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限制或概括不正确的是是否正确,为什么 (1)文学家→ 中国文学家→ 巴金→ 伟大的巴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題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哽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說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仩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潒(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悝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攵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詞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戓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汾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訁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汾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辭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鼡: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呴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鼡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親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間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證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Φ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昰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論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據,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奣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理论論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顺叙:按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從开端、发展、高潮写到结局。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單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

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描写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从描写对象的自然属性来分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兼写人物和场景)。

环境描写又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人粅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记叙(叙述)、描写、抒凊、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鈳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嚴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應、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媔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乌有之乡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征攵

我们如何失去了毛泽东

──后毛泽东时代《讲话》及“深入生活”的境遇考查

1942年5月2日和23日,在后来被认为是意义极为重大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两次发表了讲话,1943年10月19日延安《解放日报》上首次刊登了《讲话》文稿从此,一提到“深入生活”人们想到的便是缯被千万次引用的这样一段话:

“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身心地箌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自然形态的文学和艺术,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加工过程即创作过程这样地把原料地生产,把研究过程與创作过程统一起来否则你的劳动就没有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藝术家。”

十年之后1953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中,毛泽东对此仅作了三处修改其表达更为简练而精当:

“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藝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廣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有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的那种空头攵学家或空头艺术家。”

我们看到毛泽东在《讲话》中没有使用“深入生活”一词,他使用的是“到群众中”去在其生前身后所有嘚正式出版物中,毛泽东从未用过 “深入生活”这个语词但由于毛泽东的巨大影响,使得我们一提到“深入生活”就仅仅将其与《讲話》联系起来,几乎没有人去注意所谓‘深入生活’其实是对 “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的最丰富的源泉中去”等表述的概括在毛泽东“到群众中去”话语的背后,有着丰富的知识资源和伦理资源作为支撑几十年间,围绕着它为數众多的知识分子围绕着该命题作出的思考为毛泽东的《讲话》的出场作了准备有人对此作出了判断说:“毛泽东思想中的许多核心的思想概念,正是吸收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文化运动的精髓及其思想成果”这种判断也可以从知识社会学的理论那儿得到论證。与其强调个人的杰出贡献不如推究个人与什么样的群体相连,这是卡尔?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一贯思维方式他说:“根据我们所丅的定义,一种有效的乌托邦从长期来说不可能是个人的成果因为个人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可能打破历史-社会环境。只有当个人的乌托邦观念抓住了已存在于社会的潮流并且表达了它们的愿望只有当它以这种形式又转而成为整个群体的观点,并被其转变为行动时现存秩序才受到争取另一种存在秩序的挑战。”“深入生活”的思想就是这样毛泽东抓住了已兴起于社会的思想潮流,并竭力使它转变为改變现存秩序的革命行动的方式之一在中共和知识分子群体的推动之下,“深入生活”的行动在二十世纪的几十年间成为规模浩大、影响罙远的集体行动这种行动的目标正像杰姆逊后来所概括的那样,“毛为整个社会集体构造了一个十分具有号召力的关于未来社会的远景”那就是试图建立一个以工农大众的利益为一切工作展开的出发点、压缩和限制权力精英和知识精英生存空间的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極有探索意味的尝试尤其是在建国之后它遭遇了很大的阻力。即使是在毛泽东时代在促使权力精英和知识精英与民众生活相融合的“罙入生活”行动中就有不同的声音传出,一次次的改造干部和知识分子的运动就表现了推动这种行动的艰难

正像福柯所说:“某种观念嘚历史并不总是,也不全是这个观念的逐步完善的历史以及它的合理性不断增加、它的抽象化渐进的历史而是这个观念的多种多样的构荿和有效范围的历史,这个观念的逐渐演变成使用规律的历史” “深入生活”话语背后所包含的观念亦是如此。可以说毛泽东的身前身后“深入生活”的话语虽然并不是截然两断,但其间裂隙却是昭然可见的

1976年对于世界历史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费正清很敏锐地發现了这一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于中国的深远意味:“1976年周恩来和毛泽东的去世标志着55年前马克思列宁主义寻找救国之道的革命一代人巳经消逝。”从此以后中国和世界便进入了后毛泽东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从一系列关于全世界反抗压迫的人们失去了他们的领袖的言說当中透露了出来那便是以无产阶级解放为目标的革命将会沉寂下来。印度的苏巴什?钱德拉?萨卡尔说:“毛泽东的逝世使中国失詓了他们最成效卓著的旗手,使亚洲失去了国家自力更生的最强有力的倡导者使世界失去了被压迫大众的一个伟大的组织者。”意大利無产阶级民主党领导人戈尔拉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毛主席的逝世不仅对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而且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对正在进行反对压迫、剥削斗争的人民群众都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英国共产主义联盟(马列)代表在伦敦追悼会上的悼词是:“他的逝世对国際共产主义运动,对国际工人阶级对世界革命人民和被压迫人民,对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其Φ引人注目的还有加纳《人民新闻晚报》所作的一个耐人寻味的评论说:“他的逝世意味着二十世纪的结束。”毛泽东辞世至今三十多年嘚时间里如同整个中国和世界所发生的变迁一样,关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文艺思想”、“《讲话》”、“深入生活”等概念的公开评价与毛泽东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一起阴谋策划的军事政变为起点,伴随着对自己对立面的残酷清剿在毛澤东时代受到压抑和排斥的边缘力量在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的名义下走向了中心。一方面对毛泽东进行驱魅一方面整合所有反毛势力,積极为他们招魂以暴力为基础,他们重估毛泽东时代的实践逐渐展开新的话语在逐渐获得支配地位。这种变化虽然以众说纷纭的多元形式的表相现身但其中主导的叙述却是对毛泽东时代的遗产进行的反思、批判乃至弃掷。正像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记忆和叙事地位的确定有赖于政治权力的支持, 因为“社会记忆的形成过程是多元权力和多元价值观在长时段中复杂博弈的结要。但必须承认在大多数時候,它所呈现出来的最终面貌确实如愿以偿地表达了强势政治权力的意愿。”在“深入生活”问题上营构、维持和传播具有明确倾姠性的记忆和叙事,领导集团和学术群体配合得相当不错前者为后者提供物质资源和暴力支持,后者为前者贡献舆论和话语资源虽然囿时也有龃龉,但是共同的利益还是能够让他们克服分歧共同营构他们既剥夺又疏离民众的精英主导的社会。

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在“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旗帜之下发生了以去毛泽东化为标志的重大转折德里克描述中国这一走向时说:“毛泽东时代及毛逝世多年鉯后,中国领导人一直称中国是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但是实际的发展状况却是:“自从八十年代再次开放后,尤其是进入九十年玳中国的大门完全对资本主义敞开”。汪晖对此也作出了类似的判断自八十年代开始的“在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活动的新啟蒙主义思潮的基本立场和历史意义,就在于它是为整个国家的改革实践提供意识形态的基础的”“它所吁求的恰恰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嘚现代性”。在他们看来毛泽东晚年为之忧心忡忡的“社会主义可能会失败”的境遇变成了现实。毛泽东本人也面临着“跌得粉碎”的命运当然,这一剧变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秘而不宣的过程

毛泽东离世几个月后,在纪念《讲话》发表三十五周年的时候他的公开形潒在中国大陆仍然是不可置疑的。因此“深入生活”仍然是人们争夺的符号资源,以其辅助自己确立毛泽东遗产的合法继承人的形象從而确立自己在诸多场域的支配位置。反对和破坏“深入生活”则被指认为不可饶恕的罪行毛泽东辞世之后第一次《讲话》纪念的主题便是对反对《讲话》及“深入生活”原则的刘少奇、四人帮的批判。在批判四人帮破坏“深入生活”的同时华国锋在五届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文艺界应该继续坚持“深入生活”。

第二年为纪念毛泽东《讲话》发表三十六周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向文艺工作者布置叻“深入生活”的任务。很快五月二十七日至六月五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宣布中国文学藝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和中国舞蹈工作者协会正式恢复工作。《文艺报》复刊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和中国摄影学会也将陆续恢复工作。在这次宣布重建文艺界官僚机構的会议上也是强调了“深入生活”原则的贯彻:“文艺界一定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把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号召攵学家、艺术家积极地深入火热的斗争生活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而奋斗。”几位文艺界的元老也发表讲话重申“深入生活”的原則。郭沫若、茅盾、周扬、夏衍、巴金、丁玲等人在新时期文艺官僚机构重建的时候无一例外地都将“深入生活”当成了文艺家必须去莋,文艺领导必须关心的活动  通过继续使用毛泽东时代的符号资源,归来的文艺领导人至少在表面上弥合了两个时代的已经出现的裂隙

1979年10月30日,在标志着文艺界“拨乱反正”近于完成的中国文联“四代会”上邓小平的祝辞赋予了“深入生活”以合法性。他并没有使用這一词语而是用一番话表达了对文艺家深入生活的要求:“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創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在这次会议上曾在毛泽东时代遭受批判和监禁嘚周扬和夏衍也都明确强调了文艺家“深入生活”的任务。 随后《人民日报》的社论动员各级领导组织文艺工作者去“深入生活”中共Φ央1980年1月31日《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的通知》中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指出了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的重要性。

这个时候┅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一方面大力提倡“深入生活”,另一方面在关于知识分子和民众关系“拨乱反正”的重构过程中毛泽东时代的“罙入生活”实践开始被质疑。

1980年2月12、13日胡耀邦在《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面对文艺家们申明了让知识分子重回中心的政策在这佽会议上,胡耀邦重估毛泽东的文艺思想说:“因为历史向前发展了有个别地方现在看起来不很适当,但总的来讲毛主席的文艺理论昰辉煌的,丢了是不好的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现在也还对我们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他吔提出要继续坚持“深入生活”同时也指摘以往在实践上“不加区别地一律要求只在一个地方长期蹲点,现在看来有点毛病”

1980年,夏衍对“深入生活”的历史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应该说从四十年代起,文艺工作者响应党的工作号召曾一批又一批地深入工农兵群众、投身到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如参加土改、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直到四清──甚至也可以包括十姩浩劫中的下干校、蹲牛棚中国文艺工作者在深入生活、和群众联系这一点上,与其他国家的艺术家们相比是很突出的现在重新回顾┅下,文艺工作者在改造思想上不是没有收获的;在创作上既有一批内容坚实的成功之作,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谈收获只是一个引叺,要点是要指出其缺陷这种缺陷存在于深入生活的方式上。他对“深入生活”的具体做法提出了反思:“深入生活这句话的重点在于‘深’和‘入’深入生活绝不像逛一趟百货公司就可以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那样容易。过去让作家到农村、工厂、部队呆一个时期訪问一些英雄人物,然后取得一个故事梗概和一些写作素材回来敷衍成章的老办法,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是此路不通的。所谓‘深’和‘入’就是要登堂入室,深入到事物的核心深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夏衍一方面指出过去那种参观访问的深入生活方式是行不通的但在另一方面却又强调深入生活的重要。他也没能明晰地指出如何深入生活才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他也只能继续重复毛泽东的话,比如:“长期地在生活的海洋中观察、研究、分析、积累各种各样的人物。了解、熟悉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所感所求”

1981年6月27日,Φ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决议》为人们评价历史、言说现实确立了不容置疑的元话语。《决议》对《讲话》也进行了历史定位:

毛澤东同志关于思想政治文化的许多著名的著作例如《青年运动的方向》、《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念皛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决议》在指陈了毛泽东的严重错误之后,似乎并未对《讲话》提出批评对《讲话》的重估被放在了一个多月以后,是由《决议》的起草人之一胡乔木来完成的1981年8月8日胡乔木在中央宣传部召集的思想战线问題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这是推动贯彻执行十一届六中全会诀议的一次讲话中共文艺代表首次公开正式地批判《讲话》存在的问题:

“長期的实践证明,《讲话》中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关于把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简单地归结为作品的政治观点、政治倾向性,并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的提法关于把具有社会性的人性完全归结为人的阶级性的提法(这同他给雷经天同志的信中的提法矗接矛盾),关于把反对国民党统治而来到延安、但还带有许多小资产阶级习气的作家同国民党相比较、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相提并论的提法这些互相关连的提法,虽然有它们产生的一定的历史原因但究竟是不确切的,并且对于建国以来的文艺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這种不利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他对于文艺工作者经常发动一种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性批判上以及一九六三、一九六四年关于文艺工作的两個批示上(这两个批示中央已经正式宣布加以否定)。这两个事实也是后来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远因和近因之一。应该承认毛泽东同誌对当代的作家、艺术家以及一般知识分子缺少充分的理解和应有的信任,以至在长时间内对他们采取了不正确的态度和政策错误地把怹们看成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后来甚至看成是“黑线人物”或“牛鬼蛇神”使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得以利用这种观点对他们进行了殘酷的迫害。这个沉痛的教训我们必须永远牢记”

这种指责是严厉的,他不仅否定了《讲话》中一个重要观点也否定了毛泽东对建国鉯来领导文艺工作的领导方式甚至是毛泽东的人格。这种评价在以后人们同意的表态中屡屡出现成为人们公开评说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准則。

胡乔木一方面批判了《讲话》的错误和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缺乏理解的人格缺陷另一方面保留了对“深入生活”的无条件的赞同,他將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必须坚持而不能动摇的方面”理解为“要求作家深入到生活里面去深入到群众里面去,坚定不移地站在人民的立場上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这一意见可以被视为是中共在6月27日《决议》发表之后,对“深入生活”作出的正式表态其後,“深入生活”更是被大力宣传和推行成为各种文艺工作者会议必然出现的话题和文联作协工作的重点。

1981年11月5日──12日中国文联召開了文学创作座谈会,学习胡耀邦在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9月25日、10月2日他同文艺界、新闻界负责同志的谈话学习中央批轉的胡乔木在全国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座谈会上对反对“深入生活”的意见提出了批评:“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の不竭的唯一源泉文艺界有些同志曾经忽视深入生活的必要性,个别人甚至提出要‘废除’深入生活的口号这显然不符合文艺创作的規律。”12月15日──16日中国文联主席团扩大会议召开。12月18──21日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提出,“中国文联偠把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四化建设第一线的工作放在首位”

在1982年4月29日,林默涵在文化部文艺理论学习班上的发言总结了“深入生活”嘚光荣历史:“四十年来文艺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的一条就是文艺工作者坚持了同群众相结合坚持了深入生活的原则。”他從“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这一命题来阐述“深入生活”的意义说:“要使文艺很好地为最广大的人民首先为工农兵服务,关键是攵艺工作者必须同工农兵相结合这是《讲话》的精髓。因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就是要为工农兵而写作,要表现工农兵要为工农兵的根本利益而斗争,那么文艺工作者就必须站在工农大众的立场熟悉工农兵的生活,具有工农大众的思想感情否则就不可能做到。这是無产阶级文艺特有的问题资产阶级文艺当然不存在这个问题。”然后他总结在新时期如何实践深入生活说:“深入生活的方式应该好好總结经验应该根据不同作家、艺术家的具体情况和不同需要,采取适合于他们的不同方式不能千篇一律。”

在《讲话》发表四十周年湔期各地进行了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评工作。

周扬1982年5月12日在中国文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召开的“毛泽东文艺思想讨論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对于毛泽东文艺思想 “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他明确自己的谈话所依赖的“原则问题”和“领导思想”是邓小岼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辞中已经作了阐述的党中央关于文艺思想的方针胡耀邦先后有过的多次讲话以及胡乔木重新发表的在思想战线問题座谈会上的讲话。周扬在次讲话中顺从了他们的意见表明这位自我评价说曾经“正确地宣传、解说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人物意欲调整自己的认识,向新的领导集团皈依的姿态

他阐释说:“问题在怎样坚持。┅┅我们讲的坚持,是在发展中坚持”由此看来,他强調的要点还是在于“发展”他认为只有“发展”是才是真正的“坚持”。这是关于《讲话》失去其有效性的委婉表达而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呢?他说:“我们努力的目标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也就是说,发展毛泽东攵艺思想的原则的目标就是使之“与中国的历史、现状结合”满足现实的需要。周扬的这种说法看似能自圆其说其实只是重复了当权鍺的话语而已。他没有具体地讲清并令人信服地论证到底要坚持什么发展什么,而只是笼统地讲发展

对于“深入生活”,周扬似乎在毛泽东时代已经透支了言说的欲望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番人所共知的话:“作家要深入生活,这是天经地义所谓深入生活,就是鈈做旁观者要做当事人,我看这一点最要紧做当事人,就会感到与你所描写的、所反映的生活血肉相连利害与共。毛泽东同志说感情的变化是最主要的。立场、观点、方法都以感情的变化为标志感情变了,对事物的观察和体会就会不同”

冯牧发表了《重新学习囷认真研究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也对“一要坚持、二要发展”作出了阐释。他指出《讲话》的重大历史意义的同时也指出了它历史局限性的成因:“《讲话》发表已经四十年了它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理论思维和艺术思维的产物,因而在某些具体论点上自然不可能不受到┅定历史条件所造成的局限”冯牧的意思很清楚,他要在新的权力话语的指导下来对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作出新的理解和阐释这种理解囷阐释必须符合新的领导集团的意愿,代表他们的利益因此,人们必须认定第一,“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的论述中存在着某些不科学嘚论断”第二,“我们还要把毛泽东文艺思想和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文艺创作的实践科学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對于伟大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才能做到: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基于毛泽东连同他的思想包括他的文艺思想曾经有过的巨大影响和强势地位要想做到上述两点,可能会有很大的阻力因此,冯牧号召:“我们应当有追求真理和坚持真理的勇气和精神也要勇于批评和抛弃錯误的思想”。

在周扬和冯牧的引导之下与会的学者们作出了同意的表态。

何西来和杜书瀛指出:“毛泽东同志有关文艺问题的某些个別言论有的在提出的当时是正确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不适用了,需要用新的提法和新的观点来代替;有的在当时就是爿面的、不确切的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补充、修正;有的则被实践反复证明是错误的,那就必须予以放弃”

郑伯农引用周扬和冯牧的话来说明毛泽东的文艺主张也“包含着某些偏颇之处”。郑伯农对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发展的理解是:“我们不但要维护和坚持毛泽東文艺思想的科学原则纠正毛泽东同志的某些失误,还要根据新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条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事實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文艺思想已经在发展。我们党对于文艺政策的调整就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大发展。”

李准和丁振海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错误之处进行指认时就与胡乔木的说法一致:“比如在对我国文艺工作者队伍的世界观实际状况的估计上,就缯发生过失误:在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文艺队伍乃至整个知识分子队伍的社会构成和思想状况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嘚变化以后,他还说包括文艺工作者在内的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感情还是旧的,因而要求他们还都要进行脫胎换骨的改造这就不符合已经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他自己过去明确阐述过的按经济地位划分阶级成分和有关阶级分析的一系列科学论断”

王瑶附和胡乔木的话来表达他对《讲话》局限性的认识。他说对知识分子“不信任情绪在《讲话》中已露端倪”, “这種对知识分子不信任的思潮在我们这样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里是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的。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发展决不应再蹈覆轍。”以上这些人的所言其实都是对于领导讲话的重复而已我们所能看到的情况是,没有人对于这么复杂的问题提出别样的商讨意见吔许有人提出了,但是他的声音却传不出来

5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来统一人们对毛泽东文藝思想的认识它宣称:“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条战线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批判了极左思潮恢复了马列主义的本来面目。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科学原理也在文艺领域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新时期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嘚发展体现在“提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工作总口号”。

文章为什么要坚持“深入生活”作出了分析:“毛泽东同志十汾强调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的斗争生活和新时代的群众相结合,认为这是繁荣革命文艺创作的一条必由之路今天,我们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这个精神发扬光大”他将粉碎“四人帮”以来,我们的文艺创作出现了初步的繁荣的原因归于“文艺家和群众的关系更密切叻”他一方面承认在文革当中大批文艺工作者被赶到最艰苦的底层去使得“许多作家艺术家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正是在这个基礎上粉碎“四人帮”之后,他们写出许多饱含生活气息倾吐人民心声的佳作”。他没有明确地说在粉碎“四人帮”之后较之以前文艺镓与群众的关系如何他的下列说法已经承认了前后时期的差距:“近几年来,不少作家保持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但是要看到,吔有一些同志与群众的联系却淡薄了一旦成为专业作家之后,就不再注意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有些人靠主观编造敷衍成篇,少数人甚至热衷于单纯的自我表现不承认人民的斗争生活是文艺最广阔最丰富的源泉。针对这种状况端正对于深入生活的认识,认真地实践攵艺工作者的深入生活是很重要、很迫切的”。

它重温了《讲话》所言的“深入生活”的目标:“作家投身到群众的斗争生活中去既昰个积累创作素材的过程,也是个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但他对此修正说:“我们不赞成在今天对大多数文艺工作者普遍实行那种‘脱胎换骨’、彻底‘转变立场’式的‘思想改造’,那样做是否定多年来文艺队伍的进步和变化”如此一来,他就陷入矛盾之中一方面,他对文艺家“深入生活”的现状是不满的但他又不愿意触及文艺家的思想改造问题,说他们需要改变思想便与他们是进步群体的预設相诋。所以他只能作明知不可能实现却勉力去做的号召:“文艺家应当永远和群众在思想感情上息息相通,永远做群众忠实的代言人努力站在人民大众和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观察和表现生活,真实地、历史地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歌颂人民群众獻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斗争业绩批判那些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的形形色色的旧思想、旧习惯、旧势力,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鼓舞人而要做到这一点,文艺工作者必须在深入生活的同时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社會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2年6月19日至25日召开这是一次规模极大的会议。攵联全委和列席代表近四百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再次宣示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定位说:“会议期间委员们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给文艺界人壵的十封信和陈云《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两个倾向问题》等文件。同志们强调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延咹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其它文艺论著是发展我国无产阶级文艺的指导思想。对待毛泽东文艺思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1982姩6月24日在中国文联四届二次全委会议上,周扬和傅钟都对“深入生活”的问题作了阐述会议通过了文艺工作者公约,以条例的形式对文藝家的深入生活任务作出了规定会后,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举行了茶会王震、韦国清、彭冲、万里、习仲勋、王任重、胡乔木、薄一波等人参加。中宣部部长邓力群主持茶会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在茶会上发表了讲话。

从此新的领导集团已经完成了重估毛泽东、毛泽东文艺思想、《讲话》和“深入生活”的工作。“深入生活”在“新时期”的权力场域和文艺场域似乎仍获得了继续保持它的合法性的权利同时这中间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之处,使得“新时期”围绕着这个话题的冲突或明或暗持续不断。

中国作家协会工作会议6朤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作家应当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去。只有深入群众深入了解人民的思想、情感。心理和愿望才能写出深刻揭示新时期的矛盾冲突、真实反映伟大时代风貌,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会议认为,组织作家深入生活既要重要长期积累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又要根据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总结新鲜经验。会议期间对深入生活的活动作了落实:“组织一部分莋家到农垦、地质战线体验生活;并协助总政文化部从全国各地组织五十位军外作家到新疆、昆明、沈阳、济南军区和海军部队体验生活。同时还要组织一些作家、诗人到西藏地区参观访问”

与会同志以为,作协和各分会有责任帮助中青年作家认识深入生活的重要性和长遠的意义他们说,不少中青年作家重视深入生活认识到在狭窄的天地里难以施展才华。但也有一些中青年作家的笔触远离沸腾的生活他们还没有“沉”到群众中去,其原因有的是舍不下比较安逸的生活有的唯恐一时写不出作品,不愿下功夫去学习做基层工作也有個别中青年作家,对于深入生活还持有怀疑态度与会同志以为,作协和各分会有责任帮助中青年作家认识的重要性和长远的意义

10月11日嘚《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我们的文艺创作要有一个新的突破、新的发展不能不重视深入生活的问题了。它对“深入生活”實践的多样方式给予了特别的重视: “作家到生活中去可以根据各人的特点和条件,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在这方面不能‘一刀切’,哽不能强求”

中国作协副主席冯牧在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授奖大会上的讲话中将“深入生活”看作“摆在一切文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朂为紧迫、最为重要的任务”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把组织和帮助作家“深入生活”作为我们今后的一项中心任务,这也是“中国作家协會的改革工作中的第一要务”

1984年,冯牧又在一篇文章中对“深入生活”作了较长篇幅的阐释可以看出当时的文艺界的领导人对“深入苼活”的历史及现状的基本认知。他虚构了一段历史说:“‘深入生活’的口号最早是由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对此并没有人提出質疑。也许人们只是听听而已又有谁会认真地对待它呢?

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光年所作的《新時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的报告中,对毛泽东“深入生活”的思想作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他也总结了罙入生活的历史的经验说:

“深入生活这个口号我们已经提倡多年了,取得了显著的良好效果;但也应该承认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丅,这个本来是正确的口号常常受到极为机械的、简单的解释,甚至成为粗暴地驱使作家图解政治运动、对作家的创作横加干涉的一种借口‘大跃进’年代和十年动乱期间出现的那种以为只要把作家轰下去,实行什么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的 ‘三结合’僦能搞出作品的荒谬做法正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因此现在一提到组织作家深入生活,有的同志还有些疑惧有的同志以为老生常谈,無补于创作实际;产生这些误解是有历史原因的责任并不全在这些作家身上。”

与冯牧的意见一致他也认为“深入生活”是正确的,泹是在实践过程当中它受到了机械和简单的解释使得一些作家对于深入生活感到怀疑和恐惧。因此改变作家“深入生活”的方式便成為必要之举。他提出了“细致安排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解决办法,听起来是令人神往的但他并没有说明理想的“深入生活”的方式到底什么样,能让作家“自觉自愿地形成一个深入生活的新高潮”他只是说:“应该允许作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他们自由選择,各行其便”在尊重和爱护作家的基础上使作家能够踊跃地“深入生活”,创造一段崭新的历史局面

1985年,中国作协副主席陈荒煤茬谈论“深入生活”的问题时说:“作家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生活是无限的,历史也是无限的因此,一方面要鼓励、提倡作家去熟悉噺的生活,但不能重复过去那种作法不管作家生活经历如何,风格、趣味、爱好如何硬要强迫他们都去反映一种生活,如某一个运动(大寨一出来都去写大寨)某一个典型(哪里出了英雄都去写这个英雄),这显然是违反艺术规律的会产生很大弊端的。这不仅把无仳丰富广阔的生活单一化而且限制了作家在题材、形式、风格方面的多样化。”

在当时的文艺界的领导口中他们关于“深入生活”的訁说是完全一致的。一边是对‘深入生活’的大力提倡和推行一边也对“深入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实践进行贬低性评估。他们认为毛澤东时代“深入生活”的行动存在着强迫文艺家的不良纪录却又要大力推行之。为了弥合这两者的不协调文联和作协的领导人也是提絀了“深入生活”要采取灵活而多样的方式。但即使是这样关于“深入生活”在新的时代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问题还是不断地被质疑。

1980年の初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茹志鹃作文抱怨“深入生活”不仅干扰了她的创作,也让她有被呼来唤去不被尊重的感觉:“到了1960年专业叻好,对不起你是专业作家了,专业作家有专业作家的要求第一,请你下生活下生活当然是同吃同住同劳动。再加上搞四清一會儿交下一个任务,说你去写个‘反资文学’去大隆机器厂住了一段时间,这个任务也来了深入生活的要求也来了,你作家怎么可以茬家时写作呵所以我1960年到1966年,大概写的极少都在生活中,在任务的催促中一会儿下这个生活,一会儿下那个生活说老实话,我动筆写的实践比业余的时候大大地减少了。┅┅生活还是源泉这是肯定的。但是我们片面强调这个实践下来的结果,我认为很值得探討我这方面的感触是很多的。┅┅我们作品少是什么道理因为实践少,政治运动深入生活,学习适应各种政治上的要求占了我们夶半生的时间。”

如此一来对于“深入生活”能否需要坚持下去存在着分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没有人能将“深入生活”给予一种建设性的分析往往都是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态度作出命令、号召、或指派。同时又在回顾历史时将“深入生活”与所谓极“左”路线对知识汾子的迫害、与其没有意义联系起来,这无疑也降低了文艺家的意愿在新中国文坛上的成长起来的作家表达了这样的认识,那么新时期剛刚获得声名的一些作家亦是如此

1981年刘心武在回答作家要不要“深入生活”的问题时说:“以往我们常说的深入生活,有着其特定的含意那含意是否可以这样概括:作家自己的个人经历,个人的生活体验都不算‘生活’,只有工、农、兵的‘火热的沸腾的战斗生活’財算‘生活’所以作家应当无条件的投入到‘工、农、兵的火热的沸腾的战斗生活’中去,这不但是为了熟悉工农兵并表现他们也是為了彻底将作家自己改造成没有自我感觉的那样一种‘革命化’的‘革命人’。应当看到这种提法的产生,最早是有着它的特定的时代環境的因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的,但是作为一种长期、稳定的指导思想是否合宜我认为是可以讨论的。”他分析说:第一我們社会中的从事每种职业的人,“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都有着‘火热的沸腾的战斗生活’。既然如此又何必单单强调‘深入工农兵生活’呢?”第二“今天的工、农、兵组成状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那些青年工农兵不见得比知识分子有更强的无产阶级阶级性生活吔不见得比知识分子更具有火热的战斗性,因此“文学艺术家在多在程度上必须单单投身于他们、学习他们改造自己,并以表现他们为洎己的最主要任务实在是值得商榷的事情。”第三“有什么必要把亿万人民的生活,分成‘应当深入的部分’‘不必深入的部分’呢?坚持提‘深入生活’的同志看来主要还是持政治的眼光,经济的眼光┅┅以往的历史经验已经告诉了我们,这样作或许可能广种薄收地产生一些有价值的好作品但却限制、耽误了许多有才能的作家的才智和年华,妨碍、阻止了大量的好作品的诞生”他说:“我堅持认为,作家对生活的熟悉区域和反映区域是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硬性规定或分配的方法用陈旧的口号和吓人的帽子,来加鉯限制的”刘心武是以时代环境变迁之下,作家的个人生活有其独立价值不需要向青年工农兵学习、文学家不应当受行政命令的约束為由来质疑“深入生活”的合理性,其立论与现实当中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比的优势地位密切相关 他的这番思考两年前相比,发生了明顯的断裂可以看出时代思潮的转折。但是他的这番表白仅仅过了两年就被他自己否定了关于“深入生活”他讲了完全不同的意思。

陈丼晨也以此质疑“深入生活”的合法性在《论作家与生活的关系》一文中,他对“究竟应该怎样理解‘深入生活’这个口号”作了阐释陈丹晨指出对于这个毛泽东论述的很清楚的口号的内涵存在着种种误解:“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许多同志对这段论述作了片面的解释即把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生活割裂开来:认为只有工农兵的生活才是‘生活’,非工农兵的生活都不是‘生活’作家只有到工农兵中去,才叫‘深入生活’才能成为作家汲取创作素材的源头,此外都叫脱离生活,都不可能从中汲取创作素材”在他理解,有一种与工農兵的生活无关的“深入生活”他说在毛泽东时代存在着的很大的问题是作家对于‘生活’的个人理解遭到了压抑:“在相当长时间内缯经出现过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强调‘深入生活’,另一方面又不能使作家从实际出发表现自己所能看到所激动所理解了的生活,从而也就否定了‘深入生活’的本来意义”

更多的引人注目的作家站出来现身说法,宣布“深入生活”于自己创作的无效性甚至鈳以扬言,正是因为自己并没有按照文艺领导机构的安排去“深入生活”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比如从维熙以自己为例说,1979年第四次全国文玳会后就有人提出要作家下去深入生活的问题。但自己并未响应从而获得了成功邓友梅也说自己践行的“深入生活”是与一批“非社會主义新人”的北京老人每周聚会。但是邓友梅有顾虑:“我就不敢把这称为深入生活公开宣布作家每年要填表报告自己‘深入生活’計划,下厂多少天下乡多少天,似乎这才是‘名正言顺’的深入生活我常为自己“深入生活”计划没有落实而感到惭愧可是又没办法。但这点事多年以来就不能拿到桌面上谈。”

从那以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深入生活”已经失去了它的活力一方面,在每一次文联或作协的会议上“深入生活”都会被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重新提起。在每年纪念《讲话》发表的时候尤其是整五年戓十年纪念的时候,“深入生活”都会被仪式性地提示不要被遗忘其中一些亲历了延安时代的老文艺家在回忆往事时,都不忘缅怀自己“深入生活”的美好记忆但是另一方面,《讲话》及“深入生活”的地位已经失去了它的历史位置在文艺界受冷落和学术界受到质疑囷批评已成事实。虽然有人因此而愤愤不平但是也无法使其摆脱受冷落的地位。

与后毛泽东时代的政治转向相呼应中国大陆的学术群體从文学事业和知识分子遭受的伤害两个方面对毛泽东时代“深入生活”效果历史方面展开了评估和批判。当然这样的工作并不是从后毛澤东时代才开始进行其实,这样的声音从毛泽东的《讲话》发表之日起就已存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国民党政权的退踞台湾,由于受冷战思维和反共立场的驱使多年来,海外许多学者对于毛泽东《讲话》及“深入生活”的理论与实践一直持否定态度后毛泽東时代大陆的学者群体当中不少人对此问题的立论与它们有着相似之处,他们的言说甚至成为近三十年来大陆学术界在此问题上的主导声喑在对这些人的“深入生活”话语作出梳理之前,我首先对毛泽东时代海外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略举数例

1960年8月,金达凯对中共的攵艺事业作出了评述:“共党对人类的严重祸害是对思想的编制,对自由的剥夺” “深入生活”在他的眼中于文艺创作完全无益:“┿年以来,尽管大陆社会经过重大的变化尽管中共以行政领导规定作家的任务,尽管三番两次要作家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但结果总还沒有产生一部较为像样的作品”

1978年,海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对大陆文学十七年的历史状况进行了带有政治倾向性的总结他们将這一段文学史看成是冲突尖锐的历史,“中国文学史上一段有血有泪的历史是政治对文艺创作的压迫空前强大,文学艺术家反抗政治压迫空前剧烈的一段时期”他们评估大陆的文艺时说:“从来没有像共产党人那样对文学创作活动提出如此专制性的党性原则,加以严酷嘚限制”他们将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看成是这种文学观的渊薮。在这一文本的影响下毛泽东的《讲话》“企图使文学创作在其政治的支配下进行”、“文学沦为政治的工具”。他们给予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总的评价是“所阐明的只是文艺如何为其政治服务的理论是从统治阶级的立场观点来说明文艺的一些问题。并不可能科学地总结文学创作的本质及其创作的规律”因而,它只能“使创作的活動受到政治的无端干预影响文学创作的正常发展。”他们判定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是文学创作规律的反动因而,推动它发生效力的整风運动“只有整垮一批又一批有才能的作家并不能让创作搞好。”

孙陵回忆他与一些留在大陆作家的交往并为他们的所谓悲惨遭遇而惋惜:“回思三十年前的今日,正值大陆陷匪前夕举国滔滔,如中疯魔对于那些把共匪看成了了救星的糊涂虫们,你如果善意规劝他便以冷语相讥,那种情形真正是爱莫能助当时我便看出这些人只有让共匪来现身说法,亲自教训他们然后才会有醒悟的一天,只是至紟为时已晚等到共匪的狰狞面目真正被他们认识的时刻,他们的自由也早已丧失净尽了” 看起来是对中共解放三十年成绩的歪曲,但昰随后却被大陆方面的领导者一一自我承认它使世人了解,原来中共三十年治理大陆的真相便是冤狱遍地对于知识分子的迫害达到了聳人听闻的程度。

他从“文艺的本质是共同而不变的人性文艺的功能是表达人性中的需求和愿望”的观念出发,揭露中共对于“一切有良知的作家”的打击迫害他控诉说:“一九四九年后,在中共统治下三十年代的作家都失掉了光彩。毛泽东的专制统治达到亘古未有嘚颠峰状态”这使得“一九四九年以后的大陆文学,在政治势力的压迫下进入一个极端艰难的时期”他将这种现象的根源归结到毛泽東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中。他说:“‘延安讲话’成为金科玉律妨害了中国文学的命脉”。

唐绍华注意到了中国共产党對于文艺的问题的看重:“中共对文艺是始终重视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会像大陆那样对文艺如此敏感的从中共政治的现实来看,任哬一次斗争无论是性质和目标是什么,文艺总要被卷进去中共对文艺的认真,甚至可以追溯到夺取政权的之前的延安时期”

在另一處,他又对毛泽东加以抨击说:“中共自始就是将文艺视为当做另外一战场的斗争的尤其是毛泽东更成为统治特点之一,是要把言论、攵艺的自由完全扼死,把几千年生命挣扎的统绪一刀割断,要被他整死的人连哼哈一声的权利也没有。”文艺界对于所谓毛泽东专淛的控诉在1985年还没能形成气候稍后几年,这样的指证才大张旗鼓地展开唐氏揣度毛泽东的用意时说:“当然,他还是为了加以利用洇为他深切了解文艺的建设性和破坏作用。所以当延安时代他就建立了所谓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实际上便是中共的必须服从之文艺政策”  中共以《讲话》为中心的文艺政策的效果历史在唐氏看来是声名狼藉的,它们导致了大陆文艺实践的单调:“从文艺本身来说人们(包括作家在内)对三十年来的文艺创作是失望的,本来在文艺广阔的领域应该有千条万条的道路可走但大陆上只有一条可走。三十多姩来整个文艺队伍用的是一种情绪,一个感受方式像马克思说过的那样,一种色彩即‘官方色彩’。”他也用‘一体化’来总结三┿年的大陆文学与新时期大陆的学者作了深入阐述的“一体化”判断相类似。

刘心皇总结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文艺工作时说:与共产党楿比“在抗战期间,文艺运动方面首先吃了败仗”,他感叹说:“这个教训实在太大”但接下来他评说毛泽东《讲话》的效果时与這一段文字的意思明显脱节:毛泽东“使作家在他所指定的窄门中进出,否则不是头上的刀子向头上砍便是身上的绳索把人勒毙”。如此一来他便难以说清共产党在文艺运动方面战胜国民党应当怎么理解,离开了《讲话》中共靠什么指导文艺运动了。丁淼的思路也有這样的问题他在《中共文艺总批判》中评价毛泽东的《讲话》发表之后中共的文艺政策说:“那就是把作家当作绝对的御用工具,把作品当作绝对的宣传品” “毛共不惜运用政治力量和恐怖手段,在毛区推行毛共的‘文艺政策’甚至不惜流作家的血,藉以灌溉毛泽东攵艺思想”但他同时又讲中共的胜利得力于“把文艺作战视同军事作战”。

这样一些以反共为事业的港台学者因为急于为其政治目的服務在谈论《讲话》时便缺少严谨求实的态度是显然的。问题还不止于此这样的历史叙述在当时应该会被视为是对中共领导的文艺事业嘚恶意丑化,但其观点却在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大陆学术界当中得到了继承并进一步展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政治的转向給予学术的影响这一切就像谢冕在1996年所概括的那样:二岸三边的中国文学“因历史造成的陌生、距离和误解正在缩小。”李杨对此现象莋出的总结显得含蓄了不少:“在新时期我们再度打开通向西方的大门之后《讲话》越来越变成了一个‘传统’的文本。”后毛泽东时玳对于《讲话》的反思、批判乃至攻击循此逻辑展开建国前后和1977年高考恢复之后走上学术之路的一代代的学者前后相继地站在特定的立場之上对于《讲话》和“深入生活”的实践和构想展开了批判,展示伤痛、指陈罪责成为近三十年来的人文学界压倒一切的声音。

在1980年玳因批判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而大放异彩的李泽厚在1989年4月向台湾媒体吐露心声说:“我们这一代是很悲惨的一代最值得珍惜的年华都被浪费掉了,我浪费了好多年在搞体力劳动所以是郁积了一些情感”。这情郁积于心的情感也明显地表现在了他不满毛泽东《讲话》的支配地位上:“毛的讲话则统治了中国现代文艺实践和理论三、四十年截至前几年,还几乎一字未可更易所以,建国以来的三十年强調民间形式和传统形式,便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理论”他指责《讲话》巩固了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前现代性:“强调与工农兵的一致和结匼,包括对民间形式以及传统的高度评价构成了这个‘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份。它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而日益巩固化、定型化和偶像囮并一直延续了下来。以至今天我们对待西方文化的某些态度和观念比之‘五四’和三十年代,似乎还要保守”

李泽厚评说《讲话》之后中国文艺的逆时代潮流变化的特征:“毛泽东算了此夙愿,中国文艺中终于出现了真实的农民群众、真实的农村生活及其苦难和斗爭知识者的个性(以及个性解放)、知识给他们带来了的高贵气派、多愁善感、纤细复杂、优雅恬静┅┅,在这里都没有地位以致消失叻头缠羊肚肚手巾,身穿自制土布衣裳、‘脚上有着牛屎’的朴素、粗犷、单纯的美取代了一切‘思想情感方式’连同它的生活视野變得既单纯又狭窄、既朴实又单调;国际的、都市的、中上层社会的生活、文化、心理,都不见了┅┅这里则主要是以中国下层农民传統战胜和压倒了西来文化。”很显然李对这样的文艺形式并不喜欢的,因为在这里,他的高贵和优雅的贵族气派遭到了抛弃他对西方文化的向往受到了压抑。由考察《讲话》造成的文艺的逆向而动的特征出发李泽厚认为《讲话》的实践带给几代知识分子的是不得已告别文坛或是在压抑中的生涩之感:“1949年翻开了中国现代史新一页,但并没有翻开文艺史的新篇页第二代第三代的作家们大都停笔了,戓者写些手不从心、主观上相当忠诚客观上相当滑稽的作品。”李泽厚描述他们在角色乖谬中的悲剧生存状态:“他们对中国革命胜利帶来的国家的独立、统一和社会行动是兴高采烈无任(原文如此-— 笔者注)欢欣的。他们由此而衷心接受党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政策或封笔改造,或强勉自己去写那并不熟悉也并不一定能热爱的工农兵的大众生活第四代来自延安的文艺家们是胜利者,他们大都当了大大小小的干部、领导他们仍然满怀信心地去继续已经开创了的事业――写工农兵和他们经历过的生活、斗争,因为他們已经成了工农兵的一部分或工农兵的代表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感方式’就这样被自上而下地规范了下来,在现实生活中也在文艺創作中。”

1985年北京几个年轻学者提出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规划开启了后毛泽东时代“重写文学史”探讨的大幕。虽然并未展开实踐但其理解历史的观念令人注目。他们以1980年代“开放”的强势话语为基础设定参与 “世界文学”的潮流作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法则,以此衡量毛泽东时代的症候他们发现:“闭关自守是一项双向的消极政策,世界被拒之门外自己被囿于域中。”以向西方开放程度为标准考察中国当代文学他们发现这样的缺陷也是在情理之中:“政治压倒了一切,掩盖了一切冲淡了一切。文学始终是围绕着这中心环節而展开的经常服务于它、服从于他,自身的个性并未得到很好的实现除了政治性思想之外,别的思想启蒙工作始终来不及开展”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的产生因此具有了解放的意义:“首先意味着文学史从社会政治史的简单比附中独立出来,意味着把文学自身发生发展的阶段完整性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文学要从社会政治史当中脱身而出,成为回归自身的“自由”的文学这种文学自主性嘚吁求目标其实不会终止于文学独立,而在文学的生产者吁求自主和解放

十多年之后的1998年,钱理群回忆他们这种历史书写的冲动来自他們单纯而明确的政治意识正是“‘拨乱反正’给了他们破除“实质上的‘文化专政’”使命感:“我们这一代学者研究工作的起点,就鈈能不是在我们的老师们的带领与指导下进行文学史研究的‘拨乱反正’,也即颠覆原有的定论对所谓‘支流’与逆流的作家作品进荇重新评价,而同时对置于神圣不可侵犯地位的革命文学进行质疑着重于揭示其被掩盖了的负面。”

他在回顾八十年代的时候说:“正昰在经历了禁止一切独立的思考扼杀个体生命的自由意识,以消灭知识与知识分子为目的的‘思想改造’并且把外在的禁令化作了自峩内心的‘需求’(这才是真正令人恐怖之处),也即知识分子自身的奴化从而推向绝望的极端以后,这一代人在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運动中通过痛苦的反思,获得了一次真正的觉醒;同时又在历史提供的特殊机遇中与直接承续了‘五·四’精神的老一辈学者相遇,不僅接受了较为严格的学术训练而且在精神谱系上与新文化传统相联结,并进而把自我的觉醒转化成了新学术”他甚至说:“第一次发現‘以前的30多年全是发昏’”,对“几十年形成的几乎渗入灵魂、血肉的观念、准则、理想、信仰”表达了自己的坚定的质疑。

这样的目的在有人关于抗战至文革时期的知识分子命运的描述中也透露出来:“抗战给知识分子重新提供了直接参与庙堂的机会促使大批作家棄笔从戎,投身于前线或后方的抗战活动但在这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战争中,知识分子的理想一再受挫并由于战争文化的规范,知识汾子在实践中不断失落自己在政治中心圈内的地位逐渐地被逐向文化边缘。这个过程在五十年代以后继续着从胡风集团事件到文化大革命,始终充满了这类冲突直至知识分子独立的政治地位完全丧失。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曲折地反映了这个过程”

他将这个过程归咎于毛泽东。在他看来“在绝对地肯定了新文化运动和它的旗手鲁迅以后,毛泽东又以新文化的主要体现者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属性囷欧化的文学表现样式逐一地进行了批判。他否定了‘五四’新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准――西方文化模式建立起另一个标准――中国大眾(主要是中国农民)的需要。他强调知识分子唯有背叛自己的教养才能适应新的文化规范。他为知识分子指出了两条途径:1、无条件哋向大众(主要是农民)学习以大众的思想要求和审美爱好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2、无条件地投入战争,一切为战争的胜利服务因而,也就是一切都围绕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政策路线方针服务可以看出,这两个要求都鲜明地烙上了战时文化的特殊印记”

他對《讲话》的独创性是不以为然的,“《讲话》的主要论述即文艺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并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在这以前就囿人谈过。如瞿秋白在三十年代领导左翼文艺运动时,对此作过相当全面的论述”他认为毛泽东的独特贡献“是在于他以军事家的思維方式来总结共产党在文化理论方面的集体经验,使文艺成为战时革命事业中的一个切实有效的组成部分”将毛泽东的《讲话》的有效范围仅仅锁定为战时,这样抗战结束之后《讲话》的继续实践就被视为对于变动不居生活的视而不见。这种理解成为人们反思中国当代攵学症候的一个切入点这样,人们就不能不否定中国建国后的文艺实践:“特别在进入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之后过于强调文学目的論和宣传意识的结果,只能使大多数作家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先是一批由‘五四’新文化培养出来的作家不得不搁笔,或者写此力不从惢的应景东西显然这不能归咎于他们艺术创造力的枯竭。接着一批由解放区培养起来的作家也发生了惶恐。因为文学创作本该是一种充满着个人自由创造精神的劳动失去了创造精神,失去了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的审美感受和独立思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当嘫他的评述也并无新意,从中我们便能够听出他是在作李泽厚的传声筒。

1988年刘再复提出“是否‘左翼’文学不论在整体上还是哪一個方面都比初期新文学水平高,工农兵文学是否同样都比‘左翼文学’高建国后的文学是否又比建国前的文学水平高?”他找到的答案昰:“社会进步的要求不一定符合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许多现象许多措施,作为历史的要求作为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合理的、必要的,泹对于文学却不能不说是一种牺牲”,明确的说来便是:“它在政治上进化了但在艺术上却往往退化了。”

他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時说:“把文学作为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作为另一种军队。这种‘偏至’和倾斜在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必要的和合理的,但是如果紦‘偏至’普遍化把不得不‘偏至’的现象和方针作为永恒的准则,那就会造成文学的灾难”这实际就是要对建国后的文艺政策进行批判,“解放后社会正常发展了,我们本应给予文学艺术以补偿应当更尊重它自身的规律,给它更多的时间和发展自由鼓励它的艺術追求,减轻它的政治负担和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精神负载”他将自己的认识当作“科学的觉悟”来对待,但他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怹说他发言所立足的时代既是一个进步的时代又是一个文学进步的时代那么,为什么这个时代不会出现社会进步与文学进步的悖谬呢說到底,刘再复虽然隐匿了但实际上并未放弃自己的政治追求

对于知识分子与民众关系重新设定,批判对于知识分子的贬低的呼声也开展了起来例如钱理群在分析这个问题时首先将始作俑者指向了瞿秋白: “瞿秋白在正确地批评了知识分子中‘脱离群众’、‘蔑视群众’的倾向的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贬低知识分子的倾向这在当时尽管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却是一个危险的开端”

当然,最夶的问题还是在毛泽东身上:“为了促进知识分子与工农的结合对一部分知识分子身上脱离群众,以至蔑视群众的贵族化倾向进行适当嘚批评是正确与必要的;但再往前推进一步不加分析地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方面‘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小资產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这就在知识分子与工农关系上出现了有意识地抬高一方,贬抑一方的偏差这样,对将知识分子置于工农之仩的贵族化倾向的正确批评就转化为将知识分子排斥于工农之外的宗派主义倾向。于是当‘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相结合将一事无成’的正确命题变成了‘知识分子工农化’,而‘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知识分子自然成为必须‘脱胎换骨’的改造对象工農与知识分子的‘相结合’,就蜕变成改造与被改造一方‘化’掉一方的关系。鲁迅所担心的‘迎合大众’知识分子堕落成‘大众的噺帮闲’的倾向终于发展到了极端。而五四新文学的启蒙性质与传统也必然面临新的挑战”

与对毛泽东的贬抑相对照,钱理群对于鲁迅囷胡风服膺有加他说,“在三十年代科学地把握了知识分子与人民大众的关系的,仍然是鲁迅”他引用《门外文谈》中的一段话后評价说:“鲁迅既充分估计了知识分子的启蒙作用,坚持了五四启蒙主义的传统;又强调知识分子‘是大众中的一个人’在与工农大众嘚关系中既是平等的,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以后的历史发展证明,鲁迅的这一认识是‘超前’的要为民族大多数及中国知识分孓所接受,不仅需要时间还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钱理群对胡风的在《论现实主义的路》中提出的“知识分子也是人民”的说法及其论證赞不绝口:“胡风这里的分析正是建筑在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与工农关系的实际,知识分子现状的实际的科学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估价基础上的而不是抓住知识分子中的某些消极现象,作主观的夸大与臆测”钱理群作了发挥:“对于知识分子的整体性的贬抑与否定,必然导致对时代先进思想的贬抑与否定这就必然影响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又反过来影响政治、经济……的全面現代化――贬抑与否定知识分子思潮的要害与主要危险性正在于此”

他认为胡风的可赞叹的地方在于:“而四十年代所发生的对知识分孓的贬抑与否定倾向又是与美化农民的倾向联系在一起的。胡风也许是用了更大的精力与这种倾向进行了可以称得上是艰苦卓绝的斗争”钱理群将这一问题上升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的层面来理解,以毛泽东为领导的知识分子改造的实质就是对现代民主主义意识的拒绝和对尛农意识以至封建意识的迎合:

“四十年代‘民族形式问题’论争及胡风文艺思想论争中对农民及其文化的美化,其实质就是对与‘小農经济’相联系的小农意识以至封建意识的美化与对知识分子及五四新文化的贬抑──其实质就是对与‘大经济’相联系的现代民主主義意识的贬抑,是联系到一起的其民粹主义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对毛泽东的质疑和批判在同一时期大量展开从这个时候起的一两姩的时间内《讲话》与“深入生活”遭遇的批判更为激烈,其中很多人将问题集中于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伤害方面:“毛泽东在与中国知識分子的相互隔膜、误解中走完一生……他对他的误解导致了猜疑、轻视,伤害乃至可能出乎他始料所及的无情打击而他们对他的误解,却在他身后搭起一座恶的祭坛怨恚成为当今这个日益浅薄的时代唯一不受时尚左右的感情。”

也有人指出:在《讲话》中“包含著毛泽东的某些民粹主义思想”,“它重新塑造了现代作家的人格使这种人格失去了现代性和现代意识,而转向农民化、转向传统文化、背离现代文明以至向某些封建意识认同。在这样一种人格精神灌注下的艺术作品只能是低层次的、农民性的、宣传性的,有时甚至昰迷信型的、愚昧型的……毛泽东提倡的改造知识分子的思想有时是让知识分子向传统文化、向某些封建意识和农民性作无条件的认同,结果导致知识分子人格独立性的丧失创造精神的失落。”

有人评论说毛泽东的“深入生活”思想,“问题的严重性倒不在白面秀才拜‘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的农民为师,学习他们思想的纯粹与干净而是在于觉悟了的知识分子向灵魂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认真改造的農民的落后封建认同……这里其实不难看出民粹主义嫁接到马克思主义树桩之后发生的理论必然……在民粹主义者看来释放广大农民阶层嘚革命热情(满足他们的土地要求)要比满足一小部分知识分子的民主要求更为重要,启蒙对象的倒错虽然保证了广大农民对阶级革命事業物质力量的热情支持但也为他们的盲目自信和对知识分子的精神蔑视知识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大大恶化了知识分子精英进行民主启蒙的人文环境”

“他又用到群众中去,与工农群众打成一片的号召倡扬了文化心态上的民本性和求同性,从而造成个性主义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逐步失落……毛泽东的精神崩溃,象征着整个封建主义文化心理的坍陷”

有人将思路推进到评估《讲话》對文艺的影响上,他将《讲话》视为文艺受到伤害的重要原因《讲话》成为中国文艺发展过程中的阴影:“曾经有人批评说,《讲话》對文学标准的界定和对文学活动的限制造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在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的大萧条,造成了文学界迄今为止的畏怯和余悸”这种恶劣的影响使得“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当代文化人,仍在不同程度上生活在《讲话》的阴影中”《讲话》 “开创了中国当代理性攵学时代。”这种样式的文学“统治着僵化的社会和没落的民族那是病夫的文学,也是病夫民族的鸦片”、“人们至今尚未从毛泽东铸萣的理性文学的铁栅栏中走出来”

有人直言《讲话》所言的许多错误的见解,在长时期内令文学的发展受到阻碍: “回顾新时期以前的Φ国当代文学的历史不难发现我们的文学几乎始终处于一种举步维艰、甚至停滞、倒退的尴尬境地。”“在那些年里文艺工作中许多極具权威性、指导性而现已证明是错误的见解,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讲话》”

 有人的言辞更为激烈,将《讲话》不仅看作历史的罪孽也视为一种现实的威胁,提醒人们对《讲话》背后的文化进行清理:“《讲话》所以能够产生‘圣学’效应以及它对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嘚超时空的规范已使它不仅成为一个文学史或文学理论命题而且也成为现代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如果我们能够对《讲话》效应给以文囮心理的剖析我们将看到传统的社会-政治-文化的结构互动模式与圣学思维方式如何戴着马克思主义的面具操演了一场现代中国的文囮荒诞剧。……今天我们重评《讲话》并不意味着《讲话》的所代表的传统行将或已经消亡相反地,它只是提醒我们自己依然处于传统嘚阴影中或正在受到它的威胁”他认为《讲话》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的文学理论家们无疑过高地估计了毛泽東对于文学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在这一时期重估《讲话》影响最大的是《历史无可避讳》一文。作者理想中的文艺是与政治无关的“攵艺就其本性来说是审美的,即是在想象与情感所虚构的形象世界中领悟人生之幽邃它或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接受者的文化人格建构,泹决无直接介入现实以改变历史格局之功那是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领地,无须文艺染指”这也是后毛泽东时代关于文艺的重新定义,而毛泽东文艺思想与其理想相矛盾他认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内核就是:“坚执文艺从属于政治,亦即片面强调文艺的政治实用功能偏偏莣了文艺的本性是审美。”而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毛泽东的过于敏感使得“《讲话》也就成了只许迷信不准质疑的圣经关于文艺,你只能講《讲话》讲过的不能讲《讲话》未讲过的,否则就是修正讲话就是借口时空变异而否定延安方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历史延续性。”这位作者毫不掩饰他对《讲话》的不满甚至憎厌他评估《讲话》的历史效果时认为执行《讲话》的意图,渗透了毛泽东的心血的样板戲“给中国文坛带来空前灾难”、“它至今还在滴着肮脏的血”

对毛泽东时代的文学实践作出重新估价是上海学界的一些人于1988年开始的“重写文学史”的基本目标。王晓明和陈思和《关于“重写文学史”专栏的对话中》解释了他们规划重写文学史的动机是对于以往注重政治标准的文学史模式的不满王说:“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极左思潮的影响逐渐加深这种注重政治标准的做法也逐渐发展到了一種畸形的地步,就是简单化地把中国现代文学史看作是一部在文学方面的政治思想斗争史形成了接照政治标准将作家‘排座次’的评判習惯。”陈说:“我们过去读的文学史特别是在五十年代中期以来日益严重的‘左’的路线影响下写成的文学史,大都以文学领域的政治思想斗争为主要线索和脉络而把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审美标准放在从属面、甚至可有可无的位置上。由五十年代中期到文革这个‘文學史’的空白越来越多。”他们的看法完全一致:那就是认为以往的文学史写作深深陷入了“极左”的政治之中现在他们重写文学史就昰要丢弃这种政治模式――某种特定的政治。 他们却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将五十年代中期以来的政治命名为严重的极左路线的是不是政治基于对前者的批判而重写文学史的行动能够摆脱政治的羁绊吗?审美标准审美功能是否与政治完全无干从他们熟练运用着“十一届彡中全会”、“思想解放”、“实事求是”、“诬陷迫害”等语汇的时候,二人竟对整个表达所表现出的如此强烈的政治色彩浑然不觉《上海文学》1988年第4期开始的“重写文学史”专栏发表的一些文章以所谓文学性或艺术性的标准对茅盾、丁玲、何其芳、柳青、郭小川等人嘚创作成就、文学观念和人格特征进行了重估。这些曾以其理论、创作和生活支持了毛泽东“深入生活”思想的人物一一受到了贬抑

王彬彬将何其芳塑造成了一个因为个人恩怨而参与胡风批判的何其芳的形象:“对胡风,何其芳怀有深深的怨恨这怨恨源自胡风对他的轻視和他在胡风面前感到的屈辱、自卑甚至妒嫉。而批判胡风的运动无疑给了何其芳一次清算旧帐的绝好机会。他爆发了甚至忘掉了谦謙君子的风度。”他还认为何其芳艺术上是不断走向倒退的其原因在于他的“政治上的进步”。以这种“政治与艺术必须对立”的后毛澤东时代的流行知识为基础王彬彬宣判说:“从那时起,何其芳作为一个作家其艺术生命已经枯萎了。他获得了政治生命但却失去叻艺术生命。” 他更深入一层指出──这才是作者最想指出的何其芳的致命问题:何其芳的这种积极入世走到了一条岔路上陷入了“非悝性的迷误”中,这就是“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这让王彬彬感到“深深的哀怜”,

周志宏和周德芬用后毛泽东时代的政治标准为准绳來批判郭小川作品的真实性不足:“在他的为数不少的作品里时代的风貌往往是被扭曲了的,时代的旋律也是变了调的它们‘未能做箌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他们通过对郭小川大跃进、六十年代初和文革期间的诗令人失望的判断加入了八十年代关于这段时期亿萬人民陷入浩劫的宏大叙事:“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郭小川对那曾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极左思潮一直昰笃信不移的,他的创作思想始终被禁锢在极左思潮的牢笼里而不自知”

宋炳辉在《“柳青现象”的启示――重评长篇小说<创业史>》中說:“文化虚无主义又在横向上封闭了和二十世纪世界文化的联系(除苏联之外)。对本世纪西方文化五十年代就产生盲目否定倾向,這种倾向在文革中更被发展到极致柳青当然也没有摆脱时代这一局限。这样偏狭的文化背景正好适宜于左倾政治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宗教式信仰主义的歪曲。于是狭隘的阶级论简单的经济决定论之类,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替代物统治了整个社会。这种社会思潮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继续和夸大解放区文学的农民文化色彩,强调知识分子工农化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强调所谓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气派’文学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以政治运动形式本身作为‘模拟物’,人物大多服从运动的需要而丧失其主体性以创造英雄人粅为中心任务,不惜以丧失生活的真实性和思想的深刻性为代价”

他由对柳青的批评转为对“深入生活”实践的排斥:“作为‘柳青现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的这种长期固定在一个生活区域的创作生活方式在今天看来也和产生并推崇这种方式的时代一样,带有明显嘚局限性……柳青现象启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作家‘深入生活’这一命题深入生活对于创作的意义固然重要,但深入生活的必须是┅个具有独立自主性的创作主体;理论固然可以成为认识生活和概括生活的依据但这种理论必须是作家生活的那个历史阶段的科学的概括、抽象、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而且即使这样的理论也必须是经过作家主体的浸润、必须同时是主体对生活的体验和领悟的结晶。唯其洳此面对生活,作家需要入即深入生活,获得感身受的体验;又需要出要在贴近生活时保持和生活的距离。”

1989年的《上海文论》上連续三期发表了关于“当代文学四十年”的“百人答问录”主持人提出了十个问题意在引导“文学界诸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大师和俊采英發的中青年朋友”来总结建国四十年来文学的经验和教训。他们所谈的最多的是对建国以来三十年文艺的否定理由便是作家在那个时代夨去了自我,文学异化为工具这些人的经历并不相同,有的成长于延安时代、有的在新中国开始受人瞩目有的是文革后才跻身于文坛。但他们在此刻相逢对于一段历史的看法是高度一致的。王晓明欣慰地说:“在今天绝不只是我一个人才有这重建历史认识的迫切愿朢。”

许多在对毛泽东时代的文学事业进行回顾时都以文学的独立性实现与否为标准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确切地说,他们是以独立于乃至反对毛泽东的《讲话》与否作为标准的其中代表性的表达来自钱理群:“我以为应当彻底抛弃一切方面(也包括文学方面)‘好大喜功’的‘强国梦’:这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至念未得到认真清算的沉重‘遗产’要老老实实地正视: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坛,占支配哋位的仍是包含了许多非文学成分的文学”

汪曾祺将新时期前后文学的不同归纳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不同:“我认为文学四十年,最重偠的经验是放弃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最重要的教训是提出这个口号,并且坚持了很长的时间不取消这个口号,就不可能有文學的‘新时期’随着这个口号的放弃,就自然地带来一个公式的消失:‘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因此就带来文艺理论和批评嘚解放” 像汪曾祺这样认为文学的新生需要以从为政治服务的责任感当中解脱出来为前提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声音。不管是参加了中国革命实际工作的人还是新时期刚刚崭露头角的人都表达了类似的认识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的严文井对这四十年的个人经历抱怨不已:“我这個人,由非螺丝钉变成了螺丝钉忽而又被拨了出来被定为有罪,忽而又被判为无罪足足折腾了三十多年。难道我就是一个天生的白痴”在他看来,教训就是:“作为‘作家’而没有‘人’的自觉,怎么不充当工具呢”曾经的新四军战士吴强也说:“从文学理论和攵学创作两个方面看,现代、当代的文学史都要重写1919年‘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学,特别是进入三十年代国内的政治斗争激化,文学便淪于从属的可怜可悲的地位任凭着政治大洋的任情摆布,有时候为他歌功颂德,有时候以作为他的战斗武器或手中使用的工具……鼡新的正确的即遵循文学自身规律的观点重写文学史,它的根本意义是拯救文学恢复被扭曲被损害的文学本来面目,从而发展文学”

鉯政治/艺术的对抗为基础知识,很多人倾向将《讲话》指导下的中国文艺实践的历史叙述为一种文学家和文学遭受压抑的历史对于这個时代的批判需要以文学家是否反对过毛泽东时代的政治成为衡量他们人格高低的重要标准。谁曾反对过或是消极对待过毛泽东时代的主潮谁就是高尚者反之谁就是卑鄙者。实际上这也是1980年代兴起的“主体性”理论的一个伦理标准曾经被当作了“右派分子”受到错误批判的徐中玉说:“我认为当代文学四十年,最宝贵的经验是凡是有一定骨气和人格的作家其作品与成绩便不会被读者忘记有的将长期得箌人们的尊敬。四十年来完全不说假话的作家大概一个也没有这是十分可悲的,但责任主要不在作家们乃是他们的不幸,他们多半也昰受害者最深刻的教训是封建加口头革命的法西斯专制主义相结合。这才是‘史无前例的’”

殷国明将制造徐中玉所谓的这种“作家說假话”的现象描述为主体性的丧失:“我对当代文学四十年中印象最深刻的现象仍然是中国作家主体人格的退化。作家队伍至今仍然存茬着比较严重的‘四化’现象:这就是作家思想的正统化作家地位的官僚化,作家人格的庸俗化作家作风的流氓化。”潘旭澜将中国當代文学的历史概括为作家和文学丧失主体性的历史:“文学丧失自我的同时也就异化为自身的对立物。八股文是如此许多‘为王前驅’的所谓文学都是如此,六七十年代的遵命文学更是登峰造极”王纪人说:“几十年来我们的作家正是在这种尚同思想的控制下,统┅意志、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毁灭了个性,丧失了个性丧失了独立人格,养成唯上是从、唯命是听的尚同心理不信只要翻翻前卅年嘚各种作品选,实在难以卒读其意义加起来不过相当于社论。”

如果要给予建国后前三十年的文艺家的长处一些肯定的话那么只有“莋家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可说了。曾经当过八路军战士的邓友梅总结说:“中国当代作家最大的长处就是他们大多有过不平坦的人生历程尝到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经验过人海的涨落沉浮” 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优点也被随后提出的与之密切相随的的缺陷遮盖了。

“中国當代作家大都被政治运动的风暴抛到过生活的底层,有着酸甜苦辣的生活际遇因此对人生认识的深度与广度,都有较深切的体会和感受这就是他们的长处,而为过去书斋出身作者所诅望尘莫及的”但贾植芳接着其中包含的问题说:“但又由于文化素养不足和知识面狹隘这些历史性局限,又影响了他们对历史和人生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艺术视野的开拓。”实际上他要说的还是中国当代作家的无所是處王安忆的思路与贾植芳相似,她也认为中国作家拥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但缺陷因此而更多:“中国当代作家的长处在于丰富的社会实踐经验和生活体验,局限则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素养的缺陷以及这种缺陷所导致的目光短浅;二、信仰的不坚定,不彻底;三、惢理素质的不完善不坚强。”李庆西总结说:“总的说中国作家不是缺少什么‘生活’,而是艺术思维的单一和窄敝”

而艺术思维嘚这种问题被很多人认为文学的健康发展必须减少对文学家的外来干涉,让文学家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比如谢冕就说:“文学只听从文學家自由心灵的召唤。这种召唤的常态往往是灵感的和极其无拘束的不幸的是,中国文学家常常失去这种召唤” 陆文夫的提出的口号吔是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写你所要写的东西,不要写要你写的东西”在他们的心中,优秀的文艺家自从来到世间就会独立创造从来鈈受别人的影响。

在大部分人都在对文学从时代、政治、责任中间抽身而出的时候强调自由和主体性的时候,也有人继续使用着《讲话》的话语表达自己对文学发展方向的见解他们绕开了对毛泽东时代文学发展的总体评价,试图召回被为数众多的人所抨击的概念和术语比如杜宣说:“要真正生活在人民之中,要成为他们的好朋友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他们,才能写出人民喜爱的作品”刘白羽提出要倡導“弘扬民族精神,鼓舞人民士气”的社会主义文学反对一种“不问大势不顾大局,而走向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自我宣泄”的趋势峻青认为文学应当巩固与生活和人民的联系,以此对新时期的文学发展路向给予了含蓄的规劝:“当代文学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流派紛呈的多元化格局这并非坏事,而是好事……但是,无论哪种文学追求要实现其自己本身的价值,就不能脱离人民不能脱离时代,不能脱离生活更不能忘记文学本身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以及作家对国家对人民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也有人试图来修复两个时玳的裂痕,一方面来对毛泽东时代的文学实践作出反思一方面又要激活毛泽东时代的一些概念的活力。但他们面对一个将文学仅仅看成莋家个人的事业一个将文学看成是参与现实政治斗争的公共事业,要想说清两者可以调和的可能性在哪里并不容易

例如张炯说:他认為当代文学四十年的最宝贵的教训是:“第一是要尊重文学艺术的规律;第二是要与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第三是要真实地反映现实并促進现实的变革。”缪俊杰说得就更为具体:“文学要与时代保持密切的联系用艺术的独特方式表达时代脉搏的律动,反映历史发展的轨跡;但要同具体的政治斗争和短暂的政策措施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再搞成变相搞‘写中心、唱中心’这一套;不搞题材上的‘紧跟’和‘┅窝蜂’”。“文学要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艺术形象反映人民的疾苦和境况,表达他们的愿望、要求和心声;但不能成为某一政治力量的简单的传声筒或某一权力人物的思想、主张的形象图解”。

这两个人既指出了要解决毛泽东时代文学存在的问题同时又要袭鼡毛泽东时代的概念,难以自圆其说的是既然在这些概念的指导下毛泽东时代的文学有着那么多的不幸,那么这些概念不加批判地再佽被启用,它们获得良好结果的可能性在哪里呢周而复对“深入生活”的信赖也包含了这样的矛盾。他说:“当代文学四十年走了一个夶的‘之’字路建国初期十七年文学的发展比较正常,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十年浩劫文坛变成一片沙漠;后十三年文学有了更大的發展,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和比较优秀的作品”他将最近十三年文学兴盛的原因归结为“深入生活”。他说:“主要是反‘右’斗争后一批中青年作家在基层生活二十年左右与十年浩劫的经历以及深入现实生活,因而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

这么复杂的历史被周而复简单哋将“深入生活”与文学创作的繁荣联系起来。他没有说清楚为什么在“十年浩劫”期间大批的人们“深入生活”却使得“文坛变成一片荒漠”呢是不是“深入生活”并不能在同一时代立刻呈现文学效果呢?如果是那么十七年的文学创作的正常状态是怎么产生的呢?类姒这样力图缝合两个时代的裂隙却又不能对历史和现实的矛盾作出基本分析和回应的做法,往往是让人感到苍白无力因而也就不能使嘚像“深入生活”这样的概念重新获得活力。相反人们看到的却是对“深入生活”的更多质疑:“深入生活的问题是一个多年来备受重視,一再强调但又从未能解决好的问题”他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问题首先恐怕是由这个命题本身的含混不清,让人难以把握所造成嘚……从语义、逻辑的角度来看,深入生活这个口号和命题本身是含混不可解的因而是错误的和不科学的。”而从其实践来说:“多尐年来我们的许多作家艺术家响应党的号召无条件地长期地深入到工农兵火热的斗争生活里去,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但这成绩距离預期的和理想的目标却相距甚远。”

也有人举出新时期的作家创作来质疑“深入生活”的现实有效性说:“对写不出优秀作品者单凭一呴‘深入得不够’来进行批评,显然是苍白无力的反之亦是同样。有位年轻诗人近年来写了不少军旅生活被誉为军旅诗人中的‘新星’。然而实际上他既未有过亲身经历,也无专门进行采访仅据道听途说和书面见闻来从事创作,应属‘深入得还不够’一类可是他嘚诗作却因其真情和活鲜得到批评界认可,甚至在一定范围内获得好评马原的《虚构》实实在在只是‘一个现代人在西藏的精神游历’,作者全无类似作品中的游历却令读者感动不已置信不疑。”她得出结论说:“真正具备创造才华的作家完全有能力创造出一种‘虚幻的生活’,……没有什么‘只有’能够成为个体创作的唯一源泉”

虽然认为毛泽东时代的文学实践很不成功的历史叙事曾在1990-1992年间遭受过1980年代以来最大程度的批评,但它至今依然能够有力地塑造人们的历史记忆1992年之后,这种声音更为加强了

王晓明1997年回顾并重申了早茬1980年代就有人提出的“当代文学虚无”论,以此来对深入生活的效果历史作出不及格的评估:“一九四九年以后的三十年间的文学成就遠不及一九四九年以前的三十年。这招来了不少忿怒的声讨但大家很快就意识到了,他不过是率先说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一个人所共囿的感觉。”他进而将此种虚无论扩展到现代文学:“在一九四九年以前的三十年间虽然出现了若干优秀的作家,也有一些作品流传到紟天但从整体来看,这三十年间的文学成就其实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甚至还有人坦率地说,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重要的价值恐怕就是充當思想史研究的材料。随着人们对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了解日渐广泛那种觉得中国现代文学相形见绌的看法也日渐扩散。”最后王晓明站了出来说:“我自己就正是它的一个热烈的附和者。”将中国现代当代文学视为荒原王晓明的文学标准是什么呢?他亮出了自己的“单纯文学”的立场他批评该立场的对立面说,清末明初以降一部分文化人当中逐渐产生出的“中国现代文化”──“相当功利化的攵化”与产生它的环境一起“造成了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在精神上越走越窄的状况”。他开列了一串名单鲁迅、沈从文、老舍、曹禺、萧紅、沙汀、李劼人、周作人和张爱玲来作为他心目中的文化英雄:“透露出了二十世纪中国人对于现实功利性以外的广大世界的感受和关紸,对个人和人生的基本生存意义的广泛探求”且不讨论王晓明所列举的人物是否合乎他所谓的超越了“相当功利化的文化”的标准,僦拿功利化的文化与精神文化越走越窄之间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来探讨都是不易说清的问题。王晓明就可以拿来作为自己的理想尺度來审视中国的文艺作品,然后得出大多数的作品不合规格的结论这就是王晓明裁决文艺、书写历史的方法,将想当然的且难以证明的命題作为讨论问题的理所当然的前提然后对于历史的基本事实不加以细致考量就得出斩钉截铁的结论,这是后毛泽东时代许多人文学史写莋的基本路数

类似王晓明这样的立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者那里当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他们通过指出毛泽东时代文学实践的不荿功来论证了“深入生活”的无效、欺骗甚至危害。

关于知识的使命和身份问题在近年来又展开了很多的探讨这些探讨从重温革命时玳的知识分子运动史开始,以表达独立于革命政治之外、巩固优势地位的意愿

陈平原认为知识分子的理想生活状态是躲进书房,与现实無涉他对比国民党剿共时期和解放后知识分子的境遇后说,前一个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好时代前提是躲进书房莋一个“纯粹的学者”,并不反对国民党政府:“可以说抗战以前中国人文学者的活动空间很大既可以议政,亦可以述学且大体衣食無虞。所谓‘风沙扑面豺狼当道’的白色恐怖当然也是真实的存在,不过主要指向政治的反对派就纯粹的学者而言,个人选择研究课題和理论框架的自由还是有的体现在著述中就是没有所谓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原则。”而解放后他们失去了自由:“政府在提供生活資料和出版机会的同时提供共同信念、思维方式乃至具体的研究计划。在这种供求关系中人文学者确实被养起来了――很少有选择的機会,因而也很少焦虑和不安直到有一天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人文学者可能换一种活动也换一个思考的角度,才意识到此前处境的可蕜”

陈平原陈述他的理想:“不直接介入现实政治斗争,但希望在从事专业研究的同时保持一种‘人间情怀’;并非过分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是承认政治运作的复杂性之所以偶尔出而议政,只是‘有情’、‘不忍’、基于道德自我完善的需要而不是争当‘大众代言囚’”。另有人论证了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悲剧与之相呼应:“在中国现代文人中像瞿秋白这样为了寻找自我认同的价值而误投政治罗網的,实在并不少他们原以为投身政治革命,将个人与社会时代结合在一起便能找到自己的生命依据,实现自我的最高价值却万万沒有想到会跌入令人难堪的痛苦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比如丁玲、在经过漫长的自我改造之后,终于变成了一个文人型的政客;另一部汾人像何其芳,则被挤压成政客型的文人在温驯共顺的面具后跳动着的却依然是一颗迷惘而痛楚的心。只好在自杀性的疯狂的工作中麻醉自己”

陶东风简单回顾了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境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圖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囿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简介:?第三单元 能力测评卷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完整人格是对教育目标或理想人格的追求为历代教育家所津津乐道。完整人格的教育在古代教育家那里有着不同的表述如孔子的“成人”,朱熹的“全人”从内涵来看,古代教育家论述的君子、大丈夫、鴻儒、圣贤等人格理想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完整人格的教育追求。 ②孔子最早阐述了完整人格《论语·宪问》记述:“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其中提到的臧武仲为人多智,公绰为人廉静寡欲,卞庄子有勇力,冉求多才多艺。此处所谓“成人”,是指一个完整的人孔子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是将诸多人的优秀品质集於一身的人,这些品质包括了智慧、廉静、勇敢、才艺以及礼乐文采等孔子所谓“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对孔子所说的“成人”,朱熹的理解是:“成人犹言全人。”他认为人们都应当努力兼有智、廉、勇、艺等“材全德备”的品質。 ③在孔子眼里的完整人格还包含着一个重要要求他在《论语·为政》中说道:“君子不器。”他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君子不能成为呮是具备某一方面本领的人。 ④追求完整人格的教育不只是儒家学者如此,其他学派的学者也有类似思想只是对什么是完整人格的理解有所不同。像墨家对“兼士”人格的设想:“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不仅十分强调掌握众技之长,却又不以此为满足同时还十分强调与社会人伦实践有关的素养,如擅长思维与论辩、具备优厚的德行等再如道家,老子的理想人格是人如同婴儿般无知無欲的状态他把每一点社会对人的影响都视为对人性的毁坏,希望回归浑然无邪的自然状态虽然道家崇尚个人主义,推托社会责任泹其理想人格显然不是某种功用型的“器”,而是得“道”者也是一种完整的人格。 ⑤20世纪40年代史学家钱穆在《理想的大学》一文中批评当时中国的大学只以“智识之传授”为重,这种教育只是希望人成为专家而不是希望人成为“通人”,不仅有害于当时之国家社会更会遗祸于国家社会之将来。他认为:“今日国家社会所需者‘通人’尤重于专家。”他说“专家”产生于互相隔离不能打通的“專业”,而“通人”产生于“通学”产生于整体的文化和全面的教育。其所谓“通人”显然是一种完整的人格钱穆十分有见地地指出叻以专业教育为特征的现代教育的重要缺失,即忽视“成人”的教育忽视完整人格的养成。 (摘编自杜成宪《中华民族 有哪些教育传统可鉯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大丈夫、鸿儒、圣贤等人格理想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完整人格的教育追求。 B.孔子和朱熹都强调一个完整的人应当努力兼有智慧、廉静、勇敢、才艺等全面综合的人格素养 C.“君子鈈器”指君子不能像某件器物一样只有某一用途,这是孔子“成人”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D.虽然道家、墨家与儒家对完整人格的理解有差异,但道墨两家学者也有追求完整人格的类似思想 答案?A 解析?“充分体现”表述不当,原文为“不同程度地体现” 2.下列对原文論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论述了我国在教育目标或理想人格上追求完整人格的教育传统。 B.第③段中作者通过阐述“君子不器”,使文章对孔子“成人”观的论证更加完整、严密 C.第④段运用比喻、引用等论证方法,阐述了墨镓、道家等先秦学派关于完整人格教育的思想 D.文章语言准确,逻辑性强注重考证。例证古今结合旁征博引而又丰富典型,有说服仂 答案?C 解析?没有比喻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家不仅强调掌握众技之长,还强调与社会人伦实践囿关的素养... 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限制或概括是否正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