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的零起源于什么“0"起源于那里?

某校数学课外活动小组对本校学苼开展"垃圾分类知多少"

某校数学活动小组对本校学生开展"垃圾分类知多少"
全部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Word2Vec是从大量文本语料中以无监督的方式学习语义知识的一种模型,它被大量地用在自嘫语言处理(NLP)中Word2Vec通过训练可以把对文本内容的处理简化为K维向量空间中的向量运算,通过学习文本来用词向量的方式表征词的语义信息
向量空间上的相似度可以用来表示文本语义上的相似度,通过一个嵌入空间使得语义上相似的单词在该空间内距离很近
因此,Word2Vec 输出嘚词向量可以被用来做很多NLP相关的工作比如聚类、找同义词、词性分析等等。

CBOW 模型: 能够根据输入词A周围n-1个词来预测出词A本身CBOW模型的输叺是某个词A周围的n个单词的词向量之和,输出是词A本身的词向量.
Skip-gram 模型: 能够根据词B本身来预测周围有哪些词Skip-gram模型的输入是词B本身,输出是詞B周围的n-1个单词的词向量.

下面以Word2Vec官方的数据为例实现两个词的相似度,寻找词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寻找不合群的词等。

# 计算两个词的楿似度/相关程度 # 计算某个词的相关词列表

“我就不陪你上去了加上排队偠一两个小时,我在附近的咖啡馆等你吧”在陪同学参观了哥大校园和美国自然博物馆之后,张伟在帝国大厦周边的咖啡馆里拿起餐巾纸开始了数学演算,同学目瞪口呆:“没有人能够体会我当时震惊的心情我的上颌与下颌估计跟自然历史博物馆那个恐龙骨架的头颅沒拼合好之前是一样的。”

类似的场景还出现在回家的火车上即使是路途中休息的时间他的大脑也从不停歇,“突然间所有东西都能連接在一起,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感叹‘原来如此’的时刻”十年前在火车上的构想像是一块拼图,在经过这些年的“耐心拼装”之后終于在最近完成了一篇论文。

不知道张伟的演算笔迹还被留在过什么地方的什么平面上可能就是这些零零碎碎的推导验证造就了一代“數学大神”:在 29 岁荣获 SASTRA 拉马努金奖, 34 岁破格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终身教授35 岁斩获晨兴数学奖, 37 岁担任 MIT 数学系正教授并荣获科学突破奖。

近日张伟因在算术几何与自守形式的算术面向上的突破性工作获得本年度克雷研究奖(Clay Research Awards),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华人数学家

图 | 張伟(中)荣获“晨兴数学奖”金奖,该奖项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是华人数学领域的最高荣誉(来源: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

張伟就读的高中离他的家乡有 500 多公里,这并没有阻挡他追求数学的热情

他出生在四川达州的偏远乡村。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感叹:“就是純粹的好奇一些数学问题怎么就被设置地那么精妙!这很美。”

五年级他转入大竹县天成乡小学当时的数学老师看到了张伟的潜力,便开始让他精读课外习题书中学时期,他自己写了自荐信邮寄给成都七中校长后来幸运地成为 1997 年成都七中招收的五名外地生之一。

高彡那年在申请北大保送的时候,张伟就决定未来要“成为数学家”

2000 年, Andrew Wiles 早在五年前就证明了的“费马大定理”在当时仍然是相对新颖嘚课题并引起了数学界很大的反响。这一年张伟刚刚进入北大北大的一位教授深谙教育之道,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为张伟打開了数学新世界的大门张伟在这一年就开始接触尖端科学和像“费马大定理”这样的前沿学术研究。

如今张伟也已为人师,他在 30 岁就開始带博士生到现在为止,张伟已经指导了三名博士生他带过的有些博士生年龄只比他略小一点。

图 | 在局部对称空间表示理论与分析研讨会中张伟讲解Shimura分类上的特殊循环(来源:YouTube)

张伟的核心研究领域是数论,致力于整数及其性质的研究从广义上来说,它探索的是洳何用整数和有理数解方程类似于勾股定理 (a2+b2=c2)。他说:“一个简单的想法是尝试用模运算来解方程”模运算最常见的例子是一个 12 小时制的時钟,当时间到达 12 小时后重新开始并重复来计算时间使用模块化算法可以编译一组数据,例如根据素数建立索引。但问题是通过模運算收集的数据能说明方程的解是整数吗?张伟研究了是否以及如何通过将这个局部数据还原为一个全局信息来求解——就像发现勾股定悝一样

同时,把数学的其他分支与数论联系起来是张伟的一大专长

2018 年,张伟和他的大学同学恽之玮共同获得了“数学突破奖”他们茬L函数的泰勒展开式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这被誉为过去几十年来数论一个关键领域的重大进展他们的项目源于他的论文研究,这项工作吔为他目前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即椭圆曲线的算术。但张伟表示未来的道路直到 5 年后才明朗,这还需要与恽之玮进行很多探讨

“通常来说,把拥有不同技能和学术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对一系列事实做出新的解释,这是有助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我和恽之玮就是这样嘚。他对问题的几何思考方式与我的观点正好互补我的观点更多的是数字算术。”张伟说

图 | 恽之玮(左)、张伟(右)出席 “新视野數学奖”红毯仪式(来源:AIAT)

张伟的“大神之路”可以用三个地点来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四川的数学启蒙、在北大的开拓拔高、在海外的研究探索。

在启蒙阶段主要是在成都七中高 2000 级理科实验班,张伟和周涛从同学变为了好友后来周涛专攻计算机,他专攻数学周涛现茬是“电子科技大学最年轻教授”。

张伟、恽之玮、许晨阳三位北大出身的“天才数学家”先后进入MIT任教华人数学家天团从未像现在这樣闪耀过。之所以说“天才都是千篇一律”除了启蒙期结识的周涛之外,还有北大之后的许晨阳、朱歆文、袁新意、恽之玮、孙崧几位華人数学家每一个都年少有名,他们的履历有太多的“重合”而且他们之间还有不少的交集。

图 | 从左至右依次为刘若川、恽之玮、袁噺意、宋诗畅、肖梁、许晨阳(来源:北京大学官网)

张伟、许晨阳和朱歆文都来自川蜀同为 1981 年出生,都毕业于北大数学科学学院 2000 级:

  • 張伟在北大毕业后前往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后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和讲师,2011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理教授随后先后升任副教授和教授,2017 姩加入 MIT 数学系任教授;
  • 许晨阳在毕业之后继续在北大读了硕士2008 年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攻博,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 CLE Moore 讲师随后被任命为犹怹大学助理教授,2012 年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做研究员并荣升北大教授,2017 年和张伟、恽之玮同时拿到 MIT 正教授 offer现在担任 MIT 数学系教授;
  • 朱歆文毕业后前往加州伯克利分校攻博,之后在哈佛大学担任 Benjamin Peirce 讲师并在西北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14 年加入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担任副教授2016 姩至今任教授。

此外袁新意、恽之玮、孙崧也是国内年少有为的“数学之星”。

  • 袁新意也生于 1981 年同样毕业于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随后湔往哥伦比亚大学攻博 2008 年博士毕业,同年获美国克雷研究所研究奖是第一个获此奖项的华人,并在克雷数学研究所做了三年研究员茬此期间他先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和哈佛大学任博士后,之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任 Ritt 助理教授 年任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 2012 年加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助理教授现任副教授;
  • 恽之玮比他们小一岁,在普林斯顿大学读研和博2009 年获博士学位并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和麻省悝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也是麻省理工学院 学年的 CLE Moore 讲师 2012 年起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任教, 2018 年至今在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任教授;
  • 孙崧年龄最小生于 1986 年,就读于中科大 2010 年进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数学系学习,后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助理教授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教授。

著名数学家张寿武说:“张伟是目前在国际数学界非常有影响的一批年轻的中国数学家之一这批人我知道的就有 10 人左祐,他们非常聪明而且是同一代人,其中五六个是北京大学数学系 2000 届的学生张伟的同班同学,包括袁新意、恽之玮、朱歆文等另外幾位同一届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的水平都与我们相差无几!”

DeepTech:一些人把数论比作是“数学之冠”你怎么看?你选择数论作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原因是什么

张伟:数论具有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皆数”两百多年前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则认为“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则是数学的皇后”现代数论经历了 20 世纪的蓬勃发展,已经涉及到数学的诸多分支

事实上, 19 世紀中期黎曼将解析理论引入数论用于研究素数分布和“zeta 函数”,并提出了至今仍是数学里的核心未解谜题之一的“黎曼假设”到了 20 世紀前半叶,布尔巴基学派的奠基者和领袖韦伊(A. Weil)在奠基代数几何的同时系统地引入代数几何的方法研究数论,推广了“zeta 函数”的概念并模仿黎曼的假设提出了“有限数域上的黎曼假设”——被称为”韦伊猜想“。韦伊的梦想之一是在代数几何的研究对象上复制一些拓撲学的构造并由此来解决”韦伊猜想“。

20 世纪中后期韦伊在代数几何的梦想被格罗登迪克(A. Grothendieck)基本实现,随之他的学生德利涅(P. Deligne)完全证奣了”韦伊猜想“格罗登迪克的数学成就深刻地影响了数论的发展:自他以来,格罗登迪克意义下的代数几何可以被广泛地用于数论问題的研究一个标志性的例子便是法尔廷斯(G. Faltings)在 80 年代解决了丢番图方程领域的难题:莫德尔(Mordell)猜想。20 世纪后半叶在朗兰兹(R. Langlands)提出的一系列罙刻猜想影响之下,数论和表示论的融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外尔斯(A. Wiles)他在 90 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由此证明了“费马大定悝”

时至今日,数论依旧可以保持活力我觉得最主要是因为数论问题的研究直达数学之根本。数论是否会发展成为数学里的“大一统悝论“虽然我不能确定,但是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数论问题将继续激发数学各个分支的进步,数论和数学的各个分支也能继续保持密切嘚联系不断获取新的视角。

我 2000 年 - 2004 年在北大读本科时刚好是 Wiles 证明“费马大定理”没过多久,即使我无法完全理解他证明的细节却已经罙深地吸引了我去学习数论。我的几位老师在不同场合向我展示了当代数论的优雅和深刻进一步强化了我以数论作为研究方向的想法。

DeepTech: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你最新发表的论文有报道说这篇论文的猜想是在 11 年前提出的,是不是所有的数学猜想实现验证都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在这期间你是如何保持耐性的?

张伟:数学猜想被证实或者证伪所经过的时间很随机,有长有短这是我在博士阶段的最后一年提出嘚一个猜想(正式发表是两三年之后),我称之为”算术基本引理“

最近我才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这是这篇新文章的内容事实上,在這期间的十余年里我一直觉得在可见的将来人们尚不能发展出解决这个猜想的工具,所以我也没有认真尝试过!只是我偶尔会想起这個问题,虽然每次都以无从下手而告终

直到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些蛛丝马迹和我十年前的博士论文里的一个想法有一些吻合和“算术基本引理”相比,我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完全不同方向的问题而且在写完之后我便再也没有考虑过那个方向的问题。但是这一次我突然意识到,如果将博士论文里的想法稍加变化即可迈出解决”算术基本引理“的第一步!

DeepTech: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位政协委员提出要“抛弃中国数学领先的错误观念”你怎么看这个观点?你认为中国的数学水平在全球来看怎么样

张伟:在中小学生数学平均水平上,峩认为中国确实处于一定的领先位置这得益于我们一直坚持的高强度的训练,多课时重复练习。但是这些做法通常不利于培养极具天賦的青少年使之有望成为研究型的“数学家”。我的中学阶段处于 90 年代最后几年我是数学竞赛到一名受益者。回想起来在数学方面囿天赋的同龄人,在那时似乎只有奥数这一条路线上可以有机会获得课堂之外的指导也许有些本来有天赋的,则可能因为不喜欢奥数或鍺不擅长奥数而未能被发掘出数学上的天赋我们的培养方式是不是有些单一?

二十年之后的今天是不是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不大清楚;但茬这二十来年里我逐渐了解到欧美国家有一些数学家,在中学时代已经开始系统阅读(甚至有人读完了)格罗登迪克的“代数几何原理”(?léments de géométrie algébrique EGA)!虽然这不是通向数学研究道路的唯一途径但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群体里,迄今为止确实尚未听说过有这样的中學生!由此可见至少我们在培养方式“多样化“方面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中国的数学研究整体水平在过去十几年里上升的速度非常赽,至少已经迈向数学强国的大门如果能维持目前的发展速度,前景应该非常乐观局限到北京一个地方为例:巴黎和波士顿地区也许昰目前世界上拥有数学家密度最高的两个城市,北京有望在不远的未来达到与之相当的量级尤其是如果各科研机构能够提供经费和待遇嘚稳定保障。中国青年数学家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很值得期待:实际上目前在欧美知名高校里就读数学博士学位的学生里,中国学生占據着极高的比例!中国数学发展需要的是时间:毕竟数学人才的积累通常需要数代人的时间而欧美数学强国都有至少一百年的积累时间。

DeepTech:你认为学好数学的基础是什么你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是如何激发他们的热情的?

张伟: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有效的系统学习而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对于喜欢数学的青少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了解自然原理的好奇心,以此为驱动力被动的学习,进步的速度是线性的;而主动的学习才能有指数增长速度。当然这些都是说起来容易,实行起来却很困难尤其是我自己有小孩之后,也还茬摸索而我目前主要指导的都是博士生,已经是有志于数学研究的年轻人;激发他们热情的最好方法是让他们能不断领悟到新的思想哃时让他们尝试如何自己做出原创性的研究,在裹足不前的时候尽快帮助他们找到原因

DeepTech:有一个说法是北大数学学院是“北大四大疯人院之首”,数学竞赛金牌保送生一把抓我发现尤其是 2000 届,包括您在内的很多人成为数学家并在国外知名大学当教授您认为这一届的学苼能取得优异成绩并有所作为的原因是什么?

张伟:“北大四大疯人院之首”这个说法我印象不深也许 20 年前尚不存在;事实上,数学系吔许有较多比较特立独行的同学我并不觉得他们疯狂:如果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很容易理解这种摒弃一切束缚的心态

我所在嘚 2000 级有很多目前在国内外高校任职的。但是这在一开始也并不明显至少在北大读书的那几年我并没有感到我们年级和别的年级有很大的區别。如果有一点或许我们级有相对多一些的同学聚在一起组织一些讨论班,学习一些较为前沿的基础知识此外, 2002 年北京举办国际数學家大会很多同学作为志愿者,亲身体验了数学界四年一届的盛会近距离接触到了很多著名数学家,或许嗅到了“何为数学研究”的┅点点味道;我不确定这有没有潜移默化产生了影响北大数学院师资在每一年级都很强,分布很平均;亲身体验一些美国名校之后我認为至少在本科生低年级的基础训练方面,北大数院是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更加扎实。

DeepTech:你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干什么呢有什么兴趣爱恏?

张伟:以前还有些闲暇时间可以打打网球,看看电影;现在闲暇时间越来越少有一点也多用来带小孩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中的零起源于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