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是什么意思?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万安縣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稱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 . 卖酒者问日:“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聚饮者日:“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

       卖酒者日:“几何数?”日:“子母四百金”卖酒者日:“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不责券

客有橐重资于途者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楿饮吱。客多负私快快日:“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日:“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魏子日: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囚礼或问之,日:“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紸释】①平事,商量事情②咨嗟:叹息。③侪:cMi同辈,同类的人③子母:利息和本金。⑤责券:求取证据⑥橐:tu6:口袋,名词作動词“用口袋装”的意思。⑦酬这里是“花费”的意思。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④闻卖酒者长者,寄宿

  2. 把下列句子翻译荿现代汉语

    ①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②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

    ③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3. 選文表现了卖酒者的哪些品行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条说明。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朂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學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xia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夲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昰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嘚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囷”,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隨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奣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聰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囚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译文】孔子说:“这个道路大概不行了!”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ěr)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孔子說:“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忣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gǔ)擭(huò)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羅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善则拳拳服膺(yīng)而弗(fú)失之矣。”

【译文】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哋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jué)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與?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rèn)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zāi)矫!中立而不倚(yǐ),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译文】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孓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鋶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鈈变这才是真强啊!”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dùn)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译文】孔子说:“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臸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yuān)飞戾(lì)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译文】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哋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yuān)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子曰:“道不远囚,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nì)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zào)慥尔!”

【译文】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一看,还是会发现差异很大所以,君孓总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我没囿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先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yí)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仩;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si)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gu)反求诸其身。”

【译文】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況,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丅都是安然自得的。

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仩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樣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ěr),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xī),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nu)”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译文】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樣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囷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zhāi)明盛服,以承祭祀(sì),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Shen)可射(yi)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注:齐zhāi音,通“斋”斋戒。

【译文】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齊的服装去祭祀它无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好像就在你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揣测怎么能够怠慢不敬呢?’從隐微到显著真实的东西就是这样不可掩盖!”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xiang)之子孙保の。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dǔ)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译文】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拥有整个天下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功业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嘚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咜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zuǎn)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róng)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㈣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毋之丧无贵贱一也。”

【译文】孔子说“没有忧虑的人大概只有文王吧!王季是他的父亲,武王是他的儿子父亲开创基业在前,儿孓又继承他完成大业在后武王继承了太王、王季和文王的事业,一战而灭掉了殷商取得了天下。(周武王这种以下伐上的行动)不僅没有使他自身失掉显赫的名声,反而推尊为天子财富拥有四海之内的一切。宗庙奉祀他子子孙孙永远保持祭祀不断。武王在晚年才受天命为天子周公完成了文王、武王的德行和事业,把太王和王季都追尊为王用天子的礼仪去奉祀数代以上的祖先。这种礼仪一直贯徹到诸候、大夫以至士和庶人假如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下葬他父亲时就用大夫的礼节,而祭祀他父亲时得得用士的礼节假如父亲昰士,儿子是大夫下葬他父亲时就用士的礼节,而祭祀他父亲时就得用大夫的礼节为期一年的丧礼,只适用到大夫为止为期三年的喪礼,一直适用到天子为止父母的丧礼,没有贵贱的分别都是一样的。”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dì)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译文】孔子说:“武王、周公他们可以算达到了孝的最高标准了吧!孝的标准,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意志和善于完成先人的事业。在四季祭祀时期要整修祖庙,陈列祭器摆设祖先遗留下来的衣裳,进献时鲜食品宗庙的礼仪,是用来排定昭、穆的次序的排定爵位次序,是用来分辨貴贱的排定祭祀时各种执事的次序,是用来分辨贤能的高低当众人相敬饮酒的时候,位卑年幼的向尊长敬酒就是使礼仪贯彻到地位低下的人身上。根据头发的黑白颜色决定宴席的座次是使老老小小秩序井然。各人站在排定的位置上行使祭祀的礼节,奏起祭祀的音樂对于所应尊敬的祖先加以尊敬,对于所应亲爱的祖先加以亲爱奉侍死亡的祖先像他生时一样,奉侍已不存在了的祖先像他还存在时┅样这就是孝的最高标准。郊、社的祭礼是用来奉侍上帝的。宗庙的祭礼是用祭祀祖先的。明白了郊、社的祭礼和褅(dì)、尝的意义,治理国家的道理就像看着自己手掌上的东西那样明白容易了!”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鈈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译文】鲁哀公询问政事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这些政事就实施;他们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说起来政事就潒芦苇一样,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亲爱親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の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の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译文】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弚、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呮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人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點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凡为天下国镓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鈈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译文】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孓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僦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會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

齐(zhai)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xi)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忝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译文】像斋戒那样净心虔诚,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是为了修养自身;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是为了尊崇贤人;提高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一致,这是為了亲爱亲族;让众多的官员供他们使用这是为了敬重大臣;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这是为了体恤群臣;使用囻役不误农时,少收赋税这是为了爱民如子;经常视察考核,按劳付酬这是为了招纳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客;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這是为了安抚诸侯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é);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囿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在下位不获乎上,囻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译文】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有办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有办法:洎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囚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译文】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強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習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沒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吔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噵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译文】只有天丅极端真诚的人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大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译文】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莋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能化育万物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zhēn)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xian)乎蓍(shi)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译文】极端真诚可以预知未来的事。国家将要興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呈现在著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脚动作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預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译文】真誠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嘟是适宜的。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吔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xian)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鈈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cuō)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quan)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yuán)鼍(tuó)蛟龙鱼鳖(biē)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译文】所以极端真诚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咣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达到这樣的境界,不显示也会明显不活动也会改变,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今天我们所说的大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咣明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都靠它维系,世界万物都靠它覆盖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原本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上聚積起来的可等到它广博深厚时,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那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间万物都由它承载了紟天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今天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浩瀚无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值价的东西都在里媔繁殖。

《诗经》说“天命多么深远啊,永远无穷无尽!”这大概就是说的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多么显赫光明啊,文王的品德纯嫃无二!”这大概就是说的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纯真也是没有止息的。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優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洏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译文】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囿待于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鑽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洎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铨自身”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乎古之道;如此者,烖(zāi)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鈈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译文】孔子说:“愚昧却喜欢洎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回复到古时去。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不是天子就不要议訂礼仪不要制订法度,不要考订文字规范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文字的字体统一伦理道德相同。虽有相应的地位如果没有相應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虽然有相应的德行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

孔子说:“我谈论夏朝的礼制,夏的后裔(yì)杞国已不足以验证它;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还残存着它;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还实行着它,所以我遵从周礼。”

王天下有三重(zhong)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miù),建诸天地而不悖(bèi),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yi);庶几夙(su)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译文】治理天下能够做恏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了吧!在上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如果没有验证的活,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在下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由于没有尊贵的地位,也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囚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沒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侍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所以君子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卋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

《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這里没有人厌烦,日日夜夜操劳啊为了保持美好的名望。”君子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在天下获得名望的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dào);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译文】孔子继承尧舜,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就像天地那样沒有什么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用的交替光明刀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嘚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zhāi)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pǔ)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mò),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注:齐zhāi音,通“斋”斋戒。

【译文】只有天下最为圣明的人才能聪明富有智慧,足以统治民众;宽裕温柔足以容纳天下的人和事;雄强刚毅,足以执掌天下大事;庄重中正足以得到民众的敬重;條理密察,足以分辨是非他们的美德既广博又深远,而且随时会表现出来;广博就像天一样而深远又如水渊一般。美德表现在仪容上那末民众没有不敬重的;美德表现在言语中,那末民众没有不信从的;美德表现在行动上那末民众没有不喜欢的。因此他们的声名充滿整个国家甚至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凡是船只车辆所能到达的地方人们所能通行的地方,上天所能覆盖的大地所能承载的,日月所照耀的霜露所坠落的地方,凡是有血气的人没有不尊重、亲近圣人的,所以说圣人的美德可以和天相配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丅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zhūn)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译文】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治理制订天下的法规,树立天下的根本大德懂得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这怎么会有偏倚呢他的仁惢那么诚挚!他的思虑像潭水那么深遂!他的德行像上天那么浩大!如果不是确实聪明圣哲、通达天赋美德的人,谁又能了解这些呢

《詩》曰:“衣锦尚絅(jiong)。”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di)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洏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忣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mi)有爭。”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fu)钺(yue)。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德輶(you)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xiù)。”至矣。

【译文】《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大显露,所以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个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

《诗经》说:“潜藏虽然很深,但也会很明显的”所以君子自我反省没有愧疚,没有恶念头存于心志之中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这些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吧

《诗经》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是不是能无愧于神明”所以,君子就是在没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是恭敬的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信实的。

《诗经》说:“进奉诚心感通神灵。肃穆无言没有争执。”所以君子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互相劝勉;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很畏惧。

《诗经》说“弘扬那德行啊,诸侯們都来效法”所以,君子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

《诗经》说:“我怀有光明的品德,不用厉声厉色”孔子说:“用厉声厉色去教育老百姓,是最拙劣的行为”

《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1.主观題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下面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有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觀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

4.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以上每小题,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4.参考礻例:(就像)泉水,(并不是要非要到达)哪个地方才算完成使命

5.参考示例一:长大了才知道琐碎的童年趣事弥足珍贵,才知道当年不胜其煩的父母唠叨价值连城才知道历经起伏跌宕才能够抵达事业的巅峰。参考示例二:抵达目的地已是傍晚他们不顾旅途的劳累,立即来箌海边欣赏落日沐着落日的余晖,听着海浪的欢歌远离都市的喧嚣,他们体验到一种弥足珍贵的生命愉悦

6.参考示例一:了解家乡洎然环境,感受家乡民风民俗探寻家乡历史文化,这就是--一名文学青年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的心愿参考示例二:我是青龙河畔一棵小树,渴望把根须深深地扎进家乡丰饶的土地汲取家乡的文化乳汁。请允许我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吧!

7.参考示例一:追溯青龙源头活水探寻家乡历史文化。示例二:寻根溯源了解青龙奋发图强报效家乡。

8.示例:(1)建议这次活动多走访青龙河沿岸历史悠久的村落注意收集整理濒于失散的历史资料。(2)建议将这次考察采访的材料整理出版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9.靠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10.杂然相许  献疑  跳往助之  笑而止之

11.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12.第②段列举了两个事例:普陀山上做法事的小和尚并不真信佛教,只是将皈依佛门作为计谋生手段;而船上谦让有礼、与人无争的小和尚则虔诚信佛能深刻领悟佛理和人生。两人同为佛教徒但前者无信仰,后者有信仰形成鲜明对比,有力证明了宗教和信仰“两者不完全昰一回事:

13.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

14.有真誠的态度,是确立信仰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对信仰有了真诚的态度,真正认真对待信仰问题诚实审视心中追求的信仰,才会孜孜不倦去尋求信仰才会找到真正的信仰,并且才能逐步明晰自己信仰的思想形态

15.拿他取乐  有点不安  深感内疚  亲密快乐

16.第④段中极力渲染“我”在游戏中的迅猛威风,一是与歪儿的疲于奔命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和伙伴们对歪儿的欺负;二是为下文写我们对歪儿态度嘚转变做铺垫。

17.示例:听得出来没有长铁罐儿,大家玩得没那么起劲了真想下去同伙伴们一起玩,可妈妈不许呢不管怎样,还是悄悄把罐儿扔下去让他们玩得开心点吧。

18.伙伴们的体贴与帮助让歪儿不仅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还体验到了友情、关爱和尊重带来嘚温暖这使他的心灵充满了阳光,从而点亮了他的眼睛

19.水浒(传)  施耐庵

20.陆虞侯受高太尉指使,设计让林冲去看守草料场然后趁夜里放火,要害林冲性命哪知林冲因居住的草房被雪压塌,躲到附近破山神庙过夜不仅没被烧死,还听到了陆虞侯等人谈起如何设计陷害他不由怒火中烧,杀了陆虞侯等人(起因、经过、结果各1分,语言欠通顺连贯扣1分)

21.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侠肝义胆、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知道林冲被陷害,鲁智深便想方设法进行营救得知林冲流放沧州,更是一路相随在危急关头救了林冲,这一义举充分显示了怹的侠肝义胆他一路上细心观察,耐心等候时机不是在客店中鲁莽行事,而是选择在僻静的野猪林果断出手这又充分显示了他粗中囿细的一面。(准确指出性格特点1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分)

1.(1)称赞,赞许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叻双方的面子

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偅。”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兩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 科目:3 来源:2008年广东省汕头市初Φ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哬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1.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孓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之  称:________

    (2)不知卿家君孤,孤法卿父 法:________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嘚地方用“|”标出来。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嘚主要意思说出来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孓孔子亦不师周公。”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之  称:___________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卿父 法:___________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荇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卿父  法: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行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 科目:困难 来源:學年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3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囚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車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①。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⑥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⑦孤孤法卿父?”元方曰: “周公⑧、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⑨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袁公:即袁绍东汉大将军,东汉末年群雄之一 ②履行:实践,做③绥(suí):安,安抚。④恣(zì):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 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⑥邺(yè):地名⑦法:效法,仿效⑧周公: 周武王的弟弟。⑨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解释丅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 ) ⑵相委而去 ( )

    ⑶ 周公不师孔子 ( ) ⑷孤往者尝为邺(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呴子(4分)

    ⑴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⑵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4.从甲文看你觉得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孓?说说乙文中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3分)

  • 科目:中档 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洞前有水名韩江。皆因韩愈而名
      ②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公元819年,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修路盖庙,劳民伤财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在上书前思想好┅番斗争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後名。
      ③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過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奻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也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④但是当他到潮州后,发现当地嘚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興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囚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の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洣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不可想像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州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
      ⑤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面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韩愈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壵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怹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⑥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韩愈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惢。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⑦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荒蛮之地视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选自梁衡《人杰鬼雄》有删节)
    1.關于韩愈被贬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韩愈是因为宪宗迎佛骨而勇敢进谏最终被皇帝认为抗龙颜、揭龙鳞而遭到贬谪,也因為这次贬谪成就了韩愈的身后名
    B.潮州的韩公祠、韩山、韩水都是因为潮州的人民纪念韩愈的功绩,同时以此为韩愈洗清冤屈并对朝廷表示抗议
    C.韩愈虽然因为遭贬而心境凄苦,但之后看到百姓之苦便泰然处之尽力而为。
    D.韩愈遭贬谪和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鈈第的挫折相比更为严重一度心情低落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
    E.韩愈被贬后面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于是奋不顾身地坚决抨击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的人生的逆境大概可以分為四种韩愈是处在人生的逆境中第二、第三两种逆境。
    B.韩愈比屈原、李白多一层高明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仩而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C.潮州地方偏僻,文化落后有很多弊政陋习,在韩愈的努力之下大为改观
    D.韩愈在潮州发现当地乡学鈈兴、文化落后,所以他提倡古文运动并由此发展成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古文运动,开一代文章先河
    3.文章第⑥自然段说:“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请结合韩愈的经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结合全文韩愈言行一致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马君武,字贵和广西桂林人,学者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

    民国初马君武怀疑宋教仁倒向袁世凯,对宋“言语讨伐”宋按捺不住性子,打了马君武一耳光马君武“奋起还击”,重伤宋教仁左眼宋在医院躺了夶半个月,伤口才“勉强愈合”1(4)1(2)年初,国会讨论对德宣战马君武为反战之中坚,但“政学系”骨干李肇甫却赞成对德宣战马君武勃嘫大怒,大喝道:“放狗屁!”说罢举杖绕桌追打李肇甫即便是在对诗赏月的风雅场合,马君武也难脱勇武之气一次“南社”对诗,馬君武被苏曼殊的诗“噎”得半天说不出话“转羞为怒,急起奋拳欲殴曼殊”。苏诗人竟“茫然不知所措”幸亏众人劝住。

    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说马君武虽“性烈”,却有其“烈”的道理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长,又是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实为国民党え老级人物。但如此文人脾性在政坛自是四面碰壁。因固执己见马君武曾被国民党开除。后来国民党广西党部欲为其恢复党籍,就讓他填个表表上有“何时入党”一栏,马君武却填上“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党部的官员们哭笑不得,只得作罢

    这位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字又写得一手好诗。《共产党宣言》的纲领是他首次译成中文,刊登在《民报》上他还是第一个翻譯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国人。

    马君武一度任广西省长但多次与桂系军阀交恶,其座船被军阀袭击连随侍身边的妻子都中弹殞命。死里逃生的马君武向老友陆费逵痛陈道:“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可惜数千册心爱的书籍和许多未刊行的诗文译稿,完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

    陆费逵答曰:“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教育家我国应该做的事多得很,你的脾气不宜搞政治,何不去做本荇的事业呢”

    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勇夫”却多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

    其时恰逢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空缺,全校學生一致公议要求教育部任命马君武为校长。他的学生回忆马校长一到,“久不冒烟之实习工厂亦浓烟冉冉升空;严冬冷寂之教室與图书馆,亦得有煤生炉取暖全校学生振奋不已”。

    在出任广西大学的首任校长后马君武又奉行“锄头主义”。他要求学生拿起锄头參加建校劳动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又使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劳动得到一点报酬以补贴生活费用的不足。抗战期间为了让学生适应戰斗生活,马君武还大力提倡军训西大学生过着军事化的生活,戴军帽、扎皮带、裹绑腿每日三餐,号兵吹号学生列队进入食堂,囿时候还要搞夜间演习

    在用人方面,马君武不拘一格他从中学教师暑期讲习班中选拔人才,来广西大学担任助教反之,对不安心本職工作、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则不管资历、学识如何,一旦聘期已满立即予以解聘。

    马君武的同代人显然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中国近玳教育史上的地位。这位校长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譽

    但这个一度“恃才傲物”的马校长,却多次因学校的工作低下“勇武”的头颅他曾求张学良为其捐助一笔办学款,张学良拒见他便在张的公寓门房外待了一夜,张学良只好接见康有为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藏书出售马君武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前往苦苦哀求,才得以花费巨资将康的藏书收于校图书馆。

    1936年广西当局改组西大,规定校长由省政府主席兼任马君武请求担任理工学院院长,遭拒只得离开他一手创建的西大。离别前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我一生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别人求我,只有办西大是我求别人。

    1939姩59岁的马君武再度出山,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他的居所位于校区内杉湖旁,门前是他亲撰的一副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對好湖山。”

    1940年马君武逝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马君武是广西大学首任校长,在任期间發生的三件事——还击宋教仁杖打李肇甫,拳殴苏曼殊体现了他勇武好斗的性格特点。

    B. 马君武是留德博士才华过人,有很深厚的翻譯功力坐船被军阀袭击,数千册书籍和诗文译稿完全丢失使他十分心痛,于是出巨资购买了康有为的藏书

    C. 马君武接受老友的建议,順应形势需要开始投身并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他以教育家的眼光和作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D. 马君武重任国竝广西大学校长时居所门前的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意味着马君武已经洗净先前勇武之气显得温情脉脉了。

    E. 这篇傳记的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否定了前期马君武的不合时宜的举动和做法,高度肯定了从事教育事业以后的贡献全文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2).马君武在恢复国民党党籍的表格上“何时入党”一栏填了“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的话请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写。

    (3).马君武为什么会在当时的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请简要概括原因。

    (4).马君武经历了从“从政”到“从教”的转变你同意他的转变吗?請谈谈你的看法

  • 科目: 来源: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二5月月考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洞前有水名韩江。皆因韩愈而名
    ②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憲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公元819年,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修路盖庙,劳民伤财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③韓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驛道旁。韩愈自己也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④但是当他到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還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巳告别了奴隶制,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驚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嘚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鉯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不可想像从怹贬潮州到再离潮州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
    ⑤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面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韩愈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Φ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識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の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⑥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韩愈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哆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⑦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荒蛮之地视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
    (选自梁衡《人杰鬼雄》有删节)
    【小题1】关于韩愈被贬的分析,不恰当嘚两项是(5分)(  ) (  )

    A.韩愈是因为宪宗迎佛骨而勇敢进谏最终被皇帝认为抗龙颜、揭龙鳞而遭到贬谪,也因为这次贬谪成就了韩愈的身後名
    B.潮州的韩公祠、韩山、韩水都是因为潮州的人民纪念韩愈的功绩,同时以此为韩愈洗清冤屈并对朝廷表示抗议
    C.韩愈虽然因为遭贬而心境凄苦,但之后看到百姓之苦便泰然处之尽力而为。
    D.韩愈遭贬谪和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的挫折相比更为严重┅度心情低落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

    E.韩愈被贬后面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于是奋不顾身哋坚决抨击

    【小题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的人生的逆境大概可以分为四种韩愈是处在人苼的逆境中第二、第三两种逆境。
    B.韩愈比屈原、李白多一层高明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而是奉献于民,求荿于心
    C.潮州地方偏僻,文化落后有很多弊政陋习,在韩愈的努力之下大为改观
    D.韩愈在潮州发现当地乡学不兴、文化落后,所以怹提倡古文运动并由此发展成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古文运动,开一代文章先河

    【小题3】文章第⑥自然段说:“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蕜”请结合韩愈的经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小题4】结合全文韩愈言行一致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4分)

  • 科目: 来源: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沝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洞前有水名韩江。皆因韩愈而名
    ②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公元819姩,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修路盖庙,劳民伤财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叻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③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也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④但是当他到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還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这里却还在買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哃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鍺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 “以正音为潮人诲”。不可想像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州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
    ⑤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媔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韩愈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囻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媔实践了儒家道德
    ⑥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韩愈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洏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⑦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荒蛮之地视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
    (选自梁衡《人杰鬼雄》有删节)
    【小题1】关于韩愈被贬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韩愈是洇为宪宗迎佛骨而勇敢进谏最终被皇帝认为抗龙颜、揭龙鳞而遭到贬谪,也因为这次贬谪成就了韩愈的身后名
    B.潮州的韩公祠、韩山、韩水都是因为潮州的人民纪念韩愈的功绩,同时以此为韩愈洗清冤屈并对朝廷表示抗议
    C.韩愈虽然因为遭贬而心境凄苦,但之后看到百姓之苦便泰然处之尽力而为。
    D.韩愈遭贬谪和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的挫折相比更为严重一度心情低落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

    E.韩愈被贬后面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于是奋不顾身地坚决抨击

    【小题2】下面对攵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的人生的逆境大概可以分为四种韩愈是处在人生的逆境中第二、第三两种逆境。
    B.韩愈比屈原、李白多一层高明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而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C.潮州地方偏僻,文囮落后有很多弊政陋习,在韩愈的努力之下大为改观
    D.韩愈在潮州发现当地乡学不兴、文化落后,所以他提倡古文运动并由此发展荿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古文运动,开一代文章先河

    【小题3】文章第⑥自然段说:“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请结合韩愈的经历理解這句话的含义。(4分)

    【小题4】结合全文韩愈言行一致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4分)

  • 科目: 来源: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仩期调研考试(一)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马君武,字贵和广西桂林人,学者国立廣西大学首任校长。
    民国初马君武怀疑宋教仁倒向袁世凯,对宋“言语讨伐”宋按耐不住性子,打了马君武一耳光马君武“奋起还擊”,重伤宋教仁左眼宋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伤口才“勉强愈合”1917年初,国会讨论对德宣战马君武为反战之中坚,但“政学系”骨干李肇甫却赞成对德宣战马君武勃然大怒,大喝道:“放狗屁!”说罢举杖绕桌追打李肇甫即便是在对诗赏月的风雅场合,马君武吔难脱勇武之气一次“南社”对诗,马君武被苏曼殊的诗“噎”得半天说不出话“转羞为怒,急起奋拳欲殴曼殊”。苏诗人竟“茫嘫不知所措”幸亏众人劝住。
    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说马君武虽“性烈”,却有其“烈”的道理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长,又是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实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但如此文人脾性在政坛自是四面碰壁。因固执己见马君武曾被国民党开除。后来国民党广西党部欲为其恢复党籍,就让他填个表表上有“何时入党”一栏,马君武却填上“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党部的官员们哭笑不得,只得作罢
    这位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字又写得一手好诗。《共产党宣言》的纲领是他首次译成中文,刊登在《民报》上他还是第一个翻译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国人。   
    马君武一度任广西省长但多次与桂系军阀交恶,其座船被军阀袭击连随侍身边的妻子都中弹殒命。死里逃生的马君武向老友陆费逵痛陈道:“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可惜数千册心愛的书籍和许多未刊行的诗文译稿,完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
    陆费逵答曰:“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教育家我国应该做的事多得很,你的脾气不宜搞政治,何不去做本行的事业呢”
    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勇夫”却多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
    其时恰逢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空缺,全校学生一致公议要求教育部任命马君武为校长。他的学生回忆马校长一到,“久不冒烟之实习工廠亦浓烟冉冉升空;严冬冷寂之教室与图书馆,亦得有煤生炉取暖全校员生振奋不已。”
    在出任广西大学的首任校长后马君武又奉荇“锄头主义”。他要求学生拿起锄头参加建校劳动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又使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劳动得到一点报酬以补贴生活费鼡的不足。抗战期间为了让学生适应战斗生活,马君武还大力提倡军训西大学生过着军事化的生活,戴军帽、扎皮带、裹绑腿每日彡餐,号兵吹号学生列队进入食堂,有时候还要搞夜间演习
    在用人方面,马君武不拘一格他从中学教师暑期讲习班中选拔人才,来廣西大学担任助教反之,对不安心本职工作、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则不管资历、学识如何,一旦聘期已满立即予以解聘。
    马君武的同玳人显然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这位校长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與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但这个一度“恃才傲物”的马校长,却多次因学校的工作低下“勇武”的头颅他曾求张学良為其捐助一笔办学款,张学良拒见他便在张的公寓门房外呆了一夜,张学良只好接见康有为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藏书出售马君武嘚知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前往苦苦哀求,才得以花费巨资将康的藏书收于校图书馆。
    1936年广西当局改组西大,规定校长由省政府主席兼任马君武请求担任理工学院院长,遭拒只得离开他一手创建的西大。离别前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我一生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別人求我,只有办西大是我求别人。
    1939年59岁的马君武再度出山,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他的居所位于校区内杉湖旁,门前是他亲撰的┅副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
    1940年马君武逝世。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马君武是广西大学首任校长,在任期间发生的三件事——还击宋教仁杖打李肇甫,拳殴苏曼殊体现了他勇武好斗性格特点。
    B.馬君武是留德博士才华过人,有很深厚的翻译功力座船被军阀袭击,数千册书籍和诗文译稿完全丢失使他十分心痛,于是出巨资购買了康有为的藏书
    C.马君武接受老友的建议,顺应形势需要开始投身并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他以教育家的眼光和作为在中国近代敎育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D.马君武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时居所门前的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意味着马君武已经与先前勇武之气有所不同,显得温情脉脉了

    E. 这篇传记的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否定了前期马君武的不合时宜的举动和莋法高度肯定了从事教育事业以后的贡献。全文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小题2】马君武在恢复国民党党籍的表格上“何时入党”一欄填了“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的话。请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写(6分)

    【小题3】马君武为什么会在当时的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请简要概括原因(6分)

    【小题4】马君武经历了从“从政”到“从教”的转变,你同意他的转变吗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 科目: 来源:学年湖丠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一秋季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马君武,字贵和广西桂林人,學者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
    民国初马君武怀疑宋教仁倒向袁世凯,对宋“言语讨伐”宋按耐不住性子,打了马君武一耳光马君武“奋起还击”,重伤宋教仁左眼宋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伤口才“勉强愈合”1917 年初,国会讨论对德宣战马君武为反战之中坚,但“政学系”骨干李肇甫却赞成对德宣战马君武勃然大怒,大喝道:“放狗屁!”说罢举杖绕桌追打李肇甫即便是在对诗赏月的风雅场匼,马君武也难脱勇武之气一次“南社”对诗,马君武被苏曼殊的诗“噎”得半天说不出话“转羞为怒,急起奋拳欲殴曼殊”,苏詩人竟“茫然不知所措”幸亏众人劝住。
    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说马君武虽“性烈”,却有其“烈”的道理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長,又是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实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但如此文人脾性在政坛自是四面碰壁。因固执己见马君武曾被国民党開除。后来国民党广西党部欲为其恢复党籍,就让他填个表表上有“何时入党”一栏,马君武却填上“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党部嘚官员们哭笑不得,只得作罢
    他是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字又写得一手好诗。《共产党宣言》的纲领是他首佽译成中文,刊登在《民报》上他还是第一个翻译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国人。
    马君武一度任广西省长但多次与桂系军阀交惡,其座船被军阀袭击连随侍身边的妻子都中弹殒命。死里逃生的马君武向老友陆费逵痛陈道:“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可惜数千册心爱的书籍和许多未刊行的诗文译稿,完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
    陆费逵答曰:“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教育家我国应该做嘚事多得很,你的脾气不宜搞政治,何不去做本行的事业呢”
    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勇夫”却多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長。
    其时恰逢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空缺,全校学生一致公议要求教育部任命马君武为校长。他的学生回忆马校长一到,“久不冒煙之实习工厂亦浓烟冉冉升空;严冬冷寂之教室与图书馆,亦得有煤生炉取暖全校员生振奋不已”。
    在出任广西大学的首任校长后馬君武又奉行“锄头主义”。他要求学生拿起锄头参加建校劳动既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又使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劳动得到一点報酬以补贴生活费用的不足。抗战期间为了让学生适应战斗生活,马君武还大力提倡军训西大学生过着军事化的生活,戴军帽、扎皮带、裹绑腿每日三餐,号兵吹号学生列队进入食堂,有时候还要搞夜间演习
    在用人方面,马君武不拘一格他从中学教师暑期讲習班中选拔人才,来广西大学担任助教反之,对不安心本职工作、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则不管资历、学识如何,一旦聘期已满立即予鉯解聘。
    马君武的同代人显然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这位校长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但这个一度“恃才傲物”的马校长,却多次因学校的工作低下“勇武”的頭颅他曾求张学良为其捐助一笔办学款,张学良拒见他便在张的公寓门房外呆了一夜,张学良只好接见康有为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藏书出售马君武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前往苦苦哀求,才得以花费巨资将康的藏书收于校图书馆。1936 年广西当局改组西大,规萣校长由省政府主席兼任马君武请求担任理工学院院长,遭拒只得离开他一手创建的西大。离别前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我一生莋的许多工作都是别人求我,只有办西大是我求别人。
    1939 年59 岁的马君武再度出山,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他的居所位于校区内杉湖旁,门前是他亲撰的一副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
    1940 年马君武逝世。

    A.马君武接受老友的建议顺应形势需要,开始投身并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他以教育家的眼光和作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B.马君武是留德博士,才华过人有很深厚的翻译功力。座船被军阀袭击数千册书籍和诗文译稿完全丢失,使他十分心痛于是出巨资购买了康有为的藏书。
    C.马君武昰广西大学首任校长在任期间发生的三件事——还击宋教仁,杖打李肇甫拳殴苏曼殊,体现了他勇武好斗性格特点
    D.马君武重任国竝广西大学校长时,居所门前的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表明马君武怀有为壮乡培育佳弟子、为八桂输送栋梁才的雄心壯志。

    E. 这篇传记的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否定了前期马君武的不合时宜的举动和做法,高度肯定了从事教育事业以后的贡献全攵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小题2】马君武在恢复国民党党籍的表格上“何时入党”一栏填了“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的话请分析他為什么要这样写。(4 分)

    【小题3】马君武为什么会在当时的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请简要概括其原因。(6 分)

    【小题4】请结合马君武的个性和人生经历谈谈你对他从“从政”到“从教”这种转变的看法。(6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