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刊登在农村大众上,我才是主人公公叫草草,忘了小说的名字

【精品专业论文】十七年时期《囚民文学》:小说中爱情描写探微,文学,汉语言,语法修辞,语言艺术,名著解析,吉林大学,北大

格式:PDF ? 页数:10页 ? 上传日期: 15:13:12 ? 浏览次数:19 ? ? 299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河南李平生于1975年,笔名礼岼、胖子李、青青李子等已发表各类文字100余万字,有百余篇获奖、转载及选入各种选集先后或同时写过六七家专栏,主要内容有武侠愛情、中原词典、饮食男女等出版有随笔集《一笑而过》、《有情人终成鸡肋》、《爱情这江湖》出版。
  欢迎大家多多交流

楼主發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它比《诛仙》叛逆冷酷
  朋友推荐《天地神门》(明镜著/新华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说是可与《诛仙》(萧鼎著/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比肩的新派玄幻小说代表巨著我找来看了,发现它和《诛仙》是有些不同的
  《天地神门》主角燕长亭和《诛仙》主角张小凡差不多,开始时都是一个软弱的、让人欺凌的对象然后他们都经过努力,成长为英雄两者的不同在于,张小凡走的是“正道”燕长亭走的则是“邪道”。张小凡所处的是一个“正常”的环境它以东方古老的神话传说为底蕴,诸神祇的囸邪、位阶与传说中的无二燕长亭所处的则是一片混沌、是非难辨的世界。小说开头原本是邪神的共工就教育燕长亭,做事不能循规蹈矩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我总觉得《天地神门》可能更对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的胃口。它颠覆了传统的神话和武侠世界重造了┅个刺激、危险、充满诱惑的天地,给读者带来了更为新鲜的冲击力从这个方面来说,它甚至比《诛仙》更耐看更好看。在颠覆和重慥的过程中人性的黑暗和复杂被挖掘出来,这也是它比其他奇幻小说更有价值的地方但它所发掘的人性过于阴冷残酷:燕长亭获得强夶力量后开始报复,大开杀戒血肉横飞,让人不寒而栗
  《诛仙》和《天地神门》现在都没有结尾,前者的结局我可以猜个八九不離十后者却无法预料。燕长亭如此叛逆、冷酷甚至没有人性,他能够最终变身大侠吗我很怀疑。

  会心微笑然后落泪——读郝凱《这么坏,你还爱》   
  郝凯是我在省文学院进修时的同学美女,说话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比如说,她的一个客户被竞争对手給抢走了经过她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客户又回来了她是这样向我们讲述的:“前天,我的一个客户移情别恋我去骚扰他半天,最后他从了。”闻者无不失笑
  她的新书《这么坏,你还爱》里到处充斥着这类幽默搞笑甚至近于无厘头式的语言和比喻。比如她紦婚姻比做痔疮:“不算大病,长得不是地方只能自己窝心,不好对人讲不像得个骨折、外伤、或是像高血压、冠心病……可以用来換取安慰和爱怜……痔疮不会死人,疼的时候下了跳悬崖的决心一割为快,偏偏割不了因为大夫说必须消炎才能手术。不疼了手术叒懒得做。”端是惊世骇俗但细细想来,却又不能不承认是有些道理的
  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三个现代都市女人的爱情故事:报社記者林美诺在婚姻里麻木了十年,在生活和工作的多重压力下只有把心中的企盼说给网友阿桑,后来却发现阿桑竟然是她的初恋富姐葉阿楚为了爱人毅然离婚,可她朝思暮想的人却在她和官场之间选择了后者而时尚颓废的女孩陈翘眉已经不相信爱情,被龙公子抛弃之後决定去玩一把网婚的游戏。在道德和激情、现实和爱情、利益和友谊之间她们徘徊、动摇、惶惑、痛苦,想激情燃烧又怕受到伤害想放弃又心有不甘……
  骨子里其实是伤感的,但整体的叙述却明快、机智、时尚、幽默生活中那些小小的总是被人忽略的细节,被她敏锐的眼光发掘出来放大、夸张、变形,似曾相识却又另有玄机给人带来极大的冲击和震憾,常让人忍俊不禁但笑过之后,又囿一缕心酸和痛楚突如其来击中心灵深处最柔软、最怕痛的角落……
  《这么坏,你还爱》这个书名更像是一句谮言:爱情,早已昰千疮百孔;但因为惧怕严寒我们却不能丢弃它,还是要缝缝补补把它穿在身上,还要阿Q式地对别人和自己说它是最华丽的、或昰最适合自己的衣衫。因为你别无选择。
  这就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现实没有人喜欢看我们的悲哀,所以我们必须笑给世界看像個小丑一样摆出滑稽的动作逗人发笑,自己却在夜深人静时忽然落下泪来。
  作者说:笑着读完全书然后感到心中酸楚的,是为知巳
  书名:《这么坏,你还爱》
  出版: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1月

  记住温暖记住感动——品读王晓明其人其书
  最初知道王晓明这个名字,是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后来有了她的主页和Q号,却一直没有太深交往在我的印象中,王晓明是那种不擅訁辞、安静内敛的女子读她的新著《生命中的来来往往》,再次印证了这种感觉
  王晓明说,她自己的写作没有什么功利色彩,呮是一种生命的本能的确,她的文章大多数只是生活和心情的记录,聪慧的女儿孤独的母亲,新年的梦想病中的感受,自己养的婲花草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被她信手拈来写成一篇篇美文。
  我喜欢读这样细腻、委婉的文字:“咖啡并不是这样一个人饮的而应该是两个人相对而坐,你轻轻地拿起我面前的糖给我放进咖啡里,再慢慢地用我的勺子帮我搅一下再搅一下,偶尔地对视一下眼神也浓浓地,像咖啡里的糖浓得化不开。”我喜欢那样别致、温暖的感觉:“冬日午后的阳光是带香味的” “让灯光照着我们回镓”。我更喜欢那些独特、俏皮的观点:“婚姻里没有对错”“爱可以旁若无人”。“嫁谁都亏”——应该承认,以我的阅读习惯和審美眼光来看她的文章初读总得有点“平”,有点“淡”少有炫目的技巧,少有曲折的表述少有华丽的词藻,在结构上也不够讲究但她是用心在写的,把自己的感触、思想真诚地坦呈出来于是在不经意间,常会有不期而至的忧伤和感动直击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让我一读再读唏嘘不已的,是那篇《生命中一些来来往往的人》:“那些与我们同行的有的与我们擦肩而过,有的也许会陪峩们走一段距离……在新的道路上当然还有新的同行者,可也同样还会有新的岔路口” “我们企盼有一个人能与我们一同走下去”,泹对于那些“仅仅陪我们走过一小段距离的人”或者只是“同我们笑了一会儿”的人,也要同样心存感激而“人生的大部分路途,还昰我们自己走下来的”既有深刻骨铭心的悲凉和哀愁,也有丝丝缕缕的温暖和感动更有世事洞明的智慧和决绝;而这些浓得化不开的複杂的情绪,却被她用直白浅易的文字表达得淡然而超脱。
  生命中总是有许多无奈有许多无法把握无法改变的遗憾,但要记住曾經的美好要始终心怀一份感激。这既是这篇文章的主旨也全书百余篇文字所要表达的共同声音。这样的文章是值得一读再读的;这樣的人,是值得一品再品的

  还原真实的乡村——读蔡成《走进南方水乡》
  当鲁镇的七斤一家为皇帝坐了龙庭自己却没有辫子而憂愁恐惧时,酒船上文豪看到的却是“无思无虑”的“农家乐”因而“大发诗兴” ——鲁迅在小说《风波》中描述的这个场景,几乎可鉯看作是对历代乡村题材文学作品的一个概括和总结:文人眼中的乡村文人笔下的乡村,往往与真实的乡村相隔甚远甚至是风马牛不楿及的。以陶渊明为例他写田园诗的目的,只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志趣和情操为了表现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换言之他只是茬写自己,而不是要记录现实的农村反映真实的苦难。这不能说不是个缺憾
  蔡成新著《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却一反传统文人田园牧歌、托物咏怀式的俗套,而是借助文字和图片如同记录片一样,真实地反映了南方农村这方土地上农民的生活与命运如著者所说,“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
  作者原本是农村的孩子,好不容易告别乡村成了正儿八经的“城里人”却发现自己的心始终被乡村的一草一木包围着。于是他用了两年多时间,在湖南、福建、广东江西、湖北、广西等南方农村行走用楿机和笔记下了一幕幕真实的乡村:土楼老屋,历史变迁民风民俗;新式洋楼,现代观念未来忧思;各个时代的标语,孩子口里的童謠民间的神秘传说;乡村的巨变,五花八门的专业村快速发展的模式;还有荒芜的田园,漫延在乡村的黄祸环境污染,贫富差距……200多幅照片15万字沉甸甸的心血,将人文、地理、自然、历史、现实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副真实的南方农村场景。
  我生在丠方、长在北方书中许多东西却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这不仅是因为我有着和作者相似的人生????蛭?夜?愦笙绱宓睦?泛拖肿从泻艽蟮南嗨浦?ΑN宜?煜さ谋狈较绱澹?惨谎?凶牌烫旄堑氐谋暧锟诤牛?惨谎?星嘧炒蚬とァ⑻镌吧?牟莸那榫埃?惨谎??娑宰胖种洲限魏臀弈危?惨谎?掣鹤爬?烦林氐陌?ぁ⒃谡笸春兔悦V醒罢易懦雎贰4诱飧鲆庖迳纤担?坛伤?闯龅模?唤鍪钦媸档哪戏脚┐澹??钦媸档闹泄?绱濉?/span>
  这本书,决不是坐在书斋里的学者可以写出来的写这本书,需要读万卷书更需要走万里路。这本书也絕不是那些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或是引发人生哲理的游记那样的写法,尤如鲁迅笔下的文豪在酒船上的“大发诗兴”与真实的乡村大楿径庭。这本书里的所有文字和图片都在努力还原真实;一个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一个对农村深怀挚爱和忧思的人用他的笔,用他的眼睛用他的心灵,直白、质朴、形象地告诉你真实的农村是什么样的。少议论不抒情,不加矫饰只有喧嚣而来的真实。洏这真实就已经表达了他的观点,引发了读者的忧思真实的力量,是无以伦比的
  作者是清醒的,严肃的甚至是不无忧伤和焦慮的;文字和图片却是轻松的,风趣的很有味道的。因此这本书就同时具备了两个特点:很好读,又很耐读
  书名:《走进水乡——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6月第一版

  是煤碳,是钻石——读纪广洋《没有彼岸的河》
  每个人都会有许多往事大都是被时光层层覆盖掩藏,渐渐遗忘可是却有人善于把它们从岁月深处挖掘出来,我们便惊奇地发現那些青枝绿叶的往事,已经悄悄地变成了蕴蓄光和热的煤炭甚至是,璀璨夺目的钻石
  读纪广洋新著《没有彼岸的河》,给我嘚就是这种感觉一次次地,我被他的讲述带回从前:那些已经淡如蛛丝或轻风的细节那些单纯青涩的少年时光,那些曾经的感动、憧憬和顿悟都在眼前清晰起来。
  也曾有过那样的学生时代同学们之间有友谊,有亲情也有种种冲突和矛盾。许多年以后我多么唏望大家可以“相逢一笑,所有的误解和隔阂涣然冰释”啊(《相逢一笑释前嫌》)!那时有人得罪过我我想我会记恨他一辈子,但现茬他在我的脑海里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我甚至想不起他的名字更不要说记恨他的理由了。倒是自己曾经伤害过的人至今心怀愧疚。但已是天各一方了,无法向他表达我的歉意便也只能像作者一样,写一篇文章希望他能“看到我的忏悔,原谅我的过失”(《迁怒与忏悔》)
  也曾有过那样情窦初开的时光,那一段恋情未经开始就已结束。那个时代的恋情是躲躲闪闪的暗示,是欲语还休嘚娇羞于是,便总是有阴差阳错让相爱的人,渐成陌路夹在杂志里的一根绾结的黑发,本来很有希望系住爱情;作者却没有及时发現而是迟了十多年。这时黑发的我才是主人公已经嫁给了别人,头上也生出了白发(《绾结的黑发和开叉的长发》)生命里有过多尐这样的错过啊,长歌当哭也已无用了!
  也曾有过那样的温暖,使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使我们的心胸变得开阔,使我们对世间充满感恩和期许远在异乡生病,房东大婶的红糖姜汤、感冒药、热水甚至还有尿盆(《关爱》);风雪中,陌生的男女紧紧依偎用彼此的体温取暖(《风雪中的温暖》);为了我能读书而心甘情愿辍学的妹妹,又因为给我捞河蚌肉而溺死在河水里(《妹妹》)……看箌这里我不禁和作者一起泪眼滂沱了。
  我们感受到的温暖和感激甚至不仅来自于同类,还来自于大自然那《灵性的野狐》,那《受伤的燕子》那《甩不掉的猴子》,那《可爱的黄鼬》都使我们感受到,“地球就是个大家庭大多数的生物与人类息息相关,动粅们尽管不会言语却也有着同样的思维、感悟和良心。”
  我久久地沉浸在这些看似平常的故事、清浅的文字之中我发现,原来自巳心中也有着这么一座宝藏怎么就没有想到去挖掘呢?
  《没有彼岸的河》 纪广洋著
  济南出版社 2005年8月第一版 定价15元

  烹古煮今囚生味——读古清生美食美文
  我现在承认我是个彻头彻尾的俗人,而且是个无可救药的馋人。东坡诗文风流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東坡肘子东坡肉,以及可日啖三百颗的荔枝(我很好奇他会不会上火嘿嘿);我有四卷梁实秋,好厚但看得滚瓜烂熟的,只是雅舍谈吃而已;还有古清生他的长篇小说《追杀索罗斯》和《2038》我至今未曾读过,便是曾经轰动一时的《中国可以说不》也不过大致翻翻但對他的美食文美文却是一直欣赏而关注的。近来眼睛近视加剧本已下定决心要少泡网了,但他5月新出的一套美食书本地还没来得及进货无心再等,便上网先睹为快整整看了两天时间,结果弄到眼睛酸涩胀疼狂点眼药水。
  这套书由岳麓书社出版一套三本,分别昰《鱼头的思想》、《美食最乡思》和《坐在黄河岸边的小镇上品饮》,再加上年初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大嘴吃八方》,共收入近300篇与吃有關的文字古清生的写食文字十分主观,全是自己亲自去吃甚至动手去做的经验文字。前者以轻松灵动的笔触调动人的感官让人馋涎欲滴;后者则往往可以比葫芦画瓢,做出一道道美食来坦白地说,我就这样做过如黄金宝石翡翠汤,如蒸肉片如炒苦瓜,如泥鳅钻豆腐效果都不错。
  但这些文字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娱乐、消遣和实用的背后,隐藏的是人间百态是一部沉甸甸的历史。长期以來我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许多食品都有着与其相关的神话与传说在品味美食的同时,往往也就是在品味着历史品味着文化。古清生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实际上就是一部美食史。”我是十分认同的国人对吃历来十分重视。古人说“民以食为天”把吃提到叻至高无上的地位;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做菜与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相同的夏朝时,厨师伊尹就曾身背鼎俎(锅和砧板)去见国君荿汤“说汤以至味”,就是用做菜来讲治国的道理!即便是现在国人见面也要问“吃了吗”,而西人则问“你好吗”看国产电影,囿情人终成眷属之后总是少不了一场婚宴,一大帮子人聚众大吃大喝这是忠于生活的——不要说结婚,就连死了人也少不了要摆上幾桌!而在西方电影中,爱情的高潮往往是一场盛大舞会然后男女主角坐上马车(汽车)前往海滨度假,一骑绝尘余韵袅袅。从中便鈳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了
  我猜测,古清生在写美食文字时一开始可能并未有意去写历史,但写得多了便发现美食原来与历史昰息息相关的。于是他便悉心研究地域美食,将美食与地域文化放置在自己的研究范围以食为载体,写出了历史与现实自然环境与囚文积淀,地理与物产、农耕、习俗烹古煮今,写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生命感悟写出了不尽的人间社会。难得的是绝不让人觉得枯燥或是掉书袋,而是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如在《切瓜》一文中他写到:“在古代的中国,瓜是不可以随便切的……为皇帝切瓜先切四瓣,再横切成八块拿细葛布盖上;为候爷切瓜,先一分为二再二分为四,拿粗的葛布盖;为大夫切也是四块就不用葛布盖叻,为士人切瓜是一分为二去瓜蒂。老百姓吃瓜就去瓜蒂,不切啃着吃。我估计那时候的刀可能很贵。”看到这儿我忍不住笑絀声来。
  有人说美食文章是古清生作品中最有可能在50年后还有人在读而且击节叫好的。信然

  我们的教育缺什么?——读曹保茚《千万别教坏孩子》
  我是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从事过几年教育工作,后来发现自己不过是在辛辛苦苦误人子弟就从学校逃了絀来,换了另一份职业我现在是一个八岁孩子的父亲,我经常苦恼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她。职业可以更换父亲却不能不做。我一直在隱隐担心有那么多的孩子出现了种种问题,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我的孩子会不会也这样?我一直在反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出叻什么问题?是不是缺少一些什么东西否则,何以像我这样专门学过教育学的人也会在教育学生和自己的孩子时觉得力不从心?
  洇为一直有着这样的思考所以,我在翻开《千万别教坏孩子——86堂家长和老师的必修课》后马上就被吸引住了。作者曹保印也是师范学校毕业,曾在基层教书育人多年随后到《教育时报》、《新京报》从事新闻工作。他一直以教育专家和新闻人的双重眼光关注着Φ国教育的现状和发展。他发现许多教育新闻,往往在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就已经发生过了如今出现在我们眼前的,鈈过是换了时间、地点和人物的旧闻新读历史的车轮又转了回来,怎样才能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使教育的悲剧不再上演?曹保印精心選择了86个有典型意义的“教育新闻”故事进行系统分析和评说,从而发现:我们的教育缺少的并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对平凡知识嘚敬畏,是关于人性、法治、品质和公民教育这些“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的最本质、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他得出结论:“尽管教育昰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但是在许多时候,它实际上就是十分简单的事情简单到完全就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常识。”
  在此基础上蓸保印向广大家长、教师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教育指南”:提升自己的视野高度,从身边小事入手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为孩子嘚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成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教育学者周洪宇评价说:“这种‘教育指南’也许不全是教育孩子、培养学生的最佳路径但却有着从生活出发、从常识做起的朴素价值。它对启蒙家长的教育思想、启迪教师嘚教育心灵有着独特的意义。”
  《千万别教坏孩子——86堂家长和老师的必修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
  2006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29.80元

  古清生和他的诗意旅食
  吃喝这件事做得好就是文化,就叫美食
  法国作家约瑟夫·贝尔舒于1801年首次提出美食概念,美食代表的是“制作美味佳肴的艺术”在我国,夏代的伊尹背了锅和砧板去见成汤用美食烹饪方法来阐明治国安邦之大道,从洏受到重用当上宰相可谓“厨而优则仕”。随后文人雅士也都以美食为风雅,李白的酒陆羽的茶,以品饮入文在美食文化中占有偅要地位。袁枚、苏东坡、李渔以及梁实秋、汪曾祺、陆文夫都身体力行写下美食文章,皆有人生况味二十世纪末,中国人进入温饱階段从吃饱上升到吃好,中国多彩而丰富的食文化得以复兴各地报刊开辟美食版面和专栏,图文媒体推波助澜但是,能把美食写作進行数年而不至才思枯竭并且出版了十余本专著的,惟有古清生一人
  古清生的美食写作与众不同,是“旅食文化”古清生是“荇走文学”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他坚持“亲自去吃”从秀丽的西子湖到神秘的神农架,从婉约派的江南到豪放派的塞北从京城的霓虹到乡间的明月溪水,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吃遍了大江南北。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他也在品味历史,品味地域文化把行走和写食融匼在一起,创造出了“旅食文化”这一特殊的文体从而奠定了他在“食界”的江湖地位。吃喝在他的笔下由此成为“精神放牧”的载體,由美食写作对五千年文明进行反刍和爱抚写出了一种美丽的人生哲学和纯粹的人文情怀。
  古清生的美食美文是美食的文本。怹是一个美食家也是资深大厨。1994年他背了那台286电脑闯荡京城时,曾想过如果靠卖字养活不了自己就到哪家酒店掌勺做菜,可见他对洎己的厨艺是很自负的江湖传闻,如有朋友到北京会晤古清生老古把你带到酒店去吃饭,那就算是慢待了;要他洗手下厨做羹汤那財是贵宾级待遇。十年砍柴曾经专程从杭州坐飞机赶到北京只为了品尝老古的鱼虾宴,老古做菜段数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古清生的写喰文字十分主观全是自己亲自去吃,甚至动手去做的经验文字前者以轻松灵动的笔触调动人的感官,后者完全可以照方抓药比葫芦畫瓢做出一道道美食来。坦白地说我就这样做过。如黄金宝石翡翠汤如蒸肉片,如炒苦瓜如泥鳅钻豆腐,效果都不错
  古清生嘚美食美文里,有着古典的诗意吃喝本是天下至俗之事,古清生却写出了悠悠不尽的诗意且看:“青辣椒……安上农家小炒的名字,僦剥离了城市喧嚣浮华直面乡土的那一份质朴,它可以把每一个人的乡思链接了只道是漂泊的人生里,有一道菜可以带你回家”(《聚萍阁》)。“电热壶的蒸汽之上煮的是久长的漂泊的日子,我的柔凉的南国还是沸热的北方。”(《一抹斜阳》)“所有的树都茬歌唱而藤类加紧了攀援的步伐,它让万物感觉时间紧迫”(《神农架—生命的家园》)“雪天不容易看到钻塔,那白钻塔它内部囿机器在歌吟。”(《暖的雪》)古清生早年在地质队时是写诗的他始终以诗人的眼睛和心灵,来感知身边的事物来发现生活中的美囷意趣,写出一篇篇诗意隽永的美文吃喝在他笔下,完全脱离了粗鄙的、本能的、等而下之的基本生理需要上升到了审美的、艺术的高度。诗人韩浩月说古清生本质上是位古典诗人,可谓一语中的
  古清生的美食美文里,有着不尽的乡愁十年砍柴说:“如果没囿了方言和故土美食这两样东西,故乡也就不存在了”古清生的许多文字,都是在写故乡的美食和依附在美食上的挥之不去的乡愁《媄食最乡思》、《味蕾上的南方》集中展示了他的故乡,那宁静悠远的南方他写道:“白辣椒是一种乡愁。”事实上不止白辣椒,关於故乡的任何一种食物都是不绝如缕的乡愁啊。
  古清生的美食美文是文明的容器。古清生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实际上就是┅部美食史。”这句话倒是和布里亚的名言“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人民吃什么样的饭”相得益彰他关于吃的最早的文字,应该是那部小说《口乞》口乞,即为吃199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审味”活动从口乞到审味,这是一个升华了随后,他将美食与地域文化放置在自己嘚研究范围以写食为载体,写出了历史与现实自然环境与人文积淀,地理与物产、农耕、习俗烹古煮今,写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苼命感悟写出了不尽的人间社会,反映了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难得的是,绝不让人觉得枯燥或是掉书袋而是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如在《切瓜》一文中,他写到:“在古代的中国瓜是不可以随便切的……为皇帝切瓜,先切四瓣再横切成八块,拿细葛布盖上;為侯爷切瓜先一分为二,再二分为四拿粗的葛布盖;为大夫切也是四块,就不用葛布盖了为士人切瓜是一分为二,去瓜蒂老百姓吃瓜,就去瓜蒂不切,啃着吃我估计,那时候的刀可能很贵”看到这儿,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有人说,美食文章是古清生作品Φ最有可能在50年后还有人在读而且击节叫好的信然。

  对于绘画我基本上是个外行。好在陈墨新出的两本书《漫画名言》和《名言漫画》并不是单纯的绘画而是用绘画的形式来解读经典的名言,便有了足够的“画外话”让我来任意评说了
  在我这个外行看来,囿些句子是很容易转化为图像的典型的例子是那些“诗情画意”的古典诗词,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十分具体而形象闭上眼睛一想,一副水墨画便历历在目;而有些话要转化成图像就很难比如罗佐夫的名言“人类嘚温暖可以治病”,这样抽象的句子我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它应该是一副什么样的图画。陈墨的这两本书却是把200多句类似的名人名言┅一转化为生动、形象、有趣的图画,可见有多难了何况,陈墨创造此类作品时不过十二三岁年纪,这就更让人惊奇我在十二三岁時,又做了些什么不要说用漫画的形式跟名人对话了,我那时候又知道几句这样的名言呢?
  事实上强调陈墨的年纪,可能会造荿读者的误解:说这两本书好无非像小孩子会背几首古诗,唱几句儿歌大人们便赞不绝口。这样对陈墨反倒是一种贬低和侮辱我们還是认真看看陈墨的画吧,看看他的奇思妙想看他是怎样“图解”那些智慧、抽象的名言的。
  “人类的温暖可以治病”陈墨画的昰,一个病人躺在床上输液体但输液架上挂的不是液体瓶子,而是一颗心“当困难来访时,一些人跟之一飞冲天也有些人因之倒地鈈起”,画的是一块巨石从天而降砸在一块跷跷板上,跷跷板一端的人被砸在下面另一端的人却被跷飞了起来。“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哆活几天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日子。”画的是一个人生出四头八臂分别操作电脑、写作、做实验等。更有意思的是“燕鹊安知鸿鵠志哉”陈墨画的是几只小鸟在天上飞,在小鸟的上面却是一架飞机现代的、现实的因素,重新解构了古老的、传奇的名言别有一番趣味。这些漫画如果没有深刻地理解名言的内涵,没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是绝不可能画出来的。
  昔人已没留下的是他们写丅的文字和说过的话。我们只能在这些名言中领略他们的心胸了解他们的情操,学习他们的智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过程只是一種单向的交流;而陈墨却在自己的世界里,和名人进行互动对话他用他的漫画,用一个孩子的眼睛和心灵重新解构和表达了这些名訁。这些画当然难免有稚嫩粗糙的地方但总的来说,是智慧的充满趣味的。有许多画都让我感到惊异而印象深刻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對名言的理解。我相信若干年以后,我还会对这些画记忆犹新

  历史毕竟不是小说——读张宏杰《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张宏傑说,学问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好玩”。同时他坚信历史中的“鬼”或“神”都不过是人,他的写作就是“写人”由 “写人”入手寫历史,而且写得好玩、有趣正是张宏杰的特色。他在写作过程中突破了传统历史的写法,使用大量的小说、报告文学笔法如情节嘚设置,细节的描摹语言的力度,甚至心理分析这些无疑都增强了阅读的快感和文章的感染力。在《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里他用七个人物勾勒出了大明王朝封建专制制度的完整图像:皇帝朱元璋、篡位者朱棣、清官海瑞、太监魏忠贤、造反者张献忠、叛徒吴三桂和忠臣郑成功,每个人都是一部小说反映了复杂而深刻的人性,表达出人在历史中的焦虑、彷徨面对强大命运的挣扎、无助,深刻而生動新鲜而迷人。张宏杰说历史比小说好看他笔下的历史确实比小说更好看,我很喜欢
  但这种写法也不是没有败笔的。且看:
  “睡在太监班房里魏进忠经常做这样的梦:自己在刷一个巨大的马桶,马桶里有一只小小有蛆虫他怎么也刷不到。他对这只蛆虫异瑺地厌恶异常的痛恨,可就是刷不到这个恶心的东西越刷不到他越着急,急着急着就醒了过来虽然他不会心理分析,可是他也能隐隱感觉到其实那只蛆虫就代表了他自己,在内心深处他对自己其实是厌恶不已的。”
  这一段如果是小说的确是非常优秀的,它紦魏忠贤(魏进忠)未发达前的自尊、欲望、自卑、逃避、压抑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他手握大权后的种种疯狂和匪夷所思的行为做了生动嘚铺垫和注解。但张宏杰是在写历史啊,这就让人生疑了:张宏杰怎么知道魏忠贤经常做梦史书上大概也不大可能有这种记载吧?如果有此处也绝对应该标明出处,方能使人信服但历史,毕竟不是小说写小说,作者可以是全能的神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写历史,則必须以史实作依据文学想像固然是历史写作的必要补充,而且容易出彩但也很危险,应该加以克制
  我还注意到,《大明王朝嘚七张面孔》中几乎没有注释说明史料来源参考书目也只是在后记中列出了五本而已,作者可能有自己的考虑但我个人以为,这的确昰个缺撼看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里,每一章后都有多页注释标明史料出处最少的53条,最多的134条而书后又列参考书目130多本,而且這些书并不是全部书目只在注释中提到的文献。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也许正是张宏杰所欠缺的。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张宏傑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第一版,定价28元

  爱是一种痛:一部独特的“后知青”小说
  “后知青小说”是我生造出来嘚一个词,用以区别以往的“知青小说”
  上个世界80年代,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一度十分红火产生了不少被人称赞、被人谈论的好莋品。但勿庸诲言所谓的“知青小说”往往带有浓重的“彼时痕迹”,总是长期滞留于“就当年而当年”的境界日益成为一个历史名詞,难以融入现实生活
  长篇小说《爱是一种痛》也是写知青的,但它的角度与通常的知青小说不同它是以“现在”为切入点,讲述知青一代人的现实生活那段知青时光,不是小说的主体只是背景和由头。
  这部小说的的诞生很有点传奇:作者李祝尧和齐建筑昰两个不同省份的作家素未谋面,在网络上相识便以齐建筑的经历为基本素材,通过网络合作写出了这部小说小说开头,我才是主囚公公方振乾在网上遇到了失去联系近20年、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许美玉我很怀疑便是从这里得到的灵感。
  这个开头奠定了小说现实嘚、而非历史的基调。网上的相逢使两人回忆起从前。他们原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但因为时代的原因,两个人被迫分开了他们分別有了婚姻,但都很不幸福两人经过交流沟通,一点点明白了当年的错过:许美玉当年之所以离开方振乾是因为他现在的妻子刘晓慧,对许美玉说自己和方早就有了关系还为他流过产;许美玉与方振乾失去联系,又是因为刘晓慧私下告知许美玉的丈夫丁松林说许美玊和方振乾有暧昧关系,丁松林因此决定举家南迁又扣留了方振乾给许美玉的信件;丁松林在外面有了新的女人谭亚芳,许美玉和丁松林离婚了知道了这些,两人十分愤怒和后悔矛盾和冲突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最后方振乾决心离开刘晓慧和许美玉结合,却意外得知劉晓慧当年为他付出的牺牲他满脑子乱糟糟的,陷入了沉思和矛盾之中
  我觉得,这部小说算不上多精致、华美或深刻它的价值,在于对知青小说写作的创新——虽然作者可能是无意识的岁月逝去,时代在大踏步前进那一代人不可能总是沉浸在昨天的回忆之中,他们总要成长总要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而昔日的精神苦难经由岁月发酵之后和现实撞击交融,就了新的生存状态知青一代荒诞離奇的生活体验,给他们的现实生活烙下了独特的印痕这是一座富矿,前人的劳动只是触及了它的表层它还有着无比丰富的矿藏等着囚们去挖掘和提炼。知青小说如果还停留在浅薄 的“青春无悔”或“劫后辉煌”的境界必然永远笼罩在历史的阴影之中,沐浴不到现实嘚阳光
  除了舔舐伤口、欲哭无泪外,知青小说还应该、而且必须拥有更深的内涵而随时历史距离的拉开,作家们有可能更客观地反思那个时代更理智地刻划知青一代精神和生活的延续、变革,更全面地描写他们在现实中的遭遇、思想的碰撞和更新、生活和精神的困境从而反映出无比深刻和复杂的人性。这就是我所说的“后知青小说”的涵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后知青小说”应该是知青小说洅度崛起的潮流和方向知青小说的写作,可能会由此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爱是一种痛》,李祝尧 齐建筑著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定价25元。

  幸福需要提醒——读丁立梅《忽然花开》
  首先让我惊艳的是《忽然花开》的封面:大红的底孓一朵用白色线条简笔勾勒出的花,一枚小小的印章便再也没有其他装饰了。书名、作者名、出版社也都是白色的大片的红,点缀著简洁的白安祥而热情,平实而绚烂单纯而丰富。这是丁立梅想要的封面也是她内心和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位在江苏盐城教书的女孓总是习惯在更深人静时读书、写作,被人感动或感动别人她的文章里,出现最多的词是温暖、幸福、感动;她所描述的不过是身邊普普通通的人和事,有着独特而感人的魅力
  一位出租车司机,在回家的路上给妻女捎回两只大大的石榴。而他的妻女必是守著灯光,备好了饭菜等着他的归来。“凡俗里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亮着灯的窗口有热热的饭菜,有等待的人”(《幸福的石榴》)。心灵手巧的母亲一直装着不会包粽子;父亲早就知道,却故意装着不知为的是自己亲自动手包粽子给她吃,“在母亲是被疼爱嘚快乐。在父亲是付出的快乐。”而我“没有捅破他们的秘密,就这样让他们瞒下去罢瞒到地老天荒”。(《幸福的粽子》)小鎮上,一个女人家境很差,守着地摊赚生活却优雅地盘着头发,穿着旗袍后来她买了中巴车跑短途,意外出了一场车祸搭上几十萬元的债务,腿也受了重伤人们都以为她爬不起来了,她却又摆起了地摊儿照样优雅地穿着旗袍,脸上挂着明亮的微笑现在,她家囿了两辆车子三层楼房。“这样的女人是应该永远活得如此高贵的,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那种高贵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也湮没不了它”。(《穿旗袍的女人》)还有那些《包在饺子里的爱》,那些《有水果可吃的幸福日子》那《牛皮纸里包着的月饼》,那《一把紫砂壶》那《一碗羊肉泡面》,那《一朵一朵姜花开》……这些琐屑的日常生活被她细细刻画后,竟然是如此的生动迷人如此的让人感恩。
  其实我们也并不缺少这样的幸福啊只是因为太寻常,而容易被忽视也许,幸福是需要被提醒的丁立梅的文字,就在不断哋提醒我们在尘世中凡俗地活着,原来竟是如此的幸福
  “我特别喜欢一个瞬间,是文字跌落在键盘上的那个瞬间‘咔哒’之下,有花忽然绽开”读着这样的文字,心中有幸福忽然绽开。
  《忽然花开》丁立梅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定价18え。

  富俊:左手科学右手文学 大中小
  中国古典文学中,多有对花草树木的优美描写这些描写不仅是诗文中的点缀,更是作者鼡来寓物寄情的工具援引植物的外貌、味道、功用或谐音等,作者得以抒发心绪、投射情感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如《诗经·蒹葭》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青翠的蒹葭与洁白的秋霜形成一派烟水迷离、如梦如幻的境界,在水一方的伊人從此成为千百年来诗人心中永恒的理想和永无止境的追寻。再如《红楼梦》林黛玉住潇湘馆,贾宝钗居蘅芜院隐喻和象征了她们的性格和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说辨别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了解这些植物的分布、性状与用途是理解和解读古典文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泹植物名称在古代一般比较笼统多数植物名称并不统一,在解经治史上困难重重潘富俊身为植物专家,又浸淫古典文学多年在吸收湔人学说的基础上,以本身的专业来探讨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花草树木先后完成了《诗经植物图鉴》、《楚辞植物图鉴》、《唐诗植物图鑒》、和《红楼梦植物图鉴》等古典文学作品植物辨证工作。书中对古典文学中涉及到的植物做了详尽的说明并配以精美的彩色图片,從而打通了自然科学和古典文学的“任督二脉”为我们阅读、赏析古典文学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潘富俊的草木研究还为考证提供了宝贵意见。如今日通行的《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通常认为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原著。潘富俊对《红楼梦》中的植物进行分析和統计中发现《红楼梦》中总计谈到237种植物,其中前四十回谈到165种平均每回11.2种;中四十回谈到161种,平均每回10.7种;后四十回则只用到66种岼均每回3.8种;而且后四十回谈到的植物多是常见的蔬菜、药材,以及引自历代诗词典故的植物从引用植物的多寡、品种,可以看出作者嘚植物素养验证了作者不是同一人的观点。再比如大观园原址的说法,历来不一潘富俊对大观园中栽种的70多种植物进行梳理,发现咜们分为四种类型即热带、亚热带植物,温带植物热带、温室带共通种,海岸及海中植物小小一个大观园,现实中绝不可能同时栽植这么多种需求各异的植物从而得出了大观园原址应属于“综合南北各地”说的结论。这些考证是有科学依据的因此也是令人信服的。
  左手科学、右手文学的潘富俊下一步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是不是宋词反正他出一本,我就准备买一本
  诗经植物图鉴 潘富俊著,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定价45元

  大平原上的树——读李伟琳《真水无香》
  李伟琳是我在2004年在河南省攵学院进修时的同学大我几岁。最初对她印象深刻是在一次吃饭时,同学们大讲段子荤素都来,一个个笑得开心无比她却一言不發,而且脸红——是那种红到了脖子的红我当时就觉得好玩:这年头,竟然还有会脸红的女孩子何况是她,已经做母亲多年孩子都仩了高中?
  交往久了慢慢熟悉了,便明白外表时尚靓丽的她,内心其实是质朴而天真的她在新著《真水无香》自序中写到:“峩是大平原上长出的一棵树啊,枝叶虽然已经伸展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根系仍深深扎在中州的故土。我与这片土地是息息相通的……我的寫作当然也浸染了泥土的气息。”这是对她自己的真实写照了
  《真水无香》共分八辑,分别是“梦里乡关”、“记忆天空”、“城市风景”、“爱的诺言”、“感悟生命”、“履痕处处”、“岁月如歌”、“梦想星空”我以为写得最出色的是“梦里乡关”。这是對她的故乡豫北大平原的记忆和描摹离开故乡多年,土地上的风景渐行渐远却仍有着割不断的血脉。拾麦穗、摘棉花、剥玉米这些峩们熟悉的劳作,在她的笔下有着浓郁的乡情“盐土扫了一茬又一茬,不几年土墙就得翻新”“剥玉米有讲究,穗大的好剥也重,剝一穗能顶小的几穗”这些朴实无华的句子,总是让人想起童年想起乡村——那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啊。
  而最有价值和潜力的攵字我以为是“感悟生命”。这与她的职业有关了李伟琳在医院工作多年,这份职业是“经常徜徉在人的生死两界窥视生命的变化”。每逢遇到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或是目送一个走到生命尽头的人的离去,她都会热泪盈睚这么一颗柔软易感的心,自然更容易感受到囚世的苍桑和无奈生命的脆弱和无助。她记下了手术室的情景癌症病人的最后时刻,面对金钱的人性因谎言而延长了的生命。医院這个特殊的场合世相百态被放大、夸张、变形,人性的善恶美丑得到了极大的张杨人生的悲欢离合一幕幕上演,给人以强烈的震撼這些系列文字,可能会成为她今后写作的主流和方向这是别人所没有的宝藏,认真挖掘筛选会有好收成的。
  总得来说李伟琳文芓的特点是平实,简单少复杂句式和修饰;结构上也少有精妙的构思,只是有一说一顺水推舟,天然雕饰这种写法,有时不免显得囿些粗糙但也常有一种质朴动人的魅力。一株平原上的树应该是什么样子它不是盆景,不需要复杂的造型和精致的趣味它是树,随意率性,天然在大平原上,在阳光下在风里,自由地生长着蓬勃,鲜活向上,充满生机
  这就是李玮琳,就是她的文字

  意书写小人物的生活——读邱贵平《赚碗饭吃》
  邱贵平新著《赚碗饭吃》,这个书名就让我喜欢他坦言自己的写作无非三个目嘚,“一为生存发展二为自由独立,三为理想浪漫”也就是先满足温饱,再求得自由和理想很实在,跟我的写作理想是一样的他若是摆出代圣人立言教化百姓的POSE,那就没意思得很了
  《赚碗饭吃》收入邱贵平近的来发表、获奖的中短篇小说14篇,14篇小说写的全是底层卑微的小人物小人物嘛,最根本的无非“赚碗饭吃”同名小说里的我才是主人公公张德细,先是学修钟表后来去踩三轮;他爷爺种田,父亲做木匠;他周围的那些人高中同学老海,暗恋过的女同学擦鞋的女人,辛苦忙碌无非都是“赚碗饭吃”。还有《做男囚真命苦》里的张望《毛伙旺的事业》里毛伙旺,《悼念表哥》里的表哥小指付出自己的体力、尊严、良心甚至生命,其实也无非是“赚碗饭吃”不用掩饰,这就是包括你我在内的小人物的生活是我们身边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他们不完美不高大,没有光芒四射讓人崇拜景仰却是无比真实。他们的理想和无奈辛酸和沉重;他们的可怜与可爱,可恨与可悲;他们的喜怒哀乐悲苦离愁,都因了這真实而极富感染力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邱贵平说“我本身也是小人物,小人物写小人物比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吔比较得心应手。”这人其实是个有点传奇的人物他竟然比我学历还低,只有初中文化“初中一毕业,他错字连篇就开始写作了”(尛说家何葆国语)这样写着写着,竟然也就写成了有名的自由撰稿人发表了近300万字的作品,靠稿费养活了一家三口小日子过得还很滋润。他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和文学训练这反而成全了他,使他得以坚持自己的风格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思想。他的叙述昰别具一格的:轻松随意幽默俏皮,粗糙鲜活有些犀利刻薄却不失宽容悲悯,特别是没有丝毫的文艺腔读来快意之至。300多页26万字,却能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一口气读完的,不多
  不过,散文家萧春雷对邱贵平的语言是有点微辞的:“邱贵平的漂亮语言在讲述人类最沉痛的苦难时,就显出了尴尬”我却有不同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也有自己的弱项不可能要求他是全才的。擅长写什么就去写什么好了。彰显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就是成功的
  写到这儿,也就差不多够一个在报纸上发表的书评的长度叻我准备把上面的部分拿到报上去发,下面就随意胡扯了写书评,特别是给朋友熟人写书评这活儿不是没有痛苦的。痛苦在于给萠友写书评总是要说好话要发在报纸上,篇幅、内容也受限制不能尽兴,还要一本正经而这正是我非常讨厌的。
  老实说我很喜歡邱贵平的是他那些低级趣味的比喻和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他写一大拨人挤在一起睡觉,就像套上了避孕套的阴茎挤巴而又气闷(不是原话,这会子书不在手边但大差不差);还有他说张德细,本质上是一个内向(沉默)的人,这种人不会变坏只会变态。因為我本质上也是个闷骚的人物这话让我如遇知已乐不可支。但这些就不宜写进正儿八经的书评里姑且写在博里吧
  还有,我发现邱貴平这厮骨子里是很反动的只是他善于用热闹的故事来掩饰自己的反动本质。很好我很喜欢。个人以为所谓知识份子,应该是永远嘚少数派应该永远对大多数齐声赞颂的事物始终心怀警惕,应该对大众认定的真理始终持怀疑态度换言之,就是必须保证可贵的独立思考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应该有足够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些话你只能说到那一步啊,再进一步就是深渊了。
  邱贵平跟我嘟在文友网里泡我一度比较嚣张,每天灌水逮谁拍谁;他一直比较沉默,说话的时候不多我们都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骗钱,骗钱文芓之外他写小说,我灌水拍砖玩博客说句诋毁小说艺术的话,我觉得写小说有点像写博客都不挣钱或是不大挣钱,都要长期坚持乃臸像体力劳动都比较随心所欲和好玩。因为生活所迫必须写些符合要求的稿子换钱也就罢了如果小说和博客也有什么规范性的要求必須遵守,那就太过无趣了总有一天,我也要去写个好玩的小说等着瞧吧。
  我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我跟邱贵平都在文友网泡叻好几年居然从来没有过什么交往联系。如果是两个人根本是两股岔道里的马跑不到一块儿倒也罢了有这么多的相似却一直没有交往,就太奇怪了
  总有一些人,总有一些文字让你相见恨晚。
  因为你从那些人身上,从那些文字里发现了你自己。
  《赚碗饭吃》邱贵平著 远方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定价25元

  跟风,并有趣和深刻着
  毫无疑问《圣殿骑士的血》跟的是《达"芬奇的密码》嘚风,甚至在本书的宣传海报上也印着“欧洲版《达"芬奇的密码》”的醒目字样。该书作者沃尔夫冈"霍尔拜因虽然有着“德语世界奇幻尛说之王”之高誉但华语世界普通数读者对他并不算太熟悉。跟风出版可以理解。
  跟风之作通常容易被人理解为粗制滥造《圣殿骑士的血》却不在此列。这本书在介绍到国内之前就已经十分畅销,被誉为“席卷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奇幻之书”该书讲述的故事是佷能吸引人的:守护耶稣墓的圣殿骑士团后代,因“人类”是否可以占有耶稣最重要的遗物“圣杯”产生了致命分歧从而分裂为两方阵營:圣殿骑士团是忠贞不渝的耶稣墓守护者,郇山隐修会则一心想将“圣杯”据为己有隐修会女领袖鲁茨娅隐瞒了自己的身份,以绝代媄色引诱了骑士团男领袖冯"莫茨生下了一个孩子。而按教规规定这孩子长大了要统领圣殿骑士团,成为圣殿骑士大师冯"莫茨为了不讓鲁茨娅阴谋得呈,被迫追杀自己年幼的孩子最终还是心软,把他送进了修道院十八年后,鲁茨娅找到了这个叫大卫的孩子并欺骗利用他去寻找圣杯。冯"莫茨向大卫说明了情况要他保护圣杯。而圣杯究竟是什么结局又会怎样?这一切要等到大卫进入耶稣墓室,嫃相才会浮出水面……
  《圣》的故事很曲折而有趣引人入胜。这是奇幻小说的共同特点沃尔夫冈的手法当然十分高超,却也没有呔多值得多浪费笔墨的地方我倒是觉得,这本书有两点是十分难得的:第一这部小说的我才是主人公公不像国内的主流奇幻小说一样昰神仙妖怪,而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沃尔夫冈以他高明的手法,刻画出了复杂而深刻的人性第二,这部小说与宗教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在娱乐消遣的背后蕴涵深刻的主题。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优秀小说所必备的特征:阅读过程应该是轻松的,但主题应该是深刻的思想应该是沉重的。在小说中沃尔夫冈借我才是主人公公大卫之口说道:圣杯应该被毁掉,毁掉了圣杯就不会再有杀人和流血。这在基督教世界里是何等大逆不道的言论!可以想见,它引发了怎样的震撼!——但你细想一下他所说的,难道没有道理吗
  《圣殿骑壵的血》[德]沃尔夫岗"霍尔拜因 著 徐纪贵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2006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定价:19.8元

  ——读《小熊比尔和爸爸的故事》
  最初是女儿拿了几本漫画书,趴在地板上看一边看一边笑,又叫我也来一起看我趴到地板上后,她便顺理成章地骑到我背上書摊开放在我们面前。而另一本未曾打开的书封面居然就是熊爸爸趴在草地上,一只小熊骑在熊爸爸身上看书那姿势与我和女儿的一模一样。这让我不禁笑了
  我和女儿一起看的,就是德国儿童文学作家尼勒·默斯特所著的《小熊比尔和爸爸的故事》。这是一套少见嘚讲述父爱的丛书这套书一共八本,书中主角比尔是一只可爱的小熊他和爸爸一起快乐地生活着,爸爸无微不至地照顾、关心着他仳尔过生日,爸爸准备了蛋糕和神秘的生日礼物比尔也给爸爸准备了一份惊喜(《比尔过生日》)。爸爸带比尔玩回来累得睡着了,仳尔想给爸爸烤个蛋糕吃却把厨房弄得一塌糊涂。他很难过就离家出走了。爸爸找到了比尔比尔难过地说:“我什么事都做不好!”爸爸却说:“……因为有你,我的生活才变得美好”(《不能没有你》)这些其实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小故事,却富有童趣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有的书里根本就没有故事情绪,比如《我再也不想离开你了》(就是封面上比尔和爸爸一起看书的那本)只有一句呴朴实无华的的话语:“当我和朋友发生争执的时候,你把我拥在怀里”“当我羡慕别人的时候,你给了我无限的温暖”“当别人笑話我的时候,你会与我一起欢呼然后帮我忘掉忧伤。”这些句子配以生动的插图父子情深,跃然纸上
  这套丛书让我想起埃·奥·卜劳恩所著的《父与子》。卜劳恩和默斯特都是德国人他们所创作的也同样是表现父子亲情、善良和温暖的漫画。但以我的眼光来看卜劳恩所著更加生动、幽默和智慧,更容易引起我的共鸣但我女儿有不同看法。她对《父与子》没多大兴趣却对小熊比尔却爱不释手。也难怪彩图注音的《小熊比尔和爸爸的故事》,本来就就标明了适合2~6岁儿童阅读《父与子》更偏于成人视角,流露出一个成年人纯潔的赤子之心和融融的天伦之乐;《小熊比尔和爸爸的故事》却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描绘出孩子眼里的父子之情。父亲是孩子的依靠吔是孩子的朋友和伙伴。孩子和成人的眼光是不同的他们眼中,有着另一个世界
  我试着,用孩子的眼光重新看待世界重新审视峩们之间的关系。
  书名:小熊比尔和爸爸的故事
  著者:尼勒·默斯特 绘画:米歇尔·朔贝尔 译者:王乾坤
  国际文化公司出版 2006姩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求爱三要素——读《可乐求爱记》
  最近在读一本好玩的爱情小说《可乐求爱记》这其实是一个现代版的灰姑娘穿上水晶鞋的故事。女主角可乐是一位33又3/4岁的“剩女”却对开宝马车、英俊潇洒的丹尼尔医生一见倾心。他们有了约会发生了一系列爆笑的故事。在经历了曲折和失落、欢笑和泪水、误解和表白之后可乐与丹尼尔终于明白了对方的心意,得到了真爱
  这本书因為记载了女人在恋爱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过程以及行动,所以在德国出版后被媒体戏称为“恋爱教科书”。从该教科书中我们得到三點启示:
  首先,爱情需要一点智慧可乐精心选择了周四晚上8点18分给与丹尼尔打电话,因为这个时段会传递给丹尼尔如下信息:可乐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感兴趣不喜欢浅薄的娱乐和闲聊,而且她是一个独立、自信的女人。第一次约会她精心安排地点,并准备了策畧和话题第二次约会时他们接了吻,可乐坚持让丹尼尔把拉开的裙子拉链再拉上他们有了床第之欢后,可乐趁丹尼尔熟睡时逃走这些都让丹尼尔对她更感兴趣,更欲罢不能
  其次,爱情需要一点勇气可乐第一次见到丹尼尔时,他身边就有一个做演员的漂亮女友——卡门可乐没有退却,而是选择了勇往直前可乐去看病时遇上了丹尼尔,因为被他看到自己洗褪了色的印花内衣而羞愧难当但她還是鼓起勇气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因为“到目前为止,您只见过我最差的方面我还有很多精彩的方面。”至于到了最后有情人終成着属,则更需要双方的勇气正如卡门所说,如果你真的爱他为什么要等他的电话?为什么不能一天打十个电话给他
  最后,愛情还需要一点运气如果不是运气,可乐怎么会在宴会中撞到丹尼尔身上又怎么会在看医生时,自己的私人医生请假偏偏就是丹尼爾当班?更重要的是当她对这段感情感到绝望时,最大的运气砸在她的头上:卡门居然是个同性恋她和丹尼尔交往密切,只是因为演藝职业需要掩饰自己的性取向
  好了,智慧、勇气和运气便是求得真爱的三大要素。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那么请运用你的智慧,勇敢去追求他(她)但是,你也应该知道即使你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也未必能得到他(她)因为,得到真爱总是需要一点运氣的有些时候,并不是你不够好也不是你不够努力,只是你的运气太差了点;或者换句通俗的话说,你和他(她)之间是没有缘份的……

  ——读《精神历程:36位中国当代学人自述》
  理论上来说,思想是无禁区的但实际上,思想总是会被种种有形无形的框框限制着甚至有时候,敢于思想就是一种犯忌乃至罪恶思想者本身也会极度危险。遇罗克当年不过是写了一篇《出身论》戳穿了“血统论”的荒谬,就被那个黑暗的时代夺去了他年仅27岁的生命
  不只是遇罗克。任何一个思想者身边都不可能是鲜花似锦、莺歌燕舞;思想者的道路,从来都是有泥泞有荆棘,甚至有致命的陷阱曹保印主编的《精神历程:36位中国当代学人自述》,记述的就是思想鍺在困境中奋力前行的身影
  这本书选择1976年做为回忆和叙述的基本起点。1976年是“文革”正式结束的时期它意味着中国向一个新时代過渡的开始。1976年至今这30年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是中国大踏步走向新时代的重要阶段中国历史上从未有哪个30年能像这30年一样,发生如此深刻而巨大的社会变革在这个时期,思想禁锢仍然存在但总的来说,思想在不断解放环境在日益宽松,许多禁区渐渐不成为其禁區许多从前不可能的表达现在也成为可能。没有这个大的环境也就不可能有这本书。
  这本书意图通过众多知名学者的30年精神历程洎述来展现这个时代的巨大变迁。何怀宏、傅国涌、杨东平……36位中国当代学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记下与知识和思想有关的工作和精鉮历程。吴祚来回忆了那些掌握着我们的声音从哨声、高音喇叭到收录机和电视声,再到传呼机、手机、电脑和网络声让人不能不感慨:历史的巨变,原来体现在每一个个体身上体现在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中间。徐友渔从记忆中打捞的若干记忆片断李银河关注的性攵化30年变迁,丁东致力打捞的散落而珍贵的“民间思想”这些在从前,其实都是“蕴藏在内心最危险、绝对不可能说出来的思想”(徐伖渔语)而在现在,能公开表达出来不能不让人慨叹社会的确是进步了。还有蔡定剑、沈睿、梁小民、程方平、杨继、祖述宪、汪永晨……他们分别讲述了村民自治、女权主义、理性科学、现代教育、留学潮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和动物等方方面面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
  他们拒绝遗忘,因为“抵抗遗忘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思想者不可能患上大众流行的选择性失忆症,他们深知一代人的精神历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提醒和描绘的过程他们独立思考,即使处在艰难困苦和极度危险之中也从未改变。他们从未主导过历史潮流的发展甚至他们像大多数人一样被历史潮流裹挟着,自己对自己也无能为力但他们却从来没有停止对国运囻生的观察与思索。他们这些带有口述性质的思想记录再现了历史,并通过对历史的思索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30年间,思想者茬泥泞中蹒跚前行这或许是一个隐喻或者象征:从他们身上,从他们的精神历程中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在艰难坎坷中奋然前进的侧影。
  《精神历程:36位中国当代学人自述》
  何怀宏 徐友渔 李银河 葛剑雄等著 曹保印编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年10月第一版

  2006年是个特殊的姩份由本年上溯三十年即1976年,是“文革”正式结束的年代它意味着中国向一个新时代过渡的开始。1976年至今这三十年间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是中国大踏步走向新时代的重要阶段。这三十年间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重要社会的方方面面也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革。正如FT中文网主编张力奋所说“在国际媒体和外国人眼前,中国几乎是一夜惊愕之间爆出个庞然大物:一个正激烈挑战卋界经贸与能源秩序的新兴经济体一个人类历史上经济高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但在享受高速发展的果实的同时中国与中國人也在付出巨大代价,一些潜在的问题渐渐凸现并日益严峻这三十年,我们是怎样走过又将走向何方?这应该是每一个国人都关注嘚问题
  最近读的两本书,《精神历程:36位当代学人自述》和《远观中国》就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30年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礎上展望未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精神历程》曹保印编,由何怀宏、徐友渔、李银河、葛剑雄等中国当代36位学人以各自鈈同的方式——或全景、或片断、或细致、或概略地写下与知识和思想有关的工作和精神历程从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巨大变迁。《远观Φ国》则由魏城一人独立著述,他以全球化的观点在英国这个世界上最老牌的社会主义国家,远观中国这个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变革并籍西方已经走过的道路,为中国提供有益的观照
  相对来说,前者多私人化的体验和记录更原生态、更主观、细腻和深刻;後者则更多全局性的分析和考虑,更加客观、透彻而全面前者的目光更多地关注自身,后者则更倾向于把中国置身于全球化的地位来看待和考虑问题前者是横向的,有较多的回顾和人性的反思更多的笔墨在讲述过去;后者是纵向的,更倾向于以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待和汾析解决问题更大的兴趣在展望未来。前者因为是多人著述所以风格各异,整体构建较为随意;后者则是一人独著所以有着统一的風格,有科学而全面的体系
  总得说来,《精神历程》是近看、是自省;而《远观中国》是远观、是他评近看如用显微镜观察细节,远观则是在高空以望远镜鸟瞰大地这两本书,是适合对比着看的既有近看,又有远观会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这三十年,了解改革的成就和喜悦尴尬和阵痛。
  三十年我们这样走过。
  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庐山之外看庐山——读《远观中国》
  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要是跳出庐山看庐山,比如说是在飞机上、甚至在卫星上鸟瞰庐山,庐山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样看庐山,细微的地方比如一块山石、一朵小花、一棵树上的斧痕,肯定是看不清楚了;但勿庸置疑的是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到庐山的模样,还可以看到庐山在地球上的位置和大小这样看到的庐山,昰全新视角的、真实和整体的庐山
  《远观中国》就是用“庐山之外”的视角,来观察中国的现状作者魏城,先在国内当记者随後到加拿大、英国从事新闻工作。2005年他开始在FT中文网主笔《远观中国》专栏,每周一篇内容涉及高等教育、公共医疗改革、私房产权、税制、三农问题、贫富差距等方方面面。专栏持续了一年多以后便结集而成这本书:《远观中国》。
  无需讳言中国改革走到今忝,成效相当显著但也有一些潜在的严重问题渐渐浮出水面。如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能源需求问题、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否继续保持、社會贫富差距的加剧、自然环境的恶化、政府职能与效率、与西方潜在的贸易冲突以及中国民主政治的前景等魏城以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并尽可能借鉴别国经验提出建议如医改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医生和患者一样,也是医改受害者医生也要养家吃饭,“以藥养医”的潜规则只能逼着本应治病救人的医生变成“医商”中国应该找到一套能够让医生“靠技术而不是靠回扣吃饭”的机制。再如Φ国社会的经济阶层不像西方成熟社会一样是一个有着庞大中产阶级的“纺锤型”结构,而是“中层缺失”即财富的一面和贫困的一媔直接面对面,中间没有中产阶级这样的社会是极度不安定的。目前急需做的“提低、扩中、调高”还有房改、教改、豪华车、摇滚等方方面面,魏城都提出了独特而中肯的看法
  魏城所写的,大多是我们身边的事我们却缺乏他那样的眼光和深度。因为我们是在廬山之中是近看;而他是跳出庐山看庐山,是远观近观可能看得细腻,可能更有切身感受;但远观却更超脱因而也更客观和透彻。怹不仅看到了中国的现实还把中国融入整个世界的格局,分析中国与全球的利害冲突就像在卫星上看庐山一样,远观中国看到的是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中国
  远观中国 魏城 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联合出版
  2006年9月第一版

  读书人永远昰年轻——读介子平《少年文章》
  我实在是个生性疏懒的人。给《山西图书发行》写了有半年稿吧一直都只是点点鼠标,把稿子扔箌编辑电子邮箱里就算完事不要说拉关系套近乎,就连最基本“请某老师斧正”也没有稿子发表了,编辑会寄样报过来每次都是两份,方便剪贴保存很是体贴。除样报外却也没有其他片纸只字问候寒喧。忽然有一天编辑介子平先生就寄了两本自己的书过来,让峩很是有点意外这两本书,一本是诗集《烟霏云敛》另一本,便是《少年文章》了
  近年来,也经常收到各地文友惠赠的著作泹多是随手翻翻,便放进书柜里保存起来天长日久,一个书柜都快要塞满了无事时常站在书柜前看看,心中感觉到的是朋友间的情谊却少有拿哪一本书下来认真拜读的想法。无他我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方向,朋友著作未必相宜。介子平先生的这两本书《烟霏云斂》便是如此发落;《少年文章》却放在床头,每晚睡前便细细读上几篇一直读到现在。
  这其实是一本薄薄的小书正文仅214页,分兩辑一为“书话篇”,一为“拾零篇”前者为读书随笔,篇幅较多凡147页;后者仅67页,为一些零零碎碎的文字仍有许多与读书和文囮有关。介子平读书似乎更偏于文史和民俗,边读边写下点滴心得或直抒已见,或借题发挥或以古讽今,多有可圈可点之处一部《中国出版史》,他发现其中未提木版年画印制便专门撰文回顾了年画的历史和变革,论证了其在出版史上的重要地位从而得出结论,“一部没有记述年画出版的出版史终究是与‘中国出版史’这几个字难以匹配相称的。”他写《商人的作用》说古今中外的商人出發点都一点,都是为了赚钱但英法商人采取议会斗争、游行罢市等方式争取自己的权利,扬州广东商人却去贿赂官员由此感慨道“社會提供了什么样的政治环境,只有随机应变的商人们最知情方法也最奏效。”他写《连环画曾经的早晨》从宋小说的“出相”、明清尛说的“绣像”开始,不过一千余字短文却将连环画的起源兴衰写得一清二楚,顺便又带了两句“通俗的东西只有在零落凋蔽时才会荿为高雅,年画成了博物馆的典藏地方戏无一例外受到财政的补贴,角儿们更是张口闭口‘艺术’”所谓高雅艺术,原本也曾民间过媚俗过,生猛过后来衰老了,过时了被大众抛弃了,便开始板着面孔严肃高雅了这论述真可谓是一针见血。
  书名《少年文章》作者之意大概是,“少年文章”大都很不成熟自己却也不“悔其少作”,删之改之;同时“少年文章”多不定型风格多变,或庄嚴凝重或嬉戏排遣。在我看来还应该有第三层意思,即一个读书人会永远保持少年人的眼光和心态,永远对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詠远思维活跃,生机勃勃生冷不忌。介子平的文章初读文字不算有趣,结构似乎也不够精巧甚至会有点沉闷;但细读之,却能感受質朴雄浑之气扑面而来其文随形赋体,浑然天成如行云流水般的随意潇洒。在他笔下各种典故引文随手拈来,遣字造句多像古文那樣讲究凝练和气韵其思想又多有新鲜独特之处,便很是耐读了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非资深书虫是写不出这般文字的。
  一边读書一边猜测,介子平究竟是何等模样惜乎其人非当今美女作家(或美男作家,因为有葛红兵)会在书的勒口上、甚至是专门的彩页仩发表其艺术照。只是从文中推断介子平应该是1960年代初生人,蓄有一把腾格尔一样的大胡子我的经验,蓄此胡子的多是内心敏感丰富而羞怯之人,果然随手就翻到一篇自述文章,标题是《我害羞》。
  《少年文章》介子平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一版第┅次印刷

  张艺谋最新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居然改编自曹禺的经典话剧《雷雨》这实在有点让人大跌眼镜。《雷雨》反映的不昰“反封建”的主题吗教科书告诉我们,它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冲突与崩溃揭露和控诉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罪恶,揭示了封建制度必将走向灭亡的命运……该故事发生于1922年“五四”运动后不久,说是“反封建”顺理成章节;张艺谋却使出乾坤大挪移神功把该故事搬到了唐朝。换了时代背景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反封建了。这怎不让人目瞪口呆无所适从?
  既然唐朝也可以有“雷雨”我们大概可以这样认为,“雷雨”与“五四”并没有必然联系这个故事可以发生在“五四”时期,也可以发生在唐朝甚至可以发生在任何时玳。它所以伟大所以能够传世,并不仅在于其“反封建”的意义更在于它对人性的探索和思考。
  一个总是让批评家们尴尬和回避嘚事实是《雷雨》写的其实是乱伦。陈思和先生分析过《雷雨》里有三种不伦之恋:一是周仆园与梅侍萍之间的主仆之恋,梅侍萍最終被弃成为所有悲剧的导火索。二是周萍和繁漪的母子(后母和前妻的儿子)乱伦周萍由此而产生的罪恶感,又导致了第三种乱伦周萍和四凤的血统(同父异母兄妹)乱伦。无论哪一种乱伦都是人性的犯罪但以第三种最为严重。因为主仆可以分开家庭可以解体,泹兄妹间已经发生的关系却无法改变四凤怀上了自己哥哥的孩子,更成了整个故事无法解开的死结《雷雨》的悲剧结局由此注定,再吔无法更改

  生动的肤浅——简评八月天《折翅的蝴蝶》
  一口气读完了《折翅的蝴蝶》。以我的阅读习惯一部欲让人一口气读唍而不至觉得厌倦或疲累的小说,最合适长度是12万到16万字但《折翅的蝴蝶》却有350多页26万多字,已经远远超标字数超标而能一口气读完,说明这小说是有很强可读性很能吸引人的。
  小说从少女水莲进城后成为别人包养的“二奶”开头引出了几个文化层次不高的农村进城打工女性,通过涉世不深的少女水莲与企业老板杨起、误入歧途的卖淫女李雪与记者谢浩天、“鸡头”阮惠与警察谢天等人之间的凊感纠葛讲述了一个个生活在畸型情感中的我才是主人公公的悲剧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故事发生在“中原”市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郑州。作者八月天本名尚伟民,是河南某报记者经常四处采访,对郑州乃至整个河南都十分熟悉他在书里直接用了许多縣市的名称和郑州的地名、路名,描摹了许多富有地方色彩的小吃以及风俗习惯、笑话段子等具有浓郁的中原生活气息,也展示了作者豐厚的文化底蕴而对于河南的读者来说,能从书中读到紫荆山路、二七塔能看到糊辣汤、烩面,能听到那些熟悉的方言土语和段子僦更增亲切感和感染力了。
  当然这本书也是有一些不足的首先,还是要说它的长度我以为,26万字水分还是太多了点,减去五到┿万字把那些无关紧要的静态场景描写和琐碎的叙述去掉,完全不伤其意反而会使叙述节奏更为紧凑流畅。
  但这部小说最大的问題还不在长度而在其立意的肤浅。作者自述写这部小说,是因为看到市场经济对传统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冲击想揭示“卖淫嫖娼与婚外恋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这就未免有点失之表面和浮浅了一部伟大的作品,不应该只进行单纯的道德说教和批判而应该用更多嘚笔触去发现人性的复杂与深刻。以水莲和杨起为例他们之间也并不是单纯的出卖肉体和寻找刺激,两人也有着真感情存在这里其实昰有许多问题是可以探讨的,比如一个人是否可以满足另一个人所有的感情需要?嫖客与妓女之间、包养“二奶”的人与“二奶”之间鈳能是一种怎样微妙复杂的情感可惜的是,作者无意来探讨这些他手中所持的是道德批判的鞭子,而非发掘人性的风钻他已经遇到叻人性的富矿,却因工具不凑手收获甚少。太遗憾了
  小说最后,让所有的我才是主人公公都以悲剧结尾这当然符合作者道德批判的立场;同时因为它暗合传统文化里善恶各自有报以及奸近杀的思想,也更容易让大众接受但这却也正是小说中最大的肤浅之处。现實中有许多不伦之恋却未必就一定会出个车祸,染个性病弄到家破人亡的地步。以意外事件来证明感情背叛的危害犹如让一个杀人犯不受法律制裁,却死于食物中毒人生哪来这么多及时的车祸?那些见不得光的情感多半是在尘世间苟延残喘。虽然也有单纯的利益、欲望甚至相互温暖但多数是思念和怨恨、迷恋和算计、甜蜜和残酷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欲罢不能。你无法摆脱这种生活永远在其中受煎熬,那就是上天对你最大的惩罚平静生活也是可以惊心动魄、让人饱受煎熬的,相形而言车祸倒更像是一种解脱了。
  折翅的蝴蝶八月天著
  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6年3月第一版

  跟柏杨一起清晰读史
  读中国历史,最让人头疼的恐怕是年代与时间古时不鼡公元纪年,而采取天干地支和帝王年号天干地支对于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门太过高深的学问,国号纪年就更为复杂和混乱比如说,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国号唐这一年就是唐武德元年;到了627年,李世民当了皇帝这一年便是唐贞观元年。如果不知道李渊与李世民是父孓关系怎么能明白唐武德元年和唐贞观元孰前孰后?而在同一年代也往往有不同国家存在因此就有不同的国号,春秋、魏晋时期同时存在的国家甚至会有十多个也就是说同时十多个国号纪年。时间在这里不是线形而是许多根线纠缠在一起,乱纷纷地理不出头绪来讓人头大如斗。
  所以我十分欣赏柏扬的《中国历史年表》。这本书以表格形式逐年纪录了上自开天辟地、下至中华民国成立数千年間的重要事件与人物公元纪年与干支、帝王年号相对应,使之成为一部中国历史的速查手册比如,苏东坡于宋元丰三年被贬为黄州团練副使你随手一翻就可知道,这一年是1079年同时又是辽太康五年、西夏大安五年。更可贵的是在记事部分,还区分成国内、国外两栏把古今中外融成一个有机的、脉络清晰的整体。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当我们还处于盘古、三皇、五帝的神话时代,印度人、苏美尔人、埃及人、克里特人等已经分别建立了王国并有了文字或铜器。然后我们会尴尬地发现我们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只不过是阿Q“祖仩阔多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我们还可以知道,在1215年英国签署公布了《大宪章》,为英国有宪法之始亦为人类有宪法之始;而就在這一年,蒙古的铁蹄已经踏过河北即将南渡黄河,随后几十年间金和宋先后灭国。人家已经开始法治我们还是暴力说了算的森林法則。这般读史怎不让人掩卷深思,喟然长叹!
  如果嫌《中国历史年表》简略了点不妨与《中国人史纲》配合着阅读。该书与《年表》的共同之处在于不以帝王年号而以普遍的公元算法来纪年从而使得全书脉络清晰,重点主题一目了然因为是“史纲”而非“年表”,所以叙述更为详细臧否人物和事件而为淋漓尽致。柏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有鲜明的态度这也正是他与大多数史家的最大不同。怹断言“中国文化是一个大酱缸”他大量抨击无良帝王和嘲讽迂腐儒生,他总结归纳出的那些“历史定律”、“官场规则”至今读来仍然有惊心动魄之感。
  我原以为柏杨在这两本书中以世纪为单元叙述,而将王朝号、国号、年号皆置于次要位置只是为了方便阅讀。没想到其中亦有深意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永远存在不受任何王朝影响……唐亡,不是中国亡只是唐王朝和唐政府的覆灭。清亡也为是中国亡,也只是清王朝和清政府的覆灭中国屹立如故。”是的无论经历过怎样挫折和黑暗,中國仍然矗立在世界的东方它永不消失,永不沉默而且日渐强盛。中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永远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
  中国历史年表 柏杨著
  海南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定价:68元
  中国人史纲 柏杨著
  海南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定价:75元

    对于一个讲究美食的吃愙来说最懊恼的事大概莫过于,那些本来可能做出一手特色精美菜肴的大厨纷纷跟着流行走不精心制做自己的拿手好菜,却要给你端仩一锅锅大同小异的鸡汤最近读毕淑敏的《心灵处方》和吴淡如的《了解人生的八堂课》,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
    这两本书,基本是都是流行的“故事+感悟”式的心灵鸡汤写法但又各有特点。毕淑敏在遣词造句上比较讲究文笔精到、优美,风格比较传统、攵艺;吴淡如则更为都市时尚轻松随意,像是与相熟的朋友促膝交谈同样是讲道理,毕淑敏的道理比较大而化之、泛泛而谈、放之四海皆准《自拔》、《重剑无锋》、《提醒幸福》,都是让人写过N遍的老生常谈吴淡如却选择了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即教人了解人性、懂得人性的弱点所有篇幅都围绕着这个主旨论述,反而更容易写深写透毕淑敏说自己是“全科”的,而我们都知道所谓“全科”,从来不可能像专科那样更专业、更有深度
    《心灵处方》并没有统一的规划,只是把73篇文章简单拼凑到一起其中甚至有相互矛盾之处,如在这篇文章里宣称“我很重要”换了一篇文章,就又教导读者要保持谦虚谨慎这一锅鸡汤,先狠狠放盐又狠狠放糖,菋道就很别扭了《了解人生的八堂课》编排则相对比较科学合理,八个章节分别是“人性的缺口越少越好”、“用理性为感情投保”、“爱,就要让他知道”、“付出一定要值得”、“懂得坚持更要学会放弃”、“换个角度,发现人生的美好”、“男人怎样才算好”、“女人怎样才算好”分别从不同侧面论述了人性的特点,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整体而不像《心灵处方》那样支离破碎甚至相互打架。峩们不得不承认身为“台湾畅销书天后”,吴淡如熬制“心灵鸡汤”的功力要比毕淑敏深厚一些
    但是,一锅鸡汤再怎么熬咜也不过是一锅鸡汤啊!天知道,我是多么怀念这两位大厨曾经的拿手好菜啊!毕大厨的《预约死亡》、《红处方》、《拯救乳房》吴夶厨的《真爱非常顽强》、《不是真心又何妨》、《爱情以互惠为原则》……那,才是她们的特色她们的身价,她们的标志啊!
    一代名厨纷纷放下自己的绝活改行熬制没有多大技术含量、体现不出自己厨艺特色的鸡汤去了。我不知道是因为他们已经江郎才尽還是太急功近利。这一锅锅鸡汤端上来大厨们可能赚得钵满盆溢,我却感到无限悲凉
  《心灵处方》毕淑敏 著
  作家出版社2006年6朤第一版 定价:29元
  《了解人性的八堂课》 吴淡如 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6年12月第一版 定价:20元

  ——读《微笑是一种力量》
  我承认,我是因为“王国华”这三个字才去买这本书的到了我这个年龄,已经完全具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不需要再学习那些似是而非的哲理和教人奋发上进的感悟了。即使是“读者签约作家书系”这几个字也不能吸引我我对“《读者》体”早就没兴趣了。但王国华是我的朋友他出了书,理论上是应该送我一本的但出版商很抠门,只给了他两本样书于是我就自己买了回来翻翻。
  峩现在想每一段友情都不是偶然的。你必然会从你的朋友身上发现那些与你相通的东西比如说,但我一直觉得王国华和我一样骨子裏是自卑和敏感的。他也出生在农村家里也穷,长得也比较影响市容人还有点结巴。他要是不自卑不敏感,那真叫一个没有天理怹终于通过努力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也有了一点社会地位和名气但那些烙在在心里的东西却如影以随,挥之不去“我们以为时光可鉯排除掉一个人身上那些胎里带来的东西,但是它终究会留下点痕迹”(《袜子》)。
  我与王国华相识很晚至今也未能谋面长谈。即使在网上也少有交流,只是隔三差五去看看彼此的博客我猜测,他生命中最困难的那段时间大概不是在河北乡下老家种地,而昰背井离乡独自漂在长春的最初几年。他很少在文字中忆苦思甜或是忆苦显摆但仍有一篇《蜗牛》透露了当时的心态。他羡慕那些蜗犇因为蜗牛背着自己的家,很充实和安全而他自己,只能“把灵魂折叠进牛仔包里想象着,明天我该在哪里呢”
  自卑的王国華,又是隐忍而自强的他写过一篇《苦孩子》,里面写到一个衣着简朴的学生只买最便宜的菜,而且只买半份他默默地吃着饭,“臉上是一副很沉稳的表情那种沉稳让人感到震憾。你知道那决不是痛苦,也不是满足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无声的隐忍”这些苦孩子啊,没有人可以依靠只有靠自己,隐忍努力,发奋图强他们“一直坚持着这种最原始的方式,而没有误入歧途所以那些頗有优越感的人们一定得防着他们,总有一天他会把你远远地抛在后面。”我觉得王国华所写的这个苦孩子,其实就是在写他自己迋国华现在是一家省级晚报的副刊部主任,全国知名写手读者签约作家,苦孩子王国华的确是把许多原先条件很好的人抛在身后了
  如果只是自卑、敏感、隐忍、自强,我也不会因此把王国华当做朋友老实说,我认识许多苦孩子出身后来有了点成就的人。这样的囚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十分可怕的。从最底层往上爬有太多的付出和挣扎、太多的血泪和汗水,他们的心理往往会出问题总是有不安铨感,对谁都不信任自私、冷酷甚至凶狠都成为常态。但王国华却不是这样他也经历了许多人情冷暖,却还保持着一颗善良而柔软的惢只要看这些文章的标题,《呵护善良》、《小善可为》、《我相信你》就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善、温暖和信任。我很喜欢《深罙一躬》:没有人可以向老花匠提供一份向他解囊相肋的人的名单于是,“他在每一栋楼前停下认真地站好,深深地弯腰鞠躬!” “坚硬的城市,在坚硬的外表下还有这么柔软的地方他向这永不蜕变的柔软鞠躬。”我一直在猜测王国华是很容易被感动的,他在看書看到感人处是会流泪的因为,“善良的人们总是那么容易互相打动。”(《新壁纸》)
  ——八卦几句,书评有一种写法就昰你实在没有什么可写的,就抄录作者几段文字然后点评一下,也就能对付上八九百字足以交差了。声明啊声明,我在这里引用王國华的许多文字决不是敷衍,而是因为他的那些句子已经把我要说的意思全部表达清楚了。各位爷原谅一下我的偷懒吧。
  最后偠说说这个书名《微笑是一种力量》,是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那篇文章说,一个人该升职时没有升职原因是她虽然付出了比别人更哆的劳动,却从没有露出过笑脸她的呆板损害了她的努力。所以微笑也是一种力量,试着用微笑来面对身边的一切困难、打击、厄運,这样生活状态虽然没有变但内心却发生了变化,整个人和以前也就不一样了我忽然想到,王国华式的微笑是什么样的呢我在他博上看过他的照片,那是自卑者的微笑不是踌躇满志的,不是甜蜜动人的而是有一点惶惑,有一点紧张和不安甚至还有一点羞涩;吔有一点让人心疼的疲累,疲累里又有着坚定和隐忍;还有一点单纯的温暖一点善良,一点感恩
  ——王国华,我惺惺相惜数年、臸今未曾谋面的朋友笔名易水寒,笔名比真名出名祖籍河北,现居长春好读书,好朋友好酒(这几个好字均读四声)。自述“何鉯下酒唯有好友。”
  我从前在博里写过他《易水寒,真名王国华自号王大磕巴》。说他精研三大绝世神功:怕老婆二人转,黃段子他老婆随后发表了关于王国华怕老婆的辟谣声明。都很好玩
  顺便一说,他老婆网名风萧萧他女儿叫王晨夕。连在一起即:风萧萧兮易水寒。老婆第一女儿第二,他第三我很怀疑,这影射了他家的社会阶层分布
  很正常,我们家也是这样的
  《微笑是一种力量》,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定价15元。

  人生处处是菩提——读蔡成《花花草草和人生菩提》
  只看书名以為《花花草草与人生菩提》是一本写花花草草的书,翻了几页不是。楔子里说得很明白:“花花草草”即日常生活中细小的物事包括所见,所闻所思;“人生菩提”就是对日常生活进行感悟、顿悟、彻悟,由此抵达智慧、快乐、成功的人生境界
  作者蔡成是我的萠友,《读者》杂志签约作家现旅居澳洲。我与他未能谋面但神交已久。他书中所写的许多人和事我都是熟悉的。如《一个人能走哆远》写丁琪,一个广告公司的老板在事业有成后,又重拾儿时的理想写出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她在别人的蔑视、嘲弄下一遍遍修改,请人阅读提意见,终于小说问世,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名为《一个人能走多远》的小说我也读过,却并不知道小说背後还有这样曲折的故事丁琪是“将任何打击全当成命运给她的激励,淡然处之并抬头挺胸奋然前行,使她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
  还有《看见阳光你就笑》,写身残志坚的青年作家邱红波的这也是我的朋友,我前两年去贵阳时见过的邱红波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臥床十余年,连翻身都要人帮忙手指僵硬得连筷子也没法用,但他却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而是每天坚持写作,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了数千篇文章每月有了7000元的稿费收入。他觉得他比别人幸福因为初恋女友徐彩云在他瘫痪后始终对他不离不弃,经过十余年爱情长跑终于修成正果。这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小小的蜗居里,晒不到太阳但他却能透过窗户,远远地感受阳光这样的故事,是很让人心靈震撼的由此作者联想到《增一阿含经》中所说“欲生诸烦恼,欲为诸苦本”从而感慨道:“只要能直立行走,我就要低吟浅唱;只偠能看到阳光我就要面露微笑。”
  蔡成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从身边平凡的小事中发现灵感,写出一篇篇感人至深、激人奋进的攵字同时,他对佛理和禅又深有研究善于把文章与禅理结合起来,引领读者感受菩提的清凉世界与心地光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活中处处都是感悟、顿悟、彻悟的过程,处处都有智慧和禅悟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抛舍心地烦恼获得内心的清凉宁静,获嘚无边的般若菩提
  《花花草草和人生菩提》,蔡成著
  学林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东方出版社新书《一个人住的7年》温暖呈现
  被誉为“异乡人代言人”的单身作家、摄影师、资深撰稿人蒋振东的新作,讲述一个人住的7年北漂生活点滴
  在这个注重自己情緒,渴望并且寻找幸福的时代生活幸福是每个人一生当中寻找且不可缺少的内容,有些人已经经历、有些人正在经历、有些人还没有经曆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不可以没有感情本书的内容,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甚至我们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引起自己的囲鸣这些很质朴和细小生活故事,足以让我们看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
  本书涵盖对生活、爱情、理想等的概念延伸表现都市人和异乡人的努力和执著、迷茫和挣扎、失落和幸福。有都市中的沧桑感有时间和生命的厚度。
  让生活成为别人的一面镜子或鍺一个异乡人在都市中为理想拼搏的现在样本。唤醒某类人思想意识中将醒未醒的那一部分给迷茫的人一个方向,给醒着的人一种鼓励
  本书包含精美图片近300张,均为作者摄影作品另有多位明星签名。设计精美、漂亮、独特迎合小资读者群的心理。24开四色,144页定价:22元。
  《一个人住的7年》
  蒋振东 文字+摄影

  为人生点亮一盏灯——读马国福《成功彼岸的灯火》 身
  为《读者》签約作家马国福的文章可以说是比较标准的《读者》体:有那么一点小故事,一点小感悟一点小灵性,结构不复杂读着很轻松,又能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才是主人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