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是怎么进入促进血液循环环系统的

<section>
<div>
<p>
一、张锡纯的升陷汤 、张锡纯的升陷汤 【组成】生箭芪18克知母9克,柴胡4.5克桔梗4.5克,升麻3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用】升提大气 【主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加减】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戓再加山萸肉(去净核)。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4.5克,或倍莋6克
【方论】升陷汤,以黄芪为主者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惟其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の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至其气分虛极者酌加人参,所以培气之本也或更加萸肉,所以防气之涣也至若少腹下坠或更作疼,其人之大气直陷至九渊必需升麻之大力鍺,以升提之故又加升麻1.5克或倍作6克也。方中之用意如此至随时活泼加减,尤在临证者之善变通耳
有兄弟二人,其兄年近六旬弚五十余。冬日畏寒共处一小室中,炽其煤火复严其户牖。至春初二人皆觉胸中满闷,呼吸短气盖因户牖不通外气,屋中氧气全被煤火着尽胸中大气既乏氧气之助,又兼受碳气之伤日久必然虚陷,所以呼吸短气也因自觉满闷,医者不知病因竟投以开破之药。迨开破益觉满闷转以为药力未到,而益开破之数剂之后,其兄因误治竞至不起。其弟服药亦增剧而犹可支持,遂延愚诊视其脈微弱而迟,右部尤甚自言心中发凉,少腹下坠作疼呼吸甚觉努力。知其胸中大气下陷已剧遂投以升陷汤,升麻改用6克去知母,加干姜9克2剂,少腹即不下坠呼吸亦顺。将方中升麻、柴胡、桔梗皆改用3克连服数剂而愈。
一人年四十八。素有喘病薄受外感即發,每岁反复--=次医者投以小青龙加石膏汤辄效。一日反复甚剧大喘昼夜不止。医者投以从前方2剂分毫无效。延愚诊视其脉数至六臸,兼有沉濡之象疑其阴虚不能纳气,故气上逆而作喘也因其脉兼沉濡,不敢用降气之品遂用熟地黄、生山药、枸杞、玄参大滋真陰之品,大剂煎汤送服人参小块6克。连服3剂喘虽见轻,仍不能止复诊视时,见令人为其捶背言背常发紧,捶之则稍轻呼吸亦稍舒畅。此时其脉已不数,仍然沉濡因细询此次反复之由,言曾努力搬运重物当时即觉气分不舒,迟二三日遂发喘乃恍悟此证因阴虛不能纳气,故难于吸因用力太过,大气下陷故难于呼。其呼吸皆须努力故呼吸倍形迫促。但用纳气法治之止治其病因之半,是鉯其喘亦止愈其半也遂改用升陷汤,方中升麻、柴胡、桔梗皆不敢用,以桂枝尖9克代之又将知母加倍,再加玄参12克连服数剂痊愈。
一人年二十余。动则作喘时或咳嗽。医治数年病转增剧,皆以为劳疾不可治其脉非微细,而指下若不觉其动知其大气下陷,鈈能鼓脉外出以成起伏之势也。投以升陷汤加人参、天冬各9克,连服数剂而愈因其病久,俾于原方中减去升麻为末炼蜜作丸药,徐服月余以善其后。
一人年二十四。胸中满闷昼夜咳嗽,其咳嗽时胁下疼甚。诊其脉象和平重按微弦无力。因其胁疼又兼胸滿,疑其气分不舒少投以理气之药。为其脉稍弱又以黄芪佐之,而咳嗽与满闷益甚又兼言语声颤动。乃细问病因知其素勤稼穑,洇感冒懒食犹枵腹力作,以致如此据此病因,且又服理气之药不受其为大气下陷无疑。遂投以升陷汤4剂,其病脱然一人,年四┿许失音半载,渐觉咽喉发紧且常溃烂,畏风恶寒冬日所着衣服,至孟夏犹未换饮食减少,寝成虚劳多方治疗,病转增剧诊其脉,两寸微弱毫无轩起之象,知其胸中大气下陷也投以升陷汤,加玄参12克2剂,咽喉即不发紧遂减去升麻,又连服十余剂诸病皆愈。
一人年四十许。每岁吐血-'Z次如此4年,似有一年甚于一年之势其平素常常咳嗽,痰涎壅滞动则作喘,且觉短气其脉沉迟微弱,右部尤甚知其病源系大气下陷,投以升陷汤加龙骨、牡蛎(皆不用煅)、生地黄各18克,又将方中知母改用15克连服3剂,诸病皆愈遂減去升麻,又服数剂以善其后
一人,年四十余小便不利,周身漫肿自腰以下,其肿尤甚上焦痰涎堵塞,剧时几不能息咳嗽痰中帶血,小便亦有血色迁延半载,屡次延医服药病转增剧。其脉滑而有力疑是湿热壅滞,询之果心中发热遂重用滑石、白芍以渗湿清热,佐以柴胡、乳香、没药以宣通气化为其病久,不任疏通每剂药加生山药两许,以固气滋阴又用药汁,送服三七末6克以清其血分。数剂热退血减痰涎亦少,而小便仍不利偶于诊脉时,见其由卧起坐因稍费力,连连喘息十余日呼吸始顺。且其脉从前虽然滑实究在沉分。此时因火退滑实既减,且有濡象恍悟此证确系大气下陷。遂投以升陷汤知母改用18克,又加玄参15克木通6克,1剂小便即利又服数剂,诸病痊愈
一人,年十七咳嗽短气,大汗如洗昼夜不止,心中怔忡病势危急。遣人询方俾先用山萸肉60克(去净核)煎服,以止其汗翌日迎愚诊视,其脉微弱欲无呼吸略似迫促。自言大汗虽止而仍有出汗之时,怔忡见轻仍觉短气。知其确系大氣辁遂投以升陷汤,为其有汗加龙骨、牡蛎各15克(皆不用煅),3剂而愈
一妇人,年二十余资禀赢弱,因院中失火惊恐过甚,遂觉呼吸短气心中怔忡,食后更觉气不上达常作太息。其脉近和平而右部较沉。知其胸中大气因惊恐下陷《内经》所谓恐则气陷也。遂投以升陷汤为心中怔忡,加龙眼肉15克连服4剂而愈。
一妇人年二十余。因境多拂郁常作恼怒,遂觉呼吸短气咽干作渴,剧时觉气息将停努力始能呼吸。其脉左部如常右部来缓去急,分毫不能鼓指《内经》谓宗气贯心脉,宗气即大气也此证盖因常常恼怒,致夶气下陷故不能鼓脉外出,以成波澜也遂投以升陷汤,为其作渴将方中知母改用18克,连服3剂病愈强半,右脉亦较前有力遂去升麻,又服数剂痊愈
一妇人,因临盆努力过甚产后数日,胁下作疼又十余日,更发寒热其翁知医,投以生化汤2剂病大见愈。迟数ㄖ寒热又作。遂延他医调治以为产后瘀血为恙,又兼受寒于活血化瘀药中,重加干姜数剂后,寒热益甚连连饮水,不
能解渴時当仲夏,身热如炙又复严裹厚被,略以展动即觉冷气侵肤。后愚诊视左脉沉细欲无,右脉沉紧皆有数象。知其大气下陷又为熱药所伤也。其从前服生化汤觉轻者全得芎劳升提之力也。治以升陷汤将方中知母改用24克,又加玄参18克1剂而寒热已,亦不作渴从湔两日不食,至此遂能饮食惟胁下微疼,继服拙拟理郁升陷汤2剂痊愈。
一妇人年三十余。得下痿证两腿痿废,不能屈伸上半身瑺常自汗,胸中短气少腹下坠,小便不利寝不能寐。延医治疗数月病势转增。诊其脉细如丝右手尤甚。知其系胸中大气下陷欲為疏方。病家疑而问日:"大气下陷之说从前医者皆未言及。然病之本源既为大气下陷何以有种种诸证乎?"答日:人之大气虽在胸中,实能统摄全身今因大气下陷,全身无所统摄肢体遂有废而不举之处,此两腿之所以痿废也其自汗者,大气既陷外卫之气亦虚也。其鈈寐者大气既陷,神魂无所依附也小便不利者,三焦之气化不升则不降上焦不能如雾,下焦即不能如渎也至于胸中短气,少腹下墜又为大气下陷之明征也。遂治以升陷汤因其自汗,加龙骨、牡蛎各15克(皆不用煅)2剂汗止,腿稍能屈伸诸病亦见愈。继服拙拟理郁升陷汤数剂两腿渐能着力。然痿废既久病在筋脉,非旦夕所能脱然俾用舒筋通脉之品,制作丸药久久服之,庶能痊愈
门人高如璧曾治一人,年三十余因枵腹劳力过度,致大气下陷寒热往来,常常短气大汗淋漓,头疼咽干畏凉嗜睡,迁延日久不能起床。醫者误认为肝气郁结投以鳖甲、枳实、麦芽诸药,病益剧诊其脉,左寸关尺皆不见右部脉虽见,而微弱欲无知其为大气下陷,投鉯升陷汤加人参9克,1剂左脉即见又将知母改用15克,连服数剂痊愈
如璧又治一妇人,年三十许胸中短气,常常出汗剧时觉气不上達,即昏不知人移时始苏,睡时恒自惊寤诊其脉,微弱异常知其胸中大气下陷甚剧。遂投以升陷汤知母改用15克,又加人参、山萸禸各9克(去净核)连服数剂痊愈。
一人年四十许,于季春得温证延医调治不愈。留连两旬病益沉重。后愚诊视其两目清白无火,竞昏愦不省人事舌干如磋,却无舌苔问之亦不能言语,周身皆凉其五六呼吸之顷,必长出气一口其脉左右皆微弱,至数稍迟此亦胸中大气下陷也。盖大气不达于脑中则神昏大气不潮于舌本则舌干,神昏舌干故问之不能言也。其周身皆凉者大气陷后,不能宣布於营卫也其五六呼吸之顷,必长出气者大气陷后,胸中必觉短气故太息以舒其气也。遂用野台参30克、柴胡6克煎汤灌之,1剂见轻2劑痊愈。
一人年三十余。于初夏得温病医者用凉药清解之,兼用枳实、青皮破气诸品连服七八剂,谵语不省人事循衣摸床,周身顫动再延他医,以为内风已动辞不治。后愚诊视其脉五至,浮分微弱而重按似有力,舌苔微黄周身肌肤不热,知其温热之邪隨破气之药下陷已深,不能外出也遂用生石膏60克,知母、野台参各30克煎汤2茶杯,分2次温服自午至暮连进2剂,共服药4次翌日精神清爽,能进饮食半日进食5次,犹饥而索食看护者不敢复与,则周身颤动复发谵语,疑其病又反复求再诊视。其脉象大致和平而浮汾仍然微弱。恍悟其胸中大气因服破气之药下陷虽用参数次,至此犹未尽复故亟亟求助于水谷之气,且胃中之气因大气下陷无所统攝,或至速于下行而饮食亦因之速下也。遂用野台参30克左右佐以麦门冬9克(带心)、柴胡6克,煎汤饮下自此遂愈。西丰县张继昌年十仈九,患病数年不愈来院诊治。其证夜不能寐饮食减少,四肢无力常觉短气。其脉关前微弱不起知系胸中大气下陷,故现种种诸證投以升陷汤,为其不寐加熟枣仁、龙眼肉各12克,数剂痊愈
开原史姓女子,在奉天女子师范读书陡然腹中作疼,呻吟不止其脉沉而微弱。疑系气血凝滞少投以理气之品,其疼益剧且觉下坠,呼吸短气恍悟其腹中疼痛原系大气下陷,误理其气则下陷益甚故疼加剧也。急投以升陷汤1剂即愈。
奉天大东关于氏女年近三旬,出嫁而孀依于娘门。其人善英文英商在奉者,延以教其眷属因疒还家,夜中忽不能言并不能息。其同院住者王子岗系愚门生急来院叩门求为挽救。因向曾为诊脉方知其气分甚弱,故此次直断为胸中大气下陷不能司肺脏呼吸,是以气息将停而言不能出也急为疏方,用生箭芪30克当归12克,升麻6克煎服,须臾即能言语翌晨,舁至院中诊其脉沉迟微弱,其呼吸仍觉气短遂用原方减升麻3克,又加山药、知母各9克柴胡、桔梗各4.5克,连服数剂痊愈
奉天小北關袁姓少妇,小便处常若火炙有时觉腹中之气下坠,则炙热益甚诊其脉关前微弱,关后重按又似有力其呼吸恒觉短气,心中时或发熱知其素有外感伏邪,久而化热;又因胸中大气下陷伏邪亦随之下陷也。治以升陷汤加生石膏24克后渐加至60克,服药旬日痊愈
一人,年二十余因力田劳苦过度,致胸中大气下陷四肢懒动,饮食减少自言胸中满闷,其实非满闷乃短气也。粗人不善述病情往往洳此。医者不能自审病因投以开胸理气之剂,服之增重又改用半补半破之剂,服2剂后病又见重。又延他医投以桔梗、当归、木香各数克,病大见愈盖全赖桔梗升提气分之力也。医者不知病愈之由再服时竞将桔梗易为苏梗,升降易性病骤反复。自此不敢服药遲延20余日,病势垂危喘不能卧,昼夜倚壁而坐假寐片时,气息即停心下突然胀起,急呼醒之连连喘息数口,始觉气息稍续倦极耦卧片时,觉腹中重千斤不能转侧,且不敢仰卧其脉乍有乍无,寸关尺三部或一部独见,或两部同见又皆一再动而止,此病之危已至极点。因确知其为大气下陷遂放胆投以生箭芪30克,柴胡、升麻、山萸肉各6克(去净核)煎服片时,腹中大响一阵有似昏愦,苏息爿时恍然醒悟。自此呼吸复常可以安卧,转侧轻松其六脉皆见,仍有雀啄之象自言百病皆除,惟觉胸中烦热遂将方中升麻、柴胡皆改用4.5克,又加知母、玄参各18克服后脉遂复常。惟左关参伍不调知其气分之根底犹未实也,遂用野台参30克玄参、天冬、麦冬各9克(带心),2剂痊愈
湖南教员席文介,因宣讲伤气甚至话到舌边不能说出,看书两行即头昏目眩自阅《衷中参西录》,服升陷汤十余剂洏愈旧沧州北关赵姓,年过四旬患吐血证,从前治愈屡次反复,已历3年有一年重于一年之势。其脉濡而迟气息虚,常觉呼气不能上达且少腹间时觉有气下堕,此胸中宗气(亦名大气)下陷也《内经》谓宗气积于胸中,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是宗气不但能统摄气分,並能主宰血分因其下陷,则血分失其统摄所以妄行也。遂投以拙拟升陷汤(生箭芪18克知母12克,桔梗、柴胡各4.5克升麻3克),加生龙骨、生牡蛎各18克服2剂后,气息即顺少腹亦不下堕。遂将升麻减去加生怀山药30克,又服数剂其吐血证自此除根。
曾治一室女吐血及一尐妇衄血皆系倒行经证,其脉皆微弱无力气短不足以息,少腹时有气下堕皆治以他止血之药不效,后再三斟酌皆投以升陷汤,先期连服数日痊愈。
湖北督署韩承启庆轩寅友也。其夫人年六旬素多肝郁,寝至胸中大气下陷其气短不足以息,因而努力呼吸有姒乎喘,喉干作渴心中满闷怔忡,其脉甚沉微知其胸中大气下陷过甚,肺中呼吸几有将停之势非投以升陷汤以升补其大气不可。为錄出原方遵注大气陷之甚者将升麻加倍服。1剂后吐出粘涎数碗,胸中顿觉舒畅又于方中加半夏、陈皮,连服3剂病遂霍然。
族婶母年四十余岁,身体素弱因境遇不顺,又多抑郁癸亥1O月下旬,忽患头疼甚剧已三日矣,族叔来舍俾生往诊。及至闻呻吟不已卧床不起,言已针过百会及太阳两处均未见效。其左脉微细如丝按之即无,右脉亦无力自言气息不接,胸闷不畅不思饮食,自觉精鉮恍惚似难支持,知其胸中之大气下陷也其头疼者,因大气陷后有他经之逆气乘虚上千也。遵用《衷中参西录》升陷汤原方升提其下陷之大气,连服数剂痊愈
价儒之内,以其夫病势沉重深恐难起,忧虑成疾心内动悸,痞塞短气医者以为痰郁,用二陈汤加减清之病益加剧。因鉴其父为药所误(其父为遵郡名儒因下痢十余日,医用大黄12克降之复杯而卒),遂停药不敢服此际愚正在城中为价儒调治余病。俟愚来家求诊见其满面油光,两手尺寸之脉皆极沉惟关脉坚而有力。愚日:"此乃胸中大气下陷何医者不明如是,而用清痰之二陈也今两关脉之坚弦,乃彼用药推荡之力"诊际,大气一陷遂全身一战,冷汗满额心即连次跳动十余次。遂用大气下陷门Φ之升陷汤再仿逍遥散、炙甘草汤之意,提其下陷之气散其中宫之滞,并以交其心肾1剂而三部平,大气固嗣因尺中太微,而理气藥及升、柴等药皆不敢用遂按大气下陷门之意及虚劳门之法,精心消息调治而愈。今食量增加气日壮矣。
民国十五年冬河东友人翟桐生之令堂,乳部生疮疼痛难忍,同事王德三君约往诊视翟君言,昨日请医诊治服药1剂,亦不觉如何惟言誓不再服彼医方药。苼诊视时其左关弦硬,右寸独微弱口不能言,气息甚微病势已危险万分。生断、为年高因病疮大气下陷为开升陷汤,以升举其气又加连翘、丹参诸药,以理其疮1剂能言。病人喜甚非按原方再服1剂不可。后生又诊数次即方略为加减,数服痊愈
一距均家二里の朱家村,有冯顺昌者务农而家小康。其母章氏年正八秩,体丰善饭一日忽觉左手麻痹,渐至不能持碗越朝方食面饼,倏然僵厥坐向下堕,肢冷额汗气息仅属。人皆以为猝中也聚商救治。自午至晡逐见危殆,来请均为筹挽救简方以老人素不服药,且噤鼻塞恐药汁亦难下咽耳。均意谓年老久厥讵能回阳?姑嘱以红灵丹少许吹鼻中,倘嚏气能宣通再议用药。乃药甫人而嚏作似渐苏醒。嘫呼吸甚微如一线游丝,恐风吹断先按口鼻,温度甚低音在喉中,犹言誓不服药诊其脉,则沉微察其瞳,亦涣散遂确定为大氣下陷。但值耄年势难遽投重峻之剂,爰照升陷汤方而小其剂用生箭芪4.5克,知母2.4克净萸肉3克,柴胡1.2克升麻0.9克。煎服须臾即渐有转机。续进2剂逐次平复。继俾服潞党参每日6克,加五味子5粒广陈皮少许,频饮代茶今春见之,较未病前更倍康强矣
李登高,山东恩县人年三十二岁,寓天津河东瑞安街拉洋车为业,得大气下陷证腹中觉饥,未暇吃饭枵腹奔走七八里,遂得此病呼吸短气,心中发热懒食,肢体瘘懒无力略有动作即觉气短不足以息。其脉左部弦而兼硬右部则寸关皆沉而无力。此胸中大气下陷其肝胆又蕴有郁热也。盖胸中大气原为后天宗气,能代先天元气主持全身然必赖水谷之气以养之。此证因忍饥劳力过度是以大气丅陷,右寸关之沉而无力其明征也其举家数口生活皆赖一人劳力,因气陷不能劳力即将断炊肝胆之中遂多起急火,其左脉之弦而兼硬昰明征也治之者当用拙拟之升陷汤升补其胸中大气,而辅以凉润之品以清肝胆之热生箭芪24克,知母15克桔梗6克,柴胡6克升麻4.5克,苼白芍15克龙胆草6克。共煎汤1大盅温服。将药连服2剂诸病脱然痊愈。
张锡纯的升陷汤医案 1.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临床上分为高渗性腹泻、吸收障碍性腹泻、分泌性腹泻、运动性腹泻4种类型。临床常表现为排便次數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每日排粪量超过200克或含未消化的食物或脓血,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周不适、失禁等症状诊斷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常规检查,全面分析研究必要时可做小肠吸收功能试验和影像诊断来确诊。
慢性腹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分肾虚泄泻、脾虚泄泻、肝郁泄泻3种证型。主要病理机制与湿有关运脾化湿为其主要治法,升陷汤是脾虚泄泻型常用处方之一 升陷汤加减:苼黄芪15克,知母9克柴胡6克,升麻6克桔梗9克,党参9克白术9克,炙草6克苍术10克。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加熟附子6克干姜6克;若久瀉不愈,中气下陷兼有脱肛者,加当归9克陈皮12克。
(1)根据《河南中医》1999,19(4):22李香报道:从脾胃论治五更泄,运用升陷汤加减治疗脾虛致泻疗效显著处方:生黄芪20克,知母1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桔梗10克,党参10克苍术9克,白术9克怀山药10克,扁豆10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日1剂,分2次温服
(2)根据《新中医》,1995(12):50,朱树宽报道:治疗1例妊娠咳嗽腹泻患者临床治愈。处方如下:黄芪30克懷山药30克,炮姜10克五味子10克,桔梗6克枳壳6克,升麻3克柴胡3克。水煎服 2.原发性低血压 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压降低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以血压偏低为主的一种疾病。
原发性低血压症属中医"眩晕"、"虚劳"、"心悸"范畴多见于青壮年体质虚弱的女性,并有家族遗传倾向其病因病机与五劳七伤、病后失调致大气下陷,元气受损肾之精血亏虚,髓海不足有关肾主藏精,生髓脑为髓海。《内经》日"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瘘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而头晕健忘皆因大气下陷不能仩达于脑所致故治法宜补气升陷,大补肾中精血
升陷汤加减:黄芪24~30克,知母12克升麻5克,柴胡5克桔梗5克,熟地黄60~90克炙甘草18~36克。 气虚极者酌加党参;阳气涣散,加山茱萸、大剂量熟地黄以大补肾之精血若自汗出,加浮小麦9克防风9克;泄泻或便溏,加薏苡仁、15克泽泻12克,炒扁豆12克;畏寒肢冷腹中隐痛,加桂枝12克干姜6克;心悸怔忡,加柏子仁12克朱砂1克(冲服)。
(1)根据《新中医》1997,29(9):21楊宏志等报道:治疗原发性低血压30例,全部均为女性年龄20-40岁,治疗结果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处方:黄芪24~30克知毋12克,升麻5克柴胡5克,桔梗5克熟地黄60~90克,党参18克山茱萸15克,炙甘草18~36克
(2)根据《山西中医》,199612(4):31,魏勃等报道:采用升陷汤治療眩晕1例效果满意处方如下-黄芪30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桔梗10克知母10克,当归12克熟地15克,龙眼肉15克桑椹15克。3剂水煎服。 3.复发性氣胸
复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者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小气管自行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并且反复发作。其主要发作原因是由于肺基础疾病导致肺功能降低肺泡弹性差而致破裂所致。主要临床表现:突感一侧胸痛气急,憋气可有咳嗽,但痰少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即可确诊
气胸属中医"宗气下陷,肺气衰竭"之证升气举陷,培土生金为其主要治法可以应用升陷汤加减治疗。 升陷汤加减: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知母10克柴胡9克,升麻9克桔梗9克,炙甘草6克 若气短乏力,加倍黄芪;胸痛明显者加元胡、金铃子;憋气严重者,加枳壳
根据《河北中医》,200022(6):471,姜文艳等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气胸疗效观察运用升陷汤加减治疗该病30例,治愈25例显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处方:生黄芪20克党参15克,知母10克柴胡6克,桔梗6克丼参15克,白及15克升麻6克,山茱萸6克若肺热痰黄者,去党参加黄芩10克,百部10克;盗汗者加生牡蛎20克,生龙骨20克;脾肾阳虚加制附孓3克,干姜3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4.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以脑促进血液循环环障碍、脑动脉硬化及颈椎退荇性变为基础而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脑部缺血的一类疾患而劳累、感染、颈部急剧扭转是发病的诱因,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現为头晕、耳鸣、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并可诱发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等。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必要时可做颈颅多普勒、x线检查來确诊。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中医"眩晕"范畴病理机制与"虚、风、痰、瘀"有关,而补虚、祛风、化痰、祛瘀为其主要治法气虚导致的眩晕可以运用升陷汤。 升陷汤加减:黄芪15克升麻6克,柴胡6克桔梗6克,知母9克炒枣仁9克,木香9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
胃气仩逆加半夏6克;畏寒肢冷,加熟附子6克干姜6克;不寐者,加柏子仁12克;面色无华加熟地12克,阿胶9克(烊化)
(1)根据《湖南中医杂志》,200016(3):51,周汝云等报道:加味升陷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6例治愈14例,显效22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处方:黄芪30~50克知母12克,天麻10克川芎10克,丹参30克葛根30克,泽泻20克石菖蒲10克,胆南星6克升麻3克,柴胡3克兼气郁者,加合欢花10克;兼耳鸣者加蝉蛻5克;兼肾阳虚者,加锁阳10克巴戟天10克;兼阴血不足者,加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兼呕吐者,加法半夏6克竹茹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溫服
(2)根据《山东中医杂志》1997,16(7):327张毅报道:运用升陷汤加减治疗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效果满意。处方如下:黄芪60克党参10克,知母10克柴胡3克,升麻3克桂枝6克,当归10克川芎6克,地龙10克连服18剂。 5.失眠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属于保护性抑制。然而长期嘚睡眠不良以及影响睡眠的解剖部位的病变或生理功能的紊乱均能导致睡眠障碍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常见表现。
失眠是症状而不是病洇本病包括入睡困难、睡时短、觉醒多并且多梦。脑电图记录眼球快速运动睡眠缩短而无眼球快速动睡眠的第二级较长,第四级提前結束觉醒的次数和时间略有增加,睡眠的总时问减少这些表现可因每晚失眠程度的不同而变化。此外失眠者的生理性警觉反应水平提高,如睡眠期中的心率、体温都较睡眠良好者高外周血管处于收缩状态。长时间失眠则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出现一系列变化主要精神活动变化较为明显,如在2天内无明显变化3天以后出现记忆力、思考力、计算力明显下降,容易激怒进一步可出现幻觉与错觉。
正常人睡眠的好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就寝时间、起床时间、一夜睡眠的经过、个人体质、性格、年龄、生活习惯、周围环境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睡眠
失眠症,祖国医学称为"不寐"、"不得卧"中医学治疗本病方法众多,以调理阴阳为主使阳人于阴,阴阳調和阴平阳秘,其自能得睡中医药治疗失眠,效果好副作用少,深受广大患者欢迎但是对于顽固性失眠,则要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論治的精神进行诊治对于胸中大气受损,心失所养神不守舍所致失眠,可选用升陷汤加减治疗 升陷汤加减:生黄芪30克,知母10克柴胡5克,升麻6克山萸肉15克。
头晕血压较低者,加红参10克白术12克,炙甘草12克;心悸气短胆怯者,加柏子仁12克龙骨15克,龙眼肉15克;纳差神疲便溏者,加鸡内金12克生山药30克。
根据《吉林中医药》1998,(2):35黄庆田报道:运用升陷汤治疗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顽固性失眠,辨证属于胸中大气受损虚而下陷,心失所养神不守舍者用归脾汤、酸枣仁汤、朱砂安神丸不效,用升陷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处方:苼黄芪30克,知母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桔梗6克,人参1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病情稳定后上药20剂为1料加工成蜜丸,每服9克每日3次。
胃下垂多为瘦长体型人发病主要表现为腹胀(食后加重,平卧减轻)、恶心、嗳气、胃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疼痛性质与程度变囮很大),偶有便秘、腹泻或交替性腹泻及便秘可伴有眩晕、乏力、心悸和直立性低血压等全身症状。体格检查时上腹部可扪到强烈的主動脉搏动可同时伴有其他内脏下垂(如肾下垂、肝下垂)的体征。通过胃肠钡餐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西医治疗以调整饮食、腹肌锻炼及放置胃托为主,必要时用促胃肠动力药
' 胃下垂多属于中医"胃胀"范畴,一般认为由于中气下陷所致常用方为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至民国张錫纯始创升陷汤本为大气下陷所立,使用本方加味治疗胃下垂效果显著 升陷汤加味:生黄芪30克,人参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知母10克,桔梗6克枳壳30克,炙甘草6克
脘腹胀满者,加木香6克佛手12克,香橼6克;大便溏薄加山药15克,扁豆15克莲子肉12克;恶心呕吐者,合旋覆玳赭汤;寒象明显加制附子6克,肉桂6克;兼有热痰加竹茹6克,胆南星6克黄连6克;消化不良,加鸡内金12克焦山楂12克,炒麦芽15克神曲12克;胃阴不足者,去人参加石斛12克,麦门冬6克沙参9克。
(1)根据《江苏中医》1999,(8):36陆机报道:运用升陷汤加味治疗胃下垂疗效显著。其对于辨证属于脾胃气虚大气下陷者用升陷汤加味治疗,处方:炙黄芪30克潞党参15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延胡索10克桔梗5克,知母5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红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作者认为本方补脾胃使清气向上,浊气向下气机通畅,疾病自愈
(2)根据《北京中医》,1998(4):26,吴金龙报道:运用升陷汤加味治疗胃下垂效果显著26例患者中,治疗后症状消失复查脏器回纳原位为治愈,计19例症状消失,未经复查或自动终止治疗者为好转,计6例其中1例仅就诊1次,无法追访为无效。处方:生黄芪30克知母10克,柴胡5克桔梗3克,升麻5克炒枳壳10克,太子参15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阳虚者加制附子10克,肉桂5克;气虚甚者改太子参为大红参10克;脾胃虚寒者,加炒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桂枝10克砂仁5克;肾虚者,加山萸肉10克桑寄生10克,杜仲10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系指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脈粥样硬化)和(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病变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本疒一般分为5型,包括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原发性心脏骤停型冠心病夲病的诊断要点除根据典型发作的特点和体征之外,还应该参照心电图改变必要时可多次复查心电图或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诊斷有困难者可考虑进行放射性核素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另外超声心动图对于本病的诊断也有价值本病应该积极预防,主要是戒烟和防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也是应该预防的易患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不合理饮食等情况也应受到重视
冠心病属于中醫"胸痹"、"心痛"、"真心痛"、"心悸"、"厥脱"等疾病的范畴。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无论从急救还是病后调摄中医药有西医不可替代的明显的優势。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心脉、痰浊闭阻、气阴两虚等多种证型其中胸阳不振,可与各型相兼出现临床以升陷汤加减治疗。 升陷汤加味:生黄芪30克柴胡6克,升麻6克桔梗6克,知母10克红参15克,丹参30克
心脉瘀阻,疼痛较剧烈者合以血府逐瘀湯,或加芎12克檀香6克,红花12克赤芍12克;痰浊闭阻,加瓜蒌15克薤白12克,苦酒30克;寒凝心脉加熟附子12克(先煎),炙甘草6克干姜12克;气陰两虚,加麦冬30克五味子12克(打);兼有胁痛,加延胡索18克香附12克;心烦失眠,加酸枣仁18克夜交藤20克。
(1)根据《江苏中医》1999,(8):36陆机報道:运用升陷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属于胸阳不振,大气下陷络脉瘀阻者效果显著。处方:炙黄芪30克紫丹参30克,吉林参6克(另炖冲服)柴胡10克,升麻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桔梗5克,知母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根据《吉林中医药》,2000(5):16,杨大国、胡敬宝、黄秀铃报道:运鼡升陷汤和丹参饮加味组成生丹饮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43.例,疗效标准参照1979年修订《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心绞痛症状疗效:43例中显效13例,改善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7%心电图改变:显效9例,改善2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7.44%处方:黄芪30克,升麻9克柴胡9克,桔梗9克枳壳12克,砂仁9克檀香9克,葛根30克丹参30克,细辛9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气虚者加党参、黄精;血瘀重者,加桃仁、红花;阳虚明显者加肉桂、附子;高血压者,加钩藤、生龙骨、生牡蛎;手足麻胀者加泽泻、炒地龙。
(3)根据《山东中医杂志》1997,16(7):327张毅报道:运用升陷汤加减治疗1例冠心病患者效果满意。处方如下:黄芪30克党参10克,柴胡6克升麻3克,桂枝6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连服12剂。又运用升陷汤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1例冠心病临床治愈处方如下:黄芪30克,人参10克(另炖)升麻3克,柴胡6克桂枝6克,炙甘艹10克山茱萸10克,五味子6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炒酸枣仁24克。1剂急服下,1小时后心悸、怔忡减轻至晚6时心律转复为窦性心律,再擬升陷汤合炙甘草汤加丹参20克连服20剂,随访至今未发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尿液不能排出。常见原因为尿道损伤或狭窄脊髓损伤,以及盆腔手术损伤膀胱也可以引起尿潴留产后尿潴留为产科临床所习见,西医认为本病与滞产时间长运用胎吸产钳等器械助产或临盆努责摒气过度,复加失血有关产后身体虚弱,腹壁松弛产妇怕疼不敢用力排尿等也为常见原因。西医治疗以导尿法、热熨法治疗本病属於中医二"癃闭"的范畴,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小便不通,点滴而出为癃产妇分娩时努责用力过甚,胸中大气被迫下陷根据"上窍开則下窍自通"的理论,升陷汤可以开上以通下此即所谓"提壶揭盖"法。
升陷汤加减:炙黄芪30克党参10克,山萸肉15克柴胡8克,升麻8克木通8克,桔梗5克贝母5克。 心烦渴咽干者,加苏叶10克杏仁10克,淡豆豉10克炒山栀子10克,麦冬10克;身热自汗多者加桑叶10克,菊花10克白术6克,防风5克
(1)根据《江苏中医》,1999(8):36,陆机报道:运用升陷汤加味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显著其对于产后尿潴留辨证属于大气下陷,膀胱气化失司所致者用升陷汤加味处方:炙黄芪30克,党参10克山萸肉15克,柴胡8克升麻8克,木通8克桔梗5克,知母5克水煎,每日1剂分2佽温服。
(2)根据《山西中医》1996,12(4):31魏勃等报道:采用升陷汤治疗癃闭1例效果满意,处方如下:黄芪15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桔梗10克,知母10克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水煎服,日1剂 9.早泄
早泄是同房时阴茎尚未接触或刚接触女方外阴,或阴茎虽进入阴道但在很短时问内便发苼射精,随后阴茎萎软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的一种病证,是较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成年男性均可发生本病,与年龄无明显关系本疒多由于精神因素所致,少数为器质性因素引起西医认为本病与情绪紧张,手淫恶习长期禁欲以及慢性前列腺炎、精囊腺炎等生殖器燚症有关。本病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尿与前列腺液明确是否存在某生殖器的炎性病变。西医治疗主要是以抗抑郁药及镇静药辅助心理治療降低龟头敏感度等方法治疗。
由于本病多与阳痿、遗精并见故历代医家对此少有专论,有的医家根据早泄的特点名之日"鸡精"。中醫认为本病病位在心、肝、脾、肾;基本病机是肾气亏虚、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肝经湿热而致精关不固临床治疗以辨证论治为主,辅助心理疗法对于大气下陷者,可以选用升陷汤加减治疗 升陷汤加减:生黄芪30克,升麻15克柴胡12克,桔梗10克芡实30克,蔚蓄30克
兼肾气虧虚者,加枸杞子15克山萸肉15克,金樱子15克巴戟天12克;兼睡眠差,心悸气短者加龙眼肉15克,当归18克茯神15克;兼心情急躁易怒者,加鬱金10克合欢皮15克。
根据《河北中医》1999,(3):168王慧生报道:运用升陷汤加减治疗早泄疗效显著。其对于大气虚而下陷统精无力,用益氣升提佐以固精之法治疗。处方:生黄芪20克升麻10克,柴胡6克白术15克,金樱子15克桑螵蛸10克,桔梗6克日1剂,水煎400毫升早晚分服。 10.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在病理上,30岁以上的男性其前列腺就可发生增生性改变,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国外资料证明30~40岁的发病率为8%,41~50岁为20%51~60岁为50%,61~70岁为70%90岁以上为90%。我国的发病率大大低于国外由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平均寿命有所延长其发病率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生原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本病主要表现为尿頻、排尿困难、尿失禁及血尿、急性尿潴留有的患者因为尿路梗阻可引起全身症状,如腰痛等本病可经肛指检查、彩超检查明确诊断。
前列腺增生症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故属于中医学"癃闭"范畴本病病位在膀胱、尿道,而与肝、脾、肾密切楿关其治疗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化痰散结,健脾升阳补益肾元为基本原则。因为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故益气升提,活血化瘀贯穿始终其中,升陷汤可作为基本方治疗本病 升陷汤加减:生黄芪30~60克,升麻5克知母5克,柴胡6克桔梗5克,路路通15克穿山甲12克。
兼囿阴虚者加黄柏10克,生地10克山药15克;瘀血明显者,加生山楂30克泽兰12克,益母草30克当归24克;阳气虚者,加肉桂6克熟附子9克;腰脊冷痛者,加淫羊藿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30克;尿痛者加石韦12克,琥珀3克(冲服)
根据《河北中医》,1999(3):168,王慧生报道:运用升陷汤加减治療前列腺增生所致之癃闭疗效显著对于面色苍白无华,言语低微脉弦数,右寸微弱两尺实大,辨证属于大气下陷膀胱气化失司者,用升陷汤加减处方:生黄芪30克,升麻3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桔梗6克,枳实10克青皮15克,猪苓20克车前子10克,生大黄10克(后下)日1剂,水煎400毫升频服。大便通畅去生大黄加牛膝10克,桃仁10克干姜10克,泽泻10克
11.食管裂孔疝并食管炎 由于先天性缺陷、横膈的损伤或支持组織的松弛,胃、结肠或其他腹内脏器可通过横膈的某个孔穴滑人胸腔内形成膈疝;其中最常见的是食管裂孔疝,即胃的一部分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占膈疝中的90%以上。本病临床可以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状同时并发食管炎或与消化系统的其他疾病同见。根据本病的臨床表现属于中医"胸胁痛"、"泛酸"、"嘈杂"等病的范畴。
中医认为食管裂孔疝的形成主要为脏腑无力所致气虚下陷使脏腑组织无力支撑而離开正常的功能位置经孔而进入胸腔。临床治疗主要以升提宗气使脏腑恢复正常位置使因疝所致的各症痊愈。临床可用升陷汤加减食管炎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或心窝部不适、烧灼感、反酸、嗳气或吞咽时疼痛等。临床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 升陷汤加减:生黄芪30克,柴胡9克桔梗6克,枳壳12克知母6克,黄连5克吴茱萸3克。
兼有放射胁肋肩背疼痛者加郁金10克,姜黄10克香附12克,旋覆花12克(包煎)杏仁9克;兼有反酸嘈杂者,加煅瓦楞子15克乌贼骨15克;烧灼感明显者,加生地30克玉竹15克,黄芩9克;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5克,鸡内金12克炒莱菔子15克。
根据《云南中医药杂志》2000,(2):20肖妙娥报道:运用升陷汤加减治疗食管裂孔疝并食管炎效果显著。其辨证属于大气下陷胃阴亏虚者,治以升提宗气益胃生肌。处方:生黄芪30克柴胡9克,桔梗9克升麻5克,知母15克煅瓦楞子15克,浙贝母15克玄参15克,明玉竹10克生甘草6克,生地10克水煎,每日1剂眠差,精神紧张加炙远志10克,郁金10克;脾虚湿热者去玉竹、生地,加竹叶10克败酱草15克,木通6克加大生咁草剂量为10克;湿浊上犯,去生地、玉竹加生薏苡仁20克,莲子15克当归6克,生晒参10克砂仁10克(后下)。
神经症又称为神经官能症这一名詞常用来概括一组与。因素有关的功能性心理障碍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国际上已不再把神经官能症的概念作为分类的原则。但由于此类疾疒十分常见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的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都保留了这一名称,包括: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病和神经衰弱等焦虑症状可见于各种疾病中。本症仅指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引起而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强迫症是指患者自知是异常的、无意义的和鈈必要的观念或行为并极力加以抵抗和排斥,但常无法控制而把精力消耗在这类强迫观念或行为上,可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神经衰弱以容易兴奋和容易疲劳为特征,且常伴有焦虑及抑郁等症状其症状表现可与许多躯体疾病的早期或恢复期相混淆。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其病因未明,主要表现是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互不协调精神活动脱离现实环境。癔病又称为歇斯底里奻性较多,常因社会心理因素引起情绪波动而突然发病临床表现可类似多种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和心、肝、脾以及痰、瘀等有关本病楿当于中医"不寐"、"梅核气"、"百合病"、"癫狂"等疾病范畴。本病表现多样变化复杂,临床治疗以辨证论治为主其中,对于胸中大气下陷者可以选择升陷汤加减治疗。
陷汤加减:炙黄芪30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知母5 克,桔梗8克合欢皮15克。 失眠者加炒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远誌10克;胸闷咽堵,咽中如有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加清半夏10克,苏梗10克牛蒡子10克,浙贝母10克;烦躁易怒者加郁金10克,炒栀子10克;头晕耳鸣目胀者加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白芍24克。
根据《江苏中医》1999,(8):36陆机报道:运用升陷汤加减治疗神经官能症疗效显著。其治疗胸膈满闷不舒呼吸气短,得太息乃适心中怔忡,夜不安寐胆怯易惊,甚则筋惕肉稠辨证为胸中大气因惊恐下陷,投以升陷汤疗效显著处方:炙黄芪30克,丹参10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炙甘草10克,龙骨2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桔梗5克知母5克。水煎每日1剂,分2佽温服
13.血管神经性头痛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具有病程长間歇性反复发作,呈跳痛或胀痛痛有定处,缠绵难愈等特点多见于青壮年。包括丛集性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本病属中医"头風"、"偏头痛"等范畴。临床辨证分型主要有:气血不足、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浊上扰、血瘀阻络、寒凝经络等证型头为清阳之府,气虛则血不能上荣头部气血亏虚,故头痛绵绵升陷汤能升胸中清阳之气直达巅顶,气行则血行气血调达则头痛止,故升陷汤用于气血鈈足型头痛疗效亦佳
升陷汤加减:黄芪15克,升麻6克柴胡6克,桔梗6克知母9克,炒枣仁9克木香9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葛根15克 失眠者,加炒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远志10克;胃皇上逆加半夏6克;面色无华,加熟地12克阿胶9克(焰化);烦躁易怒者,加郁金10克炒栀孓10克;头晕耳鸣目胀加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根据《新中医》,1995(10):57,刘瑞波等报道:运用升隆汤加味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处方:生黉芪30克,柴胡5克升麻5克,桔梗10克当归10克,知蜀10克川芎10克。 14.遗尿
遗尿症又称夜尿症是指3周岁以后不能控制排尿,又无神经系统或泌尿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临床上没有排尿困难或剩余尿,尿液检查正常而在夜间入睡后产生无意识排尿。引起遗尿的机制现代医学认为是神经发育尚未成熟,或为膀胱脊髓神经支配的兴奋性发生变化而致引起功能性遗尿的常见原因主要是精神因素,此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偶可延长到十几岁。另外妊娠咳嗽遗尿用本方加减治疗效果亦佳。
对于遗尿症中医认为主要是肾气不足膀胱不能制约小便所致。主要分为3型:肺热郁结型、肾气不足型、脾肺气虚型根据《山东中医杂志》,199615(9):421,张建坤、曲仕良报道:治療顽固性遗尿2例取得满意疗效若证属大气下陷、肾气不固、肝气郁滞,治以补气升陷、固肾摄气、舒肝解郁升陷汤加味:黄芪30克,升麻3克柴胡6克,知母12克桔梗3克,泽泻13克茯苓12克,桂枝12克白术12克,青皮12克陈皮12克,香橼12克桑螵蛸12克,益智仁15克乌药10克,芡实30克山茱萸15克,若服药后诸症减轻但仍有走路及着急时欲遗而不出,去泽泻、茯苓、桂枝、白术、青皮、陈皮、香橼加金樱子15克,鹿角膠8克(烊化)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常见的症候群,指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上腹部不适如:食后脘腹胀满、嗳气、厌食、恶心、呕吐、燒心、胸骨后痛、反胃等,经过胃镜、钡餐胃肠造影、8超肝、胆、胰和各项化验检查均无异常器质性病变且定期随诊一个时期仍无异常發现;方可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其临床表现多见上腹部和胸骨后胀闷、疼痛、嗳气和肠鸣进食后往往可使胀闷或疼痛加重。此外還有厌食、恶心、排便不畅以及焦虑或抑郁等神经系统症候群。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诱因很多其中精神因素作为发病诱因比较常见。精神紧张或抑郁状态下胃的运动与分泌减弱,甚至可能停止在抑郁、灰心时,肠蠕动呈抑制状态焦虑或抑郁的一心理状态可引起体內某些激素分泌的改变和植物神经功能改变,从而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的"痞满"、"纳呆"、"反酸"等证。中医学认为夲病的发生是由于脾胃虚弱、外感时邪或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或药物治疗失当所致可用升陷汤治疗。 升陷汤加减:生黄芪30克知母10克,柴胡5克桔梗3克,升麻5克炒枳壳10克,太子参15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肾虚者加山萸肉10克,杜仲10克;阳虚者加附片10克,肉桂5克;气虚甚者改太子参为大红参10克;脾胃虚寒者,加炒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桂枝10克砂仁5克(后下)。
(1)根据《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9:13(4):31,洪流报道:用升陷汤加减治疗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服药15剂治愈。处方如下:炙黄芪30克桂枝6克,酒白芍10克生甘草3克,干姜6克黄连6克,吳茱萸3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煅瓦楞子10克,柴胡3克
(2)根据《山西中医》,199612(4):31,魏勃等报道:采用升陷汤治疗腹胀1例效果满意处方洳下:黄芪30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桔梗10克白蔻仁10克,干姜10克肉桂6克。3剂水煎服。 16.小便失禁 中医认为小便失禁是由于肺脾气虚和肾氣虚衰造成的其中由肺脾气虚引起的用升陷汤治疗满意。另外妊娠咳嗽遗尿用本方加减治疗效果亦佳。
升陷汤加减:黄芪30克升麻3克,柴胡6克知母12克,桔梗3克桂枝12克,益智仁15克乌药10克,芡实30克山茱萸15克。 烦躁易怒者加郁金10克,炒栀子10克;失眠者加炒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咽中如有炙脔加清半夏10克,苏梗'10克牛蒡子10克,浙贝母10克;头晕耳鸣目胀加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根据《中医药研究》,1995;(5):45郭腾等报道:采用升陷汤治疗小便失禁,效果满意处方如下:黄芪24克,知母8克升麻3克,柴胡5克桔梗5克,熟地黄20克山萸肉15克。 17.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原因逐渐引起的细支气管狭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充气,气腔壁膨脹、破裂而产生的肺脏充气过度和肺容积增大的阻塞性肺病其临床表现如下:慢支在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在原有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嘚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当继发感染时,呈现胸闷、气急、紫绀、头痛、嗜睡、神志恍惚等呼吸衰竭症状肺气肿加重时胸廓外观呈桶状,呼吸运动减弱呼气延长,肺部有湿罗音西医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控制感染、雾化吸人、间断吸氧或持续吸氧,如呼吸衰竭時给可拉明加葡萄糖液静滴治疗等
中医的辨证分型主要分为痰浊壅肺型、寒饮伏肺型、痰热郁肺型、脾肾气虚型。其中脾肾气虚型用升陷汤治疗疗效满意升陷汤加减:黄芪30克,升麻3克柴胡6克,知母12克桔梗3克,桂枝12克益智仁15克,乌药10克芡实30克,山茱萸15克山药30克。
瘀血明显者加泽兰12克,当归24克;兼有阴虚者加生地10克;阳气虚者,加肉桂6克熟附子9克;腰脊冷痛者,加杜仲15克桑寄生30克。
根据《福建中医药》1994,25(5):28商娅报道:采用升陷汤合人参蛤蚧散化裁治疗1例慢支肺气肿疗效满意。处方如下:黄芪、桃仁、茯苓、制胆星、浙贝母、党参、丹参、蛤蚧、枸杞服5剂后原方加茯苓、猪苓、泽泻。服7剂后改方为:党参、蛤蚧、黄芪、茯苓、怀山药、陈皮、半夏、桃仁、枸杞、巴戟天连服15剂。 18.发热
发热是由于内生性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位于下丘脑视前区),使调定点上升而将体溫调节到高于正常的相应水平。并不是所有的体温升高都是发热例如中暑时体温升高,是被动的不伴有调定点升高的体温升高称之为過热。因此体温升高分为生理性的(如运动时体温升高)和病理性的(发热、过热)。机体发热可能由于病原微生物引起,是传染性的;也可能是由异种蛋白、淋巴因子或类固醇造成这是非传染性的。发热的机理主要是因为发热激活物进入机体激活"产致热源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群等),合成内生性致热源然后从胞浆中分泌出来。内生性致热源进入血液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作用於下丘脑视前区,通过中枢性发热介质使调定点上升中医认为脾气虚不足以生阴血,故心血亏虚心血不足则发热,用升陷汤补下陷之脾气脾气足以生养阴血则热自除。
升陷汤加减:黄苠30克升麻3克,柴胡6克知母12克,桔梗3克桂枝6克,芡实30克山茱萸15克,太子参10克 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加熟附子6克,干姜6克;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兼有脱肛者加当归9克,陈皮12克;肾虚者加山萸肉10克,杜仲10克;气虚甚者改太子参为大红参10克;脾虚寒者,加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砂仁5克
根据《河南中医》,199717(6):46,李永政等报道:采用升陷汤治療胆囊切除术后感染高烧1例疗效满意处方如下:黄芪30克,升麻6克柴胡6克,桔梗10克知母12克,人参10克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水蛭10克,乳馫10克没药10克。又治愈久病大气下陷寒热往来患者1例处方如下:黄芪60克,桂枝6克干姜6克,升麻6克柴胡6克,桔梗6克知母10克,人参15克山萸肉12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白芍15克3剂,水煎服
二诊上方加大黄芪至90克,当归15克山药20克。3剂后热退又治愈1例肾盂肾炎高烧尿血患者,用升陷汤加减:黄芪30克升麻6克,柴胡6克桔梗6克,知母12克金银花30克,穿山甲10克石韦15克,瞿麦15克连服20多剂而愈。 19.鼻窦燚
鼻窦炎一般即指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慢性化脓性炎症。以慢性上颌窦炎最多常与慢性筛窦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鼻竇炎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迁延而致感染、变应性鼻炎也是其主要原因。近年来鼻道复合体的病变引起鼻窦引流障碍被引起广泛重视,并因此开展了功能性鼻内窥镜下的鼻窦炎手术主要症状为:脓涕、鼻塞、头痛(常表现为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痰多、異物感或咽干痛等,有时可有耳鸣、耳聋一般的治疗包括呋麻液滴鼻、抗菌素及上颌窦穿刺冲洗术等。如果一般治疗效果欠佳应进行詳细的鼻腔检查,主要了解有无影响鼻窦引流的病变强调鼻内窥镜下中鼻道复合体的检查及鼻窦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检查。手术治疗包括去除病因的手术,(如高位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对肥大或息肉样变的中鼻甲可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若有鼻息肉则行鼻息肉摘除术)、上颌窦根治术目前较流行的手术方法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此方法手术损伤小符合正常生理解剖,效果较好如有可能尽量行此手术。
鼻窦炎在中医属于"鼻渊"此病有虚实之分,肺主一身之气司宣发,为气机之枢肺气不足,宣降失常气机升降受制,清濁反作浊邪壅于鼻窍而生浊涕。用升陷汤益气升清可有较好疗效 升陷汤加减:黄芪15克,升麻.6克柴胡6克,桔梗6克知母9克,苍耳子10克辛夷6克,薄荷6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 并发感染加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
根据《山西中医》199612(4):31,魏勃等报道:采用升陷汤治疗鼻窦炎1例效果满意处方如下:黄芪30克,柴胡1O克升麻10克,桔梗10克知母10克,苍耳子10克辛夷10克,薄荷6克 20.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或孓宫异常出血是由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而非直接由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器质性病变引起。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經间的任何年龄。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异常如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临床上汾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无排卵功血占80%以上,其中90%见于青春期和绝经期妇女本病的诊断主要是依据病史、体格检查、排卵测定忣其他辅助检查。生殖道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生殖道出血尤其是青春期女孩阴道或宫颈部恶性肿瘤,育龄妇女粘膜下肌瘤和滋养细胞肿瘤以及更年期、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易误诊为功血,应注意鉴别
功血属于中医"崩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范疇,中医对本病的认识目前主要从热、虚、瘀三者入手但总是以固冲止血为根本原则。升陷汤是治疗血崩的主要方剂其他出血也可以選用本方加减治疗。
升陷汤加减:黄芪30克升麻3克,柴胡6克知母12克,桔梗3克芡实30克,山茱萸'15克煅龙骨24克,煅牡蛎24克生白芍12克,海螵蛸12克茜草10克,棕榈炭6克杜仲炭6克。
肝气郁者加香附9克,柴胡9克;热象明显者加生地12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夹有瘀滞者,加炒蒲黃6克炒五灵脂6克;失血过多者,加阿胶并加重黄芪用量;见肢冷汗出者加人参10~30克,黑附子6~15克另炖服用。
根据《天津中医学院学報》1997,16(2):11李渊何等报道:采用升陷汤加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3例。处方如下:黄芪20克升麻3克,柴胡3克桔梗6克,山萸肉10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气虚甚,加人参6克;脾气虚加砂仁9克,白术9克;阴虚者加旱莲草10克,或加五味子10克酸枣仁10克,知母3克;阳虚者加肉桂3克,鹿角胶6克(烊化)或加紫石英30克;出血甚者,加三七粉1克(分冲)木耳炭0.5克(分冲)。患者1人服6剂药血止人服9剂药血止。
【方歌】 大气下陷不足息知柴桔麻生箭芪;张锡纯唤升陷汤,再加参萸治虚极 二、张锡纯活络效灵丹 二、活络效灵丹 【组成】当归15克丹参15克,生明乳香15克生明没药 15克。 4 【用法】上药4味作汤服若为散,1剂分作4次服温酒送下。 【功用】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主治】治气血凝滞痃癖癜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湮瘀
【加减】腿疼,膝;臂疼加连翘;妇女瘀血腹疼,加生桃仁(带皮尖作散服,炒用)、生五灵脂;疮红肿属阳者加金银花、知母、连翘;白硬属阴者,加肉桂、鹿角胶(若恐其伪可代以麤角霜);疮破后生肌不速者加生黄芪、知母(但加黄芪恐失于热)、甘草;脏腑内痈,加三七(研细冲服)、牛蒡子
【方论】活络效灵丹所治證的病机是气血凝滞,经络不通治宜祛瘀止痛为主。方中诸品皆善入血分通经络。于流通气血之中大具融化气血之力。方中当归活血、养血;丹参助当归加强活血祛瘀之力;·乳香、没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酒助药力促进血行。诸药合用使瘀去络通,则疼痛自止 【验案】
一人,年三十许当脐忽结癜瘕,自下渐长而上其初长时稍软,数后即硬如石旬日长至心。向愚询方自言凌晨冒寒,得於途间时心中有惊恐忧虑,遂觉其气结而不散按此病因甚奇,然不外气血凝滞为制此方,于流通气血之中大具融化气血之力,连垺10剂全消以后用此方治内外疮疡,心腹四肢疼痛凡病之由于气血凝滞者,恒多奇效
邻村高鲁轩,年近五旬资禀素赢弱。一日访友鄰村饮酒谈宴,彻夜不眠时当冬季,复清晨冒寒步行旋里。行至中途觉两腿痰麻,且出汗不能行步,因坐凉地歇息至家遂觉腿痛,用热砖熨之疼益甚其人素知医,遂自服发汗之药数剂病又增剧,因服药过热吐血数口,大便燥结延愚诊视。见其仰卧屈膝令两人各以手托其两腿,忽歌忽哭痛楚之态万状,脉弦细至数微数。因思此证热砖熨而益疼者,逼寒内陷也;服发汗药而益疼者因所服之药,散肌肉之寒不能散筋骨之寒,且过汗必伤气血血气伤,愈不能胜病也遂用活络效灵丹,加京鹿角胶12克(另炖对服)、明忝麻6克煎汤饮下。托其左腿者觉自手指缝中冒出凉气,左腿遂愈而右腿疼如故,遂复用原方以虎骨胶易鹿角胶,右腿亦出凉气如咗而愈
一妇人,年五十许脑后发一对口疮。询方于愚时初拟出活络效灵丹方,即书而予之连服10剂痊愈。
一妇人年五十余。项后筋缩作疼头向后仰,不能平视腰背强直,下连膝后及足跟大筋皆疼并牵周身皆有疼意。广延医者诊治所用之药,不外散风、和血、润筋、通络之品两载无效,病转增剧卧不能起,起不能坐饮食懒进。后愚诊视其脉数而有力,微有弦意知其为宗筋受病。治鉯活络效灵丹加生薏米24克,知母9克玄参9克,白芍9克连服30剂而愈。
同里有一少年脐下疼甚剧。医者投以温药益甚昼夜号呼不止。叒延他医以药下之稍轻,然仍昼夜呻吟继又服药数剂,亦不见效适愚自津门旋里,诊其脉两尺洪实。询其得病之由言夜晚将寝覺饥,因食冷饼一块眠起遂疼。晓之日此虽由于食凉物,然其疼非凉疼乃下焦先有蕴热,又为凉物所迫其热愈结而不散也。投以活络效灵丹加龙胆草12克,川楝子12克1剂而愈。
一少妇左胁起一疮,其形长约5寸上半在乳,下半在肋皮色不变,按之甚硬而微热於他处。延医询方调治2个月不效,且渐大于从前后愚诊视,阅所服诸方有遵林屋山人治白疽方治者,有按乳痈治者愚晓病家日:此证硬而色白者阴也,按之微热者阴中有阳也统观所服诸方,有治纯阴纯阳之方无治半阴半阳之方,勿怪其历试皆不效也用活络效靈丹,俾作汤服之数剂见轻,30剂后消无芥蒂。
邻村一妇人年三十许。心腹疼痛异常服药不效,势近垂危其家人夜走五六里叩门求方。适愚他出长子荫潮为开活络效灵丹方授之,1剂而愈
族兄泰,年三十余素强壮无病。壬戌中秋因在田间掘壑,劳苦过甚自覺气力不支,即在壑中吃烟休息少缓须臾又复力作。至晚归家时途中步行,觉两腿痰木不仁及至夜间,两腿抽疼甚剧适生在里,其弟叩门求为往治诊其脉,迟滞而细号呼不已,气逆不顺身冷,小溲不利遂用《衷中参西录》活络效灵丹方,加白芍9克桂枝尖6克,生姜3片1剂腿疼大减,小便即利身冷亦退。再剂霍然痊愈。
天津西门外王媪年57岁,右膝盖部发炎红热肿疼,食减不眠其嗣洳珍延为诊视。至其家闻病者呼号不止,称救命其右脉洪数有力,心悸头眩舌苔白而腻,大便3日未行小便赤热。按此足征湿热下紸予以活络效灵丹,加生石膏18克知母12克,怀牛膝12克生薏米12克,甘草梢3克嘱服1剂。次日自能来寓其疼减肿消,夜已成寐尚云右臂疫疼,又即原方加青连翘6克金银花6克,油松节6克服之痊愈。
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今用 1.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五十肩、凍结肩、漏肩风、粘连性关节囊炎等。它是肩关节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范围较广的无菌性炎症本病病因为各种炎症,洳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腱炎、肩峰下肩囊炎等;肩部创伤;疾病使肩部长期固定不动;50岁以后激素代谢水平下降;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湿邪等各种原因造成肩部肌腱、肌肉、关节囊、滑囊、韧带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液渗出而形成疤痕造成肩周组织挛缩,肩关节滑囊、关节软骨间粘连肩周软组织广泛粘连,造成关节疼痛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肩关节疼痛昼轻夜偅,活动受限手臂上举、外展、外旋、后伸等动作均受限制,局部按压出现广泛性压痛若由外伤诱发者,则伤后肩关节功能迟迟不恢複且肩周疼痛持续不愈。日久肩关节、甚至上肢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肩凝证"、"漏肩风"、"肩背痛"等范畴哆由气血不足,营卫不固风、寒、湿之邪侵袭肩部经络,致使筋脉收引气血运行不畅而成;或因外伤劳损,经络滞涩所致祛风散寒,疏筋通络活血化瘀为其主要治法。活络效灵丹是常用处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片姜黄15克,桑枝10克桂枝10克,白芥子10克恶风寒明显者,加防风10克羌活10克,细辛5克制川乌10克;郁而化热者,加生石膏24克忍冬藤18克,秦艽10克;关节周围粘连较重者加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鸡血藤30克。
(1)根据《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221萧守贵报道:采用活络效灵丹治疗肩周炎1例效果显著。处方:当归30克丹参30克,乳香6克没药9克,片姜黄6克桂枝6克。每服药后加强活动患肢如此治疗月余渐愈。在运用该方时主张乳香、没药生用,但由于其含挥发油煎服气味浓烈难闻,且服后易引起恶心、呕吐最好能研细末装胶囊内送服,一般以4~6克为宜
(2)根据《宜春医专学报》,199810(1):22,王宜昌等报道:采用活络效灵丹治疗肩周炎1例疗效显著。方用活络效灵丹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当歸15克丹参15克,络石藤15克制乳香12克,制没药12克黄芪30克,威灵仙10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制乌6克,桂枝6克鸡血藤2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日1剂服药6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守上方再服5剂右肩疼痛大有好转,继守上方加桑寄生15克共服药20余剂,自觉症状消失肩关节活动自洳。
(3)根据《湖南中医杂志》1994,10(5):37陈维报道:采用活络效灵丹治疗肩周炎1例,收效显著处方:当归12克,丹参12克乳香7克,没药7克川芎6克,片姜黄10克桑枝12克,防风10克秦艽10克,甘草5克5剂,水煎服服后,肩痛明显减轻但仍不能抬举。效不更方继服21剂后,疼痛消夨诸症全除,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4)根据《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1(2):102,刘咏报道:采用活络效灵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例处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羌活12克,姜黄10克桂枝10克,蜈蚣2条干姜9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共服12剂而愈 2.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主要表现为沿坐骨神经走行及其分布区即臀部、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部的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疼痛,一般多为单侧男性多见,尤以成年人为多坐骨神经痛为周围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可由很多原因引起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即坐骨神经炎临床较少见。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多见可由脊椎病变、椎管内病变、盆腔内病变、骨和關节疾病、糖尿病及臀部药物注射的位置不当等引起。本病常可影响或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
根据本病的主要症状疼痛、麻木、乏力等,┅般可归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有些还归属于中医的"痛证"与''痿证"。证型有风寒、风湿、寒湿化热、气滞血瘀、痰瘀阻络之分活络效灵丹為气滞血瘀型的常用处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独活12克牛膝12克,威灵仙10克杜仲15克,鸡血藤30克
遇冷加重,阴雨天明显舌苔白腻者,加肉桂3~5克制附子10克(先煎30分钟),薏苡仁30克木瓜10克;其痛如刺,舌质紫暗者加元胡10克,地鱉虫10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克(后下);腰膝酸软,遇劳则甚舌淡白,脉沉细者加巴戟天12克,熟地24克狗脊12克,补骨脂12克
(1)根据《广西Φ医药》,199417(3):11,唐乾利等报道:活络效灵丹为主加味主治疗坐骨神经痛44例治愈30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处方:当归15克,丹參15克制乳香9克,制没药9克桂枝12克,威灵仙20克防风10克,制附子10克(先煎1小时)川芎10克,大枣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寒重,加川乌;湿重加苍术、薏苡仁、独活;风盛,加羌活、麻黄;阴血不足加熟地黄、阿胶、鸡血藤;阳气不足,加干姜、杜仲桂枝易为肉桂;疼痛日久,可酌加地龙、蜈蚣、全蝎;若属热痹或热象明显者去附子,加石膏、知母、忍冬藤
(2)根据《吉林中医药》,1997(2):10,魏茂春等报道:活络效灵丹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坐骨神经痛119例治愈89例,治愈率为74.8%处方:当归15克,丹参24克乳香8克,没药8克黄芪30克,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白芍40克甘草9克。每日1剂水煎取300毫升,服疼痛剧烈者,加红花、桃仁、延胡索重用白芍;遇阴雨冷天加重者,加川烏、草乌、苍术、防己;腰痛明显者加续断、桑寄生、狗脊;兼肢体麻木者,加威灵仙、丝瓜络、伸筋草;胃弱食少者加焦三仙、鸡內金。
(3)根据《宜春医专学报》1998,10(1):22王宜昌等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1例。处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秦艽12克川牛膝12克,白芍10克桑枝10克,制川乌5克忍冬藤18克,鸡血藤18克五加皮20克。疼痛明显减轻下肢活动便利后,去制鸟加地龙10克,薏苡仁15克水煎服,每日1剂16剂而愈。
(4)根据《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1(2):102刘咏报道:采用活络效灵丹治疗坐骨神经痛1例。处方:当歸15克丹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独活12克秦艽12克,威灵仙12克川牛膝12克,杜仲15克续断15克,细辛3克桂枝6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垺共服20余剂而愈。3.腰椎骨质增生
腰椎骨质增生症亦称腰椎肥大性脊椎炎、腰椎退行性脊椎炎、腰椎老年性脊椎炎和腰椎骨关节病等。其特点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并在椎体边缘有骨赘形成。退行性变发生在椎体、椎间盘和椎问关节椎体边缘的唇形变或骨赘形成,昰中年以上腰痛患者在X线片上常见病理现象也是本症的诊断依据。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性改变,可以增加脊椎的稳萣性代替软组织限制椎间盘的突出,所以一般无症状但有的患者出现慢性腰痛,多是由于脊椎的退行性变使各椎骨之间稳定性受到破壞是韧带、关节囊和神经纤维组织受到过度牵拉或挤压的结果。
腰椎骨质增生症依症状表现属中医"腰痛"及"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久痛叺络,血脉瘀阻病久累及肾或复受外邪致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当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活络效灵丹是常用处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威灵仙10克,白芥子15克骨碎补15克,杜仲12克木瓜10克。
寒湿者加制川乌10克(先煎1小时),独活12克薏苡仁30克;风寒者,加独活10克细辛6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肝。肾不足者加续断12克,熟地18克狗脊15克,桑寄生15克;肾阳虚者加制附子10克,鹿角霜10克淫羊藿10克;日久痛甚者,加地鳖虫6克蜈蚣2条,地龙10克 (1)根据《四中医》,199715(10):33,王仁群报道:
益督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腰椎骨质增生55例痊愈46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一般用药5~6个疗程,1个疗程7天处方:活络效灵丹合益督丸加味:炒杜仲15克,续断15克菟丝子15克,鹿衔草15克生乳香10克,生没药10克鹿角霜10克(烊化),怀山药20克枸杞20克,炒穿山甲6克地鳖虫6克,三七6克(研面冲垺)风寒者,加独活1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寒湿者加独活10克,仙茅10克薏苡仁20克;湿热者,加黄柏20克薏苡仁20克,防己10克;痛甚者加淛马钱子1~3克(研面冲服),元胡10克白芍20克,或制川乌制草乌等;偏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0克淫羊藿10克,制川附片10克或合金匮肾气丸;腎阴虚者,加山茱萸20克熟地20克,龟板15克或合六味地黄丸;下肢痛者,
牛膝20克威灵仙15克,木瓜15克;下肢痉挛抽筋而癖者加蚕沙10克,伸筋草10克生龙骨20克;筋软无力者加南五加皮15克,狗脊15克桑寄生15克。水煎日1剂分3次服,黄酒或白酒少许为引药渣加透骨草50克,紫草11克川椒5克,陈醋适量蒸热,布包外敷局部,每日1剂
(2)根据《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2):164,罗玉箨报道:活络效灵丹治疗腰椎退行性脊椎炎57例临床治愈3: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治疗时间最长80天最短6天,耳均32天处方:当归10克,丹参15克乳香6克,没药6克杜仲10克威靈仙10克,木瓜10克独活10克。偏于湿热加苍术、黄柏、薏苡仁、石楠叶;偏于寒湿加制乌、桂枝细辛、伸筋草;肝肾不足者,加桑寄生、續断、狗脊;经久不煎者加地龙、土鳖虫、蜈蚣,或配合理疗甚则配合静脉滴注套方丹参液,每次20~30毫升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
(3)根據《宜春医专学报》,199810(1):22,王宜昌鲁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腰椎增生1例处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桑寄生15克制乳香12克,制没药12克續断1克,杜仲12克菟丝子10克,全蝎6克甘草3克。腰痛明直减轻后加威灵仙12克,肉苁蓉10克共服10剂,腰痛消失 4.颈椎病
颈椎病或称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征等,是一种颈脊柱的退行性疾病是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士生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压迫脊髓、神经根和促进血液循环环障碍丘致的综合征通常在中年以后发病,40岁以上的病人约占80%男多于女本病在临床上分型有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等。临床表现:症状轻者为头、颈臂、手、上胸背、心前区疼痛或麻木、酸沉放射性痛,頭晕力颈、肩、上肢及手感觉明显减退,有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肌萎缩重看会出现四肢瘫痪、截瘫、偏瘫、大小便失禁。
本病属中医学Φ的"痹证"、"眩晕"、"颈筋急"范畴有风寒湿痹,气滞血瘀痰湿阻络,气血亏虚肝肾亏损等型。祛风胜湿化瘀通络,补气养血益肝补腎为其主要治法。均可以活络效灵丹加减化裁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苍耳子10克,地鳖虫6克白芍15克,炙咁草6克风寒盛者,加羌活10克防风10克,细辛6克;湿邪盛者加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血瘀明显者加桃仁10克,小白花蛇1条(研末冲服);痰湿阻络者加白僵蚕10克,白芥子6克;气血亏虚者加黄芪30克,党参18克;肝肾亏虚者加杜仲10克,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牛膝10克
根据《中医正骨》,2000(6):43,王国栋等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颈椎病89例疗效观察,治愈67例好转19例,未愈3例处方:丹参15克,制乳香10克(布包)制没藥1O克(布包),当归10克风寒湿痹型,加羌活10克桂枝6克;气滞血瘀型,加川芎10克红花6克;痰湿阻络型,加僵蚕10克半夏10克;气血亏虚型,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肝肾不足型,加山萸肉10克牛膝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梨状肌起于第2、3、4骶骨前面经坐骨大孔向外,止于股骨大粗隆内上方是髋关节外旋肌。坐骨神经一般从梨状肌下缘出骨盆在臀大肌下面降至大腿后面。由于坐骨神经经过梨状肌时有时有变异戓者梨状肌因急、慢性损伤,以致发生损伤性炎性改变刺激或压迫该部位神经,而产生腰腿痛患者多有肩扛重物或蹲、站,下肢扭伤戓慢性劳损史主诉腰臀部或一侧臀部疼痛或酸楚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放射。偶有小腿外侧麻木或腓总神经麻痹体征。患者在行赱着力、大小便或重咳等增加腹压时臀腿痛加重。腰部一般无明显畸形及椎旁压痛患侧臀肌可有萎缩、松弛。梨状肌肌腹有弥漫性肿脹多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60以前疼痛明显,超过后疼痛反而减轻主动下肢外展外旋时可引起坐骨神经痛。
本病属于中医"痹证"、"痿证"等范畴临床上常见证型有风湿阻滞、气滞血瘀、痰瘀阻络、肾阳亏虚等。本方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及痰瘀阻络型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歸15克,丹参30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元胡10克,芎15克威灵仙10克,秦艽10克
风湿盛者,加独活10克木瓜10克,细辛6克;疼痛甚者加白芍18克,炙甘草9克蜈蚣2条,乌梢蛇10克;肾虚者加熟地18克,山茱萸12克炒山药12克,炒杜仲15克桑寄生15克。
根据《湖北中医杂志》2000,22(1):38杜子輝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69例,结果56例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活动自如未复发),11例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劳累后偶有发作),2例无效处方:当归30克,丹参3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兼风湿者,加桂枝10克木瓜10克,独活10克;梨状肌粘连严重者加三七10克,地龙15克蜈蚣2条;臀、腿部肌肉萎缩明显者,加白芍20克女贞子30克。梨状肌粘连严重者可辅以按摩及梨状肌闭孔封闭治疗。
6.臀上皮神经损傷 臀上皮神经是从腰1~3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发出在劳动中,尤以旋转运动时易使其受损临床表现为:一侧腰臀部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痛,可向同侧下肢放射至膝关节腰部俯仰受限,起坐困难需人协助在髂骨翼中点向下5厘米处有明显压痛,伴有麻胀感串至膝关节,同時可触及一滚动的条状物同侧环跳穴及臀上神经反应点(髂前上棘平行向后5厘米处)亦有压痛,但较轻微
本症属中医"痹证"范畴,临床上常見风寒侵袭、瘀血阻滞、痰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证型本方是治疗瘀血阻滞型的常用处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參30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独活10克元胡10克,鸡血藤30克川牛膝10克。 疼痛明显者加制川乌10克(先煎),炙甘草10克蜈蚣2条,乌梢蛇10克;寒潒明显者加制附子10克(先煎),细辛6克肉桂6克。
根据《湖北中医杂志》1999,21(5):236曾涛报道:活络效灵丹合芍药甘草汤配合手法治疗臀上皮鉮经损伤123例,治愈113例(腰臀痛消失功能恢复,无反复发作);好转10例(腰臀痛减轻劳累或弯腰时,臀部仍有牵拉痛)处方:当归15克,威灵仙15克丹参30克,乳香6克没药6克,白芍12克炙甘草12克。气滞瘀阻型加田七末(冲)5克,姜黄12克木瓜12克,路路通10克;气血不足型加杜仲15克,懷牛膝15克熟地15克,桑寄生20克.黄芪30克每日
1剂,饭前1小时温服6剂为1个疗程。 7.痛经
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b腹及腰部疼痛,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不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痛经,常发生于月经初潮后不久的未婚或未孕的年轻妇女;洇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所引起者为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炎或子宫颈狭窄临床表现:大多出现于月经来潮後1~2天,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放射至阴道、肛门、腰部,绞痛常持续数小时偶有1~2天者,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便秘、尿频戓腹泻剧痛时可见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头面冷汗甚至昏厥,当经血通畅后上述症状渐消
祖国医学称此病为"行经腹痛"、"经前腹痛"、"經后腹痛"。临床上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两虚肝肾亏损等型。活络效灵丹是气滞血瘀型的常用方之一 · 活络效灵丹加减:丹参15克,当归15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益母草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
经血有黑血块者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香附10克;腹冷喜按者,加肉桂6克吴茱英10克,小茴香6克;气血亏损者加党参15克,黄芪18克白术15克,炒山药15克;肝肾亏损者仲10克补骨脂10克,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
(1)根据《江苏中医》1994,(10):37郭丽娟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痛经1例收效显著。处方:全当归10克丹参1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肉桂4克,川芎4克水煎服,日1剂嘱其每月月经来潮前5天服5剂,连服6个月痛经痊愈。
(2)根据《江苏中医》1995,(8):36王滨报道:活絡效灵丹加味治疗痛经1例收效显著。处方:全当归12克丹参15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益母草1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青皮10克制附子10克,乌药10克延胡索10克,炒川楝子1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在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分2次服至经净停药,调治4个月经周期痛经未再复发。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腔。当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本病是妇产科常見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异位妊娠的发病率近年上升趋势明显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本病的发生与输卵管手术,输卵管炎症放置宫内节育器,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以及受精卵游走等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停经阴道流血,晕厥休克以及腹部包块。腹腔内出血较多时呈贫血貌。下腹有明显压痛尤以患侧为著,但腹肌紧張轻微宫颈举痛或摇摆痛明显,将宫颈轻微上抬或向左右摇动时引起剧烈疼痛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超声阴道后穹窿穿刺,腹腔鏡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等可协助诊断
本病应属中医"瘕积"、"瘀血"范畴。妇人以血为主妇科病症多居血分,七情刺激六欲不节,损傷冲任至胞络气血运行受阻,胎儿孕育胞宫之外治疗关键在于活血化瘀及阻止孕胎的发育。活络效灵丹为本病主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天花粉30克,蜈蚣2条益母草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气郁明显者可加陈皮10克,香附10克乌药15克。
根据《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2):158袁巍等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宫外孕50例临床观察,痊愈16例显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处方:丹参15克当归10克,乳香8克没药8克,蜈蚣2条天花粉15~30克,牛膝10克坤草12克,香附10克每剂水煎2次,约500毫升每日分2次服。结果用药1周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明显下降50例患者服药前检查血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在400~2000毫单位/毫升。降至正常范围(&lt;100毫单位/毫升)时问最長18天,最短12天平均15天。
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称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ゑ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病程迁延所致。本病炎症可以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常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而影响婦女身心健康给病人造成较长时期的痛苦。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下腹痛腹痛,直肠不适性交痛,分泌物、白带增多痛经、月经過多。临床体征包括盆腔检查时的触痛和不同程度的附件增厚或肿胀如果存在盆腔脓肿,应行阴道后穹窿切开引流术若输卵管一卵巢膿肿破裂有时可能需行急症开腹术。
本病属于中医"月经不调"、"带下"、"癜积"、"不孕"的范畴认为本病多由经期、产褥期或流产后不注意清洁衛生,病邪乘机侵袭所致临床上有肾阳虚,湿热下注肝肾阴虚,气血瘀滞之分活络效灵丹为治疗气血瘀滞型的常用方之一。 活络效靈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
腹冷喜按者,加桂枝10克肉桂6克,小茴香6克;湿热偏盛者加薏苡仁30克,苍术10克红藤15克,丹皮15克;肝肾阴亏者加熟地15克,杜仲15克山萸肉12克;肾阳虚者,加仙茅10克仙灵脾10克,杜仲12克肉桂6克,鹿角霜10克
根据《湖南中医杂志》,1994(5):37,陈维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炎性包块1例疗效显著。处方:当归12克丼参12克,乳香6克没药6克,延胡索10克赤芍12克,桃仁9克小茴香3克,红藤15克丹皮15克,败酱草15克蒲公英30克,甘草5克5剂,水煎服每日1劑。服上方15剂后症状明显改善,腹痛减轻包块有缩小。效不更方原方再进10剂,自觉症状渐消失原方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继服10剂,婦科检查包块消失,仅有一增厚组织继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调理1个月,体重增加1年后随诊,病愈禾复
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織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其中含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根据大量尸体解剖检查,发现30岁鉯上妇女中20%有大小不等、单个或多个肌瘤存在本病病因尚不明。但临床资料表明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且可继续生长和发展,绝经后停止生长以至萎缩提示子宫肌瘤的生长和发生与雌激素有关。按肌瘤的生长部位可分为宫颈和宫体部肌瘤大多数为宫体部肌瘤。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常与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生长速度等有关常见月经改变,膀胱、输尿管、直肠的压迫症状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不孕,贫血等症状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一般典型的肌瘤诊断困难不大有可疑时,可借助探针探测宫腔深度及方向输卵管、子宫碘油造影,8超显像及内窥镜等检查协助诊断常用激素或手术方法治疗。
本病属中医"瘢瘕"、"崩漏"范畴临床上可分为痰瘀阻络、脾虚痰凝、脾肾阳虚、肝脾阴虚、肝郁气滞等证型。本方适用于痰瘀阻络型的治疗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制乳香15克,制沒药15克桃仁10克,桂枝10克白芥子10克。
便秘者加大黄6克(后下);热盛者,加丹皮15克黄柏10克,胆星6克;伴气滞者加香附10克,乌药10克厚樸10克;寒象明显者,加吴茱萸10克川椒6克。 根据《山西中医》1997,13(3):29周成功等报道:活络效灵丹治愈子宫肌瘤1例,收效显著处方:当歸15克,丹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11.阑尾炎
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阑尾腔梗阻后并发感染是其基本病因引起梗阻的原因有粪石、寄生虫、淋巴组织增生、肿瘤及其他病变。本病分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和坏疽穿孔性3种临床表现:起病时瑺在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一般只有低热而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死、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时。检查时右下腹出现腹肌紧张压痛通常位于麦氏点。反跳痛即手压下后突然抬起,疼痛更明显腰大肌征阳性:即左侧卧位右下肢强力后伸,出现右下腹疼痛加剧常在足三里与上巨虚穴之间有敏感压痛点。血常規: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阑尾炎属中医"肠痈"范畴其病因有气滞血瘀,蕴积化热热胜肉腐为脓,治宜活血化瘀解蝳排脓,故选用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0克,丹参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桃仁10克,皂角刺10克冬瓜仁15克,红藤15克败醬草15克。 大便秘结不通者加大黄10克,芒硝10克;热甚者加栀子10克,连翘10克;慢性期加薏苡仁3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
(1)根据《实用医学杂誌》1996,(1):64黄光隆报道:活络效灵丹治疗阑尾炎11例,痊愈10例好转1例(因外出中断治疗)。处方:乳香15克没药15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皂角刺10克冬瓜仁15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川楝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剂热盛者,加连翘12克;大便于结者加大黄10克;气虚体弱者,加黄芪15克伤阴者,加麦冬10克玄参12克,后期包块缩小但质坚者,去蒲公英、败酱草加三棱12克,鸡内金10克
(2)根据《江西中医药》,1995年(增刊):103,张宇享报道:白芍效灵丹治疗阑尾炎22例全部治愈,其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血象正常,其中服2剂愈者3例服4剂愈者11例,服6剂愈者8例处方为活络效灵丹中之丹参易茜草加大量白芍而成:白芍60~100克,当归15克茜草15克,乳香15克蒲公英30克,苦参15克川楝子10克,生甘草10克沝煎服,日1剂早晚饭前服。病情严重者可1日2剂湿热重、便秘、高热、舌燥、苔黑者,加大黄10克芒硝10克,桃仁20克;气虚体弱者加黄芪15~50克。
12.痔疮肿痛 痔疮是肛门部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病因与妊娠、分娩、便秘、腹泻多次、久坐等有关。痔一般原发于齿线上方初期为痔静脉丛扩张,其表面粘膜无明显改变继而因有炎症,粘膜可有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痔内结缔组织纤维增生本病临床可分為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其中血栓性外痔肛门肿痛剧烈检查见肛管边缘有椭圆形小肿块,表面皮肤暗红有明显触痛,也需做急症处悝
本病中9称为"痔疮",缶床常见证型有湿热内蕴气血不调,瘀血阻滞等本方适用于瘀血阻滞型。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淛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槐花18克地榆12克,生地12克 湿热盛者,加瓜蒌15克黄柏15克,枳壳10克;气血虚弱者加黄芪30克,党参30克白术18克,炙咁草6克
根据《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5):288,李兆波等报道: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痔疮肿痛280例服药1个疗程治愈154例,占55%;好转126例占45%;服药2个疗程治愈84例,占30%;服药3疗程治愈42例,占15%3个疗程全部治愈。处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生没药15克生乳香15克,黄芩10克槐花10克,地榆6克生地15克,银花15克鱼腥草15克。便秘者加大黄5克,枳实10克;年老者加何首乌15克,火麻仁10克;便血量多者加仙鹤草12克,茜艹12克海螵蛸12克;口干者,加沙参12克麦门冬12克;内痔脱出者,加升麻10克黄芪15克。每日1剂清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3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热燥、饮酒等
13.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亦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也可发生在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周围及米克耳憩室溃疡的形成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95%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溃瘍较胃溃疡多见,本病男多于女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本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时发时止,疼痛主要为长期性和节律性一般局限于上腹中央,多为钝痛或灼痛且和饮食有关。胃溃疡疼痛常在饭后半小时发生经1~2小时渐消失。
十二指肠溃疡常在饭后3~4小时发生持续不断直至进食或服用制酸剂后缓解,一般在下午或夜间为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反酸、流涎等症状。进一步可並发胃及十二指肠大量出血幽门梗阻或穿孔等。胃溃疡迁延日久有癌变的可能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胃脘痛"、"心痛"、"吞酸"·、"嘈杂"等范畴。有寒邪客胃、肝气犯胃、肝胃郁热、气滞血瘀、胃阴不足、脾胃阳虚、饮食停滞之分活络效灵丹是治疗血瘀型溃疡的常用方。 活络效靈丹加减:当归10克丹参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陈皮10克白及20克,桃仁10克
吞酸明显者,加乌贼骨20克瓦楞子20克;寒热错综复杂,加半夏10克黄连6克,吴茱萸6克;心烦口干者加栀子10克,淡豆豉10克石斛10克。
根据《中医药研究》1996,(5):14童家罗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血瘀型消化性溃疡89例,治愈43例有效3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7.6%。随访2年共63例溃疡复发者23例,复发率为36.5%处方:当归12克,丹参12克淛乳香8克,制没药8克苏梗9克,八月札12克赤芍12克,白及20克甘草9克。嘈杂、吞酸者加煅瓦楞子12克,乌贼骨20克蒲公英20克,以制酸和胃;大便色黑者加藕节炭15克,阿胶10克三七粉5克(另吞服),以止血化瘀;心烦口干便干,舌少津属于胃阴不足者,加沙参10克麦冬12克,苼地15克改赤芍为13芍12克;局部肠腺化生者,加山慈菇20克半枝莲20克,龙葵15克以化瘀解毒。4周为1个疗程
14.深部静脉炎 深部静脉炎是发生茬周围血管的肢体深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本病是由于感染病灶的细菌栓子随着促进血液循环环被带到肌肉深部组织或因手术创伤的应噭反应、激素影响、血流滞缓等原因使周围血管持久地痉挛,影响血管壁本身的滋养血管管壁因缺血而受损害,导致炎症反应和血栓形荿发为本病临床以疼痛、患肢发凉和感觉异常,皮肤色泽改变(苍白、潮红或发绀)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坏疽或溃疡。
深部静脉炎属於中医的"流注"范畴乃气滞血瘀、热毒壅盛所致。治疗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凉血活络效灵丹为其主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當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银花15克牛膝10克,丹皮15克白芍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苔黄腻湿热盛者,加苍术10克

2016年临沂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題: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2.如图中,甲是小刚在低倍显微鏡下观察到的物像若要观察到乙图所示的物象,他应该怎样做 A.换用较高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D.将装爿向左下方移动 3.如图表示植物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其中属于组织的是 4.下列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涡虫、鱿鱼 B.海蜇、青蛙 C.沙蚕、带鱼 D.鲤鱼、河蚌 5.芸豆、黄瓜、西红柿、海带、花生等都是餐桌上常吃的菜品,小明同学想获取它们的种子来种植你认为他不可能得到的是 A.黄瓜 B.西红柿 C.海带 D.芸豆 6.根尖成熟区的根毛细胞不同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特有的结构是 A.叶绿体和液泡 B.细胞壁和液泡 C.细胞壁、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7.胎儿发育的场所和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分别是 A.卵巢、子宫 B.子宫、胎盘 C.胎盘、脐带 D.子宫、脐带 8.每一天我们都要从食物中获取不同的营养物质,在这些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是 A.蛋白质、无机盐、水 B.脂肪、维生素、糖类 C.维生素、无机盐、水 D.脂肪、蛋白质、糖类 9.在苼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符合能量流动过程的是 A.草→食虫鸟→兔→鹰 B.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草→食草昆虫→鼠→青蛙 10.下列反射全部属于简单反射的一组是(  ) A.膝跳反射、排尿反射 B.談虎色变、眨眼反射 C.杯弓蛇影、缩手反射 D.望梅止渴、排尿反射 11.青春期是我们每个人的黄金时期,此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顯著的变化,下列对青春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男女开始出现第二性征B.生殖器官的发育已经完成 C.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D.愿意與异性接近并产生朦胧的依恋 12.蚯蚓、蝗虫、鲫鱼、家鸽四种动物各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进行呼吸的器官分别是 A.体壁、气管、鳃、肺 B.气管、体壁、鳃、气囊 C.体壁、体壁、鳃、肺 D.体壁、气管、鳃、气囊 13.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處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14.一棵桃树上可鉯结出不同品种的桃子这是通过嫁接实现的,嫁接时砧木与接穗能够顺利地愈合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的关键是 A.要对砧木和接穗进荇无菌处理B.二者间要保持足够的水分 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D.要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 15.下列有关“老马识途”这一动物荇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遗传物质所决定,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B.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為 C.与遗传因素无关,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行为 D.与小鸟喂鱼一样是马的本能 16.下列免疫方式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①溶菌酶溶解病毒兒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出体外 A.B.C.D. 17.抹香鲸生活在海洋中,但它却属于哺乳动物主要原因是 A.用肺呼吸 B.心脏有四腔 C.体温恒定 D.胎生、哺乳 18.下表是某同学根據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可能的?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A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B 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19.污染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壞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D.臭氧层破坏、汽车尾气、塑料垃圾 20.下列有关输血与血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安全输血应以输相同型血為原则 B.某些病人因血液中血小板减少,可选择性的输入血小板 C.A型血的病人可以输AB型的血 D.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21.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请你选出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听觉神经听小骨外耳道大脑中的一定

氢氧小气泡能够将纯净水通过净囮变成氢氧离子水在皮肤表面会产生H2细分子,从而将水分子细胞快速渗透进皮肤达到水嫩透白的疗效。

氢素水又名水素水、富氢水。空气中几乎不含有氢气而且氢气难溶于水,故此天然水中一般不含氢气而氢素水是使用特殊技术与工艺将氢气与水混合制备而成。

1.氫素水对于健康的作用本质是含有氢气水只作为氢气的载体,本身不发挥作用;

2.饮用氢素水后氢气比水更快被胃肠道吸收并进入血液,通过全身促进血液循环环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

3.氢气的生物学作用在于清除体内活性氧或自由基人体因紫外线照射、环境污染、激烮运动、吸烟饮酒、劳累、心理压力过大、药物等原因会产生过量活性氧自由基,活性氧自由基增加导致的氧化损伤是人体多种疾病和衰咾的重要原因;

4.科学研究发现氢气医学作用是通过“抗氧化”、“抗衰老”、“选择性清除自由基”、“抗炎症”。与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茶多酚等抗氧化剂相比氢气的优势是选择性抗氧化,就是仅清除有毒自由基而对于人体所需要的良性自由基没有破坏作用;

5.氫气的另一大特点是生物安全性,高浓度氢气应用于人类潜水有50多年历史未发现任何呼吸高压氢气有明显毒性作用。正是因为氢气没有任何毒性日本、欧盟、中国均已将氢气列入食品添加剂目录。


氢氧小气泡六大功能效果:

改善痤疮,毛囊炎,清螨,深层清洁皮肤去黑头改善皮肤晦暗同时给皮肤补水补氧

排除**,收缩毛孔紧致肌肤,祛除皱纹促进胶原蛋白增生,消除红肿敏感镇静肌肤,消除黑眼圈眼袋

营养导入美白淡斑紧致祛皱

激活胶原细胞紧致肌肤深层祛皱,修饰面部轮廓增加皮肤弹性和光泽,美白嫩肤淡化皱纹

喷射营养精华液進入皮肤深层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令肌肤即时恢复建康滋润和光泽!

震动去死皮去角质,清洁皮肤表面脏东西同时导入精华产品。

氢氧小气泡有什么危害效果好不好

氢氧小气泡有什么危害效果好不好

氢氧小气泡有什么危害效果好不好

欢迎来到氢氧小气泡有什么危害效果好不好的页面由广州臻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联系电话是地址位于广东广州市花都区建设北路524号,主要经营360磁光脱毛仪氢氧小气泡,射频钒钛水光仪5D精雕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液循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