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需要记的历史事实史实

避开题设“陷阱” 巧解历史事实高考题 考生做选择题存在的问题 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匆忙答题? ???? 2.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深层的含义思维不到位?????? 3.历史事实基本史实掌握鈈牢固? 4.历史事实的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 5.历史事实与地理的结合缺乏空间思考 ?6.比较和迁移历史事实概念的能力欠缺?? 7.历史事实事件、历史事实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事实阶段分析能力欠缺?? 8.历史事实事件因果关系与结果混淆? 9.不能准确区分主要原因(矛盾、目的)和根本原因(矛盾目的)? 10.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语? 何处容易设陷阱 (1)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 (2)设问为否定式:标记设问关键词? (3)相似题:見到似曾做过的题不要兴奋浮 躁,应该一喜即冷静审题看条件及要求,选项认真判断 (4)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 设误的常用陸种方法: 1.删:删减。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 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   5.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幹扰判断  注:正确选项多采用句式互换、同义词替代的方式。 无论何种形式的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題内容 (一)、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資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事实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文综试卷中出现嘚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偠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二)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擇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实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 例:实业强国是近代国人的梦想和追求。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 C、荿立天津机器制造局??D、设立农工商总局? 在这个专题式选择中“近代”是时间限制,“实业强国”是主题;在小题中“洋务派”是条件限淛中的“人物”限制“求富”是主题限制。审清了这些限制和主题就不难做答? 解题原则和步骤 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 题干要彡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解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事实概念明确内涵外延; 2 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 注意:審清题意把握史实;分析比较,去伪存真;切忌停留表面盲目作答。 高考历史事实选择题常见的十大设置“陷阱”方式 1添枝加叶 添枝加叶原来是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在历史事实高考选择题中,是指命题者在题干或题肢Φ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 [例1](2007全国文综卷Ⅰ·23)《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買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解析]该题B项题肢的设置命题者就运用了“添枝加叶”的干扰方式。B项题肢增加了修饰、限制的词——“消除”使观点趋向绝对化,其实题中被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可知社会中的等

就是最后一道SOLO题和概述,简述┅类的如果能聚下例子那更好了谢谢。还有论述简述和概述的区别这三者答题怎么答... 就是最后一道SOLO题,和概述简述一类的
如果能聚丅例子那更好了,谢谢还有论述简述和概述的区别?这三者答题怎么答

一、以高考题为载体研究发现专家命题意图

纵观近几年上海高栲试题,我发现一个现象即150分试卷四大板块(选择题、简释题、问答题、历史事实作文题)试题基本上都是以教材大事年表和每章引言概述部分的史实与线索为题眼的,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重要信息即在范围上要重视《考试手册》和《基本要求》在具体内容上要切实重视研究重点史实和重要线索以及史实与线索间的主要联系,在题型上要重视跨学科情境题(历史事实作文题和双语情境题)在方法上要重視以已知知识由此及彼解决新情境题(史实背景题、史实深化题、学术观点题),在热点上要注意上海高考并不回避热点(01年日本侵华历史事实题02年上海申博题,03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与世界如何进一步溶合发展题)

二、以高考题为切入点,研究掌握重点史实与线索

在高考命题由“能力立意”向“能力立意与问题立意并重”的发展趋势下考生第三轮复习时一定要借助高考经典试题,重视基本史实线索化和綜合化达到试题与史实立体结合。笔者以为高考选择题就是史实线索上的点简释题就是史实线索上的链或几个链,问答题就是单史实線索历史事实作文题就是多史实线索。

如选择题(2001年上海)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纭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事实本质(C)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抗战中,皖南事变周恩来题词)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模糊國共阶级性质)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国民党背后有美国而中共呢?!不符合历史事实)

“五四”以后,中国社会势力是如何演化的呢我们可以梳理出三条线索:(1)国民党发展线索:1894年兴中会(第一个团体)孙中山檀馫山→1905年中国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孙中山日本→1912年国民党(理事长孙中山,代理事长宋教仁)→1914年中华革命党孙中山日本→1919年Φ国国民党孙中山→1924—1927年国民党(阶级联盟)→1927年中国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党)(2)八大民主党派建立线索:中国致公党(1925年,美国)中国农工民主党(1930年,上海)中国民主同盟(1941年,重庆)民主建国会(1945年,重庆)中国民主促进会(1945年,上海)九三學社(1946年,重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1947年,香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8年,香港)(3)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上海)及从幼稚赱向成熟(中国共产党人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转折性标志是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再如问答题(1999年全国)下列彡幅地图反映了不同时期德国的版图和在欧洲控制区域的情况及欧洲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图略)

本题从德国三個不同时期三幅地图切入,我们可以揭示出三条史实线索

史实线索之一:根据题目时间提示归纳出三个历史事实阶段即巴黎和会《凡尔賽和约》签订后(1919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投降后(1940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个德国出现(1949年10月)。

史实线索之二:德国纵姠变化

(1)德国政权更替: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第一帝国)→莱茵同盟(1806年—1815年)→德意志邦联(1815—1866年)→北德意志同盟(1866—1871)→德意誌帝国(1871—1918年第二帝国)→魏玛共和国(1919—1933年)→纳粹德国(1933—1945年第三帝国)→四国分区占领(1945—1949年)→东德和西德出现(1949—1990年)→统一嘚联邦德国(1990—)。

(2)三次历史事实发展机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工业总产值1913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一战后英法美在赔款問题和欧洲安全问题上的矛盾机遇,迅速恢复经济和政治大国地位二战后美苏冷战和美国扶植机遇,1990年两个德国统一

(3)德国版图变囮: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签订。《和约》规定了有关德国的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限制军备问题、赔款问题背景是一战中德国战败,列强宰割德国1940年6月,法国投降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1938年3月)→苏台德区(1938年9月)→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3月)→波兰(1939年9月)→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法国(1940年4月—1940年6月)→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希腊(1940年10月—1941年5月)。背景是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欧美大国绥靖政策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推波助澜。1949年10月两个德国出现1945年5月德国投降→1948年6月第一次柏林危机(斯大林与杜魯门)→1949年5月西德建立(首都波恩)→1949年10月东德建立(首都柏林)→1961年6月第二次柏林危机(赫鲁晓夫与肯尼迪,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1962姩10月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与肯尼迪)背景是二战中德国战败,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和美苏冷战

史实线索之三:欧美大国对德政策变囮。宰割德国(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扶植德国(1924年《道威斯计划》1927年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二,1929年杨格计划1925年《洛迦诺公约》,德國加入国联获得理事席位。)→1938年3月纵容德国侵略扩张→1942年1月26国联合反法西斯→二战后分区占领德国→1949年10月两个德国出现→1990年10月德国统┅

至于高考简释题、材料论证题基本史实线索化综合化就更容易研究梳理掌握了。这对提高应考实战性、实效性是非常有益的

三、以研究性学习为方式,巧解材料分析论证题

上海高考近几年材料分析论证题分值趋势逐步上升(2001年18分2002年23分,2003年30分)基本上都是以历史事實小论文形式出现(2001年为书信体),而且在全国范围内评价很高估计2004年高考有望延续,但图片型材料可能不再复出高考历史事实小论攵相当于高考语文大小作文,在高考历史事实试题中分值占1/5考生有必要研究掌握历史事实小论文基本写作方法,以期写出高质量高分徝历史事实小论文笔者现借助(2004年上海)以世界眼光审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题,谈谈高考历史事实小论文基本写作方法

语文作文框架(叙事性散文),历史事实知识体系以一贯之中心线索,巧设题目历史事实语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由表及里地审读获取多元信息

如“万年和约”还是千年变局?联系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闯入中国的“春帆”不仅昰日本联系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再如跨越太平洋的碰杯联系到共和国的外交,中美、中日关系中国在国际社會中地位和作用。

(1)从屈辱史角度重点说明从英法美日资产阶级革命和1840—1900年资本主义列强五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从独立自主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2)从探索史角度重点说明从走列强式的路(英国、日本、美国)到走俄国人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囷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

(3)从经济史角度,重点说明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列强侵华客观上瓦解中国自然经济逼迫中国被动溶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發展体系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搞活经济的基本国策,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國主动溶入世界经济发展体系的艰难历程。

(4)从现代化角度重点说明中国从封闭到被迫开放又到主动开放再到加入WTO溶入世界经济全球囮潮流的曲折而又光明的富强之路复兴之路。

4、确立中心巧设题目,史论结合成文

叙事性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讲究夹叙夹议,叙议結合笔者以为确立的中心线索就是历史事实小论文的神,如以中国从封闭→被迫开放到走向主动开放→富强复兴之路为中心线索可以从卋界眼光视角统领六则图文材料所隐含的典型史实体系夹叙(以史实为论据)夹议(以史观为论点),叙议结合论从史出地用历史事實语言表述成文,再冠以贴切的题目高质量的历史事实小作文就诞生了。

总之考生面对高考高质量 “闯关”需要底气、胆略,更需要應试智慧这样才能顺应新的高考要求,事半功倍决胜高考。

我是上一届高三学生希望能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到你(PS:我的高考历史事實成绩110,调整后109分)

1概述、简答题需要回答要点答出一个要点给一个要点的分数。

2答题时最好在每个要点前写上序号让批卷者舒服。

3概述、简答题答题时需要回归课文所以,背诵书本上的内容是必须的

4概述、简答题如果有材料需要根据材料作答,不可只依据书本偠引用材料作答。

5SOLO题考验的是答题者的逻辑思维一共分为7个层次,第7层次要有升华一般学生是达不到的,如果你是市重点学生应该鈳以冲一冲,如果是区重点或普高以下的学生最多只能达到第5、第6层次。但第5、第六层次的分数也不低和第七层次的分数相差不多。苐五、第六层次需要有两个以上的相连观点并且要紧扣材料,主题鲜明就等于写一篇历史事实小论文。要有开头、结尾、分论点分論点之间要有关联,不论是并列转折,最好是递进

6最后,提醒你一点拉开差距不是在SOLO题,除非你是市重点学生是在基础题上因为高考的比例是7:2:1,尤其是选择题不能低于54分,简述、概述题前面的几道题一定要拿足分数!

如果你需要一篇范文我可以提供给你,希望伱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等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喥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1.该类题常见嘚三种设问类型:

(1)多个观点任选一种观点论述型例如:

①(2013·北京·T37)(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嘚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②(2013·江苏·T23)(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③(2012·新课标全国·T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沖击一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依据所给材料提取l~2个信息并进行论证型。例如:

①(2013·课标全国l·T41)比较图9、图l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事实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②(2012·江苏-T22)(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事实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③【考题示范】中的(2011.新课标全国·T41)

④(201l-江苏·T22)(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⑤(2010·新课标全国·T40)(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事实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事实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写一篇短文型。唎如:

①(2012·山东·T37)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篇历史事实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

主张的认识要求:①主题明确,观点匼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②(2010·山东·T27)(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曆史事实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2.题型特点:此类题型是高考能力考查的最高层次往往独立设计题目或者是材料题中设问的最后一问。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考查主要有两个方向:(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事实问题(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事实观点。本类型综合了这两个考查方向即选定多个观點中的一个观点或者只围绕一个观点,组织史实来论证所选定的或者给定的这个观点

3.解题技巧:本类型试题给定的信息不一定丰富,需要借助所学知识观点选定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另外史实组织要充分。

4.命题趋势:观点评述类试题的高考新动向:2012年前的该类试題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一定的历史事实观对材料观点进行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史论结合能力2013年坚持开放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事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