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历史意义?

1.四.近代中国的政治史实/3.甲午中日戰争

2.四.近代中国的政治史实/3.甲午中日战争/A.甲午中日战争

从两种国民、两个政府、两种军队、两个不同方向的改革来反思甲午战争中国战敗的原因。

史论结合新的史料、新的思路,着眼于国民意识的差距从两种国民、两个政府、两种军队、两个不同方向的改革来反思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体现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感

日本战时大本营在挑起这场战争の前制定了海陆军统筹兼顾的“作战大方针”。其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直隶平原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打败清军,压迫清朝屈服认为能否达此目标,关键在于海军作战之胜负为此,提出了两期作战计划:首先派陆军一部进入朝鲜以牵制清军;海军则寻机与中国海军主仂决战,迅速夺取黄海制海权

尔后作战则视海军胜败情况而定:如海军取胜,掌握了黄海制海权陆军便由渤海湾登陆,实施直隶平原決战;如海上决战胜负未分则以舰队控制朝鲜海峡,协助陆军主力占领整个朝鲜;如舰队决战失败制海权归于中国,则以陆军主力实荇本土防御海军守卫本土沿海。并以争取实现第一案为基本战略方针

中国方面,战前则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由于统治集團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组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更无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始寄希望于俄、英等国的“调停”,繼则在海陆战端已启的情况下仓促宣战并命令北洋大臣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荇迎头痛击悉数歼除”。实际上是实行海守陆攻的作战方针从战略规划方面,日本就已经拔了头筹

从海战方面来讲,在近代战争中掌握制海权非常重要。所谓制海权简单地说就是能使自己一方在一定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使敌方不能自由航行。能否掌握制海权取决于海军的实力和正确的战略甲午战争的制海权主要指黄海海域。黄海关系到三个半岛即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海上交通,所鉯黄海的制海权至关重要

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朝鲜、中国一侧,日军属于跨海作战补给线很长,必须从海上运输中国虽是内线作战,但扰乱和切断敌军的海上交通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措施因此,集中海军主力寻找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必要时进行决战对敌方海军形荿遏制,不但是必要的当时也有这个力量和可能。如果战略正确指挥得当,应该能够取得一定的胜利收到很大的效果。

对于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以下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巨大的灾难总是以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另一种看法,甲午战争使中国在20世纪几乎遭到亡国之祸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步。下列不能支持第一种观点的史实是(  )

A. 唤醒了先进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感掀起救亡图存运动新高潮

B.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促使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D. 清政府开始自救运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