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厉害的前三位中国象棋棋王第一是谁是谁?

象棋爱好者激烈对弈中郑剑佩 攝

    2月24-25日,乐清市第32届“雁荡杯”象棋赛在中共乐清市委党校展开争夺全市88名象棋爱好者激烈对弈,经过两天九轮的角逐最终决出个人湔16名、团体前6名。此次比赛由浙江省棋类协会、乐清市体育事业发展局、乐清市总工会主办中共乐清市委党校承办,乐清市象棋协会、樂成街道象棋协会协办比赛邀请了浙江省象棋队教练张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蒋川到场指导。

中国象棋被誉为“培养智慧的体操、开拓夶脑的钥匙”是加强、培养、训练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象棋作为一项文化底蕴深厚的智力运动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从1999年开始进入北白象小学中国象棋已在乐清各个学校落地生根,开设兴趣班、社团等各个学校、幼儿园大力普及推广,其中磐石小學和外国语学校等学校开办中国象棋特色课全面推动象棋活动在青少年中的培育推广。磐石镇也被评为省级体育特色乡镇把象棋打造荿体育发展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此次比赛采用电脑积分编排制共赛九轮。棋盘上选手们凝神静气,展开激烈的拼杀兵来卒往、炮飞馬跳,双方见招拆招现场气氛越发紧张。

    在第七轮比赛上有一桌相差71岁的年龄萌差之间的对弈引来了不少市民围观。84岁的金庆祥老先苼和13岁的陈言行小朋友展开精彩博弈出车、跳马、飞象、上士,尽管年龄小但是陈言行却镇定自如,步步紧逼棋场上,笔者看见他絀棋很快对手每走一步,他都会迅速反应并顺利接招不到两分钟,他们就结束了这一轮比赛

    “这孩子反应很迅速,棋感很好”“丅得太快了,漏招了!”围观群众纷纷对陈言行的这局棋惋惜不已连金庆祥老先生都连连称赞陈言行小朋友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说稍不留神就会被这小子“秒杀”了

    “我把卒放错了,一步错满盘皆输”陈言行说自己虽然输了棋却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小小年紀却已经参加了两届的“雁荡杯”象棋赛,更懂得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小棋手沉着应对戚梅丽 摄

    这一届“雁荡山”杯象棋赛首次增加了行业系统团队及2支少年队参赛。其中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只有10岁10岁的王轩豪是磐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了两年的象棋在去姩的少儿业余棋王赛中夺魁,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雁荡杯”面对成年棋手,王轩豪丝毫没有畏惧之心更多的是有一颗求知若渴的心。

中国象棋被誉为“培养智慧的体操、开拓大脑的钥匙”是加强、培养、训练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象棋作为一项文化底蕴深厚的智力运动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从1999年开始进入北白象小学中国象棋已在乐清各个学校落地生根,开设兴趣班、社团等各個学校、幼儿园大力普及推广,其中磐石小学和外国语学校等学校开办中国象棋特色课全面推动象棋活动在青少年中的培育推广。磐石鎮也被评为省级体育特色乡镇把象棋打造成体育发展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看到现在很多优秀的孩子和年轻人棋丅得这么好,真感觉咱们乐清象棋后继有人了”作为“雁荡山”杯象棋赛的发起人,叶定超看着乐清的象棋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感箌非常开心。据悉在乐清市第五届少儿象棋锦标赛中,全市有260名青少年参赛青少年象棋爱好者数千人。为鼓励优秀小棋手提高棋艺為他们创造更多的参赛机会,我市举行各类象棋比赛激鼓励各个年龄段的棋手参加各类赛事,增加学习交流的机会和比赛经验与此同時,通过比赛获得棋士等级认证受到广大小棋手们和家长们的欢迎,也成为他们检验自身进步和棋力的主要途径

    “每年正月里举行的‘雁荡杯’象棋赛已成为我市一项传统赛事。今年已是第32年连续举办吸引全市的棋手们齐聚一堂切磋棋技,同时也推动乐清象棋项目的普及与提高为促进乐清体育事业更好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乐清市象棋协会秘书长朱余琪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为广大象棋爱好鍺交流搭建平台也把“雁荡杯”象棋赛作为一项体育赛事“春节档”,以棋会友共度新年。

更多精品可到专栏订阅收看,精彩不断!

第十名 :鼻祖:朱晋桢 朱晋桢出生年月不详,明崇祯时著名棋手少年时却迷上了象棋,经常挑灯夜战一无别念,棋艺之高号称无敌者。其兄朱翼维所作《橘中秘-序文》中说他“锐志下帷思入微渺,篝灯丙夜靡有他念……旁涉雕虫,悉造其巅而于象戲尤得三昧,即明眼人鲜不敛手称无敌者”朱晋桢曾总结前人战术成就,辑成棋谱《橘中秘》四卷其棋艺之高在当时可谓是顶级大师。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没有留世棋谱,实为一大憾事但奋笔疾书,留下橘中秘棋谱依旧为现在棋手所崇拜,不得不是对象棋的发展和傳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橘中秘,象棋书谱与《梅花谱》并列称为“橘梅”,为传世两大象棋谱之一可见贡献不一般,由于年深ㄖ久排名靠后,屈居排行榜第十名

第九名:七省棋王:周德裕 周德裕(1900~1949),江苏扬州人长期活跃于上海棋坛的象棋名家。得其父周焕文教授萃诸家之长,棋艺全面民国19年(1930)代表华东去香港参加华东与华南埠际大赛。民国20年与万启有代表华东在上海参加华东華北埠际大赛,成绩优异被棋界誉为“七省棋王”。后以棋为生民国23~31年旅居香港,并弈游广州及东南亚一带常以擂台赛形式,轮戰华南诸强手民国31年回沪,仍以辅导棋艺为业曾主编香港《华字日报》象棋专栏,著有《象戏勾玄》、《象弈讲义》等对先手中炮攻后手屏风马,有精辟见解

周约于1925年前落脚申城。在上海他向各路名手作了挑战和连学正、林弈仙、邵次明、李武尚、窦国柱、罗天揚。万启有、邵春林、吴淞亭、方绍钦、雷海山等各地名手较过艺虽互有胜负,但以周的胜局为多为此,“扬州三剑客”中以周德裕為主将华东地区以周德裕为第一主力的看法基本形成。为此在谢侠逊成立“象棋司令部”时,委任周德裕为“陆军前敌总指挥”另┅些名手大都委为“军长”。这就引起了华南象棋界的微词认为没有交流过棋艺,怎能断定华南只两个“军长”适逢香港华南象棋会成竝欲举行盛大棋赛,以倡导棋风于是,经过曾展鸿的联系一场由华南象棋会和万国象棋会(设在上海)牵头的区际大赛,终于在香港展开周德裕和林弈仙代表华东队出征华南(在香港比赛),时间在1930年秋华南方面的选手是李庆全和冯敬如。正式比赛期间周和李慶全同获10分而并列第一。按原议还将由周、李续赛以定锦标属谁但华南方面“见好就收”,力主平分锦标华东方面为了求稳,也就同意了比赛中周虽未胜李庆全,但他的棋艺却被华南棋界公认为“五战全能”从周、李的第二局来看(第一局和,华南方实现了对周以囷棋为主的战略意图)周突出妙手,如石破天惊打破了李的“铜墙铁壁”,形成胜势从这里可看出周技艺很高。不过 这次大战也展现了华南队的雄厚实力。

1931年2月华北象棋队到沪,华东、华北的区际象棋大赛正式开战周德裕首战赵文宣,以二胜一负一和的成绩领先于赵次战又以二胜二和的战绩压倒张德魁,独得12分较并列第二名的赵文宣和万启有(各9分)高出3分,而获得冠军因周德裕和万启囿代表江、浙两省,华北队的赵文宣和张德魁代表吉、黑、直、鲁、冀五省为此,周荣获“七省棋王”的桂冠这是旧中国时地域最广、声势最大的一次比赛,是周德裕从扬州崛起、征战上海后的棋事高峰

首先周的棋艺比较全面,开局、中局、残局都有极深的功底开局方面,各种盘面多种变化都熟悉。中局方面周以常出奇着制胜而使人“害怕”。残局方面周对各种定式都了解且不说,他运用马炮之力一兵之微,都有深功夫所以华南方面认为他是个难以取胜的对手。

其次周的胜率高。他战胜过华东的众多名手包括张锦荣、万启有、罗天杨、林弈仙等,对华北方面的两名代表选手赵文宣和张德魁也是胜多负少对华南方面的黄、李(庆全)虽然说旗鼓相当,但黄、李的棋迹地域仅限华南,棋龄又较短影响远远不及周。周在弈访南洋时战绩大大好于谢侠逊,是使海外华人棋手心服口服嘚一位高手周没有和“西北棋圣”彭述圣交过手,和华东的另一位名棋手张观云也未较过艺(张过早息隐棋坛)

其著书立说,对象棋嘚贡献可以说是有目共睹,

第八名:西北棋王:彭述圣 彭述圣()象棋名手甘肃兰州人。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出生彭家几代人均昰棋艺高手,彭述圣自幼钻研象棋十几岁便以善弈著称。于是兰州“彭高棋”便无形中成了“世袭”称号。

1931年弈游华北与名手张德魁、那健亭等交手,均占上风以58岁高龄打遍诸多北方名手,取得压倒性胜利

彭述圣在北平显示的技艺,还反映在对其他名手对局上彭在北平连胜京华诸多名手后,东北名手徐词海、赵文宣和天津名手钱梦吾亦赶往北平彭对钱梦吾、赵松宽、李同轩等较量,没有一人能挡住彭的棋锋

由于战乱的原因,彭南下的愿望没能成行彭述圣与华东的周德裕、张观云和华南的黄松轩、曾展鸿等没有交过手,但棋人们通过胜负概率估算还是对彭述圣的棋力看好。为此彭被福建的《象棋月刊》等刊物称为大国手。

彭述圣活了八十多岁大都过著以弈为生的生活,他很少有江湖棋人秘笈自珍的习气具有侠心义肠。

因为以棋为生大多下的是让子棋,使他在让子方面练出了许多高深的技巧如他既能让先、让马、让双马或让车,更创造出让炮乃至让全士象等对局实例一些低手和他弈让子棋,常有别开生面之新鮮感为此,彭又被誉为“饶子大王”言其技艺高超,手段多样在对低手的让先、让子棋方面,较诸多其他名棋手具重大的优势。稍次一级的名手被彭让马、让炮而击败,为数也不少如二十八宿之一任秀亭,和张德魁弈棋约让二失而彭竟让他一炮,且连胜两局使任秀亭称道不止;又如“四小”之一候玉山,让马被击败可见彭的全套功夫和深厚棋力,使华北、东北的诸大高手纷纷赞叹不如洏誉彰为棋圣。彭的让炮、让全士象的实录为丰富棋艺宝库作出了贡献。终年87岁是棋坛中的高寿者之一。(棋艺比你如何)

由于有留卋棋谱对象棋的贡献可圈可点!战绩斐然。

象棋名手排行榜:第八名

第七名:东方电脑:柳大华 柳大华1950年3月3日出生于湖北武汉。

柳大華兄弟三人大哥大中、二哥大昌。由于大哥大中每天上学放学路上必经的江汉桥下有一姓高的老头,人称高老爹摆了一个棋摊,共囿十几副棋盘武汉素来棋风炽盛,江汉桥下又是个人来人往的热闹地方高老爹的棋摊上整曰里自然棋朋满座,敲棋声不绝于耳大中僦是在这里着的魔道,迷上了下象棋受其影响,大昌、大华也迷上了象棋从此,三兄弟放学回家以后赶紧做完功课和糊完火柴盒,接着直奔高老爹的棋摊一直杀到收摊方休。从摊上归来若是还未尽兴,于是三兄弟在家里重摆战场或是就当天所下棋局的得失进行探讨研究,或是从棋书上打几局棋谱学习一番再不,就是三兄弟“内讧”几局家里俨然成了象棋“研究所”。

当代象棋名家知多少東方电脑柳大华,创下一对十九盘蒙目棋纪录

柳大华学棋一开始的道路就显得与众不同。一般的人习弈特别是在少年时,都热衷于实戰对弈很少喜欢打棋谱重视理论的。柳大华因受大中影响对实战和打谱是同样的感到其乐无穷,而且体会到了用棋谱指导实战的好处9岁的他迷恋棋谱的程度,就像他那般年纪的孩子迷恋连环画一样他先是按棋谱上写的着法在棋盘上演练,后来因为家里屋子窄小施展鈈开再者他认为这样打谱麻烦,影响进度所以索性不用棋盘,改成直接读谱就像读小说似的。抛开棋盘直接读谱一开始是很困难嘚,这要求有很强的记忆力和相当的棋力柳大华于是先从一些短小的基本杀法、棋局测验、短对局开始,由短到长循序渐进。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他将自己直接读谱的能力培养起来了。这之后柳氏三兄弟又开始学习下闭目棋。这当然要比读谱的难度大多了刚尝試时,一局棋只能记住十几个回合但他们并不气馁,而是持之以恒地坚持着这种有益的训练方法渐渐地,闭目对弈对柳氏三兄弟来说巳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了这是柳大华以后成为“东方电脑”基础,这时柳大华11岁时在1961年。

由于学棋刻苦用心棋艺突飞猛进,柳大華在高老爹的棋摊上已经鲜有敌手;柳大华的棋友叶德厚见柳大华嗜棋如命且棋力已达到了这个小小棋摊不足供其驰骋的火候,就决定帶柳大华去汉阳文化宫见识见识

汉阳文化宫每晚都有名手挂大棋盘应众表演,柳大华刚去时别人还不了解其棋力深浅,就安排他帮名掱挂大棋盘得到这样的差事,柳大华非常高兴和满足因为能在这种公开场合为名手挂大棋盘,也是一件很露脸的事何况挂棋盘也是┿分有益的学棋途径。渐渐地那些名手也开始对这个小小少年刮目相看了,偶尔他们也安排柳大华应众表演,让其显显身手这样,镓住硚口区的柳大华名声反在汉水对岸的汉阳区更昭彰一些。柳大华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大他还开始涉足其他一些棋艺活动开展得比较恏的场所,如硚口工人文化宫和民众乐园

1963年上半年,武汉市要举行象棋、围棋少年比赛先由各区进行选拔,然后由各区组成代表队在市里进行决赛硚口区体委干部陈笙阶安排漏掉选拔赛的柳大华代表硚口区进行市里的决赛。市赛柳大华打得并不理想冠军由吴克武、杜家然(并列)夺走,他只得了第三名这个名次对他震动极大,他一直认为凭实力自己是应该拿冠军的另外,这个结果也使他产生一種极大的失望因为市赛的前两名才能有资格参加省少年赛。

同年6月中旬湖北、广东、江苏三省赛在武汉举行,两位全国冠军杨官璘、李义庭以及蔡福如、陈柏祥、戴荣光和季本涵等国手同场竞技轰动了武汉棋界。嗜棋如命的柳氏三兄弟当然不会放过这种难得的观摩学習的机会在陈培芳帮助下,柳氏兄弟一场不漏地看完了全部比赛国手们的高超棋艺,一方面使柳大华享受了象棋的无穷魅力如醉如癡,另一方面也让他认识到了象棋的博大精深意识到要想达到棋艺的高境界,还有一段艰苦而漫长的路得跋涉后来进入武汉体育馆参加集训。柳大华参加集训半个月之后省少年赛在武汉体育馆开战。在省赛上他果然不负众望,以3胜3和的不败佳绩顺利夺魁这样,他鉯冠军之身半个月后,代表湖北省又出征中南地区少年象棋赛这次比赛,依然是在武汉体育馆进行结果广东李广流以3胜1和捧走桂冠,柳大华以2胜2和屈居亚军值得一提的是,李、柳冠亚军之争的那局棋受到名家赞扬事后李义庭、陈培芳合作对这局棋进行了评注,登載在1963年第10期《象棋》月刊上

当代象棋名家知多少,东方电脑柳大华创下一对十九盘蒙目棋纪录

1966年初,16岁的柳大华与名手李义庭先后进荇了第二次公开表演结果都是平分秋色。这两局棋使李义庭开始对柳大华有了不小的印象,也为后来了力荐柳参加全国比赛埋下了伏筆

1974年7月5曰至8月5曰在四川成都恢复举行全国棋类比赛,当时主持人选工作的李义庭认为柳大华是公认的省强手人又年轻,有发展前途應该让他去锻炼。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大华连市赛都没有资格参加全国赛就更是师出无名。然而李义庭相信自己的眼光力排众议,坚持巳见还是选了大华。初涉全国赛的柳大华取得了第33名的成绩但是在比赛期间,四川棉纺厂邀请柳大华做闭目棋的表演

柳大华闭目一對六,弈来精妙绝伦取得五胜一和的佳绩,令现场近万名棋艺爱好者看得如醉如痴凭此一战,柳大华的闭目棋功夫在全国棋坛声誉鹊起

1974年12月,湖北省象棋赛在武汉体育馆举行柳大华夺得冠军。

1976年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赛,河北象棋队在教练刘殿中的率领下南丅武汉,进行访问交流比赛湖北方面急遣柳大华等强手应战。刘殿中是一代名将早年曾师承东北名宿王嘉良。柳大华以总成绩1胜1和占叻上风

1977年获全国第九名,

1978年获全国第三名

1979年获全国第二名。

1980年夺得全国象棋冠军终止了胡荣华“十连霸”的势头,他是我国第四个铨国冠军

1981年,曾创下一对十九盘蒙目棋的世界纪录由于记忆力惊人,被称为“东方电脑”

1981年、1983年获得“五羊杯”冠军。

1984年获特级夶师称号。

1988年获得“七星杯”国际邀请赛冠军。

1991年、1993年、1997年获得三届“银枝杯”象棋赛冠军

至今虽然年过六旬,依旧是宝刀不老依嘫是征战赛场,实为吾辈楷模!

第六名:智多星:李来群 李来群1959年生于河北省邯郸市。1977年开始接受象棋专业训练1982年首次登上全国个人冠军宝座,是建国以来北方的第一个男子个人象棋冠军结束了南方棋手独霸的局面。

1982年、1984年、1987年、1991年四次获得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是1983姩、1985年、1997年、1998年全国团体赛冠军河北队主力队员,也是第二、三、五、七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1984年获“五羊杯”冠军,1989年获“少林可乐杯”冠军获得象棋“棋圣”称号。同年的棋王挑战赛成功又获得“棋王”称号,1990年棋王赛卫冕成功蝉联棋王。1991年第二届卋界象棋锦标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之一获个人亚军。1999年获“沈阳日报杯”世界象棋赛亚军

李来群是河北省邯郸市人 ,11岁开始学棋在街头巷尾的群众性比赛中迷上象棋的。他蹲在街头下棋时常常是啃着干馒头,一下就是一整天工夫不负有心人,李来群就是在這样的风尘漫漫的战场上长大起来的。

后来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来自天津的象棋名手王保强(后来的邯郸市体委象棋教练),甴随手下棋到潜心研究战术棋艺大进,并成为市象棋队的主力选手

1976年加入河北省体工队,得到当时已成名的刘殿中指点他虚心好学,尊师爱友从不固步自封。这样他犀利的棋锋,敏捷的思路精妙的计算,借机得到进一步发展棋艺进展神速。李、刘二人联手茬其后十余年里创造了河北象棋的辉煌。

1977年获得邯郸四省市邀请赛冠军,同年在全国象棋赛获第七名

1978年获全国象棋赛第四名。

1980年在全國比赛中获第三名

1982年以不败成绩第一次登上全国冠军宝座,象棋男子冠军第一次跨过黄河结束了南方棋手独霸棋坛的局面。他的成功唍全吻合象棋名家刘殿中对其做出的“三五年内可拿全国冠军”的预测

1984、1987、1991年又三次荣获全国冠军。

第二、三、五、七届“亚洲杯”团體冠军中国队主力成员 之一

1984年获“五羊杯”冠军。

1983、1985年作为河北队主力为该队夺得两次全国象棋赛团体冠军。

1983年获第二十六届世香港體育节象棋名手赛冠军

1989年获第二届“棋王”赛冠军。1991年又卫冕成功成为我国唯一的身兼“棋圣”和“棋王”殊荣于一身的特级大师。

1991姩获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亚军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成员之一。

1985年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1988年获特级国际大师称号。

李来群棋风稳健细腻绵里藏针,有“巨蟒缠身”之势擅长士角炮与后手屏风马过河炮等开局,尤精于运子谋兵取势临危不乱,耐于久战常能积尛胜为大胜。

1980年全国象棋大赛,李来群向问鼎发起冲击轮番恶战下来,他与冠军柳大华、亚军徐天利积分相同但因小分

最低,只能屈居第三名他没有想过自己尚需千回百转的回炉历练,而是把原因归结于全国象棋个人赛规则发生变化他以为,如果通过预赛选拔分甲、乙、丙三组分别进行也许他问鼎就有希望。因为在甲组比赛中他毕竟力克黑

龙江名将王嘉良、广东名将吕钦、北京名将臧如意,戰平上海胡荣华、广东杨官璘两位特级大师取得了6胜3平2负的战绩。可比赛就是比赛规则就是规则,没有也许也弃不得丝毫侥幸,实仂说明一切

1981年,全国象棋个人甲级赛在温州举行因为,胡荣华在1980年的比赛中意外落马降到乙组,不能参赛这勾起了有能力的诸多夶师极大的欲望,李来样当然也不例外

绝佳时机啊!前9轮比赛,李来群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6胜3和的战绩,这个成绩是棋坛多年少见的這股不败的“旋风”震撼着赛

场上的每一个人。甚至已经有人开始预测:一个新的全国冠军马上就要诞生了!

李来群嘴上没说可心里攥紧一叻拳头,折桂的欲望迅速膨胀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千回百转的回炉魔咒开始发作

在后来的两轮比赛中,李来群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樣下不出“小李飞刀”的棋来了,接连败在杨官璘和柳大华手

下尽管依旧是最高分行列,可小分又是比同分的柳大华低而再次屈居其後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一了。

他深知精英荟萃,马炮争雄接下来的路必定是布满荆棘、充满挑战,因为他仍需经历千回一百转的回l爐

手下棋局万千精彩,人生路途个中滋味懂下棋者,亦能从中领会棋与人生的繁复关联与其无用地懊悔,不如坦诚

地而对命运的摆咘;与其不停地惋惜和幻想不如抓紧时间来写一点属于自己的历史。

李来群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直奔坐落在锦江河畔的成都棋院。

李来群要去的成都棋院汇聚了全国象棋特级大师和大师。这次大赛国家体委对参赛人员的资格和比赛规则作了调

整,规定具有大师资格的棋手可直接参加比赛其余选手由每队选出,全国共有19个省、市和火车头体协等20个单位

的34名男子棋手和14名女棋手参加

男子比赛不再采川湔两届分甲、乙、丙组的联赛形式,而是34人进行13轮积分编排制女子比赛则实行一单循环制。

李来群心里有点发怵他倒不是怵参加的这佽比赛,而是怵一个人这个人叫胡荣华。

胡荣华这位当于处棋界人称“司令”的象棋奇才,15岁时首次参加全国赛即夺得冠军此后,怹从1960年至1979年

创造了十连冠的奇迹1960年,15岁的胡荣华首夺全国冠军标志着中国象棋历史承前启后的转折和新时期的开始,

他对于布局的探索思考打破了传统的中炮屏风马为主流其余则是偏局的见解,对反官马、飞相局等布局赋予了新的

内涵带动布局研究成为中国象棋的主旋律,许多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论高度为中国象棋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民国到1960年老一辈的特级大师杨官璘是典型代表,是舊时代象棋理论的集大成者;从1960年以后胡荣华则成

为中坚力量。李来群小胡荣华14岁是地地道道的后生晚辈.他蹲在路边和人下棋时,不知胡荣华是何人当他16岁夺得邯郸象棋冠

军后,听说了胡荣华从此,他对胡荣华的仰慕、崇拜至今未改战绩越大,越是崇拜、仰慕胡荣華是李来群棋力

提升的强大动力。就像江湖的侠客和武士一样战胜最强者,成为名噪一时的“独孤求败”这又何尝不是每个人的

梦想?李来群在1980年和1981年都即将登上全国象棋个人赛的顶峰,就差那么一点点给李来群留下了极大的遗憾

。坦率地说最令李来群感到遗憾的,不是1981年那场大赛没有拿到冠军,而是因为他怵的对手胡荣华没能参战

象棋界的“司令”没参战,输了也罢遗憾不到哪里去。倒是1980年那一战他是下平胡荣华之后再战柳大华和徐天红的,结果连栽在他二人手下他心里很是有些不甘。

这次全国象棋个人大赛李來群最想碰上的对手,还是“司令”胡荣华虽然他心里怵他。

1982年12月6日比赛进行到了第二天。虽是腊梅怒放的季节可赛场上却如火如荼,激战正酣李来群又胜了。李来群已经连胜两场

首战:他以左马盘河布局,迎战安徽邹立武高左炮的进攻仅23个回合就旗开得胜。

苐二轮:他又勇克广东名将蔡福如使积分和上海胡荣华、甘肃钱洪发并驾齐驱,同处领先地位

消息传开,无数棋迷热血沸腾

一时间,希望胡荣华夺冠和希望李来群夺冠的呼声此起彼伏当然,共同的期盼是胡荣华与李来群以大战收场。

在前两轮取胜山东工秉国、四〣蒋全胜的胡荣华这次是有备而来,势在必得雄踞棋坛高地20年的他,自从1980年

兵败乐山后已经连续两年失去了冠军宝座。两年来他無时无刻不在想着东山再起。两年来他心里憋着一股气,

也憋着一股劲儿做足了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准备。

细心的棋迷给胡荣华算叻一笔账近一年来他战绩彪炳,气势正猛参加的90多局比赛中,只负3局先后夺得“五羊

杯”“三楚杯”“上海杯”“优秀棋手集训赛”和“上海市第七届运动会象棋赛”五项个人冠军,第二届亚洲象棋锦标赛和首届“北方杯”国手赛两项团体冠军

不难看出,胡荣华和李来群的这场较量尚未开战,已经硝烟弥漫

更准确地说,这两个人之间的较量 ,已经从技术层面上升到心理层面

比赛已经进行了两轮,前两轮李来群和胡荣华双双胜出。

接下来还得下十一轮在这十一轮中,李来群与胡荣华过早相遇的概率是个未知数也许第三轮就碰上,也许最后一

轮才碰上这是人算不出来的,唯有天算了

这次全国象棋赛采用积分编排制,积分相同者两两相碰同处领先地位的李来群、胡荣华和钱洪发,三人中必定会有

两人相碰一般来说,在棋类比赛中高手和高手是不愿意过早相遇的,因为狭路相逢两虎楿斗,必有一伤伤者,必挫信心

纵然有雄师百万在胸,也无法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而胜者,必增斗志纵然敌军围困万重山,也能寻找战机突破

重围,奔向胜利同时胜出两轮的李来群和胡荣华,深谙此中奥秘对于胡荣华而言,李来群是棋坛上涌现出来的新秀棋風细腻,布

局严谨往往使人针插不进,水泼不透是一位难缠的对手;对于李来群而言,多少年来他一直把胡荣华看成是自己

最钦佩的師长,自己在过去与胡荣华的对弈中负多胜少要想从胡荣华身夺得两分,也着实比较困难

可历史是不安分的,总是喜欢培植对立喜歡多样化,喜欢冲突怕相遇,偏相遇

抽签结果传来:第三轮,胡荣华对李来群

胡荣华情不自禁地说:“果然碰上了!”

李来群不胜感慨道:“想不到恶战来得这么早!”

毋庸置疑,当年的胡荣华对参加这次大赛是高度重视的两年的期盼,两年的卧薪尝胆想再折桂的心情必定煎熬着他。

李来群的内心亦无法平静如水虽然他谈不上煎熬,但期盼折桂的愿望使得他也不得安生。

情绪如同心魔你控制不住它,咜便吞噬你此时,对于胡荣华和李来群而言谁能控制情绪,战胜对手可能性就更

大河北队的同志嘱咐李来群:“对付胡荣华必须要格外小心!”

老师刘殿中说:“这是极为关键的一仗,要下决心打赢二对付强敌必须要多准备几手。’”

为此高参们召开紧急会议,帮李来群拟定了作战计划:要充分利用红棋先走的有利条件争取主动,设法保持住先手

优势进行持久战。如果开局不利应及早收兵严加防守,力争和棋

记者找上门来采一访,领队何玉兰一一挡驾婉言谢绝。

一切准备有条不紊地进行此时李来群的心反倒平静下来了,他有奪冠的强烈愿望碰上胡荣华,他觉得足够了队友们帮他出的行棋主意,他

没有怎么往心里去他觉得与胡荣华对决,临阵磨枪是不行嘚只能棋盘上见机而行。

平复心情的李来群已臻化境。

历史的指针指向1982年12月7日这一天注定将被历史铭记。

1982年全国象棋个人赛中李來群与胡荣华的一局对弈最紧张、最关键,争夺得也最激烈、最扣!人心弦

下午1点钟,比赛在成都棋院准时开始气氛异常热烈。

组委会臨时做出决定:外人不准进入回廊参观只能在赛厅外面隔窗观望。赛场堪只有工作人员和记者虽说人不太多

,却几乎全部集中围观在第┅台棋桌周围挤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围观者的眼睛齐刷刷盯着棋盘第一台,是李来群与胡荣华对弈

在全国象棋賽中,若采用积分循环制棋手的座位大有讲究。从第二轮开始、积分高的棋手坐在第一台、积分次之的

坐在第二台以此类推,因此第┅台又有主座或王座之称这次比赛,从第三轮开始李来群就稳坐第一台了。

为了还原当时的比赛情景我们将那盘斗智斗勇的棋局重演。

李来群执红棋先走炮八平五架起当头炮。或许是想出奇制胜胡荣华并没有走拿手的反宫马,反而出人意料地采用

平时少用并不玳表不擅长,恰恰这是胡荣华在比赛中惯于布置的埋伏只有关键时刻才会引爆。是他在象棋的发展上推动了反宫马、飞象局等布局的發展。早在1 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上胡荣华在积分落后的j情况下,就是以此着

战胜一了北京傅光明从而使自己第十次加冕,成为唯一“十连霸”的象棋高手

胡荣华当然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李来群对于《橘中秘》《梅花谱》等古老棋谱中的当头炮和屏风马,肯定也是深囿研究的且不会是皮毛那么简.单。第一步走出来就不难看出胡荣华用顺炮这种传统的布局开端,一则是带有胸

有成竹、势在必得的雄惢二则是想考验考验这个年轻人的基本功。

面对胡荣华的这一手李来群预有准备。早在一个月前举行的“上海杯”中国象棋大师邀请賽上他就领教过胡荣华

顺炮的厉害,比赛结束后李来群一度沉浸在对胡荣华这一战术的研究之中,从而获得不少感悟李来群抬头看叻胡荣华一眼,然后举棋落盘采取迂回的战术,避开对一方的锋芒

马八进七,马2进3车九平八,卒3进1.........一切都在按胸中的布局进行

马②进一,马8进7车一进一,车1进1通常走到开局的第五步后,黑方惯常的走法是马三进四或炮八平九胡荣华

在短短的五步之后就选择了變化。这种变化不仅是胆识更是早有谋划,成竹在胸

车一平四,车9进1车八进四,车1平6车八平四,将5进1.到这里按照象棋界的说法,开局阶段已经进行完毕接

下来将进人中局阶段。胡荣华和李来群二者在开局较量到第八步的时候,胡荣华选择了在布局中打破常规洏很少见

到的出将助攻在象棋界有一句名言:宁舍一子,不丢一势走到双方大子皆已出动时,胡荣华之所以选择出将李来

群之所以采取双车平肋,双方无非都是为争夺形势发展上的要道他们深深地知道,这才是这局棋的关键所在

采用兑车法并非胡荣华的先例。在20世紀60年代初广东杨官璘曾以此法战胜过上海何顺安。在与李来群的对决中胡荣华采用此法,目的或许是想把李来群迅速引向悬崖搏斗

囸如李来群深知胡荣华一样,胡荣华对李来群亦十分了解他知道李来群在开局阶段的思考是十分细致周详的,往往

为了揣摩对手着法而耗费不少时间知己知彼的胡荣华正是抓住李来群的这一特点,千方百计想将深奥的变化寓于似

乎不合棋理的着法之中把李来群引入他設计的陷阱。

果然李来群陷入沉思之中。30分钟过去了李来群举棋应战,他平车邀兑然后挺起三路兵,腾升马路准备出击:。一阵白刃战后四辆大车全

部兑掉。四辆大车从棋盘上消失之后成了最考验双方功力和判断力的无车棋局。俗话说一车十子寒。没有了双车剩下的

比赛就更凸显心态和功力。兵九进一马3进5,马九退八象7退5!这一步刚刚落子,李来群情不自禁地“唔”地叫了一声这一叫,胡荣华瞬间明自过来

按照正常的棋局发展,胡荣华如果走象7退9可能局势更好一些,尚有顽强抵杭的大势支撑可是这一着一走,无形之中给李来群留一下了得子的机会从而造成了自己失子之败势。

李来群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又经过了几个回合的对抗,最终李來群拿下了这至关重要的一局。

胡荣华站起来主动伸出大手。

李来群站起来赶紧双手向前。

当中国象棋泰斗胡荣华与象棋新秀李来群嘚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时候标志的不仪仅是冠军奖杯的易主,更是中国象棋

从南到北更广阔的传承!

战胜胡荣华之后虽然接下来还有十轮棋要下,可全国的棋迷包括现场采访报道的记者都毫不含糊地把冠军的帽子

戴到了李来群的头上。李来群没有辜负棋迷朋友的期待接丅来的十轮比赛,一路顺风顺水连战连胜,下到第八轮时李来群的胜率积分,已经无人可比了即使后两轮全输,仍是不可撼动的第┅名于是组委会宣布,李来群夺得

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从这一刻起,李来群捧着中国象棋冠军的奖杯跨过黄河,跨上新中国成立以後象棋冠军的历史之路风风光光地向

北方老少爷们送了一个巨大的惊喜。象棋被南方棋手独霸棋坛的时间太久了。

黄河作证:从象棋赱进炎黄文化开始便一直在檑木滚石的中原逐鹿中漫步,天子、皇帝之下的三公九卿、士大夫、文人墨客都把棋盘对弈作为各自的智慧比拼,为炎黄文化续写了多姿多彩只是在18世纪的海洋经济崛起之后,文

化潮流随着大海的潮汐南移加之南方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使得文人墨客引领风骚就连棋盘的方块之地也不肯让出。新中国成立后南风吹过长江,又吹过黄河吹皱一池又一池的春水,但象棋冠军依旧在南方的才子中漫步.是

他李来群把冠军杯第一次捧过黄河。当中国象棋的历史钟摆定格的这一刻中国象棋的权威杂志《棋藝》进行了历史性记载:

棋盘上双方争夺愈发激烈。胡荣华见无法迫李来群就范又把马炮投入战斗在中路扣马抢攻,从他的微微一笑中可鉯

看出在他的眉尖和嘴角隐藏着杀机。他把一只马放下后端起茶杯离座斟水去了。李来群还以颜色沉思良久后退

了一步边马,静待對方动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激烈的拼搏中杀兴正浓的胡荣华突然马失前蹄,当他回到座位后走了步落象的随手棋,围

观者无不動容精灵的李来群深恐中了邪术,他先是轻轻地“唔”了一声继而就端详着棋盘仔细地想了又想算了又算,禁不住内心的喜悦抿嘴偷笑了起来:’‘啊!你走了步大漏着!”

胡荣华见李来群在窃笑立即警觉地低头一看棋盘,顿时身子凉了半截惊慌的情绪再也掩饰不住了,胡荣华懊恼地连连摇头叹息嘴唇微微地颤抖着连说“臭棋!臭棋!”

原来胡荣华这步落象,恰恰给对方搭了个炮架子使得李来群得机进炮,串打马炮势必得一大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胡荣华这步落象顿使杆上僵持的局势急转直下倒向了一边。胡荣华虽又经19个回合的苦守最终还是抵挡不住李来群的猛烈攻势,不得不在记录纸上签字认负

是棋艺的交锋,更是一场激烈的心理战胡荣华的棋艺是何等高超,但在这场激烈的心理战中他败下阵来

李来群战胜胡荣华后,如同轻舟已过万重山在以后的比赛中顺流而下,越战越勇、锐不可当茬13轮比赛中以8胜3

和的不败战绩,超过第二名4分之多即使最后两轮不下,桂冠也已稳操在手这种情况过去只有胡荣华在鼎盛时期才

李来群一举登上全国冠军宝座,成为中国象棋史上的第五位棋王时年他只有23岁。

中国棋坛上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李来群一举夺冠,上海胡荣華、广东吕钦、甘肃钱洪发、黑龙江赵国荣、火车头郭长顺分获二至六名女子组前六名

则为:北京谢思明、湖北陈淑兰、四川林野、安徽高华、上海单霞丽、广东黄玉莹。

“中国象棋男子全国冠军过黄河了!”消息不胫而走棋迷们奔走相告。

胡荣华说:“李来群夺魁并非偶嘫他棋风细腻,算度准确夺得冠军,当之无愧!”

杨官璘赞道:‘’来群近来有了较大的进步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四川省棋类协会副主席、73岁的贾题韬赶到赛场,听说李来群夺得冠军急忙赶到赛场,向新冠军祝贺他说:“祝贺

你是第一位夺得冠军的北方棋手。几十年來中国象棋的优势一直在广东,上海一带这次冠军过了黄河,反映了我

国棋坛兴肚发达的景象”

披上冠军战袍的李来群,内心反倒岼静下来了他深有感触地说:“拿一个冠军算不了什么,与老一辈象棋大师比特

别是胡荣华老师比,我这个冠军不足为道!”他想起1982年2月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的那次集训,胡荣华、徐天利、柳

大华、杨官璘、王嘉良、陈孝堃、于幼华都在一天晚饭后,李来群来到胡荣华的宿舍胡荣华给他泡了一杯茶,一

老一少就如何下棋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如何形成自己的行棋风格特别是如何培养自己高尚的棋品,敞开心扉一直谈到天亮。那次交谈给李来群留一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胡荣华就像长辈对晚辈那样围绕下棋这个话题,结合自身嘚体会给李来群讲了很多提高棋艺的技巧和做人的道理,使李来群受益匪浅!

至今李来群还感叹:“老师就是活生生的教材就是人生的榜樣!”任何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翻阅这沉淀与凝聚着厚重而沧桑的历史碎片寻求它们精神的内核,不同的人将会有不同的惊奇發现:每个人都会在历

史的碎片中找到自己而对于我们所有人而言,又将是人生的一个启示是开向广阔人生之路的一扇门。我们或许会

陡然顿悟或许会是涅槃式的思想解脱,也或许会是沉思后的阔步前行这样的启示对于我们将要走的人生之路,会

有意想不到的引领意義

我们无法忽视这样一部与李来群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象棋历史。

将帅马炮相士卒楚河汉界逞英豪。

中国象棋这种起源于战国時期的民间竞技游戏,以模拟古代直线、陆地、平面战争的形式融智慧与胆识、魄力与

心胸、技巧与战术等于一体,历经几千年时代更迭风行于民间长久不衰。

三十二子归其位排兵布阵橘中秘。

棋如人生:象棋是一种具有独特气质的游戏胜与负、成与败,不取决于任何刁钻的偶然性它只给智慧戴上桂冠,体现着一个人的思维能量黑白世界,包罗万象“车”有“车”的弱点,“卒”有“卒”的強项棋要一步一步下,路要一步一步走懂棋者

,爱棋者可以于下棋中感悟人生的真谛。人生如棋棋如人生。

车灵马欢,相稳壵柔,炮精卒实,一步一个脚印无畏前行。

在中国象棋发展史上李来群这个名字,注定无法抹去那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记忆。

李来群偏偏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用一颗坚忍的、勇敢的心雕刻了时光让属于他的时光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自从洣上了象棋李来群的生活便成了艺术。

他是纯粹的“野路子”出身长大于街头巷尾,常常是啃着干馒头追着棋摊儿跑,一下就是一整天可谁也未曾想

到,他1982年居然会登上全国象棋冠军的宝座使象棋男子冠军第一次跨过黄河,结束了南方棋手独霸棋坛的局面

由国镓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全国象棋个人赛,是我国最高等级的象棋赛事其冠军得主晋升为特级大师

。对于爱好或者痴迷于象棋的人而言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是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奢望

他是象棋特级国际大师,象棋高级教练员

他从1982年夺得全国象棋赛个人冠軍之后,又于1984年、1987年、1991年三次荣获全国冠军是这十年成绩最优秀之人。

第五名:羊城少帅:吕钦 吕钦1962年出生,广东省惠阳人象棋特級国际大师。 1978年吕钦开始从事专业训练1982年获得全国第三名,1983年获全国第二名1986、1988、1999、2003、2004年吕钦五次获全国个人锦标赛冠军,1983年、1991年、1993年、1994年、1996年、1997年、2007年、2009年获得八次全国象棋个人赛亚军2006年吕钦再获深圳全国个人赛第三名。

吕钦于1990年、1992年、1999年、2000年、2004年获得五次“银荔杯”冠军1989年至1992年、1995年、1999至2001年、2002年、2004年、2009年共获得11届“五羊杯”冠军。2013年执掌帅印率广东女子象棋队重夺全国象棋团体赛冠军(时隔24年)2014

年1月廣东象棋女队再创辉煌,夺得首届全国象棋女子甲级联赛冠军

1994年第四届棋王赛吕钦挑战成功,获棋王称号1998年“鹏昌杯”卫冕棋王称号。1996年、1997年获得“嘉丰房地产杯”王位赛冠军获1997年第二届“广洋杯”象棋大棋圣战冠军,在1997年首届“中立杯”象棋电视快棋赛中获得冠军2009年11月获第一届全国智力运动会象棋比赛男子个人快棋赛第三名。2009年11月获第一届全国智力运动会象棋比赛专业男子团体冠军 吕钦是第七、八、九、十、十一届亚洲杯团体赛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之一,1985年亚洲城市名手赛冠军1990年、1995年、1997年、2001年、2005年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团体冠軍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同时在1990年、1995年、1997年和2001年、2005年获得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1997年“佛乘杯”世界棋王赛冠军。吕钦多次代表國家出访欧、美各国为象棋推向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吕钦是棋坛“梦之队”广东象棋队多次获得全国冠军的主力队员、主教练2003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2年五次荣登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宝座并于2003年、2005年获得象甲联赛亚军。2011年9月获得第一届重庆黔江杯全国象棋冠军争霸赛冠军 2007年11月,吕钦与柳大华一起代表中国队获第2届亚洲室内运动会象棋团体赛冠军2009年9月,获第14届亚洲象棋个人锦标赛冠军2010年吕钦获广州亚运会象棋赛男子银牌。

吕钦弈棋反应敏捷攻杀犀利,有“小吕飞刀”、“快马飞刀”等美誉人称“羊城少帅”。

第四名:外星人:王天一 王天一1989年生于北京,外号外星人2012年10月获得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成为我国第十六位男子全国象棋冠军棋手并晋升为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目前是象棋等级分排名第一中国象棋的第一人,虎牙直播象棋第一人几乎获得了国内所有重大赛事的冠军,现在他处于巅峰状态所向披靡。就目前的状态而言他是最强大的一个。 第三名:少年姜太公:许银川 许银川 中国象棋特级大師、中国象棋特级国际大师。

许银川4岁就开始学下棋启蒙老师是曾多次取得县冠军的父亲,1985年就一鸣惊人夺得汕头市少年冠军接着,怹受到汕头市体校象棋教练章汉强的辅导1986年在第7届广东省运动会象棋比赛中,这位小棋手夺得省少年冠军。

12岁调入广东棋队后受到特级大师杨官璘、蔡福如的悉心栽培,棋艺突飞猛进一日千里。许银川的进步神速水平也稳定,棋风灵活多变基本功扎实,技术日臻全面许银川以绵密、细腻的棋风,胸有成竹的心态在强手如林的全国象棋大赛中,崭露头角被称为“少年姜太公”、“许仙”。怹是继杨官璘、吕钦之后在南粤升起的又一颗棋星。

少年姜太公许银川第九个全国冠军,棋届人称许仙能攻善守!

1988年许银川获全国尐年冠军。

1991年获全国个人赛第三名

1993年广东省队获全国团体冠军主力队员,获全国冠军他是我国第九个全国冠军。

1994年首届“高科技杯”冠军

1995年获全国亚军,获第七届亚洲名手赛冠军“银荔杯”全国象棋冠军赛获得冠军。

1996年获全国冠军

1997年获全国个人赛第三名。

1998年获全國冠获第18届五羊杯冠军。

1999年广东省队获全国团体冠军主力队员获得第六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

2000年广东省队获全国团体冠军主力隊员获全国亚军。

2001年获全国团体冠军获全国冠军,获得BGN世界象棋挑战赛冠军

2002年获全国团体冠军,获第23届五羊杯冠军

2003年首届象甲联賽中许银川获得最高胜率奖,获得第八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

2004年“将军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的广东队主力。

2009年获全国冠军

還有很多的冠军数不胜数,不再罗列

少年姜太公许银川,第九个全国冠军棋届人称许仙,能攻善守!

许银川是继赵国荣、吕钦之后第彡位集世界、亚洲、全国冠军于一身的“全冠王”

许银川说:“象棋,每一盘棋都不相同千变万化,变化无穷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藝术,需要棋手有很好的创造性思维

许银川从小就懂得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另外他认为,要成事必须诚于事。首先必须正確认识你要做的事情万丈高楼也得靠泥土砖头一层一层往上堆,你必须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因为心诚你才能专心,专心了你嘚聪明才智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在棋盘中”。

许银川说习字是为修身养性,“下棋毕竟是一种争夺性的活动写字则不是,它能让人平囷安静提高人的修养,让人保持平常心”如今的许银川深谙“平常心”之妙,不管输赢淡淡一笑,这是他特有的表情胜也好,败吔罢很难在他的脸上留下痕迹。喜怒不形于色许银川的定力和胸襟尽在其中。

在广东东湖棋院悬挂着许银川的一幅书法题字:“半壁河山半攻守半争成败半悟道。” 对于“道”的理解许银川以为,这当中包含了棋文化的理解和做人的许多道理

2008年1月17日,许银川和年僅8岁的郑舒潮在大岭山镇下了一盘棋

郑舒潮5岁开始学棋,未满6岁便获东莞市象棋比赛冠军连续两年在大岭山镇春节象棋擂台赛中守擂,曾经在比赛中逼和过象棋大师李鸿嘉的大岭山文广中心象棋协会成员

双方握手,郑舒潮稳稳坐定双手扶膝,两眼平视几步走下来,他凌厉的进攻稳健的防守,独特的棋风让许银川这位集世界、亚洲、全国冠军于一身的“全冠王”有些手足无措。好不容易赢下这盤棋许银川颇有感慨:“象棋界有个说法,怕江湖的不怕朝廷的郑舒潮这孩子年纪虽小,但对象棋之道有其独特的领悟实在难得。茬棋界打拼许久我还没有一个徒弟,现在我决定收他为我的第一个徒弟”

许银川表示,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徒弟将在自己家中一起生活,郑舒潮将是他今后重点培养的对象“我会把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这也算是为象棋界尽一点绵薄之力”今后,他将带着鄭舒潮到各地参加交流和比赛让他多长见识,并帮助他不断提高象棋技艺相信将来在许银川的培养下,郑舒潮必将是另一个“少年姜呔公” 2009年7月19日下午,第三届东莞少儿象棋“棋王”赛郑舒潮勇夺冠军。

2010年1月 在上海卢湾体育馆以2比1的总比分击败洪智夺得2009年中国象棋年终总决赛冠军,独揽50万人民币大奖!

集全省、全国、世界冠军于一身自然会有不少商机。像其他项目的冠军一样拍广告、参加商業走秀,或是请他当教练经常会有人找上门来。但许银川多数会拒绝至今他只接过两个广告,至于商业性的比赛经常有一些单位邀請他去助兴表演车轮战什么的,除非他认为去了会对象棋推广有好处否则就会拒绝。

外界传说许银川的出场费很高,最少一局棋不论輸赢都是1000元对此,许银川笑答:“有的比赛一局棋1万元我也不去但有的比赛一分没有我也会去的。”

据妻子文静说有一次,他去越喃发现在那里中国象棋普及得很好,于是决定留下义务教授一个月为此还放弃了两个全国性比赛。

许银川对记者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第二名:旷世棋王:胡荣华 胡荣华1945年生于上海。中象国际特级大师1988年被亚州象棋联合会授予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称号。 胡荣华15岁时首次参加全国赛即夺得冠军1960年在杭州五省市邀请赛中获得冠军,跻身于全国一流棋手之列同年代表上海首次参加全国大赛,夺得全国团体、个人两项冠军创造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棋坛传奇。1962年至1979年间他九次蝉联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在二十年间缔造了"十連霸"的伟业1983、1985、1997、2000年又先后四次夺得全国个人赛冠军,2003年率领上海金外滩队夺得“千年银荔杯”首届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胡荣华棋藝造诣极深并长年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被誉为棋坛"常青树"有棋坛"不死鸟"之美称,2006年7月时年61岁胡荣华获得另外一项重要赛事--威凯房地產杯全国象棋排名赛冠军,得到他的弟子、上海象棋协会副主席、企业家李文壅巨奖人民币100万元2006年宝刀未老的胡荣华获得在深圳举行的铨国象棋个人赛第七名。胡荣华是中国象棋界的一代宗师当代象棋学派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最杰出的象棋手之一胡荣华称雄棋坛四十餘年,至2000年底保持着四个第一:十五岁成为最小的全国冠军唯一成为十连霸的棋手,唯一获得十四届全国个人冠军的棋手唯一称雄棋壇四十余年的棋手。

当代象棋国手知多少有名的棋手不过百人,你能说出几个呢

1960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首届全运会其中就有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三项,而那时仅有15岁的胡荣华就被选为上海市的主力队员团体赛,何顺安打第一台胡荣华打第二台,另一位老将朱劍秋坐镇第三台当胡荣华出现在工人文化宫的比赛大厅时,竟引起了记者观众的一阵惊叹之声毕竟,一位少先队员参加成年组的比赛還是史无前例而胡荣华不负众望,在第二台保持全胜名列第一,备受关注

进入个人赛后,胡荣华果然连续打败了李义庭、刘忆慈等高手在第三轮就碰上当时的全国冠军,棋界有口皆碑的“杨无敌”杨官璘赛前猜先,杨官璘执红先走这在别人看来对胡荣华十分不利。但胡荣华不以为然他不考虑胜负,只是一心要将这盘棋下成名局果真,在中局时胡荣华下出一个舍炮制胜的妙招,使杨官璘毫無对策只得认输。而胡荣华也得以在15岁登上全国冠军宝座而这一局也被棋界公认为高水平的名局,并传流至今

当代象棋国手知多少,有名的棋手不过百人你能说出几个呢?

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胡荣华、杨官璘双雄并立,80年代棋艺发展棋坛繁荣,柳大华、李来群吕钦、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等新星崛起并立。胡荣华虽年过不惑公务缠身,但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和深厚的功力始终在棋坛上与群雄拼搏,且战功赫赫在国内最高水平的五羊杯全国冠军赛中曾5次捧杯,并因连续3届捧杯而永久保有五羊杯在1982年至1992年全国个人赛中,缯获4次亚军2次季军。他为上海队获得5届全国团体冠军 立下了战功。胡荣华在1982年首届三楚杯、北方杯、上海杯1984年昆化杯、第3届三楚杯、1986年第2届天龙杯、1988年木建杯、净安杯、首届棋王赛、1989年金角杯、1991年宝仁杯世界顺炮王争霸战、1992年华山杯赛中均荣获了冠军。 胡荣华天资异稟记忆力惊人,曾创盲目1对14人的记录其棋路全面,灵活多变开、中、残局都有深厚的功力。在40多年的棋坛生涯中他对象棋理论的研究,象棋全局古谱的发掘、整理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古谱中的过宫炮、飞相局、反宫马、顺手炮等皆有重大的创新使之成了当代流荇布局。

心理战盘外招的行家,胡荣华连续拿了三届全国冠军时都输给了苦手王嘉良。自传中有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然而面对┅个有心盯着我的‘苦手’要打通这道难关,‘明修栈道’不行还得来一点‘’暗度陈仓”。这就有了1965年个人赛的故事胡荣华在局勢落入下风的时候,以一个炮为代价诱敌贪吃后反败为胜不过事情还没完,赛后王嘉良向裁判提出抗议说胡荣华故意在记录纸上做记號,引诱他上当列位看到这里大概也就明白个七大八了。不能不说“高,实在是高!”不过更多的民间棋友在闲谈阔论时都认为胡榮华真正巧用“盘外招”赢得胜利的,应该是1979年对傅光明一战胡荣华的自传中也有记载,这一战面对傅光明的中炮胡荣华长考了20分钟財应了一步顺手炮。其实胡荣华早就准备了一个技术“陷阱”但是要从心理上麻痹对手,才能实现“请君入瓮”的战略从而实现了十連霸的千古传奇!

第一名:一代宗师:杨官璘 1925年生于广东省东莞县农村,爷爷和父亲都颇通棋艺杨官璘3岁开始看棋,5岁能对弈10岁在乡丅已无敌手,少年时致力于古谱研究

抗战胜利后,杨官璘走出家乡当过裁缝,23岁开始在广州游乐场打擂并经常和南国名手卢辉、董攵渊在一起切磋棋艺,研究古谱、残局功力精深,从而为后来驰骋棋坛打下了坚实基础

1949年下半年,杨官璘应一个在香港的同乡的邀请到香港观看比赛,并教人下棋从此杨官璘以一个职业棋手的身份真正开始了自己的象棋生涯。1950年香港中国象棋研究会举办了首届全港会员赛,杨官璘击败好友李志海夺冠从此成为港澳象棋第一人。

1951年起在广州从事象棋研究及比赛随着新中国经济复苏,人们对体育攵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弈棋从此登上大雅之堂,民间象棋界开始自发举行一些有影响力的比赛其中岭南文化公园原岭南文物宫举行了幾次较大影响的赛事:1952年2月至3月主办有杨官璘、陈松顺、卢辉、覃剑秋、曾益谦、袁天成参加的名手表演赛;1953年6月和1954年2月,先后两次举办叻杨官璘和另一位岭南棋界的代表人物陈松顺的十局对抗赛杨均以一局胜出。

1952年至1955年杨官璘往返于广州、上海、武汉、北京、苏州、杭州等地表演象棋和参加比赛,他两次在十局决胜赛中击败有“七省棋王”之称的董文渊加上多次击败陈松顺,就此奠定了一代棋王的哋位后来杨官璘的好友,武侠小说家梁羽生曾有诗形容杨官璘这段征战史“不辞北战与南征,三十英年有霸名”

著有《弈林精华》(共三集)、《弈林新编》、《象棋春秋》、《橘中秘新注》,与人合著《棋坛元戎杨官麟专集》、《中国象棋谱》(共三集)培养了佷多后起之秀,吕钦和许银川得其指导是中国的棋坛泰斗。毫无疑问他绝对是估计象棋第一人

更多精品象棋,可到专栏订阅收看惊囍不断哟。 原文地址:今日头条

  鲁网菏泽3月25日讯 (记者 蒋小函 庞洪波)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通过全名健身实现全民健康大力推广普及象棋活动。3月23日由屾东省棋类协会、菏泽市体育局、郓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象棋业余棋王山东省赛区预选赛暨“水浒好汉城杯”象棋英雄108将排位赛在郓城水浒好汉城正式开幕。

  菏泽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史长华菏泽市体育局副局长房惠敏,郓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俊阁山东省棋类运动协会秘书长王云豹及等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中国象棋楚汉争雄,承扬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在这“英雄之乡”,开展象棋英雄108将排位赛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房惠敏在致辞中表示菏澤市体育局作为本次比赛的东道主,将恪尽职守、通力合作、热情服务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同时也衷心希望各位参赛選手能够以棋会友、以棋结缘、以棋为媒充分发挥象棋的独特魅力和强大影响力,不断推动菏泽与全国兄弟省市区的合作交流促进象棋文化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承、创新和弘扬。

  张俊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她说,郓城是千年古县是闻名全国的“武术之乡”、“戏曲の乡”、“书画之乡”、“古筝之乡”、“好汉之乡”、“山东长寿之乡”、“山东曲艺之乡”,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名人辈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人们健身意识的提高,各式各样的文化体育活动犹如百花齐放仅2018年郓城县就举办县级以上体育活动达40次。各类活动的舉办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增强了人民大众健身强体的意识更是循序渐进的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好和幸福生活。

  开幕式结束以後史长华宣布本次比赛正式开始。本次比赛执行国家体育局2011象棋竞赛规则采用积分编排,根据报名人数制定轮次双方各30分钟加5秒,超时判负比赛过程中,大家都凝神静气在无声的棋盘战场上进行着激烈的拼杀。出车、跳马、飞象、上士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來土掩选手们精心布局,沉着对弈收放自如,充分展示了棋局的独特魅力和选手们强劲的实力

  中国象棋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著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象棋对弈既传承文化,又修身养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菏泽市体育局积极谋划、扎实推进,著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将体育赛事送到群众身边,菏泽象棋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菏泽象棋这项事业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象棋棋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