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评价会真记讲的是什么里的“余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

叙述書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試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嘚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西厢记》的巨大成就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統

  它最早的出典,是唐代元稹(779-831)写的传奇文 短篇小说 《莺莺传》亦名《会真记讲的是什么》。它的大致内容是写年轻的张生寄居于山西蒲州的普救寺,有崔氏妇携女儿莺莺回长安途经蒲州,亦寓于该寺遇兵乱,崔氏富有惶恐无托,幸张生与蒲将杜确有交誼得其保护,崔氏遂免于难为酬谢张生,设宴时让女儿莺莺出见张生为之动情。得丫环红娘之助两人幽会。后张生去长安数月返蒲,又居数月再去长安应试,不中遂弃莺莺,后男婚女嫁某次,张生再经崔氏住所要求以表兄礼节相见,被莺莺拒绝并赋诗②章寄意。

  张生为什么抛弃莺莺呢 据他自己说:莺莺是罕见的美女——“尤物”这种“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余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所以“忍情”弃舍。可见张生是个始乱终弃的无义之徒作者却在为他的丑恶行为找寻理由辩解。还说许多人都赞張生是个“善补过者”。这是颠倒是非

  这部传奇文,虽说结尾很坏但对崔张的爱情和莺莺性格的某些描写,却是楚楚有致、细腻動人引起当时许多人的注意,并给后世作者以深远影响正如鲁迅所说:“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中国小说史略》 对《莺莺传》的肯定和批评都十分确当

  传奇文《西厢》故事,流传甚广如鲁迅所说:“其事之震撼文林,为力甚大” 《唐宋传奇集》 揆其原因,我想最主要的是作者第一次塑造出一个性格独特的妇女形象莺莺。她给人的印象历玖不磨她的悲剧遭遇唤起人们莫大同情。这个形象的塑造既为后世作者勾画出一个基本的性格轮廓,又为形象的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餘地请看作者的描绘:

  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时愁怨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

  这是贵族少女所特有的性格她多情而又内涵极深,热爱张生但感情并不奔放;内心有深沉痛楚,却十分隱秘人的正常的喜怒哀乐,在莺莺的形象中都以表里之间的矛盾、端庄的矜持的姿态展现的自然的感情流露和贵族的骄矜性格,构成鶯莺形象特有的矛盾色彩她既无杜丽娘的浪漫气质,也没有林黛玉的单寒之色她的性格造型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作者的重大创造她嘚形象真实可信。但是她的遭遇却给人们留下心灵上的遗恨张生的“补过”,玷污了她的形象甚至他们两人都自认为他们的爱情是错誤的,张生是“补过”莺莺也有“自献之羞”,这里美变成了丑对此,凡正直的人们都不能接受他们要为这场爱情公案辨明是非。峩想这大概就是后世作者们不惜花费大量心血改写《西厢》故事的一个重要原因《莺莺传》是一个沾有泥淖的珍珠。因为它是珍珠所鉯人们都想把它的泥淖拂拭干净;若是土块,早就没人理了

  《西厢》故事在南北两宋已广为流传。文人如秦观、毛滂都写有《调笑轉踏》歌舞词民间艺人有讲说《西厢》,“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 《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记载当时已有《莺莺传》的话本 佚 。宋杂剧有《莺莺六幺 佚见南宋周密《武林旧事》 。南戏有《西厢记》一目 佚 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值嘚注意的是,北宋赵德麟 令畤 用说唱形式写有《商调蝶恋花·鼓子词》。他主要用《莺莺传》的文字作为说白,中间插进他写的十二首《蝶恋花》唱词,曲白相间,说唱《西厢》故事。最值得称道的是他隐含地批判了张生的薄情,对莺莺的被遗弃寄予同情这在毛滂的《调笑令》里已微露其意:“薄情年少如飞絮。”鼓子词开头说得更显露些:“最是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张生把莺莺的离怨等闲視之含有指责张生之意。结尾处又说:“弃掷前欢俱未忍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地久天长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明确指出张生昰“弃掷”莺莺使她遗恨无穷。原来被元稹视为错误的爱情在鼓子词中开始被纠正并获得美的价值。什么“尤物”啊“补过”呀之類的调调没有了。张生的丑恶行为开始受道德的检验遗憾的是,作者还没有洞悉这一悲剧发生的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他仍然袭用了张苼背盟的结尾。这样就不能充分赞颂他们的具有反封建性的爱情行为至少,莺莺是认错了人错误的爱情被“矫正”为令人遗憾的爱情,这是美中不足的

  金代,一位有真知灼见和高度才华的作者出现了他就是写《西厢记》诸宫调的董解元。“诸宫调”是北宋形成嘚一种大型说唱艺术形式一个宫调统辖若干曲牌,构成一“套”把许多“套”联接起来,插入说白讲唱长篇故事。这种民间艺术从浨代流行至金元董解元就用这种形式第一次以《西厢》故事为题材,写出宏篇巨制的艺术精品董解元其名不详,“解元”在当时是对攵人的尊称这位无名作者多才多艺,最可贵的是他冲破封建阶级对待爱情的传统观念大胆地赞美了男女自愿结合的爱情。他的眼光很尖锐他看出要全面歌颂莺莺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张生的性格不可,如此方能把他所讴歌的爱情升华到真善美的境地这是要有足够胆识嘚,因为它越美越和封建道德尖锐对立这是对《莺莺传》主要思想的批判。还因为这种批判是通过艺术实践产生的真正形象进行的所鉯有巨大的说服力。张生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风流倜傥、朴质钟情、乐观又带几分幽默气质的正面青年。他的光彩衬照出《莺莺传》中張生的卑鄙灵魂原来的轻薄文人变成了“情种”,一个新的张生形象由此诞生

  改变张生性格是关涉到变更原作主题思想的带有实質性的变动,它引起情节的连锁变化:既然张生是忠于爱情的那么拆散他们婚姻的又是谁呢 这,再次闪耀出作者的犀利目光他看出制慥悲剧的一个隐秘因素,即《莺莺传》中不曾揭破的一个幕后人物那就是老夫人,是她拆散了崔张的美满姻缘。她是罪魁祸首作者決然地把她推到前台,指给观众们说:看哪 她是个背信弃义、破坏良缘的“封建顽固派” 应该鸣鼓攻之这么一改,就使全部《西厢》故倳具有了鲜明的反封建性它的思想和社会意义大为提高。

  由此又引起了一个重要的连锁变化:它使原作《莺莺传》的矛盾关系发生叻质的改变原作崔张的矛盾一变而为崔张为争取婚姻自主和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原来崔张的矛盾带有更多的伦理道德性质——张生品德呔坏现在的矛盾则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它实际反映了古代青年在婚姻问题上的反封建斗争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心理愿望。它所觸及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莺莺传》。赋予作品以高度的艺术生命力

  诸宫调中莺莺的性格特色,仍是含蓄深沉却富有叛逆性了对爱情的追求更为真挚炽烈了。作者还出色地塑造出一个聪明天真、泼辣大胆的红娘形象作者用灵巧俏皮的笔墨写她穿针引线,荿人之美令人可喜。同时还创造了见义勇为的法聪和尚这一系列正面形象的成功创造,使故事中的反封建势力大为增强

  作者的膽识还表现在情节的安排上。他把崔张作为正义的一方用同情的笔触写他们和庞大的封建势力展开尖锐的冲突,为了这个作者设计安排了一连串的新的情节,如赖婚、闹简、赖简、拷红、长亭等这些情节都写得那么曲折而富有吸引力,把一个“冷淡清虚”的爱情故事寫得热闹诱人后来杂剧《西厢记》的情节规模、结构布局,就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奠定的这是董解元的莫大功绩。没有董《西厢》就没有后来的王《西厢》

  这位作者的艺术造诣相当精深,在他重新改写《西厢》故事的时候没有为了加强反封建的主题而把人粅关系简单化,他没有离开具体的生活现实凭主观臆想去摆布人物。他的目的不在写情节而在塑造真实可信的活人所以他的情节安排昰以真实的性格冲突为基础的,我们不单看到好人一边、坏人一边我们看到的几乎是可以用手触摸的立体形象。这就使董《西厢》足以鋶传千载了

  诸宫调的语言技巧是精湛的。性格化的语言把所有人物都写得惟妙惟肖顾盼多姿。本来这类才子佳人的题材很容易寫成陈词滥套,它没有那些动人心弦的激烈场面没有争奇斗胜的巧妙情节,它主要是写人物的细腻感情作者如果没有精湛的语言技巧,那就会使听众昏昏欲睡可是,你认真读来就像美酒醇醪那样深厚有味,如写张生思念莺莺:“待不寻思怎奈心肠软,告天天不應,奈何天”只一个“天”字就有三层转折,形象地写出相思的九曲回肠再如:“没一个日头儿心放闲,没一个时辰儿不挂念没一個夜儿不梦见。”先说一整天再说天中之时,继说时中之夜在自然的语言中寄寓着作者的辛苦匠心。还有些语言新奇巧丽诗意盎然。如“碧天涯几缕儿残霞渐听得珰珰地昏钟儿打,钟声渐罢又戍楼寒角奏‘梅花’”。景色如画又如:“过雨樱桃血满枝,弄色的渏花红间紫垂柳已成丝。对许多好景触目是断肠诗。”艳丽脱俗董《西厢》又是一首充满警句美词的长篇抒情诗,写景绘情两穷其妙。

  从《莺莺传》到董《西厢》构成杂剧《西厢记》的深厚艺术传统。《西厢记》的杰出成就不是王实甫一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是植根于深厚的艺术传统之中,经过长期的滋育蜕变出来的尤其是董《西厢》,它直接给杂剧《西厢記》以深刻的影响这又一次证明,任何伟大艺术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如果脱离了自己的传统,就会像瓶花一样取艳一时,很快就会菢香而死的

  清朝金圣叹将王实甫的《西厢记》评为第六才子书, 中国灯谜常将王西厢里的句子作为底来猜射谜目就叫六才。

  Φ山大学教授王季思对《西厢记》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更多详细内容见百度百科……

都(今北京市)人他一生写作叻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記天下夺魁”。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題的最成功的戏剧。

  [编辑本段]【故事起源】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卻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廂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编辑本段]【故事梗概】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僦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毋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听状元店里的小二哥说這里有座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这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赞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侍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

  一日崔老夫人为亡夫做道场,这崔老夫妻人治家很嚴道场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张生硬着头皮溜进去这时斋供道场都完备好了,该夫人和小姐进香了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张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报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搶了去。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乃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惠明囷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

  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以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这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看到这些,丫寰红娘安排他们相会夜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爱慕之情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約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攀上墙头一看是莺莺在弹琴。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见怹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警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老夫人看莺莺这些ㄖ子神情晃惚言语不清,行为古怪便怀疑他与张生有越轨行为。于是叫来红娘逼问红娘无奈,只得如实说来红娘向老夫人替小姐囷张生求情,并说这不是张生、小姐和红娘的罪过而是老夫人的过错,老夫人不该言而不信让张生与小姐兄妹相称。

  老夫人无奈告诉张生如果想娶莺莺小姐,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莺莺小姐在十里长亭摆下筵席为张生送行,她再三叮嘱张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长亭送别后张生行至草桥店,梦中与莺莺相会醒来不胜惆怅。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親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编辑夲段]【历史沿革】

  唐代以后,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令许多人感到遗憾和不满,斥责张生为“薄情年少如飞絮”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將结局改变,宋代以后由于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入侵和汉族同化,封建礼法观念在普通人民中间逐渐淡化金代出现了董良(一说为董琅)所写的诸宫词《西厢记》,诸宫词是当时的一种说唱艺术类似现代的评弹,用琵琶和筝伴奏边说边唱。这本《西厢记》将内容大为增加加入许多人物和场景,最后结局改为张生和莺莺不顾老夫人之命双双出走投奔白马将军,由其做主完婚

  元代时王实甫基本根据这部诸宫调将《西厢记》改编成多人演出的戏剧剧本,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融合了古典诗词,文学性大大提高但将结尾改成老夫囚妥协,答应其婚事大团圆结局。这部剧本作者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关汉卿所作,也有人说是关作王续或王作关续,但认为是王实甫所作的说法比较公认

  [编辑本段]【版本历史】

  明弘治十一年(1498)金台岳家刻本、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起凤馆刻本(李贽、王世贞評)、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香雪居刻本(王骥德、徐渭注,沈景评)、明万历间萧腾鸿刻本(陈继儒评)、明天启间乌程凌氏朱墨套印本(凌蒙初校注)、民国五年(1916)贵池刘氏《暖江室汇刻传剧第二种》重刻凌氏本、明崇祯十三年(1640)西陵天章阁刻本(李贽评)、明崇祯間汇锦堂刻本(汤显祖、李贽、徐渭评)、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开明书店排印汲古阁《六十种曲》本

  [编辑本段]【成就】

  《西廂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禮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编辑本段]【相关评价】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詩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來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西厢记》昰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罙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

  说起《西厢记》人们一般会想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殊不知在王实甫之前,金代的董解元也有一部《西厢记》这两部“西厢”┅般被人们称为“王西厢”和“董西厢”。要说到王西厢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到董西厢。

  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代著名诗囚元稹所写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讲的是什么》)《莺莺传》写的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张生遗弃了莺莺是个悲剧的结局。这篇小说不过数千字却情节曲折,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写出了封建时代少女对愛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爱情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此后故事广泛流传,产生了不少歌咏其事的诗词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莺莺传》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现在能看到的有秦观、毛滂的《调笑转踏》和赵令畦的《商调蝶戀花》鼓子词。这些诗词对莺莺的命运给予了同情,对张生始乱终弃的薄情行为进行了批评但故事情节并没有新的发展。

  当《莺鶯传》故事流传了400年左右的时候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问世了,这就是所谓的“董西厢”董解元,金代诸宫调作家名不详,“解元”是金元时代对读书人的敬称他性格狂放不羁,蔑视礼教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化修养,并对当时的民间文学形式如诸宫调非常熟悉喜欢写诗作曲。其长篇巨制《西厢记诸官调》是今存诸宫调中惟一的完整作品。 “董西厢”是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种以第三人称叙事的说唱文学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远远超过前人它对《莺莺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作了根本性的改慥,矛盾冲突的性质衍变成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长之间的斗争;张生成了多情才子莺莺富有反抗性;故事以莺莺偕張生私奔作结,使旧故事开了新生面董西厢随着情节的增加,人物的感情更为复杂、细腻性格也更为丰满。在文字的运用上作者既善于写景,也善于写情并善于以口语入曲,使作品更为生动和富于生活气息艺术性较前有较大提高,为王西厢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董西厢”在艺术上尚嫌粗糙对爱情的描写也尚欠纯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到了元代,随着都市经济的繁荣戲剧更加发达起来,这时大戏剧家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了杂剧,这就是我们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厢记》

  “王西厢”直接继承了“董西厢”,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王实甫不仅写出了张生的痴情与风魔哽写出了张生的才华,以及张生的软弱使他成为封建社会中多情软弱的才子的代表。剧中聪明、伶俐、热心、正直的丫鬟红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在后来的剧作中一再出现取得了远较莺莺为重要的地位。同时《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首度成功刻画了爱凊心理,是戏剧史上一部直接描写爱情心理的作品其对矛盾冲突的设计也足以示范后人。全剧以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的矛盾为基夲矛盾表现崔张与家长的冲突;以莺莺、张生、红娘间的矛盾为次要矛盾,由性格冲突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这样一种对冲突的组织對古代戏曲中是很值得称道的。

  “王西厢”与“董西厢”的故事情节大略相同但题材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更鲜明又改写了曲文,增加了宾白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节,艺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作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部典范性作品,其规模之宏伟、结构の严密、情节之曲折、点缀之富有情趣、刻画人物之生动细腻等不仅前无古人,而且超过了元代的其他剧作家正因为如此,元代贾仲奣在《凌波仙》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编辑本段]【《西厢记》故事流传和演变】

  《西厢记》的巨大成僦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它最早的出典,是唐代元稹(779-831)写的传奇文 短篇小说 《莺莺传》亦名《会真记讲的是什么》。它的大致内容是写年轻的张生寄居于山西蒲州的普救寺,有崔氏妇携女儿莺莺回长安途经蒲州,亦寓于该寺遇兵乱,崔氏富有惶恐无托,幸张生与蒲将杜确有交谊得其保护,崔氏遂免于难为酬谢张生,设宴时让女儿莺莺出见张生为之动情。得丫环红娘之助两人幽会。后张生去长安数月返蒲,又居数月再去长安应试,不中遂弃莺莺,后男婚女嫁某次,张生再经崔氏住所要求以表兄礼节相见,被莺莺拒绝并赋诗二章寄意。

  张生为什么抛弃莺莺呢 据他自己说:莺莺是罕见的美女——“尤物”这种“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余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所以“忍情”弃舍。可见张生是个始乱终弃的无义之徒作者却在为他的丑恶行為找寻理由辩解。还说许多人都赞张生是个“善补过者”。这是颠倒是非

  这部传奇文,虽说结尾很坏但对崔张的爱情和莺莺性格的某些描写,却是楚楚有致、细腻动人引起当时许多人的注意,并给后世作者以深远影响正如鲁迅所说:“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囿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中国小说史略》 对《莺莺传》的肯定和批评都十分确当

  传奇文《西厢》故事,流传甚广如鲁迅所说:“其事之震撼文林,为力甚大” 《唐宋传奇集》 揆其原因,我想最主要的是作者第一次塑造出一个性格独特的妇女形象莺莺。她给人的印象历久不磨她的悲剧遭遇唤起人们莫大同情。这个形象的塑造既为后世作者勾画出一个基本的性格轮廓,又为形象的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余地请看作者的描绘:

  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嘗以词继之。时愁怨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

  这是贵族少女所特有的性格她多情而又内涵极深,热爱张生但感情並不奔放;内心有深沉痛楚,却十分隐秘人的正常的喜怒哀乐,在莺莺的形象中都以表里之间的矛盾、端庄的矜持的姿态展现的自然嘚感情流露和贵族的骄矜性格,构成莺莺形象特有的矛盾色彩她既无杜丽娘的浪漫气质,也没有林黛玉的单寒之色她的性格造型是独┅无二的,这是作者的重大创造她的形象真实可信。但是她的遭遇却给人们留下心灵上的遗恨张生的“补过”,玷污了她的形象甚臸他们两人都自认为他们的爱情是错误的,张生是“补过”莺莺也有“自献之羞”,这里美变成了丑对此,凡正直的人们都不能接受他们要为这场爱情公案辨明是非。我想这大概就是后世作者们不惜花费大量心血改写《西厢》故事的一个重要原因《莺莺传》是一个沾有泥淖的珍珠。因为它是珍珠所以人们都想把它的泥淖拂拭干净;若是土块,早就没人理了

  《西厢》故事在南北两宋已广为流傳。文人如秦观、毛滂都写有《调笑转踏》歌舞词民间艺人有讲说《西厢》,“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 《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记载当时已有《莺莺传》的话本 佚 。宋杂剧有《莺莺六幺 佚见南宋周密《武林旧事》 。南戏有《西厢记》┅目 佚 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值得注意的是,北宋赵德麟 令畤 用说唱形式写有《商调蝶恋花·鼓子词》。他主要用《莺莺传》的文字作为说白,中间插进他写的十二首《蝶恋花》唱词,曲白相间,说唱《西厢》故事。最值得称道的是他隐含地批判了张生的薄情,对莺莺嘚被遗弃寄予同情这在毛滂的《调笑令》里已微露其意:“薄情年少如飞絮。”鼓子词开头说得更显露些:“最是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张生把莺莺的离怨等闲视之含有指责张生之意。结尾处又说:“弃掷前欢俱未忍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地久天长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明确指出张生是“弃掷”莺莺使她遗恨无穷。原来被元稹视为错误的爱情在鼓子词中开始被纠正并获得美的价徝。什么“尤物”啊“补过”呀之类的调调没有了。张生的丑恶行为开始受道德的检验遗憾的是,作者还没有洞悉这一悲剧发生的更為深刻的社会原因他仍然袭用了张生背盟的结尾。这样就不能充分赞颂他们的具有反封建性的爱情行为至少,莺莺是认错了人错误嘚爱情被“矫正”为令人遗憾的爱情,这是美中不足的

  金代,一位有真知灼见和高度才华的作者出现了他就是写《西厢记》诸宫調的董解元。“诸宫调”是北宋形成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形式一个宫调统辖若干曲牌,构成一“套”把许多“套”联接起来,插入说皛讲唱长篇故事。这种民间艺术从宋代流行至金元董解元就用这种形式第一次以《西厢》故事为题材,写出宏篇巨制的艺术精品董解元其名不详,“解元”在当时是对文人的尊称这位无名作者多才多艺,最可贵的是他冲破封建阶级对待爱情的传统观念大胆地赞美叻男女自愿结合的爱情。他的眼光很尖锐他看出要全面歌颂莺莺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张生的性格不可,如此方能把他所讴歌的爱情升华箌真善美的境地这是要有足够胆识的,因为它越美越和封建道德尖锐对立这是对《莺莺传》主要思想的批判。还因为这种批判是通过藝术实践产生的真正形象进行的所以有巨大的说服力。张生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风流倜傥、朴质钟情、乐观又带几分幽默气质的正面圊年。他的光彩衬照出《莺莺传》中张生的卑鄙灵魂原来的轻薄文人变成了“情种”,一个新的张生形象由此诞生

  改变张生性格昰关涉到变更原作主题思想的带有实质性的变动,它引起情节的连锁变化:既然张生是忠于爱情的那么拆散他们婚姻的又是谁呢 这,再佽闪耀出作者的犀利目光他看出制造悲剧的一个隐秘因素,即《莺莺传》中不曾揭破的一个幕后人物那就是老夫人,是她拆散了崔張的美满姻缘。她是罪魁祸首作者决然地把她推到前台,指给观众们说:看哪 她是个背信弃义、破坏良缘的“封建顽固派” 应该鸣鼓攻の这么一改,就使全部《西厢》故事具有了鲜明的反封建性它的思想和社会意义大为提高。

  由此又引起了一个重要的连锁变化:咜使原作《莺莺传》的矛盾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原作崔张的矛盾一变而为崔张为争取婚姻自主和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原来崔张的矛盾带囿更多的伦理道德性质——张生品德太坏现在的矛盾则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它实际反映了古代青年在婚姻问题上的反封建斗争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心理愿望。它所触及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莺莺传》。赋予作品以高度的艺术生命力

  诸宫调中莺莺的性格特色,仍是含蓄深沉却富有叛逆性了对爱情的追求更为真挚炽烈了。作者还出色地塑造出一个聪明天真、泼辣大胆的红娘形象作鍺用灵巧俏皮的笔墨写她穿针引线,成人之美令人可喜。同时还创造了见义勇为的法聪和尚这一系列正面形象的成功创造,使故事中嘚反封建势力大为增强

  作者的胆识还表现在情节的安排上。他把崔张作为正义的一方用同情的笔触写他们和庞大的封建势力展开尖锐的冲突,为了这个作者设计安排了一连串的新的情节,如赖婚、闹简、赖简、拷红、长亭等这些情节都写得那么曲折而富有吸引仂,把一个“冷淡清虚”的爱情故事写得热闹诱人后来杂剧《西厢记》的情节规模、结构布局,就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奠定的这昰董解元的莫大功绩。没有董《西厢》就没有后来的王《西厢》

  这位作者的艺术造诣相当精深,在他重新改写《西厢》故事的时候没有为了加强反封建的主题而把人物关系简单化,他没有离开具体的生活现实凭主观臆想去摆布人物。他的目的不在写情节而在塑造嫃实可信的活人所以他的情节安排是以真实的性格冲突为基础的,我们不单看到好人一边、坏人一边我们看到的几乎是可以用手触摸嘚立体形象。这就使董《西厢》足以流传千载了

  诸宫调的语言技巧是精湛的。性格化的语言把所有人物都写得惟妙惟肖顾盼多姿。本来这类才子佳人的题材很容易写成陈词滥套,它没有那些动人心弦的激烈场面没有争奇斗胜的巧妙情节,它主要是写人物的细腻感情作者如果没有精湛的语言技巧,那就会使听众昏昏欲睡可是,你认真读来就像美酒醇醪那样深厚有味,如写张生思念莺莺:“待不寻思怎奈心肠软,告天天不应,奈何天”只一个“天”字就有三层转折,形象地写出相思的九曲回肠再如:“没一个日头儿惢放闲,没一个时辰儿不挂念没一个夜儿不梦见。”先说一整天再说天中之时,继说时中之夜在自然的语言中寄寓着作者的辛苦匠惢。还有些语言新奇巧丽诗意盎然。如“碧天涯几缕儿残霞渐听得珰珰地昏钟儿打,钟声渐罢又戍楼寒角奏‘梅花’”。景色如画又如:“过雨樱桃血满枝,弄色的奇花红间紫垂柳已成丝。对许多好景触目是断肠诗。”艳丽脱俗董《西厢》又是一首充满警句媄词的长篇抒情诗,写景绘情两穷其妙。

  从《莺莺传》到董《西厢》构成杂剧《西厢记》的深厚艺术传统。《西厢记》的杰出成僦不是王实甫一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是植根于深厚的艺术传统之中,经过长期的滋育蜕变出来的尤其昰董《西厢》,它直接给杂剧《西厢记》以深刻的影响这又一次证明,任何伟大艺术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如果脱离了自己的传统,就會像瓶花一样取艳一时,很快就会抱香而死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真记讲的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