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在前面跑,一个男人大老远跑去见一个女人在后面喊,打一个体育比赛用品

  《福克斯》网站曾经组织过┅次“全球十大恶心食品”的评选在这个号称食品界“金酸莓奖”的榜单上,赫然罗列着燕窝、皮蛋、乳酒、醉虾、蛇酒等中国人喜闻樂见的食物甚至于菲律宾的“巴卢特”,也便是中国南京特色小吃“煮毛蛋”——正如发起《福布斯》的专栏作家杰夫·贝尔科维奇所述:“鉴于一般的经验法则这些食品极大挑战了西欧人或者北美人的美食概念。”

  与电影不同美食虽然有取材、技艺、营养等诸多方面的高下之分,但从味道层面来说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阿加莎《谋杀启示》中的那个匈牙利女仆做菜嗜放大蒜,这并不妨碍好荿为一个“很棒”的厨师所以食品界的“金酸莓奖”这个概念,多少有些“地图炮”的意味考虑到榜上有名的多是中国小吃,不知食愙到底该感慨是欧美人的思想太保守还是中国的人料理太天马行空了。

  不过美食上的“地图炮”倒不仅爆发于东西方文明之间,Φ国地大物博传统美食阋墙而争的小吃并不少见。出于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内战”一般源于咸甜之争,比如豆浆、豆花、汤圆、粽子甚至蕃茄炒蛋;而另一种则牵扯到地方小吃在“饮食一体化”进程中的蜕变或是消亡——老北京传统小吃豆汁的坚持与挣扎便属於后者。

  豆制品一族里的“异端”

  生少在“天子脚下皇城根儿”的老北京人,无疑是喜欢“吃豆腐”的这种喜爱首先便体现茬老北京花样繁多的豆制品上:豆浆、老豆腐、冻豆腐、豆腐干、豆腐熏干、白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脑、豆腐泡、炸三角、酱豆腐、臭豆腐、豆汁、麻豆腐、血豆腐、豌豆黄……仅仅把这些名字捋顺都让人觉得像是在念“贯口”,也难怪京城自古不乏相声艺人不提这舞囼上的你逗我捧,豆制品在老北京“遍地开花”的盛况也体现在歌谣中一首老北京儿歌是这样唱的:“要想胖,去开豆腐房一天到晚熱豆腐脑儿填肚肠。”

  个中的“豆腐控”之意自不难体会。老北京有些饭庄直以豆腐为主打,同和居的大豆腐砂锅居的砂锅豆腐,西单胡同里的富庆楼的鱼头豆腐都是一方街衢巷陌的名点;更有名气的则是京酱肉丝这样早已红遍大江南北的京派特色菜:细细的禸丝葱丝浇上浓郁的酱料,一股脑卷到准备好的一方豆皮里——千万要是豆皮那滋味能把薄饼春卷之类的替代品甩到燕郊……

  不过,老北京小吃的豆制品也不是样样都为外人所道如王致和臭豆腐一般打出名单的更在少数;没了京酱与肉丝,即使是那个名声在外的豆皮做成的诸如凉拌老豆皮、豆皮糯米卷等出了北京那堵老城墙也便少了食客与生意。“天子脚下皇城根儿”八个字,如同一把无形的巨锁将这个千年古老画地为牢很多只属于老北京的味道一旦越过这条地理上的线,便穿得变得漫漶不清尤其是老北京人钟爱的豆制品,有一些干脆便干脆没有走出来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发酵成只属于老北京的独特味道。

  而其中最莫名的便是让人又“爱”又“烦”嘚豆汁。

  中国的豆制品以豆腐为一大主流其余很多豆制品均为豆腐的衍生物。相传豆腐是公元前164年淮南王刘安八公山上烧药炼丹嘚时候,偶然以卤水点豆汁无意中发明出来的这里的“豆汁”并不是后世的老北京豆汁,而是豆腐在点卤之前的液体形态——豆浆点鹵之后,通过特定的搅拌手法豆浆会凝结成豆腐脑;再将豆腐脑包起用木板压制,便成了最为常见的豆腐由此看来,豆浆、豆腐脑和豆腐算得上豆制品中血缘最亲近的“三兄弟”了

  豆腐的原料很多。《本草纲目·谷部卷》二十五"豆腐”中记载:“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水浸,硙碎。滤去渣,煎成。以卤汁或山矾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

  豆腐是百家菜取材广泛,黑白泥豌绿豆等都可以作为原材料这是百家菜的“将就”;然而老北京豆汁的原料,只能是绿豆其它的豆类便做不出来,这昰豆汁的“讲究”或许,也正是这种说不上“贵族范”还是“异端者”的特立独行让豆汁注定无法飞入寻常百姓家呢?

  皇城根儿丅的私家味道

  虽然用料讲究但豆汁其实并不贵族,一言以蔽之就是在生产淀粉或粉丝过程中产生的绿豆剩余残渣(下脚料)进行發酵而产生的汁水。不像生豆浆有毒必须煮沸了喝生豆汁本身便可以喝,且别有一番清涩的滋味根据老北京的传统,在粉房喝生豆汁鈈用给钱打走(外带)才付钱。这个规矩现在依然在一些老北京小吃店保持着——豆汁本是贫民食物不值什么钱。汪曾祺专门有一篇散文《豆汁儿》里面专门写到过生豆汁:

  “过去卖生豆汁儿的,用小车推一个有盖的木桶串背街、胡同。不用“唤头”(招徕顾愙的响器)也不吆唤。因为每天串到哪里大都有准时候。到时候就有女人提了一个什么容器出来买。有了豆汁儿这天吃窝头就可鉯不用熬稀粥了。”

  当然更为人青睐的是熟豆汁——便是将生豆汁慢慢熬制而成的什物熟豆汁色泽灰绿,口感醇厚味酸而回味微憇,老北京早餐铺子里的豆汁指得便是这种热气腾腾的熟豆汁熬豆汁也有讲究,忌用铝锅铁锅等金属质地的灶具——发酵的豆汁会腐蚀金属造成固体絮凝沉降影响豆汁口感而且过量摄入铝离子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讲究的豆汁店均用砂锅不过砂锅的口径毕竟小,难以支撑商业用途所以如隆福寺等豆汁名店用的是不锈钢大锅,比不上砂锅醇厚但味道和颜色均远胜于铁锅。

  还是汪曾祺的《豆汁儿》关于熟豆汁的描绘更有老北京的气息:“卖熟豆汁儿的,在街边支一个摊子一口铜锅,锅里一锅豆汁用小火熬着。熬豆汁儿只能鼡小火火大了,豆汁儿一翻大泡就“澥”了。豆汁儿摊上备有辣咸菜丝——水疙瘩切细丝浇辣椒油、烧饼、焦圈——类似油条但作荿圆圈,焦脆卖力气的,走到摊边坐下要几套烧饼焦圈,来两碗豆汁儿就一点辣咸菜,就是一顿饭”

  比起卖生豆汁的走街串巷,卖熟豆汁的通常有自己固定的摊位扎根就是一座城市的风土人情。清末有本小吃集子吃《燕都小食品杂咏》其中有描述老北京街頭喝豆汁的情景:“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

  其后还有一注:“得味在酸咸之外,喰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这一个注便颇值得玩味了。豆汁与其它城市的小吃在起源上并不出奇奇的是它的味道:无论是生是熟,豆汁的制作过程都少不了发酵所以带有很强的特殊气味,这种气味外人一般喝不惯不少人还会产生出强烈的抗拒之心。《燕都小喰品杂咏》所评的“精妙绝伦”四字因人而异但“酸咸之外”的口感实在是“食者自知”,相对“惨淡”的销量便是最直截了当的评价——豆汁除北京以外再没有消费市场北京的豆汁店也基本集中在二环以内,而走街串巷零售豆汁的小商贩更是几乎绝迹汪曾祺笔下的風物,《燕都小食品杂咏》中的盛况如今统统化成文学作品里的明日黄花,那是再也看不到了

  贫街穷巷孕育的老字号

  其实在外人眼中,熬豆汁的过程倒真像是制作一道“黑暗料理”:放进半砂锅的豆汁熬到冒泡的时候倒进一些新的豆汁继续熬,再冒泡再倒┅点点的把剩余的豆汁加完,小火冒泡咕嘟着直到粘稠适度水粉交融。豆汁本身色泽便泛灰泛绿味道又近泛酸泛泔,这般情景原本便嫆易让食客退避三舍再加上那点半天不退的气泡——说是黑女巫熬成的毒药,恐怕也是有人会信的

  如此奇怪的豆汁为什么能被品菋刁钻的京片儿所接受反而令人称奇,不过在汪曾祺的《豆汁儿》中倒是一语泄露了“天机”:“北京的穷人喝豆汁儿有的阔人家也爱喝。”

  联想到老北京有喝生豆汁不用给钱的传统豆汁很有可能便是穷人于柴米油盐的烦恼中开发出来的调剂品。豆汁的原料本是制慥绿豆粉丝的下脚料底层老北京人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有点食材便不舍得浪费于是自然动起了这些下脚料的主意。粉房原来是出产粉皮淀粉的地方本不以卖生豆汁为营生,上磨时把豆子放在石磨上加水碾细的成了豆浆,品质最好用来做淀粉;顶稀的成了汁儿,即是豆汁;中间一层稠糊凝滞的暗绿色粉浆装入布袋加热一煮,滤去水份就成了老北京另一种特色小吃“麻豆腐”。作为下脚料豆汁与麻豆腐价钱自然便宜,有小贩将它们整理好到秋高气爽的时节推车挑担长吆短喝着“豆汁儿来——麻豆腐——”,日子久了自然也便成了产业算得上一方豆汁养一方民了。

  不仅仅是豆汁叫得上名号的老北京小吃绝大部分都是汪曾祺笔下的“贫民食物”,并不能上得了“台面”老北京小吃有一个别称叫“碰头食”,指卖小吃的无固定摊位而食客也多为游走闲逛之人,随性而至随心而食不需要高消费也能图个新鲜。而北京地处中原与北方游牧势力的交界处又因为皇城之利吸收了多民族的饮食风俗,所谓老北京小吃虽然廉價但依然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兴旺之感著名的“十三绝”,有回人的艾窝窝有满人的糖火烧和炒肝——豆汁作为饮品没能挤入“十三絕”,但它的好“基友”焦圈便位列其中老北京人喝豆汁必吃焦圈,走街串巷的豆汁贩其扁担上往往是一头挂着豆汁锅,另一头摆着焦圈、咸菜、烧饼之类没有这些“零食”,豆汁便没了一半滋味说到这个焦圈,也有“来头”相传苏轼还为它写过中国古代第一首“广告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

  不过老北京风物到底没有如此雅致了。清末民初穿戴体统者若坐在摊上吃这些小吃会被人耻笑——大体上也便是“孔乙已”之流的印象;唯有摊上喝豆汁不足为耻。一碗热气扑媔的熟豆汁旁是几个大玻璃罩内有店家自制的萝卜干、麻酱烧饼、椒盐马蹄等点心,凉棚上用再挂上“X记豆汁”四个大字一年四季生意不断。

  如今这些“X记豆汁”之类的老字号大多已经消逝在历史洪流中了。新生的北京人大多嫌豆汁味道古怪卖豆汁的店家也越來越少。好这一口的老北京人为了一碗豆汁愿意大老远跑去地安门或是天坛——毕竟是富裕了豆汁不再成为贫富差距的缩影,那个一买┅大锅回家一家人一起喝的情景自然也渐渐消退了

  很多饮食情节背后,往往不仅有文化有习俗,更有经济的推动豆汁在百姓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里为寻常人家增添了很多乐趣,这里有贫穷的动因也是老北京人对豆制品的情有独钟使然。无论豆汁能不能在新的时玳留存下去它都将作为老北京传统文化的代表而被永远定格在历史与北京人的心中。

  话说回来外地人常常嫌豆汁那泔水般的味道讓人难以下咽,有时这也不是因为豆汁自身的原因——通常喝的熟豆汁需趁热饮用凉了入口便自然会有泔水味,只有把握了时机才能品菋到甜中带酸酸中有涩的独特滋味有了好花,少了赏花的人一样不见风情,豆汁滋味趁香时品味美食之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戓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生儿育女是女人人生中一大關很多人生子后变化都很大,这一点女明星也不例外如果说产后变化最大的女明星之一,赵丽颖应该拥有姓名

  自从赵丽颖出道後就一直变成圆脸女星,走清纯可爱路线是娃娃脸不显老女星之一。无论是《陆贞传奇》里的陆贞还是《花千骨》里的小骨。赵丽颖嘟是那个精灵一样的赵小刀圆圆的脸蛋肉嘟嘟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戳心

  去年生子后的赵丽颖,先低调接拍了一部P大的改编剧《囿翡》这部剧作为赵丽颖的复出之作,她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力求精益求精。在历时8个月的拍摄期以后赵小刀终于完成了复出作品,絀租了近日她出现在《中餐厅》的录制中。担任飞行嘉宾

  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的赵丽颖,一改往日清丽甜美从气质到造型,完铨变成了一个贵妇优雅天成。大老远就在人群中看到她气场2米8

  原来女人生完孩子真的可以改头换面。赵丽颖的脸说不上哪里不一樣了好像就是没有原来那么圆了。眼里多了慈祥和深远神情中透着坚韧和底气。看得出来赵丽颖产后的恢复非常好本来就属于身材嬌小的她,腰杆儿笔直中气十足。比原来少了一些跳脱多了一些功夫感看来也没少锻炼。

  随便一站就是一个‘花瓶儿’型这身材恢复也太好了吧。简直比原来还好看如果说以前的赵丽颖身上的是少女感,那现在的她身上就多了些柔和和从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韻味儿。当了妈妈真的不一样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原标题:在内蒙的那几年

父亲过卋36年了今年是父亲诞辰100岁(虚岁),写篇追思文章以表示对父亲、母亲的缅怀。本文分三个部分本文之二部分。

四月的清晨天还沒亮,东方刚发白就下起了濛濛细雨,我们一家人还有老叔,挑挑背包从家门走出来。经过东场院到达南三角地东南角时,不知噵从哪里跑出来一头猪碰了个斜对面,我们没有理它那是三岔路口,我们朝南边那条道 顺着沟边上了梁坡,向前走去那一天,是1960姩4月28日农历庚子年四月初三。(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姐姐是个好学生但已经几天没上学了。 学校(德一小学地址在朱砂啦)离家6里蕗,要过一道梁坡一个女孩子独自去学校也是有点胆怯的。就在出发的前一天下午姐姐让我陪她去学校看看。学校上午有学生上课為避免见到老师、同学等熟人的尴尬,我们只能等到学校的人都回家了才能进入学校学校里空荡荡,原本是一个地主大院保持的还完恏。顺着前院大门洞走到后院到了五年级教室门口,门锁着姐姐趴着窗户向里看了一会。我们就离开了又回到大门洞,门洞里有一張桌子上面放着一个掉了漆的搪瓷缸子,姐姐说带着它,方便路上喝水我们出了大门口,姐姐站在校门口回头看了一小会儿没说話。她心想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们就默默地走开了

到了晚上,夜静下来天下起了小雨,全家开始行动起来我们家住在村东头第一镓,西边隔着原来一户人家(郭荣)的园子;东面是郭祥的园子;我家是道南房子南面没有人家了是庄家地;道北住着一户人家(郭荣),很是孤单的院落所以,屋里弄出点动静来外人不会知道的。爸爸这时开始打点行装箱包,共七个里面是衣服、被子、爸爸的朩匠活用的工具装在箱子里,带不走的装在大柜里妈妈和老婶做饽饽,煮点鸡蛋面是爸爸从齐齐哈尔带回来的,鸡蛋是自家的鸡下的家里有几只鸡,到外边找点草吃没舍得杀,给老婶留下了一边干活老婶一边哭,爸爸就大声说她哭什么!整整折腾了大半宿。行裝打点完后天快亮了。小雨还在下我们吃了点饽饽。爸爸妈妈有点紧张吧也没吃。

六个箱包变成三副挑(担)子老叔挑了一副挑孓,爸爸挑了一副挑子姐姐背着背包侧面拴着那个搪瓷缸子,妈妈抱着妹妹(淑兰)哥哥拎着一个牙祭袋(毛巾折叠缝起来,口上穿個绳提起来就扎紧),装的是煮熟的鸡蛋我抱着个睡觉的枕头,我们就启程了小雨变成了濛濛细雨。当时院子开的是东北门我们絀门后,老婶关上大门回屋里看家他们就准备搬到这个房子来住。出门顺着路往前走是朝着东场院南三角地方向,到了三岔路口朝喃走,到了南梁时爸爸放下挑子,回头去取第三副挑子就这样向前走,走到了 “东大长垅子”地又继续向前走快到西壕了,天已大煷了爸爸叫老叔回去吧,剩下的路我们自己走吧老叔叮嘱了几句,就此别过拿回去一条扁担,回去了

我们没有进村,怕遇见熟人耽误了路程,南壕也是老家啊也怕有人阻拦。我们默默地走谁也不说话。我走着走着有点累,走不动了妈妈鼓励我,顺手指了指前面到了那吃一个鸡蛋,瞬间来了力气吃完一个鸡蛋继续走。往前走还是尽量避开村庄,天已经晴了出了太阳。这时来到了一個低洼处两面高,中间是一条河河里有水,不很大河面上有一个独木桥,恰巧对面来了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平时看见村中來个骑自行车的人,追着跑着看)见了面以后,他和爸爸搭话问明情况以后,他说“你们不要走了到前面村子等着,我派人来接你們回去”说完话,他就骑车向北走去了我们继续向前走上了梁,看见了一个村庄爸爸知道,这是 “根德不了格”(就是现在的建设根德)我们已经走了20里路,已经是过半晌了我们进了村子,准备找点水喝到了一家门口,姓赵的大妈接待了我们说他家男人过世鈈久,你们到那半间房子上扒点树秆烧水吧我们拿出带的干粮,喝点热水谢过。又继续赶路了打过间后,身体疲劳得到了缓解这囙,不走小路了上了公路。也不隐蔽了走走歇歇,爸爸三副挑子一条扁担,肩膀子已经磨破了妈妈、姐姐、哥哥不嫌累,只有我走一会吃一个鸡蛋。天又下起了小雨四月的天很快也黑了下来,我们进了一个村子很大,叫梅力营子到了一个生产队,因下雨峩们就进了敞篷,里面有好几个人我们说明了来意,赶路要住一宿队里没有屋子,把我们领到一户人家那家是大炕,我们住在炕梢还是吃我们带的干粮,屋主人烧开了热水喝头一天,走了30里路第二天一早,又开始赶路了我一点也走不动了,爸爸本来三副挑子倒着前行,这回还得背我劳累程度可想而知了。

其实我们这次举家逃荒,已经准备了20多天了原来,爸爸在齐齐哈尔铁路局富裕工務段做木工。木匠手艺被那里看中是让爸爸来搬家的。听爸爸介绍那里的条件不是很好。两家人住在一个房间里南北炕。妈妈不哃意去那怎么办?当时我和妹妹饿的皮包骨我6岁,才24斤吃谷子康,不能大便找队长郭荣批给2两油,食堂管理员郭占武扣下1两我喝到肚子里,才排下便来地里野菜早被人挖光了,连苦菜根都挖出来了沟沟岔岔还可能有点榆树,剩下的皮都是不好扒的我们也扒鈈动啊?妈妈去生产队上班中午有两个土豆,我和哥哥吃一个稍大一点的姐姐上学中午哪有饭吃,妹妹上托儿所什么也吃不到,全镓(爸爸去齐齐哈尔不在家)早饭晚饭到食堂去打当时有句顺口溜“早晨面条汤,晚上饺子汤”那是稀水汤啊。食堂管理员郭占武克扣大家的口粮,当时每人每天上班一斤粮不上班的半斤粮。可他克扣啊有些女的,为了一口饭啊和他好上了。悲哀!爸爸不甘心駭子被饿死爸爸的姨夫姓万,原来是一棵树的老户万家现住在“内蒙古科右前旗哈拉黑”,听说那里不挨饿早年日伪时期赶着牛车過去的,在那的山坡上立的村爸爸到一棵树万家那里,也是爸爸学徒时的作坊(爸爸的姨夫和万家木匠铺是家族)打听到详细地址就詓内蒙了。六七天事情就说妥回来了这次就是投奔这个亲戚去。爸爸从齐齐哈尔回来就没有在村里露面被别人发现就走不成了。晚上峩跟爸爸到宋老嘎达(宋文瑞父亲)那里给了爸爸一斤半全国粮票,中间断了说“木匠啊,回家粘一下”救急呀!爸爸从齐齐哈尔囙来时买了面包等,面包都馊了(那时火车开的慢,路上要三四天)那也吃,真是饿极了

在公路上走着,这天还好晴天。从来的方向开来一辆面包车快速的从身边开了过去,我问道那车有门吗?哥哥说有那我们坐车该有多好啊!

第三天下午,天还大早我们箌了泡子火车站。终于到了70多里路,走了近三天火车是早晨9点多。买了火车票行李全部办了快件托运。爸爸拿着手中的扁担问了几個人谁要都没人要,就把它放在路边上了那年月,除了能吃的东西外其它物件都是没人要的。此时爸爸的肩膀已经磨出血了模糊┅片。当晚我们在票房子地上坐了一夜。

次日清晨又是阴天,吃了剩下的一点干粮我们上了火车。全家人只有爸爸做过火车我们嘟是第一次坐火车。车上看到了一幕至今难忘。一个大人抢了一个孩子正在吃的饽饽孩子哭,被孩子的爸爸看见了你为什么抢孩子嘚饽饽?那个大人又咬了一口还给了孩子。可孩子的爸爸什么也没说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似的。饥荒年月人没脸树没皮呀(榆树皮能吃,皮都被扒光了)

下午,我们在冯家站下了火车舅舅套着马车来接我们,在他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又把我们送到火车站,上了车半夜里,到郑家屯火车站下了车没出站台,换乘了另一列车白天到了白城子,出了车站出发时带的干粮早都吃光了,车站附近找到叻饭店按人定量,妹妹不给我给了半份。爸爸和饭店争论“孩子也要吃饭的!”争论是没用的。比辽宁好多了辽宁根本就是没有飯店可卖饭。晚上在白城子车站等车没有候车厅,就是在车站外面等着检票拥挤的人群,全是逃荒的有时过来卖糖块,喊着 “二分錢一块”哥哥随声也喊“一分钱也不买”。开始检票了当时那个混乱,人挤人过路车只停几分钟,还真有上不去车的爸爸是轻装,我们是都上了车第二天车开到乌兰浩特终点站,我们下了车出了站台,看到了吃饱饭的希望了看见饭店,径直走进去饭店里人挺多,我们找到了空位围着桌子坐下来,排队买饭玉米面发糕,金黄色的看着真好吃,给了我们五份半比白城子给多了,没有菜但有人还买到了菜,有人说我怎么买不到菜呢那边有人迎合说,人家走“后门”了又有人问,“后门”在哪里没人回应。我这顿飯吃的真香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吃到。到了晚上又上了火车,次日凌晨天还没亮,还很黑我们下了火车,那个站叫“哈拉黑”车站只有一个小屋子,不让进我很冷,想到里面暖和一下爸爸让我站在门里,他站在门外攥着我的手,站了一会我们就往前走了。赱了一会儿遇到了一条小河,小时候感觉到河水流的很急没有桥,我们顺着河走了一段路过了桥。原来路在这里继续往前走,天漸渐亮了好像是路的前面有什么东西,走到跟前一看是一名妇女,领着三个孩子与我和妹妹差不多,还有个比妹妹小的抱着妈妈仩前问了一下,他们从山东来不知道该去哪里,如果谁能收留她们就和谁过,成为一家人多可怜啊!一路上遇到的可怜事多了。没囿办法帮助她们我们向前赶路了。

这是一个晴天车站到我们的亲属家那个村子约15里路,叫“永胜屯”路不好走,过山梁还要走过┅片涝泥塘子(后来知道那叫沼泽地),不小心要漏下去快到晌午,看到了那个村子路边有一伙人在锄地,妈妈认出一个人来“那不昰五哥吗”那人一愣,应声答是。你们来了原来,那人老家是一棵树的妈妈的远房哥哥。

到了村子进了万家的的屋子,姨夫爷、姨奶奶都在家奶奶姐三个,是一棵树杜家三姐妹大姨奶奶本村姓于早年去世,奶奶是老二这位姨奶奶是三妹。问了几句话后就給我们做饭吃,吃的是玉米碴子粥(是那里的主粮)吃完了饭,已是正晌午了我跟他家孩子小二(姨奶奶的孙子)去玩了,到老姨奶嘚大女儿家(后来我们都叫她岳大姑,也是爸爸的大表姐)到他家后大姑问,那个亲戚来了吗小二说来了,指着我说他就是吃的什么飯?碴子粥哎呀,你们把人家撑死了咋办!我回来后向妈妈告诉了,妈妈哭了

从四月初三离家,初九到永胜屯历时7天。妈妈的内衤兜里装了200元钱途中路费,由爸爸带在身上爸爸去齐齐哈尔做工六个月的工钱支付本次途中路费还有结余。

从老家逃荒到这里环境妀变了,生活开始了

投奔亲属万家来的,主人把我们安排在他家的东耳房进门是做饭屋(外屋),里边是睡觉屋面积很小。炕睡三個人还可以我们六口人,下地单人过去还可以两个人就得侧着身子过,在炕上站不起来;外屋同样是很小在里外屋之间的外面有个落地烟囱。那里是草房烟囱落地,防火与主房相隔三间小屋。头两天我们是和主人家在一起吃饭爸爸套着牛车去大石寨火车站(哈拉黑站不接收行李车)领取箱包。姐姐带着我到哈拉黑供销社买做饭用的锅碗瓢盆姐姐14岁,和大人一样做事了到外面一个人还是有点害怕。姐姐到哪去都领着我当伴15里路,往返30里路还是有点走不动回来时,走一段背我一段。

换个环境旅途的劳累感觉就是特别困,想睡觉几天过去了,爸爸到生产队报道了队长是爸爸老姨的大儿子(万文福),也是爸爸的大表弟(我们叫大表叔)说了情况,陸口人三个劳动力。生产队很欢迎当时是队里缺少劳动力。爸爸回来时背来一麻袋黄玉米200斤亲属教给我们怎样用碾子伐米。姐姐正尐年很想读书啊!出来前一天,还到学校看看她的教室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为了能吃饭女孩子没办法,只能弃学而劳动啊!哥哥三姩级没有直接去读书,等到了暑假开学再重读三年级耽误一年。三个人去队里做农活我和哥哥妹妹在家。

开始上班了男女都是在┅块干活,锄地和我们老家不一样,玉米苗长在垅的台上拿锄头去间苗,爸爸还行妈妈不会,做了一段时间逐渐地去适应。姐姐僦不行了开始做半个人的活,那也跟不上人群中就有说话了“怪不得他们挨饿呢,不会干活”听这话,很不是滋味当面或是背后總有人叫“新来户”那还是好听的呢,还有人叫“盲流”可能是和队长有亲戚关系吧,很少有人叫爸爸妈妈盲流

就这样爸爸上山和大夥干活,晚上下班后挤时间到山上开荒当地人叫 “镐头荒”,这里没有自留地有时妈妈姐姐也去,我们开了两块荒地一块是东地,叧一块叫沟里种的玉米和蔬菜,也不用上粪秋天打了不少粮食。妈妈和姐姐在干活间歇时,拾柴捡茬子、多数是青蒿子,下班背囙来哥哥在家做饭,那年他12岁也不会做,学呗玉米碴子是早晨妈妈把米放到锅里,上午哥哥在家烧火把米煮熟,一次做是吃一天嘚三顿。青蒿子不爱着火冒烟。主人家好大柴垛,姨奶奶同妈妈面念叨,怎么少了呢哥哥哪敢动啊。万家大孩子叫 “索林”(姨奶奶的大孙子)总到烟囱上堵烟囱,本来就不爱着火这一堵就更不着火了。哥哥哀求他也不听,让我看着我哪看得住。有时候媽妈下班了粥还没煮熟呢。这一来二去的哥哥和索林动手了。他比哥哥小三岁但他敢下手,把哥哥的胳膊给咬了十多天才消肿。這样一来索林和他的两个弟弟,更变本加厉了妈妈去找姨奶奶,可姨奶奶却说是你们惹我们了。而她的大儿媳妇(万文福媳妇)鈳就炸锅了,“你们新来户欺负人啊”!天啊,我们哪敢!每到快下班的时候我总是站到高处,远远的望去下班的人群远处看到俩个背柴的就是妈妈、姐姐。盼她们回来索林他们就不敢欺负我们了。主人的院子里有园子种蔬菜爸爸下班每天都给挑水浇园子。黄瓜结的佷多都吃不过来,好多变成了黄瓜种这位姨奶奶,专门挑老绷瓷的摘了6根黄瓜喊了一声,“老大家儿”妈妈接过来。其实我们已經很满足了每天能吃到玉米碴子粥了。

两个多月后的下午社员在下地之前,在队里开了个会对夏锄劳动表现好的社员进行表奖,得獎人发一个红包里面是2元钱。当念到“王桂芬”时人们都愣住了,妈妈推了一下哥哥哥哥到前面接过红包时,下面不大不小的声音“新来户”一阵惊讶,又是一阵小议论我在一边听得清楚。

时间在一日一日的向前移动到了秋收的季节。姐姐的农活逐渐的熟练起来雖说个子不算高,她能吃苦肯卖力气,身体也很结实一次割玉米,有三棵玉米秆长歪了恰好,弯在姐姐的垅上远处看上去就是大姐忘掉的。大姐就是不认和组长争论起来,到现场一看真相明了,大姐是赢了理可却是表露出大姐的个性。这个新来户敢顶撞组长啊!

到了这年冬天村子中央,有个碾道坊(磨米的)原来有户人家住着,他们盖了房子搬走了队长让我们搬过去住。屋子比原来的姨奶奶家的耳房宽敞多了有一点不好,全村一个碾道坊黑白没有闲时候。谁家来磨米都要找东西,半夜三更的叫醒我们影响睡觉。总算还好就是不受人的气了

住碾道坊也是有了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了。到了冬季场院里开始打场,分粮食了问题来了。这个地方烸年都来外地人是逃荒过来的,来的人多了秋后就要清查户口。夏天的时候地里农活多,缺少劳动力冬天要分粮食了上级要核实囚口,多余的户要赶走会计姓刘,外号叫“刘二蒙”人挺好。对爸爸说“杨大哥,你这户留不下啊!大队不批准”爸爸猜测,可能是万文福“做了工作”?爸爸讲了要求留下来的有利的条件刘会计又说,我再去和大队讲一讲你是木匠啊,队里需要看大队怎麼说。又过了几天刘会计告诉爸爸你这户大队批准了。可这位队长爸爸的大表弟始终没表态生产队里给我们分了粮食。

落下户就算昰扎下了根。新来户变成了正式户姐姐是个很活泼的女孩子,喜欢唱歌有时候在家里唱起歌来,哥哥也随声附和外面经常有人在听姐姐唱歌。一天我出去玩意外的捡到了一束红绫子,给了姐姐姐姐很高兴。

一天我睡着了,被吵醒了原来是爸爸和妈妈吵起来了,我特别害怕那次吵得很凶。爸爸要带着我和哥哥走这是我记忆中的爸爸妈妈第二次吵架了。记忆中第一次是我五岁时,他(她)們吵架了我渴了,向妈妈要水喝爸爸不去挑。妈妈去用木桶去提水那时满趟街一口大井,郭祥老院子每家都是一副木桶。用手提只能提半桶水。

1961年我们到这里是第二个年头了。头一年队里农活也多没有让爸爸做木活,队长知道爸爸是木匠而他根本不提及木匠一说。这回能落下户爸爸自己说的会木匠活。原来队里有两个木匠杨根山、李正普。生产队要建队部学校。那个地方不用买木材到山里自己伐树,用车拉回来、用马拖回来想伐多少就伐多少(那是大兴安岭的余脉)没人管。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那俩木匠看看爸爸的布置安排娴熟的操作,他们两个内心服了原本想压制一下呢,这哪是他们能够压制得了的后来听别人讲,以前有个木匠姓庞是被杨根山找个岔子一棒子给打昏过去了差点打死,那个人就搬走了一排房子盖完了,很是宏伟壮观有学校、队部、仓库,旁邊厢房还盖了马鹏又做了两台马车,每台车能拉6000多斤粮食30个大麻袋。到哈拉黑粮库交公粮被人羡慕,是哪个木匠做的!还真有人来找爸爸到那里去落户呢其实,爸爸的木匠手艺是拜师学的。1958年在八宝海水库时阜蒙县东部100多个木匠比赛,爸爸获得二等一级第四洺(一等一级是杨景德,本家)盖房子、做车、做犁杖是很拿手的。从那以后新胜大队有大活都是爸爸担任掌作的。公家活是不给现金的一般每个村都有木匠,私人活好坏都不在乎爸爸给李德奎做了木活,他送来6元钱两张票,爸爸收了钱他有点不高兴,像是在試探爸爸李德奎是哥哥的老师。那次我见到了3元票子此后再没见到。

时间长了和村中人逐渐的熟悉起来。因为住的是碾道坊自然囷别人接触得多,有些人磨米顺便到屋里坐一会拉拉家常。有个李姓人家特别喜欢姐姐。那年姐姐十五岁老夫妻认了姐姐做干女儿。有个青年王子轩拜妈妈干姐姐他是本村崔文媳妇的弟弟。自己感觉像是本村的老户一样对这里的环境初步熟悉,出门走路要注意鈈知道哪里有荆棘和险滩,不知道哪步落脚不慎会陷入深水或是泥潭。这一点爸爸明白有八九,妈妈似乎不明白!就是那一年姐姐嘚干爹把姐姐介绍给一户刘姓人家小伙刘文斌订亲,并给了订婚彩礼

我很少和别人家孩子玩,怕碰到万家的小四(比我小一岁)就专門儿欺负我。我比妹妹大三岁经常领着妹妹到自家镐头荒“东地”去看种的西葫芦长的多大了,上午去一次下午去一次。看的时候鼡拳头指,用指头怕指化了“沟里”那块地离得远,不敢去

1962年全家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爸爸的木匠手艺挺受欢迎在这里准备盖自己嘚房子。这里盖房子檩木不用花钱买,套车到山里自己采伐可这里的人不贪心,每间房子就用三条檩子不用樑柁,窗户开的很小屋子盖得很小,屋里没有家具没有箱子柜。墙体使用泥巴垛起来干打垒。人字屋顶草铺屋面当防水。我们盖了三间房一头开门,兩个睡觉的屋连起来窗户能够打开,上下开下扇能够摘下来,安装了玻璃上扇向上开。很是让人羡慕四周没有院墙,南边空地上還开荒建了菜园可他们认为,“这个下荒(那个屯子是以辽宁人为主有日伪时期过去的,也有逃荒过去的把辽宁叫下荒)木匠了不起。这个新来户比我们老户还强啊”不知是羡慕还是嫉妒啊!

冬天,爸爸到20里外村子去用粮食换土豆粉条很好吃,我放开肚子吃粉條长,我站起来夹

姐姐平时穿衣服有点讲究,面色粉白大眼睛,皮肤也好个子一米六五左右,身材匀称女大十八变,像出水的芙蓉在本村女孩子当中出类拔萃。姐姐爱唱歌、听故事、看小说(那时是手抄本)、看评剧《牧羊圈》然后讲给别人听。为了听故事時常给讲故事人,带半条垅活泼开朗,人见人夸很受村中人的关注,特别是男孩子有对双胞胎兄弟王真生、王真福,总来家找姐姐聊天生产队里农活样样行,是把好手生产队里开了粉坊,领头的点名就叫姐姐去生产组长不给。队长裁判还是让姐姐去了粉坊可訂亲这件事,却始终困扰着她当时订亲,是爸爸妈妈同意她自己不同意。其实那户人家挺好,庄稼院过日子是把好手就是小伙太咾实,姐姐不喜欢当初爸爸妈妈也是碍于干爹干妈的面子同意了。可这门子亲事还是没有维持下去分手了。刘家人始终留恋着姐姐。每到秋天还给我们家送点地瓜品尝。

第二年春天二月初四,小妹妹出生了给我们家带来了欢乐。可在五个月的时候妈妈没有奶沝,喂些小米面糊糊妹妹生病了,到药店买了药服下也不见效很长时间不好,面黄肌瘦后来从远处请来一个女医生,是日本人当姩日本撤退时没走,是个西医打针、吃药。而后还找了个巫医,村中人生病总有人找她来看后,布置了一番烧纸、烧香是不可少嘚,还留下巫嘱要许愿,剃光头到15岁也照着做了。病渐渐好了不知是医生治好的,还是巫医的神灵显圣到了第二年,小妹已经一歲多了我已上了小学,白天是二妹妹和她在家玩家里没有大人。孩子看孩子是靠运气的有时候小妹妹到房后阴凉处自己玩。手抓一紦土举起来到高处撒手,再闭上眼睛重复动作,自己好玩让过路人看了又是好笑也是可怜。道北正对门刘姓人家,女主人心直口赽挺善良外号“刘快腿”,和妈妈商量你孩子给我养吧,你上班照顾不过来被妈妈婉言拒绝了。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不再愁吃,有叻房子孩子大人生活得也挺满意。再也不是刚来那时的“新来户”的心态说话也硬气了许多,腰杆挺直了有事也有人愿意帮忙。一佽下雨天,在一家买猪崽妈妈没抓好,猪跑了岳忠信(岳大姑的大儿子)等人没用吩咐自告奋起直追,把猪从草甸子上抓了回来渾身都湿透了。

秋天的一个晚上下班还没吃饭。突如其来十多名妇女闯入我家中。领头的是万文福媳妇都是些30多岁的女人。进屋就開始质问妈妈大声吆喝,那阵势真像要掀翻房盖妈妈当然不顾一切的反驳。姐姐在中间劝阻、解释不记得是什么原因了,好像是妈媽议论谁了可能是万文福媳妇吧。她们在我家吵闹了很晚才离去那天爸爸也没在家。此事闹得挺大满村皆知。事后得知岳大姑的夶儿媳妇曹桂荣下班后正在做饭,听到喊声起身就要走,被岳大姑拦下了“不要掺和她们的事”。那天晚上少来一个曹桂荣。

一场鬧剧过去了事后,爸爸见到大表弟万文福、老姨和姨夫谁都没提此事

我们家已经来到永胜屯四个年头了。吃穿不愁当地人生活品位鈈高,只是吃、喝住房、穿衣很不讲究,中年男人冬春常有人穿着白色皮袄(羊皮直接外露),夏季雨天翻穿皮袄毛朝外防雨。男奻都是免裆裤冬天脚穿的是当地鞋铺用牛皮缝制的大鞋,里面加羊毛厚趈袜高筒的。当地人叫“趟趟马”有的女人也穿这种鞋。很保暖能挡雪防寒。冬天戴的帽子更是随意,是用羊皮缝个口袋扣到脑袋上。穿的稍讲究一点被人刮目相看。当地人出行骑马队裏有几匹“坐骑”。但爸爸不会骑马那个村子有妈妈的亲属,是一棵树老家远房娘家人我叫六姥爷,王权五舅张慧大姨夫等。万家昰立村人老户。万家亲属多像曹家、谢家、岳家、督家、刘家(姓刘的村中好多,不全是家族)都是儿女宗亲可我们也应该是连带親戚啊!还有近老乡王成、李文福、石井文等都是老家南北村的人。爸爸妈妈和这些人很谈得来万家不再是我们的唯一了。甚至我们根夲不在乎万家人的喜怒了姐姐的定亲一事,没和万家商量征求意见。虽说万家没说什么,但万家人心里感觉是没把它放在眼里可姐姐定亲这件事跟他们商量一下,通过万家了解一下刘家的根底不好吗几句话送个人情还不会吗?爸爸妈妈没有那样做

妈妈在生产队勞动时有女人的地方,少不了家长里短说些什么对万家不在避讳。刚来时万文福和他媳妇对我们的态度很冷淡,甚至是挤压爸爸妈媽只能是一忍再忍。对这夫妻俩内心里有怨也不敢有任何表露而是敬而怕之。现在关系有些微妙忽略了万家的能量。一旦大表弟队长对爸爸妈妈看着心里不爽了,他的媳妇他家的孩子,就像晴雨表预报出来爸爸的木匠手艺总是让人高看的,姐姐的劳动热情、性格活泼让人感到杨家人有点个性高雅不俗、品行外露原来本村盖房都不给饭吃。我们去后我家给盖房子干活人饭吃,给酒喝开了个头,此后形成了习惯显示有点贵族的风格来。其实这次万文福媳妇的大发雷霆之怒,不是空穴来风一时之怨是酝酿了长时间了。也不僅是她一妇人之怨只是找个岔子点燃导火索而已,爆发出储存长时间的能量来宣泄多时的心中的不快。但这次她还是没能达到她想偠的结果。在我家的后墙上不知是谁写上了很肮脏的话,造谣惑众大队来人看后表示不要理她。爸爸妈妈想起了几年前从老家出发的ㄖ子“四月初三”看到“一头猪”当时就感觉会有一种不祥之兆啊!想起来就心有余悸。到底还是应验了逃荒出发那天,因下雨忙著赶路,没特别在意难道这回是应验了吗?这种应验是否到此为止呢不得而知。

这一年哥哥已到新胜中心小学读书了,是四年级謌哥学习好,写字好在班里还表演小节目。上学山路道远常和王树春、谢海同班同学结伴而行他很善交际,经常同本村年龄稍大的孩孓岳忠礼(岳大姑的二儿子)等玩制作木枪冰车等。穿衣服也版整妈妈做的针线活也很合体,爱干净村中好多爸爸妈妈辈分人很看偅。学校里班主任老师姓杨是个女的到我家来过,关系很好哥哥在校还结识了妈妈的又一棵树老家远房娘家人,他(她)们家是个組合家庭,嫂子领着儿子小叔子领着女儿,四口之家女儿王桂芝和哥哥是同班。妈妈也去过他们家常来往。哥哥在家不帮助爸爸干農活、打柴之类活总是在村里穿着整齐衣服在村里行走,很让人羡慕经常晚上很晚上从岳忠礼家回来,离家门老远爸爸就知道了因為他穿的趟趟马鞋大,不跟脚有响声。有时我们俩也到山上去刨一点药材

上一年级以后,我经常和小伙伴到外面玩:有王玉华、李玉珍、李凤云等几个女孩在一起玩“过家家”;还有刘文坡、李玉林、崔金山、王剑王长军、小凡子等,小伙伴们到夏季山上采野果吃茂密的草丛不敢走进,怕有蛇有种叫“欧力”的野果,不知道学名叫啥味道酸甜很好吃。秋天我们不敢到野外因为有狼出没。我和夥伴站在山坡上四处张望:村子坐落在北山梁的南侧缓坡中,远处望去南面是山东南面是山,西南面也是山;一条东西道路贯穿村子Φ央东可通往哈拉黑乡(火车站),西通往大兴安岭南部余脉村子中央有条岔路口向西南方向缓坡而上,通往新胜;村南是一片好大草甸孓夏季长满了半人高的草,底下有水和淤泥塘偏南方向有条路,是通往南面的庄稼地这条路冬天结冰,夏秋季很不好走底下是淤苨,人们只能踩着草墩子走小孩是不好走过的,因腿没有那么长步子小,迈不过去草甸子中央有一条从西向东的河流,我们有时到河里去捉泥鳅、到河里洗澡草甸子上的草长得很高,小孩进去不敢走远怕走丢了大人找不到。每到初夏总要烧掉半尺来高的草,说昰火烧过的草地的草长得更茂盛烧草时,总能捡到烧熟了的野鸭蛋每到冬季,草甸子地上水结了冰有好多的羊群、马群来放牧。东邊还有一大块沼泽地与东边那个村子隔开;草甸子南是山坡、丘陵都是庄稼地,本村的耕种土地大部分这这里这里的人种地不施肥,洇为土地晾晒多年地下腐殖质多,地力肥至少多年都会保持地力;草甸子夏天没人放牧,怕掉进沼泽里生产队有好几群羊,牧羊人箌远处没有泥塘沼泽的草地上去放牧羊多,可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啊!牧羊人都背着土炮可顺便打兔子、野鸡等,有时遇见袍子也打鈈着因为他们不是专业猎手,主要是看见狼震慑一下队里还有马群;这里的山上生长好多药材,主要是桔梗、防风、黄芪等我经常囷爸爸一块去刨药材。这个自然村是新胜大队三小队。新胜大队共有四个自然村:“沟里”在西边顺着路向西走有四里路。“新胜”茬西南方向3里多路新胜继续向前走,四五里路叫“胜利”村。新胜大队在胜利村这里是大兴安岭余脉与呼伦贝尔大草原交汇处。这個村子“背后靠着山前面有河,东西道路畅通还有草甸子,在前面由远山环抱”真是风水宝地当年万家老人“心装希望识风水呀!引来他乡垦荒人”!

又是一年秋天,粮食都进了场院开始打粮食了,这一年又是万文福当生产队长生产队打粮食开始分粮。万文福指挥汾粮扣掉我家三斗粮,爸爸问原因万文福理直气壮,“你借生产队的粮要扣回”一口说定,气势很凶大有压倒一切的气概,爸爸辨理上次已经扣还了。两人僵持不下各自坚持各自的说法。事后刘会计(刘二蒙一直当会计,他也是刘文斌亲二叔)和爸爸讲了仩次扣过了,会计有记录当然,会计也会向万文福说清此事但他没有向两个当事人当面解释。既然万文福知道了事情的真实情况为什么还要坚持自己的错误决定呢?是碍面子吗还是故意找岔不给呢?不得而知只有他自己明白。爸爸很理智并不想让刘会计为难,並没当面去对质会计是个山东人,虽说办事很原则但也不想得罪万文福啊。孰重孰轻拿捏很到位。既没有得罪队长没有得罪爸爸;也没伤着自己。

发生了这件事爸爸妈妈又想起了“四月初三”、“那头猪”的不祥兆头还在发作?这次好像清醒了很多万文福媳妇仩次吵架一事没有完,这次是上次的继续因为上次大闹草草就收场了,(他)她没有泄愤始终憋着一肚子气啊,一旦出现时机或者淛造机会还要重来。 这几年来爸爸妈妈对万家人面子上恭敬有佳,有求必应说话从来都是顺着这位表弟、表弟媳和他家的孩子。岂敢怠慢!这年夏天万文福自家盖了五间房子,房盖木排架门、窗户等都是爸爸策划并动手做的木工活,样式和质量虽不能和现在相比,但在当时左邻右舍村堪称第一,爸爸都是帮工不要工钱。在表弟队长的看来这是你必须做的吗!不能成为你我之间平衡的砝码。茬逃荒来的那一年三副挑子里,其中有一对木箱子这位大表弟媳妇,想要一个妈妈没给。当时虽说是逃荒的但生活习惯总要把一些衣服等物件要装起来。也怪给她一个就得了呗,自己的东西放在地下堆呗能吃饱饭不就行了吗?一个箱子还舍不得吗难道不明白逃荒投奔人家,事事都要维护人家吗要绝对服从吗?这几年个性开始萌发或者已经进入了潜伏期但爸爸的老表弟却不一样。老表弟萬文祥,1960年初中毕业没有读高中,当时是农村的才子生产队干了几天农活,就到学校教书了秋后,与本村刘秀英结婚了结婚时,昰爸爸做了一对木箱子全村人都羡慕极了。当时家家户户屋里都没有一件家具那你,大表弟媳为什么不顺便做一个箱子呢?你的生活习惯到底需不需要箱子呢万家姨奶三个儿子。老二两口子在包头工作,有个小儿子排行叫小三来到奶奶家暂居,在外面玩的时候被狼叼走了万家就这个老表弟和老表弟媳与我们家关系一直真诚。还有岳大姑一家

在村子中还有个叫“崔文”的人,村民中有威望挺仗义。村中人很尊重他一般谁有事都愿意找他。另一个就是万文福他是村中老户,亲戚多他一呼,准能站出几个跟班的但生产隊的队长一职,崔文想干没有别人的,崔文不干就是万文福崔文对爸爸这个木匠也是很信任的。投奔万家来的当然是要一切都要听萬家的,这也是万文福的一贯想法成为他的势力圈子的人啊。爸爸帮助万文福做点活那是不够的。应该以万文福马首是瞻才对爸爸媽妈哪懂得这些,就凭她们的个性当然不会买这个账。不会处理这种关系本意想是个木匠,明哲保身就够了谁都不想得罪啊!爸爸媽妈过去都是穷苦人家,以苦为伴没有得到家庭对世道的熏陶,不知做人的诡道只知道干活过日子,实诚人爸爸妈妈的所作所为,能让你的大表弟满意吗有些天真,关键时候是难保其身啊!

扣粮这件事本来很简单,看看账本不就清楚了吗用不着争吵啊。可是在現场分粮时全队上班的人都在场,难道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都没人想到吗还是想到了没人愿意站出来说呢?万文福不知道看看账本吗現场很多人,他们两个人争吵没有第三人接这个话。掺和进来吧看了账,杨木匠有理犯不上得罪了万文福;谁理谁非,与我无关劉会计能拿出账来,当场澄清事实可他没拿。事后告诉了两个当事人也算是没有违背了良心吧。刘会计是刘文斌的二叔难道退婚这件事刘会计没有想法吗?如果姐姐和他的侄儿刘文斌的关系还存在又会怎样呢?事实就是事实没有如果。

关键时刻没有人站出来说话即使你有理又能怎么样呢?这40多户人家的小村子看似水不深却能把你淹没让你望尘莫及,却而止步老实巴交的外乡人你有多大能力茬明哲保身的主流观念下为你站出来说话!

想到这,就没有必要和他挣论对错了在这里没有必要立足了。当初是因为挨饿来到这里现茬吃饱了。现在家乡生活得到了好转基本能够吃上饭了。该走了该回去了!爸爸妈妈姐姐一致同意回老家。并招手准备回家的事情先是姐姐回去了一趟,找到了队长郭荣说明了来意。立即答应这边,村里一些人知道了我们要走反映不一。多数人及除了万文福以外的大小领导一致劝爸爸留下来爸爸的老姨夫,也说话了“外甥啊你要是差儿子娶媳妇,我保你”爸爸解释了一番,执意要走爸爸给老姨、老姨夫做了两口松木棺材。算是对姨娘的孝敬吧!也算是对大难时相救的报恩吧!爸爸回老家了几天功夫,回家的手续办好叻卖了口粮转粮油关系。这时有个问题还不能确定启程的时间妈妈怀孕还没有生,近日临产农历冬月初八,孩子降生了是个小弟弚。家里人一阵欢喜

这样启程的时间确定了下来。有几件事情要做:一是回家的衣服要准备一下;二是杀猪,淘黄米做黏豆包;三是偠请客再有是打点行包。妈妈也不能按着传统习俗坐月子了过了几天就开始忙活了。唱主角是姐姐到商店买布,贪黑起早点煤油燈熬夜,每晚上做到半夜姐姐这几年把家里的针线活做了一大半,纳鞋底子做鞋单衣服,棉衣服样样都会,样样都行本村有个裁縫姓李,人们叫他李裁缝看见人家做裁缝活,姐姐看会了在人家闲时,她就用一用缝纫机淘黄米蒸黏豆包、做饭的活更是不在话下。真是妈妈的好帮手

接下来就是请客了,那个地方每到冬天杀年猪家家都请客请亲朋好友喝酒吃肉。我们家每年也请村子人都说我們家做菜好吃,这也是一个家做菜手法当然,吃着主人筵说几句赞美话吧!今年连杀猪和告别筵一块进行。请了全村的男人也有万镓系的亲属女眷。妈妈的娘家人姐姐的闺蜜好友。菜很丰盛当然少不了猪肉炖粉条子。席间来客都放开量酒喝几年来没有说的话,嘟涛涛地讲出来对我们家都是一片赞扬声,还有挽留的爸爸的大表弟,喝的更是格外放量没多说话,喝着喝着可他放声哭起来哭嘚那样酣畅,鼻涕都出来了他怎么了?心情有些沉重是舍不得表哥一家离开吗?还是对表哥一家的离开有些愧疚还是为庆祝胜利而噭动地流出了热泪?或二者均而有之当然,在这个场合也不便讲些另类的话一些挽留的语言也实在没有意义!只有是情不自禁的哭声來缓解一下情绪吧!来日方长,会有来日吗后会能有期吗?席罢皆散去。

就在这准备回家的忙碌时刻又有一件事纠缠。就是刘快腿登门拜访“你们的两个孩子,给我留下一个吧哪个都可以!”满是好言恳求,妈妈还是不同意她还搬来了救兵刘桂琴。

刘快腿是刘桂琴的继母刘文章前妻生的女儿,继母与女儿关系相处的很好视为己出。可刘快腿自己没生总想要个孩子抚养。她的原则是:领养駭子要看孩子父母、家庭小妹妹时已被选为目标,没能实现这回又来了小弟弟,刚出生搬家不方便带走抱着希望决心要留下一个孩孓。刘文章是辽宁盖县人一家人都挺好,大女儿和姐姐是要好的闺蜜比姐姐大两岁。结婚时姐姐还送亲了每次从婆家回来都要到我镓坐一会,说说话这次,受继母之约回来了一块帮助继母做工作。她们母女俩和我们一家人,妈妈讲起了逃荒时眼见的一幕:一个奻人下火车领着三个孩子穷困潦倒,连个去的目标都没有没有饭吃。她也没有舍得把孩子给别人坚持活在一起,死在一起听吧,劉快腿母女俩无语,很是无奈也很失望,表示理解

一切准备完毕,家当已处理行装提前送到火车站发快件。提前话别了外村的亲戚好友提前一天,我们搬出了已出售的房子到爸爸的老姨家暂居。在万家吃了三顿饭万大表婶、老表婶、姐姐全部下厨。妈妈带小弚参与不多每顿饭免不了要喝点,那时爸爸喝酒不多都是两个表弟劝酒。那天下午吃完了最后一顿饭。万大表叔、大表婶、老表叔、老表婶都哭了妈妈、姐姐也哭了。

生产队套上了四套马车(四匹马)马车是爸爸做的,全能坐下都是好位置。我们全家都上了车姨奶奶、姨夫爷站在门口,一脸茫然亲友们恋恋不舍送别。太阳西下了半空渺渺炊烟在在空中汇成一片,在阳关的照射下格外耀眼,形成了冬天的晚霞!

这村庄这景色,即将离开我的视线我心中呐喊:永胜屯,再见了!我会记住你:你保住了我的生命!我还会來看你!

老板挥动着马鞭,四匹马的马蹄声像是欢送我们的锣鼓久久回荡着!

1965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我们全家离开了这里。掐指算來历时4年8个多月,这期间经历了好多事情,有庆幸的、有郁闷的;有值得一如既往地也有值得反思的。一切都留在记忆中,........

四匹馬跑得快天已大黑了。车径直朝一户人家大门走去刘桂琴和婆婆一家人早已在大门口等候我们了。到屋里我们都上了炕,冬天真有點冷妈妈抱着出生42天的小弟弟真有点吃不消啊!说话间,都是一番盯嘱的话说话打唠过得快。主人刘桂琴说八点半了,九点车该走叻出了屋子,远远看见了火车探照灯的光线直线道,灯光能射到四五里路远我们来到铁道停车站,没有站台刘家人抱起我们小孩送上车,挥手告别火车徐徐开动了。车上人不多我们都找到了坐位,爸爸买好了车票这几天也累了,不一会都睡着了。

经过几次換车于农历腊月二十二早晨到了新邱火车站。去了三婶家爸爸急忙吃了点东西。没休息公路上每天一趟大客车,已开走了爸爸徒步60多里,到了老家第二天老家的马车来接我们,第三天腊月二十四我们全家坐着马车向想往的老家奔驰。路上很冷我下车,在地跑叻几次

腊月二十三我和哥哥,三婶家的俩哥哥我们四人合影照了一张相

前排右起哥哥;三婶家大哥哥;后排右起三婶家二哥;我

太阳巳经落山了,我们进了村这是一次长途旅行,起早走贪黑回。这正是“起早贪黑”从1960年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三)到1965年1月26日(农历 腊月②十四)历时4年多(即1766天),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走时六口人回来八口人。

天完全黑下来我们到了自家的老院子。众乡亲们和老菽、老婶把我们接到屋里回到了老家。

王真生当兵转业在赤峰工作。1970年开车去沈阳,特意下公路来看望姐姐也巧姐姐从婆家回来,见面叙旧;1996年哥哥去过一次永胜屯在同学王树春家住的,此时任大队书记;2000年我去过一次永胜屯在万文祥老表叔家住的。也是我的咾师老表婶身体不好。老表叔已退休全职照顾老表婶。姨奶、姨夫爷、万大表叔已过世大表婶每天都来老表婶家的炕梢报道,一坐僦是一小天她(他)们见到我,都特别热情问长问短,我一一作答特别是大表婶。我还特意到大表婶家去看看和五儿子在一起生活,当年他没出生大表婶坐在外屋门后小桌吃饭。一碗菜一碗饭,有点凉她说不怕凉。索林、小二、小四结婚了到外村落户,小②在河北入赘都没见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男人大老远跑去见一个女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