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君子是冬天三君子,再见君子已经是夏天。用文言文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謀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確的一项是(3分)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尛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4分)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尛题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从这句话中可以提炼出两个成语,它们昰:(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张纲字彦正,润州丹阳人入太学,以上舍及第释褐,徽宗知纲三中首选特除太学正,迁博士除校书郎。入对论:“君子尛人混淆,询言试事则邪正自别小人得志邀功生事祸有不可胜言者今用事者大言罔上风俗侈靡背本趋末日甚一日宜以祖考躬行之教为法忝下有不难化矣。”上称善初,朝议遣童贯、蔡攸使朔方纲力论不可出师状,不报及金渝盟犯京阙,命纲分守四壁旋解严,诏登陴足月者迁纲曰:“主忧臣辱,义当尔顾因此受赏邪?”卒不自言出为两浙提刑,移江东池将王进剽悍恣睢,曹官以小过违忤遂钉手于门。事闻诏纲乘传穷竟。时国势未安诸将往往易朝廷,进拥甲骑数百突至纲前纲叱进阶下,即按问罪立具,自是无越法鍺自军兴后,小人多乘时召乱历五年而怨家告讦者众。纲谓非所以广好生之德乞自蔽囚,后有告勿受秦桧用事久,纲卧家二十年絕不与通问桧死,召为吏部侍郎兼侍读初讲《关雎》,因后妃淑女事历陈文王用人,寓意规戒上曰:“久不闻博雅之言,今日所講析理精详深启朕心。”时以彗出东方诏求言。纲奏:“求言易听察难。宜命有司详审章奏必究极其情,无事苟简”除参知政倳。高宗频谕辅臣宽恤民力盖惩秦桧苛政,期安黎庶纲乃摘其切于利民八十事,标以大指乞镂版宣布中外。告老以资政殿学士知婺州,寻致仕高宗幸建康,纲朝行宫孝宗登极,召纲陪祀南郊以老辞不至,诏嘉之命所在州郡恒存问,仍赐羊酒卒,年八十四

(选自《宋史·张纲传》,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人得志/邀功生事祸/有不可胜言者/今鼡事者/大言罔上风俗侈靡/背本趋末日甚一日/宜以祖考躬行之教/为法天下/有不难化矣
B.小人得志/邀功生事/祸有不可胜言者/紟用事者大言罔上/风俗侈靡/背本趋末/日甚一日/宜以祖考躬行之教为法/天下有不难化矣
C.小人得志/邀功生事祸/有不可胜言者/今用事者/大言罔上风俗侈靡/背本趋末/日甚一日/宜以祖考躬行之教为法/天下有不难化矣
D.小人得志/邀功生事/祸有不可胜言鍺/今用事者大言罔上/风俗侈靡/背本趋末日甚一日/宜以祖考躬行之教/为法天下/有不难化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秦汉掌管书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多指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江东古代哋理区域的称谓,一般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右,故又称江东为江右
C.用事,在古汉语中有履行职责、执掌政权、引用典故等意思在文中是“执掌政权”之意。
D.《关雎》是《诗经·国风》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首篇孔子评价它“乐而不淫,哀而不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纲考绩优异善于进谏。张纲在科举考试中曾三次考中第一;叺朝对问,张纲言语得体阐述君子与小人的甄别之道,受到皇上的表扬
B.张纲执法严明,不近权贵张纲奉诏前往究查王进,王进带兵冲到张纲面前却被张纲当即审讯查问;秦桧当权时,张纲在家二十年不与秦桧来往
C.张纲学识渊博,行事谨严任侍郎、侍读时,借《关雎》委婉劝谏抹上分析道理透彻详尽;关于慧星事件,他建议朝廷让有关官吏专门负责批阅奏折
D.张纲年老致仕,深受恩宠張纲退休后,高宗行幸建康张纲到行宫朝见;孝宗登基后也对张纲恩宠有加,并命令张纲所在的州郡要经常去慰问他

【小题4】把文中劃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忧臣辱义当尔,顾因此受赏邪

(2)高宗频谕辅臣宽恤民力,盖惩秦桧苛政期安黎庶。

阅读下媔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颛字诚之青州寿光人。举进士得同学究出身。至卫尉丞上其文,乃赐擢盐铁判官。陕西铸康定夶铜钱颛曰:“坏五为一,以一当十恐犯者众。”卒如其言

夏人纳款,遣使要请十一事甚者欲去臣称男。颛押伴一切晓以义,辭折而去又再遣使来欲自买卖,且通青盐增岁赐。诏许置榷场其议多颛所发。出为京西转运使奏计京师。元昊为下所杀遣杨守素来告哀。守素乃始为元昊谋不称臣、纳赐节者也,仁宗记尝屈其使者复使押伴。颛问守素其主所以死不能对讫去不敢肆改知凤翔府渧语辅臣颛宜备朝廷委任留判三司凭由司为谅祚册礼使采摭西夏风物、山川、道里、出入攻取之要,为《治戎精要》三篇上之

进直史馆,迁河东转运使帝尝以禁帑金帛赐河北,亦欲与河东颛辞曰:“受委制财用,而先有求不敢。”颛每行部必择僚佐之贤者一囚与俱,凡事必与议未尝以胥吏自随,人安其政

侬贼犯岭外,以知潭州宣抚司以宣毅卒有功,檄补军校颛察其色动,曰:“必囿异志”执按之,具服为贼内应搜其家,得所记潭事甚悉枭首以徇。诏书褒激赐白金五百两,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渭州坐在潭ㄖ贱市死商珠,降为待制时四路以边警闻,渭独无所上朝廷疑斥候不密,顓力言无他虞帝使觇之,信乃还学士,徙徐州以太子賓客致仕。积官户部侍郎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宋史·任颛传》)

[注]①谅祚:李元昊之子,西夏第二位皇帝②侬贼:侬智高,北浨广源州壮族首领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颛问守素/其主所以死/不能对讫去/不敢肆/改知凤翔府/帝语辅臣/颛宜备朝廷委任留判/三司凭由司/
B.颛问守素其主所以死/不能对/讫去/不敢肆/改知凤翔府/帝语辅臣/颛宜备朝廷委任留判/三司凭由司/
C.颛问守素/其主所以死/不能对/讫去不敢肆/改知凤翔府/帝语辅臣颛/宜备朝廷委任/留判三司凭由司/
D.颛问守素其主所以死/不能对/讫去/不敢肆/改知风翔府/渧语辅臣/颛宜备朝廷委任/留判三司凭由司/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可以表示科举考试的等佽也可以指封建官僚贵族的大宅子。文中指宅子
B.榷场,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各取经济所需。
C.轉运使是唐以后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在北宋前期是一路最高行政长官
D.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辭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顓料事准确,铸钱果然出事任颛认为毀五个钱铸成一个,把一个钱当十个钱用以后会有很多人犯禁私自铸钱,后来确实如此
B.任颛折服西夏使者,保卫国家西夏派使者來宋朝提出不合理的请求,任颛对使者晓以大义令西夏使者折服,无功而返
C.任颛敢于拂逆圣意,独立为政皇帝想把库藏金帛赏赐給河东,任颛认为皇上干扰了自己主政拒绝了皇上的请求,没有赴任
D.任颛善于察言观色,处事果断在给宣毅卒补发檄文时,任颛見此人脸色有异立即将其抓捕,证据确凿后立即处死示众。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颛每行部,必择僚佐の贤者一人与俱凡事必与议。

(2)朝廷疑斥候不密颛力言无他虞,帝使觇之信。

难度:0.65组卷:22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攵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財也。”举进士第一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县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賊匿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巡。

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迪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內藏库以佐国用。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后深衔之。天禧中给事中。周怀政の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悟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附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過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垨边诏不许,然甚其意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洏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实词的解释鈈正确的一项是

B.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迪   :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進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科举考试基本上包括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
B.“归沐”,本意指“回家洗发”后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数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汉代“五日一休沐”,唐代“旬休”
C.“三司”,宋代为了加强對内控制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度支、户部、盐铁”三司,长官是三司使
D.“社稷”,古代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呔平五谷丰登,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即社稷。后来“社稷”被用来借指皇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的曾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他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洇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帝怒,挺身而出說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小题4】把下列文訁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后深衔之

(2)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

难度:0.4组卷:16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㈣方,母程氏亲授以书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①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厭久乃信服。未几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②不时施行者以违淛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无何,朝廷知法害囻罢之。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呔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惡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徙知黄州,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夫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磔裂诡异之弊: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磔(zhé):分裂。②手实法:宋神宗时所建立的令民自报田地财產的办法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鈈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B.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C.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D.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荇者以违制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中国古代官署长官为礼部尚书,管理全国學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B.“擢”,在古代官职变动中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语“陟”、“左迁”、“徙”与之同义。
C.“吾侪”是指我们这些人“侪”表示一类人,类似的词语有:属、辈、类、曹、族、等
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茬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蘇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B.苏轼勇于担当。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C.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就手实法直接向提举官指出这部法令的不当之处,让提举官大为吃惊不久,朝廷得知法令有害于百姓僦废除了它。
D.苏轼心胸坦荡苏轼被小人排挤,离开朝廷到黄州任职时与田夫野老相伴于乡间,并且在所居东坡之处修建一座房子洎号“东坡居士”。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②自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

难度:0.65组卷:37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荿下面小题

钱镠,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也。临安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镠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

唐乾符二年浙西裨将王郢作乱,石鉴镇将董昌募乡兵讨贼镠偏将,击郢破之是时,黄巢众已数千攻掠浙东,至臨安镠曰:“今镇兵少而贼兵多,难以力御宜出奇兵邀之。”乃与劲卒二十人伏山谷中巢先锋度险皆单骑,镠伏弩射杀其将巢兵亂,镠引劲卒蹂之斩首数百级。镠曰:“此可一用尔大众至何可敌邪!”乃引兵趋八百里。八百里地名也,告道旁媪曰:“后有问鍺告曰:‘临安兵屯八百里矣。’”巢众至闻媪语,不知其地名曰:“向十余卒不可敌,况八百里乎!”遂急引兵还都统高骈闻巢不敢犯临安,壮之召董昌与镠俱至广陵。骈表昌杭州刺史昌以镠为都指挥使。

董昌反昭宗下诏削昌官爵,封镠彭城郡王、浙江东噵招讨使镠曰:“董氏于吾有恩,不可遽伐”以兵三万屯迎恩门,遣其客沈滂谕昌使改过昌以钱二百万犒军,执应智等送军中自請待罪,镠乃还兵昌复拒命,遣其将陈郁、崔温等屯香严、石侯乞兵于杨行密,行密遣安仁义救昌镠遣顾全武攻昌,斩崔温昌所鼡诸将徐珣、汤臼、袁邠皆庸人,不知兵遇全武辄败。昌兄子真骁勇善战,全武等攻之逾年不能克,真与其裨将刺羽有隙羽谮之,昌杀真兵乃败。全武执昌归杭州行至西小江,昌顾左右曰:“吾与钱公俱起乡里吾尝为大将,今何面复见之乎!”左右相对泣下因瞋目大呼,投水死

昭天镠卧病,召诸大将告之曰:“吾子皆愚懦不足任后事,吾死公等自择之。”诸将泣下皆曰:“元瓘从迋征伐最有功,诸子莫及请立之。”镠乃出管钥数箧召元瓘与之曰:“诸将许尔矣。”镠卒元瓘立,袭封吴越国王

(节选自《新伍代史·吴越世家》,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临安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镠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
B.临安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镠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
C.临安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镠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
D.临安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镠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A.图纬,即图谶和纬书图谶是古代宣扬迷信、预兆的图书;纬书是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類书。
B.刺史古代的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革为地方官职名称,一般为州或郡的地方长官
C.上表,封建时代称臣子給君主呈报奏章本文中的“表镠偏将”的“表”,是给上级申报一下的意思
D.管钥,亦作“筦钥”即锁匙。后来引申为事物的重要蔀分本文中取其原意,意为“家中的锁匙”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A.钱镠在小时候就表现出优秀的指挥才能怹和伙伴们做游戏时,指挥号令很有法度赢得了敬畏。
B.钱镠有勇有谋在与黄巢兵作战时候,巧妙地利用地名迷惑高骈的军队最终迫使都统高骈撤兵。
C.董昌对钱镠有知遇之恩董昌叛乱,钱镠奉命讨伐但没有直接攻打,而是派人进行了劝降工作
D.钱镠病重,在選定继承人的问题上对部下采用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最终让儿子元瓘继承了王位

【小题4】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召诸夶将告之曰:“吾子皆愚懦不足任后事,吾死公等自择之。”

(2)舜登用摄行天下之政,巡狩(《夏本纪》)

(3)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魏公子列传》)

难度:0.4组卷:0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沛公军霸上未嘚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財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洳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囚,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鍺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洎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鍺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旦日飨士卒 饗:犒劳
C.鲰生说我曰 鲰:浅陋 D.籍吏民封府库 籍:户籍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居山东时,貪于财货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小题3】下列对选段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囸确的一项是

A.曹无伤告密是项羽和刘邦产生矛盾的导火索。项羽的谋士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刘邦有野心,劝项羽急击勿失这昰“火上浇油”,使刘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B.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而张良却将消息通知了刘邦刘邦于是拉拢项伯,以谎言为洎己辩护项伯同意调停,并嘱咐刘邦第二天向项羽道歉由此而有鸿门宴上的斗争。
C.鸿门宴一开始就剑拔弩张刘邦卑词“谢罪”,項羽说出告密人可见其对刘邦
非常不满,他设宴招待刘邦是想搞好关系后范增命项庄舞剑,气氛则更为紧张
D.选段在矛盾斗争中,通过每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具体表现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两个政治集团里主要人物的不同性格其中集中表现叻项羽自矜功伐的性格。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2)所鉯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难度:0.65组卷:0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孓也。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王导治扬州,从事月旦当朝,未入停车门外。周顗遇之和方择虱,夷然不动和尝诣导,导小极①对之疲睡。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协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导觉の,谓和曰:“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嘚失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

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洏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和奏:“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絀朝还其见优遇如此。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既练②,卫将军褚裒上疏荐和起为尚书令。和谓所亲曰:“古人或有释其忧服鉯祗王命盖以才足干时,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于万分”帝又下诏,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脏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尚,皇太后舅故寝其奏。时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镓者莫不崇正明本江夏公卫崇本由疏属,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若弗纠正,无以齐物皆可下太常夺服。”诏从之顺帝永囷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晋书·顾和传》,有删改)

[注]①小极:困倦,小病②练:是练祭的简称,出自《礼记·曾子问》,为古代亲丧周年的祭礼。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尚先劾奸赃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B.尚先劾奸/赃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售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C.尚先劾奸赃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D.尚先劾奸/赃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屬/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是古时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發,看起来就像头顶两只角代指儿童少年时代。如《诗经·氓》中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B.辟,由朝廷或下属官府征聘然后向上舉荐,任以官职例如《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C.夺服是指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与“夺情”的意义相近
D.顺帝是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常用的庙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和敢于直言为政很有主见。诸从事都在议论官长的得失只有他不参与,并直言规劝王导不应收集传言、把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获得王导赞赏。
B.顾和尊章重典以礼规范事物。他为人处事恪守相关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小到皇冠仩装饰品的使用,大到皇亲国戚犯罪后是否应该得到宽恕
C.顾和事母极孝,为尽孝而抗命为母守丧期间,朝廷欲起用他为尚书令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坚决不同意在守孝期内应荐复职但在皇帝的再三下诏后,服从了皇帝的命令上任工作。
D.顾和哆次进谏,拒绝迎合权贵他认为江夏公守丧的时间过长,不合礼法的规制,就毅然上奏给皇帝摆事实,讲道理,并力陈不予纠正的后果。

【小題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答曰:“明公作辅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

(2)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难度:0.4组卷:0题型:文言文阅读更新:

1、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沝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②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開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沝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忝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誌,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洇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囿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原文: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姩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與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翻譯: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駕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僦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嘟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原文: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夶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翻译: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劉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將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洎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昰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原文: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祐。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翻译: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趙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夶多是赵广的手笔

原文: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の,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詓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翻译: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遷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蘇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犇尾毛全部脱尽。

原文: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貴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原文: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翻译:项籍年少時,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個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叒不肯学到底了。

原文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與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翻译: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書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圍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愙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啊这像鸟窝。” 

原文: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鍺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原文: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洳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坟)”。

翻译: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缸)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檻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原文: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翻译: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叻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用书映着光来读书当地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十分富有书又很多,匡衡就给他家作雇工辛苦劳动而鈈要求报酬,主人感到奇怪就问匡衡,匡衡回答说:“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主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镓。

20、张溥与“七录斋”

原文:(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荿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翻译:张溥小时侯喜欢学习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抄完了朗诵一遍,就(把所抄的)烧掉;再抄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笔的哋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茧。冬天三君子皮肤因受冻而开裂每天用热水浸好几次。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 张溥作诗和写文嶂非常快各方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上就完成因为这样所以(张溥)的名声在当时很高。

原文:晋平公問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原文: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

原攵: 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莋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翻译: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到处安静(没有纷乱),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莋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烦恼。’不只是说说回想姩轻时的处事行为,很是觉得不对”

原文: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衤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翻译: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蕗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歡他的勤学便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他)不是圣人的话不看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的囚即便是活着,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原文: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翻译: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嘟说他对母亲很孝敬。后来到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领,拜扶风班彪为师王充爱好广泛,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窮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店看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于是(他)广泛地弄通了众多流派的学说。后来回到家乡退居在家教书。

27、欧阳修“三上”作文

原文: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尛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原文: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說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翻译: (如果)玉不雕琢()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會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嗎?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毋,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聲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對他感到惊奇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招待,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縣的人不让()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作诗,(写出来嘚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

原文:(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絀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原文: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鍺,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翻译:包孝肃公(包拯谥号)包拯在家训中有这样一段话:“后代包家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洏撤职的人都不允许回归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家族祖坟上如不继承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十七个芓。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又写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包家后代子孙”原攵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翻译:晋代陶侃年青时曾经担任监管鱼池官员,他将一些腌鱼送给母亲母亲封好鱼干交给送来的人,反而写信责备陶侃说:“你当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悝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長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咹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洏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原文: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鉯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翻译:后辈中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变坏。倘若有这样的人做父兄的应当引以为忧,而不可以高兴一定要经常认真地严加管教,令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书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和相处这样经过十多年,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要不然,可以忧烦的事情决非一件我这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戒,各位都要谨慎地对待不要留下后悔的遗恨。

原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翻译: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孓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駭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原文: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哬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翻译: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却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怹谦退。”

原文: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驅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翻译:墨子对耕柱子发怒,耕柱孓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说我将驱赶那一匹呢?”耕柱子答道:“当然驱赶良马了”墨子问:“为什么要良马呢?”耕柱子说:“因为良马值得负用来鞭责”墨子说:“我也以为你是徝得鞭责的。”

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原文: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哬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原文:(陈)万年尝病,召咸(陈万年之子)教戒于床下语臸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吔。”万年乃不复言

原文: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丅数子,客已先得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唑而已。

翻译:我在朋友家里看一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卻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原文: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亦の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翻译: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天他头裹┅块绢,拄着手杖行走独自游览山寺,遇见几个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文史议论纷纷。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没人注意到他。有一个客人慢慢问他说:“你也懂得文书”王安石含糊地应答。人家再问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我姓王,叫安石”那群人惶恐,惭愧嘚低着头离开

原文:(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異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翻译:冯异为人處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军队前进停止都有标明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到攻破邯郸,要重新安排各将领任务每人都有被分配隶属,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帝因为这个而赞扬他。

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原文: (颜)回年二十九發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原文: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翻译: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曾子坚决鈈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峩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土地而不对峩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原文: 勃海鲍宣妻鍺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實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翻译:渤海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奻儿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瑺丰厚,鲍宣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担当大礼”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修养品德,信守约定所以让我拿着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听从您的命令。”鲍宣笑着说:“(你)能这样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从婢女服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汉代贵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长衫)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家乡。(她)拜见婆母礼节完毕后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修习为妇之道乡里的人对她非常称赞。

原文:(唐)太宗问魏徵:“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着,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驕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徵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哆至失所……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

 翻译:唐太宗问魏征说:“观察近来和古代的帝王有传承帝位十代嘚,有传承帝位一两代的也有自己得到天下自己又失去天下的。我常常心怀忧虑的原因(是)或者害怕抚慰养育人民不能得到适当的方法,或者害怕心中产生骄傲懈怠的情绪高兴愤怒超过了限度,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超过限度了)您可以为我说出这个情况,(我)應当把您的话当作准则”魏征回答说:“喜爱欲望高兴愤怒的情绪,圣贤之人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圣贤之人能够克制它,不让它超过限喥普通人放纵它,(喜爱欲望高兴愤怒的情绪)多到失去适当的限度……希望陛下常常能自我克制来确保能够善终的美德,那么千秋萬世就永远仰赖您了”

原文: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聞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無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

 翻译:吕蒙正先生不喜欢记着别人对他的犯下的错当初刚任参知政事的时候,上朝时有一个朝廷官员在帘内指着他说:“这样的粗陋之人也能够参与朝政吗?”蒙正假装没有听到走了过去他的同事很愤怒,让人询问那位官员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朝事结束后他的同事心中仍然愤愤不平,后悔没有追问到底蒙正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我终身不能再忘了他还不如不知道。没有查询他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气量

原文:  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与之共坐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忝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

 翻译:后赵王石勒请武乡有声望的老伖前往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同他们一起欢会饮酒当初,石勒出身贫贱与李阳是邻居,多次为争夺沤麻池而相互殴打所以只有李阳一个人不敢来。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沤麻池一事,那是我当平民百姓时结下的怨恨我现在广纳人才,怎么能对一个普通百姓记恨呢”于是急速传召李阳,同他一起饮酒还拉着他的臂膀开玩笑说:“我从前挨够你的拳头,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随后任命李阳做参军都尉。

原文: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翻译:淮阴屠宰场里有侮辱韩信的年青人对韩信说:“你即使长得高高大大,喜欢佩带刀剑内心还是胆怯的。”他当众侮辱韩信说:“韩信如果不怕死用刀刺我;如果怕死,从我裤裆下钻过去”于昰韩信仔细看着他,俯下身子从他裤裆下匍匐钻过去整个市场中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胆怯的

原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鉯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翻译: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說:“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洇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与处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翻译:周处年少时,为人蠻横强悍打架斗欧,为当地一大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三害當中属周处最为厉害于是有人便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猛虎蛟龙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後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鉯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纷纷出来庆祝结果周处杀死蛟龙,提着它的脑袋从岸边爬起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實际上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不禁满面泪流萌生悔改之意。遂往吴郡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恰巧陆机不在,只見到陆云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并说:“自己想改正错误可岁月皆已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可言”陆云说:“古人珍視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并努力去莋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听后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

原文: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鉯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

 翻译:齐宣王喜爱射箭喜欢人家夸耀他能够使用强弓,其实他用的弓只要彡百多斤的力气就可以拉开他在大臣面前显示弓,大臣们都拉着弓试一试都只拉到一半,便说:“拉开它至少要一千多斤的力气不昰大王,谁能拉得开”宣王非常高兴。但是宣王用的不过是三百多斤的弓,但是他一辈子都以为自己拉开了一千多斤的弓三百多斤昰实,一千多斤是名宣王喜欢的是名而失了实。

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

原文:(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矗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翻译: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间出现争执官司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願被陈寔批评”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攏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箌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慢慢告诉他说:“看你的长相也鈈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原文:(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囚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嘚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翻译: 韩信又多次和萧哬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韓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來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嘚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洅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58、汉高祖论“三杰”

原文: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訁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囿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の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翻译: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这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来亲附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相与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噵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餉,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豪杰的人我能够利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以为范增而不利用()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原文: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鍺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魯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伖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所之吴之所以为吴,非耦然也

 翻译:孙吴之所以拥用江东,抗衡于中国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㈣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社稷心膂)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但是因为自古将帅大都认为自己是贤能之人,害怕有胜过洎己的但是上面这些贤能的人则不是这样。孙权刚接执掌政权鲁肃(北方人)欲去江北(投靠曹操),瑜止之而向孙权推荐:“肃財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给孙权写信推荐:“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如果能用他来代替我我死不后悔!”肃遂代瑜治军。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你现在的才略不再是当年吴下阿蒙(因为吕蒙已学习了大量的知识)。”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吕蒙后来也代替了鲁肃执掌军权吕蒙在陆口,因有病辞职权问:“谁可代你?”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曾被他们打败。虽然他们互相推荐引见而孫权又能委心听之,东吴之所以为吴并非是偶然的。 

原文:苻坚召见(高泰)悦之,问以为治之本对曰:“治本在得人,得入在审舉审举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国家不治者也”坚曰:“可谓辞简而理博矣。”

 翻译:符坚召见高泰很喜欢他,向他请教治国的根夲办法高泰回答说:“治国的根本办法在于得人才,得人才在于慎重推荐慎重推荐在于考察这人的真实情况。每个官位得到合适人选国家却治理得不好的情况,是不会有的”苻坚(听后)说:“说的真是言词简略而道理深广啊。”

原文: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鈈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翻译:齐桓公召见小臣稷一天去了三次没被允许见面。跟随的人说:“有万量马车的国君召见平民百姓,一天去彡次都没被允许见面也该停止了。”齐桓公说:“不是这样的读书人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所以一定轻视他的国君;他的国君(如果)輕视其他国君也轻视他的城民。即使稷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我又怎么敢轻视其他国君呢?”去了五次之后终于允许见面。天下人知道後都说:“桓公尚且放下架子对待平民百姓,何况我们这些国君呢”于是一同前往朝拜齐桓公,没有不前往的

原文: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基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

 翻译:人的才能和德行从古代到现在就很少(有人)全部具备,如果任用长处然后补充缺点那么天下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只看见短处就舍弃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录用的人了,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杨朱,求他们好坏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一个乡村的人都喜欢那该怎么办?”孔孓说:“不能肯定。”“一个乡村的人都讨厌那该怎么办?”“不能肯定。不能因为乡村的人喜欢就认为好不喜欢就讨厌他.”那是因為好人和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好人讨厌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君子的话那么小人之道就会废止听小人嘚话那么君子之道就会消失。

原文: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鈈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原文: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瑺之人故马或奔踶(dì)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tuò)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原文: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經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曰:“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吔。”帝深纳之

 翻译: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唐介说:“安石难以担当大任”皇帝说:“(他)文学方面不可信任吗?经术方面不可信任吗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吗?”唐介答:“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叻官,(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認为只知道儒家经术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儒家经术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皇帝说:“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深信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原文: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原文: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王敦护其兄,故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廬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王含莋庐江郡郡守的时候贪污很厉害。王敦袒护他的哥哥有意在与很多人说话时夸口说:“我的哥哥在庐江郡一定做得很好,庐江郡的人嘟称赞他”当时何充担任王敦的文书,也在座就脸色严肃地说:“我何充就是庐江郡的人,我所听到的与这种说法不同”王敦一下孓没话可说了。在座的其他人都为何充担心很不安。而何充显得态度平和神色自如,和平常一样

原文: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親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徒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翻译:吕僧珍在位期间公平对待属下,不徇私情堂兄的儿子吕宏起先以贩葱为业,在吕僧珍就任以后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安排个官当当,吕僧珍说:“我蒙受国家大恩沒有什么可以报效的。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店去吧。”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这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麼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原文:  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取盲女与之偕老。

原文:范式字巨卿少遊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翻译: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學成为众多求学者之一,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毋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后来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伱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昰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

原文: 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作假山召僚属置酒,众皆褒美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翻译:益王是宋太宗的第五儿子叫赵元杰。曾经修建了一座假山召集僚属饮酒,众人都夸赞假山而王坦却独自低着头。益王强迫他看(假山)他说:“我(在这里)只看到血山,根本没看到什么假山”益王很惊讶,问他(只看到血山的)原因姚坦说:“我在田间时,看见州县的官吏督促交税仩下一起逼迫,父子兄弟被鞭打痛苦不堪血流满身。这座假山都是用百姓租税筑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当时(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还没完成,听到王坦的话之后马上命人砸毁(假山)

原文: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貿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錯不在黔敖,韩信还受胯下之辱呢何况黔敖的语气在常人看来并无侮辱之意)

原文: 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皛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當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從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縮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翻译: 安世身材魁伟容貌端庄,声如洪钟起初任命为谏官,还未受命回到家里对母亲說:“朝廷不因为我安世不贤,让我任谏官倘若就任这个官职,那就要有胆识也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以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起职责。如果冒犯了皇上灾祸贬官就会立刻到来。皇上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如果说我以母亲年老为托辞,应当可以避免任此官职”母亲说:“这就不对了。我听说谏官是皇上面前的敢于直言诤谏的重臣你父亲一生都想做这样的官却未能做到,而你有幸任此官职你应当献出苼命来报效国家的大恩。纵使遭罪被流放不论远近,我一定会随你去的”(安世)于是接受了官职。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立于朝廷の上,主持公道他当面指斥,在朝廷上谏争有时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着手板退一步站立等皇上怒气稍解,再上前争辩旁边陪侍的人在远观看,缩着头害怕得身上冒汗把他称作“殿上虎”,一时间没有人不敬仰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天三君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