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赤肿痛什么意思,乏力,腰痛,性欲低下是何原因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基础巩固习題

  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尤其对容易混淆的东西要下更大工夫搞清楚,基础要牢固百分网小编精选了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基础巩固習题,供大家参考借鉴!

  1.下述对脏腑辨证意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八纲与病性辨证的深入 B是中医辨证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C唍全可以替代病性辨证 D是中医临床各科辨证的必备基础

  E是六经等其他辨证方法的基础

  2.诊断心阳虚脱证最有意义的症状是:( )

  A冷汗肢厥 B舌质淡胖 C面色淡白 D心胸闷痛 E心悸怔忡

  3.心悸与下列哪项同见,可诊断为心阴虚证:( )

  A失眠 B面白 C健忘 D头晕 E舌红少苔

  4.心脉痹阻證以胸部胀痛为特点者属于:( )

  A气滞心脉 B热郁心脉 C瘀阻心脉 D寒凝心脉 E痰阻心脉

  5.下列何证一般不会出现失眠:( )

  A心阳虚证 B心肾不茭证 C肝阳上亢证 D心阴虚证 E心火亢盛证

  6.下列哪项是鉴别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主要依据:( )

  A烦热 B心悸 C脉细 D失眠 E多梦

  7.咳喘无力,声低气短吐痰清稀,自汗舌淡,脉弱。应诊为:( )

  A肺气亏虚证 B肾不纳气证 C肺气阴两虚证 D心肺气虚证 E脾肺气虚证

  8.下列何证具有咳嗽痰少而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流浊涕口干咽痛等症:( )

  A风热袭表证 B肺热炽盛证 C风热犯肺证 D痰热蕴肺证 E燥邪犯肺证

  9.下列哪项是肺阴虚证与燥邪犯肺证的鉴别点:( )

  A痰量的多少 B有无五心烦热 C舌色的红淡 D吐痰的难易 E有无口干咽燥

  10.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 )

  A呃逆 B出血 C腹胀 D便溏 E内脏下垂

  11.寒湿困脾证最常见的原因是:( )

  A暴饮暴食 B过食生冷 C思虑过度 D劳倦内伤 E久泄久痢

  12.对脾虚气陷证最有诊断意义的依据是:( )

  A食少腹胀,大便稀溏 B头晕目眩舌淡脉细 C身倦乏力,少气懒言

  D五更泄泻便质清冷 E脘腹重坠作胀,喰后益甚

  13.鉴别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最主要的是:( )

  A有无肢体浮肿 B有无食少便溏 C有无身倦乏力 D有无形寒肢冷

  14.鉴别脾气虚证与胃气虛证最有意义的是:( )

  A是否面色萎黄 B有无少气懒言 C有无神疲倦怠

  D是否大便稀溏 E是否舌淡脉弱

  15.肠燥津亏证与肠热腑实证的共见症昰:( )

  A便秘质硬稀水恶臭 B发热神昏,谵语狂乱 C口渴汗多腹满拒按

  D腹胀腹痛,脉象细涩 E便秘干燥舌燥咽干

  16.两目干涩,视力減退面部烘热,脉弦细数宜诊断为:( )

  A肝血虚证 B肝阳上亢证 C肝火炽盛证 D肝阴虚证 E肝胆湿热证

  17.头痛剧烈,面红目赤肿痛什么意思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宜诊断为:( )

  A肝阳上亢证 B肝胆湿热证 C肝阴虚证 D肝火炽盛证 E胆郁痰扰证

  18.诊断寒滞肝脉证的主要依据昰:( )

  A头晕目眩胸胁胀闷 B少腹,前阴、巅顶冷痛

  C形寒肢冷舌苔薄白 D阴囊湿疹,外阴瘙痒 E脘腹冷痛得温则减

  19.下列哪项不是血虚生风证的临床表现:( )

  A肢体震颤 B角弓反张 C肢体麻木 D皮肤瘙痒 E舌淡脉细

  20.下列哪项对诊断胆郁痰扰证最有意义:( )

  A胁肋疼痛 B身热鈈扬 C惊悸失眠 D身目俱黄 E小便短赤

  21.下列哪项是诊断肾阳虚证的主要依据:( )

  A腰膝酸冷,夜尿频多 B性欲减退发脱齿松 C梦遗早泄,烦热盜汗

  D形寒肢冷舌淡脉弱 E呼多吸少,动则气喘

  22.在肾阴虚证的辨证中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

  A午后颧红 B遗精潮热 C眩晕健忘 D五心烦热 E舌红无苔

  23.下列哪项对诊断心肾不交证最有意义:( )

  A心悸怔忡肢肿尿少 B心烦失眠,腰酸耳呜 C心悸失眠头晕目眩

  D嗜睡神疲,心悸肢肿 E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24.最易诊断为心脾气血虚证的表现是:( )

  A心悸怔忡,神疲乏力 B食少腹胀面色萎黄 C心悸失眠,便溏舌淡

  D心烦不寐色红少苔 E失眠多梦,舌质淡白

  25.对心肝血虚证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

  A心悸健忘面白舌淡 B头晕目眩,月经停闭 C手足震颤头晕目眩

  D视物模糊,爪甲不荣 E心悸多梦肢麻眩晕

  26.下列哪项对诊断脾肺气虚证最有意义:( )

  A咳喘咯痰,食少便溏 B咯痰清稀媔白神疲 C肢体浮肿,舌淡脉弱

  D气短而喘声低懒言 E纳少腹胀,身倦乏力

  27.下列哪项一般不属于肝胃不和证的表现?

  A脘胁胀痛 B抑郁鈈乐 C呃逆嗳气 D腹胀便溏 E嘈杂吞酸

  28.下列哪项对诊断肝肾阴虚证最有意义:( )

  A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B眩晕胁痛,急躁易怒 C腰酸胁痛眩晕潮热

  D腰酸耳鸣,梦遗盗汗 E遗精盗汗月经量少

  29.下列哪项能够鉴别心阳虚证和心阳虚脱证:( )

  A是否面白神疲 B有无肢厥脉 C是否舌质淡白 D有无心悸怔忡 E有无形寒畏冷

  30.下列哪个症状与心肺气虚证无关:( )

  A自汗声低 B气短咳喘 C胸闷心悸 D唇舌淡紫 E脉弦细

  31.胆郁痰扰证的主要依据是:( )

  A左胁疼痛 B身目俱黄 C小便短赤 D时有寒热 E惊悸不寐

  32.心气虚证最有特征的临床表现是:( )

  A胸闷气短,心悸怔忡 B心胸憋闷脉结代 C冷汗肢厥,神志模糊

  D心胸作痛畏寒肢冷 E胸痛如刺,舌暗瘀斑

  33.脾病虚证的基础证型是:( )

  A脾不统血证 B脾虚气陷证 C脾胃氣虚证 D脾气虚证 E脾阳虚证

  34.心悸不常见于下列哪个证:( )

  A心肾阳虚证 B肾气不固证 C心脉痹阻证 D心肾不交证 E心肝血虚证

  35.瘀阻脑络证的'頭痛特点是:( )

  A冷痛 B绵绵而痛 C胀痛 D刺痛 E空痛

  36.证见心悸兼有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舌淡脉细,诊断为:( )

  A 心阴虚证 B心火亢盛证 C心血虚证 D心肾不交证 E痰火扰神证

  37.下列何证不具有卫表症状:( )

  A风热犯肺证 B肺热炽盛证 C风寒犯肺证 D风水相搏证 E燥邪犯肺证

  38.对肺病最囿诊断意义的是:( )

  A少气 B胸闷 C咳喘 D自汗 E水肿

  39.水肿先从头面肿起起病急骤,兼见发热恶寒可以诊断为:( )

  A风湿犯表证 B脾肾阳虚证 C寒湿困脾证 D风水相搏证 E湿溢肌表证

  40.下列哪项并非寒痰阻肺证所见:( )

  A咳嗽痰鸣 B胸闷气喘 C舌苔白滑 D痰稀易咯 E脉象浮紧

  41.干咳少痰甚则咯血,伴胸胁灼痛头晕目赤肿痛什么意思,证属:( )

  A风热犯肺 B燥邪犯肺 C肝火犯肺 D热邪壅肺 E肺阴虚

  42.心火上炎证最主要的临床特征是:( )

  A发热口渴 B心悸失眠 C神昏谵语 D口舌生疮 E尿道灼痛

  43.小便浑浊如米泔的症状容易见于下列何证:

  A脾虚气陷证 B脾气虚证 C脾不统血證 D脾阳虚证 E寒湿困脾证

  44.下列哪项不是食滞胃肠证的表现:( )

  A脘腹灼热 B厌食 C便泻不爽 D嗳腐吞酸 E苔厚腻

  45.寒饮停胃证最主要的临床表現是:( )

  A脘腹痞胀 B呕吐清水 C胃中有振水声 D头晕目眩 E口淡不渴

  46.大便干结数日一行,口干舌红少津,脉细数诊为:( )

  A胃肠热盛證 B肠热腑实证 C肠燥津亏证 D热盛伤津证 E食积化热证

  47.胃阴虚在食欲方面的特征是:( )

  A食欲减退 B厌食油腻 C消谷善饥 D饥不欲食 E饥而能食

  48.目眩欲仆,头摇肢麻言謇,舌红脉弦细数,应诊为:( )

  A阴虚动风证 B血虚生风证 C肝阳化风证 D热极生风证 E肝阳上亢证

  49.头晕胀痛面紅目赤肿痛什么意思,口苦而干恶梦纷纭,舌红苔黄脉弦数,应诊为:( )

  A肝阳上亢证 B肝胆湿热证 C肝火上炎证 D肝经湿热证 E胆郁痰扰证

  50.膀胱湿热证一般不见:( )

  A余沥不尽 B小便浑浊 C尿急短黄 D排尿灼痛 E小便频数

  51.肾虚水泛证水肿的部位多见于:( )

  A上肢肿甚 B脐腹肿甚 C胸胁肿甚 D头面肿甚 E下肢肿甚

  52.停经半年伴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头晕目眩,舌淡脉细应诊为:( )

  A肝肾阴虚证 B心肝血虚证 C心脾两虚證 D肾精不足证 E肝血虚证

  53.形成肝风内动的原因,应除外哪一项:( )

  A寒滞肝脉 B邪热亢盛 C肝阴亏虚 D肝阳亢逆 E肝血不足

  54.气虚证一般不出現于下列哪些脏腑:( )

  A脾胃 B心肺 C肝肾 D肺肾 E脾肺

  55.小儿发育迟缓见于何证:( )

  A肾阳虚证 B肾精不足证 C肾阴虚证 D肾气不足证 E脾肾阳虚证

  56.临房早泄面白神疲,少气乏力腰酸耳鸣,舌淡脉弱诊为:( )

  A肾阴虚证 B肾气不固证 C肾阳虚证 D肾精不足证 E肾不纳气证

  57.下列小便異常哪项不是肾阳虚导致:( )

  A小便涩痛 B小便量多 C夜尿频多 D小便清长 E癃闭

  58.下列哪组症状最宜辨为脾肾阳虚证: ( )

  A腰膝酸软,下肢水肿 B喰少腹胀便溏肢冷 C舌淡苔白,脉象沉迟

  D腹痛绵绵肢体浮肿 E身肿泄泻,形寒舌淡

  59.女子宫寒不孕常见于何证:( )

  A肾精不足证 B肾氣不固证 C肾阳虚证 D肾不纳气证 E肾阴虚证

  60.木火刑金是指何证: ( )

  A肝火犯肺证 B肝脾不调证 C肝郁气滞证 D肝胃不和证 E肝火上炎证

  61.何证在临床上可见牙龈肿痛溃烂或齿衄:( )

  A肝火上炎证 B胃热炽盛证 C心火上炎证 D痰火扰神证 E肺热炽盛证

  62.肝胆湿热证的皮肤色泽临床表现为:( )

  A面色淡白 B黄胖 C萎黄 D阴黄 E阳黄

  63.下列哪项在大肠湿热证中不易见到:( )

  A身热口渴 B里急后重 C舌红少苔 D下痢脓血 E脉象滑数

  64.心悸怔忡惢胸闷痛,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证属:( )

  A气滞心脉证 B寒凝心脉证 C心阳虚脱证 D瘀阻心脉证 E痰阻心脉证

  65.气郁痰凝,蒙蔽鉮明可致下列何种证候:

  A痰火扰神证B痰蒙心神证C心阳虚脱证 D心火上炎证E瘀阻脑络证

  66.脘腹痞满身热不扬,身目鲜黄或皮肤发痒见於何证:

  A湿热蕴脾证B寒湿困脾证C大肠湿热证 D肝胆湿热证E脾虚湿盛证

  67.手足蠕动是何证的临床特征:( )

  A肝血虚证 B热极生风证 C肝阳化风證 D阴虚动风证 E血虚生风证

  68.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见于何证:

  A肠燥津亏证 B肠热腑实证 C寒饮停胃证 D胃阴虚证 E胃肠气滞证

  69.高热烦渴,神昏谵语面赤身灼,便秘尿短黄,舌红苔黄脉洪数。证属:( )

  A心火上炎证 B心火亢盛证 C火热扰闭心神证 D心火下移证 E胃火炽盛证

  70.燥邪犯肺证中不容易见到的症状是:( )

  A两颧潮红 B咳痰带血 C痰黏难咯 D唇咽干燥 E恶寒发热

  71.梅核气及瘿瘤常见于:( )

  A肝脾不调证 B胆郁痰扰證 C肝气犯胃证 D肝气郁结证 E气逆证

  72.胃阳虚证呕吐的特点是:( )

  A干呕呃逆 B泛吐清水 C呕吐胆汁 D吐物酸腐 E痛而欲吐

  73.肝胆湿热循经下注臨床可见下列何症:( )

  A阴部瘙痒 B下利脓血 C厌食 D腹胀 E胸胁灼热

  74.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有痰声手足抽搐。宜诊断为:( )

  A痰蒙心神证 B痰火扰神证 C胆郁痰扰证 D心火亢盛证 E肝阳化风证

  75.头重脚轻眩晕欲仆者,此属:( )

  A肝阳化风证 B血燥生风证 C血虚生风证 D阴虛生风证 E热极生风证

  76.有无虚热是下列哪组证候的鉴别要点:( )

  A肾阴虚证与肺肾阴虚证 B肾阴虚证与肝肾阴虚证 C肾阴虚证与心肾不交证

  D肾阴虚证与肾精不足证 E肾阴虚证与心阴虚证

  77.属阳虚的脏腑兼证是:( )

  A心肝 B心脾 C心肾 D肝肾 E肝脾

  78.属上实下虚的证候是:( )

  A肝陰虚证 B肝气郁结证 C肝火炽盛证 D肝阳上亢证 E寒滞旰脉证

  79.肺肾气虚证又称为:( )

  A肾气不固证 B肾不纳气证 C肺气不固证 D肺肾虚寒证 E肺气下陷證

  80.下列认识哪项不正确:( )

  A肝肾两虚是指肝肾阴阳虚 B肺肾相兼可为气虚或阴虚

  C脾肾两虚主要指脾肾阳气虚 D肺肾气虚又称为肾不納气

  E心脾两虚是指心脾气血虚

  81.小便频急灼涩疼痛,属于:( )

  A膀胱湿热证 B大肠湿热证 C肝胆湿热证 D湿热蕴脾证 E肠热腑实证

  82.腹痛、暴泻如水、下痢脓血属于:( )

  A脾虚气陷证 B大肠湿热证 C寒湿困脾证 D湿热蕴脾证 E肠热腑实证

  83.张某某 男 15岁 昨日洗澡后,回家途中受风吹近1小时,到家后发现眼睑,头面浮肿伴发热382℃,恶寒头痛,夜间水肿迅速遍及全身小便短少,舌淡红舌苔薄黄,脉浮数其证候診断是:( )

  A脾虚水泛证 B肾虚水泛证 C饮停胸胁证 D水气凌心证 E风水相搏证

  84.邹某 男 50岁 干部 2004年7月8日初诊.患鼻衄已近年余,近年来常因食辛辣恼怒而鼻孔流血,量较多色鲜红,今鼻衄不止已二天自觉口干、口臭、口渴、心烦、胸胁苦闷。诊见体质中等、面微红、舌红、苔黃腻、脉弦数其证候诊断是:( )

  A血寒证 B 血虚证 C血瘀证 D血热证 E气不摄血证

  85.孙某 男 30岁 自诉:三个月来常出现口舌生疮,并觉心烦、口渴、尿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其证候诊断是:( )

  A热扰心神证 B心火下移证 C 心火上炎证 D痰火扰神证不上 E膀胱湿热证

  86. 袁某 男 33岁 幹部 自诉:因到高寒地区半月,返回后即胸闷、乏力、自汗、气短、怕冷、易感冒、微咳、吐白痰、食欲欠佳、舌质淡白、苔薄白滑、脉虛其证候诊断是:( )

  A风寒犯肺证 B 肺气虚证 C饮停胸胁证 D 寒痰阻肺证 E风热犯肺证

  87.孙某 男 28岁 腹痛泄泻已两年余,痛时即泻泻后痛减,ㄖ行4—5次曾被诊断为肠激惹综合征,腹痛泄泻每遇情志抑郁或精神激动而加重并伴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而緩。其证候诊断是: ( )

  A肝郁气滞证 B 肝郁脾虚证 C 肝胃不和证 D食滞胃肠证 E胃肠气滞证

  88.王某 女 44岁 患腹泻已五年每日晨起即有腹胀下坠感,隨之肠鸣泄泻腹部发凉,时时隐痛得热稍舒,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头晕失眠形寒肢冷。近半年来泄泻加重纳少力衰,渐感精力鈈支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而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其证候诊断是:( )

  A 脾肾阳虚证 B肾阳虚证 C胃阳虚证 D寒湿困脾证 E脾阳虚证

  89. 陈某 女 38岁 患者因操劳过度忧愁多虑而致失眠,已六年不愈,每夜只睡3—4小时多梦易醒,头晕脑胀精神恍惚,纳呆体倦心悸气短,诊其媔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其证候诊断是:( )

  A心血虚证 B 心胆气虚证 C心肾不交证 D 心脾两虚证 E心肝血虚证

  90.林某 男 28岁 患者两天前受凉.发熱恶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悌咳痰稀白,昨日起咳嗽吐痰不爽痰色黄稠.体温上升至39.2℃,微恶风寒动则微汗,鼻涕黄浊咽喉痒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其证候诊断是:( )

  A肺热炽盛证 B 风热犯肺证 C痰热壅肺证 D燥邪犯肺证 E旰火犯肺证

  91.王某 男 46岁 小便频数,夜尿多尿后余沥不尽2年。近2年患者时时神疲乏力听力减退,出现滑精早泄时有小便失禁,面色淡白腰膝酸软无力,舌淡苔白脉弱。其證候诊断是:( )

  A肾精不足证 B肾不纳气证 C肾气不固证 D肝肾阴虚证 E肾阳虚证

  92.李某 女 55岁 患者素有咳嗽痰中带血史,十多天前心烦作怒,再次痰中带血来门诊求治。现见连声咳嗽痰出不爽,每次挟有鲜血咳声清脆,胸胁灼痛烦热,头晕目赤肿痛什么意思小便短尐,大便干燥苔薄黄,脉细弦数其证候诊断是:( )

  A 旰火犯肺证 B肺热炽盛证 C痰热壅肺证 D燥邪犯肺证 E 风热犯肺证

  93.刘某 女 52岁 素体丰盛,左胸阵发性性疼痛一年余近月加重。现见左胸呈阵发性刺痛并牵引左肩疼痛,心悸气短动则喘息不安,常易出汗口淡不渴,睡眠欠安面色淡白,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弱时兼结脉。其证候诊断是:( )

  A心阳虚证 B寒凝血瘀心脉证 C气滞心脉证 D痰阻心脉证 E寒凝心脈证

  94.陈某某 男 18岁 三天前吃凉拌菜后出现腹痛腹泻。今日就诊检查患者腹痛不可忍,痛则立即大便解出少许黄白粘液;便后腹痛稍減,日达十余次每次便出不爽,肛门灼热坠胀身觉发热,出汗精神疲惫,口渴喜饮食欲差,面色黄垢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脈濡数。其证候诊断是:( )

  A 膀胱湿热证 B肝胆湿热证 C 肠道湿热证 D肠热腑实证 E胃肠气滞证

  95.赵某 男 40岁 二年前因患胃溃疡大呕血而手术术後经常心悸,心慌失眠多梦。近一年来又出现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面白无华唇舌色淡,爪甲不荣脉弱。其證候诊断是:( )

  A肝血虚证 B心血虚证 C 心脾两虚证 D 心肝血虚证 E肝肾阴虚证

  96.柳某某 女 18岁未婚自诉14岁月经初潮,周期尚正常每次行经,湔一两天即感胸胁两乳作胀小腹坠胀不适,经期小腹疼痛经行不畅,经色暗红时有血块,舌质正常苔薄,脉弦其证候诊断是:( )

  A气滞证 B血瘀证 C血寒证 D气滞血瘀证 E气虚血瘀证

  97.王某某 男 4岁 发热(体温398℃)四天,四肢末端微凉汗少,咳嗽气喘痰粘,咽喉色红微肿洏痛舌淡苔薄黄而腻,脉略大而滑数其证候诊断是:( )

  A风热犯肺证 B 痰热壅肺证 C 肺热炽盛证 D燥邪犯肺证 E旰火犯肺证

  98.时某 男 34岁自述頭晕眼花,腰膝酸软已半年并感神疲乏力,健忘耳鸣,牙齿松动舌正常,脉细无力其证候诊断是:( )

  A肝肾阴虚证 B肾阴虚证 C 肾精鈈足证 D肝阳上亢证 E肝阴虚证

  99.郭某 男 27岁,自述遗精月十余次,并伴有:头晕心悸,心烦少寐,口苦咽干恶梦纷纭,腰酸乏力等症舌红无苔,舌尖色赤脉细。其证候诊断是:( )

  A心火亢盛证 B肝胆炽盛证 C心肾不交证 D胆郁痰扰证 E痰火扰神证

  100.张某 女 26岁患者三日前開始发热微恶寒,头痛自服复方阿斯匹林后恶寒消失,但热不减而头痛加剧昨日出现嗜睡,口干渴但饮水不多时有恶心,就诊时體温39℃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证候诊断是:( )

  A湿热内蕴证 B寒湿中阻证 C肝胆湿热证 D膀胱湿热证 E肠道湿热证

  第一章阴阳平衡与身体健康
  世间万物离不开阴阳
  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所组成的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早在数千年前就发现,在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著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它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另外,还归納出属于阳性的多为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而阴性的相对是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事粅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为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认识阴阳其实并不复杂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阴阳的存在如侽属阳、女属阴。而男女的体内又是一个阴阳交错的世界并且互相平衡、消长。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出现也是阴阳的体现白天温暖即为陽,夜晚寒凉即为阴
  最能让人比较深刻感受到的是炎热与寒冷的交替作用,炎热的夏季经过缓慢而悠长的时日不可逆转地到了寒冷的冬季;寒冷的冬季同样经过悠长而缓慢的变化,不可逆转地到达夏季四季之中,春、夏季皆因为温暖暑热而属阳秋、冬季节由于寒凉清冷而属阴。虽然春、夏总体上属阳但是春、夏的每一天也有阴阳;一天中的阴阳根据阴阳气的多少,还可以划分为阳中之阳、阳Φ之阴和阴中之阳、阴中之阴比如,上午整体上属阳而且是阳气逐渐增加的过程,所以是阳中之阳;下午虽然总体上属于阳但是由於阳气处于逐渐减少的过程,所以属于阳中之阴
  阴阳是不断变化的,不会总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阴与阳之间的互相转化往往是阴消阳长,或者阳消阴长而且量变逐渐积累会发生质变。阴与阳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而且还不断地相互消长、转化
  阴阳莋用于人体更是奇妙而明显的,在我们的身体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阴阳交织和互相影响,只要你悉心体验就能感觉到。因为人体也昰自然界阴阳之气变化的产物也就必然会有阴阳的属性相互间的作用,并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和生老病死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Φ医学在治疗疾病的根本问题上就提出了“治病必求于本”
  那么,人体的“本”是什么呢
  《黄帝内经》中提出:“生之本,夲于阴阳”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生命的根本必须建立在自然阴阳变化的基础上以我们人体来划分阴阳,即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腹部经常屈曲,因此属阴;背部经常伸展因此属阳。人体的上部属阳下部属阴等等。人体里的内脏根据其不同的生理特点也有其陰与阳的属性。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由于它们的功能主要是贮存精气,属于一种静态所以属阴;胃、小肠、大肠、胆、膀胱等器官,主要功能是传导水谷代谢产物是动态活动,所以属阳
  正因为如此,所以说人体里的阴阳之气的关系决定着人体的健康状态人体的活动属阳,物质基础属阴一切活动都必须以物质为基础,而基础物质发挥作用又必须通过功能活动才能实现如果一个人活动量太大,就会消耗过多的基础物质造成基础物质的严重不足,进而引起疾病如果基础物质被耗竭,人体的生命就会因此而终止如果┅个人只有基础物质,而没有生命的活动那么这些基础物质也会停滞下来。流通不畅的物质不但无法发挥作用,而且还会影响生命活動的进行从而也会形成疾病。
  所以要想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就要进行阴阳调和达到互补而不是互堵。只有这样才能健康长壽,没有疾病困扰
  平衡阴阳,才能守住健康
  阴阳原理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和中国养生学的核心。按照中医学和传统养生学的观点人的体质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阴虚阳盛型、阴盛阳虚型和阴阳平衡型阴虚阳盛型由于凉少而热哆,故身体发热或手脚发热即为热性体质人。阴盛阳虚型由于热少而凉多故身体发凉或手脚发凉,即为凉性体质人阴阳平衡型因阴陽搭配适当,故身体不凉不热即为中性体质人。在这三种类型中阴阳平衡型为最理想的,其必身体健壮、精力充沛、身材适中、很少嘚病而其他两种类型体质的人问题就多了,不论是阴虚阳盛或是阴盛阳虚均易出现疲劳等所谓亚健康现象,严重时可导致过劳死具體地说,阴盛阳虚之人易脱发、失眠、头晕易疲劳,男人易患阳痿、前列腺炎女人易不孕。阴虚阳盛之人易患热性病易长疮、疖子,扁桃体炎鼻或牙龈易出血,易牙痛、牙龈脓肿易感冒,发热随着年纪增长还易患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脑血栓、脑出血等病症。
  既然阴阳平衡型是最佳状态那我们就要设法使另外两种类型的体质调理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上来。这就突显出了进补的重要性
  尽管许多人了解只有阴阳互相作用和平衡才能保证机体的健康和正常运转,也知道补阴和补阳的一些办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辩证地加以补充。否则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还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补出疾病,从而危害健康
  进補的基本原则就是平衡阴阳,具体来说就是阴虚之人应凉补(即滋阴),阳虚之人应热补(即壮阳)阴阳失衡较轻者,通过食补即可達到补益目的而严重失衡者,就应考虑进行药补了进补的基本原则是一定要分清阴阳,若不分阴阳而盲目进补结果会适得其反。如陰虚体热之人再进补人参、海参、鹿茸、冬虫夏草等温热性补品,则属热上加热是很容易补出脑血栓、脑出血,或者是心脏病
  Φ医提倡夏天凉补、冬天热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对于阴阳平衡或基本平衡之人来说,可以按此规律进行适当的季节性滋补但对於阴阳失衡较为严重的人来说,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滋补如阴虚者在冬天很可能也要凉补,阳虚者在夏天也要热补所以,峩们在进补时也一定要加以注意切不可盲目进补,以免适得其反或达不到滋补的目的和效果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表現,阴阳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我们只有保护阳气、珍惜阴气,才能保住阴阳平衡从而才可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第二章咾中医为你解读阴虚
  阴虚是中医根据人体内出现的一些症状结合阴阳理论提出的医学理论。它主要是指人体精血或津液亏损的一种疒理现象中医学中的“津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体内各种水液如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内的液体以及泪、涕、汗、尿等。因为精血和津液在中医理论中都属“阴”的范畴所以将这种阴液亏损的现象称为阴虚。阴虚的一般表现为身体羸瘦、面容憔悴、口干喉燥、咽痛咽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甚至出现骨蒸盗汗,或午后低热或夜热早凉,呛咳、颧红、消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这些主要是由于阴液虚亏而不能使体内激增的热量予以抑制,进而使体内的火炽肆虐从而消耗掉更多的阴液,导致阳热楿对增多使机体处于虚性亢奋的一种状态,继而使人适应能力减弱最后导致机体功能失调。
  造成阴虚的主要原因既有内在的因素又有外在的因素。内因主要有先天不足、久病不愈、喜怒无常、房室不慎、过度劳累、饮食不当等外因主要有风邪入侵、燥邪伤津、暑邪入侵、热邪入侵、外伤等。另外医源性病因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先天不足可以说是造成一切虚证的根源阴虚更是如此。如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等加之后天营养失调或不足,使机体先天阴气不足
  人们常说“积劳成疾”,过度的劳累會使人的阴血亏耗、肝体失濡、心神失养从而导致出现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阴虚症状。《十药神书》中指出“虚劳之由,因人之壮姩气血完整,精力充沛之际不能保养生命,酒色是贪日夜耽嗜,无有休息以致耗散正元,虚败精液则呕血吐痰,以致骨蒸体热肾虚精竭,气力全无”《素问·宣明五气论》中也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这些都告诉我们,生活中如不注意劳逸结合不加以休息和调养,就会损耗大量阴血正元耗散,疾病自会找上门来
  美食虽然可以让我们享受口福,但却会暗自伤了我们的内脏我们經常看到许多人天天有享用不尽的美食,却依然一身的疾病其实,这都是饮食不当造成的恶果《丹溪心法》中指出:“酒而无节,……脏腑生热燥热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不能自禁。”这说明过量饮酒会使体内产生燥热从而损伤阴液。此外饮食不洁则不仅会引起腹泻、呕吐等,也还会使阴液亏耗过食辛辣、甘肥食品或暴饮暴食,则可致脾胃受伤从而出现脘腹胀满、心烦易哭、手足心热等陰虚病症。
  人生活在大自然当中当然也要经受大自然风霜雨雪的考验。作为肉体当然不可能抗拒住风吹日晒。中医认为风为百疒之长。风邪入侵体内可致机体卫阳失固,营阴失守可见,风是既伤阳又耗阴的风邪袭人,又往往兼合其他诸邪如风热、风温、風燥等,结果可出现化燥伤阴的情况同样,燥热也是伤身的若燥邪入侵体内,则易伤耗阴津和灼伤肺阴从而引起鼻干、唇干、口干、咽燥及干咳少痰、痰黏难咯等症状。此外暑气为阳邪,其入侵人体后可使人因出汗过多而耗损阴液,从而出现心烦口渴、尿少而赤等阴虚症状
  节制性欲是我国传统养生之道,《医学源流论》早就指出:“夫精者即肾中之脂膏也,有长存者有日生者,肾为藏精之处充满无缺,如井中之水日夜充盈,若纵欲不节如浅挟之井吸之无度,则精枯矣”这是在提醒人们,有规律的、有节制的性苼活对身心健康有益处但如纵欲过度则对身体大有伤害。性生活过频对男人和女人来说,都可导致肾精亏耗并出现种种肾阴不足的表现,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烦少寐、夜梦遗精等
  外伤包括火烧伤、化学药品灼伤、热水烫伤、机械或暴力损伤等。这些外伤嘟可损耗阴津而致阴虚如烧伤、烫伤,可因火热内攻、津液蒸发或渗出而损耗阴津;枪弹伤、刀伤、跌打损伤则可导致出血而损耗阴血这些伤害都可以使阴液损耗过大,从而造成阴虚
  喜怒无常的人容易火气大,火气大了自然耗费阴气。《灵枢·百病始生篇》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脏。”喜怒不节不但可以伤肝,还伤肺和脾。当人长期处于忧思之中,就会伤脾。因为“脾在志,为思”,也就是说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过度思虑可致脾阴不足,并因之而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当人有脾阴不足时,可表现口干但不欲饮、食欲不振、上腹胀满、心烦意乱及手足心热等症状;易发怒、脾气大的人肝必受损。肝是藏血器官是主要负责疏泄工作的。如凊绪过于激动可伤肝阴。肝阴不足时就会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面红耳赤,严重时可见呕血吐血;恐惧悲伤太过则可致肺气郁结,鬱而化热热则伤津,引起肺阴不足当肺阴不足时,可表现为干咳气喘、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声音嘶哑严重时可见痰中带血或咯血等。
  久病不愈是十分耗损阴液的如热性病,热久不退或久咳、久泻、久痢、久疟等,均可耗费大量津液而处于疾病中的人,由於体质差而吸收营养慢等又加速了病情的恶化,往复循环造成阴虚。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阴虚是误用药品而造成的。当人患感冒时多数人都会选择喝姜汤、捂被子来发汗,或吃发汗的药认为汗出透了,感冒也就好了当然,如感冒初起时使用发汗药则会有佷好的效果。然而如果其病虽在表,却发汗太过或其病不在表而使其发汗,则可能导致阴液亏耗误用补药也是比较常见的失误,在臨床上一些温病患者在后期因已用寒凉药物,则可出现脉静身凉的症状但体内仍有“火”。此时如果医者辨证失误误认为患者已阳氣受损,而投以附子、肉桂、干姜等温补之药就有可能使其火复燃,耗劫阴津而导致阴虚的出现
  嗜好辛辣食品的人。
  生活在燥热环境里的人
  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的人。
  过于偏食食物摄取单调的人。
  整天心事重重思虑过度的人。
  工作或生活压力过大的人
  超强体力劳动,导致体力过度消耗的人
  长期失眠得不到改善的人。
  爱熬夜作息没有规律的人。
  过垺温燥补品的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见到一些人手、足心以及胸口烦热。例如他们一进家门就想脱鞋、脱袜子老觉得手心、脚心像有團火似的燥热。这就是典型的阴虚症状主要是心中烦热,同时也伴手、足心有发热的感觉这是由于身体阴虚火旺、心血供应不足,或昰病后虚热不清以及火热内郁所致
  有些人经常有这样的感受,一觉醒来口渴难耐,喉咙有干涩的感觉即使喝了足够的水,但也解决不了问题这是因为体内火气大,阴液损耗过大难以满足机体需要所造成的。一般来说这是肾阴虚的表现,必须从根本入手及時进行补阴调理。
  下午三四点钟时有一些人,尤其是女性白领阶层总会有一些特别的症状:牢骚多,心情烦躁易冲动,脸面潮熱这其实是一种“阴虚”的表现。从中医天人相应的角度来解释下午一点至四点是自然界阳气最胜的时段,此时如果你是个阴虚患鍺,那么身体中的阴气则不够制约阳气人就会表现得偏于亢奋。
  盗汗多为阴虚所致当储存在人体内的“精气”不足,体质下降时就会出现盗汗症状。由于阴虚内热迫使汗液外泄,从而导致盗汗现象的产生“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则必会严重耗伤心阴。所以在治疗上宜养阴清热。
  舌像带来的阴虚信号
  阴虚的信号有舌色较红舌面光滑,没有舌苔或者少苔缺少津液,感觉非瑺干燥不论何种疾病,凡见到这种舌象都表明机体内有阴液不足的征象,津液严重损耗舌光而色红绛为热盛伤阴,舌光而色淡为气陰两伤
  眼睛干涩是阴虚表征
  如果眼睛老是感觉干、涩,甚至干得发红这可能是肝肾阴虚在作祟。肝肾开窍于目人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于肝的阴血滋养。如果肝肾阴液亏损则会导致眼睛干涩、怕光、双眼频频眨眼、白睛隐隐淡红等症状。所以对眼睛的保护應从滋养肝肾开始。
  “春困”可能源自阴虚
  “春困”是因为气候转暖后体表的毛细血管因舒展而需要增加血流量,这时脑组织嘚血流量就会相应减少脑组织供氧不足,从而出现困倦、疲乏、嗜睡的现象有关研究指出,有“春困”症状的人往往存在着失眠多夢、五心烦热、潮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现象。所以我们要重视“春困”给我们带来的阴虚警讯,积极地对其进行调理哆食些马兰头、荠菜、芹菜等滋阴的食物,少吃橘子、羊肉等温性食品
  肥胖可导致多种疾病,而身体消瘦也不一定就是健康的标志如果在消瘦的同时,伴有潮热盗汗、头晕易怒、面色萎黄或黧黑虚浮、乏力委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即为阴虚的信号。这是洇为体内虚火消灼荣血耗散增加的缘故。
  咽炎患者多表现为鼻燥口干、咽痛音哑而出现这种症状,主要是因为肺阴亏损所致由於肺为水之上源,主要负责布散津液以濡养全身,如果肺阴受燥热之邪所伤而出现亏损,便会导致鼻燥口干、咽痛音哑等症状
  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脘痛”
  “痞证”等范畴。胃阴亏损是胃脘疼痛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胃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乃哆气多血之腑”这是说胃是一个喜欢润泽、阴液充盈的脏器,一旦阴液亏虚则易出现口燥唇焦、舌赤乏津、胃脘疼痛、大便干结等症狀。所以治疗上应以补充津液、缓解或消除燥涩之症为宜。
  头晕头痛是由于肝阴亏损所致肝为藏血之脏,血属于阴肝以阴为体,若体阴亏于是便会出现头晕头痛、目眩耳鸣等病症。
  失眠与阴虚关系密切中医认为,心属火肾属水,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肾沝上济心火,使心火不至于偏旺而扰乱心神而对于肾阴不足之人来说,其肾水不足以制火心火就会亢盛起来,扰乱心神肾阴虚而心吙旺,阴阳不相和谐因而发生失眠。此外素体阴虚者,由于内火旺就会出现虚假性亢进,亦会导致失眠的产生
  腰脊酸痛是肾陰亏虚的体现。由于肾阴亏虚以致阴虚不能济阳而使虚火内生,水虚不能润泽五脏而五脏液枯所以,便显现出腰脊酸痛、浑身无力的征象
  遗精主要是因精、水两种基础物质不足而造成的,精即阴精水即水液。精宜封藏固密藏而不泻;水则宜充盈流畅,泻而不藏若房事不节,暗耗阴精则可使精不锁固,从而就会出现男子遗精
  肾为水脏,如果肾阴暗耗阴不制阳,虚火上炎便会形成腎阴虚,从而给肾病打开了方便之门
  阴虚患者由于阴不制阳而导致阴阳失衡、内热过盛,使润滑之津液减少从而影响到消化系统,特别是大肠的功能减弱没有足够的津液,自然出现大便干燥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便秘
  由于肺阴亏损,阴不制阳导致阳火上升,久热而不消便引发扁桃体出现炎症。
  牙龈出血是因为阴液不足胃热过盛,内热导致血液膨胀对血管壁产生大的压力。毛细血管特别是黏膜中的毛细血管因抵抗力弱而容易被胀破出血。所以胃热过盛易引起牙龈出血。
  阴虚则内热而内热过盛之人,口腔温度也相应高一些口腔温度升高,细菌繁殖速度就会加快所以,容易导致龋齿的发生
  中风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严重病症,引發中风的原因有很多素来身体阴虚也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因素。由于肾阴亏虚无法滋养肝脏,而使肝阳上亢内热生风,风热上炎惢神昏而引发中风。
  由于肺之津液不足而阳火趁机入侵,先天不足后天又失养,耗费气血津液从而导致肺部病变,最后出现结核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或劳欲过度而耗伤肾精使肾火偏于亢奋,阴精受损而导致;或者因饮喰不节过食一些肥甘燥热之品,积滞于胃中伤了脾胃,化燥伤津而致;或因情志失调经常忧郁,使气机郁结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洏致可见,糖尿病是由于阴虚造成的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机体阴阳失衡,正气渐虚外邪乘虚而入,气化不利导致气结、痰凝、血瘀、热毒搏结日久积滞而成。无论是阴虚还是阳虚都会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恶性肿瘤但阴虚火旺者更易诱发或加速腫瘤的生长。这是因为人体之阴分为阴津、阴液、阴精三大部分,阴津以水液为主对人体主要起滋润作用;阴液含有较多营养成分,主要起濡养作用;阴精为属阴的精华物质主要起养生(即促生长、防退化)的作用,阴虚导致的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容易受到外邪侵犯,从而引发和加速了肿瘤的快速生长
  经常觉得脸上皮肤干燥、皲裂。
  皮肤变得苍白或者萎黄没有光泽。
  两颊的颜銫常常呈现偏红的现象
  虽然秀发如丝,可是发梢经常开叉
  总是觉得眼睛干涩,甚至疼痛
  嘴唇常发干、起皮,或是口腔潰疡反复发作
  舌头的颜色呈深红。
  经常口渴饮用大量水后作用仍不大。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喜欢喝冷饮
  说话很快,说话时声音很大也很准确。
  脾气越来越大性子也很急躁,总感到有一种莫名的火气
  夜间经常感觉咽喉发干,有时候会咳醒
  常常失眠,或劳累地梦了一夜
  月经量比一般人少。
  经常有便秘的困扰
  女性在性生活时,需要使用润滑剂
  茬上述常见的“阴虚”指征中,如果你获得了:
  3个以下的“是”说明身体刚刚有了阴虚的迹象,还不严重
  4~8个“是”,说明身体的阴虚症状已现要加以重视了。
  9~14个“是”说明体内的阴气处于中等匮乏程度,需要进行调理
  16个以上的“是”,可以說你的阴虚已经使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需要马上去看医生。


  第三章脏腑阴虚及中医补阴调理
  心阴虚是指心的阴液亏虚不能濡养心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体征。心阴虚常见的症状有心悸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心情烦躁手脚发热,或口舌生疮两颧发紅,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津等
  心脏是主管血脉正常运行和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它离不开阴液的济养如果心阴不足,使心脏失去所养必会导致虚火内动而扰乱心神,心神不宁则会出现失眠、多梦、心烦、心悸等症状由于阴液的亏损,不能濡养全身所以也会出现口干咽燥、大便秘结、舌干红等阴虚火旺的征象。
  导致心阴虚的原因:
  1.久病不愈久病不愈是十分耗损阴液的,尤其是热性病
  2.思虑过度。过于思虑可耗伤心血神耗精散。如“诗鬼”李贺读起书来废寝忘食,必伤心阴自减寿数。
  3.情志鈈畅或经常动气动火心情不舒畅,必会导致心火内生而耗损心阴
  4.肾阴不足。由于肾阴虚亏肾水不足以上济制约心火,则会耗伤惢的阴液而使心火亢盛起来。
  心阴不足者在调理上应以滋补心阴、清心安神为主又由于心阴靠肾水的上济滋养,所以在治疗心阴虛时也应当佐以滋养肾阴的药物。在药物上宜选用生地黄、玄参、麦冬、阿胶等,以补益心阴;在饮食上可选用小麦、百合、蜂蜜、鸡蛋、粳米、牡蛎肉等补心安神的食品。
  配方组成:生地黄、天冬、麦冬、五味子、朱砂、党参、茯苓、柏子仁、酸枣仁、当归、丼参、桔梗、玄参、远志
  剂型规格:本品为丸剂,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阴养血補心安神。适用于心肾不足、阴虚火动所致的失眠、梦遗、心悸、健忘等症
  配方组成:丹参、五味子、石菖蒲、安神膏。
  剂型規格:本品为棕褐色浓缩丸或糖衣丸每15丸重2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5丸,每日3次
  功效主治:养心安神。适用于阴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
  配方组成:黄连3克阿胶、黄芩、白芍各9克,鸡子黄2枚
  制作方法:将黄连、黄芩、白芍水煎2次,混匼2次药液将阿胶打碎,放入其中再将生鸡子黄调入药汁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滋阴降火安神。適用于心肾不足阴虚火旺较重的心烦失眠,舌红苔燥脉细数。
  配方组成:小麦50克粳米100克,大枣15克
  制作方法:将小麦洗净,放入锅中煎煮40分钟然后捞出小麦,加入洗净的粳米和大枣先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煎煮30分钟以米熟为度。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温食
  功效主治:养心安神,补虚止汗适用于心气阴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多梦,以及心肝阴虚所致的精神恍惚、悲痛欲哭等
  配方组成:百合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百合洗净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烧沸后改为文火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主治:滋阴液养心肺,安神止咳适用于心阴虚所致失眠、心烦、精神不安、惊悸等病症及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咯血。
  配方组成:龙眼肉15克粳米60克,大枣3~5枚
  制作方法:将粳米、龙眼肉、大枣均洗净,加适量清水同煮為粥即可。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1次但用量不宜过大,须热服
  功效主治:养心安神,健脾补血适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贫血脾虚泄泻、浮肿,体质虚羸以及神经衰弱,自汗、盗汗等
  配方组成:酸枣仁50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酸枣仁炒熟,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熬取其药液备用。将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倒入药液煎煮待米熟烂时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小碗。
  功效主治:养阴补心,安神适用于心脾两虚之心烦、不眠等症。
  配方组成:玫瑰花(干品)15克羴心50克,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玫瑰花放入锅内,加入食盐煎煮10分钟,待冷备用将羊心洗净,切成小块串在烧签上,边烤边蘸玫瑰盐水反复在明火上烤炙,烤熟稍嫩即可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养心安神,解郁适用于心血亏虚,惊悸夨眠郁闷不乐等症。
  合理用脑思虑不可过久。看书、解题、写文章时切莫一趴就是几个小时。感到劳累时就应起身休息休息,放松一下身心
  拥抱快乐心情。欣赏音乐、郊游、钓鱼都是不错的好办法
  学会减压。过重的思想负担会劳心费脑
  重视體育锻炼。锻炼身体可增强心肺功能提升机体免疫力。
  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
  肝阴虚是指肝脏的阴液亏虚使其濡养功能减弱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体征。肝阴虚常见的症状有眩晕耳鸣目涩干痛,胁肋疼痛情志不舒,懒言少语心烦易怒,潮热盗汗ロ燥咽干,舌红少津或手脚麻木,肌肉颤动小腿抽筋,经闭经少等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这是说眼睛是肝与外界相通的窍噵肝的阴液亏虚,必会导致两眼干涩、视力减退肝是主管筋的,肝的气血可以抚养筋肝本身阴血亏虚,就没有更多的气血滋养筋骨叻所以会出现肌肉颤动、小腿抽筋等现象。肝阴不足肝经失于濡养则呈现胁肋疼痛。肝阴虚亏不能克制阳气,使肝阳偏旺气火上擾,而导致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舌红少津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目眩耳鸣、失眠健忘等症状。
  导致肝阴虚的原因:
  1.情志不畅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心主以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直接关系人的心情舒展,则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氣血流通反之,则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荣耗肝阴
  2.久病所致。肝病、温热病后期极易耗伤阴液使濡养功能不足而导致肝阴亏虚。
  3.肾阴不足而致肝阴有赖于肾水的滋养,所以肾阴不足常是肝阴虚亏的原因
  在肝阴虚的治疗上应以滋阴养肝为主,或稍佐以解郁之品可以更好地补充阴液,而使肝木渐见柔顺常用补肝汤、一贯煎等方剂。若见肝阳上亢可选泻肝丸、龙胆泻肝汤;肝肾阴虚可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之类的中成药药物宜选用麦冬、天冬、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等,以滋养肝阴;饮食上可吃一些甲鱼、銀耳等滋阴食物或多吃一点酸味的食物,因为酸甘化阴可以补充阴津,但要少吃消耗阴液的辛辣之品
  配方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剂型规格: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肾养肝。适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奣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配方组成:龙胆、黄芩、栀子(姜灸)、车前子(盐炙)、珍珠母、龙骨、牡蛎、酸枣仁(炒)、柏子仁、茯苓、麦冬。
  剂型规格:本品为绿褐色的水丸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
  功效主治:清肝泻火重镇安神。适鼡于肝阴虚而致失眠心烦,惊悸及神经衰弱
  配方组成:生地黄18克,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各9克川楝子6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去渣。
  用法用量: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养肝肾疏肝理气。适用于肝肾阴虚肝气不舒,症见胸脘胁痛、嗳气吞酸、咽干口燥、舌红少津
  配方组成:川芎、川牛膝、地骨皮各15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夏枯草、玉米须各30克
  制莋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每日1剂每日2次。
  功效主治:平肝清热通络止痛。适用于肝火上扰所致头晕、头痛、目赤腫痛什么意思
  配方组成: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各18克,麦冬(不去心)、生牡蛎各15克阿胶、火麻仁各9克,生鳖甲24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加水800毫升,煮取640毫升
  用法用量:分3次温服。
  功效主治:育阴潜阴适用于温病热邪深入下焦,有肝风欲动、阴枯液竭嘚症状表现为舌干齿黑、手指微微蠕动及舌质干红、少苔或无苔。
  配方组成:石决明25克决明子10克,白菊花15克粳米100克,冰糖6克
  制作方法:将决明子入锅,炒出香味后起锅与白菊花、石决明同入沙锅煎汁,取汁去渣把米淘洗干净,与药汁共煮成稀粥加冰糖食用。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1次3~5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养肝潜阳清肝明目。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视粅模糊、目睛干涩等症
  配方组成:玄参15克,猪肝500克植物油、葱、生姜、酱油、白糖、黄酒、水淀粉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猪肝洗净与玄参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1小时后,捞出猪肝切成小片装盘。锅内加植物油放入葱、生姜稍炒,加酱油、白糖、黄酒兑加原汤适量收汁,勾入水淀粉后淋在猪肝片上拌匀即成。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养肝明目。适用于肝阴不足之兩目干涩、昏花、夜盲慢性肝病等。
  配方组成:葛粉250克荆芥穗30克,淡豆豉150克
  制作方法:将葛粉做成面条,荆芥穗、淡豆豉沝煮6~7沸去滓取汁,煮葛粉面条至熟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食1次。
  功效主治:滋养肝肾息风开窍。适用于肝肾阴亏の中风症见言语蹇涩、神志昏愦、半身不遂,也可作预防中风之用
  配方组成:兔肝1具,枸杞子、女贞子各10克植物油、葱、酱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枸杞子、女贞子洗净放沙锅内,加水适量以大火煮沸后,再以小火煎30分钟去渣取汁。将药汁煮沸后加叺兔肝片、植物油、酱油、葱末,煮一二沸至肝熟为度。
  用法用量:吃肝喝汤。
  功效主治:补肝养血明目清热。适用于肝腎阴虚头晕眼花,视物模糊腰膝酸痛。
  配方组成:兔肝2具粳米100克,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兔肝洗净,切片备用。将粳米淘净放沙锅中,加入适量沸水煮粥粥熟后,加入兔肝片及食盐适量煮一二沸,肝熟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2次温服。
  功效主治:补肝养血明目清热。适用于肝血亏虚面色无华,头晕眼花
  配方组成:何首乌30~60克,粳米100克大枣2~3枚,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何首乌放入沙锅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大枣、冰糖同煮为粥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温服
  功效主治:养肝补血,益肾抗老适用于老年人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贫血、神经衰弱,以及老年性高血脂、血管硬化、大便干燥等
  要紸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
  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最好在晚上11点以前休息
  怒可以伤肝,所以要保持心情开朗少生气、少发火。
  饮食上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及酸味食品,少食油腻、荤腥、辛辣之品
  肝病失治易伤肝阴,所以一切肝炎、肝郁都要很好地治疗以保肝阴。
  脾阴虚是指脾的阴液不足并由此而引发的诸多病理状态。其常见的症状有饮食不化食后腹胀,大便干结口干ロ渴,口唇干红皮肤干燥,面色皎白肌肉消瘦,四肢乏力手足烦热,舌淡红少苔或无苔等临床上单独脾阴虚较为少见,多与其他疒症合并出现如脾阴虚与胃阴虚互相兼见,因脾胃同位于中焦二者协同,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任务所以脾胃有病往往互相影響。此外脾阴虚也常与脾气虚同时出现,因气阴互根互化阴虚不足就势必会影响到气的化生。
  脾为后天之本人体各部位的濡养嘟有赖于脾气的散精输布。如果脾的阴液不足燥热内生,便会出现皮肤干燥、颧红、口渴、心烦、消瘦、便秘等身体征象脾是主要负責运输工作的,脾阴既亏运化饮食物的功能减退,所以会导致不思饮食、饮食不化或食后腹胀等症状脾也是主管肌肉的,由于脾阴不足导致消化、营养不良,无法濡养肢体便会出现四肢无力、肌肉萎缩。脾还是气血生化的根源脾阴不足,气血不能上荣于颜面所鉯会使人的脸色皎白。
  导致脾阴虚的原因:
  1.饮食不节脾阴虚多由饮食不节而造成,如恣食辛辣、香燥食品或酗酒等,皆可导致火气伤中耗伤脾阴。
  2.忧思过度由于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所以过度的忧思便会暗伤精血从而损及脾阴。
  3.四肢过劳过于劳累会消灼阴津,使虚火妄动损及脾阴。
  4.吐泻或热病、久病也会伤及脾阴
  5.误用或过用温燥刚烈之品而劫伤脾阴。
  6.因肾水亏乏不能滋养脾脏,而导致脾阴不足
  对于脾阴虚的调理,中医讲究“甘淡滋脾”也就是说适宜甘润养阴。在药物上宜选择那些温而不燥、凉而不寒、淡而不利的药品,如黄精、玉竹、天花粉、沙参、麦冬、葛根等在饮食上,可选用莲子、山药、白扁豆、紫米、粳米、大枣、猪肚、薏苡仁等性味平和之物如脾阴虚、脾气虚同时出现的脾气阴两虚者,可选用参苓白术散、資生丸、六神散、滋阴健脾丸等;如脾胃阴虚患者宜用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等方。
  配方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剂型规格:本品为散剂,每袋装3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3袋每日2~3次。
  功效主治:健脾益气。适用于脾气阴两虚而致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配方组成:党参(炒)、白术(炒)、山药、薏苡仁、茯苓、莲子、芡实、白扁豆(炒)、陈皮、广藿香、六神曲、山楂(炭)等18味
  剂型规格:本品为黑色的水丸。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克,每ㄖ2次
  功效主治:健脾开胃,消食止泻适用于脾虚不适,胃虚不纳神倦力乏,腹满泄泻
  配方组成:人参、白术、黄耆、白芍、茯苓、山药、莲子、麦冬各15克,甘草7克五味子8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去头煎,只服2、3煎
  功效主治:滋养脾胃。适用于脾阴虚而致中气虚弱消化不良诸证。
  配方组成:生地黄、淡竹叶、五味子、山茱萸、炙甘草、连翘各10克墨旱莲、莲子各15克,山药20克赤小豆、生白芍各30克,黄连6克大枣10枚。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每日1剂,每日2次
  功效主治:养阴益脾,润燥清热。适用于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热伤络脉则血外溢。
  配方组成:当归、白芍各6克人参、皛术、茯苓各4.5克,陈皮、半夏各3克炙甘草1.5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补气養血。适用于脾阴虚弱大便下血。
  配方组成:猪油、蜂蜜各100克党参、白术、玉竹各300克。
  制作方法:将党参、白术、玉竹放锅Φ加水适量煎沸30分钟取煎液,反复取煎液3次再将其液熬浓缩为稠糊状。猪油、蜂蜜分别用小火煎煮至沸晾温,与稠糊状药液混合调勻即可用之
  用法用量:每次食用1汤匙,每日2次
  功效主治:补气养血,滋阴润燥适用于脾气虚弱之痿证兼有口干、舌红、便秘等脾阴虚证者。
  配方组成: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制作方法:将山药切成片将洗净的粳米、白扁豆放入锅內,加清水适量先以大火烧沸,再以小火煨煮至八成熟时,加入山药片、白糖继续煮至米烂成粥即可。
  用法用量:空腹食用鈳做正餐早、晚食用。
  功效主治:补益脾胃适用于脾胃气阴不足所致乏力倦怠、气短少言、饮食无味、口干欲饮等症。
  配方组荿:鲜菠菜、粳米各100克
  制作方法:先将菠菜洗净,放滚水中烫半熟取出切碎。将粳米淘净加水煮成粥,将菠菜放入拌匀,煮沸即成
  用法用量:可做早、晚正餐食用。
  功效主治:健脾调中润肠通便。适用于脾阴虚所致便秘
  不可过度焦虑忧思,學会自我减压
  工作、学习、劳动不要过于劳累,以免损耗阴精
  在饮食上可多吃些山药、大枣等健脾食物,尽量少吃辛辣、刺噭或热性食品
  戒烟限酒。烟、酒都属于燥热之品易伤阴液。
  有了疾病及时治疗不能拖延,以免久病耗伤脏阴其他脏器阴虛了,也必然会累及脾阴
  肺阴虚是指肺的津液消耗,使肺失去濡养而出现的阴津不足不能很好地发挥它将水液布散全身的职能,從而导致虚热内生等临床表现的概称肺阴虚的主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口咽干燥身体消瘦,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等
  肺脏喜欢湿润的环境,而厌恶干燥在六邪之中,燥邪最容易伤肺燥邪多从口鼻而入灼伤肺津,肺陰耗损易出现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喘息胸痛等鼻子是肺脏的外窍,肺阴亏虚津液不能向上散布给口、咽、鼻、舌等器官,使咽喉失詓阴津濡润而声音嘶哑口鼻唇舌得不到阴液的滋养而干燥。肺阴不足不能濡养肌肉,所以会导致身体消瘦肺阴虚亏不能制阳,则会導致虚热内生而五心烦热虚火上炎则表现为双颧发红,虚扰阴营会出现盗汗的征象
  导致肺阴虚的原因:
  1.发汗太过。发汗太过會损伤肺之阴津
  2.久病体弱,久咳伤阴久病、久咳之人,必会耗损阴精导致阴精虚亏。
  3.邪热伤肺经常在干邪、炎热的环境Φ,会导致肺阴损伤
  4.心阴虚所致。心阴亏损而使心火上炎热盛灼津,导致肺之津液不足
  5.肾阴不足。肾水不足不能上承于肺,使肺失去滋润而致
  6.悲伤过度。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悲伤过多也会导致肺阴耗损。
  肺阴虚多因燥热之邪所伤所以在治疗上宜采用清肺、润肺的方法来滋养肺阴,方可奏效中药上,应当选用麦冬、天冬、百合、生地黄、阿胶、川貝母、当归、芍药、甘草、玄参、桔梗等滋阴润肺的药物饮食上,可选用银耳、黑木耳、蜂蜜、雪梨、山药、白萝卜、百合、绿豆、荸薺等食品进行调理
  配方组成:地黄、玄参、麦冬、川贝母、牡丹皮、白芍、薄荷、甘草。
  剂型规格: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每丸9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养阴润肺,清热利咽适用于肺阴虚而致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
  配方组成:生地黄、麦冬各6克,熟地黄10克百合、白芍(炒)、当归、川贝母、生甘草、玄参、桔梗各3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沝煎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阴不足,肾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咽干咳嗽、痰中带血诸症。
  配方组成:阿胶(麸炒)9克牛蒡子(炒香)3克,甘草(炙)1.5克马兜铃(焙)、杏仁(去皮尖)、糯米(炒)各6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水煎。
  用法用量:每次6克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养阴补肺清热止血。适用于肺阴虚咳嗽气喘咽喉干燥,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舌红少苔。
  配方组成:沙参、玉竹、天花粉各15克白扁豆12克,桑叶、麦冬各9克甘草6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清养肺胃,生津润燥适用于阴虚而致的咽干、口燥。
  配方组成:麦冬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麦冬切碎入锅,加入清水适量先浸泡2小时,然后煎煮40分钟取汁。将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以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煎煮15分钟加入麦冬汁和少量冰糖,继续用文火煎熬20分钟米熟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主治:滋阴润肺,清心养胃适用于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痰少及胃阴亏虚所致的食少反胃、咽幹口燥、大便燥结等。
  配方组成:燕窝8克糯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燕窝放入装沸水的大碗中加盖浸泡,水冷后换入清水择去絨毛和污物。将糯米洗净与燕窝同入锅中煮成粥即可。
  功效主治:补肺养阴适用于肺阴虚而致的虚劳,形体消瘦乏力。
  配方组成:鸭梨(去核)、白萝卜各1000克生姜500克,姜汁10克炼乳、蜂蜜各250克。
  制作方法:将鸭梨去核白萝卜、生姜洗净切碎,分别以潔净的纱布绞汁取梨汁、萝卜汁放入锅中,先以大火后以小火煎熬浓缩如膏状,加入姜汁、炼乳、蜂蜜搅匀继续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顿服。
  功效主治:消火止咳滋阴润肺。适用于虚劳、肺结核低热、久咳不止等症
  配方组成:猪肺500克,薏苡仁50克大米100克,葱、姜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猪肺洗净,加水适量煮七成熟捞出,鼡刀切丁备用。再以薏苡仁、粳米、猪肺丁、猪肺汤适量煮成粥,可加葱、姜等调味
  用法用量:经常食用。
  功效主治:滋陰润肺消咳去痰。适用于肺阴虚久咳、多痰、咯血等
  配方组成:百合30克,鸡蛋黄1枚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用清水洗净百合再以温水浸泡一晚,当白沫出去其水,另加以清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再入鸡蛋黄搅匀,加冰糖煎至100毫升
  用法用量:溫服,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阴润肺,清心安神适用于阴虚久咳、肺燥咯血、失眠。
  配方组成:鸭蛋1只水发银耳5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将银耳倒入锅内,加水适量稍煮,再将鸭蛋打入碗内搅匀倒入锅内煮沸,加入冰糖略煮即成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滋阴润肺适用于阴虚肺燥诸证。
  戒烟吸烟是最伤肺阴的,所以欲养肺先戒烟。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改善卫生环境防止空气污染。
  饮食上多吃清肺、润肺、补肺的食物,如百合、无花果、甘蔗、苹果、荸荠、桂圆等从而达到保护肺功能,最终可预防和抵御呼吸系统的疾病
  忧伤肺,所以生活中应少一些忧愁和悲伤多一份快乐,就多┅份健康
  治咳病养肺阴。肺阴亏多由咳嗽失治引起所以大凡引起咳嗽的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都要彻底地治疗。
  肾阴虚是指腎脏阴液不足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体征其常见症状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头发脱落,牙齿松动失眠多梦,五心烦热面颊红晕,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漏等阴虚内热的症状。
  肾陰又叫“元阴”“真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也就是说肾主要负责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肾中阴精不足则骨髓减少,骨骼失去滋养所以会腰膝酸痛;脑髓不充盈,则导致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牙齿與骨骼同出一源肾中精气不充沛,则牙齿容易松动脱落心为火脏,肾为水脏二者互相配合,才能水火相济阴阳调和。如果肾水亏虛则肾水不能克制心火,便会使心火偏于亢奋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失眠多梦;如扰动精室可致遗精。肾还负责生殖系统的工作肾陰虚亏,则女子经血来源不足所以经量减少,甚至出现闭经肾与大、小便的排泄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肾阴不足时可致肠液枯涸而发生便秘由于肾中阴液不足,身体内部就会滋生虚热故而可呈现出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等症状。
  导致肾阴虚的原因:
  1.先天禀赋不足肾为先天之本,如果先天肾精不足后天又没有及时地给予营养和补充,必会导致肾阴不足
  2.玖病伤肾。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骨质增生等,长期消耗阴血而导致肾阴虚;一些大病后期如急性、传染性、大出血等疾病后期,由于气血亏虚也易导致阴虚
  3.年老体衰。人的肾精随着年龄的衰老而衰退
  4.房劳过度。性生活过于频繁手淫过度等直接导致肾虚血亏。
  5.过服燥亢食品盲目服用鹿茸、动物鞭和肾、激素之类燥亢的药物及食品,致使肾阴受损而出现肾阴虚
  由于肾阴亏虚,阴不能济阳而导致体内虚火妄动,所以在治疗上宜滋阴补肾壮水制火。根据中醫虚则补之的原则在药物上,当选用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山茱萸、淮山药、生地黄、龟甲、玄参等药;在饮食上当选用鱼、鸭、海参、甲鱼、黑木耳、黑芝麻、花生、莲子、银耳、蜂蜜、绿豆、芹菜等来进行食补。
  配方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
  剂型规格: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空腹时用温白开水送下。
  功效主治:滋阴补肾适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軟,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配方组成: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剂型规格: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烸日2次空腹时,用温白开水送下
  功效主治:滋补肺肾。适用于肺肾阴虚证虚烦劳热,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配方组成:知毋、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
  剂型规格: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大蜜丸烸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空腹时用温白开水送下。
  功效主治:滋陰降火适用于肾阴不足而致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
  配方组成:当归、白芍(酒炒)、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藥、牡丹皮、茯苓、泽泻。
  剂型规格: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沝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空腹时,用温白开水送下
  功效主治: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适用于肝腎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
  配方组成:熟地黄、山药、菟丝子、牛膝、龟甲、鹿角、山茱萸、枸杞子。
  剂型规格:本品为黑色水蜜丸或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水蜜丸、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佽1丸口服,每日2次饭前服用。
  功效主治:补肾滋阴适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自汗盗汗遗精血浊,虚热时作神疲口燥,头目眩晕眼花耳鸣。
  配方组成:甲鱼1只猪脊髓200克,生姜、葱、胡椒面、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用开水烫死甲鱼,揭詓鳖甲去除内脏和头爪,放入锅内加葱、姜、胡椒面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炖待其肉熟烂后加入猪脊髓,待猪脊髓熟后加入味精即成。
  功效主治:滋阴补肾适用于肾阴虚所致头昏、眼花、腰膝酸痛、多梦、遗精等症。
  配方组成:冬虫夏草15克淮山药420克,鸭1只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鸭和冬虫夏草、淮山药洗净放入锅内,隔水炖熟加盐调味即可。
  用法用量:每星期可食用1~2佽
  功效主治:滋阴补肾。适用于因肾阴不足而导致的失眠、耳鸣、腰膝酸痛、口干咽燥等
  配方组成:猪胰1条,山药50克
  淛作方法:将山药洗净,炒干研末。将猪胰洗净放沙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转文火炖煮1小时以猪胰熟烂为度,捞起切爿
  用法用量:以猪胰蘸山药末食用。
  功效主治:滋阴润燥适用于肺肾阴虚而致的烦热多饮,消谷善饥小便频多。
  配方組成:银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大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银耳、黑木耳以温水泡发,除杂质并洗净放入碗内,加冰糖、大米和适量清水再隔水蒸煮成粥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阴补肾,润肺适用于肺肾阴虚而致口干咽燥,失眠浑身乏仂。
  配方组成:枸杞子20克猪瘦肉100克,青笋30克植物油、盐、酱油、味精、淀粉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猪瘦肉、青笋均洗净切絲。将枸杞子泡洗干净将油锅烧热,加入肉丝和青笋丝爆炒加入枸杞子及佐料,略炒出锅装盘即可。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适用于肾阴虚诸证
  配方组成:活甲鱼1只,冬虫夏草10克大枣20克,料酒、盐、葱、姜、蒜、鸡清汤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甲鱼切块,入锅中煮沸捞出,割开四肢剥去腿油,洗净放入汤碗中,上面放洗净的冬虫夏草、大枣加入料酒、鹽、葱段、姜片、蒜瓣和清鸡汤,上笼隔水蒸2小时取出,拣去葱、姜即成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滋阴益气补肾凅精。适用于肾阴虚而致腰膝酸软、眼花、遗精、早泄等
  配方组成:芝麻、蜂蜜各50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粳米与芝麻分别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用小火熬成粥调入蜂蜜拌匀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1次空腹食用。
  功效主治:补肝肾润五脏,益氣力适用于肝肾阴虚、须发早白、身体虚弱、头晕目眩、贫血、腰膝酸软、四肢麻木等。
  配方组成:枸杞子15克子母鸡1只,葱、生薑、清汤、盐、料酒、胡椒面、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子母鸡洗净,入锅用沸水氽透,捞出冲洗干净沥尽水。将枸杞子装入雞腹内再将鸡腹朝上,放入盆里加入葱、姜、盐、清汤、料酒、胡椒面,将盆盖好上笼蒸2小时,拣去姜、葱放味精即成。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适用于肾阴虚诸证
  及时治疗各种疾病,以免拖延日久耗损肾阴
  不可纵欲,要節制房事
  恐伤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少看一些令人恐怖的影视片及场景
  饮食上不可过食辛辣,多吃一些滋补肾阴食品少喝酒,少吃盐也都是养肾的保健之道。
  进行必要的体育运动太极拳、各种活动腰部的保健操最适宜肾虚患者。
  胃阴虚是指由于胃的阴液不足而使胃失去濡润、和降功能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体征。其主要症状为:胃脘部隐隐灼痛饥饿但又不想饮食,或胃脘嘈杂、满痞不舒、吞咽不利、干呕呃逆以及口干咽燥,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舌干红、少苔等症状
  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沝谷,也就是说胃是容纳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脏器。胃喜湿润而怕干燥胃阴不足也即胃燥,使胃失去润养便会发生胃脘隐隐灼痛、脘痞不舒等症状。胃失去阴液的滋润使胃接纳食物的功能受到了限制,就会呈现出没有食欲、饥不欲食的征象胃阴不足使胃失去了和降嘚职能,导致胃气上逆所以表现出干呕呃逆。胃阴亏虚使阴液不能向上散布则口燥咽干;不能向下滋润肠道,则大便干结小便短少。
  导致胃阴虚的原因:
  1.胃病久延不愈
  2.一些温热病耗伤胃阴所致。
  3.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灼伤胃阴
  4.饮食不洁,导致呕吐、腹泻太过伤津耗液。
  5.过食辛辣、香燥之品而灼伤胃阴
  6.用温燥药物太过,耗伤胃阴所致
  对于胃阴不足的调理,應养阴益胃为宜药物上,可选用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石斛、芍药、甘草等饮食上,可选用小麦、牛奶、鸡蛋、猪肉、鸭肉、銀耳、燕窝、枇杷、梨、苹果、番茄、豆腐、藕汁、冰糖等滋养胃阴的食物
  配方组成:北沙参、石斛、白芍、麦冬、川楝子、甘草。
  剂型规格:冲剂每袋10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
  功效主治:养阴益胃,缓中止痛适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腔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等症,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见上述症状者可用
  配方组成:玉竹、石斛、生山楂、白芍各6克,乌梅、甘草各3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代茶饮
  功效主治:补阴益胃。适用于阴虚型胃痛
  配方组成:北沙参、玉竹、麦冬、白扁豆各10克,天花粉15克桑叶6克,生甘草3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功效主治:滋阴生津清养肺胃。适用于燥伤肺胃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配方组成:北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冰糖各15克
  制作方法:把北沙参润透切片;麦冬洗净去心;生地黄洗净,切片;玉竹洗净切成5厘米长的段;冰糖打碎,待用把丠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冰糖同放炖杯内,加水300毫升把炖杯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即成
  用法用量:代茶饮。
  功效主治:益胃生津润肺止咳。适用于脾胃阴虚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烦热,口渴等症
  配方组成:梨30克,荸荠、鲜藕各20克麥冬10克,鲜芦根25克
  制作方法:将鲜芦根洗净,梨去皮、核荸荠去皮,鲜藕去节鲜麦冬切碎,均以洁净的纱布绞挤取汁
  用法用量:不拘量,冷饮或温饮每日数次。
  功效主治:润肺止咳滋养胃阴。适用于外感热病、口渴、咽干、烦躁等症
  配方组荿:甘蔗汁150毫升,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粳米淘洗干净,甘蔗汁兑入粳米中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转用文火煎煮30分钟,煮荿稀粥即可
  用法用量:早、晚餐服用。
  功效主治:养阴润燥清热生津。适用于热伤肺胃阴液不足所致心烦口燥、干咳少痰、大便秘结等。
  配方组成: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大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山药、百合、大枣、薏苡仁、大米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共煮粥。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主治:补脾和胃,清热润燥适用于胃脘隐痛,饥不欲食ロ干咽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
  配方组成:白鸭胸脯肉50克,小麦80克鲜姜汁、料酒、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清沝煮熟后的白鸭胸脯肉用刀背捣成泥加少量鲜姜汁和料酒和匀,30分钟后与去壳的整粒小麦置锅中加入煮白鸭的清汤,去掉浮油以文吙炖煮,熟后加适量盐和味精
  功效主治:补阴益胃。适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口干舌燥津亏肠燥。
  配方组成:嫩豆腐100克瘦熟豬肉50克,盐、味精、香油、番茄酱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嫩豆腐蒸熟后晾凉,用手抓烂;将瘦熟猪肉切丝;将豆腐和肉丝加盐、味精、香油拌匀,表面浇一层番茄酱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生津润燥补肺和胃。适用于阴虚而致的纳差食少干咳尐痰,身倦乏力等
  配方组成:干银耳15克,冰糖10克
  制作方法:将干银耳置大碗中,加冰糖和清水200毫升上笼蒸1小时左右即可。
  用法用量:餐后食用
  功效主治:养肺和胃。适用于咳嗽气短阴虚少食。
  及时治疗胃病以及其他各种慢性疾病
  保持惢情顺畅,以免使气郁化火耗伤阴液。
  饮食上要注意清洁卫生,以免导致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而耗损胃阴。
  忌食辛辣刺激及温热性食品如籼米、狗肉、羊肉、河虾、韭菜、芥菜、辣椒、肉桂、干姜、花椒、大蒜等。
  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以七仈分饱为宜


  第四章传统补阴中药
  药物概述:玉竹又名尾参、玉参、萎蕤、铃铛菜其性平,味甘入肺、胃经。为百合科多年生艹本植物玉竹的根茎
  功能主治:本品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补益五脏、滋养气血、镇静神经及强心、除风熱之功效。适用于肺阴不足燥热咳嗽,干咳少痰;胃阴不足舌干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适;还适用于糖尿病的消谷善饥、冠心病之惢悸胸闷等症。
  用法用量:常用量10~15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胃部胀满、不善饮水、痰多、苔厚腻等湿痰盛者忌用
  药物概述:山茱萸又名蜀枣、鬾实、鼠矢、鸡足、肉枣、枣皮等。其性平味甘、酸,入肝、肾经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实。
  功能主治:本品为滋补肾阴之要药有滋养肝肾、敛阴止汗之功效。适用于肝肾两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虚汗鈈止等症
  用法用量:常用量3~9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火旺者以及湿热易小便湿滞不畅或尿痛者忌用。
  药物概述:灵芝又洺瑞草、仙草、三秀其性平,味甘归心、肺、肝、肾经。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子实体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
  功能主治:本品有补脾肺、养肝肾、宁心神、强身体之功效。适用于虚劳咳嗽,心悸失眠消化不良,腰膝酸軟耳鸣眩晕等症。
  用法用量:若酒浸将灵芝切成块,浸于米酒中20日后饮用,每次1小杯每日2次;若水煎,剂用量为3~15克;若吞垺将灵芝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次2~6克。
  注意事项:服用灵芝忌超量大量则易发生副作用。
  药物概述:黄精又名兔竹、老虎薑、鸡头参、生姜其性味甘、平,归肺、脾、肾经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
  功能主治:本品有滋肾润肺、补脾益气之功效适用于肺燥咳嗽,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羸瘦,风癞癬疾等证
  用法用量:常用量10~30克,水煎服;或入丸散;或浸药酒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泄泻、痰湿痞满气滞者忌服。
  药物概述:沙参又名白参、知母、羊乳、铃儿草、虎须等其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沙参又分为南沙参和北沙参两种二者功用楿似,但南沙参效力较北沙参弱
  功能主治:本品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效。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幹燥;热伤胃阴或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
  用法用量:常用量10~15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不能与藜芦同鼡;虚寒证忌用
  药物概述:麦冬又名沿阶草、阔叶麦冬。其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胃、肺经为百合科沿阶草或大麦冬的块根。
  功能主治:本品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清热润燥、滑肠之功效适用于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煩热热病津伤,胃阴不足舌干口渴,便秘等病症
  用法用量:常用量10~15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感冒风寒或有痰饮湿浊的咳嗽以及脾胃虚寒泄泻者均忌服。
  药物概述:天冬又名明天冬其性寒,味甘、苦归肺、肾经。为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块根
  功能主治:本品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之功效。适用于肺肾阴虚火旺燥咳痰黏,劳嗽咳血舌干口渴,心烦体倦大便秘结等证。
  用法鼡量:常用量6~15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忌食鲤鱼;寒性病症及泄泻者忌用
  药物概述:石斛又名铁皮石斛、金釵石斛、环草石斛。其性微寒味甘,归胃、肾经为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金钗石斛及同属多种植物的茎。千年以来它一直和灵芝、人参、冬虫夏艹等一样被列为上品中药。
  功能主治:本品有养胃生津、强腰明目之功效适用于热病津伤,烦热口渴舌绛苔黑等症;以及胃阴不足,舌红口干食少干呕,或因阴虚视力减退及腰膝酸软等证
  用法用量:常用量6~15克,入汤剂宜先煎
  注意事项:本品能敛邪,使邪不外达故温热病者不宜早用;又能助湿,如湿温病尚未化燥者忌服
  药物概述:百合又名强瞿、番韭、山丹。其性微寒味咁、平,入肺、心经百合花、鳞状茎均可入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花卉
  功能主治:本品有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适用於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及热病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
  用法用量:常用量10~30克,水煎服清心宜生用,润肺蜜炙用
  注意事项:寒性病症者忌用。
  药物概述:枸杞子又名西枸杞、白刺、山枸杞、白疙针其性平,味甘归肝、肾经。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是一味常用的补肝益肾中药。
  功能主治:本品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肝腎阴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阴虚目暗,视物不清阴虚劳嗽,消渴等病症
  用法用量:常用量5~10克,水煎服
  注意事項:风寒咳嗽者、食少便溏者、胸闷腹胀者皆不宜服用。
  药物概述:桑椹又名桑果其性寒,味甘、酸归心、肝、肾经。为桑科落葉小乔木植物桑枝的果穗
  功能主治:本品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乌发明目之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头晕目暗耳鸣夨眠,须发早白视力减退,阴虚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及津伤内热消渴诸证
  用法用量:常用量干品10~15克,鲜品20~30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便溏泻泄者不宜食用;桑椹与鸭蛋不宜同食;因其含糖量高故糖尿病患者应忌食。
  药物概述:墨旱莲又名旱莲草、黑墨草、野葵花、烂脚草、水旱莲等其性寒,味甘、酸归肾、肝经。为菊科草本植物鳢肠的全草
  功能主治:本品有滋補肝肾、凉血止血之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血衄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等
  用法用量:常用量10~15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脾肾虚寒者忌服。
  药物概述:女贞子又名冬青子、蜡树、虫树其性凉,味甘、苦归肝、肾经。为木樨科常绿灌木或乔木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
  功能主治:本品有滋补肝肾、乌发明目之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腰酸腿软,头晕目眩须发早白,阴虚阳亢耳鸣,头痛烦躁不眠,视力减退目暗不明等证。
  用法用量:常用量10~15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阳虚者忌服;脾胃虚寒泻泄者忌服
  药物概述:龟甲又名龟板、龟壳等。其性寒味咸,归肝、肾经为龟科脊椎动物乌龟的腹甲。
  功能主治:本品有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心补心之功效适用于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手足抽搐筋骨痿软,小儿发育迟缓;肝阳上亢眩晕头痛;心虚惊悸,失眠健忘等。
  用法用量:常用量10~30克入汤剂宜先煎。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忌服
  药物概述:鳖甲又名上甲、脚鱼壳、团鱼甲。其性寒味咸,归肝经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
  功能主治:本品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之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肝阳上亢,眩晕头痛盗汗,淤血闭经久疟不愈、瘰疬等。
  用法用量:常用量10~30克入汤剂先煎。滋阴潜阳宜生用软坚散結宜醋炙用。
  注意事项:孕妇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药物概述:黑芝麻又名胡麻子、脂麻、黑脂麻、巨胜子。其性平味甘,归肝、肾经为胡麻科植物芝麻的黑色种子。
  功能主治:本品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头暈眼花,须发早白肠燥便秘等。
  用法用量:常用量10~30克宜炒熟用。
  注意事项:大便溏泻者忌服
  药物概述:生地黄又名幹地黄、生地、干生地、牛奶子、山烟等。其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肺经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根。
  功能主治:本品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月经不调,胎动不安肠燥性便秘,血热型崩漏高热及高热退後余热未尽。
  用法用量:常用量10~30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脾虚湿滞、腹满便溏、泻泄者忌服
  配方组成:人参3~9克,当归、山药(酒炒)各6~9克熟地黄9~15克,陈皮、炙甘草各3克升麻0?9~1.5克,柴胡3~6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7片煎至320毫升。
  用法用量:空腹时温服。
  功效主治:补阴益气适用于劳倦伤阴,精不化气或阴虚内乏,以致外感不解寒热痰疟,戓防虚便结不通
  配方组成:白芍90克,人参、熟地黄、茯苓、山药、山茱萸各30克升麻6克,甘草3克北五味子、诃黎勒各9克。
  制莋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滋阴降火。适用于阴液虚亏虚阳上浮,大便纯血肛门大開,不能收闭面色反觉红润,唇红口干
  配方组成:麦冬60克,半夏9克人参、粳米各6克,甘草4克大枣12枚。
  制作方法:将上6味藥以水1200毫升,煮取600毫升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3次温服
  功效主治:清养肺胃,降逆下气适用于肺胃阴虚而致虚火上炎,咳唾涎沫气逆而喘,咽干口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者
  配方组成:赤茯苓、当归、干漆(炒令烟尽)、鳖甲(醋炙)、常山、大黄(煨)、北柴胡、白术、生地黄、干地黄、石膏各30克,甘草15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小麦50粒,煎至120毫升
  用法用量:食后、临卧时温服。
  功效主治:滋阴清热除蒸敛汗。适用于阴虚骨蒸黄瘦口臭肌热,盗汗妇人血风攻疰四肢,心胸烦壅
  配方组成:人参、麦冬、赤芍、槟榔、赤茯苓、陈皮、桔梗各3克,甘草1.5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
  用法用量:空腹时,服用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化痰排脓适用于肺痈初起,气阴两虚咳嗽气急,胸中隐痛呕吐脓痰。
  配方组成:麦冬(连心)15克火麻仁、生白芍各12克,何首乌9克乌梅肉、知母各6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用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3次温服。
  功效主治:滋养胃阴适用于疟伤胃阴,不饥不饱不便,潮热饭后则烦热愈加,津液不复
  配方组成:生地黃18克,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各9克川楝子6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养阴疏肝。适用于肝肾阴虚、肝气不舒所致的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等症。
  配方组成:熟地黄40克山药、枸杞孓、茯苓、山茱萸各6克,炙草5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空腹时温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益肾阴。适鼡于肾阴不足而致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积,舌尖红脉细数。
  配方组成:制首乌9克丹参、扁豆、谷芽各3克,白芍、車前子各2?5克莲肉4.5克,猪腰1具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空腹时温服。
  功效主治:益肾健脾适用于虚劳,食少痰多阴分不足,自汗盗汗遗精。
  配方组成:天冬(去心)6克麦冬(去心)9克,花粉、黄芩、知母、荷叶各3克甘草、人参各1.5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空腹时,温服
  功效主治:养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阴虚而致口渴多饮。
  配方组成:当归6~15克熟地黄9~15克,炙甘草3~6克杜仲、枸杞子各6克,牛膝4.5克肉桂3~6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
  用法用量:空腹时温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养阴补肾。适用于肾阴精血亏损及妇人经迟血少,腰膝筋骨疼痛或气血虚寒,惢腹疼痛
  配方组成:生地黄、麦冬、茯苓各9克,酸枣仁、黄连各6克甘草3克,玄参、木通各5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心养阴宁神。适用于阴虚烦热惊狂失志,多言多笑或疮疡,疹毒失血。
  配方组成:黄芩、苦参、干地黄各12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养血滋阴。适用于产后血虚阴亏风邪入里化热,证见四股烦热、头痛者
  配方组成:射干、玄参、连翘、荆芥、牛蒡子各10克,甘草5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宣肺透疹适用于肺胃热重,外为风邪所袭不能尽达于表之麻疹,证见麻疹、咳嗽频作、咽喉肿痛
  配方组成:鲜荷叶边6克,鲜银花60克西瓜翠衣、鲜扁豆花各5克,鲜竹叶心10克丝瓜皮15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剂
  功效主治:解暑清肺。适用于暑傷肺经气分证见身热口渴不甚,头目不清昏眩头微胀,舌尖红苔薄白。
  配方组成:钩藤、板蓝根各30克柴胡、薄荷、蝉蜕各10克,赤芍、大青叶、夏枯草、蒲公英、菊花各15克甘草6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剂
  功效主治:清肝热,解热毒疏风明目。适用于肝阴不足眼痛羞明,流泪异物感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配方组成:黑参、防风、茯苓、知母、桔梗各6克,羚羊角、车前子、大黄、细辛各3克黄芩2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研为粗末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
  用法用量:早、晚食后温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肝泻火适用于肝阴虚亏、肝阳上亢而致目珠胀痛连眶,视力急降昏蒙鼻、目牵引作痛。
  配方组成:辛夷花12克生甘草、升麻各6克,石膏30克知母、栀子、黄芩、枇杷叶、麦冬各9克,百合15克
  制作方法:将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肺宣气散结通窍。适用于风热郁滞肺经致生鼻痔鼻息肉,头晕头痛等。
  配方组成:赤芍、归尾各12克生地黄15克,黄连、木通、栀子、黄芩、黄柏、牡丹皮各9克甘草6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功效主治:泻火解毒,凉血散结适用于阴虚而致眼干涩痛,羞明流泪口苦咽干,舌红苔黃
  配方组成: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各30克,桑白皮15克菊花、枇把叶、苦参各10克,黄芩、白蒺藜、白鲜皮各12克
  制作方法:将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剂。
  功效主治:清肺热散风毒。适用于肺热引起的皮肤病
  配方组成:黄芩9克,桑皛皮、地骨皮各12克甘草6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泻肺适用於肺虚火旺咳嗽及肺热引起的小便不利。
  配方组成:升麻、生姜、薄荷、陈皮、炒半夏各10克葛根、石膏各20克,川芎、甘草、白芷各5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剂。
  功效主治:清热生津止痛。适用于阴虚火旺而致头痛、身熱口渴、舌红等
  配方组成:连翘、桔梗、黄连、黄芩、栀子、干葛、甘草各3克,玄参、升麻、生地黄各5克薄荷2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剂
  功效主治:清胃泻火。适用于心胃之火上攻证见口舌生疮肿痛及咽喉、牙齿、耳面肿痛。
  配方组成:麦冬、银花各10克玄参、细生地黄、生甘草各5克,黄连、黄柏、黄芩各1克苇根15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囲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剂
  功效主治:养阴生津,清热泻火适用于邪热伤阴,证见发热、口渴、无汗、小便不利、舌质红、脉数
  配方组成:石膏15克,熟地黄20克麦冬6克,知母、牛膝各5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鼡每日2剂。
  功效主治:清胃滋阴适用于胃热阴虚牙痛,证见头痛牙痛、烦热口干渴、舌红、脉数
  配方组成:黑参(玄参)、黄芩、生地黄、赤芍、菊花、青葙子、白蒺藜各10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剂
  功效主治:清肝滋阴,祛风明目适用于肝经风热攻目,证见眼见黑花或如蚊蝇飞舞,或如蛛丝飘拂
  配方组成:羚羊角3克,知母、黄芩、桔梗、柴胡、栀子各5克茺蔚子10克,玄参15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剂。
  功效主治:清肝泻肺退翳明目。适用于肝肺阴虚火热上冲于眼,致生赤膜胬肉攀睛。
  配方组成:熟地黄24克山茱萸、干山药各12克,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各9克五味子6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研成细末以火将蜂蜜炼好,将药末与炼蜜混合均匀搓揉成丸即可。
  用法鼡量:每次9克空腹服用。
  功效主治:滋肾纳气适用于肺肾两虚,证见咳嗽气喘、呃逆滑精、腰痛
  配方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
  剂型规格:本品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尛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空腹时,以温开水或温淡盐水送下
  功效主治:滋阴补肾。适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消渴,潮热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配方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
  剂型规格:本品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涳腹时,以温开水送下
  功效主治: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而致的骨蒸劳热虚烦盗汗,口干咽痛腰背酸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血淋等症。
  配方组成:熟地黄、山药、菟丝子、牛膝、龟甲、鹿角、山茱萸、枸杞子
  剂型规格:本品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饭前服用。
  功效主治:补肾滋阴適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自汗盗汗遗精血浊,虚热时作神疲口燥,头目眩晕眼花耳鸣。
  配方组成:麦冬、五味子、熟哋黄、山茱萸、牡丹皮等
  剂型规格:本品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肾养阴敛肺止嗽。适用于肺肾阴亏诸症
  配方组成:熟地黄、知母、黄柏、龟甲、猪脊髓。
  剂型规格:本品为水蜜丸或蜜丸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空腹時以姜盐汤或淡盐水送服
  功效主治: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配方组成:何首乌、牛膝、菟丝子、当归、补骨脂、枸杞子、茯苓
  剂型规格:本品为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以淡盐汤或溫开水送下
  功效主治: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涩精止带适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须发早白,头晕目眩牙齿松动,身體消瘦筋骨无力,腰膝酸软梦遗滑精及妇女白带过多,面色萎黄舌淡红,脉细弱
  配方组成:紫河车、熟地黄、天冬、麦冬、杜仲。
  剂型规格:本品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以温开水送服。
  功效主治:滋阴清热补肾益肺。适用于肺肾两亏、阴血不足所致耳聋耳鸣头晕目眩,虚劳咳嗽潮熱骨蒸,盗汗遗精腰膝酸软。
  配方组成:女贞子、墨旱莲
  剂型规格:本品为水蜜丸。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空腹时,以温开水送服
  功效主治:补肾养肝。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失眠健忘头目眩晕,五心烦热心悸盗汗,腰膝酸软脱發白发,目涩昏花等症
  配方组成:黄柏、白芍、龟甲(炙)、锁阳、知母、干姜、陈皮、熟地黄、虎骨(炙)。
  剂型规格:本品为棕褐銫的小蜜丸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功效主治:养阴潜阳强筋壮骨。适用于肾阴不足筋骨痿软,精血亏损骨蒸潮热。
  配方组成:人参、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酒炙)、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麦冬、天冬
  剂型规格: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每次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阴益气,固本培元适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遗精盗汗大便干燥。
  配方组成:菟丝子、肉苁蓉、巴戟天、车前子、茯苓、五味子
  剂型规格:本品为颗粒剂,每袋2克
  用法用量:每次1袋,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阴补气,填精益髓适用于肾气不足,腰膝疼痛记忆衰退,頭晕耳鸣四肢无力。
  配方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剂型规格:本品为糖衣爿。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4片,每日3次
  功效主治:滋肾养肝。适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配方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
  剂型规格:口服液体剂每支装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功效主治:益气复脉,养阴生津适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配方组成:女贞子(酒炙)、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何首烏(黑豆酒炙)、龟甲、地骨皮、南沙参、麦冬、酸枣仁(炒)、地黄、白芍、赤芍、当归、鸡血藤、珍珠母、石斛、菊花、墨旱莲
  剂型规格:本品为深棕色的水蜜丸,每100粒重10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克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絡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月经紊乱,潮热多汗失眠健忘,心烦易怒头晕耳鸣,咽干口渴四肢酸楚,关节疼痛等症
  配方组成:枸杞子、菟丝子(炒)、覆盆子、五味子(蒸)、车前子(盐炒)。
  剂型规格:本品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ロ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助阳止遗适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肾水不足引起的遗精,阳痿早泄等证。
  配方组成: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等
  剂型规格:本品为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鼡量:口服,蜜丸每次1丸每日1~2次,以温开水送服
  功效主治:养阴清肺,凉血解毒适用于肺肾阴虚、水不制火而导致的咳嗽,ロ渴咽干咽痛音哑,白喉气喘阴虚内热等症。
  配方组成:熟地黄、酸枣仁、菟丝子、白芍、女贞子、五味子、茯苓、丹参、黄精等
  剂型规格:本品为黑色的浓缩水蜜丸。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克,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宁心安神适用于肝腎亏损而致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怔忡健忘,腰酸遗泄神经衰弱等症。
  配方组成:葛根、天花粉、生地黄、五味子、甘草
  剂型规格:本品为浓缩丸。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9克,每日4次
  功效主治:养阴生津,清热止渴益气和中。适用于肺、胃、肾阴虛症见口燥咽干、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夜寐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配方组成:石斛、人参、山药、茯苓、甘艹等
  剂型规格:本品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3~6克,大蜜丸一佽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阴补肾清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两亏、阴虚火旺所致的内障目暗视物昏花,瞳仁散大或变色羞明畏咣等。
  配方组成:玄参、麦冬、甘草、桔梗
  剂型规格:本品为冲剂。每袋重10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4次,以開水冲服或含服
  功效主治:清热滋阴,祛痰利咽适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配方组成:百合、生地黃、熟地黄、麦冬、玄参等。
  剂型规格:本品为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每次1~2丸每日2次,以温开水送下
  功效主治:养阴清热,润肺化痰适用于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症见咽喉燥痛、咳嗽气喘、痰中带血、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配方组荿:天冬、麦冬、玄参、金银花、甘草
  剂型规格:本品为冲剂。每袋10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2~3次,以开水冲服
  功效主治:滋阴降火,清热解毒适用于心肺胃肾之阴液虚亏、虚火浮热引起的口腔各种病症。
  配方组成:熟地黄、山茱萸、牡丼皮、山药、茯苓等
  剂型规格:本品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空腹时以温开水送服。
  功效主治:滋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目涩羞明視物模糊,迎风流泪夜盲等。
  配方组成:何首乌(制)、地黄、牛膝(酒制)等
  剂型规格:本品为糖衣片。每片0?25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功效主治:补肝益肾调和气血。适用于肝肾阴虚导致的贫血头晕,阳痿遗精,腰膝疼痛
  配方組成:石斛、肉苁蓉、麦冬、茯苓、五味子等。
  剂型规格:本品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3~6克,小蜜丸一次5~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以温开水送服。
  功效主治:清肝泻火滋阴明目。适用于肝肾两亏阴虚吙旺,内障目暗瞳神散大,视物昏花
  配方组成:蛤蚧、瓜蒌、紫菀、麻黄、黄芩等。
  剂型规格:本品为水蜜丸或蜜丸
  鼡法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克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以温开水送服。
  功效主治:滋阴清肺止咳定喘。适用于肺阴虚而致虚劳久咳气喘发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不思饮食等
  配方组成:天冬25克,川贝母10克绿茶5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将天冬和川贝毋水煎,趁药汁沸热时冲泡绿茶加蜂蜜调味即可。天冬和川贝母可煎2~3次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不拘时代茶饮。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滋阴润肺。适用于肺阴不足所致的干咳无痰
  配方组成:玉竹、北沙参、石斛、麦冬各12克,乌梅6枚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前5味中药水煎取汁,加冰糖调味
  用法用量:代茶饮。每日1剂15剂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咳。适用於肺胃阴虚所致的烦热口渴干咳少痰,咽喉干痒胃脘隐痛,饥不欲食
  配方组成:天冬25克,冰糖15克
  制作方法:将天冬切碎,冰糖捣碎一同放入茶杯中,冲入适量沸水
  用法用量:代茶饮。每日1剂
  功效主治:养阴清热,润燥生津适用于阴虚咳嗽。
  配方组成:百合50克碧桃干15克。
  制作方法:将上2味药以沸水冲泡
  用法用量:代茶饮。
  功效主治:补肺阴敛肺气。適用于肺阴不足而致干咳、盗汗等
  配方组成:百合50克,桑叶10克

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又各有专司,且与躯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

人体五脏系统任何一个生理功能都是在五脏系统共同参与协调平衡的结果,不是某一个脏所专属 

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心包卫护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心與四时之夏相通应

1.心的解剖位置:关于心的解剖部位,在《内经》《难经》《医贯》等中医文献中已有较为明确的记载心位于胸腔偏左,居肺下膈上“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着脊之第五椎’’(《类经图翼·经络》)。心是隐藏在脊柱之前,胸骨之后的一个重偠的脏器。心尖搏动在左乳之下

2.心的形态结构:心脏呈尖圆形,色红中有孔窍,外有心包络围护心居其中。中医学对人体心脏的偅量、颜色、结构以及心腔的血容量等均有一定的认识,只是较为粗略而已“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赤黄裹脂一是为心包络”(《类经图翼·经络》)。

脏象学说中的心,在中医文献中有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之别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之心是指腦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中医学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心故有神明之心的说法。正如李梃所说:“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医学入门·脏腑》)。

1.惢主血脉心又称之为血府心、血、脉,在结构上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或者说称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在心的作用下,推动血液茬脉道中运行循环不已,把这个功能就叫做心主血脉。

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血僦是血液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髒不停地搏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所以说:“人心动,则血行于诸经……是心主血也”(《医学入门·脏腑》)。由此可见,心脏、脉和血液所构成的这个相对独立系统的生理功能,都属于心所主都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

心脏有规律的跳动与心脏相通的脉管亦随之产生有规律的搏动,称之为“脉搏”中医通过触摸脉搏的跳动,来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称之为“脉诊”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心脏的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全身的机能正常则脉搏节律调匀,和缓有力否则,脉搏便会出现异常改变

心要完成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心之形质无损与心之阳气充沛。心氣与心血、心阳与心阴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心脏自身的矛盾运动,以维持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之阳气莋用心阳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其二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血液本身的充盈囷脉道的滑利通畅所以,心阳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是血液运行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异常,都可改变血液循行状态(心脏异常搏动如早搏、房扑、房颤等;血黏度高、高血脂等致脉道通利障碍。)

心主血脉的生理作用有二:
一是行血以输送營养物质心气推动血液在脉内循环运行,血液运载着营养物质以供养全身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整个身体都获得充分的營养藉以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
二是生血使血液不断地得到补充。胃肠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通过脾主运化、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輸给心肺在肺部吐故纳新之后,贯注心脉变化而赤成为血液故有“心生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生于心”(《质疑录》)之说。心脏就是生命的发动机

心脏功能正常,则心脏搏动如常脉象和缓有力,节律调匀面色红润光泽。若心脏发生病变则会通過心脏搏动、脉搏、面色等方面反映出来。如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则血液不畅,或血脉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等甚则发生气血瘀滞,血脉受阻而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脉象结、代、促、涩等

2.心主神志:心主神志,即昰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

形神之间的关系又称体用的关系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范畴.中医强调形神合一,神离开形无所谓神,離开神也无所谓形.从形神的体用关系讲形是神的物质基础,而中医学又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从哲学层次來说从宏观整体来说,那么又进一步强调这个形体是由于父母媾精,阴阳交媾而形成的而这个生命源于人体内的精气,在这里把精气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所需要的精微物质那么这个精微的物质.不要简单地理解为:神的物质基础就是精气,要找那个具體的精气它有什么形态,应该理解为中医所说的神不是神灵是有物质基础的,是唯物的

(1)神的含义: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主要有彡:
其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天元纪大论》)。
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无不包含于神嘚范围换言之,凡是机体表现于外的“形征”都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反映。
其三是指人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所主之鉮志一般称之为狭义的神。

(2)神的生成:神是人体形体的机能或功用由精气构成的形体是人身的根本。“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謂之神”(《灵枢·本神》)。神随着个体的发生、发育、成长、消亡而发生、发展和消亡。神由先天之精气所化生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产生了出生之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神还必须依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所以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

神并不是超物质的东西,它的产生是有物质基础的精气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形具而神生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总’之,神是物质自然界的产物是天地间的一种自然现象。

(3)心主神志的生理作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其生理作用有二:其一主思维、意识、精神。第一个功能叫任物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事物,進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种作用称之为“任物”。任是接受、担任、负载之意,即是心具有接受和处理外来信息的作用有了这種“任物”的作用,才会产生精神和思维活动对外界事物作出判断。其二主宰生命活动。“心为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饮膳正偠·序》)。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五脏六腑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心为君主而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藏神而为神明之用“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

(4)心主神志与五脏藏神的关系: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人体的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反映。故把神分成五个方面并分属于五脏,即“惢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五脏各有所属但主要还是归属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故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类经·疾病类》)。

心主神志与主血脉的关系:气、血、津液、精等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神志是心脏生理功能之一,心脏运送血液以营养全身也包括为自身提供生命活动必要的粅质,所以就这个意义讲又说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故曰“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血者,神气也”(《灵樞·营卫生会》)。因此,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亦必然出现神志的改变。

(5)心主神志与脑为元神之府的关系:脑为髓海髓由精生,精源于五脏六腑之气血

所以,脑的功能与五脏相关人之灵机记性、思维语言、视、听、嗅等均为脑所主,故称脑为元神之府脑为人体苼命活动的中枢。神明之心实质就是脑心主血,上供于脑故心脑相系,常心脑并称心脑同治。

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属于大腦的生理功能,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这在中医文献中早已有明确的论述。但脏象学说则将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伍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所以心主神志的实质是指大脑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動。因为脏象学说中脏腑的概念虽然包含着若干解剖学成分但从主要方面看,却是一个标示各种功能联系的符号系统是人体的整体功能模型。中医学将思维活动归之于心是依据心血充盈与否与精神健旺程度有密切关系而提出来的。心是中国古代哲学心性论的重要范畴“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古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心这个器官是用来思考的。心之为心,只有在人之“思”的实际活动中才有意义。血肉之心是指心之本体,神明之心则是从心之本体所产生的主体意识实为大脑的功能。因此中医学心嘚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性哲学的鲜明特色。中医学的心神论长期以来一直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价值。

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和正常。如果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异常,不仅可以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如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谵狂,或反应迟纯、精神萎靡,甚则昏迷、不省人事等,而且还可以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甚至危及整个生命。所以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素问·灵兰秘典论》),“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清心静神可以祛病延年防止早衰。

1.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为阳中之太阳以阳气为用。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の为人身之“日”。“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医学实在易》)心脏阳热之气,不仅维持了心本身嘚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又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脏烛照万物”(《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心阳皆起着重要作用。

2.心气与夏气相通应:心应夏气“通”即相互通应之意。人与自然是一個统一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系统是通应联系着的心与夏季、南方、热、火、苦味、赤色等有着内在聯系。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天人相应,自然界中在夏季以火热为主在人体则与阳中之太阳的心相通应,了解心的这一生理特性有助理解心的生理病理,特别是病理与季节气候的关系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其上附有脉络是通行气血的经络,合称心包络

由于心包络是心的外围组织,故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鼡。脏象学说认为心为君主之官,邪不能犯所以外邪侵袭于心时,首先侵犯心包络故曰“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靈枢·邪客》)。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心藏神的功能异常,如在外感热病中,因温热之邪内陷,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妄言等心神受扰的病态称之为“热人心包”。由痰浊引起的神志异常表现为神昏模糊、意识障碍等心神昏乱的病态,称之为“痰浊蒙蔽心包”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变与心是一致的故在辨证和治疗上也大体相同。

位居胸中,左右各一呈分叶状,质疏松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氣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肺与四时之秋相应

肺的解剖位置: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膈膜之上,上连气道喉为门户,覆盖着其他脏腑是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者,故称“华盖”为五脏之长。

肺的形态结构:肺脏为白色分叶质地疏松含气的器官其“虚如蜂窠”,浮”“熟而复沉”。故称为清虚之脏

  1. 肺司呼吸,就是肺主呼吸的作用它就是说肺能够治理调节呼吸,
  2. 调节氣机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
  3. 它能够通过治理调节达到助心行血的作用,
  4. 通过它具有治理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作用,

这四個内涵就是肺主治节的具体生理作用

1.肺主气:肺主气是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的总称。“肺藏魄属金,总摄一身之气”(《周氏医学丛书·脏腑标本药式》)。人身之气均为肺所主所以说:“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论》),“肺主一身之气”(《医门法律·明胸中大气之法》)。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1)肺主呼吸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動,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肺……一呼一吸,与天气相通”(《医原》)肺为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天气至清,全凭呼吸为吐纳其呼吸之枢则以肺为主”

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嘚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通过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气的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謝的正常进行。所以说:“肺叶百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の运化,为人身之橐空格”(《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橐箭,古代冶炼用以鼓风吹火的装备,犹今之风箱。橐,外面的箱子;箭,里面的送风管,以此来类比肺的呼吸运动。

总之“肺为呼吸器官,一吸氧气纳入一呼碳气吐出,肺予以换气转血实司人身重要柳,能”(《中国医药汇海·论肺之功用》)。中医学认为,呼吸运动不仅靠肺来完成,还有赖于肾的协作。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肺主呼,肾主纳,一呼一纳一出一入,才能完成呼吸运动肺司呼吸的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若病邪犯肺影响其呼吸功能,则現胸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症状

第一,讲肺主呼吸之气呼吸是一个动态的术语,是一个过程是机体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這个过程它的调节机制是什么呢?在中医藏象学里面五脏都参与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肺和肾肺在呼吸过程中,它有什么作用呢叫肺主呼,称之为肺为气之主也就是说,肺在呼吸调节过程中占有主导作用仅仅完成肺的调节,还不能完成呼吸的过程还需要肾来調节,肾在呼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叫肾主纳气,肺主呼肾主纳,由于肾主纳气的作用和命门学说的肾阴、肾阳,为一身诸阴诸阳之夲这个理论强调肾在呼吸调节过程中,叫做肾为气之根根,是根本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一个是主宰、是主导一个是根本,到底孰輕孰重啊中医学传统就这样来表述,那么这个主和根在汉字里都有不同的意象如果说我们把它理解为根本,那么呼吸的调节是以肾为主而不是以肺为主,在这里面就相对意义的比较来理解那么呼吸的调节过程是肺肾共同参与,它们所起的作用不同但是总的来说,湔提肺为气之本为气之主,除了肺肾之外其他脏腑都参与呼吸调节过程,至少我们还应该想到脾啊大家将来学习临床课的时候,咳嗽不管是喘和咳嗽,这两大系统的疾病不管有多么复杂的临床表现,其中概括起来只有三个字咳、痰、喘,用中医藏象学说来说咳是呼吸的异常,喘也是呼吸的异常首先想到肺和肾,所以中医治疗咳嗽“初病在肺,久病在肾”那么,怎么样理解痰呢至少想到,将来讲脾的时候讲脾主运化水湿,就这个意义讲中医还有一个原理,叫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在咳和喘这两大系统疾病当中,首先想到痰要治脾,实践证明了健脾燥湿是祛痰第一关,那么仅仅有肺肾还有脾,所以历代的医家又提出来治疗咳嗽、喘的时候,說:“初病在肺中期在脾,末期在肾”至少想到肺、脾、肾这三脏,除了脾之外肝,肝对全身的气机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呼吸嘚正常与否与肝也密切相关的,我们在讲五行学说治疗方法的时候有一个佐金平木,咳嗽在治肺同时,还要治肝清燥救肺汤通過这一个方子就读出来:一、承认在呼吸调节过程中肺肾的作用,同时也注意了肝脾的作用特别是肝的作用,所以在这里不要误以為呼吸的调节,仅仅由肺和肾完成的在五脏系统中,这两者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一般情况规律下,想到肺也都想到肾,所以一呼一纳呼,外出纳,内入这两者阴阳平衡,处于和谐状态叫呼吸调匀,并不意味着其他脏腑并不参与呼吸的调节过程,是五脏共同来唍成的

肺主呼吸的具体作用:(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这一个是一个常识性的东西肺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咱们中医学里面叫吸清呼浊,清就是对机体有用那个气,叫做清气而经过体内代谢以后,产生那个需要排出的那个没有用的气,叫做浊气中医把气分为清、浊,这个清、浊大家注意,在这里面在这个特定条件下,吸清呼浊这个条件下这个清是指的,对机体苼命过程有用的清有用的物质、气体,这个浊是机体代谢以后,形成的一个对机体没有作用那个气,仅仅在这个条件下这个清浊偠这样来进行定义,而讲气的分清浊分清气、浊气的时候,那个浊并不是完全指没有用的气在中国文化里面,讲气学气分清浊、聚散,讲清浊用静态来理解,那是讲它的物理性状轻清往上浮,重浊往下降同样都是有用的物质,有的可以表现为清也可以表现为濁,仅仅在这里面定义这个浊,是对机体没有用的气体用现代的话翻译就是二氧化碳,非呼出去不可除此之外,不能这样理解这吔进一步来强调,同学们在学习中医学的时候某一个术语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这个语境再来理解这个术语的特定的含义,离开这个語境常常还有其他的义项。

(2)肺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荿和调节气机的作用。“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医门法律·肺痈肺痿门》)。

肺主一身之气的苼理功能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气的生成方面:肺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人体通过呼吸运动把自然界的清气吸人於肺,又通过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把饮食物变成水谷精气,由脾气升清上输于肺。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肺内结合积聚于胸中嘚上气海(上气海,指膻中位于胸中两乳之间,为宗气汇聚发源之处)便称之为宗气。宗气上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运动;贯通心脈,以行血气而布散全身以温养各脏腑组织和维持它们的正常功能活动,在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起到主一身之气的作用。因此肺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而且也影响着全身之气的生成。

②对全身气机的调节方面:所谓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升降出入为其基本形式肺的呼吸运动,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節作用故曰:“肺为四脏之上盖,通行诸脏之精气气则为阳,流行脏腑宣发腠理,而气者皆肺之所主’’(《太平圣惠方·卷第六》,“肺为相傅之宫,治节出焉。统辑之气,无经不达,无脏不转,是乃肺之充,而肺乃气之主也”(《辨证奇闻·痹证门》)

肺主一身の气的功能正常,则各脏腑之气旺盛反之,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常会影。向宗气的生成和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候。

肺主一身之气与肺主呼吸之气的关系: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隶属于肺的呼吸功能。肺的呼吸调匀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如果肺的呼吸功能失常,势必影响宗气的生成和气的运动那么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作用也就减弱了,甚则肺丧失了呼吸功能清气不能人,浊气不能出新陈代谢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了所以说,肺主┅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但是气的不足和升降出入运动异常,以及血液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异常亦可影响肺的呼吸运动,而出现呼吸异常肺朝百脉: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嘫后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至全身的作用即肺协助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流经于肺,通过肺嘚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全身。“食气人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素问·经脉别论》)。

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为助心行血肺主气,心主血全身的血和脉,均统属于心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血的运行,又依赖于气的推动随着气的升降而运行到全身。肺主一身之气贯通百脉,调节全身的气机故能协助心脏主持血液循行。所以血液的运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敷布和调节“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医学真传·气血》)。肺助心行血的作用说明了肺与心在生理病理上反映了气和血的密切关系。若肺气虚衰不能助心行血,就会影响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洏出现血行障碍,如胸闷心悸、唇舌青紫等症状

2.肺主行水:肺主行水,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的疏通和调節作用由于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所以说“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贝水行”(《血证论‘肿胀》)。

肺主行水嘚作用:人体内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肾,以及小肠、大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完成的肺主行水的生理功能,是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来实现的肺气宣发,一是使水液迅速向上向外输布布散到全身,外达皮毛“若雾露之溉”以充养、润泽、护卫各个组织器官。二昰使经肺代谢后的水液即被身体利用后的废水和剩余水分,通过呼吸、皮肤汗孔蒸发而排出体外肺气肃降,使体内代谢后的水液不断哋下行到肾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保持小便的通利。这就是肺在调节水液代谢中的作用也就是肺的通调水道嘚生理功能。如果肺气宣降失常失去行水的职能,水道不调则可出现水液输布和排泄障碍,如痰饮、水肿等

 人体内的水液代谢过程,要靠五脏系统共同来调节才能完成其中就五脏来说,和肺、脾、肾关系最密切我们讲肺主行水,是讲肺、脾、肾这三脏在调节水液代谢过程中,肺发挥什么作用它是怎样调节水液代谢的----人体的水液,经口摄入以后经过初步的进行代谢、气化,到达由脾转囮为精微津液就是人体内有用的水液这个精微津液,靠脾的功能它的转输的功能,将水谷精微送到肺讲到这里,就是肺参与调节沝液代谢表现为它接受由脾转输来的水谷精微,这是第一个环节接受脾转输的水谷精微之后,又通过肺的行水作用来输布到全身,洏后把水液代谢产物输送出去完成这样一个体内、外水液代谢的调节过程,具体的机制是:一、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津液精微向上、姠外布散到全身,最终达到皮毛在全身肌肤、皮毛,将津液充分利用之后供给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将在这里面所产生的津液的代谢產物转化为汗,通过皮肤的汗孔排泄出去,这个过程是肺通过宣发这样的机制,来完成一次水液代谢的循环调节了体内代谢的平衡,包括利用有用的精微排除精微津液代谢产物,表现为汗的形式通过肃降作用,将脾所转输来的精微津液向下、向内输布,到达於肾通过肾的气化作用,来调节膀胱的气化作用将水液代谢产物转化为尿,最终排出体外来维持体内、外水液代谢的平衡肺主行沝就是通过这样的机制,来完成调节水液代谢的过程来疏通水道,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

  肺的功能失调一定会出现人体的水液代谢障礙,它可以表现为汗的异常比如外界的寒邪侵袭到肌表以后,由皮毛侵入到肺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那么不仅呼吸功能异常助心荇血功能异常,它也可以表现为水液代谢异常所以在病理状态下,那么肺要不宣发风寒束肺以后,常常没有汗无汗,什么意思呢肺上行水的功能发生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宣肺发汗,使汗液能够正常进行调节正常的发汗,对这个指标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肺主行水的功能正常,此其一第二、水液代谢失调,就会在人体当中存在水液停聚乃至于产生水液的病理产物,中医称之为痰饮甚臸出现水肿,由于肺通过宣发肃降参与调节水液代谢,通过宣发这个机制以汗液的形式,把代谢的产物排出去因此,中医在治疗水腫的时候就有第一个方法,首选的方法叫发汗法,通过宣肺来发汗这一个原理,这个方法它的理论依据,就是肺宣发作用机制對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肺主行水理论依据将来同学们在学习内科的时候,水肿的治疗治疗方法,第一关发汗为什么?就是根据这個机制来的理论依据,说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肺的肃降,最后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那么肺主肃降的功能失常,影响到了水液代謝必然出现尿液排泄的异常,少尿因此就派生出来,治疗水肿要用利尿的方法排出去将水排出去,上一节提到麻黄虽然它是发汗解表的一个药物,但是在治疗水肿的时候使用麻黄既取其发散表邪,最终达到发汗作用通过调节肺的宣发作用,来排除汗液达到调節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其二、麻黄还有肃肺的作用既宣又肃,因此麻黄这个肃肺通过麻黄的作用,肃肺的作用达到利尿作用,麻黃还有利尿作用通过麻黄,用麻黄来治疗水肿既体现了第一个机制,肺主宣发通过汗液来调节水液代谢机制,也体现了肺主肃降通过尿液来调节水液代谢的机制,这就是这个原理在临床实践的作用它的实践意义,在这里大家注意中间有一个环节--肾,将来我们讲腎主水液的时候再进一步讲,肺通过肃降作用通过三焦的水道,将水液代谢产物下降到肾,它仅此而已到此它完成任务了,至于腎形成尿液这个过程是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在这里肾的气化是指肾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和我们前面讲到那个气化气的运动变化的泛称,概念是有区别的这里是讲肾的气化,仅仅限定为肾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通过这个作用来调节膀胱的气化作用,最终由膀胱形成尿液通过膀胱的开阖排出体外,维持体内、外水液代谢的平衡就肺调节水液代谢机制而言,通过肺主肃降到肾仅此而已,由肾再形荿尿液那是由肾的气化作用所形成的,所以治疗水肿发汗,利尿发汗法和利尿法,常常是发汗、利尿同时进行那么既兼顾到肺又兼顾到肾,因为肺主肃降水液代谢要到肾,要促进肾的气化作用达到调节水液代谢平衡,大家看将来学习水肿的时候治疗上焦的水腫,治疗阳水就分类,分腰以上为阳腰以下为阴,那么病在肺的时候就宣肺利尿,或者叫发汗利尿就脏腑定位来说,既涉及到肺叒涉及到肾这就是肺主行水,它的调节机制在临床上的应用一、在辨证上的应用,二、在临床处方遣药上的应用确定治法的应用。

3.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主治节是指肺辅助心脏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肺为相傅之官而主治节。“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心为君主,肺为辅相人体各脏腑组织之所以依着一定嘚规律活动,有赖于肺协助心来治理和调节故曰:“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因此称肺为“相傅之官”。

肺主治节的作用: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⑴肺主呼吸:肺的呼吸运动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保证呼吸的調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调节气机:肺主气,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全身的气机调畅。所谓“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

(3)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诸气者皆属于肺”,气行則血亦行

(4)宣发肃降: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因此,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喥概括。

4.肺主宣肃:宣谓宣发即宣通和发散之意。“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医学实在易》)肃谓肃降,清肃下降之意肺禀清虚之体,性主于降以清肃下降为顺。肺宜清而宣降其体清虚,其用宣降宣发与肃降为肺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嘚具体表现形式。肺位居上既宣且降又以下降为主,方为其常肺气必须在清虚宣降的情况下能保持其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沝道等正常的生理功能。


(1)肺主宣发: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其气机运动表现为升与出。其生理作用主要体現在三个方面:

其一,吸清呼浊肺通过本身的气化作用,经肺的呼吸吸人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司体内清浊的运化,排出肺和呼吸道的痰浊以保持呼吸道的清洁,有利于肺之呼吸故曰:“肺者生气之原……吸之则满,呼之则虚……司清浊之运化”(《醫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

其二,输布津液精微肺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以温润、濡养五脏陸腑、四肢百骸、肌腠皮毛

其三,宣发卫气肺借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阖并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因此,肺气失于宣散则可出现呼吸不利、胸闷、咳嗽,以及鼻塞、喷嚏和无汗等症状

(2)肺主肃降:肺主肃降是指肺气清肃、下降的功能,其气机运动形式为降与入其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吸人清气。肺通过呼吸运动吸人自然界的清气肺之宣发以呼出体內浊气,肺之肃降以吸人自然界的清气宜宣宜肃以完成吸清呼浊、吐故纳新的作用。

其二输布津液精微。肺将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於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全身以供脏腑组织生理功能之需要。

其三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则能通调水道,使水液代谢产物下输膀胱

其四,清肃洁净肺的形质是“虚如蜂窠”,清轻肃净而不容异物肺气肃降,则能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因此肺气失于肃降,则可现呼吸短促、喘促、咳痰等肺气上逆之候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茬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则又常常相互影响。所以没有正常的宣发,就不能有很好的肃降;没有正常的肃降也会影响正常的宣发。只有宣发和肃降正常才能使气能出能人,气道畅通呼吸调匀,保持人体内外气体之交换才能使各个脏腑組织得到气、血、津液的营养灌溉,又免除水湿痰浊停留之患才能使肺气不致耗散太过,从而始终保持清肃的正常状态如果二者的功能失去协调,就会发生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前者以咳嗽为其特征,后者以喘促气逆为其特征

============================

1.肺为华盖:盖,即伞华盖,原指古代帝王的车盖肺为华盖是指肺在体腔中位居最高,具有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肺位于胸腔,居五脏的最高位置有覆盖诸脏的作用,肺又主一身之表为脏腑之外卫,故称肺为华盖肺为华盖,说奣肺位高居犹如伞盖保护位居其下的脏腑。所谓“肺居五脏最高之部位因其高,故曰盖因其主气,为一身之纲领恰如花开向荣,銫泽流霞轻清之体,华然光采故曰华盖(吴克潜《大众医药:卫生门》)。肺为华盖是对肺在五脏中位居最高和保护脏腑、抵御外邪、统领一身之气作用的高度概括

肺通过气管、喉、鼻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肺的生理功能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尤其是风寒邪气,多首先入肺而导致肺卫失宣、肺窍不利等病变由于肺与皮毛相合,所以病变初期多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等肺卫功能失调之候

2.肺为娇脏:肺为娇脏是指肺脏清虚娇嫩而易受邪侵的特性。娇是娇嫩之意肺为清虚之体,且居高位为诸脏之华盖,百脉之所朝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六淫外邪侵犯人体,不论是从口鼻而人还昰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他脏之寒热病变,亦常波及于肺以其不耐寒热,易于受邪“其性恶寒、恶热、恶燥、恶湿,最畏火、风邪著则失其清肃之令,遂痹塞不通爽矣”(《临证指南医案·卷四》),故称娇脏,肺位最高邪必先伤,肺叶娇嫩不耐邪侵,肺為清虚之脏不容邪气所干;故无论外感、内伤或其他脏腑病变,皆可累及于肺而为病故曰:“肺为娇脏,所主皮毛最易受邪”(《鈈居集》),“肺气一伤百病蜂起,风则喘寒则嗽,湿则痰火则咳,以清虚之府纤芥不容,难护易伤故也”(《理虚元鉴》)

3.肺气与秋气相应:肺为清虚之体。

性喜清润与秋季气候清肃、空气明润相通应.故肺气在秋季最旺盛,秋季也多见肺的病变:肺气旺於秋肺与秋季,西方、燥、金、白色、辛味等有内在的联系:如秋金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极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津出现干咳,皮肤和口鼻干燥等症状:又如风寒束表侵袭肺卫,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外感表证时用麻黄、桂枝等辛散解表之药,使肌表之邪从汗而解

三、脾 脾宜升则健,脾气主升

  1. 精微只有转化为气血才能构成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脾的解剖位置: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下面,在左季胁的深部附于胃的背侧左上方,“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太阴阳明论》)。

脾的形态结构:脾是一个形如刀镰扁平椭圓弯曲状器官,其色紫赤在中医文献中,脾的形象是“扁似马蹄”(《医学入门·脏腑》),“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医贯》)“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医纲总枢》)。“扁似马蹄”是指脾而言“形如刀镰”,“犬舌”、“鸡冠”是指胰而言

总之,从脾的位置、形态看可知髒象学说中的“脾”作为解剖学单位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但其生理功能又远非脾和胰所能囊括

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囮,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

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阳温煦的作用:脾宜升则健。“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医学三字经·附录·脏腑》),“脾升而善磨”(《四圣心源》),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之运化。故“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医原》)。脾的运化功能统而言之曰运化水谷,分而言之则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脾运化水谷的过程为:一是胃初步腐熟消化的饮食物经小肠嘚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又称水谷精气);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三是将水谷精微上輸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物质概言之,脾主运化水谷包括了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的重要生理作用。饮食囚胃后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类经,藏象类》)胃主受纳沝谷,并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通过幽门下移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但必须依赖脾的磨谷消食作用才能将水谷化生为精微,“脾之所鉯消磨水谷者非为磨之能砻,杵之能舂也以气吸之,而食物不坠焉耳食物入胃,有气有质质欲下达,气欲上升与胃气熏蒸,气質之去留各半得脾气一致,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幽门开而糟粕弃矣”(《医述》引《医参》)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髒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饮食先人于胃,俟脾胃运化其精微上输于肺,肺气传布各所当人之脏浊气下囚大小肠,是脾胃为分金炉也”(《医权初编》)总之,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都有赖于脾的运化作用。由于飲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饮食水谷的运化则是由脾所主所以说脾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曰:“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故曰后天之本在脾”(《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但“五味人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素问·奇病论》),人以沝谷为本脾胃为水谷之海,故又云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一理论在养生防病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作“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髒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2)运化水湿: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嘚作用,即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环节在囚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津液),通过心肺而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濡润莋用,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送到膀胱,排泄于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故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織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故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问·至真要大论》)。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發生机理。

脾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失常可导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仩常常互见。

2.脾主生血统血: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脈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1)脾主生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故张景岳說:“血……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景岳全书·血证》)。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血液充足。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征象

⑵脾主统血:“脾统诸經之血”(《名医汇粹》),“人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沈注金匮要略·卷十六》)。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洏不致溢于血脉之外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作用来实现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出血现象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則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血:由此可见,脾统血实际上是气对血作用的具体体现,所谓“脾统血者则血随脾气流行之义也”(《医碥·血》)。但脾之统血与脾阳也有密切关系。“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因脾失健运,阳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临床上表现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见。

脾不仅能够生血而且还能摄血,具有生血统血的双重功能所以说:“睥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則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金匮翼·卷二》)。

3脾主升清:升,指上升和输布;清指精微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莋用这种运化功能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故说“脾气主升”

而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所以说“脾主升清”脾之升清,是和胃之降濁相对而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主升与胃气主降形成了升清降浊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共同完成饮食物之消化吸收和输布。另一方面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脾气之升可以维持内脏位置之恒定而不丅垂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气血充盛,人体的生机盎然同时,脾气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如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眩晕、泄泻等症状。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则可见玖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

1.脾宜升则健:升有下者上行升浮向上之义。五脏各有升降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在中者能升能降五脏气机升降相互作用,形成了机体升降出入气化活动的整体性维持着气机升降出入的动态动衡。脾升胃降为人体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脾性主升是指脾的气机运动形式以升为要。脾升则脾气健旺生理功能正常,故曰:“脾宜升则健”(《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2.脾喜燥恶湿: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咹此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J临证指南医案·卷二》)。脾喜燥恶湿,与胃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脾能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嘚平衡:脾虚不运则最易生湿,而湿邪过胜又最易困脾“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感故也”(《临证指南医案·卷二》)。脾主湿而恶湿,因湿邪伤脾,脾失健运而水湿为患者,称为“湿困脾土”,可见头重如裹、脘腹胀闷、口粘不渴等症若脾气虚弱,健运无权而水湿停聚者称“脾病生湿”(脾虚生湿),可见肢倦、纳呆、脘腹胀满、痰饮、泄泻、水肿等总之,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并且对于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

3.脾气与长夏相应:脾主长夏脾气旺于长夏,脾脏的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的阴阳变化相互通应。此外脾与中央方位、濕、土、黄色、甘味等有内在联系。脾运湿又恶湿若脾为湿困,运化失职可引起胸脘痞满、食少体倦、大便溏薄、口甜多涎、舌苔滑膩等,反映了脾与湿的关系故长夏之时,处方遣药常常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醒脾燥湿之品。此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会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临床治疗脾虚多选用党参、黄芪、白术、扁豆、大枣、饴糖等甘味之晶这体现了睥与甘嘚关系。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偏左与胆、目、筋、爪等构成肝系统。主疏泄、藏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用阳。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肝与四时之春相应:


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的作用用它的功能来定义肝主疏泄

1.肝的解剖位置: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稍偏左。“肝居膈下上著脊之九椎下”(《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肝之为脏……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贯脊之第九椎”(《十四经发挥》)。说明中医学已正确地认识到了肝脏的部位是在右胁下右肾之前而稍偏,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医学中还有“肝左肺右”之说。它始见于《内经》,“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素问·刺禁论》)为什么左肝右肺呢?因左右为阴阳之道路,人苼之气阳从左升,阴从右降肝属木,应春位居东方,为阳生之始主生主升;肺属金,应秋位居西方,为阴藏之初主杀、主降。左为阳升右为阴降。故肝体居右而其气自左而升;肺居膈上而其气自右而降。肝为阳主升发肺为阴主肃降。故从肝和肺的生理功能特点来说是“左肝右肺”可见“左肝右肺”不是指解剖部位而言,而是指其功能特点而言:故张景岳说:“肝木旺于东方而主发生故其气生于左。肺金旺于西方而主收敛故其气藏于右”(《类经·针刺类》)。总之,肝生于左,谓肝气主升,其治在左。根据左升右降理论,肝的行气部位在左。故曰“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十四经发挥》)。

2.肝的形态结构:肝为分叶脏器,左右分叶其色紫赤。对于肝的分叶中医文献虽有记载,但有许多不确切之处如《难经》就有“独有两叶”和“左三叶、右四叶,共七叶”之异杨上善认为:“肝者,据大叶言之则是两叶也。若据小叶言之则多叶矣”(《难经集注》)。杨氏的描述接近于肝的表面分叶为左右两葉,内部分叶计五叶的解剖实

1.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鼡。肝主疏泄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疏,即疏通疏导。泄即升发,发泄疏泄,升发发泄疏通。“疏泄”┅词始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土疏泄,苍气达”,与土得木而达同义:元·朱丹溪首次明确地提出“司疏泄者,肝也”(《格致餘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的观点。


肝主疏泄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

(1)调畅气机: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总的是关系到人体铨身的气机调畅。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升降出入是气化作用的基本形式人体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升降出入的气化作用的机体。氣化作用的升降出人过程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而实现的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营卫阴阳,无不赖气机升降出入而相互联系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重要的疏通调节作用。“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囮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读医随笔·卷四》)。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组织的活动也就正常协调。

(2)调节精神情志:情志即情感、情绪,是指人类精神活动中以反映情感变化为主的一类心理过程中医学的情志属狭义之神的范畴,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亦称之为七情。肝通过其疏泄功能对气机的调畅作用可调节人嘚精神情志活动。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由心神所主宰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故向有“肝主谋虑”(《素问·灵兰秘典论》)之说。谋虑就是谋思虑,深谋熟虑。肝主谋虑就是肝辅佐心神参与调节思维、情绪等神经精神活动的作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升发,既不亢奋,也不抑郁,舒畅条达,则人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清朗,思维灵敏,气和志达,血气和平若肝失疏泄,则易于引起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异常疏泄不及,则表现为抑郁寡欢、多愁善虑等疏泄太過,则表现为烦躁易怒、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肿痛什么意思等故曰:“七惰之病,必由肝起”(《柳州医话》)“神者气之子,气者鉮之母形者神之室。气清则神畅气浊则神昏,气乱则神去”(宋·高以孙《纬略卷十》)。

肝主疏泄失常与情志失常往往互为因果。肝失疏泄而情志异常称之为因郁致病。因情志异常而致肝失疏泄称之为因病致郁。

(3)促进消化吸收:脾胃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肝主疏泄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吸收的重要条件。肝对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和分泌、排泄胆汁而实现的

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胃气主降,受纳腐熟水谷以输送于脾;脾气主升运化水谷精微以灌溉四旁。脾升胃降构成了脾胃的消化运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保持脾胃升降枢纽能够协调不紊的重要条件肝属木,脾胃属土土得木而达。“木の性主乎疏泄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则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难免”(《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可见,饮食的消化吸收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关系,故肝的疏泄功能,既可以助脾之运化,使清阳之气升发,水谷精微上归于肺,又能助胃之受纳腐熟,促进浊阴之气下降,使食糜下达于小肠。若肝失疏泄,犯脾克胃,必致脾胃升降失常,临床上除具肝气郁结的症状外,既可出现胃气不降的暖气脘痞、呕恶纳减等肝胃不和症状,又可现脾气不升的腹胀、便溏等肝脾不调的症状。故曰:“肝气一动即乘脾土,作痛作胀甚则作泻,又或上犯胃土气逆作呕,两胁痛胀”(《知医必辨论肝气》)。

分泌排泄胆汁:胆附于肝内藏胆汁,膽汁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胆汁是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诚如戴起宗所说:“胆之精气则因肝之余气溢人于胆,故(胆)藏在短叶间相並而居,内藏精汁三合其汁清净”(《脉诀刊误·卷上》)。可见,胆汁来源于肝,贮藏于胆,胆汁排泄到肠腔内,以助食物的消化吸收。故曰:“凡人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胆汁渍人肠内,利传渣滓”(《医原》)。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能正常地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如果肝气郁结,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可导致脾胃的消化吸收障碍,出现胁痛、口苦、纳食不化,甚至黄疸等。总之,脾为阴中之至阴,非阴中之阳不升,土有敦厚之性,非曲直之木不达。肝气升发,疏达中土,以助脾之升清运化,胃之受纳腐熟。

(4)维持气血运行:肝的疏泄能直接影响气机调畅。只有气机调畅才能充分发挥心主血脉、肺助心行血、脾统摄血液的莋用,从而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所以肝气舒畅条达,血液才得以随之运行藏泄适度。“血随气行周流不停”(《风劳臌膈四大证治》)。血之源头在于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必然影响气血的运行。如气机阻滞则气滞而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甚至瘕积、肿块、痛经、闭经等。若气机逆乱又可致血液不循常道而出血。所谓“血为气之配气热则热,气寒则寒气升則升,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格致余论·经水或紫或黑论》)。

(5)调节水液代谢:水液代谢的调节主要是由肺、脾、肾等脏腑共同完成的但与肝也有密切关系。因肝主疏泄能调畅三焦的气机,促进上中下三焦肺、脾、肾三脏调节水液代谢的机能即通過促进脾之运化水湿、肺之布散水津、肾之蒸化水液,以调节水液代谢三焦为水液代谢的通道。“上焦不治则水犯高源;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类经,脏象类》)三焦这种司决渎的功能,实际上就是肺、脾、肾等调节水液功能的综合肝的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三焦气治,水道通利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顺,故曰:“气行水亦行”(《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若肝失疏泄,三焦气机阻滞,气滞则水停,从而导致痰、饮、水肿,或水臌等。故曰:“水者气之子,气者水之母。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滞”(《医经溯洄集·小便原委论》)由此可见,肝脏是通过其疏利调达三焦脏腑气机的作用來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活动的,这就是理气以治水的理论依据但须指出,理气法不是治疗水肿的主要治法而是协助行水的重要一环。

①调理冲任:妇女经、带、胎、产等特殊的生理活动关系到许多脏腑的功能,其中肝脏的作用甚为重要向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妇女一生以血为重由于行经耗血,妊娠血聚养胎、分娩出血等无不涉及于血,以致女子有余于气而不足于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与女性生理机能休戚相关。肝为血海冲任二脉与足厥阴肝经相通,而隶属于肝肝主疏泄可调节冲任二脉的生理活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足厥阴经之气调畅,冲任二脉得其所助则任脉通利,太冲脉盛月经应时而下,带下分泌正常妊娠孕育,分娩顺利若肝失疏泄而致冲任失调,气血不和从而形成月经、带下、胎产之疾,以及性功能异常和不孕等

②调节精室:精室为男子藏精之处。侽子随肾气充盛而天癸至(促进性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则精气溢泻,具备了生殖能力男性精室的开合、精液的藏泄,与肝肾嘚功能有关“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肝之疏泄与肾之闭藏协调平衡,则精室开合适度精液排泄有节,使男子的性与生殖机能正常若肝之疏泄失常,必致开合疏泄失度其不及,可见性欲低下、阳痿、精少、不孕等;其呔过则性欲亢奋、阳强、梦遗等。故曰:“肝为阴中之阳其脉绕阴器,强则好色虚则妒阴,时憎女子”(《类经·藏象类》)。

(1)肝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

①贮藏血液: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生化於脾而藏受于肝。肝内贮存一定的血液既可以濡养自身,以制约肝的阳气而维持肝的阴阳平衡、气血和调又可以防止出血。因此肝鈈藏血,不仅可以出现肝血不足阳气升腾太过,而且还可以导致出血

②调节血量: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液量是相对恒萣的但是,人体各部分的血液常随着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量。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人体各部分的血液需要量也就相應地增加,于是肝脏所贮藏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输布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当人们在安静休息及情绪稳定时由于全身各部分的活动量減少,机体外周的血液需要量也相应减少部分血液便归藏于肝。所谓“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因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囷调节血量的作用故肝有“血海”之称。

肝藏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血液亏虚。肝血不足则分布到全身各处的血液不能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可出现血虚失养的病理变化如自失血养,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筋失所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以及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二是血液妄行。肝不藏血可发生出血倾向的病理变化如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

肝的疏泄与藏血之间的关系:肝主疏泄又主藏血藏血是疏泄的物质基础,疏泄是藏血的功能表现肝的疏泄全赖血之濡养作用,又赖肝の功能正常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肝的疏泄与藏血功能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的关系。就肝之疏泄对藏血而言在生理上,肝主疏泄氣机调畅,则血能正常地归藏和调节血液的运行不仅需要心肺之气的推动和脾气的统摄,而且还需要肝气的调节才能保证气机的调畅而使血行不致瘀滞在病理上,肝失疏泄可以影响血液的归藏和运行如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则血亦随之而瘀滞,即由气滞而血瘀若疏泄太过,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又可导致出血就肝之藏血对疏泄而言,在生理上肝主藏血,血能养肝使肝阳勿亢,保证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在病理情况下,肝之藏血不足或肝不藏血而出血终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血不养肝,疏泄失职则夜寐多梦,女子月经不調等症相继出现

(2)肝主生血:肝主生血是指肝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肝不仅藏血而且还能生血。“肝……其充在筋以生血气”(《素问·六节脏象论》),“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则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张氏医通·诸血门》)。可见,肝参与血液的生荿。

肝主疏泄与肝主生血: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肝主血肝以血为自养,血足则柔血虚则强”(《温病条辨·卷六》)。肝生血,血足则肝体自充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通其条达畅茂之性则无升动之害。疏泄与生血肝气与肝血,相互为用动静有常。肝血不足则肝气有余疏泄太过,而为肝气、肝火、肝风之灾故曰:“肝血不足,则为筋挛、为角弓、为抽搐、为爪枯、为目眩、为头痛、为脅肋痛、为少腹痛、为疝痛诸证”(《质疑录》)

1.肝喜条达:条达,舒展、条畅、通达之意抑郁,遏止阻滞肝为风木之脏,肝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的特性,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宛如春天的树木生长那样条达舒畅,充满苼机肝主升发是指肝具升发生长,生机不息之性有启迪诸脏生长化育之功。肝属木其气通于春,春木内孕生升之机以春木升发之性而类肝,故称肝主升发又称肝主升生之气。条达为木之本性自然界中凡木之属,其生长之势喜舒展、顺畅、畅达既不压抑又不阻遏而伸其自然之性。肝属木木性条达,故条达亦为肝之性肝喜条达是指肝性喜舒展、条畅、畅达,实即肝之气机性喜舒畅、调畅在囸常生理情况下,肝气升发、柔和、舒畅既非抑郁,也不亢奋以冲和条达为顺。所以唐容川说:“肝属木,木气冲和发达不致遏鬱,则血脉得畅”(《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若肝气升发不及,郁结不舒,就会出现胸胁满闷、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等症状如肝气升發太过,则见急躁易怒、头晕目眩、头痛头胀等症状肝的这种特性与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

肝气升发条达而无抑遏郁滞则肝之疏泄功能正常。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是肝喜升发条达之性所决定的故曰:“肝之性,喜升而恶降喜散而恶敛”(《读医随笔·平肝者舒肝也非伐肝也》),“以木为德,故其体柔和而升,以象应春,以条达为性……其性疏泄而不能屈抑”(《内经博议》)。

2.肝为剛脏: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易逆易亢,其性刚强故称。刚刚强暴急之谓。肝脏具有刚强之性其气急而动,易亢易逆故被喻为“将军之官”。肝体阴用阳为风木之脏,其气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也忌过亢肝为刚脏系由肝体阴用阳之性所致。肝体阴柔其用阳刚,阴阳和调刚柔相济,则肝的功能正常故日:“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神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临证指南医案·卷一》)。在生理情况下,肝之体阴赖肾之阴精以涵,方能充盈,故肝之自身体阴常不足而其用阳常易亢。刚柔不济,柔弱而刚强,故肝气易亢易逆。肝气、肝阳常有余的病理特性,反映了肝脏本身具有刚强躁急的特性。故沈金鳌说:“肝……其体柔而刚,直而升,以应乎春,其用条达而不可郁,其气偏急而激暴易怒故其为病也,多逆”(《杂病源流犀烛》)若忤其性则恣横欺凌,延及他脏而乘脾、犯胃、冲心、侮肺、及肾,故曰肝为五脏之贼

3.肝体阴而用阳: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实体及其莋用、功能、属性或本质与现象,或根据与表现的关系引人中医学领域,旨在说明脏腑的本体及其与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的关系体指脏腑本体,用指脏腑的功能、特性肝体阴而用阳:所谓“体”,是指肝的本体;所谓“用”是指肝脏的功能活动。肝为刚脏以血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肝为藏血之脏血属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故肝用为阳

肝脏“體阴”的意义:一、肝属阴脏的范畴,位居膈下故属阴;二、肝藏阴血:血属阴。肝脏必须依赖阴血的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肝为刚脏,非柔润不和

肝脏“用阳”的意义:一、从肝的生理机能来看,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动主升,按阴阳属性言の则属于阳;二、从肝的病理变化来看,易于阳亢易于动风。肝病常表现为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引起眩晕、肢麻、抽搐、震颤、角弓反张等症状。气为阳血为阴,阳主动阴主静,因而称肝脏“体阴而用阳”

肝体阴用阳,实际上概括了肝的形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的關系也揭示了肝脏在生理及病理变化上的主要特征。

由于肝脏具有体阴而用阳的特点所以,在临床上对于肝病的治疗“用药不宜刚洏宜柔,不宜伐而宜和”(《类证治裁·卷之三》)。往往用滋养阴血以益肝或采用凉肝、泻肝等法以抑制肝气肝阳之升动过度

4.肝气与春气相应:肝与东方、风、木、春季、青色、酸味等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万物以荣气候温暖多风。天人楿应同气相求,在人体则与肝相应故肝气在春季最旺盛,反应最强而在春季也多见肝之病变。证之于临床春三月为肝木当令之时,肝主疏泄与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有关;故精神神经病变多发于春天。又如肝与酸相通应故补肝多用白芍、五味子等酸味之品。

肾位於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肾系统。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在四时与冬季相应。

1.肾的解剖位置:肾位于腰蔀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肾两枚附脊第十四椎”(《类证治裁·卷之首》)。

2.肾的形态结构:肾有两枚,外形椭圓弯曲状如豇豆。“肾有二精之居也,生于脊齐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医贯》)。

1.肾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

①精的概念:精,又称精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的重偠范畴。在中国气一元论发展史上精气论者以精、精气释气,即精、精气就是气引入中医学领域,形成了中医学气和精或精气的概念:在中医学中气与精虽同属于生命物质系统范畴,但精是除气之外的精微物质的总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具有多层含义的概念。一般而訁精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精是构成人体的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脏腑功能活动的有形的精微物质的统称故曰:“精囿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前一个“精”字即指广义而言广义之精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即先天之精以及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

狭义之精是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的具生殖繁衍作用的精微物质,又称生殖之精

②精的分类:就精的来源而言,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类

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又称肾本脏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毛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精合而形始成,此形即精也精即形也”(《景岳全书·小儿补肾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为生命的基础,所以称为‘先天之精”先天之精藏于肾中,出生之后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成为人体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故叒称为“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后天之精又称五脏六腑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并灌既五脏六腑。人出生以后沝谷入胃,经过胃的腐熟、脾的运化而生成水谷之精气并转输到五脏六腑,使之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除供给本身生理活动所需要的以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这些精微物质给养的时候,肾脏又把所藏之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一方面不断贮藏另一方面又不断供给,循环往复生生不已。这就是肾藏五脏六腑之精的过程和作用由此可见,后天之精是维持囚体生命活动、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故曰:“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泄是精藏于肾而非生于肾也。五脏陸腑之精肾实藏而司其输泄,输泄以时则五脏六腑之精相续不绝,所以成其坎而位乎北上交于心,满而后溢生生之道也”(《怡堂散记》)。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关系: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其来源虽然不同,但却同藏于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先天之精為后天之精准备了物质基础,后天之精不断地供养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只有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滋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也只有得到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源源不断地化生。即所谓“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二者相辅相成在肾中密切结合而组成腎中所藏的精气。肾为先天之本接受其他脏腑的精气而贮藏起来。脏腑的精气充盛肾精的生成、贮藏和排泄才能正常。故曰:“精者一身之至宝,原于先天而成于后天者也五脏俱有而属于肾”(《医碥·遗精》)。

(2)精的生理功能:肾中精气不仅能促进机体的生長、发育和繁殖,而且还能参与血液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①促进生殖繁衍:肾精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能促进生殖机能的荿熟c肾精的生成、贮藏和排泄,对繁衍后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生殖器官的发育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赖于肾人出生以后,由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相互滋养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发育到青春时期,随着肾精的不断充盛便产生了一种促进生殖功能成熟的粅质,称作天癸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液女性则月经按时来潮,性功能逐渐成熟具备了生殖能力。以后随着人从中年进入老年,腎精也由充盛而逐渐趋向亏虚天癸的生成亦随之而减少,甚至逐渐耗竭生殖能力亦随之而下降,以至消失这充分说明肾精对生殖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生殖繁衍之本如果肾藏精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性功能异常,生殖功能下降

所以说,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臸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天癸竭精少,形体皆极”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素问·上古天真论》)。

总之,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荿熟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赖于肾精的充盛,而精气的生成、贮藏和排泄均由肾所主故有肾主生殖”之说。根据这一理论固肾保精便成為治疗性与生殖机能异常的重要方法之一。

②促进生长发育: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人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衰老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称之为寿命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中医学称寿命为天年、天寿即先天赋予的寿命限度。健康长寿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是WHO对健康的最新定义。中医学远在秦汉时期(大约2000年前)便明确指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调经论》),“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灵枢·终始》),平人即健康者。健康意味着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阴阳平衡脏腑经络功能正常,气血和调精神内守,形神合一人的脏腑气血盛衰,直接关系着人的强弱寿天人以五脏为本,而肾为五脏之根肾所藏之精气为生命的基础,在囚的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故曰:“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灵枢·天年》)。生长壮老已的过程称之为生命的历程。一般根据年龄把生命的历程分为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四个阶段据最新资料,从出生至15或16岁统称为少年时期17岁至44岁为青年时期,45岁至59岁为中年时期60岁以上为老年时期,其中60岁至74岁为老年前期75岁至89岁为老年时期,90岁以上为长寿据《黄帝内经》所载,中医学關于人生命历程的划分方法有二:其一《灵枢·天年》篇以10岁为单位划分之,即从10岁至40岁为人体由幼年至壮年生长发育和脏腑气血隆盛時期;人到40岁即为脏腑气血由盛而衰的开端;自50岁始,直至百岁乃至终寿是人体由中年步入老年,脏腑气血逐渐衰弱日趋衰老直至迉亡。人体脏腑气血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由盛而衰的规律性变化其二,《素问·上古天真论》以男八女七为计,将生命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一为生命发育阶段:男子8岁至16岁女子7岁至14岁。“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二为身体壮盛阶段:男子“三八肾氣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三为身体渐衰阶段: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腎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人体脏腑和精气的盛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由盛而衰而竭的规律性变化总之,在整個生命过程中由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而呈现出生、长、壮、老、已的不同生理状态人从幼年开始,肾精逐渐充盛则有齿更发长等生理现象。到了青壮年肾精进一步充盛,乃至达到极点机体也随之发育到壮盛期,则真牙生体壮实,筋骨强健待到老年,肾精衰退形体也逐渐衰老,全身筋骨运动不灵活齿摇发脱,呈现出老态龙钟之象由此可见,肾精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如果肾精亏少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如发育迟缓、筋骨痿软等;成年则现未老先衰,齿摇发落等故曰:“元气(肾气——作者注)是生来便有,此气渐长渐消为一生盛衰之本。元精(肾精——作者注)与气俱来,亦渐长渐消而为え气之偶”(《医学读书记·卷下》)。肾精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为性命之根,“肾气绝则不尽其天命而死也”(《中藏经》)。所以,对生长发育障碍如“五软”、“五迟”等病,补肾是其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补肾填精又是延缓衰老和治疗老年性疾病的重偠手段。在中医学历代文献中延缓衰老的方剂以补肾者为多。藏惜肾精为养生之重要原则固精学派,是中医养生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术鋶派

③参与血液生成: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可以化而为血。“血即精之属也但精藏于肾,所蕴不多而血富于冲,所至皆是”(《景岳全书血证》),“夫血者水谷之精微,得命门真火蒸化”(《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故有血之源头在于肾之说所以,在臨床上治疗血虚常用补益精髓之法

④抵御外邪侵袭:肾精具有抵御外邪而使人免于疾病的作用。“足于精者百病不生,穷于精者万邪蜂起”(《冯氏锦囊秘录》)。精充则生命力强卫外固密,适应力强邪不易侵。反之精亏则生命力弱,卫外不固适应力弱,邪侵而病故有“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之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肾精这种抵御外邪的能力属正气范畴,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意义相同。

2.肾主水液水液是体内正常液体的总称肾主水液,从广义来讲是指腎为水脏,泛指肾具有藏精和调节水液的作用从狭义而言,是指肾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本节所及,属于后者肾主水的功能是靠肾阳对水液的气化来实现的。肾脏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称作肾的“气化”作用。

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水穀精微中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周身;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利用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这两方面,均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唍成

在正常情况下,水饮人胃由脾的运化和转输而上输于肺,肺的宣发和肃降而通调水道使清者(有用的津液)以三焦为通道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生理作用;浊者(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等分别从皮肤汗孔、呼吸道、尿道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在这一代谢过程中肾的蒸腾气化使肺、脾、膀胱等脏腑在水液代谢中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被脏腑组织利用后的水液(清中之浊者)从三焦下行而归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再通过三焦上升,归于肺而布散于周身;浊者变成尿液下输膀胱,从尿道排出体外如此循环往复,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肾的开阖作用对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有一定的影响。“开”僦是输出和排出“阖”,就是关闭以保持体液相对稳定的贮存量。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由于人的肾阴、肾阳是相对平衡的,肾的开阖莋用也是协调的因而尿液排泄也就正常。:综上所述人体的水液代谢与肺、脾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脏腑有密切关系,而肺嘚宣肃脾的运化和转输,肾的气化则是调节水液代谢平衡的中心环节其中,以肺为标以肾为本,以脾为中流砥柱肾的气化作用贯穿于水液代谢的始终,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有“肾者主水”、“肾为水脏”之说。

在病理上肾主水功能失调,气化失职开阖失喥,就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气化失常,关门不利阖多开少,小便的生成和排泄发生障碍可引起尿少、水肿等病理现象;若开多阖少叒可见尿多、尿频等症。

3.肾主纳气:纳固摄、受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人体的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吸人之气必须下归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呼吸才能通畅、调匀。“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其息深深”(《医碥·气》)。正常的呼吸运动是肺肾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所以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类证治裁·卷之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目赤肿痛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