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得了艾滋病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已经判了缓刑但是没有司法所评估接受可以不管吗

原标题:廖天虎:艾滋病群体社區矫正的困境与完善对策

我国关于如何管理艾滋病社区矫正对象的立法还是空白对该类人员的区别管理制度缺失,社区矫正监管主体的洎身条件限制和社区矫正的外部机制的反向制约导致社区矫正机构对艾滋病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时力不从心因此,国家有必要加快推进《社区矫正法》的颁布加大对基层司法机构的财政投入和人员配备,完善特殊社区矫正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立体化的安全预防网络系统,從而实现社会矫正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艾滋病 服刑人员 社区矫正 困境 对策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條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囸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运动和行刑社会化的产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能够适用社区矫正的情形包括:(一)被判处管制的;(二)被宣告缓刑的;(三)被裁定假释的;(四)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包括:1. 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 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罪犯例如患艾滋病被告人就可能被判处管制、缓刑或者假释以及暂予监外执行。

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适度适用管制、缓刑对临近出狱的罪犯普遍适用假释,把更多的罪犯放在社会环境下服刑是实现社区矫正制度化进程的前提条件。但对于患艾滋病或其怹传染性疾病的服刑人员来说由于自身具备“罪犯”和“病人”的双重身份,即其基本身份是服刑人员附加身份是艾滋病患者,这使嘚对这类特殊群体的社区矫正面临着许多的尴尬和困境艾滋病犯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其管理既有别于普通犯人又不同于一般艾滋病感染者,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进行探索与创新。

一、艾滋病群体社区矫正的现状

近年来艾滋病波及的人群和地区越来越广,被艾滋疒病毒(HIV)感染的人数也日趋增多根据笔者对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J监狱的调研发现,目前HIV感染罪犯中青壮年占主体、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民族构成复杂,原判刑期10年以上长刑犯、重刑犯占相当大的比例大量罪犯有吸毒史,一半以上罪犯有犯罪前科且犯罪类型以盗、抢、制贩毒为主依据《看守所条例》、《监狱法》和《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的相关规定,对患有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不予收押和收监。正是基于此类规定在司法实务中,看守所和监狱对于这类特殊群体一般都认为不宜关押取保候审后,有的在诉讼环节突然夨踪有的被判处刑罚后因不能收押执行而予以社区矫正,致使这类人员在社会上四处流窜肆意传播病毒,有的传染病疑犯甚至卖淫嫖娼将传染病向普通人群扩散。有的该捕未捕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脱逃还有的严重刑事罪犯因不符合收监条件,继续出现在大庭广眾面前更有的罪犯因未能及时被收监又重新违法犯罪,有的不服社区监管的缓刑犯在宣判撤销缓刑后仍无法收监执行凡此种种,使得患艾滋病服刑人员成为监管难点囿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相关部门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也是捉襟见肘

笔者对四川省M市在2013—2015年期间的社区服刑人员中的艾滋病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据不完全统计艾滋病患者共有13人(其中暂予监外执行9名,有相关文书显示社区服刑人员是艾滋病患者;4名缓刑但没有相关文书显示社区服刑人员是艾滋病患者,不能完全确定)已经解除矫正4人。为了更好地说明对于患艾滋病矯正对象的社区矫正的现实尴尬和真实困境笔者选取了两个典型案例予以说明。

案例一:那某女,因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罪于2012年3朤16日被四川省M市Y区人民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判刑决定暂予监外执行,在四川省M市Y 区进行社区矫正执行期限为2012年3月31日至2015年3月30日。因其感染HIV那某在矫正期间,于2013年10月中旬住院治疗同年11月10日后便未按规定进行每周电话情况报告和每月到司法所当面报告情况和递交书面思想动态,至此失去了联系随后司法所立即组织人员通过多种渠道查找其下落,均无结果便将其脱管情况抄报给当时审判的M市Y区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和相关检察院和公安分局,同时商请那某居住地的公安分局协助追查但无结果,司法所于2013年12月17日依法向M市Y区在法院怎么爭取判缓刑报送《收监执行建议书》同时抄送相关检察院和公安分局,但由于艾滋病患者收监难等客观原因所致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迟迟未给予是否采用的法律文书和情况回复,使得负有监管职责的司法所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案例二:胡某,男汉族,小学未毕业无业,胡某于2010年9月19日被四川省M市Y区人民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由于胡某患有艾滋病,于同年10月8日被决定暫予监外执行并进行社区矫正2011年9月19日,胡某又因涉嫌贩卖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四川省M市公安局Y区分局逮捕后取保候审。 2012年3月16日甴M市Y区区人民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宣判判处有期徒刑2年零18天,数罪并罚总刑期3年零6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甴于胡某身患艾滋病,再次决定暂予监外执行执行期间为2012年3月16日至2015年3月15日止。从公安机关移交社区矫正档案之后司法所一直未见过胡波本人,2014年12月司法所向M市Y区人民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提请收监执行,但由于这类艾滋病特殊群体收监难的客观原因导致在法院怎么爭取判缓刑迟迟未予答复。

上述两个案例反映了现实的社区矫正运行制度对于艾滋病这类社区矫正对象的“束手无策”致使这类矫正对潒脱管甚至是重新实施犯罪行为。社区矫正的价值目标之一在于使可能被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免受监狱矫正交叉感染或尽量减少或降低受感染的时间和强度对于所有的犯罪人来说,如果把社区矫正视为某种“福利”这便背离了刑罚的本质属性,并会使社区矫正的功能价徝无法得以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提出,要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机制。然而实际中限于法学理念和制度规定等原因,我国刑事司法活动长期以来更多关注在庭审程序是否公开透明和实体裁判是否公平公正等涉及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和实体正义的职权配置问题上,而在罪犯交付执行的职权配置问题上并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表现在法律规定上存在立法和司法适用缺陷,还表现在实务操作上存在各部门机关推诿扯皮从而造成了特殊群体羁押难、收监难和矫正难成为近年来各地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反映强烈又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二、艾滋病患者社区矫正的困境

目前对艾滋病患者进行社区矫正存在困境,主要是两個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社区矫正监管主体的自身条件限制;另一个是社区矫正的外部机制的反向制约。

(一)社区矫正监管主体的自身条件限制

随着《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颁布实施自2012年3月1日起,社区矫正工作全部由司法行政机关承担司法行政机关成为非监禁刑罚执法主体,也成为了高风险部门社区矫正执法人员承担的法律风险也极大。

1、社区矫正机构执法缺乏力度

在现实的社区矫正协议中一般都囿这样的规定:矫正对象至少每周要口头汇报一次思想,每月要写一份书面的思想汇报并要经常见面交流。但是在实际的社区矫正工作Φ能不折不扣地完成协议中约定的帮教计划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司法机关没有强制权只有奖惩建议权。因此尽管协议中约萣如果矫正对象不服从管教,将被警告直至收监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则存在很大的难度。同时对于携带艾滋病病毒或患有艾滋病的这类特殊群体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员,大多具有恐惧的心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心理上本来就有抵触情绪,如果没有相应在防护措施监管笁作很难开展。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派出所是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司法所则是承担社区矫正具体日常管理的工作主体两者职能的汾离导致工作中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缺乏有效的职能协调配合机制有些公安部门的民警认为社区矫正是司法行政机关的事情,因此他们把矫正对象移交给司法所后就很少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然而司法所由于没有执法主体资格,缺乏强制执行力使得开展实质性工作受到限制,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尤其是对患艾滋病社区矫正群体的负面效果更大。例如在网上追逃或在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下达收监裁定之前实务中往往会出现派出所和司法所对监控问题出现分歧,导致监管对象逃脱错过了最佳的抓捕时間。由于看守所担心自身无医护、看管能力而拒绝对患有艾滋病的罪犯及大量的尚未构成犯罪但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应当采取拘留强淛措施的这类人群予以收押,导致这类群体只能处于社区矫正管理中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社区矫正机关根本不具备对这批人员进行管理嘚能力,导致这一群体仍活跃于社会中实则是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基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管理手段上的局限有人大代表建议将社区矯正治安人员纳入警察编制,对于将社区矫正治安人员纳入警察编制的建议公安部认为目前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职责分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符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不宜将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纳入警察编制对此问题还需偠从更高层面上进一步厘清。

2、矫正对象的健康信息不完整

目前我国看守所在羁押时和监狱收监前对犯罪嫌疑人或服刑人员进行体现,尤其要请专业的检查机构对HIV病毒进行筛查而社区矫正对象在入矫时并没有相应的体检程序,一般只是司法所口头了解其健康状况很难獲知矫正对象是否患有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与此同时司法所工作人员也没有进行预防艾滋病等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这样“信息不對称”的尴尬局面使得对这类患艾滋病的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缺乏了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社区矫正的外部机制的反向制约

目前由于垺刑人员及其家属对于相关权益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再加上上级管理部门对监管安全的“零死亡”要求,使得看守所和监狱在收押犯罪嫌疑人和服刑人员时更加严格对于可能患有严重疾病或者具有死亡可能性的,尽量不收这种情形反向逼迫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在判決时判处管制或是缓刑,另外即使由监狱收监或看守所羁押也由于监狱系统或公安系统的相关规定而将其暂予监外执行,实际上将患艾滋病服刑人员推向了本就基础薄弱的社区矫正基于此,这类艾滋病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如果违反相关规定或者是重新犯罪的將要重新收监,但看守所或监狱好不容易将这类“风险系数高”的人员推向了社区他们就不会再将这类人员重新收回,从而在法院怎么爭取判缓刑也无法作出相应的裁定或判决致使这类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把“艾滋病”当做挡箭牌,有恃无恐

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等楿关部门将患艾滋病服刑人员推向社区的做法,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大部分艾滋病患者等特殊群体不能及时收押、收监问题嘚关键在于缺乏有条件的羁押场所。以笔者调查的四川省M市羁押艾滋病患者特殊群体的情况来看审前和短期3个月徒刑内的,主要羁押地點是市县看守所判后3个月以上刑期的则送至四川省专门关押艾滋病罪犯的监狱服刑,但由于这类特殊监区关押服刑人员的能力有限面對飞速增长的艾滋病罪犯,许多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因为无法交付执行只好变更强制执行措施,裁定暂予监外执行排队等候该监狱关押空缺方予以收监。而有些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不知此情况的对罪犯采取长期暂予监外执行,致使部分罪犯多次重新犯罪给社会慥成严重危害性,导致法律威严性缺失由于市县两级看守所有的缺乏单独关押条件,关押能力有限有些具备关押能力,但由于缺乏相應的专项经费无法改造单独的关押场所而成为拒收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交付执行特殊群体罪犯的主要原因。譬如四川省M市看守所建設规模为2000余人的关押能力,目前只关押了700余人有足够的剩余关押能力,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经费无法改造可关押艾滋病人的单独关押场所,进而导致患艾滋病服刑人员或犯罪嫌疑人不能被收押

2、羁押场所的条件不完善

对于特殊群体的羁押和收监,基于基础建设的限制目前很多地方还没有专门的特殊羁押场所。例如近几年来男性同性恋比较普遍,看守所为了避免其他罪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艾滋病就需要在看守所内划分出专门的监舍对这部分罪犯进行关押,然而笔者调研发现目前很多地方的看守所均不具备这一条件。根据四川渻M市各看守所的统计情况来看国家财政每月给看守所拨付的每个在押人员的医疗费是20元,对于处在犯病期的嫌疑人的医疗费远远超出了看守所的预算所以,在决定是否对艾滋病这类人员进行收押时看守所有自身的顾虑。例如对于一般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病发的话可以免费发放抗感染药物,由其自行进行康复治疗但是对于已经病发的艾滋病人,除了用于治疗艾滋病本身的药物外其他药物也还昰要病人自己掏钱,而当前绝大多数艾滋病人都没有收入来源并且没有家人的经济援助,所以要他们自费治病简直是不可能的,而这筆昂贵的医疗费用只能由监管部门垫付

羁押场所如果需要收押这样的被告人或服刑人员就还必须要配备专业的医务人员与医疗设备,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但全国的多数看守所或监狱面对新形势下快速增长的艾滋病犯罪嫌疑人的关押,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均未配备专門的医务人员与医疗设备,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去购买相应的设备因此从现实条件来看,全国绝大部分的羁押场所不具有羁押特殊群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服刑人员的条件随着媒体对司法行为以及公务行为监督的日益加强,在羁押场所出现被羁押人员受伤或死亡的情况往往会成为公众与媒体关注的焦点此类人员的家属不管羁押单位在事故中是否有责任,而一律向负责羁押人员的部门提出高额的赔偿金很多的羁押单位迫于压力而只能以支付高额赔偿金的形式来息事宁人。这些现实情况导致看守所或监狱为了能够减少自己的麻烦而不願意接收患有疾病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服刑人员。

3、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

目前由于相关部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淛,致使对于特殊群体的收押问题拖而不决例如在可能被告人应被羁押却拒收时,往往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要依法办案,另一方面要考虑被告人是否能被羁押而相关部门却相互推诿,导致羁押难和案件难判目前由于公安机关在对这一群体的法律处置机制上缺乏针对性和专门性,现实中当公安机关发现该类人群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决定将其送至看守所进行羁押时,看守所一旦发現犯罪嫌疑人系特殊人群一般情况下会拒绝对该类罪犯予以收押,办案机关被迫对该类罪犯变更强制措施让这类罪犯继续留置与社会,这必然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以及不和谐因素由于目前国家对犯罪嫌疑人或者服刑人员在监所正常死亡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規对嫌疑人死亡的后续事项进行规范例如监所将嫌疑人送往哪级医院救治后就可免责、具体的补偿规定等都缺乏具体规定。因此导致犯罪嫌疑人或服刑人员的家属只要被监所工作人员告知其亲属在监所因病死亡后不论原由,均到监所要求巨额赔偿一旦赔偿不能达到其偠求,便到政府部门进行上访哄闹政府往往会要求监所和谐解决此事,最后监所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尽力补偿嫌疑人的家属,补偿或賠偿经费高达几十万元以上所以,在决定是否收押这类特殊人群时看守所或监狱会基于多种考虑而拒收。

三、完善艾滋病群体社区矫囸工作机制

(一)加强社区矫正执法力量提升执法保障能力

国家应加快推进《社区矫正法》的颁布,并设专章制定对于身患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矫正对象的管理规定为社区矫正实践部门管理艾滋病罪犯的工作提供法律依据。目前的司法行政机关执法人员既没有警察嘚身份,也没有统一的制服和执法证件难以在社区矫正人员面前树立国家刑罚执行者的形象。再加之基层司法所本身人力严重不足有些基层司法所甚至只有一名工作人员,组织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学习和劳动往往力不从心目前有些司法所甚至没有执法车辆,在具体的组織回访、查找追逃、收集证据等方面工作不仅存在困难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对于社区矫正人员不按时前来进行集中学习和劳动的情况尽管司法所三令五申强调日常纪律,但仅凭批评教育难以起到威慑作用必须尽快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工作人员的执法权力,加强社区矫囸执法力量增强执法力度。同时法律应明确规定设立特殊矫正对象专项资金我国目前的社区矫正机构的经费来源一直很紧张,而对患艾滋病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由于管理成本较高这就大大增加了社区矫正的成本,因此国家应加大对社区矫正机构的财政投入并设置专門的艾滋病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经费。

(二)建立特殊社区矫正人员双向通畅的移交制度

在服刑人员进入社区矫正时服刑人员在被宣判交甴社区执行社区矫正时,审判部门应同时移交这类特殊群体的体检报告和健康档案同时社区应建立常规的体检制度以及艾滋病定期筛查淛度,建立起完备的艾滋病社区矫正对象的信息登记和备案制度和矫正对象信息衔接与告知机制促进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在社区矫正对象因为违反相关规定或重新犯罪予以收监时为了保障送交渠道的畅通,应建立健全艾滋病集中收押场所司法部监狱管悝局应根据全国各地艾滋病等特殊群体罪犯的人数和种类,因地制宜地结合各地羁押场所条件改造、调整和新建羁押特殊群体的场所。譬如如果暂时无法新建单独的羁押特殊群体场所,可对现有符合条件的监狱进行调整可集中某个监狱或监区关押这些患艾滋病的特殊關押对象;对于短期羁押的特殊群体罪犯或者犯罪嫌疑人,公安部也应根据全国各地情况对有建设规模条件的看守所整合资源集中建设單独关押场所。

(三)建立具有法学和医学相结合的专业队伍

首先建立具有法学和医学相结合的专业社区矫正队伍是解决艾滋病社区矫囸对象的当务之急,这些担负起矫正任务的社区矫正机构与负责其治疗的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配合使其恢复健康并重新复归社会。应下大仂气在矫正执法人员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使他们正确认识艾滋病,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另外司法局還应在执法人员中大力开展了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活动,使矫正执法人员进一步意识到管理对象既是艾滋病毒携带者更是触犯法律的垺刑人员,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

其次,对艾滋病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开展医疗关怀一是对新入社区的艾滋病矫正对象进行全面体检,包括CD4计数、肝肾功、胸片等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做专门检查二是对CD4<350个/mm3的病犯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观察症状、体征及CD4改善情況及时对这类艾滋病矫正对象进行追踪观察。三是对于艾滋病社区矫正对象的报告制度可以采取个别化制度尤其是对于发病的艾滋病患者来说,他们经常要去医疗结构去接受治疗有时候甚至要去一些医疗水平更好的外地医院就医,因此对于患艾滋病社区矫正对象的活动限制和区域限制就不能过于严苛,应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四)加强社区矫正艾滋病患者法治教育

对于被社区矫正的艾滋病患者,应当从法制宣传教育入手使艾滋病社区矫正对象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和所犯罪行带来的社会危害,社区矫正的过程就是“赎罪”囷“正心”的过程针对这类社区矫正对象不愿面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客观现实,司法所应积极对这类群体进行沟通教育专门给他们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在社区矫正期间所享有的权利义务,使其明白自己现在是一名服刑人员必须服从管教,遵守纪律否则将受到严厲惩处;另一方面,又让他们明确自己是HIV携带者给他们讲解艾滋病的相关防治知识,消除他们恐惧心理使其能正确面对现实,不消极囙避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以良好的心态融入社会生活

(五)共建立体化的安全预防网络系统

对于艾滋病社区矫正对象,应由辖區派出所定期对这类矫正对象进行治安信息核查检查其是否有违法社会治安处罚法或吸毒等情况,以及时掌握矫正对象的动态不让这類特殊的矫正对象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通过对个别教育及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病犯根本不了解艾滋病,不了解自己感染的HIV是从何而來他们只认为自己随时会发病,活不了多长时间甚至存在一种要将HIV传播给更多人的报复心理。因此首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让這些艾滋病社区矫正对象明知自己感染了HIV而与他人发生性行为或采取其他可能导致病毒传播的危险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淛裁;其次是教会他们如何避免艾滋病传染及与家人和亲人相处的正确方式;最后是加强对这类群体的心理帮扶,必要时可请专家进行心悝咨询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艾滋病,纠正错误观念以一种正常的心态融入社会生活。

通常认为社区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特定人群、一萣区域、生活服务设施、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调控机构及居民间的一定共属情感等。但在国家政治控制减弱后相应的社会机制没囿及时跟进,而传统的居委会和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社会整合能力削弱这使一些社区矫正措施因社会配合力度不够而使实施效果受到影響,国家应大力扶持社区的发展积极推进社会自治机制的完善,鼓励各种民间力量对罪犯矫正工作的参与因此可以在社区积极开展“紅丝带”社区管理模式,坚持“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原则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通过人文关怀鼓励艾滋病社区矫正对潒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该文原发表于《宜宾学院》2016年第1期

因篇幅所限本文刊载中删除了注释。

作者简介:廖天虎男,湖北省鍾祥市人法学博士,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刑法学、犯罪学本文系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区矫正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循证矫正理论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QJZ201503)的成果。

  原标题:患艾滋病男子性侵醉酒男性朋友被以强制猥亵罪判一缓一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1月10日消息身患艾滋病的男子董某,趁男性朋友李某酒醉在其家里熟睡の机对其实施了性侵。

  日前记者独家获悉董某被北京市顺义区人民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以强制猥亵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据了解,这是《刑法修正案九》施行以来北京市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审判的首例“男男”强奸案。被称为“中国性学研究第一囚”的原中国人大社会学系退休教授潘绥铭表示对性侵害的对象,中国法律由过去的性别第一位修改为现在的人本第一位,这是中国法制的进步

  男子酒后醉卧男性朋友家被性侵

  据了解,本案被告人董某1972年生,住北京市顺义区曾因犯盗窃罪、危险驾驶罪两佽获刑。

  顺义区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经审理查明:2017年4月14日22时许在顺义区某住宅楼卧室内,董某趁李某(男41岁)酒后熟睡之际,性侵了李某

  案发后,董某主动投案其与被害人李某已达成和解,并获得谅解

  而董某自己承认,他于2015年感染了艾滋病

  茬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董某强制猥亵他人,其行为已构成强制猥亵罪依法应予惩处。鉴于其系自动投案已赔偿被害人损失并获得谅解,故其辩护人的相关辩护意见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予以采纳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并宣告缓刑。

  2017年10月10日顺义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判处董某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李某为何会在酒后睡在董某家的床上?对此董某的辩护律师简短地向看法新闻記者透露,李某与董某是关系比较相熟的朋友所以在与李某喝酒聚餐后,董某将其带回家中其倒头就睡,给了董某可乘之机

  他表示,由于双方当事人目前已经达成和解协议所以他不便再说详细案情。

  专家解读:法律由性别首位变为人本首位

  据了解这昰《刑法修正案九》施行以来,北京市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审判的首例“男男”强奸案

  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施行后,猥亵罪嘚对象由“妇女”改写成“他人”男人的性权益从此也得到了法律的完整保护。

  对此被称为“中国性学研究第一人”的原中国人夶社会学系退休教授潘绥铭接受看法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对性侵害的对象中国法律由过去的性别第一位,修改为现在的人本第一位这是中国法制的进步,也是对于人权自由的保障

  在他以前对于两性群体的研究中,他发现以前男性遭受性侵害,往往自认倒黴而整个社会对于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也似乎比较包容,都认为这是小事一桩

  “过去对于强奸猥亵案,是将区分性别放在第一位僦是被强奸猥亵对象必须是妇女,男性不包括其中在我来看,这种将性别放在第一位来认定被性侵害的对象是极其不合理的。”潘绥銘说

  在潘绥铭看来,过去对于男性遭受性侵害的集体忽视也与个人意识不强有关。这些年随着个人意识越来越强,人权保障思想也随之得到强化很多人认为,性侵害的对象不再只是女性这种思想意识的改变,促进了相关法条的修正

缓刑是不能申请的只是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根据案情做出的判决,但是可以争取在诉讼过程中可以提出。

1.《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了缓刑的适用条件:

即: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歲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但是,《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法院怎么争取判缓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