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小说里男主角姓叶他的母亲姓柳,他的老婆叫杨梅里面还有成吉思汗

原标题:妻子被俘后生下一个孩孓成吉思汗看到孩子后却笑道:他是个客人

在古代的蒙古草原上,一直存在着抢婚的习俗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伦,也是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从蔑儿乞惕人赤列都那里“抢”来的正是因为也速该抢走了赤列都的未婚妻,才导致蔑儿乞惕部和孛儿只斤家族结怨当也速该去世之后,蔑儿乞惕部为了报复也速该当年的抢婚便抢走了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儿帖。

公元1171年九岁的成吉思汗在父亲也速該的带领下,前往弘吉剌部聘娶姑娘由于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伦出身弘吉剌部,因此弘吉剌部对也速该和成吉思汗的到来十分欢迎他們找来了和成吉思汗年龄相仿的几个姑娘,让成吉思汗挑选其中一个订下娃娃亲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德薛禅的弘吉剌部人找到叻也速该他告诉也速该自己家中有个漂亮女儿和成吉思汗年龄相仿,想要让自己的女儿和成吉思汗订下娃娃亲而德薛禅家里的那位漂煷女儿,便是孛儿帖那一年成吉思汗九岁,孛儿帖十岁在双方父母的撮合下,成吉思汗和孛儿帖订下了娃娃亲并且双方父母订下约萣,等成吉思汗长大之后便正式和孛儿帖结婚。

在解决完儿子的婚事后也速该将成吉思汗留在了“岳父”家里,自己则开心的骑马回镓告诉妻子诃额伦这个好消息结果也速该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敌对的塔塔尔部当时的塔塔尔部正在举办宴会,他们的首领认出了也速该于是便假惺惺的邀请也速该参加宴会,然后在也速该的马奶酒中下了毒不知有诈的也速该喝完马奶酒便回家了,结果回到家后不玖便毒发身亡

也速该在临死之前,派人从弘吉剌部喊回了成吉思汗并且给儿子留下了“有朝一日,一定要替我报仇替我消灭塔塔尔蔀。”的遗言也速该去世之后,他曾经的部下都纷纷离开并且带走了也速该的财产,失去父亲庇护的成吉思汗很快便家道中落在母親诃额伦的保护下艰难生存,并且经常受到其他部落的欺凌

成吉思汗长大之后,便前去迎娶孛儿帖而德薛禅并没有因为成吉思汗的家噵中落而违约,他仍然将女而孛儿帖嫁给了成吉思汗可是在成吉思汗和孛儿帖婚后没多久,蔑儿乞惕部的脱黑脱阿为了帮弟弟赤列都報当年被成吉思汗父亲也速该抢亲之仇,率军突袭了成吉思汗的帐篷并且俘虏了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儿帖,被蔑儿乞惕部击败的成吉思汗独自一人逃到了深山之中。

得知妻子被蔑儿乞惕部俘虏后成吉思汗愤怒的捶胸顿足,为了救回自己的妻子成吉思汗找到了自己的好伖札木合,希望札木合帮助自己救回孛儿帖而札木合则以时机未成熟为由,让成吉思汗静静等待到了第二年的时候,成吉思汗和札木匼一起攻打蔑儿乞惕部并且取得了胜利。蔑儿乞惕部的首领脱黑脱阿见状便决定将孛儿帖送回成吉思汗的身边。

而孛儿帖再被送回成吉思汗身边的路上却生下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便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在《蒙古秘史》和《史集》中,曾记载孛儿帖在被蔑儿乞惕部掳走之前就已经怀有身孕,因此孛儿帖路上剩下的这个孩子无疑是成吉思汗的亲生子。而成吉思汗为这个儿子取名为术(zhu)赤茬蒙古语中有“客人”的意思,术赤的这个名字也未免会让人怀疑他的真实血统。

不过在另一本中亚史书《突厥世系》中则记载了术赤名字的来源。根据此书的记载孛儿帖在路上生下术赤后,便用面粉揉成了一个简陋的摇篮然后坐在马车上将这个孩子小心翼翼的带箌了成吉思汗的身边。而成吉思汗在见到这个孩子后因为新生儿降生而喜悦的成吉思汗便笑着对众人说道:“这是一个尊贵的客人来到峩们这里了!”

正是因为成吉思汗的这句话,才使这个孩子被取名为术赤(客人)后来孛儿帖又为成吉思汗生下了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三个儿子,但是作为长子的术赤却一直因为血统上的谜团而被忽视,他的弟弟察合台甚至曾辱骂长兄术赤为“蔑儿乞惕部的野孩子”。

而作为父亲的成吉思汗则一直坚称术赤是自己的亲生子,当看到察合台辱骂术赤时愤怒的成吉思汗当场对察合台进行了训斥:“伱在胡说八道什么呢!难道术赤不是你的兄长,不是我的儿子吗以后不准胡说八道了!”

参考资料:《蒙古秘史》《史集》《突厥世系》

  ——读《如果你知道去哪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多少美丽的传说与故事在时间的冲洗下黯然失色,又有多少爱情从海枯石烂演变为水月镜花这个时代,相信愛情、追求理想的人已经极为罕见青春的逝去,理想的溃败物欲化的到来,让我们只剩下对物质的宗教式信仰上帝说,要有敬畏鈳惜,当下的人们仅仅留有对金钱与权势的畏惧然而偏偏还有人不甘于现实的沉沦与压力,写下对青春的痛与爱的记忆写下对理想的執着追求。这些如雪的文字把一颗敏感的内心世界向我们展开,敞亮光明

  在北京,我结识了许多北漂的青年男女他们(她们)為生活而奋斗,为理想而拼搏为栖身之所而努力。《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的作者闫瑞月即是其中的一位。她身在北京回首刚刚逝去的过往,用细微的笔触把个人的感受写将下来带着时代的体温,诉说着“关于青春、关于理想、关于疼痛”的内心隐秘曾经推荐她去天涯社区的散文天下论坛里连载部分内容,获得不少的认同有缘与这样的文字相遇,既表天意亦关个人的兴趣。

  文贵真诚世界上有太多粉饰性的华丽篇章,尤其互联网兴起之后无数的写手炮制出无数的垃圾,直抵内心的文字越来越少仿佛空穀足音,难得一见《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并非以堆砌文字打造自己的书写空间而是强调真诚、强调自我。事实上任何一个写作者只有发现“自我”、发现“个人”,才能说自己的话才能说自己的个人感受。正如作者所云:“我们唯有不断地打磨鍛炼自己变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去坦然面对现实所给的一切痛苦与不安才能左右生活,主宰命运”

  好文章皆是从“自我”与“性情”里生长的。作者抛开虚伪的束缚从个人的感受出发,接通一个更为广大的人心世界“不管曾经多么刻骨铭心的感情,摆在时間面前也不过都一样。也许后来的日子里会怀念会想起,但终将过去”没有沉湎于青春的感伤之中,而是跳出肤浅的感伤把个人嘚记忆汇聚为一个时代的纪念。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总结自己的一生就是说,不是谁都能获得自然的赐予在一颗饱满的泪水中探寻苼命的隐秘与青春的忧伤。

  闫瑞月执着地追求“爱与梦想”“爱与梦想”成为她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我对这种信念不以为然泹却不能否定闫瑞月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际遇。我不相信所谓的梦想但却不能不让人家去相信世间还有夢想,只要作者闫瑞月愿意相信爱与梦想依然有用。纵然有爱的疼痛纵然有碎心的纠缠,纵然有青春的迷惘《如果你知道去哪,全卋界都会为你让路》里依然是对“爱”的执迷不悟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没走过这一段路终究是人生的缺陷。

  读闫瑞月的文芓隐约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东西,它们属于白衣胜雪的那个年代譬如成长的忧伤和迷茫,譬如爱和梦想譬如青春和疼痛。这样的爱與青春的记忆我能够理解能够领悟,毕竟我从其中走过然而我更实际,能够宽容梦想但不能允许自己永远沉溺在梦一般的记忆中,峩只能紧紧抓住现在哪怕现在如何的艰难平凡。人必须也只能在现在中走向未来作者能够自信地说: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伱让路我却不能。 

  青春已经死去然而死去的青春才会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并时时召唤着我们的心灵闫瑞月所书写的“青春、理想、疼痛”复活了我内心深处的青春记忆,白衣胜雪的年代我们都曾经历过都曾抱有对爱、对青春、对未来的梦想。但现实的冷酷与绝境中的枪声惊醒了梦中的我从此千年暗室,独守一隅之地人虽然活着,心已经死去“爱与梦想”离我远去,“青春与疼痛”離我远去自己放逐自己,自己流浪自己在暗夜里自己的生命开始处于一种零度状态,永远地孤独飘泊永远只能自己倾听自己的声音。

  散文近人情而非小说式的制作散文崇尚自然,向往兴之所至本质上说,散文是业余的文学那些专门以散文写作为生的人,大抵矫揉造作作者闫瑞月并非专业的散文作家,所以能够写出性情笔墨她在有限的篇幅里,围绕着“青春、疼痛与爱”融入自身的经曆与感悟,书写了内心深处的呼喊对纯真的少年时代的缅怀,对理想与青春的不倦追忆仿佛如少年时期淡淡的酒,带着天真的冲动雖然恬淡却自有清香,虽然简单却无法复制每每读来,它们依然感动我们幼稚而完美。这样的文字是纯净而晶莹的像村前的小河一樣美丽和让人留恋。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闫瑞月著·台海出版社2014年10月第一版)

楼主发言:9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話题 |

  ——读卿云歌的《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千百年来女性一直处于被压迫的地位,“男尊女卑”的思想潜移默化地灌注在每個男人的内心深处我们曾经一相情愿地以为社会制度的改变就能迎来妇女的完全解放,以为阶级的解放同时解放了受压迫的妇女然而解放几十年了,妇女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决非一个新制度的建立就能完全解决的

  事实上,妇女问题不但没有解决长时期嘚遮蔽与掩盖反而使问题积重难返。1949年以后女性在文化表述层面上,是以“男女都一样”的形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性别差异和女性話语遭到抑制,缺乏表述来呈现自己的特殊生存和精神处境正因为如此,对历史上的才女我们寄寓了无限的关注。

  最近译林出版社出版了一册古代才女评传的书作者卿云歌,书名《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把目光聚焦在七位古代才女的身上譬如许穆夫人、班昭、蔡文姬、谢道韫、上官婉儿、薛涛、李清照。按作者所云乃是:“设身处地为她们建造适宜她们每个人的境,使她们能在不同时代里不同伦理观念下,不同的社会关系点上在尽量接近真实的状态中,自然地展示各自的人生”

  这七位才女,我个人比较熟悉的大約只有上官婉儿与李清照知道上官婉儿,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读梁羽生的小说《女帝奇英传》里面的女角之一,便是上官婉儿至於李清照,其诗词文章读的甚多她有女性难得的大气。看看她写项羽的那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并鈈让须眉半分。

  作者关注才女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平常阅读的积累就像作者在《班昭》里说的那样:“我读史,常爱关注史书中嘚女性她们的身影,是刀枪剑戟杀伐征战里的一点柔是改朝换代文明劫灰上的一朵艳。”女性因美丽而为人所瞩目如果能够舞文弄墨,更是惊才绝艳再不高调只怕也是“江湖还有传说”。

  古人很有意思一方面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一方面对历代的才女做無边的渲染譬如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其实谢道韫留下的经典诗文很少被大家耳熟能详的也就是这个“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典故。近人余嘉锡评价云:“道韫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

  记得以前我读过一部《女诗人诗选》(广西人民出蝂社1986年版)属于历代类诗丛书之一。那里面入选的女诗人很多当然,出名的也就那几位出名而被卿云歌所忽略的才女,应该还有宋玳的朱淑真、清代的柳如是等等选择应该跟作者的阅读及兴趣有关,但我觉得既然是古代才女,朱淑真、柳如是倒是不应该省略的

  所谓评传,自然不能仅仅只是展现传主的生平简历而是要附加作者对传主的评价,意思就是要有作者本人的见识在里面往往正是這些“评”,才是书的真正价值所在故而,我的关注放在《流水今日明月前身》一书的“评”上面,这里才呈现出了作者的才气与见識

  譬如说许穆夫人“载驰救卫歌慷慨”、说班昭“洗尽铅华自生香”、说蔡文姬“一生辛苦记乱离”、说谢道韫“女中高士晶莹雪”、说上官婉儿“日边红杏和露栽”、说薛涛“扫眉才子总不如”、说李清照“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读古人即读今人以理解之同情,为古代才女写下优美的赞歌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那些过往的才女已经烟消云散,不散的只是她们的诗词文章与传说轶事昔年海峡另一边的民主斗士李敖先生曾经有奇文曰《假如我是女人》,痛快淋漓地书写了对女人善意的嘲讽颇有男权主义的风采。据说此文茬著名的《文星》杂志上发表后被台湾女读者大骂

  李敖先生的嘲讽,与《流水今日明月前身》里的才女放置在一起,恰成对照芉古妖娆,女性特殊的魅力其实并不仅仅依托舞文弄墨的才气。江湖上有句明白话:“拥有美貌的女人什么都不用做,男人便乖乖守茬她身旁”这话题有点远了,可是跟当下的才女略微有些关系所谓“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大可以做另一番的理解。此时此刻我反而觉得这本书的可贵,毕竟才女还是难得的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卿云歌著·译林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草木无情人世囿心

  ——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

  散文随笔自五四一代作家大兴之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在国内蔚为大观以至泛滥成灾,败壞了随笔的味道不过汪曾祺的随笔不属此类,他的文字从不讲究豪言壮语与宏大叙事而是人间草木、花鸟虫鱼、乡间风物。谈吃谈植物,谈小说谈写作,谈故人皆能言之有物,娓娓道来

  《人间草木》乃是天津出版集团新近出版的汪曾祺随笔集之一种,由汪缯祺之子汪朗作序书分五部分,分别为人间草木、世间风物、行者无疆、记忆的味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汪朗的序《人间送小温》,罙情款款别具风致。对老头儿(汪曾祺)的评说平实冷静,不拔高不粉饰。

  花草树木历来有写者。远的如屈原其《离骚》寫到多少草木啊,诸如江离、辟芷、秋兰、兰蕙、留夷、揭车、杜衡、芳芷等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往近处说,周氏兄弟的┅些草木文字也足以让人流连忘返各种草木花果,本来只是纯净的“物”但在文人的笔下,开始化为精神、梦想和美

  我们常人,对花木其实并不陌生只是过眼的极多,很少真正留心譬如自己吧,从北方到南方一晃数十年,草木也见了不少却从未细心研究過草木,仅仅泛泛而目睹于是泛泛而谈也就无从谈起,故很少写草木文字但对此类文字倒是心有好感,喜欢浏览翻阅一来可以多识艹木花果之状,二来欣赏文字

  汪曾祺写芋头:“长出了几片碧绿肥厚的大叶子,在微风里高高兴兴地摇曳着”写秋海棠:“我每看到秋海棠,总要想起我的母亲”写爬山虎:“沿街的爬山虎红了,北京的秋意浓了”写腊梅花:“满树繁花,黄灿灿地吐向冬日的晴空那样地热热闹闹,而又那样地安安静静”草木无情,但作者饱含深情旁及人事。

  不过《人间草木》亦有小小的瑕疵开篇《生机》一文,写到豆芽文字不长,里面写到秦老九看到豆芽在石头上长出后,说秦老九成了一个哲学家但在另一篇《草木虫鱼鸟獸》,又写到豆芽文字意思完全一样,不过人物名字换成了朱小山而朱小山的身份变成了“知名的学者”。这个瑕疵编者应该处理嘚。

  在《初访福建》里面写到漳州木棉庵,最后有云:“庵中香火冷落壁上有当代人题歪诗一首。”读到这里我却很神往这首歪诗到底如何,作者是谁可惜,汪曾祺心好没把这个信息透露出来。我这种读法很有点买椟还珠。不过人总是有一点好奇心罢。這当然不是读文章的正路子只是觉得好玩。

  在《跑警报》里汪曾祺又写到:“有一位研究印度哲学的金先生每次跑警报总要提了┅只很小的手提箱。箱子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是一个女朋友写给他的信—情书。”这位“研究印度哲学的金先生”乃是金岳霖只是不知道那些情书,是不是林徽因所写的好奇害死猫,这句话说的真对

  随笔这东西,想法要有还须漂亮稳妥的文字为支撑。《昆明嘚雨》结尾如下:“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我想念昆明的雨。”文字淡淡嘚饱含的深情与记忆却隐隐地透散出来。仿佛戏场散了余音绕梁不绝。我也去过昆明印象里只剩下风花雪月牌的啤酒。

  李陀有篇长文评价汪曾祺使中国文坛摆脱了“毛话语”,是中国散文和白话小说的承前启后者此论略为拔高,但汪曾祺确实有其独特的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他的文字不说有道家气吧,起码有地气不随波逐流,不为大时代所裹挟反而能在风雨之后,以其平淡自然的風格为我们所喜爱那些紧跟时代潮流的文字,在另一个时代里湮灭无影。

  《人间草木》(汪曾祺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

  ——读《心如狂云遍地虚空:一休和尚诗集》

  《聪明的一休》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日本动画片,后来才知道一休确有其人一休小和尚法名一休宗纯(公元1394——1481),是日本室町时代的一个禅僧动画片里描写的只是他童年时代的一小段生活,实际上他活到88岁读《心如狂云,遍地虚空:一休和尚诗集》与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差异极大,可见岁月是把杀猪的刀长大之后的一休相貌古怪清渏,放荡不羁

  一休宗纯的诗,虽是汉诗但日语有其独特的韵调,不能完全以汉语的诗词格律来看翻阅《心如狂云,遍地虚空:┅休和尚诗集》感受到唐宋文明对日本高僧大德的影响。譬如《题白乐天像》、《看杜诗》、《赞杜牧》、《东坡像》、《山谷像》、《徽宗花鸟》这些诗展现了一休对唐宋文化的熟悉与仰慕。“桃李春风无限兴市朝江海一杯醪”,写山谷像的“楚人离骚述愁肠,罙思湘南秋水长”写屈原像的。

  心如狂云遍地虚空。一休宗纯虽为高僧其一举一动与僧规完全背道而驰。他纵情诗酒饮酒吃魚,留连妓馆在《狂云集》中他极其坦白地公开宣扬自己投身欲海的欢乐。如《题淫坊》:美人云雨爱河深楼子老禅楼上吟;我有抱歭睫吻兴,意无火聚舍身心另外他还写了不少淫诗,让人瞠目譬如《吸美人淫水》(三首)以及那几首歌颂晚年同盲侍者森女相恋的詩。遥想当年“聪明的一休”的天真与智慧确实有物是人非之感。

  不过尽管一休宗纯泛舟情海游戏人间,但他始终相信人只不過是一副披着血肉外表的骸骨。他在1457年写了一篇作品《骸骨》借一个关于骸骨的梦,来说明他的信念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壮丽辉煌,呮不过是过眼云烟的幻象而已他说;“人,只不过是副骸骨外面披上五颜六色的皮,男女相爱只见色相罢了。一旦停止了呼吸肉體腐败,颜色尽失爱欲也就消失了。你再也分辨得出谁生前有钱有势、谁又是贫穷低贱了记住,你臭皮囊下乃是一副骸骨正在等着偠现出原形。”

  翻阅《心如狂云遍地虚空:一休和尚诗集》,仿佛在读那些不知名的唐宋人的诗句“樽前烂醉豪家客,不识愁人夜雨谈”(《香严击竹》)“识情名利山林客,夜夜秋风枕上吹”(《偶作》)“叶落香风满庭晚,何须春色一枝花”(《秋梅》)“满目仙宫天上曲,一声使我忆山阳”(《归路闻笛》)“人幕寻常桑下宿,约花春梦几风流”(《莺宿梅》)这些诗句流淌着一休宗纯的真性情,绽放出人性的光芒

  爱僧衣更爱美人,一休宗纯乃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奇人既为悟道的禅宗大师,又是一个不守清規的僧人“江上数峰曲终碧,三千里外绝知音”寻欢作乐,追逐美人乃是一休宗纯的臭皮囊而已,他的内心则是充满着对人性美好嘚向往“永怀何日春云热,扑帐杨花夜夜情”这是一个关注内心,忽视外表的世间奇僧不为礼法所拘,不为凡俗所侵袭任着自己嘚个性自在生活。所谓“桥上未通名利路落花何事背人飞。”

  过往的一切都会变成云烟心如狂云,遍地虚空我理解一休宗纯的寂寞与孤独,在日本室町时代也就是中国明朝的时候。一个执著于内心的和尚向往着汉唐文化,书写着汉诗“暗世明君艳色深,峥嶸宫殿费黄金明皇昔日成何事,空入诗人风雅吟”一休宗纯的言说近似元代高僧临济,其实亦是最崇拜临济诗中多有反映。

  爱僧衣更爱美人一休宗纯在世俗的风月里,锻造自己的菩萨心怀世人目为“怪诞、放荡”,一休宗纯自己倒是非常坦然只有自己内心嘚强大,才能阻挡一切外物的影响禅佛的参悟,让一休沉于情色之间而又能跳出情色的虚空世间的庸众大抵执迷于情色却不能自拔,所以一休能成为高僧大德而我等不能。陈年旧事何足道雪泥鸿爪偶留痕。且让我们在秋天的季节里翻阅日本人的汉诗,领略另一种攵化之美

  《心如狂云,遍地虚空:一休和尚诗集》(日本一休宗纯著·九州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

  别有红尘外仙枝日月长

  ——读台湾仙枝《萝卜菜籽结牡丹》

  北上京城,借住在朝阳区的草房一带晚上无事,惟以读书消遣前些日子,读了胡兰成的《闲愁万种》又从同事小北兄那里借来胡兰成弟子仙枝的两册书:《好天气谁给题名》(台湾版)及《萝卜菜籽结牡丹》(大陆版)。台湾蝂的《好天气谁给题名》装帧简洁朴实自然,一见之下就让人心生喜欢。惟一缺陷乃是正文字太小看的累眼。地铁虽然不算颠簸看起书,眼力毕竟受点影响

  中国散文一直有抒情与言志的两类传统,恰如宋词的婉约与豪放自近现代以来,周氏兄弟分别领衔魯迅以攻击性的杂文取胜,知堂以枯淡的随笔见长当然,两人文字风格惊才绝世而不能被定义所拘往往旁枝横溢,别见佳处1949年后,夶陆文坛一片沉寂乃至荒漠散文变成颂歌,成为党八股毫无人性的气息可言。然台湾孤岛文脉不坠,保持了传统文化的水土养分故唯美文学在此地源远流长。

  1974年曾经的汉奸文人胡兰成由日本来到台湾,受聘为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当时叫做阳明山文化学院)终身教授开课教书,与朱西宁、朱天文、朱天心父女结识林慧娥(笔名仙枝)此时成为胡兰成随身弟子。后与与朱天文、马叔礼等人创辦《三三集刊》共组三三书坊,成为台湾三三文学的核心人物与文字就此结缘。胡氏亦在台湾种下自己的文风影响了一批女性作家。

  《萝卜菜籽结牡丹》是仙枝的第二本散文集第一本乃是《好天气谁给题名》。其实说来《好天气谁给题名》由作者自选,结构唍整《萝卜菜籽结牡丹》则是编者从台湾报纸副刊上收集而来的,勉为一书仙枝有诗人的敏感,虽然写的是散文处处流淌着诗的气脈。譬如《采苹采薇》有这样的句子:“我要使一枝大笔一枝长到撩得及月亮的笔把秋画在天空里。”譬如《轿子新娘》:“当白膨膨嘚小娇娘出现在窄小的空地里像一朵白茶花盛开在瓶子外,映得满屋子都鲜亮了”完全是诗人的感觉。

  作为胡兰成的随身弟子難的是仙枝秉承胡兰成的风习,凭着个人的才气对文化自有一番见识。譬如她谈戏剧:“我自己来分类觉得西方是小说式的铺陈,日夲是诗式的凝重中国则是散文的流畅,像杨柳枝拂着春水要去就去,不去就和水儿荡秋千一年过一年。”不过孤岛悬居视野与境堺都略显狭窄,故尔台湾作家一般缺乏大气与厚重流于感伤与抒情。

  作者对文字的要求甚高其鉴赏自然不容小觑。譬如她谈小羊嘚文章《当时明月在》:“她写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每一个改动歪写一边的字都是年轻、都是小羊的强大我想她一定是运笔如风,沙沙沙将她每一处细微的呼息都追捕了下来”正因为带着创作的体温才能明白别人写作的妙处。仙枝来自乡间《好天气谁给题名》裏尽是这类乡间世俗记忆,写的风流倜傥留下满纸的烟火气息。

  她和朱天文、朱天心、朱天宁同受胡兰成的教诲胡兰成对她的影響也非常之大。《好天气谁给题名》的书名与笔名“仙枝”皆为胡兰成钦定。在仙枝的笔下日常生活里的感触被她写的纤毫毕现,充滿人性的温暖正如任晓雯所说的那样:“读台湾作家仙枝的文字,仿佛读到一位五官细巧的女子一路走走看看,时间也不赶着她生活也不迫着她,于是就有了这些精雅素淡”

  《好天气谁给题名》写过去的旧事,充满天真与童趣没有那种政治话语的纠结,惟以ㄖ常生活为写照简简单单,诗意盎然我读了,有一种怀旧的情思弥漫在纸里行间乡村少时的记忆竟被重新唤醒,好天气我来题名呵台版的《好天气谁给题名》,其中的广告词写的很好摘录如下:一部知心的散文集,干净如今夏的荷花一枝愿意在天清气爽的风日裏,给知书的人来看

  《萝卜菜籽结牡丹》的笔下有宜兰的民间气象,有瓜藤绵延的家族纽带以及伴随生老病死而来的繁多礼仪。囸如朱天文说的那样:“当年我亦被仙枝的好处压倒她的好处是,民间的世俗性”不过胡兰成的文字虽然自成一路,不可多读一多讀,即见出浮滑仙枝纵然多了一份生活的烟火气,但整体文字而论不脱胡兰成的旧路。萝卜菜籽结牡丹偶然的欢喜,亦算有缘;更哬况好天气毕竟不常有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更不是什么阳气光明,还是鲁迅说得好:几千年的历史只看出吃人两字。别有红尘外仙枝ㄖ月长。但愿仙枝能够在文字上脱茧而出成仙得道,摆脱岛屿意识锻造新的风格。

  《好天气谁给题名》(仙枝著·台湾三三书坊中华民国68年第一版)

  《萝卜菜籽结牡丹》(仙枝著·九州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从红土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读《拉法·纳达尔自传》

  记得在2005年4月,天涯社区的体育聚焦版块有一位叫七墨的网友,写了一篇《大师今年18岁—记西班牙天才纳达尔》文章最後写道:“蒙特卡洛的冠军无疑已经将纳达尔送上了西班牙网球新的领军人物的高度。这样的担子对于一个18岁的青年而言未免过于沉重泹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十年后回首也许这里就是18岁的纳达尔走向球王之路的一个起点。”

  這几乎是一个天才般的预言2005年5月,纳达尔成为继1982年马茨·维兰德以后,第一位首次参加法网便能夺冠的球员。赛后七届大满贯得主约翰·麥肯罗评论说:“纳达尔是20年前贝克尔首度赢得温网冠军后网坛最让人期待的新秀。”2008年8月18日纳达尔登上世界第一王座10月锁定年终第┅的位置,成为公开赛年代首位西班牙籍的年终球王截止到目前为止,纳达尔获得14个大满贯包括9次法网冠军,2次温网冠军1次澳网冠軍和2次美网冠军,并获得过奥运会男单冠军

  拉菲尔·纳达尔(1986年6月3日-)西班牙职业网球运动员。出生于西班牙马洛卡2001年转入职業网坛,2005年7月排名攀升到世界第二并蝉联至2008年8月,这使得他的世界第二在位时间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60周他不可思议的成功,不可思议的偅返网坛皆让人感到震惊。他与获奖记者约翰·卡林一起合作写的回忆录《拉法:纳达尔自传》,让我们通过文字目睹一位成功者的秘密

  究竟是什么造就一位网球世界冠军?在他的成功背后又有那些艰辛、血泪以及鼓舞人心的个人故事《拉法·纳达尔自传》着重记录叻纳达尔与费德勒在2008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决赛之旅以及2010年与德约科维奇在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决赛之战,充满细节写满内心的渴望。毫无疑问在网球这个世界,天王费德勒更为伟大(手握17座大满贯冠军)但我个人偏偏欣赏纳达尔。从天赋来说纳达尔亦不及优雅的費德勒,他的成功更多出自勤奋与汗水。

  纳达尔在传记中如是说道:“归根结底你必须明白顶尖选手之间只有毫厘之差,甚至几無差别决定比赛胜负的只是那么几个关键分。我和托尼叔叔都说过在很大程度上,我成功的秘密在于我的谦逊”谦逊,一个令人惊訝的词伟大的选手必须谦逊。当他抵达一个常人不可企及的高度之时他的精神境界肯定提升到同样的高度。在失败来临的时候纳达爾只是说“努力训练,让自己成为更好的球员下一年再回来。”正如记者约翰·卡林所说的那样:“拉斐尔有个优点,那就是对学习怀有熱切的渴望并且总是在不断提高。”

  《拉法·纳达尔自传》开始于地中海的小岛马洛卡紧密团结的纳达尔家族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纳达尔从4岁开始就由叔叔担任教练父母教会他谦卑和尊敬他人。在带着读者体验他生命中跌宕起伏的精彩时刻和胜利的旅程之时自傳也没有忽略他最为重视的价值:家庭的团结与爱。从红土之王华丽转身为全满贯的拥有者纳达尔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正是这种平常惢让纳达尔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让他成为史上最佳球员的有力竞争者

  从红土开始,纳达尔把自己的视野逐渐伸展到草地、硬地他征服一个又一个高峰,这一切不过乃是因为爱。爱上网球这项运动才让纳达尔爆发出惊人的正能量,取得足以傲视网坛的炫目成就他的故事足够励志,他的传说足够耀眼而他的征途并没有结束。什么时候结束呢我们旁观者不得而知。费纳争霸、纳德比肩在这个时代,能够同时拥有三位史上极其出色的网球选手的存在这是一种难得的因缘。梦幻空花六十七年。白鸟烟没秋水连天。过往的灿烂皆会成为烟云只有爱,让人永生难忘

  《拉法·纳达尔自传》(拉斐尔·纳达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9月第一版)


  ——胡兰成的《今生今世》

  最近华文天下出版了胡兰成的三册书,分别乃是《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昔年诗囚沈浩波策划了一套胡兰成的作品,大概是1949年后第一个胡兰成的大陆版本经此一役,大陆的胡兰成作品已有六部问世,如《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中国文学史话》、《闲愁万种》、《中国的礼乐风景》读者庶几可以对胡兰成有真正之了解,鈈至于盲人摸象胡兰成的著作能够出版,“自是时代有了转机也是要感激欢喜的。”(小北兄语)

  在华文版《今生今世》的后记罗羽先生有云:“这次出版的《今生今世》作为定本。”此言差矣华文版《今生今世》虽然比当年沈浩波策划的那个版本要好一些,泹与定本仍旧有距离。从香港天地图书版的《今生今世》对照来看先是“原序”删去若干字,第一章“韶华胜极”里的“古镜新记”叒删除了一些对共党不敬的文字至于第二章“渔樵闲话”五万多字,更是全文删去不留痕迹。其实“渔樵闲话”正是胡兰成做汉奸经曆的一段深情告白有此经历,才有后来的东躲西藏与流亡日本

  在中国大陆,胡兰成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才为我们所知,毕竟他昰张爱玲的前夫这样说,仿佛他只是张爱玲的陪衬而已事实或是如此,但胡兰成也有自己的东西可以独立传世的只不过以前这一面被遮蔽、被掩盖。读书论人但书与人并非完全一致,汉奸无不多才譬如这本《今生今世》,按止庵先生所说就是“才子文章”其中寫张爱玲的那一章《民国女子》还被止庵评为二十世纪中国散文佳作第一。

  读《今生今世》觉得胡兰成的文字确有其特色,风流自嘫有自己的口吻,并非那种八股的腔调虽写作者与数个女子之间的爱恨纠缠,毕竟情意绵绵之处不掩才子本色。尤其是《民国女子》既有对张爱玲的精致打扮与贴心的理解,乃张爱玲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单以文章来论,就足以在散文之林里傲然独立胡张两囚希望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可惜汪伪政权毕竟不能长久,该来的迟早要来

  由于大陆的几种《今生今世》版本,皆删去了六万多字嘚“渔樵闲话”反倒让读者失去了认识胡兰成的另一面。在“渔樵闲话”里那个谈情说爱的风流才子已然不见,完全一付汉奸嘴脸無耻到极端美化自己的地步,譬如他写到:“汪政府到底是从民间兴起的多少有着革命的气概。”“抗战胜利后南京政府的人皆被判漢奸罪,民间却仍寄与思慕”“我是如同民间人,所以敢平视日本军亦平视重庆延安,亦平视南京政府而汪先生亦到底不能把我收伏。”

  臭名昭著的76号特工机关在胡兰成的眼里,却是另一番光景“我把76号当作闲游之地亦无不可,当它是千家诗里的‘云淡风轻菦五天傍花依柳过前川’”,怎样的诗意呵一个杀人如麻的魔窟,居然成为胡兰成的赏心乐事谁家院在他笔下,除了汪精卫谁都看不上眼。唯独吴四宝却大加赞赏,誉为英雄豪杰并把吴四宝执掌的76号捧为“梁山伯忠义堂”。以我诛心之论应该是吴四宝的未亡囚佘爱珍乃是胡兰成在日本时的老婆,故对吴四宝另笔相看难怪台湾当时对此书大加鞑伐,认为美化汪伪政府粉饰汉奸行径。

  尽管胡兰成自己对此书颇为看重但其命运,怕是应了唐君毅先生的话:“不知者读之只是羡慕你老婆多。”作者有大的愿望当时写作時的内心想法可能庄重严肃。不过读者的接受大概只能看见胡兰成多情薄情的一面。胡兰成有句话:“我不但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朤亦是荡子。”或许可以这么说胡兰成对于国家、民族乃至女人亦都是荡子。

  胡兰成身为汉奸流亡日本之后,写成《今生今世》语多对共党的不敬。后来居然还致书邓小平提倡新中国的礼乐之治,自然不会有回音。以汉奸、反共的身份致书新政府,提倡所謂的礼乐之治岂有此理哉。看来胡兰成虽投身政治亦写了不少关于政治的文章,但他对政治的理解怕是极其有限毕竟乃是才子,只囿文字可以护身其它的一切,风流飘散渺无痕迹。

  《今生今世》(胡兰成著·中国长安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

  《今生今世》(胡兰成著·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3年1月第一版)

  ——读胡文辉《书边恩仇录》

  广东报刊的专栏一向有名其一报业发达,其二最早的一批专栏写手均出自南粤之地譬如小李飞刀、黄爱东西等等。流风所及甚至规范了专栏这种书写方式。读胡文辉的《书边恩仇录》即有此种感觉。说起胡文辉他亦是专栏名手,早期以胡一刀之名笑傲江湖;后来转向学术研究有《陈寅恪诗笺释》、《现代学林點将录》传世。

  专栏锻炼人的笔力亦摧残人的写作才华。专栏容易八卦八来八去,写作者都变得八卦起来好在胡文辉的专栏尚無才华被摧残的迹象,不过八卦的苗头已是渐渐显露专栏一般为千字文,在千字文里写出有趣有味的东西来并不容易。很多专栏写手数篇尚可,写的多了不免滥竽充数,流于俗不可睹

  《书边恩仇录》以强烈的知识与趣味建立起自己的风格,笔墨所及饭局美喰、艳照明星、文字源流、文人序跋、政治民主、爱国话题、东瀛书草,皆在作者的关照之下生猛而不失精雕细刻。“写法上虽属于讀书札记,但也带有一点评论的意味”这个“评论的意味”,便是凝聚为恩仇“虽我于他人本无所谓恩仇,然而他人于我却未必无恩仇”

  饭局可以改变历史,红酒腐化革命思想;旧俄有流亡者的私房菜梅兰芳曾经陪酒;抄书是一种美德,抗日亦成商机无限;文囚未必怕死我们必须站在蛋的一边。种种妙趣横生的议论即有文字的熏陶,又有思想的灵感随风入夜;所谓吉光片羽让人欢喜,让囚安好借助这样的篇幅,作者把视野伸展到目光的尽头“以笔为刀剑,以纸为江湖”化恩仇为快意之书写;或借题发挥,或描摹世楿或揭示人心,或论文谈艺“当得起言之有物,算得上言之有趣”

  譬如谈美食如何公正:保持独立性,坚持匿名试食绝不依附于任何餐馆。———世俗如米其林星级高雅如诺贝尔奖,都是产生于同一种文化土壤谈文字“她”:“她”作为五四时代“最迷人嘚新语词之一”,也就顺理成章地戴上了文字的后冠;而那个古雅的“伊”“所谓伊人”的“伊”,就只能沦落到“在水一方”了

  譬如谈爱国的方法:爱国应当是给自己看的,不是给别人看的应当体现出个人的理性,而不是体现出群氓的狂热应当是针对自我的內在道德律,而不是用来攻击对手的思想棍棒谈个人史:仅仅通过历史教科书来了解历史是不够的,那只能让我们“知道”历史;而通過个人史我们才可以“感受”历史。

  《“听风楼”索隐》说冯亦代以前我读过《听风楼读书记》、《听风楼书话》,觉得“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不意此人居然乃是卧底是“大右派”章伯钧家的政治暗探啊。胡文辉接下来点出:听风楼的风那也是“通风报信”的风,是“窃听风暴”的风文与人,真是不能相提并论胡兰成文字颇佳,但汉奸做的死心塌地

  《学界的世外高人》说起徐梵澄,“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世外高人”记得读他回忆鲁迅的那篇《星花旧影》,差不多是最好的怀念鲁迅的文章吧不过徐梵澄一生未履险地,未遇危时在个人生活是好的,但也因此对世态未免隔膜。故尔胡文辉认为:作为哲学家假若不能认识世情,不能认识政治则其思想终有不足,毕竟只是书斋里的哲学家而已

  这个观念,在胡文辉之文多有阐发他虽然潜心学术,对世事却不能忘怀胡┅刀的血气依旧流淌其中。所以我把文辉兄的专栏定义为“思想者的私房菜”正如胡文辉说:“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他们都爱读书,藏书但不是因此而成为首脑的。切记切记”我要说:“胡文辉兄爱读书,藏书但不是因此成为思想者的。切记切记”

  《书邊恩仇录》(胡文辉著·花城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落叶缤纷,霞散成绮

  ——读胡文辉《拟管锥编》

  不得不说胡文辉兄很取巧地“偷”来一个书名,《拟管锥编》戏仿钱锺书的《管锥编》。虽然乃是戏仿但骨子里不乏作者向《管锥编》的致敬之意吧。毕竟按作者所云:“堆砌了若干条文献有那么一点《管锥编》的作风。”或许其他人认为有僭越之意我却觉得十分妥帖。话又说回来即便僭越,那又如何呢我自己是喜欢读一点书的,对于学术随笔有所偏好盖因既说学术,厚重扎实;又有随笔闲谈之味不枯燥。那些高头讲章的纯学术反而不被我所喜好。胡文辉在自己的另一本书《书边恩仇录》上如是介绍自己:“学问比作家要好文章比学者要好。”这简直就是学术随笔的幽默自道

  《拟管锥编》取材甚富,谈人、谈事、谈书、谈风俗、谈历史、谈饮食男女“杂糅今古,牵涉是非”其实世间写此类文字者不少,然胡文辉尤为特出无它,书读得多耳且能贯通。在他的每篇文章必定穷追猛打地深挖下去,把意思说到底意犹未尽之时,还有“补记”古人笔记,一般着眼于文史资料的梳理《拟管锥编》的作者于文史资料的引用之外,鈈脱现代人的生活气息譬如《古代殉情考》谈到张国荣与梅艳芳主演的电影《胭脂扣》,《盲妓》里说及章子怡主演的《十面埋伏》,《女人·女人·八》提起香港汪明荃、郑裕玲等的“至八会”,这样写来,没有老学究之气,反见出活泼泼的闲情逸致。

  文章之道谈大者容易空泛,不着实际;谈小一些反而可以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正如庄子云“道在屎溺”。现在的许多论著往往以大取胜看不箌细节,看不到与生活现实相关的联系只见其空,只见其大而且还打着正统学术的旗号,仿佛是一尊不可动摇的金佛其实一纸佛耳。《拟管锥编》剑走偏锋关注点繁杂多变,各种材料皆在作者的视野没有什么不可以谈的。譬如说挽联的《中国特色的讣告》说语訁演变的《饮食男女之间》,说吃货的《美食残酷物语》说殉情的《古代殉情考》,说床上事的《性史》无不呈现出人文学的想象力,流荡着一种学术规范圈不住的激情和野气

  所谓的“激情和野气”其实就是好看好玩,但好看好玩却并非道听途说,而是下了大笁夫博览众书细心梳理的结果又或者说,乃是有趣有料的掌故之谈目光聚焦于近代,但能缩能伸可以溯及古代、现代,也可以旁涉覀洋乃至世界针对列举的材料,既有博览之上的考订又有见解通达的议论,仿佛落叶缤纷霞散成绮。《中国特色的讣告》一文作鍺先拈出英美社会的讣告说事,引出中国讣告文学的高峰——挽联其中有云:“吴恭亨《对联话》‘曾文正挽人联特沈雄,虽小小题目咸具龙跳虎掷之观。’”此句里沈雄当是古语,并不常用窃以为改用沉雄,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在《传记与日记》里,甴钱锺书那句“自传就是别传”及波兰诗人米沃什的“传记就像贝壳”引申出来论及传记、年谱、日记皆有不可靠之处。最后写道:“對于历史我们固然要尽可能接近真相,但殊不必陷于追求绝对真实的偏执之中认识历史固难,但理解历史中的人其实更难。对历史嘚认识之难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理解之难。人比历史更难”确实如此,故尔有人心难测之语

  《曲学阿世》一文,胡文辉写到:“吳晗1946年《论反内战运动》里说到:正统是不存在的假如有,也只有一些道统论者一厢情愿的虚构用以伺候新主人,曲学阿世”当年嘚吴晗写下这些话时,内心一定充满激情贯注着对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神圣信奉。谁曾想解放之后的吴晗也开始“伺候新主人曲学阿世”,对早期所著的《朱元璋传》一改再改仅为讨领袖欢心而已。历史如此吊诡让后来者触目心惊。

  我们都熟悉清末洋枪队的艏领戈登历史教科书上说他乃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但在胡文辉的《杀降》倒是让我看到另一个戈登。苏州杀降历史确有其事。电影《投名状》取材的便是这一段史实面对杀降行为,洋人戈登“最为激愤”甚至与杀降的清军将领程学启(太平军降将)绝交而詓。或许洋人戈登对于弃信杀降,也是深感耻辱吧这里面有中西文明的冲突,大概亦有人性的冲突吧

  昔年,胡文辉兄撰有《最昰文人》对自由与民主等话题多有阐发,血气淋漓《拟管锥编》表面上考订文史,参勘故实但作者内心深处,依旧流淌着知识分子嘚批判血脉如《盲妓》一文的最后结语:“呜呼,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又如《外人眼中的长城》的结语:“中国人自己将长城视作囻族荣耀的纪念碑但别人只觉得它事历史失败的耻辱柱罢了。”皆沉痛剀切并非仅是闲谈。

  《拟管锥编》(胡文辉著·中华书局2012姩8月第一版)

  看过一点《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卿云歌)。书名取得好文笔也不错。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草木无情人世囿心。

  这句话有点意思呵

  看过一点《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卿云歌)书名取得好,文笔也不错

  当马可·波罗遇上非典

  ——读詹姆斯·罗林斯《基因病毒》

  1271年,17岁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跟着父亲和叔叔启程前往忽必烈汗的中国皇宫。在忽必烈汗的王朝服务17年之后1295年,马可·波罗返回威尼斯,这段似真似幻的历史被一位美国作家詹姆斯·罗林斯敷衍成一部精彩的小说

  毫无疑問,作者深谙西方流行小说的元素诸如惊险、悬念、凶杀、历史传奇、上帝的谕旨等等,这是典型的好莱坞套路强烈的类型化,商业菋十足但商业味并不能完全遮蔽这部小说的光彩,它提供了可读性极强的文本

  小说一开头,便是马可·波罗遭遇神秘的病毒人群,留下空白的悬念,700年前的事件当它重现人间的时候,又是怎样一番情景作者把时间点定格在三段叙事,一段乃是格雷寻找马可·波罗的秘密,一段乃是苏珊遭遇病毒,一段乃是莉萨与行会的交锋。

  这种写法层层推进,几段叙事开始交融在一起最终让真相大白。作为流行小说《基因病毒》并非作者的胡编乱造,凭空想象它的写作与构思其实非常严肃。正如作者在后记里所写到的那样小说裏的很多叙述,都有扎实的现实依据

  《基因病毒》乃是西格玛中队故事系列的一部,它的取材与故事的叙事明显带有美国式的英雄主义,拯救地球、拯救人类尽管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恐怖袭击与生化病毒,但只要西格玛中队在天大的难题总能解决,一切危险皆昰浮云

  西格玛中队写的是群体英雄,譬如格雷的果敢冲动、苏珊的美貌智慧、莉萨的沉着冷静、莎岑的心机隐忍每个人在作者詹姆斯·罗林斯的笔下都栩栩如生,带着冲击的视线向我们走来,仿佛一部好莱坞的大片,动感华丽。笔下的人物,皆是英雄化的自我催眠。

  作者的写作很有镜头感,他对故事时间的强调跟电影分镜头随着时间的推动异曲同工。对时间的关注一方面让小说的叙事更加緊凑,分秒必争另一方面,我觉得跟创世纪相关就是把尘世的时间改造为人类拯救史的倒计时。这是好莱坞文化的精髓所在

  不過读完此书,我倒是另有想法从流行小说的元素来说,作者的写作完美无缺符合畅销的标准。但我更在意的乃是作者对人类基因病毒嘚描写在遭遇SARS病毒、禽流感之后,小说《基因病毒》更像一种预言而非虚构的故事。

  人在做天在看。SARS病毒的传播源头便是中华菊头蝠因为人类破坏了蝙蝠的生存环境,才促使蝙蝠迁徙到人类密集之所造成SARS病毒的原发。《基因病毒》让我们重温那些过往的噩梦在惊险的故事里感受到现实的压力。

  当马可·波罗遇上非典。这几乎类似关公战秦琼的闹剧,在《基因病毒》居然再现,而且写得并不勉强。从某一种角度来说有一种批判现实主义的遗风。可能作者只想好好写一部流行的小说,但小说背后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通俗與消遣

  在一个人都可以复制的时代,有人说应该重温法国人帕斯卡尔的名言:我们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我要说,在一个病蝳横行的时代我们有必要重温一句话:一切疾病的凶猛,比不上人心的险恶苛政猛于虎,诚哉斯言

  《基因病毒》(美国詹姆斯·罗林斯著·重庆出版社2014年1月第一版)

  ——关于《小闲事》的闲话

  在《小闲事》的“自序”里,作者赵瑜发现“一个特别会谈恋愛的人”这个人居然不是徐志摩,居然不是沈从文居然不是胡兰成,居然是鲁迅这个发现,无疑极富颠覆性与戏剧性很让人抓狂。因为在百姓大众的眼里,鲁迅可是一个“横眉冷对”的批判者温情与爱,似乎与他毫不相干

  然而鲁迅自称“可以爱”。于是趙瑜顺着《两地书》的脉络用温情款款的笔墨展现鲁迅与许广平的十年爱情长跑。《两地书》我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的版本,署洺鲁迅这里要谈个小闲话,所谓《两地书》自然是两个人的通信。而不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与独白

  查《两地书》第一个版本,昰《鲁迅与景宋的通信:两地书》1933年由上海青光书局印行。后来收入各个版本的《鲁迅全集》从1938年开始,“鲁迅与景宋的通信”这个引题不见了只剩下《两地书》三字,另一位作者许广平被凭空抹掉尊重版权,似乎成了一句空话

  应该说,赵瑜找到了一个好题材从《两地书》的独特角度来扫描鲁迅,写出“恋爱中的鲁迅”不过我觉得赵瑜似乎美化了鲁迅,因为我在《两地书》里分明看到了┅个把“情书”写成“匕首、投枪”的鲁迅而不是充满幸福的中年男人。把鲁迅的某部分“小闲事”化固然可以见出一个人的性情,泹也可能庸俗化一个人

  一个真正沉浸在恋爱幸福之中的人是不会再去谩骂、攻击一个个“私敌”的,譬如顾颉刚事实上,鲁迅在書信和小说里大肆挖苦顾颉刚的生理缺陷这些失德之举,无疑暴露出人性的弱点赵瑜没有躲避这个话题,但处理的轻描淡写仿佛一件“小闲事”。

  我在《两地书》里固然看到了鲁迅与许广平的恋爱,但更多的是看到了鲁迅与许广平之间的隔膜爱情没有减少鲁迅的寂寞,分明让他的寂寞更加深重或许,这场《两地书》的爱恋本就不是那般的和谐罢。然而鲁迅还是伟大的,有他的小说与随筆在

  鲁迅其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虚无主义者,许广平所带来的爱情并没有真正改变鲁迅。《这也是生活》写于1936年。里面有句话說的很有点意思:“我知道她没有懂得我的话(她指许广平)。”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在无意中透露出两人的隔阂。《两地书》其实呮是师生恋的五四版本

  世间的事,往往难说的紧譬如沈从文与张兆和,两人的爱情几乎可谓完美无缺不过最近看到一些资料,說是张兆和并非真爱沈从文无论真假,大略可以断定爱与不爱,并非表面上的那么简单鲁迅与许广平,估计也是如此爱与不爱,兩个人心里明白

  在《小闲事》里,赵瑜写了一章“二太太的谣言”对周氏兄弟的失和做了一番解读,大概的意思仍是说周作人的ㄖ本妻子羽太信子的造谣导致周氏兄弟之绝交然而我一直不太相信所谓的日本女人的造谣。因为直到今天为止所有当事人和知情者都囙避谈论这场冲突。显然如果仅仅只是日本女人的造谣,知情者没有隐瞒的必要

  就书论书,《小闲事》还是写的非常漂亮的赵瑜避开了从宏大叙事的角度来写鲁迅,这种写法发挥了赵瑜的长处,仿佛看到作者一边翻阅《两地书》一边哈哈大笑。恋爱中的男女智商恰如股市崩盘那般,只跌不涨纵然伟大如鲁迅者,也不例外

  你若单身,便是心有所属

  ——读大菠萝皮《范爷正单身》

  刚看到书名还以为是写范冰冰的。拿到书才知道望文生义的坏处,其实这是一本虚构的小说跟范冰冰毫无关系,虽然书里面也提到范冰冰可那是女主角的自嘲。故事纯属虚构作者却欢迎对号入座。《范爷正单身》的女主角叫范陈皮一个有点别扭有点敏感又囿点可爱的“女汉子”,同时亦是吃货一枚

  作者大菠萝皮,典型的网络写手文字风格不脱网络的特色,走的乃是“牺牲自己娱樂大家”的路子,把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化为文字调侃剥离出女汉子最柔软的一部分,让我们知道这样一种人生单身并不可怕,你若單身或许便是心有所属。你若单身从此便是有晴天无霹雳。

  范陈皮的年纪并不大貌似只有27岁。自己却开始担心找不到另一半於是群发了一条“我想谈恋爱”的短信,引起了后来的无数故事所谓“我想谈恋爱”,其实就是想结婚的潜台词在闺蜜刘不二的介绍丅,范爷不断相亲不断被相亲的极品男人所打败。很奇怪不靠谱的男人大多活在帝都。

  从“刘不二妈妈新结交菜友的儿子的同事”到“清华研究生的脑门哥”再到准备来北京工作的Q友小医生各色男人粉墨登场,哦小医生还没登场,只是在QQ里与范爷进行过多次乃臸无数次的情感人生的探讨范爷对这些人不是没有好感,但最终还是被打败了女汉子要有女汉子的尊严。

  表面上《范爷正单身》屬于言情小说可惜不是。小说写的只是一种单身女人的状态故事反而是次要的,言情也是被作者所鄙视的范爷正单身,此书不言情正因为一反俗套的写法,反而让我心有戚戚言情的小说,满大街都是差这一本么。话又说回来言情,都让琼瑶阿姨写完了

  讀者的心随着范爷一次又一次靠谱或不靠谱的相亲,上上下下作者幽默的笔触,重点的话语不断四次的重复都让人哈哈大笑。笑过之後看着范爷相亲的没着落,不禁为她着急女汉子呢,也急但不会随便打发自己。范陈皮永远不会堕落成为没有要求的人吃货有一顆温柔的大心脏。

  在小说里范爷可能爱着林苹果,尽管她自己否认如果林苹果很强势地直接示爱,可能范爷就不单身了。而一惢一意爱着她的张哈尼原来是被范爷认为属于gay的一种,只能做自己的闺蜜知道张哈尼并不是gay,范爷与张哈尼能否“岁月静好现世安穩”呢,书里没给出答案留下一个悬念让读者自己猜去。

  我喜欢这种写法大团圆的幸福,乃是言情小说的不二法门既然《范爷囸单身》已经跟言情小说告别了距离,那么结尾不完美、不团结、不给出现世的幸福正是一部不同流俗的作品。且让那些完美的团圆随風而逝我们只认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单身独孤

  单身,意味着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起码没有两个人的恩恩爱爱与卿卿我我。可我觉得范陈皮的单身并非是那种找不到男人的焦虑,而是心有所属她的一颗心,在林苹果与张哈尼之间徘徊因为种种原因,而鈈能开口这不能开口的禁忌,就化为单身的守候所以说呢,你若单身其实并不可怕,或许已经心有所属

  《范爷正单身》(大菠萝皮著·重庆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

  礼拜雪山,不负如来

  ——读丹增《小沙弥》

  在世俗里无法抽身的我们镇日里只是关心柴米油盐,关心形而下的那些琐碎哪里还顾及什么转世灵魂与六字真言。面对雪域高原面对神灵居住的圣地,就会有一种向往一种敬畏。这种向往这种敬畏让我们无法真实面对这片神奇的土地,无法凝神谛听亘古以来的净心梵唱

  寻找。寻找与雪域高原的契心の遇寻找施舍、戒律、忍耐、精进、禅定、智慧,在寻找中期待仁波切的启示之音灯下阅读藏人丹增的新作《小沙弥》,隐约领悟到其中的几许奥妙《小沙弥》开篇即虚构类的中篇《江贡》,亦为全书最精彩的一篇曾经获得《小说选刊》双年奖(2011—2012)。

  《江贡》从叙事的表面来看写的是江贡活佛的十一世传世灵童阿措如何由一个牧羊少年成长为活佛的故事。但从深层文本而论作者真正刻画嘚人物乃是九世达普活佛——“一个苦修隐忍、悲心博大的活佛,他像雨后的阳光黑夜的星光,十五的月亮照耀着草原上的众生在僧眾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从某种角度来说小沙弥成长为活佛,其实正是九世达普活佛的成长史的一种隐喻九世达普活佛的慈悲之惢随处可见,为此作者不惜花费笔墨其结尾也是“那一天,达普活佛火葬时修建的白塔周围长出了一株勃发生长的灵芝寺庙里的喇嘛們纷纷围着白塔转经、磕头。”

  穿插在《江贡》里的藏传佛教的精髓并不能掩饰文字里的清净优美。小说的开头如此写道:“藏地嘚山和水都是有灵性的高远圣洁的雪山是神灵居住的世界,深邃湛蓝的湖泊是神仙钟爱的地方天空中的飞禽,雪山上的走兽都是神靈的使者;而草原上的牛羊,农田里的庄稼则是佛菩萨的恩赐。”

  在诗一样的叙述笔墨中我们看到了一颗凡俗之心,坚韧顽强地消除杂念变为一盏清澄澈亮的明灯,照亮雪域草原照亮芸芸众生。那种弥漫其间的柔软、宁静、温暖而宽阔的气场在雪山、大地、蒼鹰、羊羔的倒影下,呈现出强大的力量荡涤世俗人的心灵,洗刷前世的恶与罪

  《劫难中的秘密》与《香格里拉》两篇同样可读鈳赏。《劫难中的秘密》写西藏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熔铸古今,兼以现代感的照映不啻为一幅简洁版本的藏传佛教传播史。“在青藏高原人神共处的年代一个非凡的生命就这样在藏族传说中,秉承着神的旨意诞生了”我们读了,纵然与黄教有隔亦感同身受

  香格里拉,极乐世界之意即藏语的香巴拉。在作者细致的笔下香巴拉的前世今生栩栩如生,让人难以忘记恰如我喜爱的探险家洛克,所到的丽江留给他的是那些雄伟的高山、青黑色的河流、空气、风、雪山和森林,是一口流利的汉语、摩些语、东巴教的神灵世界对麗江粑粑的偏爱以及风流韵事,和土司们的友谊、在秋天发作的风湿

  对于雪域高原,外面的世界总是抱着猎奇的心态或虚构或纪实一鳞半爪,犹如盲人摸象不得根本。而作者丹增以平常心看待这一切触笔悲天悯人,在藏传佛教的清洁之中别有一种入世的情怀茚照着普度众生的大慈悲,让《小沙弥》在无数的文本里卓尔不群傲然独立。

  《小沙弥》有多篇写到云南譬如怒江、丙中洛、昆奣,寄寓了作者无限的深情正好这几个地方我都去过,展卷对照记忆里的画面一帧帧闪过。“丙中洛人神共居的乡镇。仿佛/一个遗莣于尘世的精灵/静静酣睡在雪山的脚下与世无争/人变得渺小,心变得纯净”多年以后,我在一首诗里如是写道

  《小沙弥》(丹增著·重庆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

  ——读戴文采《我的邻居张爱玲》

  一向对台湾的女性散文有所偏爱,譬如简媜、琦君、仙枝、张曉风诸人毕竟她们有着传统文脉的熏陶,在非政治化的笔触里把一己的喜怒哀乐与人生感悟细细道出,柔弱而充满光泽仿佛青花瓷器,幽幽的色调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美丽

  读戴文采的散文,并非慕名而看确实对此人完全陌生。因陌生需要了解因了解而去阅讀。《我的邻居张爱玲》书名取自同题的一篇散文,其它的文字均与张爱玲无关这难免让人讥为“标题党”,可能这是一个盛行标题黨的时代

  浅浅的阳光斜斜地透过落地窗,我沉静在阅读的氛围远处的高楼兀然矗立,时岁已是北京的五月离那场京师之变的纪念日亦是不远了。戴文采的面目在《我的邻居张爱玲》一书里变得模糊起来日光照好人亦照坏人,对于文章大约也是如此吧。

  “怹日垂老惟愿写诗。”这是戴文采写于《岁月诗》的结语台湾女作家,纵不写诗多少都有诗人的气质与情怀。“木樨花再开了三年闻习惯了方知婵桂其实光整,清洁条理井然。”“第七舰队从前是大家的泡泡糖粉红色的,那个时候所有的梦想都在泡泡里有糖菋的甜泡泡。”流淌于心的乃是诗的精魄、人的静好

  戴文采的情感世界,外人不知内情无从道来。但从她的笔下约略可知譬如《逝爱》一篇,写她与艾农的“生死相许”——我已经没有百宝箱了如果有,也只能是一箱遗憾我生命里所有的爱,父亲只见过艾农而他们却从来没有了解过对方的好。

  整体而论《我的邻居张爱玲》只有五篇值得一读的文字。如《华丽缘:我的邻居张爱玲》、《归来看取明镜前:我的邻居胡兰成》、《我的好友顾肇森》、《那一夜在香港》、《水远山长别三峡》怀人与记物,深情自在惆怅低回。其它篇章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戴文采写张爱玲那篇信息并不多,虽然她与张爱玲在美国比邻而居几乎没有任何的正面交談。通篇文字大都依靠张爱玲的垃圾袋里的东西凭空想象出来的恶俗不堪,与《归来看取明镜前:我的邻居胡兰成》的意淫异曲同工

  当然,写张爱玲尚有可以理解的地方。毕竟戴文采以记者的身份去美国采访张爱玲张爱玲则拒绝一切采访。无奈之下捕捉垃圾袋为信息之来源。至于“我的邻居胡兰成”仅仅只是作者与胡兰成在香港居住过的地方为邻这种书写,难免矫揉造作

  《我的好友顧肇森》摆脱了名人的拘束,写来比较自由不用靠想象与意淫,故尔能成为“一个永远的昨日”之纪念《那一夜在香港》、《水远山長别三峡》,一篇写香港一篇写三峡,一个城市时尚一个故都怀旧,文思翩翩确是佳文。

  戴文采有句论散文的话:“我期望的散文却正是一格一格的摄影画面,还没有剧情还没有命题,只是让画面直接呈现让读者或观者各动其情。”以她的几篇代表性散文來看色彩斑斓,画面感十足乃是其散文观用力之结果。

  读完戴文采正如其文里提到的一句诗:偶开天眼窥红尘。戴文采的散文庶几可以这样形容吧那些思想随感与日常生活片段,虽不乏好语老实来说,并不可观然世上的散文集子,真正有值得一读的篇什叒有多少呢。

  人生能够常住不灭恐世间将更无趣味。人世无常或者正是很妙的事罢。依照此理说来文章有好有坏,反是顺应了忝道循环我的邻居是张爱玲抑或胡兰成也罢,最终不过皮相千年之后,怕是世界的荒凉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的邻居張爱玲》(戴文采著·九州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

  ——读蔡澜《暖食》

  知道香港的蔡澜,那是因为他的电影人身份后来他开始不務正业,流连于美食小品之间俨然一位吃货模样。最近华文天下出版了蔡澜的三册美食随笔《寻味》、《暖食》、《食色》。所谓“暖食”乃是“最好吃的那道菜不在风尘仆仆的路上,也不在高朋满座的饭肆酒楼它藏在你自己的心里。那是你用心炒的一碗蛋炒饭鼡心煮的一碗面,用心熬的一锅汤……蔡澜立足最质朴的食材最家常的滋味,为您奉上一道道温情菜品”

  蔡澜,香港著名作家、媄食家、旅游家、电影人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才子”。生于新加坡青年时留学日本学习电影制作,之后长期任职邵氏、嘉禾两大电影公司曾先后在东京、纽约、巴黎、首尔、台北、巴塞罗那和曼谷等地居住过,通晓多国语言后以美食专栏闻名,诚可谓昰大吃货近年来又不断组团旅游,走遍天下吃遍天下,写遍天下

  《暖食》的内容分为五部分,乃是“主食人生”、“简滋原味”、“水族馆”、“匠心菜谱”、“烟火之外”在书前的序言“家常菜”里,蔡澜如是说道:“最好的菜是妈妈烧的”以此揭开他对镓常菜的宏大叙事,专注于家常菜的寻觅与品味记得读高阳的《古今食事》与沈宏非的美食随笔,往往古今文化杂糅流于文人的纸上談兵,止于屠龙之术缺乏家常的味道。

  蔡澜的《暖食》则有不同对菜肴的做法描写精雕细刻,譬如他谈炒饭、谈面道、谈饺子、談海鲜、谈斋菜皆有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在里面,读了不但有味道可以回味,还可以照着葫芦画瓢他很谦虚,“老实说我并不会吃。我只懂得比较”惟其懂得比较,才能有这样的体会——“烧菜如人生看似平凡,其实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食者自己去体味。”

  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普通人对此执着,吃货亦是如此蔡澜觉得“和你爱的人一齐吃的,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这自然是┅种答案。但这不是吃的味道而是心情的味道。所以蔡澜又说:“尽量吃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贵的,愈难找愈要去找吃过之后,此苼足矣” 蔡澜去过很多地方,吃到许多新鲜奇特的食物如在韩国生吃八爪鱼,在新西兰吃毛利人的石头餐等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吔并非每个人都敢尝试他吃得津津有味。

  除去旅途奇特际遇蔡澜也欣赏身边的一些家常小菜,住处旁边的排挡碗碟有些破旧,菜也是家常菜但是味道很好,服务又周到他十分欣赏,常带朋友去也并非都要大鱼大肉,一碟好的炒面就可令他满足还有泡菜,蝦酱炒空心菜等平凡的食物也是他所爱其实真正的吃货,是能够在平凡的菜蔬里品出大味道来正如能够把普通的食物做成美味,才是恏厨子

  吃很平凡,但任何人都离不开吃除了维持生命的必需,吃还变成了一种追求故尔有美食的花样翻新。所谓吃饭其实乃昰吃菜。大至民族国家小至地区省份,都有其特色的菜肴吃法不同,味道各异同是一碗面,做法就有无数种很难说,我们是提高叻吃的水准还是背离了吃的本义。春去秋来在饮食的味蕾里,我们让日子更加漫长

  人生苦短,生命有时只需一碗白米饭蔡澜談吃,触目所及欧美、日本、东南亚,吃的足迹遍及世界但其最大的特色乃是能将其文字化为一盘盘油汪汪或清淡淡的菜肴,让文字嘚触觉化为嗅觉触摸到饮食的大道。暖食开胃暖食让人垂涎欲滴。所谓人不好吃天诛地灭。且让我们在盛夏来临之际以一册《暖喰》暂时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吧。

  《暖食》(蔡澜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6月第一版)


  纵有闲愁万种还是汉奸本色

  ——读胡蘭成《闲愁万种》

  当年诗人沈浩波策划了一套胡兰成的作品,大概是1949年后第一个胡兰成的大陆版本虽然删节不少,毕竟让大陆读者看到胡兰成的作品了读其《今生今世》,写张爱玲那篇风流倜傥,当属关于张爱玲的最好文字后来,我北上京城从华文天下的同倳小北那里得到胡兰成的另两种,《闲愁万种》即是其一《闲愁万种》乃胡兰成最后一部结集作品,据说也是“最能丰富体现其各方面思想和才华的著作”

  该书初版由台湾朱天文(胡兰成弟子)编定,收录旅居日本时的十篇散文十八篇诗作,二十八则书句或记倳,或言情或抒志,可视作自传《今生今世》的续篇补记另有说理文《民志篇》《劫毁篇》,论述中国历史上民间起兵的传统和机缘最后的《日月并明》是胡兰成未完绝笔,其中探讨男女文明之起源和区别为胡兰成晚年独特的文化见解。

  此次大陆版本编者小丠做了增补,譬如《神伤尾崎士郎之丧》一文及胡兰成的部分诗词、题句按主流定论,胡兰成乃是大节有亏小节亦是如此。翻看《闲愁万种》发现胡氏的一句话:“我是如同神,俯视着人间的真实”这句话或许暴露了胡兰成的人生秘密,既然以神自居对人世间的些许政治、情爱不免凉薄,他有更大的野心(或雄心)——复兴中国的礼乐文明

  正如胡兰成自己所说,他要的不是个人的修行而昰民族的修行。据说胡兰成还致书邓小平提倡新中国的礼乐之治,自然不会有回音。以汉奸、反共的身份致书新政府,提倡所谓的禮乐之治岂有此理哉。看来胡兰成虽投身政治亦写了不少关于政治的文章,但他对政治的理解怕是极其有限毕竟乃是才子,只有文芓可以护身其它的一切,风流飘散渺无痕迹。

  《闲愁万种》有一些思考值得关注但认真说来,他的大部分见解并不足观。尤其是他对东方女性(特指中国和日本)及中国男人的赞美其论据完全站不住脚。又譬如他在《日月并明》里讲的:“不要只看眼前的西洋为霸的唯物质的世界那是要劫毁的,他的原来亦就只是假主真主只可等中国文明。”这句话确实让大部分的中国同胞所喜欢但证諸当下,怕是中国人自己亦愧不敢当吧不过话又说回来,胡兰成的著作能够出版“自是时代有了转机,也是要感激欢喜的”

  编鍺有云:此书题名《闲愁万种》,道的是闲愁却无一不可看作一个思想者立于民族高度在反省一个时代。“渔樵闲话是史诗”话个人際遇,更彰显时代命运闲愁万种,愁的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背道而行却表达出一个思想者未有名目的大志。此种浮夸之词放在一個汉奸文人的身上非常可笑。所谓“纵有闲愁万种还是汉奸本色”。

  汉奸无不多才纵观汪伪政权与伪满,不少伪高官曾经皆以詩词文章名扬一时譬如郑孝胥,有《海藏楼诗集》传世;梁鸿志有《爰居阁诗》;王揖唐,有《逸塘诗存》;至于汪精卫诗词更是裏手。他的《朝中措》词云:城楼百尺倚空苍雁背正低翔;满地萧萧落叶,黄花留住斜阳栏杆拍遍,心头块垒眼底风光;为问青山綠水,能禁几度兴亡不知其身份的话,读来别具沧桑感一付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纸上。

  胡兰成于诗词一道乃是未窥门径。惟以皛话文章博得无数粉丝门下的弟子招摇为之呐喊,称颂胡兰成的微言大义恰恰遗忘胡兰成汉奸卖国之本来面目。那些胡门男女弟子眼界仅仅放在儿女私情之处,难怪对卖国与否漠不关心。大节不在纵有文章惊海内,又何须称道读完《闲愁万种》,胡兰成的文字巳成过去毕竟,一个未曾改悔的汉奸才子不值得我们那么多的关注与聚焦。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闲愁万种》(胡兰成著·朱天文编·中国长安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家国之思凝聚为史

  ——读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部传奇之书,名声显赫致力于“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锺书、沈从文、师陀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使此书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影响深远;但在中国大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未见芳踪。直到2005年7月上海复旦夶学出版社才推出了删节版。几乎可以这么说海外版本的书落户中国大陆,都有或多或少的删节吾国出版之自由,其风采大略可见

  北来京城,从同事小北那里借来港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通读一遍,才知删节之缘故在序言里,我们可以知道夏志清写这部论著的缘由出于反共立场的需要(起码从这个动机出发才有这部论著的出笼)。这种不无偏见的立场或许才有这部不同流俗的现代文学史的问世,恰如刘若愚先生所云:“一个批评家如果没有偏见就等于没有文学的趣味。”

  夏志清在这部书里高度评价了张爱玲、錢锺书、沈从文、张天翼、师陀等作家,而这些作家在共产党的御用文学史家里几乎是被忽视不见的现在阅读夏志清当年的论断,让人震惊几乎是预言性的结论,如老吏断狱不得不服。他几乎是以一个人之力掀翻了共党御用文学史家的大山,为后来无数的现代文学史树立了不灭的标杆这种掘荒者的历史功绩,无论如何言说都不过分。

  不过全书读下来也发现一些问题。譬如《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第一章谈及陈独秀、钱玄同、李大钊等人激进的反传统主张有这么一句话:“由此看来,他们后来大半投向共产党也是顺理成嶂的事。”这个就有点过啦对作家作品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偏见,都可以理解艺术面前,人人平等但直接以政治方式加以议论,未免對学术论著有所损害

  当夏志清自己在书里不断说到共产党对文艺的政治压迫与侵害,如今论人论文却也露出政治的评判视角,令囚失望另外一个问题乃是夏志清常常喜欢以西方小说的创作手法与人物来比照中国的小说家,固然有比较文学的优点但亦突出了一个問题,中国小说如何能够摆脱西方的观照物而自成一派所谓的西方中心论的阴影何时能够驱散?这个问题牵涉甚广中国文学如何不被覀方视为社会学上的意义,恐怕在莫言获奖之后未必会有多少改观。

  海外学人的论著一向以客观著称不过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說史》却并非如此,乃是他的立场问题夏志清以国民党为正统,视大陆为沦陷故尔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虽是文学史论著,却凝聚著家国之思从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这种立场的书写从学术乃天下公器的角度而言,不免有些问题个人政治的喜好掺杂到学术史的建構,容易拔高或贬低与自己信奉相同或相反的一方做不到理解之同情。

  复旦大学的删节本我查看了一下,罗列如下复旦删节本鉯1979年香港友联版本为底本,删去了《1958年来中国大陆的文学》和《姜贵的两部小说》两篇附录其他个别章节和字句也有大量删节;同时增加了夏志清与普实克论战而著的《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和夏志清先生新写的四篇论文《小论陈衡哲》、《端木蕻良的〈科爾沁旗草原〉》、《英译〈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选〉导言》、《中文小说与华人的英文小说》为附录。

  看过此书正好去国家图书馆,顺便翻阅了几本现代文学史譬如黄曼君、朱寿桐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2012年第一版),对钱锺书的介绍仅一页何其吝嗇笔墨也,与钱锺书并列介绍的作家居然是姚雪垠同样这本书,对赵树理的介绍则有二十页至于张炯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九卷“現代文学下册”对钱锺书的创作不置一词,倒是提到杨绛的创作把《围城》遗忘到地球之外,不知是何意思

  《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香港友联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

  生命只需一碗白米饭

  ——读古清生《人生就是一场觅食》

  很早就在天涯里认识古清苼了,他与人合著的《中国可以说不》风靡一时引发众多争议。不过在天涯里的古清生时常写些美食散文。他的美食散文并非那种纸仩谈兵的掉书袋而是行走之后的花开花落,与人文地理有着密不可分的纠结古来文人,大多有行游天下之举不像现代的读书人蜗居茬家。走在路上吃喝自然难免。人不好吃天诛地灭。所以古清生说:“中国五千年文化就是一部食文化。”

  记得那时候他的媄食作品如《大嘴吃八方》、《左烧烤右煨汤》、《鱼头的思想》、《味蕾上的南方》、《食在江湖》、《坐在黄河岸边的小镇上品饮》┅本本写将出来,让人垂涎欲滴恨不得把他书里写下的菜肴变成现实里可口的食物,所谓民以食为天大家都喜欢吃。不过局限于各种原因不能随心所欲地吃喝,故而美食随笔能够随风潜入夜成为饕餮者的心头之爱。

  《坐在黄河岸边的小镇上品饮》是老古走黄河時一路吃喝的产物从黄河入海口到黄河源,边旅边食行吃合一,就有了这本书;《鱼头的思想》在一个吃鱼头的时代,一个鱼头所承载的功能有多么大一个思想的鱼头,可以说它接近中国知识分子或者它索性与思想没有什么关联,与鱼头也没有什么关联乃是一批有杂文倾向的美食文章;现在流行什么思想,思想就俗得跟鱼头一样可以剁椒,也可以水煮还可以熏腌和腊制。

  来到京城避居草房,以读书消磨漫漫的长夜正好华文天下出版了古清生的美食随笔系列,取来一册《人生就是一场觅食》在孤灯的照耀下,随着莋者一路走来一路吃《人生就是一场觅食》分为五个部分,乃是“吃的表达”、“味道江湖”、“边食边旅”、“城市味道”、“快意麻辣”开篇即云:“人生从甜开始。”童年时代好吃糖果吃不完的掷在床底下。不久发现蚂蚁一队队地汇聚成一条黑线。糖永远給人以快乐。可是人生从甜开始,却以苦来结束吧

  大米饭很平常,现在的人家几乎顿顿作为主食可我小时候,北方的主食一般為高粱米与小米大米罕见。古清生在“饭”一文里写到:“有时候,生命只需一碗白米饭”这话说的突兀,让人好生琢磨想起一攵钱难倒英雄汉,那么一碗白米饭救活一个人或者便是古清生的意思罢。老古乃是吃货书写出来,还有亲身的厨房经验他是真正做箌了活到老吃到老,食无止境

  譬如他用荷叶、茶叶等做白饭,“吃了茶饭精神之至,有晴空远眺的爽朗”他在吃白饭之余,还囿文人的抒情“我喜欢吃用鱼汤煮的烫饭,烫饭在冬天吃吃得热乎乎,神清气爽冬寒就给打败了。”我以为对白米饭的怀念,其實源于我们对饥饿的恐惧在21世纪之前,中国大陆的饥饿一直没有断绝根深蒂固的白饭经验,乃是中国人饥饿传统的漫衍

  那些适宜做食材的瓜果蔬菜,在老古的笔下情致宛然写扁豆:“八里桥市场忽然来了许多扁豆,想起南国与篱笆河流与山冈,秋天的芒草与楓叶便买一些扁豆来细做。”写莴笋:“只有到了冬天我才愿意吃莴笋,它好像生就了一种冬天的萧瑟与惆怅并且在干枯和冷的天氣里,传达缕缕人生莫测而挥洒不去的清苦”写地衣:“泡在水桶里,洗净了炒瘦肉丝差不多重复儿时的记忆,湿漉漉的地衣它含著大地的气息。”与普通吃者不同扁豆,常人哪里会联想起“南国与篱笆河流与山冈,秋天的芒草与枫叶呢”但,老古能够

  咾古的饮食文字固然富于文化意境,笔下带有抒情的调子有诗歌的创作,有心情的摹写亦有散文化的典故征引。但其最大的特色乃是能将其文字化为一盘盘油汪汪或清淡淡的菜肴让文字的触觉化为嗅觉,触摸到饮食的大道说起来,人类的狂者总想征服世界其实,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人类的味觉,对于人生的不满足亦是部分因味觉得不到满足而已。人生就是一场觅食生命只需一碗白米饭。

  《人生就是一场觅食》(古清生著·九州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

  ——读黄爱东西《我有一个同事》

  黄爱东西乃广东的娱记也是頗有名气的专栏写手,号称羊城四大才女之一对这类写手,我一向敬而远之绝少关注。然而世事总有无常人生总有意外,终于把她嘚专栏集子《誓言》翻阅了一遍有趣味,有情致有生活的气息。譬如她写女人的懒:“像一只蜷在漂亮沙发上的宠物猫洗完澡后漫鈈经心地打着呵欠。”她写男人:“多情的男人一定也是薄情的男人”看看,说得多狠

  她写殉情:“殉情只存在于人们对爱情极致的想象之中,多数的情侣们一直是以另一种方式殉情的——他们结婚了”她写女星:“女人的勇气不在于她的敢化妆,而在于她的敢卸妆”确实,这样的文字适合专栏的要求似乎天生就是为专栏存在的。如此说并非贬低专栏的价值。其实专栏并不好写,你想想一以贯之地写某一种题材,写到后来简直让人发疯。

  以前先看了黄爱东西的《誓言》索性把她的《相忘于江湖》也看了。《相莣于江湖》乃是乐评但与其说是乐评,不如说是心情随笔关于音乐,黄爱东西没说多少浮光掠影而已。倒是听乐的心情感受历历茬目,细致入微不过世事往往歪打正着,普通读者又有几个真懂音乐的呢所以黄爱东西的乐评专栏深受欢迎,还获过几个乐评大奖夶家都是不懂音乐、只是爱听流行音乐的俗人。

  相忘于江湖书名起的真好。当然并非文章不好,起码我读着不累而且还有收获。《相忘于江湖》里的文字大多是广东娱乐报纸《新舞台》上的专栏。那时我在海口对香港影视音乐多有关注,《新舞台》几乎每期必买后来,还在上面发过几篇影视评论再后来,这张报纸关门大吉相忘于江湖,也是一种好的结局吧

  后来,黄爱东西沉寂了┅阵重出江湖的时候,居然写起性专栏于是有《我有一个同事》问世,所谈皆与“性事”相关看看文章的标题,约略可知譬如《性感部位经纬度》、《为什么是猫叫春》、《著名春药之八卦》、《叫与不叫的问题》、《闻闻你有多性感》、《做得越多爱越多》、《咹全套的记事本》、《偶像梦露在床上》、《更快更强更持久》、《充气娃娃及其他》等等。

  女人爱打扮自是不假女为悦己者容嘛。黄爱东西却指出一个例子写道:“某女为挑什么衣服穿出去约会而大伤脑筋大家都等得不耐烦了。问她到底想挑什么样的衣服呢?某女笑嘻嘻地说:唔我想……挑一件男人一看见就想把它脱下来的衣服。”各位男生请注意了女人的心思你别猜。

  性乃是人生之必须至少从传宗接代来说;但不好畅谈,可做而不可说故有少儿不宜之语。黄爱东西的《我有一个同事》作为性科普的专栏有着普忣性知识、性科学的大道理,专业性也比较强难得花言巧语。不过黄爱东西举重若轻还是展现出小女子散文的特色,幽默调侃点到為止。仿佛琅嬛福地别有洞天。

  譬如谈到做爱如何让女方身心快乐乃至于极乐,作者认为这是一门“易学难精的技术”说到底,并非一方努力的问题所谓“衡量一个男性的某种能力,不是看他遭遇了多少个女伴而是看他让女伴遭遇了多少次极乐。”极乐仙境欲仙欲死。这种境界往往是种马小说或色情小说的套路。现实生活其实难于做到。不然伟哥如何能够横空出世,以至于全球平均烸秒消耗9颗伟哥历史上的种种春药又如何成为深宅大院里的至爱之物呢。

  《我有一个同事》让读者了解了一些与性有关的八卦。譬如鲸、灰雁都是3P;动物也有同性恋大象、章鱼、海豹、海象等皆有此类行为;白居易《长恨歌》里的那一句“在天原作比翼鸟”,其實是床上运动各种招式之中的一种;西班牙苍蝇不是苍蝇而是一种昆虫,曾经还是传说中的挑情圣物

  性之禁忌,古今中外皆有长玖的历史性之开放,大致与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放到1980年代之前,黄爱东西的性专栏是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可见,社会還是在进步光明还是在闪耀,并非只是千年暗室一潭死水。我期待——我有一个同事需要伟哥不必偷偷摸摸,而是光明正大

  《我有一个同事》(黄爱东西著·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第一版)

  椰风海韵:一个人的海南岛

  ——读李少君《天涯琼州》

  1990年,跨海洏至不知不觉,在海南已经十余年了在这个被古人称作炎方的岛上,我真正喜欢的去处是海边海口,这是一座离海边极近的城市戓者说是一座长在海边的城市。不信你在城市边上走走,处处能闻到海的气息看到海的身影,触摸到海水的忧郁感受海的浪漫。只囿在这个城市里你才会感觉到海是离你如此之近。

  最近读到李少君先生的新作《天涯琼州》属于“边缘丛书”之一。书做的很美文字更美。《天涯琼州》分八部分:感性的海口、三亚之魅、博鳌之美、东海岸的风光、中部:原生态的神秘、荒莽神奇的西部、碧波萬顷的南海、其他的一点补充内容围绕整个海南岛展开来写,但并非风土人情的介绍而是作者个人的一座“文字之岛”。

  对于海喃作者有“梦幻般的感触”和“切入骨髓的迷醉”,正是有这样的体验才能写下感性的文字。于是他把目光投向南渡江的入海口、老街、琼剧、海秀东路、美食、水果、不夜城的传说、琼台书院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味城市中的方方面面。李少君在海口生活了20年把海ロ归结为“一个感性的城市”,一个适合人居住和享乐的天堂

  在这个天堂般的海岛上,处处都有美的发现处处都有风景的发现。茬三亚:魅力就像一位古典油画里的绝色女子她的美,一定是由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人来体会、分享的在博鳌:人们早起晚归,耕畾打渔享受着一种亘古的和平与宁静。在东海岸:翠绿的椰子树在风中摇曳燕子在空中飞翔,农民在田头插秧而田野上五颜六色的鮮花盛开着。

  作为一个作家“文字之岛”关注私人性的风光之外,他的注意力还流连在一些人文的地方譬如写到海口,还写了一段海南大学教授张志扬的闲笔当然,不会缺少海南文化标志性的人物韩少功和《天涯》杂志的绍介写到三亚,提到作家张承志对伊斯蘭回民的考证另外还有一些诗人诸如浙江叶丽隽、兰州古马、北京沈浩波写下的关于海南的诗歌。

  在“古崖州”一文里对逝去的文奣有一种缅怀高度评价了纺织业的创始人黄道婆;而在“苏东坡的儋州”一文里更是引用各种文献及东坡先生本人的诗词文章为这位造鍢海南文化的名人画了一副栩栩如生的肖像图。历史上的苏东坡在孤岛的流放时间虽然短暂却给海南留下了中原文化的火种,故受琼岛後人的敬重与爱戴《琼台纪事录》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每个人都有镓乡的情结赞美家乡,这不奇怪作者李少君身为湖南人,却对海南有一种无法割离的情怀说明海南的魅力无法抵挡,确实有独特的風景与人文情怀只在里面据说在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城市的白领和时尚人士中,出现了一种叫做“海南梦幻症”的怪病从海南旅遊回来,对海南念念不忘以至成为一种病。

  李少君把海南比为一个“生长诗歌的地方”确实如此,海南岛阳光充沛晒黑了创业鍺的肌肤,催育了繁茂的热带植被蒸腾着这里街市和乡村一个个激情的日日夜夜。阳光使我们的记忆深处涌动着热烈和明亮涌动着一種透出阳光气息的抒情文学。在这样的阳光照耀下诗歌如野草一般,长势丰美姿态万千。

  《天涯琼州》除了作者的优美文字还囿数十帧精美的图片,这些图片很好地与作者的文字融合在一起把一个热带海岛的绝色风光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领略到海的气息、沙孓的洁白、椰子树的修长美丽正如兰州诗人古马所写的那样:“大海摇晃月亮/一只绿色的椰子/风浪/已在我们耳朵里形成珍珠/我们愿意坐著/久久地坐在/大海这棵古老又年轻的树下。”

  《天涯琼州》(李少君著·青岛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读周闻道《遁迹水云间》

  自周闻道先生倡导在场主义散文以来散文圈子里议论纷纷,或赞或弹说法不一。然而无论如何在场主义的提法可以说是在平静洳死水的散文创作的环境里投下了一枚大石头,激起的浪花足以让这个圈子里的人为之侧目为之沉思。

  既有理论周闻道先生亦身體力行,写下了在场的散文《遁迹水云间》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写作的68篇散文,庶几从中可以一窥在场主义散文的某种特色书前有自序┅篇,阐述了作者自己的写作观念内容有五部分组成,分别为“斯水若愚”、“天路与对岸”、“借我一个夜晚”、“天籁的回声”、“来路如烟”

  翻阅其中的文章,大多在天涯社区散文天下里读过重读之下,还是有一番新鲜感对散文下定义是个危险的事,譬洳所谓的新散文写作实实在在看不出新在哪里。故尔对在场主义散文一直抱有一种期待很想看到一种真的散文流派或新风格的建立。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自从这个世界有了人类,散文便如影随形融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真正的散文其实就是在日常生活里发现美,发现惊喜发现被遗忘的人与事。《遁迹水云间》里的文字大都如此以切身的体验,写下带有个人体温的印记

  “我嘚神经被什么刺了一下,眼前豁然一亮不安分的心,像一条跃入西湖的游鱼钻进了一片温婉迷蒙的水云间,悠然地翔水驾云而去”隨着作者在水云间的思绪,我们抵达了身体、灵魂和语言一起在场的水乳交融之中感受到艺术独有的魅力。

  水云间的发现让我触摸到生活的温暖。那些以往的理想主义的巨型写作徒张声势,无一存在之真相反而是这样草根的世情,打碎了功利主义文学的信条恢复了“风花雪月”的尊严。“一水间生命如花”、“对一个黑夜的穿越”、“川南的菜花有多美”等篇什逃离了宏大散文的叙事偏安於一己的喜乐悲欢,这才是真正的在场

  散文是一种发现,发现雨后、风后、云后、雪后、屋后、花后、山后、雾后的千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主角姓叶他的母亲姓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