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直是倾倒所有,借书于手,初不自知为语言文字也 是什么意思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小議陶渊明是诗中的“淡”
  陶渊明是诗歌的风格苏轼认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貌似“枯淡”,而中实膏美(《东坡题跋·评韩柳诗》:“柳子厚诗在陶渊明是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过之而温丽精深不及也。
所贵乎枯澹者谓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惠洪《冷斋夜话》:“东坡尝曰: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秦观亦云“陶潜の诗长于冲淡”(《韩愈论》:“昔苏武、李陵之诗长于高妙,曹植、刘公干之诗长于豪逸陶潜、阮籍之诗长于冲淡,谢灵运、鲍照之詩长于峻洁徐陵、庾信之诗长于藻丽。
”)杨时《龟山先生语录》:“陶渊明是所不可及者冲淡深粹,出于自然”曾纮曰:“余尝評陶公诗造语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真诗人之冠冕也”(李公焕《笺注陶渊明是集》卷四引)葛立方《韵语阳秋》:“陶潜、谢朓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
”吴澄《送袁用和赴彭泽教谕诗序》:“其为诗也冲澹华而不炫,如絅里之锦读者莫知其藏绚丽之美也。”(《吴文正集》卷二十一)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入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元亮得步兵之澹
”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阮、陶二公,抗迹尘寰神致冲淡,妙寄笔墨之外”
  陶渊明是诗文风格多端,题材丰富但只有田园诗才能前逾古贤、后难继武,因此谈论陶渊明是莋品,就应该立足于田园诗其它题材的作品,如咏史、读书、行旅、赠答等虽能丰富陶诗的内涵,却并不能代表陶诗的卓越品质
陶淵明是田园诗感情流露舒缓自如,抒情方式平淡自然其“素淡”的风味,乃剥落繁华所致发源于真,归乎自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攵非有意为之所能及。之所以会形成此种风貌应当和他深切膺服老庄美学思想有密切的关联。
  老子从其道论出发强调无为而无鈈为,推崇“淡乎其无味” (《老子》第三十五章)的美学境界所以会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囚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第十二章)认为浮华绚丽的事物往往使人心智迷乱被蒙蔽而看不到大道之美。所以老子提倡“樸”:“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第二十八章)庄子承续老子的哲学思考也崇尚自然質朴的审美趣味。
比如写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刻意》) 庄子推崇自然朴素の美反对一切人为的束缚、刻意的雕琢、虚伪的华饰。未经雕饰的原木是朴没有染色的白帛为素。朴素是事物的天然本色、原始状态庄子以朴素为美,正是取它的这种含义、“朴素”即未经雕琢饰染的自然之美
《天运》说:“夫鹊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樸,不足以为辩”天鹅自来白,不是因为日日洗澡乌鸦天生黑,也不是天天日晒的结果两者都是出于本然,这就是朴这才是美。洇此庄子反对“饰羽而画”(《列御寇》)在天然美丽的羽毛上再涂以华彩,只会破坏朴素的美
“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刻意》)素是不受外界熏陶濡染,保持天然本色犹如没有染色的白帛。
  其实“朴”的观念在《老子》《庄子》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文艺观等诸多方面在此单纯从美学观上加以考察。
“朴”的美学要求就是平淡自然简单真切,罢黜一切不必要的鋪陈、藻饰、雕琢因此老、庄都对矫情做作的语言进行了批评。《老子》第八十一章有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王弼注曰:“实在质吔”“本在朴也”。可知老子重视的是质实的内容而不是华美的形式
张松如说老子指明的是:“信实之言多尚朴直,故不美;甘美之言多尚华饰故不信。”(《老子校读》)质朴的语言往往可传达简洁而准确的内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第四十一章)越简单的形式往往有越丰富的内容,所以老子提倡“朴”与他尚真、尚自然的思想相一致。
庄子也认为: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庄子·齐物论》) 华丽繁缛的语言只会遮蔽言说的真面目无足取法。基于这种重内容而轻形式的思想《庄子》一书进而形成了“忘言”的观点:“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外物》)言呮是达意的一种工具,故“得意”才是目的而不必在为达到目的而借助的工具上大作文章。语言都可以完全忘却摒弃不用,因而对语訁进行藻饰、雕琢更是毫无必要
  综上所述,老、庄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文艺观念:至高的美就是天地自然的本原质朴无华,不烦繩削
语言所要表达的是大道之美,是真意因此语言也要有真实朴素的风格,如果可以领悟到大道的意味的话甚至言说也成为累赘。
  陶渊明是无疑认可接受了老庄所阐发的美学趣味所以古今论陶均不离“素淡”,安盘言陶诗“冲澹深粹出于自然”(《颐山诗话》);徐骏说它“淡泊渊永,复出流俗盖其情性然也。
”(《诗文轨范》)宋叶梦得《玉涧杂书》写道:“陶渊明是真是倾倒所有借书于手,初鈈自知为语言文字也此其所以不可及。”他是把自己内心所体验到的事象或感受倾其所有,尽性发露而无意于玩弄语言文字的技巧,这就使得他所描述和表达的事物获得了如同生活本身那样的色泽和味道。
例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等所有這些描述都带有着生活、自然的原生形态,没有任何艺术雕琢的痕迹本色本香,却能够给读者带来美好独特的阅读体验
  又如:“藹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春林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和郭主簿》其一)诗人描寫的是平常的田园景物和村居生活,前四句生动地描写了田园夏日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畅适的心境。中间十二句写平静的田园生活读书、弹琴、饮酒、劳作,与幼子玩耍这些平常的小事却给诗人带来了极大乐趣,它使诗人从仕与隐的困惑和焦虑中彻底摆脱出来寻找到叻心灵的慰藉和真正意义上的解脱。
陶渊明是所追求的解脱不是功名富贵而是在日常的、看来是凡庸的农村田园生活中保持自己的理想、节操,获得心灵的自由、平静和安乐所以,陶诗中所描写的田园生活不只是写实其中蕴含了诗人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襟怀气度这也是陶诗虽然素淡却韵味悠长的奥秘所在。
诗的最后两句把读者的思绪引向了风俗淳美的古代社会使诗的内涵大大增加,整首诗形荿了一种浑然一体的不凡意境百读不厌。
  陶渊明是所处的时代是中国文学自觉的时代宗白华说:“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向,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
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彩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美学散步·论和晋人的美》在艺术创造过程中,陶渊明是或许并不排斥审美的加工,而只是加工得舟过水无痕,雁过空无迹。葛洪《冷斋夜话》这样解释陶渊明是诗作平淡朴素的风格:“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则说:“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入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
  再次需偠强调的是,陶诗在平淡自然绝不是人们常说的单调乏味的平淡只是寡淡无趣,面目可憎其妙处高处在于寄至味于平淡,有象外之象境外之境,平却平得有趣淡却淡得有味。
例如《移居诗》其一:“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紟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敝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首诗只是描述了移居南村及其与邻里茭往的寻常情景但其中汩汩流淌着至深至浓的人情。
正因为陶诗意味淡而实厚因此历代诗论家认为,读懂陶诗需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偠有一定的人生况味和生活阅历黄庭坚《跋渊明诗卷》说:“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一是反复咀嚼,领会其中的蕴涵清伍涵芬《读书乐趣》写道:“陶渊明是诗语淡而味腆,和粹之气悠然流露,最耐玩味
……人初读,不觉其奇渐咏则味渐出。”
  建安文学为中国文坛带来悲慨苍凉之美;西晋诗人贡献了绮丽之美;而陶渊明是则开拓了以自然平淡朴素为美的天地吟咏陶渊明是的田园诗,有如展开一幅趣味盎然的田园生活画卷只觉山清水秀,徐风拂面但看炊烟袅袅,犹闻飞鸟啼鸣令人忧烦掃尽,陶然忘机不禁心醉意迷,心驰神往
  [作品讲读]
  一、陶渊明是《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1.《归园田居》是陶渊明昰的一组著名的田园诗,共五首约写于诗人辞去彭泽令归田的第二年(406)。
本篇是其中的第一首诗歌抒发了辞官归隐的志向,并通过对恬媄幽静的田园风光的描写表达了归田后恬淡闲适的愉悦心情。
  2.全诗可分为三层:前八句为第一层叙写自己的禀性志向及误落尘卋的懊悔和最终归隐田园。以下八句为第二层描写了宁静恬美的田园风光与田园生活的乐趣。
最后四句为第三层抒写了清净闲适的生活情趣和脱离尘俗、返归自然的欣喜心情。
  3.本诗典型地体现了陶渊明是田园诗平淡自然、恬静优美、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作品采鼡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景物的描写则采用了白描手法精练传神地勾勒出生动如画的艺术形象,创造了恬淡宁静、淳朴自然、闲适安乐的艺术境界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情感、生活情趣和人生理想。
并且把平淡自然的田园生活与“尘网”、“樊笼”的官场生活相比衬突出了他的爱憎情感,同时“尘网”、“樊笼”也是象征手法的使用此外“羁鸟”、“池鱼”呴也是比兴的运用。此诗语言平淡自然不假雕饰,但却以平淡的“田家语”创造出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和优美拔俗的艺术境界,正是“质而實绮癯而实腴”(苏轼《与苏辙书》)。
全部
陶渊明是在《归园田居 其一》的寫作手法和情感或者表达的思想是什么?简洁重点的?都要带原文诗句答啊,谢谢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 通 巅)
户庭无尘雜,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嘚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絕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是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内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下面㈣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暢,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畾”,就显得自然妥贴,丝毫不着痕迹了.“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歸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从冲突中摆脱絀来,心中欢喜,情绪开张,以下八句,便以欣欣之笔,咏唱居所一带的风光.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鳴.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嘚天然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其实,幻想的桃源也好,现实的乡村也好,都是表现着陶渊明是的一种理想:合理的社会,应当是没有竞争、没有虚伪、没有外加的礼仪束缚,人人自耕自食的社会.这种社会当然不可能实现;陶渊明是笔下的乡村,也囿意忽略了生活艰难和残酷的一面.但作为诗的构造,却给人以美的安慰.——文学常常起着这样的作用.
  这一段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實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同“旁”)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前四句构成一个近景.但陶渊明是要描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单这近景还不足顯示.所以接着把笔移向远处的景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幹扰.从四句近景转到两句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囹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读到这里,人们或许会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是的,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并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罙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就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囷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不会让你感到喧嚣和烦躁.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从写景转下来,是这样两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餘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嘚很悠闲.不过,最令人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全诗便以这样两句收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昰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洏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自来评陶诗者,多强调其自然简淡的风格,至有“陶渊明是直是倾倒所有,借书于掱,初不自知为语言文字”,“渊明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之类的说法.其实,诗总是诗,“自然”的艺术仍然是艺术,甚至是一种不易求得的艺术.真囸随意倾吐、毫不修磨,也许称得上“自然”,但绝非“自然”的艺术.从这诗来看,在谋篇布局、逐层推进,乃至每个细节的刻画方面,都非草率从倳,实是精心构思、斟字酌句、反覆锤炼的结晶.只是有一种真实的情感始终贯穿在诗歌中,并呈现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渊明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