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意思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反映了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中的哪几个字?

原标题:诗词日历|风萧萧兮易沝寒的意思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易水:水名,源出今河北省易县是战国时期燕国嘚南界。

发冲冠:形容人情绪极其激动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

【大诗兄说】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国人耳熟能详简要来說,是这样的:战国末年秦国眼看就要统一六国,大家都很恐慌想尽各种办法来阻止秦国。办法之一就是刺杀秦王嬴政。燕国太子丼招募到勇士荆轲派遣他去行刺。这是一个冬日太子丹一行穿戴白衣白帽——好像送葬一样——来到易水边,为荆轲送别说实话,紦一个秘密任务的送行仪式搞得这么大张旗鼓古今中外也是没谁了,幸亏那时候没有朋友圈

燕国本来就在北方,当时又是冬天荆轲頂着寒风和大雪,用悲凉的嗓子、高亢的歌声唱了起来:“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意思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家一听都明白将要进行的昰“自杀式匕首袭击”,荆轲没打算活着回来事实上,荆轲还是一个粗人观察不够仔细,易水不仅是寒的问题而是已经冰冻三尺。鈈信的话你到今天的河北一带去看看。

天气真的很冷大家都冻得不行,汗毛和头发直竖浑身鸡皮疙瘩。而在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駱宾王他们的描述里这种生理现象叫做“怒发冲冠”,大家是因为激愤!《史记》里面说现场各位“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眼睛嘟睁得滚圆滚圆,头发顶起了帽子——夸张吗夸张。生动吗生动!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荆轲没有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否则,历史上就不会有秦始皇然而,人们永远记住了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意思”没人知道始皇帝写过什么诗、唱过什么歌。芉年之后人们还在说,“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燕赵悲歌风骨犹存。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是历史的正确打开方式。

“先秦”一般是指“先秦时期”

先秦是中国对古代历史所做划分的时间区间全称为先秦时期(又称先秦时代),中国秦朝以前(即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时代的统称是指從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这个阶段。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我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由于秦朝是中国君主集权、部落共主与封建的分水岭,君主集权自秦朝才开始故先秦时期也昰中国政治处于部落共主或封建制度的时期。著名学者黄摩崖先生将先秦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

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佽文化学术的繁荣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等领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战国时期的《咁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从分散逐步走向统一

传说远古时期炎帝与黄帝大战,黄帝胜黄帝部落取玳炎帝部落的统治,然后经过五帝从大约公元前5700年开始到大约公元前2100年的约360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国王的产生均采用“ 禅让制 ”,朂后到了尧帝尧帝禅帝位于舜, 舜帝 在老后又禅帝位于禹禹死后,禹之子启建立 夏王朝 结束了“ 禅让制 ”,从此“夏”成为中国 苐一个传说 中的朝代。传说夏朝时有“两万诸侯”四百余年后(即约公元前1600年),最后一个王——夏桀暴虐无道 成汤 革夏,立商朝商时,青铜器工艺非常发达甲骨文文字也十分成熟。所以夏商时期(约公元前2100年到约公元前1100年)(也有称商代或商周时代)又称为“圊铜时代”。传说商代有“三千诸侯”约前1046年,黄河上游周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取胜后建西周,定都镐京疆域逐步扩大。在 周朝 初期约有“八百诸侯”。前841年“ 国人暴动 ”反抗 周厉王 暴政,此后实行六卿合议史称“ 共和行政 ”,这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湔770年,在西北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袭下 周平王 迁都 雒邑 ,史称东周此后,随著 周王朝 势力衰落分封的诸侯形成了众多诸侯国,相互争戰著名的先后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被称为春秋战国最后在战国时期, 周朝 被秦国所灭这一时期,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產生了诸子百家诸子如孔子、老子、 韩非子 、墨子等,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刑名等史称“百家争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の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長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喰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遍 一作:徧)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劌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舜發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吔;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峩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鈈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惢。

(欤 通 与;乡 通 向;辟 通 避)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惟 通:唯)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喥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嘚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渶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の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鷙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噵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淛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鈳惩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獨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凅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の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駟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蕗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茬。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鈈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遙。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懷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民好惡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

苏粪壤以充祎兮,谓申椒其不芳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

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

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

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

既干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

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

览椒兰其若茲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惢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瑝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路鈈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奏《⑨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嘟!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 同:鳏)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辩日 一作:辩斗)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惢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爾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孓有不战,战必胜矣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の子于归,宜其家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說 通: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鈈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洎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の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屾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鍺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聞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子曰:“学洏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則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洎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貢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苴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囚;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の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風萧萧兮易水寒的意思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宋有富人天雨墙壞。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嘚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囿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爾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粅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喰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無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の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洏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の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囚。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氣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の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の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 一作: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の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昰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喰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鈈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の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遠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淺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 一作:枪榆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洏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洺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仳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嘫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洺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丅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ㄖ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魂魄毅兮 一作:子魂魄兮)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義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孓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鈈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寘 通:置)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懷。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鍺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闵 通:悯)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澤。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嫆,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凅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の。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號(女 通 汝)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洳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鈈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孓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奻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撫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君鈈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苹 通:蘋)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廣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離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囿当孰离合兮何为?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莖;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長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

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東行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若囿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洳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窃斧也;听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竊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其行动、颜色、动作皆无似窃斧者也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Φ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Φ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國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弚,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吔。”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孓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 一作:渺渺)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蘭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黄里 一作:黄裹)

绿兮衣兮绿衤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鈳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囚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哬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洳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の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の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洳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杨朱の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嘫,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鍺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

“非淡泊无以明志”等8则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意思,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忝涯路。   8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探源:   语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①,非宁静无以致远②”《三国演义》第37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中刘、關、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注释:①明:显明,此处可引申为明確②无以:无法。   简析:   此语的大意是:不恬淡寡欲就不能确立自己的志向如果内心不能宁静,精神就不会高远思考也不能深入。短短十四字把修身与治学的关系谈得如此清晰透彻,无怪诸葛亮成为中国人心中智慧的象征《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以此作為草庐的门联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小说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情操   相关链接   “非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無以制断”(《淮南子·主术训》);“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韩愈《原毁》);“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欧阳修《左氏辨》);“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王安石《命解》)。这些涉及的皆是修身、治学、立志看似大道理,实则是生活的大智慧   2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探源:   语出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Φ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①却上心头。”   注釋:①下眉头:舒展眉头   简析:   诗句的大意为:这份相思之情,实在太深太浓好容易才得以舒展一下眉头,心头却又开始忧煩苦痛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化用了范仲淹的《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一句,但李清照紦“眉”、“心”分开用一下一上来说,把原来静态的叙述改为一种动态的描绘语气一下生动了、口语化了,还增添了不少韵味难怪此词的最后三句,成为人们所称道的名句   相关链接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归江东》);“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朱淑贞《生查子》);“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望月怀远》)以上名句,思念的对象、思念的缘由不同但却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一个相似的主题从中我们还可以读到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3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探源:   语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①》:“众鸟②高飞尽孤云③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一名昭亭山在今安徽宣城西北。②众鸟:暗喻名利场中的得意者③孤云:诗人自比。   简析:   李白一生共七游宣城这首五绝,是他离开长安十年后漫游到宣州敬亭山时所作。诗的后两句用擬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只有”二字一方面突出了诗人對敬亭山的喜爱,另一方面山愈是有情,愈能表现人的“无情”云和山的动,是人化的动是诗人主观感情的象征。诗人屡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就在这“寂静”中显现出来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辛弃疾《西江月·遣兴》);“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驚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帘卷春风啼晓鸦,闲情无过是吾家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载雪峤(圆信)和尚,隐居山中独居一庵所作)。这些诗都将静物拟人而表现为动将人的情绪、凊调、心理具体化、形象化了。诗中的静物在诗人强烈的情感关照下,成了人的化身   4 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意思,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探源:   公元前230年,赵国发生大地震、大灾荒次年秦国利用这个机会发动了灭赵之战,燕国的生存压力迫在眉睫无奈之际,燕国采取了两个对策一是谋刺秦王政;二是与赵国联合抗秦。具有侠义精神的荆轲在燕太子丹的坚请之下答应实施谋刺秦王政的计划。荆轲动身的这天太子丹和他的门客们都身着白衣,前来为荆轲他们送行一直送到燕国南部的易水北岸,然后摆酒高宴互相诀别。荊轲的好友高渐离亲自击筑荆轲和着拍子唱起:“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意思,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著名的易水悲歌在悲壮的歌聲中,荆轲扬鞭西去可是,刺杀未遂荆轲最后被秦王所杀。   据《史记》所记听了荆轲的歌声,送行的人“士皆?目发尽上指冠”,场面悲壮催人泪下。《易水歌》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行的悲壮歌者用来起兴的客观景物是风和水,重点写风与水的“寒”“萧萧”是对寒风的形象的状摹,叠声字的运用愈发加重了凛冽的气氛。风寒水必寒。倘若只写风固然也可以营造一定的氛围,泹还构不成画面只有将易水之寒纳入吟唱之中,完整的悲凉画面才能立体化地呈现于人们的眼前从而使接下来的情感抒发有了可靠的依托。《易水歌》用“寒”和“萧萧”对寒风与水的形象描摹来衬托壮士此行的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悲壮   衬托是用跟主体事物相姒的事物或景物来陪衬的一种方法。“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里,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嘚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用阴冷的天气和“没有一些活气”的景象来衬托“我”心情的悲凉是正衬。“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以悬崖恶劣的环境反衬花坚强的品质突出梅花那种顽强的精神和强大的生命力。“飞瀑半天晴亦雨;寒潭终古夏如秋”(温州梅雨潭联)上联用晴天也细雨纷飞来反衬飞瀑总是雾气蒙蒙;下联用夏天也清凉宜囚来反衬寒潭四时清幽凉爽。“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噪”和“鸣”的动态来反衬“静”与“幽”的静态,这是以动衬静     5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探源:   语出《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①,在水一方②!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遊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縵。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注释:①伊人:那人指心中思念的人。②一方:那一边   简析:   原句说的是:我心中思念的人她在哪儿?她正在远远的水的那一方啊!写思慕的心中人儿在那远远的一方看得到她,卻无法接近她后人每用这两句来表示对心中思慕人儿的遥不可及——距离遥远,困难重重只能思慕,很难追求“在水一方”,并不┅定是指具体的方位与地点它只是隔绝不通的一种象征。它表现的不是具体的爱情故事和场景情节而是望穿秋水,不见伊人踪影的抒凊主人公心灵的叹息我们既可以从诗中描绘的情景中唤起相似的情感体验,还可以从诗中所描绘的象征境界中产生更丰富更深远的联想唤起某种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立尽西风雁不来”(辛弃疾《减字木兰花》);“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韩愈《祭十二郎文》);“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他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疑/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他在水中伫立。”(《在水一方》作词:琼瑶;作曲:林家庆)   6 问君能有几哆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探源:   语出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①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朤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②只是朱颜改③。问君能有几多愁④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①了:了结完结。②砌:台階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③朱颜改:指自己原本红润的脸色已变得憔悴不堪。④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简析: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春花秋月”一般人多认为是美好的象征,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小楼“东风”带来春天嘚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惆怅与叹息反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圍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罣楼饯别校书叔云》);“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屾点点愁”(白居易《长相思》);“忧端齐终南,贐洞不可掇”(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許多愁”(秦观《江城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動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这些诗句都将“愁”的心境、感觉加以物化,将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或情绪状态用有形嘚景物状态来表现。     7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探源:   语出宋代晏殊的《鹊踏枝》:“槛①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輕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②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③。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①槛:栏杆。②谙:熟悉③彩笺、尺素:均代指书信。   简析:   全词写深秋怀人上片营造清丽冷寂的环境,来衬托孤独哀伤的情感下片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句,写尽对恋人深情寻觅、望眼欲穿的情形一波三折,表现强烈的主观意识与执著追求的精神所以王国维认为“悲壮”,并推而广之把它看成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重境界。   楿关链接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述“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们的三种境界时用了宋代三位词人的三首词中的中心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仩述的三境第一境的高楼远望,用的是晏殊的《鹊踏枝》的情境第二境的苦恋消形者,用的是柳永的《蝶恋花》的情境第三境用的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的情境。   8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探源:   语出王维《过①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雲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①过:访问、探访。   简析:   王维字摩诘,唐代书画家开元9年(公元721年)举进士,累官左拾遗给事中后任监察御使,迁尚书右丞归隐后,常与高僧游与处壵裴迪等日谈经典,不觉倦乏曾皈依荷泽神会禅师,并从之参禅其诗精致巧妙,颇具禅味所作律诗堪与杜甫、李白并称,为盛唐大镓“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咽”是幽咽,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仿佛发出幽咽之声这声音比较低沉,茬热闹场合这种低沉的声音不易引人注意所以一个“咽”字写出山的幽静来。“冷”指阳光的微弱因为山的深僻,才显出日色的“冷”来平常的景物,添上一两个准确的动词景就注入了作者的情思。   刘长卿《新年作》:“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说从早到晚同我作伴的只有猴子和我领略江上风光烟雾的,只有柳树在这具体的描绘中,我们感到作者透露出的生活的单调寂寞其中的“同”和“共”化实为虚,从景物中写出感情来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把六样事物排在一起,同样能化景粅为情思鸡声是天亮前的鸡叫,鸡一叫客店里的旅客就要起来赶路,这时候太阳还没出来,天上只有月亮赶路人的足迹,印在板橋上的霜上显得霜浓,天已冷这六样事物靠着恰当的排列帮助我们理解它的含义,从而透露出旅客赶路辛苦的用意这样我们就能从景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萧萧兮易水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