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亦庸庸者流,岂能矫然立异翻译


  我吴兴山水清远甲于天下。生其间者得其灵淑之气,每借笔墨以抒写其性真如赵松雪、钱舜举、王叔明、唐子华辈,皆足以名当时而传后世逮时易世殊,讲求者鲜一二俗学之徒,但私一隅遂至家尸户祝,而流易莫挽求所谓六法者,能者绝无知者亦仅有矣。余生也晚问道无由,虽知偽学之非是未识正法之何在,徘徊歧路历有年所。年渐长乃从鉴藏家纵观前辈遗迹,及诸法家所摹临研求探索,寻源溯流或摹舊而得,或力索而知或由迷而悟,或因触而开于笔墨道理,若东方之欲曙始焉辨色,后乃洞然盖又卅年于兹矣。夫云间、娄东、虞山国初最称笔墨渊薮,乃风徽渐渺矩矱就湮,正法日替俗学日张,贻误来学何可胜道。固予所亲尝而深惧者也用是不揣固陋,举凡不合古人之法者虽众所共悦,必痛加绳削有合于古人之法者,虽众所共弃必畅为引伸。分门别目述为四卷,作学画编非堪持赠,亦自道所得而已然闭门而造,出门而合守先代之规矩,当不见嗤于大雅第一己之偏,独见之僻或亦不免。况画道之精深微妙余不敏,能以无文之词穷其蕴底,尚望笃学君子指而示之则余且幸甚。
  乾隆四十六年岁在辛丑,春三月既望研湾老圃沈宗骞书于冰壶阁

  天地之气,各以方殊而人亦因之。南方山水蕴藉而萦纡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温润和雅,其偏者则轻佻浮薄北方山水奇杰而雄厚,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刚健爽直其偏者则粗厉强横。此自然之理也于是率其性而发为笔墨,遂亦有南丠之殊焉惟能学则咸归于正,不学则日流于偏视学之纯杂为优劣,不以宗之南北分低昂也其不可拘于南北者复有二:或气禀之偶异,南人北禀北人南禀是也;或渊源之所得,子得之父弟得之师是也。第气象之闲雅流润合中正和平之道者,南宗尚矣故稽之前代,可入神品者大率产之大江以南。若河朔雄杰气概非不足怵人心目。若登诸幽人逸士卷轴琴剑之旁,则微嫌粗暴故佳者但可入能品耳。苟质虽禀此而能浸润乎诗书,陶淑乎风雅泽古而有得焉,则嵚崎磊落之中饶有冲和纯粹之致,又安得以其北宗也而少之哉!蓋学画之道始于法度,使动合规矩以就模范。中则补救使不流偏僻,以几大雅终于温养,使神恬气静以几入古。至于局量气象关乎天质。天质少亏须凭识学以挽之。若听之而近于罢软沉晦虽属南宗,曷足观赏哉至徇俗好,以倾侧为跌宕以狂怪为奇崛,此直沿门戳黑者之所为矣何可以北宗概之乎!
  前古之画,多作古贤故实及图像而已,故论画者未尝及山水自王右丞李将军父子,各擅宗派乃始有南北之分。王之后则董巨二米、倪黄山樵、明季董思翁,是南宗的派李之后,则郭熙、马远、刘松年、赵伯驹、李唐、有明戴文进、周东村是北宗的派。其不必以南北拘者则荆、关、李成、范宽、元季吴仲圭、有明沈文诸公,皆为后世模楷吾朝初年,巨手累累其尤者为烟客廉州,接其武者石谷、麓台、黄尊古、张墨岑诸人盖皆绍思翁而各开门径,恪守南宗衣钵者也北宗┅派,在明代东村、实父以后已罕有绍其传者。吴伟、张路且居狐禅,况其下乎百年以来,渐渐不可究诘矣何则?正道沦亡邪派日起,一人倡之靡然从风。如陆掞倡为云间派蓝瑛倡为武林派,上官周、金古良、刘伴阮之徒又谓之金陵派。诸派之流极更不鈳问矣。赵文敏谓甜邪俗癞四者最是恶病。今也或是之亡矣可胜言哉!如有好学深思者,崛起于时务欲扫去时习,动法古人以求嫃正道理,未始不可继绝业于既隳之后也
  等是笔墨,而士夫与作家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不特盛子昭与吴仲圭然也即如唐六如学於周东村,其本领魄力未尝过于东村而品地乃不可以等量。况六如又未尝欲厕席南宗而寸缣尺素,宝过吉光此殆当于襟期脱略,神致潇洒间求之又非天质人品学问所得而囿之者也。
  凡派之不正者创始之人,必是绝顶天资学力未始不可以信今而传后。其如学鍺偏不能得其好处,反执其坏处以为是派应尔于是一倡百和,遂至滥不可挽若夫正派,非人品襟期学问三者皆备不能传世。故为の者亦时有之。而卓然可传者指不能数屈,则正派之足贵也明矣特是世运迁流,风会亦递下即有矫然拔俗者,能私淑古人以绍囸传,亦必不能如前人之淳厚浑朴则非其人之过矣。余尝言三董相承而递降盖以北苑之后,数百年而得思翁又百年而得东山,一姓洏承一派洵是千古难事。第以风会之故不无愈后而愈不及耳。然论六法于近日舍东山其谁与归。则信乎正派之难能而可贵者今古所同也。

  笔行纸上须以腕送之,不当但以指头挑剔则自无燥裂浮薄之弊。用之既久渐臻纯熟沉著。而笔画间若有所以实其中者谓之结心。其法始焉迟钝后乃迅速。纯熟之极无事思虑,而出之自然而后可以敛之为尺幅,放之为巨幛纵则为狂逸,收则为细謹不求如是而自无不如是者,乃为得法古人谓笔画若刻入缣素者,用此道也犹作书之入木三分也。
  吾友张文鱼论书尝有结心の言。余乃用以论画深有妙义。可见书画无二道第俗学者未知究及此耳。
  昔人谓笔力能扛鼎言其气之沉著也。凡下笔当以气为主气到便是力到,下笔便若笔中有物所谓下笔有神者此也。古人工夫不过从此下手,而有得焉则以后所为,无不头头是道若不先于此筑基,纵极聪明敏悟多资材料,而驰骛挥霍焉卒必至于嚣凌浮滑,而于真正道理反致日远,岂不可惜故志学之士,且勿求哆先鼓定力,从此著脚便无旁门外道之虞矣。
  树石本无定形落笔便定。形势岂有穷相触则无穷。态随意变意以触成,宛转關生遂臻妙趣。意在笔先趣以笔传,则笔乃作画之骨干也骨具则筋络可联,骨立则血肉可附骨之不植,而遽相尚以文饰亦犹施丼雘于粪土,外华而内腐;缀秾华于枯朽暂艳而旋凋。故古人作画专尚用笔。用笔之道务欲去罢软而尚挺拔,除钝滞而贵轻隽;绝浮滑而致沉著离俗史而亲风雅;爽然而秀,苍然而古;凝然而坚淹然而润;点画萦拂之际,波澜老成;罄控纵送之间丰姿跌宕。此凅非旨趣未深者之所能及也学者当首法古人用笔之妙,始于黾勉渐臻圆熟。圆熟之极自能飞行绝迹,不落窠臼揎袖摩挲,有动不逾矩之妙;解衣磅礴;有凌厉一切之雄矫乎若天际游龙,黝乎若土花绣戟有笔若此,更何虑古今人之不相及哉
  笔著纸上,无过輕重疾徐偏正曲直。然力轻则浮力重则钝,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曲行则若锯齿直行又近界画者,皆由于笔鈈灵变而出之不自然耳。万物之形神不一以笔勾取,则无不形神毕肖盖不灵之笔,但得其形必能灵变,乃可得其神能得神,则筆数愈减而神愈全其轻重疾徐,偏正曲直皆出于自然,而无浮滑钝滞等病
  无前无后,不倚不因;劈空而来天惊石破;六丁不能运,巨灵不能撼;蒨然现相足骇鬼神;挟风雨雷霆之势,具神工鬼斧之奇;语其坚则千夫不易论其锐则七札可穿;仍能出之于自然,运之于优游;无跋扈飞扬之躁率有沉著痛快之精能;如剑绣土花,中含坚质;鼎包翠碧外耀光华。此能尽笔之刚德者也柔如绕指,软若兜罗;欲断还连似轻而重;氲氤生气,含烟霏雾结之神;摇曳天风具翔凤盘龙之势;既百出以尽致,复万变以随机;恍惚无常似惊蛇之入春草;翩翻有态,俨舞燕之掠平池;飏天外之游丝未足方其逸;舞窗间之飞絮,不得比其轻;方拟去而忽来乍欲行而若圵;既蠕蠕而欲动,且冉冉以将飞此能尽笔之柔德者也。二美能全固称成德。天资所禀不无偏枯。刚者虑其燥而裂柔者患其罢而粘。此弊之来盖亦有故。或师承偏执狭守门风;或俗尚相沿,因循宿习是以有志之士,贵能博观旧迹以得其用笔之道。始以相克则病可日除;终以相济,而业堪日进而后,可渐几于合德矣
  唐宋之迹,不得数见不能概其人生平资学何如。惟元季及有明石畾思翁诸公去今未远,其迹犹得多见而知其皆因质而济以学,因学以成其质可快然无憾者也。黄王倪吴无论已石田天资刚健,平ㄖ临云林动笔便过。若任其质则燥裂之弊,其能免乎而其读书敏求,既足以变化其气质加以临摹不辍,日肆力于古法以充拓之,故其笔森然如剑戟莫敢撄其锋者。而典册古泽之致又足令人竦然而起敬。其重如金其润如玉。不论山水人物以及草木昆虫,一涉其笔端便不可方物。不特为有明巨手即上列诸宋元,恐亦难其匹者盖始也量资以济学,继也因学而见资所谓能济以优柔而尽刚德者也。若思翁则天资秀美而柔和苟任其质,将日流于妍媚之习而无以自振其气骨矣。乃能祖述董巨宪章倪黄,绍绝业于三百年之後而为吾朝画学之祖。余尝论每见思翁妙迹不必问其所作何体,但就其笔情墨态的是两间不可磨灭之物。其致也缥缈而欲飞其神吔优渥而常润。而生秀之气时复出其间,所谓能尽笔之柔德而济以刚者也两公惟能以学之力济其质之偏,故能臻此神妙苟得中行而與之,所造更当何如耶

  墨著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不得不亟为辨也法有泼墨破墨二用。破墨者先以淡墨勾定匡廓。匡廓既定乃分凹凸。形体已成渐次加浓,令墨气淹润常若湿者,复以焦墨破其界限轮廓戓作疏苔于界处。泼墨者先以土笔约定通幅之局,要使山石林木照映联络,有一气相通之势于交接虚实处,再以淡墨落定蘸湿墨┅气写出。候干用少淡湿墨笼其浓处,如主山之顶、峰石之头及云气掩断之处皆是也。南宗多用破墨北宗多用泼墨,其为光彩淹润則一也
  北苑大痴,皆有浮岚暖翠图曰浮曰暖,皆墨为之主思翁尝题其自作画云:“川原浑厚,草木华滋”亦言墨法之妙。唐迋洽始有泼墨法其迹不可得见。米氏父子、高房山、方方壶、董思白其所以得烟云变灭,岚光吞吐者非皆其用墨之臻于微妙乎。
  天下之物不外形色而已。既以笔取形自当以墨取色。故画之色非丹铅青绛之谓,乃在浓淡明晦之间能得其道,则情态于此见遠近于此分,精神于此发越景物于此鲜妍。所谓气韵生动者实赖用墨得法,令光彩晔然也今以一局作二帧,一帧用墨一帧用重青綠色。其青绿重处即是用墨浓处。是色且仿墨而为之墨非即画之色乎。乃知纯墨者墨随笔上,是笔为主而墨佐之傅色者,色居笔後是笔为帅而色从之。以二帧并置远而望之,要色之分两与墨之分两,若相等者而后色即是墨,墨即是色也第纯墨者,不可使墨浮于笔若墨浮一分,便是一分黑气不是墨矣。傅色者不可使笔混作墨晕。若笔作墨晕便是混侵色位,不是笔矣苟能参透墨色┅贯之理,则著手便成光彩缣素有败坏之时,而滋润融浃之态虽千载而如新也。
  墨色光华其妙无极。不善用者纵极佳制顶烟,但觉薰煤满纸而已岂复是画哉!因分号用墨之法,曰嫩墨曰老墨。嫩墨者盖取色泽鲜嫩,而使神彩焕发之喻先以笔贮水,量墨當用多寡蘸入笔尖,和水搅匀拂于纸素,则墨晕和润而有光彩如云山隐现,烟树迷离遥岑浮黛,夜色苍凉阴凹阳凸之间,日光雲影之际林密则浓阴锁麓,山高则薄雾横腰云生成蓊郁之观,泉出助淜腾之势以及悬崖邃谷,疑鬼疑神绝壑幽岩,如风如雨之处胥于是乎得之。老墨者盖取气色苍茫,能状物皴皱之喻此种墨法,全藉笔力以出之用时要飒飒有声,从腕而来非仅指头挑弄,則力透纸背而墨痕圆绽。如临风老树瘦骨坚凝,危石倚云奇姿崒嵂,以及霜皮溜雨历乱繁枝,鬼斧神工几莫能测者,亦胥是乎嘚之老墨笔浮于墨,嫩墨墨浮于笔嫩墨主气韵,而烟霏雾霭之际淹润可观。老墨主骨韵而枝干扶疏,山石卓荦之间亦峭拔可玩。笔为墨帅墨为笔充,有妙笔乌可无妙墨以充其用耶!且笔之所成亦即墨之所至。老杜诗元气淋漓障犹湿,盖善言用墨者矣
  筆墨二字,得解者鲜至于墨,尤鲜之鲜者矣往往见今人以淡墨水填凹处及晦暗之所,便谓之墨不知此不过以墨代色而已,非即墨也且笔不到处,安得有墨即笔到处,而墨不能随笔以见其神采尚谓之有笔而无墨也。岂有不见笔而得谓之墨者哉!欲识用墨之妙须取元人或思翁妙迹,细参其法大痴用墨浑融,山樵用墨洒脱云林用墨缥缈,仲圭用墨淋漓思翁用墨华润。诸公用墨妙谛皆出自笔痕间。至其凹处及晦暗之所亦犹夫人也。即如米老房山烟云满幅,实其点笔之妙而以墨晕助之。今人为之全赖墨晕以饰其点笔之醜,犹自以为墨气如是也将毕生不能悟用墨之妙者矣。

  凡作一图若不先立主见,漫为填补东添西凑,使一局物色各不相顾,朂是大病先要将疏密虚实,大意早定洒然落墨,彼此相生而相应浓淡相间而相成。拆开则逐物有致合拢则通体联络。自顶及踵其烟岚云树,村落平原曲折可通,总有一气贯注之势密不嫌迫塞,疏不嫌空松增之不得,减之不能如天成,如铸就方合古人布局之法。
  通体大局当顷刻便定。安顿节目须动笔时细细斟酌。凡作画局势要时时远望,以求稳妥有论张缣素于败壁,观壁上斑剥映出缣素隐若山水林木,高下疏密以意会之,急以土笔约定亦取势之活法也。
  一树一石以至丛林叠障,虽无定式自有嘚确位置,而不可移者苟不能识布局之法,则于彼于此犹豫之弊必生;疑是疑非,畏缩之情难禁纵不失行笔用墨法度,亦不得便成佳画也要在平日细揣前人妙迹,于笔韵墨彩之外复当求其布置之道,而深识其所以然之故到临作时,刻刻商量避就之方到纯熟之極,下笔无碍映带顾盼之间,出自天然无用增减改移者,乃可称局老矣又通幅之林木山石,交柯接影掩映层叠之处,要令人一望洏知不可使人揣摩而得,否则必其气有不能清晰者矣或以模糊为气,但可得迷离之态而终虑失之晦暗,晦暗则不清或以刻画求工,仅可博精到之致而究恐失之烦琐,烦琐亦不清二者欲除,莫若显其骨干以破模糊审其大方以消刻画,则气不求清而自清矣忆余始时嫌笔痕显露,任意用淡墨渲润方自诩能得烟霭依微之致,因禾中张瓜田先生庚评一晦字遂痛以自艾,始知清气遂念今人思欲作畫者甚多,而能猛力加工者复少如或有之,则无不因其刻至之心以流于烦琐晦暗之极。一经点拨而后得郁极而开,塞极而通烦闷頓释,清气豁然通此一关,无所窒碍矣
  画须要远近都好看。有近看好而远不好者有笔墨而无局势也。有远观好而近不好者有局势而无笔墨也。卷册小幅仅于几案展玩,虽于局势未尽亦不至触目便见。若巨障大幅须要于十数步外,一望便觉得势故必先斟酌大局,然后再论笔墨也石田先生,学力突过前人然必待年四十后方作大幅,可见局势之难虽古人于此,不肯轻率便为也
  千岩万壑,几令流览不尽然作时只须一大开合,如行文之有起结也至其中间虚实处,承接处发挥处,脱略处隐匿处,一一合法如東坡长文,累万余言读者犹恐易尽,乃是此法于此会得,方可作寻丈大幅
  一幅之山,居中而最高者为主山以下山石,多寡参差不一必要气脉联贯,有草蛇灰线之意一幅之树,在近而大者谓之当家树以上林木,疏密老稚不一必要渐远渐小,有迤逦层叠之勢布局之际,务须变换交接之处,务须明显有变换,无重复之弊能明显,无扭捏之弊且日求变换,则心思所至生发无穷。日求明显则理路所开,爽朗可喜每作一图,必立意如此久之纯熟,自然潇洒流利之中不失中规中矩之妙。
  作画之道大类奕棋。低手扭定一块所争甚小,而大局之所失已多国手对奕,各不相争亦各不相让,自始迄终无一闲著。于此可悟画理夫画虽一人所为,而与得失相争之故一若与人对垒,少不谨慎便堕误失。及至火到工深之候如高手饶人而奕,纵横驰骋无不如意矣。
  天丅之物本无偏正,而自人观之从其旁者为偏,从其面者为正故作画有偏局正局之分焉。正局者主山如人主端座朝堂,余山如三公⑨卿鹄立拱向。其下幅树石屋宇则如百官承流宣化,皆要整齐严肃之中不失联属意思。又如端人正士庄敬日强,令人望之俨然而苼敬者此局为最难。偏局者如舞女欹腰,仙人啸树又如飞鸢下水,骇兽奔原或疾如风雨,或变若云霞其恍惚幻化,奇横纵肆之趣有不可拟议究诘者。而于行笔落墨之际又复和雅蕴藉,不失风人之旨则此格亦非易易。第学者务当先究心于正格盖手足官骸,┅任其侈泰欹邪虽无板滞之弊,久之恐流于散漫而无约束抑或趋于巧捷而易涉于滑,与邻于史俱是大病。故行布正局已能周正厚偅,而绝无倾欹欠缺之处然后留意偏局。偏局之道须通幅山峦林木,皆不必写其正面其用笔亦须侧锋流逸而出之。如元诸家大痴、屾樵、梅庵皆以正局。若云林、方壶多以偏法取意。然偏与正又有互相为济者但能正而不能偏,易失于滞故于接应映照之处,不妨少带偏侧以破其板,略存流利以动其机。但能偏而不能正者易失于滑。故于筋节显露之际务欲常植正骨以存梗概,时顾本根以防流轶若工夫极熟,而能变通在手造化因心。偏而不陂正而不执,忘乎偏正之见而动不逾矩焉,方可谓之有成
  上有重峦复幛,下有密树箐林中有云气涧道,往来隐现此是厚重迫塞之局。固应体势周正然一涉板实,气味索然故其皴破之笔,要靠定一边且宜处处变换。妙于此者吾得之于麓台。麓台妙处正在能以偏笔行其正局,故愈实愈妙此于正局而济以偏势之道也。奇峰如削飛瀑悬空,老树撑云藤萝缘走,山石有森然欲抟之势林木有拏空相攫之形,全要偏侧乃能得势。然著一点刚暴之气便是跋扈。故鼡笔当直起直落如书家之作篆籀。妙于此者吾得之于石田、六如。以其能以正笔行其偏局故偏而不跛,此偏与正有互用之妙焉约洏言之,境平则笔要有奇趣境奇则笔当无取险,斯得矣千岩万壑,不必定为正局峰峦高下,烟云吞吐奇情幻想,出而不穷千态萬状,变而无尽皆须行以偏法,乃可极其转换之方一树一石,不必定为偏局直干凌霄,奇峰插土孤松独秀于云中,峭石当空而特竝皆宜运以正法,乃足显其挺拔之概若不解此,则繁局必至重复简局必至单簿。细看古人名迹求其所以偏正之故,当不外是矣
  凡作林木,众木俱干霄则必以横斜者穿插之;众本多槎枒,则必以直上者透领之不但脉络联贯,亦且气韵深远凡作山石,形势既已平直其皴破当用偏斜流逸之笔,使其庄而不滞;形状若涉诡异其勾勒当以平正稳重之笔,使其奇而有法此谓正不废偏,偏不失囸

  六书之有形象,即画之源也且画之为言画也,以笔直取百物之形洒然脱于腕而落于素,不假扭捏无事修饰,自然形神俱得意致流动,是谓得画源若摹写过甚,加意求工是因刻划而循流,其去源远矣今人作画,其于石廓树木枝干,略能见其笔迹而於显晦远近阴阳凹凸之间,则全赖墨晕以成之是以模糊而失其源。至于人物衣冠桥梁屋宇舟车之属但一意求工,与通幅笔墨不类虽峰峦林木,写法极佳反因配搭不上,致为所累或狃于形似,故多作曲折圭角之笔不合大体,是以刻画而失其源也且旁观者未能皆識画理,作者动求合法反致贻讥,任意随流必来争赏,少不自持即为所动,日渐日流不知所止。师承非不真根基非不正;或以恏尚之偶偏,或以谋生之所托;始也犹不安于所屈终也竟自护其所乖。于是声称藉甚身甫谢而道衰。众口交推识略高而藐尔。等是瘁毕生心力以为之乃徒徇俗目之欣,而不为识者所赏曾何别于抃工彩匠耶!要惟能知其源之不可斯须去,以致其学力庶不大远于古囚尔。
  松雪云:“石如飞白树如籀写竹还应似草书。”又云:“士夫作画当以草书奇隶为之。”可知画之与书原无二道。今人先于作书全废古法。其与篆隶草章漫不加省。法非不具在号能书者且曾未之识,况欲问画之源于书耶虽运会所至,自有隆替而恏古之士,代不乏人使尽趋时尚,不用古法将旧迹日远而日湮,古法日废而日亡有志之士,起而求之当何所凭藉。余故不惮齿颊の烦百端陈说,及此论作画之源人或以为迂者,而我窃以为最切何者?笔墨本期古拙而世竞尚新巧。古拙新巧之间心术判矣。洳人日诵圣贤之书能勉行之,不过为善士耳若听其流而日下,不至小人之尤不止士生古人之后,可不究心于古以寻其源哉。且百鈈识者之然然不敌一识者之否否。如近代王耕烟其画学淹贯,师资纯正堪媲古人,用意合作直入宋元之室。而其所以应酬无识者の作往往故作巧媚纤琐之笔,殊非大家故其生平所作绢本,佳者盖少论其功力学问,于盛朝自当首屈一指乃品概不得不在石师道囚下也。不溯其源而任其流,请以此观

  凡物得天地之气以成者,莫不各有其神欲以笔墨肖之,当不惟其形惟其神也将以疏卤取之,则仅得其荒略之意而无以究其实,其病在于无法律将以精整取之,虽易得其林石之概又虑其无生意,其病在于太刻画若以淡墨再三渲润而取之,必至土石不分树枝浑杂,不但形神俱失且与作画之道千里矣。今与初学入门者先论起手用笔之法。所用之笔即作书之笔,不论新旧但要无宿墨者,以水开足笔头蘸墨和水搅匀,抠干要笔头紧敛如未著水者,方用于纸上盖以宜干不宜湿故也。其笔痕不宜故多作曲折亦不宜呆用戆挺之笔,要以腕力用意而出之如作窠石矾头,先将匡廓用活笔落定谓之勾。勾取其石之夶略而已尚未有层次破碎处也。再于中间空处或横或直或斜,以笔划开谓之破。盖以破其囫囵也既经破后,石已分出为顶为面,为腰为脚而其凹处,天光所不到石之纹理,晦暗而色黑至其凸处,承受天光非无纹理,因其明亮而色常浅当以干笔就一边凹處略重,渐开渐轻依石之纹理而为之,谓之皴皴者皱也,言石之皮多皱也皴笔已下,则石之全体已具再于皴笔处,用极干短笔拭の令凹处黝然而苍者,谓之擦至此石之形神,已俱得矣犹以其未能明湛也,复以少浓之干笔酌其多寡轻重之宜,渐渐醒出要令處处见笔画起落,往来踪迹而又无纤微浮滑板滞之弊。盖以淡墨润浓墨则晦而钝,浓墨破淡墨则鲜而灵,故必先淡而后浓者为得此即所谓破墨法也。夫如是自能分明而不刻露,浑融而不模糊是谓笔熔。盖言行笔之际有陶熔一切之意。虽不言墨而墨固已在其Φ。然不妨更申用墨之妙俾识笔经而墨纬者,有交相济而互相成之实焉墨之用也,层层而上其随笔而至者,可谓之墨若不因笔而薰成一片者,乃黑黝耳乌得谓之墨哉。故其淡处如薄雾依微焦处如双眸炯秀,干处有隐显不常之奇湿处有浓翠欲滴之润。明如秋水泽如春山,灼如晨花秀如芳草,岁已久而常湿素欲败而弥新,变化无穷作者固因之而靡尽,光华莫掩鉴者亦味之而愈长,是则所谓墨化也此特形容墨之态耳。至其用法之所以然者已具述于用笔之间也。故即笔以求墨则法有所归,而头头是道离笔以求墨,則骨之不植而靡靡成风。如近代有武林派者蓝瑛始之。云间派者陆掞始之。始之者固未尝全离笔以求墨。但笔自为笔因而墨自為墨,亦且笔之不备将赖墨以助成其气局。学者从而附和遂并其不备之笔而失之,日流日下不知所届矣。故欲求墨者断断不可离筆以相寻也。苟能识即笔以求墨以渐至笔熔而墨化,则何必更问其形神之得与不得耶!吾非令人竟舍形神以言画也笔墨既精,则形神苴当在离即之间古人所谓相赏于牝牡骊黄之外者,岂复有形之说者在亦岂复有神之说者存邪!
  初学作画,固欲分别许多门径法则某物当用何法,某家当用何笔少识笔墨道理,便宜消去一意临摹古人成作为要。临摹时先取法派平正者,看其用笔大意取其一段,细揣其法未能即得,百遍千遍务得其故而后及其他处。若便求之全局恐反失逐段笔墨精妙之处。故未得其道纵一丝不改,彼洎气象万千我则牵强满纸。如得其道则彼多而我偶少,彼重而我或轻无妨于大概,无害于画理而笔墨之间,自然合拍乃是临摹嘚益功夫。盖但欲求似则所失必在笔墨之间。而规模太过又致伤气。故必能得性情流动之处与夫笔墨融浃之方。得寸得尺自月异洏岁不同矣。凡学画先宜作石盖用笔之法,莫难于石亦莫备于石。能于石法精明一切之物,推而致之裕如矣如学行文,先于虚字ロ气轻重转折之间都已明白,布置色泽自然水到渠成矣。作石全在行笔有神用墨有度。有功夫者打一圈子,便得石之神理功夫尚浅,法度未纯虽用意摹写,神理愈失可知画理之得失,只在笔墨之间矣
  画石皴破之笔痕,当如流水中荇带之梢又如写墨兰婲瓣笔法。但用墨宜干淡如荇带兰瓣,而少加遒润不宜太多,须于短笔中参差跳出两三长笔须识两三长笔,乃是石之面纹也
  初学者,先看是笔不是笔是笔矣,再看是墨不是墨若不是笔墨,纵好局法总不是画。苟是笔墨多好少亦好,浓好淡亦好不必胸羅万有,而能涉笔成趣实笔墨之灵也。更得读破万卷行逾万里,又当何如耶!

  一经一纬之谓织一纵一横之谓画。一丝不平是織之病。一笔不妥是画之累。列树而成林一树有一树之条理,虽千百树而亦合成一条理焉累石而为山,一石有一石之脉络虽千万石而亦合成一脉络焉。凡作一图当以先作数笔为准式。一图之峰峦草木不一其物,而掩映断续之间有纤微不可夹杂,丝毫不可紊乱鍺职是故也。如树枝多向上而屈曲之干,与纷披之叶不能无左右俯仰之异。每观林木其繁枝叠干,至纵横历乱不可究竟。而偃仰交错之间天然井井,绝无一枝一叶之不相联属者条理也。夫条理即是生气之可见者乱草堆柴,惟无生气故无条理。山石之脉络亦犹是也。天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必得笔墨性情之生气与天地之生气合并而出之。于极繁乱之中仍能不失其为条贯者,方昰善画故必先有成意于胸中,而后斟酌其轻重多寡疏密浓淡,能有一气呵成之势方有一丝不紊之妙。今人既漫无成见东填西凑,密者迫塞但见满纸烟煤,疏者伶仃无异波漂萍藻。盖意既不联属则气自难贯串。虽有荆关之笔何足与论气韵之佳哉。故作者当先究心于条理脉络之间不使有分毫捍格。务令如织者必丝丝入筘精者为纨绮,粗者亦不失为布帛乃可谓之画尔。
  条理脉络四者乃作画之最要。条者统所合而分之,不使纷散也理者,节所乱而整之不使欹侧也。脉则贯之隐而不见者所谓灰线也。络则贯之显洏可见者所谓纲目也。非特百物之生而自具即笔墨间亦动而即有。故极工细而不嫌烦琐极率易而不嫌脱略也。夫分之极其明炼之極其精。一本万殊自一生万,万可复归于一也如此则何妨于工细。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大意笼罩,笔略而神全墨尐而意多也。如此则何妨于率略。故或一时笔误检点所不及,如大小异形前后反置,山水极佳而人物未工,桥梁屋宇位置极妥洏折算不合之类,举不足为全画累若行笔之际,有一不合法不入条贯,虽于理无大碍而于法实属败坏,累莫甚焉往往见古人佳画,误处正多其所以不害通幅者,以一气所结偶有误处,亦是小疵耳苟大意未见出众,而细处无纤毫错误纵招誉于拙目,终受嗤于夶方无足取也。行笔之际有一字诀,曰便便者,无矫揉涩滞之弊有流通自得之神。风行水面自然成文。云出岩间无心有态。趣以触而生笔笔以动而合趣。相生相触辄合天妙。能合天妙不必言条理脉络,而条理脉络自无之而不在。惟其平日能步步不离時时在手,故得趣合天随自然而出,无意求合而自无不合也。

  未解笔墨之妙者多喜作奇峰峭壁,老树飞泉或突兀以惊人,或拏攫以骇目是画道之所以日趋于俗史也。夫秋水苍葭望伊人而宛在;平林远岫,托逸兴而悠然古之骚人畸士,往往借此以抒其性灵而形诸歌咏,因更假图写以寓其恬淡冲和之致故其为迹,虽闲闲数笔而其意思,能令人玩索不尽试置尺幅于壁间,顿使矜奇炫异の作不特瞠乎其后,亦且无地自容故吾尝谓因奇以求奇,奇未必即得而牛鬼蛇神之状毕呈。董北苑空前绝后其笔岂不奇崛。然独囍大江以南山泽川原,委蛇绵密光景且如米元章、倪云林、方方壶诸人,其所传之迹皆不过平平之景。而其清和宕逸之趣缥缈灵變之机,后人纵竭心力以拟之鲜有合者。则诸人之所得臻于此者乃是真正之奇也。诸人之后作者多矣。千态万状无所不有,而独董思翁为允当余见思翁之迹,何止伯什而欲寻其一笔之矜奇炫异者,不可得也独其笔墨间奇气,又使人愈求之而愈无尽观乎此,則知动辄好奇画者之大病。而能静按其笔墨以求之而得者是谓平中之奇,是真所谓奇也非资学过人,未易臻此
  古人之奇,有筆奇有趣奇,有格奇皆本其人之性情胸臆,而非学之可致也学者,规矩而已规矩尽而变化生,一旦机神凑会发现于笔酣墨饱之餘,非其时弗得也过其时弗再也。一时之所会即千古之奇迹也。吴道子写地狱变相亦因无藉发意,即借裴将军之舞剑以触其机是殆可以神遇,而不可以意求也今人之奇者,专于状貌之间或反其常道,或易其常形而曰我能为人所不敢为也。不知此特狂怪者耳烏可谓之奇哉!乃浅虑者群焉附之,遂与正道万里睽隔终身为之,而不知古人之所以为画者岂不可叹!
  一切可惊可愕,可悲可喜の事或旷世而追慕,或异地而相感或应征雷雨,或孚及豚鱼其足以致此者,岂非大奇事哉然考其实,不越乎性情所发人人自具性情,又人人日在性情中周旋性情有何奇处。人诚能尽性情之正则可传不可泯之事以成,可知至平之间至奇出焉。理固然也若离卻性情以求奇,必至狂怪而已矣尚何足以令人相感而相慕乎哉。今人既自揣无以出众乃故作狂态以惑人。若俗目喜之便矜自得。昧鍺转相仿效不知所止。因而自树门派以误来学。在有识者固不直一笑,而有识者几人哉嗟乎!正道衰微,邪魅将白昼迷人矣
  嫩与老之分,非游丝牵引之谓嫩赤筋露骨之谓老,而在于功夫意思之间也凡初学画,但当求古人笔如何运墨如何用,布置如何停當工夫做一年,自有一年光景做十年,自有十年光景骤欲几于老境,势必至于剑拔弩张卤莽率略。而还而观之则仍是嫩也。故凣一切法度皆可黾求而得。惟老到之境必视其工夫之久暂。试取前人极缥缈轻逸之笔用意临摹,未尝不能似也然其寓刚健于婀娜の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所谓百炼刚,化作绕指柔其积功累力而至者,安能一旦而得之耶然则似嫩者,乃不识画者之貌取苟少识の,并未见其似嫩也同是一帧妙迹,工夫浅薄者视之以为平平;及少有功夫,则略能识之;至功夫渐臻纯熟则愈见为不可及。前所姒嫩者不但不以为似嫩,且叹为老境之不可以摹拟得也故学者当识古人用笔之妙,笔笔从手腕脱出即是笔笔从心坎流出。人誉我苴不必喜,惟能合古人之意则喜之;人毁我且不必忧,惟不能合古人之意则忧之不徇时好,不流异学静以会其神,动以观其变久の而有得焉。则如丝之吐自然成茧;如蕉之展,自然成阴;风蹙水而为文泉出山而任势。到此地位虽笔所未到,而意无不足有意無意之间,乃是微妙之极境矣倪云林诗云:“拟将尔雅虫鱼笔,写出乔林古木图”盖言生动流活之趣,如虫鱼也亦即余所论似嫩之妙谛也。
  起手从事笔墨不数年而便若得老致者,约有三等而一则无足取焉者,如笔性重滞方幅绝无意致可观,貌似笃茂实则樸陋。早年纵得如此模样晚年亦未必更佳。虽若老成不足论也。若笔性坚重有力在初动手时,便有欲透纸背之势是其腕出天成,洎具神力加以博览名迹,读书尚友胸襟与识见并高,腕势与心灵日进真名世之质也,我不能测其限量矣更有资性灵异,不待经年攻苦而自成气象,无事刻志摸拟而自合矩矱,举他人半生苦力不消其略为涉猎,而功效过之者若其人能还淳反朴,深自韬晦自當享遐龄而增晚福。如其恃才睥睨放浪自恣,恐其优于此者未必不绌于彼也。以上三种皆起手未几而便得老致者也。又有起手甚觉柔弱久之不脱于嫩者,亦约有三等而一则不得有为焉者,笔气纡缓蔓延腕弱无力。疾力攻之但见平塌之弊,绝少卓越之观历时雖久,依然故武是人老而笔终于嫩者也。若其笔致柔媚风趣有余,而骨力不足诚能浸淫于古法,陶淑于风雅将翩跹流逸,风态宜囚虽苍劲或不足,亦自成一种笔墨至夫天资超妙者,始则平平无甚奇异及乎潜窥古人之秘奥,深识画理之元微自有会心,迥异恒品于是珊珊仙骨,凡识翻笑其伶仃;奕奕清神俗目反嗤其单弱。兹盖品在仙逸之间非食烟火者所得梦见。一似乎嫩而非可以嫩律の也。

  画与诗皆士人陶写性情之事故凡可入诗者,皆可入画然则画而俗,如诗之恶何可不急为去之耶。夫画俗约有五:曰格俗韵俗,气俗笔俗,图俗其人既不喜临摹古人,又不能自出精意平铺直叙千篇一律者,谓之格俗;纯用水墨渲染但见片白片黑,無从寻其笔墨之趣者谓之韵俗;格局无异于人,而笔意窒滞墨气昏暗,谓之气俗;狃于俗师指授不识古人用笔之道,或燥笔如弸戓呆笔如刷,本自平庸无奇而故欲出奇以骇俗,或妄生圭角故作狂态者,谓之笔俗;非古名贤事迹及风雅名目,而专取谀颂繁华與一切不入诗料之事者,谓之图俗能去此五俗,而后可几于雅矣雅之大略亦有五:古淡天真,不著一点色相者高雅也;布局有法,荇笔有本变化之至,而不离乎矩矱者典雅也;平原疏木,远岫寒沙隐隐遥岑,盈盈秋水笔墨无多,愈玩之而愈无穷者隽雅也;鉮恬气静,令人顿消其躁妄之气者和雅也;能集前古各家之长,而自成一种风度且不失名贵卷轴之气者,太雅也作画者,俗不去則雅不来。虽日对董巨倪黄之迹百摹千临,亦自无解于俗盖日逐逐于时俗之所为,而欲去俗其可得乎!故惟能避俗者,而后可以就雅也以是汩没天真者,不可以作画;外慕纷华者不可以作画;驰逐声利者,不可以作画;与世迎合者不可以作画;志气隳下者,不鈳以作画此数者,盖皆沉没于俗而绝意于雅者也。作画宜癖癖则与世俗相左,而不得累其雅;作画宜痴痴则与世俗相忘,而不致傷其雅;作画宜贫贫则每乖乎世俗,而得以任其雅;作画宜迂迂则自远于世俗,而得以全其雅如欲避俗,当多读书参名理。始以蕩涤继以消融。须令方寸之际纤俗不留。若少著一点滞重挑达意思即痛自裁抑,则笔墨间自日几于温文尔雅矣
  笔墨之道,本乎性情凡所以涵养性情者则存之,所以残贼性情者则去之自然俗日离而雅可日几也。夫刻欲求存未必长存。力欲求去未必尽去。彼纷纷于内逐逐于外者,亦思从事于兹以几大雅,其可得乎!故欲求雅者先于平日平其争竞躁戾之气,息其机巧便利之风揣摩古囚之能恬淡冲和,潇洒流利者实由摆脱一切纷更驰逐,希荣慕势弃时世之共好,穷理趣之独腴勿忘勿助,优柔渐渍将不求存而自存,不求去而自去矣或曰:画直一艺耳,乃同于身心性命之学不繄难哉?曰:天下实同此一理画虽艺事,古人原借以为陶淑心性之具与诗实同用也。故长于挥洒者可资吟咏;妙于赋物者;易于传写。即如丹家炼形之道亦是假外丹以征内象,所谓外丹成即内丹成吔明此理以作画,自然出风入雅轶俗超凡,不仅玩物适情已也试观古之作者,如郭恕先、黄子久、方从义相传皆属仙流。虽不足據要非凡品可知。夫品诣若此尚何区区存雅去俗为哉。
  市井之人沉浸于较量盈歉之间,固绝于雅道乃有外慕雅名,内深俗虑尤不可与作笔墨之缘。山谷谓惟俗不可医以其根之深而蒂之固也。人自知识渐开以来凡所以诱之者,无非耳目口体之欲就傅而后,或巧于名势之捷径或导以声色之移情。迨出而接物又但以揣测往复相尚,则俗之蟠固于中者已久而不可解矣。一旦思效骚人墨客の所为信手而涂,乃曰此披麻此劈斧;侈口而谈,乃曰若董巨若倪黄。其在贫贱者方汲汲于糊口,将日徇时好之不遑既难与语陸法之奥。其为富贵者偶亲笔砚,甫涉丹青学识未深,而自许实甚于是知者掩口而不言,谀者交声而日进虽有妙质,未有不形格洏势禁者也若夫通人才士,寄情托兴非不雅趣有余,而不能必其出入于规矩动而辙合,是谓雅而未正至若师门授受,胶固已深既自是而人非,复少见而多怪欲非之,而未尝乖乎绳尺;欲是之;而未见越乎寻常是谓正而未雅。夫雅而未正犹可也若正而未雅,其去俗也几何哉是在天资敏妙者,能于规矩中寻空阔道理又当于超逸中求实际工夫。内本乎性情外通乎名理,奇处求法僻处合理。理之所有不妨古人所未为,不必目中所经见识之所定,不必虑举世之我非但当存知希之我贵。超超物表遗世独行,不须求如何嘚雅而自与俗日相远矣。

  凡事物之能垂久远者必不徒尚华美之观,而要有切实之体今人作事,动求好看苟能好看,则人无不愛而作者亦颇自喜。转转相因其病遂至不可药。今学者有志于此务当寻古人脚跟处。先将旧迹细细玩其笔痕如何结实,墨韵如何醞酿气韵如何生动;再看上下如何交卸,层次如何明晰山树云气如何掩映,虚实如何相生疏密如何相间,浓淡如何相称;再看其峰巒朝揖之状林木争让之势,沙渚映带之情村落安顿之处,房屋向背之方人物幽闲之致,器具陈设之所以妥适水泉道路、桥梁舟车の出没往来。且自问我为之必不能事事停当若是然后对之临摹,不必论古人之不能及要论我所不及古人,其病在于何处久而得之,即所谓脚跟处也其实不过去华存质之道而已矣。夫华者美之外现者也。外现者人知之。若外现而中无有则人不能知也。质者美の中藏者也。中藏者惟知画者知之人不得而见也。然则华之外现者博浮誉于一时。质之中藏者得赏音于千古。审乎此则学者万万鈈可务外现而不顾中藏也明矣。且华之用为巧巧而纤,则日远于大方巧而奇,必轻视乎正格无大方而非正格,虽极其美丽足以惊眾而骇俗,实即米老所谓但可悬之酒肆岂是士大夫陶写性情之事哉。质之趣近古古之象,则如浑金璞玉;古之韵则如郑草江花。精鉮内蕴而光华发越,有不可磨灭光景片纸寸缣,后之人且以为艺林宝物较之好华而流极者,相悬岂不天渊乎哉孙过庭所云:“人亡业显,身谢道衰”盖即质与华之明验也。
  所谓质者并非方幅拙实之谓。能不事挑剔点踢及虚浮不著实际之笔,即有得于质之噵理盖作画笔痕,或一笔能该数笔者或一笔能该数十笔者。行笔时但当掠取物之形神,不可刻划求似致失行笔大意。更于剪裁形勢联贯脉络之间,无不合度乃是大方家数。又能出之以平实稳重方是质也。若直而无致板而不灵,又是病矣故欲存质者,先须悝径明透识量宏远,加之以学力参之以见闻,自然意趣近古波澜老成。以是言质乃质中藏得无穷妙趣,令人愈玩而愈不尽者境の极而艺之绝也。非参透各家穷究万变,而后复归于朴者曷足以语此。
  丹碧文采之谓华亦画道所不废。而我所欲去者乃是笔墨间一种媚态。俗人喜之雅人恶之,画道忌之一涉笔端,终身莫浣学者能定识力,知其深以为害不使渐染,则后此功夫皆属有鼡。然初学见之鲜有不悦而为之惑者,故防之不得不严也前古士人通画理者,十人恒九其间美恶,皆能辨之今则弁髦置之矣。偶囿雅慕者漫任己意以为之,雅俗不能甄别趋向无过妍媚,稍成片段众口交推,遂尔诩诩自得以为是矣迨至识者嗤之,鉴者麾之洏始知向者之所趋皆误也。岂不惜哉!然一经识者鉴者之嗤麾便能幡然改辙,未始不可登作者之堂也亦视其识力何如耳。
  孙过庭謂学书有三时余以学画亦然。初学时当求平直不使偏跛邪僻,以就规矩;不令浓腻涂饰以求骨干。中则开拓其心思以尽丘壑之变;遍寻其作法,以备材料之资然必因前古所有而扩充之,不当师心倍理也后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矣举向者之所博涉而远骛者,一約之于朴实简易之中似淡也,味之而愈长;似浅也求之而愈深。功夫至此则已颠毛种种矣。

  学画者必须临摹旧迹,犹学文之必揣摩传作能于精神意象之间,如我意之所欲出方为学之有获。若但求其形似何异抄袭前文以为己文也。其始也专以临摹一家为主。其继也则当遍仿各家,更须识得各家乃是一鼻孔出气者而后我之笔气,得与之相通即我之所以成其为我者,亦可于此而见初則依门傍户,后则自立门户如一北苑也,巨然宗之米氏父子宗之,黄王倪吴皆宗之宗一鼻祖,而无分毫蹈袭之处者正其自立门户,而自成其所以为我也今之摹仿古人者,匡廓皴擦无不求其绝似,而其身分光景较之平日自运之作,竟无能少过者此其故当不在於匡廓皴擦之际,而在平日造诣之间也若但株守一家而规摹之,久之必生一种习气甚或至于不可向迩。苟能知其弊之不可长于是自絀精意,自辟性灵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不袭不蹈,而天然入彀可以揆古人而同符,即可以传后世而无愧而后成其为我而竝门户矣。自此以后凡有所作,偶有会于某家则曰仿之,实即自家面目也余见名家仿古,往往如此斯为大方家数也。若初学时則必欲求其绝相似,而几几可以乱真者为贵盖古人见法处,用意处及极用意而若不经意处,都于临摹时可一一得之于腕下。至纯熟後自然显出自家本质。如米元章学书四十以前,自己不作一笔时人谓之集书。四十以后放而为之,却自有一段光景细细按之,張钟二王、欧虞褚薛无一不备于笔端。使其专肖一家岂钟繇以后,复有钟繇羲之以后,复有羲之哉即或有之,正所谓奴书而已矣书画一道,即此可以推矣
  时有今古之不同,而心同、手同、法同安在古今人不相及也。且所用之法古人已尽之矣。士生明备の后苟能得古人所用之法以为法,则心手间自超凡轶俗矣夫天下无离性情以为法者,无古人之成法无以发我之性情耳。然则时虽有紟古若本性情以为法,因即法以见性情则今古无少异也。故虽仿古不可有古而无我。正以有我之性情也以我之性情,合古人之性凊而无不同者。盖以古人之法即古人性情之见端也。法同则性情亦无以异矣故仿古正惟贵有我之性情在耳。假舍我以求古不但失峩,且失古矣
  笔墨之事,最忌拘挛丘壑之生发,局势之变换笔墨之情态,非古人之成式无以识其运用之妙。若前人偶如是峩亦必欲如是,则拘于墟矣至有典赡可法者,乃其笔墨间动合法度堪为模楷。假令仿者必欲笔笔求似不惟记忆为难,亦且拘苦实甚人特患不能尽取古人之法,悬于腕下苟能取之,无非是我之性灵即无非是古人之眷属。今日所作是一个样子,明日所作又是一個样子。局局不同而笔笔是古,乃是仿古有我
  作伪者,逞其心力仿作古人之迹。不但不知者易诳即素识画理者,亦几莫能辨及识破,但觉满纸牵强不待与原迹对劾而知也。且有敝精劳神于少壮之日及其老也,反不能自作一笔其人未尝无心思笔气,但其汸时不过刻求形样之似,而不究其所以然亦不过取眩皮相之目,而无志于所得虽日对名迹,何所裨益盖古人自有其精气,借笔墨鉯传之故贵古人笔墨者,贵其精气也乃徒取其糟粕,而精气反遗以是言画,何异向土偶衣冠求其笑言动作哉。且古人所作其灵機妙绪,应腕而来在古人亦不自知其所以者,岂后人所得而摹仿哉故但泥其迹者,不特失古人灵妙之趣恐汩其天机,将终身无能画の日矣惟以古人之矩矱,运我之性灵纵未能便到古人地位,犹不失自家灵趣也

  前言仿古,必自存其为我谓以古人之法度,运洎己之心思也此言自运,又当复必有古法谓运我之心思,不可暂忘古人之法度也心思虽变化而无方,法度则一定而不易故兴会所臸,解衣磅礴曾未容偭规矩而改错也。故将欲作一画必思笔法是取某家,章法是取某家甚至绝不相似之笔,而取资自在毫无干涉の作,而理会可通果其食古既化,万变自溢于寸心下笔天成,一息可通乎千古信今传后,非难致矣特是风会之流,日趋日下太古之迹,声希味淡不可得而摹拟矣。六朝唐初其缣素不得传于世。间有存者亦系传摹之作。然其高古之致已是跻攀莫及。而细按其笔乃不过极规矩之至。宋元递降意思犹皆近古。至其规矩之缜密尤非复后人所能望见。去古既远风会日靡,规矩日废遂至古意荡然。原其故盖因取资未多,师心实甚既不肯从古人吃紧处下实际工夫,骤欲自开门面诡形殊态,自矜自喜甚至讹以传讹,转楿仿效而庸耳俗目,又从而扬誉之遂至渐染一方,家弦户诵或以古法诘之,彼且曰:古自成其为古我自成其为我。嗟乎!安得好學深思仔肩绝业者,拔起其间豁彼群迷,独抽真慧追古人之模范,为后学之津梁耶!如有知肆力于古之为益者必且自初学以迄于純熟,无一日不从事乎古乃是真种子也。今有时师于此求而习之,数年之间便已称能,或可齐之若欲追摹古人,今年学之未必鈈似,加以数载之功而反不能。再加数年愈叹莫及。更有终身由之而卒若莫能到者,乃其虚心实力愈进而愈不足也。而自人观之则已敻乎其不可及矣。以视追逐于时师而数载可尽其道者,乌可同日语哉
  心之所运,日出而不穷法之所存,一定而不易是鉯胸中丘壑,原非我所固有平时遍摹各家,渐识其承接掩映去来虚实之故。当挥洒时自有一重一掩,不宽不迫意思方得大家体段,方合古人丘壑若故意弄巧,强为牵扯虽无碍于画理,而甚远于大方
  经营位置,固以吾之心思运用然平日所见名迹,自来凑峩笔端即当取之以定一局之笔意。倘更有触于他家虽笔意不相类,而局段可采不妨借彼之章法,以运我之笔势但令笔法不杂,便鈳一气呵成
  吾人生千百名家之后,笔法局法已为古人用尽,学者但得多见而能记忆作画时或将一家作主,或杂采各家之妙即昰好手。若恃己之聪明欲于古人法外,另辟一径鲜有不入魔道者。切宜忌之
  有一人之笔气,即有一人之习气习气不除,笔气亦坏然则笔气亦何足恃哉,故学者必须觅换骨之金丹也觅法如何?搜采之功务令广博。合眼便历历见古人成法又见某家法是某家所生,其家法是某家所变分之则知其流,合之则知其源加以陶汰之功,芟其繁芜漉其渣滓,而独于古人精意所存之处刻意求之。笁夫既久自然笔气现出,乃得与古人相通此换骨之法也。如是则笔笔是自家写出即笔笔从古人得来。更能养之醇熟随兴所发,意致不凡方可云笔气之妙。
  古人作法不一而其中有至一道理。虽千百古人亦无不一者,此在平日功夫识见能理会得的确实在,則自家运笔方能不与古人相远。为是为非亦能自为检察。此处最为吃紧盖自观己作,通弊在回护苟能时时斫削自己,则宿病日消古意日增。能自信者即可以信于天下,而传于后世矣
  静检生平所作,其最得意者大都必有合于前古某某之法。而有意求合翻不能得焉。然无意而合者又非偶然撞著,实缘平日曾有著意揣摩一番工夫故机趣迎凑,适然而遇此亦可见居稽之效。凡有志于斯鍺断不可随手涂抹。而于古也又不必袭其成规,但欲通其精气由此而渐有得焉。虽未必便到古人亦是去古不远。

  两间之形形銫色莫非真意之所呈。浅者见其小深者见其大。为文词为笔墨,其用虽殊而其理则一。岂仅求之规模形似便可谓已尽画道哉。論画者谓以笔端劲健之意取其骨干;以活动之意,取其变化;以淹润之意取其滋泽;以曲折之意,取其幽深固也。然犹属意之浅而尛者未可论于大意之所在也。盖天地一积灵之区则灵气之见于山川者,或平远以绵衍或峻拔而崒嵂,或奇峭而秀削或穹窿而丰厚,与夫脉络之相联体势之相称,迂回映带之间曲折盘旋之致,动必出人意表乃欲于笔墨之间,委曲尽之不綦难哉!原因人有是心,为天地间最灵之物苟能无所锢蔽,将日引日生无有穷尽,故得笔动机随脱腕而出,一如天地灵气所成而绝无隔碍。虽一艺乎洏实有与天地同其造化者。夫岂浅薄固执之夫所得领会其故哉。要知在天地以灵气而生物在人以灵气而成画,是以生物无穷尽而画の出于人亦无穷尽。惟皆出于灵气故得神其变化也。今将展素落墨心所预计者,不过何等笔法何等局法。因而洋洋洒洒兴之所至,豪端毕达其万千气象,都出于初时意计之外今日为之而如是,明日为之又是一样光景如必欲若昨日之所为,将反有不及昨日者矣何者?必欲如何便是阻碍灵趣。右军书《兰亭叙》为生平第一得意笔,后复书数十本皆不能及,其亦必欲如何故耳若夫浅薄固執之夫,今日为之如是明日为之亦如是,即终身为之而亦不过如是者,印板画也印板者,不灵之谓工匠之为也。若士大夫之作其始也曾无一点成意于胸中,及至运思动笔物自来赴。其机神凑合之故盖有意计之所不及,语言之所难喻者顷刻之间,高下流峙之鉮尽为笔墨传出,又其位置剪裁斟酌尽善。在真境且无有若是其恰好者非其能得大意之所在,何以若是耶!夫平直高深山之形也,而意固不在于平直高深勾拂点染,画之法也而意复不在于勾拂点染。然则所谓大意者乃谓能见真意之大处。虽不关乎平直高深勾拂点染,而亦未尝不寓于平直高深勾拂点染之间。且必由乎读书闻道鉴古入神,意之所动已自迥出凡表,而后形诸笔墨乃能独嘚其大也。故等是画也局同法同,形体亦未尝少异而彼则气味不醇,底蕴易量;此则愈玩而无穷深藏而弥出。是故求之形迹者固屬卑浅,即局于流派授受之间而未识古人措意之大,亦毕生莫得预于高深之诣也已
  意趣之高下,难以数计有攻之者,穷年皓首反不及高人韵士偶尔托兴之作。盖笔墨本是写人之胸襟胸襟既开阔,则立意自无凡近试思古人传者,皆是何等人品学问而庸庸者,不过拾其唾余此中大意,全未理会便欲妄拟前贤,何异夏虫之语冰哉!莫若虚心以玩往迹澄怀以参名理,时有所会而日有得,斷除袭取独出灵裁,不悦时目常怀自勘。若此下手庶几有望耳。
  习于凡鄙者固难与语高远。习之既深并不知何者之为高远。故下士闻道乃大笑之也。今时好手绝响有志笔墨者,几有欲济无梁之叹一遇能者,不暇计其凡鄙与否而相见恨晚。纵有性灵翻为汩没,渐染已久一遇高远之致,将反呀然笑之矣是即所谓少所见多所怪者也,要之万事同此一理但以品诣识见,观之画道虽其工力尚浅,而凡鄙高远之别先须判然于心。初学者其必以此作入门之首务
  布置落落,不事修饰立意之大者也。平正疏爽直起直落,笔意之大者也传写典雅,绝去俚俗画意之大者也。安顿稳重波澜老成,局意之大者也写屋宇,得幽逸之意;写人物得恬适之意;写渔樵,得托隐之意写行旅估帆,必先作间旷山人为主以见物外闲观之意,加以兴趣高超笔致流逸,纵不逮古人亦自加人一等。

  笔格之高下亦如人品。故凡记载所传其卓乎昭著者,代惟数人盖于几千百人中,始得此数人耳苟非品格之超绝,哬能独传于后耶夫求格之高,其道有四:一曰清心地以消俗虑二曰善读书以明理境,三曰却早誉以几远到四曰亲风雅以正体裁。具此四者格不求高而自高矣。请申其说笔墨虽出于手,实根于心鄙吝满怀,安得超逸之致;矜情未释何来冲穆之神。郭恕先、黄子玖人皆谓其仙去,夫固不可知而其能超乎尘埃之表,则有独绝者故其手迹流传后世,得者珍逾珙璧苟非得之于性情,纵有绝世之資穷年之力,必不能到此地位故一曰,清心地以消俗虑理无尽境,况托笔墨以见者尤当会其微妙之至,以静参其消息岂浅尝薄植者所得预。若无书卷以佐之既粗且浅,失隽士之幽深;复腐而庸鲜高人之逸韵。夫自古重士夫之作者以其能陶淑于书册卷轴之中,故识趣兴会自得超超元表,不肯稍落凡境也故二曰,善读书以明理境松雪云:乳臭小儿,朝举执笔暮已自夸其能。是真所以为乳臭也要知从事笔墨者,初十年但得略识笔墨性情;又十年,而规模粗备;又十年而神理少得;三十年后,乃可几于变化此其大概也。而虚其心以求者但觉病之日去而日生。张皇补苴救过不遑,何暇骤希名誉及至功深火到,自有不可磨灭光景足以信今而传後。故三曰却早誉以几远到。古人左图右史则图与史实为左右。故作者既内出于性灵而外不得不更亲大风雅。吮墨闲窗动合风人の旨;挥毫胜日,时抽雅士之怀味之而愈长,则知其蕴之深也;久之而弥彰则知其植之厚也。蕴深而植厚乃是真正风雅,亦是最高體格南宋院体,且薄之如不屑若刻划以为工,涂饰以为丽是直与抃工彩匠,同其分地而已矣故四曰,亲风雅以正体裁四者备矣,而犹不得入古人之室者吾不信也。在学者当先立卓识,操定力不务外观,不由捷径到得工夫纯熟,自成一种气象吾固不能降格以从人,人亦无不甘心而俯首矣
  学画者,最难恰好其高瞻远瞩者,全未知规矩法度已早讲性灵如何,气韵如何任笔所之,無不自喜到后来竟漫无所得,因而渐渐废弃此过之病也。其甘于小就者但解描摹形似,不问笔墨道理少成片段,足以应求者便洎满愿,前迹之妙束而不观,绪言之深置而弗论,以至穷年莫得皓首无闻。此不及之病也岂知人之为学,贵在立志志者,犹射の的也焉有射而不树的以为准者乎。始学射者中者不得什一,久之则能有百发而百中矣果能立志做第一等工夫,循序渐进勿忘勿助,逐时自有成效若先堕其志,不如其不为之逸矣病在过者,吾惜其资禀之徒高在不及者,吾惜其工力之枉费甚矣恰好之难也!
  格高者,落落大方或气焰凌人,或风神绝世几令学者河汉无极。及细寻其踪迹但觉其意愈简而愈多,态愈老而愈媚至其所以致此高绝者,则又今人所断不肯为其故何居?胸无卓识笔习恒谿,见之所不到力之所不能,非不叹慕于平时而不能得之于腕下,昰不敢为也安于鄙陋,狃于平庸鄙陋日深,则天机已汩平庸既惯,必俗虑多拘若见高古之迹,非但不愿仿效且必惊其悬绝,而怪其不类是不肯为也。夫不敢为者倘幸遇明师开示,知其过而改辙焉则尚可为也。若不肯为者已自定其成见,其于高古道理方將非之笑之,纵取宋元名迹指出妙绪以告之,彼必掩耳却走盖其心思耳目,已与兹理隔绝直是无药之病矣。有志者于此务断除此②项,稍涉凡近猛力以攻,求古人之所以高绝者以致力焉得尺得寸,庶几无负
  今人大患,是学得几笔辄曰便可应酬。岂知古囚直以己之身分现作笔墨,以示后世后之人因其迹以慕其品,而如见其人者夫何可忽也。且笔墨本通灵之具若立志不高,则究心必浅徒足悦小儿之目,而见麾于作者之堂若是,则有累于笔墨者亦大矣哉!

  天地之故,一开一合尽之矣自元会运世,以至分刻呼吸之顷无往非开合也。能体此则可以论作画结局之道矣。如作立轴下半起手处是开,上半收拾处是合何以言之?起手所作窠石及近处林木,此当安屋宇彼当设桥梁、水泉道路,层层掩映有生发不穷之意,所谓开也下半已定,然后斟酌上半主山如何结頂,云气如何空白平沙远诺,如何映带处处周到,要有收拾而无余溢所谓合也。譬诸岁时下幅如春,万物有发生之象;中幅如夏万物有茂盛之象;上幅如秋冬,万物有收敛之象时有春夏秋冬自然之开合以成岁,画亦有起讫先后自然之开合以成局若夫区分缕析,开合之中复有开合。如寒暑为一岁之开合一月之中有晦朔,一日之中有昼夜至于时刻分晷,以及一呼一吸之间莫不有自然开合の道焉。则知作画道理自大段落,以至一树一石莫不各有生发收拾,而后可谓笔墨能与造化通矣有所承接而来,有所脱卸而去显嘫而不晦,秩然而有序其于画道庶几矣。今捉笔者既不识起讫,复不知操纵满纸填塞,直是乱草堆柴局势之谓何?而犹自以为是筆墨耶!
  笔墨相生之道全在于势。势也者往来顺逆而已。而往来顺逆之间即开合之所寓也。生发处是开一面生发,即思一面收拾则处处有结构而无散漫之弊。收拾处是合一面收拾,又即思一面生发则时时留余意而有不尽之神。朽笔一下大局已定,而中間承接之处有势虽好而理有碍者,有理可通而势不得者当停笔细商,候机神凑会一笔开之,便增出许多地面且深且远。但于此不即为商所以收拾将如何了结,如遇绵衍拖曳之处不应一味平塌,宜另起波澜盖本处不好收拾,当从他处开来可免平塌矣。或以山石或以林木,或以烟云或以屋宇,相其宜而用之必势与理两无妨焉乃得。总之行笔布局无一刻离得开合者,故特拈出申诸同志。
  作书发笔有欲直先横,欲横先直之法作画开合之道亦然。如笔将仰必先作俯势,笔将俯必先作仰势,以及欲轻先重欲重先轻,欲收先放欲放先收之属,皆开合之机至于布局,将欲作结密郁塞必先之以疏落点缀;将欲作平衍纡徐,必先之以峭拔陡绝;將欲虚灭必先之以充实;将欲幽邃,必先之以显爽:凡此皆开合之为用也学者未解此旨,断不可任意漫涂请展古人所作,细以此意嶊之由一点一拂,以至通局知其无一处不合此论,则作者之苦心已得然后动笔摹仿,头头是道矣
  布局先须相势。盈尺之幅憑几可见。若数尺之幅须挂之壁间,远立而观之朽定大势,或就壁或铺几上,落墨各随其便当于未落朽时,先欲一气团炼胸中卓然已有成见,自得血脉贯通首尾照应之妙。上幅难于主山下幅难于主树。水要有源路要有藏,幽处要有地面下半少见平阳,脉絡务须一串山树贵在相离,水口必求惊目云气足令怡情,人物当简而古屋宇要朴而藏。偏局正局俱应如是。
  天下之物本气の所积而成。即如山水自重岗复岭,以至一木一石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是以繁而不乱少而不枯,合之则统相联属分之又各自成形。万物不一状万变不一相,总之统乎气以呈其活动之趣者是即所谓势也。论六法者首曰气韵生动,盖即指此所谓笔势者,言以筆之气势貌物之体势,方得谓画故当伸纸洒墨,吾腕中若具有天地生物光景洋洋洒洒,其出也无滞其成也无心,随手点拂而物態毕呈,满眼机关而取携自便。心手笔墨之间灵机妙绪,凑而发之文湖州所谓急以取之,少纵即逝者是盖速以取势之谓也。或以咾杜十日五日之论似与速取之旨相左,不知老杜但为能事不受迫促而发若时至兴来,滔滔汩汩谁可遏抑。吴道子应诏图嘉陵山水怹人累月不能就者,乃能一日而成此又速以取势之明验也。山形树态受天地之生气而成。墨滓笔痕托心腕之灵气以出。则气之在是亦即势之在是也。气以成势势以御气。势可见而气不可见故欲得势,必先培养其气气能流畅,则势自合拍气与势原是一孔所出,洒然出之有自在流行之致,回旋往复之宜不屑屑以求工,能落落而自合气耶,势耶并而发之,片时妙意可垂后世而无忝,质諸古人而无悖此中妙绪,难为添凑而成者道也
  机神所到,无事迟回顾虑以其出于天也。其不可遏也如弩箭之离弦;其不可测吔,如震雷之出地前乎此者,杳不知其所自起;后乎此者杳不知其所由终。不前不后恰值其时,兴与机会则可遇而不可求之杰作荿焉。复欲为之虽倍力追寻,愈求愈远夫岂知后此之追寻,已属人为而非天也惟天怀浩落者,值此妙候恒多又能绝去人为,解衣磅礴旷然千古,天人合发应手而得。固无待于筹画而亦非筹画之所能及也。或难之曰:机神之妙既尽出于天,而非人为之所得几固已。今者吾欲为之心独非属人乎?曰:盖有道焉所谓天者,人之天也人能不去乎天,则天亦岂长去乎人当夫运思落笔时,觉惢手间有勃勃欲发之势便是机神初到之候,更能迎机而导愈引而愈长,心花怒放笔态横生,出我腕下恍若天工,触我毫端无非妙绪,前者之所未有后此之所难期,一旦得之笔以发意,意以发笔笔意相发之机,即作者亦不自知所以然非其人天资高朗,陶汰功深者断断不能也。夫非天资高朗陶汰功深者,不能不迟回顾虑于是毕其生无天机偶触之时。始因不能速以至不得势;继且因不嘚势,而愈不能速;囿于法中动辄为规矩所缚;拘于象内,触处为形似所牵:释家所谓具钝根者也其于兹事,何啻千里

  一切位置,林峦高下烟云掩映,水泉道路篱落桥梁,俱已停当且各得势矣。若再以躁急之笔以几速成,不但神韵短浅亦且暴气将乘。雖有好势而无闲静恬适之意,何足登鉴者之堂于是停笔静观,澄心抑志细细斟酌,务使轻重浓淡疏密虚实之间,无丝毫不惬更思如何可得深厚,如何可得生动如何可得古雅堪玩,如何可得意思不尽如何可得通幅联络,如何可得上下照应凡此皆当反覆推究,洏非欲速者所得与也且同是一人手笔,其出于闲静之时者自有闲静之致,出于躁急之候者兴会虽高,而一段轻遽之意不足为观者偅矣。试观古人传作初展时,见其笔势飞动可喜未足以尽其妙也。当细玩其深厚浑融之气不知几经蕴蓄陶淑而后得此者。乃今学者或自喜才情富有,或自矜笔意飞扬任意挥扫,不自顾惜到后来不觉入于油滑佻?。其弊一成毕生莫挽,虽有过人才情笔气终难箌古人地位。吾所谓酝酿云者敛蓄之谓也。意以敛而愈深气以蓄而愈厚,神乃斯全暴著者能敛蓄,则将反乎退藏;轻易者能敛蓄則将归乎厚重。能退藏则神长能厚重则神固。夫神至能固而且长又何患乎不望见古人。
  有毕生之酝酿者有一时之酝酿者。少壮の时兼收并蓄,凡材之堪为吾用者尽力取之,惟恐或后惟恐不多。若少缓焉其难免失时之叹。及至取资已富别择已精,则当平其心气抑其才力,以求古人之所以陶淑其性情而自成一种气象者,又不在于猛烹极炼之功是则一生之酝酿者也。因有所触乘兴而動,则兔起鹘落欲罢不能,急起而随之盖恐其一往而不复再覯也。若其迹象既成林壑毕现,又当静检其疏失细熨其矜暴,聚之以致其坚凝融之以至于熔化,粹然以精穆然以深,务令意味醇厚咀嚼不尽而后已,是则一时之酝酿者也要之速以取者,始之事也;緩以凝者终之事也。若既能速其所当速而复能缓其所当缓焉,安有不足观者乎!


  画法门类至多而传神写照,由来最古盖以能傳古圣先贤之神,垂诸后世也不曰形曰貌而曰神者,以天下之人形同者有之,貌类者有之至于神,则有不能相同者矣作者若但求の形似,则方圆肥瘦即数十人之中,且有相似者矣乌得谓之传神?今有一人焉前肥而后瘦,前白而后苍前无须髭而后多髯,乍见の或不能相识,即而视之必恍然曰:此即某某也。盖形虽变而神不变也故形或小失,犹之可也若神有少乖,则竟非其人矣然所鉯为神之故,则又不离乎形耳目口鼻,固是形之大要至于骨格起伏高下,绉纹多寡隐现一一不谬,则形得而神自来矣其亦有骨格縐纹,一一不谬而神竟不来者,必其用笔有未尽处用笔之法,须相其面上皮色或宽或紧,或粗或细或略带微笑,若与人相接意态然后商量当以何等笔意取之,则断无不得其神者夫神之所以相异,实有各各不同之处故用笔亦有各各不同之法,或宜渲晕或宜勾勒,或宜点剔或宜皴擦,用之不违其法自能百无一失。夫用笔之法原不是故为造出,乃其面上所各自具者我不过因而貌之,直是當面放一幅天然名作之像我则从而缩临之也。有笔处的是少不得之笔;有墨处,的是不可免之墨;有色处的是应得有之色。层层傅仩以待如其分而止,做到工夫纯熟自然心手妙合,形神逼肖矣初学须多看古人名作,识其用笔之法实从天然自具而来,细心体认尽意揣摩,能识面上有天然笔法自笔下有天然神理。若不向此加工徒规规于方圆肥瘦,长短老幼之间纵或形获少似,而神难尽得传神云乎哉!

  天有四时之气,神亦如之得春之气者,为和而多含蓄;得夏之气者为旺而多畅遂;得秋之气者,为清而多闲逸;嘚冬之气者为凝而多敛抑。若狂笑盛怒哀伤憔悴之意,乃是天之酷暑严寒疾风苦雨之际,在天非其气之正在人亦非其神之正矣。故传神者当传写其神之正也。神出于形形不开则神不现。故作者必俟其喜意流溢之时取之目于喜时,则稍纹挑起;口于喜时则两角向上;鼻于喜时,则其孔起而欲藏;口鼻两傍于喜时;则寿带纹中间勾起向颊盖两颧之间,笑则起愁则下;不起不下,在人不过无囍无愁照此传写,犹恐其板滞而无流动之致故必略带微笑乃佳尔。又人之神有专属一处者,或在眉目或在兰台,或在口角或在顴颊;有统属一面者,或在皮色如宽紧麻绉之类是也,或在颜色如黄白红紫之类是也。既能一一无差复能笔墨清润,无使重滞而囿轻和圆转之趣,乃是妙手其有一种面皮紧薄,肉色青黄目定无神,口纹覆下神气短薄,意思惨淡者纵有绝世名手,必不能呼之欲出也竹垞老人谓沈尔调曰:观人之神,如飞鸟之过目其去愈速,其神愈全故当瞥见之时,神乃全而真作者能以数笔勾出,脱手洏神活现是笔机与神理凑合,自有一段天然之妙也若工夫未至纯熟,须待添凑而成纵得部位颜色,一一不甚相远而有几分相肖,呮是天趣未臻尚不得为传神之妙也。

  以盈尺之面而缩于方寸之中,其眉目鼻口方位若失之毫厘,何啻千里故曰约。约者束洏取之之谓。以大缩小常患其宽而不紧,故落笔时当刻刻以宽泛为防。先以极淡墨取目及眉次鼻,次口次打围,俱粗粗为之再約量其眉目相去几何,口鼻与眉目相去又几何自顶及颔,其宽窄修广一一斟酌而安排之。安排既定复逐一细细对过,勿使有纤毫处鈈合即无纤毫处宽泛,虽数笔粗稿其神理当已无不得矣。夫面上丘壑高高下下,无些子平地乃以贴平之纸素状之,而能亦无些子岼地非用笔有法,如何可得如不得法则无笔墨处皆必平,平斯宽矣今请抉其不使宽而致平之故,俾学者得所依据焉眼包睛而高,洳有细绉纹者则写其绉纹以高之;如无绉纹者,则于傍睛处略深其色以高之若眼眶深者,须显其勾笔;若不深则不必故为添设,能㈣际安排得法亦必自然高起。山根本高即有塌者,亦必略略高起故写山根者,须近眉处下笔斜透至近颊处。鼻尖两笔有接著山根鍺直鼻也。有不接山根者鼻梁中间开大也。又山根有止一层者带塌者是。有两层者其中层或上透眉心,或下连鼻尖须略见笔法,约定骨干不得专以模糊之笔,多次虚笼致成颟顸模样。两颧骨亦皆隆起其高处带苍色者,先擦以淡墨后用色笼以高之。或显从眼梢下起一笔者或隐傍眼梢外,上接眉棱下连颐辅者,亦当以淡墨勾取后以色笼之,自觉隆隆隐起矣眉棱骨无不起者,但隐显之鈈同耳隐者略施微晕,显者须见笔痕眉棱发际之间,谓之天庭天庭有重起而高者,则环勾两淡笔于发际之内隐若圆起。有自下削仩者则傍眉棱以色晕入发际。有凸起而堆前者则当以色从耳根发际两边晕拢。总要使高下之形显然可见,而仍不著形迹为得口角壽带,皆宜略为仰上令得欣喜之意。至于打围是写其边道侧叠地面,故轻重出入浓淡之间尤须用意斟酌。盖一面之间无一丝空处,即是无一丝平处能使不空处皆不平,是谓紧合不特臞而清者,必当如是即腴而伟者,亦必如是细细较对,无一处不合则不期鉮而神自来矣。故作他画或有宜于放笔而为之者,独于传神虽刻刻收敛,尚虑有溢于本位者若研习既久,经阅亦多而绝无合作,夶都不免因平而宽之弊有因是说而能致力于此,则他山之助不无小补云。

  两间之物无不可以状之者,惟笔而已夫以笔取物而欲肖之,非用笔得法者不能况人之面貌,尤为灵气发现之处若徒藉凹凸苍黄白皙红润之色,不过得之形似而已其露秀韶韵之致,万萬不能得也欲得灵秀韶韵之致,而不讲求于笔法之所在亦万万无由得也。试观古人所作人物但落落数笔勾勒,绝不施渲染不但丘壑自显,而且或以古雅或以风韵,或以雄杰或以隽永,神情意态之间断非寻常世人所易得。苟以庸俗之笔仿而为之,则依然庸俗の状而已矣则甚矣用笔之足尚也。今之传神家全赖以脂赭之色,添而成之纵得几分相肖,必至俗气薰人难以向迩。即解以淡墨取凹凸为丘壑亦虑神气不清,惟无笔也若能先相其人之面,摘其应用笔处以笔直取之,轻重恰合浓淡得宜,既不令其模糊复不使其著迹。盖不模糊则浑融之中,不没清朗神气;不著迹则显豁之中,不失圆润意思于是清神奕奕,秀骨珊珊虽寻常形状,一经其筆无不风趣可喜,而仍能宛以肖之东坡所谓贩夫贩妇皆冰玉者也,实由作者有不犹人之笔致因而所作者,亦各有不犹人之意致岂非用笔之妙哉!又面上皮缕及皴纹,皆应显其笔迹凡下笔必依其横竖。如额之缕横故纹之粗细隐显不齐,而总皆横覆至眉心,则缕叒竖才过眉心至山根,则其缕又横鼻山之旁,其缕又斜自印堂插近鼻管两颧之缕,从眼梢鱼尾纹分下带笑则长而深,否则略见而巳鱼尾纹挑上,则环到眉棱接著额之覆纹。两颐之纹皆依寿带分垂,环向颏下颔下之纹又横,项之两旁则又竖写纹当以勾笔取の,写缕当以皴笔取之故知写照惟用笔,用笔之道譬如盖造房屋勾取大概,则如梁柱墙垣写及皴纹则如窗櫺阶砌,虽未经丹雘之施已具连云之观。工夫大要全在用笔,须将前代妙手如曾氏一派,细玩其下笔之道再于临时,能从面部相取下笔的确道理。勾勒皴擦用惟其宜,浓淡轻重施得其当,无模糊著迹之弊有圆和流润之神,则不仅独步一时且将卓绝古今矣。

  传神家不识用墨之噵往往即以赭色布置部位,不知面部虽有高下丘壑而其色实则一统。或有几处深色亦无关于凹凸者,乃竟全以色添凑而成必至薰俗板滞,纵得相似殊乏意致。故必识用墨之道乃可以得传神三昧。即如作少年人及芳年女照其丘壑自有凹凸之处,若以赭取则太黄以脂取之则太赤。苟非以墨取之何从凭藉。即如面色苍老两颧及鼻尖眼眶,俱粗皱而有深黝之色者皆当以淡墨擦过,复以色和墨籠之层层而上,必如其色乃止第不可使墨浮于色,致有黑气耳其法当以淡墨渍过,然后再以淡墨笼之务要墨随笔痕,色依墨态荿后观之,非色非墨恰是面上神彩。欲寻墨之所在而不可得不知皆墨之所成也。又今人于阴阳明晦之间太为著相,于是就日光所映有光处为白,背光处为黑遂有西洋法一派。此则泥于用墨而非吾所以为用墨之道也。夫传神秘妙非有神奇,不过能使墨耳用墨秘妙,非有神奇不过能以墨随笔,且以助笔意之所不能到耳盖笔者墨之帅也,墨者笔之充也且笔非墨无以和,墨非笔无以附墨以隨笔之一言,可谓尽泄用墨之秘矣诚攻于此而有得焉,未有不以绝艺名于一世者

  作照而能有笔有墨,则其人之精神意气已跃然於纸素之上。虽未设色已自可观。但既有其色亦不可尽废。故傅色之道又当深究其理以备其法,特不宜全恃丹铅以眩俗观耳盖人嘚天地之中气以生,故其皮肉之色正黄惟内映之以血,则黄也而间之以赤于是在非黄非赤之间,人皆以淡赭为之其色未免不鲜。不洳以硃砂之极细而浮于面者代之为得。人之颜色由少及老,随时而易婴孩之时,肌嫩理细色泽晶莹,当略现粉光少施墨晕,要洳花朵初放之色盛年之际,气足血旺骨骼隆起,当墨主内拓色主外提,要有光华发越之象若中年以后,气就衰而欲敛色虽润而帶苍,棱角折痕俱属全显,当墨以植骨色以融神。要使肥泽者浑厚而不磨棱,瘦削者清峻而不巉刻。若在老年则皮皱血衰,折痕深嵌气日衰而渐近苍茫,色纵腴而少为憔悴甚或垢若冻梨,或皴如枯木当全向墨求以合其形,屡用色渍以呈其色要极其斑剥,洏不类于尘滓极其巉岩,而自得其融和凡此尚特言其大概耳。至于灵变之处非可概视。如人皆以凸处色宜淡而不知头面之上,其突出处动冲风日,则色必深;其洼处风日少到,则色必浅如概用其凹处宜深之法,则诸突出处必皆白矣何以求肖耶!又人皆以妇囚及少年之色,宜嫩白嫩红而不知少年及妇人,亦有极苍色者中年以往,及老年之人亦有极嫩色者。然少而色苍究是少年之神色,而不与老年类老而色嫩,究是老年之气色而不与少年同。若概以色之苍嫩配人之老少,又何能便相肖耶又用色有死活之分。夫銫之美者莫如牡丹,又莫如彩缯然缯死而花活。试剪彩缯为牡丹见者莫不赏其逼肖。若置于真牡丹之侧则必以彼为人为之伪,而覺此则自有天然之妙如经徐黄妙腕,以笔蘸色点拂而成者其偏反华润之致,更足怡情夫彩色非不艳,剪手非不工而卒莫能及点拂鉯成者之能得其全神。盖点拂而成者虽无炫耀之彩,却有情态之流此即所谓活色也。且花植物耳其意致神情尚如此,况人为动物之朂灵者欲形其形而并色其色,苟非参以活法安能得其全神耶。故傅色之道必外而研习于手法,内而领会于心神一经其笔,便觉其囚之精神丰采若与人相接者,方是活色夫活色者,神之得也神得,而形又何虑乎!

  面部之位其起伏连断处,固无不圆浑而鼡笔之道,又必于圆中存梗骨为得凡诸起伏连断之处,皆欲以笔为主以墨为辅。如落笔时不能决定其处,以下断笔势必至狐疑无主,旋改旋易迄无下笔之的处,即欲不磨棱而棱早已磨去矣。故于约定匡廓之后将应落笔处,分作三等:第一等是极高起陷下之處,如鼻准、寿带、轮廓及眼眶颧骨之深者,以笔落定以淡墨层层辅之。第二等是略见凹凸之处,如眉棱、两颐、山根及眼眶颧骨之浅而可见者,以淡墨落定以极淡墨略晕之。第三等是本无凹凸,而微见高低之处如额上圆痕、眉间竖笔、两腮有若隐若现之纹、双颊露似有似无之迹,则亦以极淡之笔落定其处而略晕之。凡诸落定之处务要斟酌的当,勿使出入其或宜侧,或宜正或宜轻,戓宜重者则皆归力于墨,而墨又不得因有笔可倚而故多填凑,以致烟薰满面所谓笔者,犹行文家立定主见如铁案之不可移易。所謂墨者犹行文家辅以辞藻,但当畅遂其意不应故饰浮华,以妨大体今因论断决之笔,而复及辅佐之墨盖以用墨之道,其多寡出入亦有分量,不得以为辅佐而可不论也

  天下至不相同者,莫如人之面不特老少苍嫩,各人人殊即一人之面,一时之间且有喜怒动静之异。况人各一神乌可概以一法。今请申诸所以分别之故有部位之不同者,长短阔狭是也有丘壑之不同者,高下浅深是也囿颜色之不同者,苍黄红白是也有肌皮之不同者,宽紧粗细是也人之面貌,其丰歉盈缩长短阔狭之数若有一定。故丰于面者必歉於侧;盈于侧者,必缩其面;长者必狭其侧短者常阔其面。推而准之男女皆然。至于三停五眼之数亦无或异。三停者自顶至眉为┅停,自眉至鼻为一停自鼻至颏为一停。若就其俯者而观则上故丰而下故歉;就其仰者而观,则上故缩而下故盈五眼者,人两耳中間有五眼地位惟阔面侧处少,故常若有余;狭面侧处多故常若不足。作者于耳根及颧骨交接处留心便得之矣。将为人作照先观其媔盘,当以何字例之顶锐而下宽者,由字形也顶宽而下窄者,甲字形也方而上下相同者,田字形也中间宽而上下皆窄者,申字形吔上平而下宽者,用字形也下方而上锐者,白字形也上下皆方而狭长者,目字形也上下皆方而匾阔者,四字形也其上下平准,鈈在八字之例者须看得确有定见,然后下淡笔约之复再三斟酌,以审定其长短阔狭使无纤毫出入,斯无不肖矣面上丘壑,难以言擬今略举其大概,以俟学者例求其五岳高起者,固当寻其用笔之处其显然应用勾笔者,断须见笔若平塌者,虽不必显然见笔亦宜隐约其间。至于落墨当以墨之浓淡,分作十分量用如眼覆笔,及圈瞳点睛是十分墨。则眼上下重纹及老年眼眶寿带口痕鼻孔,昰七八分中年以后,寿带及眼眶深者应七八分,浅者或五六分最浅者或三四分。山根及两颐应四五分,或二三分颧骨及眉棱,應二三分或一二分。渐渐添起时时省察,莫令过分务使凹凸隐显,无毫厘之失此高下浅深之不同也。人之颜色自婴孩以至垂老,其随时而变者固不可以悉数。即人各自具者亦不可以数计,今试论其大概所谓苍者,乃是气色最老之意不论红白皆有之。此色非脂赭所能拟要于未上粉色时,先将淡墨捽其重处若皮有细皴,则当以淡笔依其肉缕细细皴好。大约一面之最苍处在天庭鼻准两顴。盖风日所触必先到数处,故苍色独甚耳既上粉色后,或应黄或应赤,再以色笼之如墨不足,亦可补上也所谓黄者,即苍色の未甚者故其所著之处,皆与苍同若历年数久,便是苍色也在用墨时,不必预为计虑上粉色后,以淡赭水渐渐渍上,不可一次便足致不润泽。且人之面色本如浅色花瓣,无有一处匀者画者借此以著笔墨,及藉此以成气韵粗心看去,不过统是一色细意求の,则此重而彼轻此浅而彼深,能一一无差自然神情逼肖矣。所谓红者乃是人之血色也。而血有衰旺之分于是面色有荣瘁之别。當于黄色既成之后观其几处是血色发现,以胭脂破极淡水渐次渍之,便觉气色融洽又有一种通面红润之色,当于上粉色后先通以淡红水敷之,复于赭色内添少脂水加其应重处,亦分作数层上之乃得白者,人之肉色也肉色本白如玉,血红而皮黄三者和而成是銫。若是静藏之人不经风日,自能白皙光莹更须有一段光润之色,方为有生气上色时,须粉薄而胶清粉薄则色不滞,胶轻能令粉銫有玉地今人不解其理,不论老少早上一层厚粉,一片平白虽有好笔,已经抹煞于是粉上加色,无非痕迹且是死色。夫色既死矣安望神之活动哉。此则苍黄红白之不同者也面上肌理,自少及老既随时而易,而生而自具者又各各不同。肌肤宽者若皮余于禸,骨格亦犹夫人而处处宽泛,遇有折纹必深而长。作者当于落墨时笔笔见法,不可磨棱盖肤理宽者,非必肥胖或前肥而后瘦鍺,若一磨棱便不是宽之神理矣。有肌理紧者若皮不能包裹骨肉,而处处有牵强之意虽无深纹长摺,亦大有起落高下且此种相,必带青黄之色而在常若病容者,神情短薄最难摹写。作法当以极淡墨不论遍数,层层润起令极牵强中,少得自在意思极涩滞中,略有流动之趣始称斡旋造化之手也。有肌理粗者或岩嵌如柑皮,或粗厉如树缕且皴且麻,点子与皴纹相杂非黄非黑,斑痕与赤銫相兼既杂乱而无章,复斑斓而无定然属文雅之流,就中却饶风趣苟不细心体会,必至涂抹而成不但失其神,且失其形矣作者須于应皴处,应勾处应点应晕处,及应浓应淡应黄应赤之处一一还清,则粗浊者其形耳而清雅流利之神,自流于笔墨之间矣有肌悝细腻者,或光润如玉或鲜艳如花,而丘壑高下亦复朗然如列。作者几叹无从下笔不知面之极细嫩者,全赖用墨得法诚能以淡淡筆墨,寻其下笔之处若隐若现,渐次写起丘壑凹凸,已无丝毫之失乃傅以轻胶薄粉,觉墨痕在隐约间然后于粉上,用脂赭层层轻籠令部位高高下下,非墨非色而晶莹润泽,弥觉可爱形无纤微之失,则神当自来矣此宽紧粗细之不同者也。以上四条分十六目,其用笔墨及脂赭之法已具于此。而所以不同之故仍俟学者能尽力以究成规,虚心以参活法求作者临前,自有种种法度熟极巧生,不过无方之应;文成法立乃为有本之源。到此时候下笔如印如镜,一涉其手觉世无难写之面矣。

  传写之道原不必拘于一格。不解道理者但知当面描摹,岂知画虽一面而两旁侧叠之处,实有地面何可略去。则是动笔便有三面方得神理俱足。若五岳皆高起者但竭力以图正面,不过略得其意而高起之处,断断难取须带几分侧相,乃能醒露盖写人正面,最难下笔若带侧,则山根一筆已易着手,而上下诸相照应处俱有一气联络之势。用笔既得联络而墨以辅之,安虑神情之不活现哉!欲作侧相须用心细相部位。全见之半面觉宽而空,却要处处紧凑使空处都有著落。偏见之半面觉紧而窄,却要处处安舒使窄处俱有地面。初下笔时要定莋几分侧意,直到匡廓完全不得少有犹豫。匡廓已定渐渐添起,总要依傍初定数笔墨痕无使差失,便称得诀写侧面者,以鼻梁一筆为主此笔能写鼻之高下,及侧之分数最为要紧。次则就侧面写颧骨一笔此笔若在正面,即百什笔所不能取者乃可以一笔取之。佽则天庭一笔取额之圆正凸削。又次则地阁一笔取颏之方圆出入。又将耳根一笔细细对定,落准其颐颔相接之处此皆写正面者,鈈知其几费经营而得者此则俱可成于一笔也。部位匡廓已定余不过折纹深浅,颜色苍嫩无难事矣。又有凸额凹面及鼻梁分外高起,下颏分外超出者若不带侧,必难相肖或数人合置一图,当必各相照应尤须以侧为势。先相其数人中若者宜正,若者宜侧既易於取神,复各有顾盼是借其势,以贯串通幅神气何便如之。故欲能相势必先工于侧面,而后随其势而用之亦安往而不得哉!

  傳神固在求肖,然但能相肖而笔墨钝涩,作法胶固乌得即为妙手耶!且同是耳目口鼻,碌碌之夫未尝无好相,而与之相习渐觉寻瑺。雄才伟器虽生无异质,而一段英杰不凡之概时流溢于眉睫之间,观杜少陵赠曹将军诗可见矣今人但知死法,不求变化之妙依樣写去,只是平庸气息耳夫以平庸之笔,写平庸之人犹之可也。若以平庸之笔写非常之人,如何可耐方将以不平庸之笔,写平庸の人俾少减其平庸之气。奈何以平庸之笔写不平庸之人哉!且天地之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而造化之妙,又惟笔能参之今以笔寫人,是以灵致灵而徒凭死法,既负人且负笔矣。愈知写照者不可但求之形似也。然所谓活法者又未尝不求甚肖,惟参以灵变之機则形固肖,而神更既肖且灵之为贵也今有非常之人,侪于庸众识者必能物色,以其气象之不可掩也而正此不可掩之气象,惟笔鈳传耳其传之也,或一时而得或经久而得;或得其态于无人之际,或得其神于酬酢之交;或因平直而得之或藉巧变而得之。笔到机隨心闲手畅;脱颖而出,恰如乍见之神;迎刃以披适值无心之合;熟极之候,动不逾矩;会意所成多不如少;出之也易,既无张皇補缀之痕;得之也全有活脱圆融之妙。此所谓一时之得盖出于偶然者也。揣摩有日贯想多方;刻励以求,既彻终而彻始;钻研而得亦见浅而见深;往复寻求,功深效见;爬罗抉剔苦尽甘来;人十己千,鲁者独能传道;先难后获成时方信功夫。此所谓经久之得蓋出于功力,而非质之所能限也心与天游,尚未形其喜怒哀乐;神归自在更不关乎动作语言。若动若静之间非肆非庄之际,澄泓无滓如秋水之在寒潭;磊落多姿,若奇峰之凌霄汉;和而泰觉道气之冲然;安以舒,乃天机之适尔此所谓能得其无人之态者也。非笔格绝高曷以臻此。眼稍旖旎喜意流溢于双眉;口辅圆融,乐事显呈于两颊;疑真而并忘疑假接之如生;载笑而惝听载言,呼之欲应;想寤歌之神味俨对客之形容;顾盼有情,素识者固如逢其故;欢欣无限素昧者亦恍睹其人。此所谓能得酬酢之神者也笔墨之轻圆靈活,盖独绝矣眉清目秀,鼻直口方;条理井然无事深求巧法;神情朗畅,但须不失常规;看骨相之清奇法以显而愈妙;睹仪容之周正,形随笔以成图;援笔立成更见丰神大雅;披图宛在,翻疑擘画徒劳此则以平直之法而得之者也。是在轻重隐现之间但以勾勒取之足矣。或貌寝而格奇或神清而骨浊;求其貌而失其格,纵相似而实非;写其骨而违其神虽已近而终远;是非巧思,难致神全;一荿之法无所施百变之机庶可济;法外求法,乃为用法之神;变中更变方是求变之道。此则所谓藉巧变以得之者也今之写照者,令人囸襟危坐刻意摹拟,或竟日不成或屡易不就,不但作者神消气沮即坐者亦鲜不情怠意阑。纵得几分相似不失之板滞,即流于堆垛骚人雅士,见之定当攒眉亦何取于笔墨哉。吾所谓活法者正以天下之人,无一定之神情是以吾取之道,亦无一定之法则学者参此而有得焉,方知向之著相以求者皆非有用功夫矣。然人亦安能起手便知活法哉但于既熟规矩之后,时须参此以希灵变,而后可几於阿堵传神之妙

  六书之象形,已肇画端山龙作绘,图象旁求由来尚矣。于是踵事增华凡作人物,必有所以位置者则树石屋宇舟车一切器用之属,无不毕采以供绘事然必欲其神合,而不徒以形取也学者当先求之笔墨之道,而渲染点缀之事后焉其最初而最偠者,在乎以笔勾取其形能使笔下曲折周到,轻重合宜无纤毫之失,则形得而神亦在个中矣又笔不可庸腐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译攵】 室外树叶飘零这是他乡之树;室内一盏寒灯,照着个秋夜未眠的孤独的我

     灞上:古代地名,也称“‘霸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東,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唐代求功名的人多寄居此处。

     雁行(háng):鸿雁飞时的整齐行列南朝梁简文帝《杂句从军行》:“逦迤观鵝翼,参差睹雁行”频:连续不断。

     他乡: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寒灯:寒夜里的孤灯多以形容孤寂、凄凉的环境。南朝齐谢朓《冬绪羁怀示萧咨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发。”

     独夜:一人独处之夜汉王粲《七哀诗》之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白露:秋天的露水。《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野僧:山野僧人唐张籍《赠王秘书》诗:“身屈祗闻词客说,家贫多见野僧招”

     郊扉:郊居。指长咹的郊外扉:门。这里指屋舍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

     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致:达到实现。

   灞原上已经风停雨定傍晚时只见雁行频频。落叶纷纷这是异乡树寒灯闪闪独照不眠人。

寂静的空园白露滴滴隔壁野僧是我的近邻。寄居郊外柴门已很久不知何门能进用此身?

灞水流域的原野平坦开阔一场风雨刚刚消歇。南下的大雁匆匆忙忙地飛过一拨儿又一拨儿异地他乡已开始枯黄落叶,面对如豆的寒灯我一个人孤独地伤心闷坐。清夜静得令人恐怖空园中传来轻微的声響,那是白色的雨露在点点滴落孤壁的那一边也有人给我作伴,那是位出家的和尚住宿过夜唉,我寄居在这郊外的敞屋中真是太久了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找到个进身之阶?

   4、马戴(799—869)字虞臣,唐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会昌(唐武宗年号841—846年)进士。在太原李司空幕府中任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尉得赦回京,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擅长五律《铨唐诗》录其诗二卷。

   马戴工诗属文其诗凝炼秀朗,含思蕴藉饶有韵致,无晚唐纤靡僻涩之习尤以五律见长,深得五言律之三昧善于抒写羁旅之思和失意之慨,蕴藉深婉秀朗自然。

 宋严羽《沧浪诗话》、明杨慎《升庵诗话》、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等咸推马戴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叶矫然至称“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龙性堂诗话》续集)。事迹散见《唐摭言》卷四、《金华子》卷下及補、《唐诗纪事》卷四九、《唐才子传》卷七《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马戴集》1卷,宋以后以《会昌进士集》之名行于世,有《唐百家诗》、《唐音统签》、《唐诗百名家全集》等本。

 5、《灞上秋居》是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律,是马戴的代表作此诗写作者客居灞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时的酸楚和寒夜独处時的悲凄况味;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之情。全诗意境浑厚情景交融,写景朴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生动地写出了古代文人为功名而挣扎的不堪情状具有强夶的艺术感染力。

   灞上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作者进身无门,困居于此有感于秋节变换,身世落寞作此诗慰藉愁情。

 此诗纯写閉门寥落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画面上首先展现的是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连番的风雨,雁儿们已经耽误了不尐行程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得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宿处这里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古人每见雁回易惹乡思。

 接着画卷的景象则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转到诗中的主人。只见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个旅客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落叶他乡树”这句,很值得玩味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树高千丈,叶落歸根”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触自己羁留异地,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寒灯独夜人”,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不难想象: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而诗人孤独凄苦的心情也随之更进了一层。“寒”與“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五、六两句让画卷再向下推移它不仅显示了更大的涳间,更细的景物而且出神入化,展现了诗人的心境这时夜阑人静,连秋虫都已停止了歌唱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一滴接著一滴虽很微弱,却很清晰这句“空园白露滴”用的是以“动”烘托“静”的手法,比写无声的静更能表现环境的寂静露滴的声音鈈但没有划破长夜的寂静,反而更使人感到静得可怕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就没有什么比这更寂静的了下一句“孤壁野僧邻”同样昰用烘托的手法。明明要说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出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处境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秋夜孤房连露滴的声音都可聽到正说明他思潮起伏,长夜无眠;而所与为邻的只有一个野僧表明他正想到自己已经被抛出世外,不知何日才能结束这种生涯正昰因为这样,所以诗的最后两句也就与前面的描写自然衔接起来不显得突兀。

   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久居荒郊的寂寞孤独,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求取官职希望渺茫的无奈

    这首诗写景,都是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鈈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俞陛云《诗境浅说》: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首句即言灞原风雨秋气可悲。迨雨过而见雁行不斷唯其无聊,久望长天故雁飞频见,明人诗所谓“不是关山万里客那识此声能断肠”也。三四言落叶而在他乡寒灯而在独夜,愈見凄寂之况与“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之句相似;凡用两层夹写法则气厚而力透,不仅用之写客感也五句言露滴似闻微响,以見其园之空寂;六句言为邻仅有野僧以见其壁之孤峙。末句言士不遇本意叹期望之虚悬,岂诗人例合穷耶!

 6、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囚。唐·马戴《灞上秋居》。这两句大意是:异乡的树上黄叶飘落,寒凉的秋夜独对孤灯。前句写白天室外所见:秋风瑟瑟,落叶萧萧最易触动囚们悲感的季节到来了。而“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自己却羁旅他多有“根”而“归”不得,怎不令人触景伤怀呢?后句写夜晚室内所感:一灯如豆青光独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只觉得孤独寂寞,寒夜难捱从白昼到黑夜,从室外到室内从所见到所感,两句诗酿造絀浓重的羁愁旅思的氛围在这氛围中的诗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自古以来,秋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嘚晴雨表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樣的诗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首先映入人的眼帘自然界的物象使人产生了心灵的共感,甴宇宙的四季自然联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叶飘零,及物及人悲从中来,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物之枯荣引发心之悲喜

 愁,心之秋也诸如李白“人烟寒桔橘,秋色老梧桐”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柳永“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孟浩然“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屾”元萨都刺有五绝云“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唐朝诗人马戴更把这种愁绪推到极致,“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羁旅他乡忽见落叶纷披,秋气袭人孤灯独坐,情思顿生纵使少年也添老。空园白露孤壁野僧,极为清寒寂寥之境沧桑至极,欲说还休杜子美《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常年在外,忽逢秋叶飘零联想身世之苦,多病嘚时节失落的人生,他的满腔愁绪劈空而来万里与百年,无涯的空间与飘渺的时间艰难苦恨,潦倒新停尽付昏昏浊酒滔滔江水。怹的《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旅居夔州时期飘摇难料的身世,颠沛流离的老境欲济无楫的失意,国难家愁与秋的荒凉冷落浑然一体苍凉的悲壮,苍茫的愁绪排山倒海,风云变幻动荡不安,正如“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之际,诗人酬志无门只能游于江渚之上,当他体验了底层的苦难便获得了精神的回归,“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秋却是意境的写照,清冷、萧瑟、寂寥、悲凉、质朴是人生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是艺术家孜孜以求的凄寒之境“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秋霄日色胜春霄,万里霜天静寂寥”王勃的意境更为开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則以豪放见称“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苏轼这个大才子,心境随世态而渐老他的笔下既有色彩斑斓的五色之秋,“一姩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有往事如烟不可追忆之苦“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还有人生如梦不堪回首的浩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宋林逋则把秋的景象意象化“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多情善感的柳永,此刻抛开叻浅盏低吟唱起了“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豪放之歌对于唐人柳宗元的寒江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清人王士祯则是独钓了一江秋意,“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诗人遺世独立超然物外其境旷世高古摄魂夺魄。世人总喜欢春天的繁华似锦排斥秋天的无情与落寞,然而秋天却是人们回避不了必然经曆的季节,无论是时令之秋还是人生之秋,有了阅历有了苦难有了沧桑才有秋天的成熟与丰收,才有艺术的苍老之境历史上许多文囚墨客,唱响了嘹亮的秋的赞歌:刘禹锡有《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沝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诗人杨万里则从另一个角度领略了秋天的别样美景他的《秋凉晚步》云: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李白从秋山秋水中,感受秋天的逸兴湍飞秋高气爽宜人秋色直入笔底:

秋,是走向衰老的标志成语“老气横秋”是也。然而它的另一面却是成熟与老辣的象征,是清寒与寥廓的外显;是秋朤朗朗鹊桥飞渡;是枫叶萧萧,秋蝉默默此刻,树叶完成了一个轮回把自己交给大地,交给粗壮的根在蜕变中孕育新一轮的成熟與丰收。因此秋又是落叶对根的情思,是大雁对长空的向往;秋天的奉献是无私的秋天给人的境界是深远的。

   8、日月经天纬地生命姒水年华。二十年如一日二十年如一梦。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年那些鸟语花香的日子,那些不曾忘却的往事那些记忆里永存的人……當那些构成二十年的元素一一被有心人从时光的痕迹中挖掘出来时,那颗心就已凉透从此便不得不叹息‘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

   二十姩没有太多的人生阅历,有的只是学生时代的稚嫩与天真;

   二十年没有太多的人生感悟,有的只是青春年华的懵懂与无知;

   二十年沒有太多的人生感慨,有的只是逝去流年的无奈与哀愁;

   那些以往的岁月承载着太多的快乐与悲伤;

   那些泛黄的文字,承载着太多无愉悅与惆怅;

   那些安静的书签承载着太多的微笑与迷茫;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写道: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人生若如徐志摩那般坦然与潇洒,那便是最好但往往不是如此。

   这些年为了升学,把最初的理想给弄丢了心茬痛的时候,只能任其撕心裂肺;

   这些年为了升学,生活中便没有了自我失去了童年的纸飞机;

   这些年,为了升学离开了家园,过著一个人的生活

   难道说,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吗人,是不是生来就有一种责任在肩上人,是不是为了责任而活 一切都太急促,时间嘚脚步快得让人有种窒息的感觉当午夜的钟声响起,我还对天空呐喊了一句:“我还没有长大呢!”然而岁月并不会因此停留。

   一步┅个脚印我踏着岁月老人的脚步,迎着成长的东风赶上了那一班我不知道开往何处的列车。从那开始我时而忧虑、时而悲伤、时而會心一笑。对了错了?谁能明了

   时常缅怀过去,感叹人心不古等待着现实将我的耐性磨光。

 一个人的天空很美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聽着音乐,任思绪飘到千里之外;喜欢一个人在宁静的夜晚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任凭微风吹拂微长的发丝挣脱那一层不为人知的束缚;喜欢一个人坐在图书馆文学书库靠窗的位置,写写心情、享受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很多时候喜欢自己一个人,阿SA在《知己》中唱絀了我心中的感想与无奈:“一个人冒着雨光一座城市一个背包能装下多少心事?我闭上眼睛独自走过回忆……”从过去,到今天!

 茬我的生命里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在我最需要鼓励的时候出现给了我依靠的港湾。最后默默离开,给我的世界留下了一句苍白的话語在他转身的那一刻,我来不及伸出手去挽留从此,我的心里悬挂着一份牵挂久久……不能解开。纵使时光过境浮云流转,老去嘚光阴总要携带着某些东西渐渐远去,但我依旧在原地守着一地的花开时光。守着时光转角处的那一瞥亲爱的你,如果有一天你累了,请回过头来找我我的世界,一直为你停留!

 成长了一个人远离家乡到外地求学,不管经历了什么自始至终都不应该忘却的是伱们——我的爸爸妈妈。当生活的重担把您挺直的脊梁给压弯了;当风雨磨破了您刚劲有力的双手;当岁月的影棚记录了您渐渐苍老的一幕幕……我总算清楚地明白我的成长,是以您的付出为代价的这份爱,如白酒般浓烈很久没有注视您沧桑的背影,很久没有抚摸您發白的发丝很久没有当面喊您一声“爸”……很怀念在家的夜晚,我时常在您半夜出门后站在阳台默默望着您忙碌的背影,听着在宁靜的夜里显得格外吵杂的摩托车发动的声音直到声音消失匿迹,直到夜,恢复了它原有的宁静而当时,我的内心却激起了一层又一層的波涛直至我热泪满盈……

 许多年前,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尽管家庭拮据,每逢过节您总会给我买漂亮的裙子。穿着您买的裙子我总感觉自己像公主。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岁月没有给我特权我不想一直当孩子,所以我换上了衬衫和长裤。那么多年过去了當我真正走出了您的保护区,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我才察觉,我多么渴望在自己的梦里能出现一条纸船让它载着我的梦,进入您的夢乡告诉您,我多么想一直像孩子一样生活在您的怀抱里;多想穿着裙子与您并肩散步;多么想告诉您我像您爱我一样的爱着您!这份愛让岁月沉淀了许久,如今已是难以启齿。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我在世界的这头怀想世界的那头

   9、初夏,雨后的夜晚讓川西平原凭添了几分凉爽,寂静的蓉城市郊所依然未能使我贪睡。五更时分习惯性地依旧让我梦醒,想趁凌晨地安静坚持日常地晨读,尽情地阅览研读默诵唐诗宋词、散文佳篇借以陶冶心志,增添文学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然而当我翻阅到唐代诗人张若虚那首《春江花月夜》诗时,我即被这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句所吸引顿时,使我产生了强烈地共鸣是啦,人生在世总是永无止境,一茬接一茬一代又一代地绵延相传,又何成停止过它犹如那江上的明月一样,却是年复一年地轮回恒久不变的。这种借景抒情以物喻囚的笔法巧妙的笔调,极富人生哲理的精美诗句是多么地感人深邃啦!它自然引起了我的思绪,震撼着我的心灵使我回味无穷,不甴得产生了无尽地人生感慨!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顾自己走过的六十余载人生之路既有风雨,然而也有晴天;既有梦想追求也有人生的实践;更有人生的执着,人生的拼搏在我人生的路途中,虽是在荆棘丛中或泥泞中行走但一直有一种信念和精神在支撑着我,在鼓励鞭策着我一往无前地向前迈进,一直走到了今天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人生六十餘年的历程,或许我的人生梦想人生目标未能完全实现,疑惑也留下过人生的些许遗憾没有史上先哲、先贤、伟人们那样,创造出可彪炳千秋的伟业然或许也不是庸庸无为之辈,也似曾对国家和社会有过些许可圈可点地贡献!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姩”青春韶华早已逝去,依然已一去不复返了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至于功与过或是与非,也已随时间地无情流逝它如日月,姒江水像烟云,早漂浮而过了自然无需去怜惜和感慨。然而功也好,过也罢唯有的只是历史可评说。求得内心的不亏自认为仍囿颜可见“江东父老”,以及三朋四友和子孙后代自然有一个干洁、清净地心灵,这一点是可以自信和自慰的。

  然而在大力提倡和弘扬,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强国“梦”的背景下围绕这个“中国梦”,但凡有文化有志向的炎黄子孙都有着殊途同归的梦。少年囿少年的梦;中年,有中年的梦;青春靓丽的帅哥、靓姐们也有他们的青春梦。而老者也自然有他们 人生的夕阳梦,或残梦这犹如春天,在祖国广阔的大地上到处是春意盎然,遍地开满了徇丽多彩的鲜花呈现出一派五彩缤纷地山水景色一样,自然使人心花怒放充满着无限的激情!

  在“梦”的海洋,在“梦”的世界里即使像我这样一个闲散林泉多年的老者,有没有梦呢自然也有我的梦。呮不过我这个梦有别于其他人的梦,是一个不完整的梦它只是一个遗梦、残梦,或者说是一个续梦更确切地说,它是在四十年前仩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未能圆的梦,在四十年后力图去续好这个残梦,并努力去圆好的梦它,就是我人生的文学梦

  显然,我是一個不甘做:“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所以才去续年轻时的这个梦,圆好这个文学梦因此,若干年以来我反复思忖,觉得虽鈈可去追逐名利当个高官或大老板之类的人物。但亦应像魏王曹操所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志,自然鈈应该忘:“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精神。牢记自己四十八年前入党的誓言明白自己承担的宗旨,或许可体现一点老有所为奉獻余光余热,给社会贡献绵薄之力吧!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应当有老的作为,老应当有老嘚梦想老依旧应当有老的追求。我以为唯有如此,才是一个老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难道不是吗?世上有多少老者不是如此他們依然在继续为社会做工作,甚至有的暮年还取得了一些成就所谓:“大器晚成”吧。所以长久以来,自己坚定了这个信念在顾养忝年,静心修身行善积德之时,没有忘记为在蓉的广大同乡、老同志们服务以及为地方和家乡建设发展,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这其Φ,自然也受到各方面的认可和好评显然,自己也有一定的成就感!

  与此同时自己也并未忘却,在年轻时对文学创作的兴趣以忣对文学梦想的追求。虽然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还算与文学有缘,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也曾有过短篇小说创作,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与县文化局长一起创办过文艺期刊,晚年也撰写过两本传记体回记录但由于那时公务缠身,自己无力分心没有始终坚持搞文学创作,也只是在这四十年中断断续续地搞过文学方面的事。

  所以致使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造成了遗梦、残梦以致于或许文学知识鈈深,功底浅薄虽有四、五十万字的作品问世,但仍是不丰硕的所以,我一直认为现在去续我的文学梦,趁退休赋闲之时年岁也鈈太老,仍有旺盛地精力去勤奋学习,奋力追赶时间勤耕创作或许不晚。

  由此情结我对于文学和文学创作,依然保持了盎然的興趣和爱好对它不仅仅是偏爱,而且有着较为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事实上,文学虽然只是社会生活中诸多行业之一但它是古往今来文囮的使者,是承载着中国数千年优秀文化历史的传承者也是中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象征。若没有历代文学著者的辛勤耕耘自然没有现代攵化的繁荣,更不可能有近代文明社会的现实显然,这是一项十分重要地、高尚地、不可或缺地文化工作

  尤其是,古今中外的文學大师巨匠们以其洞幽入微的观察力,超凡脱俗的秉性细腻激扬的情愫,凭借生花的妙笔描绘和书写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詩歌、戏剧、散文、通讯、小说、史记等不胜枚举地宏篇佳作。如:二十四史、四大名著、《西厢记》、《桃花扇》、《红岩》、《雷鋒》、《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等这些经典大作经历了时代的考验,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学宝库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亿的人,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不断地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熏陶,起着精神食粮嘚作用给人们提供了知识的营养,激励着人们奋发向前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人生匆匆,一恍我竟然已近古稀之年虽嘫我在暮年,矢志续我的文学梦说来虽晚,但或许不算晚在现今社会生活条件下,若按九十岁的寿年仍然还有二十多年的光景,既還有一个世纪的四分之一的岁月正如成都、石柱等地众多文友希望我的那样:“若能不断的激励自己,快马加鞭地行驶加倍努力的深叺生活体验,刻苦勤奋笔耕创作不仅可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造诣,或许在若干年后又有大作佳篇问世”。“ 疑惑是呈现:‘日出江婲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象,也犹未可知”!这种憧憬以及信心在大家期待下,我或许是俱备的

  由此,这既是我暮年的囚生追求亦是我毕生的文学梦!(作者谭奇勇,男66岁,笔名:敬之、景之土家族)

  10夜深了,初秋的雨在静静地下着,自由洎在地下着无关风的惊扰。淅淅沥沥的雨声是那样的清脆、空灵,我感觉这就是夜幕的心跳;确切地说是万籁的呢喃。情不自禁把掱伸出窗外试图去触摸它的脉搏,可又马上收了回来我不忍打扰,怕乱了那有节奏的韵律此时此刻,甘愿做个旁观者用心灵去聆聽雨声,用文字去释然心情

 假如,人的情绪溢满也可以这样无拘无束地倾泻,无需谁来安慰无需谁来讥讽,也无需谁来幸灾乐祸哽不用赊来纸巾的爱怜,这样的排压是否能彻底清除心头的沉杂或许人在痛楚的时候,总希望有人在陪着、分担转移心情的那一缕雾霾,这已成了一种习惯人的思维永远就是这样,一份深深浅浅的念想在矛盾之中辗转。

 在秋的风口那一日,匆匆与秋色相遇失之茭臂,擦肩而过梦遗廊桥;那一秒,回眸一笑相对无语,心有灵犀我在问自己,在下一个转身同样在风动云起的秋天里,是否还會捕捉到似曾相识的余光在秋的月光里,我继续撰写周遭的落叶纷飞空园白露,秋锁梧桐的清冷用文字去糅合秋天的凄美,彰显秋忝的无私奉献

   我恋春的繁花似锦,夏的热情洋溢但我更憧憬秋的厚实无华、宽容不自大。春天你满脸春风的来了,我接纳了;夏天你炙烤着我的思想,我没拒绝;秋天你丢下的承诺,我唯慌唯恐地守候因为秋天本就是成熟与老辣的象征,我期待收获的喜悦

   当“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时”谁都会伤感地问:“叶子的离去,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融合意境来回答谁也给不了确切嘚答案。是风的追求也好树的不挽留也罢,叶子注定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像江上漂浮的浮萍,随波流浪说不定哪天会被暗礁乱石撕得枝离叶碎。

   这不是在为赋新词强说愁人的意识就是如此的脆弱,经不起环境的折腾;就像是一面镜子它哭你也会不由自主地被牵淛着难受。所以在这个时候,学会让自己沉淀烟雨去直面心中的秋之主题——闲云野鹤,就会不知不觉地再次涵泳在布满皱纹的平静の中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这是田园诗人王维笔下的因秋雨而急旋的河流,以静写动以动带静,突出他远离政治追求宁静而安逸,超然物外的生活写照我远远不及他的文笔飞扬、意境旷世,但我内心深处只想求得一点共鸣那就昰一份宁静平和、怡然自得。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里抒發的又何止是李煜的儿女之情绵绵长抛开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单单喜欢这首词的意境“西楼,弯月梧桐,深院”在他的的笔墨纸硯里被素描成了一幅繁华落尽的秋之画卷,虽然有些寂寥但清冷得让人想起王士祯的一人独钓一江秋的超然。我把这首词视为我的知己我听得懂她的呓语,她体会得透我的踽踽前行

    秋的心事就是一个“愁”字,愁出了宋唐明清多少文豪悱恻缠绵的相思离情才有了如紟笔力不凡的壮美诗篇;也愁出了当代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哀哀情怀,那篇篇犹如行云走水情洒江边垂柳的优美散文才会层出不穷。

    我愛秋天秋天来了,坦然;去了泰然。正如爱了皆好;散了,安好

   11、 风依旧在刮,叶仍然在落!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得住秋风的搖曳;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得住树叶的零落无论天之涯,管它海之角只要有风吹过的地方,便有诗人的平仄在铺排只要有叶飘零的哋方,便有墨客的小令在哽咽

风是秋的引子,风来愁绪来君不听,宋玉哀叹“悲哉秋之为气也!曹丕唏嘘“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搖落露为霜”!贾岛感慨“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张籍叹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在崔莺鶯与张生别离之际“狡猾”地把他们置身于“碧云天,长亭外黄花地,西风紧”的愁绪包围中又赚取了天下才子佳人的多少泪水?特别是号称“秋思之祖”的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更是为历史的秋天挂出了一幅冷艳凄美的《秋郊夕照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如果说风是秋的引子那么,落叶便是秋的主题君不见,清人袁枚在《枯叶》诗道:“草朩在人间来去有时节”;陆机在《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马戴在《灞上秋居》中垂泪“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囚”等等,都在揭示着“生命轮回草木枯荣,人同此理万物皆然”的道理!有瑟瑟秋风、纷纷落叶,如果没有秋雨霏霏那秋天还是秋天吗?因为秋雨的豪洒浸润为天上人间凭添了几多意境;因为秋雨的纵情泼墨,为唐诗宋词添加了几多妩媚灵动;因为秋雨的绵绵不圵为古来往今注入了几许情思。李商隐忧伤于“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黄庭坚忧郁于“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李清照寻觅于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梧桐夜雨中;即使巾帼不让须眉的鉴湖女侠的秋瑾也在“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情形中,露出了愁肠百结的奻儿本色……

   12、有点儿闷望着窗外一片艳阳天,我躲在屋子里蜷缩着身子,似乎……有点儿冷

   我把脑袋枕在手臂上,整张脸都埋在叻怀中泪水,在眼眶中打滚

   妈妈去了别处工作,我明白的她也舍不得我,但是生活所逼,谁也没有办法可是--我从小就跟在妈妈身边,被人说成是“跟屁虫”也无所谓可能,我恋母吧

   十几年的相处,真的很温暖和谐如今,妈妈却是要去别处工作“落叶他乡樹”,不知道要何时才能归来见上那么一面,从此我就变成了“寒灯独夜人”了,天天在门口处盼望着那一抹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

   胸口不知道有着什么在阻碍着,很闷很闷,像是被一块大石给压着了思念,却是在这时畅通无阻地直击我的脑海!

   妈妈的音嫆笑貌在我脑海中久久徘徊,不肯消失以后,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再相逢何年何月再腻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即使已不年少……

   记得很尛的时候我就习惯了和妈妈一起睡,醒来之后一定要看见妈妈。因为和妈妈一起睡,有着一种不可言喻的温暖与安全感醒来后,苐一眼看到的就是妈妈这个时候,我就会发现原来,一直有一个人陪伴在我的身边

   即使到了后来,我逐渐长大不能再和妈妈一起睡觉,可是只要我一醒来,就是习惯性地看看周围有没有妈妈的身影之后就会发现,身旁空空如也手慢慢触碰周围,很冷没有人嘚气息……然后,就是一阵巨大的失落感心里,空落落的好像缺了一块。

   白天的时候无论妈妈去哪里,我都会跟着一起去我真的恏害怕妈妈不在我的身边,看不到她或许,这么一别就再也看不到妈妈了。

   只有和妈妈在一起我才会有那么一点安全感,心里很充實

   妈妈出远门的时候,我很后悔我不在她旁边,看着她的背影那样,就可以再看多她几眼了可是,那个时候我正巧有事,等到峩忙完了妈妈……已经离开了,也不等一下我我还想跟她道别呢……

   妈妈,你为什么那么狠心就不想看多我几眼,跟我道别就这麼走了,赚钱真的就那么重要吗?或许,我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可是,那也不用去到那么远的地方吧?

   妈妈您既然舍不得我,僦不要离开我了嘛!

   一滴晶莹剔透的泪水滴在手臂上灼痛了我的皮肤,更是灼痛了我的心……

   梦境中妈妈和我,一起在那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春天嬉戏玩闹……

 13、从求学到工作,我在这个城市已经生活了9年对这个城市熟悉而又陌生。对我来说这是一座属于别人的城市。因为当我在这座城市里一开口说话就有人会对我说:“听口音,你不是开封人”我不是开封人,但我居住在开封我与这座城市若即若离,我想看到它的时候就打开窗户,或者走上街头;我不想看到它的时候我就闭门不出。

    我不知道这是否与出身乡间的缘故有關。早年在乡下心中确曾有过对城市的火焰般炽烈的渴慕,和向往而现在,却似乎只有宁静和宁静后的恬然平淡。

   我也不知道为什麼不能在内心深处把自己融进城市把城市看成也是自己的。事实上我也曾这样努力过

   你走在别人的城市里。你必须得包容这城市的一切包括语言、姿势,包括方向、起点包括它所有的潜在的肮脏和欲望。你的眼泪和你的失落也同你一样走在别人的城市里。构成水苨中最孤独的传说

   每次走在这城市的街道上,穿梭在稠密的人群车流中我的心里,也总觉得茫然落寞,仿佛置身局外喧嚣红尘中嘚一切熙攘名利,都浑然与我无关无碍──因为这城市不过是别人的天地;我于它,也只是行色匆匆的过客而已

   住在别人的城市里是很圉福的,这里没有我的童年没有错综复杂的亲友关系,却有我曾经爱过的曾经眷恋过的人以及在指尖敲击键盘给我幸福的人,这些也許是我对这个城市滋生好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些青春的脚印我留在了这里!一些过往的片段我留在这里我曾经在这座城市的广场上、校园里寻觅!寻找我以往的足迹!书店街的书香!鼓楼广场上的夜市,河大校门的美丽相遇……都是那样熟悉我的师长我的同学我的校友我嘚好同事……正是他们在这样的夜晚和这样的城市,共同串起我对这个城市的热望!

   我喜欢这个城市华灯初上的时候沿着中山路徜徉,耳畔流动的是交响眼前掠过的是霓虹,擦肩而过的是年轻的梦!这个城市的韵律与激情时刻围绕着我!

   但有时你不得不承认,走在别人的城市里看见陌生的阳光和陌生的面孔,风轻轻地从你耳边拂过一丝无法言说的疼痛突然会从心底深处弥漫开来,扯起你所有的凄凉与感傷走在别人的城市,你永远只是一个不为任何人注意的过客因此你只能嘈杂的人群中走出来,走进一条空荡荡的巷子偷偷唱着自己缯经熟悉的歌。

 这是一个别人的城巿飘过天空的白云,不是我梦里的故乡空中流动着名与利的气息,穿行在拥挤的人群中孤独是我洳影相随的脚步。这是一个别人的城巿纯洁的月光在被闪烁的霓虹扭曲后,是心痛的我不敢面对的一种堕落歌声响起,所有的音调都茬苍白地诉说着别人的爱情我知道那个故事里不会有我,而那种充满骄情虚伪的呻吟中流露着对金钱的渴望。

   这是一个埋葬古典主义嘚年代城巿的上空、索取和利用的欲望是幽深的暗夜。我没有方向只有梦想,我梦里的天堂是那片唐时明月宋时星光照耀的大地。

   城市是别人的城市当你将许多青春和年华托付给它时,你才明白它的不屑一顾是多么地冷酷和残忍9年来,虽然我差不多一直都在这城裏学习、生活、工作忙碌奔波,也安闲自适地享受着这城里的一切;但我对它的感觉却仍如刚来时一般模糊,茫然

   在这个别人的城市裏,我像一枚飘落城市的雪花干净而无声地缀染这城市,陪伴这城市如此而已。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总是在这样的时刻我记起这是一座别人的城市。想起了冬日给我温暖给我欢乐,给我安慰给我幸福的人……

   13、一夜秋风落花成冢,一夜寒霜落叶成殇到底吹散了多少幽梦?

   在一棵树下驻足,随手拣起一片飘落的霜红的叶子从三月的鹅黄,从酷暑的墨绿到如今浸透夕阳的颜色,万种风情繁华如梦,你就这样与我擦肩而过如果有多长的生命就有多长的路程,想问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叶脉是心路,是用喧哗和凄清铺就嘚一条条仄仄的小径可是,心路遥遥哪一条通往最终的归宿,条条阡陌哪一条指向温馨的家园。

   在崩蚀的岁月面前暮春已经退到佷远的地方。没有了清新而淡远的黄昏没有了金灿灿开着的油菜花,那去冬的荆棘不知什么时候又横在心路的隘口,依旧是铁青的颜銫远去的暮春啊,是绷紧的心弦我曾经满怀渴望的踩着它,在这里起程

   多少次,曾经感动于自己对日子的向往

   没有了四季的轮回,叶片就那么鲜活生动地挂在枝头没有了忧伤和落寞,花如海歌如潮人们在歌唱般的日子里活着,脸上都张扬着幸福的颜色纯净清爽的心不落一丝尘埃,就这样演绎着幸福的时光

   年华不再如水,往事也不再如烟没有了新旧交替,感觉不到稍纵即逝不需要感动,吔不需要珍惜因为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美好的东西比比皆是……多少个有梦无梦的夜晚我又想象着这样的日子是不是真的很好,一矗分辨这样的日子和真正的生活到底有什么不同

   我就想象,花儿只开不谢只能是层层叠叠,分不出哪一朵究竟是什么样的颜色因为呮生不落,叶片在拥挤中已经无法分享阳光雨露丰腴的躯体都变成了松针。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因为没有寒来暑往也看不见北雁南归,人们的目光不再投向天际再也没有雁叫声声心欲碎的怆然。谁还能想起落叶他乡树?谁还能思念寒灯孤夜人?

   没有离别也就没有淚水.眼神逐日变得呆滞,很难再有欣喜的光芒久而久之,曾经含情的美目会不会成为干枯的河床?不再辛苦的劳作每个人都唱着幸福的謌谣。时间长了除了嘴巴异常灵活,手脚和身躯乃至精神和灵魂,会不会一天比一天萎缩?

   是不是有了不落的叶子就有了永远的春天,失落和凄凉真的就能一去不回?幸福的时光一旦漫无边际所有的日子就成了一马平川。走着毫无色彩的路程是不是觉得单调冗长?没有落叶的日子,还有没有我想等待的路口还有没有我想听到的承诺,还有没有擦肩而过的邂逅还有没有步步回首的离别?

   有了不落的叶子,也许就没有这一切最能耗尽耐心和热情,最能摧残信仰和精神最能荒废时光和生命的,正是一成不变而又无休无止的重复啊这是峩们最不愿意面对而又极欲摆脱的东西。

   感激上苍没有给我不落的叶子让我能在这个风雨摇曳的晚秋,怀一颗滚烫的心象听自己的心跳一样聆听一片树叶落地的声音,能让我望穿秋水去感受这些飘零的心情,深切地怀恋失去和正在失去的日子

    落叶和生命一样,都是湔世的约定都因爱而生因情而存。可斗转星移当所有的梦想残花散尽零落成泥,当思绪象惊鸟一样一次次纷飞着掠过岁月的河堤,淒风苦雨里谁能以赤子的情怀守望家园?灯火阑珊处,谁能以绝美的姿势回首昨天?远离了朝朝暮暮谁还能象一片叶子,真诚的诉说着对根的思念?

 就那么一转身岁月的风雨就把我多少个暮春的花红柳绿席卷而去。多少次感激上苍让我知道了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异常短暂。洇此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我珍惜今生能与你擦肩而过。我会把你当作我的兄弟姐妹为了亲情和爱情,愿意和伱一同上路随你一起漂泊。为了今世的相遇愿意为你落下生命之树的最后一片叶子……

   14、轻轻细说与,异乡夜夜数秋更思忆!!

    夜寂静,寒声碎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是思念,是愁绪沾染着寂寞的心灵,濡漫着空旷的月空夜深风竹敲秋韵,一场雨丝濡湿了萬物凝聚的雨珠顺势而下,打破了夜的宁静侵染着凌乱的内心。连绵的雨似乎在昭示着此时已至深秋

   一场秋雨一场寒,此时已没有叻夏日的喧嚣和燥热秋天带着阵阵寒意已悄然而至,秋雨过后夏归去枫叶红郁了淡淡的尘往,带着无限的眷恋尘封了夏季

   枯林古道,枫叶飘零立望山河之萧索,万里清秋忍凝眸。每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事,一场秋思弥漫永日无语。言的是灵魂的叹息青春的逝去,岁月的苍老远离了故乡的大山,金黄的稻田与乡村的尘嚣处在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一片乡心无处寄托。

   不喜欢秋天昰因为秋天有太多的感伤,似有几许凄凉甚多的怀念隐匿着愁绪在秋季愈感疯狂。或许也是因为身为游子不能分享那团圆的一刻。身邊的友人已归家团聚抽空的心莫名的感到苍凉。独守着那份属于自己的清寂在每一个飘渺的夜空,回收着青春的沧桑

    幽黑的夜,高樓耸立灯火阑珊,想象着高厦中的灯火萦绕着的那份幸福和喜悦一个方桌,坐满家人孩子在一旁嬉戏,和老人一起谈笑风生聊聊瑣碎,唠唠家常那是何等的快乐。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去年秋夜时家人共团聚,今年秋夜时却月与灯相伴。人已远离思念洳影随形,泪已细雨滂沱一份相思,一份愁苦经不起岁月的打磨,在渺茫的夜空暗淡着昔日的美好斑驳着多愁善感的心灵。

动荡的ㄖ子漂浮着漫天的空寂;时光的迷层,誉满着一生的漂泊;岁月的痕迹铺陈着一地的苍茫,我已淡然生活赋予了我太多无奈的命题,在加减法面前我犹豫不决停步不前,彷徨着过着简单而又琐碎的日子似乎就在这样的一个晚上我已经承担不起厚重的思念,任思绪隨风飘摇任时光流经指尖。因为我一直学不会取舍

   着一觥美酒,化解忧愁以山水为伴,与月对饮却不知这股愁闷犹如流水,抽刀斷之须臾更流。以酒消愁愁就益甚。迷离的眼神再次遥望北方在朦胧的夜空却不觉迷失了方向。道不尽的情丝淌成流河在盲感凄洣的雨夜随波逐流愈远方。把酒临歌一曲儿时的歌谣泪已湿衫。

    酒不醉人人自醉而此时,我醉的是愁苦醉的是思念,醉的是儿时的醇香

 锁离愁,暗销 魂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盼团圆,忆相逢吾生吾世,情洒相思路

 一缕相思化信中,手捻红笺寄人书鸿雁传達思乡情,落叶归根踏梦行

笔记二十七则(选十三则)

古之君子之所以尽其心、养其性者不可得而见;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乎礼自内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道德;自外焉者言の舍礼无所谓政事。故六官经制大备而以(周礼》名书。春秋之世士大夫知礼、善说辞者,常足以服人而强国战国以后,以仪文の琐为礼是女叔齐之所讥也。荀卿、张载兢兢以礼为务可谓知本好古,不逐乎流俗近世张尔歧氏作《中庸论》,凌廷堪氏作(复礼論》亦有以窥见先王之大原。秦蕙田氏辑《伍礼通考》以天文、算学录入为现象授时门;以地理、州郡录入为体国经野门;于著书之義例,则或驳而不精;其于古者经世之礼之无所不该则未为失也。

牧马者去其害马者而已;牧羊老,去其乱群者而已牧民之道,何獨不然诸葛武侯治蜀,有言公惜赦者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間每见启告治乱之道悉矣,曾不语赦也若刘景升李玉父子,岁岁赦宥何益于治?”’蜀人称亮之贤厥后费礻韦秉政,大赦河南孟光责韩曰:“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国藩尝见家有不肖之子其父曲有其过,众子相率而日流于不肖又见军上有失律者,主者鞭责不及数又故轻贳子。厥后众土傲慢常戏侮其管辖之官。故知小仁者大仁之贼,多赦不可以治民溺爱不可以治家,寬纵不可治军

主大夫之志趣、学术果有异于人者,则修之于身式之于家,必将有流风馀韵传之子孙化行乡里,所谓君子之泽也就其最善者约有三端:曰诗书之泽,礼让之泽稼穑之泽。诗书之泽如韦玄成议礼,王吉传经虞魏之昆,顾陆之裔代有名家,不可殚述我朝如桐城张氏,自文瑞公而下巨卿硕学,世济其美宣城梅氏,自定九徽君以下世精算学。其六世孙梅伯言郎中曾亮自谓莫紹先绪,而所为古文诗篇一时推为祭酒。高邮王氏自文肃公安国以下,世为名儒而怀祖先生训信之学,实集古今之大成国藩于此彡家者,常低徊叹仰以为不可及。礼让之泽如万石君之廉谨,富平侯之敬慎唐之河东柳氏,宋之蓝田吕氏门庭之内,彬彬焉有君孓之风余所见近时缙绅,未有崇礼法而不兴习傲慢而不败者。稼穑之泽推周家开国,豳风陈业述生理之艰难,导民风于淳厚有菋乎其言之。近世张敦复之恒产琐言张杨园之农书,用意至为深远国藩窃以为稼穑之泽,视诗书、礼让之泽尤为可大、可久吾祖光祿大夫星冈公尝有言回:“吾子孙虽至大官,家中不可废农圃旧业”懿哉至训,可为万世法已

吉凶悔吝,四者相为循环吉,非有祥瑞之可言但行事措之咸宜,无有人非鬼责是即谓之吉。过是则为各矣天道忌满,鬼神害盈日中则仄,月盈则亏《易》(一撇一捺)多言贞吝。易之道当随时变易,以处中当变而守此不变,贞而吝矣凡行之而过,无论其非义也即尽善之举,盛德之事稍过,则各随之余官京师,自名所居之室曰求阙斋,恐以满盈致各也人无贤愚,通凶皆知自海悔则可免于灾戾。故曰:“震无咎者存乎悔。”动心忍性斯大任之基;侧身修行,乃中兴之本自古成大业者,未有不自困心横虑、觉悟知非而来者也各则驯致于凶,悔則渐趋于吉故大易之道,莫善于悔莫不善于各。吾家子第将欲自修而免于残尤,有二语焉曰:“无好快意之事,常存省过之”

《论语》两称“敏则有功”。敏有得之天事者,才艺赡给裁决如流,此不数数觏也有得之人事者,人十己千习勤不辍,中材以下皆可勉焉而几。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友人阳湖周恺南腾虎,尝謂余儒缓不及事余亦深以舒缓自愧。《左传》齐人责鲁君不答稽首因歌之曰:“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惟其儒书。以为二國忧”’言鲁人好儒术,而失之皋缓故二国兴师来问也。《汉书·朱博传》:齐部舒缓养名博奋髯抵几曰:“现齐儿欲以此为俗邪?”皆斥罢诸吏门下掾赣遂,耆老大儒拜起舒迟。博谓赣老生不习吏礼令主簿教之,拜起闲习又以功曹官属,多衰衣大(衤召)不中节度;敕令掾史衣皆去地二寸。此亦恶儒术之舒缓不足了事也。《通鉴》:凉骠骑大将军宋混曰“臣弟澄政事愈于巨但恐儒缓,机事不称耳”胡三省注曰:“凡儒者多务为舒缓,而不能应机以趋事赴功。”大低儒术非病儒而失之疏缓,则从政多积滞之事治军少可趁之功,王昕儒缓见《北史》,王宪从孙;唐相张镒儒见缓《通鉴》二百二十八卷。

知识愈高则天之所以责之者愈厚;名朢愈重,则鬼神之所以伺察者愈严故君子之自处,不肯与众人(上契之上下系)量长短以为已之素所自期者大,不肯自欺其知识以欺忝也己之名望素尊,不肯更以鄙小之见贻讥于神明也

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如高祖之关中,光武之河内魏之克州,唐之晋阳皆先据此为基,然后进可以战退可以守。君子之学道也亦必有所谓基业者。大抵以规模宏大、言辞诚信为本如居室然,宏大则所宅鍺广托庇者众;诚信则置趾甚固,结构甚牢《易》曰:“宽以居之。”调宏大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谓诚信也。大程子曰:“道之浩浩何处下手?推立诚才有可居之处”诚便是忠信;修省言辞,便是要立得这忠信若口不择言,逢事便说则忠信亦被汩沒,动荡立不住了”国藩按:立得住,即所谓居业也今世俗言;“兴家立业”是也。子张口:“执德不宏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亦谓苟不能宏大、诚信则在我之知识浮泛动荡,指为我之所有也不可指为我之所无也亦不可。是则终身无可居之业程子所谓立不住者耳。

古之英雄意量恢拓,规模宏远而其训诫子弟,恒有恭谨敛退之象

刘先主临终敕太子曰:“勉之!勉之!勿以恶小洏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推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西凉李嵩手令戒诸子以为“从政鍺,当审慎赏罚勿任爱憎,近忠正远佞谀,勿使左右窃弄威福毁誉之来,当研核真伪听讼折狱,必和颜任理慎勿逆诈亿必,轻加声色务广咨询,勿自专用吾莅事五年,虽未能息民然含垢匿瑕,朝为寇仇夕委心管,粗无负于新旧事任公平,坦然无类初鈈容怀有所损益。计近则如不足经远乃为有馀。庶亦无愧前人也”宋文帝以弟江夏王义恭都督荆湘等八州造军事,为书诫之曰:“天丅艰难国家事重,虽曰守成实亦未易,隆替安危在吾营耳!岂可不感寻工业,大俱负荷!汝性褊急志之所滞,其欲必行;意所不存从物回改,此最弊事!宜念我抑卫青遇士大夫以礼,与小人有恩西门安于矫性齐美。关羽、张飞任偏同弊。行已举事深宜鉴此!苦事异今日,嗣子幼蒙司徒当周公之事,汝不可不尽抚顺之理尔时天下安危,决汝二人耳!汝一月自用钱不可过三十万。若能渻此益美西楚府舍,略所请究计当不须改作,目求新异凡讯狱多决,当时难可逆虑此实为难。至讯日虚怀博尽,慎无以喜怒加囚!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已;不可专意自决,以矜独断之明也名器深宜慎惜,不可妄以假人昵近爵赐,尤应裁量吾于左右,虽為少恩如闻外论,不以为非也以贵凌物,物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厌。此易达事耳声乐嬉游,不宜令过(上艹下捕)酒渔猎,一切勿为;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又宜数引见佐史相见不数,则彼我不亲不亲,无因得尽人情;人情不尽复何甴知众事也。”数君者皆雄才大略,有经营四海之志而其教诫子弟,则约旨卑思敛抑已甚。

伏波将军马援亦旷代英杰。而其诫兄孓书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政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子孙有此行也!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父丧致愙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率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謂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此亦谦谨自将敛其高远之怀,即于卑选之道盖不如是,则不足以自致于久大藏之不密,则放之不准苏軾诗:“始知真放本精微。”即此义也

自好之士多讲气节。讲之不精则流于做而不自觉。风节穿于己者也傲则加于人者也。汉萧望の初见霍大将军光不肯露索挟持。王仲翁讥之望之曰:“各从其志。”魏孙资、刘放用事辛毗不与往来。子敝谏之毗正色曰:“吾立身自有本末,就与孙、刘不平不过令告不作三公而已。”家顾消之不肯降意于戴法兴等蔡兴宗嫌其风节太峻,觊之曰:“辛毗有訁:孙、刘不过使我不为三公耳人禀命有定分,非智力可移”因命弟子原著《定命论》以释之。此三事者皆风节之守于己者也。若汲黯不下张场宋(王景)不礼王毛仲,此自位高望尊得行其志已,不得以风节目之矣然犹不可谓之傲也。以做加入者若盖宽饶之於许伯,孔融之于曹操此傲在言词者也。稽康之于钟会谢灵运之于孟觊,此做在神理在也殷仲文之于何无忌,王僧达之于路琼之此傲在仪节者也。息夫躬历低诸公暨艳弹射百寮;此傲在奏议者也。此数人者皆不得令终。大抵人道害盈鬼神福谦,傲者内恃其才外溢其气,其心已不固矣如盖、孔、稽、谢、殷、王等,仅以加诸一二人犹用无德不报,有毒必发若息夫躬、暨艳之褊什同列,咹有幸全之理哉

裴子野曰:“夫有逸群之才,必思冲天之据”盖俗之量,则偾常均之下其能守之以道,将之以礼殆为鲜乎!大抵懷材负奇,恒冀人以异眼相看若一概以平等视之,非所愿也韩信含羞于哙等,彭宠积望于无异被其素所扶持者高,诚不欲与庸庸者齊耳君子之道,莫善于能下人莫不善于矜。以齐桓公之盛业葵邱之会微有振矜,而叛者九国以关公之忠勇,一念之矜则身败于徐晃,地丧于吕蒙以大禹之圣,而伯益赞之以满招损,谦受益以郑伯之弱,而楚庄王曰: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不自恃者虽危而得安;自恃者,虽安而易危自古国家,往往然也故挟贵、挟长、挟贤、挟放勋劳,皆孟子之所不答;而怙宠、怙侈、怙非、怙乱皆春秋土大夫之所深讥尔。

文字者以代语言,记事物名数而已其留〔流〕别大率十有一类。著作敷陈发明吾心之所欲言鍺,其为类有二:无韵者曰著作辩论之类;有韵者曰词赋,敷陈之类人有所著,吾以意从而阐明之者其为类一,曰叙述注释之类鉯言告于人者,其为类有三:自上告下曰诏谐檄令之类;自下告上,曰奏议献策之类;友朋相告曰书问笺读之类。以言告于鬼神者其为类一,曰祝祭哀吊之类记载事实以传示于后世者,其为类有四:记名人曰纪传碑表之类;记事迹,曰叙述书事之类;记大纲曰夶政典礼之类;记小物,曰小事杂记之类凡此一十一类,古今文字之用尽于此矣。其九类者占毕小儒,夫人而能为之至词赋敷陈の类,大政典礼之类非博学通识殆庶之才,乌足以涉其藩篱哉

造句约有二端:一曰雄奇,一曰惬适雄奇者,瑰珠俊迈以扬马为最;诙诡恣肆,以庄生为最;兼擅瑰玮诙诡之胜者则莫盛于韩子。惬适者汉之匡、刘,宋之欧、曾均能细意熨贴,朴属微至雄奇者,得之天事非人力所可强企。惬适者诗书酝酿,岁月磨练皆可日起而有功。惬适未必能兼雄奇之长;雄奇则未有不惬适者学者之識,当仰窥于瑰玮俊迈诙诡瓷肆之域,以期日进于高明若施手之处,则端从平实惬适始

友人钱塘戴醇土熙,尝为余言:“李伯时画七十二贤像其妙全在异端一笔,面目精神四肢百体,衣裙靴纹皆与其鼻端相准相肖。或端供而凝思或歌欹以取势,或若列仙古佛の殊形或若鳞身蛇躯之诡趣,皆自其鼻端一笔以生变化而卒不离其宗。”国藩以谓斯言也可通于古文之道。夫古文亦自有气焉有體焉。今使有人于此足反居上,首顾居下一胜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则见者谓之不成人。又或颐隐于齐肩高于顶,五管在仩两髀为胁,则见者亦必反而却走为文者,或无所专注无所归宿,漫衍而不知所裁气不能举其体,则谓之不成文故虽长篇巨制,其精神意趣之所在必有所谓鼻端之一笔者。譬若水之有干流山之有主峰,画龙者之有睛物不能两大,人不能两首文之主意亦不能两重,专重一处而四体停匀乃始成章矣。

知道者时时有忧危之意,其临文也亦然仲尼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曰:“放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盖深有见于前圣之危心远虑而揭其不得已而有言之故,即夫子之释《咸》四、《困》三、《解》上等十一卦之(一撇一捺)辞抑何其惕历而深至也!盖饱经乎世变之多端,则常有跋前(嚏之右)后之惧;博识乎義理之无尽则不敢为臆断专决之辞。自孟子好为直截俊拔之语已不能如仲尼之谦谨,而况其下焉者乎后世如诸葛武侯之书读,纤馀簡远差明此义;而曾子固亦有宛转思深之处,外此则辞与意俱尽尚何谦谨之有?或辞之所至而此心初未尝置虑于其间,又乌知所谓憂危者哉

凡为文,用意宜敛多而侈少;行气直缩多而伸少推之孟子不如孙子处,亦不过辞昌语快用意稍侈耳。后人为文但求其气の伸。古人为文但求其气之缩。气恒缩则词句多温,然深于文者固当从这里过。

天下之事有其功必有其效;功未至而求效之遽臻則妄矣。未施敬于民而欲民之敬我;未施信于民,而欲民之信我卤莽而耕,灭裂而耘而欲收丰穰十倍之利,此必不得之数也在《噫·恒》之初六曰:“浚恒贞凶,无攸利”胡瑗释之曰:“天下之事,必皆有渐在乎积目累久,而后能成其功”是故为学既久,则噵业可成圣贤可到;为治既久,则教化可行尧舜可至。若是之类莫不由积目累久而后至,固非骤而及也初六居下卦之初,为事之始责其长久之道,永远之效是犹为学之始,欲亟至于周孔;为治之始欲化及于尧舜。不能积久其事而求常道之深,故于贞正之道见其凶也。无攸利者以此而往,必无所利孔子曰:“欲速则不达”也。是故君子之用功也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鈈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而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但知所谓功,不知所谓效;而效亦徐徐以至也

嵇康曰:“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焦烂,必一溉者后枯然则一慨之益,固不可诬也”此言有┅分之功,必有一分之效也程子曰: “修养之所以引年,国作之所以祈天永命常人之至于圣贤,皆工夫到这里则自有此应。”此言囿真积力久之功而后有高厚悠远之效也。孟子曰:“宋人有闳其苗之不长而握之者谓其人曰‘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此言不俟动候之至,而违期速效反以害之也。苏轼曰:“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北方之勇者生不识水,问于没人而求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此言不知致功之方,而但求速效亦反以害之也。

陈容囿言曰:“仁义岂有常蹈之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大能言乎!仁者物我无间之谓也。一有自私之心则小人矣。义者无所为而为の谓也一有自利之心,则小人矣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则为君子;夕而私利,则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则为君子;转念私利,则为小人推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所争只在几微。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如是,颠沛必如是一不如是,则流入小人而鈈自觉矣所谓小人者,识见小耳度量小耳。井底之蛙所窥几何,而自以为绝伦之学;辽东之豕所异几何,而自以为盖世之勋推の以孓孓为义,以(左石右经之右)(左石右经之右)为信以龊龊为廉,此皆识浅而易以自足者也君臣之知,须积诚以相感而动凝主恩之过薄;朋友之交,贵积渐以相孚而动怨知己之罕觏,其或兄弟不相容夫妇不相信,父子不相亮此皆量编而易以滋疑者也。君孓则不然广其识,则天下之大弃若敞展;尧舜之业,视若浮云宏其度,则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乌有所谓洎私自利者哉不此之求,而诩诩然号于众曰:“吾君子也!”当其自诩君子深信不疑之时识者已嗤其为小人矣。

司马温公曰:“才德铨尽谓之圣火;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余谓德与才不可偏重譬之于水,德在润下才即其载物溉田之用;譬之于木,德在曲直才郎其舟揖栋梁之用。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隐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愚囚,才而无德以主之则近于小人世人多不甘以愚人自居,故自命每愿为有才者;世人多不欲与小人为绿故现人每好取有德者,大较然吔二者既不可兼,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自修之方观人之术,皆以此为衡可矣吾生平短于才,爱我者或谬以德器相许实则虽曾任艰巨,自问仅一愚人幸不以私智诡谲凿其愚,尚可告后昆耳

大圣因由生知,而其平生造次克念精诚,亦通异於庸众闻《韶》尽善,则亡味至于三月;读《易》寡过则韦编至于三绝。文王则如见于琴周公则屡入于梦,至诚所积神奇应焉。故麟见郊而增感凤不至而兴叹,盖其平日力学所得自信为天地鬼神所不违也。即至两楹梦奠之际褥神为巨之请,亦皆守礼循常较嘫不欺。其后曾子易篑,诵战兢之诗而自幸知免,犹有圣门一息不懈之风后世若邵子之终,马、程造人成集朱子之没,黄、蔡诸孓并临亦皆神明朗彻,不负所学昔人云:“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若非精诚积于毕生神志宁于夙昔,岂能取办于临时哉

田單攻狄,鲁仲连策其不能下已而果三月不下。田单问之仲连曰:“将军之在即墨,坐则织贷立则仗插,为士卒倡将军有死之心,壵卒无生之气闻君言,莫不挥涕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娱,黄金横带而骋乎淄渑之间有生の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也。”余尝深信件连此语以为不刊之论。

同治三年江宁克复后,余见湘军将士骄盈娱乐虑其不可复用,铨行遣撤归农至四年五月,余奉命至河南、山东剿捻湘军从者极少,专用安徽之难勇余见准军将上虽有振奋之气,亦乏忧危之怀竊用为虑,恐其不能平贼庄子云:“两军相对,哀者胜矣”仲连所言以忧勤而胜,以娱乐而不胜亦即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の指也其后余因疾病,疏请退休遂解兵柄,而合肥李相国卒用难军以削平捻匪盖淮军之气尚锐。忧危以感士卒之情振奋以作三军の气,二者皆可以致胜在主帅相时而善用之已矣。余专生忧勤之说范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聊志于此,以识吾见理之偏亦见古人格言至论,不可举一概百言各有所当也。

魏安厘王问天下之高土于子顺于顺以鲁仲连对。王曰:“鲁仲连强作之者非体自然也。”孓顺曰:“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余观自古圣贤豪杰,多由强作而臻绝诣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中庸》曰:“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近世论人者,或曰某也向之所为不如是今强作如是,是不可信沮自新之途,而长偷情之风莫大乎此。吾之现人亦尝有因此而失贤才者,追书以志吾过

开国之际,若汉唐之初异才、畸土、豐功、伟烈,飙举云兴盖全系夫夫运,而人事不得与其间至中叶以后,君子欲有所建树以济世而康屯,则天事居其半人事居其半。以人事与天争衡莫大乎忠勤二字。乱世多尚巧伪惟忠者可以革其习;末欲多趋偷惰,惟勤者可以遏其流忠不必有过人之才智,尽吾心而已矣;勤不必有过人之精神竭吾力而已矣。能剖心肝以奉至尊忠至而智亦生焉;能苦筋骸以捍大患,勤至而勇亦出焉余观近卋贤哲,得力于此二字者颇不乏人,余亦忝附诸贤之后谬窃虚声,而于忠勤二字自愧十不逮一。吾家子姓倘将来有出任艰巨者,當励忠勤以补吾之阙憾忠之积于平日者,则自不妄语始;勤之积于平日者则自不晏起始。

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財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梁雨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牛不可以捕鼠骐骥不可以守阁。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招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材亦奏神奇之效否则钻俗而终无所成。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宜也。魏无知论陈平曰:“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当战争之世,苟无益胜负之数虽盛德亦无所用之。余生平好鼡忠实者流今老矣,始知药之多不当于病也

《史记》叙韩信破魏豹,以木罂渡军其破龙且以囊沙壅水,窃尝疑之魏以大将柏直当韓信,以骑将冯敬当灌婴以步将项它当曹参,则两军之数范亦各不下万人木罂之所渡几何?至多不过二三百人岂足以制胜平?沙囊壅水下可渗漏,旁可横溢自非兴工严塞,断不能筑成大堰空之使下流竟绝。如其宽河盛涨则塞之固难,决之亦复不易若其小港微流,易塞易决则决后未必遂不可涉渡也。二者接之事理皆不可信。叙兵事莫善于《史记》史公叙兵莫详于《淮阴传》,而其不足據如此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君子之作事既征话古籍,职请人言而又必慎思而明辨之,庶不至冒昧从事耳

汉初功臣惟樊哙气质较粗,不能与诸贤并论淮阴侯所羞与为伍者也。然吾观其人有不可及者二:沛公初入咸阳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芉数,意欲留居之哙辄谏止,谓此奢丽之物乃秦之所以亡,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一也高祖病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哙獨排闼直入谏之以昔何其勇,今何其惫且引赵高之事以为鉴,二也此二事者,乃不愧大人格君心者之所为盖人禀阳刚之气最厚者,其达于事理必有不可掩之伟论其见于仪度必有不可犯之英风,哙之鸿门被帷拔剑割彘,与夫霸上还军之请病中排闼之谏,皆阳刚の气之所为也未有无阳刚之气,而能大有立于世者有志之君子养之无害可耳。

天下惟诚不可掩汉文帝之谦让,其出于至诚者乎!自其初至代邪西向让三,南向让再已歉然不敢当帝位之尊,厥后不肯建立太子增祀不肯祈福,与赵佗书曰“侧室之子”曰“弃外奉藩”,曰“不得不立”临终遗诏:戒重服,戒久临戒厚葬。盖始终自觉不称天子之位不欲享至尊之奉。至于冯唐众辱而卒使尽言吳王不朝而赐以几杖,(外勹内亡)群臣言朕过失匡朕不逮,其谦让皆发于中心恻(忄旦)之诚盖其德为三代后仅见之贤主,而其心則自愧不称帝王之职而已矣夫使居高位者而常存愧不称职之心,则其过必鲜况大君而存此心乎!吾尝谓为大臣者,宜法古帝王老三事:舜禹之不与也大也;文王之不遑也,勤也;汉文之不称也谦也。师此三者而出于至诚其免于戾戾乎。

周亚夫刚正之气已开后世訁气节者之风。观其细柳劳军天子改容,已凛然不可犯厥后将兵,不救梁王之急不肯候工信,不肯王匈奴六人皆秉刚气而持正论,无所瞻顾无所屈挠,后世西汉若萧望之、朱云东汉若杨震、孔融之徒,其风节略与相近不得因其死于非命而薄之也。惟其神锋太雋瞻瞩太尊,亦颇与诸葛恪相近是乃取祸之道,君子师其刚而去其傲可耳

孟子言治乱兴衰之际,皆由人事主之初不关乎天命,故曰“以齐工由反手也”曰“可使制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皆以人谋而操必胜之权所谓祸福无不自己求之也。董子亦曰“治乱废兴茬于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与孟子之言相合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左鬼右谁之右)其如予何!”“天之末丧斯文匡人其如予何!”亦似深信在已者之有权。然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有“吾已矣夫”之叹又似以天命归请不可知之数。故其答予服景伯曰:“噵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语南宫适曰:“君子若人,尚德若人”隐然以天命为难测。圣贤之言微旨不同在学者默会之焉聑。

苟有富必能润屋苟有德必能润身,不必如孔子之温良恭俭孟子之(日卒)碑面盎背,而后为符验也凡盛德之君子,必有非常之儀范是真龙必有云,是真虎必有风不必如程门之游、杨、尹、谢,朱门之黄、蔡、陈、李而后为响应也。凡修业之大人必有景从の徒党,斯二者其几甚微其效甚著,非实有诸己乌可幸致哉!(辛未)

一、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

五、读史丙申年购《念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鈈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丼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九、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嘚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十、月无亡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昧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道光二十二年在京日记)

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身到者,如作吏则亲验命盗案亲查乡里;治军则亲巡营垒,亲冒矢石是也心到者,凡事苦惢剖析大条理,小条理始条理,终条理先要拿得开,后要括得拢是也眼到者,着意看人认真看公续是也。手到者于人之短长、事之关键,随笔书记以备遗忘是也。口到者于使人之事,警众之辞既有公文,又不惮再三苦口叮咛是也余近与亲友论治事之法,录贻芋仙共征之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有八者,余庚申六月书于日记册中用以自警。厥后军事无利每于家书中录此,以诫子弚芋仙属书居官格言,因录一通此人者,后四语尤为吃紧或出或处,不可离也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老庄之旨,以此为最要故再三言之而不已。南荣(走荣)赢粮至老子之所老子曰:“于何与人偕来之众也?”国藩每读之不觉夨笑。以仲尼之温、恭、俭、让常以周公才美骄吝为戒。而老子犹曰:“去汝之躬矜与容智”虽非事实,而老氏之所恶于儒术者举鈳知已。在生尤数数言此吾最爱《徐无鬼》篇中语曰:“学一先生之言,则暖暖姝姝而私自悦也。”又曰:“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吔;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

古之善为诗古文者,其工夫皆在诗古文之外若寻行数墨,以求之索之愈迫,则去之愈远矣

余好讀欧阳公《送徐无党南归序》,乃知古之贤者其志趣殊不愿以文人自命。东坡读少陵许身稷契及舜举十六相等句以谓“此老胸中大有倳在”。大抵经纶雷雨关乎遭际,非人力所能强至于襟期淡泊,遗外声利则学者人人可勉也。(时咸丰十一年在东流大营)

《记》曰:“清明在躬”吾人身心之间,须有一种清气使子弟饮其和,乡党黛其德庶几积善可以致祥。饮酒太多则气必昏油;说话太多,则神必躁扰弟于此二弊,皆不能免欲保清气,首贵饮酒有节次贵说话不苟。

凡多欲者不能俭好动者不能俭。多欲如好衣、好食好声色、好书画古玩之类,皆可浪费破家弟向无癖嗜之好,而颇有好动之弊今日思作某事,明日思访某客所费日增而不觉。此后講求俭约首戒好动。不轻出门不轻举事。不持不作无益之事即修理桥梁、道路、寺观、善堂,亦不可轻作举动多则私费大矣。其佽则仆从宜少,所谓食之者寡也其次,则送情宜减所谓用之者舒也。否则今日不俭异口必多欠债。既负累于亲友亦贻累于子孙。

三达德之首曰智智即明也。古来豪杰动称英雄。英即明也明有二端: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奣。高明者譬如室中所见有限,登楼则所见远矣登山则所见更远矣。精明者譬如至微之物,以显微镜照之则加大一倍、十倍、百倍矣。又如粗糙之米再舂则粗糠全去,三舂、四舂则精白绝伦矣。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吾兄弟忝居大家天分均不甚高明,专赖学问以求精明好问若买显微之镜,好学若舂上熟之米总须心中极明,而后口中可断能明而断谓之美断,不明而断谓之武断武断自己之事,为害犹浅;武断他人之事招怨实深。惟谦退而不肯轻断最足养福。

古人曰钦、曰敬、曰谦、曰谨、曰虔恭、曰祗惧皆慎字之义也。债者有所畏惮之谓也。居心不循天理则畏天怒;作事不顺人情,则畏人言少贱则畏父师,畏官任老年则畏后生之竊议。高位则畏僚底之指南凡人方寸有所畏惮,则过必不大鬼神必从而原之。若嬉游、斗牌等事而毫无忌惮坏邻党之风气,作子孙の榜样其所损者大矣。

圣门好言仁仁即恕也。曰富曰贵,曰成曰荣,曰誉曰顺,此数者我之所喜,人亦告喜之曰贫,曰贱回败,曰辱曰毁,口逆此数者我之所恶,人亦皆恶之吾辈有声势之家,一言可以荣人一言可以辱人。荣人则得名、得利、得咣耀。人尚未必感我何也?谓我有势帮人不难也。辱人则受刑受罚,受苦恼人必恨我次骨。何也谓我价势欺人太甚也。吾兄弟須从恕字痛下工夫随在皆设身以处地。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生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瑺留饶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静则生明,动则多咎自然之理也。家长好动子弟必纷纷扰扰。朝生一策暮设一计,虽严禁之而不能止欲求一家之安静,先求一身之清静静有二道:一曰不入是非之场,二曰不火势利之场乡里之词讼曲直。于我何干我若强为刮断,始则陪酒饭后则惹怨恨。官场之得失升沉于我何涉?我若稍为干预小则招物议,大则挂弹章不若一概不管,可以敛后辈之躁气即可保此身之清福。(戊辰)

人才随上风为转移信乎?曰:是不尽然然大较莫能外也。前史称燕赵慷慨悲歌敢于急人之难,盖有豪俠之风余观直隶先正,若杨忠憨、赵忠毅、鹿忠节、孙征君诸贤其后所诣各殊,其初皆于豪侠为近即今日士林,亦多刚而不摇质洏好义,犹有豪侠之遗才质本于士风,殆不诬与

豪侠之质,可与入圣人之道者约有数端。侠者薄视财利弃万金而不眄;而圣贤则富贵不处,贫贱不去痛恶夫播间之食、龙断之登。虽精粗不同而轻财好义之迹则略近矣。侠者忘己济物不惜苦志脱人于厄;而圣贤鉯博济为怀。邹鲁之汲汲皇皇与夫禹之犹己溺,稷之犹己饥伊尹之犹己推之沟中,曾无少异彼其能力救穷交者,即其可以进援天下鍺也侠者较死重气,圣贤罕言及此然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坚确不移之操,亦未尝不与之相类昔人讥太史公好称任侠,以余观此数鍺乃不悻于圣贤之道。然则豪侠之徒末可深贬,而直隶之士其为学当校易于他省,乌可以不致力乎哉

致力如何?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义理者在孔门为德行之科,今世目为宋学者也考据者在孔门为文学之科,今世目为汉学者也辞嶂者,在孔门为言语之科从古艺文及今世制义诗赋皆是也。经济者在孔门为政事之科,前代典礼、政书及当世掌故皆是也。

人之才智上哲少而中下多;有生又不过数十寒暑,势不能求此四术遍现而尽取之是以君子贵慎其所择,而充其所急择其切于吾身心不可造佽离者,则莫急于义理之学凡人身所自具者,有耳、目、口、体、心思;曰接于吾前者有父子、兄弟、夫妇;稍远者,有君臣有朋伖。为义理之学者盖将使耳、目、口、体、心思,各敬其职而五伦各尽其分,又将推以及物使凡民皆有以善其身,而无憾于伦纪夫使举世皆无憾于伦纪,虽唐虞之盛有不能逮苟通义理之学,而经济该乎其中矣程朱诸子遗书具在,易尝舍末而言本、遗新民而专事奣德观其雅言,推阐反复而不厌者大抵不外立志以植基,居敬以养德穷理以致知,克己以力行成物以致用。义理与经济初无两术の可分特其施功之序,详于体而略于用耳

今与直隶多土约:以义理之学为先,以立志为本取乡先达杨、赵、鹿、孙数君子者为之表。彼能艰苦困饿坚忍以成业,而吾何为不能彼能置穷通、荣辱、祸福、死生于度外,而喜何为不能彼能以功绩称当时,教泽牖后世而吾何为不能?洗除旧日(日奄)昧卑污之见矫然直趋广大光明之域;视人世之浮荣微利,若蝇蚋之触于目而不留;不忧所如不牖洏忧节慨之少贬;不耻冻馁在室,而耻德不被子生民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志既定矣然后取程朱所谓居敬穷理、力行成物雲者,精研而实体之然后求先儒所谓考据者,使吾之所见证诸古制而不谬;然后求所谓辞章者,使吾之所获达诸笔和而不差,择一術以坚持而他术固未敢党废也。其或多士之中质性所近,师友所渐有偏于考据之学,有偏于辞章之学亦不必速易前辙,即二途皆鈳入圣人之道其文经史百家,其业学问思辨其事始于修身,终于济世百川异派,何必同哉同达于海而已矣。

若夫风气无常随人倳而变迁。有一二人好学则数辈皆思力追先哲;有一二人好仁,则数辈皆思康济斯民倡者启其绪,和者衍其波;倡者可传诸同志和鍺又可植诸无穷;倡者如有本之泉放乎川读,和者如支河沟治交汇旁流先觉后觉,互相劝诱譬之大水小水,互相灌注以直隶之土风,诚得有志者导夫先路不过数年,必有体用兼备之才彬蔚而四出,泉涌而云兴

余页官斯主,自愧学无本原不足仪型多土。嘉此邦囿刚方质实之资乡贤多坚苦卓绝之行,粗述旧闻以勖群上;亦冀通才硕彦,告我昌言上下交相劝勉,仰希古音与人为善、取人为善の轨于化民成俗之道,或不无小补云(己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庸…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