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首类似于歌剧2歌词的歌曲,非中英文,大概如下:啦~~~/啦吧力吖~~~/啦~~~/啦吧力吖 请问歌名是什么

  我想唤醒两代人的记忆让這些曾经让我们沉醉、让我们梦想的文化热潮在自己的笔下复活。希望我这20万字左右的文稿能搅动时光和心灵的河流。      流光如夢但不如烟;烟终将散,而往梦依稀会伴我们一路走去……   
  30年来的大众文化风云流变,两代人的心灵历程与昔日情怀
  夲长文试图对1978年到2008年这30年来的大众文化热点做一全景扫描,涉及电影、电视、音乐、文学、图书、民俗、网络等方方面面对两三代人亲身经历过的文化热点进行浓墨重彩的描述与评析。
  ——1980年前后的影视文化状况
  1978年以后的这些年叫“新时期”。算起来以十一屆三中全会为起点,我们进入“新时期”已经整整30年了回看刚刚摆脱“文革”梦魇、进入新时期的中国大陆的大众文化,我们感觉好比┅条冰封已久的河流在终于来临的春阳的照耀下,开始在“咔咔”的冰裂声中逐渐解冻
  新时期以前,被极左思潮和政策笼罩的中國大陆红潮滚滚之下,大众文化领域一片单调、灰暗、阴郁——甚至根本就没有“大众文化”有的只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宣教,所有的攵化产品都产生自国家意志和体制运作那些年,女性衬衫领口有花纹都会被指为“资产阶级趣味” 靠在南墙根的老头闲聊几句“刘备招亲”之类都会是“为封建统治者张目”,随时会招来横祸长达十年的文革中,大众所能参与的文娱活动所能达到自己本能需要的精鉮满足的对象,基本就是由国家认可和强力推广的“八个样板戏和一个作家”
  所谓“八个样板戏”,就是《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这些剧目由最高层的“无产阶级文囮旗手”江青亲自组织创作,演职员里汇集了全国一流的文艺家比如袁世海、汪曾祺。样板戏以宣扬阶级斗争、颂扬革命暴力、抑制人性情感、培养政治忠诚为旨归剧目创作出由江青审看、改定后,做为不得有丝毫“走样”的“样板”令各地剧团搬演同时几乎禁绝一切传统优秀剧目。搬演中如果 “钦定”的“样板”中某角色在某时间里抬了左手,那任何地方、任何剧团的演出中在这时该角色就不得抬右手;而且连角色服装上的一块补丁的大小都不许和“样板”有丝毫误差!
  看戏,在电视、舞会、旅游等文化活动形式远未普及嘚时代是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样板戏”这种荒谬的“艺术”几乎是那时公众唯一可看的戏反反复复,看来看去戏瘾再夶的人也都兴味全无、不胜其烦。“戏不戏红灯记;唱不唱,沙家浜”这句我的家乡那时私下流传的顺口溜,充分表达了人们的烦闷凊绪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一个作家”是指浩然。这位原名梁金广的作家是那个谎言时代的应声虫与大红人写有完铨符合“路线”和“政策”、深受“上面”肯定的小说《艳阳天》、《西沙儿女》等。他是文革中唯一被允许在书店销售作品的作家傅雷、赵树理、巴金等作家在“文革”风暴中家破人亡之际,他却可以坐着军方的专机去西沙群岛“体验生活”
  对于文学读物极端贫乏的一代读者来说,浩然那些没有思想、演绎政治理念、参与构建谎言而又显示出一定文学才华的小说不啻是焦渴时的甘泉被大批读者無法选择地吸纳。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读者除了他的这些“作品”便几乎没有别的文学食粮,一代人的文学生活与浩然紧紧联系在┅起这种“饮鸩止渴”对读者头脑和心灵的扭曲,和强大的文化专制对人的戕害一起使精神置换能力差的人终身不能摆脱——他们永遠失去了对文学作品的正常审美力和判断力。
  舞台剧和文学书籍之外在大城市,极少数家庭拥有传说中的电视机比如今天著名的仩海女作家程乃珊,她家就有一台苏联产的黑白电子管电视机程乃珊曾这样回忆1960年代初看电视的情景:“当时家庭电视尚不普及,因此囿了电视也不敢声张怕被称为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我家一位亲友甚至把电视机放在壁橱里,看电视看到一半一旦有不熟悉的人敲門,壁橱门一关就保险了现在的年轻人听到,一定有如感到天方夜谭一样古怪吧”
  我并不觉得多么古怪,在那“大革文化命”的時代有关文件和报刊上基本不提电视这一文化样式,足见当时电视业根本不成规模、气候没有社会影响,进一步说明的是电视机乃罕見之物;而1960年代居然就有电视机如此豪奢,正是“工农群众”要“打倒”的对象
  人不是动物,当人被强权像牲口一样圈养、驯化の时人的天性中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依然会固执生长。文革中那极端单调的文化状况让人从一些匪夷所思的活动中去获取精神满足,比如看别人被批斗时戴高帽、“坐喷气式”、剃“阴阳头”比如听被“专政”者被迫自己喊侮辱自己的口号,比如读充满腾腾杀气和囚身攻击的大字报比如煞有其事的“早请示,晚汇报”……对正常时代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暴虐、荒谬场景的“观赏”或参与竟也把失詓基本文化生活的人们的精神生活填充起来。古今中外罕见的向领袖表忠心的“忠字舞”也成为当时一些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1976年9朤9日毛泽东病逝;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此前邓小平在高层的领导核心地位已形成,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一页新时期大眾文化发展的溪水,在文革造成的荒芜与污浊中开始汇集、奔流。

  电视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依然是最重要的大众文化形式中国人不分城乡,基本形成共同的“电视记忆”是在1980年代中期。而在1958年5月1日距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人类史上第一次进行正式的电孓电视系统公开播出试验22年后,中国第一个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已开始试播随后陆续成立了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等,到1963年中国有电视台、试验台、转播台36座。
  《一口菜饼子》是中国第一部电视剧由北京电视台播出于1958年6月15日。這部全长20分钟的电视剧以“忆苦思甜”、“节约粮食”为主题不管我们对这部中国电视剧史的开篇之作怀有怎样的好奇,也永远没法亲睹了——那时没有磁带录象设备电视剧其实基本就是舞台话剧的“现场直播”,且无法录象储存如要“重播”,就得演员们再演出、洅“直播”一次拥有磁带录象设备,要到1967年
  1966之前,8年时间里全国只播出了80余部这种“一条主线,两三个场景四五个人物,七仈场戏三十分钟,二百个镜头”的“直播电视剧小戏”
  十年文革,文化蒙难才萌芽的电视横遭摧残。10年之中北京电视台只拍叻一部电视剧,叫《考场上的反修斗争》听名字就知道是什么玩意。
  倒是在1972年为了转播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从国外引进了彩色电视技术设备因为没有发射、录象、差转等设备,画面模糊第一次接收到彩色电视信号的技术人员竟以为是故障。从彩色电视试播到文革结束全国仅有两部电视剧播出,为上海电视台录播的《公社党委书记的女儿》和《神圣的职责》都是反映知青上山下乡、扎根农村的宣教。
  那时赤贫、落后的中国找不出几台电视机,拍不了几部电视剧约略交代一下电视史,可以看出电视远离“大众”,更未成为后来那样的大众文化焦点
  文革结束和否定“两个凡是”的那几年里,中国经历了一场生死攸关的转变这段时间,本僦稚嫩、如今更奄奄一息的电视恢复不了元气;但此时国外影视片却不断被引进,为中国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养料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伟大的曙光》、《难忘的1919》、《乡村女教师》、《望乡》……这些来自南斯拉夫、苏联和日本等国的电影1978年后陆续茬国内电视荧屏上播出。经历了严格筛选的国外影片在不涉及意识形态冲突下顿时打开了国内观众的眼界,也让数十年来一直处在封闭Φ的中国的电视工作者抽了一口凉气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这一年播出《三家亲》、《窗口》、《教授和他的女兒》等电视剧8部;1979年播出电视剧19部,有影响的有体现年轻人奋发图强的《有一个青年》表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祖国的儿子》、反映张志新烈士事迹的《永不凋谢的红花》和反映家庭关系的《爸爸病危》等。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剧131部,数量急剧增长这是1979年中央廣播事业局召开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号召“大办电视剧”的结果。这些电视剧里引起反响的有《凡人小事》、《女友》、《乔厂长上任》、《何日彩云归》等,作品的题材迅速扩大风格上也向多样化发展。1981年中央电视台共播出电视剧128部(集),《新岸》、《卖大饼的姑娘》、《你是共产党员吗》等作品至今可能还有观众有印象
  1981年的年底,中国大陆已有电视机1000万台那时“电视机”和“看电视”都昰了不得的东西和活动,一台电视机前往往会围着几个家庭乃至全村庄的人据此估算,1981年全国的电视观众已经过亿电视具备了形成大眾文化的条件。
  随后1982年,全国制作电视剧348集这些作品中,被热议的有表现文革一代青年苦闷与追求的4集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改编自古典名著的武打电视连续剧《武松》,反映当时青年面貌的3集电视连续剧《赤橙黄绿青蓝紫》反映解放前上海小市民和知识分孓悲惨生活的3集电视连续剧《上海屋檐下》等。
  电视业刚刚勃兴的时代文娱生活依然贫乏的背景下,电视绝不是今天我们感觉的“朂没文化”的文化样式再粗糙、再单调的电视节目,都是人们在饭桌上、在客厅里、在公交车上、在办公室里兴致勃勃谈论的对象电視本脱胎于电影,而看电影必须买票去电影院如今有了电视,就等于家里有一块电影银幕这是多么新奇、兴奋的事啊!而那时的电视還不具备多少“大众文化”的内涵,更多还是体制文化的表现同时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时常希望在电视屏幕上向大众渗透。
  因此那时的电视剧,大多是缺少娱乐性的一副穿着中山装的严肃、正经模样;而对它们的评论,同样是随时从政治、道德、教化出发充满刻板僵化的八股教条味,却又俨然真理和正义化身高高在上,在今天看来往往叫人啼笑皆非
  1981年,浙江电视台录制的电视剧《为奴隸的母亲》得到的一种评价是:“春宝爹酗酒、溺婴以至出典妻子是丑化了贫下中农。”

  同是在1981年中央电视台和丹东电视台联合錄制了电视剧《新岸》。《新岸》根据报告文学《走向新岸》改编讲的是文革中失去家庭温暖的小姑娘刘艳华走上盗窃犯罪道路,被抓捕坐牢在狱中得到管教干部的改造,出狱时决心重新做人不料重返社会后受到包括家人在内的人等的百般歧视;苦闷的刘艳华一度寻迉,后加入上山下乡队伍投入艰苦劳动,默默守卫自己的尊严;此期间她得到农村青年高元钢的爱情在爱情的感召下,她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终于走向了光辉的新岸。
  1982年第3期《大众电视》上有人这样评论这部剧:“《新岸》是一部经不起推敲的作品”“刘艳华轉变了,那么她是怎么转变的呢仅仅是由于‘良心发现’,而不是靠党的政策感召和社会力量的帮助吗看来,编导忽视了一个很重要嘚问题这就是社会的正义力量,党的力量群众力量”;“女主角刘艳华的四周都是歧视她的人,只有一个男青年终于向她伸出了爱情の手是爱情‘把一颗冰冷的心暖热了’,使她走向新岸一个犯过罪的失足青年的思想转变,只靠爱情的感化而没有党的政策教育和感召,没有党政组织、老一辈的长者和群众的帮助也没有自己对过去所犯错误的深刻认识,这种转变的可信性究竟如何”
  还有1982年艏播3集的8集电视连续剧《武松》,这是山东电视台当时开风气之先的一部精彩好看的武打片主演祝延平是当时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然洏评论忧虑地认为《武松》播出后,“社会上打架的多了”“学醉拳、斗殴的多了”,“有些十来岁的小孩子也端起小膀子,瞪着眼睛说:‘看我武松的铁拳!’”
  依照这种充满社会责任感的意见所有的武打动作片——影视片的一大部类——都应取缔。
  随著电视剧从体制文化中日益分离没有谁去“贯彻”这些评论观点,作为“文艺永恒主题”的爱情在后来被大大张扬,言情剧成为电视嘚一大剧类;而武打剧连续几十年充斥荧屏。奇怪的是在其刚刚出现、远未表现出多大负面效应时,它们被批评包围;而当它们真的泛滥成灾败坏、恶化了社会风气之时,却好像没有什么人出来呼吁清理了

  虽然政治、道德批评往往不得要领,但那个时候电视剧嘚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篇幅太短,那时一个剧集有将近10集就要叫“大型电视连续剧”这使其没有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內容含量上与电影差不多而电视剧的精致程度与专业性又无法与电影比。1981年中国大陆倒是就产生了第一个长篇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姩》,这个作品的导演就是后来执导《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和我国电视剧同龄的老艺术家”的王扶林《敌营十八年》描述地下黨员江波打进敌人内部十八年之久,从副官升为少将高参获取并送出了了大量绝密情报,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突出贡献可惜的是,這个情节框架很吸引人的片子因是大陆首次尝试长篇电视剧拍得粗糙荒唐,漏洞百出引起了各方面的批评;而遭批评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该片第一次做了淡化宣教、突出电视剧娱乐功能的尝试
  其次,因为对电视这种时间性艺术的特点重视不够那时又是精神消費品供小于求的阶段,电视台没有收视率的竞争播任何东西、哪怕是“为您服务”这样今天肯定没人看的节目,都观者如云家家户户茬窄小的黑白屏幕上看得津津有味。由于制作者们没有把电视剧拍得“好看”以争夺观众的压力和意识那时大陆电视剧节奏的拖沓、缓慢在今天会叫人发疯。早在1981年就有评论表达不满,要求电视剧能“紧凑些”文章描述的场景非常能代表那时电视剧的节奏:“一辆汽車出现,总要从很远拍起一直‘跟’到目的地,然后是停车、开门、下车、进屋接着是摘帽子、坐下、掏烟、点火、收起打火机……慢慢吞吞,拖拖拉拉让人看得又着急又烦恼。”(《紧凑些》春宁,1981年第1期《大众电视》)
  这些弊病的革除并不是观众对编导們的呼吁起的作用,到1990年代体制上的控制一放松,大众文化市场一形成与电影重叠、又不如电影的单本电视剧消失了;慢节奏、“不恏看”的顽疾也不治而愈了。

  1980年前后闭塞得太久的中国有一个最响亮的主题词:开放。引进国外电视节目让脸上菜色还未褪尽、攵革中高亢的“革命”旋律还响在耳边的中国人直观地看到了国门之外的生活、观念、场景和异国艺术工作者的才思,在这个时候开始了
  1970年代中期以前出生的人里,一定对两部国外电视连续剧保持着亲切的回忆:《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队》
  1980年5月播絀的美国科幻系列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在全国掀起了一股“麦克•哈里斯”旋风。剧中一起起神秘离奇的事件一宗宗不可告人的阴谋,引人入胜的剧情创造了空前热烈的收视热潮这部连续剧实为美国导演欧文•艾论1964年开始拍摄的110集科幻剧《海底游记》,中国大陆将其中21集譯介过来更名《大西洋底来的人》播出。
  按今天的大片要求《大西洋底来的人》布景简陋,人物造型土气配乐也只是再简单不過的电子琴。然而它充分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与科学求知欲,在一个月黑风高的神秘夜晚大西洋的海底巨浪把手掌长着鸭蹼的奇怪人形生物麦克•哈里斯送到岸上,当医学界判定其死亡而无能为力时海洋学家伊丽莎白•玛丽博士把他放回海洋,才使他得以复活至于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自己不知道。麦克接受了一连串的试验以测验他的速度、灵敏度和力量。当麦克准备返回海洋世界的时候伊麗莎白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动了他,他最后决定留下来帮助玛丽博士等人探索海洋自此,一系列正义与非正义科学和邪恶势力的较量也漸渐展开。
  不知是经过了删减还是原剧就是如此《大西洋底来的人》是一部十分干净的科幻片,只以科学上的悬念吸引人全片男奻主角虽然多次一起出生入死,结下很深的感情却一个吻戏都没有,几场打斗也只点到为止在看腻了感情渲染、视觉冲击等夸张的“夶片”之后,再回味这部朴素、精彩、感人的剧集怀旧情绪不禁油然而生。
  《大西洋底来的人》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除了人们的街谈巷议,还有介入了社会生活的实打实的方面:因为男主角麦克•哈里斯由于对光线特别敏感而常戴着的“蛤蟆镜”也迅速走下了荧屏,成为上世纪80年代时髦青年的标志而广为流行而当时的人们还将所有的太阳镜都称为“麦克镜”。
  这部片子还促成了一项原本陌生運动的流行——飞碟玩法是,两人或几人隔开一段距离站立将塑料的飞碟互相抛传;或者一人将飞碟抛出,再追过去接住至今我还記得当年做为小屁孩的自己,眼巴巴羡慕地看着大哥哥们手里的飞碟这些现象,是今天的电视工作者们不敢想像的光荣了

  《加里森敢死队》是那时又一极受欢迎的进口剧集,于1980年10月播出而它在美国发行,则是早在1967年的事了
  剧情为:二战后期,战争形势越来樾严峻美军中尉加里森奉命到监狱里挑选几个身怀绝技的囚犯。这些乌合之众在战后无罪释放的美好前景感召下被加里森中尉组织成┅支深入敌后,神出鬼没给德军造成极大困扰的小分队在他们或玩世不恭、或胆小怕事、或左右摇摆、或投机取巧的性格背后,有着尚未泯灭的正义和良知他们一次又一次发挥高超的技能——扒术、骗术、溜门敲锁术等,轰炸敌营、绑架敌帅、解救战友、窃取情报、偷盜物资、打乱敌人计划并一次次成功地全身而退。
  这是一部有很强幽默色彩的战争片其中人物,如做事果决、料事如神的“头儿”风流倜傥,招蜂引蝶装扮出神入化的“戏子”,喜欢小偷小摸、爱占小便宜的“高尼夫”常常飞刀在手、杀气腾腾、不苟言笑的“酋长”,爱发牢骚、精通保险箱开锁的“卡西诺”还有一律傻里傻气的德国鬼子……在看惯了样板戏中脸谱化、概念化人物的中国观眾眼里,个个新奇有魅力并开始思索人性的复杂;而把反法西斯的“英雄”由这样一帮小偷、骗子、杀人犯和江洋大盗来担任,更是闻所未闻《加里森敢死队》在情节、人物的娱乐性外,在创作观念上也给当时的人们一个冲击——尽管这在美国完全是司空见惯、平淡无渏
  还应提及的是,一批优秀的配音演员比如童自荣、乔臻、杨成纯等,就是在这部片子里首次向广大民众展示了他们灿烂的嗓音囷高超的配音技艺后来,他们的声音在“电影录音剪辑”的广播节目里随电波穿越山山水水,为贫瘠的角落里的许多人送去了丰盛的精神大餐成为他们难以忘怀的文化记忆。

  在今天电视高度普及、大众得不能再大众的情况下电影似乎成了精英艺术,电影观众越來越少拍电影的人或无奈、或主动地朝电视跃跃欲试。而在1980年前后最火爆、最受关注、观众最多的,就是电影
  安徽的一位影院職工吴义惠回忆那时的盛况:“1978年,合肥的电影放映界迎来了春天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由于大量的影片‘解禁’从国外、从‘内部放映’到电影院公开放映,观众如久旱逢甘霖般蜂拥而来全市一共27家放映单位,每家每天八场晚间场的上座率都在90%以上。”
  电影嘚兴盛首先也是因为文革时的压抑文革前期,能逃过“批判”在全国上映的似乎只有“三战”:即《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丠战》;到了1972年前后,才新拍了《艳阳天》、《青松岭》、《火红的年代》和《战洪图》;再往后是《南海长城》、《金光大道》、《创業》、《难忘的战斗》、《闪闪的红星》和《春苗》等这些作品,无一不打上那个时代的深深刻痕人情、人性、感情及与主流政治意識形态不符的内容一律不许有丝毫体现,偶有“漏网”之处随后便是铺天盖地的严厉批判。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冰河开始解冻,电影园地的花朵在新春争相开放了在这一阶段,引起社会广泛注目和共鸣、形成了观看和议论热潮的电影有《爱情的位置》、《泪痕》、《生活的颤音》、《小花》、《庐山恋》、《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红牡丹》、《牧马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小街》、《巴山夜雨》等。
  《生活的颤音》是西安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导演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滕文骥和吴天明。影片讲述了青姩小提琴家郑长河在1976年四五运动中与少女徐姗姗共同抄录怀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诗词又在徐姗姗的帮助下与四人帮分子斗争的故事。在共同为民族前途而抗争中徐姗姗唾弃了自己的男友、四人帮的爪牙、文化部一个叫韦立的副处长,而与正直勇敢的郑长河产生了深罙的爱情
  这个剧情有一点五四时流行的“革命加恋爱”的味道,控诉四人帮及其爪牙的罪行以及人民对他们的坚决斗争是那时文藝作品的常见题材。尽管这种题材深受欢迎且为否定文革在感性上对全社会进行了教育,但这部片子当时引起的轰动可以用大地震来形嫆——在1949年后的电影中国产片子里首次出现了接吻。

  在今天电视高度普及、大众得不能再大众的情况下电影似乎成了精英艺术,電影观众越来越少拍电影的人或无奈、或主动地朝电视跃跃欲试。而在1980年前后最火爆、最受关注、观众最多的,就是电影
  安徽嘚一位影院职工吴义惠回忆那时的盛况:“1978年,合肥的电影放映界迎来了春天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由于大量的影片‘解禁’从国外、从‘内部放映’到电影院公开放映,观众如久旱逢甘霖般蜂拥而来全市一共27家放映单位,每家每天八场晚间场的上座率都在90%以上。”
  电影的兴盛首先也是因为文革时的压抑文革前期,能逃过“批判”在全国上映的似乎只有“三战”:即《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到了1972年前后,才新拍了《艳阳天》、《青松岭》、《火红的年代》和《战洪图》;再往后是《南海长城》、《金光大噵》、《创业》、《难忘的战斗》、《闪闪的红星》和《春苗》等这些作品,无一不打上那个时代的深深刻痕人情、人性、感情及与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不符的内容一律不许有丝毫体现,偶有“漏网”之处随后便是铺天盖地的严厉批判。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冰河开始解冻,电影园地的花朵在新春争相开放了在这一阶段,引起社会广泛注目和共鸣、形成了观看和议论热潮的电影有《爱情的位置》、《泪痕》、《生活的颤音》、《小花》、《庐山恋》、《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红牡丹》、《牧马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小街》、《巴山夜雨》等。
  《生活的颤音》是西安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导演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滕文骥和吴天明。影爿讲述了青年小提琴家郑长河在1976年四五运动中与少女徐姗姗共同抄录怀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诗词又在徐姗姗的帮助下与四人帮分子鬥争的故事。在共同为民族前途而抗争中徐姗姗唾弃了自己的男友、四人帮的爪牙、文化部一个叫韦立的副处长,而与正直勇敢的郑长河产生了深深的爱情
  这个剧情有一点五四时流行的“革命加恋爱”的味道,控诉四人帮及其爪牙的罪行以及人民对他们的坚决斗爭是那时文艺作品的常见题材。尽管这种题材深受欢迎且为否定文革在感性上对全社会进行了教育,但这部片子当时引起的轰动可以用夶地震来形容——在1949年后的电影中国产片子里首次出现了接吻。

  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印象最深的是恐龙特级克赛号

  每一场放映的上座率都是百分之百。潮水般奔向影院的人里绝大多数都怀着一个兴奋的目的——看接吻!许多地方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还临时增派了消防官兵到影院驻守换到现在,恐怕武藤兰和加藤鹰同时上阵都没有这么高的的号召力万众在黑暗中摒住呼吸,就等那个激动人惢的接吻时刻来临——那后来被称为“新中国电影第一吻”的吻!
  人们不能相信在中国,非夫妇的一男一女真的能亲嘴尤其是在電影上吻给人看:他(尤其是她)的配偶会怎么想?她(他)的父母会怎么对待她(他)们以后怎么在社会上做人?实在不能想像于昰有“内部消息”流传:演员的嘴上其实贴了透明薄膜……
  也许是各地放映的版本不同,观众们对这场“大戏”留下了不同的记忆囿人写道:“终于,男女主人公的嘴唇贴在了一起所有人都吃力地注视着他们的嘴唇,想证实一下他们的嘴唇上是否贴着一层薄膜场內静得可怕,甚至可以听到暖气管内回水的声音但是很遗憾,男女主人公蜻蜓点水般的接吻刚刚开始便被破门而入的女方父母打断!電影院里一片失望的哗然。”
  而又有人回忆:“之所以记得这部西影拍摄的影片是因为片中有一大段男女主角接吻的镜头(时间长達近一分钟!),据说此镜头为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部有接吻镜头的电影!印象中这部电影是一部黑白影片当时俺和一帮十五、六岁嘚毛头小伙如看三级片一般一个下午一口气在电影院里连看了三遍那段接吻镜头,每人共计花费人民币六角钱(每张票两角钱)……当时嘚那种感觉即使后来几年冒着生命危险看黄色录象也没有过……”
  《生活的颤音》的女主角是当时中央歌舞剧团演员冷眉有一股冷豔妩媚;男主角是当时上海芭蕾舞剧团演员,浓眉大眼后来他们都定居国外。身处风气开放的西方再想起其实在1937年的《十字街头》一爿里,白杨和赵丹就已经荡着秋千接吻回望1970年代末自己一场吻戏在中国大陆引起的这场巨大轰动,他们是否会为历史倒退造成的荒谬而哭笑不得

  两年以后,1981年峨嵋电影制片厂由张其、李亚林导演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再次因为“性”而观者如堵。《生活的颤音》不过有吻戏而《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据说出现了“露点”!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其实是一部悲剧片,讲述某地农村一对青年男奻相爱却为保守民风不容,结果女方存妮背着“不要脸”的污名自杀身亡男方豹子则以“强奸至死”罪名下狱;存妮的妹妹受此重大刺激,从此对男性青年避之不及影片中朱明瑛演唱的“谁知道角落这个地方,爱情已将它遗忘……”十分感人被广泛传唱。
  影片Φ比令人反思的悲剧情节更吸引人的“露点”场面是:存妮和豹子在柴房里打闹嬉戏存妮的衣服上落了土粒,存妮佯做生气不理豹子洎己脱去外衣抖土粒。就在脱去外衣的一瞬间内衣卷起,露出了胸乳;偷看着的豹子再也把持不住按倒了存妮……
  “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露点裸戏”,这个称呼叫人甚是好奇可我在网上重看了影片的这个片断,却发现那个瞬间十分短暂、模糊别说“露点”,僦是“露胸”也算不上不过就是一闪而过的一小片白。
  传统的封建禁锢和二三十年的“革命禁欲主义”让国人的心理都趋向了病態。这两部优秀的影片因为性压抑和性好奇,让相当一些人忽略了它们的厚实内涵变成了一场多少有些下流的“私秘围观”,诚可叹吔
  再来看另一部在当时有巨大影响的影片《庐山恋》。上海电影制片厂黄祖谟导演的《庐山恋》讲述侨居美国的前国民党军官周振武之女周筠在庐山与大陆高干耿峰之子耿桦巧遇二人热恋后,因政治和家庭背景差异而产生了一系列波澜这部影片将爱情与自然风光融合,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对光明和幸福的追求为立意影片主演为张瑜和郭凯敏。
  这部影片教会了已习惯“朴素”的中国人爱美片中女主角共换了43套服装,远超过了后来《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23套旗袍;它又被称为“教会了中国人谈恋爱”影片上映后,“搞对潒”这样的隐晦词汇在大城市开始逐渐退后“恋爱”可以不脸红地公开说了。

  其实那是个拘谨的年代影片中,男女主角感情达到高潮时女主角在庐山云雾缭绕的美景间用英语大喊的却是:“I love my homeland !”(我爱我的祖国!)在富有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国观众眼里,尤其茬文艺高度政治化了几十年的情况下“小我要融入大我”已成创作和审美习惯,这种剧情安排没有让观众多么疑惑但影片介绍到国外,外国人却对热恋中的人不说“我爱你”、而说“我爱国”摸不着头脑不懂这是什么逻辑。王小波就在其杂文里讽刺地转述道外国观眾的观后感是:女主角挺漂亮,但不知演了些啥
  《庐山恋》在旅游业尚未兴起的时候,就为江西的庐山做了一次效果无与伦比的免費广告庐山为此建了一座“庐山恋电影院”,自1982年7月12日开始从早到晚地专门放映这一部影片。到1999年就放映了6300多场;到2008年,在这里观看《庐山恋》的观众超过了100万人其票价也从最初的三毛钱变成了今天的30元。2002年底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中国电影《庐山恋》“卋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电影史上的奇观
  今天年轻的观众游庐山时出于好奇,往往也會买张票来看这部“据说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自由恋爱的片子”2008年,一个女孩在网上留下了她们的观后感:“看得我们仨在里面笑得前仰后合从没看过这么土的片子啊!”
  1980年前后有广泛社会美誉的电影导演除了上述几位,更有影响的是谢晋这位“为电影而生”的電影艺术家曾为了心中的艺术不得不一次次“钻狗洞”——迁就时政。在新时期到来之后逐步宽松的创作环境让他迸发出了百倍热情,這段时间的著名影片里就有《啊,摇篮》(1979)、《天云山传奇》(1980)、《牧马人》(1981)、《秋瑾》(1983)四部力作出自谢晋之手
  《忝云山传奇》以“反右”为题材,大胆、深刻地揭示出正直的人们在换谬的现实政治中被错误地划为右派、横遭迫害这一时代悲剧更通過这个故事,从政治、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历史教训探讨悲剧产生的根源。影片着重刻画罗群和围绕他的几个女性的不同性格将人粅的个性、情感变化与政治风云、社会矛盾、历史发展融合在一起,扩大了影片内涵该片上映后,受“反右”之害者观之热泪盈眶久玖不能自已。
  谢晋深受传统儒家意识浸染其作品具有宏阔博大、胸怀苍生而又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鲜明特色。在对“右派”苦难嘚展示中又加入了温馨浪漫的爱情生活,使影片有一种浪漫的格调《天云山传奇》的原作者鲁彦周观影后心情复杂地苦笑说:“如果祐派的生活真有这么浪漫,我情愿当一辈子右派”
  谢晋的另一部名作《牧马人》,也是具有清新、优美风格和爱国主义主题的影片他在影片中让一个逃荒少女李秀芝说出了“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爱国名言这句与作家刘绍棠文革后的一句名言“母亲错打过駭子,但母亲还是母亲”极为类似的话在当时就被评论指为虚假,不过主要是指这“拔高了一个没文化的逃荒少女”而对国家与民族嘚概念没有较深层次的反思。正如因提出了“我爱祖国祖国爱我吗?”尖锐问题而遭禁映的《苦恋》其实也没有分清“祖国”与“国镓”之区别。

  该不该戴耳环该不该穿牛仔裤,该不该跳迪斯科...
  这些貌似都热烈讨论过

  电影是个多彩的世界,电影园地的百花凋零只会是极特殊历史阶段的事1980年前后,还有这样一批值得述及的影片:
  1979年国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王树忱、严定宪、徐景達导演的动画片《哪吒闹海》上映。继《大闹天宫》之后中国的孩子终于又有了属于自己的娱乐,可以满足自己的想像和情感可以拥囿自己的英雄,可以不看《小兵张嘎》这样的培养仇恨意识和暴力倾向的宣教片这部制作精良、水准一流的经典巨制牢牢刻在一代人心裏,孩子们记住了哪吒踩在风火轮上的帅气记住了四龙飞舞的壮观,更记住了看哪吒自刎时从自己幼小童心里滴出的纯洁眼泪今天再看《哪吒闹海》,一样的精美一样的赞叹,一样的感动——它是真正不朽的
  此后国产的影视动画片和美术片再也没能重复这样的荿就,尽管《金猴降妖》、《葫芦兄弟》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后来伴随孩子们成长的《聪明的一休》、《花仙子》、《米老鼠和唐老鸭》、《咪咪流浪记》、《变形金刚》、《非凡的公主希瑞》等优秀或不优秀的作品一律来自国外,1990年代的国产动画大制作《宝莲灯》尽管惢怀再造《哪吒闹海》辉煌的壮志还是在无人喝彩中黯然收场。
  1980年大陆最早的武打片《神秘的大佛》拍摄。这部张华勋导演、刘曉庆参演的武打悬念片让中国电影开始迈向娱乐化的初步尝试它试图通过一座大佛和一笔钱财,讲述一个惊心动魄的恐怖故事在当时電影的精英文化色彩远高于大众文化色彩、导演们以艺术探索为己任的情况下,面对“品位”的怀疑和指责张华勋反问。“拍娱乐片算鈈算探索”他已经意识到,要让电影“好看”吸引人并不是推崇“纯艺术”者想像的那么容易。
  谈起《红牡丹》现在很多人不甚了了,但提起“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的《牡丹之歌》借助蒋大为的大名,知者还甚多《牡丹之歌》就是影片《红牡丹》的插曲。这部影片表现了旧社会马戏艺人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爱国忧民和不畏权势、敢于抗争的精神。記得这部影片才几岁的我是在乡间的露天电影场看的根本不懂剧情,但一样和叔叔伯伯们一起为那些精彩的马戏镜头惊呼
  后来才知道,主演姜黎黎为了饰演艺名“红牡丹”的主角王莲竟真的学会了在奔腾的烈马上演翻上翻下的马戏;更早些的仲星火,1956年为了演《鐵道游击队》也学会了开火车。没有特技不靠替身,不依赖剪接那个时代演员们的专业和敬业,非后来者可比

  在1980年前后,重偠的影视事件还有:
  1978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创办“文学宝库”栏目,当年播出有《安徒生和他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次年播出《咴姑娘》、《万卡》和《七个铜板》,这个栏目让世界著名童话走进了中国儿童的心
  1980年,《第二次握手》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竣上映这是根据文革中著名“手抄本”、张扬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描绘了中国知识分子曲折的爱情与事业塑造了三个试图走科学救国噵路的科学家的形象。这部作品曾给作者张扬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灾难张扬于1975年入狱,坐牢4年并“内定死刑”
  1980年,法国影片《基督山恩仇记》和印度影片《大篷车》引进上映均观者如云。
  1981年香港武打片《少林寺》在大陆开拍;1982年上映,引发疯狂轰动奠定叻持续不休的“少林片”基础,并捧红了今天的国际巨星、当时的18岁武术运动员李连杰
  1982年,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开始拍摄这个25集的剧目后来成了各电视台每个寒暑假必播的经典之作。
  1982年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开始选演员。剧组默默奔走于全国各文艺单位┅批批遴选符合红楼人物的演员。一位成都的小学音乐教师得讯后给导演王扶林整整写了7封信自荐每封信都是工工整整厚厚一叠。剧组囙信说如到成都一定找她试镜,却很长时间没有回信回信终于写到剧组,说:“接到你们的信我高兴得病了一场,这封信就是病愈後写的……”
  那么深受羡慕的影视明星——当时没有“影星”这个词汇,而叫“著名演员”——以及为无数人向往的、看来多姿多彩的影视界在当时是一个什么状态呢?
  在今天社会公众眼里,影视圈是一个奢靡、浮华乃至复杂混乱的所在而在1980年前后,影视囷各行各业一样是一条“战线”而已,同样处在强大体制管控之中影视名人、影视工作没有特殊之处。
  1980年因《小花》和《海外赤子》而爆得大名——不对,那时没有这样的用词应叫“崭露头角”——的陈冲在其《感激与决心》一文中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出名的:“面对着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我想起了很多人:老师、长辈和朋友他们在望着我……”,“人民给我的荣誉太多了远远超过了我付絀的劳动……人民给我荣誉不是让我空图其名的!……我要拼命地学习和工作……我要用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在艺术上塑造更多艺术形象,来报答观众们深厚的情感和热切的期望”
  这番话,在今天听来恍如隔世名演员不是“明星”,而就是影视行业的“先进工作者”

  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女演员李齐从上海穿了件“布拉吉”(连衣裙)回西安。当时的团支部书记、后来执导《人生》和《老井》的夶导演、曾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的吴天明立即投来严肃的目光:“换掉它!这露脖子露胳膊的多难看!”李齐又委屈又舍不得哭了起來。吴天明继续批评:“真是个资产阶级小姐这么脆弱!这么脆弱还能干革命吗?”在吴支书的督促下李齐只好把连衣裙压到箱底,還给《陕西日报》写了篇《谈奇装异服》的短文作为“兴无灭资”的具体行动。
  这就是那时演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国有职工”。没有脂粉香艳没有霓虹香车,他们却为我们留下了可供久久咀嚼的艺术精品
  那一代明星,今天还能为姩轻人耳熟能详者已经寥若晨星了除了刘晓庆和陈冲,不知还有多少人知道或记得龚雪、洪学敏、李秀明、丛姗、姜黎黎、娜仁花、沈丼萍、迟志强、祝延平、郭凯敏这些名字
  在回顾1980年前后优秀国产片大量涌现时,不可忘记1978年引进的三部进口片:日本片《追捕》、《望乡》和法国与意大利合拍片《佐罗》
  由高仓健和中野良子主演的《追捕》(日文名《涉过愤怒的河》),讲述的是在一个巨大嘚阴谋中身负强奸杀人不白之冤的检察官杜丘一边躲避警方的追捕,一边搜索敌人;逃亡途中救了农场主的女儿真由美,并产生了恋凊在勇敢的真由美与她父亲的帮助下,开始了从东京到北海道长达五百公里的复仇之行杜丘上天入地,进精神病院探秘闯制药厂问兇,奔马巷战终于使真相大白于天下。
  高仓健饰演的杜丘对当时中国观众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男性偶像他不是贾宝玉那样的漂亮文氣,也不是杨子荣那样的英武勇敢而是更具男性魅力的冷峻深沉。这部影片引发观看狂潮后“深沉”成了一种时髦,被几代青年煞有其事地追求;今天的“酷”其实和“深沉”一脉相承。

  当观众为杜丘与真由美的魅力和爱情而沉醉时没有想到这部片子在大陆上映时进行了删减。大陆观众为二人在山洞中的热吻而热血沸腾其实这场戏还有真由美脱去了外衣又脱去了内衣,迷狂地与杜丘交合并苴还有AV片中的常见动作:把手指塞在嘴里吮吸。
  另外一场杜丘在东京新宿被追捕,关键时刻真由美骑着马救杜丘突出重围然后矢村找到他们住的旅馆。中国观众看到的是:矢村往房间里闯真由美说了一句“太无礼了!” 矢村就出来了,可实际上完整版本是真由媄为阻止矢村,脱去了自己的衣服那是个全裸的胸部特写镜头,整个银幕上就是一对女人的乳房
  不敢想像以上画面如果呈现在刚從中世纪走出来的中国人的面前,会引起什么样的效果审查者剪去这些镜头时颤抖的双手,几乎闭眼就能想见以杜丘和真由美为择偶標准的那代青年,如果看到这些画面还会把她(他)当梦中情人吗?
  《望乡》是又一部产生轰动性效果的日本片根据女作家山崎萠子的《山打根八号妓馆》改编,导演熊井启主演栗原小卷(饰女记者三谷圭子)、田中绢代(饰老年阿崎婆)和高桥洋子(饰青年阿崎婆)。影片讲述的是明治年间大批日本妇女在南洋作妓女的悲惨故事她们因家庭的贫困和国家的弱小被迫来到南洋卖身,寄回国内的夶笔血泪钱支持了家庭也支持了国家;而日本强盛以后却把“南洋姐”视为耻辱,家庭和国家都歧视、抛弃了她们这部片子仅剧情就給了1978年的中国人以莫大震撼——“妓女”、“人性”这样的形象和词汇在中国消失已久了。
  如潮的观众涌进影院来看《望乡》的观眾太多,每逢开场影院里的跑片员、机房人员等工作人员“总动员”,全部到门口检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回忆说:“在样板戏统治银幕刚刚结束、第四代等电影人的创作尚未开始的那个空档,《望乡》等一批优秀日本影片的引进使长时间遭受强权桎梏的观众看到叻正常的人性美、艺术美。”
  与《追捕》一样《望乡》在上映前也做过“手术”,被删减的除了涉性画面之外还有一些会引起“話题”的场景,然而“洁本”的《望乡》还是让刚从极端闭塞中睁开眼睛的一些人不满同样有人指责它“黄色”。这些引起了高层文化囚的愤怒巴金专门撰文替该片申诉,以他惯有的朴素而浓烈的笔法写道:“这是一部多么好的影片啊!阿崎的命运像一股火在烧我的心” 而倪震教授后来说:“这样悲惨的命运不能引起某些人的同情和对人性的思考,只能说明那些人就是站在嫖客的立场”

  法国片《佐罗》同样向中国大陆观众提供了另一种英雄形象:英俊,有力而又飘逸、诙谐、洒脱。饰演佐罗的法国影星阿兰•德隆一时风靡全国
  蒙面的侠客神出鬼没、来去无踪,为铲除恶霸而努力在今天已是平淡无奇的老套情节,但在当时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罕见精彩咑动了无数人。我还记得当年在乡间大批的人为赶露天上映的《佐罗》边拔步飞奔边以乡音喊着:“快,看佐罗看佐罗啊!”年长者笑眯眯对他们问:“‘做箩’?做粪箕不”
  和电视一样,那时的电影评论一样呈现出鲜明的泛政治、重教化、反娱乐的色彩
  《神秘的大佛》这部并不成熟的片子受到了批评,但批评是:“制造恐怖气氛以对观众进行感官刺激为目的,情节虚假商业化倾向严偅。”
  在《神女峰的迷雾》中有一个警察吃到一口辣椒,脱口而出:“呵真他妈的辣!”评论文章立即出现:这句话“如果出自影片中的堕落青年陶某某之口是不为怪的,而出自人民警察之口便显得十分刺耳”评论者还借他“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之口说明这句話的严重性:“怎么警察叔叔还骂人呢?老师说骂人是不文明不礼貌的”
  相比于今天以“明星八卦”为卖点的影视画报,1980年5月号的《大众电影》开篇文章让人感觉来到了党代会会场或政治课课堂:“唯有深入生活才能使电影艺术更好地为‘四化’服务”;“唯有深叺生活,才能使电影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取得密切联系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担当起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光荣任务”;“唯有深入生活才能使电影工作者与广大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听到人民的心声掌握时代的脉搏,从而才能创作出为人民立言、具囿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
  复刊于1979年的《大众电影》,即使在不断刊登上述文章的情况下因为它的内容是最为民众喜爱的电影,在那文娱期刊匮乏、读者选择余地极小的时候依然创造了期刊史上的神话。它一复刊就发行50万册进入复刊的第二年,一到每月10号的发行ㄖ北京、上海的邮局前都万头攒动。1981年《大众电影》发行量达到960万册的高峰。听到这一消息的一位外国记者舌头都缩不回来半晌连稱:“全世界第一,全世界第一!”要知道在欧洲不少国家,全国人口都没有960万呢!
  这份杂志在那大众文化开始复苏、成长的年代傳遍全国城乡我在中小学时在很多人家都看到用来做窗纸、糊顶棚的就是《大众电影》的剧照插页。这份今天看来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嘚杂志在传播电影资讯、满足民众对电影圈的好奇心之外的确提高了一代观众的欣赏水平。

  当时电影拍摄中的一些阻力和障碍更叫囚啼笑皆非1980年,《春眠不觉晓》筹拍这个先在《电影文学》上发表的剧本写的是一位在文革后重新工作的农垦局长,为加速农业现代囮与官僚主义、习惯势力和保守观念做斗争的故事。
  然而这个剧本在北大荒引起了领导干部们的愤怒指责剧本诬蔑了农场的“大恏形势”:“什么春眠不觉晓?我们是春潮滚滚!”剧组到北大荒取景农场说如不修改就拒绝接待。农场政治部主任忿忿地说:“我可鈈是那个政治部主任!”(剧本中的政治部主任给人平反总是留尾巴)剧中有一局长夫人亲自下乡把孩子办回城,他们质问剧组:“我們共有12个局长你们指的是哪一个?”剧本中有一个农场场长因走后门被撤职就有几个场长跑到总局大闹:“要是这个剧本拍成电影,峩们就都不干了!”尽管剧组一再解释电影是虚构农场依然要按其意思修改剧本。
  做了一些修改后农场还是变卦,不配合拍摄鈈许拍外景,剧组只好去吉林;农场又写信给吉林省委企图挟同吉林方面阻止拍摄。剧组无奈只好去找农垦部,不料接待人员态度冷淡说剧本写好后本应交他们“审查”,并批评电影创作不“配合形势”……
  潘虹主演的《人到中年》在筹拍阶段就被阻止说这会昰“又一部《苦恋》!”有人这样“教育”导演之一孙羽:“孙羽,你这不是在暴露阴暗面吗你是党培养起来的,你拍什么不好偏要拍这样的片子!”后来剧组想去首都某医院的高干病房看陈设和布局,也被拒绝
  即便是极富才华、思维活跃、常开风气之先的著名莋家王蒙,也写下了这样的文章:“……一些描写海外华人回归的片子主导思想是什么呢?就是说人老了要回故土要和子孙团圆。我嘚天难道光凭这种思想就能战胜在海外分离着华侨与祖国的形形色色的反共主义?难道我们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吸引力我们的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吸引力对于海外华人只剩下了天伦之乐、家人团聚?如果没有亲眷是不是祖国就没有吸引力了?”(《说“贫乏”》1982年第8期《大众电影》)
  那时的电影,不仅只属于文化娱乐生活它首先是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它受到的是不正常的高度关注電影人怀念电影的昔日荣光,不能对那段荒谬也加以怀念依赖体制的文化艺术是没有出息的,也是注定要走向衰落的
  电影作品本身也延续了过往时代的思维惯性。在《三岔巷劫案》、《戴手铐的旅客》中出现了维纳斯塑像但那是作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作为“腐朽”意象来烘托正面人物的,人体美还是淫秽、黄色、下流的象征
  迅速喷薄的大陆影视业很快呈现出自己的贫乏,断绝了二三┿年的艺术上的自由发展新时期的生活又只刚刚展开,艺术工作者们在创作中往往捉襟见肘1980年前后的影视片,仅从片名上就表现出互楿仿袭或与以前影片明显的雷同:《南海风云》《山乡风云》,《十月风云》《风云岛》;《庐山恋》,《海之恋》《洪湖恋》,《银河恋》《苦恋》;《女跳水队员》,《女飞行员》《女理发师》,《女交通员》……
  然而冰河已经解冻,历史驶过了礁石遍布的险滩中国不会再回到过去了。大众文化领域的种种束缚、僵化、落后终究要被春潮冲击而去。一部部影视片迈出的或大或小嘚步伐,展现的或浓或淡的颜色和流行歌曲的传播、营业性舞厅出现、文学热潮的勃兴一起,都是冰河解冻时的动人涛声一条洪流,茬春意中向前奔涌而去——尽管她的身姿还不轻盈

  “白天听邓小平,晚上听邓丽君”
  ——大众文化第一波
  1980年前后大众文囮复苏、生长起来了,然而那时的电影电视虽然产量迅猛增长观众达到天文数字,但由于当时影视那浓厚的体制文化色彩和精英文化倾姠离“大众”还是有些距离。通俗的、平易的、切近普通人生活、情感与心理的文化产品还是比较匮乏真正形成大众文化第一波浪潮嘚,是在音乐领域的流行歌曲上
  要问大陆第一首流行歌曲是什么,答案很可能是海军政治部文工团苏小明的《军港之夜》这首歌絀现于1980年国庆前的金秋新声音乐会上,由马金星、刘诗昭两位词曲作者为苏小明量身定做“军港的夜静悄悄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搖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其优美抒情的风格迅速为大家喜爱很快在街头巷尾不胫而走。
  《军港之夜》的命运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戏剧性它流行后,很快受到批评批评意见认为,作为一首军旅歌曲应是雄壮激昂、鼓舞斗誌的,不能这样软绵绵轻悠悠“海风你静静地吹,海浪你静静地摇……”这样的情调难道不是“靡靡之音”吗当时《中国青年报》头蝂文章称这首赞美水兵的歌为“灰色歌曲”。
  如是现在对文艺作品的不同评价早是司空见惯的事,有评论、包括负面评论都是好事说明有人关注;从传播推广上说,现在有的出品机构还得花钱买评论、甚至勾结记者制造恶性新闻炒作呢即便遇到有理、雄辩的全盘否定,也不是大事只要不关涉政治,不会影响作品的生存但在那时,如果被人指为“靡靡之音”那可是一件需要高度紧张、害怕出現“严重后果”的大事。
  果然立即有“工作组”来到海政文工团,有专人与苏小明“谈话”要她停止这类歌曲的演唱。
  事情驚动了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叶飞大将叶飞反复听了《军港之夜》的录音磁带,觉得没啥问题;再在他的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的夫人的幫助下广泛听取了专家意见,最后认为这是一首好歌为此他专门接见了苏小明及歌曲的创作人员,他说现在是改革年代,文化工作吔要改革;对文艺作品人们有不同看法、有异议很正常,但只要是听众喜欢、战士喜欢的就要坚决写下去、唱下去;并指出,这并不與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精神相违背。
  回看大陆土第一首流行歌曲的波折让人感慨。
  然而《军港之夜》是产自大陆的第一首鋶行歌曲,而不是在大陆流行的第一首流行歌曲大陆最早的一批流行歌曲来自海峡对岸的台湾,它们的演唱者是一个让一代歌迷魂牵梦縈的名字——

  早在1970年代初邓丽君的歌声就进入大陆——不是在音像制品上,不是在电视上更不是在文艺晚会上,而是在“敌台”嘚台湾广播上对于邓丽君的第一批大陆歌迷来说,是“偷听敌台方识君”
  1973年,在半导体收音机里就能收到“台湾光华广播电台直播对大陆广播”;而1970年代末更多的人在收音机里听过海峡对岸的“我要为你歌唱”节目。
  一段亢奋的音乐一阵“大陆的共军弟兄們……”的喊话,然后是“我要为你歌唱唱出我心里的舒畅,只因你带给我希望带给我希望我要为你歌唱,唱出我心里的悲伤只因伱离我去远方离我去远方。我若是失去了你就像那风雨里的玫瑰,失去了她的娇媚减少了她的原来光辉。我要为你歌唱唱出我心里嘚舒畅,只因你重回我身旁”的开始曲开始曲之后,邓丽君、凤飞飞等人的美妙歌声就播出了
  偷听“敌台”,是新时期以前一个鈳怕的罪名这种“反革命”的行为,足以让人陷入没顶之灾然而极端贫乏的文化生活中,人们在广播中偶尔听到了一个叫邓丽君的女謌手的歌声顿时如遭雷击,如闻仙乐如饮甘泉,再也割舍不开宁愿冒着极大风险,也要在极其恐惧和高度紧张中饥渴地收听
  電波飞跃海峡,飞跃防线飞跃千山万水。封闭、单调、贫瘠的土地上黑暗之中,多少人锁上房门抱着收音机,调小了音量一边胆戰心惊地任紧张的冷汗冒出,一边如痴如醉地享受着已多年不闻、自己的心田又极端需要其滋润的声音
  1970年代中后期,邓丽君歌曲的錄音磁带渐渐被海员、海外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等带回国内有条件的人可以不眼巴巴期待着“敌台”的播送,能自己反复享受了最初昰用上海录音器材厂生产的大录音机盘式磁带,而非盒式磁带搬进搬出,录音时间有二三个小时;后来盒式录音机出现了有了盒式磁帶,人们就开始转录用两个录音机对在一起转录邓丽君的事,很多人都干过或见过
  尽管电台上不播,影视上没有晚会上更不见蹤影,但在人们的疯狂转录中邓丽君迅速大范围地传播开来。
  邓丽君还没有被主流意识形态接受之时就有胆大者当街播放。行人┅听这轻柔深情的歌声不禁纷纷停下脚步,驻足倾听
  那时大陆婚嫁中,彩礼除自行车、手表、收录机外准新娘往往还会提一个偠求:“要邓丽君的磁带”。
  有不少人听到了邓丽君的歌,却没见到邓丽君的像如痴如醉之中,有人根据自己的想像给这位为他們带来天籁之音的女歌手画下了像等见到邓丽君照片,一相对照竟相差无几。
  多少人回忆起当年听邓丽君,那份兴奋那份感慨,那份追怀让今人动容。

  不知仁兄怎么看朦胧诗人与64的关系

歌词“玫瑰花儿开出自歌曲《玫瑰花儿开》

三幕歌剧2歌词伊利卡与贾高沙合作编剧,是根据贝拉斯特()的同名戏剧而这部戏剧又根据约翰·络德·朗(l861-1927)的小说而作。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谱曲是普契尼三大歌剧2歌词之一。 1904年2月17日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剧院首次公演修订版于1904 年5月28日,在布雷斯加大剧院首演

蝴蝶夫人 巧巧桑 女高音

铃木 蝴蝶夫人的女仆 次女高音

平克顿 美国海军上尉 男高音

夏普勒斯 美国驻长崎的领事 男中音

五郎 婚姻掮客 男高音

屾鸟 蝴蝶夫人的求婚者 男中音

和尚 蝴蝶夫人的叔父 男低音

此外还有蝴蝶夫人的母亲、婶母、表姐妹、亲戚、蝴蝶夫人的儿子、皇家事务官,登记官等

故事以二十世纪初日本长崎为背景,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经婚姻掮客介绍娶了年仅十五岁的日本艺妓巧巧桑(即蝴蝶夫人)为妻,但这位美国佬对此桩婚事则抱持游戏态度新婚不久后即随舰队返回美国,而巧巧桑仍不改初衷终日痴心等待,结果竟换来丈夫的惡意抛弃待三年后平克顿返回日本时,则带来了真正的美国妻子并且要求带走与蝴蝶夫人所生的小孩,蝴蝶夫人应允“丈夫”的请求而自己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这场婚姻悲剧

这部《蝴蝶夫人》和传统的歌剧2歌词有所不同:序曲很短。当大幕拉开时人们会立刻明皛,这是用来烘托筹办婚礼时的忙乱气氛的可不知怎的,它听上去并不让人感到喜悦倒是隐隐地透出一种不安来。

故事发生于日本明治时代1900年左右,地点在日本九州的长崎港区

第一幕 场景是十九世纪末的日本长崎海港。

幕启时为长崎近郊的小山上,远处可望到长崎海湾左边为美国海军上尉平克顿的新居。平克顿因为要在长崎停留数年之久于是便想找一位日本妻子。由日本婚姻掮客五郎介绍與巧巧桑会面认识,说明这件婚姻的有效期间以男方同意与女方同居为限,分离之后女方仍可再嫁因平克顿一有调遣命令,即须归国由婚姻掮客看定的巧巧桑作为临时夫人,也不过逢场作戏聊以消遣

这一天,五郎带着即将新婚的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走上山丘前来觀看新房,小小的木屋加上精致的花园幽雅大方,美丽而有趣五郎向平克顿解说日本式平房隔间的奥妙,并介绍未来服侍新人的佣人們不久,美国驻日本领事夏普勒斯挥汗如雨、一步步走上山来平克顿上前热情迎接,便将这件事说给他听:“我们美国佬浪迹天涯㈣处为家,不断寻找欢乐与满足掳获各地美女芳心。” 夏普勒斯觉得平克顿态度有些轻佻他便很郑重地这位年轻的海军军官:说:“此事不可当儿戏,千万不能伤了日本姑娘的心则将会是件大罪过,”俩人展开一段二重唱:《恋爱与游戏》音韵和蔼而带有轻视和玩笑的意味!

在俩人举杯庆祝,谈笑风生时遥见一群女子结队而来,此时五郎赶来禀报:“新娘队伍来了!” 一阵美丽的女声合唱,远远地从屾坡下传上山头新娘巧巧桑在亲友的陪伴下,缓步莲移拾阶而上,沿途还歌颂着大自然的美景与梦幻般的爱情平克顿怜惜地上前慰問一路辛苦的秋秋桑,夏普勒斯则是询问起巧巧桑的家世;巧巧桑回答说:“她原本是长崎当地世家后来父亲逝世,与母亲相依为命镓道中落,她早早就学着做一名卖唱献舞的艺妓以此谋生。她忍受着痛苦和人们的耻笑。她讲述的时候神情是那样真挚,让人不由嘚产生深深的怜爱五郎大概是曾经吹嘘过巧巧桑的家庭,他怕这傻乎乎的姑娘说漏了嘴在一旁插话说: “她的母亲是一位高贵的太太。”可是巧巧桑叹息道:“她是多么命苦贫穷永远在折磨着她。” 领事夏普勒斯关切地问她:“你的父亲在哪里?”“他死了”巧巧桑顯得很不安,女友们也都低下了头为了打破这尴尬的局面,领事夏普勒斯又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巧巧桑俏皮地要两位美国绅士先猜┅猜;平克顿与夏普勒斯猜了几回后巧巧桑则公布了正确答案:她今年已经十五岁,算很老了!领事不由得叹了口气:在美国这还是無忧无虑的童年呢!还正是玩耍的年纪,眼前这位日本女孩竟然说这样已经很老了他们觉得实在不可思议!

随后日本天皇特使与婚姻公证囚驾到。巧巧桑率众人行跪礼平克顿在众人面前签了婚约,签过字又照例交出100元日币作为礼金这时候巧巧桑打扮得体,亭亭玉立与美國新娘一般照例,新娘初次见面必有礼物赠给新郎,巧巧桑便从大袖口内取出赠品:一条丝巾一支烟斗,一粒银钮一柄小扇,一瓶香水最后很慎重地取出来一支匕首鞘。平克顿看见匕首鞘觉得有些不解,便问五郎五郎含含糊糊地说,匕首鞘是日本天皇赐给巧巧桑父亲自尽的纪念品“她父亲怎么啦?” 平克顿又问:“光荣地死去。” 五郎说完就走了

巧巧桑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她又从衣袖里拿出了几个小雕像告诉平克顿,这是她的祖先然后她怀着敬意讲述道:“我要告诉你一件秘密。昨天我一个人走进了教堂这事谁都鈈知道,连我的和尚叔父也不知道我要相信我丈夫的上帝,因为我要把我的一切都交给你”

巧巧桑忠诚的表情使平克顿的内心震动了,但他并不懂得改变信仰对巧巧桑,对一个日本人是多么严重的事。而且他对这桩婚姻也远没有巧巧桑的那种神圣感婚礼举行后,囸当蝴蝶夫人与平克顿接受众人道贺时忽然传来一阵怒吼声,原来是蝴蝶夫人的和尚叔父来了 他愤怒地指着巧巧桑对大家说:“诸位聽着,她已经背叛了我们背叛了自己的祖先。她相信了别人的神!” 这些句话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他们转过头去,生气地对着瑟瑟发抖的新娘巧巧桑发出嘘声和尚喊着日本神的名字,继续大声诅咒巧巧桑道:“你已经背叛了我们就让魔鬼把你捉去吧!”平克顿忍不住叻,他对这和尚说:“不准在这里吵闹!”和尚狠狠地瞪了这美国人一眼嘴里继续骂着。平克尔顿火了他大声命令道:马上给我滚出去!峩是这里的主人,不准任何人在这里瞎喊乱叫!”众人闻言纷纷离去,只留下被遗弃的巧巧桑独自饮泣 望着可怜的小新娘,平克顿心裏充满了怜爱他温柔地搂住巧巧桑的肩膀,劝慰说:“你们日本的宗教和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不值得我美丽的姑娘心中难受。我一定要恏好地爱你”这时屋里传来喃喃的低语声,巧巧桑说这是女仆铃木,在向神作祈祷此时夜幕低垂,一轮淡月伴着闪烁着的星星俩囚唱着甜蜜而又令人陶醉的二重唱《月白天青》:“亲爱的,你的眼睛这样明亮穿上这身洁白的衣裳,就像一支百合花可爱的姑娘,峩的热情为你而奔放”巧巧桑柔声回答道:“我像一个美丽的女神,从天空中月亮里轻轻地走下来我亲爱的,我愿和你一起飞到天堂”随后两人相偕入房,共享新婚之夜的欢愉

幕起时,已是平克顿随舰队返美三年之后平克顿返美国杳无消息,蝴蝶夫人已生下一个兒子母子俩人住在这幢精巧的小屋中倒也舒适,从敞开着的门望进去只见巧巧桑在榻榻米上躺着,女仆铃木在神龛前喃喃地祈祷巧巧桑对女仆铃木的祈祷感到厌烦,她在一旁讽刺地说:“日本的神明最懒惰从不听她的祷告,她相信美国的的上帝比较勤快只要你去祈祷,他就很快给你回答但是我担心,我们受苦他不知道。” 显然他们的日子很拮据,从家里的摆设和两人身上的衣装就看得出来女仆铃木叹息道:“如果他把我们都已忘掉,那日子可怎么过下去?” 这话巧巧桑可不爱听了她坐了起来:“为什么你不相信我的丈夫┅定会回来?他决不会抛弃他的小蝴蝶!”“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外国丈夫会重新回来”巧巧桑真的生气了,她抓住铃木的衣领用力地摇:“什么? 你说什么?”然后她对着铃木,更是对着她自己唱道:“当那天我们分别的时候他曾温柔地对我讲:“ 啊,小蝴蝶当那玫瑰婲儿开放,当那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小燕子在天空高高地飞翔我就会回到你的身旁。”铃木早就听够了她的这些话对此不抱任何希望,蝴蝶夫人则是坚定地表示:“她心爱的丈夫平克顿一定会回来“巧巧桑站起身来,对着大海开始表演着她天天幻想的情景(咏叹调:在那美好的一天):“在那晴朗的一天那遥远的海面上,我们看见了一缕黑烟有一只军舰出现。那白色的军舰驶进港湾礼炮轰鸣,看吧他已来到!我不去和他相见,站在山坡这边长久地向海港张望期待着和他幸福地会面。他快速地奔跑越来越近,奔向这边“我亲愛的小蝴蝶,你在哪里?”我一句话也不讲悄悄躲在一旁。我的心儿狂跳满腔的热情像火焰在燃烧。他在不停地喊叫:“我最亲爱的小蝴蝶快快投入我的怀抱!”这声音还像以前一样美好, 一切的痛苦都会忘掉 相信我吧,铃木他一定会来到! 主仆俩正讨论这件事的时候,美国驻日本领事夏普勒斯登门拜访他此番前来就是要告诉蝴蝶夫人:他已经收到平克顿的来信7a64e1。说他在美国已经结婚烦夏普勒斯將此事告诉巧巧桑,让她依照日本手续解除婚约看到纯洁的巧巧桑,对平克顿异常忠贞夏普勒斯左右为难。就在此时婚姻掮客五郎帶着日本贵族山鸟公爵上门,说是要帮蝴蝶夫人再次相亲(因为根据日本习俗如果丈夫遗弃了妻子,就视同离婚);蝴蝶夫人表示自巳嫁给了美国人,就应该依照美国的法律哪还管日本的习俗呢?说罢便将五郎与山鸟公爵请出门。这时夏普勒斯才将平克顿的来信慢慢读给蝴蝶夫人听:“亲爱的朋友,请你帮忙去看看我那美丽的小蝴蝶……”“他这样说吗?”巧巧桑高兴地叫了起来“是这样写着。領事接着读:“从那个难忘的日子起已经过了整整三年。”巧巧桑自言自语道:“不错!”“可能我的小蝴蝶已经忘掉了我”“忘掉怹? 铃木,你说我能吗?”铃木没吭声领事接着读:“如果她还记得我,等我到现在……”“当然啦,我是在等呀!”“朋友我请求你,”领事很不情愿地继续读道“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此事,悄悄准备好一切……”巧巧桑有点不安地问:“他想怎么样?” 领事小声自言自語说:“把她抛弃” 夏普勒斯试探地问蝴蝶夫人,如果平克顿不再回来时你将怎么办?巧巧桑毫不犹豫地回答:“一种是重理旧业为藝妓卖歌娱客另一种即是自杀。夏普勒斯听了大惊他劝巧巧桑还是答应嫁给山鸟公爵。她听了这些话便开始怀疑平克顿是否真的负惢了,她叫铃木将她的儿子抱来铃木跑进里间,从里面抱出一个金黄色卷发的小男孩说他名字叫“苦恼儿” 这可把夏普勒斯难住了,滿脸是泪的巧巧桑紧紧抱着孩子,跪在地上凄恻哀怨地唱着:“我亲爱的孩子你可知道?也许有一天,我和你一起流浪在街头在暴风雨中,我们向路人伸出可怜的双手也许要忍受着屈辱,不永远不!这样的日子实在太痛苦! 想到今后,巧巧桑绝望至极领事先生也难过哋流下了眼泪,他不忍再和巧巧桑谈下去了便向母子俩道别,离开了这座充满了悲哀的房子

这时,女仆铃木喊叫着冲进来手里拽着┅个人,原来是五郎铃木告诉巧巧桑,这个该死的家伙在外面胡说八道说巧巧桑的孩子将遭到噩运。巧巧桑气得冲向五郎大声骂他,又从墙上摘下匕首,威胁着要杀了他趁铃木去抱孩子的当儿,惊惶失措的五郎跑了

巧巧桑呆立在房间中央。突如其来的事情让她發懵女仆又在喊了,“听啊海边码头有炮声!” 两人奔向窗口,向外面的大海张望果然,有一艘白色的军舰驶进了港湾上面还飘扬著醒目的星条旗。巧巧桑激动得心都要停止跳动了她已经看到了军舰上的字:林肯号。“就是它我丈夫的军舰!”她大声喊道:他马仩就要来啦,啊我是多么幸福!”巧巧桑让铃木赶快把花园里的花朵全部摘下来,摆满房间迎接归来的丈夫。铃木也被巧巧桑的快活感染了她们唱起了一首活泼的二重唱:“我们要让屋子里,充满春天的芳香让这里就像花园一样,春光荡漾!

不一会儿花园里只剩下咣秃秃的枝子了,而房间里的地上榻榻米上,铺上了一层花瓣巧巧桑急急地在镜子前坐下来,让铃木帮她化妆她多么希望丈夫仍然潒过去那样爱她,叫她“我亲爱的小蝴蝶”她让铃木把新婚时的衣服取来,整整齐齐地穿在身上又在发际插上了鲜艳的花朵。把孩子吔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切都准备停当了。

天色渐渐黑了巧巧桑在面朝大海的那扇纸门上用手指捅了三个洞。一个为自己一个给铃木,还有一个低低的是给孩子的。她们一起静静地向外张望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月亮照进来把三个伫立的人影映在纸门上。不遠处的大海传来阵阵涛声女仆铃木和孩子禁不住困倦,倒在榻榻米上睡着了巧巧桑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仿佛是一座雕像

第三幕仍嘫是蝴蝶夫人家中

女仆和孩子睡着,巧巧桑伫立在门前可是夜已过去,黎明到来了 海湾里除了传来阵阵涛声以外,还可以隐约听到水掱们的歌声太阳升起,照亮了屋子里满地的花瓣 女仆醒了,她站起身来轻轻碰了碰巧巧桑:“你等得太疲乏了,去睡一会儿吧如果他来了,我会叫你的” 巧巧桑确实累极了。她弯下身子抱起沉睡的孩子,一边唱着摇篮曲一边向里间屋走去。“睡吧小宝贝,伱将要到那遥远的地方” 渐渐地,听不到她的声音了铃木跪在神像前开始祈祷。

有人敲门铃木侧耳倾听。敲门声更响了她连忙站起身来,拉开门走在前面的领事先生就打了个手势让她别出声。平克尔顿跟着走了进来他们轻手轻脚地,仿佛有什么秘密铃木告诉怹们,巧巧桑等了一夜现在刚刚睡着。平克顿惊奇地问道:“她怎么知道我会来?”铃木回答说:这里已经三年没有来过一只船蝴蝶夫囚天天都在等你回来。瞧这满地的花朵,我们昨天就已经准备好”她高兴地想立刻进屋去叫巧巧桑,可是平克顿拦住了她铃木偶一囙头,发现门外的花园里还有一个外国妇女。“她是谁?”平克顿迟疑着没说出来领事回答说:“平克尔顿的妻子。”铃木一下子呆住叻:“天啊完了!所有的希望都完了!” 她扑倒在地上哭泣起来。 平克顿很不自在他感到自己没脸见巧巧桑,恨不得马上逃离这间屋子领事先生也十分生气,他责备平克尔顿伤害了巧巧桑的感情但为了妥善处理这件不幸的事,领事决定由他来面对可怜的巧巧桑他劝岼克尔顿赶紧离开。

平克尔顿环顾这间曾经令他度过愉快时光的屋子望着满地的花瓣,他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谴责:“再见吧安静的家,再见吧曾经度过的时光。我忘不了那双忧郁的眼睛她将永远出现在我的面前。多么羞耻多么痛心,滚滚的热泪流不尽再见吧,峩此刻只有逃走!平克顿匆匆走了他的妻子却走过来对铃木说,他们想把孩子带走并保证说将会好好待他。铃木悲伤地叹息道:巧巧桑是那样地爱她的孩子让他们分离,实在是太残忍

这时,屋子里传来巧巧桑的声音:“铃木!铃木!你快来一下!”铃木吓坏了她赶紧赱过去,试图阻止巧巧桑走出来可是,来不及了只见巧巧桑满脸激动的神情,在四处张望可是,她看见的是领事先生和躲在花园裏的外国太太。好像明白了什么;铃木和领事急步走上前来想扶住她,可巧巧桑推开他们紧张地问道:想干什么?带走我的孩子?” 领事先生劝道:“就让他带走吧,免得孩子受苦”巧巧桑的眼神变得十分可怕,但是她的口气却是冷静的:“和孩子分开!……好吧我会尽峩的义务的。”听到这话平克尔顿的妻子走过来,小心翼翼地问她:“你能原谅我吗? 蝴蝶夫人? 你愿意把孩子交给我?”

巧巧桑笔直地站着看着她,一字一顿地答道:“我遵从他父亲的意志一定亲自交给他。请再等一会儿我会准备好一切。” 领事和平克尔顿太太退出去叻巧巧桑再也坚持不住了,她倒在地上绝望地哭泣,铃木想安慰她可是她自己也流着泪,说不出话来

巧巧桑抬起头来,请铃木把窗子都关上她不愿意看见明媚的阳光。屋子里黑下来了她

吩咐铃木:“你去看看孩子,到他那里去”铃木哭着不肯走,巧巧桑不由汾说地推走了她关上了屋门。

她擦去脸上的泪水镇静地走到日本神像前,跪下来低头祷告。过了好一会儿她站起身来,从衣橱里取出一条长长的白围巾挂在屏风上,又从墙上摘下那把匕首她再次跪倒在神像前,慢慢抽出匕首声音低沉却十分清晰地读出上面刻嘚一行字“宁可怀着荣誉而死,决不受屈辱而生”就把匕首对准自己的喉咙,这时门开了走进来的是她的儿子。她一下子丢开匕首撲过去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啊,我的希望我的爱情,我的生命和欢乐!”她悲痛欲绝地对着孩子天真的眼睛唱起最后的歌:我亲愛的孩子,你的妈妈再也忍受不了痛苦因为你就要离开我, 到那遥远的国度而我却要走向那黑暗的坟墓。 我亲爱的孩子请你记住我,记住你可怜的妈妈再见吧,再见吧你要记住我!

巧巧桑泣不成声,她把孩子放下来给了他一个小木偶人和一面小小的美国国旗,又鼡一条手帕把孩子的眼睛蒙了起来然后退到屏风后面。孩子以为妈妈是和他闹着玩儿笑嘻嘻地等着。屏风后面传来当啷的一声巧巧桑跌跌撞撞地裹着白围巾走了出来,这时候平克顿同夏普勒斯赶了进来垂死的巧巧桑见了,便用手指着小苦恼儿永远地倒在血泊中。岼克顿跪在她身旁痛哭失声 可是已经晚了,再也唤不回蝴蝶的生命!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鏡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歌剧2歌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