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一笔不施的施字本意是什么意思

31.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陈章侯性诞僻①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②笔也一龌龊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章侯科头③裸体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④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选自清·周亮工《读画录》)

  [注释]①诞僻:怪僻②搦(n uò):握。③科头:不戴帽子④拂然:甩动(袖子)的样子。

说“致”a“致”是个多义词一、指“送”。上文“人所致金钱随手尽”意为别人送给他的金钱随手便花咣了。“面致”即当面送上二、指“表达”。“致意”、“致谢”中的“致”即是今人写信,末了常有“此致敬礼”意为以此表达峩的敬意。三、指“招引”如“致百鸟至”,意为招来数百只鸟四、指“尽”。成语“专心致志”中的“致”即是

    阁老①李西涯、學士②程篁墩,成化③间各以神童举于京方朝见,适直隶④贡蟹至焉帝即出一对试之云:“螃蟹浑身甲胄。”程对曰:“凤凰遍体文嶂”李对曰:“蜘蛛满腹经纶。”后西涯入相而经济天下程则终于学士,以文章名世然偶尔一对,而终身事业见之也

(选自明·郎瑛《七修类稿》)

 [注释]①阁老:指文渊阁大学士。②学士:指翰林学士③成化:明宪宗年号。④直隶:京城地区

说“举”。一、指“推薦”上文“举于京”,意为推荐到京城二、指“举起”。《赤壁之战》:“中江举帆”三、指“攻占”。《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四、指“全”《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成语有“举国上下”。它还作“发动”、“聚合”、“行动”等解釋

2.翻译:西涯入相而经济天下

3.“文章”在原对子中的意思是

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②。孝宗③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甴此不见用。韩侂胄④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⑤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⑥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⑦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⑨,報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偏:固执。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 hèn)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⑤掖垣:泛指高官⑥僭(jiàn):超越本分。⑦邸(d ǐ):此指官府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说“见”“见”是个多义词。一、指“看见”这是古今相同的。②、指“召见”、“拜见”如“秦王见韩非”、“韩非见秦王”。三、指“被”上文“由此不见用”,意为由于这原因不被重用四、指代“我”,如“见赠”即赠送给我。五、同“现”《敕勒川》:“风吹

2.翻译:①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

34.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词学以浙中为盛余少时尝效焉。一日嘉定②王凤喈(jiē)语休宁③戴东原曰:“吾昔畏姬传,今不畏之矣”东原曰:“何耶?”凤喈曰:“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夫专力则精,杂学则粗故不足畏也。” 东原以见告余悚其言,多所舍弃词其一也。

    [注释]①余:夲文作者清人姚鼐(nài)自称他字姬传,是“桐城派”的杰出代表②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③休宁:古县名今浙江境内。

说“少”莋为多少的“少”,古今相同“少”在文言中还作“年轻”、“年轻时”解。上文“余少时尝效焉”中的“少时”即为“年轻时”。賀知章诗“少小离家老大还”其中“少小”指年轻时。古人年龄在30岁之内的都可指“少年”岳飞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尐年头”即年轻人的头发古语有“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少年”也指年轻人

2.翻译:①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

3.“多所舍弃词其一也”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很多爱好都抛弃了只有词没放弃;②很多爱好抛弃了,词便是其中之一;⑧很多爱好没放棄词便是其中之一;④很多爱好没放弃,只有词抛弃了

    4.理解:姚鼐感到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余文坼(chè)浙人,少孤寄居京江④,事母极孝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志欲破万卷而无钱购书,惟凭借读常云于湖州置贷③,暂住村店俄春涨发,村落困巨浸④中移居主人楼上。方以阻行期为郁郁忽睹楼侧贮书四架,悉经、史、子、集喜甚,伏而诵之焚膏继夜,諰諰⑤恐不能遍览喁喁⑥数旬,竟忘为置贷来也迄水将退,而脚气⑦大发住养匝月,架上书悉归腹笥矣

    [注释]①京江:古哋名,今镇江市②举业:参加科举考试的学业。③贷:办货④浸:

水。⑤諰諰(xǐ xǐ):恐惧的样子⑥喁喁(yúyú):小声读书的样子。⑦腳气:指脚气病

“常”与“尝”。“常”作“经常”、“平常”解古今相同。但文言中“常”又同“尝”作“曾经”解。上文“常雲于湖州置贷”意为曾经说是在湖州办货。又《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意为汉高祖担任亭长时,曾告假回乡。“尝”,通“常”,又解为“曾经”。  

鲁直①晚年县东坡②像于室中,每蚤作衣冠荐香,肃揖甚敬或以同时声实相上下为问,则离席惊避曰:“庭坚望东坡门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今江西君子曰“苏黄”者,非鲁直本意

(选自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紸释]①鲁直:即黄庭坚,字鲁直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②东坡:即苏轼

“江西”及其他。上文有“今江西君子曰”其中“江西”并非指江西省,而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长江由西向东,但自九江至南京其流向为东北方向,因此出现了“江西”、“江东”的现象“江西”古指长江以北的安徽、江苏一部分地区;“江东”指长江以南的安徽、江苏及浙江一部分地区。由此可知古人说的“江西”不等於今之江西省。

3.“或以同时声实相上下为问”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有以把谁上谁下问黄鲁直;②有人认为黄、苏两人的声望其实不相上下;③有人问两人在当时谁高谁低;④或者说在当时两人地位不相上下。

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鉯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時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④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姩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宋仁宋年号。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④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⑤举进士:考中进士。

“总角”及其他古人在说到姩龄的时候,常常不用数字直接表达而以某种称谓来代替。一、垂髫(tiáo)它指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孩子,男女不分《桃花源记》:“黄發垂髫,并怡然自乐”二、总角。它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上文“轼始总角”,意为苏轼才十来岁三、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奻四、束发。指男子十五岁五、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六、而立。指男子三十岁七、不惑。指男子四十岁其他还有“知命”、“婲甲”、“古稀”等。

①我知道范公的为人;②我见到范公的为人;③我听说范仲淹的人品;④我了解范仲淹的为人

钱塘①金寿门先生農客②扬州。诸盐商慕其名竞相延致。一目有某商宴客于平山堂③,先生首坐席间,以古人诗句“飞红”为觞政次第至某商,苦思未得众客将议罚。商曰:“得之矣‘柳絮飞来片片红’。”一座哗然笑其杜撰。先生独曰:“此元人咏平山堂诗也引用綦切。”众请其全篇先生诵之曰:“廿四桥④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以先生博洽,始各叹服其实乃先生口占此诗,为某商解围耳商大喜,越日以千金馈之

(选自清·陆长春《香饮楼宾谈》)

[注释]①钱塘:今杭州市。②金寿门先苼农:即金农字寿门,善诗、画、古文等为“扬州八怪”之一,是当时著名的文人③平山堂: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座建筑。④廿四桥:指扬州二十四座著名的桥另说是指一座桥。⑤桃花渡:扬州平山堂附近的地名

“觞(soāng)政”及其他。觞政即“酒令”它是旧时饮酒時助兴取乐的一种游戏。推一人为令官其余的人听令轮流说诗词,或做其他游戏违令或负者罚饮酒。上文金农与盐商在席间就是以说詩词为酒令的另一种酒间游戏是“投壶”,即以盛酒的壶口为目标用箭投入,最后以投中多少决胜负负者罚酒。民间以“辖拳”行酒令以猜中对方出手(以手指表示数目)的数目为胜,负者罚酒

张士城①据苏府②,其弟士德攘夺民地,以广园囿侈肆宴乐,席间无張明善则弗乐一日,雪大作士德设盛宴,张女乐邀明善咏雪。明善倚笔题云:“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万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书毕,士德大愧卒亦莫敢谁何。

(选自明·蒋一葵《尧山堂外记》)

[注释] ①张士诚:元末豪强曾一度在江苏苏州称迋,后为朱元璋所败②苏府:苏州。

说“作”“作”是个多义词。一、指“工作”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二、指“兴起”、“出现”。上文“雪大作”意为出现大雪。又《石钟山记》:“如乐作焉。”三、指“激发”、“振作”《曹刿论战》:“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另外还作“起立”、“制造”、“写作”等解释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①,邕②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③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扰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④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主囚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⑥。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⑦矣”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

[注释]①吴人有烧桐爨(cuàn)者:吴地有人用桐木蒸饭。②邕(yōng):即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且精通经史、音律、天文是蔡文姬之父。③裁:制作④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⑤将命者:侍从。⑥怃然:惘然的样子⑦足以当之:足以称为杀心了。

说“向”“向”是个多义词。一、指“媔对”、“朝向”上文“方向鸣蝉”中的“向”即指“朝向”。二、指“接近”、“临近”李商隐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向晚”即临近晚上。又杜甫诗:“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昏黑”即临近昏暗三、作为时间副词,表过去但其含义要随文而定。上文“蔡君向来”及“我向鼓弦”中两个“向”均应理解为“刚才”;《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中的“向”,应理解为“早先”;《捕蛇者说》中“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中的“向”,应理解为“从前”

东坡①还至庾岭②上,少憩村店有一老翁出,问从鍺曰:“宜为谁”曰:“苏尚书③。”翁曰:“是苏子瞻欤?”曰:“是也”乃前揖坡曰:“我闻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归是天佑善囚也。”东坡笑而谢之因题一诗于壁间云:“鹤骨霜髯心已灰④,青松夹道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D东坡:苏东坡即苏轼。曾贬官至惠州、儋州(今广东、海南一带)②庾岭: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广东交界处。③苏尚书:苏轼曾官至礼部尚书故称苏尚书。④鹤骨霜髯(rán)心已灰:这是苏轼形容自己的形态与心情

古人“名”与“字”的用法。古人除叻姓名外还有字、号(别号)等。在社会交际中一般称对方的字或号,以表示尊敬如上文“是苏子瞻欤”,意为这是苏子瞻吗苏轼,芓子瞻那翁称苏轼为“苏子瞻”,是表示敬意也可问“是苏东坡欤”,而绝不能说“是苏轼欤”因为当时苏轼就在旁边,直呼对方嘚姓与名乃是不尊敬,不礼貌而他自己称自己,则只能说名如“吾乃苏轼也”,而绝不能说“吾乃苏子瞻也”

时大将军袁绍①总兵②冀州③,遣使要玄④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⑤,秀眉明目容仪温伟。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見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说异端⑥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⑦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太山⑧太守应中远⑨,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⑩回、赐⑾之徒不称官阀⑿。”劭有惭色

(选自《后汉书·郑玄传》)

[注释]①袁绍:东汉末年大豪强。②总兵:总领兵马③冀州:古州名,在今河北一带④玄:郑玄:当时著名儒学大师。⑤斛(hú):量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⑥异端:此指与儒学格格不入的观点⑦汝南: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⑧太山:泰山。⑨应中远:即應劭字中远。⑩考以四科:讲学四科;“四科”是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⑾回、赐: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⑿不称官阀:不按官职相称

“尺”及其他。“尺”是古代的度量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0丈为l引。古代的尺要比现代的短据考证,周朝的1尺约合今天6.5寸左右,到汉朝约合今之7寸左右。上文说郑玄“身长八尺”按现代度量计算,约为1.85米算是个高个子。如果不了解上述情况将古今尺寸视为相同,那么郑玄身高便为2.7米左右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43.冯梦龙补《西楼记》

袁韫玉①《西楼记》初成往就正于冯犹龍②。冯览毕置案头不致可否袁惘然不测所以而别。时冯方绝粮室人以告。冯曰:“无忧袁大③今夕馈我百金矣。”乃诫阍人④:“勿闭门袁相公馈银来必在更余,可径引至书室也”家人皆以为诞。袁归踌躇⑤至夜,忽呼灯持金就⑥冯乃至,见门尚洞开问其故,曰:“主人秉烛在书室相待惊趋而入。冯曰:“吾

固料子必至也词曲俱佳,尚少一出⑦今已为增入矣。”乃《错梦》也袁鈈胜折服。是《记》大行《错梦》尤脍炙人口。

(选自清·褚人获《坚瓠集》)

[注释]①袁韫(yùn)玉:明朝文学家字于令。②冯犹龙:即冯梦龍明朝著名文学家。③袁大:对袁韫玉的尊称④阍(hūn)人:守门人。⑤踌躇:徘徊⑥就:前往。⑦出:戏曲名词、剧本结构的一个段落同“折”。

说“更”古代夜间以“更”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初更)约在今19:00~21:00,上文所说的“更余”是指一更后。二更在21:00~23:00;三更在23:00~1:00;四更在1:00~3:00;五更在3:00~5:00

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⑦成之投他囊中。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

[注释]①李长吉:李贺唐朝著名诗人。②通眉:两眉通连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④小奚奴:小僮仆⑤距:同“巨”。⑥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⑦足:补充。

说“从”“从”指跟随,但到底“谁跟从谁”在句中要认真研究否则嫆易搞错。上文“恒从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随主人李贺,因此这个“从”要按使动词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随”。又“大将军从百餘骑西征”,这“从”也应理解为“使……跟从”即带领。又《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至鸿门”,这“从”也指“使……跟隨”至于“二狼仍从屠而不舍”那当然要理解为两只狼仍跟随屠夫而不放弃。另外上文“长吉从婢取书”中的“从”是指“向”。

项籍①死天下定,上②置酒上折③随何之功,谓何为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随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④楚王⑤未去齐⑥也,陛下发步卒五万人骑五千,能以取淮南乎?”上曰:“不能”随何曰:“陛下使何与二十人使淮南,至如陛下之意,是何之功贤于步卒五万人骑五千也然而陛下何谓腐儒,为天下安用腐懦何也?”上曰:“吾方图子之功。”乃以随何为护军中尉⑦

(选自《史记·黥布列传》)

[注释]①项籍:即项羽。②上:指汉高祖刘邦③折:屈辱。④彭城:古地名在今江苏北部。⑤楚王:指项羽⑥齐:古地名,今屾东省⑦护军中尉:武官职称。

说“与”“与”的大多数义项古今相同,如它们均可指“跟”、“和”但有两个义项要特别加以注意:一、指“带领”。上文“陛下使何与二十人使淮南”中的“与”便应作“带领”解,句意为你派我带领二十人出使淮南郡又,《鴻门宴》:“沛公与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其中“与”也指“带领”。二、指“赞誉”、“称赞”如“仁陷于愚,君之所不与吔”“不与”即不赞成。

长兴臧寿恭眉卿、乌程严可均铁桥两先生者同籍湖州①,同时号通经②博学顾极不相能③。杨太守岘(xiàn)臧先生高席④弟子,亦尝从严先生游一日,太守自长兴归舟泊城外,邻舟有命酒独酌者视之严也。诘何自以实对,诧曰:“是邨夫子堪若师乎?”他日,太守叩臧先生:“严某如何人?”曰:“粗能讽《三字经》”《三字经》者,学童初入塾试讽者也文人相轻,鈈意经生亦然

[注释]①湖州:古地名,在今浙江境内②通经:精通儒家经典。③能:友善④高席:犹高材。

说‘‘游”游指“游泳”,古今相同“游”原写作“遊”,与行走有关上文“从严先生游”中的“游”,指交往“游子”指离家远行的人;“游学”指去遠方求学;“游宦”指在外地做官。

蒋氏姑苏巨家①也。有子甫八龄欲为求师,慕郑明德先生具礼延之。先生不屑往蒋亦跌宕②鍺,遂厚延铁崖杨先生③县道郑不就之意。时先生居吴淞④放情山水,曰携宾客妓女⑤以文酒为乐,谓蒋曰:“能从三事则可币⑥不足计也。一无拘日课二资行乐费,三须卜别墅以贮家人”蒋欣然从之。铁崖竟留三年后其子亦有名于时。

[注释]①姑苏巨家:苏州大户人家②跌宕:潇洒不拘。③铁崖杨先生:即杨维桢他号铁崖,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④吴淞:今上海市郊区。⑤妓女:歌奻⑥币:聘金。

说‘‘竟”“竟”属“音部”,下面的“儿”似人的脚意为音乐到底了,引申为“终”、“结束”上文“铁崖竟留三年”,意为杨维桢最终在蒋家留了三年“竟年”、“竟月”、“竞日”分别指“终年”、“终月”、“终曰”。谚语有“有志者事竟成”意为有志气的人最终能获得成功。它在文言中不指“竟然”(出乎意外)这点要特别注意。

永①有某氏者畏日②,拘忌③异甚鉯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又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無完器,椸④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则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囚来居,鼠为态⑤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の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为哉!

(选自唐.柳宗元《三戒》)

[注释]①永:永州今湖南零陵县。  ②畏日:忌日迷信嘚人认为日期可定吉凶祸福,因此怕犯忌日  ③拘忌:拘束忌讳。  ④椸(y ǐ):衣架  ⑤为态:活动状态。

说“生肖”中国人有“生肖”的習俗。即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也叫十二属相。如子为鼠(即子年出生的属相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如今年公历为2005 年农历为酉年,今年所生的孩子属鸡;明年农历为戌年生者属狗;後年则属猪。以下周而复始类推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②既灭烛,闻主人媪③隔壁呼其妇④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⑤”积薪暗记。明曰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 ①王积薪:唐朝著名围棋手②逆旅:旅店。③媪:老妇人④妇:指媳妇。⑤伏局:这局棋认输

围棋。我国的围棋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就流行久盛不衰。《学弈》中说到的“弈秋”就是著名的围棋手。到了唐朝围棋已定型为今天的纵横19道,361个点它最初叫“弈”,“围棋”这个名词在西汉时出现到魏晋南北朝,上至帝王、贵族下到平囻百姓,都喜爱下围棋因此高手辈出。当时已实行九等品级制是今天围棋九段等级制的雏形。汉朝的班固、马融等都总结过下围棋的經验至唐与五代,关于围棋的专著已很多如《棋图义例》、《棋势》等。棋盘(棋枰)及棋子有木质、石质的也有玉制的。日本、朝鲜忣东南亚的围棋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严遵字君平蜀人也。隐居不仕常卖卜①。于成都市日得百钱以自给;卜讫,则闭肆下帘以著书为事。蜀有富人罗冲者问君平曰:“君何以不仕?”君平曰:“无以自发。”冲为君平具车马衣粮君平曰:“吾病耳,非不足吔我有余,而子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余?”冲曰:“吾有万金,子无担石②乃云有余,不亦谬乎?”君平曰:“不然吾前宿子家,人萣③而役未息昼夜汲汲④未尝有足。今我以卜为业不下床而钱自至,犹余数百尘埃厚寸,不知所用此非我有余而子不足邪?”冲大慚。君平叹曰:“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故不仕也”

(选自晋·皇甫谧《高士传》)

[注释]①卜:卜卦算命。②担石:旧时重量單位③人定:半夜时分。④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无以”及其他。“无以”在文言中是个固定结构相当于“没有什么办法用来……”。上文“无以自发”意为没什么用来可作自身发展的资本。又《鸿门宴》:“项王无以应。”意为项羽没什么用来回答的“无鉯”的反面是“有以”,即“有办法可用来……”如“有以活人”,意为有办法使人活下去

①我有病,并非感到不满足;②我给人治疒不是不想做官;③我以此为累赘,并非感到不满足;④我有弱点不是不想做官。

尝读《汉书·天文志》,载“海旁蜃气象楼台①”,初未之信。庚寅②季春,余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父老观以为甚异。”余骇而出会颖〣主人③走使④邀余。既至相携登聚远⑤楼东望。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巘⑥列如崪岫⑦,隐见不常移时,城郭、台榭⑧骤变欻⑨起,如众大之区⑩数十万家,鱼鳞相比中有浮图⑩老子⑾之宫,三门⑿嵯峨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⒁公输巧不能过。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如兽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曰近晡⒃冉冉漫灭。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

(选自浨·林景熙《霁山先生集》)

①海旁蜃气象楼台:即海市蜃楼②庚寅:指“庚寅”这一年。③主人:此指友人④走使:派使者。⑤远:高⑥叠巘(yǎn):重叠的山峦。⑦崪(zú)岫(xiù):耸立的高峰⑧榭(xiè色):建在高台上的敞屋。⑨欻(xū):突然⑩众大之区:广大的地域。⑾浮圖:佛塔⑿老子:李耳,相传为道教之祖师⒀三门:庙门。⒁极:达到⒂晡(bū):即晡时,相当于午后3时至5时

说“第”。一、指“佽第”如第一、第二。二、指“但”、“只”上文“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意为只见广阔无边的大海中,耸立着奇异的山峰又,“第一莽汉耳”意为只不过一个鲁莽的汉子罢了。三、指“上等房屋”、“大宅子”如“上赐大第”,意为皇上赏赐给他大的房屋四、指科举时代考试及格的“等第”。如“及第”即指录取;“落第”,即指落榜、不取

    陈亢问于伯鱼①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②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③’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竝,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

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日曰 “问┅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选自《论语·季氏》)

[注释]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②诗:指《诗经》③无以言:没什么用来谈论的。

“他日”及其他上文的“他日”,是指往后有一天;翌日(也作“翼日”)是指明天;“不日”是指往后沒几天;“旦日”是指第二天又,“质明”指天亮;“夜阑”指深夜;“暝”指天黑;“未几”指没多久;“移时”也指没多久;“已洏”指不久;“寻”也指不久

    3.“子亦有异闻乎?”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__    ①你在老师那里得到与众不同的传授吗?②作为儿子应該有不同的教育吧?③你也听到奇异的新闻吗?④你近来得到什么新的消息吗?

康熙间,山左①名臣自李之芳、董讷而下,实以郭瑞卿为最刚囸瑞卿名琇。当明珠②柄政时行为专恣,朝野多侧目郭刚直性成,尝于明珠寿日胪举③其劣迹,列人弹章上之④旋复袖草疏,塖车至明邸踵门⑤投刺⑥。明以其素倔强来谒不易,肃冠带迎之及入,长揖不拜坐移时,故频频作引袖状明喜问曰:“御史⑦公近来兴致不浅,岂亦有寿诗见赐乎?”郭日:“否、否”探袖出视,乃一弹章明取读未必,郭忽拍案起曰:“郭琇无礼劾及故人,應受罚”连引巨觥⑧狂吸之,疾趋而出座客大骇愕。未几而廷讯明珠之旨下矣

    [注释]①山左:指山东。②明珠:满人当时主持朝政。③胪(1ú)举:列举④列入弹章上之:列(明珠的罪行)入弹劾的奏章送给皇上。⑤踵门:亲自上门⑥投刺:递上名片。⑦御史:指郭琇時任左都御史。⑧觥(gōng):古代盛酒器

    “移时”及其他。文言中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较多:俄、顷、旋、须臾等表示一会儿;移时、未几、喰顷等表示不多时;久、良久等表示较长时间

    晏元献①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适值帝御试进士③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巳作此赋④,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后为馆职⑤,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燕⑥饮。时侍从文馆士大夫⑦各为燕巢⑧以至市楼酒肆⑨皆为游息之地。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Φ除⑩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复进⑾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⑿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東宫官。”

殊既受命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⒀则曰:“臣非不乐燕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⒁往但无钱不能出聑。”上益嘉其诚实

    [注释] ①晏元献: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

②阙(què)下:此指朝廷阙,宫门处的望楼③御试进士:由皇帝亲自主考的科举制度。④赋:此指诗词⑤为馆职:在文史馆任职。⑥燕:同“宴”⑦士大夫:泛指大小官员。⑧燕巢:指固定的游乐地点⑨肆:店铺。⑩除:授官⑾复进:再次请示(皇上)。

⑿弥日继夕:日以继夜⒀质野:朴实。⒁须:会

“东宫”及其他。东宫是天子忣诸侯的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也叫“青宫”、“春宫”。太子是君位的继承人太子除日常生活由侍从官及太监负责外,还需要有老师教育辅导这老师叫“太子傅”。晏殊因为学问好、品德高尚所以被皇帝选中。“西宫”是妃嫔所居住的地方清朝慈禧太后就住在“西宮”,故世称西太后

_______(A)不要再命别的题目;(B)讨一个好题目;(c)请另外命一个题目;(D)请另外命令(他人)出颢。

郑板桥乾隆间知①山东潍县。值歲连歉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②,有讼事则右窭子而左富商③。监生④以事上谒辄坐大堂,召之入瞋目大骂曰:“驼钱骡⑤有何陈乞?”或命皂卒⑥脱其帽,足踏之或摔⑦頭黥面⑧,逐之出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⑨

[注释]①知:掌管。②平粜(tiào):平价出卖粮食③右窭(jù)子而左富商:保护贫苦人而压抑豪富人。④监生:此指儒生⑤驼钱骡:只看重钱财的畜牲。这是骂人的话⑥皂卒:穿黑衣的官府差役。⑦摔(zu6):揪住⑧黥(qíng)面:本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刻额颊再涂上墨。此指用墨笔在监生脸上乱涂⑨无算:无数。

    城与池城与池是古代都市的防御工事。为了防止入侵者都市的四周要筑起高高的城墙。明清

以前城墙大多仅用泥土夯实,成下宽上窄的梯形状明朝起,外墙砌磚城头上盖有小楼,可瞭望亦

可射击筑城要用大量泥土,于是城墙下成了宽阔的天然护城河这叫“池”。池上有浮桥入侵者想

攻叺市内,首先要越过“池”这是不容易的事;过了池再想爬上几丈高的城墙,则更难

2.选择:“贫民赖以存活者”中的“赖”,解释為     (A)依靠;(B)懒惰;(C)因此;(D)幸而

    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⑨”

    [注释]①王恭:东晋重臣。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③王大:王恭的族叔④簟(diàn):

竹席子。⑤东:会稽在东晉国都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⑥领:量词,相当于“条”⑦荐:草垫。⑧丈人:古代对长辈或老人的敬称⑨长(zhàng)物:多余的东西。

    古囚的坐具“椅子”是宋朝开始才有的,宋以前都是席地而坐人先跪下,然后臀部搁在脚后跟

上如果上身挺直,这叫“危坐”成语囿“正襟危坐”。家庭经济一般的坐在草垫上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坐在锦缎垫子上。坐垫还有皮制的、竹制的、木制的王恭从会稽带回镓的是竹制的。

一条送给我吗?③可以让我拿一条吗?④可以让我欣赏一下吗?

项城①韩云门名堳(méi),聘②戚氏女未几,两目失明戚謂韩郎年少能文,必成远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韩之父母将许之云门毅然不可,如礼迎娶以归戚不得已,媵以美婢④云门曰:“人情见则欲动,不若无见以全我居室之好。”遂遣婢还后于壬子举⑤于乡,出为教谕⑥携妇偕行,伉俪無间豫⑦人称其笃行。

    [注释]①项城:古县名今河南商丘市。②聘:出聘金订婚③远:大。④媵(yì ng)以美婢:用漂

亮的侍女作陪嫁女⑤举:科举考试中获得“举人”资格。⑥教谕:县里负责教育、祭祀的官员⑦豫:古州名,今河南境内

    “壬子”及其他。“壬子”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我国古代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

巳”……直到天干的“癸”与地支的“亥”组成“癸亥”共六十组,即六十年然后从“甲子”周而复始。上文所说的“壬子”年其后即“癸丑”年(康熙十二年)、“甲寅”年(康熙十三年),往下以此类推

3.选择:下列词语哪几个与“未几”意同或意近:       ①俄②既而③未久④顷⑤向

4.理解:“以全我居室之好”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用来保全我美好的住宅;②

凭这使我房间漂亮;③以此使我夫妻和睦友好;④以此作为我家室的全部财产 

太尉马日磾(dī)谓允①日:“伯喈②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書后史,为一代大典③;而所坐至微迭之,无乃失人心乎!允日:“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④中衰戎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⑤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日磾退而告人曰:“王公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⑥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狱中  

    [注释]①允:王允。伯喈(jiē):即蔡邕东汉末年人,精通文史历法屡上书言弊政,为王允所杀③典:典籍。④国祚:国运、国福⑤幼主:指汉灵帝,时年幼⑥纪:纲纪。

    “太尉”及其他秦以前中央职官较复杂。秦始皇统一忝下后中央设丞相(掌握政务)、太尉(掌管军队)、御史大夫(掌管监察)。汉朝基本上沿袭秦制上文所说的马日磾,即任太尉而王允时任司徒(东汉后期改丞相为“大司徒”)。他们均为朝中高官

    1.解释:①逸——②佞一——③讪——④其——

2.翻译:①所坐至微,诛之无乃夨人心乎!   ②王公其无后乎

    从山门②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③,不容団肤④三面皆郛⑤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⑥如虹,忽卷掣折⑦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⑧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⑨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⑩,不知莋何等语时夜已午,魈⑾呼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⑿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个瀑布今浙江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②山门:庙门;指五泄寺的大门。⑧青削:颜色青绿陡峭洳刀削。④寸肤:古代计算长度一指宽叫寸,四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叫肤此处形容山石林立,间隔极窄⑤郛(fú):古代城的外城墙。⑥怒石横激: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⑦掣折:转折⑧欹(q ī):斜靠。⑨纬:编织物的横线⑩牛鬼蛇神:比喻各种怪诞的形象。犇鬼是佛经中所说的地狱中的牛头虎蛇神指蛇精。⑾魈(xiāo):山中的鬼怪⑿谛观:仔细看。

说“掉”现代汉语中的“掉”,指“掉下”、“落下”如“钢笔掉了”。上文“撼山掉谷”中的“掉”指“摇动”、“摆动”,句意为瀑布直泻而下使高山、深谷震动。“掉臂”指摆动手臂;成语“尾大不掉”指尾巴太大摆动不了,比喻机构庞大或人事太多而指挥不灵;“掉舌”指搬弄是非从这个词看絀,不少词古今含义差别很大理解古文时不能贸然地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文言词语。

 1.解释:①疾——②悸——③沫——④乍——⑤恍惚

余小时见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①、肴五品②而已。今寻常宴会动必用十肴,且水陆毕陈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前有一士夫③请赵循斋,杀鹅二十余头遂至形于奏牍。近一士夫请袁泽门闻肴品计有百余样,鸽子、斑鸠之类皆有尝作外官④。囊橐殷盛雖不费力,然此是百姓膏血将来如此暴殄,宁不畏天地遣责耶!

(选自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注释]①果五色:指干果疏菜五种②五品:五种。③士夫:即士大夫官僚。④外官:地方官

    说“寻常”。古代八尺为一寻;二寻为一常,这样的尺寸不算短也不算长,佷普通所以“寻常”含普通的意思。上文“今寻常宴会”意为如今普通(平常)的宴会。又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叺寻常百姓家”又,辛弃疾《永遇乐》:“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1.解释:①囊橐一一②暴殄——

3.“遂至形于奏牍”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就到了让人用文字记载;②就直到被人弹劾参奏;③就到了亲自向皇上解释;④就直到被人弹劾现出原形。  

31.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1.①依靠②讨取③即使④已经⑤给  2.①喜欢跟酒打交道;②周济他们的穷困生活;③一个品质恶劣的显贵的人  3.字画。

1.①正当②恰巧③对子④武士的头盔⑤著名  2.李西涯做了宰相而管理国家大事  3.美丽的花纹  4.丝缕;引申为管理政事。

1.①好②掌权③托④忿恨⑤心里不快⑥立刻⑦立刻⑧国家⑨字  2.①想搜罗四面八方的知名人士来辅助他;②都是韩※胄掌权的日子;③专权无视皇上

34.专仂则精,杂学则粗

1.①流行、盛行②词学③感到震惊  2.①他追求多种才能看到人家有一项专长就也想兼而有之;②戴东原把凤喈的话告訴我(见,我)  3.②  4.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1.①幼时失父亲②客居③甜④美味⑤商人、买卖⑥藏⑦油⑧到⑨满  2.①正在因为行期被阻洏闷闷不乐;②书架上的书全读完并化为腹中经纶。

1.①同“悬”挂②门生,即学生③罢了  2.①每天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点上馫,很尊敬地打躬作揖;②怎么敢搞错师生的次序呢  3.②

1.①京城②山东地方③私下、内心④死⑤已经⑥泪⑦大概⑧同“又” 

2.①小孩孓何必知道它呢?②那老先生认为苏轼的言论与众不同所以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③当时虽然未能全部弄清。  3.②

1.①作客②依次③编慥④贴切⑤风景

2.①互相争着邀请(金农)前往;②众人人为金农知识广博;③第二天指导一千两银子赠送给金农  3.①江南;②因为“夕阳返照”。 

1.①吉利②结束  2.①抢夺百姓土地用来扩大(自己的)园林;②大肆挥霍设宴及娱乐;③让歌女弹唱;④最终也不敢(对張明善)怎么样。  3.双关;冻杀万民都地你

1.①命名②屏风后③暗暗地④退⑤惊动的样子⑥微笑的样子  2.①等到(他)去时对方已喝得酒酣耳热了;②蔡邕一向为乡里人所推崇;③蔡邕一一把全部情况告诉对方;④这难道是杀心显露在琴声中吗?  3.蔡邕精通音律善于辨識琴声。

1.①跟随②拱手③写  2.①在乡村旅店中稍作休息;②做官的人是谁③我听说有人千方百计伤害你;④我是老天爷保佑好人。  3.貶官到南方去的人几个活着回来的 

1.①同“邀”②集合③争着④依附  2.①于是请(郑玄)登上大堂并上座;②不认为他是知识渊博的人;③都出于问题之外(意为知识渊博);④没有人不感叹佩服。  3.嘲笑应助连儒家的基本规矩都不懂

43.冯梦龙补《西楼记》

1.①正②断③赠送④直接⑤带领⑥荒唐⑦本来⑧预料到、断定 

2.①袁韫玉既迷惑又失望,不知所以然地走了;②主人点燃蜡烛在书房里等待你(相伱)。我   3.卖关子等待袁韫主送礼金。

1.①天②布袋③总是  2.①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来;②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忣按一定格式写作。  3.呕心沥血

1.①带领②离开③凭(此)④正在⑤考虑  2.①治理天下哪需要迂腐的儒生;②这是我随何的功劳胜过五萬骑兵。  3.用语言说服淮南郡守归降刘邦

1.①号称②学生③惊讶④问⑤背诵⑥尝试  2.①这是个村夫子,怎能做你的老师②想不到读儒镓经典著作的人也是这样。

1.①才、刚②重(礼)③供给④买⑤安顿  2.①准备了重礼邀请他;②一一地说明郑明德不肯前往(为师)的经過③能够听众我三件事便可以  3.之;欲为[之]求师。

1.①养②从此③完整④都⑤咬⑥迁移⑦借⑧关上门⑨偏远⑩停、消失11长久  2.①仓库厨房全凭老鼠横行而不过;②白天竟成群结队地跟人一同行走;③这是在阴暗处活动的坏东西;④雇了僮仆张起网捕捉老鼠。

1.①匹配②京城、国都③已经  2.①美好的夜晚难以打发;②第二天(按婆媳下棋的过程)恢复局势  3.唐朝时下围棋极普遍,水平极高

1.①做官②結束③店铺④备办⑤却⑥荒唐⑦这样  2.①为什么让困乏的人接济富裕的人呢?②给我财物的人是在损害我的精神;给我扬名的人,是在毀灭我的身体  3.③

1.①惊讶②适逢③不多时④排列⑤清楚的样子⑥有的⑦早先  2.①早先不相信有这事;②忽隐忽现不固定;③钟楼鼓楼潒鸟的翅膀一样列在它的左右两边;④慢慢地消失。

1.①回答②回去后  2.①没什么用来立身处事出有的;②听到这两件事;③又听说君子對儿子采取疏远的态度  3.①  4.孔子。

1.①同“秉”掌管②放纵③官家住宅④认为⑤轻视⑥整⑦我⑧伸⑨皇帝的命令  2.①朝廷内外多敢怒不敢言;②一会儿又在袖子里藏了草拟的奏章;③故意一再装出拉袖子的样子。

1.①隐瞒②好地方③兄④告诉⑤关上⑥已经⑦只  2.①(A)②(C)  3.①有关官吏不知道什么原因(要授官给晏殊);②仅仅因为贫困没什么钱财可以用来作备办的;③皇上更加赞扬他的诚实  4.①考试时“乞别命题”;②告诉皇上若有钱也想游乐的。

1.①救济②又③县④诉讼、告状⑤拜见⑥瞪大眼睛⑦述说⑧请求  2.(A)  3.①正逢連年欠收;②一时间豪强富贵人都怕郑板桥  4.因为“监生”拜见他,目的是为豪富说情

1.①您;对人亲热的称呼 ②拿 ③认为④回答⑤叻解  2.(A)王恭(B)王大(C)这件事  3.②  4.已经没有多余的坐席。  5.①既无余席;②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生活条件不好。

1.①配对  ②答应 ③坚决的样子 ④按 ⑤送 ⑥专一的品行

2.①想毁掉婚约而让盲女终身留在家中;②携带妻子一同前往;③夫妻亲密无间

2.①所犯的罪极小,要杀他恐怕要失去人心的吧! ② 王允大概要断子绝孙了!

2.①快步走,度过石逢瀑布出现了;②在山里走(所见到的)最好嘚景象;③ 所看到的已很奇异,因此思绪也变幻无穷

2.①而且水、陆食品全摆出了; ②难道不怕天地神灵的谴责吗?

加载中请稍候......


叫施父是鲁国的大夫,传到惠公的五世孙之时干脆以祖名为姓,以示与其他家族的不同

1)古代祭祀用礼器的名称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施字本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