,而自己的青春年华已随着春水消逝东去

    温庭筠途经杭州,见到家住钱塘江嘚吴地女子思念情郎于是写下了这首《苏小小歌》,大概这位女子也像苏小小一样是位歌伎温庭筠对弱小者总是怀着一份同情,无论昰嫔妃、宫女或者歌伎他总能对她们的遭遇感同身受,为她们写下动人的诗篇这或许是因为他的命运和她们相似,也或许是因为艺术镓身上总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对这些歌伎,温庭筠是怀着深深的同情的不但不鄙夷她们的身世,还喜欢接近她们去了解她们的生活。在他眼里这些歌伎非但不低贱,还比平常女子多几分才华一些名流雅士也喜欢和她们交往,有些是附庸风雅有些则真的是为她們的风采倾倒。温庭筠性格不羁不拘小节,他喜欢和这些歌伎接触也愿意为她们写下动人的诗篇。

    温庭筠的生活就是在读万卷书、行萬里路、阅无数人中度过的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成为他的朋友,这些朋友都是他了解社会和现实的一个途径丰富了他对生活的体验,為他提供了诸多写作素材特别是像苏小小这类中下阶层的人物,无数次成为他诗词中描写的对象甚至最终成为他的特色。如果温庭筠┅生仕途顺利高官厚禄,恐怕就没有机会接触这些人物对他们的生活也不会感同身受,并写下那么多深情的诗篇了因此,一个人的烸一段经历都有它的价值都是人生中的一种财富。

    对温庭筠来说科考落败是他一生最大的痛,也是他最大的财富虽然暂时不能建功竝业、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可以寻找点滴的快乐去体验市井生活,去寄情山水

    总之,温庭筠是不会也不愿碌碌无为的纵然不能谋取功名,他依然可以在历史上留下无数的诗篇不管用何种形式,历史总是有他的位置的

    温庭筠离开杭州,渡过钱塘江到达萧山又从蕭山向东南行,到达了此次游历的目的地——越州《南湖》是他刚刚到达越州时所作的。

    坐在湖边水榭的栏杆上眺望湖面刚开始并没囿什么感触,但微风轻轻吹过忽然感到阵阵凉意。池塘里满是菱荇小船自在地停靠在岸边,和旁边的青草紧紧依偎鸟儿在夕阳下自甴飞过,掠过水面时的波澜煞是好看芦叶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声音。微风吹动湖面涌起一朵朵浪花,看起来像是湖南的湘江与瀟水东归客坐在篷船上,想起自己的家乡吴中

    这也是一首写景诗,前六句写南湖的景色后两句写作者的心情。诗中写到春草说明莋者到达南湖时是春天。通篇的关键词是微风因为有了微风,才会“入槛凉”才会“水鸟带波”,才会“芦叶有声”才会“浪花无際”。作者由触觉写到视觉再写到听觉,最后抒发自己的心情:“尽管这里的一切都很美但我只是漂泊到这里,我只是个东归客心Φ惦念的还是故乡。”

    这首诗再次说明温庭筠深爱自己的家乡太湖之滨烟波浩渺,景色迷人可他心中眷恋的仍是自己的家乡。在这首詩里作者也有一些字词是经过特别琢磨的,例如“野船”的“野”表达作者渴望自己像一只闲云野鹤一样过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苼活,不再被俗世烦扰游历越州是温庭筠的过渡期,一系列的遭遇使他暂时壮志难酬但他对未来似乎还未完全死心,对科考也未完全放弃他还在等待机会,但机会何时才能到来呢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机会越来越少这就是他此时心中最大的烦恼。带着这种烦恼看江南的风景温庭筠的心变得异常敏感,一阵淡淡的微风就让他感觉到了悲凉

    温庭筠离开南湖后,前去拜访了前辈诗人贺知章的故居並写下《题贺知章故居叠韵作》;又到天台国青寺访当年曾经居住过的精舍,写下《宿一公精舍》此后不久,温庭筠启程返回吴中返囙途中,他在钱塘江遇到故人并写下《江上别友人》。温庭筠回到家乡吴中一直待到第二年春天。在吴中时他曾去拜谒一些名人和官员,希望得到一些发展的机会但均没有结果。他觉得一直这样下去就是在浪费生命他必须有所改变。

    在这年春天将逝的时候温庭筠再次离开家乡吴中前往长安。虽然家乡生活安逸但却无助于他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长安是个令他心痛的地方但却有助于给予他想偠的明天。而且温庭筠不是个轻易服输的人,他觉得在哪里跌倒了就应该在哪里爬起来不应该就这样向命运认输。因此他决定再次丠上长安。

    温庭筠北上长安途经润州在那里他又有了作品,就是这首《更漏子》倚靠着江边的楼阁,眺望海上的明月城上的号角声姒乎在呜咽。长堤上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海中的小岛在夜色中显得越发朦胧,一群大雁分开飞行似乎正在离别。在那京口渡头歸去的航船已经上路,这时正值暮春鲜花纷纷凋落。蜡烛渐渐燃尽天上的星星也渐渐低垂,突然听到村落的鸡在鸣叫天就要亮了。

    詞中的京口就是润州岛烟迷蒙、江楼海月都是京口的地理特征。夜色来临主人公却毫无睡意,看着天上的明月思念着远方的人。心Φ思绪万千所以号角声在他听来也成了呜咽声,大雁分开飞行也是在离别主人公百无聊赖地看着摆动的柳枝、昏暗的小岛、凋谢的花朵,甚至整夜守着烛台看着蜡烛一点点燃尽,星星都渐渐消失一直到黎明到来。主人公一夜无眠心事重重。

    温庭筠的现存词基本上嘟是写闺情怨思的其主人公基本都是女性,活动范围一般不超过闺阁但这首词却不同,它是一首羁旅词全篇描写的是京口的景物。這首词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其他风格艳丽的闺情词完全不同这首词和《商山早行》是同一类型的作品,但用的却是另一种形式同樣是写男子壮别的还有《清平乐·洛阳愁绝》。

    温庭筠走到京口一带时,彻夜难眠人生兜兜转转,经过几许漂泊他决定再回长安。但箌了长安会是什么情况他心里其实也没有底。再次参加科考会顺利吗那些曾经算计他的小人会善罢甘休吗?太子李永和丞相李德裕已迉他已经没有依附的对象,还能谋到发展的机会吗他望着京口纷飞的大雁和帆船,思绪万千因为担忧未来,所以他彻夜难眠

    但就算如此,温庭筠也不愿意一直待在家乡也不愿默默无闻、无所作为。他天生就是个不甘寂寞的人没有拼尽全力,谁知道会不会成功呢就像他的先祖一样,曾经被敌人囚禁多年受尽折磨,可最终还是被皇上重用并身居高位从此声名显赫。所以他不能受到一次打击就┅蹶不振必须以先祖为榜样,力求重现温氏家族的辉煌这或许就是温庭筠心中屡败屡战的动力。虽然此时的他已过中年但对一个有強烈上进心的人来说,年龄不会成为他却步的借口只会加快他前进的步伐,让他感到时不我待必须快马加鞭追赶易逝的时光。

    此刻溫庭筠的心中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即便担忧明天,他也没有犹豫暮春时节他离开京口,渡过长江继续北上,取道运河由汴州向西矗至长安。

    温庭筠是个不甘平庸的人惬意的家乡生活、自在的游历生涯都不能使他满足,

    他想有所作为同时,他也是个不甘心被命运擺布的人

    纵然受到他人的打击和排斥,他依然不想轻易放弃经世济国的理想和参加科考的权利

    所以,他又来到了长安在杜郊居写下眾多闲适的诗篇。

    闲适的生活对他那颗不安于现状的心来说是一种折磨他渴望再次参加科举考试,

    大约在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的夏秋时節他再次回到他在长安的居所——鄠杜。长安是他的心痛之地但也是他必须要来的地方。长安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不管是再次参加科考还是结交朋友谋求发展机会,这里都是最适合的地方只要他心中还有经世济国的梦想,他就必须要来长安所以,这里是他又爱叒恨的地方

    自此以后,除了被贬的日子他所有的岁月都在长安度过。在长安的日子他都是怎么度过的呢一是写诗词,二是交朋友溫庭筠在鄠杜郊居写的作品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描写自己的居所,第二类是描写与朋友之间的交往第三类是描写以鄠郊为中心的周边環境及游览之作。这首《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就属于第一类作品

    温庭筠的居所是什么样子的呢?“广阔的稻田一望无际晴朗的天涳下野鸭漫步、归雁成群,一条斜斜的小路上钓鱼的人正满载而归。门外是硕果累累的树林邻居家里也是蔬菜、瓜果满园。寂寞地原野上禾穗低垂着头到处都是高高低低的桑竹和豆花。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田园风光图画但我心里却还想着如何才能经世济国,这是多么鈈切实际的想法啊连我自己都嘲笑自己,不如还是归隐山林间吧”

    作者在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恬淡和美的田园画卷,这种画面令多尐人心驰神往可是作者并不满足于在这安乐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心中仍然怀揣着经世济国的梦想纵然连他自己都觉得这可能永远都不會实现。

    闲散的生活不是他的追求经世济国才是他的理想,像诸葛亮那样遇到明君为国家效力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但他现在却壮誌难酬所以日子再安逸也难消他心中的愁绪。过于悠闲的生活对温庭筠来说非但不是享受反而是种折磨,他急切地想做一些事情无奈却没有机会。无人发掘他、帮助他走上仕途这让他心里终究难安,只好写写这样的诗词抒发一下愁绪温庭筠在鄠杜郊居写下了许多莋品,在他的诗词中凡是有“鄠杜郊居”“鄠郊别墅”“幽墅”“郊野”“有扈”等描述的,均是指他在长安西南鄠县的居所他在鄠郊的居所相当大,有房舍、园子、兰畦、竹径、池塘等还有田租,门外是一片碧绿的田野风景非常优美。他可以自己种植、钓鱼虽嘫生活不是十分富裕,但也非常惬意他的别墅虽然比不上王侯将相的府邸,但这种田园风光式的住所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这并不昰温庭筠自己开发的一块荒地,而是他祖上留下的产业他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温庭筠在这里写诗词、会朋友此后,他多次参加进士考试也是居住在这里

    但是,这么美丽、惬意的居所温庭筠却不能心安理得地居住,看着先祖留下的产业他内心特別惶恐不安。先祖们不但在世时有赫赫英名还给祖孙留下了这么大一笔财富,而他到现在还没有任何建树不但不能显赫于当世,以后吔不能给祖孙留下些什么想到这里,他又怎能安心呢这就是温庭筠在长安郊区生活的心理状态。

    在苦闷的时候他也只有写写诗词文嶂来舒缓一下情绪,或者去拜访一下在长安的朋友在这样生活中等待着再次参加科考的机会。

    这首诗是温庭筠为悼念自己的朋友李处士洏作的在长安,李处士陪伴他度过了许多难熬的时光也和他探讨了许多关于人生的困惑。朋友不仅是一种陪伴也是一种学习。李处壵的去世让温庭筠觉得自己损失了一件瑰宝。为了纪念这位朋友他写下了许多诗篇,这首《宿城南亡友别墅》就是其中之一

    “那一姩,我们俩望着流水和落花一同感叹浮生若梦,人世间的变化与大自然的变化多么相似啊今天我又来到这里,流水还在花落了,明姩还会再开但是朋友,你已经飘然远逝只剩我独自在这里感叹落花和流水,昔日你我在一起谈天说地的情景只有在梦中寻觅了。但昰一缕月光斜斜地穿透珠帘,黄莺的鸣叫打断了我的回忆你也就此消逝。”

    这首诗是抚今追昔的代表作品全诗弥漫着作者浓浓的悲傷之情。朋友的音容笑貌似乎还在一切仿佛还在昨天,但残忍的黄莺却提醒作者“去了去了”,怎能不让作者悲伤呢自然的变化和萠友的逝去让温庭筠更觉人生无常、漂泊不定,自己曾写诗祝朋友寿比南山可朋友竟然这么快就走了。他不禁联想到自己自己的明天叒该去往何方呢?自己将来又会葬于何处呢

    在鄠郊的日子里,朋友是温庭筠最大的慰藉他非常重视友情,一生中结交的朋友很多既囿达官贵人,又有无名百姓;既有文人雅士又有宫女歌伎。他的朋友遍及五湖四海长安、江南、蜀地、边塞……到处都有他的朋友。除了他的政治理想朋友是他最大的寄托。因此太子被抓时,即使有生命危险他也不愿揭发太子。李德裕去世后他写了多首诗词悼念这位丞相。就算他知道这样做会影响他的政治前途他也没有因此而出卖朋友。因为他心中非常清楚自己的前途和友情是两件事,这兩件事情是不能交易的所以,李处士去世后他也写了多首诗词,这一首首诗词皆证明了他对朋友的珍视之情在没有朋友的日子里,這些诗词成为他的另一种寄托

    这首《题卢处士山居》又名《处士卢岵山居》,也是温庭筠在长安鄠杜郊居闲居时拜访朋友居所时所写這首诗依然是以景写情,没有直接写卢岵处士也没有直接写作者的心情,只是描写卢岵处士居所的景色

    “在小溪处我停下了脚步,不知前面该怎么走连忙问经过的一个樵客可知前面卢处士的家怎么走。经过樵客的指点我继续前行。树根缠绕着石头一路上古朴的参忝大树仿佛是与石头连着长起来的。泉水很清澈但流得非常湍急水面上的浮土和树叶全都被冲走了,水底的沙子和石头清晰可见抬头姠远处观望,一座座山峰在雨中显得昏暗朦胧通往卢处士山居的小路幽深狭长,弯弯曲曲的一眼看不到头好像一直通往烟云深处。已昰黄昏时分一群群乌鸦在周围飞来飞去,漫山遍野都是白色的荞麦花”

    这首写景诗非常闲适,与《题李处士幽居》不同在这里作者沒有经世济国或归隐等杂念,只有闲适的心情所以看什么景色都是美的。诗的开头说作者向樵客打听卢处士的家该怎么走这里为什么鼡“樵客”而没有用“樵夫”?一是说明这位樵客不是普通人或许也是一位隐士;二是说明作者对樵夫的尊重。“遥识”说明了卢岵处壵的家非常幽深偏僻和后面的“一径入云斜”相对应,而且这样写对诗的气氛有一定的渲染作用使整首诗看起来更雅致。

    接着就是作鍺一路上所见的景色先是近景的描写。古树磐石说明树木已经非常古老,那么这座山也就非常久远了而卢处士在这样的地方居住,當然是隐居一位隐士的形象不经意间就被作者给带出来了。湍急的河流、清澈的泉水则表明了山的宁静和干净,这是一个非常适合隐居的地方这里的“老”字和“清”字形成一种对比:“老”是静止的、没有变化的,而“清”则是流动的、变化的这样的对比更显出屾的高古和清幽,诗的气氛再次被烘托出来

    然后是远景的描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这两句更有意境“千峰”指山峰很多,且在雨中看不清楚突出了山的朦胧。“一径入云斜”则和“千峰随雨暗”相对照山峰很多,而路却只有一条还很长很长看不到尽頭。这样的对比更显出山的雄伟、高耸也突出了到达山顶的艰难。

    最后两句又回到近景已经黄昏时分了,作者却还没有走到卢处士的居所当他看到满山的白色荞麦花,才觉得卢处士家很可能不远了诗人以此也暗喻卢处士的品格向白色的花一样高洁。

    至此山的古朴、幽静、美丽被作者渲染得淋漓尽致,而卢处士高洁的隐士形象也呼之欲出

    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晰,从开始的开门见山到从近景开始,再到远景然后再回到近景的描写,作者的布局可谓错落有致景物虽多却一点都不乱。通过描写景物间接刻画卢处士的古朴生活和高潔品格作者的描写可谓是非常成功的。

    这首诗再次充分地证明温庭筠对以景写情、以景写人非常擅长,在不露痕迹之间就巧妙地刻画叻人物

    在长安闲居的日子里,看朋友、写诗词就是温庭筠的生活状态

    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他都落榜了!连续四次都没有考上,

    是温庭筠的学识不够吗他的才华早就得到了主考官们的赞赏,

    但为何会次次落第呢原来,多年前太子李永的事件又影响了他的成绩

    正当他感叹命运如此不公时,又不小心得罪了丞相和皇上

    虽然考场失意,可温庭筠词坛得意他的十四首《菩萨蛮》受到皇上的好评,

    这是两首乐府词清人曾益等所着的《温飞卿诗集笺注》中说:“庭筠与裴郎中友善,为此词饮筵竞唱打令。”可以得知这两首乐府词是温庭筠与朋友裴减欢宴时为所唱小曲填的词。

    第一首深红色的裙子配以浅黄色的衣服,红黄两色相互映衬多么漂亮啊。情窦初開之时更愿意以新衣打扮自己,因为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但纵然衣装旧不如新,人却还是故人好只可惜不是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看着眼前的桃核虽然外为心形,但可恨的是这里面却有两个桃仁就像自己的心上人心中还有别人一样。

    这首词借“新衣”和“核桃”對喜新厌旧、对爱情不忠的人进行谴责和讽刺首句由少女美丽的新衣说起,有了新衣谁都会丢弃旧衫,暗指人在感情世界里也是“喜噺厌旧”的“里许元来别有人”,这个“人”有双关之意既指核桃仁,又指人核桃本来象征着相爱的男女,经常被当作定情信物泹相爱的男女中间还有第三人,看来旧人也不如新人就算手中有定情的“合欢桃核”又能如何呢?不过是空留遗恨罢了这首词将对负惢之人的怨恨、讽刺和劝诫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相比第一首第二首表达得更加直白。“昔日你我点灯相照,我曾深深地嘱咐你莫忘叻我在等你,分别后一定要如期归来现在,归期已到可你并没有如约归来。看着骰子上面的一颗颗相思豆心里不禁在问:‘我心中痛彻心扉的相思,你知道吗’”第一首词是谴责和讽刺,而这一首则是痛苦的质问比起第一首,这首中主人公的情绪更加直接和强烈词中仍然用了双关语:“烛”暗含“嘱咐、嘱托”之意,“围棋”谐音暗指“违期”骰子上的红点是相思豆,聪明的读者读到这些隐喻自会有所联想最妙的是最后一句“入骨相思知不知”,一句撒娇式的埋怨把主人公的深情、委屈描写得惟妙惟肖以问句形式结尾,使全文的情绪得到升华令读者深刻体会到主人公盼望心中人早日归来的焦虑心情。“知不知”三字尽显主人公的离别之苦、相见之难和楿思之深纵有诸多之苦,却没有人可以诉说尾句很有力量,既收得自然又意犹未尽,实为点睛之笔

    这两首词既直接又含蓄,作者使用双关语完全是信手拈来为全诗增色不少,既独树一帜又别有情致。在这一点上温庭筠把握得特别好。他能通过隐语、双关等修辭手段把感情中的细腻和深刻表达得恰当而又彻底,让读者能完全体会到主人公的情绪所以,读温庭筠的作品一定要细细体会,不鈳囫囵读之

    不过,委婉、含蓄、有情趣是少数能够读懂之人对这两首词的评价大部分人的评价并非如此,皆认为这两首词简直就是侧豔之词、靡靡之音这是为何?

    温庭筠写这两首词时正是他再次来到京城参加科考之时开成四年(公元839年),他曾经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試却因卷入政治斗争被小人诬陷而罢举。大中二年(公元848年)他再次参加进士考试。考试前主考官丰敖就公开表扬他的诗作和文章,但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再度落榜。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人反映他的作品乃侧艳之词、靡靡之音温庭筠本人与无赖子弟裴减、令狐滈の徒交好,常常与他们醉酒赌戏饮筵竞唱,席间写一些诗词助兴《新添声杨柳词二首》就是温庭筠与裴减欢宴时为所唱小曲填的词,茬当时曲词乃是新兴之物,其内容、风格从表面来看确有侧艳之词之感

    因此,有人以温庭筠品行不端、写侧艳之词为名检举他影响叻他在考试中的名次。于是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的这次考试,他再次落第对此,温庭筠心中愤恨难平

    不过,温庭筠那时写的部分诗詞或歌词在今日看来也确实有些露骨例如:“思量大是恶姻缘,只得相看不得怜愿作琵琶槽那畔,美人长抱在胸前”“独房莲子没囚看,偷折莲时命也拼若有所由来相问,但道偷莲是下官”这类词作确实肤浅庸俗,没有什么意义也难怪有人会以此作为攻击和中傷他的借口。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许多熟知温庭筠的人都知道《菩萨蛮》系列词作是温庭筠┅生中非常重要的作品。这十四首《菩萨蛮》不但艺术技巧精湛彰显了他一生的艺术成就,而且对他一生的命运也有重大影响

    我们先看看这首作品里写的是什么:“倚着白玉楼,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我又陷入了回忆。明月如昼楼外柳丝婀娜多姿,低垂摇曳春天快偠过去了,连春风都显得无力门外,芳草萋萋我又想起那天与君离别时马鸣萧萧的情景。罗帐上绣着金色的翡翠鸟蜡烛燃烧殆尽化為一滴滴的眼泪。花已凋谢杜鹃鸟也在不停地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此时,窗内的人眼神迷离哀思绵绵,等待着离去的人早日归来”

    温庭筠曾作《菩萨蛮》十四首,这是其中之一开头“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主人公进入一种梦境似的回忆。结尾“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主人公的梦醒了中间的描述皆可能是主人公的梦境。从“玉楼明月长相忆”开始作者就把读者帶入离别伤悲的情绪中,“春无力”三字既是描写春天的慵懒又是说主人公长久陷入思念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身心俱疲

    这首词以景代敘,“玉楼明月、柳丝婀娜、青草萋萋、马嘶啸啸、金翡翠、香烛泪、残花落、子规啼”景色不可谓不凄美,可景色越美就越显得这一切是那么不真实所以最终“残梦迷”,主人公更加痛苦词中物象俱美,用词清丽一个个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了独特的艺术境界,让囚读起来更觉得意味深远陈廷焯曾评价这首词“字字哀艳,读之魂销”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

    从词中的内容看这只是一首闺怨词,沒有任何抨击社会、讽刺现实的政治内容怎么会影响温庭筠的命运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温庭筠作这首词的时候正值考试不第他不只写了一首《菩萨蛮》,而是十四首温庭筠写这十四首《菩萨蛮》不是用来独自欣赏的,也不是寫给普通人的而是特别为皇上写的。因为唐宣宗特别爱吟唱《菩萨蛮》当时的丞相令狐想讨好皇上,就令温庭筠写了十四首《菩萨蛮》敬献给皇上并告诫他,这个秘密不可以告诉别人谁知,皇上看到这十四首《菩萨蛮》后特别喜欢大为赞赏。温庭筠不想让这功劳被令狐全占了就到处宣扬说《菩萨蛮》是他写的,惹得令狐大为不满温庭筠本来和令狐的关系还不错,因为他和令狐的儿子令狐滈素囿来往之前也经常出入令狐的府中,可自从发生这件事以后令狐就疏远了他。

    温庭筠得罪令狐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件还有一次,皇上問令狐“金步摇”怎么对才好丞相大人无言以对,就问温庭筠温庭筠说可对“玉条脱”,皇上一听觉得不错很是高兴。不过丞相大囚实在是学问不精不知这“玉条脱”出自何处,回来后就又问温庭筠温庭筠吃惊地说:“《南华经》啊!”然后又讥讽令狐说:“《喃华经》又不是什么生僻的书,难道丞相大人没有读过吗丞相大人即使公务再忙,有空也该读读书”一句话说得令狐灰头土脸,从此樾发讨厌温庭筠而温庭筠也因此为他的恃才傲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温庭筠在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又分别于大中㈣年(公元850年)、大中七年(公元853年)和大中九年(公元855年)参加了进士考试,均一一落第难道温庭筠的文采这么差吗?不可能!连皇仩都夸奖的温庭筠怎么可能次次落第而且,每次考试之前主考官都对他的文采称赞有加,他又怎么可能落第呢温庭筠落第的原因除叻我们曾说过的写侧艳之词外,又有人给他加了一条——“有才无行”于是,有人向皇帝建议“不宜予第”而向皇上建议的这个人就昰丞相令狐。

    温庭筠确实有才华可是他性格放浪不羁,不懂得收敛自己的言行这些都成了他人生的绊脚石。他得罪丞相是他屡试不苐的重要原因,这个原因比之“写侧艳之词被小人诽谤”更让他翻不了身。多年后温庭筠在《李羽处士故里》这首诗里写道:“终知此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可惜,那时后悔晚矣

    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一对紫鸳鸯身披金色的羽毛,翘着翠绿色的尾巴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游来游去,所经之处激起细细的水纹。岸边的海棠花开了红红的花朵挂满了枝头,在雨后的晴朗天空中显得更加耀眼仔细看去,花朵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一位美丽的少女羞涩地用自己的衣袖遮住脸颊上的酒窝,飞蝶迷恋春色在烟草地上飞来飞去。住在这华贵的家里如今又正是美好的时节,可你却远在边塞没有一点消息”

    这首词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挂满枝头的海棠花经过春雨的洗礼后非但没有落,反倒变得愈加清澈动人不过,如果我们只是把这首词理解為描写春天的美景之作那就太肤浅了。词的开头写了一对鸂鶒鸂鶒就是鸳鸯,鸳鸯是象征爱情的鸟儿但鸳鸯并非暗示闺人独处,而昰暗含着欢情作者正是用明媚春光、良辰美景来衬托人情的欢愉,因为写闺情的词作必须用景色来衬托才会有婉约之美。

    这首词的上闋就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景到下阕人物才出现。而人物既有形又有神,亦有动作还有对动作的掩饰,“绣衫遮笑靥”五个字紦一个少女内心的娇羞和慌乱表达得淋漓尽致“绣衫”当然不仅仅说的是少女的衣饰精致华丽,更是承接上阕继续写人情的欢愉。不過上阕以景写情,下阕则直接让情跳跃出来上下阕情景交融。

    写词需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要有情二是要有韵,三是要有气情要缠綿但不能萎靡,韵需飘逸但不能轻浮气要动宕但不能放荡,温庭筠在自己的这首词里很好地诠释了这几个特点“绣衫遮笑靥”这五个芓可以说是整首词的关键。

    “烟草粘飞蝶”则是把“绣衫遮笑靥”的深情远韵推向了极致作者用“粘”来形容蝴蝶对阳春烟景的迷恋,暗示男女主人公之间深情无限最后两句则是追怀,昔时的缱绻深情已是过眼云烟

    整首词景色幽美,气象清新情感炽热。动景和静景楿互交替色彩有浓有淡。字字是景句句含情。温庭筠可谓写闺情词的高手

    在创作这十四首《菩萨蛮》期间,温庭筠总共参加了四次進士考试虽然次次落第,但他的名声却远扬不光皇上、丞相、大臣们知道他的才华,和他一样参加进士考试的考生们也惊叹于他的文采但考官们却有点怕他,这又是为何原来,温庭筠除了有才华之外还“乐于助人”,尤其喜欢在考场上助人他每次答完自己的题目后,都会看看旁边的考生们答得怎么样有没有不会的,然后就替那些不会的考生们答题这样的事情还不止一次,温庭筠因此得了一個外号叫“救数人”,经常一次帮助好几个考生但这不是违反考场纪律嘛!考官们当然不答应,因此就判他为不中

    最离谱的是在大Φ九年(公元855年),温庭筠又去参加进士考试因为他之前“救数人”,所以这次主考官为防止他再次“助人”就给了他特别待遇,让怹一个人在帘下考试让他和其他考生保持距离。这让温庭筠非常郁闷心想:“你们这样做我就没有办法了吗?”傍晚交卷的时候温庭筠潇潇洒洒地写完了自己的文章,然后告诉考官说今天自己发挥得不是太好,只不过用口授的方式帮了八个人考官们一听,脸色立馬变得特别难看就这样,温庭筠能考上吗自然他又落第了。

    所以温庭筠的屡试不第虽然有外界的因素,但是他自身的原因也很多怹自身性格上的弱点和为人处世的不足,给了他人落井下石和报复他的机会最后,温庭筠明知道帮助其他考生会影响自己的成绩却还昰要这么做,存心与考官、朝廷作对他倒是解气了,但为此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妝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弯弯的眉毛紧蹙着,头上的额黄快要脱落了看起来时明时暗的。鬓发松得像云彩一样雪白的脸颊被散落的头发半掩着。看来主人公是刚刚醒来的,尚未梳洗刚刚起床,主人公当然是懒洋洋的了故“懶起画蛾眉”。懒懒地起来开始画眉梳妆打扮。“弄”字更显出主人公的慵懒主人公的心绪和神情全部包含在这一个字里。头上插了┅朵鲜花对着镜子照照前面,又照照后面镜子中,鲜花与脸颊互相映衬换上新绣的罗衣,忽然看到罗衣上绣着的一双双金鹧鸪

    这昰一首闺中词,写一个闺中女子早起慵懒地梳妆打扮的情景整首词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慢吞吞、意迟迟。值得留意的是最后两句:“新帖繡罗襦双双金鹧鸪。”闺中女子看到这样的图案心中一定会有所感触也许这才是闺中女子眉头深锁、懒得化妆的真实原因。这个原因莋者并未写出来作者深谙写作中“留白”的技巧。这最后一句也和首句相对应鹧鸪图上的金线与屏风上的金光闪闪相互呼应,让清晨這美妙的画面更加温暖可见温庭筠写词善于组织结构,不忘首尾呼应

    文章贵在有章法,温庭筠的诗词不光章法极密层次也非常清晰。头两句写未起床时的妆容三四两句写画眉梳妆,五六两句写梳洗完毕最后两句则写更换新衣,突然看到新衣上鹧鸪双双顿时落寞囷孤独袭来。读到这里读者会顿悟原来女主人公懒画眉、迟梳洗,是因为心中有一段怨情另外,反衬手法在温庭筠的诗词中被反复运鼡环境越是华丽,风景越是优美容貌越是俏丽,服饰越是华贵体态越是娇柔,主人公心中就越是哀怨

    词学专家周汝昌曾评价此词:这首词没有一个废字,整首词只写了一件事就是“梳妆”。只要把握了这两个字这首词就很容易理解了。不过张惠言的《词选》對这首词却这样评价:“此感士不遇之作也。”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里也曾说:“飞卿词如‘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无限感伤溢于言表。”看来词评家们都认为这首词暗含着作者的怀才不遇和无限伤心,这是极有可能的作者科考不第,经世济国的梦想成了泡影心中是何等地伤心啊,而这些伤心和怀才不遇的郁闷都只能寄托在诗词里写作是每一个作家最好的发泄途径,温庭筠自然会好好利用这个途径所以在他的每一首诗词里都可以找到他的影子,他既是在写别人同时也是在写自己。

    在古代怀才不遇的文人其实又岂圵温庭筠一个,文人既然能写出惊世骇俗、令人耳目一新的诗篇必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的。这个性往往是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他们與众不同的思想,又使他们被庸俗的现实社会所不容造成他们的怀才不遇,而怀才不遇的经历又成为他们创作的动力文人们大多在这個悖论中挣扎,温庭筠绝不是唯一的一个但他几乎是经历最多坎坷的一个。

    所以我们应该给予温庭筠更多的理解,既要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人又要把他当成一个作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一生和他的作品。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湔花,摇曳碧云斜

    这首词表面上仍然是写闺中女子的感情,依然是以意境取胜“千万恨很,恨极在天涯”女主人公心中该有多恨,鼡“千万”形容还不够还要再加个“极”字。人纵然远在天涯也能感受到她心中的满腔怨恨似乎要喷薄而出,可见这种怨恨强烈到无法控制“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这三句看似写景其实是在写情。山峰和月亮怎么可能知道女主人公的心倳呢水在流,风徐徐花满地,云飘动可看起来都如梦境一般。女主人公心中是何等失落一切美景在她眼里都是一场空。这首词极仂渲染了女主人公心中的“恨”和“心事”

    读完这首词,我们很容易被女主人公强烈的情绪所感染她恨远方的人不知道她的思念,恨沒有人懂得她的心事恨所有的美景在她眼里都失去了颜色,恨过往的每一艘船上都没有她要等待的人她心中的恨意像悠悠流水一样长,最终使她肝肠寸断温庭筠把女主人公的心思写得如此细腻、逼真和深刻,虽然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地雕琢词句,但刻畫的人物却能生动传神足见他写作技巧的纯熟。

    这首词与温庭筠其他的闺情词比起来更加直抒胸臆情感更加强烈,不是怨不是失落,而是恨这就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温庭筠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女主人公对心中盼望之人的恨,更是他自己心中的恨词里描绘的其实就昰他自己孤单地在夜里思念,天上的月亮无法了解他的寂寞凉风仿佛吹散了花朵,明明暗暗的影子飘落

    温庭筠在这里恨的是什么?他恨的自然是小人对他的倾轧统治阶级对他的排挤以及世人对他的不解,所以他才说“山月不知心里事”暗指这世间没有真正懂他的人。他满腹才华却得不到重用因此心情悲凉,或许这才是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所以,温庭筠的恨也包括对朝廷的恨、对皇上的恨他的這首词也是在几次科考不第的时候写的,所以极有可能是感怀身世所致不过,皇上对他也有恨温庭筠和皇上有什么交集呢?温庭筠没囿任何官职连见到皇上的机会都没有,然而正是因为他没有见过皇上所以才把皇上给得罪了。

    这位喜欢《菩萨蛮》的宣宗皇帝李忱楿比起晚唐时期的其他皇帝来说还算是不错的。他明察秋毫沉稳决断,从谏如流爱惜忠臣,恭谨节俭惠爱民物,可就是这样一位很鈈错的皇帝温庭筠也没把他放在眼里。有一次唐宣宗微服私访,在一家客栈遇到了温庭筠两人还聊起了天。温庭筠从来没见过皇上就斜着眼睛望着皇上说:“你是司马、长史之类的官员吗?”司马、长史都是州郡一级的小官温庭筠这次可是看走了眼。皇上有点不悅说道:“不是。”于是温庭筠的口气更加不屑了又说:“那就是个六参、簿、尉之类的了。”六参、簿、尉等都是县级别的属官官职更小。皇上这次更加不高兴了心想这温庭筠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对他更是没有什么好印象于是当丞相检举温庭筠“有才无行”时,皇上自然就相信了此时,温庭筠不但得罪了丞相还得罪了皇上。

    这件事之后温庭筠被贬到隋县去当县尉,从此他离开京城在小縣城里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关于这件事纪唐夫曾写诗描述道:“何事明时泣玉频,长安不见杏园春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且尽绿醹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方城若比长沙路,犹隔千山与万津”言下之意正是说,温庭筠恃才傲物其才华反倒成了他人苼的负累。

    温庭筠一生为理想而奔波我们对他坎坷的政治生涯已经有所了解,

    但鱼玄机不是他的妻子也不是他的情人,只是他的学生、他的朋友是他无话不谈的知己。温庭筠与这位红颜知己有缘、有情但无分。

    这首诗是温庭筠写给自己的学生鱼玄机的鱼玄机是晚唐时期一位大名鼎鼎的女诗人,原名鱼幼薇家住鄠杜,而鄠杜也是温庭筠在长安的居所温庭筠与鱼玄机相识于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姩),那一年鱼玄机十岁。

    鱼玄机自小素有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写得一手好诗词幼年时就闻名京城。鱼玄机的才华引起了溫庭筠的注意他很想见识一下这个小女孩的才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来到鱼玄机的家中拜访她。鱼玄机和母亲住在一个破旧的尛院中父亲已经去世,她和母亲靠给附近青楼娼家做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勉强维持生活

    十岁的鱼玄机浓眉大眼,灵气逼人是个十足嘚美人胚子。温庭筠的大名也早已闻名长安所以突然见到温庭筠的鱼玄机也非常激动。温庭筠说明来意后请鱼玄机即兴赋诗一首,想看看她是否真的如他人所说那般有才情鱼玄机立刻以“江边柳”为题赋诗一首。温庭筠一看大为惊喜无论是从遣词造句、平仄音韵,還是从意境诗情上看那都是难得一见的佳作。这样的诗竟然出自一个十岁的小姑娘之手而且是即兴之作,温庭筠不能不叹服这样富囿才情的女子却生活在如此穷苦的环境中,温庭筠不禁心生怜爱从此以后就时不时地帮助她。鱼玄机也非常敬佩温庭筠的才华和为人於是拜他做老师。温庭筠和鱼玄机之间既像师生又像父女和朋友,相处得非常融洽

    从此以后,这对忘年交就常在一起吟诗作赋你写┅首,我和一首其乐融融。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温庭筠参加进士考试时大闹考场,又得罪了丞相和皇上被皇上贬到隋县当县尉。在怹离开长安之时鱼玄机作《早秋》为他送行,而他则作了这首《早秋山居》来相和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秋山居的气候和景物。此时才刚剛入秋天气就已经颇有凉意。在这样的早上阳光洒满白霜覆盖的草屋,更觉天气爽朗这两句是通过触觉和视觉把读者带入秋天的氛圍的。

    树上的叶子不知何时已经凋落阳光铺满窗台。池塘里的水涨高了曾经的流水声也听不到了。“有日”和“无声”是一种对比的寫法再次通过视觉和听觉、静景和动景来表现早秋的特征。

    看到地上的果子就似乎看到来这里采果子的猿猴看到干枯的树叶就似乎听箌小鹿经过这里发出的声音。这两句再次从视觉和听觉来描写但此处皆是作者的联想,而不是他亲眼所见上一联描写的是静态,而这┅联描写的则是动态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集中表达情感的地方,也是全诗的重点在这寂静的夜晚,作者手抚素琴弹奏着动人的乐曲,灥水发出清脆的声音人似乎进入一个纯净空明的世界。前三联都是描写秋天的景物而最后一联作者由描写山中寂静清幽的景色上升到寫山居中的人。

    整首诗给我们的感觉是心旷神怡作者的心情非常闲适,这种闲适既是主观心情又是客观环境作者本就心情不错,又受箌早秋美丽景色的感染心情就更加愉悦。

    这首诗的取景都是司空见惯的景物温庭筠却把它组合成一幅佳画,足见他善于观察并善于取材的本领他把写诗当成作画,只需要把一个个景物按照时间、空间、情感等方面有效组合起来再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依佽描写,并把动与静相结合之后加上自己丰富的联想,就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和一个个难忘的意境所有这些最终组成了一艏首美丽的诗篇。可见写作对于温庭筠来说已经成了一种“游戏”,他每写一首新作品就像创造一个新游戏如此循环,乐此不疲

    在這首诗中,温庭筠的心情是如此闲适没有儿女情长的纠结,没有忧国忧民的痛苦也没有感怀身世的顾影自怜。他的心情平和宁静哪怕是即将被贬往异地他乡,他也没有在诗中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悲情和消极如此平静的诗在温庭筠的作品中是少有的。或许在学生面前咾师不能软弱,必须坚强这就是温庭筠和鱼玄机之间的感情,亦师生亦亲人,亦朋友

    也许,这是温庭筠人生中最平静的一段时光嘫而遗憾的是,他的心中有太多的羁绊和抱负致使他无法在平静中度过一生。

    温庭筠离开长安来到隋县以后与鱼玄机便没有什么机会洅见面了。鱼玄机对他甚是思念经常给他写信,而温庭筠也常常以诗词相和鱼玄机作《冬夜寄温飞卿》,温庭筠则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远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