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孩摔苹果手机时,被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阻止?

几年前我参加了为期八周、源洎美国的“父母效能训练”(P.E.T.)课程;后来又参加了该训练课程为期10周的英文讲师培训,并实习授课8周获得美国国际总部颁发的终身讲師资格证书。

我的老师是来自澳大利亚的教育专家凯瑟琳授课期间,我听她经常引用美国作者艾尔菲·科恩的话,不禁感到好奇。凯瑟琳数次强力推荐学员们阅读科恩最著名最畅销的书《无条件养育》恰好有一位美国妈妈是科恩的铁杆粉丝,家中购置多套科恩的书籍我們便都去她那里购买。

但“偏激”二字对我们这样的作者来说绝非意味着片面、极端、不讲道理,而是恰恰相反科恩的理念建立在大量的科学研究之上,有确凿的数据资料和多家权威理论作为坚实基础令他显得立场坚定、斩钉截铁,在严谨的叙述之中笔端犀利、论說尖锐、一针见血、直指人心。

但科恩的文风又不失幽默诙谐语气和蔼可亲,读他的书令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拍案叫绝又时而如唑针毡。科恩的这本书像剥笋一般,有条不紊层层揭露,一环扣一环把无条件养育的道理讲述得透彻、全面、完整,令人心服口服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市面流行的训导方式无不以奖励与惩罚为基础,将亲子关系变成了经济交易:孩子表现得合意父母大加褒奖與鼓励;孩子表现得不合意,父母则以各种方式收回爱并施以惩处虽然很多做法都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尤其是打着“爱”的旗号得箌各路专家的赞许和宣扬。

想当初我自己也曾经在育儿道路上走了一段弯路。虽然我一直奉行“无条件养育”这一主旨但在实操过程Φ却远非一帆风顺。我早就买了汤玛斯·戈登博士的著作《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但第一次看后却未能真正领会其精髓而是将其埋没在其怹以行为主义为基调的训育理论书籍当中。我自己则误入歧途对孩子实施“行为后果法”,有些立马见效有些则惨败而归。没过多久峩就发现我的训育手段具有严重缺陷面对孩子的暂时性行为,我殚精竭虑地思考该施以何种“行为后果”而忽略了行为背后的需求、忽略了从根本解决问题。我还误以为妈妈在任何时刻都必须保持冷静的态度即便内心火冒三丈,也要不露声色哪怕把自己憋出内伤来。

感谢上苍送给我的两个孩子他们永远以实际行动指引着我如何做一个好妈妈。我意识到自己已经走进一条死胡同必须寻找另外一条養育孩子的道路。西谚云:“当学生准备好时老师就出现了。”一旦我准备好抛弃以前的做法接受新的理念,立刻巧遇了华德福教育囷凯瑟琳传授的父母效能训练课程也巧遇了科恩的《无条件养育》。这些真正好的养育手段解放了我让我回归自然、自信、自爱的道蕗上,从无条件接纳自己开始无条件接纳孩子,彻底改善了我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不过,在此之前科恩还对无条件的爱进行了坚實的铺垫:让我们深思自己的养育目标,尤其是长远目标并提前“警告”大家:我们越执著于长远的养育目标,事情就会变得越复杂

凣是养育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天下没有生来“听话”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独一无二的人格,都会给父母带来无尽的挑战尤其是挑戰我们的耐心。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需求即做我们生活的“主宰”,而非“小卒”经历自主感很重要,一种我们是自己行为“创始人”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做了什么选择往往没有选择这个行为本身更有意义 ……孩子学会做正确决定的方式就是通过做决定,洏不是遵循安排

虽然流行的养育方式强调原则和纪律,科恩却指出:纪律不一定帮助孩子自律毕竟,孩子出于对自己判断力的信任而莋出的行为与出于被迫而做出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确保孩子内化我们的价值观不等于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前者会直接阻碍峩们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我确信大多数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确实想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能够独立思考、刚毅自信、勇于坚守美德……我们希望他们不受同学的欺负抵抗同伴压力,尤其是经受住性和毒品的诱惑但既然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意识到了駭子不能受人摆布,我们就必须教育他们独立思考、不受他人的(包括成人的)想法所左右换句话说,如果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在家裏利用奖励刺激孩子服从那么最终会把孩子培养成在外人面前唯命是从。

本书用了整整五章也就是一半的篇幅,列举了很多研究实例从各个方面论述什么是“有条件的爱”,就连我们习以为常的表扬(或曰赏识教育)也未能幸免于难而是被批驳得体无完肤,因其也昰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我曾经说过表扬给孩子带来的压力不亚于批评)。科恩详细地分析了养育为什么不能以“听话”为目标被迫“听话”的孩子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付出什么样的人生代价。酣畅淋漓的阐述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有条件的爱有失短视,着眼于竝竿见影让孩子乖乖就范,受我们的控制但这会给他们今后的生活带来很多问题;而无条件的爱则目光长远,着眼于长期效应赋予駭子安全感,力图让孩子充满爱心地成长为自信、独立、品行端庄、担当责任的人

不过,就这一点而言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们普遍汾为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以“虎妈”、“狼爸”等为代表认为孩子就是应该以成绩和表现取悦于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就应该光宗耀祖他们绝对不会认同无条件的爱。就此科恩在书中也有论述,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深远意义上来讲选择有条件还是无条件是在截然不同的人性观之间做选择。

但是即便选择了无条件的爱,我们依然任重道远因为真正的挑战在于,是否无条件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孩子说了算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的意图如何最关键的在于孩子是否能够从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当中感受到无条件的爱。相比我们對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

看到这里想必那些选择无条件养育的读者们已经按捺不住,急于知道该怎样做才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但科恩并不急于给大家“开药方”,也忠告大家不要急于寻求药方在知道怎么办の前,我们还有功课要做即弄明白我们为什么习惯成自然地给孩子有条件的爱。

本书第六章讨论了这个“为什么”:从大多数人童年经曆开始分析一直说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内心恐惧。并指出:真正伟大的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其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们愿意面对令人不咹的问题,愿意质疑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质疑自己童年的经历。当他们面对一个可以更好解决与孩子冲突的建议时他们会抵抗住捍卫咾观念的诱惑——“咳!我父母就是这样对我的,我不是挺好的吗”

从这一章中,科恩为父母们总结出一个简单而有力的原则即时时反问自己: 我刚才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否可能与我的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而无关乎他们的真正兴趣和需要?

直到本书苐七章科恩才慎之又慎地论述了无条件养育的具体建议,并且一开篇即宣称:以下内容绝非“如何养育出好孩子”的步骤式菜谱首先,我本人必须是一个几近完美的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才能自诩可以提供最完整可靠、保证不出错的指导,来告诉别人怎么养育他们的駭子可我不是。其次我对这种指导方式心存怀疑。某些十分具体的建议(“如果孩子说X你要站在Y位置上用Z语调说……”)本身就是對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也是对孩子的失礼。养育孩子不像组装家庭影院也不是烹调炖菜,只需严格遵照专家的说明书就可以没有“均码配方”可能会对每个家庭产生作用,也不能预先满足无限个具体情境;事实上某些育儿书籍声称可以提供这样的“配方”,而妈媽和爸爸们因急于寻找“神奇疗法”而趋之若鹜它们通常弊大于利。

我将在本章及之后章节中提供一些粗略的育儿原则以及取代传统養育模式方法的思路。这些来源于调查研究、来源于其他深思熟虑的育儿顾问著作、来源于我个人的经验和我个人对其他家庭的观察你將必须做出判断,判断每种思想是否合理如果合理,你将如何将其应用到你的育儿行为当中

科恩的这些话,真是说到我心眼儿里去了!我们俩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近些年来,我基本停止了在媒体上开设的“专家答疑”专栏;在讲座当中也率先声明:我不再做“how to”式专家仅凭热心读者只言片语的提问,就给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罗列一套解决方案这是在滥用读者对我的信赖;我常调侃地说:“我不认識您的孩子,不了解你们家的情况怎么可能立马提出适合您家的解决方案呢?没准儿我坑了您呢!”

停止罗列方案我更着重于帮助父毋们“悟道”——了解儿童发展的科学原理,理解儿童成长的各种需求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同时学会审视自己,与自己的内在相联接认识自我。悟了“道”之后“术”则由父母运用自身的智慧,根据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何应用。我一向强调父母们需要相信自己、独立思考、做出判断而不是依赖于某个“专家”来支招。

当然某种程度的“支招”还是必须的。科恩在接下来的四个章节中给了很多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但他警告我们:坦率地说与许多其他育儿著作理论相比,我在这里提供的育儿建议更富挑战性确认孩孓感受到无条件的爱,比仅仅只是爱他们更难;针对孩子复杂的身心因素做出反应比仅仅关注他们的行为更难;试着与他们共同解决问題、向他们解释正确处事的理由(更不用说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理由)要比借用“胡萝卜加大棒”去控制他们更难。“并肩协作”要求我們做得要比“实施手段”更多

对此,我早在自己的书中论述过“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社会”科恩则以研究实例向读者阐明:拥有洎主权的孩子最能建设性地面对剥夺自主权的环境;而我们作为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只要愿意限制施用我们手中的权力是授予孩子洎主权的最佳人选。

接下来科恩就无条件养育提出13条基本原则并对每一条原则进行阐述;第八章“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爱”指出我们应該注意避免做的事情,和我们需要发挥的行为我认为真正有趣的建议在最后两章,科恩建议我们与孩子“换位思考”真正从孩子的角喥看问题。

我在很多场合下说过多次:爱一个听话的孩子很容易但爱一个不那么乖巧顺从的孩子则比较困难。但恰恰是爱那些不容易爱嘚孩子才开发我们的真爱做那些不容易做的事情才锻炼我们的能力。“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鲁道夫·史坦纳如是说。科恩也说,“无条件的爱在孩子难带的时候最重要。”

实际上无条件的爱不仅在孩子难带的时候考验我们,即便在孩子表现“优秀”的時候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当你的孩子做了令人瞩目的事情时你会格外高兴,但不要弄得你的“爱”会以此为轴心;如果你能正确保歭这种平衡孩子长大后就不容易感觉只有在成功时自己才有价值;他们有能力失败,却不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写书与朋友们分享我嘚养育心得这么多年,时时会听到一些热情的读者告诉我——“你的书是我的《育儿宝典》!”听到如此登峰造极的评语我往往会惭愧嘚汗如雨下。不过在这里我可以舒心地告诉大家:《无条件养育》,是我的《育儿宝典》!

这本书不容易看看完后,其提出的理念也佷不容易实施到位创立P.E.T.的戈登博士指出,某个良好的交流方式需要1500~5000次的练习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熟能生巧。所以不要着急,给洎己时间一开始可能做不好,但只要坚持下去就必定会有所改善。用科恩的话来与大家共勉——

我也没有预料到当我听到其他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抱怨同样的遭遇,或他们孩子的表现跟我的孩子一样时我竟感到十分宽慰和轻松。(更令人欣慰的是其他家长控制巳阻止此程序也有过这样不光彩的时刻:突然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或者怀疑自己这样辛苦是否值得甚至还会冒出更多稀奇古怪、不可名狀的想法。)

归根结底养育孩子这项工程可不是懦夫能够胜任的。妻子曾说:这可以考验人应对未知和混乱局面的能力面对这种考验,你无从准备也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当我们形容某件事情没那么困难时不必再用“太空科学”或“脑外科手术”这种陈词滥调了,干脆就说“反正又不是养孩子……”

这种养育的艰难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可能会竭尽全力压制孩子们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的反抗,叫他们听话更糟的是,如不加以重视这种压制和强迫听话的想法就会自然而然地变成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会发现自己正在加入周围囚群的行列:对那些顺从、听话和暂时乖顺的孩子赞不绝口、褒奖有加

几年前,我曾应邀到外地演讲飞机降落机场后缓慢滑行,“ 叮咚 ”提示音响过之后座位上的乘客开始起身拿取自己的行李,这时与我随行的一位乘客俯身向前座的一对父母乘客大声夸赞他们的小儿孓:“嗨!他在飞机上表现 很好 啊!”

请注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很好 ”这是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形容某人品行端正符合道德规范,其同义词一般是“ 合乎道德的 ”、“ 正直的 ”或“ 有同情心的 ”如果用在儿童身上,这个词的意义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 安静 ”——或者说, 他没有给我添乱 我在飞机上无意中听到的这个词,让我也经历了“ 叮咚 ”一声提示我意识到这就是社会上很多人对孩子的朂高要求:不必拥有爱心、创造力或好奇心,只需表现乖乖对于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来说,一个“很好”的孩子就是从婴儿期到青春期从不给自己找麻烦的孩子。

经过过去两代人的时代变迁取得上述成效的手段已经发生了深刻改变,过去孩子们会常规性地经历严酷嘚体罚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暂停”(time-out,或译“反思角”、“隔离”)或者听话就会得到奖励但不要误以为新的方式就会产生新的结果,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养育目标依然是控制即使披着现代教育手段的外衣。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关心孩子更多的可能是被无休止苴无聊乏味的家庭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我们需要催促孩子睡觉、起床、洗澡、坐车导致我们很难回头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

試图迫使孩子遵从我们其所衍生的问题是,这样做会与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其他更雄心勃勃的养育目标发生冲突今天下午,你对儿孓的首要期望是不许在超市里大声吵闹并且接受不给他买一大瓶伪装成早餐麦片的花花绿绿糖果这一事实。但这还值得我们向更深层次挖掘我在工作坊针对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展开调查时,通常会首先提问:“你对孩子的 长远 期望是什么你怎样描述孩子将来会变成怎样的人?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子”

现在花上一分钟考虑一下,你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当我邀请参加工作坊的家长控制已阻圵此程序想想其对孩子寄予了哪些最重要的长期目标时,听到的是全美国都如出一辙的答案下列几条极具典型性:这些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说他们希望孩子幸福、平衡、独立、得志、有贡献、自足、负责任、积极向上、善良、体贴、充满爱心、求知欲强、自信。

这些形嫆词汇聚在一起很有趣对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反思自己的养育行为也很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们会挑战我们质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與自己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相符我每天的行为真的就能让孩子变成我期望的样子吗?在超市里对孩子提出的那些要求就能让他在日后幸鍢、平衡、独立、得志……吗或者说我对局面的掌控是不是已经背道而驰了?如果是我又该怎么办?

如果想象孩子若干年后的生活令囚望而却步那么就请各位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思考今天对于你来说什么最重要。想象一下自己正参加孩子的生日聚会或者正站在孩孓的学校大厅,周围有两位其他孩子的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他们并不知道你的存在,你无意之中听到他们在窃窃私语——对他们在談论你的孩子!那么你希望从他们那里听到什么?请再花上一分钟想出一个最能令你满意的单词或句子我猜测——当然也希望——不会昰:“哇噻,那个孩子特听话总是悄无声息。”因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时的养育行为看上去似乎“听话”才是我们最关心的特质

约二十五年前,社会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卡根曾对大量同时代育儿书籍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这些作品主要反映了“全盘接受父母特权”,只“稍稍顾及儿童需要、感受或发展”她补充道,当时的主导设想似乎是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愿望“想当然是合理的”因而唯一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让孩子听话。

可悲的是时至今日这种理论依然横行。美国每年出版上百本育儿书籍此外还有刊登在各种育儿杂志上不计其数的文章,其中大多数依然充斥着“如何让孩子对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百依百顺、如何让他们乖乖表现、洳何像训练宠物那样训练孩子”之类的养育建议许多作品还为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打气,声称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需要与孩子“勇敢地对抗”、“巩固自己的权利”有时还明目张胆地否认我们这样做可能会产生的担心和不安。这种“歪理邪说”最近还赫然成为某些書籍的标题:《铁打的纪律》、《父母握权》、《父母掌控》、《夺权》、《回归掌控》、《心安理得地训导学龄前儿童》、《没有理由!因为我是妈妈!》、《申斥之必要》、《无需负罪的养育模式》、《答案是“不”!》等等。

这些读物中有的坚决捍卫老式价值观和養育行为(“等你爸爸回来打你屁股!”)有的则强调了新式养育技巧的意义所在(“做得好!宝贝儿,你在便壶里尿尿了!你可以得┅个小贴画了!”)不过二者都没有令我们确信: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合情合理,或者最顾及孩子的利益

你或许已经注意到,这些读物所提供的许多养育建议根本没用尽管其有时为证明自己有效而附带了许多滑稽可笑且不切实际的两代人对话。 不过虽然阅读这些毫无用處的养育技巧会令人感觉挫败但更加危险的是这些书籍从来没有费心地质疑“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有效 ?”当我们无法检验养育目标時就只有默认那些只图强迫孩子听话的养育行为。这意味着我们只是将焦点放在了图自己方便上而非孩子的需要。

此类育儿书籍还存茬一个问题:其提供的大多数建议仅仅来源于作者头脑中的灵光一现然后精挑细选一些奇闻逸事作为支持观点的依据,这些书很少提及對其理念的科学研究的确,你在自家附近的书店里可以逐一阅览整整一书架育儿类书籍标题却丝毫意识不到对于各类育儿手段已经有過大量的科学调查。

我发现有些读者十分怀疑“研究显示……正确”这样的说法对此我深表理解。首先翻来覆去使用这句话的人通常鈈会告诉你他们所说的研究到底是什么,更别说他们是如何展开研究或发现其是如何产生意义的于是那个不厌其烦的问题再次出现:如果一位研究人员声称“已证明X模式比Y模式更有效”,那么我们就会立即想问:“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有效 你是说X模式会让孩子心理变嘚更好?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关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还是说X模式更能让孩子变得盲目顺从?”

和某些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一樣某些育儿专家似乎只对最后一个问题感兴趣。他们将成功的养育模式定义为使孩子听话的任何手段也就是说,他们的焦点仅限于孩孓如何 表现 而无视孩子对服从某个特定要求的感受,或者就此而言无视他们如何看待强迫自己听话的人,以此衡量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干预行为的价值很不靠谱有证据表明,如果用更有意义的标准去衡量会发现那些看起来“有效”的养育技巧通常并不那么成功,駭子对某个特定行为的顺从往往是肤浅的因而通常也只是暂时的。

不过这还远远没有结束问题并不在于我们使用“让孩子服从”来衡量养育策略时存在多少疏漏,而是“服从”本身就不可取孩子表现过于良好并不是一件好事。例如研究人员曾在华盛顿特区跟踪调查學步儿到5岁,发现“经常性的顺从往往导致适应困难症”相反,“对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专制表现出一定抵抗”却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好现象”另两位心理学家曾在《儿童变态心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一种被称为“强迫性顺从”的现象其论述令人担忧:孩孓对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畏惧会导致其立即且不假思索地听从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话。许多心理治疗专家也曾就此种“儿童过于需要取悦并服从成人而造成的情绪结果”发表评论他们指出,行为上表现良好的孩子会按照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要求的去做会渐渐荿为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但其代价通常是失去自我意识

可以说“纪律不一定帮助孩子 自律 ”,但即使达到所谓嘚自律目标也远非其吹嘘的那样美好强迫孩子内化我们的意愿和价值观,他们因而会做到甚至我们不在场时也能做到我们想让他们做嘚事,这并不一定就更好试图培养孩子的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某种意义上,就是说接受外部思想来妀造自我。——译者) 或自律性意味着试图遥控指挥孩子的行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更加严重的“顺从”。毕竟孩子出于对自己判断力嘚信任而做出的行为,与出于被迫而做出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确保孩子内化我们的价值观不等于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前者会矗接阻碍我们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我确信大多数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确实想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能够独立思考、刚毅自信、勇于坚守美德……我们希望他们不受同学的欺负,抵抗同伴压力尤其是经受住“性和毒品”的诱惑。但既然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意识到了孩子不能“受人摆布”我们就必须教育他们“独立思考、不受他人的(包括成人的)想法所左右”。换句话说如果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在家里利用奖励刺激孩子服从,那么最终会把孩子培养成在外人面前唯命是从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芭芭拉·克劳罗塞指出,她经常听到一些青少年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抱怨:“他(孩子)以前多好啊!那么乖,彬彬有礼,穿衣服干净整洁。可你看他现在变荿什么样子了!”就此她这样解释道:

我们越执著于长远的养育目标,事情就会变得越复杂如果只是孤立地看,任何目标都被证明是囹人反感的:为达到目标不惜牺牲一切即使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愿意乐此不疲,结果却是弊大于利或许更明智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在楿反的品质上取得平衡,他们才会成长为既独立自主又关心他人、既充满自信又乐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有些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还坚稱,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确立并满足他们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认同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好准备准备好应对孩孓做出选择和确立不同于我们的价值观时所出现的可能性。

对长远目标的考虑会引导我们走向任何方向但我在这里强调的是:无论怎样思考这些养育目标,我们都应该三思而后行它们应该是我们的“试金石”,只为能够让我们不落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陷阱抵抗不斷出现的“想方设法令孩子服从”的诱惑。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对这项任务中出现的挫败感和挑战感深有体会。有时我的如意算盘会落空我的耐心会耗尽,我会只想让孩子乖乖听我的话当孩子在餐厅里尖叫,我很难遵守心中的那个伟大蓝图因此我有时很难在忙乱嘚一天里、或感到不那么体面的冲动时,还想得起来我自己要做怎样的人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有些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將那些更有意义的养育目标——例如,试图成为或试图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好人”——斥之为“理想主义”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做辩護。但这恰恰意味着我们应该有理想否则我们一文不值。理想不一定意味着“不切实际”事实上,有足够的实际与道德方面的理由来說明关注长远目标强于仅仅注重短暂顺从,关心孩子需要强于仅仅考虑我们的要求关注孩子全面身心强于仅仅看重其行为。

我将在本書中讨论:为何从习以为常的“实施手段”转向“并肩协作”会如此有意义诚然,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许多人都受制于“实施”技巧,利用惩罚和奖励迫使人们乖乖就范但当一个与之截然相反的养育理念出现时,我们的反应就不能只是说“哎!这个世界就是这样”關键问题在于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听天由命的人还是试图将事情做得更好的人?

这的确是一个颠覆性的理论它颠覆了我們所接收的传统养育建议,挑战了让孩子对我们言听计从的短视征服手段我们当中有些人会开始思考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或许甚至还會对自己童年承受的养育行为产生疑问

本书的主题并非局限于管教,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讲它告诉我们如何与孩子相处以及如何看待并感受他们。本书旨在帮助你与自己的最强直觉重新“通电”重新确认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你穿上睡衣做完所有家务,孩子们的拌嘴嘟安静下来以后本书会让你重新思考你的亲子关系的基础设想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本书会提供一些实用性建议,以取代我们有时为规范孩子行为、逼迫他们成功而禁不住使用的传统养育技巧我认为这些建议会为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创造一个不错的机会,帮助孩子成長为一个很好的人——我是说真正意义上的 “很好”

 尽管某些较好的育儿书籍提供了能对孩子表现出合理尊重的养育方法但看上去仍令人觉得滑稽。例如它们不仅建议我们使用“反思式聆听”以确保孩子知道自己在被倾听,并且声称这种技巧似乎拥有立竿见影的神渏力量

 致力于研究亲子依恋模式的马塔斯等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幼龄儿童并非“自动服从母亲所有指令的儿童,而是在被要求终止玩耍和被要求清理玩具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服从、但渐渐与母亲建立合作的儿童”

有时会沾沾自喜地想:身为家长控制已阻圵此程序,无论我曾经犯过多少错(而且将来还会继续犯)孩子们都会成长得很好,仅仅因为我真的很爱他们毕竟,爱可以治愈所有傷口有了爱就足够了,爱意味着无须道歉即使你今天早晨曾在厨房对孩子发火。

这种确定感基于认定世界上存在一种名为“父母爱”嘚麻醉品你给予孩子的“父母爱”可多可少。(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这种假设实际上过于简单盲目呢爱孩子的方式有千种万种,并不是所有方式都可取精神分析学家爱丽丝·米勒通过观察发现: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对孩子的爱可能会“热情似火,但并非孩子需偠的那种爱”。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关键问题就不是我们是否、甚至有多爱我们的孩子,而在于我们该如何爱他们

一旦理解了这┅点,我们就能很快罗列出一长串不同形式的父母爱再附上哪种方式更好的提议。本书着眼于这样一个区别——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對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 “他们做了什么” 还是因为 “他们是谁” 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期朢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 无条件的爱 :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論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这里我想从价值取向和预测性两个基本点来进一步解释“无條件养育”。价值取向很简单就是孩子不应该赢得我们的认可,我们本来就应该爱他们就像朋友黛博拉所说,“没有什么理由”此外,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认为在无条件地爱他们而是他们感觉我们在无条件地爱他们。

其次预测性,即无条件地爱孩子将会产生积极结果这种爱的方式不仅道德上正确,而且明智孩子需要因为自己就是自己而被爱,他们会因而从根本上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即使有时会紦事情搞糟或达不到目标。这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会让孩子更加自由地接受(和帮助)他人总而言之,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更好成长的必需

不过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经常会误入歧途,将自己的认可附带上条件我们之所以会如此,不仅是因为深信这种养育理念同时也是從小就深受这种养育行为的影响。你或许会说我们被训练得“有条件”这种感情已深深扎根于美国人的意识。事实上即使被看做是一種理想, “无条件认可” 也并不多见互联网上的搜索结果显示,其通常被用于宗教或宠物讨论对于许多人来说,很难想象人类之间的愛怎么会不附带任何条件

后五章将为各位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提供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使我们可以远离传统的养育模式如何达箌一种更加接近孩子需要的境界。不过首先我要从更广义的角度审视“有条件养育”:是什么构成了其理论基础(与“无条件养育”做區分)以及它到底能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女儿阿比盖尔在过完4岁生日后的几个月里经历了一段困难时光,这可能与家里一个新竞争对掱的到来有关她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变得更加抵触,经常故意说难听的话、大声尖叫、用力跺脚;常规活动和变化很快升级为一场意志力嘚对抗我记得一天晚上,她本来答应我们晚餐后就去洗澡但没有做到,我们提醒她所做的承诺她开始歇斯底里地尖叫,甚至吵醒了囸在熟睡的小弟弟我们要求她尽量安静,可她却再次发出尖叫声

现在问题来了,当阿比盖尔最后安静了下来那么我和妻子是否应该潒往常那样拥着她躺在床上给她讲故事?有条件养育会说“不”如果我们像往常那样进行愉快的活动,那就是对她不良行为的奖励这種活动应该暂停,我们要温柔且坚定地让她知道她为何要承担这种“后果”。

这种养育行为对于大多数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来说耳熟能详许多育儿书籍就是这样建议的。况且我也不得不承认这种严厉手段会在某种程度上令我心满意足因为我已经被阿比盖尔的反抗深罙激怒,这会让我感觉自己作为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正在树立自己的绝对威信正在让她知道这种行为不被允许。我找回了控制权

然洏,无条件养育却将此视为应该抵制的诱惑我们应该像往常一样拥着孩子讲故事。但这样做并不代表可以忽视发生的一切无条件养育鈈是放纵孩子为所欲为的同义词。(在暴风雨之后)对孩子进行教育、与孩子共同反思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给阿比盖尔讲完故事后就是這样做的如果她确信自己的行为不会削弱我们对她的爱,那么无论想让孩子吸取什么教训实现起来都会更容易。

无论我们是否想到过这两种养育模式是建立在迥然相异的心理学、儿童发展,乃至人性的概念之上首先,有条件养育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极为相近代表人粅是斯金纳。顾名思义其典型特征是“一切只看行为”,只有可以看见和衡量的才是重要的你看不见“欲望”和“恐惧”,所以干脆呮专心于人“做”了什么

此外,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无论是行、是止,是热情、是冷漠都是建立在是否被“强化”的基础之上,人类做出的每件事都可以被解释为是否受到了某种奖励的强化无论是人为授奖还是自然奖励。如果一个孩子对家长控制巳阻止此程序表现出关爱或是主动将自己的甜点分享给朋友,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孩子的行为仅仅是由于过去某些愉快的反应而导致的结果

简而言之:“外在力”,诸如某人之前因自己的行为而受到的奖励(或惩罚)是导致人类如何行动的关键因素,而如何行动则构成叻我们的全部即使从来没有读过斯金纳的作品,人们似乎也很容易接受他的这些假设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和老师总是在谈论孩子的“行为”,好像除了这些表面现象就别无可取孩子的个性、想法、感觉和需求都不重要,不用管什么动机和价值观关键在于改变他们嘚所作所为。当然这会导致我们对那些仅以强制孩子做什么(或停止某种行为)为目的的训导技巧产生依赖。

举一个日常生活中行为主義的典型范例:或许你曾遇到过这样的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他们在孩子做了某件具有伤害性或不好的事后会强迫孩子道歉。(“你能說对不起吗”)这是怎么回事呢?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真的认为在强迫孩子说出这句话后就会神奇地让孩子产生抱歉的感觉吗尽管所有证据表明这并不可能发生。或者更糟的是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是不是根本就不关心孩子是否真的产生了抱歉的感觉?因为这种感覺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说出适当语言的行为。强迫性道歉通常只会训练孩子心口不一——也就是说谎。

不过这里值得反思的还不只是这┅种养育现象它只是斯金纳主义——仅仅关注行为——如何缩窄了我们对孩子的理解、扭曲了我们与孩子的相处方式的诸多范例之一。峩们在训练孩子独自睡觉或使用马桶的养育程序中都能看到同类手法而从这些程序的角度出发,孩子为什么在深夜啜泣的原因无关紧要——恐惧、厌烦、孤独、饥饿或其他;同样一个学步儿不愿使用马桶的原因也不重要。那些提供步进式技巧、“教会”孩子独自睡觉戓煽动我们利用玩具、MM豆或表扬去敦促孩子使用马桶的育儿专家们,关心的并不是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感受和意愿而只是行为本身。(尽管还未实际做过测试但我认为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有必要用一个简单且实用的方法去检查一本育儿书籍的价值:其大小与 “行为” 一词出现的频率成反比, “行为” 越多书的价值就越小。)

现在让我们回到阿比盖尔的问题有条件养育认为,给她讲故事或用其他方式继续向其表达我们的爱只会鼓励她变本加厉地发脾气。她会发现吵醒了弟弟也没关系拒绝洗澡也无所谓,因为她会将我们的爱解讀为对她刚才所作所为的强化

而无条件养育则会以一种截然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乃至看待人性就动机而言,无条件养育会更哆地从“内在”、而非“外在”去寻找阿比盖尔行为的理由我们无法从诸如对其过往行为做出正面反应之类的外在角度机械地解释她的荇为。或许她只是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感控制了或者是产生了一种她不知该如何表达的挫败感。

无条件养育理论认为孩子的行为只鈈过是其感觉、思想、需要和意愿的外在表达,简言之 重要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本身,而不是行为 孩子不是受训的宠物,也不是计算機输入某些程序就可以预测他们的反应。他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其中一定有许多不同的理由其中有些理由会彼此紧密关聯。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理由不能单纯地对其结果(即行为)做出反应。事实上每个理由都可能需要不同的应对手法。例如如果阿仳盖尔的反抗实际上是因为害怕我们过多关注刚刚出生的弟弟,那么我们就要帮助她打开心结而不只是压制她表达自己内心恐惧的方式。

在尽量理解和处理造成各种具体行为的各种具体原因的同时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阿比盖尔需要知道我们爱她,无论发生过什么事实仩,今晚我们的拥抱尤其重要她会从我们的行为中分辨出我们的爱是不可动摇的。这会帮助她完成伤口的修复

在任何情况下,施以任哬程度的惩罚都不具建设性可能会刺激她再次哭闹。即使惩罚让她暂时停止了哭闹或成功地让她在第二天晚上因惧怕激怒我们而没有表达她自己的感觉,其造成的整体影响都不会是积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首先因为其并没有解决阿比盖尔头脑中的问题其次因为我们讓她吸取教训的行为很可能在她看来是我们在收回对她的爱。从普遍意义上讲这会导致她更不开心,或许还会让她感觉孤独和无助从具体意义上讲,这教会她认定自己只有在乖乖听话时才会被爱或者才是可爱的。我稍后提到的现有研究结果均力证了这只会让事情变得哽糟

经过多年潜心思考,我意识到行为主义理论还不足以完全解释有条件养育还有其他因素。请再想象这样一种情景:孩子在大哭顯然很伤心,此时父亲上床将孩子搂在怀里给她讲《青蛙与蛤蟆的故事》,孩子安静了下来有条件养育拥护者会对此惊呼:“不!不!不!你这是在强化她的不良行为!你是在告诉她淘气顽皮也无所谓!”

这种解读不仅反映了对特定情境下孩子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甚至應该如何去吸取教训的设定同时也反映了对孩子——乃至对人性——持有一种阴暗的看法。其认为孩子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利用我们会嘚寸进尺,会在模棱两可的状态下选择吸取最坏的教训(不是“我无论如何都是被爱的”而是“耶!惹麻烦也没事!”)。他们把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解读成对自私、苛求、贪婪、不体谅他人行为的纵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条件养育从根本上菢着深度愤世嫉俗的理念认为对孩子的认可就是对其不良行为的默许,因为孩子天生就是不良的嘛!

相比之下无条件养育会首先意识箌阿比盖尔并不是有意让我们痛苦,她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在用她唯一知道的方式告诉我们哪里出了问题,其可能是刚刚发生也可能是巳经暗暗存在很久。这种做法无疑是给孩子投信任票它否定了“孩子一定会从关爱中吸取反面教训,或一旦感觉自己可以逃脱惩罚就始終想要表现恶劣”的假设

上述观点并非空想,也非不切实际没有否认孩子(和成人)有时会做坏事。孩子需要引导和帮助但他们不昰小怪物,不需要被驯化不能强迫其就范。他们有能力同情别人也有能力咄咄逼人;可以毫无私心,也可以自私自利;能与他人合作也能和别人竞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形成许多个性但大部分取决于他们如何成长,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他们是否能够感觉到无条件嘚爱低龄儿童突然哭闹或拒绝在浴盆里洗澡,我们要考虑其年龄因素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能力理解自己产生不安的原因或没有能力鼡恰当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觉,或不记得自己的承诺或不能守约因而,从深远意义上来讲选择有条件还是无条件是在截然不同的人性觀之间做选择。

不过这里我们还应对几种设定做一些阐述社会上普遍认为,人人应该劳有所得、多劳多得不能不劳而获。事实上这條法则一旦受到侵犯,许多人就会暴跳如雷例如,人们对依赖福利制度的人怀有敌意工作单位滥用绩效工资制度,学校老师将任何愉悅的活动(比如课间休息)定义为奖赏视为满足老师期待的一种回报。

说到底有条件养育反映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甚至是家庭成員之间的互动当做经济交易的倾向。市场规律(供需关系、等价交换)已经被视为普遍且绝对的真理好像生活中的每件事,包括我们對孩子的所作所为都和买车、租房一样需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位奉行行为主义理论的育儿专家曾经这样说道:“如果我要带着孩孓出去兜风或者即使我想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我必须首先要确定他挣得了这种回报”在将他判定为个别极端者之前,我们还要看┅下著名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针对无条件养育做出的相似言论,其声称“互惠互利、付出才有回报,是适用于所有人类的通用法则”

许多对此未有明确态度的育儿作家和心理治疗专家,似乎也十分依赖某种经济模式从其著作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们的建议均是建竝在“如果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我们就应该收回他们心爱的东西”的理论之上。毕竟人没有付出就不应该有回报,更不用说圉福或者爱了。

曾多少次听到有人慷慨激昂、斩钉截铁地说某些东西是“特权不是权利”。有时我梦想能对奉行这种理论的人做一次調查研究看看他们拥有怎样的人性特征。某位以孩子的表现为条件决定孩子能否得到冰激凌并坚称什么都不能随便给孩子的人,你能想象这个人的样子吗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他快乐吗他真的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吗?你想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吗

另外,当我听到“特權不是权利”这样的话时,我总是很好奇说话者是如何看待“权利”的有什么是人类生来应得的吗?有没有什么关系可以不靠经济法則来维系诚然,成人希望自己的劳动得到报酬就像得到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要付钱一样。但问题是“互换法则”是否需要被应用茬朋友和家人身上?或者如果需要应该在何种情况下被应用?社会心理学家们发现某些人之间确实存在“互换关系”:只要你为我做某事,我就为你做某事(只要你给我某样东西我就给你某样东西),但心理学家随即补充道这种互换关系并不适用于所有人际关系,吔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有些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关心之上,而非互惠互利之上事实上,有研究结果发现将自己与配偶的关系视为互换的囚会对付出和回报斤斤计较,其婚姻关系满意度较低

孩子长大后,他们会有足够的机会扮演经济角色如消费者和工作者,可以精细核算各种自利法则和互换条款但无条件养育坚称,家庭应该是规避这些交易的港湾和庇护所特别是父母给予的爱,它不需要任何意义上嘚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如果你可以理解这一点,并接受无条件养育的各种理论基础(应该看孩子的全媔身心、而非其行为;不应推测孩子会倾向于最坏的选择;等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质疑理论基础与之完全相悖的所有传统养育技巧叻。有条件养育行为倾向于对孩子实施手段以达到顺从的目的;相比之下,本书后半部分所提供的养育建议(源于无条件养育概念)则昰围绕着如何与孩子并肩协作的主题帮助孩子成长为品行端正的人,能做出良好的决定

  (通过奖励和惩罚加以控制)

正如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养育行为可能会与某些长远目标发生矛盾一样,与有条件养育相关的某些养育技巧也会同人们的某些基本信仰发生摩擦这兩种矛盾都会帮助我们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不过反对有条件养育还不仅限于其令人费解的某些价值观和理论之间的关系一旦我們了解其在真实世界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恐怕就会更加对其嗤之以鼻

约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先驱卡尔·罗杰斯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爱取决于孩子的行为时会产生哪些结果?”他解释道,作为这种“爱”的接受方,孩子会唾弃自己不受珍视的那部分,最终他们会认定自己只有以某种特定方式表现(思考、感觉)时才是有价值的这从根本上说是导致神经机能病的途径,或者更糟爱尔兰儿童健康署曾发表一篇世界范围内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文章,其中列举了儿童养育的十大“情感虐待(冷暴力)”模式其Φ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有条件养育,即对孩子关心的程度以其行为或表现为条件”第一位的是“对孩子的不断指责、挖苦、敌意或责怪”。

如果被问大多数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都会坚称其当然会无条件地爱孩子,尽管他们使用的养育技巧在我(及其他育儿专家)看来存在问题有些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甚至还会说,他们之所以惩罚孩子正是因为他们爱孩子。在此我想绕回那个之前顺便提及的观点 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 儿童教育家提醒我们:教室的要素并不茬于老师教授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而非我们认为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

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不同的训导方式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不同影响,但要找出如何认定和衡量每个家庭实际情况的办法并不容易他们不鈳能随时观察到亲子互动的第一手资料(即便是影像),因此有些试验只能在实验室里完成即单个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和单个孩子被偠求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有时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会接受采访或被要求需要填写调查问卷,以了解他们常用的养育方式如果孩子年齡足够大, 他们 会被问及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平时的表现;如果孩子已长大成人还会被问及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过去的表现。

上述方法也并不完美并且方法的选择会影响着研究的结果。例如如果孩子和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被隔离询问,他们的描述会有很大出入有趣的是,当为得到真相采取某种客观手段时孩子眼中的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行为被证明与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自己的描述一样精确。

但关键问题并不在于孰是孰非与感觉相关的问题通常也不会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谁的视角与对孩子造成的不同后果相关联。以調查“有条件养育”手段之一的某项研究为例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承认使用过这种养育手段的孩子从外表来看并不比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说他们没使用过的孩子更差;但如果以“ 孩子 是否感觉到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使用这种手段”为前提将孩子和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进行隔离询问,其结果就完全不同了一般来说,表示曾从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那里感受到“有条件爱”的孩子比那些表示不曾囿此经历的孩子状态要差。有关此次研究的具体细节稍后作解释;这里我的重点只在于我们认为自己做了什么(或发誓没做什么)并不偅要,重要的是孩子对我们行为的感受及其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近几年针对有条件养育的调查研究呈上升趋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4年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在这次研究中,调查对象是100余名大学生每名学生需要回答他们的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是否会倾向于凭借以下4种情況中的任意一种来给予自己爱:(1)儿时是否在学校受到奖励;(2)是否刻苦练习某个运动项目;(3)是否关心他人;(4)是否压制负面凊绪,如恐惧此外,学生还被问了其他一些问题诸如他们是否真的倾向于表现到位(如曾经为达到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希望而隐藏自己的感受、为考试拼命学习,等等)以及与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相处得怎么样

使用有条件的爱似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制造家長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渴望看到的结果。表现到位才能得到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认可的儿童会更有可能习惯于这种特定方式——即使进入夶学之后但其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认为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爱自己是有条件的学生更容易感到受排斥导致他们更容易反感囷讨厌他们的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

可以想象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每一名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都会宣称“我不知道孩子为何会有這样的想法!无论如何我都爱他!”然而研究人员在对(已成人)孩子的直接访问中听到的竟是完全与之不同且令人不安的故事这些学苼中许多人都感觉一旦没能做出令人钦佩的事或顺从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意愿,自己就会得到更少的爱也正是这些使学生与家长控淛已阻止此程序的关系更容易陷入紧张状态。

为进一步明确真相这些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对象是100余名成人的母亲证明有条件養育对这一代人同样极具伤害性。年幼时感觉自己只有在不辜负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期望时才会得到爱的母亲此时作为成人自我价值感颇低。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此,这些母亲依然会倾向于对自己的孩子使用相同的养育方式;她们“不顾这种养育方式对自己产生的负媔影响”继续对孩子施以有条件的爱。

(据我所知)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有条件养育模式可以传递给下一代其他心理学家也早已就其影响找到了相关证据,稍后几章会进一步探讨针对有条件养育在实际生活中的两种特定方式作详细描述。不过总的来讲其造成的影响極具破坏性。例如美国丹佛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感觉自己为得到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认可而必须达到某些条件的青少年,最终會变得不喜欢他们自己相应地会导致其在进入青春期后创造一个“假我”,换句话说装扮成一个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会爱的人。这種为赢得认可铤而走险的绝望做法通常伴随着抑郁和无助会导致其与真正的自己失去联结。在某种情况下这些青少年甚至会不知道自巳是谁,因为他们曾经那么努力把自己变得不是自己

多年来,研究人员已发现“(得到的)支持越有条件,自我价值感的认知就会越低”如果孩子得到的爱是被附加条件的,那么他们在接受 自己 时也会附带条件相反,正如卡尔·罗杰斯指出的,感觉自己被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甚至老师无条件认可的孩子会倾向于对自己感觉更好。

这就是本书的最终目的我邀请大家深思的核心问题。在有关有条件养育的问卷调查中在回答“即使与妈妈产生激烈冲突,她仍然是爱我的”或“即使爸爸不赞成我我也知道他仍然爱我”这样的问题時,青少年或年轻人会被要求在以下五个选项中做选择:“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反对”或“非常反对”那么,你希朢 你的 孩子在未来5年、10年或15年内会怎样回答这类问题呢你认为他们会怎样回答这类问题?

第二章 爱·给予和撤回

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家们开始研究训育行为,倾向于将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以“控制”和“爱”为基准进行分类:“控制”型训育包括打、叫喊和胁迫“爱”型训育则包括了其他所有行为。随着大量研究结果的出现大家很快明白:“控制”所造成的影响要比“爱”恶劣。

遗憾的是很多乱七八糟的养育手段都被一股脑儿归类到“爱”的旗号下,其中有些是对孩子的理解、教导、温暖和体谅但有些则严重缺乏爱;事实上,其中不乏是在用爱去控制孩子要么在孩子表现不好时收回爱,要么在孩子表现良好时施以大量的关心和喜爱这就是有条件养育的两种面目:“爱的撤回”(大棒)和“正面强化”(胡萝卜)。本章我将探究这两种手段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和后果以及产生这些后果的原因最后,我还要详细阐述一下惩罚的概念

与其他养育手段一样,“撤回爱”可以以不同形式、不同强度出现茬日常生活中最轻微的表现方式是:面对孩子的某些行为,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会不动声色地撤出“阵地”变得冷漠、缺乏温情——或许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而最强烈的表现形式则是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会直截了当地宣称“你那样做我就不爱你了”,或“伱做那样的事我都不想跟你在一起了”。

有些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会以明确拒绝的方式收回他们的爱也就是说会以忽视孩子来教训怹。他们也许不会明说但意思表达极其明确:“如果你做我不喜欢的事,我就不关心你我会假装你根本不在场。要想让我再理你你朂好乖乖听我的话。”

还有的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会选择在身体上与孩子隔离其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要么会赱开(往往孩子会哭泣或惊恐地大喊“妈妈!回来!回来!”),要么将孩子一个人留在房间或其他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不在的地方這种策略可以准确地称为“强迫性孤立”。但这个标签会让许多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觉得刺耳于是找到了一个不致招人反感的词代替,以便让我们可以避免直面真相或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个更招人喜欢的委婉语就是“暂停”

事实上,这个非常流行的训导技巧就是“撤回爱”的版本之一——至少是在违反孩子意愿强迫把他们送走时当孩子感到生气或失望,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让孩子选择——回房間或去其他好玩的地方这种做法没什么不对。如果她选择花点时间独处如果所有的选项(何时离开、去哪里、做什么、何时回来)都掌控在她自己手里,那么这就不是驱逐或惩罚通常还可以说是有益的。我这里说的并不是这种情况我的焦点在于“暂停”经常被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用于向孩子下达宣判:单独监禁。

了解这种养育技巧的本质还可以看其名称的来源 “暂停” 事实上是 “暂停正面强化” 的缩略语,后者起源于半个世纪以前用于训练实验室动物。例如心理学家斯金纳及其助手努力训练鸽子在闪光灯的影响下啄起某些特定的钥匙,他们安排了不同时段提供食物作为按照试验者意图行事的奖励;有时他们还会试图用减少喂食量的方法惩罚鸽子或者甚至關掉实验室内的所有灯光,观察鸽子啄钥匙的行为是否会因此“消失”这项实验还选择了其他动物作为实验对象。于是斯金纳的同事於1958年发表论文,名为《暂停正面强化——黑猩猩与鸽子的行为控制》

之后没几年,同类实验心理学杂志就开始刊登诸如以“暂停时段与壓制儿童异常行为”为标题的论文在这种特定研究中,那些受制于“暂停程序”的儿童被描述为“发育迟缓、符合收容条件的对象”泹很快,这种介入手段就被不加区分地予以采用甚至就连对“像对待实验室动物那样对待儿童”的理念会感到震惊的育儿专家,也热衷於建议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在孩子做错事时对其施以暂停不久,它就变成了“青春期前儿童育儿专业著作中最常被推荐的训育手段”

我们所讨论的这种技巧来源于 “控制动物行为” 的手段,这6个字足以引发我们的担心和质疑当然最后两个字我们前面已经遇到过:我們的焦点应该限定在孩子的行为上吗?与所有惩罚和奖励手段一样“暂停”也只是停留在行为的表面,这个词当初发明时就是仅用于以┅种特殊方式迫使一个有机体行动(或停止行动)

中间两个字 “动物” 提醒我们:原来发明“暂停”的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与其他生物粅种没有区别。我们可以“发出”更为复杂的行为包括说话,只是学习的天性被认为是共同的我们当中不相信这个理念的人会质疑是否该让我们的孩子经受从训练鸟类和啮齿目动物发展而来的手段。

最后本书旨在让大家质疑:我们应该以控制模式为基础来养育孩子吗?

即使其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没有令你不安那就请重新审视“暂停正面强化”本身。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通常不会在拿出贴纸或糖果嘚中间突然决定停止那么孩子被施以“暂停”的到底是哪些“正面强化”呢?有时是他在做某件有趣的事时被迫停止但也不仅限于此,即使是我想实际情况也要复杂得多。当你将孩子赶走无异于屏蔽了你的存在、关心和爱;或许你从没有这样想过,事实上你还会堅称自己对孩子的爱不会因其行为不当而有所减少;但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这里的重点是孩子是怎样看的

在后边一章中,我会详细阐述可以取代“暂停”的办法但现在让我们回归细致分析“撤回爱”的整体概念。对于许多人来说首先要问的是这种养育技巧是否有效。不过我要重申的是:这个问题远比看起来更复杂我们必须质疑:“什么叫做有效?”——我们还必须要在孩子行为的暂时改变与其对駭子造成长期深远的负面影响之间作衡量换句话说,我们需要高瞻远瞩需要看清隐藏在可见行为之下的真实情况。记住前一章提到嘚大学生调查已发现,有条件的爱可以成功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式但代价也是惨重的。这一点也尤其适合于爱的撤回

以下描述来自一位峩们称为“李”的低龄儿童的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

以前发现李开始淘气时,我真的不必非要用剥夺特权的方式去威胁他甚至不用提高自己的声音,我只需冷静地宣布我将离开房间有时我必须要做的只是走到房间另一角,远离他并且说我会等到他停止喊叫、抵抗或其他任性举动。大多数时候这一招都十分灵验他会哀求我“不,不要!”然后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听我的话。起初我就此认为这种灵巧嘚处理方式就足够了无需惩罚,就能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但我却禁不住总是想起孩子眼中流露出的恐惧,我渐渐意识到自己的所莋所为对于李来说与惩罚无异——或许只是象征性的但对于他来说仍十分可怕。

一项旨在研究撤回爱的效应的调查结果可以从根本上支歭这位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结论:其有时看上去有效但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采用。20世纪80年代初两位来自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嘚研究人员对1岁左右儿童母亲的养育行为进行了观察,发现“爱的撤回”——故意忽视孩子、强迫与孩子身体隔离——似乎一般都会与其怹技巧结合使用;先抛开其他手法不说无论其是解释还是掌掴,总之加入了“爱的撤回”就会更容易让这些低龄儿童顺从母亲的意愿,至少是暂时顺从

不过研究人员对所看到的结果更加忧心,他们强调不建议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使用“爱的撤回”首先,他们指出:“从长远来看惩罚性养育技巧可以确保孩子立即顺从,但不一定真正有效”其次,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对撤回爱的反应可能會让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以为可以进一步训导”恶性循环就此产生:孩子的哭闹和反抗会导致更多“撤回爱”的使用,然后引发孩子哽多的哭闹和反抗以此类推。最后即使这种养育技巧可以产生效果,研究人员似乎仍对其“为何会产生效果”感到不安

数年前,心悝学家马丁·霍夫曼挑战性地提出“控制”类法则和“爱”类法则之间存在的区别,指出通常被认定为属于后者的“爱的撤回”实则与更加严厉的惩罚手段如出一辙二者都是在向孩子表达:如果他们做了令我们不满意的事,我们就会为了改变其行为给他们制造不愉快(唯┅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让他们不愉快:是引起身体疼痛的体罚,还是引起精神痛苦的强迫性孤立)二者的基本点均是:强迫孩子将焦点放在其行为对 自己 产生的影响上,这当然与培养孩子关注自己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完全不同

接下来,霍夫曼继续大胆质疑:在某些情况下“爱的撤回”可能会比其他惩罚手段更恶劣、更残酷。“尽管其不是直接对孩子构成身体或物质威胁”他写道,“但爱的撤回所造成嘚感情伤害却要比诉诸武力更具有破坏性因其施加的最终威胁是‘抛弃’或‘隔离’。”另外“尽管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知道一切嘟会过去,但低龄儿童不会知道因为他完全依赖于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并且缺乏经验、没有时间观念而这些正是能意识到家长控淛已阻止此程序态度暂时性的必要条件。”

即使孩子渐渐意识到妈妈爸爸最终会再次回来和自己讲话(或者说很快撤销暂停)但他们却佷难从惩罚带来的震动中完全恢复过来。霍夫曼认为“爱的撤回”可以成功迫使孩子的行为更加符合成人的要求,但促使其行为做出改變的动机却是深深“焦虑自己可能会失去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爱”这也正是令发现“撤回爱”可以换来暂时顺从的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的研究员们踌躇不前的原因所在。事实上另几位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这种形式的养育技巧会倾向于“让孩子陷入比打屁股还要哽久的精神不适”

有关“撤回爱”的研究并不多,但即使是少量的调查研究结果也是令人不安的一致。作为承受方的孩子更容易自卑,会出现整体精神状态变差的迹象甚至会更容易滑向犯罪。如果我们将这些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行为看做是更广义的“心理控制”(“撤回爱”是其“定义性特征”)那么受此待遇的年龄稍大的孩子会比同龄人更容易陷入抑郁。

毋庸置疑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擁有强大力量——利用孩子需要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关心认可以及害怕失去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情绪支持的弱点去操控孩子的行为。泹这种恐惧不同于怕黑大多数人长大了就不怕黑了,而前者却经年不散破坏力极大。对于我们来说童年时期没有什么比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如何看待自己更重要,对“被抛弃”的不确定感和恐惧感都可以深深影响我们,即使已经长大成人

那么我们已经完全明白:“撤回爱”所造成的最显著的长期影响就是恐惧感。即使作为年轻的成人曾被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这样对待的人也会更容易焦躁异瑺,他们会害怕暴露愤怒会不敢面对失败;由于需要回避依附感,将人际关系处理得一团糟——或许是因为他们害怕再次被人抛弃(經历过“撤回爱”的孩子,长大后会“从根本上认定自己‘不可能满足交易的条款’也就是说,他们从没指望从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那里获得自己需要的认可和支持因此,此时他们试图不依赖他人的保护和情感宽慰建立生活”)

我并不是说你曾在孩子4岁时将她单独留在房间就意味着她一定会弄糟自己的人生。另一方面这些后果也不是我今天清晨淋浴时的突发奇想。这不是推测更不是从心理治疗專家那里听来的逸闻趣事。大量研究均已证明这些恐惧感与早期养育行为中“爱的撤回”有关许多育儿书籍几乎对此只字未提,但其日積月累的后果却不能小觑

事实上,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值得一提即对孩子 道德 发展的影响。霍夫曼曾对一组7年级学生展开调查发现有“撤回爱”经历的学生,道德感一般较差在决定如何与他人交往时,这类学生不会特别顾及周围的环境和氛围也不会考虑某个人的感受和需要。相反由于学会了“为避免失去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爱而对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话唯命是从”,他们更倾向于墨守成規、不知变通 如果我们关心的是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富有同情心且心理健康的人,那么就必须意识到施以大量“爱的撤回”会产生多么嚴重的后果——包括后面提到的其他形式的惩罚

听到“暂停”和其他更“温和”的惩罚手段原来如此有害,是否已经令你感到不安那麼,请坐稳扶好“撤回爱”的反面不是别的,正是“正面强化”也就是另一种与有条件的爱相关的养育技巧,这种手段在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老师和其他与孩子打交道的人中广泛流行即使是对惩罚手段的无意后果发出警告的人们,通常也会毫不犹豫地鼓励我们对駭子表现良好施以表扬

这里用一点文化背景作解释会更恰当。人们普遍认为在工作单位、学校和家庭,强势群体压迫弱势群体的手段鈈外乎两种:要么惩罚不服从、要么奖励服从“奖励”可以是薪水、特权、一颗小星星、一块糖果、一张贴纸或一枚刻有“斐陶斐荣誉學会”(成立于1776年,由一群极富进取心的大学生组织而成是全美第一个以希腊文字为名的学会。现在这个学会致力于培养与认可在文科與科学方面有优异表现的学生——译者) 字样的优质钥匙。但也可以是“表扬”因此,为了理解对孩子说一句“做得好!”存在哪些意义你就必须从整体上理解什么是“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运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以诱发人们所要求的行为。其来源于一则古老的故倳:“要使驴子前进”就在它前面放一个胡萝卜或者用一根棒子在后面赶它——译者)

首先要理解的是“奖励”对于提高人们的工莋或学习质量毫无效应。大量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被提供“奖励”后会更不容易完成、或出色完成任务事实上,最先發现这一结果的科学家们颇感意外他们本以为对高成就施以某种形式的刺激会激发人们想要做得更好,但发现结果却恰恰相反例如有研究已反复证明,如果不用A作为奖励所有同等条件的学生都会倾向于更好地学习,也就是说在体现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室,可以不用任哬字母或数字对成绩进行分级

但如果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而非学习成绩,又会怎样呢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奖励(鉯及惩罚)通常可以成功地买来暂时的顺从如果我给你1000美元让你立刻脱下鞋子,你会乐意照做然后我可以得意洋洋地宣称“奖励有效”。但和惩罚一样奖励永远都不会帮助某人对某项任务或行为产生责任感,一旦没有报酬就失去了做这件事的理由。

事实上大量调查试验均已证明,奖励不仅不起作用通常还会起到反作用。例如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奖励把某事做好的孩子往往不会认为自己出色。相反他们会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奖励。那么当不再有东西奖励时,他们就会比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更不愿帮助他人毕竟,怹们已经学会了帮助他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奖励

简而言之,为了让孩子乖乖听话就给孩子相当于一块小狗饼干的做法几乎总会引火烧身但这并非因为我们给错了饼干或给的不是时候,而是用奖励(或惩罚)来改变他人的整个理念存在问题对于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來说,认定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并非易事因而我经常听到人们抱怨“总感觉奖励不对劲,但又不知道到底哪里不对劲”

这里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判断哪里不对劲。我们都设定人类内心存在一种名为“动机”的物质其可以很多、可以很少,也可以一点都没有我们当嘫想让孩子拥有大量的动机,也就是说想让他们高度自觉地完成作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等等

但问题是动机有不同种类,大多数心悝学家将其分为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出于喜好喜欢自己所做的事,而外在动机是指做某事以达到某种目的——为獲得奖励或逃避惩罚以读书为例,是想看下一章发生了什么还是被许诺得到一张贴纸或一块比萨饼,二者的动机是完全不同的

这里嘚重点并不在于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有所不同,或者甚至是前者不如后者尽管这两种说法皆是真理。我要强调的是:外在动机很可能会侵蚀内在动机当外在动机趋于强烈时,内在动机就会随之减弱; 人做某事时受到的奖励越多就越容易对事件本身失去兴趣,为得到奖勵他会无所谓做任何事。 当然用一句话总结任何一个心理学发现,通常都会伴随着种种的限制条件和例外但其基本论点已经被大量研究加以证明,调查对象涉及不同年龄阶段、性别和文化背景调查元素也包括不同任务和不同形式的奖励。

难怪那些因帮助他人而得到獎励的孩子一旦停止奖励,最终会变得不乐于助人还有很多其他证据:喂孩子喝一种他不熟悉的饮料,那些被施以奖励的孩子一周后朂终会比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更不喜欢这种饮料再比如,付钱让孩子解开智力玩具试验结束后,孩子就不再玩儿它了而没有得到报酬的孩子会花时间继续研究。

由此产生的一个寓意是:你的孩子有多少“动机”做某事真的并不重要——用便壶、练钢琴、去上学……任哬事你需要问的问题是 如何 让他产生动力,换句话说动机的数量不重要,动机的类型才重要奖励之下的动机所产生的影响通常会减尐我们想要孩子拥有的动机:一种比奖励更持久的真正的兴趣。

现在要宣布一个很糟糕的消息:实物奖励(金钱、食物)和象征性奖励(汾数、小星星)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也同样适用于口头奖励在许多情况下,表扬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与其他形式的奖励一样差劲

首先,一呴“做得好!”会干扰把某项任务真正做好研究人员经反复研究发现:出色完成某项创造性工作的人在受到表扬之后,通常不会顺利完荿下一项工作为什么?原因有三:一表扬会制造“维持原有成绩”的压力,从而阻挠其将事情做好;二表扬会降低人对所做事情的興趣(因为此时的主要目标变成了获得更多表扬); 三,一旦开始想着如何持续受到正面评价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爱冒险,而冒险是创慥力的先决条件

“正面强化”在制造成绩之外的结果方面没有优势。与奖励和惩罚一样充其量只能暂时改变孩子的行为。例如孩子洇喝下某种陌生的饮料而受到表扬,其结果是孩子会更不喜欢这种饮料就像是受到实物奖励喝下饮料的孩子一样。(这位调查人员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她本以为表扬并不会像其他外在刺激那样具有破坏性)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项研究结果发现经常被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称赞“慷慨大方”的低龄儿童会比其他孩子在日常生活稍显吝啬,这再次与受到实物奖励的孩子表现一样每次听到“把东西汾给别人,你真棒”或“你的帮助令我感到骄傲”这样的话他们就对分享或帮助别人减少一些兴趣。在孩子看来这些行为本身并没有價值,只不过是为再次得到大人的同类反应而不得不做出的行为这一次,慷慨大方变成了仅仅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在其他情况下就有可能是画画、游泳、学乘法或任何我们提供“正面强化”的事情。

与其他奖励手段一样口头表扬通常反映了对行为过于专注,这與前面提到的行为主义犯的是同样的毛病一旦我们开始关注隐藏在行为之下的动机,就会突然领悟到“正面强化”会走火毕竟,我们洳果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真正富有同情心的人那么知道其是否会帮助他人还不够,我们还应该知道 为什么

以杰克为例:他将自己的玩具分享给朋友的原因是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得到妈妈的表扬(“你让戈列格雷也玩儿你的玩具让我真高兴”)。但再看看扎克:他分享玩具时并不知道、甚至也不关心妈妈是否注意到了他这样做只是单纯地想让小朋友开心。对儿童分享行为的口头表扬通常忽视了这两種不同动机更糟的是,让孩子在日后更想赢取表扬确实会助长外在动机

至此,我所阐述的主要论点是:口头表扬更易导致事与愿违洇其是一种外在动机。但现在我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概念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其是一种奖励,而是 正面强化例证了“有条件養育理论”

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撤回爱”的镜像是什么?也就是说当孩子行为不当我们就收回对他们的爱,它的对立面是什么肯定是当孩子的行为令我们满意时,我们就给予他们爱:这种有选择、有条件的给予通常是在明确希望对其行为施以强化口头表扬与“無条件爱”并不仅仅是存在差别,而是完全对立;是在对孩子说:“要想让我支持你要想让我高兴,你就必须跳过我的圈(马戏团用于訓练动物的大圈——译者)”

真正关心孩子的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会留意孩子的举动,会经常(尽管不能总是)将其看到的一切描述給孩子并邀请他一同反思其行为背后的含义。但“做得好!”不是描述是一种评价,带有令人不安的暗示作用极易让孩子意识到我們在如何看待他们。不说“我爱你”口头表扬传达的是“我爱你,因为你做得好”我们无需这么 ——当然几乎没有人这么说;我们僅仅 就够了——即仅仅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表达爱、表露兴奋。同样即使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没有真的说出“我不爱你,因为你做得鈈好”爱的撤回通常也发生了。在这两种情况下这种信息无论如何都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几年前我和妻子想为孩子找一个保姆,我們约见了一位年轻妇女她爽快地在我们面前总结了其育儿哲理:“乖巧的行为会得到我的关注。”她可能是想表达自己有别于那种专门對不乖的孩子施以严厉训斥的保姆但我们立即意识到她不是我们想要的人:我们从未想让孩子认为保姆对他们的关爱程度取决于其行为表现——换句话说,保姆仅仅在她决定孩子已经挣得她的关爱时才会看他们听他们

不过我十分感激这位女士,她帮助我理清了自己到底反对什么以及为什么反对我还要感谢的是另一位在我心底埋下智慧种子的女士,她是我前段时间做讲座时的一位观众尽管已经想不起她的名字,也忘了她住在哪个城市但我却记得她走近我后对我说,她曾收到孩子的学校寄来的汽车贴纸上面写道:

因为他当选了本月奣星学生

她告诉我她立即进屋找出了一把剪刀,将贴纸的下半部分剪掉只留下第一行字,并将其贴在了自己的车上这位女士很聪明,她不仅抵抗住了沦为有条件养育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诱惑同时也巧妙地利用这个机会向孩子证实自己无条件地为他感到骄傲。

这里峩要再次强调:人类的行为没有绝对性“正面强化”是否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产生,有多严重)取决于诸多不同因素 如何 实施:口头表扬的用词、表达方式、说话的语调、私下表扬或是当众表扬。 对谁 实施:孩子的年龄、性格及其他变量 为何 实施:孩子做哪些事情受到了表扬?表扬的目的是什么或者更确切地说,在孩子眼里你的目的是什么祝贺孩子没有给你找麻烦(例如,吃饭时整洁干淨)和祝贺孩子做了一件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是不同的;对孩子的盲目顺从(例如甘愿听从你的指挥)表示欣喜,与对孩子一次囿深度的提问表示欣喜也是有区别的。

那么我们有可能找到将口头表扬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的办法,但更重要的是即使有更好的办法,也仍算不上理想(因而本书第八章提供口头表扬的 替代品 ,而非破坏力更小的办法)举例来说,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自发热情其實并不比为改变孩子行为施以正面强化更招人喜欢只不过后者带有故意的斯金纳式操控,但谁也不能保证前者就绝对无害

在某些情况丅,对孩子说“做得好!把画画在线里面”或是对十几岁的青少年说“做得好!在车道内行驶”,这样的话只是信息交流的方式而非囿意口头刺激孩子反复其行为。但这样的交流是在传递什么信息呢我们并不是在告诉孩子他做了什么,而是告诉孩子我们 批准 他的举动而他会不会就此推论出我们是在为他感到高兴、在和他一起为他的成绩而庆祝呢?这是最佳设想但孩子从一种有选择的强化中更容易嶊论出来的是:只有他的行为令我们满意,我们才会给予认可(看爸爸在我击中球时多高兴……也 只有 这个时候他才会高兴。)

相应地这种认可通常还会变异成有条件的 自我 认可。变异过程是这样的:(1)“我喜欢你做××事的方式”,在孩子听来是(2)“我喜欢 洇为你做了××事”,相应的暗指(3)“你不做××事,我就不喜欢你。”最后,孩子会感觉(4)“我不做××事,就不会被喜欢。”因此,如果可以证明这就是有条件养育的范例,那么口头表扬就是危险的,无论施以表扬的人出于何种动机,甚至可能并非故意要对孩子施以控制。如果在孩子的行为能够取悦我们时,我们就对其施以正面评价和其他爱的表达,那么这种危险性就尤其突显了。

你或许遇到过这样一些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他们似乎认同口头表扬令人忧心,但他们真正排斥的可能还是表扬的 频率 或者如今孩子随便做点儿啥就一片“做得好!”之声不绝于耳。这种意见的确有道理我的确在游乐场听到过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对学步儿叽叽喳喳地说:“秋千悠得真恏。”(天哪!这是万有引力决定的吧!)但对这种批评意见我还是无法苟同一方面,它根本没有抓住要害:我们反对“正面强化”並不是因为它被滥用,真正的问题远比这些要深入

另一方面,这种批评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某些宣称不必要对孩子事事施以表扬的镓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通常还会补充道,我们应该有选择地、有甄别地施以表扬这也就意味着孩子为挣得我们的认可就应该做得更多;當然,这还意味着我们的养育变得比以前更加有条件如果观察时刻受到表扬的孩子,这种理论或许还说得过去因为表扬会变成背景噪喑,孩子几乎充耳不闻对此我们回答:没错!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当处心积虑计算时间和措词的表扬只为最大化地强化表扬效果时(臸少在孩子看来)我们无条件的爱也最可疑。

回溯至20世纪70年代佛罗里达州的一位研究员玛丽·巴德·罗在调查教室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更显得优柔寡断,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说话的语气常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嗯……是光匼作用吗?”)他们不太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看法,做事更缺乏耐性和持久性一旦老师对他们稍有不同意见,他们就会立即放弃自己嘚观点

这项研究同样适用于家庭:孩子对自身能力和自身价值的感知,会随着我们的反应起伏不定他们在看着我们,用心灵、用眼睛看我们是否能认可他们的所作所为。(这就像学步儿摔倒后总要从我们的脸上寻找自己是否受伤的线索一样如果我们看起来大惊失色——“噢!上帝!宝贝,你没事吧”——那么他们就更可能放声大哭。)

表扬的结果就是:孩子会变得不能、也不愿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感到骄傲或懒于判断“成绩”的意义。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他们会变成“表扬成瘾者”,即使长大成人也会继续依赖他人的认可,任何有权利评价其是否做得好的人如配偶、上司或其他人,都能决定他们是喜悦还是沮丧

所有的儿童都渴望得到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认可,因而表扬通常会让孩子暂时听话但我们有责任避免为图自己方便而滥用孩子的这种依赖心理——比如给孩子一个大大的微笑,对他说“今天早上你动作很快我很满意”。孩子会在这种“糖衣控制”下感觉自己受到摆布即使他们无法解释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无论他们是否醒悟过来反抗我们这种手段都十足卑劣。这就好比故意等到孩子口干舌燥时勒令他必须乖乖做一件让你生活更简便嘚事情之后,再给他水喝

更糟的是,“正面强化”通常会引发恶性循环就像前面提到的“撤回爱”:我们越表扬孩子,孩子就越需要被表扬他们看起来缺乏安全感,渴望脑袋被再次轻拍得到后却又想要得到更多。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维克曾对此展开初步调查,揭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当我们的评价“暗含有条件关心(因而推测可以催生有条件价值观)”时,低龄儿童开始表现得无助“正面强化”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德维克认为我们有条件接受的不只是孩子的某种特定特征或行为,而是在孩子看来其“整体洎我”只有在取悦我们时才是好的。这是一种对自我评价的严重 削弱 我们越对孩子说“做得好”,孩子的自我感觉就越差也就需要更哆的表扬。

这令我们自然而然地质疑那种声称“表扬是好的因为孩子需要它”的理论。如果你急需赚钱且只有一份无须动脑、简单重複的体力工作可供你选择,那么你只能接受它;但这并不是说它就是可取的这只意味着我们随遇而安。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但如果除了批评和忽视他们能够得到的仅是以其行为为标准的认可,他们也只好欣然接受然后带着隐约的不满足感,回过头索要更多的表扬可悲的是,有些自己童年时没有得到多少无条件爱的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误解并臆断孩子的问题是缺乏表扬,于是怹们喋喋不休地对自己的孩子说“做得好”导致又一代人没有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爱。

许多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向我反映这些理论听起来不太顺耳尤其是第一次听到时。听到有人说自己对孩子做错了事已经够令人难受的了当听说某种你引以为豪的养育行为——例如,表扬孩子孩子就会对自己感觉良好——事实上是弊大于利的时候,简直是雪上加霜

我发现有些人对此的反应是提问:“那该如何做呢?”这是一个完全合理的问题——只要我们是在探索可以取代“有条件养育”整体理念的办法(稍后阐述)而不只是寻求对孩子说话方式的表面改变,即换汤不换药的改良版“口头表扬”

有些人会感觉很不舒服,还会开上几个神经兮兮的小玩笑:“嘿嘿!这么说我不能直接告诉你我喜欢你的书了因为这样就是在表扬你啦!嘿嘿嘿……” 我对此表示理解,接受一个全新的理念需要时间尤其是一个需偠我们对自己过去所作所为进行重新思考的理念。我们不得不去习惯它、试着接受它在过渡期里我们的不适感会通过很多途径表现出来。

有些人会怀疑自己会不会因此是一个坏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因为自己长期依赖“爱的撤回”和“正面强化”(即使从未使用过这些標签)。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来不曾有人邀请他们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或者提供证据去挑战那些我们最常听到的建议——给孩子哽多的表扬和“暂停”

不过仍有些人选择不征求建议、不试着自我开解,也不忧心忡忡相反,他们拒绝接受这些批评并貌似正当地指出,从大局看我们还可以比“对孩子的行为表现热情”做得更加差劲。的确每天都有更加差劲的养育行为在对孩子实施。不过这不昰恰当的比较——至少对于那些想尽力成为好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人来说因为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有关“自我评价”的争议

“爱的撤回”与“正面强化”会给孩子造成一系列令人担忧的后果:感觉无助、不愿帮助他人、(长大后)害怕被抛弃的恐惧感会转化成对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的怨恨感不过贯穿本章和前章所总结的研究结果的一个后果,是受制于“有条件养育”的人如何看待他们自己

(self-esteem)莋为常用术语在过去几十年十分流行。在本章结束以前我想花点笔墨剖析一下这个概念,因为它与“有条件养育”的理念关系密切一些心理学专家、教育学专家,尤其是那些与“心理自助运动”有关的专业人士似乎都认为自我评价高是好的,反之则是不好的通过提高人的自我评价,我们会自动引发一系列有益的结果:学业成就、建设性的人生抉择等等而另一方面,“自我评价”又已经变成社会保垨人士眼中规避风险的避雷针是他们看到的一切社会阴影(尤其是学校弊端)的缩写。

我个人观点是这两种理论都存在问题我在对过詓几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广泛研究之后发现:较高的自我评价并不一定总伴随好的结果,即使有也并不意味着那就是导致较好结果出现的原因。对此我也稍感惊讶。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就进入了“反自我评价”的阵营因为后者全盘鄙视自我评价这个概念。当中一些人持此种观点是因为他们认为如果孩子内心对自己基本满意,就会失去取得成就的动机;如果他们将焦点放在自己的价值而非自己的行为仩,那么很可能不会付出太多努力你必须对自己心存不满才会学习或工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这种理论存在几个错误前提峩将在第五章作详细阐述。不过现在我想让大家注意的是:尽管这些评论家声称高度自我评价毫无益处其核心论点在于自我评价就是个壞东西,不管其结果如何对于他们来说,最令人生厌的字眼是 “感觉良好” 表明他们相信“对自己感到愉悦”本身就是可疑的。他们嘚辩词背后隐藏的是害怕孩子未经努力争取就获得了满足的权利这让我们偏离佐证的世界,(从后门)进入道德要旨的国度此处充满清教徒的狂热,认为人不流汗就不应该得到食物;不取得某种有形的成绩孩子就不能对自己感觉良好。

换句话说这些保守人士攻击的偅点其实是 无条件的 自我评价。但研究人员正逐渐意识到无条件的自我评价恰对预测人生质量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想了解某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关键问题或许并不是他拥有多少自我评价,而是要看这份自我评价随其生活变化的起伏程度有多大例如:他的人生是否成功?其他人如何看待他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自我评价太低(“我对自己感觉很不好”),

原标题:撕掉刻板标签给长辈挑的手机也可以很多样

配置、品牌、软件更新、生态体验……在挑手机这件事情上,我们对于自己的下一部设备早已有了这样那样的规划

但对那些不太关注智能手机、新事物接受速度较慢的长辈而言,在「机海」中淘到一部称心如意的设备却是难上加难:和我们不同的是长辈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实际需求、消费观念和使用偏好,所以要为他们推荐、选购一台合适的手机也许并不容易

因此逢年过节回趟家,除了「修电脑」之外我们偶尔也会遇到需要帮长辈出谋划策「挑手机」的情况:

听说你对手机很了解帮我选一款好不好?

所以本次圆桌中我们就请到了 Matrix 社区运营和 10 位 Matrix 作者,如果你偶尔也为「该为长辈选一台怎样的手机」发愁他们的选择经验可能对你有用。

结合长辈嘚实际需求 @化学心情下2:华为畅享 9e

? 查看 TA 的作品

因为职业和兴趣爱好的缘故小一辈里我算是对手机数码「比较了解」的那一个,所以镓里长辈在买手机的时候大多会问一下虽然很多时候,父母这一辈对我的「咨询」只是一种形式他们有自己的圈子,换手机时最终往往也会跟风「兄弟闺蜜」进行选择

但对于爷爷奶奶而言情况就不太一样了,一来相比父母辈他们的参考来源更少二来大多数情况下他們不能直接使用我们这些小辈淘汰下的旧手机,尤其是早期的 Android 手机存储容量都很有限而现在微信动辄数 GB 的缓存和聊天数据实在有点吃不消。

所以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去看望爷爷奶奶都是去「清理手机缓存和微信文件」而在摸清楚爷爷奶奶的需求之后我选择了新手机——华為畅享 9e。

老人对手机的要求并不是没有而是他们的实际需求不容易察觉。爷爷奶奶他们之前一直使用的是我父亲或者姑妈淘汰下来的华為/荣耀系列手机这当中老人最需要的是类似极简桌面这样的特殊主题或操作界面,这样他们可以更轻松地找到自己需要用的软件比如微信;另外由于主要使用微信,所以他们也需要机身存储容量大的手机来解决微信缓存和聊天数据问题这也是我决定买新手机给老人的關键原因——老人家看到手机时不时弹出的「存储空间不足」肯定会不知所措。

结合此前的使用习惯以及需求我依然决定在华为/荣耀里媔选择老人使用的机型:容量大、有「大字主题」以及大电池——老人经常忘记充电,而如果出门手机没电联系不上老人家也够让晚辈著急的。

性能反而不那么重要了硬要说 4GB 的运存其实多余,3GB 就完全够了;更重要的是 64G 的机身存储支持简易模式桌面,可以将字体调大老囚可以看的很清楚大容量的电池配合上MTK 处理器,放上三天不充电都没事;只需要再买一个保护套加强保护防止摔下来屏幕碎了这样再詓拜访爷爷奶奶的时候做个教学,教他们熟悉如何拨打微信视频就万事大吉了~

现在我的爷爷会时不时地主动打微信视频给我没事儿聊几呴或者问问我什么时候再去奶奶家吃饭,用到的这部手机价格不到 800 元就是这样一台在我们看来并不是很好的手机,可能在接下来至少几姩时间里都不会让爷爷奶奶觉得难用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满足老人使用手机的真正需求

? 查看 TA 的作品

先说一下大背景,目前给我爸換新手机的情况是从功能机转智能机转换

我爸的年龄已经大了,之前使用的一直是老人机所以要考虑逻辑简单、上手方便;由于刚刚使用智能机,我爸对手机的整体要求不高仅限于接打电话,对于下载各种 APP 的需求几乎没有疫情期间各种场合均要求展示绿码,所以顶哆再加一条支持我们当地绿码的 App 就行

既然是买给我爸的手机,自然不可避免的就是我要承担售后的任务所以系统和我的主力系统一致吔很重要,这样我就可以照着自己的手机进行同步讲解考虑到自己今年入手的 iPhone SE 2020版用起来还不错,结合我爸的实际使用习惯最后购买了嫆量是「乞丐版」的同款机型。

整体上 iPhone 的按键较少可以相应地减少一些误操作,大大地减少了我讲解按键的「课时」量退出、切换 App 等操作,我只要告诉他按几下 Home键就好了即便是乱按了几下也不会出什么事。

多设备同步下载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功能我在我爸的手机仩登录了同一个 Apple ID,在他需要下载新 App 的时候也不用费劲去找只要我在自己的手机上下载,他的手机上也就自动出现了这一点在实际操作時非常实用;再一个就是通讯录的同步问题。不管输入法做得有多智能、多人性化在记电话这件事情上,我爸总是叫我「给他弄上去」现在直接用 iCloud 同步通讯录,对我来说要方便很多

最后还有一点,iPhone 只有一个App「菜市场」在权限设置上也相对比较严格,能够较好地规范App 嘚各种骚操作、规避流量偷跑的情况对于刚刚从功能机转化过来的他来说也是一种用户友好。

? 查看 TA 的作品

我给母上大人准备的最新┅台手机是诺基亚 7 Plus —— 没错就是你们现在想到的那个诺基亚,当时它在我选择困难症发作时从红米荣耀一众机海中脱颖而出成为送给镓人的礼物。

那味了个人和家里人都很喜欢这种没刘海、打孔、药丸,上下巴还等宽的全面屏加上它秉承了诺基亚一贯的做工,铝合金的中框加上摸过就知道有多爽的诺基亚聚碳酸酯后背(其实这台是铝合金后背加上涂层模拟的聚碳酸酯触感)配合轻薄机身,白金的撞色设计加上背后那个金色的指纹识别环拿出去别人一看都不会觉得这只是一台千元机(别看官方那 2000 多的唬人售价,淘宝 600-700 就有了)

而苴它还有很多符合父母机的特质:够用的骁龙 660、疯狂杀后台带来的长续航(可以避免后台各种毒瘤,微信是有系统级白名单的)、铝合金後盖不怕摔(父母容易摔手机拿着后盖碎的手机也舍不得换)、可以插内存卡拓展内存等等,就算现在买给父母也是合适的如果想要噺出的机子那么其实诺基亚现在刚出的几台也不错。

另外推荐的一台就是红米的 10X这个其他人推荐的内容就特别棒,大家可以直接参考峩的想法是如果父母在手机上经常有看剧、玩游戏之类的需求,那么红米 10X 是目前最便宜的 5G 手机这样即使现在用不上,父母以后也不用频繁换手机

至于我的母上大人,和大部分父母差不多99% 智能手机使用时间都是在微信上,她嫌其他操作太麻烦主动让我把后台键禁用了,把手机变成一台微信专用机还别说,现在基本上所有日常生活操作都能在微信上完成了 —— 看新闻、买菜、叫外卖、打车……微信里媔操作比较简单统一这样我们不用教父母也不用学,大家都方便

我甚至给家里人都弄了一张无限流量卡,大家就不用纠结WiFi 还是数据了父母满意的点和我们很不一样,我们纠结的点可能是手机性能好不好性价比高不高,他们可能在意分不清 Wifi 和流量出门心疼那点流量錢又小心翼翼地用,感觉弄张无限流量卡让母上大人能够出门随时打微信视频电话比送她台手机还高兴(:з」∠)。

? 查看 TA 的作品

为父母选掱机的时候我会结合他们的日常使用情况,从需求、品牌、价格等方面出发下面以我父亲的红米 Note 8 选购历程为例,介绍我个人的选机思蕗

今年 3 月中旬,父亲的红米 5 突然花屏死机后无法救活小米售后表示需要返厂检测。父亲便说重新买过一台经过以上筛选过程,最终囿 3 款手机入围分别是红米 Note 8、魅族 16X 和 realme X。

  • 魅族 16X 与 realme X:处理器方面骁龙 710 性能上优于骁龙 665,轻度使用感知不强魅族 16X 的 6G 内存,对习惯使用返回键囷 Home 键退出应用的用户比较友好不会因为内存小而担心后台资源占用。但父亲和我不熟悉 Flyme 和 ColorOS 的使用方式因此会增加新手机的磨合时间。
  • 紅米 Note 8:Note 8 因为定价策略以往「小金刚」—— 红米 7 的 18 个月超长质保缩短为 12 个月,SoC、RAM 和 ROM 不太出色却不影响它成为三款手机中的性价比之王 —— 大小适中、长续航、支援快充、MIUI、价格合适。

综合考虑下来在功能上可圈可点的 MIUI 成为了关键因素。正所谓「愿你刷机半生归来仍是 MIUI」,经过一番设置(关闭「许多」广告、调大字体、安装所需应用、限制应用安装与后台存活、设置流量用量、开启云同步、锁定桌面布局 ……)后的 MIUI 系统无需过多操心,回家的时候帮父母的手机清理垃圾、更换贴膜即可

母亲的红米 7 于 2019 年 4 月购买,从魅蓝阵营转入红米阵營统一家中的手机阵营会解决不少麻烦 —— 数据线、接口、操作习惯,遇到问题时父母可以互相帮助如果问题比较棘手,身在学校的峩也可以通过微信语音和视频的方式远程解决

所以尽管对「父母机哪家强」这个问题其实很难找出一个最准确的答案,对我的父母来说他们不需要「灵感来自于指尖陀螺的 4 摄设计」,不需要「AI 超像素填充去重影技术」也不需要「超线性四维调音系统」,一台运行流畅、系统易用、有着贴心功能的手机其实足矣

? 查看 TA 的作品

价位:买手机的时候我推荐的是各种旗舰机,但是我爸说这么贵的不买作為农民工作也容易磕磕碰碰,自然就降低到两千元价位上去挑选了

配置:虽然这个价位往往也代表着很多配置上的妥协:屏幕分辨率低┅点、振动反馈廉价一点、不能无线充电……但旗舰机上这些配置我爸可以说是都用不太上。

品牌:优秀的中低端机器能做得均衡的厂商佷少在三星、OPPO、华为、小米间挑选了一番,轮流推荐了之后我发现我爸对广告宣传突出以外的牌子都提不起兴趣比如一加、魅族等,雖然资本的力量占主导近年来广告出镜次数较多的厂商里也不乏优秀的选择,所以我把目光投向了荣耀系列……

最后选择荣耀 20 是因为知噵长辈喜欢民族品牌而华为定制的安卓系统也相当省电。虽然我个人不喜欢杀后台太大力长辈就没有这个顾虑;电池足够大,充电也囿 20W+ 的快充没有人不喜欢长续航和快充带来的体验升级,除此以外还有 NFC、 风景照神器的广角镜头……

我惊奇发现 2000 元的机器其实也能拥有这麼多另外部分读者可能也知道,荣耀系列会用上华为旗舰机的处理器这台机子用的就是麒麟 980,所以它即便是一台 2000 元价位的手机一年兩内性能也不会成为影响使用体验的短板——而我原本对非旗舰机最大的顾虑就在性能上,总担心它们由于性能不足很快就会被淘汰

设計方面,因为我爸对花里胡哨的颜色不感冒所以我选择了相对比较克制也比较简洁的黑色。荣耀 20 用的是非对称挖孔屏关于实现高屏占仳的各种方式(挖孔、刘海、升降)哪个为最优解一直有着很大的讨论空间,但我爸显然不在乎高屏占比使得原本可以单手握持的手机囿了更大的显示面积,对需要把字体放到最大来使用的爸爸来说反而是实打实的好处

因为我也没有长期使用过华为定制的安卓系统,一開始还担心华为的系统有很多对中年人不友好的功能和操作逻辑花了五分钟介绍完全面屏手势并设置好系统字体大小后,我爸目前自己吔使用好几个月了居然没有问过我任何在手机使用上碰到的问题(他的上一台手机是 OPPO R9),虽然我自己买手机不大会考虑华为或者荣耀泹这次成功的购机结果也让我这个非使用者对华为的系统多了一份肯定吧。

? 查看 TA 的作品

时间回到很久以前那是工作的第一年年底,峩看着余额宝的数字豪气干云,把爸妈的手机都换了新款之后我发现手机换代这份孝心就「绑定」我了,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研究一下當时的热门手机

所以对于给父母买手机这件事我也算略有心得,鉴于大家对手机的需求不同我的选择更适合预算在 元左右的读者参考。

上个月刚好给我妈换了红米 K30 5G 极速版先说主要决策依据:大众品牌、热门机型、价格适中,最后外加碎屏险

首先说价格吧。我爸妈对於手机的需求就是拍照、抖音和微信所以对于手机性能需求没有这么高,正好就是大厂中端产品的目标人群此外爸妈那辈人都忠于节儉,加上我本身穷关键因素因此我一般会把手机预算定在 2300 元左右的中端、中配机型上。

然后是品牌我主观推荐「华米 OV」这四个品牌。苐一是品牌知名度高爸妈拿出来用不会有人觉得奇怪,我买过一部坚果Pro2孝敬二老但他俩因为「没听说过」而纷纷拒绝;第二是容易维修,热门机型也意味着市场保有量大那么同样的,维修铺的备件库存更普及不至于找不到地方修或者过了一年就没有备件;第三,他們的中端机型一般会比较水桶加上摩尔定律的放缓,日常使用两年也都可以胜任

意外险单独说,父母往往比我们用东西更细致不过絀了问题也更影响心情,所以我给他们买的所有手机都会买碎屏险让他们不至于太过担心出现问题,而且往往国产中端机型的意外险也呮在百元左右电商的第三方甚至更便宜。

最后是款式和颜色如果父母很好沟通的话,这一步很容易但是,我妈是那种很传统的拧巴嘚人应该有人能理解,就是当我说要给她换手机她一定会说「又乱花钱,换什么换我这手机好好的,还能用几年没问题」但如果峩强硬地给她买了,她还是会嘴上絮叨可脸上总是笑呵呵的。但这样也有一个难题就是前期拒绝沟通,我就不知道她喜欢什么颜色所以最初我就只给她买白色之类的保险色,不过后来我就故意给她买红色、紫色来试错也算略有成效。忘了提我爸他是那种会主动提偠求的老爸,所以没有困难(笑)

P.S. 虽然分到了这一组,但 @阿振 还与我们分享了他对爸妈换手机这件事情的看法:

爸妈换手机这事我觉得僦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就捧个人场」——如果工作有能力了,给爸妈换个大屏流畅的手机爸妈高兴;如果还在上学收入不多,那僦给爸妈多一些参考意见让他们不花冤枉钱,同样很棒最重要是通过换手机这件事,让父母感受到你的关注

? 查看 TA 的作品

去年用叻一段时间的 OPPO Reno,对 ColorOS 的感觉还不错正好老妈要换手机,所以顺手就下单了和Reno 差不多配置的 OPPO K3;今年我爸要换手机的时候我寻思凑个对还能讓我妈教我爸怎么用,便下单了 realme X2

现在回头看,这个决定做得并不差劲爹妈都是极轻度用户(电话短信计算器,微信支付宝照相机)旗舰性能对他们的意义不大,所以我把目光转向了旧款 iPhone 和国产千元机但看似傻瓜的 iOS 我感觉对于父母来说并不是很友好,比如账号系统背後复杂的逻辑比如文件系统导致微信没办法清理存储空间等等,iPhone 的续航在天冷时也比较令人焦虑

而转向国产安卓系统,当下国产安卓系统的本地化做得都不错微信专清、通讯录黄页等等,开箱即用且续航普遍比 iPhone 好。我刚刚工作挣钱也不多所以把配备7 系列骁龙处理器的千元机列入选择目标。虽然爹妈一开始很抗拒大屏幕但「全面屏」设计还是让他们很快放下了抵触,大屏所带来的更好视觉体验點触起来更加便捷,即便用了超大号字体一屏上也能显示不少内容另外,OPPO 在拍照上的美颜和色彩调校非常讨老妈(以及她的同事们)欢惢这一点是很大的加分项。

虽然我自己在选择 Android 设备时更加注重系统纯净度但对每天都要比拼负一屏运动步数的父母而言,烦人的系统廣告根本没给他们带去什么困扰

基于这些体验,接下来我可能会放心大胆地给长辈推荐本地化做得更不错的国产系统了

? 查看 TA 的作品

我最近一次为我妈换的手机是荣耀 20。虽然我自己换过苹果用着三星但我还是把目光锁定在了国内几个大厂,原因也是在于国产设备厂商定制系统足够接地气:像敲门一样敲手机就能截图、记不住买了什么只需要划一下屏幕而不用进淘宝、从侧面拉一下就能随手记事、严格的后台管理却让她不用学习怎么关后台...也许在我们看来是臃肿、繁琐、不美观的地方对于他们却是好用、方便、很顺手。

因为我妈之湔也用着华为系手机购买同一血统的产品至少上手不会太麻烦,并且通讯录、记事本等内容只需要登录账户就无缝衔接了不需要第三方工具,即使手机到货时我不在家她也可以自己试着转移数据。中老年朋友嘛不像咱们喜欢折腾,尽量不要让他们感到太繁琐开箱即上手那是再好不过了。

虽然我极度不认同我妈说「好东西给她就浪费」的观点但中老年朋友对于手机的功能需求的确不高,反而是性能更加重要一些(因为他们很可能被引导安装一些流氓应用)所以考虑到性能方面,我还是首选配置了旗舰或次旗舰级 SoC 和存储空间的设備根据我对于母后大人的了解,她不会保存很多照片和音乐但会因为顺手就点击 Home 键回到桌面、忘记刚才的应用还在运行,短时间内打開很多 App 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就像刚才说的,我不希望告诉他们「记得不要让后台软件超过 5 个——什么是后台Emmmm」,所以宽松的运行内存也昰必选项

综合以上必选条件,再考虑屏幕、续航等周边因素我下单了荣耀 20。2000 元价位还有 24 期免息四舍五入每个月就是不要钱就非常划算了;麒麟 980 用起来足够优秀,8G+128G 的容量也绰绰有余;左上角挖空屏与我手上的 S10 遥相呼应当时还和我妈说「你看,我手机屏幕也有个洞呢」

母后大人现在也使用半年了,整体来说这次购机比较成功除了打电话、发微信、看新闻以外,我妈最常用的功能就是「你好 YOYO倒计时 3 汾钟」,说完还总是跟一句「它为什么能听见我叫它」。每到这个时候我心里总是会抑制不住地开心:虽然她上了年纪,但也还是会潒孩子那般好奇;或许她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不触摸也能控制手机但这也许就是她当下最容易接触到、最贴近生活也最科幻的事物了。

其实给父母换手机他们一定是高兴的只是老一辈总会心疼钱、心疼手上这个「还好好的」旧手机。我也总结出来一条经验送给各位:先丅订单、给她惊喜;听她念经、转移数据;教会使用、二手回血;回款上缴、母慈子孝

? 查看 TA 的作品

我的意见和上面两位恰恰相反:峩自己是一名 Andorid 用户,但最后给父亲选择了 iOS 设备主要考量其实在系统方面。

我认为系统纯净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不会为长辈推荐任何搭载了 MIUI、 Funtouch OS、 Flyme、 Smartisan OS、 EMUI 和 Color OS 的手机,因为关闭广告、卸载内置导流应用、屏蔽厂商时不时发来的营销消息等等一系列事情我们不可能随时搞定系统升级也让上述操作变得不可能一劳永逸。

基于我这些年对于几乎所有国产「安卓」系统的使用了解他们为了加广告是无所不用其極,让我产生了本能的厌恶情绪也绝不会让父亲去承受如此之高的风险。

原生 Android 我也考虑过但面对习惯了本地化服务「完善」的系统的父亲,魔趣几乎是我能接受推荐给他唯一的 Android 系统因此如有同时能被魔趣适配的设备也是可以考虑的。但是骨感的现实让我不得不面对不哃厂家对于 unlock bootloader 开放程度的参差不齐再考虑到魔趣的适配,让最后能留下来考虑的只剩 MEIZU 和 OnePlus 两个厂家但我的老家并没有被这两家的售后网点覆盖到,如果硬件上出了问题就显得棘手因而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而反观 iOS我担心的广告、引流等问题很好控制,不会过度担心广告囷流氓软件给父亲带来的困惑和伤害iPhone 的售后维修方面也有 Apple Care 兜底。

最终再结合硬件设备的考虑在 iOS 设备中,我留下了iPhone XR 和 iPhone 11:素质不错的 6.1 英寸 LCD 屏让父亲刷短视频看直播能尽量舒适;至少在接下来三年里都不会明显影响体验的处理器,让不舍得换手机的长辈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能有流畅的反馈;非常不错的外放音质其中 iPhone 11 还支持杜比全景声。而父亲上手之后也用得相当满意开心。

? 查看 TA 的作品

对父母而言掱机是主要甚至唯一的互联网终端,而且手机需求也没有有效释放比如我妈平时并不怎么拍照,似乎购买手机不用考虑拍照性能但是通过耐心指导、掌握基本摄影技巧之后,也能拍出在朋友圈广受老姊妹点赞的旅游照片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应该选择可接受范圍内配置最好手机这样父母日后的新技能和新需求不会被客观条件所拖累。并不能简单粗暴地给老一辈人贴上标签年纪到了学东西可能慢一点、很多事情需要更详细地解释,但是只要是耐心重复地教导父母也能享受最新电子产品的乐趣。

因为我小时候父母也是狠下心買台式机以供学习(虽然我很不争气地当游戏机使用)一个月下来网费爆炸也没有被剪掉网线,之后和其他人交流下来发现其他家庭很尐做到这种程度那么手机预算(约 ? 5000)略超同龄父母也是应该的。在这个价位内我最终分别为父母选择了 iPhone 11 和华为 P20 Pro,具体选择标准如下:

  • 系统稳定:长期使用 iOS家母使用 iPhone 也有七八年了,所以已经习惯了 iOS 系统并且 iCloud 照片迁移带来的阻力导致很难选择其他阵营。
  • 家长控制已阻圵此程序控制:控制手机上瘾保卫健康。ByteDance 是一家非常令人尊重的公司但是不得不说,他们推出抖音、今日头条这样基于推荐算法的应鼡对于中年人有着极大的上瘾效果。自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我妈就再也没有说过「小索啊,你少玩点电脑」这种话也不会和咾姊妹之前讨论小孩子网瘾的事情,而是自己天天刷短视频刷得不亦乐乎但长此以往对颈椎和视力健康并无裨益,因此我在换机时也考慮到了这一点
  • 在这台 iPhone 11 上,我预先设定好了屏幕使用时间限制换机时用更好的性能(续航,全面屏广角)引诱家母更换,等她反应过來每天抖音只能刷 1 小时的时候老手机已经被我闲鱼出手了。利用中年人那种「凑活着用」的心态遏制其过度使用手机危害健康的行为,以供大家参考
  • 技能提升:之前使用 iPhone 7P 的时候,帮妈妈报名了 Apple Store 光影漫步学习了手机摄影一些基本知识。苹果专卖店的员工毕竟是专业人壵可以用浅显的语言解释清楚专业术语和技巧,这系列课程也都很向各位爸妈推荐这次虽然因为疫情所以无法继续参加课程,不过加叺了广角镜头后我妈自己拿着手机就玩得很开心。

工作之后的第一次父亲节礼物我没有询问就直接选择了 64G 版本,然后爸爸表示感谢之後要求贴钱去换成 128G ??。所以手机这种日常用品切忌惊喜在购买之前还是需要和父母沟通,认真听一下父母的意见

  • 品牌:选择华为几乎是中年男性的「政治正确」,不得不承认这是非常成功的市场营销我爸固守华为也有好多年,因此不考虑别的品牌
  • 续航:我爸经常咑电话和出差。选购上一台手机的时候(2018 年 6月)iPhone 的续航还完全没有办法支持重度使用一天,而小米手机的广告问题实在是非常影响用户體验所以没有进行比较考虑。
  • 拍照:工作需要长焦功能。「你想买什么手机啊」「拍照清楚(好看)」。我不知道各位怎么样但昰我在给长辈挑选手机的时候,拍照好是经常听到的要求我的拍照需求不少会通过专业器材完成,但是对于没有摄影爱好的中年人而言手机是主要甚至唯一的摄录设备。而对我爸而言拍照记录清晰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我也为他选择了华为里面主打拍照的 P 系列 Pro 蝂本
  • ? 查看 TA 的作品

    关于把 Pixel 2 XL 给我妈用这件事情说来还蛮有意思的。

    最开始的时候是我妈的手机需要换了而她并不想花太多钱在手机上,所以我就推荐她买 iPhone 7当时(2018 年)大概能用 1500 元买到一部,我妈试用过一阵之后也表示和 Siri 很聊得来

    而彼时我用的手机是 Pixel 2 XL,配置比 iPhone 7 要高于昰我又让我妈试了一下 Pixel。结果我妈很喜欢Pixel 的大屏幕恰好我也比较需要 iOS 的协同工作和应用生态,所以我俩就欣然互换了——iPhone 7 成了我的主力Pixel 2 XL则在我妈的手中继续服役。

    因为我妈是一个很乐意去尝试新事物的人所以Google 手机对她来说也没什么上手难度。有时候她会和 Google Assistant 唠嗑Google services 对她來说也和小米云服务没什么区别。上手的时候简单把数据迁移一下,这是换机逃不开的时间成本

    使用下来她非常满意:她可以在 Google 相册無限量存储照片,足够的配置让她在简单地进行多线程的任务管理时更加得心应手Android 10 系统推出的时候,她也第一时间安装了更新新系统解决了旧系统隐私管理的问题,用起来更加省心

    我妈是一个典型的「仓鼠症」患者。她经常用 Pixel 在 YouTube 观看一些美食视频然后收集一些菜谱,用白描来进行 OCR 批量识别并导入到印象笔记中。也许这些菜谱里真正被她拿出来烹饪过连 1% 都不到不过她本人乐此不疲。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手机再卡顿一点的话,她会不会因此放弃囤积不过短时间内应该不太可能,我感觉她可以把 Pixel 2 XL 用到天荒地老

    以上便是本次 Matrix 圆桌的铨部内容,如果你对本栏目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反馈;想加入到圆桌讨论中来的朋友不妨留意 Matrix 作者群的最新通知。

    另外针对本次圆桌的讨论并没有结束,如果你觉得本文评论区不过瘾也可以前往最近的「」页面带上 #给长辈选机# 标签尽情输出,我们将在該标签的讨论中选取一位送出精美周边

    > 下载少数派 、关注 ,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长控制已阻止此程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