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攻坚战最难哪个最重要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坚决打好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三大攻坚战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攻克的现实难题,又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坚实保障。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担当之责、严实之态、精准之策和有效之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保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将会面临一系列艰难险阻,有更多的挑战需要应对、更多的矛盾需要解决、更多的风险需要防范。如果防范不及、化解不力,诸多新旧矛盾和局部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为重大风险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必须将重大风险的防范化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一是要增强风险防控意识。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全面、清醒、深刻、与时俱进地认识和把握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潜在的各种重大风险,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层面把握其性质、特点、表象、原因,从标本兼治、主动攻防和积极应对的视角,找到防范化解的有效办法。二是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从排查防范最困难、最危险的风险着眼,加大风险防范力度,尤其要注意防范各种不可预料的风险,坚决避免发生系统性、颠覆性风险。三是要积极防范、有效化解重点领域的重大风险。加强对国际国内重点领域重大风险因素的调查研判、系统评估和科学管控,积极消除或控制各种存量风险,有效预防或减少各种增量风险。

  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要深刻认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矢志扶贫、决战脱贫的使命担当,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责任感、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着力破解制约脱贫的关键瓶颈和突出困难,科学有效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是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要对省、市、县各级组织的扶贫责任进行细分和明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二是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的大扶贫格局。加快培育扶贫类社会组织,完善政府购买扶贫服务的体制机制,深化政府与市场主体扶贫脱贫合作机制。三是要坚持突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问题越发突出,成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深度贫困往往出现在老、少、边、山地区,贫困问题具有整体性、区域性、顽固性等特点。对此,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必胜的信心,提供更加集中的支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资源倾斜力度,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针对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问题,要采取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办法,激发其脱贫内生动力,提高其致富发展能力,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四是要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构建东西部扶贫协作长效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确定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和考核评估办法,明确协作双方的权利、义务,促进东西部开展多层次扶贫协作,建立精准对接机制,以此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五是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精准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意味着脱贫攻坚当前目标的实现,也要为长远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为此,还要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实施,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全面小康社会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使命担当,以改革创新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要清醒认识治理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过硬的治污举措,完善铁腕治污常态化机制,强力推进污染治理工作。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但在具体操作中,又要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等途径,持续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提升大气、水体、土壤环境质量,减少排污总量,严防新增污染,守住环境门槛,使污染排放降下来,环境质量好起来,以污染防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是要构建全民共治的污染治理体系。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敢于拒绝高污染低效率产业,敢于治理产能过剩等问题;通过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引导、约束企业在现有环境制度框架范围内改善生产经营方式,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预防;适应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权益意识普遍觉醒的新趋势新要求,引导社会公众在污染治理领域的有序参与,借助其强大的社会合力,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环境污染的困局。四是要构建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加快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基础制度建设,筑牢制度屏障;严格执行环保法律制度,以零容忍态度坚决制止和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针对一些反复出现、屡禁不止的污染问题,要通过自上而下的环保督察,及时追责、顶格问责,以重典治乱的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持久战,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笔:蒋文龄马国君刘雅静)

责任编辑:李伊琳,赖旭华

  •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作为文化的小单元基点,良好的家风,是道德准绳,也是行为规范,往往成为家族成员强大的内在驱动,成就成员良好的品质塑造,体现成员个人的优良气质和行为品格,最终影响立世做人的风范与处事为学的格调。

  • 改革是一场全面、系统、深刻的革命,如何深刻认识和辩证理解改革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事关改革大局和成败得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处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要持续深入和全面统筹推进改革,就必须把握和解决改革中的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理性认识和把握这其中几对关键性的辩证关系。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制度创新”在创新体系中尤为突出,它为科技、文化创新构建良好的制度氛围。

  •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偏远贫困的四川大凉山地区进行了考察和慰问,并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为今后三年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顺利实施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号角。

  • “新时代”其来有自,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拾级而上的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是相对于过去的历史方位而言的。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更远的,我们不再溯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一直在寻求发展的路子,自己摸索过,向西方学习过,向俄国学习过,最终靠马列主义指导、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解决中国问题并创造些新的东西,取得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同样一直在寻求发展的路子,有过“以苏为鉴”,有过向发达国家学习,直到“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由此,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国家统计局2月初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去年全年低0.1个百分点,连续第12个月低于2%。事实上,过去的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就交出了一份很提气的“年报”:增速一枝独秀,就业目标超额完成,企业景气度多项指标创近5年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年内4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可以说,在世界经济舞台的聚光灯下,中国经济不仅颜值高,而且气质好、活力足。

  •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新辉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性节点上。靠外延式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共识。响应党的十九大的号召,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 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的五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奋力冲刺、全力以赴,走好这至关重要的一步。

  •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与时俱进的新表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揭示了,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表述,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在新时期下,更加有效地消除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更加有效地推动不同领域的协调发展,将成为解决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主要路径。

  政府工作报告把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放在今年重点工作首位

  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回应全省人民热切期盼的务实之举

  三大攻坚战均具有全局性、全面性特点,是做好其他重点工作的前提

  □本报记者张舒侯冲

  “注意到没?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重点工作头一项就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1月26日,走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省人大代表、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卷烟厂卷包车间电工班班长、高级技师邓永东就跟身边代表讨论起来。

  已连任三届省人大代表的邓永东清楚记得,党的十九大报告聚焦决胜全面小康,明确提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对此又加以强调。

  “凸显‘三大攻坚战’的重要性,既是当前工作难点,也是维护群众利益的重点,更关系到全面小康大局。”在省人大代表、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重点工作开门见山就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显示出四川坚定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部署和要求的鲜明态度,也是回应全省人民热切期盼的务实之举。

  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毛中根认为,三大攻坚战均具有全局性、全面性特点,是做好其他重点工作的前提,“核心是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

  对于决胜全面小康来说,脱贫攻坚是底线任务,已进入决战阶段。与中央三大攻坚战排序不同,我省将精准脱贫放在首位。对此,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移民局局长降初认为,这是全省上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的头等大事。

  污染防治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污染防治紧跟精准脱贫,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精准回应。”受访代表、委员一致表示。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可确保经济发展稳定。“预见防范风险,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平稳前行的动力,起到‘稳定器’作用。”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涵表示。

  “为基层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省人大代表、南充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韩伦红说,高质量打好三大攻坚战,才能如期高质量决胜小康社会。

杨宏远在参加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委员分组讨论时表示

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本报讯(乌蒙新报记者 李春雨)1月25日,出席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分组学习讨论省委书记孙志刚的重要讲话,分组讨论省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省政协委员、六盘水市政协主席杨宏远参加委员分组讨论。

    讨论会现场气氛热烈,委员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省委书记孙志刚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求真务实、催人奋进,通篇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做好全省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动力。

    在参与讨论时,杨宏远说,省委书记孙志刚在讲话中结合政协实际,要求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奋力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夺取新胜利,对新一届省政协委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未来五年全省政协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杨宏远表示,要坚决按照省委书记孙志刚的讲话要求,筑牢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增强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要精准把握机遇,果断抓住机遇,创造性用好机遇,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结合本地实际,全面贯彻好、落实好、践行好省委书记孙志刚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政协工作要求,统筹布局、合理安排,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大攻坚战最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