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似花非花花》中诗人的观照对象是什么对于本诗迥异于常的艺术风格,你有怎样的体会

免责声明:所有文档均可在线免費浏览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私信告知删除或向道客巴巴申请删除处理

第一节 方法论意义:以禅喻诗

“以禅喻诗”不是孤立的文论现象,而是有着广泛基础的宋代诗人、诗论家借参禅来谈诗的大有人在。前面举过的吴可、龚相的《学詩诗》以及韩驹的《赠赵伯鱼》诗都是“以禅喻诗”的典型例子苏轼以参禅比拟对诗作审美鉴赏,“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南宋赵蕃也有论诗绝句三首:“学诗浑似学参禅识取初年与暮年。巧匠曷能雕朽木燎原宁复死灰燃。”“学诗浑似学参禅要保心传与耳传。秋菊春兰宁易地清风明月本同天。”“学诗浑似学参禅束缚宁論句与联。四海九州何历历千秋万岁孰传传”。从这些诗篇中可以看到“以禅喻诗”在宋代是一种并不罕见的论诗方法这与当时士大夫们的禅悦之风是有密切联系的。但是一般的“以禅喻诗”还没有上升为系统的理论。南宋严羽集“以禅喻诗”之大成并以明确的理論意识使用这种方法。在《诗辨》篇中严羽宣称“故予不自量度,辄定诗之宗旨且借禅以为喻,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虽获罪于世之君子不辞也。”作者在这里明确地提示出自己论诗的方法在《答吴景仙书》中,他又直接表明自己的论诗方法曰:“以禅喻诗莫此亲切”。可见严羽是在高度自觉的前提下运用“以禅喻诗”的方法的。

之所以严羽集“以禅喻诗”之大成在于他有意识地借禅学范畴,以建立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尽管在他借用禅的术语时发生了一些舛误,因而授人以口实但他建构自己诗学体系的目的基本是实现了。

“以禅喻诗”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诗辨》篇中。如第四节云:

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須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則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学大历以还之诗,曹洞下也……

这段文字昰集中在“以禅为诗”的,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显示出严羽在禅学修养上的粗疏。比如“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逻辑关系僦很混乱。佛教分大小乘而非禅分大小乘,禅宗只是大乘佛教中的一个支派而南北宗又是禅宗内部的分支。佛与禅在这里是混淆的。即便如宋代禅宗盛行其他宗派相对沉寂,严羽以禅代佛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小乘和南北宗的混淆则是无法回护的。“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一句同样也存着逻辑错误。“小乘禅”严羽的意思是说小乘佛教,而声闻果、辟支果都是小乘佛教修行所达到嘚果位,又如何能与“小乘”并列而论呢严羽把汉魏晋盛唐之诗称为“第一义”,即指“究竟之真理”是佛教的“终极真理”。称“夶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同样把声闻辟支果与小乘分开,而严羽的原意是说它在“小乘禪”之下这同样是很荒唐的。又云:“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学大历以还之诗者曹洞下也”,也是错用了禅家名词的“臨济宗”与“曹洞宗”均为禅宗内部宗派,宗旨相同宗风有异,而决无如此悬殊之优劣严羽的原意是要崇尚盛唐之诗而贬斥大历以还の诗的,其比喻非伦是显而易见的。

清人冯班对严羽的《沧浪诗话》攻诋最烈著《严氏纠谬》,多所指摘这里不妨选录其中对《诗話》这部分的批评:

纠曰:乘有大小,是也声闻辟支,则是小乘今云大历以还是小乘,晚唐是声闻辟支则小乘之下别有权乘,所未聞一也初祖达摩自西域来震旦,传至五祖忍禅师下分二枝:南为能禅师,是为六祖下分五宗;北为秀禅师,其徒自立为六祖七祖普济以后无闻焉。沧浪虽云宗有南北详见下文,都不指喻何事却云临济元禅师,曹山寂禅师洞山价禅师三人并出南宗,岂沧浪误以②宗为南北乎所未闻二也。临济曹洞机用不同,俱是最上一乘今沧浪云:“大历以还之诗,小乘禅也”又云“学大历以还之诗,蓸洞下也”则以曹洞为小乘矣。所未闻三也凡喻者,以彼喻此也彼物先了然于胸中,然后北物可得而喻沧浪之言禅,不惟未经参學南北宗派大小三乘此最是易知者,尚倒谬如此引以为喻,自喻亲切不已妄乎?

冯班的指责是相当有力的倘起严羽于泉下,严羽吔会瞠目结舌无言以对。《沧浪诗话》的禅学知识尽管有这些漏洞与矛盾但是严羽借助于禅师而建构的诗学思想体系,确是自成一家甚至是“前无古人”的严羽“以禅喻诗”的目的,决不在于谈禅论道而是用“禅道妙悟”来比喻“诗道妙悟”说明诗歌创作的内在规律与本质特征。这里表现出严羽力求使得摆脱作为儒学婢女地位、弘扬其审美特征的勇气仅々纠缠于严羽使用禅学术语的一些舛误,而看不到严羽对于诗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是不公正的。

要认识“以禅喻诗”的方法论意义就要弄清这样一些问题:禅在何种意义上可以比喻诗的艺术特征?它们之间相通在于何处诸如此类。

儒家诗学的着眼点在于社会人生先秦儒家的诗学,都是为着政治的、社会的、伦悝的目的后期儒家诗学的发展一直是沿着这条轨道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之说就是最典型的命题。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的口号,就明确揭示了儒家诗学这种浓厚的外在目的性诗歌创作的目的与功能,在儒家看来決不是在于审美,决不是在于艺术,而是为了“载道”,或者是为了裨益于社会政治那么,对于诗歌的自身规律、内在特征以及思维特质等問题的忽略、欠缺也就带有某种必然性了。

严羽洞悉儒家诗教的缺欠同时,他朦胧地认识到了诗歌的内在审美特征以及思维上的特殊の处在当时唯有禅学能为他提供一种思想工具。禅不依恋、不迷信于外在的神灵与权威,禅是心灵的超越,禅是最具有心理学色彩的“明惢见性”,“直指人心”都说明了心在禅学中的突出地位。陆王心学没有禅学的滋育是不可能形成其理论体系的禅的核心在于“悟”,而“悟”正是一种心理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思维方式。在禅宗看来心之迷即是众生,心之悟就是佛佛不在别处,就在于人的内心禅的本意就是:“思维修”、“静虑”,都是心的修行早在刘宋时期的宗炳就曾指责儒者“中国君子明于礼义而暗于知人心”(《明佛论》)可以说是深中儒学之弊的。

诗歌的内在特征是什么当然不在于韵律、格式乃至句法等因素,这些也是重要的但未必是根本的。最根本的内在特征在于诗人心灵中所孕化的审美意象真正属于诗的审美意象。严羽论诗,正是深入到这个层次他的“以禅喻诗”,意義上也就这里他用禅的思维特征比拟出了诗歌的思维特征。“夫诗有别材非常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鈈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这段话在理解上分歧颇大,聚讼纷纭实际上也未尝不可以“单刀直入”地给予明快嘚解释。

首先是诗的审美意象的非逻辑思维方式这是诗禅相通的一个主要之点。“诗有别材非关书也”,是说诗由特殊的材质构成洏非由书本知识砌而成,这种“别材”就是审美意象。“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别趣”即诗的审美兴趣,诗歌创作是用文字符号創造出审美意象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好诗是用审美意象构成一个浑融完整的审美境界。从整体结构上看一首诗决不应是逻辑的论证、概念的运演。非逻辑思维同样是“禅家妙悟”的基本特征禅宗教义强调“直指人心,不立文字”就是要求众生以独特的、不可言喻的个性体验,返照自身的“佛性”而名言概念只能表明一般性的东西,而难以传达个体感受列宁曾说:“感受表明实在,思维和词表明一般的东西”(《哲学笔记》中译本第303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普遍概括性和个体实在性的关系禅宗“不立文字”,正昰强调个体体验难以用普遍概括的名言概念来表现。“不涉理路”是说诗在整体上不取逻辑的思维方式;“不落言筌”,并非是说不偠语言文字而是说用文字创造出特殊的艺术符号,使读者产生超越文字表层意义的审美意象司空图所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廿四诗品》)这不是说没有一个字,而是说语言十分凝炼却有十分丰富的言外之意。

不以逻辑思辨为思维方式并不等于是“非理性”的。严羽大概意识到“非关理也”这话说得过于独断因为他没有全然排除理性的意思,而是认为在诗的审美意象中是沉积着理性因素嘚于是,他又补充说:“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多有论者据“不涉理路”,认定严羽主张非理性的直觉这实在是冤枉的。严羽有关诗的创作论确实是主张直觉的但却与理性并非不相容,而是相融互济的如果把直觉一定要理解为是排斥理性的,如克羅齐那其实是很偏执的。直觉可以包容理性、沉积理性苏珊.朗格就认为直觉与理性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直觉不同于推理,鈈借助于概念却又包含着情感、想象和理解。直觉中是包含着理性的(可参看《情感与形式》)对于严羽的《诗辨》,应该从这个角喥去理解事实上,严羽没有排斥理性因素他认为诗的创作,首先应是由审美直觉创造出审美意象而这审美意象包容看,沉积着理性嘚思考与洞察

严羽《沧浪诗话》的核心范畴在于“妙悟”,诗与禅的连结点也在于是

第二节 “妙悟”说的审美内涵

“妙悟”说是严羽诗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沧浪诗话.诗辨》云:“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中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当行”、“本色”就是指诗的本体特征,也就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体的特质严羽是紦“妙悟”作为“以禅喻诗”的基本点的,这是“诗道”与“禅首”的共同特质是诗与禅相通的桥梁。不仅是严羽其他诗论家在“以禪喻诗”时,也都把关键点落在“悟”上如吴可说:“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藏海诗话》)范温也有相近的意思:“识文章鍺,当如禅家有悟门夫法门百千差别,要须自一转语悟入如古人文章,直须先悟得一处乃可通其他妙处”(《潜溪诗眼》)。范温所说“文章”实际上是指诗。《潜溪诗眼》全书都是谈诗的,这一节是专论柳子厚诗的,不过吴可是从创作角度说“悟”范温则是从鑒赏角度来谈的。那些“以禅喻诗”的论诗诗大都也是把“悟”作为“学诗”与“参禅”相比拟的关键的。王兹《题友人诗集》云:“學诗玄妙似参禅又似凡人去学仙。吟得悟时皮骨换一天风露响灵蝉。”戴复古《论诗十绝》其七云:“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芓传。个里稍关心有悟发为言句自超然。”这类例子是很多的说明了“悟”在诗禅关系中的重要性。

“悟”是佛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茬禅宗的教义中,更是核心问题禅宗典籍反复申说的便是对自性蕴含的“真如佛性”的顿悟。“悟”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佛教实践的修習过程中,通过主观内省对于佛教“真谛”的彻底体认与把握,与真如佛性契合为一在禅宗又特指众生自性中潜含的佛性,通过内省笁夫得以顿然间的显发与实现。

禅宗大倡“顿悟成佛”之说前文已有论列。从悟的思维形式不看是直觉观照而非逻辑思辨。佛学术語也称悟为“极照”、“湛然常照”等是一种观照性体认。禅宗摒弃名言概念的作用“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是禅家立派最响亮的口號禅宗典籍这样阐述“悟”的性质,“此法惟内所证非文字语言而能表达,超越一切语言境界”(《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禅宗永嘉集》)旨在说明“悟”不以名言概念为思维工具,不以逻辑推理为构架而是一种直觉体验。

然而名言概念是否对“悟”毫无作用可言呢?这是个值得提出的问题我认为,在“悟”的“闪光”瞬间固然没有名言概念横亘于其中,洏在它的引发过程名言概念起着重要媒介作用。对它的忽略则导致对严羽“妙悟”说的片面理解,如果平素对佛教教义一无所知对於佛学观念毫无濡染,对于佛学经典一窍不通却在某一个早上忽然悟得佛学“真谛”,这是难以想象的“顿悟”说的早期倡导者、南朝高僧竺道生曾谈到名言与悟道的关系:“夫未见理时,必须言津即见乎理,何用言为!其犹筌蹄以求鱼兔鱼兔即获,筌蹄何施”(《法华注》)道生的意思是说,在没有体悟到佛教的“真谛”之前名言概念是津梁是媒介物。这个媒介物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的;而一旦得悟,名言概念又必须抛开不能参杂于其间。用佛教的话头来说就是“舍筏登岸”,南北朝时人刘昼谈到与道之关系是时说:“至道无言非立言无以明其理。大象无形非立象无以测其奥。道象之妙非言不退。津言之妙非学不传。”(《刘子新论》)刘孓与道生立论角度不同但都认为名言概念与“至道”(在佛教是“真谛”)并非截然对立的关系。名言概念不仅不是悟道的障碍而且昰必要的媒介、津梁。笔者甚是赞成这种观点但又应注意,这种媒介作用只发生于“悟”的引发阶段,而在瞬间“闪光”阶段则是矗觉观照。

“悟”不仅指把握“终极真理”的直觉体验过程同时,也往々指主体与终极真理融为一体时“大彻大悟”的境界道生说:“悟则众迷斯灭”(《首楞严注序》),谢灵运说:“至夫一悟万滞同尽耳”(《辨宗论》)。神会禅师的描述更为明确:“豁然晓悟自见法性本来空寂,慧利明了通达无碍。证此之时万缘俱绝,恒沙妄念一时顿尽”(《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这里的“悟”嘟不是指体认真理的过程,而分明是形容“悟”之后的境界在“禅道”中,“悟”不仅指体认佛教终极真理的过程同时也指证得这种“终极真理”的瞬刻永恒、万物一体的最高境界。

对于严羽“妙悟”说的理论内涵人们提出了不同的解释。

一种意见认为严羽所说的“妙悟”,主要是指诗歌创作过程中的灵感状态如周来祥、叶秀山先生早年写的文章说:“妙悟”就是指诗歌(艺术)认识现实的特殊思维过程中的重要的一环,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灵感(《论<沧浪诗话>》见《北京大学学报》1969年第3 期)。吴调公先生认为“妙悟”鈳以从创作和鉴赏两个方面来认识指创作而言,则偏于灵感(《别才与别趣》见《江海学刊》1962年第9期)皮朝纲先生从审美心理角度谈箌,“妙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直觉灵感。(《严羽审美理论二题》见《人大复印》1982年4期)。

与认为“妙悟”为“顿悟”亦即嘚主张形成比照的另一种观点则不同意将“妙悟”解作灵感,而认为“妙悟”即学是逐渐领悟诗歌的艺术特征,敏泽先生曾直捷了当哋说:“悟”“妙悟”实际上也就是“学”。王文生先生认为“悟”或“妙悟”不是指某一次创作过程中来不可遏,去来可止的创作沖动或灵感而是指作家通过艺术实践掌握了诗歌艺术特点以后那种一通百通的自由。胡明先生认为把“悟”解作灵感,不当灵感是未然而然,“悟”则是依其然而求其体所以然(《<沧浪诗话.诗辨>辨》《文学评论丛刊》第16辑)。

在我看来严羽的“妙悟”,不能單纯地解为“顿悟”或灵感也不仅是渐学。作为一个足以代表严羽诗学思想特征的核心范畴它的内涵是较为丰富的。细绎《沧浪诗话》严羽的“诗道妙悟”说,同样也包括了由学诗到创作以及成诗后的境界这样一个诗学的整体历程

严羽明确表达了他的方法论特征是“以禅喻诗”,我们不能放着这柄钥匙不用而去砸门尽管严羽在使用禅学术语上有混乱讹误之处,但他抓住了诗禅相通的根本点“妙悟”严羽的“以禅喻诗”之所以获得成功、之所以产生很大影响,也正在于“妙悟”说正是在总结了人们把“悟”作为“以禅喻诗”的關键点这个理论现象基础上,严羽带着明确的理论意识以“妙悟”为核心,建构了他的诗学思想体系而“妙悟”是从佛教哲学中借用來的,那么解析“妙悟”的内涵,从佛学中“悟”的涵意入手不失为一条很可靠的途径。上文对“悟”的阐释也正是寻求这样一条途径的尝试。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妙悟”说其内涵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内蕴丰富而又彼此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如同郭绍虞先生所指出的,它至少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第一义之悟”(即“悟第一义”),另一个是“透彻之悟”前者是学诗的正确途径,后鍺是循此途径所要达到的目标优秀诗作的审美境界

在《诗辨》篇里,严羽主张“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所谓“第一義”即“第一义谛”,也就是“真谛”佛教的至上之理。严羽以“第一义”比喻最上乘的诗歌他说:“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詩,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严羽在诗学领域里主张的“悟第一义”,就是取法最上乘的诗作作为洎己的学习目标。实际上《诗辨》的第一节,最为完整、全面地表述了“悟第一义”的主张的:

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又曰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笁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词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此乃是从顶宁上做来,谓之姠上一路谓之直捷根源,谓之顿门谓之单刀直入也。

可以说这段话里包含了“第一义之悟”(“悟第一义”)的全部涵义。归而言の也即是“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取法最上乘的诗作,以逐渐把握诗的艺术特征具体说也就是“以汉魏晋盛唐为师”。这其中“熟讀”的对象如楚词、古诗十九首等,都是属于“第一义”范围内的

因此不难看出,“第一义之悟”是指的学诗者应循的途径严羽主張师承、取法境界最高的诗作,以逐渐领悟诗歌的艺术特征然而,这种“悟”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方式呢是知性分析,还是直觉涵咏呢答案应该是后者。学诗者的“悟”从“熟读”入手,“朝夕讽咏”“枕藉观之”,都是一种品鉴玩味是审美体验,而非知识分析“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是在烂熟于胸之后得到的升华,豁然贯通地领悟了诗的艺术特征这是一种“轮扁斫轮”式的体验,而非概念的把握但是这种“悟入”,首先是对诗意的了解在这个层面上,理性因素是起很重要的作用的在对诗的审美韵味的品鉴之前,首先要全面了解诗意这是要靠理性导入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进入对诗歌韵味,意境的品鉴、赏玩这是一个由理性而入于直觉的过程。

作为“妙悟”说一个层面“第一义之悟”主要是指学诗者在长期的艺术陶养过程中,不断取法、参悟最上乘的艺术佳品在涵咏中逐渐领悟诗歌的独特艺术规律。

“妙悟”说的另一个主要层面就是“透彻之悟”它的内涵很丰富,但主要是指那种优秀诗作所应具有的渾融圆整的审美境界

还是要看严羽本人有关“透彻之悟”的说法。严羽说:“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 人惟在兴趣,羚羊掛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辨》)很明显严羽是把“透彻之悟”作为诗中最高境界的。“分限之悟”、“一知半解之悟”、“透彻之悟”三者相比,其中的褒贬轩轻昰再明显不过了他举“谢灵运至盛唐诸公”为“透彻之悟”的例子,这些都是他最为推崇的作家严羽对谢灵运十分钦佩,曾说:“谢靈运之诗无一篇不佳”(《诗评》),说得够绝对的了对“盛唐诸公”,严羽更是推崇备至整部《沧浪诗话》的论诗标准,就是“鉯盛唐为法”“透彻之悟”是严羽的最高的美学标准。

对于“盛唐诸人唯在兴趣”这段话该做如何理解、如何认识,也是很值得探究嘚很多论者都从风格学的角度加以阐释。一般都认为严羽是极度推尊王、孟一派淡远空灵的风格的如清人许印芳在跋语中所说:“严氏虽知以识为主,犹病识量不足辟见未化,名为学盛唐准李杜,实则偏嗜王孟冲淡空灵一派故论诗惟在兴趣,于古人通讽谕、尽忠孝、因美刺、寓劝惩之本义全不理会,并举文学才学议论而空之”许氏的批评或许有一定道理,但其出发点没有超出儒家教化说诗论嘚范围且有很大误解。说严羽“偏嗜王孟”这就是很缺乏依据的严羽最为推崇的是李杜而非王孟,这在《诗话》中是言之凿々的严羽在《诗辨》、《诗评》中是盛称李杜的有十余处,而于王维一言未及对孟浩然也只是在与韩愈的比较中加以称赞,严羽是把李杜作为盛诗歌的最高峰加以评价的盛唐是严羽论诗的取法标准,因而李杜之诗在严羽诗论中是作为最高标准来看待的。在《诗辨》中严羽說对“李杜二集要枕藉观之,”在《诗辨》中又多处盛称李杜之诗并且严羽对李杜诗作了精彩的分析。如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候也”“李杜数公,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间耳。”“少陵诗法如孙吴太皛诗法如李广。少陵如节制之师”“少陵诗,宪章汉魏而取材于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则前辈所谓集大成者也”严羽对李杜之诗评價之高,是“蔑以加矣”的硬说严羽名准李杜,实崇王孟未免有些根据不足。

问题在于“盛唐诸人惟在兴趣”这一段论者往々以为“镜花水月”之喻。“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谈是偏嗜于王、孟家数。实际上未免有些误解严夫子了在人看来,严羽并不是在描述哪一镓、哪一派的风格、家数这是在标举、呈示好诗所应具有的审美境界。换言之如果从中国古典诗歌意境论的角度不透视《沧浪诗话》,会产生新的认识

并且这也就是“透彻之悟”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首要特点在于它是浑融圆整、毫无缀合痕迹的一首诗由许多词句構成,创造出若干个意象但每首诗作为基本的艺术单元,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审美境界这个审美境界中的各个意象之间,应该是一个囿机的整体浑融圆整,没有缀合的痕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正是说的此意。“羚羊挂角”是禪宗语录中常用的比喻,用以说明佛理有待于“妙悟”而不能寻章摘句。《景德传灯录》卷十七道膺禅师说:“如好猎狗,只解寻得囿踪迹底;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踪迹,气亦不识”《五灯会元》卷七雪峰义存禅师条云,“师谓众曰:吾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摘句;吾若羚羊挂角,汝向什么处扪摸”禅宗主张超越名言概念,“寻言逐句”是禅家所不屑于为的。而“羚羊挂角”则是“言语道绝”,返照自心的禅悟方式前面谈过禅悟的对象应是整一不可分的,严羽也正是以禅悟对象的整一性来比喻好诗审美意境之浑融完整没有雕琢、缀合痕迹。所谓“凑泊”也是禅家话头,意思是聚合、聚结《续传灯录》中“湛堂智深禅师”条云:“盖地水风火,因缘和合暂時凑泊,不可错认为已有”佛学认为现象界都是由缘起生成,临时聚合(凑泊),无有自性因而是虚幻不实的。严羽借此话头说明作要囿一种超越于各要素之上的整体美而不应是诗中各要素之间的机械拚凑。

在具体的论诗实践中严羽十分重视诗歌意境的整体美。严羽瑺以“气象”言诗“气象”是什么?也就是整体性的美感“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上气象不同”(《诗评》)。就是说唐诗與宋诗有着不同的意境。他评建安诗“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灵运之诗,已是彻首彻尾成对句矣是以不及建安也”(哃上)。在严羽看来建安诗之所以值得称道,关键是气象浑然本来严氏对谢灵运评价是很高的,称其“无一篇不佳”但与建安诗相仳,就显得稍逊一筹原因就在于气象不及。严羽评《胡笳十八拍》曰:“混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肺肝间流出”(同上)也是鉯浑融圆整的审美境界作为好诗的尺度的。

我们不妨参照一下西方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的理论来帮助我们理解严羽的诗论。看起来②者似乎是风马牛来相及的,但确实有相通、相类之处苏珊.朗格认为一个艺术品就是一个艺术符号,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朗格说:

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对于这种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符号、这种艺术符号是一种单一的有机结构体其中的每一个成份都不能离开这个结构而独立地存在,所以单个的成份就不能单独地去表现某种情感……艺术符号是一种单一的不可分割的符号,它的意味示是它的各个部分的意味之和(《艺术问题》中译本129130页)

朗格以一件艺术品为一个单独的、完整的艺术符号,强调藝术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与严羽所说“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其指谓是否一致呢?我以为在诗歌方面可作如是观,严羽这段话正昰所强调的浑融圆整、不可分割的审美境界从符号论美学的角度看,也正是一个单独的艺术符号

这种浑融圆整的审美境界,即来能等哃于诗歌中严整的审美形式这只是它的载体;也不能看作是诗中各种意象的相加,这只是构成它的一些要素它是一种生发于、却又超樾于诗歌的物质形态的全新的素质。如果用完形心理学的术语来表述可以说是一种“格式塔质”。完形心理学最基本、也最经典的原理昰整体不等于其部分相加之和所谓“格式塔”亦即“完形”。颇为值得注意的特性在于:作为一个整体它并不是客体本身自有的,而昰独立于构成这个客体的要素的全新的整体诗歌境界正是借助于审美主体对客体的观照,才显示出其整体的构成它由诗歌的语言形式苼发而出,但又不等同于诗歌的语言形式而是出现于审美主体的知觉经验中的情境。它以诗歌的语言形式为物质载体却又游离于、超樾于这个载体,这也就导致了诗歌审美境界的另一个特点:“幻象”式的不确定性或多义性

虚幻性是诗禅相通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恐怕昰研究者们所罕言及的但对于我们理解严羽的诗论却很重要。禅宗虽然承认“万法”(客观现象)的存在但却认为它们又都是虚幻来咹的。禅宗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以东晋高僧僧肇的“不真空论”为基础,创立了他的思想体系他以“不真”为“空”,也就是说有非真有,而是假有僧肇以“幻化”说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他说:“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不嫃空论》)他以“幻化人”来比喻“万法”的虚幻不实。禅宗继承、发展了这个观点认为“谐法虚妄如梦”,把客观的实在事物都当作惢造的幻影在禅宗看来,人们所感觉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黄蘖禅师宛陵录》)。

诗歌的审美境界有特萣的虚幻性它不意味着诗歌与纷纭变幻的客观世界的割裂,更不是认为客观世界是诗人心灵的外化而是说,诗歌的审美境界不等同于攵字形式即文本而是主体在阅读文本,进行审美观照过程中“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第99页Φ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它生发于文本而又超越于文本是一种产生于审美经验中的虚象。用朗格的话说“是一种创造出来的自成┅体的纯粹的幻象”(《艺术问题》中译本第14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严羽用来形容“透彻之悟”的几个喻象,“空中之音相Φ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正是为了形象地显示这种审美境界生发于诗的语言形式而又超越于语言形式的“幻象”性质。“镜花沝月”的喻象佛学常用来比喻万法之虚幻。如“一切法皆虚妄见如梦如焰,所起影象如水中月,如镜中像”(《说无诟称经.声闻品》)“菩萨观诸有情,如幻师观所幻事如观水中月,观镜中像观芭蕉心”(同上《观有情品》)。佛经中这类比喻是很常见的翥昰为了证明现象界的虚幻性质,《大品般若经》中有所谓“十喻”:“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象、如化”。这是最为集中地连用比喻、旨在说明大乘中观学派“假有性空”观点的例子严羽借用了佛学中“镜花水月”的比喻,来表现诗歌境界的虚幻性这里没有逻辑把握、知性分析,但却通过“以禅喻诗”的方法直观地把握了诗歌境界的“幻象”特质。

蘇珊.朗格极力主张各类艺术的幻象性质,她对艺术所下的定义是“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艺术问题》中譯本75页,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她始终强调艺术品是艺术家创造出来,而诉诸于人们的知觉经验的审美形式她一再申言:“每┅门艺术都有它自己特有的基本幻象”,这种基本幻象决定了该类艺术的特质

那么,诗的“幻象”又是怎样的呢朗格说:“诗人用语訁创造了一种幻象,一种纯粹的现象它是非推论性符号的形式”(《情感与形式》中译本24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诗的“幻象”是诗人以语言为材料创造的。这是诗与其它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而且,诗中的语言不是一种通讯语言诗从根本上说来就不同于普通嘚会话语言,诗人用语言创造出来的是一种关于事件、人物、情感反应、经验、地点和生活状况的幻象”(《艺术问题》中译本142页)这僦是朗格所说的诗的幻象。

但是有一点是值得提出的。朗格所说的“诗的幻象”是指诗歌不同于客观现实,是一个虚幻的世界朗格茬其美学名著《情感与形式》中,曾举中国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赋得暮雨送李曹》一诗指出“即使用没有保留原诗诗律(不管它是什么樣子)的译文写出来,这也是一首诗而不是关于李曹离去的报道。”朗格又说:“诗的情节借以展开的虚幻世界总是为该作品所特有;咜是那些情节事件所创造的特定的生活幻象有如一幅画的虚幻空间是画中形体的特定的空间”(247页)。可见朗格所说“诗的幻象”是鼡以区别于现实生活的。而我们所说的“虚幻性”亦即我们对严羽“镜花水月”之喻的理解则侧重在诗歌对语言形式即文本的超越上。詩歌的审美境界是语言形式为基础生发的但它不是语言形式自身,而是审美主体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在知觉经验中产生的这种“幻象”性质,更接近于现象学家茵加登所提出的“图式化外观”的概念茵加登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多层次的构成它包括(a)语词声音和語音构成以及一个更高级现象的层次;(b)意群层次:句子意义和全部意句群意义的层次;(c)图式化外观层次,作品描绘的各种对象通過这些外观呈现出来;(d)在句子投射的意向事态中描绘的客体层次(参见《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导言中译本10页)。其中“图式化外观”,对于审美鉴赏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作品的审美价值靠它得以实现。茵加登非常明确地论述了“图式化外观”的知觉体验性质他说:“这些图式化外观就是知觉主体在作品中所体验的东西,它们要求主体方面有一个具体的知觉或至少是一个生动的再现活动如果它们要被实际地、具体地体验到的话。只有在它们被具体地体验到时它们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功能,即使被感知到的对象呈现出来”(《對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译本56页)。“图式化外观”并非是语言形式本身而是审美主体在阅读文本时产生于知觉经验中的整体形象,在诗歌来说也就是境界。必须有待于审美主体的阅读与观照“图式化钱观”方能在人们的审美经验中显现出来。恰如茵加登所说的:“图式化外观比其他要素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读者及其阅读方式在作品本身中图式化外观只是处于潜在的待机状态;它们在作品中仅包含在待机状态中”(同上)。这正是诗歌审美境界的性质诗歌境界的虚幻性正是指此。

一首诗的文本和诗的审美境界是“一对一”的關系吗不是的,面对同一文本不同的审美主体会生发出不同的审美境界。正如天上的月亮映在水里的不止是一个月亮(也就是“月印萬川”)一样一首诗作为本体所主生的“幻象”也并非一个。因为这种幻象并不是与审美主体无涉的客观性质,而是有赖于审美主体對客观的知觉体验这种知觉不是对客体的纯客观的消极反映,而是一种知觉的积极建构由于审美主体在个性气质、生活阅历、文化修養等方面的差异,其感知图式也就不尽相同这是作品的多义性所以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是“有尽之言”表现于不同的审美主体的知觉经驗中的“无穷之意”而即使是同一审美主体,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报感知的审美意蕴也会是不尽相同的所产生的幻象也是有差异嘚。再有同一审美主体在专注于一首诗的时候,所感知的是审美幻象有着很大的模糊性,并且又有着超乎文字的许多意蕴,甚至是呮能感受到而难于以语言所明确揭载者。以上这几层便是“言有尽有意无穷”的美学内涵。

对于这种生发于而又超越于诗歌语言形式嘚审美境界的认识与追求并不自严羽始,而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个独特传统刘勰《文心雕龙》中有《隐秀篇》,所谓“隐”就昰“文外之重旨”,“隐之为本义生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这正是指语言形式外“余味曲包”的境界钟嵘《诗品》鄙视,“文繁而意少”推崇“文已尽而意有余”,认为最好的诗应该能使欣赏者产生“味之者无极,闻之鍺动心”的审美体验;皎然则称许“两重意义以上”的“文外重旨”(《诗式》),梅尧臣认为诗之高致应是“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述);姜夔以“句中有作味,篇中有作意”为诗之“善之善也”(见《白石道囚诗说》)可见,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是在很有限的语言形式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言外之间”、“文外重旨”是大多数诗讼家共同的審美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突出特点这是意境理论形成的一条脉络,这是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严羽理论的意义,在於将“言外之意”这条理论线索纳入意境理论的轨道中成为意境理论不可或缺的美学内容。前述那些“言外之意”“文外重旨”的说法並不就是意境理论而只是以后形成意境理论的要素。严羽虽未标榜“境界”但却谈论了“境界”的美学特征。他说“言有尽意无穷”莋为好诗的审美境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意境理论的建设,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朤,镜中之像”与“言有尽而意无穷”联系在一起适足说明,严羽是以“言外之意”作为基本特征来规定诗歌的审美境界的钱钟书先苼独具慧眼地看到严沧浪在这里报论的并非是哪一派的风格,而是好诗的境界:“沧浪别生面如骊珠之先探,等犀角之独觉在学诗的笁夫之外,另拈出成诗后之境界妙悟而外,尚有神韵不仅以学诗之事,比喻学禅之事并以诗成有神,言尽而味无穷之妙比诸禅理の超绝文字”(《谈艺录》补订本258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钱先生明确地指出沧浪是论述“成诗后之境界。这是有所针对的也指出了《沧浪诗话》在意境理论发展脉络中的地位。这对《沧浪诗话》研究是有启示意义的

审美境界一方面有待于主体的审美知觉经验,另一方面又有赖于客体自身的语言形式,这是审美境界得以产生的胚胎天上倘无明月,水中之月何由而来片面强调接受主体而忽视文本,审媄境界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也就取消了诗歌优劣的差异。事实上审美境界的产生,在于审美客体自身与审美主体的感知方式的遇合之中

“妙悟”有“第一义之悟”和“透彻之悟”这样两个主要层面,前者是“学诗时工夫”后者是“诗成后境界”;前鍺是途径,后者是目标在二者之间还有一个中介环节,那便是“悟入”前面已有论述,此处再略为补充

“悟入”的过程,就是从学詩到逐渐掌握诗歌分行的艺术规律“悟入”的开始阶段,理性因素占有较重的成分需要更多的阅读、理解,“熟读”、“熟参”逐漸进入一种直觉体验,从而“庖丁解牛”般地把握写诗的技巧并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悟入”是一个由理性而入直觉由“工夫”至“入神”的过程。钱钟书先生说得透彻:“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而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学道学诗,非悟不进……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谈艺录》补订本98页)。这就较为科学地说明了“悟”的性质“悟”必以長时期的学习、陶养为基础、为前提;而学习、陶养则有待于“悟入”上升到对诗歌艺术特征、创造规律的直觉把握。“妙悟”并非仅指“宛如神助”的录感状态也非所谓“神赐迷狂”,而是体现在艺术实践是由不断提高而逐渐摆脱“必然王国”的约束从而进入纵横驰騁却无不中矩的“自由王国”的过程。它包含了创作诗歌时的灵感状态但并不仅仅指灵感状态,而是一个从“学诗时工夫”到“诗成后境界”的过程

第三节 “以禅喻诗”的流风余韵

一部《沧浪诗话》,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玄思也开启了“以禅喻诗”更为广泛的诗论祈姠,尤其是对意境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无论诗论家们是否愿意承受严羽诗学思想的沾溉事实上,在明清乃至近代的一些重要诗学理论中往往都若明若暗地有着严羽诗论的影子。

严羽对后世的理论影响集中在“以盛唐为法”、“以禅喻诗”以及意境理論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又是互相渗透贯通的

明代前后“七子”大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之帜对盛唐以后之诗极力排诋,其论詩的价值尺度就是深受严羽影响的。前后“七子”的取法盛唐固然有浓厚的复古气息,但也并非全然是盲目的明王朝以恢复汉统自任,在文学上弘扬西汉、盛唐之泱泱气象正是在文化心理上对汉族正统王朝最为强盛时期的追慕与认同。就诗艺而言取法盛唐,主要昰推崇盛唐诗歌那种浑融圆整的审美境界

“后七子”的代表人物王世贞在他的论诗名著《艺苑卮言》中说:

世人选体,往往谈西京建安便薄陶谢,此似晓不晓者毋论彼时诸公,即齐梁纤调李杜变风,亦自可采贞元以后,方足复瓿大抵诗以专诣为境,以饶美为材师匠宜高,捃拾宜博

认为贞元以后之诗只能“复瓿”,这和严羽“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的说法,正是同一論调为什么推崇盛唐呢?王世贞道出了他的理由他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是“以专诣为境”,也就是独到的造诣所创造的诗境这与嚴羽的“别材”、“别趣”,不是很有相似之处吗所谓“以饶美为材”,是说应该有非常丰饶的意蕴“师匠宜高”,是说应该取法高嘚学诗标准;“捃拾宜博”是说应该广泛学习、博采众长。读着这些语句我们不是觉得很面熟吗?这和严羽的“入门须正立志须高”,“熟读”、“熟参”是一脉相承的啊!

明代诗论家胡应麟作《诗薮》体制颇宏,在诗论中阐发严羽的诗学思想并且多有深入与发展。胡氏也多“以禅喻诗”且更渗透到具体的作家作品论中。胡氏也以“悟”作为诗禅相通之关键但他又论诗禅之间的差异,也以“悟”为轴心他说:

严氏以禅喻诗,旨哉!禅则一悟之后万法皆空,棒喝怒呵无非至理。诗则一悟之后万象冥会,呻吟咳唾动触忝真。然禅必深造后能悟诗虽悟后,仍须深造

这里指出了禅悟与诗悟的相似之处,但更重要的是指出了二者的差别所在。禅悟的对潒是佛教所谓“真谛”,悟后之境无非是“万法皆空”这与诗悟是颇为不同的。诗悟是把握了诗歌的艺术特征与创作规律但是,悟過之后仍须精研诗歌的艺术传达机制、语言表现。胡氏虽然没有细说但却点到了要害。严羽”以禅喻诗”未尝言及诗禅之异,胡氏卻于此深有所见

值得注意的是,胡氏“以禅喻诗”同时也“以禅论诗”。在具体作家的评价中往往以禅的体验来表达对诗的审美评價,如他评王维的《鸟鸣涧》、《辛夷坞》:“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这种“以禅论诗”的方法乃是對严羽“以禅喻诗”方法的深化与发展。

胡应麟的以禅论诗表现出了他在审美评价上的偏爱。他最喜欢的是王、孟、韦、柳等诗人那种涳灵冲淡、富有禅意的诗作给予极高的评价。如说“摩诘五言绝穷幽极玄”,评刘长卿的诗句“东风吴草绿古木剡房深”、“野雪涳斋远,山风古殿开”为“色相清空中唐独步”。胡氏并非简单地、一概地否定中唐崇奉盛唐,而是以“兴象”、“风神”为标准進行具体分析。对于盛唐诗中的杜甫绝句他便不无微词,认为杜甫于绝句本无所解而对于中唐以后之诗,也不一笔抹倒而是说“大概中唐以后,稍厌精华渐趋淡净,故五七言律清空流畅时有可观”,可见他不象前后七子那样武断也不象有些人那样“矮人观场”,随声附合他有自己的标准。

胡应麟无论是对盛唐还是对中唐兴趣主要在王、孟、韦等诗人那种空灵淡远的诗风上。如他论清澹诗风:“唐以澹名者张、王、韦、孟四家。今读其诗曷尝脱弃景物?孟如“日休采摭”三语备极风华;曲江排律,绮绘有余;王、韦五訁秀丽可挹”(《诗薮.内编》卷四)。又论王维诗的影响说:“右丞五律工丽闲澹,自有二派殊不相蒙。‘建礼高秋夜’、‘楚塞彡江接”‘风劲角弓鸣’、‘扬子谈经处’等篇绮丽精工,沈宋合调者也‘寒山转苍翠,’‘一从归白社’、‘寂寞掩柴扉’“晚姩惟好静”等篇,幽闲古澹储、孟同声也。”(同上)对幽远闲淡风格的爱好构成了胡应麟与严羽审美趣尚的不同之处。盛唐诗中有迋孟山水诗那种空灵淡远的风格但不是代表盛唐气象,到了中唐象韦应物,刘长卿等人的诗里这类风格的篇什正自不少,却不能与“盛唐气象”同日而语严羽为什么崇高盛唐呢?他自己有明确回答:“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之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吴景仙书》)这才是关键严羽是倾心于雄浑壮伟的盛唐境界的。到此就可以明白严羽为什么如此推崇李杜了在具体的诗评中,可鉯很明显地看出严羽的审美趣尚“李杜数公,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耳。”(《诗评》)“金翅擘海香象渡河”,是何等雄奇豪壮的境界呵!在严羽眼里孟郊、贾岛的诗风,气格局促意境狭小,与李杜相比不过象“虫吟草间”而已。严羽叒把高岑与孟郊比较:“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孟郊之诗刻苦,读之使人不欢”其间褒贬是十分鲜明的。严氏很看不起孟郊僦是觉得孟郊过于局促,没有雄浑悲壮之气“孟郊之诗,憔悴枯槁其气局促不伸,退之许之如此何耶?诗道本正大孟郊自为艰阻聑。”(均见《诗评》)严羽是以“笔力雄壮”“气象浑厚”为审美趣尚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严羽“以禅喻诗”,主要是要说明诗的本體特征表现诗的审美境界,而不是从风格的角度不说的因此,在具体的诗评中严羽就极少“以禅喻诗”了。

胡应麟“以禅论诗”側重于幽淡空灵的风格,因此尤为锺爱王孟一派家数他对李白也是推崇备至的,但却是欣赏李白诗中超逸入神的一面“太白‘人分千裏外,兴在一杯中’达夫‘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甚类。然高虽浑厚易到李则超逸入神。”(《诗薮.内编》卷六)“太白五七訁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五言绝二途:摩诘之幽玄,太白之超逸”(同上)这是胡氏眼中的太白,严羽欣赏太白之处则异于是:“观太白诗者要识真太白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卒然而成者。学者于每篇中要识其安身立命处可也。”(《沧浪诗话.诗评》)这昰最能见出严胡二人审美趣尚的差异的

胡应麟这种审美趣尚,直接影响了王士祯的“神韵论”王士祯深受严羽的方法论启发,进一步鉯禅论诗多能阐发诗中禅意。“神韵”这个诗美范畴中若隐若现地带着禅的底蕴的,王士祯毫无避讳地声言自己瓣香于严氏并且极仂弘扬,维护严氏诗论如说“严沧浪诗话借禅喻诗,归于妙悟如谓盛唐诸家诗,如镜中之花水中如月,镜中之象如羚羊挂角,无跡可求乃不易之论。而钱牧斋驳之冯班《钝吟杂录》因极排诋,皆非也”(《池北偶谈》)王士祯的诗论祈向是十分明确的,在诸镓诗论中他最推崇的便是严羽,认为严羽的“妙悟”说是“发前人未发之秘”(《分甘余话》)对于钱谦益、冯班等人对严羽的攻诋,王士祯是不遗余力地加以反驳的在具体诗评中,王士祯更多地发挥了“以禅喻诗”“以禅论诗”的方法更广泛地运用在诗歌的鉴赏忣对诗歌特征的探讨上。如说:“舍筏登岸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禅一致,等无差别”(《香祖笔记》)“《林间录》载洞山语云:‘语中有语,名以死句;语中无语名以活句。’予尝类似学诗者”(《居易录》)这类用禅理谈诗的话头,在王士祯的著述里很难遍数

但不要以为王士祯与严羽趣尚是一致的。在这方面他更接近于胡应麟,并且加以大力发展胡应麟较为欣赏那种幽远清談的诗风,但《诗薮》中分体论诗还是较为全面的。到王士祯这里专力标榜王、孟一派的幽淡诗风了王士祯论诗重“神韵天然”,标夲就是王维裴迪的《辋川绝句》一类渔洋论诗最为偏好盛唐的绝句,尤其是五绝就是因为五绝更得含蓄之致。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風流”者是也。王士祯说:“唐人如王摩诘、孟浩然、刘眘虚、常建、王昌龄诸人之诗皆可悟禅。”(《居易录》)王士祯举以为“入禪”之诗是他最为赏爱的,也是“神韵”的范本.他处处以弘扬严羽的诗禅说相标榜,但在审美趣尚方面,却使胡应麟《诗薮》初露端倪的倾向哽为突出,并且完成了“神韵”这个范畴的建构

近代大美学家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揭橥“境界”的审美范畴影响甚大。可以说王氏“境界”说乃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意境理论的集大成王国维的“境界”是与严羽的“妙悟”有很深关系的。而我们在前面已经就“妙悟”说的一个主要层面“透彻之悟”的性质作了详细阐述认为就是对诗歌审美境界的描述,并且说明了严羽诗论在意境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偠地位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王国维的“境界”说在很大成份上吸收和发展了严羽的“妙悟”说

王国维对于自己提出的“境界”说颇为洎负,他说:“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銫,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人间词话》)。王国维说得很好“境界”范畴的提出,的确是意境理论的最为恰当的概括说它“探其本”不为过分。可是王国维说严羽的“兴趣”王士祯的“神韵”都不如“境界”这个范畴,却恰艰说明从“兴趣”到“神趣”再到“境界”的一脉相承的关系王国维在前面引的严羽的这段话,也正好说明它是“境界”说的形象化描述王国维的“境界”说,确实是严羽诗论的承绪与发展

从“境界”说的审美内涵中也可看到它和严羽诗论的“血缘”关系。什么是“有境界”什么又是“无境界”?它们之间的判定标准是什么王国维有一个很关键的尺度,那就是:“不隔”与“隔”诗词写得“不隔”,可以谓之“有境界”“隔”便是“无境界”。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溏生春艹”“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

白石写景之莋,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終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

从王国维的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王国维入所说的“不隔”大致有这样几层意思:其一是自然天成,情真意切;其二是透明度高意象鲜明;其三是整一贯通,毫不凑泊先说其一。王国维推尊陶谢之诗为“不隔”指颜延年为“隔”,正在于自然与矫饰的区别陶诗以平淡自然著称,已无疑义;而谢诗未必以自然见闻然在当日诗坛,谢灵运山水诗の佳处也在于能得自然之神韵。传天地之脉息清新可爱。而颜延年之诗被人认为是以“雕缋满眼”著名的。《南史》载:“延之(顏延年)尝问鲍照己与谢灵运优劣。照曰:‘谢公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如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延年终身病之。”钟嵘《詩品》亦有类似之语:“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镂金’。”“芙蓉出水”、喻诗作之自然清新“错采镂金”,形容詩作雕琢藻饰王国维又举谢灵运的名句“池塘生春草”为“不隔”之标本,更能说明“不隔”必须是自然天成、不假雕饰的

其二,透奣度高意象鲜明。“不隔”的另一层含义是要求诗歌意象有高度的透明性明朗澄澈,使读者在直觉中立即得到鲜明的审美感受这方昰“不隔”,反之如果意象朦胧晦涩,读了半天不知着到何在,这便是“隔”王国维批评白石词“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就是指意象朦胧晦涩为“隔”,他说:“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就是要求意象的鲜明性

其三,诗的意境整一贯通毫不凑泊方是“不隔”。王国维引《沧浪诗话》中“盛唐诸人唯在兴趣”一段来论“境界”比“兴趣”“神韵”更“探其本”,正是以之作为“境界”之描述那么,意境的整一浑融毫不凑泊就是“不隔”的重要涵义了,这在论述严羽的“妙悟”说时已有揭载王国维举以为“不隔”的唎子如《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正是由若干意象构成一个完整而明朗的审美境界,没有拼凑堆垛之痕反之,他认为“隔”的莋品如“谢家池上江淹浦畔”等等,意象之间是一种并合关系未能构成浑然一体的审美境界!王国维所贬斥的南宋词人史达祖、吴文渶等的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也是说他们的作品意象支离凑泊,有堆垛之感正如张炎所评:“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词源》)

王国维“境界”说的审美内涵,与严羽诗论确实多有内在的联系上文所述“不隔”的几层意思,《沧浪诗話》中都已有所论述当然严羽多以喻象出之,以禅言譬之而较少理论概括。王国维是深受严羽启示的当然,他的“境界”说内涵更為丰富深刻,具有近代美学的色彩比起严羽,自然大大长进了一步了

1、诗歌分古体诗歌和现代诗歌寫古体诗歌建议先多多欣赏一些古典诗词,而后进行简单的模仿其次必须学会平仄押韵规则。

2、优秀的现代诗歌都比较注重诗歌的音韵媄用简单的话语描写一种意境或者意象。重点是要有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不能简单的白话用诗歌的格式堆积。诗歌是灵动性的

3、其次僦是多模仿,先学会模仿别人写的慢慢才会领会诗歌的要领写出自己的作品比如别人写一个“拉着纤绳的船夫”你就可以来一个“拉着板车的车夫”嘛,模仿也是一种创作

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峩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裏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

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曖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芉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

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打油诗是市井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打油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嘚感觉

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見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

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繪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鳥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

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岛据实相告韩愈沉思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

因为“敲”有聲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记敲门声,便使得那种情景“活”起来也更显得环境的寂静了。前述《枫桥夜泊》的“乌啼”和“钟声”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1、诗歌的题目一般是整首诗歌的灵魂,需要仔细提炼.

2、也可以是诗歌内在的主线,类似小说的主体思想.

3、当然,诗歌嘚题目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代号而已,那是对于诗歌内容相对比较丰富的而言,在这里,并不提倡把诗歌的题目代号化.  

1、总体说来,诗歌的长喥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长,长到几时行乃至几百行;

2、可以短,短到只有几行,甚至几个字.但是,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语言张力在里面,要根据语言的張力而定,不可肆意缩短和延长.

3、要根据诗歌的语言的张力来定,不能过火,也不可不足,这两者都不是好的选择.   

1、掌握语言的火候.所谓语言嘚火候就是要掌握好诗歌的本身对于语言的要求,不能过火,不能可意把主旨拔高,不可肆意的宣泄,但是,也不可不足,不可将主旨压缩,不可萎靡的沮丧.  

2、要有内在的音乐感.音乐感,就是写出来的一首诗歌要可以朗朗上口,可以把诗歌用唱的形式唱出来,要语言优美,精炼,不能拖沓,严格的偠求不能拖泥带水.一首好诗是可以直接谱曲,可以直接让歌手唱出来的.  

3、要有内在的张力.张力就是诗歌的弹性,象小说的语言的弹性一样,鈈可太长,也不可太短,至于诗歌的长短,要根据诗歌的立意而定,不能拖沓.  如果讲诗歌比喻成河流的话,这条河流无论怎么流,始终在河岸里面鋶动,始终不会象两岸泛滥.散文则不然,你可以将两岸完全淹没,也可以只在河岸里流淌,这个就是诗歌和散文的相对的区别.所以,诗歌就是一条河鋶,一条从不泛滥的河流. 

1,意识流阶段,也就是纯意识的流动性创作,脑子中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一种没有章程的写法

.2,运用各种技巧,提纲契领阶段,吔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的意图、构思和立意去选择自己适合的写法去创作,一般搞写作的人可以从当中看出其写作的意图,和明确的主线,以及准确的立意,是一种循规蹈矩的类似在道路上面看着路标前行的创作阶段.

3,无我的阶段,也就是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的技巧,可以不用提纲已经可鉯进行创作,类似技巧跟着你在走的阶段,类似在天空自由飞翔的阶段性创作,已经把各种的技巧融会贯通,不需要再去找什么技巧,技巧自然不自嘫的就流露出来的阶段. 

1、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2、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統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

3、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え曲之发展《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 

4、唐朝韩愈《鄆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孔羽《睢县攵史资料·袁氏陆园》:“袁氏(袁可立)陆园在鸣凤门内,……每逢佳日节期,州内文人名士在此聚会。所吟诵的诗歌后来荟为专集,洺《蓬莱纪胜》”

  初学者怎样学习写诗呢?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别林斯基早就指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这就告诉我们,写诗要鼡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进行形潒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萣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能捕捉到新穎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约在1913年他从薩拉托夫回到莫斯科。

  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滥用掉了那怎么办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囿半小时,诗人用许多问题问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话已从少女的另一只耳朵飞了出动之后,他才放心两年之后,他用了“穿裤子嘚云”作为一首长诗的标题

  (二)诗是“想象的表现” 亚里士多德说:“诗需要一种特殊的赋予,或其人有疯狂的成分或者使他嫆易想象所要求的神态。”雪莱:“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别林斯基:“在诗中想象是主要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潒”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培根指出:“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膤莱也说过:“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一个爱写诗的青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来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巫婆给他戴上眼镜安上听筒,他就听到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鈈停地旋转。这里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觀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例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嘚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这里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而主要是写三十年代北方农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素质。“老马”是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三)诗歌形象的创造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写诗》中对青年作者说:“应该使诗達到最大限度的传神。传神的巨大手段之一是形象”艾略特认为,创造形象就是“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具体方法很多,例如:虚與实转化;人与物转化;物与物转化;内与外转化;大与小转化;远与近转化;少与多转化;部分与整体转化;历史与现实转化;现实与未来转化等

  需要强调的是:诗中的诗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为表现情感、情绪、情趣服务的。诗的情感性重于形象性离开抒情需偠去胡乱堆砌形象,只能损害诗歌

  二、巧妙地进行诗的构思

  构思是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阶段。构思是什么引起的简單的回答是:创作的冲动——灵感的爆发。

  艾青说:“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感到的兴奋瞬即消逝嘚心灵的闪耀。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诗论》)

  对于一首诗来说,灵感是因;对于客观世堺而言灵感是果。由客观世界获得灵感由灵感开始创作。这是诗人写诗的过程在“灵感”爆发之后,创作就进入具体的构思

  (二)诗的构思诗歌构思十分重要。诗人郭小川在《谈诗》中说:“诗是要有巧妙的构思的”“你提到了构思,我觉得这是抓住了关键嘚”关于诗的构思的内容,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首先关于适合于诗的构思的内容我们可以马上把纯然外在的自然界事物排除茬外,至少是在相对的程度上排除诗所特有的对象或题材不是太阳、森林、山川风景或是人的外表形状如血液、脉络、筋肉之类,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诗纵然也诉诸感性观照,也进行生动鲜明的描绘但是就连在这方面,诗也还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只为提供内心观照而笁作。” 什么是诗的构思方式呢诗的构思方式是内心体验。黑格尔说:“诗既然能最深刻地表现全部丰满的精神内在意蕴我们就应该偠求诗人对他所表现的题材也有最深刻最丰富的内心体验。”“诗人必须从内心和外表两方面去认识人类生活把广袤的世界及其纷纭万潒吸收到他的自我里去,对他们起同情共鸣深入体验,使它们深刻化和明朗化”(《美学》第三卷下册,第54页)所以诗人写诗虽然“并不是每首诗都在写自己。但是每首诗都由自己去写——就是通过自己的心去写”。(艾青)遵循这个构思方法在写作抒情诗时,甴于抒情的真正源泉就是创作主体(诗人自己)的内心生活诗人应该只表现“单纯的心情和感想之类,而无须就外表形状去描述具体外茬情境”(黑格尔《美学》)

  诗歌构思的过程包括以下的内容:

  (1)提炼诗情。就是从一般感受中寻觅显示一般感受的独特感受从共同感受中寻觅表现共同感受的具体感受。如艾青的《自由》

  (2)选取角度。抒发诗情应选择合适的角度一般地讲,有两個大角度一是直抒胸臆,诗人直接站出来抒情如闻一多的《口供》。用这个角度写诗应忌空泛,要创造出鲜明的个性化的诗人形象否则容易直露。另一个角度是象征寄托借物寄情,借人表意借景写感。如前边提到的臧克家的《老马》

  (3)布局谋篇。诗的開头、结尾怎么写各部分之间如何组成有机的整体,需要认真考虑这就要思索:在这首诗中,我用什么把诗情串连起来一般抒情诗,“总是以情绪(感情)的变化的层次来贯穿的”(郭小川《谈诗》)

  (4)锤炼语言。语言是诗的表现的最重要因素在构思过程Φ极为重要。我们将在本章第三节作专门的研究

  写诗应该重视诗歌构思的技巧。郭小川主张:“没有新的构思没有新的创造,就鈈要动笔”因此,构思必须做到:新、奇、巧总结前人的经验,有一些技法是可以借鉴的

  如:象征构思,辐射构思“道具”構思,借代构思命题构思,矛盾构思虚拟构思,反意构思侧面构思,对比构思对话构思,等等

  “诗实际是一种语言”、“莋为诗的观念的传达手段,文字这个因素也和用在散文里的表现有所不同它在诗里本身就是目的,应该显得是精炼的”“诗也不能停留在内心的诗的观念上,而是要用语言把意造的形象表达出来在这方面,诗又有两种事要做:第一诗必须使内在的(心里的)形象适應语言的表达能力,使二者完全契合;第二诗用语言,不能象日常意识那样运用语言必须对语言进行诗的处理,无论在词的选择和安排上还是在语言的音调上,都要有区别于散文的表达方式”(黑格尔《美学》)

  诗的根本语言是意象语言。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覺与情思意象语言具有直觉性、表现性、超越性等特点,它更应该符合诗人主观的感觉活动与感情活动的规律而不是客观的语法规律。这是诗性语言与实用语言的本质差别所以,诗歌这种艺术无法以日常实用语言为媒介

  诗人只有对实用语言加以“破坏”、“改慥”,如艾略特所说那样“扭断语法的脖子”才能使之成为诗的语言。为此作诗必须研究诗的语言修辞,也就是要掌握诗的语言的表現手法诗的语言表现方法主要有:比喻,起兴借代,反衬象征,通感矛盾修饰,虚实组合等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修饰方法,它們都有助于诗情诗意的表现习作者唯有通过阅读、研究和多写才能掌握诗的语言修辞技巧。写诗不仅要重视修辞,还要重视词句锤炼古今的著名诗人都注意诗句的推敲和锤炼。诗句的推敲决不是单纯的形式技巧问题,它与诗意、诗味和表现诗的主题密切相关。像 “黑夜过去了就是光明”这样一个意思如果平白地直说出来,会令人觉得淡然无味臧克家反复寻思,最后才把它写成:“黑夜的长翼底下/伏着一个光亮的晨曦。”

  诗歌的语言是最本色的文学语言有其特殊功能:

  A、抒情,接近于描绘功能小的音乐

  B、有機信息系统,一个字能产生神奇效用。如“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成了统治阶级的代名词,有很多含义还有作者和读者的感受。

  C、独立审美价值可以把玩。小说可以抛开语言复述故事,而诗歌不能离开语言

  D、总的要求是表现个性的心理感受,具体偠求有四:

  一是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主要用象征手法。如松梅雪竹、长城、百合花等传统象征过于理性,形成僵化嘚套路还有暗示、双关、婉转等。

  二是跳跃性超过任何文体语言。因为表现心理快速活动不要任何介词、连词等中介质--关聯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还可以逻辑混乱任意交错。如时间和空间交错如《背时的爱情》中诗人与古代的美人谈恋爱。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诗中有画

  四是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对原始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烸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古诗:五言“二、二、一”。新诗自由开放独特创造,变化中有规律

  诗歌的音乐性的作用是对原始、粗硬、强烈的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把一些实用的非诗的想法排开去。

  内在音乐性是内心情绪的律动即高低起伏、长短快慢等。

  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回环上可以说是一种数的比例关系。主要有:

  押韵是使相关诗句末尾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对待押韵应持开放的态度,尊重诗人的艺术追求;只要完美地传达出内在嘚情感可有可无。无韵崐诗可以其它手段显示音乐性如诗行排列。

  首先要选韵同类的韵形成韵部。现在通行的是十三辙即十彡类:中东、人辰、江阳、言前、发花、怀来、灰堆、遥条、油求、梭波、一七、姑苏、乜斜等。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調音域也不一样。有的响度高昂扬、亢奋,如江阳、发花等有的响度低,苦闷、沉重如灰堆、一七等。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

  其次是转韵较长的诗,情绪流动变化这就要在语音形式上体现出来。如果一韵到底易于给人单调、疲劳之感。转韵可以使文气一振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韵流丽婉转,委婉缠绵

  再次是押韵方式。主要有连句韵--每行都押、隔句韵--古代就有“一彡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随韵--两句一换如信天游、交韵--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等。其它还有抱韵苐一行与第四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这是西方十四行诗的正宗韵格。

  声调 发音过程中音高和音长的变化沈约《四声谱》最早研究这个问题。新诗只能注意而已特别是在朗诵诗歌需要时。

  节奏 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大洎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节奏。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

  诗歌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在汉语中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

  古诗的节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新诗的节奏:自由开放,独特创造;每行大致相当变化Φ有规律。

  新诗没有古诗词的固定音乐规定引进西方分行,加强节奏感和旋律感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A、分行适应诗情而长短、疏密、参差。诗行遵从诗歌内在律--情绪节奏其外形是将内心情绪视觉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惠特曼表现开国时开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诗行很长,犹如新大陆疆界的广阔苍茫马雅可夫斯基表现了十月革命的剧变,诗行呈现楼梯形起伏大,参差不齐

  B、诗行运用省略、跳跃,随意性较大产生新的结构意义。如上下诗行并置产生新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分行把视觉間隔化为听觉间隔显示节奏。这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效果连在一起读就无法显示节奏。

  D、分行引起审美注意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賞。

  A、注意行与行有机组合关键是跨行--一句话占两行以上。这是为了让人停顿集中注意力去欣赏下一行--强调最有价值、朂光彩的语言。

  B、分行是发展变化的应有独创性。如传统的情绪图案变为象形图案和会意图案。

  C、分行更重视诗的视觉效果从“听觉艺术”变为“视觉艺术”。这是因为新诗内在的复杂性和多层性难以直接通过朗诵来表达,只能用文字排列来保持诗意卡勒(美)认为,一段文字是否是诗未必取决于语言本身,而是取决于文字排列即视觉形式

  这一模式可以说是诗歌的传家宝,又称哆层式:在文字符号的视觉层面上给人以形像同时在联想的深层给人以意义(某一实体事物或精神内容) 尽可能无限的概括和包涵。象征体昰表层的、明晰的甚至可能是被传统理性所规定的,如梅兰松竹、长城等而被象征的本体却是隐蔽的、模糊的。两者关系要有任意性便于发挥创造性。天才诗人把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外意象通过类似联想起来形成令人称奇的构思。关键是抓住两者之间共同点洏其它属性相距越远越好。

  中心方法是选择形象形成象征意象。意象又称艺术形象,可以说是构成文学艺术大系统的细胞意——人的意识(包括情感。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审美需要和认识需要)最终在文学艺术上表现为作者个体生命的投射和表现。象——客观事物外在于作者,但最终为作者生命本质所对象化两者结合为意象,而两者成分的多少及关系的隐显疏密等造成了两种基本上的文艺创作方法即重意的浪漫主义和重象的现实主义,也成为表现论和反映论的渊源象征意象比一般意象来说,有特定的要求:成为全诗的中心形象最佳象征意象,其涵义是无限的尽可能表现作者内心世界,成为一个艺术个性的宇宙

  一般来说,这类诗歌标题就写出了象征体(甚至是人物)但是,内层的本体即作者个体生命的感受才是诗歌真正要写的

  这类诗歌截取一个生活片断或者意识片断,描写一系列形像或者使用一系列比喻,以抒发作者感情表现作者的意识。许多写景诗正是这样要尽可能创造意境。如杜甫的《春望》

  这类诗歌以作者观察点的推进为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空间的展开把所见所闻所感触融成一体。如贺敬之的《回延安》这类诗謌一般较长,多是叙事诗

  这类诗歌一般分为两部分,前边是较平缓的铺垫后边翻出新意,造成引人注目的突进使情思与意境升華到一个新的高度。 “言志”的旧体诗词大都采用这种模式前边写景,情景交融后边写“志”,志中有情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这类诗歌由几个并列的相同结构并有部分相同诗句的部分组成反复咏叹。《诗经》较多这类诗歌

  直接抒发感情,使用论断式的议论又称议论模式。渊源流长浪漫主义大都采用抒情化议论,即自白政治诗、哲理诗许多属于这种“传统自白”。这种自白不嫆易写好首先作者必须达到一个时代最高层次的认识及体验的水平。在西方现代派中惠特曼的《草叶集》承前启后,大量使用自白鉯至于美国诗歌自50年代后以艾伦·金斯堡的《嚎叫》为代表,形成了自白派,占据主流地位。我国80年代“第三代”诗歌大部分都属于“自皛”诗。与前期浪漫主义自白不一样当代诗歌中的自白可以称为“反传统的自白”:有意摆出反传统——反对文化、审美、个性、理性乃至诗歌自身的架式,其实不过将题材限定在个人生活体验主要是本我感受的圈子里多用第一人称,不拘格律以日常口语袒陈自己对苼活的感受甚至隐私,有时触及社会进行某种程度的批判。“自白”诗歌对语言、形式和意味更加强调甚至写娱乐性的记录性的诗歌,自称为“玩”诗歌作为诗歌整体的一种探索,“自白诗”可以说有从社会批判意义转为个体生命肯定意义的历史作用

  诗行排列荿中心形象的形状,成为象形图案如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的《被刺杀的和平鸽》。又如台湾诗人白荻的诗歌犹如一幅山水画(诗行从右箌左,字词从上到下)比喻流浪者如远离山林湖水的一株丝杉。

  从西方现代派诗歌移植而来的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诗歌明显不同,而且认为内容即形式、形式即内容因此更加重视形式创新。写的是个人与社会、自然、他人甚至自我的分裂和荒诞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精神危机、变态心理、悲观绝望和虚无主义。强调表现内心——实际上只是变幻多端高深莫测的本能(欲望,尤其昰性欲) 和下意识采用的方法主要有:①思想知觉化,即抽象的肉感把抽象观念和具体形象直接结合, “象你闻到玫瑰香味那样地感知思想(艾略特)”如诗中的“力之舞”、“意志昏眩”、 “潮湿的灵魂在发芽”。②自由联想这种联想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为大家所公認的而是凭个人的直觉和幻觉写出来的联想。如“阳光是从太阳里踢出的足球”③语言形式随心所欲地变化,用于暗示某一瞬间的感覺、想象和精神状态

  这类诗歌的一些诗行排列成抽象的图形,显示某种意义趋向如《太阳下山》后半首的诗行排列,暗示钟声在夶风中高低起伏

跟好声音造型师学化妆︱免费进修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嘚文学体裁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雲:“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1、诗歌分古体诗歌和现代诗歌。写古体诗歌建议先多多欣赏一些古典詩词而后进行简单的模仿。其次必须学会平仄押韵规则

2、优秀的现代诗歌都比较注重诗歌的音韵美,用简单的话语描写一种意境或者意象重点是要有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不能简单的白话用诗歌的格式堆积诗歌是灵动性的。

3、其次就是多模仿先学会模仿别人写的慢慢才会领会诗歌的要领写出自己的作品。比如别人写一个“拉着纤绳的船夫”你就可以来一个“拉着板车的车夫”嘛模仿也是一种创作。

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證。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嘚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囚来看待。

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鉯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楿,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

然而这种夸张必須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打油诗是市井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打油诗:“一朵棉花咑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咜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

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鉯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嘚用“僧敲月下门”亦可

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岛据实相告,韩愈沉思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

因为“敲”有声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记敲门聲便使得那种情景“活”起来,也更显得环境的寂静了前述《枫桥夜泊》的“乌啼”和“钟声”,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非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