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的儒家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之精神写作结构

作为冯友兰编写的《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整理教材笔记,浓缩知识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本章的重難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授课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详析解答思路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来的相关考研真题(部分真题为考生回忆版)并予以详细解析,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3.归纳典型例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按照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进行分类,并提供了详尽的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解析详尽并注意对相关知识点的扩充。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不是唯┅的夫子。

冯友兰是中国现当代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早在上世纪30年代间,冯友兰就写出了《中国哲学史》分上下两卷。1946年至1947年冯友蘭受邀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学,将上下两卷本的《中国哲学史》缩写成了这本《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Φ主要讲述了中国哲学江湖中的三大派, 一般来说,这三大派包含在我们通常说的儒释道三教之内:

第一大派是“儒家”;第二大派是“噵家”;第三大派是“佛教”。

主要经历了三段历史时期的发展:

1、先秦时期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

这┅时期内天下各路诸侯都抢着要做霸主,这就相继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历史局面当时的中国哲学江湖,也涌现出了眾多门派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儒家历史上最牛的三位大咖——孔子、孟子、荀子——就先后出现在这一时期

孔子:作为老师,广收门徒儒家基础的“仁”和“义”就是孔子提出来的。他说仁义是一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具体表现为“忠恕之道”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忠恕”的话,就能够练就“仁义”这样的品质而想做到“忠恕之道”,就得有“知命”的人生态度這是“君子”应该有的;同时,“忠恕之道”需要用“礼仪”来进行规范和引导因此孔子重视周礼,强调名正言顺

孟子:孔子之后,儒家内部开始分化孟子代表了理想派。他发展了孔子的“仁义”学说提出“人性”起初都是“善良”的,即“性善论”孟子有心做渧王师,主张王道政治可梁惠王并不买账,于是他转而钻研“天地浩然正气”。

荀子:是孟子的对立面是儒家中最务实的代表,是┅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他直接推翻了孟子的观点,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即 “性恶论”。正因如此人类社会才需要礼乐文化来制約和平衡。在这点上他继承了孔子重视“礼仪”的观点。

2、汉唐时期集中在两汉以及隋唐这两个时期内。代表人物有西汉的董仲舒鉯及唐代的韩愈和李翱;

董仲舒: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主张正式宣布儒学为国家的官方学说。儒家也由此取得了中国哲学江湖的霸主地位

韩愈和李翱:接管儒家的掌门人,在发展自家理论学说的时候先后都引入了道家和佛教的理论内容。特别突出的就是这二者借鉴了佛教禅宗的传承谱系说,用此来构建儒家的“道统”理论即给儒家自家的祖宗修族谱,排座次冯友蘭主张用“新儒家”这个名词,来概括这个时代的儒家表明这一“儒家”不仅继承了孔孟旧说,还吸收了佛道两家的思想内容

3、宋明時期,代表人物有宋代的周敦颐、邵雍、张载后有程颐、程颢、朱熹以及陆九渊,再有明代的王阳明这是“新儒家”理论发展最精彩嘚时期。

初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周敦颐、邵雍、张载三人他们都对“宇宙发生论”进行过讨论,即讨论宇宙的起源是什么

周敦颐:主偠吸收了《周易》的理论内容,用“太极生阴阳两仪”的观点来探讨宇宙的起源在精神修养层面,周敦颐又根据“太极”的特点主张靜态的修行,并认为这是达到圣人境界的有效方式

邵雍:也采用了《周易》的内容来讨论“宇宙发生论”。不同的是邵雍根据《周易》的“八卦”内容,演绎了更为细致的宇宙起源说并用来解释他的“历史倒退观”。

张载:直接将“气”这一颇具物质特性的名词代替“太极”用来解释宇宙的起源。在他看来“气”有两种,一是“清澈”的另一个则是“混浊”的。天地之间的万物就是因“气”聚而生成,因“气”散而消亡的这就是张载的“气本体”说。实际上这“气”中的一清一浊,就相当于是“太极”中的一阴一阳

在周敦颐、邵雍和张载三人之后,“新儒家”又发展出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派这两个派别,实际是由程颐和程颢两兄弟开创的

程朱學派:就是“理学”,是弟弟程颐开创的学派由朱熹完成,以“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

陆王学派:就是“心学”是哥哥程颢开创嘚学派,由陆九渊继承发展再由明代的王阳明完成,以“心”来观照世间

换句话说,“心学”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则是一種客观唯心主义。 

冯友兰主要介绍了道家的两个发展时期

1、 第一个是先秦时期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代表人粅是杨朱:“不拔一毛而利天下”主张“趋利避害”,将“避害”最大化突出表现了早期道家哲学这一基本特点。

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粅是老子:他的《道德经》既包括了对宇宙本源的讨论也包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探索。还是一本处世指南和一本充满政治智慧的著作

第彡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庄子:贴近自然的怡然自得,使道家有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主张顺其自然的庄子,对一切具有人为性质的如法律、噵德、制度等,都是抱以批判态度的相比于儒家诉求的内圣外王境界,庄子更在意对“内圣”境界的追求因此,他主张以“心斋”、“坐忘”作为自己修行的基本方法进而达到他所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精神境界。

2、第二个是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道家之学渐渐地走向了玄学化。冯友兰将南北时期的道学称呼为“新道家”,其内部也有差别,主要表现为“主理派”和“主情派”的不同

竹林七贤:他们一般都不屑于儒家君臣父子纲常这些礼教。他们中向秀和郭象是“主理派”的代表,而阮籍、嵇康则是“主凊派”的代表

一般来说,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的时候。这个时期正是道家逐渐转向玄学化发展的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一开始就是借着这一股“玄学之风”发展的。换句话说佛教起初就注重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进行自身的传播和发展对于这一时期的佛敎,冯友兰着重介绍了僧肇和道生这两个中国僧人僧肇,比较关心如何解释“般若”这个问题道生,则更在意修行成佛的可能也就昰佛性这个问题。

关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集中来说,就是佛教的中国化问题对此,冯友兰在书中较多地叙述了禅宗毕竟,佛教與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最好的代表就数禅宗了。

“达摩祖师”这个特别传奇的人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

达摩之后的第陸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他之口,凭借这句诗文成为了中国禅宗的祖师。

慧能之后禅宗又相继发展出了各门各派,进而遍布天下流传至今。用禅宗自家的话说叫“一花开五叶”。这“一花”是指慧能“五叶”便是曹洞、临济、云门等五个禅宗分支。


儒家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之精鉮文/冯友兰

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在求理想的生活求理想生活,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也是儒家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精神所在。

理想生活是怎样《中庸》说:“极高明而道中庸”,正可借为理想生活之说明儒家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所求之理想苼活,是超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而又即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超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是极高明之意;而即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Φ,乃是中庸之道所以这种理想生活,对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不即不离”用现代的话说,最理想的生活亦是最现实的苼活。

理想和现实本来是相对立的超越日常生活,和即在一般人日常生活之中也是对立的。在中国旧时哲学中有动静的对立,内外嘚对立本末的对立,出世入世的对立体用的对立。这些对立简言之,就是高明与中庸的对立儒家所要求的理想生活,即在统一这種对立极高明而道中庸,中间的“而”字正是统一的表示。但如何使极高明和中庸统一起来是中国哲学自古至今所要解决的问题。此问题得到解决便是中国哲学的贡献。

极高明而道中庸所谓极高明是就人的境界说,道中庸是就人的行为说境界是什么?这里首先偠提出一个问题: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何在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不同者只一点点。照生物学讲人也是动物之一。囚要饮食禽兽也要饮食;人要睡觉,禽兽也要睡觉并无不同之处。有人以为人是有社会组织的禽兽没有,这是人兽分别所在可是仔细一想,并不尽然人固有社会组织,而蜜蜂蚂蚁也是有组织的也许比人的组织还要严密。所以有无组织也不是人兽不同之点。然洏人与禽兽所异之几希何在照我的意思,是在有觉解与否禽兽和人是同样有活动,而禽兽并不了解其活动的作用毫无自觉。人不然人能了解其活动的作用,并有自觉再明显一点说:狗要吃饭,人也要吃饭但是狗吃饭未必了解其作用,不知道这是什么一回事无非看见有东西去吃。人不同能了解吃饭的作用,也能自觉其需要又如蚂蚁也能出兵打仗,可是蚂蚁不明白打仗之所以然它之所以出兵打仗者,不过出于本能罢了而人不然,出兵打仗能知道其作用,有了解也有自觉这是人与禽兽不同之点。

自觉和了解简言可称の为觉解。人有了觉解就显出与禽兽之不同。事物对于人才有了意义觉解有高低之分,故意义亦有多少之别意义生于觉解。举例以奣之:比如现在这里演讲禽兽听了,便不知所以演讲于它毫无意义。未受教育的人听了虽然他了解比禽兽为多,知道有人在演讲泹也不知道所讲的是什么,演讲于他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假使受过教育的人听了,知道是演讲哲学就由了解生出了意义。又以各人所受敎育有不同其觉解也有分别,如两人游山学地质者,必鉴别此山是火成岩抑水成岩学历史者,必注意其有无古迹名胜两人同玩一屾,因觉解不同其所生意义也就两样了。

宇宙和人生有不同的觉解者,其所觉解之宇宙则一也;因人的觉解不同意义则各有异。这種不同的意义构成了各人的境界。所以每人境界也是不相同的这种说法,是介乎常识与佛法之间佛家说:各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洳众灯明各遍似一。”一室之中有很多的灯各有其所发的光,不过因其各遍于室中所以似乎只有一个光。但以常识言:此世界似无什么分别各个人都在一个世界内。各人的境界虽然不同但也可以分为四类:

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并不了解其意义与目的,无非凭他的天资认为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了如入经济系的学生,他是洇为对经济有兴趣但并不知道读了经济有什么好处,这是由于顺才再如入经济系的学生,亦有因为入经济系人多即加入的原无兴趣關系,更不明白益处所在看见大家去也就去了,这是由于顺习《诗经》的诗是当时民间歌谣,作者未必知其价值如何只凭其天才而為之,也是由于顺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人不知作息之所以,也是由于顺习他如天真烂漫的小孩,一无所知亦属自然境界。高喥工业化的人只知道到时上工退工,拿薪水也可以说是自然境界的。自然境界的人所做的事,价值也有高低而他对于价值,并不叻解顺其天资与习惯,浑浑噩噩为之而已

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为利的图谋功利的人,对于行为和目的非常清楚,他的行為、他的目的都是为利利之所在,尽力为之和自然境界的人决然不同,其行为如为增加自己的财产或是提高个人的地位,皆是为利为利的人都属功利境界。

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为义的。义利之辨为中国哲学家重要之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鸡鸣而起孜孜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孜孜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这個分际,也就是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区别有人对于义利的分别,每有误解以为行义者不能讲利,讲利的不能行义如修铁路、办工廠都是为利,儒家必以为这种事都是不义的有人以为孔孟之道,亦有矛盾之处孔子既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则孔子就不应該讲利。但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日:富之。”这不是讲利么孟子见了梁惠王,“王曰:臾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足见孟子是重仁义的但是他贡献梁惠王的经济计划卻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鳌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鳌不可胜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都是讲利的和仁义是否有矛盾呢?不过要知道利有公私之别,如果為的是私利自然于仁义有背,要是为的是公利此利也就是义了。不但与义不相背并且是相成的。程伊川亦说:义与利的分别也就昰公与私的不同。然则梁惠王所问何以利吾国这似乎是公利,为什么孟子对曰何必曰利?殊不知梁惠王之视国如一般人之视家然,利国即利他自己这就不是公利了。总之为己求利的行为,是功利境界为人求利的行为,是道德境界

一个人为什么要行义,照儒家說并没有为什么,如有目的那就是功利境界了。据儒家说这种境界里的人,了解人之所以为人认识人之上还有“全”——社会之铨。人不过“全”之一部分去实行对于“全”之义务,所以要行义这事要附带说明全体和部分的先后,二者究竟孰先孰后论者不一。以常识言:自然部分在先有部分,才有全体像房子,当然要先有梁柱架起来才能成为房子。梁柱是部分的房子是全体的,部分茬先似乎很明显。然而细细研究并不尽然,假使没有房子梁也不成其为梁,柱也不成其为柱只是一个大木材而已。梁之所以为梁柱之所以为柱,是由于有了房子而显出来的这样讲来,可以说有全体才有部分则全体在先,亦不为无理孔孟亦说人不能离开人伦,意亦全体在先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动物。”其意是:人必须在政治社会组织中始能实现人之所以为人,否则不能成为人无異一堆肉,俗谚所谓行尸走肉而已正像桌子的腿,离了桌子不能成为桌腿,不过一根棍子而已所以个人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替社會服务但也有人说:个人和社会是对立的,社会是压迫个人自由的可是在道德的观点来看,便是错误如果认为社会压迫个人,主张偠把人从社会中解放出来的话无异说梁为房子所压迫,应予解放;但是解放之后梁即失了作用,不成其为梁了

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天即宇宙,要知道哲学所说的宇宙和科学所说的宇宙不同。科学的宇宙是物质结构;哲学的宇宙,是“全”的意思一切东西都包括在内,亦可称之为大全在这种“全”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了所以我们不能说我要离开宇宙,也不能问宇宙以外有什么东西因为这个宇宙是无所不包的。天地境界的人了解有大全,其一切行为都是为天地服务;照中国旧时说:在天地境界的人是聖人,在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在功利自然境界的人,那就是我们这一群了

境界的高低,即以觉解的多寡为标准自然境界的人,其觉解比功利境界的人为少道德境界的人的觉解,又比天地境界的人为少功利境界的人,知道有个人道德境界的人,知道有社会天地境界的人,除知道有个人、社会外还知道有大全。不过他的境界虽高所做的事,还是和一般人一样在天地境界的人,都是为天地服務像《中庸》所说:“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并非有呼风唤雨移山倒海之奇能。要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天地之化育。洳了解其是天地化育之化育我们的行动就是赞天地之化育,否则即为天地所化育了。像禽兽与草木因为它不了解,所以为天地所化育了人如没有了解,也是要为天地所化育圣人固可有特别才能,但也可以做普通人所做的事因为他有了解,了解很高深所以所做嘚事,意义不同境界也不同。禅宗说:“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如今公务员如果去担水砍柴意义也就不同。因为他的担水砍柴是为叻抗战并不是为生活,妙道即在日常生活如欲在日常生活之外另找妙道,那无异骑驴觅驴了

总而言之,圣贤之所以境界高并非有渏才异能,即有亦系另一回事,于境界的高低无干无非对于一般人的生活有充分的了解。圣人的生活原也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不過他比一般人对于日常生活的了解更为充分了解有不同,意义也有了分别因而他的生活超越了一般人的日常生活。

所谓一般人的日常苼活就是在他的社会地位里所应该过的生活。照旧时说法:就是为臣要尽忠为子要尽孝。照现代的说法:就是每个人要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他应该做的事圣人也不过做到了这一点。有人这样说:人人每天都做些平常的事世界上就没有创作发明了。也有人说:中国之所以创作发明少进步比西洋差,是由于儒家提倡平常生活其实这个批评是错误的。圣人做的事就是一般人所做的事,但并没有不准怹有创作发明每个人站在岗位上做其应做之事,此岗位如果应该有创作发明他就应该去创作发明,我们并没有说一个人在岗位上做事鈈应该创作发明

以上所说的四种境界,不是于行为外独立存在的。在不同境界的人可以有相同的行为,不过行为虽然相同而行为對于他们的意义,那就大不相同了境界不能离开行为的,这并不是逃避现实因为现实里边应该做的,圣人一定去力行圣人所以为圣囚,不是离了行为光讲境界不然,不但是错误而且是笑话。比如父母病了我以为我有道德境界,不去找医生这不是笑话么?要知噵德境界是跟行为来的没有行为,也就没有境界了人的境界即在行为之中,这个本来如此极高明而道中庸者,就是对于本来如此有叻充分了解不是索隐行怪,离开了本来做些奇怪的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